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安置区建设项目三通一平、土地平整1500亩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是编写什么类环评文件(报告书或报告表或

您现在的位置:&>&&>&&>&
育龙网&WWW.CHINA-B.C0M&& 日&&来源:互联网
核心提示:
案例 四川芙蓉集团筠连矿区武乐煤矿1.煤炭开采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的重点是什么?答:矿井开采产生的地表沉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案例 四川芙蓉集团筠连矿区武乐煤矿1.煤炭开采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的重点是什么?答:矿井开采产生的地表沉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及保护措施(沉陷预测和生态恢复等)、产业政策与规划相容性分析、工程分析、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地下水、地表水)、声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和综合利用(废水、瓦斯、煤矸石的综合利用)。2.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应从哪些角度考虑问题?答: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应从区域水文地质(岩性,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地质构造、采煤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等几个方面,结合开采区已有矿井采煤后对地下水的影响和评价项目的实际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其环境影响,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对煤层顶板或底板较为敏感的含水层,可采取划定禁采区的办法减缓其影响,对井田采区或开采巷道毗邻水断层和河流的,要按设计规范留设足够宽度的防水煤岩柱,确保采煤不对这些敏感地段产生明显影响。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是什么?答:(1)建设期生态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生态环境影响:大量的地表剥离、挖填方将会破坏地表植被,加剧水土流失。保护措施:做好施工规划,划定弃土弃渣点和施工范围,减少施工影响、尽量少破坏原有的地表植被和土壤;施工结束后对于临时占地和临时便道等破坏区,及时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重建。(2)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和治理措施:运营期的主要生态影响是采煤沉陷及沉陷引发的地下水的漏失对自然植被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由地表沉陷引发的建筑物破坏和居民搬迁等社会环境影响。治理措施:对沉陷土地的恢复按照因地制宜、适林则林、适耕则耕的原则进行土地恢复;对无法恢复的基本农田,做到“占补平衡”,对受影响的农户进行经济补偿;对搬迁地进行迁入地的承载力分析;对地质灾害要开展地质灾害评价工作,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4.国家对煤矸石、矿井水和瓦斯的综合利用政策方面有哪些规定?答:国家对煤矸石、矿井水和瓦斯的综合利用政策有《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47号)和《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分别对矿井水的综合利用率、瓦斯的抽采利用率和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率等做了相应的规定。5.矿井水的处理应注意哪些问题?矿井水有哪些综合利用途径?答:矿井水的处理应注意其相应的指标与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处理工艺的选择及处理后的矿井水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并提出具体、有可操作性的矿井水综合利用方案,同时要注意预留处理设施场地,选择合适的工艺,预防大量酸性矿井水的涌出。处理后的矿井水可做为生产用水、防尘洒水,消防水,电厂用水,也可做为绿化及农林灌溉用水等。 ...
案例 济宁―徐州高速公路(江苏段)工程1.列举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方法生态环境调现状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1)森林调查:类型、面积、覆盖率、生物量、组成的物种等;评价生物量损失、物种影响、有无重要保护物种、有无重要功能要求(如水源林等)。(2)农业生态调查与评价:占地类型、面积、占用基本农田数量、农业土地生产力、农业土地质量。(3)水土流失调查与评价:侵蚀面积、程度、侵蚀量及损失,发展趋势及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工程与水土流失关系。(4)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公路沿线景观敏感点段,主要景观保护目标及保护要求,公路建设与重要景观景点的关系。本项目现状调查方法有:现有资料收集、分析,规划图件收集;植被样方调查,主要调查物种、覆盖率及生物量;现场勘察景观敏感点段;也可利用遥感信息测算植被覆盖率、地形地貌及各类生态系统面积、水土流失情况等。2.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A拆迁和基建 取弃土场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地占用 改变土地用途 植被破坏 地表扰动B拆迁社会环境的影响:拆迁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动迁安置 景观影响 交通阻隔C施工基建造成水土流失、D施工机械爆破作业等产生噪声影响E基建、路面铺设和运输等产生粉尘 扬尘 沥青烟影响F施工工程用水和生活污水对地下水 地表水的影响3.取、弃土场一般应如何恢复?答:分层开挖,开挖前先将表土剥离,集中存放,用于覆土复耕或植被恢复。取土场:首先在取土时应该分层进行,开挖前先将表土剥离,集中堆放,并保存好(遮挡,草帘、聚乙烯布覆盖),用于覆土复耕或植被恢复,在取土完成后,进行边坡整修(一般应修成缓坡,以利于雨水汇入),最后将原来的表土填回摊平,这样取土坑内就有了土壤层,加上从边坡汇来的雨水,就产生一种洼地效应。当然取土场也可恢复为农田、渔塘,也可以植树种草,但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特别是降水等气象情况。干旱区与湿润区就有不同。弃土场:弃土场一般选择在地势较低处,在弃土前也应挖出表层土壤层,并保存好;“先挡后弃”(对弃土堆容易发生坍塌的一侧设置拦挡设施)在弃土作业结束后,将原表层土覆盖在弃土堆上,进行人工绿化(植树、种草);在弃土堆外围设置排水沟,以防洪水冲蚀。弃土场一般应如何选择?首先,利用已完成取土作业的取土场(此时可以称为取土坑,在取土场恢复之前可放置弃方),其二,选择地势低凹处,但应避开排洪泄洪区,充分利用沿线城镇建设等留下的坑凹、洼地。如何选择取土场?取土场合理性分析?公路沿线设置取土场,遵循集中取土、尽量减少取土场数量,减少占地的原则。尽量考虑少占耕地,不占水浇地;选择路线沿线未利用的岗地或低产田进行取土。优化设计方案,降低路基高度,利用(粉煤灰)作为路基填料等措施对于减少占地非常有效,其他减少耕地措施或取土场恢复措施需要在下一设计阶段细化。(考点。)4.噪声超标治理的措施一般有哪几种?答:线位调整、声源上降低、传播途径上降低、受声敏感目标自身防噪。线路优化比选,进行线路和敏感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调整;线路路面结构、路面材料或是路基、道轨材料改变;道路和敏感建筑物之间的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临街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变更、声屏障和敏感建筑物本身防护;优化运行方式(包括车辆选型、速度控制、鸣笛控制主运行计划变更等)和进行远距离拆迁安置等。5.如果声环境评价为一级,其工作基本要求有哪些?答:一级评价的工作的基本要求(1)声环境现状监测全部要求实测;(2)声环境预测要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绘制工程运行期等声级线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3)给出项目建成后各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范围和程度;(4)对工程项目噪声级变化应分阶段分析评价(如建设期、投产运行后的近期、中期、远期);(5)对于项目建设而引起周边地域或时域声环境变化给予分析(如机场建设引起相关道路车流量增多噪声升高);(6)对建设项目设计中或环评中提出的不同选址方案、选线方案、建设方案等进行同等级定量评价分析;(7)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和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对策,并进行经济与技术可行性分析,给出降噪声效果。二级评价的工作基本要求:(1)声环境现状监测以实测为主,可有针对性适当利用当地已有的环境监测资料;(2)声环境预测要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绘制项目建设对城镇规划区影响的声等值线图;(3)分析项目建成后各噪声级范围内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范围和程度;(4)按工程不同阶段分析评价声环境影响情况;(5)针对建设工程特点和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分析其降噪效果。三级评价的工作基本要求:(1)声环境现状调查可利用当地已有环境监测资料,并给予说明;(2)针对重点敏感点进行预测评价,对项目建成后噪声级分布进行分析并给出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3)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降噪效果分析。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车辆、机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尽可能缩小施工作业带宽度,以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碾压。施工便道应尽量少占用耕地。材料堆放场、拌和场及预制场等尽量设置在公路征地范围内,并设置在居民下风向200米以外,施工营地租用当地民房或设于公路征地范围内。公路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1.一般要求:分期分段描述生态现状,分期分段进行影响评价,并分期分段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现状评价要突出沿线区域环境特征。影响评价要关注生态敏感目标和重点保护对象。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要按不同环境区段特征及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方式与程度,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措施;关注生物阻隔影响与生物通道建设;注意土石方平衡与调运;若建设项目处于“三区”,则必须有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专门章节。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景观生态影响评价。2.公路项目的工程分析2.1主体工程(一般公路工程的主体工程包括哪些?)路基工程/互通式立交桥/桥涵,特别是特大桥、大中桥等2.2附属工程(一般高速公路和附属工程主要有哪些?)管理处(站)、收费站、服务区/导水堰、防洪坝、紧急停车带/通道/防护栏/标线、标志、警示牌2.3依托工程一般有供水、供电、供气、通讯、供热2.4临时工程(一般公路建设临时工程有哪些?)取弃土场/砂石料场/运输便道/施工营地/拌合站/物料堆放场公路建设的重点工程(又一种问法,公路建设的重点工程主要有哪些?)隧道/大桥、特大桥/高填方路段/深挖方路段/互通式立交/服务区、收费站/取土场弃土(渣)场/施工作业场(施工营地、物料堆放场、混凝土拌合站、水稳场、沥青拌合场)一、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应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影响和潜在影响因素,能量化的要给出量化指标。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工程概况介绍工程的名称、建设地点、性质、规模和工程特性,并给出工程特性表。工程的项目组成及施工布置:按工程的特点给出工程的项目组成表,并说明工程的不同时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结合工程的设计,介绍工程的施工布置,并给出施工布置图。2.施工规划结合工程的建设进度,介绍工程的施工规划,对与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关系的规划建设内容和施工进度要做详细介绍。3.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通过调查,从生态完整性和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对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源强进行分析,可能定量的要给出定量数据。如占地(湿地、滩涂、耕地、林地等),植被破坏量,特别是珍稀植物的破坏量,淹没面积,移民数量,水土流失量等均应给出量化数据。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项目建设中的主要污染物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和噪声发生源源强。废水给出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废气给出固定源、移动源、连续源、瞬时源的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固体废物给出工程弃渣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噪声则要给出主要噪声源的种类和声源强度。5.替代方案结合工程设计,主要就替代方案的生态环境影响强度,特别是量化指标与推荐方案作比较,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工程选线、选址推荐方案的合理性。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技术要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工程分析一般要把握如下几点要求:(1)工程组成完全。即把所有工程活动都纳入分析中,一般建设项目工程组成有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有的将作业场等支柱性工程称为大临工程(大型临时工程)或储运工程系列,都是可以的。但必须将所有的工程建设活动,无论临时的、永久的,施工期的或运营期的,直接的或相关的,都考虑在内。一般应有完善的项目组成表,明确的占地、施工、技术标准等主要内容。(2)重点工程明确。主要造成环境影响的工程,应作为重点的工程分析对象,明确其名称、位置、规模、建设方案、施工方案、运营方式等。一般还应将其所涉及的环境作为分析对象,因为同样的工程发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其影响作用是很不相同的。(3)全过程分析。生态环境影响是一个过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必须做全过程分析。一般可将全过程分为选址选线期(工程预可研期)、设计方案(初步设计与工程设计)、建设期(施工期)、运营期和运营后期(结束期、闭矿、设备退役和渣场封闭)。(4)污染源分析。明确主要产生污染源的源,污染物类型、源强、排放方式和纳污环境等。污染源可能发生于施工建设阶段,亦可能发生于运营期。污染源的控制要求与纳污的环境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同纳污环境联系起来做分析。(5)其他分析。施工建设方式,运营期方式不同,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影响,需要在工程分析时给予考虑。有些发生可能性不大,一旦发生将会产生重大影响者,则可作为风险问题考虑。例如,公路运输农药时,车辆可能在跨越水库或水源地时发生事故性泄漏等。 ...
案例 北京地铁四号线工程1.城轨建设分不同期建设时应注意那些问题?答:环评文件批准后,如以后各建设期的建设时间超过5年,则建设单位应按有关规定重新报批环评文件;项目竣工验收应分期分阶段进行。本工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产生的污染物以能量损耗型为主:噪声、振动、电磁辐射;以物质损耗型为辅: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对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为主:居民出行、拆迁安置、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城市景观、文物古迹、社会经济等;以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为辅:城市绿地、古树名木等。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城市生态、城市景观、声环境、环境空气、水环境。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城市生态、噪声、振动,对环境空气、水环境和电磁环境影响较小。2.列车噪声源强类比时应注意哪些类比条件?答:主要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选择边界条件近似的既有噪声源进行类比监测和调查;并在些基础上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噪声现状背景值和设计作业量,采用模式法计算各预测点处的环境噪声等效A声级。在进行类比实测时,关键的要求是测量对象、测量参数、测量方法、测量的量以及测量环境等边界条件的一致性,即既有车辆(设备)类型与新建项目车辆(设备)类型、运行工况、线路形式、轨道结构,以及环境条件在尽可能相似的情况下,按照有关测量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对既有列车(设备)噪声进行类比测量。3.位于城区的站场开挖噪声超达标应使用哪个标准进行判定,措施有哪些?答:站场开挖执行《施工场界噪声标准限值》,评价范围为场界外1m,遇到敏感点时不应适当扩大;分析其影响时应按《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要求施工单位场界达标即可,不应分析工地施工对场界1m以外居民的影响;施工期减缓噪声影响的措施主要有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安装隔声屏或罩等;加强场站施工方法的分析,必要时改变施工方法;加强与居民的沟通等。4.线路若为高架线,且通过已建成的高教区,工程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工程分析时应在加强公众参与的基础上着重进行方案比选,必要时要求更改线路敷设型式(采用地下线);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特征及抗干扰能力;分析工程地面建筑物与城市景观的协调性。※工程介绍方面,应该有列车车型、运行方式、每天通过高教区车次、车速、运输量、站点设置与高教区的位置关系、高教区两侧的设施情况及功能等内容;(不知道有没有此段的会车情况介绍的要求;※提示了高架线路,不但有线路比选,而且应有地上、地下方案的比选替代分析;※施工方面应该有高教区段施工方式、施工区布置、施工运输线路等;※高教区段的噪声防护设施设计情况及效果。工程分析应体现高教区对噪声控制要求高而项目以噪声污染为主的特点。 ...
案例 新建铁路遂渝线1、铁路线路比较长,穿越生态敏感区较多,因此铁路环评的方案比选显得尤为重要,方案比选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应从规划相容性、土地利用、噪声影响、投资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比选。比选时应注意:(1)设计重大敏感问题时,比选方案和推荐方案进行同等深度评价;(2)比选指标应量化,不能泛泛的从曲线半径、地形等条件方面进行比选;(3)比选时应重视当前环保热点,如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号文,新建铁路应尽量避免穿越城区(已建成或规划的);穿越生态特殊敏感区时应提出完全绕避方案等。2、铁路环评中,隧道评价应注意哪些问题?答:隧道工程影响评价中,应在明确隧道长度、辅助坑道(横洞、平行导坑、斜井、竖井)、隧道地层、岩性、地址构造、水文地质条件、顶部水资源及利用情况、隧道排水量的基础上,分析隧道弃渣的环境合理性,沿河隧道是否侵占河滩、河床以及充分利用河谷与当地环境融合的情况,弃渣场总数,占地类型、数量,挡护工程类型及工程量,地表恢复及复垦情况;隧道的排水对附近水体和洞顶居民的影响;位于城市附近或生态特殊敏感区的,应分析洞口形式与当地景观的相容性;隧道穿越岩层放射性异常时,应明确辐射剂量及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情况等。3、铁路环评中,取、弃土场环境合理性分析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取、弃土场环境合理性分析中,明确土石方调配、自身工程材料的利用以及与当地城乡、农田、水利、交通建设综合利用的途径;明确取、弃土数量、位置、占地类型、占地数量、防护措施及工程量、地表恢复、复耕及场站选择的环境合理性等。应注意:(1)在明确隧道岩性的基础上加大弃渣的自身消纳量,取土应尽量利用当地工程建设的弃方或河道取土(但应明确河道主管部门的意见);(2)取、弃土场不能占用基本农田,尽量少占耕地,不得设置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恢复措施:根据不同的渣、土类型和条件,采取土地整治工程,整平覆土、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取弃土(渣)场:路基工程、隧道工程等自身土石方不能平衡,需另建取弃土(渣)场。这些场地施工要改变土地利用现状,改变局部生境的功能和过程,特别注意不要占用基本农田、占用生态敏感区域(如繁殖地、育幼地、主要觅食区域、野生动物饮水区和汇水区域、居民点上游、生态用水区域、易诱发荒漠化区域等等)。4、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包括哪些内容,评价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恢复措施有哪些?答:大型临时工程包括施工便道、便桥、临时码头、大型施工营地、沙石料场、轨排基地等。大型临时工程应尽量利用当地现有设施或布置在铁路永久当地范围内,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尽量少占耕地。恢复措施:采取土地整治工程,整平覆土、植树种草、恢复植被。5、铁路建设项目有哪几种类型?答:类型有:新建、增建、电气化、增容改造。6、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有哪些?答:土地占用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引起地表植被破坏/工程挖填引起地形地貌的改变/弃土弃渣和地表开挖引起水土流失/移民安置对社会环境的改变。7、铁路建设项目的运营期环境影响?答:运行:噪声影响/生活污水/燃油引起大气污染(SO2、NO2、CO)/电磁污染/固废排放/生态环境/景观影响/社会经济影响。8、铁路项目环评时应注意的问题?答:遵循以近期为主兼顾远期的原则/“点线结合、以点为主”原则/应将全部工程纳入分析/涉及的环境敏感区做为评价重点以隧道形式穿越保护区时,只要隧道进出口不在保护区内同时不设辅助坑道,则认定线路没有与保护区发生关系,可不履行相关法律手续。9、铁路生态影响的内容?答:土地利用的影响/沿线野生动植物影响/高填深挖影响/桥涵等重大工程对景观的影响/对生态特殊敏感区的影响/取弃土场引起水土流失/移民安置。 ...
案例 日照-仪征原油管道及配套工程30万t油码头及航道工程1.码头工程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哪些?答: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疏浚施工对水环境及海洋生态影响(对水质、海洋生物的影响)、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影响很小,不作评价)、声环境的影响(施工机械噪声)以及施工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及其船舶垃圾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等。2.码头工程海洋生态现状调查应关注哪些方面?答:调查内容至少应包括叶绿素a、底栖生物、游泳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重要经济生物重金属及石油烃的富集等。3.码头工程的水环境影响主要考虑哪些问题?答:分析工程建成前后水文情势和水质的变化;分析施工期疏浚、吹填及营运期维护性疏浚等产生的悬浮物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定量分析对保护目标的影响,并给出空间浓度分布图。如有船舶压载水,应分析营运期船舶压载水可能产生的影响。4.某原油码头程位于原一期油码头南侧,拟建设一座30万t级原油泊位,并对港池和停泊水域进行疏浚,疏浚量为120万m3;新形成陆域8010m2,设计年吞吐量为1800万t,本工程陆域形成、港池疏浚作业等直接破坏底栖生物95t,分别损失鱼卵及仔鱼1.82×109粒和1.22×108尾。(1)本工程的工程概况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答:阐明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及主要工程量、施工工艺、施工条件和进度等。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配套工程、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等。给出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工程特性指标,包括工程疏浚量、填海面积吞吐量等。说明已有工程的基本情况。(2)本工程的水环境影响预测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答:水文情势变化及疏浚产生悬浮物的预测。(3)简述本工程的海洋生态影响及应采取的生态保护及补偿措施。答:本工程的海洋生态影响主要有:填海、港池疏浚对底栖生物的影响;施工产生悬浮物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生态敏感目标的影响;施工期对鱼卵、仔稚鱼的影响。生态保护及补偿措施:采取人工放流当地生物物种增殖技术,并对增殖放流进行跟踪监测。(4)简述本工程的主要环境风险类型及应采取的措施。答:主要环境风险类型:一是由于管理疏忽、操作违反规程或失误等原因引起油类泄漏事故,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油污染;二是由于船舶等设施损坏、碰撞等,使油类溢出造成污染。应采取的措施:制定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应急预案重点考虑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报告程序、应急设施及设备、应急监测等内容。 ...
案例 陕京二线输气管道工程案例分析一、项目建设与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的相符性分析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用户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同时,也可以促进能源输出地区的经济发展。天然气管道输送设施建设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鼓励类。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政策。二、项目分析工程分析应包括可研和初步设计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1、可研和初步设计期工程分析的重点是和管线路由和工艺站场的选择。2、施工期工程分析的重占应针对施工作业带清理、施工便道建设和管沟开挖,管道穿越工程和管道铺设以及站场建设等。应明确管道铺设工艺、穿越方式、站场建设工程。在管道工程中,不同的地质条件,施工方式和工程量是不同的。例如,在石质山区的管沟开挖需使用炸药,产生的弃渣量较大;在林地,作业带的宽度要小于平原。在施工期的工程分析中,还应当突出重大(关键)工程的分析(如穿越黄河工程),明确它们的施工方式和工程量等;对于位于环境敏感区(如自然保护区、水源地、风沙区、林区、人口密集区等)的工程,亦应重点分析其施工和运行方式。3、运营期工程分析可按正常和非正常工况分析:正常工况下,应重点对压气站、清管站、分输站的燃气机,过滤分离、调压、分输、超压放空和清管器收、发球等的工艺及污染物源强进行分析。4、事故状态的工程分析首先要分析事故的原因:管道潜在的各种灾害(事故隐患)大体可分为自然因素造成的灾害、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和人为破坏三类,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种事故状态下的污染源强。5、退役期,在管道退役时,应当再次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由于管道的使用时间长达数十年,目前我国的环境管理中尚未对管道工程退役期的环境影响做出硬性要求。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管道工程的现状调查应当按点段结合,以点为主,突出重点的原则开展。本工程全长860km,线路经过的主要地貌类型有沙漠、黄土高原、山地和山间盆地、平原。由于这四大类地貌有明显的差异,故现状调查应当分类进行。沙漠区的环境特点主要是降水少,地表植被种类和盖度较低,土壤风蚀严重,土质疏松。黄土高原区的特点主要是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土壤水力侵蚀严重。太行山、吕梁山石质山地区的环境特点主要是山多坡陡,地形复杂多样,土层较薄,林木以天然次生林为主,多为片块分布,并与荒山、农田镶嵌。平原区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之后,应分段评价线路所经各类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2、由于管道很长,途经了自然保护区、地表(地下)水源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区、明长城及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这些敏感点是环境现状调查的重点,对于有法律强制要求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等,首先要明确它们与工程的相对位置,说明线路走向是否合法;其次,还应当在影响预测评价中评价工程的实际影响。对于自然保护区,应当明确其保护对象(动物、植物、特定生态系统),保护对象的种类、数量、分布、生理生态等特征等,以便在环境影响识别中判断工程哪个部分、哪个过程会对哪种保护对象的哪个生态学过程产生影响。如在太行山区施工期管沟开挖将使用炸药,如果施工期安排在某种保护动物(如褐马鸡、原麝等)的繁殖期,就可能因爆破噪声影响它们的繁殖。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线路走向即路由的选择是管道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决定管道施工生态影响程度的关键环节。在可研和初设阶段应当尽可能全面地收集资料,并与工程的特征交叉分析,识别存在的环境问题(如可能穿越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为线路和站场的优化提供条件。应根据现状调查和评价确定的主要环境特征、问题、环境敏感目标,结合工程分析中的工程组成、施工方式判断环境影响。管道工程的环境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在管道施工作业带清理、伴行道路建设、管道开挖,以及工艺站场土地平整等活动中,施工机械、车辆、人员会扰动土壤,破坏植被,占地对土地利用类型、农业、林业产生影响,穿越会影响河流、隧道穿越的弃渣会引起水土流失。施工期还有发电机废气、冲洗废水、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污染等。管道工程运营期正常工况下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压气站燃气轮机排气、噪声,各站过滤分离系统产生的粉尘和废水,清管作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废水和少量天然气排放,以及站场生活污水和垃圾。运营期非正常排放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有:系统超压和站场检修时排放一定量天然气,产生少量废水和废渣。对于已识别的这些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可按环境要素分别进行影响预测。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问题是事故性天然气泄露,伤害人群,伴生/次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严重污染和生态影响。五、环境保护措施分析针对主要的环境影响,按照预测结果分时段(可研、初设、施工期、运营期)提出环保措施。在每个时段中,可按环境要素(生态影响、水环境、噪声、环境风险等)分别提出环保措施。对于每个环境要素,又可以针对不同的地貌(段)、重点环境敏感目标(点)提出环保措施,具体内容有:评价期评价工作重点评价内容设计期路由评价路由和站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重点论述穿越敏感区域是否有替代方案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毛乌素沙漠边缘生态脆弱区:重点了解风蚀灾害的规律,提出防止沙化和固沙的措施;(2)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问题并存的黄土高原区、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和黄土沟壑梁峁广布区:重点分析水土流失的特点、水土保持方案及工程治理的对策措施;(3)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区:重点做好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提出减少对植被破坏和补偿措施水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是详细调查水源保护区并对穿越的敏感河段和地下水源进行论证,分析施工期的影响和提出减缓措施施工期环境保护制定施工期管理方案和保护措施,编制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方案和监督计划运行期环境风险评价(1)对于以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为主要目标的地段,评价的重点是做好该区段各种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调查灾害性质,影响范围,研究避免灾害和减灾防灾措施;(2)对于人口密集区段,模拟评估天然气泄漏扩散的爆炸区域,并提出事故风险的防范和应急措施对于重点工程(如穿越黄河)和敏感地段(如自然保护区、地表(下)水源保护区、长城等),应提出明确的、详尽的保护方案,以利于下阶段(设计阶段、施工图阶段、施工阶段)落实和监督。风险事故是管道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之一,应根据事故原因,提出防范、减缓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和长期的监测计划,加强规范化管理法制宣传,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都是有效降低风险事故性的手段。从环境保护角度合理选择路由和站场,是体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首要环保措施。目前,管道的环境影响评价比较注重施工期和运行期,可研和初步设计期的路由评价大多属被动性的,不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指导线路和站场的选择,而只是对已确定的线路评价其对环境影响的大小。管道工程的主要不利环境影响发生在施工期,为了有效地保护环境,应当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 ...
案例 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1.水电工程的工期组成分几个阶段?答:准备期、筹建期、主体工程建设期、完建期。2.某环评单位在进行某水电站的环评现场调查时,发现该电站在做“三通一平”的施工前期工作,环评单位应如何反应此事?(BDE)A.认为该项目已经违法开工,停止环评工作。B.了解该项目是否已经编制了施工准备期的环评报告书(表)及环保主管部门审批情况。C.“视而不见”,环评报告书编制时忽略或隐瞒该事实D.通过了解发现该项目已开展施工前期的环评工作并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报告书编制中对此有所反映,并阐述、分析已开展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E.通过了解发现该项目施工前期未进行任何环评工作,向有关部门上报反应此事。3.简述开展引水式电站工程的环评工作应重点关注的问题。答:对于引水式等水电开发方式,重点应明确减脱水河段的长度,评价对该河段生态、用水单位、景观的影响,落实泄水建筑物建设和运行,确保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要根据当地生产、生活、生态以及景观需水的要求,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确定生态流量。对于下游有航运要求的大江大河,水电站运行要满足航运流量的要求;运行期间要确保鱼类等水生生物保护设施正常运行。4.水电工程环评生态现状调查应关注哪些方面?答:主要对评价区内的陆生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和水生生态及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和评价,陆生生态要阐明植被类型、组成、结构、特点,生物多样性等;水生生态要阐明是否有鱼类“三场”(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回游通道分布。特别要明确区内是否有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和珍稀濒危特有鱼类的分布,其生态习性、繁殖特性等。5.水电工程水环境环境影响应重点考虑哪些方面?答:(1)对水文情势的影响:重点考虑电站运营后,因水库、电站运行使库区和大坝下游河道流量、流速、水温等发生变化产生的影响。(2)对水质的影响:重点预测评价工程施工期生产废水对河流中SS浓度的影响,运营期(包括移民安置)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排放对库区、坝下游(特别是减水河段)及河口的水体水质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3)对水温的影响:主要针对调节能力好的年调节、布完全年调节电站,明确下泻低温水的沿程变化情况,评价低温水对水生生物、用水单位(如农灌作物)的不利影响。(4)此外,还应关注工程截流,水库初期蓄水期间的水环境问题。6.某电站为流域梯级开发中的龙头水库,坝高200m,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电站建设库区淹没和工程占地需农村移民生产安置2万人,搬迁安置2.2万人,新建集镇1个,迁建集镇10个,配套水利工程1个,迁建企业10个,复建公路100Km,经初步调查该流域有国家Ⅱ级保护鱼类和特有鱼种数种,水库淹没线下零散分布10多棵名木古树。问题:(1)、该电站报告书介绍工程概况时,应反应哪些方面?答:该电站的工程概况中应有:地理位置、工程开发任务及建设规模、工程项目组成和施工规划、移民安置、工程运行等。开发任务和开发形式、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等:任务是发电,形式为流域梯级开发中的龙头水库,具有多年调节性能。主体工程坝高200m等。水库淹没与移民安置规划方案:淹没面积,搬迁、生产安置人口(生产安置2万人,搬迁安置2.2万人),迁建、新建城镇及工矿企业,复建专项设施(新建集镇1个,迁建集镇10个, 1个,迁建企业10个,复建公路100Km)。给出工程工期组成(准备期、筹建期、主体工程建设期、完成期)、施工组织、施工期高峰人数、总投资、环保投资。(2)、该电站环评时需如何考虑对鱼类的保护?答:对流域内的国家Ⅱ级保护鱼类和特有鱼种等水生生物应提出增殖放流、过鱼设施、栖息地保护、设立保护区、跟踪监测、加强鱼政管理等措施加以保护。(3)、该电站环评时需如何考虑对名木古树的保护?答:对水库淹没线以下的名木古树应提出移栽、引种繁殖栽培、种质库保存等措施加以保护。(4)、移民安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主要包括对移民生活、就业和经济状况的影响,移民安置区土地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从安置区土地承载力、环境容量等生态保护角度进行农村生产移民安置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新建、迁建城镇对环境的影响(污水处理场、垃圾场选址等);迁建工矿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结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复建公路及配套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5)、移民安置过程中所提环保措施应重点从哪些方面考虑?答:重点考虑安置区特别是集中安置点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措施,生产及生活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水源)、迁建企业、配套水利工程、复建公路等过程中需采取“三废”治理、生态保护(包括水土流失)等措施,迁建企业时需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如属“十五小”等企业应关停并转。 ...
案例 日元贷款(JBIC)内蒙古风沙区生态环境整治工程一、案例的特点与不足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开发西部、建设西部的总体发展战略,符合国家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以及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和生境、保护具有重要价值的生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保护政策方针,所采取的建设方案亦符合内蒙古干旱、多风、沙漠化严重、生态灾害(如沙尘暴)较多而亟待进行改善的环境特点和实际需要。该项目分区分片建设,而且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与问题采取不同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方法。案例对工程内容的介绍和对各项目实施区的环境现状介绍比较清楚,主要环境特点与环境问题的分析切合实际,具有针对性。有关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评价重点突出,主要环境影响分析细致。由于项目涉及范围大,采用3s技术、类比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都是有效的,符合生态影响评价特点。对于项目区最为敏感的水资源平衡问题,所做的水平衡分析结论可信,项目的水资源利用方案基本合理,可行。案例中所提出的生态保护措施具体、明确,并按一般对策(普遍性)与各项目区实施的具体对策(特殊性)相结合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该案例作为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总体上来说环境效益是较突出的。项目设计以林草植被恢复建设为主,以水资源平衡为制约条件,抓住了干旱区生态环境改善的关键。评价亦以此两大问题为主论述,重点明确,并使二者目标一致。本案例中未列入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评价重点尚不够明确,现状调查评价内容欠缺,且公众参与内容未反映出来,在该类项目评价中不应忽略。二、生态环境整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其他需注意的问题对该类项目评价还需注意如下几点:1.生态环境整治项目一般均有改变原植被、地貌、水系等工程,同样具有生态环境影响。有的项目还有引进外来物种、整体上改变生态系统类型或结构等重大而长远的影响。生态环境整治项目一般在生态破坏严重地区、生态敏感区内进行,任何整治措拖都会对已经相当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所以要认识到此类项目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出现引发环境风险的可能,特别是在施工期及项目运行初期。评价时需要进行项目性质的鉴别,从而确定评价应把握的主要方向和关键问题。例如,林纸一体化上程的造林,经常被当作生态工程,实质上是一种周期略长的“农业生产”活动,其影响类同于农田。一些土壤改良工程,实质上是水上资源开发,不能认定其一定是改善生态环境的。2.分区分片实施的建设项目,评价中都应逐点逐片落实评价内容和环保措施。由于生态环境的地域性特点。即使同样的活动内容实施到不同的地域上,其产生的影响也可能是极不相同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环保措施的基本要求是达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此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重点还应包括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等方面的影响评价。特别应注意的是由于引进外来物种对当地生物物种成分和比例改变,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而引发的环境风险。4.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项目,特别需要做好生态现状调查和评价(本案例中未列入这方面内容),此类项目的生态现状调查评价可选用植被覆盖率、频率、密度、生物量、土壤侵蚀程度、荒漠化面积、物种数量等有代表意义的测算值,统计值来支持评价结果。5.此类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如对原生植被、生物多样、土壤侵蚀影响,所以应做好施工期的影响评价,注意提出施工期保护措施和生态监理要求。6.对该类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和监控计划应有明确、细致的要求,以确保项目设计中保护、开发的内容和投资得到落实,防止“重开发,轻保护”。 ...
案例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一、本案例中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了包括“一地三域”综合性规划、十类专项规划及其指导性规划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200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环境保扩总局丈件“关于印发《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和《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的通知”(环发【2004】98号,以下简称98号文)进一步明确了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范围。本案例所涉及的规划属于“水利的有关专项规划,即流域、区域涉及江河、湖泊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开发村用综合规划和供水、水力发电等专业规划”类型,按该文件要求应当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本案例是在2003年10月启动的,尽管当时“98号文”尚未出台,还是依据“环评法”,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书。2.尽管本规划涉及的是一个较小流域,影响相对较小,本次规划环评还是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中有关规定和要求,实施了公众参与,对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咨询和发放公众调查表。3.本次规划环许的结论与建议在最后形成的规划文件中已有所反映,如下三个方方面的建议被采纳:(1)从减少淹没损失和搬迁移民的角度推荐龙头水库卡基娃采用低坝方案;(1)从减少淹没损失和搬迁移民的角度推荐立洲至阿布地河段采用一级混合式开发;(3)从减少植被破坏,控制水土流失的角度出发,建议在地形、地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梯级引水洞线布置在博茶公路所在一岸,以减轻施工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本规划环评报告书由四川省环境保扩局会同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行的审查。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使用情况(1)对规划环评技术导则的执行方面本规划环评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工作程序、推荐的技术方法、文件编写的格式等均是按照规划环评技术导则要求开展的。(2)遵照环评原则方面从介入时机来讲,虽然不是从规划方案形成时就开始了,但规划环评参与了规划的优化过程,仍属于早期介入;环评对规划方案形成(开发多少级,每级的规模,坝址的选择,开发方式等)的作用,仅做到从现有的规划方案中选择较优的,并从流域角度提出一些环境保护和减缓负面影响的措施;属于第三方评价,针对四个规划方案评价,较为科学、客观、公正;整个的评价并没有融入到规划方案的形成过程。(3)规划方案的初步筛选本次评价中通过对四个梯级开发方案的水文泥沙分析计算、地质条件现场勘测调查、各梯级电站工程区的交通条件分析、动能经济指标计算、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环境影响预测、工程枢纽的布置、工程量计算及投资估算分析,以及是否满足地方电力系统的电力需求等方面综合分析,对梯级开发方案进行了详细技术经济比较和论证,提出了规划推荐方案(即方案;)和近期开发工程。(4)规划分析的基本内容规划分析中依据水电规划的特点及所在流域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分别从规划的背景、规划方案、相关规划三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尤其是在规划方案分析中分别针对四个不同的规划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依据综合分析的结论进行了方案优选的推荐;在相关规划分析中选择了“雅砻江流域开发规划”、“凉山州地方电力发展规划”、“木里县藏区建设项目规划”、“木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12项规划进行了分析,较为全面。(5)规划实施后的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本次规划环评中分别从本项规划的实施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经济因素(如地方财政收史入、就业增收、生活水平、燃料及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移民、淹没耕地与林地、土地资源、工程施工特别是道路工程建设和弃渣处置等)入手,分析其主要环境问题(如水文情势、水环境与水生生态系统、生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这些问题要在项目环评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应通过深入的技术经济论证,明确提出切实可靠的缓解措施和控制方案。(6)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范围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确定恰当,即以水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主,并着重评价具有综合性、深远性的指标,评价指标主要有水文情势、水温、水质、生态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局地气候、社会经济、文物古迹、景观资源、水资源利用、民族宗教等。评价范围的确定则按照不同要素分别进行,如水环境与水生生态、陆域生态的影响评价范围为流域,水土流失评价范围为整个河段的河谷区域,重点是水库淹没区和施工区,社会经济评价范围按行政区划分,较为准确。(7)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本次规划环评中所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针对性较强,提出对实施规划方案产生的废水、扬尘、噪声处置措施与生态恢复及水上保持方案合理。(8)不足之处一项完美的规划环评应该由各方面相关的专家(社会、经济、技术、环保等)组成评价组,并与规划编制组密切配合,评价与规划两项工作同步开展,在最初的规划方案形成和优化时就将环保的思想纳入规划之中。这样,最终形成的规划就是符合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等多方面要求的规划。规划的形成过程就是规划环评的过程,形成的推荐规划方案同时也是规划环评的结果。三、规划环评的技术方法的应用情况本次规划环评结合水电规划的特点及涉及流域、地区实际,针对不同的评价环节分别采用了导则中给出的不同的方法,方法选择基本恰当,尤其是使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规划方案的综合分析,并考虑“零方案”,具有特色。 ...
案例 某地级设区市土地总体规划概况某市地处南方经济发达区,地理位置优越,境内交通便捷,全市设四个区,市区土地总面积80平方公里, A区154平方公里,B区1254平方公里,C区712平方公里,还有一 “飞地”在相邻D市内,面积31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216.12万人。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多样,有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和水域,其中平原面积最多,丘陵台地次之。该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温度21.7℃,年降雨量1646.9亳米。地表水资源充足,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四季常青,盛产粮食、塘鱼、水果、蔬菜、花卉等作物,是富饶的鱼米之乡。该市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市级划入的森林公园1处,湿地2处。2000年进行土地总体规划,该规划的主要内容有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规划编制的目标和任务、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土地利用潜力分析、土地利用目标和方针、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土地利用分区、实施规划的措施等。该市的土地资源和利用的特点是地理位置优越,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土地利用率高,利用效益差异较大;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缺乏;部分地区有重用轻管现象,导致土地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一、土地利用目标为实现2015年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合理安排各业用地,土地利用必须遵循合理、节约、高效的原则,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到201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加2.8倍。城市化水平达到68.2%。为此,全市土地利用目标如下:1、耕地。通过土地开发、垦复、整理,2015年耕地面积保持10.12万公顷(151.77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6.29%。2、林地。增加林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丘陵山区和城乡的全面绿化,提高环境质量。3、各项建设事业用地。城镇建设用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严格控制城镇用地规模。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必要的交通、能源、水利、社会公共设施及国家、省重点工程项目的用地,城乡居民点等非农建设应充分挖掘现有用地潜力,尽量使用闲置地、非耕地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新增建设用地0.663万公顷(9.95万亩)。其中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0.46万公顷(7万亩)以内。4、开垦整理新增耕地。积极开发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土地,整理、改造中低产田,整治鱼塘。规划期间增加耕地面积0.47万公顷(7万亩),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二、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根据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目标和方针,2015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如下(单位: 万公顷):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面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水工现状10.120.957.520.0210.296.3180.661.021.582015年10.121.107.940.029.297.3930.8091.160.65其中:2015年交通用地其中占用耕地0.12万公顷(1.8万亩)。2015年各项水利工程用地占用耕地453公顷。三、土地用途区的划分根据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主要规划指标和该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将规划指标分解到县(市)、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以落实,通过划分土地用途区实行用途管制。主要用途分区有:(1)基本农田保护区;(2)一般耕地区;(3)林、园用地区;(4)水产养殖用地区;(5)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6)独立工矿及特殊用地区;(7)自然生态保护用地区。四、土地利用分区为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合理安排各地的土地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发挥地区优势,提高全市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根据全市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以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土地利用主导方向为原则,并保持县级行政界线的完整性,将全市分为三个区,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土地利用和实施规划及土地用途管制。(一)东南区。该区包括C区。区内地理条件优越,城镇密集,是全市经济发达地区和最重要的农业区,土地利用效率高,生产水平高,土地产出效益大,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同时人均土地和耕地资源较少,用地矛盾和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规划期间重点安排好交通、能源、水利、原材料等基础设施用地,起到广州市向西域拓展的纽带作用,加强城镇之间的联系和辐射。对城镇、农村居民点的扩张要严格控制,努力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率,通过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和土地整理,增加土地供给量,增补耕地和建设用地。预计2015年区域内城市化水平将达68.21%,工业用地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发展,要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农业生产应继续发扬精耕细作的传统,走“三高”农业发展道路,提高用地效益,农业生产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二)中部区。该区包括市区、A区,是一个文化古城,是全市人口密度最高和人均耕地最少的地区,用地矛盾最为突出。土地利用要适应该市作为市带县的中心城市地位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建设用地需要,城乡居民点人均用地指标采用低指标,根据城市建设功能要求和土地资源贫缺的特点,城市配套设施用地采取集中与分散的方式,要充分挖掘现有土地利用潜力,工业用地主要用于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项目,重点安排好交通、通讯、市政公共事业设施等用地,要保护好城镇人民生活所必须的菜篮子工程用地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三)西北区。该区包括B区和“飞地”,该区土地资源相对充裕,同时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是省的粮食生产基地县。今后要充分发挥土地、水、矿产、林业等资源优势,进一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重点加强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该区域城乡居民点用地面积普遍较大,在规划期间需要逐步调整。工业用地适宜发展较大型无污染或轻污染项目,农业重点抓好粮食、蔬菜、塘鱼等基地建设。问题:1、请问该规划是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还是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依据是什么?2、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主要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3、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如何?4、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5、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有哪些?参考答案(仅作参考):1、请问该规划是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还是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依据是什么?该规划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法中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2、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主要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该规划环评涉及的主要相关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独立工矿及特殊用地区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当然,从环评的角度来,还涉及到很多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基本法,本题更关注上述法律法规)。3、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如何?评价的范围是:该市的市区、A区、B区、C区以及在D市的飞地,共2231平方公里。 “飞地”是指在地理范围内不在该市内,但上又属该市管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指出: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域范围通常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流域、盆地、山脉等),自然资源特征(如森林、草原、渔场等),或人为的边界(如公路、铁路或运河);二是已有的管理边界,如行政区等。4、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1)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相应的环境影响分析;(2)土地利用规划与产业结构、交通组织、城市建设的关系规划;(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及相应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与评估。具体包括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特殊生境的影响;(4)生态建设与生态景观保护用地分析;(5)土地利用规划的合理性分析,包括对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趋势与生态承载力的相容性分析;(6)减缓措施及其对策。5、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有:(1)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变化,对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与评估。从题中可看出,园地、林地、水面、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水工、未利用土地的面积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对土地资源有影响,对当地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题中还特别提到交通用地、各项水利工程占用耕地面积,这是环评中要重点涉及的问题。(2)土地利用分区规划对环境影响的分析。题中给出了土地利用的三大分区,每个分区土地利用的方向和性质不同,其一定会对每个分区的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及对整个城市产生一定的影响。(3)土地利用规划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的环境影响分析。案例考试大纲的要求及答案:(如出现其它规划,则按下述内容灵活处理、适当套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要求)▲(1)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执行情况;此答案据不同的规划涉及的法律法规有所不同,但《环境影响评价法》必定涉及。▲(2)规划方案初步筛选;《规划影响影响评价导则》规定:2.2.3规划方案的初步筛选2.2.3.1识别该规划所包含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的经济活动,分析可能受到这些经济活动影响的环境要素;简要分析规划方案对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进行筛选以初步确定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2.2.3.2应当依照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及其它有关规定,对所有的规划方案进行筛选。2.2.3.3初步筛选的方法主要有:专家咨询、类比分析、矩阵法、核查表法等。▲(3)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评价范围;2.2.4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评价范围2.2.4.1根据规划对环境要素的影响方式、程度,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每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随规划的类型、特性、层次、地点及实施主体而异;根据环境影响识别的结果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内容。2.2.4.2确定评价范围时不仅要考虑地域因素,还要考虑法律、行政权限、减缓或补偿要求,公众和相关团体意见等限制因素。2.2.4.3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域范围通常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流域、盆地、山脉等),自然资源特征(如森林、草原、渔场等),或人为的边界(如公路、铁路或运河);二是已有的管理边界,如行政区等。▲(4)判断规划实施后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2.5.2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2.5.2.1应对规划方案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a)规划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b)规划对环境质量的影响;c)规划的合理性分析,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趋势与生态承载力的相容性分析;2.5.2.2评价方法一般有加权比较法、费用效益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对比评价法、环境承载力分析等。具体见附录。2.5.3累积影响分析2.5.3.1累积影响分析应当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进行。2.5.3.2常用的方法有专家咨询法、核查表法、矩阵法、网络法、系统流图法、环境数学模型法、承载力分析、叠图法/GIS、情景分析法等。 ...
案例 流域梯级水电开发规划西南横断山脉某河流流域总面积23590km2,干流长度423km,天然落差2523m,水量丰沛,干流河床比降大,年平均径流量178m3/s,水能资源丰富,在该河流上游距离河口1.56km处已经有一蓄水5.6亿m3的“龙头”水库。河段所在地区经济不发达,流域总人口5.6万人,涉及有2个县的14个乡,国内总产值1.8亿元。为发展地方经济,开发水电资源成为该流域的一个必然的选择。根据该河流的形态、资源分布特点和龙头水库的蓄水位变化情况,水电部门作出了该流域梯级水电开发规划,该规划提出5个拟议订方案,分别在河流的不同段开发4组可能的梯级开发方案,其中一个作为规划的推荐方案,规划中主要对不同梯级组的地质条件、水文泥沙情况、交通条件、动能经济指标、水库淹没、工程枢纽布置、工程量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论证,最后推荐的开发方案是“一库5级”方案。问题:1.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是什么?2.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规划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列表表示该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体系。5.开展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涉及哪些机构或者部门?其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1.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是什么?答:本项目属于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性质和所在地区的环境概况看,项目的主要影响是对所在地区的生态系统及水库淹没区的土地利用和社会影响。在对该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重点是规划分析、生态影响评价和替代方案。规划分析中的本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是重点内容;生态影响评价重点是规划对流域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替代方案分析比较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规划方案以及规划取消情况下的“零方案”,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的对比分析。2.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水电梯级开发产生的生态影响主要包括:土地淹没对陆生动植物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此生态影响与预测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陆生植物的影响1)直接影响:各规划方案的水库淹没情况;各规划方案的植被损失情况;影响区内有无珍稀(列入国家或地方保护名录的)动植物。对流域内陆地生态系统中动物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2)间接影响:人为活动增加,水电开发造成的交通、电力输送等活动对植物的破坏。3)施工期的临时影响。施工活动造成的植物破坏。(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1)工程实施后的影响:水库的蓄水和发电将造成水库周边频繁交替的水陆变换,可能会影响到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生境条件。河道在丰水期水量会减少,对动物有影响。2)施工过程对动物的影响:对鸟类、兽类、昆虫和其他动物的影响。(3)对流域内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完整性的影响。(4)对水生生物的影响1)施工过程中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对藻类、底栖动物、鱼类的影响。2)运行期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库区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使得生物量增加,种类增加;河道减水对河流中鱼类、底栖生物和藻类等的影响。(5)对干流河段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影响。3.规划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规划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规划描述:规划的背景及意义、规划方案简介、规划推荐方案和规划的近期工程及开发顺序等。(2)规划目标协调性分析:水电开发规划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协调,与整个流域开发目标的协调,与本地区其他相关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水利规划、城镇体系发展规划及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等)的协调性分析。(3)规划的环境限制性因素分析。4.列表表示该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体系。主题环境目标评价指标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不加剧水土流失是否导致物种消失珍稀物种的数量和分布陆生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水生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水土流失量弃渣土石方量水环境流域水环境达到功能要求水源功能得以保护生态用水得以保证景观用水得以保证河流、水库水质达标率供水水源达标率生态用水保证率景观用水保证率社会环境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当地居民的生活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有利于当地居民的就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移民数量增加就业数量对当地基础设施的贡献资源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景观旅游资源有效利用水能资源利用率淹没耕地数量淹没林地数量永久占地数量受影响旅游点 5.开展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涉及哪些机构或者部门?其作用是什么?答:开展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涉及的部门及其作用如下表:机构或部门作用当地政府水利水电主管部门规划的审批和委托编制当地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参与规划环评的审查上级环保行政主管主管规划环评的审查评价机构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规划编制单位规划的编制,接受或拒绝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对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意见其他关心的公众或非政府组织公众参与【11】【12】
相关热词搜索:
--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