管理经济学中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和隐形成本的一个问题

管理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的计算怎么算呢?其实也是要算机会成本,大虾们,,如题,帮忙算一下,谢谢_百度知道
管理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的计算怎么算呢?其实也是要算机会成本,大虾们,,如题,帮忙算一下,谢谢
并自兼经理(不拿薪水,商店的全部子长的价值预期为5万元::120000销售毛利:150000售货成本,但如果在别处工作的话: 其中 店员工资,保险费,即期末的可变卖价估计为48000元,折旧费,每年可以得到利息2万元),开业后,这家店第一年的收支情况如下,他准备投入自有资金10万元(这笔资金如果存入银行:销售收入:30000经营费用:450:8100,年薪可达到5000元):750问这家店第一年的经济利润预期是多少某甲打算开办一家独资商店,经营一年后,其他
提问者采纳
这个折旧费900应该是会计成本,这里算经济利润折旧费应该算5万减48000。所以应该是-5000-()-=-4200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经济利润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应该是-3100块钱
答案是4200,但是我不知道怎么算出来的,,,
全部子长的价值预期
子长是什么意思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管理经济学(1)陈晓慧2010 . 8 . 修订 ?管理经济学在管理学科的地位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是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BA) 的核心课程。?考核成绩方式作业10%+考勤10%+考试(闭卷80%)<
br /> 一、教材《管理经济学》(第4版) 吴德庆 马月才 编著 人大出版(2006)二、参考书1.《微观经济学》 (第5版)Robert H.Frank 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2.《管理经济学》(第8版)Christopher R.Thomas S.Charles Maurice 机械工业出版(2005)著 教学要求除了参加课堂教学环节外,需投入一 定时间阅读报纸、网络中的经济现象和社 会的热点问题,并用所学理论解释产生的 原因及解决方法。 教学内容Chap 1 导论 Chap 2 供求分析 Chap 3 需求弹性分析 Chap 4 生产决策分析 Chap 5 成本利润分析 Chap 6 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 Chap 7 定价实践 Chap 8 政府与企业 chap1 导论?管理经济学研究对象与任务 ?市场经济机制与企业的性质?管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机会成本计算 本章的重点、要求?重点①掌握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法―边际分析法; ②基本概念: 机会成本、会计成本、显性成本、隐形成本、 沉没成本、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正常利润。?要求掌握①有约束条件下 的最优决策。 ②无约束条件下 ? 管理经济学的性质一、学科的基本出发点?经济学(Economics) 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和理性人的假设前提下,研 究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的利用资源)。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研究各个消费者、各个生产者或企业的经济行为。《辞海》P112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大致可划分为:供求理论、 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如图1-1所示。 二、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消费 行为 需求 弹性 福利 理论供求 均衡供给 弹性 供求理论 生产要素组合 生产理论 市场均衡 市场理论 生产要素价格 分配理论图1-1微观经济学理论 三、基本概念?经济①是指人们从事生产、交换、消费、服务等 活动。 ②节约、节省。 ?决策(Decision)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比较而选择一个 最优的方案。 ?管理(Management) 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 目标的动态创新活动。 ?管理经济学(Managerial Economics)是一门研究如何把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 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如1-2图所示。即:管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决策理论企业管理决策问题图1-2-管理经济学构成 四、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与区别微观经济学研究抽象企业、 抽象价格、理想产量管理经济学研究现实企业、 价格、产量受市场影响最基本假设条件 是“经济人”,其最大特点 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人既是“经济人”又是 “社会人”,其最大特点 是追求“价值”最大化假设一个“完全信息” 条件下进行决策 图1-3是在“信息不确定” 的条件下进行决策 五、研究对象(Research Object)产品的价格、产量、成本的决策。 六、研究任务(内容) 生产什么? 为谁生产?生产多少 ? 怎样生产(充分利用资源)?图1-5 ?市场经济机制与企业的性质一、市场经济体系的构成消费者通过要素市 场向企业提供生产要 素,同时获得收入。 消费 者和企 业都向 政府纳 税,同 时获得 政府的 各种服 务。要素市场企业通过要素市场向 消费者购买生产要素,同 时支付货币,产生成本。消费者政府企业消费者使用收入在产品市场 购买所需的产品或服务,同时 支付货币,形成消费支出。产品市场企业通过产品市场 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或服 务,同时获得收入;弥 补成本,并获得利润。 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任何人向他人提出任何形式的交易建议,都是这样想:给 我所需要的.我就会给你所需要的。这是每一个交易建议的含义;而我们从这种互利的交易中, 所获的会比我们所需的更多。我们的晚餐不是来自屠夫、酿酒商人,或面包师 傅的仁慈之心,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利益特别关注。商人给我们的商品供应或服务,并非行善,而是为了他们 的自利…… “所以,每个人都会尽其所能,运用自 己的资本来争取最大的利益。 一般而言,他不会意图为公众服务,也 不自知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他关心的仅是自 己的安全、自己的利益。 但如此一来,他就好像被一只无形之手 引领,在不自觉中对社会的进步尽力而为。 三、企业的性质――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1.企业的存在理由 ?生产的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市场方式,企业方式 ?企业存在的原因:通过节约生产成本,获得最大利润 ?专业化分工能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2.企业的短期目标(企业的责任) ?对投资者的责任 ?对债券人的责任 ?对顾客的责任 ?对社会公众的责任 ?对员工的责任 ?对政府的责任 3.企业的长期目标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pv ??11? i??2( 1 ? i )2????t( 1 ? i )t其中:t―年;π―是第t年的预期的利润; i―资金利息率。 ?企业价值 如果有人要购买某企业,他愿意为此支付的价格。 ?企业价值最大化意义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 ?有利于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 ?有利于使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结合起来。? 四、企业决策1.企业为什么要决策?理性人 在任何局限条件下,每个人都会一贯地追求最大的私利。 (或在约束条件下,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资源的稀缺性 一是任何资源的取得都是有成本的; 二是相对于人的需要和欲望而言, 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2.决策工作?寻找决策的时机; ?确定可能的行动方案; ?评价每个方案的收入和成本; 从中选择最能满足企业目标(企业价值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 方案。管理经济学的主要作用是对每个方案做出评价,并从中 选最优方案或满意的方案。 企业投资决策举例某企业有一个投资项目,有A、B两个收回投资方案, 它们的投资回收期都是5年,年利率i=10%,试决策哪个方 案好?如表1-1所示。表1-1投资回收方案年份 1 2 3 4A方案 0 0 0 0B方案 1.75 1.75 1.75 1.755∑10101.758.75 A方案:PVA ? ? 6.21 (万) 5 ( ? 10%) 1 1.75 1.75 B方案:PVB ? ??? ? 6.64 (万) 5 1 ? 10% ( ? 10%) 110显然,最后的决策是选B方案。 ?管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一、边际分析法是进行企业管理决策的一种基本方法。边际即“边缘” 和“新增”之意,用边际分析法来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 是否值得采用,不是看其全部收入是否大于全部成本,而是 看其新增的收入(边际收入)是否大于新增的成本(边际成 本)。 1. 边际(margin) ?TQ dTQ 每单位的投入要素变化对总体变化(产出)的影响程度, 或 即变化率。 ?X dX边际值可用数学语言表示为: 导数或偏导都反映了边际的含义。 由此可知: 边际值研究的不是总体,而是总体的变化趋势, 它描述 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在和未来发展趋势,即向前看)。 2.在管理经济学中,最常用的边际值有(?TQ)总产量的变化量 边际产量(MQ) ? (?X)某投入要素变化量 (?TR)总收入的变化量 边际收入(MR) ? (?Q)产量的变化量 (?TC)总成本的变化量 边际成本(MC) ? (?Q)产量的变化量 边际利润(M?) 边际收入( MR) ? 边际成本( MC ) ? 3.边际分析法应用企业决策时,判断一项经济活动是否 盈利,不是根据总体是否获利进行决策, 而是增加一个单位某一投入要素对总体的 影响程度,即根据MR-MC >0 来作为决策 的依据(向前看)。 边际分析法举例一家民航从武汉飞往广州的飞机,机上每个乘客全部成本为 800元(票价)。当该班飞机有80个空位,能否以每张300元票价卖给 去广州旅游的80名游客?假设每个游客额外增加成本50元。请判断 下面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①有人说“不行”原票价800元,现以300元售给游客,要亏损: (800-300)×80 =40 000 (元) ②有人说“行”以每张300(元)卖给游客,可以减亏: (300-50)×80 =20 000(元) 即比不卖多赚20 000(元)! 你认为以上说法哪个正确?并说明理由。 费、保养费、燃料费、工作人员的工资。?注意: 本题里的“全部成本”的含义:飞机的成本、维修 分析: 应用边际分析法进行决策时,首先找出 MR=? MC=? 即根据:MR-MC >0 在本例里,飞机的成本、维修费、工作人员的工资 等费用,无论飞机是否有空位,总是要支付的,它属于不 变成本。因此,飞机上的空位子是否降价出卖,就不应 该考虑再这笔费用了。 即:当MR- MC &0时,空位子降价可获利; 当MR- MC &0时,空位子降价不能获利。 在本题里车票为300元为MR,而额外增加成本50元为MC。 ∵MR -MC=300-50=250>0 ∴②决策是对的。 4.边际分析法与平均法的区别某产品生产100台时平均成本为600元/台,市场价格为 800元/台;如果生产101台,第101台的成本将是900元/台。问题:企业应该生产第101台吗? 边际分析法: Mπ=R-MC=800-900=-100&0,故不应该生产. 平均法: AC=600+900)/2=750元/台, π=P-AC=800-750=50&0应该生产。结论:(1)平均法描述的是总体的一般状态、静态,不能判 断未来的发展趋势; (2)边际分析法描述的是动态的,可以判断未来总体发 展趋势. 5.边际分析法本质是利用边际值作为决策依据的方法, 通过动态渐 进过程的控制,把握系统(整体)变化,使系统处于最 优状态,它体现了动态优化决策思想。它的意义主要 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不仅侧重于解决问题,更侧重于问题的预防; ②它反映的是不断向管理极限迈进的思想(管 理创新)。 6. 最优化分析(Optimize Analysis)(1)无约束条件下最优决策的确定 (Optimize Decision of Non-Restrict Condition) 这里的无约束是指各种生产要素(资源)没有受到 限制的情况下,最优化的规则是: ①边际收入―边际成本>0 ②边际收入―边际成本=0 ③ 边际收入―边际成本<0ya应该扩大业务量 此时业务量最优 应该减少业务量bc y=f (x)ox 6. 最优化分析(Optimize Analysis)(1)无约束条件下最优决策的确定 (Optimize Decision of Non-Restrict Condition) 这里的无约束是指各种生产要素(资源)没有受到限 制的情况下,最优化的规则是: ①边际收入―边际成本>0 应该扩大业务量②边际收入―边际成本=0③ 边际收入―边际成本<0ya此时业务量最优应该减少业务量bc y=f (x)ox 无约束条件下,最优化决策举例(教材P6)某农场主在小麦地里施肥,所用的肥料数量与预期 收获量之间的关系估计如下表1-1所示。假定肥料每10公 斤价格为30元,小麦每10公斤的价格为15元。 问:每公亩施肥多少能使农场主获利最大? 表1-1每公亩施肥数量 0 10 20 预期每公亩收获量 20 30 38 每公亩边际收获量 ― 10 83040 504346 4853 26070494910 分析:获利最大即有最大利润。根据最优化规则, 当Mπ=MR-MC=0时,施肥量为最优。 此时的MR=边际收获量×小麦价格; 边际成本(MC)=肥料价格;见下表1-2。 表1-2每亩施肥数量(公斤) 0 10 MR (元) ― 150 30 120 MC (元) Mπ(元)2030 40 50 60 7012075 45 30 15 03030 30 30 30 309045 15 0 -15 -30从表可知:当肥料数为50公斤时,MR=MC=30,有最 大利润即:π=TR―TC=15×48―30×50=570 (元) (2)有约束条件下,最优决策的确定 所谓“有约束条件”是指在管理决策时,某种被 分配的业务量是有限的、既定的。 ?最优化的规则: 规则1:边际效益相等当各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一单位业务量所带来的边际 效益都相等时,业务量的分配能使总效益最大。规则2:边际成本相等当各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一单位业务量所引起的边际 成本都相等时,业务量的分配能使总成本最低。 有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决策举例1(教材P6)某公司下属两家分厂甲和乙,生产相同的产品, 但技术不同,生产成本也不相同。它们在各种产量 下的预计总成本和边际成本数据见表a、b所示。现 假定公司共有生产任务6000件,问应如何在这两家 分厂分配,才能使公司的总成本最低? 表1-3产量分厂甲数据总成本 边际成本表1-4产量 (千件) 0 1 2 3 4 5分厂乙数据总成本 边际成本 (百万元) (百万元)(千件) (百万元) (百万元) 0 1 2 3 4 5 2 6 12 20 30 2 4 6 8 101 3 6 10 151 2 3 4 5解:(1)由1-3表可知:甲厂生产1000件,乙厂生产2000件时有:MC甲=MC乙=200(万元) 此时虽然成本最低,但没有达到数量要求,因此,不能选此状态。 (2)当甲厂生产2000件,乙厂生产4000件时有 MC甲=MC乙=4,000,000元 能满足题目要求。 故选甲厂生产2千件,乙厂生产4千件,利润最大。 有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决策举例2某企业的广告费预算为110万元,打算分别用于电视、 电台和报纸做广告。经调查,这三种媒体的广告效果预计 如表1-5所示。 表1-5能使销售量增加(万元) 做广告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电视 4.0 3.0 2.2 1.8 1.4 电台 1.5 1.3 1.0 0.9 0.6 报纸 2 1.5 1.2 1.0 0.8假设每做一次广告,电视、电台、和报纸的费用分别为 30万元、10万元和20万元。应如何在不同的媒介中分配广 告预算,才能使广告效果最优? [分析] 该题是在有约束的条件下(110万),求最优的广告效果。根据有约束的条件下最优化规则:当它们的边际效果相等时,广告 效果最优。此时边际效果为: 收益边际效果?由此可得表1-6如下:做广告 的次数投入 表1-6报纸单位:万元报纸边际效果能使销售量增加(万元) 电视 电视边际效果 电台 电台边际效果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第五次4.0 3.0 2.2 1.81.44/30=0.13 3/30=0.1 2.2/30=0.07 1.8/30=0.06 1.4/30=0.471.5 1.3 1.0 0.90.61.5/10=0.15 1.3/10=0.13 1/10=0.1 0.9/10=0.09 0.6/10=0.062 1.5 1.2 1.00.82/20=0.1 1.5/20=0.075 1.2/20=0.06 1/20=0.05 0.8/20=0.04由上表可知: 当边际效果=0.1时,广告效果最优。 即选择电台做3次广告,电视做2次广告,报纸做1次广告,就可 以使有限的广告费(110万元)取得最大的广告效果。 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1.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 描 述经 济 运 行 自 身 的 规 律 , 揭 示 经 济 现 象 “是什么”、“现状如何”、“有几种可供选择 的方案”、“选择某种方案后的后果如何”,并 据此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2.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 涉及伦理信条和价值判断,力求回答经济活 动“应该是什么”、“应当怎样”。由于这类问 题涉及伦理、价值而非事实,因此其答案无所谓 正确或错误。 三、均衡分析法?均衡 是一种状态,在此状态下,各个经济决策 者所作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愿意调整自己的决策, 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 ?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 是假定外在诸因素(自变量)是已知的和 既定的,然后再考察因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所 出现的情况和应具备的条件。 ?均衡类型 有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之分。 ? 机会成本计算一、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 1.会计成本(Accountant Cost) 是企业资源的货币实际支出。资产(未消耗) 会计成本 费用(已消耗,并转换为其他有价值产品) 损失(已消耗,没有任何利润)说明:① 它属于历史账本记录(过去和现在)。② 仅仅反映企业货币的实际使用支出,没有反映 这些资 源付出的代价。 2.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一种资源用于某特定用途所放弃的该资源在其他用途使用中可 能获得的最高收益。 特征:选择性和隐性。 二、几种特殊情况下,机会成本的计算方法1.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开办企业的机会成本,等于如果把 这笔资金借给别人,他可能得到的利息。 2.业主自己兼任经理(自己管理企业)的机会成本,等 于如果他在别处从事其它工作可能得到的薪水收入。 3.机器如果原来是闲置的,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的机 会成本是零。 4.机器如果原来是生产产品A,可能得到一笔利润收入, 现在改用来生产产品B,机器机会成本,就是它生产产品 A可能得到的利润收入。 5.过去买进的物料,现在市价格变了,其机会成本就应 当按现在的市价来计算(即这批物料如不用于生产,而 用于出售可能得到的收入)。 6.使用按目前市场价购进的物料、按目前市场工资水平 雇用的职工以及按目前市场利率贷入的资金的机会成本 与其会计成本是一致的。 7.机器设备折旧费的 机会成本=该机器设备期初值-期末值 会计成本、机会成本计算举例1.甲用自己的1000元钱办工厂(如果这笔钱借出去每年 可得利息100元)。乙则从银行借钱1000元办同样的工厂, 每年支付利息100元。试求甲、乙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解:甲:会计成本=0,机会成本=100元, 乙:会计成本=100元,机会成本=100元。 2. 有一企业家,同时有A、B、C三家公司聘请他出任总经理,月薪分别为1.5万元、1.2万元和1万元,但他只能 选择其中的一家就职,其机会成本是多少?答案:机会成本为1.2万元3. 某企业花10万元购入一辆货车,预计使用寿命10年,货车每年折旧1万元。到第十年,会计帐面价值为0。但 实际上,此货车仍可继续使用一年,若转让出去可获利5 千元,若继续使用可获利3千元,请你进行决策?其机会 成本又是多少?答案:将货车转让,其机会成本为3千元。 4. 现有两个方案。所花的人工费、材料费按现行市价计算共为1000元; 折旧费为200元(假定折旧费与机器甲期初、期末残值 的差额相等)。 方案Ⅱ:机器乙原来生产产品A,利润收入为200 元。现在改为生产产品B,所花的人工、材料费按现行 市价计算共为1000元;折旧费为200元(假定机器乙期 初、期末残值的差额为400元)。试求两个方案的会计 成本和机会成本。方案Ⅰ:机器甲原来闲置,现在用来生产产品B, 解: (1) 方案Ⅰ的会计成本=人工、材料费的会计成本+设备的折旧费 =0(元) 方案Ⅰ的机会成本=人工、材料费的机会成本 +设备折旧的机会成本+设备的机会成 ==1200(元) (2) 方案Ⅱ的会计成本=人工、材料费的会计成本+设备的折旧费 =0(元) 方案Ⅱ的机会成本=设备机会成本+人工费+材料费的机会成本 =400+00(元)成 三、会计利润、经济利润1.会计利润(Accountant Profit) 是指企业已经取得的销售收入减去会计账目上已经发 生的各种费用之差,即:为: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2.经济利润(Economics Profit) 指企业在获得相同销售收入的条件下,减去有可能内 负出的代价(机会成本)其表达为: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利润大小与资源的配置状况有关(方式和水平不同, 经济利润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企业决策应以经济利润 作为决策基础,而会计利润是不能用来决策的。 四、正常利润与超额利润 1.正常利润 是企业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企业的利润 正好等于企业家管理劳动的平均报酬。这时经济利润 等于零。 2.超额利润是那些高于正常利润率的利润或大于零的经济利润。五、经济学对存在超额利润的原因解释: ?垄断利润理论 ?创新利润理论 ?高风险报酬理论 5.某商人拟投资5万元开设一家商店,自当经理。年收支 情况预计如下:单位: (万元)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其中:售货成本 售货员工资 折 旧 16.5 14.5 12 2 0.5 2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会计利润万元该商店的货物是过去进的,假如现在进这批货,售货成本将为 13万元。售货员的工资与现在劳动市场上劳动力的工资水平相当。 这5万元资产,预计使用一年后只值4.4万元。经理如在别处工作年 收入为1.5万元。全部投资若投入其他风险相同项目可获得0.4万元 的利润。请你为该商人决策,是否应在这里设商店? [分析] 商人是否应在这里开店?主要依赖于经济利润是 否≥0。因此首先要将机会成本求出来。 解:商店的全部机会成本: 售货机会成本 13 售货员工资机会成本 2 货物折旧机会成本 0.6 17.5万元 经理薪水机会成本 1.5 资金机会成本 0.4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全部机会成本 =16.5-17.5=-1万元 ∵经济利润<0,故该商人在这里开商店不合算。 在本例中资金机会成本4 000元就是正常利润。 [分析] 商人是否应在这里开店?主要依赖于经济利润是 否≥0。因此首先要将机会成本求出来。 解:商店的全部机会成本=售货机会成本+售货员工资机 会成本+商店折旧机会成本+经理薪水机会成本+资金机会 成本=13+2+(5-4.4)+1.5+0.4=17.5万元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全部机会成本 =16.5-17.5=-1万元 ∵经济利润<0,故该商人在这里开商店不合算。 在5、中资金机会成本4 000元就是正常利润。 五、经济利润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0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高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不合理 经济利润= = 0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格等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合理(正常利润) & 0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格低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不合理六、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1.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s ): 企业的实际支出,通常能在会计帐本上记录下来。 2.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s): 企业的非实际支出,属于机会成本的一部分。 七、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机会成本之间的关系 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形成本 例如,过去买进木料100立方米,支出1万元, 现在由于物价上涨,这批木料可售1.5万元,则这批 木料的显性成本为1万元,机会成本为1.5万元,隐性 成本0.5万元。 又例如,李先生自己开公司。自当经理,不拿 工资,若他到别处工作,每月可拿工资3000元。 则显性成本为0,隐性成本=机会成本=3000元。因此,在用显性成本或隐性成本进行决策时须同时考 虑隐性成本、机会成本,即: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作业: P27-281、2、3、4、6、7 本章完
管理经济学(1)―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第二讲 成本利润分析 成本利润分析在管理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 位。 管理者力求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使用, 就必须同时考虑短期和长期的成本、产量、利 润间的关系。成本利润分析: 会计学中相关内容,目的是核算,编制财务报表 管理经济学不同:以决策为目标来考察成本,侧 重于阐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成本利润相关问题的 经济学原理,说明一些习以为常的成本和利
润计算 方法实际是不科学的。 成本理论的重要性斯蒂格利茨:“虽然理性的选择涉及到对成本和 效益的仔细权衡,经济学家却总是用更多的时间 来研究成本而非效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 人和厂商往往把每种可能供选择的效益看得比较 清楚,而往往在成本的估算上犯错误。” J? 克拉克:“如果一班学生能在经济学课程中 M? 真正理解成本以及成本的所有的各个方面,那么, 这门课程便算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第一节 成本的有关概念基本概念:成本 是用货币表示的, 为实现某一目标或 获取某一资源所付 出的代价。 从不同的角度出 发,可以对成本有 不同的界定,不同 的概念有不同的内 涵。几组基本的成本概念:?社会成本、私人成本 ?会计成本、机会成本 ?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增量成本、沉淀成本 一、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社会成本:在生产 过程中,整个社会 承受的代价(包括 生产厂商在内); ? 私人成本:厂商为 生产产品而承受的 代价。 (小造纸厂、养蜂)?噪音 废气、废水 (未 包 含 在 …… 私人 成 本 中 ( 私人成本) 的社会成本)工资 原料 利息 租金 …… 二、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会计成本是企业在经营时发生的各项货 币支出的记录 (包括固定资产折旧)。 记录企业的财务支出状况(历史的观点) 机会成本当一种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 就必然失去了作其它用途的可能性,源自 资源的稀缺性。 企业的发展前景(向前看的观点) 它是经济学中最具有闪光点的思想之一。 企业家与会计师眼中的成本案例:Jack获得MBA学位后开了一家商店,自有资金投资了200,000美元,并亲自管理。年底会计编制的 年度损益表如下: 销售收入 90 000 减:售出货物成本 40 000 毛利 50 000 减: 广告 10 000 折旧 10 000 聘请工人的工资 15 000 税、费 5 000 30 000 净会计利润 20 000你认为Jack这家店的盈利情况怎么样呢? 实际上,还有两笔成本在作理性决策时 应考虑: 1、Jack投资的200 000美元,如果年利率 5%,则每年可获10 000美元利息,这应 被视为资金的机会成本。 2、MBA学位的人,年薪一般40 000美元, 现在Jack为自己管理商店,放弃了出去 工作领薪水的机会。 为计算经济利润,损益表应改为: 销售收入 90 000 减:售出货物成本 40 000 毛利 50 000 减: 会计成本 30 000 净会计利润 20 000 减帐薄中没反映的: 资金的机会成本 10 000 放弃的薪水 40 000 50 000 净经济利润 -30 000?对企业家来说,只有机会成本才是真正的成本 机会成本计算举例? 大学毕业后直接读研究生的机会成本 放弃工作所获得的收入。 ? 某人管理自己企业的机会成本 放弃在其他地方工作所得到的收入 ? 用自有资金开办企业的机会成本 这笔资金用于其他用途(如购买国债或其它投资) 可以得到的收入。 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一定相等吗?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购买和使用同时 发生的投入要素,它们的会计成本和机 会成本是相同的,如购买后很快投入生 产的原材料,生产过程所需的燃料、水、 电、 计件工人的工资等。 而对投入的固定资产、自有资产、库 存等,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有所不同。 如用自己的房屋作为店铺,虽未发生现 金交易,却产生了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从选择的角度来衡量有限 资源用于某一经济活动的代价,资源其 它用途中能带来的最佳收益就是资源投 入该用途的机会成本。 但放弃的用途难于穷尽,获利也有很 大的不确定性,机会成本的计算较难。 例如,攻读 MBA 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对于决策是重要的,却难于计算。 三、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厂商为购买(或雇佣)供生 产所需的生产要素所支付的费用(通常 在会计帐中能反映出来) ? 隐性成本: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某 种投入的价值,而且这些费用没有反映 在会计帐薄中。? 显性成本是指企业为获得生产要素而发生的 货币支出,包括工资、原材料、能源、租金 和利息等,显性成本就是会计成本。隐性成本指为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没有货币 支付的,但却实际发生的费用。机会成本=会计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会计利润:厂商销售收入扣除会计成本 (按一定的会计规则核算)后的剩余 ? 经济利润:厂商销售收入扣除总机会成 本(以各生产要素机会成本之和计算) 后的剩余。?会计利润=销售收入-显性成本(会计成本) ?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销售收入-会计成本-隐性成本 =会计利润-隐性成本? ?会计成本和会计利润不能用于决策,只有经济 利润和机会成本才能用于决策。 ?会计成本不能用于决策的原因: 1、它是历史成本,而决策是面向未来的。 2、它只反映企业的实际货币支出,而没有反 映企业所使用资源的总代价。?会计利润只是企业实际收入大于实际支出的部 分,而没能说明企业的资源是否得到了最优使用, 因而不能用于企业决策。 应用:为法学院新大接选择区位西北大学法学院一直坐落于芝加哥城 的密执安湖边。然而,西北大学本部位于 伊凡斯顿市的郊区。70年代中期,法学院 开始计划建造新的大楼。从而需要选择合 适的位置。是应该建造在城市的原处以便 与商业区的法律中介机构保持联系呢?还 是应该移至伊凡斯顿以便与学校的其他系 科保持形体上的完整呢? 有很多人支持选择商业区的位置。他们认为 新建筑的位置选择在商业区是成本效率较高 的,因为学院已经在此拥有土地,相反,若 将新建筑建在伊凡斯顿,则要在那里购置土 地。这个论断合理吗?这犯了未能区分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的通常 错误。从经济学观点来看,选择商业区作为 建筑地址是颇费代价的,因为沿湖位置的机 会成本高,这项资产出售以后会足以购买伊 凡斯顿的土地,并会有实际现金剩余下来。 经济学家与会计师是如何看待成本和利润的经济利润会计利润隐性成本 总收入 总 机 会 成 本 总收入显性成本 (会计成本)显性成本 (会计成本)?会计费用往往低于机会成本,从经济学角度看,真实 成本往往被低估了。 你是否曾经走进一家餐馆吃午饭,发现里面几 乎没人?你会问为什么这种餐馆还要开门呢?看 来几个顾客的收入不可能弥补餐馆的经营成本。 在80年代初,许多最大的航空公司有大量亏损。 美洲航空公司1992年报告的亏损为4.75亿美 元,三角航空公司亏损5.65亿美元,而美国 航空公司 亏损6.01亿美元。但是,尽管有亏 损,这些航空公司继续出售机票并运送乘客。 乍一看,这种决策似乎让人惊讶:如果航空公 司飞机飞行要亏损,为什么航空公司的老板不 干脆停止他们的经营呢? 四、增量成本与沉淀成本 增量成本:指由于某一特定的经营决策而 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 沉淀成本:决策前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 成本,与经营决策无关。??经营决策应该采用增量成本而不能用沉没成本“覆水难收” “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 例1:某企业投标某工程,其预算如下:投标准备费用 20000固定成本(不中标也要 支出的费用)20000变动成本(中标后为完成 50000 合同需增加的材料、人工等) 利润(33%) 总报价 投标失败后,另一公司的类似项目愿出80000元 委托其生产,而该企业生产能力富裕,它是否应 接受该工程? 解:投标准备费用(20000)和固定成本 (20000)是沉没成本,无论是否接受另 一公司工程,都已无法收回,所以决策 不应考虑。 如接受该工程,增量收入80000大于变动 成本(50000),能带来增量利润30000, 所以应接受此工程。 固定成本 与 沉淀成本 是类似的概念吗? 千万 不要混淆!! 专用设备 不容易变现的固定资产,则是 沉淀成本。 沉没成本与个人决策一场新上映的电影,对你效用是40元, 你用30元买了一张票,但走到电影院时 发现票不见了,这时你应怎么办?是再 买一张?还是拒绝花60元看这场电影? 丢失的票是沉没成本。你看还是不看电 影,它都没办法回来了。不要再为它懊 恼,而影响下一步的决策。(理性人用 增量成本) 案例:雀巢公司的经营决策QC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生产厂商之一,主要 产品包括速溶咖啡、巧克力、糖果、奶制品、儿童 营养食品、冰淇淋等。20世纪80年代初,该公司 进入中国市场投资兴建速溶咖啡厂,以其“滴滴香 浓,意犹未尽”等脍炙人口的广告语打动中国消费 者,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成为外商在华投资成功的 范例。此后QC公司又先后进入奶制品、巧克力、 速溶茶等其他领域,获利颇丰。 1990年,QC公司瞄准发展中的中国饮用水行业, 投资近2亿元人民币在天津兴建矿泉水厂。1998年 又耗资4 000万人民币收购上海某饮料厂,并增加 投资3亿元扩建成年产5亿公升纯净水的现代化生 产基地。 然而,QC在中国饮用水市场上面临严峻挑战。 第一,从市场需求角度看,中国由于收入水平、消费者 对茶饮料偏好等方面因素,饮用水市场虽然20世纪90年 代后期扩展较快,但是总体规模还比较小。 第二,从市场份额角度看,即便在QC饮用水产量最高的 2001年,它在中国饮用水(包括矿泉水、蒸馏水和纯净 水)市场占有的份额仅有8%,虽然超过了各占 4%一5% 份额的可口可乐和屈臣(Watson’s),但是远远比不上 占市场份额达四成的达能(Danone)集团。 第三,从市场竞争情况看,中国市场上有几千家质量低、 效率低但成本也很低的地方瓶装水厂。由于饮用水缺乏 明确的卫生和技术质量标准,进入门槛比较低。QC公司 基于对自身品牌的严格质量要求,引进意大利、法国等 现代化大型设备(过滤、净化、矿化及高速瓶装线、自 动化吹瓶机、热封包装机等等),其产品质量优异但生 产成本(特别是固定资产折旧成本)高昂。因而,相对 于国内很多竞争对手缺少价格优势,相对于如达能集团 这样的国际竞争对手又缺少规模优势。 上述背景下,QC中国饮用水企业连年巨额亏损。 表1显示了上海公司近年财务状况,亏损额(净收 益负值)从 1998年 1000多万元上升到 2001年的 5000多万,现金流亏损也从几百万元上升到2001 年的 3 800多万元。问:该企业应该继续经营下去吗? 虽然QC公司凭借其优质品牌效益可以吸引一部分 高端客户群并占有一定市场,然而维持低价销售且 无法达到规模产量,长期亏损则不可避免,退出似 乎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选择。 厂商在考虑退出一个行业时,需要比较平均成本与 价格水平,并且考虑固定成本比例以及固定成本中 沉没成本所占比例。 正是沉没成本使QC难以顺利退出。QC在华饮用水 项目固定投资巨大,上海、天津二家工厂总投资迄 今超过5.4亿人民币,再加上每年大约3 000万广告 投入,累计达 3亿人民币。如果退出,沉没成本总 计超过8亿元。 这句话是否准确? 极端地说,如果所有固定成本都是沉没成本,那么 只要价格没有低于可变成本,厂商仍然应当维持亏 损经营以避免更大的财务损失。 经过全面的市场调研和分析,该公司董事 会决定继续饮用水工厂的生产经营。提出 利用公司在中国的成功的营销网络和经验, 继续扩大市场和销售。 然而,真实经济现象总是远比管理经济学 原理来得复杂。 案例虽然可以从沉没成本的角度来较好解 释退出决策,但事实上QC公司经营净现金 流为负,经营现金收入小于经营现金支出。从表的数据看,该公司近年每年仍有几千万 元的现金流亏损。 因而有理由推论,该公司维持经营决策的合 理性依据,可能包括其他因素。 其一,公司决策层可能相信或预期以后年份经营 情况会逐步改善,因而整个完成折旧期内的现金 流损益净值为正。 其二,即便整个折旧完成期的净现金损益净值为 负数,但是维持在华饮用水经营有可能对母公司 在华其他业务带来额外的正面效应,或者退出具 有超出财务意义的额外损失,如对公司整体的负 面宣传效果等,并且该公司决策层相信这一额外 正面意义大于现金流净亏损。 以上二点只要有一条完全满足,就有理由维持饮 用水项目的亏损经营。 不同的成本概念从不同角度定义了成本的内涵和外延其它成本概念:?制造成本(生产成本) ?边际成本 ?相关成本、非相关成本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经营成本直接材料+直接 工资+制造费用 总成本直接费用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其它直接费用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折旧费 修理费、物料消耗 其它制造费用总成本管理费用公司管理人员工资 折旧费、摊销费 修理费、物料消耗 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 其它管理费用 运输费、包装费、保险费、差旅费、广告费 销售机构人员工资、折旧费等 借款利息 汇兑净损失、银行手续费、其它筹资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经营成本经营成本是从投资方案评价的角度来考察 的,是指在一定期间(通常为一年)内由 于生产和销售产品及提供劳务而实际发生 的现金支出。它不包括虽计入产品成本费 用中,但实际没发生现金支出的费用项目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摊销费指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费。 成本的含义与衡量:小结1.成本可以按不同的方法来衡量,取决于使用成本 数字的目的。 2.会计中的某项经济活动的成本直接用于决策,并 不是总是恰当的。一般情况下要进行修正才能反映 出某一决策问题中可供选择的各种行动方案的机会 成本。经济决策中的相关成本是资源的机会成本, 而不是为获得这种资源而需要的资金支出。 3.不管选择什么行动方案,已经发生的沉没成本在 制定最优决策过程中不应考虑。 4.决策问题中某一既定行动的机会成本有时是很难 衡量的,成本估计可能是高度主观的和随意的。 现实生活中的成本:考研的成本 考研的成本如果说高考是求学路上的一道坎儿,那么考研就是一道 梁了。前者迫于种种压力,而后者却往往是自讨苦吃。对于一 名普通的考生(既不能通过保送读研又没有和导师沾亲带故), 他将面临以下代价: 1. 购买考研书籍、资料约500元; 2. 各种辅导班学费约1000元; 3. 报考费应为100元,但许多考点通常多收10―20元; 4.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费用1000元; 5. 加重父母的精神负担,父母的精神损失费约为3650元/ 人? 2人(每天暂以10元计); 6. 如果你已结婚或正处于热恋,你的爱人或恋人比你承 受更大的精神、物质压力,损失难以估价; 7. 你将不再拥有常人的种种乐趣:节假日、旅游、电影、 足球逛街等; 8. 如果你报考的是异地院校,那么路费必须考虑进去,其 计算公式应为:单程路费 ? 4; 9. 如果你住在同学的免费宿舍,学校查房造成的精神压力, ? 最乐观的数字也应是2元/日 365日; …………… 考研战场上3天共18小时,思想必须高度集中。据统计, 每5 名落榜者中就有1人为了1分之差而抱憾终身。 最重要就是树立自信。第一次失败后你要劝慰自己: “不可毕其功于一役”,第二年失败要想到“三打祝家庄”, 第三年失败该想起“四渡赤水”的英雄故事。以此类推,接下 来是“五朵金花”、“六出祁山”、“七下江南”、“八年抗 战”…….. 如果你恨他,就劝他去考研,for it’s the Hell。 如果你爱他,就劝他去考研,for it’s the Heaven。 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坐出租汽车的经济学。上海出租汽车定价标准;起步费10元,可乘里程3公里;以 后单价每公里(或5分钟)2元,10公里以上加收50%费用, 即每公里(或5分钟)3元。 (1)坐出租汽车最怕堵车,汽车纹丝不动,每过5分钟计 价器就增加2元钱,让乘客心惊肉跳。乘客害怕堵车,司机 是否就喜欢堵车呢? (机会成本) (2)不守纪律的司机有时会拒载,为什么?我坐车又不是 不付钱,为什么有钱却不赚呢?什么情况下拒载才合理? (3)司机家住郊区,晚上收车回家,愿意以低价拉一位也 去那个方向的乘客为什么?(增量成本、交易成本) (4)如果总成本=乘车费用;平均成本=总成本/乘车公里 数;边际成本=每多乘一公里所增加的费用。先估计一下回 答下列问题,再计算填表(此例假定没有堵车因素) 在起步费的十元内,乘车的每公里平均成本肯定下降,3公 里之后,计价器开始跳表上升,问每公里的平均成本是下降 还是上升? (平均成本、边际成本) 公里 1 数 总成 10 本 平均 10 成本23456789101112101012 141618202224273053.33 32.8 2.7 2. 6 2 22.5 2. 2.4 2. 2.5 44 45 2 2 2 3 3边际 成本002 2 第二节 短期成本函数?成本函数的概念(Cost function):?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成本与同一时期内的产出量之 间的函数关系短期成本函数:短期内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函数 关系(如短期内厂房、设备都不会改变,即短 期成本函数中有固定成本) ? 长期成本函数:长期内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函数 关系(没有固定成本)? 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总成本分为固定和可变 成本取决于时间框架。 例如福特汽车公司。在只有几个月的时期内, 福特公司不能调整它汽车工厂的数量与规模。 它可以生产额外一辆汽车的唯一方法是,在 已有的工厂中多雇佣工人。 因此工厂的成本在短期中是固定成本。与此 相比,在几年的时期中,福特公司可以扩大 其工厂规模,建立新工厂和关闭旧工厂。因 此工厂的成本在长期中是可变成本。 当福特公司想把每天的产量从1000辆汽车增加 到1200辆时,在短期中除了在现有的规模中多 雇工人之外别无选择。由于边际产量递减,每 辆汽车的平均总成本从1万美元增加到1.2万美 元。但是,在长期中,福特公司可以扩大工厂 和车间的规模。 对一个企业来说,进入长期要多长时间呢?回 答取决于企业。对一个大型制造企业,例如, 汽车公司,这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长。与此相比, 一个人经营的冷饮店可以在一小时甚至更短的 时间内去买冰柜或冰淇淋机。 一、短期成本的构成 总固定成本(Total fixed cost) :是不随产量变动的 常数 b ,TFC = b (厂房、设备折旧,借款的利息等) 总变动成本(Total variable cost) :随产量变动的 成本部分,可表示为产量的函数,TVC = f(Q)生产过程消耗的水、电、汽、原材料、劳动力(计件工资)等。短期总成本(Short-run total cost) :总固定成本和 总变动成本之和, STC=TVC+TFC = f(Q)+b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区别: 1、可变成本与产量变动有关,而固定成 本与产量变动无关。 2、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之前,可变成本 为零,而固定成本则在企业投产之初就 已发生。 总成本函数与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函数的图形成本TC TVCTFC产量Q 短期成本的其它概念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 :是单位产 品上分摊的固定成本,等于固定成本除以产量。AFC ? TFC Q?平均变动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是单位产品上分摊的可变成本,为可变成本除以产量。TVC AVC ? Q?平均成本:指单位成本上分摊的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AC = AVC+AFC?边际成本:? STC ?TVC MC ? ? ?Q ?Q ※边际成本曲线MC、平均成本曲线AC、 平均变动成本曲线AVC、平均固定成本 曲线AFC的形状TC 成本 C2 K=MCK=AC,K为该直线的斜率TVC K=AVCC1 TFCQ1 Q2产量Q ※MC、AC、AVC、AFC关系注意:边际成本曲线MC穿过平均总成本曲线AC、平均变动成本曲线AVC的最低点 成本MC ACAVCAFC Q 观察这四者间关系还需注意:?AFC无限靠拢于横轴,因为单位产品中分摊 的固定成本越来越少了; ?AVC无限靠拢于ATC,因为AFC趋向于零; ?MC低于AC,AC下降,MC高于AC,AC上升, MC与AC相交于AC的最低点。 现实中的短期成本函数?经济学家想通过行业分析的实证,弄清短期成本与 产量的关系。结果证明在短期中,在正常产出范围内,线性总成 本函数(边际成本不变)是最常见的。 ? 研究中有U形的边际成本曲线和U形平均成本曲线, 但并不那么普遍。??如哥伦比亚大学的乔.安迪研究了很多行业,其研究 结果表明,产品的成本与产量间存在线性关系,边 际成本在观察产量范围内保持不变或无明显增加。
是否违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认为,可变投入要素 的边际产量最终将减少,据此可推出: 短期成本会递增。 原因:企业倾向于在产出能力90%左右 生产,此时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如果企 业在其产能的90%~100%范围生产,企 业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会上升。 在生产能力的产出水平 很低(20%以下),其 可变投入的收益递增, 接近其最大产能(大于 90%,产出水平到极限 ,加班工资补贴增多, 新员工素质下降,增加 工时效率也下降),成 本会上升。 现实中,U形边际成本 线底部很宽、较平坦。 第三节 长期成本函数再谈短期和长期的含义: 所谓短期和长期不是时间的绝 对长度,而是相对于生产要素是否 全部可变而言的。只要有一个生产 要素不变,那就是短期;所有的生 产要素都变,那就是长期,所以在 长期成本中没有固定成本,只有变 动成本。 长期生产的经济性长期中所有的投入要素都是可变 的,所以企业调节生产规模,使得 长期成本比短期成本更低。这就是 长期生产的经济性。 长期成本函数更有可能情况是:长期平均成本如下图粗黑的曲线所示,是比短期较为 平坦的U型曲线。假设“一汽”在短期的小型工厂有左边的U型短期成本 线。随着产量提高,小型工厂的短期成本线进入上升阶段。但在长期中 可以建立一个中型工厂,利用中型工厂的下降成本线对应的生产能力来 生产。产量更大时,可以利用大型工厂生产能力生产。但是,在一定技 术条件下,大型厂也会进入成本线上升阶段。于是,三种规模短期成本 线组合为长期更为平坦的U型成本曲线。平均总成本(元) 小型工厂短期 ATC 中型工厂短期 ATC 10万 8万 规模经济 规模收益不变 规模不经济 大型工厂短期 ATC长 ATC期010001200每天汽车产量(辆)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的关系: LAC 是 SAC 的包络线。AC SAC1 SAC3 SACn LACSAC2SAC4O Q1 Q2 Q3 Q4Q 学习曲线企业在生产规模、投入要素不变的 情况下也能实现成本的下降,这是经 验积累的结果。AC学习曲线描绘了企业的 平均成本随累积产出上 升而下降的关系。学习曲线累积产量 其具体原因为 1、工人对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2、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生产组织得到完 善,走向成熟。 3、企业间的协作更加有效、紧密。 也就是企业可以通过学习而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学习而降低成本的速度也将越来越慢, 所以学习曲线也凸向原点 规模经济与学习效应的区别:? 如果低成本由规模经济引起,减少产量,AC 上升 ? 如果低成本由学习经济引起,减少产量,AC 不变,因为已经学会。 第四节 贡献分析法及其应用贡献分析法主要用于现有企业的经营决策,因而 主要使用短期成本函数概念。为简化应用于企业 实践,通常假定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是常数。 贡献是指一个方案能够为企业带来多少利润的增 加(即增量利润)。贡献分析法通过贡献的计算和比较,来判断一个 方案是否可以接受。(增量分析法)贡献(增量利润)=增量收入-增量成本 显然,如果某方案的贡献大于零,表明该方案能 使利润增加,该方案可以接受。 〔例1〕某公司生产各种计算器,其产品以往一直通 过它的销售网络进行销售。最近有一外国大型百货 商店愿意按每台8元的价格向它购买20000台A型号 的计算器。目前该公司年产A型号计算器160000台 ,如果这种型号的计算器再多生产20000台,则B 型号计算器就要减产5000台。有关成本、价格等数 据见下表。该公司很想接受百货商店的这笔定货, 但又不太愿意按8元的单价销售(因为在正常情况 下,A型号计算器的批发价格为12元)。 该公司是否应该接受该项订货?二、贡献分析法的应用 1、是否接受订货? 贡献分析法的应用―是否订货?材料费 直接人工 变动间接费用 固定间接费用 利润 批发价格 A 型号 1.65 2.32 1.03 5.00 2.00 12.00 B 型号 1.87 3.02 1.11 6.00 2.40 14.40 贡献分析法的应用―是否订货解:接受订货的贡献为: 贡献=20000×[8-(1.65+2.32+1.03)] -5000×[14.40-(1.87+3.02+1.11)] =18000元。 由于贡献大于零,应接受订货。 贡献分析法在订货决策中应用条件1、企业生产能力剩余 2、新的订货不会影响企业产品的正常销售, 如国外订货,不会影响国内正常销售。 3、虽然订货价格低于产品全部成本(固定 +变动),但高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 贡献分析法仅仅是短期决策的依据。不适 用于长期决策。 2、是自制还是外购?[例2]某电气公司制造A零件20000个,其成本 数据如表所示。如果外购这些零件,每个零件的 市场价为10元,可以节省固定间接费用20000元 (因为如果不制造这些零件,班长可以调做其他 工作,从而可以节省班长工资20000元)。同时 ,闲置的设备可以出租,租金收入35000元。该 电气公司应自制还是外购这些零件? 是自制还是外购?费用项目 直接材料费 直接人工费 变动间接费用 固定间接费用 合计 20000 个零件总成本
220000 单位成本 1 4 2 4 11 是自制还是外购?解 : 外 购 的 增 量 成 本 =10×2元 自制的增量成本 =+元 尽管初看起来,自制的单位成本11元大于外 购单位成本10元,但实际自制的增量成本小 于外购的增量成本,因此应自制。 3、亏损的产品是否要停产?[例3]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其中产品 C是亏损的。每月的销售收入和成本数据如表所示 问: (1)产品C要不要停产?(设停产后总固定成本不变) (2)假如把产品C的生产能力转产产品D,产品D每月 的销售收入为2000000元,每月变动成本为1500000 元。试问要不要转产产品D? (3)假定产品C停产后,可以把部分管理人员和工人 调往他处,使固定成本下降80000元,腾出的设备可 以出租,租金收入预计每月250000元。问产品C要不 要停产? 项 目 销售收入 成本: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利润ABC总计5000000700000200000000000039000001000000100000200000-200000100000 亏损的产品是否要停产?解:(1)产品C的贡献=元 应继续生产 (2)产品D的贡献=元 转产产品D是合算的,它能给企业增加利润200000元 ()。 (3)生产产品C的增量收入=2500000元 生产产品C的增量成本=000+ 30000 停产带来的收入理解为生产的增量成本 生产产品C的贡献=30000=-30000元 在此情况下,应停产产品C。 第五节 盈亏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也称量-本-利分析法,盈亏分界点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是分析固定成本、可 变成本、销售收入和利润关系的重要 工具。对一企业来说,固定成本和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是比较容易确定的,而销量(产量)是最不容 易确定的,因此管理者总是先找出盈亏分界点 的产量,再看某个方案带来的销售量是多少, 如果销量能大于盈亏平衡点的产量,就说明该 方案是有利可图的。 如何找出盈亏平衡点的产量?代数方法求盈亏平衡点 TR=P? QTC=VC+FC=AVC? Q+FC平衡点为 TR=TCP? Q=AVC? Q+FCQB=FC/(P-AVC) (P-AVC)为单位产品贡献利润, 贡献利润是决定企业开工与否的关 键,只要有贡献利润就可以减少固 定成本的负担,企业就可以开工, 而不必等有了利润才开工。 如果企业确定一个目标利润,上 述等式可以改写成 PQ- TC =π QB=(FC+π)/(P-AVC) 盈亏分界点分析图解(几何法) 安全边际:企业预期(实际)销售 量与盈亏分界点销售量之间的差额。 差额越大,说明企业能经受较大的 市场波动,经营较安全。 盈亏平衡分析法与相关经济学原理经济学中的总收入函数与总成本函数如下图: 经济学中的总成本函数与总收入函数都不是直线,盈亏分 界点有两个,总利润最大的产量是两曲线距离最大处的Qc收入 成本总成本曲线销售收入曲线B A0QaQcQb产量 盈亏平衡分析法适用范围: 1、盈亏平衡分析法只在相关(收入 和成本函数为线性)的产量范围内适 用,超出该范围可能有较大误差。 2、该方法适用于生产一种或固定品 种的产品,若产品众多,且多变,经 常更换,则要谨慎使用。 盈亏分析法的应用― 求保本和保利润销售量[例1]某旅游公司经办到风景点A地的旅游业务,往返 共3天,由旅游公司为旅客提供交通、住宿和伙食。往返 一次所需成本数据如表所示。求:(1)如果向每个游客 收费600元,至少有多少游客才能保本?如果收费700元, 至少有多少游客才能保本?(2)如果公司往返一次的目 标利润为1000元,定价600元,至少要有多少游客才能实 现这个利润?如果收费700元,至少要有多少游客才能实 现这个利润?(3)如果收费600元,预期游客数量为50人, 汽车往返一次的利润是多少?如果收费700元,预期游客数 量为40人,汽车往返一次的利润是多少? 盈亏分析法的应用― 求保本和保利润销售量固定 成本 变动 成本 折旧 员工工资 其他 往返一次全部固定成本 每个游客的住宿伙食费 每个游客的其他变动成本 每个游客的全部变动成本 1200 元 2400 元 400 元 4000 元 475 元 25 元 500 元 盈亏分析法的应用― 求保本和保利润销售量解:(1)如收费600元,保本的游客数量Q=40人 如收费700元,保本的游客数量Q=20人 (2)如收费600元,保目标利润的游客数量Q=50人 如收费700元,保目标利润的游客数量Q=25 (3)如收费600元,往返一次的利润 π=600×50-500×50-元 如收费700元,往返一次的利润 π=700×40-500×40-元 2、企业经营杠杆率经营杠杆率是企业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的比率,反映企业生产经营中使用固定要 素替代可变要素的程度。如果企业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率 较高,这类公司被认为是经营杠杆效应较 强的公司。其盈亏平衡点会上移,但生产 规模越大,利润增加幅度也越大。生产中的杠杆效应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举债经营) 经营杠杆效应测定度( degree of operating leverage ,DOL)是指产品销售 量变动百分比所导致利润额变动百 分比。其公式为DOL=?π/π÷?Q/Q = ?π/?Q×Q/π 因为,π=Q(P-AVC)-FC ?π= ?Q(P-AVC) 代入上式得 DOL=?Q(P-AVC)/?Q×Q/[Q(P-AVC)-FC]Q(P-AVC) = Q(P-AVC)-FCQ = Q - QBE计算TC和TC′线在产销量由60单位增加到 70单位时候的DOL DOL=60(6-4)/[60(6-4)-60]=2 DOL’=60(6-3)/[60(6-3)-120]=3 R 、CTR TC TC’180120 60 0 图B’ B产品售价6, FC=60,AVC=4 FC’=120,AVC’=330 40 60 70 经营杠杆率与损益平衡点Q 可见企业资本越密集,其经营杠杆 效应越高,生产规模越大,利润增 加幅度也越大,测定度也是个弹性 指标。 企业决策者不仅要看到经营杠杆率 高时的盈利优势,还要看到此时减 产造成的亏损也越大。 案例:信息时代的成本结构----大英百科全书一、大英百科全书在过去200年间是被举世公认为经典性的资料性工具书。 凭借其高质量内容与国际著名品牌,大英百科全书在80年代售价高达1600美 元。然而,1992年微软公司决定进入百科全书行业。这个在很多领域向传统 主导企业发起过攻击的软件公司,购买了一部内容平平的百科全书版权,装 成CD和多媒体,以令人心跳的每部49.95美元价格出售。微软进入导致大英 百科全书市场份额急剧下降。大英百科全书不得不作出反应,它推出了每年 2000美元的网上发行项目。一些大型图书馆订购了网上版,但小图书馆和很 多个人仍然愿意购买更便宜的替代产品。大英百科全书市场份额继续下滑。 大英百科全书1996年销售额为3.25亿美元,仅为1990年的一半左右。1995年大英百科全书试图进入家庭市场,以每年120美元订价向家庭推销, 但收效不佳。1996年又提供每部200美元CD版,但消费者仍然不愿支付比替 代产品高于四倍的价格。1996年大英百科全书被一家瑞士金融商收购,随之 把每年网上订价降到85美元,不久又把CD版每本价格降到89.99美元,试图 通过价格竞争来占有更大市场。与不到十年前的每部1600美元价格相比, 89.99美元CD版价格显然已经几乎是天壤之别。 从成本结构看信息产业经济特性大英百科全书故事提示的信息产品成本结构第一 个特征,就是绝大部分生产成本沉淀在提供第一份产 品上;第一份产品一旦被提供出来,复制更多产品发 生的成本相对而言微乎其微。组织人员编撰一套新的 百科全书也许需要投入1000万美元,但是印刷一本百 科全书成本相对而言很小,而在网上为另一位订户提 供服务几乎不用花费新成本。 用经济学语言表述:信息产品,生产第一份的固 定成本很高,但是可变成本很小,因而复制产品的边 际成本很小。由于边际成本很小,一个厂商提供的信 息产品数量越多,则平均成本越低。 C信息产品的另一个成本属性特点是,其固定成本中很大部分属 于沉没成本。也就是说,即便终止生产,提供信息产品支付的 前期固定投入价值大都不能回收。投资购买一幢办公楼,如果 厂商退出,可以把办公楼在产品市场上出售。然而,投资建立 信息产品生产能力的成本往往不能收回。如果一个软件公司提 供的软件缺乏市场,该公司退出这一市场时没有可能回收雇佣 人员编写软件以及为了宣传这一软件所花费成本。 C这一特点增加了信息产业的投资风险。在信息产业成为投资密 集度很高的新经济增长点背景下,上述成本结构特点,加上缺 乏历史时期类似投资的经验性参数,使得信息经济特别需要风 险资本介入,因而派生地特别需要为风险资金提供“出口”的 更加灵活的资本市场配合。 C思考:上述成本结构与“盗版现象”以及“保护知识产权”的 联系。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成本利润分析―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学中的成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