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参战人员提前退休没有企事业单位就职办理退休手续的规定出台

由组织部派到事业单位任职的公务员待遇应一视同仁
&&建议细览
编号:建议10277号
建议主题: 由组织部派到事业单位任职的公务员待遇应一视同仁
建议类别:时政类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提交时间: 12:02:14
内容:事业单位负责人的选拔,在公务员没实行“规范津贴补贴”大幅度涨工资之前,因为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参照公务员执行,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工资待遇也没啥大区别,从公务员大幅度涨工资之后情况就不同啦,组织部派到事业单位的公务员因为是“事业编”就不能涨工资,随着改革的发展,这一部分人有的按公务员对待,有的按事业编对待,情况大体是:
(1),有的到事业单位任职的公务员都挂着该事业单位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副职进到事业单位的,他们同时享受公务员和事业单领导双重待遇;(2), 有的年龄满50周岁退二线时(内蒙政策,不知其他省份是否也相同)组织部下文明确规定进行政编按公务员对待; (3),有的人在事业单位,可工资关系还在行政单位照常享受公务员待遇;(4),有的在公务员实行“规范津贴补贴”大幅度涨工资之前进到事业单位任职的公务员,通过多次与当地组织部交涉,有的靠“挂靠”,有的靠“整合”,有的靠“参公”,都逐步恢复了公务员待遇;(5) ,还有一部分达到了退休年龄,办理了退休手续,可他们因为没来得及“挂靠”、“整合”、“参公”,是按事业编退休的,享受不到公务员待遇。现在看来这太有失公平,理由是:(1) ,公务员到事业单位任职是由组织部选拔派去的,不是个人想要去就去的,个人必须服从组织分配,组织让干啥就干啥;(2),原来同是公务员、同是组织部派到事业单位任职,为啥待遇五花八门,同一个单位,相同的条件,为啥有的人退二线进行政编按公务员对待,有的人按事业编对待;(3),有人说“在啥单位就拿啥单位工资” 。可原来同是公务员,没退休的都“挂靠”、“整合”、“参公”为公务员,只有退休的按事业编对待、拿事业单位工资;(4),有人说“你们已经退休,退休时拿啥工资就拿啥工资” 。可这些人从组织部找谈话让退二线时起,多年来就一直要求按公务员对待,一直找组织部解决这一问题,但都没能及时解决,一直找到退休还是拿事业编工资,这个责任并不在个人啊;(5),有人说“改革年代,一天一个样” 。可不论咋改,都应越改越公平啊。
由公务员岗位被组织部选派到事业单位任职并退休的公务员强烈要求组织部研究解决这部分人的公务员待遇问题,由组织部派到事业单位任职的公务员待遇应一视同仁 , 以求得公平、公正、和谐。
建议:建议内蒙党委组织部与赤峰市党委组织部、宁城县委组织部研究解决。
谢谢,您是本文第 223192 位阅读者,共 8 个跟贴
江畔小草的更多建议:
广东省鹤山市也有类似情况。
[ 121.12.19 ]
发表时间:
&&&&&&&&&&&&&&&&&&&&&&&&&&&&&&&&&&&
提高公信力
[ 1.204.170 ]
发表时间:
&&&&&&&&&&&&&&&&&&&&&&&&&&&&&&&&&&&
我们在公务员岗位的人咋也不能因为“服从组织分配”,结果换来一个“经济上的惩罚”啊?
发表时间:
&&&&&&&&&&&&&&&&&&&&&&&&&&&&&&&&&&&
为啥同一单位却有两种结果?强烈要求组织部解决这一不合理现象。
发表时间:
&&&&&&&&&&&&&&&&&&&&&&&&&&&&&&&&&&&
这个提议有问题啊
发表时间:
&&&&&&&&&&&&&&&&&&&&&&&&&&&&&&&&&&&
[ 111.126.100 ]
发表时间:
&&&&&&&&&&&&&&&&&&&&&&&&&&&&&&&&&&&
别总想着待遇,工作做好了?
沙漠中的甲壳虫
发表时间:
&&&&&&&&&&&&&&&&&&&&&&&&&&&&&&&&&&&
编号:建议10277号
[ 171.39.82 ]
发表时间:
&&&&&&&&&&&&&&&&&&&&&&&&&&&&&&&&&&&
最新联署签名建议
联署人数最多建议
跟帖最多建议
支持率最高建议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法定退休年龄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法定退休年龄
法定退休年龄是指日第五届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现在仍然有效的《》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2012年7月,所长提出,我国应逐步,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现行退休年龄是为,男性60周岁,女性50周岁。外文名Statutory Retirement Age发展意向逐步走向延龄退休类&&&&别国家政策
退休年份退休年龄出生年份201650.51965.52017511966201851.51966.52019521967202052.51967.52021531968202253.51968.52023541969202454.51969.52025551970202655.51970.52027561971202856.51971.52029571972203057.51972.52031581973203258.51973.52033591974203459.51974.52035601975203660.51975.52037611976203861.51976.52039621977204062.51977.52041631978204263.51978.52043641979204464.51979.52045651980举例说明:某一先生1979年出生,查对照表,2043年退休,当年64岁。
举例说明:某一女士1969年出生,查对照表,2023年退休,当年54岁。法定退休年龄是指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和《》 (国发〔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即:、和、的工人: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并且累计工龄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累计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累计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的应当准予。
法定的退休年龄是指日第五届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现仍然有效的《》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法定退休年龄漫画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
坚决按照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办理职工退休、退职,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劳动权利的根本保证。《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999]10号文件,日发布了《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通知指出:国家法定的企业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规定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机关群众团体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由医院证明,并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破产国有企业职工
111个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破产国有企业职工(特殊工种退休、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人员退休除外),可提前5年退休。
资源枯竭型破产关闭企业职工,在享受111个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破产国有企业职工退休政策的同时,其符合特殊工种退休条件的人员,可再提前5年退休。《劳动保障部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1]20号):城镇等自谋职业者、以及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就业人员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累计缴费年限满15周年的,可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工种:《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号)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或基层干部,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应该退休。
1978年以来,原国家劳动总局根据国发[号文件要求,负责全国提前退休工种的审批工作。1985年,原劳动人事部发出《关于改由各主管部门审批提前退休工种的通知》(劳人护[1985]6号),将提前退休工种改由国务院各有关主管部门审批,送劳动人事部备案。1993年,原劳动部下发《关于加强提前退休工种审批工作的通知》(劳部发[号),规定自日起,国务院各有关主管部门停止审批新的提前退休工种。提前退休工种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劳动部审批。劳动部将根据实际情况对各有关部门已审批的提前退休工种进行清理和调整。1999年,劳动保障部发出《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规定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10年,从事井下和高温工作的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9年,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8年。该《通知》还规定,原劳动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特殊工种,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条件的改善,需要进行清理和调整。新的特殊工种名录由劳动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清理审定后予以公布,公布之前暂按原特殊工种名录执行。一次性补贴 2011年1月起,我国对个人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国税总局已经公布了“关于个人提前退休取得补贴收入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
公告称,根据《》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今后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的个人,按照统一标准向提前退休工作人员支付一次性补贴,不属于免税的离退休工资收入,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具体来说,个人因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所属月份平均分摊计算个人所得税。其计税公式为,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提前办理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涵义的复函》(劳社厅函[号)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即: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按国家有关规定,提前退休的范围仅限定为国务院确定的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国有破产工业企业中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和3年内有压锭任务的国有纺织企业中符合规定条件的纺纱、织布工种的挡车工。但此项规定与前款规定不能同时适用于同一名职工。
违反上述规定,为职工办理提前退休、退职的行为都是违法的,都必须立即纠正。今后,凡是违反国家规定为职工办理提前退休、退职的企业,要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已办理提前退休、退职的要清退回企业。
国外提高退休年龄的示例
日本的的退休年龄从55岁提高到60岁,如今已提高到65岁;但是日本的退休金是从一工作起就开始部分发放的,也就是说,不像中国那样扣除养老金,所以延迟退休对退休后的生活有利。
德国1989年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4岁,现提高到65岁;
丹麦把男女退休年龄提高到67岁;
美国计划将正式退休年龄从现65岁提高到67、68或70岁;
英国已将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
的男性劳动者的退休年龄从55岁提高到60岁;
的男性劳动者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1]
延期争议国新办日发布《》白皮书称,2035年,我国2名纳税人供养1名养老金领取者。人社部官员表示,对是否延长退休年龄还在研究,需综合考虑人口结构和就业情况。理由一:有些职业越老越吃香 【代表人群:技术人员、职业】
“我们现在的退休年龄和其它国家比起来算早的呢,延迟退休年龄应是必然趋势。”有网友在网上罗列出多个国家的退休年龄。其中、意大利、、等国家,退休年龄普遍为65岁,都比中国长。延期退休引争议而现实中,有些专业人士确实不服“老”。上周日南京人才市场举办的中高级人才招聘会上,就出现了好几名中年妇女,应聘单位对其中一人还很欣赏。“我今年6月就退休了,闲下来没事干,就想再找份工作。我有高级会计师职称,当过厂长、当过公司老总、当过财务总监。”曾在南京某大型企业任职的王女士说,像她这样的人越来越吃香。
理由二:弥补亏空,缓解压力 【代表人群:部分专家】
延迟退休是为应对。有专家测算,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本该拿养老金的人不仅不用拿,还会继续缴纳养老金,从全国来看,这样做可以使我国一年增加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延迟退休口约200亿元。
记者了解到,从1996年起,江苏省就开始实行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从参保当月开始,为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个人账户运行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关人士表示,最主要的是基金出现缺口,有些地方挪用个人账户资金用于基础养老金的发放,从而导致个人账户“有账没钱”,是在“空账”运行。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人士介绍说,南京市的平均退休年龄为男58岁、女47岁(因为有因特殊工种办理提前退休,以及病退的情况存在),每年南京至少3万人办理新退休手续。该人士做了一个大概的计算,假设往后推迟一年,那么全市养老统筹基金至少可多增加3亿元。
理由三:“延退”养老金总量不少 【代表人群:部分在职者】
即使不是专业技术人员或者职业经理人等管理者,一些在职人员也会明白,“延迟退休”多工作几年,不仅将来的养老金总量不会少拿,相比而言,在职的时候工资拿得还更多一点。
南京的养老保险权威专家也表示,晚退休,并不意味着少拿退休金。就养老金计算公式,你缴费多,基数就高,缴费时间多一年,就多一个点的系数。而且40岁退休和65岁退休的计发月数是不同的,比如你40岁退休,你的计发月数就是233个月;若你65岁退休,你的计发月数就是101个月。而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本人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确定,这意味着分母越小,每月的养老金拿得就越多。因此,拿的养老金的总量并不会少。理由一:老人不退,新人没位【代表人群:待业者】
“现在都是,老员工不退休,新员工名额必然会缩水。”刚大学毕业的小刘说,他很想相关漫画——能早点退休就好了进国家机关或是事业单位工作,可是老人不退下来,就没有空缺的编制,新人想进也没法进。
小刘的想法代表了很多待就业者。无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国企,在现有人力能够完成相应工作的情况下,老人不退,这些单位就很难添置新的岗位来给需要就业的“后备军”。
此外,一些精明的私营企业经营者也反对“延退”。一家私营单位的负责人表示,老员工的工资是新员工的两倍,高龄员工准时退休肯定可以减少支出,也可以节省高龄雇员较高的社会保障税费支付和企业年金缴费,何不腾出费用招更有创造力的新人?
理由二:等着早拿退休金享受养老【代表人群:下岗人员】
“我前两年就已经失业了,现在每个月还要缴430元的养老和医疗参保费,本来再熬个几年就可以领退休金了,但如果延迟退休,那我岂不是还要再苦等下去?”现年55岁的下岗职工林先生表示,他们大龄下岗人员找份工作不容易,就盼着退休拿养老金过日子。
“过了65岁,人的寿命都差不多结束了,还能享受几年的退休生活?”市民赵先生说,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负担重,老了以后主要依靠退休金生活。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江苏人口预期平均寿命为74岁。赵先生的担忧也并非没道理。
理由三:“延退”缓解不了问题 【代表人群:部分民政官员】
网上有人总结,同意延长退休年龄的是:一、恋其高位者;二、工资福利优厚者;三、养尊处优者;四、专家。反对的是:一、者;二、被工资增长者;三、自我缴纳养老保险者。“也许这些说法不尽全面,甚至有偏颇之处,但这些都是民意的呈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延长退休年龄,可能减轻政府支付养老保险金的压力,但是却改变不了的社会结构。不管怎么划线,到了60岁,就开始迈入老年阶段了,因此,以推迟退休的办法来缓解社会的老龄化问题,这个设想是不切实际的。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提出,我国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均为65岁。根据第二次全国普查数据,我国是全球唯一的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1.7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这意味着全球1/4的老龄人口集中在中国。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老龄化意味着人口老年负担系数不断提高,也同时意味着劳动投入的减少。郑秉文介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将从2010年的9.7亿减少到2050年的8.7亿。其中减少的拐点将发生在2015年,届时将从9.98亿的峰值开始逐年下滑,年均减少366万。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分析室主任李军表示,预计到2050年,我国15岁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下降到7.1亿人,比2010年减少约2.3亿人。2030年以后,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将出现严重不足。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这一不争事实,研讨会上,不少专家再次建议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以减缓劳动力总量减少速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发言时谈到,国外老龄化国家多是采取利用外部机制引导劳动者自觉延长退休年龄的方式应对老龄化。他建议我国从2016年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并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
李军也建议适时提高退休。他表示,这一目的并不是在于促进,而是缓解总量减少的速度,减弱对劳动力成本提高的预期。但他指出,退休点是非常重要的,在决策方面需要慎重。[2]在日在举行的“发展平台经济与促进区域合作”高峰论坛上。受邀参加论坛并作主旨演讲。论坛上,他坦承养老金确有缺口,并建议通过完善养老制度,以达到收支平衡。
据东方卫视报道,戴相龙在会上指出:“把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加在一起搞支付,这叫现收现付,这个没有缺口,15年以后都没有缺口。但个人账户在退休时,这些钱都是他的,这时候缺口就非常大了,那时的政府就没法平衡,那是后患无穷的。”
至于我国养老金的缺口究竟有多大?戴相龙表示,这需要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研究。缺口算出来后怎么办?戴相龙表示:“不是被动的准备钱,而是调整这个制度。”
据戴相龙介绍,完善养老金制度可能涉及延长退休年龄和养老金缴纳年限等措施,“比如养老金交30年,就可以获得养老金了。那今后30年不行,可能要交35年。现在60岁退休了,将来可能63岁退休。”
对于中长期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压力,戴相龙强调,只要完善养老制度,社会养老收支平衡是能够做到的。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建议,伴随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逐步减少的趋势,我国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同时加大对老年人的培训力度,以为延长退休年龄创造条件。
蔡昉坦言,在我国人口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因此,我国没有延长退休年龄的条件。他建议,退休年龄可采取弹性制度,充分利用一部分高技能、高素质人员的人力资本存量。同时,针对受教育程度不够的普通劳动者,可以采取教育优先以及加大对老年劳动者的培训力度,增加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其为工作岗位服务的能力。[3]
纠错 关闭纠错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错误:您所请求的网址(URL)无法获取
您所请求的网址(URL)无法获取
当尝试读取以下网址(URL)时:
发生了下列的错误:
Read Error
系统回应:
(104)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An error condition occurred while reading data from the network.
retry your request.
正在通过网络读取数据时发生了错误,请重新尝试。
本缓存服务器管理员: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
从严管理干部再紧一扣
解读《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2】
人民网记者 盛若蔚
日08:05&&来源:
  新规一:规定范围包括所有退(离)休党政领导干部
  意见提出:现职和不担任现职但未办理退(离)休手续的党政领导干部不得在企业兼职(任职)。对辞去公职或者退(离)休的党政领导干部到企业兼职(任职)必须从严掌握、从严把关,确因工作需要到企业兼职(任职)的,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格审批。辞去公职或者退(离)休后三年内,不得到本人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企业兼职(任职),也不得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解读:按照以往文件规定,退出现职、未办理退休手续的党政领导干部原则上不得在企业兼职,一般也不得安排到企业任职。制度上的“缝隙”,在现实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退出现职但未办理退休手续的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造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意见》明确规定,这些干部也不得在企业兼职(任职),堵住了口子、扎紧了制度“篱笆”。
  以往文件规定,中管干部辞去公职或者退(离)休后三年内,不得到与本人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担任独立董事、独立监事,不得从事与本人原工作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但仅仅是就中管干部辞去公职或者退(离)休后担任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独立监事作了规范,对其他党政领导干部在其他企业兼职(任职)未作规定。为此,《意见》对辞去公职或者退(离)休后的所有党政领导干部到各类企业兼任(担任)各种职务的行为统一作了规范,填补了政策空白。
  新规二:进一步从严审批退休后到企业任职
  意见提出:辞去公职或者退(离)休后三年内,拟到本人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外的企业兼职(任职)的,必须由本人事先向其原所在单位报告,由拟兼职(任职)企业出具兼职(任职)理由说明材料,所在单位按规定审核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征得相应的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后,方可兼职(任职)。辞去公职或者退(离)休三年后到企业兼职(任职)的,应由本人向其原所在单位报告,由拟兼职(任职)企业出具兼职(任职)理由说明材料,所在单位按规定审批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相应的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解读:从审批程序来看,《意见》虽基本重申了以往文件的有关规定,但却将适用范围从中管干部辞去公职或者退(离)休后担任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独立监事,扩展到了辞去公职或者退(离)休后的所有党政领导干部到各类企业兼任(担任)各种职务,进一步从严管理,加以规范。
  新规三:对兼职数量、年龄、任期做出明确要求
  意见提出:凡按规定经批准在企业兼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不得在企业领取薪酬、奖金、津贴等报酬,不得获取股权和其他额外利益;兼职不得超过1个;所兼任职务实行任期制的,任期届满拟连任必须重新审批或备案,连任不超过两届;兼职的任职年龄界限为70周岁。凡按规定经批准到企业任职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及时将行政、工资等关系转入企业,不再保留公务员身份,不再保留党政机关的各种待遇。不得将行政、工资等关系转回党政机关办理退(离)休;在企业办理退(离)休手续后,也不得将行政、工资等关系转回党政机关。即党政领导干部不得“两头占”,不能既保留公务员身份及相关待遇,又在企业领取报酬。
  解读:这是《意见》的又一大亮点,不少规定是第一次提出。此前的有关规定对经批准在企业兼职的数量、年龄、任期等未做规定,导致一人兼多职、长期兼职、连续兼职等现象。《意见》对此作了明确的限制性规定,有效地堵塞了这方面的漏洞,具有很强的现实约束力。
  新规四:兼职干部职务消费情况要报告
  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期间的管理。按规定经批准在企业兼职(任职)的党政领导干部,要严格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企业或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期间的履职情况、是否取酬、职务消费和报销有关工作费用等,应每年年底以书面形式如实报告单位组织。
  解读:这一部分为新增的内容,以往文件主要对不得兼职(任职)的情况和兼职审批的程序作了规定,但对经批准兼职(任职)的党政领导干部在兼职(任职)期间的管理没有规定,一些干部违规取酬,组织上也不知情。针对这种情况,《意见》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规定在企业兼职的党政领导干部每年年底要以书面形式将履职情况、是否取酬、职务消费和报销有关工作费用等如实报告单位组织,将兼职期间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 人民日报 》( 日 02 版)
(责编:权娟、杨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事业单位退休年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