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法理学期末考试第四版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文档分类:
在线文档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中央电大2014年7月份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法理学(代号:2094)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中央电大2014年7月份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法理学(代号:2094) 试卷代号: 2094 座位号仁口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 1 4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法理学试题2014 年7 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真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寞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肉。每小题 2分,共 20分}1.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观,关于法的起源的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0A. 原始习惯和禁忌即是最早的法B. 有社会就有法, 无法不成社会c. 法律与国家是相伴随而产生的 D. 法律先于社会阶级的形成而产生2. 社会法是新兴的法律部门群. 下列诸项中, 不属于社会法特点的是( )。A.对社会弱者倾斜保护B. 社会权的兴起c. 综合运用自治性调整和强制性调整方法D. 注重运用意思自治和过错责任原则3. 我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 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这一规范属于( λA. 授权性规范B. 任意性规范c. 义务性规范 D. 逻辑性规范4. 关于判例法的如下表(来源:淘豆网[/p-7540151.html])述, 正确的是( )。A. 判例法就是法院所作的规范性司法解释B. 判例法奉行&遵循先例&原则c.判例法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基本法律渊源D. 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是一种判例法制度|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分数 I I I I I I I|得分|评卷人|I I I3395. 李某在大街上寻衅滋事,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机被公安机关予以拘留 1 5 日的处分. 李某所受到的制裁属于( )。A.刑事制裁 B.行政制裁C. 民事制裁D. 司法制裁6. 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中规定产组织他人***或者强迫他人***的, 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某地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涉嫌组织******案时,将法律规定的&他人&理解为既指女性,也包括男性。这一解释属于( )。A. 扩大解释B. 限制解释c.字面解释 D.自由解释7. 关于科技发展与法律之间关系的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λA. 科技作为生产力, 其发展变化能够直接改变法律B(来源:淘豆网[/p-7540151.html]). 法律的发展和变化能够直接改变科技的发展方向C. 科技立法具有国际性和普适性, 必须向西方发达国家看齐D. 法律既能促进科技进步, 也能抑制科技所导致的负面影响8. 在我国的立法体制下, 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是( λA. 本行政区内各级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B. 本行政区内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私人财产征收制度9. 有关法的实施的如下陈述, 错误的是( )。A. 法的实施只能依靠有力的国家强制B. 法可以不通过具体的法律关系而得以实施C. 守法和执法都是法的实施方式D. 立法质量直接影响法的实施状况10. 关于&三个至上& 中& 宪法法律至上& 的如下理解, 正确的是( )。A.&宪法法律至上&是指宪法和法律具有相同的至高效力B. &宪法法律至上&重在强调普通公民要懂法守法c.肯定&宪法法律至上&是执政党在治国理念上的重大突破D. &宪法法律至上&(来源:淘豆网[/p-7540151.html])重在强调法律与政策的一致性340|得分|评卷人|I I I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冥中有二至四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分,共 20分}11. 关于法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如下表述, 正确的是( )。A. 国家高于法律, 法律依赖国家B. 二者都是社会分裂为阶级的产物C. 国家意志即是法律意志, 法律意志即是国家意志D. 二者都具有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公共职能12. 关于大陆法系的如下表述, 正确的是(λA.( 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是大陆法系的代表性法典B. 在大陆法系国家, 制定法占有重要地位C. 大陆法系国家偏重纠问式诉讼制度D. 大陆法系比英美法系更注重程序和程序正义13. 司法审判中, 当处于同一位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某问题上有不同规定时, 法官可以依据的一般原则是( )。A.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B. 私法优先于公法C. 新法优于旧法D. 一般法优于特别法14.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中规定&(来源:淘豆网[/p-7540151.html])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 J'关于该法条的如下陈述,正确的是( λA.该规定从根本上侵害了契约自由原则B. 该规定包含了强行性规范C. 该规定体现了同工同酬的法律平等原则D. 劳动合同法主要属于社会法部门15. 有关法律关系的如下陈述, 正确的是( )。A. 法律关系是一种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B. 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C.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权利和义务B 法律关系基于法律事实而产生、变更或消灭34116. 二十世纪以来, 西方资本主义法制所发生的明显变化包括( λA. 出现了&私法公法化&和&公法私法化&以及融合公私法的&混合法&B. &财产权神圣&、&契约自由&等原则受到更多限制c.单行法、特别法的数量大量增加D. 司法过程中的法律推理更注重&形式公正&(来源:淘豆网[/p-7540151.html]) , 反对&结果公正&17. 有关法律推理的如下表述, 正确的是〈λA. 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的基本技术B.法律推理可以划分为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C. 形式推理就是指演绎推理D. 类比推理在现代社会中主要在刑法和民法领域中运用18. 我国某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 L 关于该法规的下列陈述, 正确的是( )。A.该条例属于我国法的正式渊源B. 该条例主要属于行政法部门C. 该条例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规章D. 该条例仅在该省适用, 因而从效力上看不具有普遍性19. 关于法治与法制关系的如下理解, 正确的是( ).A.法制与法治所关注的重心不同B. 法制受社会形态的直接影响, 法治则不受其影响C. 法制和法治都强调& 良法&之治D. 法治与法制在价值指向上有所不同20. 中国古代儒家在国家治理方面所认同的主张是( ).A. &惟仁者宜在高位&B.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C. &(来源:淘豆网[/p-7540151.html])民为贵,社寝次之,君为轻&D. &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举措而已&|得分|评卷人|I I I三、填空踵{每空 2分,共 1 0分}2 1. 法的确认、分配、衡量、保护和认识性价值, 被统称为法的22. 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 主要包括惩罚和23. 按照是否造用法律制裁, 法律关系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24. 在法律调整的四个阶段中, 被称为机动性阶段的是25. 按照法律监督的主体划分, 我国法律监督主要包括342阶段。和社会监督.|得分|评卷人|I I I26. 法律体系27. 习惯法28. 法律原则29. 地方性法规30. 构成性规范|得分|评卷人|I I I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 共 20 分}五、问答题{每小题 10 分, 共 30 分}3 1. 法律权利的概念以及特点是什么?32.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什么?33. 当代中国法的基本形式渊源及其主要特点是什么?343试卷代号: 209 4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 1(来源:淘豆网[/p-7540151.html]) 4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法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4 年7 月-、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I. C6.C2.D7.D3. C8. B4.B9.A5. B10. 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11. BD16. ABC12. ABC17.AB13. AC18. ABC14. BCD19. AD15. ABD20. ABC三、填空题{每空 2分,共 1 0分}2 1. 工具性价值22. 补偿23. 保护性法律关系24. 法的适用25. 国家监督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4分,共 20分}26. 答: 法律体系, 是指法的内在结构,0 分〉即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既分为不同部门,又是内在统一、有机联系的系统。( 3分〉27. 答 z 习惯法, 法的重要渊源之一。 o 分〉指经有权的国家机关以一定方式认可, 赋予其法律效力的习惯规范。( 3分)28. 答: 法律原则是指作为法律规范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原的综合的、稳定的原理和准则. ((来源:淘豆网[/p-7540151.html])2 分) 法律原则是法的精神和内容的集中概括, 反映了客观规律的要求, 体现了法的价值目标。( 2分〉29. 答: 地方性法规, 是指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地区的具344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2分)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发布的适用于本地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 分)30. 答: 构成性规范, 是指以该规范的规定作为产生某种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前提条件的法律规范。( 3分)这种规范先于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没有这种规范,相关社会关系也就不会存在。(1分〉五、问答题{每小题 1 0分,共 30分)3 1. 答 z 法律权利是指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一定利益所采取的、有义务人的义务所保证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 (3 分)法律权利具有下列特点 z(1)它以法律的相应规定为前提,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结果,它是得到国家的确认和保障的作为或不作为。( 2分)(2) 它以权利人所代表的需要和利益为目的。法律确认和保障权利, 实际上就是确认和保障这一权利所代表的需要和利益。((来源:淘豆网[/p-7540151.html]) 2分〉(3) 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 权利的事用有赖于义务的履行。(2 分〉(4) 它授予权利人一定范围内的行为自由。(1 分〉32. 答 z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z(1)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也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从而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2分〉(2) 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中一切法治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反映和要求.执法为民理念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广泛人民性。( 2分)(3)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征。通过法治实践活动追求公平正义,就是要使每个社会成员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诉求平等地得到法律表达,公平地得到法律的保障、维护和实现。( 2分)(4) 服务大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是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所服务的大局,最基本的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就是迈向和谐社会所必须的改革、稳定和发展等。( 2分〉(5) 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所确定的政治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要前提和强大推动力。( 2分)34533. 答 z 当代中国法的基本渊源包括 z(1)宪法;(1分〉(2) 法律; (1 分)(3) 行政法规; (1 分〉(4) 地方性法规、规章; (1 分〉(5)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 分)(6) 军事法规和规章; (1 分)(7)特别行政区的形式法源和国际条约。(1分〉我国法的形式渊源的主要特点是 z(1)基本的渊源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制定法川 1分〉(2) 法的制定机关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多样性; (1 分〉(3)存在着&一国两制&框架下的特别形式渊源。(l 分〉346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中央电大2014年7月份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法理学(代号:2094).pdf
文档介绍:
中央电大2014年7月份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法理学(代号:2094) 试卷代号: 2094 座位号仁口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 1 4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法理学试题2014 年7 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真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寞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肉。每小题 2分,共 20分}1.按...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浏览:153次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法理学 测试试题 期末考试 尔雅网络课程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法理学 测试试题 期末考试 尔雅网络课程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26|
上传日期: 12:05:2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法理学 测试试题 期末考试 尔雅网络课程
官方公共微信文档分类:
在线文档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2014年电大)中央电大开放专科法理学
必备 期末试题及答案小抄必过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2014年电大)中央电大开放专科法理学
必备 期末试题及答案小抄必过 试卷代号:2094中央“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法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总汇)五、问答题(每小题 1 5 分,共 30 分}30. 法律权利的特点主要有哪些?答:法律上的权利是指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一定利益所采取的、有义务人的义务所保证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1 分〉法律权利具有下列特点(1)它以法律的相应规定为前提,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结果,它是得到国家的确认和保障的作为或不作为。(3 分)(2) 它以权利人所代表的需要和利益为目的。法律确认和保障权利,实际上就是确认和保障这一权利所代表的需要和利益。(3 分)(3)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权利的享用有赖于义务的履行。(3 分〉(4) 它授予权利人一定范围内的行为自由。(3 分〉看论述情况,酌定(2 分)31. 当代中国司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 我国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大致有(1)司法为民原则。司法为民原则要求在司法机关的一切活动中都要尽最大努力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权利,认真对待人民群众的呼声,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等。(来源:淘豆网[/p-4081729.html])简单地说,司法为民要求司法工作要亲民、便民、利民、护民、爱民。(3 分)(2)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 是我国多年来正确适用法律规范的一项基本经验。这一原则在我国多部法典中均有明确规定。以事实为根据,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适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时,必须以案件的客观事实为依据,把对案件的处理建立在符合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而不是以任何主观想象、主观分析和判断作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指在法的适用时,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3 分)(3) 法律适用一律平等原则。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在法的适用中的具体运用,也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必然引申。(3分)(4) 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是我国宪法确定的一条重要的宪法原则。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意味着:其一,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司法机关统一行使,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来源:淘豆网[/p-4081729.html])元权行使司法权。其二,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其三,司法机关处理案件,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准确地适用法律。(3 分)看论述情况,酌定(3 分)30. 法与道德的区别是什么?答:(1)法与道德形成的条件和表现形式不同。( 2 分)法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表现为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体系,这些规范以确定主体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2 分)道德则在原始社会中就存在了,一般是不成文的,没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的划分,并以义务性规范为主。( 2 分)(2) 法与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完全相同。(2 分)法律调整的是人们的意志行为,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 2 分)道德则注重人们行为的内心动机,主要靠社会舆论、内在信念和传统习惯的力量来维持。(2 分)(3) 法与道德的前途不同。(1 分)法将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而道德还将继续存在。( 2 分)31. 法律权利有哪些特点?答:(1)它以法律的规定为前提,是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和人们(来源:淘豆网[/p-4081729.html])的行为的结果。它得到国家的确认和保障。( 3 分)(2) 它是以权利人的需要和利益为目的。(2 分)权利和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权利人享用自己权利的行为也就是实现自己利益的行为,法律确认和保障权利其实质就是确认和保障这一权利所反映的需要和利益。( 2 分)(3) 它是和法律义务密切联系的。(2 分)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权利的享用有赖于义务的履行。没有相应的义务作保证,权利人的权利也不可能得到实现。( 2 分)(4) 它授予权利人一定范围内的行为自由。(2 分)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权利人有权作出或不作出→定的行为,有权全部地或部分地按最有利于实现自己利益的方式实施这些行为。( 2 分)30.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 有法可依。(2 分)这是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之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是需要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均有相应的制定的比较合理的、符合实际的法律规定,使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有法可依,这是做到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前提。( 2 分)(2) 有法必依。((来源:淘豆网[/p-4081729.html])2 分)这是普遍的守法原则,是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之一。有法必依首先要求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在处理各种事务、特别是处理与公民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关系时,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办事,既要依照实体法的规定,又要依照程序法的规定,不得滥用国家权力;其次要求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2 分〉(3) 执法必严。(2 分〉这是指执法机关执法人员执行法律时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依法办事。处理公务、办理案件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办事。( 2 分)(4) 违法必究。(2 分〉凡任何违法行为都要依法受到追究和法律制裁,不允许任何个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保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 分)31. 行政执法中法的适用的特征有哪些?答;(1) 行政执法中法的适用具有广泛性。(2 分)在现代社会中,行政机关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实行全方位的组织和管理,其管理的范围日趋庞杂,涉及经济、文化、卫生、教育、科技、公用事业、治(来源:淘豆网[/p-4081729.html])安保卫、社会福利等各项事业。几乎关系到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公民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3 分〉(2) 行政执法中法的适用具有主动性。(2 分)在法的适用过程中,行政机关不同于司法机关,它不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担任&中立&的裁判员,也不实行&不告不理&。当一定法律事实出现后,行政机关必须主动适用法律,否则就是渎职。( 3 分〉(3) 行政执法中法的适用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2 分)自由裁量权就是在法律对有关事项仅规定原则,而没有规定具体幅度和范围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在符合立法目的和原则的前提下,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取适当措施履行其行政职能的权力。( 3 分)30 法与道德的区别是什么?(1)法与道德形成的条件和表现形式不同。(2 分)法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表现为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体系,这些规范以确定主体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2 分)道德则在原始社会中就存在了,一般是不成文的,没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的划分,并以义性规范为主。(2分)(2(来源:淘豆网[/p-4081729.html]))法与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完全相同。(2 分)法律调整的是人们的意志行为,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2 分)道德则注重人们行为的内心动机,主要靠社会舆论、内在信念和传统习惯的力量来维持。(2 分)(3)法与道德的前途不同。(1 分)法将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而道德还将继续存在。(2 分)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正确。(1 分)首先,事实要清楚、证据要确实充分;(1 分)其次,定性要正确。(1 分)第三,对案件的处理要正确。(1 分)(2)合法。(1 分)首先,必须符合实体法的规定;(1 分)其次,要严格遵守程序法的规定。(1 分)(3)及时。(1 分)首先,及时办案,及时结案,不拖延推楼;(1 分) 其次,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1 分)第三,对某些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案件,要在法定时限内,在保证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办案时间,尽快审结案件。(1 分)(4)合理、公正。(1 分)首先,审判机关在法的适用过程中,必须居于公正立场,秉公执法;(1 分)其次,(来源:淘豆网[/p-4081729.html])法的适用的结果要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符合我国社会现状及发展的综合需要,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正要求。(2 分)试述个别性调整与规范性调整的概念和优缺点。答:(1)个别性调整是按照针对具体人、具体事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的一次性调整。(3分)个别性调整的优点是能够针对具体人、具体事作出具体的处理、能够充分考虑个别情况的具体特点。(2分)个别性调整的缺点是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任意性,不能形成普遍、稳定的秩序。(2 分)(2)规范性调整是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3 分)规范性调整的优点是它为某一类社会关系提供行为模式,使人们摆脱了偶然性和任意性,而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秩序。(3 分)规范性调整的缺点是它无法充分考虑每一个具体主体或具体情况的特点,提出符合每一个具体主体或具体情况的处理方法。(2 分)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答:(1)宪法。(3 分)(2)法律。(2 分)(3)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2 分)(4)地方国家机(来源:淘豆网[/p-4081729.html])关的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2 分)(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2 分)(6)特别行政区的法。(2 分)(7)国际条约。(2 分)试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答:(1)法治原则。(2 分)即依法治国,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都必须严格守法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5 分)(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2 分)这一原则反映了法作为以同一尺度衡量事实上不平等的人的调整器的特殊规律性。不仅指权利的平等,而且包括义务上的平等。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一致性。这一原则既体现在法的创制过程中,也体现在法的实施过程中。(6 分)试述法律义务的特点。答:(1)它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具有法律上的必要性。&2 分)对于义务主体来说,法律规定的义务是必须履行的,而不管主体的主观愿望(来源:淘豆网[/p-4081729.html])如何。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就会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3 分)(2)它是满足权利人的需要和利益的法律手段。(2 分)义务人依法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都是为了保证权利人利益的实现。(3 分)(3)它界定了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范围。(2 分)义务人承担义务的范围不是无限的,是有严格的法定界限。对于法定范围外权利人的利益需求,义务人有权拒绝。(3 分)1.法的适用特征。答:(1)法的适用的主体是国家专门机关和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进行适用法律的活动。国家专门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由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诸如中国人民银行被授予中央银行的权力。(3 分)(2)法的适用是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专门活动。国家机关的活动具有多样性,并不都是法的适用活动。国家机关不在其职权范围内的活动或者虽在其职权范围内但不是运用国家权力将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的法律关系主体的活动,都不属于法的适用。(3 分)(3)法的适用是严格依照程序进行的活动。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事,减少(来源:淘豆网[/p-4081729.html])随意性和偶然性,使法的适用的每个环节都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才能保证法的适用的正确和公正。(3 分)(4)法的适用必须有表明法的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件。法的适用以法律规范为根据,使法律的一般规定具体化,从而产生个别性的决定,即适用法律的文件。如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等。(3 分)(5)法的适用结果可以产生、变更或消灭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或对一定主体实行法律制裁。(3分)2.法律权利的特点。答:(1)它以法律的规定为前提,是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和人们的行为的结果。它得到国家的确认和保障。(4 分)(2)它是以权利人的需要和利益为目的。权利人享有自己权利的行为也就是实现自己利益的行为,法律确认和保障权利其实质就是确认和保障这一权利所反映的需要和利益。(4 分)(3)它是和义务密切联系的。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权利的享用有赖于义务的履行。没有相应的义务作保证,权利人的权利也不可能得到实现。(4 分)(4)它授予权利人一定范围内的行为自由。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权利人有权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有权全部地或部分地,按最有利于实现自己利益的方式实施这些行为。(3 分)1.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题要点1.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1)有法可依。这是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之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是需要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均有相应的制定的比较合理的、符合实际的法律规定,使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有法可依,这是做到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前提。(4 分)(2)有法必依。这是普遍的守法原则,是实行社会主义法治中心环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之一。有法必依首先要求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在处理各种事务、特别是处理与公民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关系时,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办事,既要依照实体法的规定,又要依照程序法的规定,不得滥用国家权力;其次要求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4 分)(3)执法必严。是指执法机关执法人员执行法律时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依法办事。处理公务、办理案件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办事。(4 分)(4)违法必究。凡任何违法行为都要依法受到追究和法律制裁,不允许任何个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保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3 分)2.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此题没有统一的答案,这里给的是参考提示,请阅卷老师根据回答内容酌情给分。)(1)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严厉打击各种严重的违法犯罪。(3 分)(2) 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和法治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3 分)(3) 依靠人民群众,健全社会防范网络。(3 分)(4) 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3 分)(5) 搞好劳教、劳改、少管工作,提高教育改造的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3 分1.中国社会法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1)有法可依。社会主义国家要有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2.5 分)(2)有法必依。任何个人、团体都要依照法律办事。(2.5 分)(3)执法必严。办理案件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2.5 分)(4)违法必究。任何违法行为都要依法追法律责任。(2.5 分)2.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2.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1)正确,适用法律要正确;定性要正确;处理要正确。(2.5 分)(2)合法。是指在法的适用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坚持依法办事。审判机关在处理案件时要遵守实体法和程序法。(2.5 分)(3)及时。审判机关及其人员要有责任感;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2.5 分)(4)合理公正。国家审判机关必须秉公执法;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2.5 分)3.法律事实的种类3.法律事实的种类:(1)法律事件。指法律不把一定的后果的产生与当事人的意志相联系的客观事实或现象。事件可以分为自然事件和认为事件(5 分)(2)行为,指以当事人意志未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的行为,行为依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 5 分)4.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4.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此题没有统一的答案,这里给的是参考提示;请阅卷老师根据回答的内容酌情给分)(1)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严厉打击各种严重的违法犯罪。(2)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和法治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3)依靠人民群众,健全社会防范网络(4)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5)搞好劳教、劳改、少管工作,提高教育改造的质量,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1.中国社会主义法产生的特点。答:(1)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法的雏形。(3 分)(2)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在彻底废除旧法的基础上产生的。(3 分)(3)中国社会主义法是革命根据地法的解放初期新民主主义法的继续和发展。(4 分)2.法的适用的特征。答:(1)法的适用的主体是国家专门机关和由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2 分)(2)法的适用是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专门活动。(2 分)(3)法的适用是严格依照程序进行的活动。(2 分)(4)法的适用必须有表明法的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件。(2 分)(5)法的适用结果可以产生、变更或消灭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或对一定主体实行法律制裁。(2 分)3.法的外部特征答:(1)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2.5 分)(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5 分)(3)法律是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2.5 分)(4)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2.5 分)4.法律关系的特征。答:(1)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首先,它是人一人之间的关系;其次,它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建立的社会关系;最后,它是国家意志和法律关系参加者意志的统一。(2.5 分)(2)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社会关系。法律规范是产生法律关系的前提之一,没有法律规范就没有相应的法律关系。(2.5 分)(3)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任何法律规范直接、间接都是关于社会关系参加者权益与义务的规范。(2.5 分)(4)法律关系是受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2.5 分)1.法的本质有哪些?我们可以把法的本质分为三个层次:(1)法的第一层本质,就是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共同的、抽象的,而不是个别人的意志,也不是全体统治阶级成员意志的简单相加。(5 分)(2)法的二层本质,就是法律通过确认权利和义务来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换句话说,统治阶级将符合他们利益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在法律中,以体现它们的意志并确保他们利益。(5 分)(3)法的第三层本质,也就是法的深层本质。法律的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规定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4 分)2.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有哪些?(1)法治原则。即依法治国,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都必须严格守法的原则。(7分)(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这一原则反映了法作为以同一尺度衡量事实上不平等的人的调整器的特殊规律性。不仅指权利的平等,而且包括义务上的平等。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一致性。这一原则既体现在法的创制过程中,也体现在法的实施过程中。(7 分)3.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怎样的?(1)假定,就是法律规范中关于该规范适用的条件的部分。它指明该法律规范在何种条件下才可以适用。(5 分)(2)处理,就是行为规则本身,即法律规范中指明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部分。(5 分)(3)制裁,就是法律规范中关于违反该规范时应承担何种法律后果的部分。它说明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人们如果不遵守某一条法律规范,将会引起何种法律后果。(4 分)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2014年电大)中央电大开放专科法理学
必备 期末试题及答案小抄必过.doc
文档介绍:
(2014年电大)中央电大开放专科法理学
必备 期末试题及答案小抄必过 试卷代号:2094中央“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法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总汇)五、问答题(每小题 1 5 分,共 30 分}30. 法律权利的特点主要有哪些?答:法律上的权利是指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一定利益所采取的、有义务人的义务所保证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理学期末考试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