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定位不属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想的范畴对吗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加多宝集团品牌定位战略研究(毕业论文doc)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加多宝集团品牌定位战略研究(毕业论文doc)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18|
上传日期: 02:00:4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加多宝集团品牌定位战略研究(毕业论文doc)
官方公共微信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大区域发展战略下西安统筹科技资源的路径选择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区域规划-第四章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区域规划-第四章
大小:439.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达州市经济的区域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二十一世纪初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加入WTO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使区域经济可以而且必须在参与全球区域产业分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强化经济竞争能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西部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注入强劲动力,也提出了重大而艰巨的发展使命;近年来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到来,既使全省经济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也使区域经济的发展竞争更加激烈;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思路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面对我国、我省和达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达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发展战略研究十分重视。就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加快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思路,并经过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即:“融入成渝,联动秦巴,强工重农,兴城活商,追赶跨越,富民强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优化结构,抓好龙头,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培育航母,打造船队,构建秦巴地区的商贸中心;科学规划,强化建管,实现经营城市新突破;优化环境,大力招商,以大开放促进大跨越;放手放权,激励加压,强力推进县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我们认为,这一战略思路完全符合达州市的客观实际。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这一总体战略思路,经认真研究,提出本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参考。应当指出,本报告只是针对达州市的区域定位与发展战略,关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领域和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等内容应该另行研究,与之配套。&&& 一、达州市经济区位的变化和趋势&&& 对区域经济区位的正确判断,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达州市地处目前所指的川东北地区(包括达州、广安、巴中、南充、遂宁、广元6市)。川东北地区属盆地丘陵和盆周山地区域,面积占全省14.3%;是我省人口的主要聚居区之一,2002年人口占全省33.2%;是我省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的区域,2002年GDP占全省20.3%。长期以来,我们对川东北地区的区位认识存在着一定偏差,一是发展的思路偏重于盆地丘陵和盆周山区农业这一难解的命题;二是对区域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作用认识不足;三是对其与重庆市和接壤省区的互动关系重视不够。显然,面对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需要对川东北地区的经济地理区位及其在全省经济的地位作用重新认识。而达州市面积占川东北地区6市的23.91%,人口占川东北地区22.20%,GDP占川东北地区24.23%,在川东北地区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讲,对川东北地区经济区位的认识,重点在对达州市经济区位的认识。&&& 1、工业化进程中对达州市经济区位的再认识&&& 四川是全国农业大省,川东北地区是全省农业主产区之一。2002年全省GDP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为21.1%,比全国高6.6个百分点,而川东北地区GDP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达34.3%,比全省高13.2个百分点,达州市GDP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为35.1%(2003年达州市第一产业的比重为33.7%),比川东北地区高0.8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说明农业经济在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另方面更说明工业经济薄弱是区域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对农业反哺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 因此,认识达州市的经济区位,必须要跳出传统农业经济的思维方式,在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同时,着眼于推进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历史使命,更多地用现代工业经济的思维方式,来重新认识达州市的经济区位,全面构建和整合有利于工业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和比较优势,把达州市作为我省新兴的重点工业布局区域,充分发挥达州市的资源优势,合理利用市场半径的效应,加快以能源、冶金、建材和特色农畜产品加工、现代中成药等为特色的工业基地建设。&&& 2、交通地理条件改变对达州市经济区位的影响&&& 就川东北地区而言,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是我省交通相对不便的区域,一方面远离省会中心城市,一方面内外交通不畅,形成对工业经济和区域发展的制约。然而对于达州市而言,其交通运输条件在川东北地区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其中又以铁路最为显著,七十年代建成的襄渝和近年来建成的达万、达成三条铁路在境内交汇,各县均通火车,铁路车站达34个之多,在川东北地区乃至全省均十分突出。&&& 然而,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也应看到随着经济发展和公路建设的加快,尤其是川东北地区成南等高速公路的建成,铁路作为适宜于远程运输的交通方式,其重要性正在部分为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所取代,如近年来铁路运输客货运量的增长明显低于公路运输客货运量的增长。相对而言,达州市在这方面还不具有比较优势。可喜的是,近年来,达州市大力加强公路和机场建设,达渝高速和河市机场即将建成,交通地理条件正在重新向着有利于达州市经济发展的有利方向转变。&&& 3、行政地理区位对达州市经济区位的作用&&& 达州市地处我省东部,在行政地理区位上属川、渝、陕、鄂四省市的接壤地区。自古以来,达州市就是这一区域的商贸流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尽管在我国目前按行政区划管理经济的体制下,行政区划所造成的区域经济分割仍难以根除,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特殊的地理位置将使达州市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辐射区域和市场空间。&&& 综观川、渝、陕、鄂四省市结合部的区域经济发展,其目前仍属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达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内其他地区在总体上基本相当,其工业化进程与区域内其他地区属同一阶段,但在某些方面也略高于其他地区。因此,未来达州市一方面可以向这些地区形成辐射和吸引,拓展和扩大产品市场,构建区域经济中心;另方面也必然在一些重要方面形成竞争,尤其是在争取欠发达地区稀缺的资金、技术等经济资源方面。&&& 4、成渝经济带的扩展与达州市经济区位的变化&&&& 长江上游经济带是西部大开发确定的三大重点区域之一,成渝经济带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部分,是我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长期以来,我们对成渝经济带的界定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一般认为只是成都—内江—重庆沿线。事实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川东北地区与重庆市的经济技术联系日益增多,成渝经济带的区域概念已由原来的一线型发展为哑铃型。川东北地区作为成渝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的认同。目前,国家正在准备开展成渝经济区规划的编制工作。&&& 达州是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社会风俗与文化传统与重庆一脉相传,历来就是重庆市重要的经济辐射区域。由于行政区划的隔离和统一市场需逐步完善,达州与重庆的经济技术联系曾一度削弱,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这种联系正在不断加强,并呈加速之势。以目前全市公路客货周转量为例,往重庆方向占了50%以上,而川内和陕西等方向合占不到50%。未来达州必然与重庆在经济贸易往来、资金技术辐射、产业分工协作等方面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 二、达州市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区域比较优势是区域产业分工的基础,对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正确认识,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区域比较优势是相对的,认识区域比较优势,有一个参照系的问题。达州市地处川东北地区,主要参照系无疑是川东北地区。但在全国统一市场逐步形成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中,更需要用更广阔的视野,既立足于地处西部内陆且相对落后的客观实际,又着眼于参与全国乃至国际产业分工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达州市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综合分析达州市的比较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位于西部开发重点区域和四省市结合部、邻近特大中心城市的经济区位优势&&&&& 达州市地处川渝陕鄂四省市结合部,北与陕西接界,南与重庆相依,东与三峡库区及鄂西地区相通,使达州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广阔的区域市场空间;同时,达州市位于成都、重庆、西安、武汉四大都市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带,尤其是距重庆市相对较近,使达州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辐射源;达州市还处于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成渝经济带,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达州市经济发展将受到国家和省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回顾达州市经济区位的变化,其优势经历了由相对弱化再相对强化的过程。1997年重庆分设为直辖市后,由于当时全国统一市场仍处于形成之中,行政区划改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与重庆的经济技术联系。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内对外开放的扩大,达州与重庆以及陕西、湖北的经济技术联系不断扩大。尤其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达州市成为成渝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区域的地位加强,经济区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2、丰富的优质煤炭、天然气等矿产和特色农产品、中药材等自然资源优势&&&&& 达州市自然资源丰富,其中尤以优质煤炭、天然气和特色农产品、中药材等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达州是我省三大煤田之一,且煤质较优,煤炭总储量达5.3亿吨,其中工业储量2.7亿吨,是我国南方煤炭资源较为富集的区域;四川是我国、达州是我省天然气资源富集的区域,据中石油西南分公司资料,以达州为主的川东北气田天然气资源量达4700亿立方米,其中探明储量1200亿立方米;据中石化西南分公司资料,区域内还有计算资源量3700亿立方米,合计资源量占四川盆地5.5万亿立方米资源总量约五分之一;达州市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共有耕地29.08万公顷,已建成6个国家级和省级商品粮基地县、5个生猪基地县、7个肉(奶)牛基地县、3个水禽基地县、3个茶叶基地县、2个苎麻基地县等,特色农产品和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 当前,达州市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从煤炭资源看,近两年我国能源电力需求迅速增加,尽管我省发展电力以水电为主,但必须要火电与之配套,达州作为我省的富煤区域,其煤炭开发和火电发展正当其时;从天然气资源看,达州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含硫量较高,近年来随着天然气脱硫经济技术难关的解决,达州市天然气大规模开发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从农产品和中药材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特色、天然、绿色食品、油料、纤维和中药材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发展农产品加工、麻纺织和中医药产业前景广阔。&&& 3、以襄渝、达成、达万铁路,318国道、210国道和河市机场为骨干的交通优势&&&&& 达州是川东北地区、四省市结合部乃至四川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初步形成了以铁路为干、公路为网、机场为点、水路为补,综合配套,相互连接的立体运输体系。2002年末,达州市境内铁路总长346.5公里,铁路密度达1.39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6位;达州市公路通车里程7848公里,公路密度47.33公里/百平方公里,均位居川东北地区第1位,并分别位居全省第4、5位;公路客、货运量均位居川东北地区第1位,并分别位居全省第7和第2位。但也存在公路等级较低,等级公路比重仅为60.89%,居川东北地区末位,河市机场至今未能复航等问题。&&& 今后一段时期,是达州市交通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的重要时期,将为达州市经济发展创造重要的有利条件。从铁路看,达万铁路客货运输的全面开通和逐步繁荣,将与长江航运构成铁路水路联运网,形成新的出川达海的直接通道;从公路看,达州至重庆的高速公路即将全面建成,将显著缩短与重庆的相对空间距离,有力促进达州与重庆的经济技术联系;从航空看,河市机场即将建成复航,将大大便利达州与国内外的联系和交往,加快达州的对内对外开放步伐。&&& 4、以冶金建材、能源电力、食品纺织、机械电器等为特色的工业经济优势&&&&& 尽管达州市工业发展滞后,但相对于川东北地区各市和川渝陕鄂四省市结合部其他地区,达州市工业具有相对较好的基础。200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66.25亿元,在川东北地区位居第1位。其中又以冶金建材、能源电力、机械电器等重工业较为突出,2003年全市钢材产量56万吨,发电量30.3亿千瓦时,水泥产量197.2万吨,均位居川东北地区首位。2002年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42.7亿元,占川东北地区35.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1%。但达州市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发展相对落后,2002年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仅为南充、遂宁的约一半。&&& 今后一段时期,达州市工业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新一轮经济增长期的到来,使钢材、水泥、煤炭、电力等的需求大幅上扬,但也导致相应的生产能力快速扩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绿色食品、麻纺织品、中成药等的市场需求广阔,但达州市在这方面产业规模较小,工艺技术落后,对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制约较大。&&& 三、达州市经济存在的比较劣势&&& 对区域经济比较劣势的正确认识,也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客观认识经济发展的比较劣势甚至比认识比较优势更重要。认识区域比较劣势,也有一个参照系问题。当然也离不开在川东北地区的比较,但更重要的是用开放的视野和广阔的胸襟,瞄准国内发达地区和国际先进水平,寻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以便取长补短,扬长避短。综合分析达州市的比较劣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想观念较为封闭,改革开放相对滞后&&& 达州市地处大巴山南麓,山地占总面积71%,丘陵占总面积28%,平坝仅占总面积1%左右。由于地处内陆,且以山地为主,经济社会的开放度不高,思想观念较为陈旧。近年来,达州市大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成效显著,但由于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根深蒂固,与沿海和省内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从改革看,由于多方面原因,达州市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明显滞后,至今大部分国有企业仍在传统机制中运行,大量的国有资产处于沉淀状态,职工的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较为薄弱;从开放看,由于地处内陆山区,其招商引资存在较大难度,兼之其他主观原因,至今招商引资尚未有大的突破,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成效有待提高。&&& 2、财政实力较为薄弱,建设资金严重短缺&&& 达州市经济与全省类似,具有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特征。然而,达州市又是典型的吃饭财政,某些方面甚至入不敷出。2002年全市人均财政收入仅101.1元,在川东北地区位居第5位,仅高于巴中市,在全省排名仅19位。由于财政实力薄弱、建设资金短缺,对各方面均造成重大影响。&&&& 如固定资产投资,2002年全市投资率仅为28.1%(2003年投资率为33.76%),在川东北地区位居第5位,仅高于巴中市,在全省排名15位;又如教育事业发展,2002年全市教育事业费增长率仅为13.46%,在川东北地区位居末位,在全省仅排第17位。尤其是由于建设资金短缺,包括机场改建在内的一批重点项目工期一拖再拖,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3、城市化水平较低,投资环境尚不如人意&&&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辐射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达州市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其城市化水平不仅低于国内和省内较发达地区,也低于川东北和省内其他一些经济欠发达市。2002年达州市城市化水平为15.7%,在全省排第15位,在川东北地区居第4位,不仅低于人均GDP高于达州的遂宁市,也低于人均GDP低于达州的南充和广元市。&&& 城市化水平的落后,不仅导致经济的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降低,也是投资环境尚不如人意的重要方面。因为对于欠发达地区,吸引外商投资主要在城市,改善投资环境也主要在城市。这是达州市投资环境的重要差距,如至今市工业开发区尚未形成企业入驻的基本条件,对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形成制约。&&& 4、产业结构尚不合理,产业关联有待加强&&& 达州市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传统工业化初期的结构特征。与沿海和省内较发达的区域的差别尚且不论,在川东北地区6市比较,一方面2002年其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9.7%(2003年为26%),在川东北地区居第1位,比其他市高5~9个百分点;另方面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27.8%(2003年为31.9%),在川东北地区最低,且比其他市低达7~10个百分点。&&& 如此大的差异,即便考虑某些不可比因素,也说明达州市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亟待加强。同时,达州市产业的关联互动亦较弱,全市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足;全市原煤年产量达730余万吨,但就地转化为电能仅占15.1%;全市苎麻年产量3.6万吨,但苎麻加工严重滞后;全市天然气大开发正在展开,但天然气如何转化亟待认真研究。&&& 5、生产技术和管理粗放,经济效益较为低下&&& 达州市工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具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尽管工业增加值在川东北地区6市中列第1位,但其经济效益却有待提高。工业经济效益不仅与沿海和省内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与川东北地区其他市相比,也有明显差距。&&& 以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统计,2002年达州市每百元工业增加值实现利润仅1.1元,位于川东北地区末位,每百元工业增加值实现利税仅17.0元,也位于川东北地区末位;每百元工业销售收入实现利润仅0.5元,位于川东北地区末位,每百元工业销售收入实现利税仅7.6元,只略高于南充市;每百元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利润仅0.45元,位于川东北地区末位,每百元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利税仅6.9元,同样位于川东北地区末位。尽管同样有不可比因素,但其显然是工业未能对全市经济形成应有的强力拉动的重要原因。&&& 四、达州市经济发展的区域定位&&& 根据以上分析,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扩大区域产业分工、强化区域经济特色、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我们认为,今后一段时期,达州市经济发展的区域定位可以是:四省市接壤地区的以能源重化工业、特色农产品加工和现代商贸物流业为重点的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四省市接壤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达州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接壤地区,周边市(区)虽分属四省(市),但同为秦巴山区,自然地理相似,文化习俗相近,经济联系密切。长期以来,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至今尚未形成突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随着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已成为客观需要。达州市是区域内传统的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且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在这一区域居于前列,产业基础较好,交通运输便利,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功能基本形成,2002年通川区和达县非农人口已达38.9万人,未来应向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规模发展,把达州建成四省市接壤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其不仅将有力增强达州的区域积聚和辐射能力,而且将有力促进四省市接壤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 建设四省市接壤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关键是要加快达州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强化资源开发利用,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做大支柱产业,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实行工业化与城市化并举,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以达州城区为重点,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的积聚和辐射功能;要利用地理区位和交通运输之便,着力培养大型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加快商贸流通、物流配送、中介服务等较高层次第三产业的发展。&&& 2.川东北地区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 四川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之一。从全省看,我省能源重化工业基地不在川东北地区。但能源、冶金、建材工业的基本产品如煤炭、水泥、钢材等,由于单位产品的重量较大,因而都有相对合理的产品市场半径,其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达州市能源、冶金、建材工业在川东北地区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从资源条件看,具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石灰石等资源,资源丰度在川东北地区名列前茅,尤其天然气的开发前景十分巨大;从产业基础看,已经形成达钢、达竹煤电、恒成能源等企业为骨干的冶金、能源、建材、机械等支柱工业,重工业规模和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均位居川东北地区首位;从产品市场看,达州市的建筑钢材、煤炭、水泥等产品已在周边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电力、天然气的市场更供不应求。&&& 要把充分利用和发挥资源优势、加快能源重化工业发展作为达州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扶持,加快实施一批重点建设和技改项目,快速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包括加强煤炭资源的就地转化,加快大型火电的建设步伐;加快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尽快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对达钢等优势企业的改组改造,培育和壮大重点优势企业,逐步形成和壮大作为川东北地区乃至四省市结合部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 3.四川省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之一&&&& 如前所述,四川是我国、川东北地区是四川、达州是川东北地区的农业主产区之一。较为雄厚的农业基础,为达州市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尽管从全省看,达州在这方面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加工业发展仍较为薄弱,但其市场容量较大,发展前景广阔,而且关系广大农民的致富奔小康,关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全市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必须予以大力推进。&&& 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必须紧紧抓住加工这个龙头,强化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我省各市(州)大多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关键是看谁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更快,谁的农产品加工质量档次更高,谁农产品加工的产品更适应市场需求;必须突出优势和特色,力争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要围绕达州具有比较优势的肉牛、苎麻、油橄榄、富硒茶、地道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加工深度;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强化市场营销。要有重点地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开发适销对路产品,争创名优品牌,扩大市场份额。&&& 4.重庆中心城市的重要辐射带动区域&&&& 就大的经济区域而言,达州市是成渝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和重庆是成渝经济带两个特大中心城市,达州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这两个经济中心的辐射带动。但从经济社会的历史传承、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看,达州市与重庆市的经济技术联系更为密切,也更为重要。达州是重庆传统的辐射带动区域,其社会风俗与文化传统相似,经济社会联系历史悠久;达州与重庆比邻而居,通往重庆的交通条件更为便利,而且是重庆北上的必经通道;达州与重庆产业结构互补性较强,既为重庆提供配套服务,又承接重庆的产业转移;达州与重庆互为市场,达州市场上重庆的产品占有很大份额,达州的产品也有很大部分销往重庆市场。吸引争取重庆特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以重庆市作为达州产品的主要目标市场,是达州经济发展的合理选择和必然趋势。&&& 加强与重庆的经济技术合作,首先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正位置,甘当配角。要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充分利用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跟踪重庆经济的发展动向和市场需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注重与重庆优势互补,在产品开发中注重重庆的市场需求,在招商引资中加强对重庆的针对性。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提高合作实效,使达州成为川渝经济相融和产业互动的走廊。&&& 5.四省市结合部的商贸物流中心&&& 商业职能是城市的初始职能,区域中心城市首先应成为区域内商贸物资流通的中心。达州作为进出川的重要门户,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被誉为经商贸易的“金三角”,是川东北传统的商贸物资集散地。达州批发零售业、餐饮娱乐业、交通运输业较为发达,商品贸易辐射力强。全市200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亿元,200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亿元,居周边各市前列。2002年全市客运总量9509万人,货运总量3300万吨,在川渝地区仅次于成都和重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发展基础,达州是省规划的五大二级物流枢纽之一。&&& 加快商贸物流中心的建设,重点要培育大型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在此基础上,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技术手段,加快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步伐。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物流运输平台。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物流与信息流相结合,完善物流信息平台。积极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创造条件,大力促进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的发展。&&& 五、达州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根据以上对达州市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经济区位和区域定位的认识,按照达州市委、市政府总体发展战略思路的要求,我们认为:如何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是达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建议全市在战略重点上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加强经济结构调整&&& ——加大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是加强区域经济自身增长机制的必要手段。要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全市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条件。积极推进“三个转变”,加快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的转变,激活民间资本投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组,通过民营经济的大发展,逐步确立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全面提高区域经济效益的直接动力。要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延伸和扩展农业产业链条。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重视产业空间布局合理化,加快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视发展有市场前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城乡就业空间,并不断提高产业的规模和层次。&&& ——努力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内涵。要以市场为导向,产品为重点,加快优势产业的发展。适当集中资源,努力把能源、冶金、机械、化工、纺织、农产品加工、中医药等培育为达州市的支柱产业,促进优势产业和企业积聚,延伸产业练和产品练。利用区位优势,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 2.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加快重点项目实施&&&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投资需求是现阶段达州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抓项目、抓投入,对达州市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至关重要。要积极争取国债等政策性资金,不断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认真抓好在建国债项目,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抓紧开展重大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充实项目储备。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力争尽快新开工一批重点项目。&&&& ——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要立足资源特色,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加快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依托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优势,加快能源工业重大项目的建设;依托苎麻、油橄榄、地道中药材、肉牛、茶叶等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建设;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旅游重点项目的规划实施步伐。&&& 3.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全面扩大开放。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是实现达州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举措。要牢固树立大开放促大发展的观念,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不求所有但求所得,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的规模和水平。&&&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工作要与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城市结合起来,形成引资合力,提高引资效益。明确引资重点区域,扩大对重庆的引资力度。突出引资重点产业,利用区外资源支持我市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发展。开展引资重点活动,切实搞好服务,努力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来达州投资。&&&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认真研究与重庆和周边地区的产业和市场互补性,主动加强与成渝经济带的联系,巩固与川东北片区兄弟城市的合作,加强与四省市接壤地区有关市(州)的联系,发挥成渝地区与秦巴山区的经济走廊作用,扩大与沿海省市的经济交流,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经济协作新格局。&&& 4.以骨干企业为支撑,壮大工业经济实力&&& ——扶持重点企业发展。要不断提升达州工业支柱产业的骨干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量和作用,增强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能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扶持达钢、恒成、华电、华川、川东电缆、川环橡胶等骨干企业加快发展,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壮大重点企业支撑。加快重点工业园区建设,通过产业聚集促进工业经济规模和效益的提高。&&&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对国有骨干企业的改造改组力度,促进存量优化和结构升级。采取改、破、租、卖等多种形式,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能源、轻纺、建材、机械等行业,有重点地改造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切实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经济效益。&&& 5.以投资环境为重点,推进城市发展建设&&& ——推进城市发展建设。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加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盘活城市存量资产,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用好用活土地资源,突出以地生财,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筹资作用。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消防、市场、绿化、环境、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西外为重点的达州城区的建设步伐,发挥示范作用。&&& ——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充分认识城市综合环境在整个投资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加快推进城市软硬环境建设。要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统率,以创造良好的城市投资创业、生产经营、人居生活环境为主要目标,不断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和对外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积聚力,通过产业积聚扩大城市就业,为吸引和留住资金、人才创造条件。&&& 6.以县域特色为着眼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站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合理分工的高度,坚持市场导向,依托资源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努力适应和创造市场需求,突出县域特色,做到“以特取胜”。积极发展与大中城市的配套协作,吸引大中城市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资源,大力发展县域特色工业。要把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导入其他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特色农业发展。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努力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把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突破口,集中力量抓好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非农产业依托县城集中布局,提高非农产业的积聚效应,不断增加县城的就业机会,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居民向县城迁移。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减少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快建设连接县城与乡镇的快速通道和通信网络,强化县城对广大农村的服务功能。&&&& 六、达州市加快发展的重点产业&&& 产业门类分散、优势产业不突出是我国大多数区域经济的共同弊端,导致大多数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产业发展低水平重复,区域产业分工难以形成,比较优势难以充分发挥,这种状况很难短期内得到根本改观。但是,在产业门类分散、优势产业不突出的状况下,站在世界和全国区域产业分工的高度,通对对产业门类和产品细分,突出重点产业的优势领域和优势产品,不失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这一思路,达州市近期加快发展的重点产业如下:&&& 1、以煤电、天然气为重点的能源重化工业&&& ——煤电工业&&& 近年来,随着电力需求增加,我省以水电为主的电源结构枯水期缺电的矛盾日益突出,缺口约占总需求量20%,发展火电成为改善我省电源结构的重要途径。如前所述,达州是全省三大煤田之一,且煤质较优,年产原煤达730万吨,但目前市内发电耗用仅占15.1%,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就地发电增殖潜力很大。其不仅将有力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而且对改善我省电源结构有重要意义。&&& 要积极创造条件,扶持国家大型能源企业集团发展。在现有50万千瓦发电能力基础上,着重抓好已经国家批准的华蓥山电厂2×30万千瓦机组技改工程和万源(达州)电厂2×30万千瓦异地建设坑口电站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加快规划发展150万千瓦电力项目的申报审批工作。同时,要加快构建煤电战略联盟,开展煤电上下游产业合作。提高原煤开采能力,持续增加原煤产量,确保重点项目生产用煤。争取2005年原煤产量达到800万吨,2010年达到1000万吨,提高原煤转化利用率。到2010年,火电装机达到300万千瓦以上,年创工业产值100亿以上,使达州成为四川最大的煤电基地之一。同时,积极探索发展煤化工。&&& ——天然气工业&&&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西气东输的推进,川渝地区天然气供应日趋紧张,市场需求年增长5亿立方米以上。如前所述,在以达州市为主的川东北气田,是我省新发现的最大的整装气田,天然气资源量上万亿立方米,已探明储量1200多亿立方米,是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主要的战略接替区,是四川天然气开发新的亮点和重点。其大规模的开发,不仅将对达州经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将对四川盆地的天然气供应乃至西气东输做出重大贡献。&&&&& 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大力支持中石油和中石化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尽快形成和扩大生产能力。尤其是中石油集团对罗家寨气田581亿立方米资源的开采和罗家寨脱硫厂建设,要加快建设进程,确保在2005年形成生产能力10亿立方米/年,2010年形成生产能力50亿立方米/年;罗家寨脱硫厂2006年达到日处理天然气600万立方米能力、硫磺产量26.5万吨生产能力,2008年达到日处理天然气800万立方米能力、硫磺产量35.376万吨。要积极支持中石化集团对辖区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争2005年达到5亿立方米/年生产能力,2010年达到15亿立方米/年。同时,抓紧天然气工业项目的规划和论证,包括天然气化工、天然气发电和车用压缩天然气等,探索提高资源加工度,实现资源的就地转化增值,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天然气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2、以建筑钢材、水泥为重点的冶金建材工业&&& ——建筑钢材&&&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为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与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预计今后10年,全国钢材需求的年均增长8%左右,到2010年,全国钢材消费量将达到3.4亿吨左右。达州市现已形成以建筑钢材为主的年产钢材100万吨的生产能力,在川东北市场以及四省市结合部占有较大市场份额。随着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将进一步确立其在川东北及四省市结合部区域市场的主体地位。&&& 要加大对达钢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的产能扩张和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到2004年形成车用低合金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钢材20-30万吨;2007年形成1.5~12×400~950中宽带钢50万吨生产线;2008年建成100×50~454×300H型钢50万吨生产线;“十一五”末实现钢材150-200万吨生产规模。新增销售收入15亿元,税收1.3亿元,利润1.2亿元。&&& ——水泥&&& 投资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西部地区尤为如此。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必然对建材产品提供强大市场需求。加之水泥等建材产品受市场供应半径的限制,其市场竞争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达州市石灰石、石膏和页岩等资源丰富,并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不断增长的电力能源配套,发展水泥、墙体材料、陶瓷砖等建材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现已形成250万吨/年水泥生产能力,在川东北及四省市结合部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必须看到,现有生产能力中,属国家明令限制的机立窑生产线占绝对比重,且企业规模较小,设备陈旧,产品单一,中低档产品占主体地位,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要强化政府的引导和干预,加强技术改造和环保整治,扶优扶强,加快水泥工业重组力度,着力培育大公司、大集团。力争在3—5年内,将目前的22家水泥生产企业、250万吨生产能力,调整为5—7家企业,形成300万吨以上生产能力。同时,加大散装水泥和混疑土搅拌站建设力度,弥补达州市建筑建材业中的空白。&&& 3、以绿色、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为重点的食品工业&&& ——优质肉牛及其加工&&& 目前,我国居民肉食品消费中牛肉仅占6%,人均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五分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肉食品消费逐步指向低脂肪、高蛋白的牛羊肉。同时,伴随世界皮革制品工业重心向中国转移,市场对牛皮和皮革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全国每年缺口达几百万张牛皮,发展优质肉牛及其加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要依托达州饲草资源丰富、四季产草较均衡、可载畜量100万个黄牛单位以上的资源条件和已有国家级、省级牛改基地县和县级牛改中心、并培育出地方良种宣汉黄牛、优质肉牛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的发展基础,加快完善牛种改良繁育体系,建设优质肉牛加工生产体系,推动优质肉牛产业化进程。在现有存栏牛66.4万头、年出栏肉牛31万头(优质肉牛10万头)的基础上,尽快使牛存栏数、年出栏数和优质肉牛的比例显著提高。要重点推进与杨陵金坤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的产业化项目,建设5万头/年优质肉牛加工生产线,形成年销售收入3.62亿元,利税1.8亿元。同时,要通过实施名牌战略,促进牛肉深加工产品的发展。&&& ——优质富硒茶&&& 优质富硒茶是国内少有的独特产品,既是天然绿色饮料,又是上佳的保健品,开发潜力巨大。达州是全国土壤富含硒地区之一,万源、宣汉等地是全国著名的天然富硒茶产区,现有茶园13万亩,年产量5000吨。已形成了以“巴山雀舌”、“九顶雪眉”、“九顶翠芽”等一批知名品牌,多次在全国获奖。“巴山雀舌” 获得了中国文化名茶称号,载入《中国名茶史册》,其制作工艺编入《中国技术成果大全》第十六分册,具备相应的品牌优势。&&& 要以富硒名茶开发为龙头,跟踪国际先进生产技术和国际市场变化,发挥已有品牌优势,加快无公害富硒茶产业化项目实施,建设四川最大的无公害优质富硒茶生产基地。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2005年,建成茶园18万亩,茶叶产量1万吨,茶叶优质品率达到30%。2010年建成茶园25万亩,茶叶产量达到1.3万吨,新增茶叶初精加工能力1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3亿元,利税7000万元。&&& ——油橄榄及其加工&&& 油橄榄是世界公认的高级绿色保健食品,营养和医学价值很高,全球市场供不应求,橄榄油和花生油、豆油的价格比始终保持在8:4:1,且长期居高不下,开发潜力巨大。达州是我国适宜油橄榄种植的重点区域,现已形成良好的发展基础。开江县“川东北油橄榄种植园”是我国目前品种最齐全、品质最优的品种资源库。现有品比试验园151亩,种苗园100亩,种植基地1万亩。年产鲜果50万斤,平均出油率13.5%,形成了“绿升”牌特级初榨食用和护肤橄榄油等加工产品,具备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要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础,培育和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提高油橄榄专业化生产及综合利用水平,推进产品加工高级化,形成独具特色优势突出的生产体系及精深加工产业链,建设全国的油橄榄研发、深加工制造中心和销售中心。2010年基地建设达到10万亩,2020年达到20万亩。同时,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促进油橄榄深加工,发展从优质橄榄油到橄榄果酒、橄榄饮料和橄榄油护肤制品等在内的系列生产。力争2010年形成优质橄榄油1万吨、橄榄果酒0.6万吨、橄榄饮料0.4万吨、橄榄油护肤制品1000余吨的年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6亿元以上。&&& 4、以麻纺、中成药为重点的纺织医药工业&&& ——麻纺&&& 苎麻是宝贵的天然纤维,是绿色纺织的良好材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纺织品消费回归自然已成时尚,加入世贸组织后,麻纺品市场进一步扩大。达州是我国苎麻主产地,以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享誉国内外,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2002年全市苎麻种植面积36.7万亩,总产量3.6万吨,约占全国30%左右。现已形成苎麻脱胶精干麻7500吨、苎麻长纺2.2万锭、短纺6.3万锭的生产能力。苎麻业总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出口创汇400万美元。原料的巨大优势与加工的严重滞后,既是制约苎麻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实现苎麻业跃升的突破口。要努力将麻纺业发展为达州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要加强技术创新,攻克技术难关,提高优质品种比例,提高后续加工深度,实现从种植到坯布、印染布,到服装的产业链延伸。2005年苎麻种植50万亩(50%为1900支纱以上优质品种),原麻产量6万吨,精深加工2万吨,实现总产值10亿元,出口创汇1千万美元。着力提高苎麻单产和加工能力,2010年苎麻面积稳定在50万亩,原麻产量7万吨以上,精深加工5万吨,实现总产值20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基本形成全国苎麻产业强市。&&& ——中成药&&& 中药产业是我国在全球市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近年来,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日益增大,世界植物制品年销售额达到300亿美元,天然药物销售额160亿美元,并以10%以上速度递增。预计十五期间国内中药市场增速平均将超过15%。达州素有“川东药库”之称,有中(草)药资源2368种,《药典》收载品种431种,占收载中药材品种的80.6%;人工栽培大宗常用地道药材68种,常年收购品种200余种,常年产量5万吨左右,已形成包括中药材、饮片、中成药生产以及一批中药商业企业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总产值达到30250万元,实现税收2388万元,利润5382万元。尤其地道名优药材享誉国内外,要加强基地建设,到2010年,建成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50万亩,实现中药材产值14亿元;加快产品开发,到2010年,建成万吨现代中药饮片厂1家、中成药生产企业1家、中药保健品生产企业1家。同时建设“秦巴地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库”和“达州地产药材交易市场”。形成年总产值50亿元、利税16亿元的中药产业。&&& 5、以区域性专业市场为重点的商贸物流产业&&& 现代物流业是对传统商贸流通和交通运输业的升华提高,是我国新的产业领域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确定的以45个大中城市为中心的物流产业主枢纽已经开始构建,物流发展框架开始形成。达州是我省规划建立的现代物流业体系中的川东北二级枢纽。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对于加快达州市经济发展,而且对于构建区域中心大城市至关重要。要充分发挥川东北门户的地理区位和日益改善的交通条件的优势,用建设现代物流业的思路整合商贸流通和交通运输业资源,加快商贸物流产业发展。&&& 要以建设区域性专业市场为重点,通过加快区域性的农产品、中药材、麻纺品和日用品、建筑钢材、煤炭、水泥等专业市场的建设,抢占川东北和四省市结合部的市场区位,形成先发效应;要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局限,按照大流通的思路,对物流业发展全面统筹,整体布局,按现代物流的客观要求,既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存量资源,又对增量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促使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仓储等部门运力合理布局和有效连接,实现从“轮子”公司转向提供多种服务的“物流”公司;要结合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建设,建设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信息传输与客户、制造商、供应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商贸物流业的水平和档次和全市信息化水平。&&& 七、关系达州市经济全局的重点项目&&& 作为典型的欠发达地区,达州经济具有显著的外力推动型和投资拉动型特征,尽快实施一批对经济发展全局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是近期加快达州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将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将争取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关键点,主攻大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力争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考察论证一批,收集筛选一批。&&& 1、大型火电项目的建设&&& 抓好华蓥山电厂以大代小2×30万千瓦技改工程在建项目建设。该项目是经原国家经贸委立项同意于2003年开工建设的第三批国家重点技改“双高一优”项目,动态投资25.9亿元,预计2005年投产发电,年发电量40亿千瓦小时,产值8.4亿元,税收9600万元;加快实施万源(达州)电厂2×30万千瓦异地建设坑口电站项目。该项目已由西南电力设计院编制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国电集团四川分公司组织的评审,规划先期建设1×30万千瓦,再扩建1×30万千瓦,年发电量40亿千瓦小时,产值8.4亿元,税收约1亿元。要协助西南电力设计院尽快通过可研报告,尽快上报国家有关部门,促使项目早日开工。同时,根据煤炭资源和电力需求情况,着手规划和申报华蓥山电厂2×60万千瓦等新的大型电力项目。&&& 2、罗家寨气田的开发建设&&& 该项目开发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国家发改委[号文件批复,业主为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罗家寨气田探明含气面积76.9平方千米,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81亿立方米,可采储量436亿立方米。项目工程包括建生产井10口、备用井2口,2×300万立方米/日天然气脱硫净化厂1座等,总投资25.46亿元,计划2010年达到20亿立方米/年天然气生产能力,为2002年四川盆地天然气产量的20%,开发期20年,稳产期10年。此项目建成后,预计达州市每年可获资源税收入(13元/千立方米)2600万元、资源补偿费(平均出厂价831.66元/千立方米×1%)1663万元、增值税中央政府对当地政府25%的返还、以及脱硫厂生产带来的税收共数亿元,每年可为达州市增加GDP约10亿元。同时,罗家寨气田开发建设将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重大机遇。&&& 3、引进发展壮大一批优势企业&&& 抓住钢铁工业发展的大好机遇,重点支持和加快达钢集团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包括炼铁系统结构调整改造项目、炼钢系统结构调整改造项目、中宽带钢生产线项目,三个项目投资分别为1.8亿元、2.5亿元和3.28亿元,合计投资7.58亿元。有关项目建议书已经省计委批复,要加快编制可行性报告等前期工作,力争尽早批准建设。同时,加强对川环橡胶、川东电缆、达竹煤矿、华蓥山电厂、万源电厂、地奥天府、智强集团、智朋麻业纺织厂、大竹金桥集团、洁竹水泥厂等优势企业的扶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对农用车、柴油机、变压器、水泵和鼓风机等产品为重点的机电企业的改组改造,引进国内或国际麻纺后染整以及服装生产优势企业,延长麻纺产业链,强化资源转化增值。通过体制创新、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资产重组等措施,着力构建重点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4、科技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 达州市科技工业园区位于西外镇,北靠达巴公路,东临铁路货场,西临铁山,规划面积1.48平方公里,但目前建设进展较慢,致使引进企业难以集中布局,现有企业难以形成积聚。要将科技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和工业布局的重点区域,切实加快园区规划和建设。要理顺园区管理体制,赋予园区管理机构相应权力,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园区管理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先易后难,滚动开发,尽快完成483亩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企业入驻条件。力争2005年底,入驻企业达到10户以上,初步形成新的现代化工业积聚区的总体形象,成为达州市经济发展中新的区域增长点。&&& 5、天然气深加工项目前期工作&&& 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巨大开发前景,为达州市发展天然气深加工、实现资源就地转化增值提供了有利条件。要抓紧开展天然气深加工项目前期工作,优选天然气深加工技术路线,包括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制甲醇及其下游产品、天然气制氢氰酸及其下游产品、天然气制乙炔及其下游产品、天然气制三聚氰胺及其下游产品等。其中,根据我省电力供应缺口较大、调峰能力尤其薄弱的状况和我省现有天然气化工产品结构及其经济效益和市场供需情况,可将天然气调峰发电项目和天然气制甲醇及其下游产品、以氢氰酸为原料的精细化工项目及产品链作为论证重点。同时,无论天然气发电还是天然气化工,其关键是气价和供气量,如气价高于0.8元/方,天然气化工将缺乏竞争力;供气量太小,天然气加工将难以达到经济规模,天然气发电还有一个调峰电价问题。要积极作好协调工作,力争获得较大的供气量和较低的气价以及合理的调峰电价,为发展天然气深加工项目创造条件。&&& 八、加快达州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1.抓好一批重大项目的规划实施&&& ——抓好在建重大项目。牢固树立建设大项目、引进大资金、促进大发展的思维,抓好重大骨干项目的建设。优化对在建项目的管理,确保在建项目进度,加强协调和服务工作。加快宣汉天然气开发、河市机场、达渝高速公路、国道210和318线达州段改造、西外体育中心、开江万吨油橄榄等项目的建设进度。&&& ——力争新开工一批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重大项目。认真研究和把握国家的产业政策动向和投资方向,有针对性地选好一批重大项目。要站在为全省跨越式发展做贡献的高度,从区位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出发,争取省有关部门的重视,在项目及资金上给予倾斜扶持。集中力量搞好拟建项目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论证,做深做细可研工作。继续抓好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尽快开工建设达州至陕西高速公路、巴中至达州至梁平高速公路、渠县风洞子航电工程等项目。做好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前期工作,增强重点行业、支柱产业的竞争实力。加强第三产业重大项目的筛选评估,抓紧若干流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的申报立项。&&& 2.加强与重庆市的经济技术合作&&& ——建立与重庆长期合作的有效渠道和机制。积极宣传达州,让重庆客商更多地了解达州的资源优势、产业特色、市场前景。鼓励市级有关部门和各县主动加强与重庆对口单位多种形式的交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利用投资贸易洽谈会、市场推广会、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加强沟通与交流。发挥民间渠道,利用人员交往频繁的有利条件加强经贸联系和资金引进。——加强产业协作。通过对重庆市产业发展状况和与其产业互补性的研究,以“错位”发展的思路积极开展与重庆的产业配套协作,主动接受重庆的辐射。抓住重庆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以机械行业为重点促进与重庆的产业对接。依托重庆的大型商业集团和大型连锁企业,加快流通行业的资源整合和现代化步伐。&&& 3.聚集民间资本和发展民营经济&&& ——促进民间资本聚集。深化各项改革措施,组织、支持运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集中民间资金,转化为民间资本。按照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消除所有制歧视,努力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积极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打开民间资本进入市场的通道,促进民间资金流动,实现民间资金增值。&&& ——扩大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放开民营企业经营范围和管理限制,除国家明确限制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行业和对外开放领域,都要以与国资、外资相同的条件对民间资本开放。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相互参股、并购,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 ——改善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加强政府服务功能,属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民间投资项目,不再审批,改行登记备案制。放宽企业登记条件,简化进入手续,停收个体工商管理费。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积极开发适合民营企业的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民营企业信贷资金需要。引导和鼓励民间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4.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 ——积极引进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项目为载体,特色为依托,大力引进和培育区内外的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步伐。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基地的建设发展,形成若干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利益连接机制。以企业和农户“双赢”为目标,促进企业与农民利益的协调,通过组织模式的不断创新,形成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紧密、平衡的利益关系。在继续完善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合作社模式发展的新路子,促进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产业的发展。要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强化劳务输出的有关优惠政策,把培训劳务人员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切实加强劳务输出的组织和劳务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的经济规模,增强劳务输出的竞争能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经济效益。&&& 5.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等改革&&& ——抓住产权关键。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尽快全面完成县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改革的步伐。采取多种形式对国有企业实行产权多元化改组,鼓励区外优势企业对国有企业实行嫁接改造。&&& ——突破改革难点。以解决国企改革中的人、资、债和成本四个难点为目标,多形式转变职工身份,多方式经营资产,多层次处理债务,多渠道筹集改革成本资金。&&& ——搞好配套改革。落实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努力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切实抓好“两保”和“低保”工作,加快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 6.理顺工业开发区管理运行体制&&& ——集中力量抓好工业开发区。在城区建设中,西外新区开发要优先于旧城开发;在西外新区建设中,科技工业区开发要优先于其他非生产项目的实施。通过集中必要资源率先发展工业项目,形成开发区建设的良性循环,带动整个西外新区的开发进程。开发区建设初期,土地出让金收益可全部留在区内循环,以加快区内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以滚动开发促进工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基础设施的统筹发展,严格实行统一规划,避免“小而全”和重复建设;减轻设施建设的资金压力,按照“分步实施、滚动开发”的原则和先易后难的步骤,逐片推进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鼓励民营资本、区外资本进入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为进一步调动开发区建设各方的积极性,加强各部门的统筹和协调,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调整开发区管理模式。扩大西外管委会的行政管理职能,市政府授权西外管委会行使开发区内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部分市级部门派驻管委会的机构可调整为管委会内设部门,行使市级管理权限,同时加强对管委会的目标考核。&&& 7.强化招商引资的有关政策措施&&& ——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为重点,简化办事程序,规范政府行为。全面落实招商引资的各类优惠政策,利用信息网络等渠道,提高政策实施的透明度。通过定期发布投资指南,向企业提供产业政策、行业规划、技术标准、办事程序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完善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理审批制、项目专人负责制、过失追究制等服务制度,增强各级公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建立招商部门与市级有关经济部门、各县区市的定期联系制度,重点围绕招商项目库建设和项目实施过程加强协调配合。广泛收集各个领域的引资项目,加强项目库规范化、动态化管理。实行签约项目专人责任制,加强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定期向省招商局、项目办报送重点招商项目,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联系。&&&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除继续用好传统的合资、合作、独资等引资方式外,还要积极使用并购、产权转让、参股、拍卖、租赁、BOT、TOT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开展全方位招商引资。加大城市建设、工业开发区建设、国有企业改造、农业产业化、支柱产业发展等领域重点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开展专项招商、上门招商。&&& 8. 全方位促进商贸物流市场发展&&& ——加大政府扶持。加强对商贸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研究,建立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协商机制。制订和完善商贸物流业发展的规范性法规,对无序竞争、暗箱操作、欺行霸市等现象进行认真清理整顿,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竞争、有序发展的市场环境。&&& ——实现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商贸物流领域的存量资产,通过资产重组和技术改造,努力发挥现有仓储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潜力。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充分发挥交通枢纽的综合优势,实现协调发展。改进运输组织方式,加快从从单一运输向多式联运的转变。打破行业和地区界限,鼓励外商和民间资本投资商贸物流业,参与对国有商贸流通企业的改组和联合。&&& ——创新组织形式。以生产方式和营销方式的变革为突破口,加快商贸物流业的现代化改造,增强区域经济竞争能力。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着力抓好重点市场建设,完善批发市场物流服务功能。积极推进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促进物流园区建设,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以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多层次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为目标,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9.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强化投资项目管理。围绕结构调整目标,积极引导投资方向,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政府大型投资项目逐步实行政策听证会制度,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促进决策科学化。在不改变资金管理主体和使用范围的前提下,加强各类政府资金的统筹协调,确保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严格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度、招投标制度、资本金制度、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加强对工程质量、进度的监督管理,落实质量管理工作责任制。&&&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成本管理体系,努力降低经营成本。积极开展企业质量认证工作,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营销创新,完善营销网络。改革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提高社会综合效益。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现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注重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有机结合,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整治,对重点污染源限期整改,严防新的污染源产生;加快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积极建设生态城市。&&& 10.经济与社会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坚持科教兴川战略,进一步增大科教投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科技领域的改革步伐,鼓励和支持民营科研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鼓励工业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研机构转制步伐。&&& ——大力加强实用人才培养。坚持人才强省战略,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用好现有人才、稳定优秀人才、吸引拔尖人才的制度和体制环境,大力开发人才资源,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强实用人才培养和劳务人员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逐步把职业培训的重点转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上。充分发挥各类企业作为技能型人才开发主体的作用,逐步建立一支规模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对城镇就业人员的全覆盖。完善城镇低保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社会化。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培训和服务,努力提高全社会就业率,促进就业形势稳定。
正月是农历新年的开始,人们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所以,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当然,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一样,过年的禁忌也是不一样的。
想不想来一次环球旅行,抛开所有,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没有人认识,邂逅不同的自己。不管我们是带着什么目的出发的,最后常常能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
mydarlingliling
中国热点博客
小马发光520
请注意使用文明用语
画报点击数0
文章点击数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品牌战略规划指导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