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是关于稳固提升和提升的报告,我想做个报告标题

中国社科院召开《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4)》发布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定于日(周三)9:3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层学术报告厅召开《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4)》、《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增长测评报告(2014)》发布会。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增长测评报告发布会现在开始。还有几位学术界的朋友没有到,咱们先开会,先开始介绍相关情况,等他们到了以后再进行讨论。首先对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参加我们的新闻发布会表示欢迎,也对光明日报包霄林主任和学术界朋友参加我们这个会表示欢迎。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也是由云南省社科院,由文化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社科文献出版社和光明日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做的一个研究项目,几年做下来有了相当的积累,这一次报告具体的主持人是王亚南教授,由他先给我们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还有这次主要的一些要点介绍一下,然后由谢社长给我们做主旨性的发言。下来会有专家对报告做进一步介绍,然后给大家一些时间提问题,然后我们做解答。
下面先开始第一个议程,由王亚南教授介绍书的基本情况。
谢谢各位,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感谢各个方面的合作方的支持,我们此项研究已经进行了四年,过程我不多讲,我想把我们分析的要点用一个非常直观的图释让大家看得一目了然。
第一张图,我们把全国文化产值总量和全国文化消费总量做成一个面积图,背景的面积图,不同的颜色表达了文化生产总量和文化消费总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大家可以看出,文化消费总量和文化生产总量绝对值都在上升,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比例关系值,文化消费所占的比例一直是在下降的,这二者之间形成背景的面积图。最重要的是那两条曲线,红色的曲线是文化产值比,也就是说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占GDP总量的比重。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版的统计标准一直到2012年版的统计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2.15%上升到3.48%。绿色曲线就是居民的文化消费率,从2004年到2012年从2.76%下降到2.20%。这两条曲线形成的关系大家一目了然,这就叫剪刀差,而且这个剪刀差发生转折的地方是2007年,2007年有一件对于文化来说比较重要的事情,我们党的会议提出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正好从2008年开始剪刀差形成反向的走向。我们这项研究发现了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分析的概括,可以称作文化生产增长与文化消费增长的“游离效应”。张晓明教授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概括,就是说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结构性的过剩,从这个图上也可以看出来,生产的增长一路上升,而消费的增长,当然我说的是比例值,是在持续的,虽然是缓步的,是持续的比例值下降,这二者产生了一定的游离。关于游离我们谈点具体表现,公共文化投入从2004年的587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268亿元,绝对值增长是很高的,而且平均年均增长18%以上,这肯定是很喜人的。特别是从2007年之后,年均增长超过20%,这是非常可喜的一件事情。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有一点是可以讨论的,继续了过去几十年计划经济模式,依然在实行统一配送、统一采购、统一标准的计划经济供给制模式。而事实上没有进入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所以它对提升文化消费需求没有起到直接作用。
在这点想作个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的满足需求,应该主要表现为满足消费需求,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叫最低生活保障,那是最典型的保基本。最低生活保障怎么实现呢?事实上它保的是衣食温饱的基本消费,并没有实行供给制的配送。所以我个人游一个说法,下一步的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价值创新怎么走?简单地说,就是向社保和医保学习,把计划经济的供给制改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保障基本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
第二张图,可以看出我们的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和经济背景、民生背景的基本管理,这个图大家可以注意中间那条蓝色的带就是文化消费在民生中占的比例关系值的变化。这个图最简单的一个判断就是看它是否拓宽了,拓宽了就说明文化消费是在高涨,如果收窄了就说明那一年文化消费出现了增长幅度的降低。可以看到拓宽比较明显的是在年,此后正好是2007年中国人均产值超过3000美元,一直到现在已经5000美元了,而这个蓝色地带并没有明显拓宽,反而略有收窄,就可以看出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是赶不上经济发展的,甚至总体来说赶不上一般民生的增长,我们说的一般民生就是居民收入、居民总消费。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看出关系,我们做了另外一个分析。把前面各种各样的,比如经济指标、产值、居民收入、居民总消费等等,把它的绝对值变换为年度增长指数,每一年都以前一年的绝对值为版,大家注意两条曲线,一条红色的带圆形的增长曲线是文化消费的增长曲线,另外一条紫色的带三角形的是积蓄增长的曲线,积蓄是居民收入减掉居民总收费之后剩下的部分,也就是老百姓说的余钱,收入之后满足基本消费之后剩下的那部分的余钱拿来干什么?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两条曲线在年之间形成了一个关系,可以把它视为横向的镜面对应或者叫水中倒影,当某一年老百姓需要加大继续,那一年文化消费增长就出现了下降,这是全国平均,老百姓可以适当减少一点积蓄,也就是说积蓄增长降低了,那么文化消费就出现高增长,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水中倒影的关系。如果我们把2007年红色曲线降低一点点,十年之间的这条曲线近乎完美。我们把这个概括为文化消费需求的积蓄增长负相关效应,二者形成负相关。
后面的社会背景也简单分析一下,大家知道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一个健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来配套,我们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滞后的,是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才得到了迅速的改善,这个改善正好发生在2009年,确实是使前面的负相关关系出现了变化。但是,我们回头来看年十年间,我们这样想,刚性消费是很难变化的,一旦老百姓想增加积蓄,扩大消费,压缩的很有可能,而且这个图已经说明。主要就是所谓的非必须的精神文化消费,所以二者才会出现这样的负相关效应。我们说点俏皮话,我们所谓国际经验多半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来的,第一他们的发达、他们的成熟主要指的是市场经济的发达。但是我们把市场经济的经验掌握过来以后,我们忘了他们还有另外一个经验,这些发达的市场价格国家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做“福利国家”,也就是说他们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非常健全的,甚至过多过滥,所以才会有所为高福利国家的各种病。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健全,我开玩笑,老百姓就要建立三种基金,家庭购房基金、子女教育基金、个人病老基金,就是要实行自我保障,肯定必须加大积蓄,加大积蓄,其它消费减不下来,比如通讯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刚性消费,我们每个人都有手机,这种刚性消费减不下来,我可以少看一场电影,少买一本书,文化消费自然受到挤压。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附了几个地区的,这是河北的图,河北的负相关甚至延续到了2012年,几乎都是形成这种水中倒影的关系,从年整整12年间这个关系基本没有变化,而且这本书里没有,我专门把河北的图做出来供大家看一下,所谓的文化消费需求的继续增长的负相关效应是全国31个省域,36个中心城市普遍存在的,只不过有些地区是局部的,有些地区是全局的。这是江西的一个图,也是如此,而且它最典型的是后半程,2004年以来比较典型,前面几年还不那么典型。各个地区有不太一致的地方,但是我们这个分析基本上都能成立。最后看一个中心城市武汉,这个地方说明一下,中心城市的数据从2005年才有完整的年度统计数据,2012年数据到今天为止依然是国家统计局正式出版公布的最新数据,2013年数据必须到今年冬天才正式公布,所以我们现在虽然谈的2012年,却是统计年度的最新数据。
最后一项分析,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分析,这个图把全国平均的城镇人均文化消费和乡村文化消费做一个比较,城镇和乡村人均值,它们之间绝对值转换为关系比例值,在图中就是背景的面积图,乡村所占部分被城市挤压的越来越低,这里是一个倍差值,这个城乡比从1991年的1.73,到现在已经增加到2.72,城乡差距在扩大。红色曲线就表达了城乡比的扩大,特别是从2001年以来扩大的比较明显,地区差略有扩大,但扩大的没有城乡差距这么大。
再看一个静态图,这是2012年全国31个省域城镇人均、乡村人均叠加在一起,可以看出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这个图的排列,城乡比最小的放在上面,城乡比越大的越放在下面。同一个管状左右不同的颜色表示了城镇人均值和乡村人均值之间的差异,他们叠加在一起,上下各个管状的长度又可以反映出31个省域地区之间的差距。我看到这个图以后有个感想,这像是我们单一制共和国的情况吗?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有点像一个联邦体。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如此之大,这不像是单一制国家发生的事情。说到这我们也不妨客观地承认,我们国家在政治上,在行政上高度的统一,但是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民生建设上又高度的分散,就像一个联邦体,这不利于国家的团结统一,社会的稳固,所以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是我们国家至少从秦汉以来一直存在的两大社会鸿沟。而且现在这二者又合为一个新的问题,叫农民工问题。讲到这里可以简单归纳几句,我们虽然研究的是文化消费,但是我们事实上把当前存在的一些基本的所谓社会热点问题都暗含在其中。我的发言就到此为止,用图解的方式把我们分析的一些背景、一些思路、一些要点给朋友们做个介绍,以利于下面的测评结果的发布和相关专家的研讨。谢谢各位!
感谢,亚南已经把他研究的基本结论给大家介绍了一下。按照时间的安排,下面请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教授就这项研究工作的由来和这个研究的特色做一个发言,欢迎。
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大家出席今天文化蓝皮书之一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4年版的发布。这是第四部关于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的测评,我作为这部蓝皮书的出版者首先还得说点客套话,向以王亚南研究员为首的这部蓝皮书的研发团队表示祝贺,尤其是要向关心支持这个团队研创的各有关单位,我们列出了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表示衷心的感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皮书系列正式立项的超过300种,到2013年我们已经出了258,今年我们预计可以出到280种左右,因为蓝皮书有一个淘汰机制,有新增加的,有淘汰的,最近我们第一批淘汰的名单就已经公布了,淘汰30多种,已经达不到我们要求的就必须出局了。
我经常说一句话,往往皮书的研创,做第一本从无到有的确应当是比较容易的,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消费者也是可以容忍的,但是最难的在于第二、第三,后面坚持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这是我们十几、二十年蓝皮书研创里得出的一个基本的规律性的东西。所以我曾经多次提有三年之痒之说,一部蓝皮书可以连续发布三部,基本上可以说它能够站住脚了。今天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是第四部,应当说这部蓝皮书的研创比较起其它类型的蓝皮书,它的难度比别的蓝皮书的研创要大得多,因为一部蓝皮书的研创不像一个个人的研究成果,它是需要有一个研究团队的,绝大部分是以书籍组成,需要大量书籍的采集和分析,有大量的分析材料,形成最后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制度化的机制,很难坚持下去,而这个制度化的机制和研究的对象,要说起来这部蓝皮书的研创,从定义上看它处于西南边陲,是在昆明,以云南社科院和云南师范大学为主体来从事这个关于全国性文化消费需求的研究项目,大家可以想到这个难度,显然中国的学术中心和文化中心不在昆明,主要在北京、上海,至于守信的就是以王亚南研究员自己个人的执著得到了北京,包括中国社科院、光明日报、国家行政学院、传媒大学等等单位的支持,在这里列出了联合研创单位、联合支持单位非常多,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认为能够坚持下去应当说是很让人感到尊敬的,这个话我对王亚南研究员多次说过。
第二,自从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在党的文献中已经出现,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确定,明确把它作为五大支柱的一个主要的主体部分。从2000年开始,今天的主持人张晓明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建立起文化研究中心,首次发布文化蓝皮书,带动整个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应当说是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再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关于文化事业的研究,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已经都全方位得到展开。在社科文献出版的蓝皮书系列里,属于文化传媒这一类的皮书系列超过接近30种,但是王亚南研究员所做的这部专门研究文化需求的应当说是做得比较早。刚才王亚南研究员谈到,我们整个倒影效应的时候谈到,发展文化产业和别的产业发展大概有一个滞后的地方,就是对消费关注不够,或者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对文化需求,对文化消费,无论是在产业的部门还是在研究这个事业里,这方面都是比较薄弱的,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对消费不研究和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说是不完整的,这也反映出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业研究的短板。应当说王亚南研究员所领衔的这个团队发布这部蓝皮书,对我们无论是在产业研究上弥补了这个缺陷,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它的意义可能更大。如果不谈消费,以生产主导型,我刚才看一个数据,现在看起来这些年更多的是讲文化要投入,但是并没有考虑如何促进文化的消费,而且文化的消费如何能保证全国大体的平衡和一致,这些问题在这个研究里都已经明确提出来了,它对于我们下一步发展文化产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行业的大繁荣、大发展,乃至对我们整个经济社会的转型,应当说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这项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包括这部蓝皮书里,我作为出版人本来就是在文化产业里活动的,我深切地感觉到,这项研究有待进一步细化。比如我作为我这个产业的生产者,我很希望你有更细致的,就是文化消费品本身的消费状况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比如你的电影消费、图书消费,包括消费的状况。想要像生活类型的消费一样,要有均等化,到底哪些文化产品是必须满足人的最基本需求,这些东西连概念都不清楚,而且我们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消费,应该有两大类,一个是满足人的基本文化需求到底是哪些东西,比如说培养人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这些东西是不是公共产品?我们现在就说教材,中小学的教科书。在研究里和基本教育的消费需求有交叉,这是在整个文化消费里把它划出来。比如在体育,健康、旅游,这一类的消费怎么纳入研究的视野之内,而且设定这些指标,这种情况下对于无论是建设部门可以进一步把握,对于产业部门来说,这类消费数据对我们来说直接起指导意义和作用和价值。要想让这部蓝皮书真正成为我们发展文化产业,从事文化消费里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的话,有待于进一步去细化,深入地做分析。
最后,我们作为出版方会一如既往地密切关注这个研究团队,也希望为这部蓝皮书所付出努力的各有关方继续支持他们深入研究,也希望媒体对这部蓝皮书做更加深入的解读,因为它大量提供的是数据,所以你们的新闻稿有的东西都不大好写。正好王亚南教授在这儿,几位行家都在这儿,特别是我们包主任,本来就是媒体的大家,他又是从事文化产业的研究人,大家可以做深入的采访。因为这个东西需要转换,才能真正让我们的研究成果服务于今天五大建设里重要的一个支柱,即文化建设,作出它的应有的贡献。我就说这点,谢谢大家。
感谢谢社长,下面请云南师范大学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郝朴宁教授谈一谈关于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的排行榜,这是他们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
我来作排行榜的发布,我想首先说明一个问题,可能也是我们这个皮书的一个特点。通常的皮书以年度来看,就是搞一个年度的平面的发布,就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变化了以后平面的发布。为了让皮书的内容给大家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从中间得出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在每一个节点上,在横向的基础上做了纵向的排列,有“十五”以来的排列,“十一五”以来的排列,也有“十二五”以来的排列,最后是到2012年的排列,刚才王亚南已经作了说明,因为作皮书离不开翔实的统计材料,统计材料必须得权威。国家统计局现在发布的统计材料到2012年,我们用的材料仍然是目前国内最新的材料,2013年材料要到今年年底才能发布,也就是说到了明年这个时候我们的书出来,再开发布会的时候,可能那时候大家看的是2013年的材料。
要发布的第一个是省域城乡综合排行榜,各地横向测评,江苏、北京、上海为“2012年度城乡景气领先”前3位;自身纵向测评,江苏、青海、辽宁为“年城乡景气提升”前3位,年就是“十五”以来这十多年,它的总体发展状况出现了新的前三名。江苏、天津、青海为“年城乡景气提升”前3位,这是“十一五”以来。天津、新疆、宁夏为“年城乡景气提升”前3位,这是“十二五”以来。具体落实到2012年年度城乡景气提升前3位的就是天津、吉林和河南,都是有变差的。通过几组数据也许我们能够看到到底哪些地方实现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
省域城镇单独排行,各地横向测评,江苏、北京、广东为“2012年度城镇景气领先”前3位,这里体现出来和具体的省域自身的经济实力有明显的对位性,江苏、北京和广东应该说是经济发达地区。自身纵向测评,江西、江苏、辽宁为“年城镇景气提升”前3位,开始发生变化,这是“十五”以来的;江苏、安徽、辽宁为“年城镇景气提升”前3位,这是“十一五”以来的;天津、湖北、江苏为“年城镇景气提升”前3位,这是“十二五”以来的;海南、天津、河南为“2012年度城镇景气提升”前3位。
省域乡村单独排行,各地横向测评,青海、江苏、山西为“2012年度乡村景气领先”前3位;自身纵向测评,青海、西藏、山西为“年乡村景气提升”前3位;青海、天津、江苏为“年乡村景气提升”前3位;重庆、新疆、宁夏为“年乡村景气提升”前3位;天津、吉林、广西为“2012年度乡村景气提升”前3位。当我们的考核对象发生变化的时候,希望大家注意到中间的一个问题,并不是这种发展或者这种排名都是完全和GDP去对位的。当考察有些指标的时候,可能和地方的经济实力,就是我们所说的GDP有很大的关联性,但是有些关联性不是这么强。当考察乡村这类的时候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冲到前面的往往会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它们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并不意味着它发展的就非常好。这里有一个发展的时候基础是什么,昨天跟王亚南聊的时候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在座的各位如果去跑步要提升1秒的成绩可能很容易,可能经过一两个月的训练,你原来跑100米是需要15秒,现在可能只需要14秒,但是让博尔特提升0.1秒,甚至0.001秒都非常难,因为他提升这一点,意味着他又要破世界纪录了。经济发达地区,因为它的基数很大,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发展。当我们完全用量化去考评的时候,它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科学性。这是专门要给大家作出说明的。
中心城市排行,各地横向从平,广州、西南、南京为“2012年度城市景气领先”前3位;自身纵向测评,合肥、昆明、福州为“年城市景气提升”前3位;武汉、昆明、南宁为“年城市景气提升”前3位;天津、合肥、长春为“2012年度城市景气提升”前3位。我们在观察这些数据的时候,可能大家能够领会刚才做解读时所提到的一些问题。
刚才谢社长讲话中有一个东西非常有意思,可能也值得我们关注,我们做这个皮书,按照统计数据所揭示出来的都是一种量的东西,谢社长希望我们能够进一步细化的是能够走向质。因为我是高校的,昨天大学生电影节开幕了,此前我跟一些朋友沟通,文化消费不仅仅是中国人的消费,还包括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的产品在海外的消费,就是海外消费我们中国的文化产品是什么样的东西。其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泰囧》在大陆卖了13亿的票房,整个北美只卖了200多块,这200多块和13亿完全没法比了,这中间是什么?结果人家反而说了一个担忧,好几个朋友是做华文电影海外推广的,他们痛苦地对我们说,现在不知道把中国什么样的电影往外推。我们要做成文化大国的时候,我们可能不需要去考虑文化产品的消费量,而是考虑它的质,也就是说这种文化产品的含金量有多高。一个国家在国际上要得到认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文化认同,我们的文化产品能不能出去?这种出去了以后,它有多大的市场?这些文化产品出去了以后,它的国际消费景气是怎样的,这也许也是我们所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我就讲到这儿,谢谢。
感谢郝教授。几位主创人员已经把他们两个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结论和一些思考跟大家都作了介绍。下面先请光明日报评论部主任包霄林教授做一个发言。
我谈两点感受,首先,我对这两本书,两个测评报告表示祝贺。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研究范畴里的一个分支,我们知道中国文化产业研究有十几年了,大概从2000年开始,这些年成果非常多。我跟王亚南教授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一直关注他的研究,最早王教授搞的是云南省的文化消费研究报告,这些年又扩展到在全国范围内的文化消费需求的景气评价报告,这个成果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要做大量的数据分析。而且我也对咱们的社科文献出版社独到的眼光表示非常钦佩,因为社科文献出版社,刚才谢社长介绍了,现在出版的皮书系列大概有300多种。在文化产业这块,大家可能也都知道,从2000年以后不久,以张晓明教授为主编的文化产业的蓝皮书就开始出版了,当时在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影响非常大。我们光明日报对于这块研究也非常重视,这些年也进行了大量报道,所以王教授对文化消费需求这方面的研究也曾经给中央领导打过两个内参的情况反映。这是表示对成果的祝贺。】
第二,我再重申一遍这个成果的意义何在,可能刚才王教授和郝教授在谈文化消费景气或者它的增长测评的时候,可能讲的学术术语比较专业一点,各种图形、各种数据可能比较复杂一点。我简单一点说,这些成果,文化消费研究的意义在哪里,我个人体会,文化消费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状况,从这里面可以看到很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我们知道在前几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欧洲人有的说“口红经济”、“电影院经济”,经济不景气了就增加文化的消费。但是在中国来说情况有点特殊,并不完全是这样,我们的文化消费和经济发展不是正相关关系,经济发达地区文化消费增长速度不一定是最高的,当然有的地区挺高。我们知道现在中国文化产业每年新增加值达到了两三万亿,占GDP3.48,这个比例还是相当大的。因为在十多年前我们文化产业在GDP占比还是很低的,这几年开始上来了。
刚才王教授在点评中也讲到,我们的文化消费总体上来说还是不足的,他讲了三点原因,一是整个社会的社保不足,老百姓不得不寻求自我保障,这也就导致了第二个原因,就是储蓄率偏高,三是我们的文化产业生产速度非常快,但是我们的消费跟不上生产的增长速度,存在一个剪刀差。
晓明用了一个词叫结构性过剩。
我认为还有另外一个更具体的原因,我们知道2007年党中央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但是我们知道在2007年的时候中国发生了一个事情,全国各地的房地产房价暴涨,这个直接影响了老百姓的消费,不仅是文化消费,实际上各个方面的消费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受房价的“绑架”,这是中国多年没有解决好的,中国社会的增长动力和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而导致了文化消费始终是不足的这样一个现象。如果一个人把自己所有储蓄加上收入都用来供房的话,他不可能在文化消费这块有多大的增加。刚才谢社长也提到,我们的文化皮书系列大概有将近30种,每年张教授主编的文化产业的蓝皮书在这方面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这些年我们也非常关注这方面研究。我曾经看到欧洲人写的一本书,文化消费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刚刚谢社长提出了希望,以后文化消费蓝皮书能够除了地区的报告指标以外,还要有产品,有具体分类的消费的情况的介绍。实际上文化消费,比如图书、文化服务,这方面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在19世纪的欧洲,如果购买一件瓷器是属于文化消费,他们把它当成奢侈品的,欧洲人曾经有这样专门的研究。所以我们在下一步研究中,我祝愿王教授在这方面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具体,越来越能够给我们的决策部门提供一些好的建议。我就说这些,谢谢。
刚才主创人员已经把研究的主要结论介绍了,包霄林教授也谈了他几点重要的看法。我作为一方面他们请我作为这次发布的主持,我也是合作方之一,另外我也是近年来一直关注文化消费的研究人员,我想也从研究人员的角度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因为我和亚南是多年的朋友,亚南做这件事情上的执着和用工,在国内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这么多团队里比较少见,专注一个问题深入进行下去,而且数年坚持,不断积累,我认为就能做出越来越像样,越来越好的研究成果。
关于这个研究我有几点体会,一是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关于文化消费方面的统计数据也越来越完善,亚南的研究结果标志着我们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从主要是定性的研究走向定量分析这样一个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从前年我们开始编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报告,我们当时提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目前我们的研究要进入一个基于权威数据,引进专业背景,使用通用学术语言,必须是这么做研究的成果才有价值。这个阶段改革已经告一个段落,应该进入常规发展,文化产业要在文化市场中以各种各样的实际效益数据体现出来,这样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包括对它的问题的分析,都要基于目前越来越完善的统计数据,有统计数据就可以引进专业的方法,比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包括消费的,其实也是一种经济学特别的研究领域,我们特别关注的是非常专业化的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使用通用的学术语言,我觉得文化产业领域大部分东西,包括我们文化产业的皮书主要使用的是政策性语言,我们也要在语言上做转换,越来越多地使用通用学术语言,这样也让国际上对中国感兴趣的机构和国家,能够通过我们的蓝皮书了解到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他们能够看到他们懂得的语言,我们也有可能把我们的蓝皮书翻译成英文介绍出去。如果使用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政策语言,基本上翻译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人家看不懂你说的是什么。
二是这个报告体现了对目前统计数据的充分发掘。因为统计数据提供的是基础,对统计数据的应用应该说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亚南的这个报告对于统计数据充分运用的印象特别深,上来就是几张图标,图标明确标识出这十来年文化、消费和投资的关系,城乡文化消费的关系,种种跟文化消费相关的宏观的经济的分析框架,这样非常方便能够马上形成充分的印象。
三是文化消费是一个大题目,这本书的定位非常清楚,叫需求景气和测评。景气和测评实际上是对于统计数据这个层次上的应用,包括谢社长刚才提出关于一系列文化研究的课题,都涉及到对于文化消费各种内在的结构的具体分析,我们还有另外一个课题组已经做了关于2012年文化消费的研究,我们已经出了一个成果,随着第12本蓝皮书的发布,上面会有一些主要的结论性的东西。关于2012年中国文化消费的报告也会在近期印成专册,也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因为消费问题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结构,从经济学来说,他们说文化消费是一个非常大,在某些方面非常抽象、非常悬的一个问题,文化消费大概很多部分都没有能体现在所谓的统计数据里面,所以需要以其它的方式,经济学的方法加社会学的方法、统计学的方法,甚至大数据的方法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化消费的动态和特点。比如我们在国外看到很多国外的研究,专门研究叫文化参与,文化参与和文化消费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参与文化涉及到很多并不能体现在经济产出上数据的很多文化消费的活动,包括农村文化,农村文化跟农村的社会活动结合在一起,跟它的文化节庆、文化空间的一些消费结合在一起,并不完全体现为独立的以私人消费的方式体现在经济数据上的消费活动,所以这方面还有很多重要的问题需要研究。我想文化蓝皮书一个报告可能解决不了所有这些问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消费进行分析。
四是刚才说到几个非常有意义的东西,第一幅图我就看到关于2007年这个节点,这个节点非常有意思,从这个节点上看,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离散的过程,在2007年以后投资和消费反向而行,投资力度越来越大,但是消费在整体上的比例相对越来越下降。刚才包主任也讲到,2007年中国的房地产出现了暴涨的局面,其实非常有意思,中国文化产业,很多人说这些年来真正成功的都是跟文化地产有关的项目,跟文化地产没关的都没钱了。所以这也是中国政府在这些年来用文化产业蓝皮书的语言说,这些年的发展,特别是2010年以前,金融危机以前的发展主要是靠体制性释放和政策性推动,体制性释放就是改革红利,把大量的事业单位转成企业了,这些事业单位原来积累下来的这些文化产品与服务投入市场之后利马就产生出了经济效应。政策性推动就是出台了大量的财政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这些补贴和优惠政策都迅速地转化成文化企业的利润,很快就可以反映在他们的利润提升里面,所以对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大。这是跟中国宏观经济,特别是跟中国房地产整个形势发展有关。还有一个节点,2007年是文化体制改革完成试点向全国推开,这也跟我们刚才讲的跟改革红利有关。
刚才亚南教授也提到,我们对文化产业近几年来的发展趋势也有几个判断,我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以后出现了拐点,从主要提发展、增长,走向主要关注发展方式的转型,以方式转型为主线。中国的文化产业也进入一个转型期,主要是以GDP增长,以在GDP中占的比重,完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走向转变发展方式,这个转变发展方式包括一个跟我们相关的重要方面,从投资推动为主转向以消费拉动为主,这样一个大的转型也跟我们文化产业发展形式有关。刚才讲到结构性过剩,前面还有一个修饰语,叫做在低水平上的结构性过剩,因为总体上来讲,中国的文化产业还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我们在年就说过,按照国际平均发展水平,我们的文化消费只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的1/5,绝大部分,有70-80%的消费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这是从人均GDP一般规律上测算出来的。
去年文化部产业司又委托一个课题专门研究文化消费问题,得出的结论仍然是我们现在关于文化消费的满足程度还有2/3以上的消费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缺口大概在4万多亿。总体上来说,按照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按照我们人均GDP,按照我们收入增长幅度,我们的文化消费水平总体上来讲还不能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文化产业已经出现过剩,说明我们文化产业发展得很不充分,在这时候特别需要研究的是,到底居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的消费,我们不能再重复政府天天以财政补贴的方式,以房地产的方式来推动文化产业投资,来拉高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说的结构性过剩也是指的在这种方式的作用下,很多文化领域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也就是说大量产品老百姓是不需要的,做出来也是浪费,大量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投入市场,最后这些产品就堆在仓库里,或者干脆变成是失败的投资。所以应该更好地研究文化市场,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使得消费能够充分释放,使得产业供给跟消费需求更好地结合,这实际上就是使我们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文化市场为基础,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靠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只有这样才能进入更健康的发展阶段。基于这个背景的考虑,我们觉得这个报告确实非常有意义,关于文化消费的研究仅仅是一个开始,希望大家对文化消费文化持续关注,我们今后还会发布相关的关于文化消费的研究成果。以上是我表达一些个人对这个课题的看法。
下面媒体记者有什么问题可以向主创人员提出来。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近日北京市统计局统计出了一个数据,现在如果在北京想看一场演出的价格大概是523元,但是城镇居民2003年的年均收入是40321元,如果这样计算的话,也就是说我们的人均收入每年只能看77场演出,但是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是这样的,一个经典的芭蕾舞,比如天鹅湖,在俄罗斯花200卢布,折合人民币70元的价值就可以看到。我们文化消费的价格比较高,同时质量与居民的期待有所偏差,这是不是造成剪刀差的原因之一?您如何看待这种情况的,另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改善这种情况呢?
我对这方面不熟,我们主要是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权威性数据,其实数据也是一种抽象的东西。
我简单说几句,因为演出的价格问题一直是一个讨论的焦点,我们的演出市场并没有建立健全起来,也就是说文化体制改革这一轮很重要的一个领域就是演艺团体的改革,而演艺团体的改革也就是在这两年刚换的牌,他们内部机制到底如何还真难讲,但是他们都变成企业了。尽管如此,他们是不是能够很好地适应市场需要,进入市场,真正在市场竞争中为自己的产品定价,不一定。有很多地方政府,说好听点叫扶上马送一程,说不好听了是为了保持改革的平稳,即便是已经转制完成了的,政府财政依然通过采购,甚至加大了对这些国有院团的扶持力度。像这些干预市场的东西也不能一下子完全消除,我觉得这个市场是一个逐步开放的过程。相比较而言,我们也有一些研究显示出,在南方一些发达地区,甚至在大城市以下的一些城镇或者乡村,那个演艺市场是比较市场化的,而且那个演艺市场的价格没有这么高,那个价格可能还是比较合理的。所以我认为,随着市场的开放,演艺的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会逐步趋于合理。你说的这个500多确实是常规性情况,但是500多里面有多少是市场决定的,有多少是非市场因素决定的,这也要研究。前两年宏观院有一个关于演艺价格的研究成果,这是文化部市场司专门委托他们做的,专门有个经济学的分析,他们讲了,但是结论基本上就是我说的这些结论,政府少干预,让演艺机构在市场竞争环节中去定价,在这个市场发挥充分竞争作用的前提下,政府在选择那些真正需要支持的市场失灵的,那些能够体现民族的传统的演艺机构给予一定的支持,现在政府怎么管市场,到底支持谁,怎么支持不清楚,这个导致演艺价格扭曲。
我说说云南的情况,实际上有一种是动态的,有一种是静态的,静态的就是租个场子里面放的演出,有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杨丽萍的《云南印象》,她原来在中国大剧院演,现在还是挂着《云南印象》,但是他们已经不在这边演,场地租金太高,总盘子不大,场地租金拿了多以后,我拿的钱就少了。但是节目还是那台节目,现在变成全部是在校学生去演了。我们在下面考察的时候,云南哈尼梯田申遗成功,现在去的话,当地老百姓就问你听歌吗,你要听歌他就说20块钱给你唱一首,但是最后都不忍心给20块,因为这个歌不是一个人唱。你再去看一个文化遗产,一大群都是中年以上的妇女,你抽12个,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12个才能让你体会其中的味道来,12个人你给人家20块钱,这也太对不起人家了。现在开始他们可能要涨点价了,因为不停地唱,谁走到那都唱,觉得价格很低,而且还能听到所谓的天籁之音。我们看电影,现在票价越来越高,但是我们同时看到另外一个东西,电影院越来越豪华,不是静态地考虑是多少钱一张票。俄罗斯那边是因为什么呢?剧院是国家的,这个剧院是服务于社会的,这样他的演出团体的利益比较好保证了。
中国新闻社记者:
我有四个问题,第一,我们在评价经济的时候常常会说经济景气或者不景气,根据您这份报告能不能给大众一个这样的概念,到底现在中国文化消费需求到底是偏景气还是不景气,有没有衡量指标?第二,刚才提到是有国家统计局数据的问题,所以2014年的报告只能分析2012年的情况,在这份报告里,2012年的会不会有滞后性,毕竟现在已经2014年的,这份报告怎么体现预测作用,让市场捕捉到您这份报告的信息。第三,海外的文化需求会不会纳入进来,现在韩流这么盛行,今天出台的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里如何区分中国的文化或者在中国只要其他外来文化都可以算进来吗?包括韩流的文化,包括像《来自星星的你》都能算进来吗?第四,您提到中国文化消费需求现在是这样的情况,同比世界上其它国家是怎么样的,您是会跟发达国家,美国、日本比较,还是跟我们水平差不多的,比如印度,它的宝莱坞非常有名。在这样一个世界的背景下,有社会背景,当时因为经济情况,会有那样数据的变动,现在在世界普遍大背景下,其它国家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世界的背景对我们有没有影响?
总体上消费需求景气还是不景气,我刚才看了情况,2007年以后是相对数拉大,相比较投资而言,文化占消费的比重越来越低,但是绝对数是增长的。如果从绝对数增长的角度来说,文化消费还是在稳步增加的,没有绝对减少,但是相比投资来看,确实是文化消费不足,差距有所扩大,是叫做景气还是叫做不景气还得分析。
数据滞后和预测的问题,其实蓝皮书有预测功能,但是预测有一个条件,你掌握了几年的数据,要想预测三年,我觉得前面的五年也得知道,把五年数据链找出来了,后面三年的事大概可以说一说,总不会太离谱,因为消费这个东西,不可能说去年没有,今年一下全来了,这不可能,消费是有习惯性的,不会爆发式增长,基本上是一个线性。在这个意义上,储蓄和消费那两条线很有意思,这也印证了我们原来讲的,因为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医疗、教育这些改革没有到位,所以老百姓只要存钱多了肯定就不消费了,或者哪一年存钱多哪一年消费就少,因为文化消费是弹性最大的消费,其它都是刚性的。一旦觉得口袋里的钱有点危险,就先把文化消费减掉。
海外需求的预测问题,这个恐怕得看国外关于文化消费的报告,这方面可能介绍得少。我们有一个国际文化产业蓝皮书,现在力求能够找到一些国外的关于文化消费的报告,能够为我们提供参照,看看人家怎么研究文化消费,其中包括我特别关注的艺术参与调查,那个是人家做了一二十年的东西。消费和参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参与比消费大得多,消费是真正个人花钱买,参与是不一样的,每天晚上坐在电视前面叫不叫参与?也叫参与,但是那个东西不花钱。所以有很多文化参与活动怎么去了解,这个涉及到公共文化服务,实际上公共文化服务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便于大众参与文化活动,所以参与的这个东西国内目前还没有看见。统计局有一个时间分配调查,也是从国外引进的,老百姓到底多少时间放在跟文化有关的事上,有一个时间分配调查,跟参与调查有近似,也可以做一个参考。
最后一个问题是国际趋势。
中国新闻社记者:
这份报告里有区分,因为叫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怎么界定呢?包括韩剧、韩流?
韩剧当然算文化消费了,全球化的特点就是中国人越来越多地消费外国人的东西,争取让外国人也越来越多地消费中国的东西。可是现在不是不平衡吗,有两个说法,一个是版权,版权现在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已经从10:1快变成10:1.5了,估计两三年内中国的版权出口会基本平衡。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大,外国人非常希望看到中国人想什么,这是符合人之常理的,因为你天天拿着中国的产品、日常用品,哪里都是中国制造,人家当然想了解中国是怎么回事。经济实力的增强会拉动海外对中国文化的消费需求,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现在“走出去”这件事做得很困难或者做得很不好。我们其实在文化产品的出口方面,特别是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的出口方面找到的路子还不多,讲到的像《泰囧》这些,中国人实际上希望与自己说话,包括中国的政府也希望与自己的人民说话,中国的文化产业也不知道国外的文化需求是什么。说到好莱坞,好莱坞特简单,就是市场化,他们的定位也很简单,就是普遍性需求,普世价值为基础,全人类共同的需求。就算阿拉伯国家一些伊斯兰教的人再恨美国人,也不排斥人家晚上回家打开电视看美剧,他是把这个东西看明白了,就是人之常情,最普遍的消费都是差不多的。你看美国大片,道理都很简单,说复杂了人家消费不了,你想传达给人家的意义,他们根本不接受。弄明白谁需要什么,你这个东西就中国人看得懂就放在中国。为什么韩剧在中国消费好,王岐山不是说了吗,讲来讲去就一条,传统文化,人家就只要传统文化。
我插一句话,而且汉族文化圈,其实韩国是继承了我国宋代为主的汉文化的传统,使中国人接受起来就像自己家的东西一样。
日本也是一样。这个大文化圈,从消费市场上来讲有很多共同之处。反之我们应该琢磨琢磨韩国人喜欢看什么中国的剧。讲到国际文化贸易的问题,文化贸易有折扣,人家折扣讲的就是消费者的文化背景、文化认同。
价值观的差距很大,明年是抗战纪念年,说你们抗战的东西别往外推,别太生产仇恨,包括我们看好莱坞的片子也好,或者国外进口过来的片子也好,不是特别生产那种仇恨的东西。我们国家抗战的东西特别强调对日本的那种仇恨,这种东西跟国外的价值体系不太一样,不太好往外推。比如我们《舌尖上的中国》在国际上卖得火的一片。
我把问题回到报告,看44页第二段有一句文化消费城乡比的扩大也比较高达必须要引起重视的程度,我们想从媒体的角度来说,这个报告的数据是非常翔实的,但是媒体最需要关注哪几个点希望几位专家为我们点一点。第二个问题,分析数据还是需要更多的除了数据之外有建设性的意见,请问几位专家,它的突破口和价值高地在哪里?
你抓住了一个要害,我想说明一点,我们在做城乡比的时候有这样一个背景,城镇的统计比较细致,它是把文化消费和教育消费分开了,所以它是单纯的文化消费。而乡村没有分开,乡村的所谓文化消费包含了教育,我试图做一个分析,一直追到1991年,它是分开的,发现在乡村所谓文化消费中,80、90%都是可归为教育消费,如果乡村再把教育消费分开,文化消费几乎所剩无几。所以国家统计局后来不把乡村的文化消费和教育消费分开,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乡村的部分是文教,城镇部分是文化,这两者一比,城乡差距就如此之大。如果再把乡村的教育消费除掉,差距简直不可想象。这样一个背景,在文化消费需求这本书里的第二篇章,叫技术报告,里面对数据来源做了详细交待,那个地方有说明,这样一个背景下可以看出城乡差距比现有我们用的值还要大。您说有一些思路、对策,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相对复杂一点,它和生产还不一样,不是投入产出,我们首先得使乡村居民老百姓的收入提高,生活要有保障,比如说医保、社保要有保障,他才会有更多的余钱部分,在满足了必须消费之外再来用于文化消费。这个过程可能比较长,也就是说解决文化的过程比较长,根子就出来了,袁隆平有一个观点,我个人是赞同的,我性格可以说是偏激吧,袁隆平的说法是,他赞同十倍、数十倍地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以此来使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大大地提高。我的俏皮话是,我赞同袁隆平的观点,同时国家再给城镇的低收入者以农副产品的补贴,这样既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又保障了城镇低收入居民的必须消费不受影响。可能只有这样,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说法叫做全面深化改革的配套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提高他的收入,大幅度的提高,收入提高以后首先用于保障必须消费,必须消费在这部研究的背景下是把整个非文消费都视作必须消费,其中我喜欢举的例子,刚才我在发言里提到的,通讯的消费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的必须消费,包括农村的居民,中年人,年轻人每人一部手机,收入达大提高以后,满足必须消费之外有更多钱了,而且也不用担心去自我保障,比如他的基本生活保障,比如基本医疗保障都有了,他才舍得用来提高文化消费,这个弯转的有点大,所以最好的一个契机或者一个新增长点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
还有一点,公共文化服务那块我个人有个建议,一些内参,我喜欢举的例子是院团,刚才张晓明教授也谈到过院团的体制改革等等的问题,我个人有个建议,包括院团这一类的改革我提出这样一种解决办法,抽象举一个例子,比如中央交响乐团最阳春白雪的一种表演形式,假设每年八千万财政支持这个院团,我依然给你八千万,但不直接给你,分解成几十个数十万,把它分散到各地,必须一场一场地演才能把钱拿回来。
你这个建议没道理,行政费用不可支撑,哪有那么大的人力给你办这个事,但是从市场角度出发,评估院团,这个是对的。
对,具体操作可能有很多难处,意思就是把生产性补贴变为消费性补贴。我顺便说一下,明年我们可能还要增加一项研究,就是公共文化投入的增长的综合效应分析,其中顺便也说一下,北京市这几年公共文化投入大大的增长,在全国是鹤立鸡群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来做文化消费券的补贴,北京已经做了文化消费季的活动。这种补贴把生产性补贴变成消费性补贴,我建议计入老百姓的文化消费,我们现在统计是不计这一块的,如果计入了,政府补贴直接把消费给抬起来了。具体操作确实有很多难处。
时间已经不早了,最后一个机会提问。
请问各位老师对于文化消费现在的增长点有什么样的看法?
因为统计数据没有分消费的结构和类别,国家统计局只公布综合数据,文化消费都在里面,要分行业特别是分结构、分文化产品的类别,这个很困难,因为国家统计局没有提供基础数据。
可能跟入户调查的问卷有关,那个问卷细没细到具体消费哪样东西。
这点我可以补充说明一下,因为我专门研究了消费的调查。生产统计我们有一套比较成熟的东西,消费统计是这样,国家统计局有两支队伍,实际上是三支队伍,一支叫城调队,专门调查城镇居民的收入消费,另外一支叫农调队,调查农村居民,第三支队伍是企调队,那就是生产方面的。生活的调查和生产的调查不一样是,面对的是千家万户的小老百姓,怎么办呢?比如在一个省、一个市设立上千户的调查户,调查户的任务就是,农调队、城调队给他很低的补贴,请他每个月记账,这个月收入是多少,每 天的消费是多少,这个消费的记账在食品方面记得非常细,买鱼买虾都要分开。文化消费这块也有细目,但是这个细目只有调查部门掌握,公布的时候把细目隐蔽了。在早期统计材料中有细目,但是那个细目,我追的这个统计部门的同志,我希望他们提供最近几年的细目我们参考,但是他们不公开,因为这种不公开可能有几个原因,因为抽样调查有极大的误差,误差以后要去平衡。比如北京市的调查,如果是早期的就是500户,这个样本就小,样本小了以后误差就大,现在已经到了几千户,但是对于北京来说依然还很小,所以样本误差很大,越是细目误差就越大,所以他不愿意公开细目,就是给一个综合数据。
今天的时间也不短了,有些问题还想问可以下来再问王教授和郝教授。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谢谢各位!
图片内容:
数据地址:
.cn/webcast/created/_0101_desc.htm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4)》
中国网 杨楠
《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增长测评报告(2014)》
中国网 杨楠
中国社科院召开《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4)》发布
中国网 杨楠
联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明
中国网 杨楠
主编、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亚南解读内容要点
中国网 杨楠
主编、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亚南解读内容要点
中国网 杨楠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就合作由来、研究特色主发言
中国网 杨楠
联合主编、云南师范大学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郝朴宁
中国网 杨楠
中国社科院召开《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4)》发布会
中国网 杨楠
中国社科院召开《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4)》发布会
中国网 杨楠
中国社科院召开《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4)》发布会
中国网 杨楠
光明日报评论部主任包霄林教授发言
中国网 杨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稳固提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