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硕士论文格式工科硕士需要发表论文吗?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工科硕士与工程硕士的区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研究生遇延期毕业困扰面子问题等压力随之来
  硕士、博士研究生,这群站在大学生金字塔顶端的高材生,如今正因“严进严出”这一研究生培养机制的转变,遭遇“延期毕业”的“共同的烦恼”,就业去向、国家补助、“面子问题”等压力随之而来。
  上海交通大学沈文忠教授认为,研究生的毕业时间应该尊重导师意见,以研究生自身的科研成果和能力达到要求为准。端正科研态度,勤奋努力是完成学业的关键。不少高校也在研究生培养机制上做出新的探索。
  五成博士生毕业延期
  今年已经博三的于彤(化名)是同济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她最大的担忧在于“是否可以按时毕业”。她告诉记者,按照往年的情况来看,能够如期毕业的博士生“凤毛麟角”,“在学院,跟我同届的博士生有20多人,目前听说导师允许6月份答辩的不超过5人,那些表现很好的学生最早也要9月或者12月份才能答辩。”
  和于彤有着同样困扰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太阳能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刘臣(化名),他告诉记者,研究所每年大概有一半的博士不能如期毕业,有的确实是因为科研水平没有达到学校规定的博士毕业标准,但也有达到标准仍被导师“扣留”的学生。这让低年级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们诚惶诚恐。
  与理工科专业博士相同,文科专业博士也有延期的担心。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张晓晴(化名)告诉记者,博士生在原有3年制培养计划下,约有90%的人需要延期。2011年起,历史系将博士学制改为4年,情况才有所好转,延期比例下降到20%-30%。但与理工科博士“被延期”不同的是,大部分历史系博士生都是主动要求延期毕业,比如因为读博期间出国交流,回国后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不够。
  “延期毕业”的现象,现在也逐渐向硕士研究生蔓延。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硕士研究生叶钢(化名)去年3月收到一份咨询公司的录用通知书,谁料5月接到导师的通知,要求他延期毕业,理由是“所从事的研究不够完善,不全面,没有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叶钢说,除了他,同一课题组的其他三名硕士研究生也全部被要求延期毕业,原本找好的工作全都打了水漂。
  “被延期毕业”压力大
  不能如期毕业,给大部分研究生带来了心理和生活上的担忧。除了可能丢掉原本已经“到手”的工作,被延期毕业的研究生都不再享受国家补助,部分高校学生宿舍也要重新申请。
  “同济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化学博士研究生的毕业标准是至少发表三篇SCI学术论文,并完成毕业论文;交大太阳能研究所的要求是发表两篇B类SCI文章并完成毕业论文;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要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三篇学术论文并完成毕业论文……”据了解,在高校制定的研究生毕业标准基础上,各个专业乃至导师会根据专业具体情况“抬高”对于研究生毕业的要求。
  “被延期”,还会让部分自尊心较强的同学感觉“丢面子”。“从小到大我都是众人眼里的高才生,一想到可能会延期毕业,实在没有勇气跟家人讲,他们也不能理解。”刘臣告诉记者。有“延期毕业”的压力,尤其是认为自己已经达到标准的研究生。被延期的学生,对导师的怨言随之而来。“科研成果著作权、实验室经费的分配……”诸多细节成了激发师生之间矛盾的导火索。
  “延期毕业”,谁之过?
  硕士、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于彤说,现在确实有很多博士生并不是出于对科研的热爱而选择继续深造。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本科毕业时还没有清晰的发展路径,同时为了躲避就业压力而读博。“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博士浑浑噩噩读了两年,才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此时放弃又舍不得,只能硬着头皮坚持混个学位。”
  在理工科的实验室里,大家一致公认地称导师为“老板”。这个称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工科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研究生每天在实验室里帮助导师做课题,导师每个月按照情况给学生发放一定数额的补助。“这种关系,更像是工厂里的雇佣关系。”刘臣说,很多学生认为跟导师沟通是“不可能的”,他说“这就像一个在饭店端盘子的服务员,根本没有资格跟老板提出异议。”
  不过,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教授认为,目前我国研究生教学采取的是弹性学制,“延期毕业”说法的合理性还有待商讨,在允许的年限内拿到学位都是正常的。在国外,研究生毕业唯一标准就是导师的认可,而在国内,还需要同时达到学校为研究生设立的“最低标准”。随着国内对于研究生教学标准的提高,导师对于研究生的能力要求也更加严格。“针对不同学位需求,导师会提出不同要求。这是好事,说明国内研究生培养正在同国际接轨。”沈教授说。
  据悉,目前各个高校也根据学校和学科具体情况对研究生学制做出探索。以复旦大学历史系为例,不仅将博士研究生的学制由原有的3年转为“默认的”4年制,即3年可以完成科研任务的学生可以毕业,即使要继续进行第4年的研究,仍然可享受国家补助。据了解,从明年起,历史系对博士发表论文的要求也从“三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削减到两篇,“这样大部分博士生在规定学制内达到毕业要求应该比较容易了。”
  同济大学化学系学工部老师丁奇告诉记者,学校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导师指导博士生的数量,“如果博士生迟迟不能毕业,那么导师招收新生也会受到影响,不会出现导师故意拖延研究生毕业的情况发生。”
稿源: 文汇报
编辑: 杨朔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广东广播电视台 现代教育频道>>图文新闻>>现代教育快讯
复旦博士论文参照小说 引用历史系作者杜撰发布时间: 点击:1038上:博士论文中的注释。下:章骞在架空小说里杜撰的书目。博士论文“完全参照”小说?11月18日13:15,著名海军史研究者章骞(@聖寶劍橡葉騎士)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称:“曾给某架空小说写了架空海军史:‘naval history.pdf’,不过查到了一篇2011年国关学院关于美国海权的博士论文。其142页内容表5.2完全是参照了我这部架空史,奥匈埃及都是我架空的。其中我标注出处的注脚20也是我的杜撰。以后还请注意。”并且还附上了那一页博士论文的截图以及自己那本小说的下载链接。根据微博上提供的链接,澎湃新闻下载了章骞所撰的架空海军史《近100年海上力量纵览》电子版,随后,记者又通过搜索关键词“美国海权”在中国知网上找到了那篇涉嫌引用架空小说的博士论文,题为《美国海权研究:成因与变迁》,封面页显示作者是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的薛晨,指导教师为沈丁立教授,论文完成日期为日。根据章骞的提示,这篇博士论文涉嫌“完全参照”其架空小说《近100年海上力量纵览》的内容出现在第142页,属于整部论文最后一章“美国海军战略变迁的动因分析”的第一节“威胁、安全及其认识”。论文作者为了说明美国海军对于国家安全威胁认知的模糊,举出了所谓“彩虹计划”(Plan Rainbow)的例子,“这些计划以不同颜色标示美国在未来战争中可能的敌人,每一种颜色代表一个国家”。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情况,作者还专门为“彩虹计划”制作了一个表格如下:根据《近100年海上力量纵览》的目录,记者随即又找到了其中关于美国“彩虹计划”的段落:“首先针对大西洋可能遭遇的对手,对德国使用黑色计划(Black)为代号,奥匈帝国使用米色计划(Beige),意大利使用银色计划(Silver),西班牙使用橄榄绿计划(Olive),葡萄牙使用柠檬黄计划(Lemon),爱尔兰是翠绿(Emerald),荷兰使用棕色(Brown),丹麦、冰岛使用靛青计划(Indigo),俄国使用紫色(Purple),法国和法兰西帝国殖民地使用金色计划(Gold)等等,对于大英帝国虽然从现在看来和美国海军发生争端的事态并不明显,但是美国人不但使用红色计划(Red)来将英国作为假想敌,而且对于整个大英帝国的各个自治领或者主要领地,他们也都细致地用各种红色来命名,比如加拿大为深红(Crimson),澳大利亚为猩红(Scarlet),新西兰为石榴红(Garnet),印度为宝石红(Ruby),南非为朱红(Vermilion)等。对于太平洋一线,其主要潜在对手中国和日本分别使用黄色(Yellow)和橙色(Orange),对于一些其他地区,像高丽使用黄褐(Ochre),安南使用芥末色(Mustard),暹罗使用青瓷色(Seacrest),东印度群岛使用肉桂色(Cinnamon),菲律宾使用天蓝(Celeste)等。从这两条战线扩展,还可以到达中东地区,这里对于土耳其使用青绿色(Turquoise),波斯使用鲜绿色(Viridian),埃及则使用丁香色(Lilac)。而对于其传统的作战对象加勒比再扩展到南美地区,就拿前几年美国对墨西哥实施的行动,便称之为绿色计划(Green),而对于美国的石油资源最为密切的委内瑞拉定则为玫瑰色(Rose),其海军的交通要冲巴拿马则为棕褐色(Sepia),其他还有如巴西为柚色(Citron),阿根廷为钴蓝色(Cobalt),智利为粉红(Pink)等。美国自身在计划中也以蓝色(Blue)自称,但是如果国内发生动乱,则以白色(White)称呼其内乱势力,饶有兴味的是,内乱之计划除了美国自身,他们还针对俄国国内可能出现的反对势力,将其称为紫罗兰色(Violet),作为可能出现的行动代号。”通过简单比照可以看出,这篇博士论文里“彩虹计划”列表中的18个国家及其对应颜色全部包含在章骞小说的上述段落中。其次,让章骞判定此表格内容“完全参照”其架空小说的关键证据是表格下方的注释来源:“J.Brian,The World Strategy of United States(Oxford Press,1905)”,这与章骞在小说中杜撰的脚注“布莱恩, J. 《合众国的世界战略(The World Strategy of United States)》(牛津, 页”完全一样,只不过将作者和出版社信息都翻译成了英文。而关于这本所谓《合众国的世界战略》,章骞在微博上明确表示:“这本书是我杜撰的,书的‘作者’是原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钓鱼,还是游戏?章骞的微博甫一发布,立即引起广大网友的热烈反响,截至记者发稿时,这条微博已有656次转发,79条评论和33次点赞。很多网友在评论时都对当下的学术规范表达了嘲笑和质疑——@孔中之窥:这种程度的学术事故能达到收回学位了吧?@思考着的PM:的确,国内一些研究生对信息真实性的判断能力很不乐观。@明谿竹:学院派本该是文献能力扎实,想象力欠缺的典型。但是在关于近500年历史的研究及探索中,大陆学院派文献能力和想象力都非常糟糕,架空小说的内容出现在政府网站里不奇怪,没文化是常态。出现在学院研究文献里就是万万不该。@国关玉聃:谢谢,最近正好学院在抓学术规范,我反映一下。这个博士我不认识,找了他的论文来看,章老师所言不差。二手文献要查找原文,找不到也该注明转引,这是基本规范,这位博士显然没有遵守。当然,也有很多人对这部能让复旦博士信以为真的架空小说产生了好奇。所谓“架空小说”,通常是指时代背景、人物、时间为虚构或半虚构的小说,多在网络上流行,代表作有阿越的《新宋》和马伯庸的《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等等。按照虚构程度,又可划分为全架空小说和半架空小说。半架空小说并非完全虚构,一般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创作而成,《近100年海上力量纵览》应属此类。翻阅《近100年海上力量纵览》电子版,其封面页上写着“原著者:赫伯特?W?威尔逊”,载《海军联盟期刊》v.17,no.4,1912.4,译者为“好龙公”。扉页上还有一段署名为青岛《海权》编辑部在1913年6月所撰的“编者按”。章骞杜撰的世界近代海军史封面与一般的架空小说不同,这部架空的世界近代海军史全文有多达47条注释,并且还在末尾的“参考书目”中列出28种论著和17种文件报刊。总之,无论是从写作方式,还是注释规范的角度,这部精心杜撰的架空小说都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如此用心的架空小说很难不让人联想起以往那些经常在历史、政治论坛社区上出现的语言陷阱,俗称“钓鱼文”。例如,网友@独孤_雨 在转发微博时就问道:“naval history算不算钓鱼文呢?”但章骞对此明确予以否认。章骞在微博上针对网友认为这部小说是“钓鱼文”的猜测予以否认。其实关于这部小说的写作起因,章骞早在日的博客上就有说明:“从2002年开始,我曾经为朋友中华杨的虚拟小说《异时空:中华再起》担任历史参谋。而后这个团队还有不少有趣的朋友加入,其中原来是专业编剧的朋友愚蠢猎人又假《异时空:中华再起》的世界,构思了他的小说:《异时空:间谍》。他们几位希望本人给构思一个在那个世界里的海军历史。于是本人在2006年草草作了一个设定,时过境迁,最近翻出旧文,读来依然是饶有兴味。”复旦硕士生不用发表论文也能毕业
毕业论文要盲审--新闻看点―上海频道-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复旦硕士生不用发表论文也能毕业
毕业论文要盲审
来源:东方网 作者:张茜茜 选稿:杨洋
  东方网12月30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复旦大学2011年入学的经济学院、中文系、史地所三个院、系、所的研究生开始试点:硕士生无须再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博士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文章(原为3篇)即可毕业。此举一改大多数高校多年来实行的“一定要在核心期刊发文章才能毕业”的规定。今后,学生可以按部就班地读书写论文,不用为了发文章而发愁了。    大概是在十余年前,我国不少科研单位和高校就制定了这条硬性规定:研究生要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能获得学位。如规定博士生必须发表1篇以上SCI或2-3篇核心期刊论文;硕士生发表1篇以上核心期刊论文。然而,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规模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研究生需要发文章,而论文期刊有限,国内部分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就成为潜规则。有些时候,一些研究生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写一篇好的文章,发表的速度却没有花钱买版面来得快。而大量低水平、重复的垃圾文章,制造了大量垃圾刊物。    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相关部门对部分学院的一线导师、分管院长等做了调研,并最终做出决定:在经济学院、中文系和史地所三个院、系、所取消硕士生必须要发表论文的规定,博士生在核心期刊的发表文章也从原来的3篇要求减为2篇。    之所以选择这三个院系,是由其学科自身特性决定的。中文系属基础类学科,经济学院偏实用,而史地所自律性较强。在过去几年中,复旦史地所共产出了好几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占到全校文科类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相当比例的份额。因此,学校认为,他们本身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就把控得非常好,即使没有“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才能毕业”这个规定,也可以做好。    在不要求硬性写论文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呢?不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不代表学生不用写论文。此次复旦被选中的院系都制定了严格的配套方案。包括中文系、经济学院、史地所和数学系在内的四个院、系、所的所有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都要参加盲审,以前则仅是抽检。此外,各学科也会相应增加、调整课程的分量,比如通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等环节来随时监督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发表文章也将作为奖学金评定的优先指标。各学科还会举办一些学术论坛,院系要求研究生必须要有可以在论坛上发表的论文,并须经得起业内人士的推敲、评判等。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顾云深认为,学校不是不要求学生发论文,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发表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不要单纯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不要靠发文章来换学位。    近年来,关于“取消研究生必须发文章才能毕业规定”的呼声一直很高。去年,某媒体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68.3%的受访者认为与过去相比,现在硕士论文的学术水平降低了,53.1%的人赞同取消硕士生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早在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就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指标,此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交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多所学校相继效仿取消,规定学生即使没能发表论文,也能毕业。此后,电子科技大学的部分学科也不再强行要求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上海频道推荐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科硕士论文字数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