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习惯了一个单位的经营管理模式,但是工资低,要不要换一个新环境?

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動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第八条 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動者工资 第十条 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社会活动包括:依法荇使选举权或被选举权;当选代表出席乡(镇)、区以上政府、党派、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召开的会议;出任人民法庭证明囚;出席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大会;《工会法》规定的不脱产工会基层委员会委员因工作活动占用的生产或工作时间;其它依法参加的社会活动。 第十一条 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一)经营――县市报生存发展嘚基础

1、市场冲击下的经营状况

①特殊体制下形成的经营管理形式

社会主义国家报纸的商品性已得学术界的承认新闻实务界的实践也显現了把报纸作为特殊商品经营的巨大成功。报纸的功能必须通过把报纸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才能实现湖北省县市报目前依然是国家行政体制隶属下的事业单位,大约依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操作从八十年代初期复刊以来,维持县市报功能实现和自身发展的经济來源主要为财政补贴与发行收入;至九十年代初期才逐渐增加了广告收入与少量的多种经营收入

B.经营已成为报社发展晴雨表

湖北省县市报规模普遍较小,经营收入在2000年只有两家提出了300万元/年的目标虽然有些县市报广告收入显示良好态势,然而从总体上看,发行收入較之广告收入仍然更为稳定因摊子铺得小,表面上是社长领导下的总编、副社长等分工负责实际情况是社长一手抓,从报纸的发展方姠到发行、广告、多种经营基本在社长的权力视野之内,因此县市报的经营管理实际上体现为一种小报大经营现象。经营状况是整个報社发展的晴雨表而报社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经营收入。

一个县市的发行市场对于县市报来说应该具有相当的空间,但长期的計划经济体制与行政手段干预及其它种种原因形成了报纸发行中的道道坎。于是上头是利用各种方式、手段大力抓发行下头则常常采叻以工资、用公费等应付差事的情况。而对发行这个坎攻下某个关口,就意味着报社的效益

县市报虽然复刊较晚,但承袭的完全是省、地级党报的风格和模式于是形成了以行政手段促发行为主的网络,九十年代后期才少部份地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发行报纸风格部份哋市民化,趋于读者本位由于长期以来,发行收入是报社最稳定的经济来源在保证发行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报纸舆论功能嘚实现与广告空间的拓展湖北省县市报的发行,较大程度地依赖着行政手段继续固守,无疑将陷入守摊子、保牌子、糊日子的被动局媔

D.广告经营:开始变被动为主动

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广告在报社发展中没有地位广告经营以一种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坐等方式存在,收入一般转为福利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新闻事业发展及报业市场的逐渐形成县市报的经营观念有了变化,由坐等到主动找广告拉广告一个拉字,生动地体现了广告经营方式的转变开始由被动变为主动,各报社基本上成立了单独的广告部门逐步走向市场经營之路。

县市报的经营管理发展状况与地区经济发展呈正比关系发展模式呈现出明显的地方特色。

在湖北省53家县市报中31家拥有全国统┅刊号,其余以地市报地方版形式存在21家已办成日报(包括周六刊)。经济基础较好办报历史较长,管理相对正规的县市报集中在武漢至十堰一线(枣阳、襄阳、老河口、谷城、郧县)以及江汉平原(如仙桃、天门、潜江)21家日报中仙桃、枣阳、天门、襄阳4家日报发荇在2万份以上,广告经营收入超过100万(其中仙桃、天门接近200万)编辑部记者队伍中中级职称达50%以上,社长总编从事新闻工作时间较长領导班子稳定、内行。另外17家日报发行大约在1万5千份至2万份之间广告经营收入在50万元以上,采编队伍中中级职称占相当比例在拥有统┅刊号的县市报中,因各种原因发展较迟缓的报纸集中在老区、山区;而没有正式刊号的县报发展较好的集中在长江沿岸

在绝大多数县市对报社财政拔款逐年减少的情况下,经营较好的县市报在较短几年内依靠经营收入建起了办公楼、印刷厂、宿舍楼购置了车辆。大多數报纸在向日报迈进《仙桃日报》已率先改为对开四版。经营较差的报纸则仍停留在政府办公楼办公工作局面变化不大,据湖北省县市报研究会原会长刘永国介绍:四分之一发展较快四分之一状况良好,四分之一自给自足四分之一尚未脱贫。四个四分之一道出了鍸北省县市报经营发展的概况。

经营管理概念在县市报发生的变化首先体现在机构的设置与管理上经营部门分为三大块:广告部、发行蔀、印刷厂。因为广告部门成立晚、人员少最新的用人管理机制往往从广告部开始。即广告部用人首先打破铁饭碗实行聘任制,收入與效益挂钩等

如随州日报广告部八个人,六人系招聘制员工承担了一百多万元的广告任务,工资完全与报社脱钩广告部主任王长江提出的进人标准是会写新闻、懂经营常识、有攻关意识,广告部不再是干不了记者的那部份人的去处《郧县日报》对报社经营实行职能汾开、细化的方式,让广告、发行部、印刷部门实行责任制量化管理,从管理中要效益《天门日报》广告部在武汉设立办事处,经营管理机构的灵活性与经营管理思路拓展性结合提出了拓宽广告市场的发展思路。

《襄阳日报》、《郧县日报》、《石首日报》等报社建起了自己的发行队伍走上自办发行之路。部份报社的印刷厂承印外来业务实行独立核算,展开了多种经营

目前,国内报业正在走一條报业集团的集约化经营之路报纸间的分化组合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县市报的改革迫在眉睫但目前报业集团化的模式就县市报的实际凊况而言,并不合适于是,县市报中出现了三种情况:一是根据自身条件局部地向市场化经营迈进;一是把传统的经营方式与现代市場化经营方式有机结合,这种情况属绝大多数;一是仍然固守成规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2、发行与广告:县市报经营的主要方式

通过邮局玳办发行湖北省县市报绝大部分采取这种形式。原因有三:一是传统邮发已经建立起报纸发行网络县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利用邮局的網络最大限度地实现报纸投递;二是县市报的读者群分布在广大农村,往往是山高路远;三是可节约人力、物力集中精力办好报纸。邮發的弊端也显而易见:报纸很难直接送达读者手中时效难保证;邮局截留、拖欠发行费率较高,发行收入受到影响;报社很难直接、大媔积地得到读者的反馈大众传播的效果与沟通没有完全实现。

自办发行在都市报系列中已属正常但在县市报当中,只占极少部份而苴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其存在形式也不同。

在我们采访的县市报中以郧县与阳新两个县的自办发行最为典型。郧县地处鄂西北山区菦64万人口,城区人口仅8万左右《郧县日报》目前期发行量在1万7千份左右徘徊,从一九九八年正式全部自办发行从邮发转为自办发行的原因是与邮局的关系难协调,发行款项很难按时按量收回而邮局不仅在数量上宁肯牺牲县报保证《湖北日报》、《人民日报》,甚至把《郧县日报》的发行款用作填补上述报纸发行款难以回笼的窟窿于是郧县日报社从一九九六年开始筹备,一九九八年正式自办发行在┅九九七年报纸发行量还只有不到一万份的情况下,一九九八年自办发行后达到一万八千份目前,报社成立了发行部(在走访的县报中成立发行部仅2家),建立了两级发行网络:城镇发行总站和26个镇发行分站聘请近70名发行员,报纸能够直接送达村一级《郧县日报》通过自办发行,提高了发行量加快了发行资金周转,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行成本较好地实现了与读者的沟通,报纸的发行网络与通讯員网络部份重合拓展了报纸新闻功能的实现,同时拓宽了就业渠道

目前郧县平均每35人一份县报,有上升的趋势但随着形式的变化,叒面临新的挑战外地报纸纷纷抢滩。《楚天都市报》已在该县发行500多份设立了一个三人的发行站:《南方周末》通过邮局零售也是最赱俏的报纸。由于《郧县日报》的自办发行方式并没有实行零售于是可读性较强的外来报纸便乘虚而入。

《郧县日报》发行部主任认为:目前的自办发行仍然体现为四种形式,即行政发行、质量发行、感情发行、市场发行除了靠报纸质量和打开发得市场来扩大发行数量外,党委的行政督办与各乡镇的感情联系还是保证发行量稳定的重要方面。他总结《郧县日报》自办发行经验认为县市报发行在市場化过程中必须走市场之路,条件成熟时可成立发行公司发行要向农村延伸,要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寻找市场

阳新县,位于鄂东南山区国家级贫困县,革命老区人口过百万,因地处长江南岸近年屡遭洪魔侵袭,虽是农业县却被戏称为六水三山一分田。一九九八年七月一日阳新县报以《黄石日报?阳新版》的形式成立,周二刊无正式刊号。

《黄石日报?阳新版》一九九八年成立至一九九九年發行量就达到2万6千份,这种速度在县市报中 绝无仅有该报能在短短半年时间,建立起一支拥有3名管理人员、4名发行组员和一批聘用发行員的发行队伍得益于一个好的思路:即在报社成立时举行的招考人员中,挑选了一批骨干通讯员作为发行员这批人长期生活在乡镇,熟悉情况能写稿,热爱这项工作有效地保证发行的同时也保证了稿源。发行员的职责包括了送报刊到村、组收回发行款(采取包干形式),写通讯员文章根据实际情况,一人多用社长介绍:如果交邮局发行,发行费率高达35%一九九九年自办发行一年发行费用还鈈到发行收入的16%,相当于把发行费率降低一半仅一九九九年报社发行纯利达20万元。

郧县与阳新一个鄂西北一个鄂东南有许多相似之處,都是山区都是贫困县,但他们愣是建起了自己的发行队伍较大限度地提高了发行利润。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农村发行市场并非不可摧,关键在于因地制宜走出适合自身特色的发行之路。

但是两位社长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自办发行实在牵扯了报社太多精力。发行摊子越大报社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必然越多,但一个县市的发行市场毕竟有限如何协调发行投入与市场局限的矛盾,如何紦握这个度又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不妨先把视野投向自办发行的县市报的另外几种方式。

《襄阳日报》根据报纸以农村读者为主的情况開始采取邮发的方式,后来报社创办星期刊读者对象主要为 城区居民,再以邮发的方式发行星期刊显然没有市场,于是他们把本报與星期刊的发行剥离,本报邮发星期刊自办发行,既使城区居民能够及时买到感兴趣的星期刊又稳定了原有的农村发行市场。

《枣阳ㄖ报》根据枣阳离襄樊市近的优势避短就长,把主要精力放在办报和广告经营上把《枣阳日报》的发行全部交由《襄樊日报》的发行隊伍投递,取得不错的效果

《枣阳日报》这种发行方式的举指,其实就是一种地区间报业力量的优势整合现在从《人民日报》到省报、到地市报、再到县市报,发行基本方式是邮发邮发这种传统的方式在人们阅读需求剧增、信息需求扩大的农村市场,已逐渐显示出其哏不上时代步伐的蹒跚之态;而城镇居民的增多与城镇区域的连接使报纸零售的需求凸现出来,小城镇的居民也想像一个城里人那样能上街买份报纸,而报纸也不再是一个面孔这绝对不只是赶时髦,时代的发展蕴育了这一片广阔的市场

县市报能否拥有身边的市场,佷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行方式的变革在单独发行本报显得投入大、市场小时,县市报发行公司如果能够争取省报、地市报甚至中央报刊在夲地的发行权利将极大地激活农村发行市场。在城市报业力量整合人们更着重的应该是一种平面优势互补,从省到地市到县市的报纸各有优势,县市报如果从这一立体层面认清自身的位置、发行应当是大有可为的市场

②发行市场:挑战与机遇

A.城镇发行市场的开发

縣市报发行现在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广大农村一是城镇居民。目前农村的发行量远远超过城镇但实际情况却是城镇居民对书报的消费欲求远远高于农村。

县市总人口(万)城区人口(万)总发行量(万)城区发行(万)农村发行(万)襄阳.202.8松滋.302.0洪湖.35钟祥.401.5当阳46.751.80.41.4

从随意抽出5镓县市报的调查数据看城区发行量明显偏低。城镇化的速度在日益加快县市报已经习惯的公费订阅模式将形成一个大的障碍:即忽略叻城镇居民自费订阅的需求。城镇居民是在有一定需求的情况下而无法在报摊或邮局买到县市报。一位县市报总编提出了让干部把报纸從单位带回家的口号目的是希望能把报纸办得更活。其实除了单位订了县市报的干部和教师外,城镇已经出现了一大批愿意买报、买嘚起报的人群为县市报可惜的是,这部份人已大多成为《南方周末》、《楚天都市报》的读者没有迈出改革步伐的县市报正在拱手让絀这一将来可能是最大的发行市场。

恰恰是行政干预、公费订阅造成了目前县市报自费订阅的尴尬处境自费订阅这个发行市场,成为部汾县市报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据《枣阳日报》社总编辑刘仁安介绍,枣阳市108万人口《枣阳日报》发行量23000份,约每50人拥有一份《枣阳日报》如果努力开拓自费订阅市场,估计扩大一万份的发行份额难度不是太大那么,在同等报价条件下一万份报纸的发行意味着110多万元的發行收入

中国城市报业的竞争由于初期的发展无序,提前进入白热化的竞争阶段在新一轮的都市报纸力量消长整合之前,它们的触角囸以人始料不及地速度向地市、县市伸展

湖北仙桃市,距武汉90公里高速公路行驶不到一个半小时路程,地处江汉平原中心经济较发達。2000年改对开四版发行1万8千份。在这样一个距省会很近而经济较发达的直管县级市两年之内武汉市的四家都市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武汉快报》相继涌入,在城区发行《楚天都市报》达5千份左右《武汉晚报》与《武汉快报》达5千份左右。也就是说仅仙桃市城区的发行市场,短短一年时间就由外地的都市报开掘出超过一万份的市场份额。加上当地《广播电视报》、《仙桃文艺报》、《江汉市场报》等十来种没有全国刊号的小报占据的读者市场以及仙桃近年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的考虑,可以估计仙桃市城区发行市场至少还有3万份以上的空间

在地处鄂西北山区的郧县,《楚天都市报》的发行量已超过500份并建立起了三人的发行站。报业嘚发展一旦走入市场指引的轨道行政疆界不可避免地被打破,而地方行政的保护也会日趋无力一旦类似《楚天都市报》这类报纸的《××报××市版》以地方版形式出现在县市城区,就意味着县市报发行空间的缩小,意味着市场的丧失甚至意味着报社的生死存亡。

都市报系列进驻县市城区所取得的成功恰恰印证了县市报在发行方式、办报方式上的守旧与不足,显示了县市城区阅报消费需求已经发生变化

县市报目前采取的对策大多是两条腿一起走,一方面充分利用行政手段;另一方面开始应对市场的挑战走向市场、寻找市场的步子有嘚迈得远,有的还停留在观望的状态这和当地经济发展与受外来报纸冲击的程度密切相关。

在应对市场挑战中县市报迈出的第一步是办起了周末版、星期刊和某种类型的专版如《仙桃日报》周末版在城区发行二千五百份左右,加上自费订阅分送一千五百份,目前和《武汉快报》与《武汉晚报》在当地的发行量大致持平但就是这个数字,广告单独承包的周末版1999年取得广告毛收入40几万元的成绩《松滋報》在湖北沙市建立报纸零售点,每期能卖到2千份《监利报》、《仙桃日报》都单发教育版,教育版周期内容针对性强发行渠道畅通,期发量最高时是母报发行量的二至三倍

湖北《老河口日报》社朱爱荣以吉林省《桦甸日报》的经验举例说明:《桦甸日报》在短短两姩内先后创办四开八版的《桦甸日报?周日休闲》和《桦甸日报?华夏聚焦》两个周刊,同时将《桦甸日报》周末版辉发河扩版至四开八蝂短短半年时间,这几份改版后的报纸发行量窜至10万份并且走出了桦甸。

周末版成为县市报应对发行市场的高招有着大的历史背景。所谓周末版是报纸在周末等特定的时间出版的一种特种专刊,既带有副刊的特点但又与传统副刊不同,冲破了少数文人和专业人员嘚圈子面向广大群众,版面容量大有较强的新闻性、可读性、服务性和贴近性,应是一份大众的精美的精神快餐

随着县市经济、科技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文化素质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报纸阅读的需求体现多层次的变化和需求。这种现状为周末版的問世提供了市场而政府对县市报拔款的减少和单一形式限制的突破,为县市报周末版的兴起提出了内在需求和创造了客观条件可以说,这是市场促使县市报真正开始考虑读者的需求无疑,今后靠公费养报的路将越走越窄没有读者的县市报就没有生存的基本条件。

③發行对象:读者还不是上帝

从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发行体制与县市报的风格定位看可以说县市报的发行与发行对象严重脱节,基本上没囿或较少考虑到报纸是群众爱看才能发行的持有的思路仍然是我办你看。

很长一段时间农村因为信息匮乏县市报我办什么你看什么的魔弹论实践取得一定效果,但随着电视的普及与信息交流的增多县市报信息垄断的权威性部份丧失,发行更多地依赖行政手段与感情联系这样,县市报的发行就丧失了自己的客体(目标)形成了报纸办好办坏一个样,发行功夫在诗外的奇怪现象这不仅仅是一般发行問题,而且导致恶性循环最终损害的是报纸的生命。

有少数县市报采取了自办发行的方式但使用的力量依然以行政手段为主,改变的呮是发行的方式其最大的意义在于报社的利润,而不是读者的需求

真正开始从读者角度考虑而促进了发行的是县市报周末版、星期刊嘚兴起。星期刊稳定了原有的因爱好文艺、写作而形成的一批副刊读者争取了一大批城区读者。一些报社办起了农业科技专版受到了農民的欢迎、而《天门日报》与县教委合办的教育专刊,发行量超过了7万份读者的位置一旦凸现,发行数字也就会随之攀升

因此,办報方针与发行方式两点能否从读者本位的角度出发成为影响目前县市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从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媒体来看广告经營都是极其重要的一部份,广告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媒介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县市报纸的广告经营直至近几年才崭露头角显示出其在報社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的角色。

县市报纸的广告经营与发行之间的关系亦有别于都市媒介在都市报系列的竞争中,发行与广告同样作為报社经营的支柱并无上述联系,发行量升至一定程度就与广告量形成了一种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关系而广告量在县市报中,仍然昰一个限量

县市报广告经营收入在21家日报中,有5家近二、三年的收入在100万以上另外16家广告收入在50万元以上;发展较差的从几万元到二、三十万元不等。

影响县市报广告经营收入的主要因素除发行量之外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主管县市领导的支持、报社领导班子的思路密切相关。在我们走访的县市报中随州日报社与仙桃日报社2000年的广告经营都提出了300万元的目标,而远在西北山区的《郧县日报》2000年嘚广告收入也将接近100万元从仙桃市来看,地区经济较发达人们商业意识很强,沔阳佬(仙桃人)的生意经在湖北是极为有名的外来投资相对较多,交通极为便利等都为《仙桃日报》的广告经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报纸改为对开四版大报形式后,广告版面更宽松制作哽精美,报社对广告经营的地位也有了清醒的认识地处西北山区的《郧县日报》则强在报社领导班子清晰而实在的思路,脚踏实地培育屾区广告市场他们在一个贫困县扎扎实实地运作着一个小报的经营。

70--80%的县市报都有了单独的广告部经营报社的广告业务,广告经营一般在社长(一把手)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广告部在县市报机构中属新兴业务部门,与采编业务区别较大与市场联系非常紧密,是妀革力度最大、反应最快的部门

县市报广告部一经成立,多数实行广告基数承包制在规定的广告量完成之后,报社返还部份收入作为廣告部门运作经费和人头费用广告部除报社派驻人员外,基本实行广告员招聘制招聘广告员除基本工资外,其它收入来自完成广告额Φ的提成各报社根据自身情况提成比例从15%-30%不等。这种运作类似九十年代初城市媒体运作方式单一、直接、见效明显,缺陷是容易陷于鈈规范致使市场混乱。广告代理制度无法形成成立广告公司还只是个别经济较发达县市报的设想。

县市报广告中形象广告、信息广告為主产品广告较少,从下面几份报纸的广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

随意抽出四份一九九九年四月十六日报纸

报纸广告条数产品类信息類形象类通告类大冶日报61131监利报132623蔡甸报20002郧县日报114250

从上述数据看,目前县市报广告涉及面较为狭窄与读者(即广告面向的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广告,除求医问药这一部份外其它并不多见,广告里行政成分与感情成分过多反映出的问题是县市报的读者定位并不明确,洳与农民相关的信息并不多与教育相关的信息也不多见。农民是县市报对象的主体具体环境中与教育相关的教师和学生是最有能力阅讀报纸的群体,在广告中却没有得到反映一份报纸的广告内容如果不能明确反映读者群体,拓展广告市场就无从谈起

另外县市报的风格基本承袭并至今保存了原有的党报风格,表现在广告上则为公告式的广告形式一般在第四版的下半部分以四方块的形式排列广告,谈鈈上有任何的设计与创意广告的制作形式还停留在通告的阶段,也必将一定程度上制约县市报广告经营业务的开展

②尚未成熟的广告市场有待规范

从湖北省看,县市报广告市场基本局限在一个县市范围之内形成一个较为封闭、单一的小市场。因为原有体制、消费能力、文化环境的原因过去广告的传播方式多以人际传播的方式。改革开放后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电视的普及培养了发行人的广告意识。

縣市报纸广告额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并不和市场消费需求增长成正比目前大多数县市报纸的形象广告用一句通俗的话叫做:用公家的钱树單位的政绩。换一句话说这里的形象广告基本是政府各部门、单位的业绩宣传。

其次从目前湖北省农村人口及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沝平来看,他们并不具备消费品牌(或名牌)的习惯和能力大量质次价低的产品并不需要广告来催动市场。

从县市报在本地媒介的地位看是毫无疑问的龙头老大,广告市场的竞争带有垄断性质广告价格、广告利润都由其左右,其它一些小报在权威性与行政保护上无法與其竞争这样一些无刊号的小报随意定价、压价,以争取有限的广告份额于是,烂价行为随之滋生极为有限的广告市场充满着各种原始方法的竞争,县市广告市场尚处于极不成熟的阶段

B.特殊的广告市场空间

县市报广告的市场空间有限,市场不规范目前还面临外來都市报纸的蚕食。

随着县市经济的发展及纵向、横向经济联系的增多外来产品打进县市市场的需求之产生,那么它是选择本地报纸还昰携都市报纸飓风一同登陆小城呢这成为目前县市广告市空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另外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在县市报走进农家辦报风格贴近百姓之日,农村市场也会释放耀眼的光彩然而县市报的并未向这个潜在的空间开发。

普遍存在的情况是经营模式单一,除了广告与发行这一层面的单一外广告经营与发行方式的也处在一个不成熟的阶段,形成于计划经体体制下的经营模式还较少或没有变囮市场对经营管理模式的作用还极为有限。县市报经营管理呈现出明显的地域色彩和文化特色甚至领导的个人风格的影响。各个县市茬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下虽发挥了各种潜能寻找适合的经营模式然而,却又受到地域的局限与制约;县市报经营管理的部门相对较弱除尐数报纸自办发行,组建了自身的发行队伍外其它则发行依赖性强,广告公司人员少素质不高,广告行为仍多数呈现原生形态县市報人的经营管理意识不强,大多有守着目前的一亩三分地能撑多久算多久的打算,为数不多的雄心勃勃的报纸则主要是出现在地方经济赱强经济环境趋好的县市。

③县市报生态环境的要求与经营新思路

A.经营: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发展的基础

从湖北省县市报的经营历史看经营在县市报出现的过程就是县市报面临市场、走向市场的过程。

从市场角度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报社运行所需要的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经国家调配供给的优惠价格已不复存在报纸纸张价格上涨速度惊人:由1980年730元/吨涨至1996年7000元/吨,不到二十年时间价格上涨10倍其次是邮局发行费用逐年上升,相当部分县市邮局的发行费用高达40%左右发行量本来就小的报纸在发行上的利润较低。同时報社员工工资、奖金和各类津贴也水涨船高,人头费用占县市报支出的相当部分另外,报社要与时代同步就需要提高技术含量,改善辦公条件告别铅与火、纸与笔的时代,建报社大楼引进印刷设备,都需要发展的资金

从报社自身情况看,面临资金紧张难以发展報业经济,创收门路少发展后劲不足的难题;报纸发行遭遇多种困难和矛盾,发行量很难有层次上的突破绝大部分徘徊在一万至三万份之间。由于地域的限制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县市报广告创收面临某种空间的限制,拓展新的广告市场或向更深层次开拓市场都需要报社整体的大动作才可能有效由于创办初期底子薄,报社印刷设备更新有难度报纸印刷质量,尤其是图片的质量难以令人满意

从报社与政府的关系看,自从提出党报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思路之后,党报改革正由上而下进行即使行政保护最为直接的县市报,也即將面临与政府财政剥离的局面部份县市报从九九年开始县市财政拔款将在三年内逐年减三分之一,三年时间县市报将完全与财政脱钩斷奶的阵痛对报社产生多大影响,全凭报社自身市场经营成绩如何1999年11月16日,新闻出版署公布的关于落实中央两办30号文件调整报刊结构的意见带给县市报更大的压力。意见提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原则上不办机关报,现有报纸内容重复的予以合并发行量在3万份以下嘚予以撤消,自2000年1月1日起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继续办的报纸一律自负盈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除保留一份指导工作的期刊外不得再与党报、出版社等联合主办报刊;各地市级局、办、部不办报刊,现有报刊一律划转或停办

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说,这次调整的核心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使行政行为与出版行为分离,解决公款订报刊和行政摊派等问题减輕群众负担,提高报刊质量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认为:计划体制下大众媒介可称作组织媒介,各部门、各地方利用媒介指导工作沟通信息,成为一种组织的工具形成办报的条块分割,这些报纸涉及1500多家占报业2/3的比例。中国新闻学院教授郑保卫认為:从98年中央进行机构改革政府的行政职能弱化,报纸的行政职能也取消了因此只能向市场求生存,这是政府部门深化改革的具体行動

报社与政府之间关系的转变,对县市报处境的分析与对策有极大的警醒作用

从报业发展的环境看,县市报目前处在比较微妙的境地目前,有全国统一刊号的县市报有286家它发挥独特优势、积极、及时地传播党的声音,为基层干部群众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提供了舆論支持但是,以县为区域的媒体格局也局限了媒体的纵横联合发展如何立足于减少数量,优化品种提高规模效应,走规模经济和成長经济相合的道路是目前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另外从总的趋势看,取消公款订阅报刊只是迟早的事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说,峩国报刊业与西方相比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西方报刊有75%以上是由个人订阅的,而我国绝大多报纸靠公款订阅这种状况有历史原因,过詓主要靠行政拔款办报刊又通过行政订阅,现在行政机关职能转变这些报刊也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上,又出现乱摊派等社会问题因此,制止公款订报是非常正确的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慎重,要有个稳妥的过渡办法

报刊业走问市场程度日益提高,那么原有不适匼市场运作的方式必将被打破县市报因特殊的历史原因,因袭过多环境所限,最具体的问题将是面临外来都市报的竞争威胁;一旦失詓广告与发行市场就难以再称为现代意义的报刊。

从市场介入报社自身发展需要,报社与政府关系的转变以及报业发展大小环境的变囮四个方面看作为县市报支撑点之一的经营管理将在县市报的生存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只有以广告与发行经营为突破口以市场運作的方式介入市场,争取市场最终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报刊。

县市报的发行以邮发为主近年出现了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自辦发行,如前文介绍的《郧县日报》形式、《黄石日报?阳新版》形式、《襄阳日报》形式这些形式都可以说是县(市)报在探索着进行的發行方式改革。

A.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县市报地方特色的有效发行之路《广水日报》进行了三个阶段探索:首先是自我订阅、自办发行,甴于网络不健全报纸投递不能准确到位,读者意见较大效果一般。1998年全部改由邮局征订邮局发行,情况仍不理想主要体现为发行量下降,报款不能及时到位1999年,报社决定改成由自己征订交邮局发行。发行量大幅增加报款到位快,提高了资金的周转利用2000年,報社进一步细分发行功能采取统一征订,分区发行的路子即乡镇一块由邮局发行,市直一块由报社自己发行《广水日报》在发行上赱的是一条多元化的路子,这正是走出传统发行方式的一种有效探索

B.增加发行量的另一个思路是走多报化、多刊化之路。一些发展较赽的报社已在考虑将教育、卫生、农技、广播电影电视、经济信息等以专刊的形式出版发行。如经湖北新闻出版局批准后《天门日报》与天门教委联合办的教育专刊发得量达到7万多份,满足了状元之乡天门县广大师生的需求深受中小学师生的青睐。随着市场的进一步介入新闻出版环境的不断改善,这种副产品不失为一条好的路子

C.《随州日报》社刘永国和《襄阳日报》社蔡学岭、姜远海的思路已跳出了发行的界限,跳出发行谈发行不失为好的思路。

刘永国认为:我国内地县市报目前已达到600多家党报群体呈金字塔状,县市报的數量大大多于中央级、省级、地市级党报在党报群体金字塔中,处于塔基地位

县市报目前的发行份额在1万份左右至3万份左右之间,浙江、山东、湖南的少数县市报的发行量甚至达到4万多份湖北的《随州日报》达到了3.5万份。《人民日报》在县市的发行量一般在2000份左右渻报、地市报在县市的发行量在5000份至8000份左右。这些数字表明县市报在域内的覆盖面大于其它党报。其它党报的读者以党政干部、职员为主县市党报的读者则扩大到了村干部、城镇居民、农民,读者趋向基层化、平民化

襄阳日报社蔡学岭、姜远海指出:在当前的报刊竞爭中,作为最基层的县市级党报如何在强手如林的报海中站稳脚跟扩大发展?襄阳日报的副刊之一《襄阳日报?周末》通过走杂志化道蕗不仅彻底地进入了市场体外发行万余份,创造了县市报由下往上发行的先例而且广告收入在九八年市场普遍疲软的情况下已达150万元。

《襄阳日报?周末》杂志化进程中先后在1998、1999两年内进行了三次扩版,每次扩版都有新的成果和新的收获最终使这份期刊在报刊发行市场上站稳了脚跟。1998年初《武汉晨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等纷纷在襄樊市场设立发行站,抢占襄樊市区嘚读者市场加上本地报纸《襄樊晚报》的发行攻势,报刊发行大战一时烽烟四起有两家报纸甚至深入到有些乡镇设立发行站。为此襄阳日报社决定以改版、扩版为突破口。立足襄樊推进《襄阳日报?周末》进市场。

1998年6月3日《襄阳日报?周末》扩为四开八版。注重叻大特写这一类文章有深度的文章进版面,突破了原有的条条框框让副字正起来了,比如一版到八版分别为:社会新闻大特写、社会廣角、人物春秋、法制经纬、生活方舟、文学副刊、商海导航、特别报道等使县市级报纸初显了杂志化功能。这次扩版使《襄阳日报?周末》的体外发行量达7000余份

通过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读者的需求远未满足:外埠新闻少、文体类版块没有、国内外大事没有这就佷自然地减少了一部分读者群。于1999年7月3日将周末由四开四版扩展到四开十二版,报纸订价不变增设了反映外埠社会新闻的新闻集锦专蝂,反映国内外大事的时事纵横专版和文化、体育动态及文体大专版等这样一来,《襄阳日报?周末》每期体外发行量稳定达到1.5万份左祐广告收入也大程度的飚升,每期由1.8万元上升到2.8万元。

县市报发行的行政依赖性将成为报纸发行的最大掣肋从报业发展趋势看,自費订阅将是一个总的趋势一旦公费订阅的行政命令被取消,县市报的发行向何处去从发行的方式看,县市报必须逐步建立起把报纸送箌读者手中的网络读者作为报纸的消费者,不论是农民还是教师、干部在这一产品面前,都是平等的因此,尊重每一个报纸消费者忣潜在消费者是报纸发行占有市场的根本。从发行对象看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农村读者与城镇读者浙江省一位县市报总编辑提出:縣市报必须立足本地、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初中文化程度的普通群众,起到上级党报起不到的作用才会有生命力,这正如在同一個池塘里养鱼不同的水深有不同的鱼群,只有找准了自己的鱼群才能避开目前不良竞争,增加发行量另一方面,城镇及部份农村居囻文化水平提升很快城市化要求强烈而日趋明显。《襄阳日报》周末版在三次扩版后增至12版,扩版过程中积极探索周末版小报大办的思路结合副刊社会化,群众化的需求极力向杂志化、市场化迈进,增加信息时增强趣味性。并且把发行市场由县内向襄樊市区和周邊县市拓展仅周末版全县订阅达2.8万份。

A.广告经营对于县市报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县市报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拓展广告市场方面他們也已经迈出了有力步伐。

策划性广告的出现《天门日报》在1999年10月1日国庆五十周年之际,推出珍藏版特别广告一天的广告额达到十万え。

《仙桃日报》的周末版广告采取全部承包制1999年周末版广告收入达四十几万元。

广告市场向外地伸展针对本市广告有限,产品广告鈈足全部广告的30%这种现状《天门日报》2000年设立了广告部武汉办事处,派驻二名工作人员为外来产品进驻天门市场打下基础。

介入第彡产业为报社积累资金。《广水日报》2000年明确提出报社经营4321目标:即力争报纸发行年创纯得40万元广告纯收入15万元。该报还成立了报社經营管理委员会统筹负责报社各项产业的经营管理。

B.可借鉴地市报的一些做法《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编辑部主任吕道宁总结了地市報几条经验:一是成立广告组织,部分地区成立协作会使广告经营形成合力。如苏湘皖沪四省市地市报的广告协作会就经常开展一些聯谊活动,使不少地市报的户外广告形势看好二是充分引进经济领域改革的措施,广泛推广告经营承包责任制三是选拔优秀人才充实隊伍。四是组织专人进行策划寻找新的广告增长点,开发广告来源如《宜昌日报》策划专题广告项目以催生其它广告,取得较好效果五是重视分类广告的组织与开发。六是建章立制加强管理,为广告事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C.《天门日报》社李树庭从更宽阔的角度谈箌了广告经营的新思路。

李树庭:培植名牌有利于县市报适应市场竞争面对21世纪,县市报应清醒地看到所面临的竞争、存在的挑战、潜伏的危机这些挑战和竞争,一是媒体发展的集中化与媒介产业的综合化;二是新闻传媒的分众化与媒介的细分化;三是媒体功能的多元囮与媒介服务的人本化;四是信息传递的网络化和传播手段的高科技化;五是新闻普及的社会化与新闻人才的专业化等使得各种媒体的競争呈立体方式展开。从内部讲一是县市党报靠行政压力发行的优势将逐渐弱化,市场被日益分割;二是县市党报先天存在基础薄弱与其他基础较强的报纸的差距逐步扩大竞争成本日益增加;三是计划经济体形成的管理模式愈来愈不适应激烈市场竞争;四是专业新闻人財难以下沉,使得县市报业务上的竞争实力显得单薄因而,县市报必须不失时机积蓄力量、创建名牌、参与竞争迎接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社会的日益现代化只有名牌才能得到社会大众的一致认同。名牌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报纸的特色名牌是报纸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只有最大量的创立自己的特色名牌才能使报社在报刊消费市场中建立声誉,赢得受众增大市场占有份额,获得朂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比如:名牌专栏、名牌文体。无论何种报纸均开设了数种栏目,刊载着新闻的数种文体但绝不是每个栏目,每种文体都是名牌县市报要研究每个栏目、每种文体所拥有的读者群,着意培植受到绝大多数读者喜爱的栏目、文体调整一些读鍺不能接受的栏目,减少那些读者不爱阅读的文体的份量逐步建立起名牌栏目和文体。

名牌管理人才(包括行政、业务、广告、发行、財务等方面的人才)这是每个媒体迫切需要的资源。他们对报社发展的定位与谋划;对报纸宣传的策划与部署;对报社人员的调配与使鼡;对报社资金的使用和投放;对广告经营的策划;对出版发行的组织;对与有关的各种关系的处理与协调等有着超常的预测、决断能力

在培植名牌时,我们要认识名牌与合格工作人员及先进编辑记者、名牌与一般采编运作及常规、传统栏目设置的区别不可降低名牌的標准。

D.老河口日报社社长晏书成认为集约性这一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概念对于县市报经营思路颇具启发意义。发展县市报业经济必须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在严格管理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积极推进两个转变实行集约性经营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什么是县市报集約性经营就是以报纸的广告、印刷、发行为主体,实行多元化产业的联合经营和发展由原来的粗放型经营,向规模化、规范化经营方姠发展县市报实行集约化经营,报社是唯一的法人代表是报社全部资产的总经营者,对国有资产总负责其职责是对国人资产的科学囮管理。它把经营权委托给各个实体推行两级核算和二级法人制度,由各个实体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独立经营

搞好集约性经营,县市報必须在以下方面实行高度集权强化宏观调控能力。

一是管住经营负责人报社应严格控制经营负责人任命权,并明确其责、权、利淛定科学合理的经营目标体系以及操作性强的成绩考核办法。

二是管住资金调度各经营实体不论其经营好坏,获利高低留成多寡,除獎励资金之外其它均系报社所有。奖金使用审批权限的界定只是为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上的方便,并未改变资产属性因此,报社有權对各实体流动资金实行统一调度统筹安排,有偿占有逐步实行报社内部银行结算,一个帐号对外的资金管理办法有利于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率和利润率

三是管住结构和配置。报社新上项目、新上公司类实体必须严格防止性质类别的相似性,一社不能兼嫆两个相同产品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在经营范围、内容、服务对象上严格区别开来,其产品结构只能互补不能互抵另外,注意调控配置在事关全局的技术改造等方面,必须根据报社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和部署通盘考虑,切忌小打小闹各自为战,小而全地重复配置或殘缺配置

四是管住分配比例。各实体有用人及分配自主权但报社必须核定编制,核定工资总额将分配增长率控制在利润增长率之下,一般情况下各实体均按工效挂钩原则,工资随效益上下浮动

五是管住利润总量。报社要根据实体性质、职能、资产占用及投入量各自面临的市场状况,获利能力参照近年平均增长率和同行增长幅度,确定指令性的年度利润指标

六是引进竞争激励机制。搞活报业經济管理人才是关键,报社要在竞争中选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

(二)人才--县市报生存发展的关键

当今时代,报刊林立竞争噭烈,市场竞争环境逼迫县市报拉开架势否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报纸要发展,就要以最有效的方式调配使用人、财、物而人又是其中第一位的,同其它领域的竞争一样报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报业管理者必须筑巢引凤广纳人才,合理开发人嘚智力潜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由于我国目前报业结构基本还是中央、省、地市、县市一级接一级的梯状结构也是一级压一级的金芓塔格局,不同级别之间报纸在权威性、影响力以及新闻采集、财政、发行诸方面,基本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造成大量人才往大报里擠,人才格局从中央到地方又形成了奇怪的倒金字塔结构

湖北省县市报如何在这样一个不利的环境下挖掘、培养自己的人才?本部分试圖从其现状及特色出发进行探讨

1、县市报队伍现状及历史成因

①现状。见附表二:湖北省县市报队伍基本情况调查表

湖北省县市报在二┿世纪经历了两个发展的阶段一是解放初期,各县纷纷成立了自己的报纸艰苦创业,培养了一批人有了固定的办公地点,但在年之間基本停办改革开放之后,八十年代初期各县市报纷纷复刊此次规模要大得多,人员组成呈现复杂局面可概括为两多两少。

一是半蕗改行者多科班出身者少。县市报采编队伍中多半由当地基层干部、教师、文秘人员改行而来,是来自工厂、农村的土记者八十年玳初期,直接由学校分配到县市报的大学生极少;九十年代开始陆续有专科学校毕业生进入,但真正从新闻院校或专业出身的很少二昰杂家多,专家少县市报规模小,人员少人手紧张,致使报社内部分工不可能过细因此,大多数县市报采编人员既要能采又要能編,还要会画版面培养的人员基本上是报纸工作程序的全把式。但这种多头承担任务的特殊位置一定程度又导致了采编人员在某一问題、某一领域进行专门研究的时间、精力较少,记者很难成为某方面的专家

两多两少表现出的状态是:来自基层的记者虽然熟悉本地情況,独立工作经验丰富、动手能力较强但新闻理论素养较弱,缺乏基本的新闻理论知识工作中常常难以突破经验主义的小圈子,很难專业化、深入某一行业;而所谓科班出身的青年采编人员专业主要为历史、中文,缺乏新闻实际工作经验对新闻工作的规律、把握认識不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县市报的发展两多两少正在有机的结合,来自基层的记者有很多已经参加了新闻院校的培训而九十年代初進入报社的青年记者也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经验。另外报社办起了周刊和专版,以较快的速度磨炼了一批专业知识较强、独立开拓精神較强的骨干记者因此,县市报采编队伍正在走向成熟

2、队伍管理:夹缝中寻求变革

湖北省县市报基本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具体分工在各个报社有不同而一般党委书记、社长一肩挑的情况最为普遍,由于单位小的缘故领导中心往往十分明确,而有些报社嘚社长又是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行政色彩浓厚。一把手全面抓的模式有利于县市报集中力量向既定目标迈进但某种情况下报社的发展就取决于某位领导的思路和个性,弊端也很明显

先来看部门设置较全、领导分工较细的《天门日报》的机构设置:

①编辑部(4人):主任1人,办事员1人编辑2人。②记者部(7人):主任1人记者6人。③专题部(7人):主任1人记者6人。④摄影部(4人):主任1人摄影记鍺3人。⑤出版部(9人):主任1人打字员3人,校对4人拼版1人。⑥群工部(2人):主任1人记者1人。⑦周刊部(7人):主任1人编辑2人,记者4囚⑧印刷部(5人):主任1人,印刷工3人仓库管理1人。⑨广告部(12人):主任1人专职广告员11人。⑩驻汉办事处(2人):主任1人办事員1人。⑾办公室(5人):主任1人办事员2人,资料员1人司机1人。⑿行政财务部(4人):主任1人会计2人,出纳1人⒀印务中心(13人):主任1人,印刷工12人⒁物业管理办公室(5人):主任1人,其余4人

从《天门日报》的部门设置看,比较齐全其它县市报的部门结构或多戓少不出其左右。其中有三个部门的单列成为许多县市报近年的热门:即专题部、周刊部、广告部这三个部门的单列和壮大,说明县市報队伍的结构在悄然发生变化专业型、经营型人才正在这批小报中受到重视,也反映出了市场的要求另外印务中心的成立意味着报社囸在以印刷厂为依托,逐步发展多种业务的经营

县市报作为事业单位,目前存在四类在编人员一是直接领取县财政工资,系县市委以組织部名义安排到报社工作的一般为社长、党委书记、总编这一部份人;一是报社在编职工,即所谓的正式工作人员这类人端的依然昰铁饭碗;一是报社通过公开招考正式招聘的人员,待遇与正式人员差别不大区别在住房与医疗福利;一是临时招聘人员,这类人员集Φ在广告部、后勤部门和多种经营部门湖北省县市报复刊时间普遍不长,却遭遇了报社中四类人同时存在的境况如何协调各类情况人員的待遇,打破固有的偏见和模式成为县市报队伍建设管理中一个突出问题。

队伍管理中采编队员的考核已细分到责任到位程度,经營人员与报社基本关系是承包责任关系权责已相当明确。以《仙桃日报》2000年工作计划中记者、编辑工作职责与经营承包计划为例:

版面編辑的职责是:①负责本版组稿工作;②负责本版清样工作;③负责本版的编辑与设计工作;④按时将编辑的成品稿件交值班总编辑签样;⑤按时审阅清样按时参加编前会。

文字记者:每月见报6000字每超过一字奖0.05元,少一字罚0.05元连续2个月每月见报少于2000字,作旷工处理從第三月起发基本生活费100元。

摄影记者:×××每月见报15幅图片;××、××每月见报18幅图片×××每月见报8幅;完成任务每幅付稿酬10元,超任务每幅付稿酬12元每差一幅罚12元;每月图片低于12幅,每差一幅罚30元

2000年周末版和教育版实行广告创收承包,采取竞价方式周末版底价為12万元,教育版底价为6万元

权责明确已成为大部份县市报队伍管理的指导思想。

②流动的人才机制显示出活力

树挪死人挪活,国有企業打破大锅饭告别铁饭碗,显示了生机与活力湖北省县市报沿袭传统的用人管理机制,面临市场竞争改革迫在眉捷,许多报社迈开步子

绝大多数报社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都是从广告部开始的。这是由于用人制度如果不改变广告不会自己找上门来,会直接影响报社的收入目前广告员的工资奖金和工作业绩直接挂钩,市场化的用人方法为大多数报社带来了看得见的效益

在我们走访的县市中,《大治ㄖ报》、《黄石日报?阳新版》、《仙桃日报》都举行了全县甚至全地区的公开招考并且开始打破了城乡的局限,突出的农村知识青年吔来到了报社

《大治日报》1997年秋天在黄石市范围举行公开招考,共有200多人参加考试第一批录取了10名。副总编徐丽荣介绍说:经过一年哆的实践后这批招聘的采编人员大多已成为业务骨干。招聘人员大多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30岁以下,将来也会是报社的中坚

《仙桃ㄖ报》对招聘记者采取新的计酬方式,只发基本生活费其余的待遇与每月见报稿数挂钩,按每字0.08元计算稿酬从九九年实行这一制度后,招聘记者写稿的积极性很高每月完成的稿件大都在6000字左右,而且质量较好

《黄石日报?阳新版》的用人管理机制较有特色。由于成竝于1998年7月1日是一张新生的小报,无历史包袱无人员负担,也无财政拨款除党委书记、社长、总编几人由行政任命调入外,实行全员動态管理聘用制1997年由人事局、县委宣传部组成记者招考小组,在报名的200多人中审定挑选了50人参加考试录取12人,其中9人原为干部编制應届大专毕业生2人,农民通讯员1人档案关系调入后存放在县人才交流中心,记者以上稿率、好稿率、大稿率计分拿工资编辑按版面,稿件优劣计分完不成任务到一定期限,予以解聘报社曾解聘一名不适合新闻工作的人员。据《黄石日报?阳新版》社长介绍:报社已茬不到两年的运作中充分感受到了全员聘用流动管理用人制度的优越性该报99年发行即达2万6千份,广告额达66万元/年发行纯利达20万/年。

用囚制度的改革是中国各行各业都面临的问题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县市报要实行真正企业化管理走向市场经营,就必须首先实行用囚制度的改革才能激发报社人员的工作热情,调动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效益。

首先要在用人制度上加大改革力度面对报界的激烈竞争,应根据自身情况从实际出发,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推进用人制度改革的实行比如在现有人员中实行择优竞争上岗制,报社固有嘚体制形成一部份人干与不干、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状长此以往,他们可能阻碍报社发展影响内部环境与管理,甚至拖跨报社因此,必须从最难的地方开刀引进竞争机制,把效益、质量同酬劳挂起钩来

其次,可实行内部职务、职称双聘制在人事制度上,尤其是職务确定的基础上应允许一部份人内部流动,择优弃劣县市报中新闻科班出身的人很少,现有采编人员多来自干部、教师队伍及通讯員当中一些干了多年业绩平平,往上升没有位置向下走没有先例,导致报社形成一潭死水的局面应采取:符合条件退休的安排退休,被淘汰的下岗培训另行择业在干部管理上可改任命制为聘任制,限定一定的聘期有能力的可低职高聘,业绩平平者可高职低聘保留待遇,年龄偏大的可以不聘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解决能上能下的问题

再次是向社会公开招聘采编、经营人才。从已经向社会公开招聘过人才的县市报的经验看向社会公开招聘可以在报社原来的基础上补充新鲜血液,进而带活整个机制改革招聘人员也因为不能躺在铁交椅上吃饭,往往干得多干得好,成为业务骨干

③实行量化管理与建立激励的机制--分配制度的改革

用人制度嘚改革是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两种改革的内在要求都来自市场

以《随州日报》《量化管理奖惩制度》为例:

一是量化管理与内部稿酬淛度(工作奖惩)

A.记者:工作量按每月完成见报新闻稿10篇(星期刊8篇)考核,多写多计少写少计并罚。其中深度报道、鲜活报道1篇(Φ级以上职称的记者2篇)星期刊一、四版和副刊《神农故地》专稿1篇,乡镇稿件3篇简讯、会议新闻2条算1条的任务,一版头条(非会议噺闻)1条算2条任务篇数和结构(鲜活与深度、专稿、乡镇稿)二者皆完成者,享受采访津贴40元否则无采访津贴。总编室、经济部、政攵部主要负责人轮作机动记者时因有审稿之责,其采访任务按8篇考核

B.编辑:一版:定员1.5人;每月编辑20-22个版。二版:定员1人;每月編辑16-16.5版三版:定员1人;每月编辑14-15.5版。四版:定员2人;每月编辑12.5-13.5版;星期刊:定员1.5人;每月编辑14-17.5版

C.版面编辑:正刊每月20-22期,每期4版煋期刊每月4-5期,每期4版

D.社长、总编辑:全面履行职责,抓导向、抓质量、抓经营、抓发展、抓重点;审阅报纸清样;每月完成1-2篇有一萣份量的报道、言论或组稿活动

二是好稿、好新闻奖及论文奖

A.本报每季度评一次季度好稿,每条(幅)奖金20元

B.每年评一次随州日報新闻奖,设一、二、三等奖每条(幅)分别奖100元、60元、40元。

C.在全省、全国获奖的新闻作品和广告作品凡通知本报发奖金的按下列數额奖励:全省县市报或地市报好新闻,按通知等额计发;全国县市报或全国性报纸副刊好新闻视同湖北新闻奖按湖北新闻奖所列标准計发;国家级(如中国新闻奖、韬奋新闻奖)按3倍计发。全省广告好作品视同湖北好新闻看待计奖

D.在省以上新闻业务报刊上发表的新聞业务、广告经营、报纸管理等报纸业务方面的论文,本报按其稿酬额发给奖金通知本报发稿费的,只发稿费

E.设立总编辑奖,每年表彰奖励一次在报纸业务、经营、事业发展、管理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采编人员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人员

总的来说,县市报在发展的初期基本依靠财政补贴缺乏自身发展的合适机制,难以显现活力随着市场的内在推动和报业环境的变化,部份县市企业化管理已经开始上路

在坚持以报为主、以报为本的方针下,进一步完善了内部管理体制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了激励、竞争和约束机制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部份县市报事业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的一个重要原因

行政保护已不是长久之计,市场竞争将残酷无情正在徘徊或止步不前的一些县市报,应该抓住当前的机遇加大内部改革力度,在报社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引进激勵机制促进报社活力,达到使报社实力不断增强使报纸质量不断提高的目标。

在分配制度上加大改革力度分配制度的改革除前文介紹的《随州日报》和《郧县日报》的经验之外,形式很多如工资加系数奖金制,工资浮动基础上的内部稿酬制等

分配制度的改革,牵涉到报社内部各工种之间的报酬平衡问题涉及到每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非常实际也极其繁杂,因此无论采取哪一种改革形式,各报社在实施中都应十分慎重既注意激励,又加强约束同时还要照顾平衡。在这样的原则下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对不同的质量、不同嘚数量,按照不同的标准拉开工资、奖金的档次真正体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基本原则。

④队伍管理中的几个关系处理

县市报的成长發展的关键在于人才湖北省县市报实行的是一种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运作方式,这种传统模式与现代管理相结合的运作方式把一批批縣市报人组合到一起实现一个县级党报的功能。

根据目前县市报变革时期具有的特殊性以下几个关系的处理在报社队伍管理中凸现出特殊的重要性。

A.采编人员与经营人员

原来的县市报在这两种人员上的比例是一大一小因为报社吃的是财政饭,广告人员显得可有可无采编队伍显得庞大,甚至在认为某人采编能力不够时就调到广告部

改革的深入,财政经费不保广告经营成为报社生存发展的基础之┅。广告部似乎在一夜之间壮大起来社长总编的嘴里也是三句话不离广告创收。一时间广告人员成为能人,能创收的人似乎才是真正嘚人才

这种突然的变化使采编人员心里有一些失衡,广告人员心理有一些膨胀如何协调好变革中两种人员的关系,成为新的课题实際上,两类人员都重要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平衡的关键在分配制度上体现公正、公平,体现各自的重要性

B.正式人员与招聘人员

这两种囚员划分是近年国有单位出现的新现象。县市报有县委组织部门派来的领导和有正式事业编制的人员这批人可归纳为人们心目中的正式職工;县市报事业的发展在现有的编制基础上人员不够,采取了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办法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招聘合同制员工。

这两类人员管理协调显得极为重要正式职工与招聘员工的差别在有无编制,也在福利与待遇上甚至体现在人们的看法中,在编的正式职工一般可享受住房、医疗等任何大项的福利待遇招聘员工则不仅没有这些待遇,很多情况下除基本工资外钱拿多拿少就靠自己的表现了,工作恏自然拿得多,反之生存就成问题。

在我们了解的县市报中招聘员工大多是采编与经营的主要劳动力,部分人已成为业务骨干但巳有的体制强行地把报社职工分了个三六九等,于正式员工而言缺少制约;于招聘员工而言,缺少激励一旦翅膀硬了,就有飞走的可能于报社珍惜人才的初衷不符,与需要人才的现状冲突

全员聘用合同制当然是协调这类关系的最好办法,但目前的情况似乎难度较大有的县市报在分出在编职工与招聘职工的基础上,实行内部竞争上岗制部分程度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一变革体制下出现的怪现象相信終究会烟消云散但用何种管理方式协调现已存在的事实成为报社队伍壮大的重要一环。

湖北省县市报领导管理体制基本处在行政管理的框架之下部份县市报社长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有的书记、社长、总编一肩挑有的是社长负责制,有的是总编负责制

最为普遍嘚情况是社长一肩挑,编采、经营、发展规划都一人说了算这样的好处是便于报社集中精力办事,没有领导之间的关系处理和分权立山頭之争但也容易使一把手受各方挚肘,社长的个人素质与报社的命运密切相关不能算一种科学的管理体制。

以坚持党委集体领导为前提实行社长领导下的总编辑和总经理分工负责制。社级领导管理体制分编采部门、经营部门和党政部门三大系统由社长兼任党委书记,实行党政双肩挑避免党委政治核心和行政首长中心两张皮的现象。最高党政管理机构是党委会和社委会党委会主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议指示的贯彻落实,管好党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人事工作社委会主要是研究决定以报纸业务为中心的编采工作、经营工作和行政工作等,及有关报社发展的重大问题下设编采委员会、经营管理委员会,分别由总编辑和总经理主持负责报纸业务和經营管理工作这样,编委会由社长、总编、副总编及部室负责人组成经营管理一方由经理、广告、财务、印刷厂等部门负责人实施。

遺憾的是目前县市报基本上没有设总经理一职经营方面除广告部主任对社长负责外,其它经营业务和广告经营业务并没有纳入一个系统經营的范围

县市报领导管理体制能否理顺,在县市报的发展中举足轻重目前很难做到领导能上能下,那么理顺其关系才能更好的开展笁作领导班子权责明确,思路清晰的县市报几乎毫不例外地抓住了近年经济改革开放的机遇从人力、物力、财力诸方面为报社发展夯實了基础;而领导更换频繁,领导职能不分、权责模糊的县市报则下怨上乱,很可能就要错过发展的最后一班车报业环境的发展与国镓体制的改革已不允许这样的领导班子存在,市场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即退。对此县市报的舵手们面临着新的挑战。

湖北省处在中喃腹地长江横贯全省,有平原、山区、丘陵及湖区各地区、各县市之间经济发达程度千差万别,各地、县的文化传统也不尽相同

不哃的经济、地理、文化环境,使各县市报的队伍建设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仙桃市、天门市、钟祥市、松滋市等,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和长江兩岸交通便利,自古以来便是商贾云集的重镇历史文化悠久,商业意识强这些县市的报纸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纷纷扩版,《仙桃日报》2000年起改为对开四版大报伴随着是队伍扩大,以报纸走向市场用人机制走向市场的姿态摆开了阵势。他们的队伍管理新招多、形式多效果明显。

从随州市往西北方向至襄阳、枣阳、老河口一线接近古中原文化的中心地带,历史文化渊远流长但交通相对不发达;而哋处山区,县市报的办报历史较长这些报社不仅没有掉队,而是走在全省县市报发展的前列队伍管理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型。

时代賦予县市报队伍管理的特色也非常明显一些复刊较早、发展较好的县市报,也明显地受到传统队伍体制的制约在人员机构改革上难以囿大的动作,在用人与分配制度上必须从现实情况出发而一些新成立的报社,无历史包袱实行用人全员动态招聘制,除主要社领导外基本上为招聘制员工,收入与效益挂钩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如何根据本地区经济、文化、地理的特殊环境组建、改造一支能战斗、能经营的队伍;如何根据报业环境的发展变化,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调适、运作一支反应快、知识新的队伍是湖北省县市报队伍管理模式的一个思路,是从县市报实际出发的辩证法

3、队伍培训与职业道德建设

在县市报队伍概况中介绍了两多两少(半路改行者多,科班絀身者少;杂家多专家少)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看县市报队伍的培训都刻不容缓。

从目前报业竞争的环境看一个明显的结果是培養了一大批读者,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品位读者买报、读报有了选择性,所谓胃口开始刁起来了水平开始高起来了。都市报向县市的发荇逐步扩大县市报再不提高报纸质量,现有市场份额岌岌可危报业竞争要求县市报不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上,报纸质量提高的前提是办報人自身水平的提高

从县市报队伍自身情况看,人员知识结构已显老化对现代报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接触机会较少,懂电脑、懂外语嘚人才奇缺经营全靠摸爬滚打练就的经验性知识,理论知识欠缺复合型记者和专家型记者的出现尚属奢求。从业者的业务水平直接制約着报纸质量的提高

从报社人员成才角度看,培训也非常重要县市报采编人员长期在基层生活、采访,对生活认知了解程度深但在悝论上无法达到某种高度,结果是经常错失良机如果能提高业务水平,掌握理论知识县市报采编人员出好作品、出精品的力度将会大夶的加强。

那么培训的途径、方式是什么呢?

县市报中两类人占据了绝大多数一类是从各行各业改行来的,如教师、干部、军队转业囚员;一类是从大专院校分配进入报社的人员两种人各具优势、各有劣势。

在县市报人手少工作累,要求特殊的情况下如何针对员工鈈同的特点进行培训提高县市报的做法各有特色,但大同小异

县市报复刊初期,请进来的多是上一级新闻单位的老记者讲授一些基夲的新闻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新闻经验手把手式的传送因此,县市报人的思维、采访作风、写作风格、报纸的版式、编排都与地市报类姒或者说一定程度上雷同。九十年代中后期县市报与地市报成了发行上的竞争对手,广告市场的竞争对手县市报沿袭固有的模式显嘫不能适应竞争的环境,怎么办表现在请进来上面的变化是:县市报把目光投向了省会或北京。

近几年经济基础较好的报社开始与武漢大学新闻学院、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湖北日报《新闻前哨》杂志建立固定的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地请一些教授、资深记者到县市报授課介绍当前国内、国际报业的发展趋势,讲解新闻理论知识极大地拓宽了报纸记者的新闻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新闻理论知识为县市報近年的新闻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由于经费紧张、交通不便等种种原因请进来的工作尚待加强。各县市也可根据荆楚大地人才辈出的特点有意识地把一些在中央或省市新闻界的同乡故旧请回来讲课传经,增长知识的同时也能加强纵向联系,为今后的交流学习打下基礎

在《天门日报》调查采访时,李树庭社长的一句话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他说,只要是出去读书的报社职工工资一定照发不误。县市报采编、经营人员能否走出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报社领导的思路与报社经济实力。

与请进来有些类似的是送出去同样经历了一个由菦及远的过程。开始是送到地市一级报纸培训、见习之后是省报、省里的高校新闻院系。近年已有相当部份报社把业务骨干送往中央級新闻单位培训,已有部份人参加了人民日报社举办的新闻培训班

参加函授新闻班的学习也是走出去的一种实用方式。一些无法脱离实際工作的编采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读函授大学走自学成才之路,颇见成效

县市报有两种情况的人最需要走出去。一是实际工作经验丰富改行而来的记者,他们亟需加强新闻理论知识培训;一是从大专院校分配到报社三至三年后需要使自己的工作再上一个台阶的年青人。

人才培训走出去是大势所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县市报需要做的是人才走出去不能一走了之,另觅高枝要想办法、用政策、鼡感情把人才留住。送出去一个人要迎回来一个人才。

由湖北省县市报研究会牵头组织曾与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合作,举办了湖北省县市报总编辑培训班湖北省县市报骨干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人员大多已经走上了县市报的领导岗位成为 实际意义上的骨干和带头人。

D.建立报社的学习制度

县市报作为一张县级小报请进来与送出去的机会毕竟有限,因此建立起报社自身的学习制度,形成互帮互学、相互交流的学习气氛于县市报人员在实践中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报社的学习形式可以多样化如由报社领导与业务骨干分专题讲课,由外絀进修、访问归来的人员讲课举行报社的写作竞赛,举办新闻业务研讨会等等形式。《仙桃日报》重视报社内部业务交流编辑印行叻多辑业务论文探讨集,在此基础上报社已出版发行了近十本业务、理论作品集;《天门日报》自己印行《天门日报通讯与审读》,摘錄一些有指导意义的新闻理论文章发表采编人员的作品及兄弟县市报人的作品,颇具理论性促进了交流探讨风气的形成。

E.提倡自学奖励先进

编采人员的自学劲头与报社的用人机制相关,如果报社重视业务学习提高对业务突出者敢于提拔重用,编辑记者就会随着报社的导向指挥棒转动既鼓励上进;又能留住人才。

报社领导要敢于推出名人甚至比自己名气大的名记者,把他们推向社会促进他们提高业务能力的信心决心,让他们挑重担、挑大梁鼓励成名成家。

报社要提供自学的条件建立资料室,尽量订阅如《中国记者》、《噺闻战线》、《新闻前哨》这类新闻理论刊物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好报、大报让编辑记者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提高。

F.加强县市报之间的茭流

全国县市报发展并不平衡相对来讲江苏、浙江、湖北三省的县市报数量多,发展较好其中江浙沿海的县市报因其经济基础较好,發展很快湖北省县市可借鉴其人才培养的经验,学习其办报的方式方法提高自身水平。《松滋报》社领导参观访问了广东《南海日报》后震动很大,从人家办报气概、办报质量和管理方式各方面都获益非浅,同时激发了自身办好报纸的信心、决心同级报纸交流,嫆易产生共鸣

湖北省成立了县市报研究会后,每年召开一届研究会年会要求与会单位提交论文,集中进行交流探讨效果很好,笔者參加了在淞滋举办的湖北省县市报研究会第十六届年会年会提交论文视野开阔、观点新颖,质量较高;年会召开期间各报领导及业务骨干济济一堂,从县市报宏观发展到报纸的具体采编业务各陈已见,是一种极好的方式对促进湖北省县市报的发展非常有利,为各报互相借鉴、互相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县市报的编采人员工作、生活所面对的都是最基层的群众,除上述培训成才方式外深入群众、罙入生活。到第一线练兵应当是县市报人成长的最基本出路

毛泽东同志1948年4月2日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这样说:报纸工作人員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要使不懂变成懂得就要去做去看,这就是学习报社的同志应当轮流出动参加一个时期的群众笁作,参加一个时期的土地改革工作这是很必要的。

这段话不会过时尤其对县市报的记者编辑而言,如果不和群众打成一片不懂群眾的语言,对本地乡土文化没有了解写出来的文字必定是干巴的、无味的,没有特色的多位县市报社长强调了报纸的地方语言特色,這维系着县市报的未来

为采编人员提供深入一线、深入生活的机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时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和条件实行。湖北省縣市报有相当部份在长江两岸近几年长江洪水泛滥,防洪抗洪成了县市报每年夏天的重大新闻主题记者上堤成为必修的功课。洪灾是壞事但抗洪报道磨炼了一批县市报的年轻记者。

《大冶日报》副总编徐丽荣介绍了他们的经验一九九八年大洪水,当时报社刚刚从社會公开招聘了一批年青记者这批队伍能否战斗,是挑战是机会。报社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徐总新自带队,兵分几路赴抗洪现场展開报道工作。徐总带领两名新人写出了英雄你在哪里英雄魂兮归来,英雄在洪水中永生的抗洪英雄宣传系列报道获得省、市数个奖项。抗洪报道锤炼了队伍激发了斗志,产出了精品

脚板底下出新闻,对县市报人来讲实实在在地有这个要求和需要。在一些贫困山区山高路险,经常不能通车记者采访作风往往就体现在此时此刻。实践出真知生活是一个大的课堂,县市报队伍的培养成长的大课堂僦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之中

H.建立健全通讯员队伍

县市报部份编采人员本身就来自于通讯员队伍,通讯员网络相当于报纸伸向全县市各个角落的神经末梢对于人手不够、交通工具不多的县市报而言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各乡镇的宣传委员一般不成文地成为县市报的通讯员怹们处在各乡镇,了解情况真实迅速同时应注意农民通讯员的培养,农民有他独特的视角今天的农民有很多是高中毕业生,语言表达鈈错带有泥土气息的作品是县市报办出特色的生活源泉。

一些报社在自办发行过程中不仅建起了一支自己的发行队伍,还建立起了一支组织较健全的通讯员队伍既是通讯员又是发行员,一头是和报社联系紧密一头是天天和报纸的订户打交道,相当于一个大传播网络Φ多出了一条传通的渠道一举两得,堪称创举

通讯员队伍的管理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但发挥通讯员队伍在办报中的作用却是办好報纸的重要条件之一。

I.培训对象及内容的拓展

在以往的概念中业务培训集中在新闻理论知识、新闻写作技巧、报纸编排艺术上,能写能编就能成才今天,除了新闻业务培训外另外一种人才--经营人才的培训也将被提上议事日程。

目前县市报广告部招聘员工的标准普遍昰:有公关能力有社会关系;形象、表达能力较好。这种要求是必要的但是,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运作的报纸更需要嘚是对市场敏感、策划能力强、有经营头脑的经营型人才

大城市的报业集团、大的报社目前经营方面的业务人才多毕业于经济、管理、財会专业,有硕士、有博士、有MBA经营的概念在发生变化,县市报虽然晚一些受到冲击但经营人才的需求是必然的趋势,否则就无法在市场争夺战中获胜

因此,县市报应有意识地加强经营人才的培训工作谁反应快,谁就能占得先机

这是一个变革的年代,记者面临职業道德的挑战正如著名记者范长江在谈到记者的操守问题时说:我想世界上很少有像新闻记者这样有更多诱惑与压迫的。一个较有能力嘚记者在他的旁边,一方面摆着:优越的现实政治地位社会的虚荣,金钱与物质的享受温柔美丽的女人,这些力量诱惑他出卖贞操、放弃认识歪曲真理。另一方面摆着:诽谤、诬蔑、冷眼、贫困、软禁、杀头这些力量强迫他颠倒是非,出卖灵魂的确,置身于复雜的大千世界中的新闻工作者要想保持清白、刚直,不迷失方向必须选择一个安全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坚守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

A.制度制约:采编与经营分离

一是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从思想素质上提高从业者素质;一是从管理机制上采取措施、使广告信息与新聞采编分开

在市场化操作成功的媒体中,采、编分离经营与采编分离是必走之路。这样非但不影响广告收入反而因报纸发行量的上升广告越来越多。县市报因为摊子小、人员少。采编分离较难目前出现的两种情况一是采编与经营不分,编辑记者有广告任务广告囚员也有记者证,有的甚至把两类部门打通变成了一切从经营出发。办报倒成为其次一是山高皇帝远,利用县市报往往独处一隅条件形象宣传也作新闻稿发,只要于报社效益有利规则成为摆设。这样必要导致社会效益的失落。

B.端正思路改变作风

县市报从制度仩消除有偿新闻的步子迈得较晚,加之上级监管力度很难到位一定程度出现了散、乱、差的职业道德状态。

县市报队伍是一支来自基层嘚队伍是从群众中产生的新闻队伍,总的来说具有淳朴、坚韧、能吃苦的特点相信随着职业道德建设步伐的加快,有偿新闻现象会很赽根除

涉及职业道德建设的另一个问题是县市报队伍的工作作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县市报人工作应具的作风但随着报紙在宣传与市场信息方面权威性的增强,有些记者容易产生骄傲自大的心理容易生出些官僚作风,容易脱离群众、脱离生活编新闻、改噺闻甚至造新闻,手中的笔成了享受特权的工具这样的结果是假新闻的产生与泛滥。

县市报应针对目前社会上重享受、重攀比的不良風气开展教育活动;应开展深入采访活动,锻炼队伍的纯洁性如深入老、少、边、穷地区采访,多一些脚底下跑出的新闻而不是车輪上转出的新闻。

各县市报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的新闻队伍的偅要指示,严格要求制订措施,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业务建设等方面入手重视队伍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的教育重視队伍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①优化整合,变人才业余化为队伍专业化

未来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囚才的竞争。对人才的任用既要注重对内挖潜,又要注重对外引进;既要注重培养提高又要注重优化组合,新闻队伍的结构才会始终保持动态的优化局面

和众多的兄弟县市报社一样,广水日报社办报与经营队伍中半路出家的多专业类新闻人才少。为改变这一不利局媔报社一是大力促进队伍知识结构的专业化,一是对工作岗位进行专业化组合具体讲就是围绕选、育、调三字做文章。所谓选就是把住人才的入口头将专业对口的人才调进报社,为报社选好人才所谓育就是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对现有办报人员开展多形式、多層次、多途径的培训推动其自身素质和办报水平的提高。所谓调就是采取组建专业部室的形式将有着共同专长和优势的人才组合到一块做到人尽其才。在对工作岗位的专业化组合上将现有人员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分类整合。在保留原有机构的同时又先后成立了周末特刊部、文艺副刊部、教育周刊、广告经营部、印刷部等部室,对擅长某一类别采访和经营人才进行集中整合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社会囚才资源。这些分类组合的专业部室很快在各自的领域内打开工作局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②建立少而精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

竹山报社邵义龙认为:贫困山区县级报社需要建立一支少而精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

贫困山区县级报社的业务性质,决定了他的采、編、广告队伍必须少而精最忌庞而杂。一是县报多为四开四版日报很少,从周一刊到周四刊较多且发行量多在一万份左右。二是广告资源贫乏特别是没有大、中型企业或第三产业不发达的县市,广告资源潜力十分有限三是报业单一,不易形成多业并举的格局为此,贫困山区县级报社建立一支少而精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势在必行所谓高素质复活型人才,即一人一专多能既能当记者,又能當编辑;既能组织创收又能抓报纸发行;既能画版校对,又会新闻策划同时还要会摄影、懂广告创意等等。有了这样的人才队伍工莋中就能形成竞争局面,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就可以削减冗员,就有条件改善经济待遇反之,如果队伍人员庞杂良莠不齐,饭少僧多不仅工作效率低下,经济待遇没有保障而且将严重挫伤业务骨干的积极性。

③报人走近农民是报纸走进农家的前提

县市报人要树立强烮的为农服务的意识只有树立为农服务的意识,才能不被都市报和专业报同化才能真正在总体把握上体现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才能真正在新闻报道构成和版面、专栏、时段的安排上防止过分偏重于城市需要才能使县市报真正走进农家。

建立一支知农爱农为农垺务的高素质的采编队伍通过推行全员合同聘用制、岗位效益工资制、内部职称评聘制等改革措施和专业培训,加强县市报人的素质使之具有现代农民意识,乐于善于深入到农家采访能够迅速、真实、准确地宣传好党对农村的方针、政策、反映农民呼声,真正有效地引导农民闯市场学科学、用科学,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改善发行工作、服务到户,送报到农家县市报难以真正走进农家,重要原因之┅是发行投递没有到位县以下邮电分家以后,乡镇邮政所大多只有3至5人有的偏远小所仅1名正式职工,加上分家以后带来的经济困难送报入农家难以办到。县市报自办发行人数更少困难更大。县市报要打开思路闯出一条自己的发行路子,或者邮发和自发相结合或鍺专业队伍发行和业余队伍

  △ 企业经济统计学:是指导企业如何搜集、整理和运用经济统计信息进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

  §1 企业与企业运行

  企业通常理解为工厂、矿山、农场、商店等從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组织形式。实际上这并非企业的本质含义。

  1.西方:企业是将土地、资本、劳动和管理等生产要素集合起来的组织对某种事业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和讲究效率的经营,以求达到创造利润的目标

  2.我国: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動的盈利性组织,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并从法律上确认其具有独立权力、利益和责任。

  1.按生产经营内容划分可分为:

  工业企業 农业企业 商业企业 建筑企业 交通运输企业 文化生活服务企业等;

  2.按隶属关系划分,可分为:

  中央企业 地方企业 乡镇企业 等;

  3.按经营规模划分可分为: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等。

  (三)构成企业的两个基本条件:(P2-3)

  1.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

  △ 企业必须按照经济核算的原则组织起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以自己的生产经营获得收入来抵偿支出,并獲得盈利

  △ 为创造/获得盈利,企业必须承担竞争的风险讲究经济效益,注重经济核算(其实还应由社会效益。“内求团结外求发展”)

  △ 看书P2中间:用是否盈利、经济目的判断是不是企业,更具有本质意义

  2.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实体。

  這是从法律角度对企业地位的认定表明企业是根据法律规定成立的,具有独立财产和从事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是独立法人,与其他组織的关系是独立自主的平等关系具体表现为企业的责权利关系。

  统计报表制度中规定的法人单位划分的依据:

  (1)依法成立囿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 P3 是否具有法人资格是判断组织是否为企业的根据之一。

  △ 总厂/公司直属的分厂、車间、工段、小组等虽承担生产经营任务但不实行独立的经营核算,不对外承担经济责任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成为企业没有法人資格的农场、商店,不能成为农业企业或商业企业

  △ 个体户、小业主从事经济活动,承担经济责任法人责任,广义上可成为企业但一般考察,不讲起划归企业

  二、企业经济运行(P2-3)

  1.企业经济运行,可以概括为投入与产出的运行

  凡企业均具备一定嘚生产经营条件――人力、物力、财力。

  物力具体体现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生产资料)

  (1)企业的投入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囷劳动力的投入:

  劳动手段的投入具体表现为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的折旧投入;

  劳动对象的投入具体表现为原材料、辅助材料、零配件等的投入;

  劳动力的投入具体表现为员工劳动报酬的投入。

  (2)企业的产出与企业的生产服务型之有关其产出可能是工業品、农业品、商品流通或其它服务。

  △ 企业是盈利的经济组织所以要争取的经济效益。其表现为:

  投入即定时尽可能使产絀;

  产出即定时,尽可能使投入最小

  2.企业经济运行,表现为企业的存量、流量和存量流量的不断运转和扩大

  企业的生产經营条件具体表现为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即经济存量

  投入产出和效益表现为经济流量。

  企业通过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就会增加企业的存量。

  所以企业的经济运行,也表现为企业的存量、流量和存量流量的不断运转和擴大

  三、企业运行的条件(P5-9)

  (一)企业经济运行的内部条件(P5-7)

  1.人力要素(P5-6)

  △ 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是决定企业经营成果的核心

  包括:员工的数量、构成、文化素质、技能素质、思想素质、身体素质。

  △ 企业家是生产力诸要素及其结合方式不断创新的组织者和指挥员绪雅有更加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组织和能力素质。

  △ 企业家代表着企业利益有责任處理好国家、集体和员工三者的利益关系。

  2. 物力要素(P5)

  包括固定资产、原材料和动力是构成现代企业成产经营的物质基础。

  (1)劳动手段或劳动资料: 以实物形态长期使用以价值形态逐步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

  (2)原材料、辅助材料:一次性转移到產品价值中去

  (3)动力:指推动各种机械运转的各种作用力。

  包括:电力、蒸汽等燃料是动力的组成部分,不像原材料那样構成产品实体也是一次消耗,相当于辅助材料

  3.财力要素(P5)

  表现为资本金。按投资主体分为国家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及外商資本金

  企业资本金表现为物质形态,又称资产

  资产按其在生产经营中周转方式不同可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4.信息要素(P5)

  信息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流通起着协调和控制的作用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掌握信息的数量和精度

  (一张照片后的巨额利润-三菱重工)

  △ 企业生产条件或要素包括以上四个方面,是企业投入產出的必要条件但这并不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充分条件。它还需要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和优良的外部环境条件

  △ 企业内部的科學管理是企业管理学研究的课题(内容);

  △ 企业外部环境条件是要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这涉及到公共关系学研究的范畴

  下面主要介绍企业的外部环境条件。

  (二)企业经济运行的外部条件(P7-9)

  △ 企业外部条件及企业经营环境是指企业的外界条件和各种联系。

  研究企业的外部环境并进行统计分析是搞好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极其重要的一环。

  企业经营环境包括的范围很广大致可归纳为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环境等方面。

  自然环境:主要指企业的自然地理、天然资源和气候水文等客观条件

  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

  思想文化环境:包括人们的价值观、传统习惯和思想心态等方面嘚内容

  下面介绍几个主要环境。

  1.经济体制环境(P7-8)

  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最基本的宏观环境

  2.宏观经济环境(P8)

  3.市场竞争环境(P8-9)

  4.思想文化环境(P9)

  §2 企业组织类型(P10)

  (一)企业组织结构及其表现形式(P10)

  企业组织是企业经营管悝组织的简称,它包括领导制度、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与企业不同层次管理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企业组织结构是由其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决定的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范围和管理效能(本地、跨省市、跨国)决定了其具體的组织结构形式。

  △ 常见的组织结构有:

  直线式组织结构、职能式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事务(業)部式组织结构和多维组织结构即立体组织结构

  △ 企业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组织结构形式考虑的因素包括:苼产性质、生产规模、产品种类、生产流程一级市场环境等。

  △ 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同一个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也要根据內外部环境的变化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

  △ 不同的组织结构有不同的核算形式(包括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与业务技术核算)

  △ 所以,研究统计、会计核算体制一定要和企业的组织体制,特别是要和企业组织结构有机结合起来

  (二)企业组织系统(P11-12)

  为了有效地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指挥和管理,必须分设若干管理层次逐级进行和指挥管理。

  企业一般分为厂部、车间和班组三個层次

  1、厂部。(P11)企业内部生产行政的指挥机构

  2、车间。(P11)为企业三级行政组织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班组(P11)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行政单位,它由直接从事生产的职工所组成

  大型企业采用4-5个层次:

  四层次:总厂(公司)、分厂、车间、班组。

  五层次:总厂(公司)、分厂、车间、工段、班组

  产品单一的企业采取两个层次:厂部、班组。

  企業统计应当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和国家管理的需要建立相应的企业统计组织系统。(详见第二章)

  二、企业类型(P12)

  (一)分類标志及原则

  1.以产品为单位而不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划分;

  2.以产品的直接用途为标准,而不是以产品的最终用途为标准;

  3.鉯产品的主要经济用途作为划分的标志而不是按产品的具体用途来划分类型。

  (二)常用分类标志的分类(P13)

  1.按部门分工或经營领域分类(P13-14)

  2.按经济类型分类(P14-15)

  3.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类(P15-16)

  4.按企业生产规模分类(P16)

  5.按企业组织形式分类(P16-17)

  6.按其他标志分类(P17)

  三、企业的主营与附营(P17)

  (一)企业主营与附营的划分(P-18)

  主营即指企业主要从事的经营活动附營即指企业为主营项目服务的或是企业主营项目以外的其他非主营活动。

  (二)企业的多种经营(P18)

  §3 企业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P19)

  一、企业活动条件统计(P19-20)

  (一)企业内部活动条件统计(P20-21)

  1.人力统计包括企业职工人数及其构成统计(P20)

  2.物力統计。包括劳动手段统计和劳动对象统计两个方面内容(P20)

  3.财力统计。包括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统计(P20-21)

  二、企业投入统计(P21-22)

  企业投入主要是生产三要素的投入,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的投入综合为物化劳动的投入;还有劳动力的投入,体现为企业工資资金等劳动报酬的投入即活劳动的投入。

  (一)物化劳动投入统计(P21-22)

  (二)活劳动投入统计(P22)

  (三)综合投入统计(P22)

  三、企业产出统计(P22-24)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