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做手机app广告投放价钱便宜的,盈利高的的移动广告公司有没有h的app可以推荐的?

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手游推广:你的移动广告投放流程规范吗?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App运营之家(微信号:app888app)&由木木哥运营。网罗圈内妹纸选妃、干货分享、线下活动、内幕爆料、招聘求职&可能是移动互联网圈内最热门的微信号。
在如今的移动广告市场,很多朋友对移动广告并不了解,觉得神秘或者担心会做出一些损害合作伙伴利益的事情,今天笔者就以就跟大家聊聊移动广告投放流程大概是怎么的。
文章以斗金移动广告平台为例,仅作为参考:
第一部分:投放前接产品
1、有商务人员从市场上接产品过来,一般是直接从CP手中接包,有时候网盟有好的产品也会接。
2、接包前,商务人员会根据这个产品适不适合自身的渠道(斗金渠道适合安卓类的单机、棋牌、应用等产品),还会询问清楚这款产品一般的转化率、合作的模式、有效的方式、质量要求、实时数据/后台数据、测试时间等合作细节。商务人员根据这些细节考虑要不要接该产品过来投放。
3、商务人员确认可以接这个产品,在接过包后,商务需要对包进行初步的测试,用专门的测试机进行测试,查看有没有病毒或者暗扣、广告之类的,商务还需要自己试玩一下,确定没有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4、确认包没有问题才会跟广告主进行邮件确认,确认合作项目的具体细节。(邮件有法律效应,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合作项目细节邮件确认)
5、协商确定之后,广告主将产品素材:上线包、Icon、文字介绍、后台、产品截图(斗金还需要400*400的广告图用来投放插屏广告)发给商务。
6、商务将广告素材包上传到斗金自有的投放系统,建立客户资料库(第一次合作)后添加属于该客户的广告。
第二部分:测试投放
1、 投放人员从投放系统下载素材包,先会用专业的测试机器进行检测,深入检测这个产品有没有嵌入广告、木马、暗扣之类的问题,如果有问题,立即反馈给商务,让商务与广告主协商,进一步地防止产品出现问题而影响到开发者产品的形象及斗金平台的形象。在检测完成之后,还会将其放在专门的测试机器里面,在两到三天之内(广告小量测试期间),看看其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立即停止投放,再进一步地防止问题产品进入渠道。
2、投放人员根据广告主要求进行投放,如果有特殊要求要投给某一类渠道,投放人员就会根据要求进行定向投放。例如广告主要求将广告投放到push和插屏这两个渠道中的生活类渠道上,投放人员就会进行调整。
3、投放前会投放人员会根据要求小量测试两到三天,具体的测试量根据产品特性、与广告主的合作历史及投放部门的规定进行调整,尽量使广告主和斗金平台的风险降到最低,利益提高到最大。
4、在测试期间,广告主会时刻观察数据,每天将问题和数据反馈给商务,商务整理后反馈给投放,投放人员根据反馈的信息对投放力度进行调整。(PS:以安卓单机游戏为例,广告主是以用户付费来盈利的,所以就需要有激活量的同时需要有一定的留存率,让玩家玩得更久,更加愿意付费。所以通常是要求对斗金的插屏广和push广告的投放比和投放量进行调整)
第三部分:测试投放结束后
1、在测试完后,商务收集广告主反馈的总数据交给投放,投放人员根据投放后台计算出一个对账率(PS:对账率=广告主返回的数据/投放后台的数据),根据对账率来确定这一单有没有亏,如果出现亏损了,就检查原因,如果可以调整就继续合作;如果确实是产品或者广告主的问题协调不了,就停止合作,如果有盈利就开始慢慢加大投放量。
2、如果测试不合格,停止合作,商务将与广告主联系,根据约定进行结算。
3、商务会定期跟踪回款,尽量防止坏账、死账的发生。
第四部分:笔者感言
所有做付费推广的产品,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用户,通过用户的付费或者在免费的基础上内容付费或者服务付费来来实现盈利,这一般是开发商或者有特别明确的盈利点的团队开发者才敢付费推广,付费推广是很容易见到效果的手段之一。现如今越来越多人玩手机,这块蛋糕也越来越大,只有诚信可靠的人才能够和他的合作伙伴们一起去分这块大蛋糕,才能够共赢、共利、共同成长。
来源:手游圈内人
============================
【App运营之家】
本号由木木哥运营,与任职公司无关。妹纸选妃、干货分享、线下活动、内幕爆料、招聘求职&移动互联网从业者混圈子刷脸必备利器!
私人微信:(加好友请注明身份)。更多精彩内容请戳阅读原文。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app888app
每周定时推送移动互联网线下活动,混圈子刷脸熟必备利器。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手机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速途网专栏 作者:陶小开)移动互联网的火热已经表明市场的潜力所在,而App的发展不管是开发者也是运营商也是在乐此不疲的运作,但是从目前局势来看,其盈利模式也是不那么的明朗。
纸媒App盈利模式
因为专注于移动互联网,特喜欢研究一些模式,而对于现在的平面媒体的APP转型也是做过不少的研究,原本自己是做开发出生,所以在研究方向也是喜欢从一些用户习惯,用户体验上面来挖掘。个人认为,移动用户的阅读高峰多在晚上10点到凌晨1点之间–在这最宝贵的黄金时间,许多传统媒体的App却不再有内容更新,因为这不是传统媒体的上班时间。所以就是现在纸媒App的一个盲点。当然,也有用户会说,对于这个,我们还是可以进行一些技术的调整的,对于时间更新问题也是完全可以通过技术的调整来实现,可是他们还是忽视一点就是用户行为的研究,用户习惯的探索。
有相关的研究人员也是出台过这样的报道:对于阅读模式、夜间模式、字号选择、横竖屏显示等功能及用户体验指标上,传统媒体的App应用表现欠佳。比如,仅有7家纸媒的客户端提供了可根据网络环境自动选择最佳接收方式的环境选择功能,仅占总数的3.7%。而现在的移动互联网移动时代,强调的是用户体验,而大部分传统媒体似乎并不重视技术所带来的变革。
还有一点我们可以发现:互联网公司习惯把受众称为用户,而传统纸媒则把受众称为读者,这是本质的区别。所以,我们不得不探究,未来APP的出路在哪里呢?而前段时间浙江义乌市的广通科技公司的总经理徐义跟我聊起了APP广告模式,而经过深层次的探讨,发觉这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APP是一种值得重视和挖掘的广告载体
个人认为,对于APP广告的出现,其实是新媒体的一个新的载体,同时也是未来的一个新的形势。现在人们使用APP的时间可以说是占据了空余时间的百分之八十,虽然现在不能称作为主流媒体,但是因为它的用户以及产品的基数量大以至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发展空间是十分强大的。
而其中对于APP广告投放,其数据的挖掘是当中之重,同时笔者认为,可以从一个地理位置的地点出发,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用户行为研究挖掘出相关的数据,而以点出发,慢慢的拓展也是现阶段不得不承认的一个好方法之一。
目前,想实现营收,现在很多公司都已经有这个步伐,但是需要的是从长远的角度的看待这个事情,主要是想,如何让公司活下去甚至是活得跟好,而不是简简单单的看着眼前的利益。
No related posts.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您必须才能发表留言!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日志总数:718 篇
评论总数:1720 篇
标签数量:26 个
链接总数:0 个
建站日期:
运行天数:2859 天
最后更新:您现在正在浏览:
APP破解产业链的背后:广告分发盈利
发布时间:
12:42:44 & 作者:本站编辑 & 来源:
& 浏览次数: & 我要评论()
  虽然智能手机大行其道,但很多智能手机用户或许都没意识到,自己手机里的APP可能并非来自官方,而是山寨APP或被破解的官方APP。  以游戏&植物大战僵尸&为例,只要在安卓市场搜索&植物大战&关键词,会出现 &植物大战小鸟&、&植物大战小怪兽&、&植物大战害虫&等一系列相关APP。这些APP背后的开发者之间可能没有关系,更与官方APP的软件原始创作者毫无渊源。  北京梆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此前在一个移动互联网峰会论坛上,他向全场从事APP开发的从业者询问道:&曾经遇到过APP被破解、被反编译、被病毒侵入、被二次打包、游戏出现外挂、加速等任何一种情况的人,请举手。&结果,在座的近300名移动互联网业内人士中约一半人举了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通过打法律擦边球以破解或者仿冒市场上一些热门的APP软件,从而赚取软件使用费或非常火热和繁荣,但背后的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据其理解,APP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可分为三种:盗版、数据篡改和山寨。以赵宇的理解,盗版首先是以反编译为前提通过修改某些资源文件或者是代码文件,之后重新打包二次分发。  广州安浩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资深程序员陈新春(化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补充说明道,软件破解通常是反编译的一个过程。&通俗理解就像是手机仿冒厂商为了得到生产工艺,将目标手机进行拆解,研究其内部结构后,重新制造一个相似的产品。只是,反编译过程拆解的是软件程序,而手机厂商拆解的是硬件。&  例如,之前中国建行手机银行APP被盗版后嵌入病毒,传播甚广,不过目前已被中国建行打假。  &第二种威胁叫做数据篡改。它和盗版威胁不一样。在盗版威胁中,用户已装了一个非官方APP,但第二种威胁中,用户可能装了一个正版的APP,但是可以人为地使用某些专业工具来修改APP内存中的数据,比如把一个收费的APP变成一个免费的APP。&赵宇详述道,互联网上存在修改APP内存数据的专业工具,通过工具可以修改APP的内存数据,如一款游戏APP存储金币的地址处,通过将&0&修改为&无限大&,那么这款收费的游戏APP瞬间便变成了免费游戏。  第三个威胁就是山寨,主要是通过名称或者是icon的相似度来混淆2C端用户。比如在时下的各大安卓下载渠道,有可能搜索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淘宝、京东、支付宝等知名APP的山寨版。  关于山寨APP对用户的伤害,江苏省常州公安局于4月23日在其官网上专门发表了一篇名为《别让山寨APP潜进你的手机》的提醒文章显示,目前市场上山寨APP主要危害行为分为六种:一是窃取账号,窃取用户支付账号及使用行为;二是购物欺诈,诱导用户去钓鱼网站进行支付;三是恶意扣费,私自定制扣费SP业务;四是远程控制,在用户使用后留取后门,远程控制并窃取用户手机中资料;五是窃取隐私,窃取用户通讯录,向用户推送购物络游戏和单机游戏,游戏APP被破解的最大威胁便是APP背后的原有利益链被外部第三方重构,从而破坏了公司原有的利益模式。  据朱志强介绍,单机游戏开发者最担心的事是游戏APP被第三方反编译,然后修改其原有的收费接口,从而便会落入&内容是我的,收费的却是别人&的陷阱,最终出现游戏做得再好,但结局还是&零收益&的结果,因为收费口已被第三方破解者掌控。  对于网络游戏,业内最担心的事之一便是数据篡改。比如游戏加速的修改,正常玩家在PK的情况下,遇到了使用加速作弊器的玩家,那么游戏中竞技就会不公平。在游戏中玩家聚集在同一场景里打怪,掉落的物品和装备本应是相同条件下拾取,使用某些作弊器却能瞬间完成拾取动作,那么显然对其他玩家不公平。久而久之,这种使用过程的不平衡,便会带来用户数的减少。  &目前,这种被修改的游戏很多。&朱志强表示,自己公司曾经也开发过类似游戏,因为没有考虑到作弊的情况会出现,导致用户流失率高达15%,后来公司发现此种状况后,便尝试去加固游戏防修改能力。  数据篡改的另一大杀手锏便是通过修改游戏APP中的内存数据,从而将收费游戏改成免费游戏,这将直接将游戏公司的盈利模式无形中破解。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后发现,游戏APP破解中,破解范围包括实现游戏等级、攻击力、能量等属性的修改,将开发者有偿的盈利方式变成无偿的盈利方式,最终实现APP破解产业链的盈利。  此外,目前的游戏业中,盗版APP、山寨APP两种方式对官方游戏APP也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和冲击。  两大维权难点  对于APP破解链条,北京市立方(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吴让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苹果AppStore以及各大安卓平台应用商店上的APP软件属计算机软件程序,受《著作权法》以及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保护。相关程序开发者作为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以及复制权等人身及财产权利。盗版APP实际上复制使用了原始开发者的程序代码,侵犯了原始开发者对程序所享有的复制权。篡改APP则可能侵犯了原始开发者对作品所享有的修改权及保护作品完整权等人身权利,而山寨APP可能侵犯商标权以及构成不正当竞争。  不过在实际的维权操作中,相关公司却遭遇了两大困境。  朱志强表示,目前的APP破解链条中,上游的游戏破坏者主要是两类:一类是负责软件二次打包的打包党,这些人一般是一些个人或者小团队,通常不发布公开信息,维权者很难找到这些打包党,即使能找到,因为人员较分散,维权成本也太高,因为取证难度非常大。另一类是相关作弊软件的发行者,这类人发布具体某款作弊软件时,并不特定针对具体目标,只是对外介绍具备如加速游戏等功能,因此拿到类似软件对具体产品直接损害的证据太难。  此外,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国内大多数应用分发市场为吸引流量,并未对上传的APP采取事先审查商标、版权、病毒携带等检查,无疑也为APP破解产业提供了通道。在维权中,APP官方开发者出于时下法律不健全及长期合作需要,一般也只能与这些APP分发渠道商协商解决相关问题,而非以法律诉讼方式解决。  对于相关维权问题,吴让军解释说,盗版使用他人软件,侵犯了权利人对软件程序所享有的复制权,构成著作权侵权,根据《著作权法》及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规定,应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情节严重的著作权侵权行为,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根据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计算机软件,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是指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其他严重情节包括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等多种情形。  APP破解背后,存在多种利益逻辑。比如上文提及的苹果应用商店上的德邦物流APP开发者,其利益缘于两点:一方面,利用德邦物流未上线官方APP的漏洞,抢先上线山寨版APP,坐等官方企业前来谈判收购;另一方面,利用此山寨APP线下违规揽活,继而盗取用户快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后发现,将相关APP破解后,推出非官方APP作为一种站、一款SP、一个插件或一种病毒等有推广需求的利益方,与盟推广渠道方进行需求投放。该盟推广渠道方将任务分解给旗下的打包党,打包党将热门正版APP作为选择目标,通过反编译,以盗版或山寨的方式将站、病毒或相关插件,便躲在用户手机内开始展开下一阶段的相应登陆行动,如无故扣费、购物欺诈、窃取隐私等。  对于这种。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腾讯挖掘移动社交广告100个App参与内测
您当前的位置: &
& 腾讯挖掘移动社交广告100个App参与内测
腾讯挖掘移动社交广告100个App参与内测
腾讯挖掘移动社交广告100个App参与内测 黄荣:021-&日前,腾讯开放平台正式对外发布了广点通移动广告联盟内测名单招募的活动,拟面向移动APP开发者限量招募100个的内测白名单资格。据腾讯方面透露,在2013年内,广点通移动广告联盟广告收入将全部归开发者所有,平台不参与分成。
这对腾讯广告与移动广告意味着什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航近期做了以下报道: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腾讯一直被视为一家主要靠游戏和会员收费业务赚钱的公司。但事实上不为人知的是,坐拥7亿用户的腾讯,目前的广告收入也已经非常惊人。
腾讯财报显示,腾讯2012年第四季度网络广告收入为9.4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3%。腾讯2012全年网络广告收入达到33.823亿元,虽然在腾讯总营收中只占7.7%,但同比增速高达69.8%,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为腾讯广告业务做出巨大贡献的是其全新的社交广告系统,这种基于腾讯7亿用户进行数据挖掘的精准广告目前已经拥有了数万广告主。
在Facebook上市的过程中,社交广告曾经是Facebook向资本市场讲的最大的一个故事,而现在,腾讯正在做和Facebook一样的事情。
事实上在游戏之外,广告业务正在成为腾讯一块新的现金牛收入,相比起其他广告平台,腾讯的广告业务最大优势在于基于庞大社交关系链的精准广告。
腾讯将社交广告业务搬到手机上后,将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100个App参与内测
记者查看了几个参与本次内测的手机APP,如&猜歌王&、&答题王&,这些手机应用里面已经可以看到腾讯提供的广告&&大部分是App下载类的广告。
首批参与内测的App比较典型的特征是,众多用户通过QQ号直接登录该手机APP。
猜歌王产品总监张威表示,猜歌王的手机APP现在100%的用户都是通过QQ号登录的,原因是猜歌王原来在PC上腾讯的开放体系里面已经做了长期的运营,现在用户如果通过QQ号在手机上登录猜歌王,可以和其PC上的用户数据直接打通,例如手机上的用户可以挑战PC上的用户。
因此,这些APP看似是一个独立的手机APP,但实际上还是被包含在腾讯的体系之内。由于用户通过QQ号登录,因此过去用户长期在腾讯的产品内部积累的用户行为属性,全部可以被带到手机APP中,这被认为是腾讯移动广告联盟进行广告精准投放的基础。
按照腾讯公布的数据,目前有超过4万款的移动应用可以通过QQ号直接登录,另外有55万个网站也可以用QQ号登录。QQ号目前是中国最流行的通用ID账号。以著名手机K歌应用&唱吧&为例,每天有超过50%的用户通过QQ号码登录。
在此之前,腾讯在PC上的社交广告联盟&广点通&已经运营得比较成熟,营收规模增长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想象。由于本次的移动广告联盟,和PC上的广点通都是隶属于一个团队,所以腾讯移动广告联盟可以看作是移动版的&广点通&。
&广点通&的出现,是腾讯向上下游垂直整合思路的典型代表。最早,腾讯宣布建设开放平台的时候,腾讯的开放平台上涌入了数十万的开发者,这些中小开发者有着非常强烈的发展新用户的需求,而精准广告是他们很大一块需求。
&广点通&的社交广告主要出现在腾讯的Qzone和朋友平台上,例如在一款第三方开发者开发在Qzone上的应用上方,投放条幅广告,其广告单次点击扣费是结合广告客户的出价及广告相关的质量得分公式算出的。
猜歌王产品总监张威表示,他们比较早参与了腾讯&广点通&在PC上的投放和被投放业务。猜歌王是一个轻度的休闲游戏产品,此类产品过去很难单独盈利。后来&广点通&广告系统上马后,猜歌王立马多了一个很重要的流量变现渠道。
张威透露,目前PC上的&广点通&每月给猜歌王带来的广告收入已经有几十万,占到猜歌王总收入的一半,他表示,如果没有这个广告系统,很难想象猜歌王能够赚钱。
从去年到今年,腾讯的用户往手机上转的趋势非常明显,所以许多过去腾讯开放平台内的开发者,也都推出了自己的手机APP。
与此同时,由于移动互联网发展火爆,移动互联网上APP下载类的广告投放需求非常强烈。记者走访了一些势头正猛的手机游戏公司,他们表示现在的移动流量相比起PC流量来说还是便宜,而手机游戏的收入已经快和PC差不多了,因此许多游戏公司都在手机上拼命投广告,砸钱买流量,这是腾讯移动广告联盟诞生的另一大背景。
移动社交广告大势所趋
由于传统出售位置的广告价格越来越高,效果越来越差,依据用户行为特征精准投放的社交广告,正在成为趋势。
Facebook在5月2日发布了截至其2013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其移动广告营收占比大幅上涨至30%。去年的同期这个比例仅为14%&&移动社交广告的增速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Facebook称,来自移动平台的广告业务营收占到了总收入的25.7%,由2012年第四财季的3.06亿美元增长至3.75亿美元,而2012年第三财季该业务营收仅1.53亿美元。
Facebook的移动广告主要是手机App的下载推荐广告,成功原因主要是Facebook的数据质量提供了更为精准、相关性更高的营销,最终带来更有效的下载量和参与。在排名前100的开发者当中,有40%使用Facebook的该类广告。
Facebook利用自己掌握的海量精确用户信息,通过其它移动产品的流量为自己创收。由于掌握海量用户信息,Facebook的广告精准性远比其他的广告平台有优势。而腾讯的移动广告联盟,和Facebook的移动社交广告在产品类型上很像。
目前市面上比较典型的移动广告联盟,大都是以谷歌的Admob服务为蓝本的,国内目前有好几十家移动广告公司。
随着移动互联网市场的井喷,这些小型移动广告联盟的业务增长很快。不过许多业内人士指出,Admob式的移动广告公司发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大多移动广告联盟只是为App开发商提供一个应用广告的SDK或者模块,对于旧有的手机应用行业渠道和体制依然没有改变。开发商依然要通过自己的宣传推广来营销这些应用,而这个环节是最关键的地方,并不能帮助开发商解决问题、拓展渠道,提供完善服务。相比之下,腾讯移动广告联盟的优势在于&PC+移动互联网&,具有跨终端的优势,和腾讯过往在PC上积累的诸多用户行为数据打通,其数据优势比较明显。
一位在腾讯&广点通&上投放过广告的广告主表示,他们在腾讯&广点通&里面投放广告时会按照用户的性别、年龄、学历等要素去分类投放&&因为QQ用户过去多年来积累了这些行为特征。
许多收入较高的游戏应用,往往很喜欢选择定向投放在腾讯体系里面已经花过钱的付费用户,还有人喜欢定向投放腾讯的黄钻用户&&这种投放方式的投入产出比是很高的。
不过上述广告主指出,目前腾讯对于其庞大的社交关系链的精准挖掘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未来如果能更进一步从其7亿用户中抓出更细的用户行为特征,则广告效果更好。例如用户的收入层次、兴趣爱好、消费偏好等。
对Admob式广告联盟的冲击
腾讯&广点通&移动广告联盟的内测已在移动广告业内引起了巨大反响,那么它的推出会不会对市面上众多的移动广告联盟产生冲击呢?
力美广告CEO舒义表示,腾讯来做移动广告联盟确实有很多优势,但要看腾讯投入多少精力,因为目前腾讯手上的产品太多了。
&如果腾讯利用自己手上的资源全力来做这件事情,它当然会取得成功。&舒义表示。
但事实是,腾讯内部的广告业务现在隶属于好几个部门,或者说腾讯好几个部门都在做类似的事情。
腾讯的广告业务有社交网络事业群(SNG)旗下的&广点通&业务,有网络事业群(OMG)旗下的&腾果&广告系统,有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旗下的&聚赢&移动广告系统。
其中,&广点通&的特色是基于社交关系的大数据挖掘广告,由于其背靠腾讯的社交网络事业群,手上握有的用户行为数据最多。&腾果&广告系统则是AD exchange式的广告交易平台,不久前该系统挖来了易传媒的COO 郑靖来操盘,其投放载体主要是腾讯的门户网站等。而MIG旗下的&聚赢&广告系统,则是依托腾讯的移动应用分发体系的移动广告联盟,其性质和91手机助手的移动广告业务类似。
另一家移动广告公司安沃传媒的CEO王旭东则表示,社交广告的用户数据挖掘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定的瓶颈,无法再继续深挖下去。
王旭东表示,即使移动社交广告开始流行,现在市面上这些第三方广告联盟还是有存在的价值,一个是大而全的广告投放,一个则是垂直类的广告投放。
但实际上,腾讯的移动广告联盟相比起类Admob式广告联盟的另一大优势是,其拥有极其庞大的广告主数量。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类似谷歌Admob式的移动广告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代理众多App中的展示广告,把广告主的广告放到这些App中展示,然后分钱。
这些公司的商业模式核心可以理解为不停地拿着风投的钱买流量,再去自己建流量。其算盘是:有一天,我是老大了,可以独占这些App的流量,就在市场上有了话语权。但是现实是,这一市场竞争非常惨烈。在PC时代,也有许多网络广告公司玩同样的模式,但是流量是不停地在涨,永远不会有人独占流量。
不过,这种CPA类移动广告的进入门槛非常低,市场很快陷入恶性竞争,价格战无休止地打下去,大部分移动广告公司目前都处于亏损的状况,拿着风投的钱在烧。
记者询问了多家移动广告联盟,其广告主的数量都徘徊在几百个的级别,而腾讯的&广点通&目前在PC上已经有数万的广告主&&大部分广告主是游戏和电子商务企业,广告主数量的差距非常明显,现在,腾讯正希望把PC上的广告主优势带到移动互联网上。
记者向几家首批接入腾讯广点通移动广告联盟的开发者询问了其广告具体效果,但都被告知由于接入时间太短,还没有太多的数据积累。
腾讯的移动社交广告,到底会对市场冲击有多大?相信很快会有答案。转载请注明出自发商机网移动APP盈利模式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页免费15页免费11页免费6页¥3.003页¥3.0025页3下载券8页免费70页1下载券2页免费8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页免费6页1下载券9页2下载券50页1下载券40页1下载券
移动APP盈利模式分析|软​件​工​程​经​济​学​课​程​关​于​时​下​关​注​度​最​高​的​移​动​A​P​P​如​何​盈​利​的​分​析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pp广告投放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