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CDC提出应将大肠埃希菌要治疗多久O157:H7列为常规检测项目?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Tir基因的原核表达--《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10期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Tir基因的原核表达
【摘要】:目的:高效表达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转位紧密黏附素受体Tir(translocation inti min receptor)的C末端蛋白,并初步鉴定其活性。方法 :对EHEC O157:H7标准株EDL933 Tir完整的编码区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C末端基因(命名为Tir-C),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0a(+)-Tir-C,转至E.coli 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相对分子质量,Western blot鉴定免疫原性。结果:PCR扩增出675 bp的目的片段,构建的质粒经酶切鉴定及测序与预期一致。目的蛋白在裂解上清中有表达,纯化浓度达500μg/mL,并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结论:成功表达了有抗原活性的重组Tir-C蛋白,为研究0157:H7疫苗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R392【正文快照】: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nterohaemorrhagic E.coli,EHEC)O157:H7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可引起出血性肠炎(haemorrhagic colitis,HC),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obocytopenieporpura,TTP)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玲;龙北国;胡黎平;罗军;陈健文;范宏英;;[J];热带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莫美仪;[J];实用医学杂志;1997年09期
钟珍;齐晖;李富荣;周汉新;蒋锦杏;;[J];实用医学杂志;2010年1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岭;[J];临床医学;2004年08期
董楠;刘晨;徐成刚;王雪洁;刘务玲;刘园;;[J];动物医学进展;2013年07期
徐超莲;赖卫华;刘道峰;;[J];食品科学;2014年05期
肖征;张有江;胡雪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21期
李小萍;杜惠芬;李克生;周海飞;郑悦;张远兴;;[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S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冰;[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徐静;[D];山东大学;2011年
姜容;[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熊齐荣;[D];南昌大学;2012年
叶雨丹;[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谢世琦;[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莫美仪;;[J];广东卫生防疫;1988年02期
陈思;黄昆仑;许文涛;李媛;罗云波;;[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刘艳青;毛旭虎;王庆旭;易勇;邹全明;;[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7年02期
包芳珍;方叶珍;徐丹戈;高海明;黄世旺;;[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年04期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现在的位置:&&&&
2012微生物与寄生虫检验知识辅导:埃希菌属的常规检验项目
文章来源:网络综合&&&&更新时间: 07:21
【网络综合 - 卫生资格考试】cdc将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列为常规检测项目   ehec的血清型>50种,最具代表性的是o157:h7.在北美许多地区,o157:h7占肠道分离病原菌的第二或第三位,是从血便中分离到的最常见的病原菌,分离率占血便的40%,6、7、8三个月o157:h7感染的发生率最高。且0157是4岁以下儿童急性肾功衰的主要病原菌,所以cdc提出应将大肠埃希氏菌0157:h7列为常规检测项目。
相关链接:
   |
   |
   |
(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考生所在地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江西香港澳门台湾
科目理科文科综合其他
高校所在地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江西香港澳门台湾
专业分数线
考生所在地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江西香港澳门台湾
科目理科文科综合其他
年份<option value="<option value="<option value="<option value="<option value="<option value="<option value="<option value="<option value="<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15-01-20&&
15-01-20&&
15-01-20&&
15-01-20&&
15-01-20&&
15-01-20&&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用户名:&&密码: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二) 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等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高考直通车&& 查看话题
想买大肠杆菌O157:H7的菌株,可是该怎么搜呢?
我想买E.coli o157:h7的菌株,最好是标准株咯,但是去网站上搜却发现被编号的问题难住了,例如ATCC的,大肠杆菌编号ATCC 8739,又没注明是哪种血清型的,而且ATCC里面有好多种大肠杆菌的菌种,我该怎么搜到我想要的O157:H7呢
菌种保藏中心没有嘛? 建议到
6、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MCC,http://www./index.php)
不过该类菌株属于高致病性的菌种,需要通过一定的行政审批,你们实验室要具备足够的防护和保藏能力才可以购买。
1、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http://www./show.asp)
2、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http://www.cgmcc.net/)
3、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大学(CCTCC,http://www.cctcc.org/)
4、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http://www.china-cicc.org/)
5、中国林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FCC,http://www.cfcc-/V2/)
6、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MCC,http://www./index.php)
7、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MCCC,http://www./)
8、中国药用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PCC,http://www./)
9、国家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VCC,http://www./) 推荐几家销售商吧:
北京陆桥公司
上海汉尼 NCTC 12900& &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 http://www.china-cicc.org/searchresult.aspx?val=21530
这个就是大肠杆菌O157:H7的菌株 : Originally posted by 多多8765 at
菌种保藏中心没有嘛? 有啊,发了邮件问还没回复,直接在网站上搜索还是感觉编号没搞懂 : Originally posted by
http://www.china-cicc.org/searchresult.aspx?val=21530
这个就是大肠杆菌O157:H7的菌株 这个之前就查到了,在北京的,太远了,想直接在广州买 最简单就是直接联系这边的公司,其次,你直接和CDC或者菌种保藏中心网站查找电话或传真过去问清楚,然后汇款就可以的。 : Originally posted by 忧郁的猪大肠 at
这个之前就查到了,在北京的,太远了,想直接在广州买... 可以邮寄的 楼主&&你买到这个菌种了吗?&&我也要用到这个O157:H7&&但西安这边没有&&你最后是如何买到的 ?&&还有就是我看的文献上 写的是E.coil :H7& &前面的那个6424是怎么回事 你知道不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为个人免费站点,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欢迎监督,发现不妥请立即
E-mail: & QQ:8835100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检测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检测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欢迎光临安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当前位置&&&&安康市疾控中心信息网&&&&重要文件&&&&正文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监测方案(试行)》出台
&& 为及时掌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在我国的发病情况,动态观察O157:H7大肠杆菌的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卫生部近日印发《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监测方案(试行)》。
《方案》提出开展全国常规监测和监测点监测。根据以往监测资料,选择安徽、江苏、河南及山东等重点地区,开展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综合监测。各监测重点地区,以县为单位,每省选择2个监测点,开展腹泻病人感染情况、动物带菌情况、媒介昆虫带菌情况、食品污染情况监测。《方案》还包括年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病例个案调查表、年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病例随访表、年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监测月报表、年腹泻病人粪便样本采样登记表、年家畜家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带菌调查采样登记表、 年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实验室初步检验记录6个附表,标本的采集和送检要求、 粪便标本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分离方法2个附件。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危害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它除引起腹泻、出血性肠炎外,还可发生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严重的并发征,后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我国自1997年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监测工作以来,已陆续有十余个省份在市售食品、进口食品、腹泻病患者、家畜家禽等分离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特别是1999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的暴发,表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二○○五年八月十五日
陕西省霍乱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
疫情处理预案(试行)
&&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为特征,是《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强制管理的甲类传染病之一。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感染性腹泻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危害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可引起腹泻、出血性肠炎,继发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死亡率极高。
  以上疾病可以引起散发、流行、暴发、甚至世界性大流行,不仅危害人民健康,而且影响人民正常生活、生产、旅游、经贸、交通运输,甚至社会安定。为做好霍乱及O157:H7疫情的处理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依据国家《霍乱防治方案》和《全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应急处理预案》,特制定本预案。
  二、目 的
  一旦发生疫情,确保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三、预案启动条件
  本省境内凡发生霍乱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疫情,即启动本预案。
有关暴发疫情判定和病人诊断标准,参照国家《霍乱防治方案》及《全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监测方案(试行)》执行。附件一、三
  四、对策与措施
  (一).组织领导,部门配合:
  在发生暴发疫情时,疫情发生地可根据疫情趋势和处理工作的需要,成立疫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当地政府统一领导,协调卫生、财政、宣传、工商、教育、农业、建设、公安以及爱卫会等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做好各项预防与控制工作。要及时安排疫情处理所必需的防治经费和物资,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到实处。
  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由疾病预防、卫生监督、医疗机构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紧急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研究制定疫情控制方案,落实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
  (二).加强疫情报告: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DC)在接到霍乱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疫情报告后,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逐级报告上级CDC,城镇不得迟于6小时,农村不得迟于12小时,同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省CDC在向省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同时,报告中国CDC。省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于6小时内报告卫生部。
  为了及时掌握疫情发展趋势,在处理暴发疫情时,实行疑似病例日报及零报告制度。
  1.病例的核实确诊和疫情报告统一归口于CDC主管霍乱防治工作的科室负责。
  2.基层单位发现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在进行处理的同时,按规定用最快的方式逐及向疾控部门报告。  
  3.各县区级CDC,对基层报告的疫情经调查、检验、核实确认后,随时向市级CDC报告。厂矿、部队系统的医疗单位所发现的疫情病例,按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向当地CDC报告并协助调查处理。
  4.各市CDC将所辖地区发生的确诊病例,每天应向省CDC电话报告一次,报告项目包括:病原学确诊病例数,临床诊断病例数,带菌者数,死亡人数。
  电话报告的病例,在经调查核实后,应填写霍乱病例登记表,每5天一次报寄省CDC。若有暴发疫情则应随时报告,并在流行结束后作一次病例订正报告。
  5.省级CDC,在流行期间每五天(即逢5逢10、星期日顺延)向卫生部报告一次,报告项目包括:病原学确诊病例数,临床诊断病例数,带菌者数,死亡人数。12月20日前将全省疫情综合分析报告上报卫生部。
  6.各地CDC要做好铁路、军队、边境检疫等有关单位的互通情报和联防工作,与毗邻省份要互相通报信息并加强区域性联防。
  7.各地在流动人口中发现的病例,如怀疑其感染地在其它地区,需及时向该地CDC通报情况,加强监测,并做好相应的疫情处理准备工作。对个别尚在隔离治疗中的未愈病例发现离开该地时,应及时电话通知户口所在地(含去向不明的)或转移地CDC,以便继续做好隔离、治疗、消毒等工作。
   8.各级政府有关主管人员和从事霍乱及O157:H7感染性腹泻防治工作的所有人员,不得隐瞒、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9.无疫情发生时,全省在每年的5月1日—10月31日统一实行霍乱疫情周报零报告制度,并在各级监测哨点医院积极开展肠道腹泻病监测工作。
  (三).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治疗:附件二
  (四).疫点和疫区的消毒处理:
   应根据流行病学指征划定疫点、疫区,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疫情。附件四
  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要重视和加强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在核实诊断、确认暴发的基础上,根据疫情发生特点,制订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病例进行及时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疫情发生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和疫情波及的范围,阐明流行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为疫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附表一、二
  六、疫情控制效果评价
  疫情控制期间,在卫生监督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的基础上,动态分析疫情的发展趋势和防制措施的实施效果。
  经过疫情检索,疫区在发生最后一例确诊病例后,2周内无新发病例,可经疫情应急处理专家组核定,转入常规监测防治。疫情处理结束后,要在1个月内向省卫生厅报告调查和处理结果,同时抄报省CDC。省卫生厅向卫生部报告,省CDC向中国CDC报告。
附件一:霍乱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疫情判定和病人诊断标准
附件二:霍乱及O157:H7感染性腹泻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治疗
附件三:霍乱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样品的采集送检和实验室诊断方法
附件四:疫点和疫区及暴发疫情时的消毒处理
附表一:急性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附表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
附件一:霍乱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
疫情判定和病人诊断标准
  一、霍乱的诊断:
  1、霍乱病人和带菌者的诊断:
  由于霍乱轻型病例居多,其症状和体症又不典型,不易与其它病因引起的腹泻相区别,因而病原学检查应其为主要依据。对霍乱确诊病例除以病原学为依据外,可以依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血清学检测等进行综合性诊断,并暂作规定如下:
  (1).各市、县(区)的首发霍乱病例和流行季节早期病例的确诊,必须有实验室病原学诊断依据。对报告的霍乱病例,有关卫生部门要组织力量,尽快做出实验室确诊。
  (2).在当地已有病原学确诊的首批霍乱病例定性后,对报告的病例除依据病原学确诊外,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作为临床诊断病例并正式上报疫情。
  (3).在流行期间,疫点(区)内凡有典型的霍乱症状(如突然发病不发烧,剧烈吐泻无腹痛,迅速出现脱水,循环衷竭及肌痉挛等),即使粪便培养阴性者,也应临床诊断为霍乱病例。
  (4).同确诊的霍乱病人有明确的接触史(同餐、同住或护理等)并发生吐泻症状,而无其它原因可查者。
  (5).在发生霍乱同源性暴发时,对首例或一些相关病例已经做出病原学确诊后,与暴发有关的其余病例可根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做出临床诊断并做疫情报告。
  (6).在疫源检索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五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病例,并作疫情报告。腹泻无症状者按带菌者报告。
  二.O157:H7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诊断标准:
  (1).有鲜血便、低烧或不发烧、痉挛性腹痛的腹泻病例;
  (2).腹泻若干天后继发少尿或无尿等表现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
  (3).腹泻病人粪便标本O157抗原免疫胶体金方法检测阳性者。
  符合以上条件之一者,即为疑似病例,其中(3)为新增标准。
  2.确诊病例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或其他腹泻病患者,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即为确诊病例:
  (1).从粪便标本中检出产生志贺毒素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或恢复期血清O157脂多糖(LPS)IgG抗体呈4倍升高;或经蛋白印记试验证实血清标本有与O157 LPS、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溶血素、或志贺毒素分子量一致的特异性抗体。
  (2).在流行区内,经省级专家组确认,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密切相关,并排除其它疾病的疑似病例,为临床符合病例。
(3).腹泻病例的粪便中分离出不产生志贺毒素1或志贺毒素及其变种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亦为确诊病例(不产毒)。
  3.暴发疫情判断标准:
  (1).在1个县(区)或相毗邻的县(区)境内,2周内发现不少于10例的具有显著的流行病学联系,且无其它原因可解释的疑似病例。
  (2).在1个县(区)或相毗邻的县(区)境内,2周内发现不少于3例的确诊病例。
  三.患者出院标准:
  1.病人停药后每天采便一次 ,进行病原菌检查,连续二次阴性,即可出院。疑似病人出院标准同确诊病人。
  2.陪护者与病人应同时采便,二次阴性时与治愈病人同时出院。
附件二: 霍乱及O157:H7感染性腹泻病人及
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治疗
  凡确诊的霍乱及O157:H7感染性腹泻病人和有典型吐泻症状的疑似病人必须送就近医院或医疗点隔离治疗。
  一、隔离消毒措施:
  1.隔离病床应与其他病区和房屋隔开,有单独出入的门户,远离地面水源,有专用厕所和便器,有专人看守,严禁无关人员出入。入口处应放置浸有消毒药液的脚垫和洗手消毒液或可供肥皂洗手用的水,离开隔离病室时均应洗手。
  2.确诊与疑似病人要分室收治,采取隔离措施,尽量减少陪护,陪护人员中途不得更换。
  3.病人吐泻物、垃圾、废物必须严格消毒,病人使用过的被褥应进行消毒或曝晒,食具等要消毒或煮沸。生活用水应加氯消毒,供应足量开水,严禁饮用不洁生水,污水严禁直接排入地面水中。
  二、治疗措施:
  1.霍乱病人的抢救与治疗:
  (1).病人应根据病情轻重立即给以补液。重、中型脱水病人立即用静脉快速输液抢救,待脱水纠正、呕吐停止后即可改用口服补液。轻型脱水病人以口服补液为主,少用或不用静脉补液。
  (2).推广使用口吸取补液盐(ORS):轻型病人单用口服补液盐溶液即可纠正脱水。自60年代建立口服补液盐以来,全球已抢救了数以万计的病人。在治疗点内多数霍乱病人可单用ORs液治疗,而无需静脉补液。ORS可制成袋装,使用时加温开水服用,亦可临时配制。使用ORS液不仅节约治疗费用,而且供应方便,亦可减少输液反应和因过量输液引起的死亡,是一项应大力推广使用的治疗措施。
   配制1升口服补液盐(ORS)所需原料如下氯化钠(普通食盐)3.5克,葡萄糖20克(或用普通食糖,量加倍),碳酸氢钠(小苏打)2.5克[(或枸橼酸三钠(冰化)2.9克),氯化钾1.5克。使用时溶于1升温开水中即可。
   发生腹泻时即可饮用ORS液,以预防和延缓脱水过程。家庭配制的液体必须含有糖和食盐二种基本成份。用米汤或面汤加盐服用也能起到同样作用。
  (3).病人入院后在抢救治疗的同时应立即采便送检,如当时已停止排便,可用肛拭采便,如有呕吐物,也可同时送检。对陪护者应同时采便送检。
  (4).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腹泻量,缩短排菌时间,是一项治疗霍乱病人的常规措施。因目前国外不断出现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国内局部地区亦出现耐药菌株,因而使用抗菌药物时应选用敏感的药物。轻型病人入院采便后即可给予口服抗菌药物。休克或严重呕吐病人待脱水纠正和呕吐停止后立即给予口服抗菌药物。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静滴或肌注。应按疗法规定全程足量服用。陪护人员应同时服用,疗法同病人。
  (5).鼓励病人尽可能口服补液和早日进餐,婴儿腹泻期间继续母乳喂养。
  2. O157:H7感染性腹泻病人的抢救与治疗:
O157:H7感染性腹泻病人的治疗以对症支持疗法为主,可以使用微生态制剂,原则上不用止泻药和抑制肠蠕动的药物,禁止使用抗生素,疫区内的其他一般腹泻病人应慎用抗生素。对密切接触者可进行预防性服药,首选微生态制剂。
  三、死亡病人的处理和丧葬:
  1.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病人死亡后,必须将尸体立即消毒,就近火化。
  2.尸体用5%来苏尔或0.5%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或清洗。口、鼻、肛门、阴道等开放处用浸消毒液的棉花堵塞,送火葬场焚化。
  3.特殊情况和没有火葬条件的地区,应在尸体上下及两侧撒布新鲜石灰(每具约30公斤),然后盖棺密封或用布包紧,选择远离水源,地势高处深埋至1米以下。
  4.处理尸体人员工作完毕后应用消毒液或肥皂清洗双手。疾控人员要劝阻死者亲属举行丧宴活动,并加强监督和指导。
附件三: 霍乱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
患者粪便样品的采集送检和实验室诊断方法
在有细菌学检验基本设备的基层实验室必须进行霍乱弧菌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一.粪便样品的采集和送检:
  腹泻病人样品应在发病早期,服用抗菌药物之前采取,并尽快送至实验室。采便方法可用灭菌棉试采取刚排出的新鲜水样便,亦可用直肠试子插入直肠内3~5厘米采取,拭子变成湿润并染有一些粪便颜色,避免采便量过少。
  采得的样品应立即接种于分离培养基,对剧烈腹泻病人的水样便,由于含有大量病菌,可直接进行分离培养。为提高检出率,将样品作碱性蛋白胨水(APW)增菌培养后再作分离。如果样品不能在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则可装入Cary—Blair运送培养基内送检,如果运送时间不超过24小时,可用APW运送。在实验室里APW管经6~8小时增菌后作分离培养,夏日可将运送时间计算在内。
  样品送检单上应填写病人姓名、年龄、地址、主要的临床症状,取样日期及时间,与样品一起送交实验室。
  二.霍乱弧菌的分离培养和初步鉴定:
   1.使用选择性培养基或非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
   常用的强选择性培养基:
   庆大霉素琼脂(GTA)pH8.4~8.5
   四号琼脂pH8.4
   TCBS琼脂pH8.6
   常用的非选择性或弱选择性培养基
   碱性琼脂(AA)pH8.4
   碱性胆盐琼脂(AB琼脂)pH8.4
   2.分离培养方法
   培养基的使用,可根据各地具体条件和各实验室的实践经验来选择。近年来多采用APW增菌和强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如在GTA平皿上,肠内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霍乱弧菌生长快,菌落大,35~37℃培养4~5小时原划线处即有菌苔生长,8~10小时可长出小菌落,16~18小时菌落直径达2毫米。菌落略带灰色,半透明,扁平、光滑湿润。取菌落作玻片凝集容易制成悬液,凝集状态良好。室温放置后,菌落继续增大,略带黄色,中心厚呈深灰色周边透明。
  所有粪便样品,原则上都应经过增菌培养,尤其是恢复期病人,带菌者或用过抗菌药物病人的样品含菌量少,单靠直接分离不易检出。
  3.初步鉴定试验
  霍乱弧菌的鉴定以血清学性状为主,采用玻片凝集试验进行鉴定。可疑菌落先用O1群霍乱弧菌多价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凝集阳性的菌落,再用分型血清凝集,以确定小川型或稻叶型。在O1群血清中不凝集的可疑菌落,再用O139群诊断血清作玻片凝集。为快速初步鉴定,粪便样品在GTA或AA平皿上培养4~6小时,从平皿上挑受融和生长的部分作玻片凝集试验。
  用于玻片凝集的血清效价:一般将原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成含有1:40~1:50(不低于1:32,不高于1:64)效价的稀释血清作玻片凝集。如原血清效价为1:1280,使其成为1:50,即=25.6,即将原血清稀释成1:25使用。将稀释血清滴加在清洁的玻璃片或划有方格的平皿内,再以接种环或小的接种环取可疑菌落放在血清近旁,磨匀后混入血清内制成均匀悬液。一般不超过10秒钟出现肉眼可见明显凝集者为阳性。以生理盐水为对照,检查有无自凝。
   用上述特异性诊断血清进行凝集试验,结合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即可作出霍乱病例的确诊。
   4.其它有用的试验
   在没有所需诊断血清,为检查分离的菌株是否为弧菌时可作下列试验,有助于进一步作O1群或O139群的鉴定。
   (1).粘丝试验:在GTA或AA平皿上,取18~24小时的培养物,加至滴有一滴0.5%去氧胆酸钠水溶液的载玻片上,研成悬液,阳性者很快由混变清,并变的很粘稠,当用接种环挑取时,可以拉出细丝来。所有弧菌都呈阳性反应,少数气单胞菌属菌株约60秒后也可有弱丝。阴性者呈均匀悬液状态,与蒸馏水菌液对照相同。
   (2).氧化酶试验:试剂:1%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水溶液。在GTA或AA平皿上的新鲜培养物,用接种环取少许菌落或菌苔放在滴有试剂的试纸上。氧化酶阳性时,很快出现粉红—紫红—紫黑色。所有霍乱弧菌(包括O1群和非O1)都呈阳性反应,一些其它革兰氏阴性菌也可呈阳性反应。然而,肠杆菌科细菌都呈阴性反应。
   5.培养基制备
   (1).碱性蛋白胨水(APW):蛋白胨10克、氯化钠10克、蒸馏水1000毫升。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8.4,分装试管或小瓶各5~10毫升,121℃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APW对于霍乱弧菌既可做运送培养基,又可做增菌培养基。
   (2).C一B半固体运送培养基(Cary-Blair二氏培养基):硫乙醇酸钠1.5克、磷酸氢二钠1.1克、氯化钠5.0克、琼脂5.0克、蒸馏水991.0毫升。
   加热溶化,待冷至50℃时加入新配制的1%氯化钙水溶液9毫升,调PH为8.4,分装小瓶或试管,普通蒸汽灭菌15分钟。本培养基除保存弧菌之外,还适于保存其他肠道致病菌。
   (3).普通琼脂,碱性琼脂和碱性胆盐琼脂:
   蛋白胨10克、氯化钠5克、牛肉膏3克、琼脂20克、蒸馏水1000毫升。加热熔化,调整pH为7.4~7.6,加热滤过后分装三角烧瓶。121℃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
   普通琼脂调整pH8.4即为碱性琼指(AA),再加入0.5%牛胆酸钠即为碱性胆盐(AB)琼脂。
   (4).庆大霉素琼脂(GTA):
   GTA是一种以庆大霉素为主要抑菌剂的霍乱弧菌选择性培养基。其干燥制品包括培养基的全部成份,用前取51克干燥培养基加1000毫升蒸馏水煮沸熔化即可倾注平血,不需高压灭菌,也不需后加抑菌剂。
  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分离培养和初步鉴定:
  1.病原分离 采集腹泻病人和不同宿主动物粪便标本,按照《全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监测方案》方法,进行增菌培养和分离培养。
  2.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将疑似EHECO157:H7的菌进行生化鉴定,若生化反应符合大肠杆菌的鉴定标准,进行血清鉴定。若为O157:H7、O157:H-的菌株,进行毒力因子鉴定。
  3.毒力因子鉴定:使用PCR方法包括对EHEC特异性基因的鉴定。
  4.监测结果分析:根据结果,分析不同宿主动物的毒力基因携带率和类型,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
附件四 疫点和疫区及暴发疫情时的消毒处理
  一.疫点的处理:
  疾控人员对每个病例应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填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疫点、疫区。疫点是指发生本病传染源(病人或带菌者)的地方,以出入同一门户的住户或与传染源在生活上有密切接触的若干户定为疫点,由于病人或带菌者在隔离前的外出活动,一个传染源可以有一个以上疫点。
  1.坚持“早、小、严、实”的精神处理疫点:即时间要早、范围要小、措施要严、落在实处。
  2.隔离治疗传染源:病人立即送就近指定医院或治疗点治疗,不允许长距离运送或转院,以免延误治疗和使疫情扩散。确诊时症状已消失的病人以及带菌者可在疫点内服药留验观察。
  3.疫点消毒和处理:对厕所和被病人吐泻物污染的地面、衣物、病人使用的餐具等进行严格消毒。疫点范围内进行药物灭蝇,改善环境卫生。使用地面水或大口井水,应实施桶水或缸水消毒。反复宣传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过晚或隔餐食品应重新加热,防蝇、灭蝇,饭前便后认真洗手。
  4.密切接触者的管理:疫点内人群均为密切接触者,在疫点消毒处理的同时对疫点内全部人员进行登记,询问5天内的腹泻史,并采便送检和预防服药。预防用药应选用流行菌株敏感的药物,服药时间为2天。要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外出人员要回追或追防。
  在投药结束后对疫点内检菌阳性者每日粪检一次,连续二次阴性即可解除疫点管理。如无粪检条件,自疫点处理之日起5日内再无新病例出现时即可解除。
  在疫点管理期间,点内所有人员在家留验服药,实施医学观察。大便排入疫点厕所内,便后进行药物消毒。
  在特殊情况下,如新疫区、新菌株的出现,流行早期,旅游地、对外开放点及人口稠密地区等,可实施疫点封锁并从严管理。
  二.疫区的处理:
  为了防止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疫点外的污染、继发感染和向外传播,以疫点为中心并根据疫点位置与交通情况,在农村以一个或几个村、一个乡或几个乡,在城市以一个或几个居民委员会或一个街道为范围,划定疫区。要求做到及时发现新的或已经存在的病人和带菌者,迅速予以就地管理,并防止传染源或受染食品向疫区外扩散,应做好以下工作。
  1.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使疫区群众了解情况,掌握防病知识,共同努力来控制流行。要求不去病村、病家串门。对进入疫区的人员应加强防病宣传,不吃未烧熟煮透的海产和水产品,不吃生冷食品,过夜和隔餐食品应重新加热。不喝生水,不随地大小便,改善环境卫生。
  2.饮水消毒和灭蝇:集中式供水应加氯消毒;开放性水源,大口井以及不能加氯消毒的集中式供水应实施桶水或缸水消毒。提倡喝开水,保护好地面水。
  3.管好食品和集市贸易:要求食堂不供应生冷食品,不生吃海产或水产品。食堂从业人员严格实施便后和操作前用肥皂洗手。食堂内保持无蝇。疫区管理期间海产或水产品就地销售,不准运出疫区。管理期禁止为婚、丧等举办的各种聚餐活动。
   4.疫情检索:动员群众一旦发生腹泻时即去医院诊治,基层医疗单位要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巡诊,主动发现腹泻病人,对腹泻病人进行登记、检便。阳性者按霍乱或O157:H7感染性腹泻病人处理。要分析腹泻病人动态、水样(或血水样)腹泻和痢疾样腹泻病人数量上的变化,以了解是否有可能存在流行。
   5.因大面积预防服药对控制流行弊多利少,且易造成细菌的耐药性和人力财力的大量浪费,因此对疫区大面积人群不宜作预防服药,亦不作应急预防接种。
   6.疫区管理期间停止大型集会,停止上临时性工地项目,对已有的临时性工地应加强监督,做好饮水消毒、粪便无害化处理和食品卫生工作。阳性水源禁止游泳、钓鱼和饮用。
   7.疫区的解除:最后一个疫点解除后,再观察5天,如无新病人和带菌者出现,即可解除疫区管理。
  三.暴发疫情时的处理:
   当出现暴发、流行时应尽快查明原因,除采取疫点和疫区常规措施外,可针对暴发原因和波及范围,采取以下措施:
  1.饮用水加大消毒药用量。
  2.受染食品禁止出售和食用。
  3.停止集市贸易,对一时达不到卫生要求的食堂、饭店停业整顿。
  4.受感染人群可进行预防性治疗。
  5.实施短期检疫甚至封锁。
  6.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
  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多种宣传形式,在疫区迅速开展预防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正面宣传,教育群众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住病从口入关。要让群众知道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来源和主要传播途径,特别是食品加热烧熟的重要性。教育群众一旦出现腹泻症状,应早报告。
  7.开展“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苍蝇),切断传播途径。
  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通过清理粪便、垃圾、污水,改善环境卫生状况,消灭苍蝇孳生地。落实防蝇措施,做好室内外消毒杀虫工作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迅速降低苍蝇密度。
疫区的家禽、家畜要严格管理,实行圈养,避免人畜混居,禽畜粪便要集中堆放,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发现动物特别是进口种畜种禽带菌率较高时,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向政府疫情控制领导小组进行汇报,由政府协调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附表一: 急性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一、患者、带菌者姓名 (户主 )性别 年龄
职业 单位 家庭住址
二、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时 地点
初诊日期 月 日 时 就诊单位
确诊日期 月 日 时 确诊单位
隔离日期 月 日 时 隔离解除日期 月 日
三、临床表现:
腹泻:每日 次,性状:稀便、水样便、米泔样便、
洗肉水样便、血样便、粘液便。
培养:首次采样日期 月 日,报告阳性日期 月 日,
末次阳性 月 日,共采样 次,阳性共 次
呕吐:每日 次,性状:食物、黄水、米泔样、其它 ,
培养 月 日结果 月 日 结果
症状:神志清楚、昏迷、 ,脱水:轻度、中度、重度
初诊血压 毫米汞柱。临床类型:轻度、中度、重度。
治疗:静脉补液 毫升,口服补液 毫升。
开始日期 月 日,每日 次 每次 克
服药天数 总量 克(治疗后粪检转阴日期 月 日)。
转归:痊愈、死亡日期 月 日
四、既往史:曾否患过本病 年 月,诊断依据 ,
曾否带菌 年 月,曾否被诊断为疑似病人 年 月。
五、预防接种史:疫苗名称 , , 。
接种时间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六、接触史:1.病前一周内到过何地 ,
该地有、无本病,曾否在该地住宿、就餐,食物种类 ,
有否带回水产品及其它食物 ,
家庭有无外来人员:姓名 性别 年龄 ,
来自何地 ,该地有、无本病,
曾否在家住宿、就餐,带来何种食物 , ,
接触病人或带菌者姓名 ,时间 月 日,地点 ,
接触方式:同吃、同住、同家、同单位、探望 。
饮食情况:饮生水(有、无,井水、河水、沟水,地点 ),
生食水产品 ,其它可疑食物 ,
时间 月 日 时,有无聚餐及同饮史 人数 发病人数
可疑食物 聚餐时间 月 日 时,
接触沟河水:游泳、捕捞、洗衣、其它 。
2.发病前卫生状况:饮用水源:井水(合用、单用)、沟水、河水(名称 )
污染情况:粪肥、粪具、洗衣物、病人吐泻物
水源检查情况:采样日期 月 日至 月 日 共 次
阳性 次,阳性地点 。
饮水卫生:用水是否消毒,方法 , 次/天,
粪便是否处理,方法 。
卫生习惯:饮生水(经常、偶尔、无),吃凉拌食物(经常、偶尔、无),
生吃或半生吃水产品(经常、偶尔、无),饭前便后是否洗手 。
居住卫生状况:清洁、不清洁、一般,苍蝇(多、少、无),防蝇设施 。
3.疫区本病流行史(包括病人、带菌者、疫水的地点、时间分布): 。
4.疫源检索情况:
类别 阳性日期 菌 型 采样地点和来源 备 注
七、发病后病人及排泻物转移污染情况:
月 日 地点 污染对象 方式 ,
月 日 地点 污染对象 方式 ,
八、密切接触者登记:
对 象 家 庭 成 员 其 他 人 员
接触后一周内是否发病
采样日期及结果
服药后采样日期及结果
隔 离 日 期
解 除 日 期
九、疫点封锁:
开始时间 月 日 时,范围 户 人,撤消封锁日期 月 日。
家庭消毒:开始时间 月 日,终末消毒 月 日
执行单位 。
十、调查分析结果: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单位 调查人
附表二: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
确诊病例个案调查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区(市、州、盟) 县(市、区、旗)
1.病例基本情况
a. 病例编号 W1A □□□□□□□□□
b.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W1B □□□□/□□/□□
c. 调查单位 1.县级 2.地区级 3.省级 W1C □
d. 病人姓名
e. 性 别 1.男 2.女 W1E □
f. 出生年月 年 月 日 W1F □□□□/□□/□□
g. 家庭详细住址
2.发病与报告
a. 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W2A □□□□/□□/□□
b. 发病后首次就诊单位 1.乡级 2.县级 3.地区级 4.省级 W2B □
c. 发病后首次就诊日期 年 月 日 W2C □□□□/□□/□□
d. 本次就诊日期 年 月 日 W2D □□□□/□□/□□
e.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W2E □□□□/□□/□□
f. 首次报告单位 1乡级2.县级3.地区级4.省级 W2F □
3.临床症状和体征
a. 腹泻 1.有 2.无 9.不详 W3A □
b. 每天腹泻次数 1.3次 2.3~5次 3.6~10次 4.10次以上 W3B □
c. 粪便性状 1.鲜血样便2. 脓血便3水样便. 4. 粘液便5.正常
d. 腹痛性质 1.阵发性绞痛2. 钝痛3. 压痛 W3D □
e. 腹痛部位 1.满腹 2. 右上腹 3.左上腹 4.右下腹 5. 左下腹 6. 脐周
f. 恶心呕吐 1.有 2. 无 9.不详 W3F □
g. 发热 1.有 3. 无 9.不详 W3G □
h. 少尿或无尿 1.有 2. 无 9.不详 W3H □
i. 开始少尿或无尿日期 年 月 日 W3I □□□□/□□/□□
j. 少尿或无尿持续时间 天 W3J □
k. 浮肿 1.有 2. 无 9.不详 W3K □
l. 皮肤出血点、淤斑 1.有 2. 无 9.不详 W3L □
m. 皮肤出血点、淤斑部位 1.上肢2.下肢3.面部4.腹部5.胸部6.背部 W3M □
n. 神经精神症状 1.有 2. 无 9.不详 W3N □
o. 呼吸衰竭 1.有 2. 无 9.不详 W3O □
4.生物化学检验
a.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值范围 ~ ×109/L W4A □□□□□
b.淋巴细胞分类 正常值范围 ~ % W4B □□□□□
c.血小板计数(BPC) 正常值范围 ~ 109/L W4C □□□□□
d.血红蛋白 正常值范围 ~ g/L W4D □□□□□
e.血尿素氮(BUN) 正常值范围 ~ mmol/l W4E □□□□□
f.血清肌酐(Cr) 正常值范围 ~ μmol/l W4F □□□□□
g.尿蛋白 1.-2.+3. ++ 4.+++ 5.不详 W4G □
h.尿红细胞 正常值范围 ~ /HP W4H □□□□□
I.粪便白细胞 1.-2.+3. ++ 4.+++ 5.不详 W4I □
j.粪便红细胞 1.-2.+3. ++ 4.+++5.不详 W4J □
k.肝功能(ALT) 正常值范围 ~ U/L W4K □□□□□
m.羟丁酸脱氢酶(HBDH) 正常值范围 ~ U/L W4M □□□□□
n.血清乳酸脱氢酶(LDH) 正常值范围 ~ U/L W4N □□□□□
5.治疗与转归
a. 是否使用抗生素 1.是 2. 否 9.不详 W5A □
b. 使用抗生素种类 1.丁胺卡那 2.庆大霉素 3.氟哌酸 4.黄连素5. 青霉素 6.以上联合 7.其它 9.不详
c. 抗生素持续时间(天) (天) W5C □□□
d. 肾透析治疗 1.有 2.无 9.不详 W5D □
e. 转归 1.痊愈2.未愈3. 死亡9.不详 W5E □
f. 痊愈日期 年 月 日 W5F □□□□/□□/□□
g. 死亡日期 年 月 日 W5G □□□□/□□/□□
h. 主要死因诊断 1.肾衰2.呼吸衰竭3.中枢系统功能不全4.心血管系统功能不全5.消化系统功能不全6.合并多脏器损害7.其它 9. 不详
6. 暴露因素
发病前2周内是否接触过腹泻病人
1.有 2. 无 9.不详
b. 发病前生食水果蔬菜 1.有 2 无 9.不详 W6B □
c. 吃未经热处理的肉类 1.有 2 无 9.不详 W6C □
d. 喝未煮沸的牛、羊奶 1.有 2 无 9.不详 W6D □
e. 喝生水习惯 1.有 2 无 9.不详 W6E □
f. 2周内是否参加过聚餐 1.有 2 无 9.不详 W6F □
g. 其他同聚餐者有无腹泻 1.有 2 无 9.不详 W6G □
h. 饮水类型 1.自来水 2. 压井 3. 河水4. 湖水5.溏水6. 其它水
I.居所环境卫生状况 1.很好2.较好3.一般 4.较差5.很差 W6I □
j. 家畜、 家禽种类 1.牛 2.羊3.猪4.鸡5.鸭6.其它 W6J □
k. 家畜、家禽喂养方式 1. 圈养2.放养 3. 其它 W6K □
l. 家畜、家禽粪便处理 1. 集中堆放 2. 散放 3. 其它 W6L □
7.实验室资料
a1.粪便标本采集日期 年 月 日 W7A1 □□□□/□□/□□
b1. 标本是否足量合格 1.是 3. 否 9.不详 W7B1 □
c1. 病原体分离结果 1.O157:H7阳性 2.非O157:H7阳性 3.O157:H7阳性(不产毒)4.其它致病菌 5. 阴性
a2.第1份血清采集日期 年 月 日 W7A2 □□□□/□□/□□
b2. 标本质量是否合格 1.是 3. 否 9.不详 W7B2 □
c2. 血清溶血素抗体 1.阳性 2.阴性 W7C2 □
a3.第2份血清采集日期 年 月 日 W7A3 □□□□/□□/□□
b3. 标本质量是否合格 1.是 3. 否 9.不详 W7B3 □
c3. 血清溶血素抗体 1.阳性 2.阴性 W7C3 □
8.确诊情况
a.省级实验室诊断及分类 确诊病例 2.临床符合病例 3.排除病例 4.待定病例
b.国家实验室收到标本日期 年 月 日 W8B □□□□/□□/□□
c.国家实验室收到标本种类 1.粪便标本 2.细菌分离物
3.血清标本 W8C □
d.国家实验室诊断及分类 确诊病例 2.临床符合病例 3.排除病例 4.待定病例 W8D □
9.最后诊断及分类 1.确诊病例 2.临床符合病例 3.排除病例 W9 □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者姓名:
附表二填表说明:
1、病例基本情况
病例编号:第1~6位为县级国际码,7~9位为病例顺序编号,将编码依次填写在相应栏内,国际码应根据1998年发行的国际码手册填写。如:北京市西城区第3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确诊病例,其编号为:。
调查时间及出生日期:均要求填写公历时间。
调查单位:如果几个单位同时参加调查,按最高一级单位填写。
2.发病与报告
发病年月:一律填写公历时间。
本次就诊日期:被诊断为疑似病例的日期。
报告日期:按疑似病例报告进行报告的日期。
报告单位:填写报告疑似病例的单位级别。
3.临床症状和体征
发热:体温≥38°C。
少尿或无尿: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少于20 ml,无尿或尿闭指24小时尿量少于100 ml或12小时内完全无尿。
神经精神症状:指头痛、轻度瘫痪、昏迷、间歇性谵妄等。
4.生化检查
各项检测项目的正常值填在中栏,右栏填写病例的实际检测结果中异常程度最高的数值。
5.治疗与转归
是否使用抗生素:包括病人自己服用和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种类:如使用的抗生素未列出名称,请在其它中写出具体名称。
主要死因诊断:在中栏详细填写最终死因诊断结论。
6.最后诊断及分类:填写最高级别实验室的诊断结论。
7.调查者姓名:填写主要调查者姓名。
消息来源:http://www./ 
&&&&&&& &&&&&发布时间:
安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版权所有 (最佳浏览方式:800*600 & IE 5.0以上版本)
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文昌路2号 邮编:725000
电话:6(直) 3112867(总)
传真:3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肠埃希菌要治疗多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