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采购 分散采购和分散采购哪种更容易产生腐败?

我国将对药品集中采购中的腐败问题“零容忍”
新华网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吕诺)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等部门日前在京举行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构建适应深化医改新形势的药品集中采购新机制;要对药品集中采购中的腐败问题“零容忍”,一经发现一查到底,决不手软。
2010年7月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等7部委联合印发《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和《药品集中采购监督管理办法》,全面推行以政府为主导、以省(区、市)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在保证临床用药质量、降低药品价格、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推动医药产业优化整合、遏制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会上强调,当前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各地要完善药品质量评价体系,探索降低重点品种虚高价格的有效形式,加强对药品配送行为的管理,解决医疗机构回款难问题,积极探索解决短缺药品供应的有效方式,不断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机制和采购办法;扩大采购范围,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将价格较高、社会反映强烈的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采购范围,逐步实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集中采购;做好与药品安全政策、价格政策的衔接,做好与发票专项整治工作的衔接,做好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制度的衔接,建立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完善评标工作制度,健全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机制。
监察部副部长屈万祥在会上指出,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必须紧密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大局开展工作;必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人,形成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合力;必须坚持突出重点,以群众反映强烈的药价虚高、医药购销秩序混乱为突破口,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必须坚持纠建并举,加强制度建设,通过设计制定完善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监管措施,从根本上规范医药购销行为;必须不断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方式方法,深入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
】【】【】  相关新闻:
  图播天下
  新闻频道48小时排行榜
  江苏频道48小时排行榜  相关新闻:
  图播天下
  新闻频道48小时排行榜
  江苏频道48小时排行榜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
集中采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需求的共性。对于某些产品,企业各部门都可能存在着需求,通过采购量的集中来提高企业在谈判中的地位,提高议价能力,降低单位采购成本,同时获得存货腔制的规模经济。
(2)供应商的行业结构。如果供应商所在行业是处于寡头垄断的状态,企业集中采购可以加强采购力量,迫使供应商对企业的重要价值给予重视,并获得更优惠的价格以及更好的服务。
(3)采购中的技术要求。如果在采购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高,邪么采购人员必须与工程技术人员紧密配合,必须实行集中采购。
(4)现代企业更注重于高价值生产模式,更强调速度、专门知识、灵活性和革新。企业在集中资源于自身核心业务的同时,通过利用其他企业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变的更具竞争优势。
分散采购容易发生采购机构重复设置、易导致腐败现象发生等问题。集中采购目前成为企业或集团型企业的主要采购方式。集中采购使企业采购更倾向于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目前国内企业纷纷建立集中采购部门、采购中心或物资装备中心,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更加重视集中采购,采取“统一管理,集中采购,统一储备”的模式,对集团的生产性物资及非生产性物品进行统一管理,集中采购,从而降低了成本,同时满足生产建设的需要。
集中采购的缺点是由于权力过分集中到总部,有可能损失采购的灵活性,导致供应链管理的低效率。
综合须考虑的因素:
(1)采购物流品的通用性:通用性高适用集中采购;
(2)地理位置:分布广宜用分散采购;
(3)供应市场结构:供应商垄断,宜集中;
(4)潜在的节约:规划采购;
(5)专业技能:知识型的宜集中;
(6)客户需求:个性化强,由客户指定的,宜分散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集中采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