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县威远镇加定镇信用社无保户救济款到了没?

互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新闻中心       
   图 片        
   互助经济       
互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互助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平安、和谐互助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在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互助县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编制的五年规划。科学编制规划并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互助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青海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机遇,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十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改善最明显、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05年,完成县内生产总值17.83亿元,年均增长12.05%,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05亿元、5.66亿元和7.12亿元。人均县内生产总值4755元,年均增长10.75%。三次产业结构由31.41:40.66:27.93调整为"十五"末的28.33:31.76:39.9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223万元,比"九五"末增收327万元,剔除政策性调整因素年均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165元,比"九五"末增收2697元,年均增长9.8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59元,比"九五"末增收857元,年均增长10.64%。
&&&&(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经济初具规模
&&&&--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十五"期间,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制种和优良品种推广,在种植面积、规模、质量和效益上都有新突破。基本建成了以油菜、蚕豆、马铃薯、蔬菜为主的特色作物种植区。2005年,油菜、蚕豆、马铃薯、蔬菜等特色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分别达36.2万亩、7.05万亩、28.06万亩和2.35万亩,分别比"九五"末增长3倍、2.3倍、2.3倍和0.5倍,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5%。订单农业面积达30.1万亩,制种面积达10万亩,建成日光节能温室2959座。"十五"末农业总产值达到7.7亿元,比"九五"末增长47.22%,其中:种植业产值达4亿元,比"九五"末增长41.17%。粮油综合产量达到25701.6万公斤。
&&&&--畜牧业产业化布局初步形成。"十五"期间,以"良种工程"和"西繁东育"工程为突破口,加快了全县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步伐,以互助八眉猪为主的特色养殖初具规模。饲草料生产与草原建设成效显著,设施畜牧业生产投入不断加大,动物疫病防检工作进一步加强,畜产品交易量进一步扩大,畜牧业生产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五"末存栏各类畜禽119.4万头(只、匹),出栏各类畜禽99.76万头(只、匹),肉类总产量达21946吨,牛奶产量达4481吨,禽蛋产量达2290吨,毛绒产量达495吨。畜牧业产值达到3.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九五"末的38.37%提高到42.6%,畜牧业人均纯收入582元,比"九五"末增加181元。
&&&&--资源优势得到发挥,特色工业渐趋形成。"十五"期间,虽然工业发展遇到了诸多困难,但全县上下着眼于培育和发展特色工业和优势产业,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立足矿产资源和特色农畜产品资源,初步形成了以酿造、建材、冶炼、水电、农副产品加工、轻纺为主的六大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工业技术得到改善,企业技术装备不断更新,技术开发能力、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实用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开发步伐加快。"互助"牌青稞酒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鼓楼"牌水泥被认定为省内著名商标。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43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3.07亿元。
&&&&--特色旅游业整体规模进一步扩大。"十五"期间,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培育特色经济的"朝阳产业",加大了总体开发力度,相继开发了土族民俗风情园、周庄、农家乐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民俗文化风情园(点),增强了旅游设施的综合配套能力,改善了旅游景点的设施条件,提高了服务水平,民族风情游、绿色生态游、宗教文化游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十五"期间,共接待省内外游客14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72万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16亿元,年均增长22.70%,比"十五"计划目标超8.16亿元。其中:行政辖24.70亿元,年均增长31.65%。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交通、通讯、能源、水利等得到极大改善。农业完成投资8670万元(其中:扶贫2530万元)。组织实施了优质杂交油菜制种,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建设、设施农业、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农村整村推进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了重点农村示范基地和示范区田200个,面积10万亩,农村户用沼气池5240座,新建和改建了21个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完成投资3733万元。重点实施了高原瘦肉型猪推广、农业综合开发绵羊养殖、青海省肉羊良种化及配套技术推广、牛胚胎移植、良种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青海省八眉猪保种场建设、动物防疫及冷链体系建设、乡站危房改造等项目。林业完成投资2.37亿元。完成品率退耕还林(草)工程41.3万亩,"三北"防护林工程17.2万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公益林建设21.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7%。水利完成投资2.51亿元。完成了南门峡、乔及沟、红土湾等6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实施了灌渠配套及节水改造、集雨利用、人畜饮水、河道治理、小流域治理等水利工程。改善灌溉面积6.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5.2平方公里,解决了10.2万人和13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交通完成投资6.63亿元,新改建公路1597公里。完成了平大、威北、平高三条县级公路和12条县乡公路,92条乡村公路,改建乡村道路940公里,在全县8个乡镇40个行政村实施了村道硬化工程,硬化道路301公里,宁互一级、通乡油路等工程相继建设,基本实现了县乡道路黑色化、乡村道路等级化和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城建完成投资2.44亿元。完成了西街、南街、东和路、台子路拓建、县城供水管网改造、水源扩建、县城垃圾处理场等工程,建成了五十、南门峡两个小集镇。开发建设了园丁、林泰等4个住宅小区,城镇新增住宅面积15.7万平方米。对威远镇寺壕子、高寨西湾等9个村911户农户的住房进行了改造,面积达10.33万平方米。教育完成投资8464万元。组织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高中扩招、职业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及信息技术教育等项目,累计改造校舍11.9万平方米,城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卫生完成投资3397万元。先后争取和引进以卫八项目为主导的合作项目13个,完成了19个基层卫生院5920平方米的业务用房改造,建成了县人民医院传染病专科住院楼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大楼,并为县、乡医疗机构配备新型常用医疗设备。工业完成投资11亿元。建成了卡索峡、青岗峡等水电站和西威水泥厂、航威轧钢厂;改造扩建了青稞系列酒、特水窖尾、金属镁、造纸和白水泥扩能生产线等项目48项,工业企业技术含量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四)科教兴县取得成效,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科技普及、推广力度加大。"十五"期间,紧紧围绕科技兴县战略,加大了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和生猪、牛、羊、禽等优良品种的推广和引进,增强了工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通过"科技下乡"、"科普之冬"等活动,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多方面的适用技术培训,年均培训人数达17万人次。共组织实施科技推广项目42项,其中国家级4项。科技成果推广的应用率达到85%,科学技术的普及率达到90%,科技对全县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0%。
&&&&--教育得到优先发展。"十五"期间全县普通、职业、学前等各类教育得到协调发展,远程教育得到普及,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到2005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104.3%,巩固率达99.77%,普通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50.8%。全县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达到99.79%。
&&&&--医疗预防保健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十五"期间,卫生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严重危害农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县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十五"末,每千人占有卫生技术人员1.5名,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8%,传染病发病率下降为195.12/10万,规范化卫生院达100%,乡村卫生组织服务一体化管理覆盖率达100%。
&&&&--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十五"期间我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建设步伐加快。城区规划面积由"九五"末的6.4平方公里增加到18.14平方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2平方米;城市管网覆盖率达80%;城市化水平达18%;人均居住面积达16平方米,比"九五"末增加了2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为85%,供水管网达48公里,日供水能力达1.5万立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120升;县城绿化率达到17.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平方米。
&&&&--电信通讯业及电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十五"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23576户,比"九五"末的6585户增长3.58倍,普及率达26.28%,由"九五"末的7.75%提高了18.53个百分点;移动电话2.2万部,比"九五"末的1642部增长12.4倍。完成农网改造25231户、城网改造638户,基本实现了"两改一同价"的目标,年减轻农民负担552.72万元,平均每户每年减轻负担78.16元。
&&&&--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县的以县城各类商场和综合市场为中心,以乡镇集贸市场为补充的农副产品、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十五"末,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亿元,比"九五"末增加1.09亿元,年均增长9.68%。
&&&&--劳动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建成了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加强了就业再就业指导和管理,安置了4844名因企业破产、改制、兼并导致的失业人员和部分城镇新增劳动力。全县从业人员达到1.85万人,比"九五"末增加0.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农村劳动技能培训达1.7万人次,劳务输出11.01万人次,劳务收入达到2.58亿元。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十五"期间,社会保障各项改革措施稳步推进,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比较规范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残疾人就业、扶贫、教育等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到"十五"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7259人、14321人和8248人,纳入城镇低保3540人。
&&&&--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十五"期间,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对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压力,促进了县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到"十五"末,全县总人口达37.5万人,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8
&&&&--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共创建了11个"特色文化乡"、28个"小康文化村",新建了4个乡镇文化站,东沟乡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丹麻镇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加强了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和技术改造,实施了"村村通"工程,到"十五"末调频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6.4%和98%。
&&&&(五)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十五"期间,我县加大了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力度,到2005年末,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92%以上,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效益明显好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多元结构初步形成。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十五"末,民营经济产值占全县经济总量的40%,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1.5万人次。贯彻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直补、农业税和特产税减免政策。市场体系初步形成,金融、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进一步发育。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失业、医疗、养老保险范围不断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进展顺利,农民参合率达91.44%。对外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全县累计引进县外到位资金6.98亿元。
&&&&总结"十五"发展,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了符合互助实际的一些经验做法,须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坚持。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革发展的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没有止境。"十五"期间,我们先后开展了两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着力解决干部群众思想、组织、作风、社会环境、政策措施等方面不适应的问题,破除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改善投资环境、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存在的思想障碍和体制弊端。实践表明,只有思想的不断解放,观念的不断更新,才能促进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才能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第二,坚持第一要务不动摇。把坚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来抓,在发展目标上,自我加压,能快则快,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奋勇争先;在发展重点上,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突出工业经济、项目建设、旅游开发、城镇化四个重点,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充分发挥其产业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践表明,只有各项工作立足于发展,一切措施围绕着发展,才能做到在发展中统一思想,在前进中凝聚力量,在工作中求得主动。
&&&&第三,坚持调整结构不动摇。按资源禀赋的原则,加强政府引导和技术服务,顺天应市调结构,突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订单农业和设施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优化区域布局,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农牧业结构向多元化、专业化方向转变。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实行存量优化和增量扩张并举,资源开发和内部整合并重,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资产重组,快速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全面提升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加快工业化进程。高起点、有重点地开发土族民俗旅游和北山生态旅游业,积极改善基础,塑造品牌,并保持较快发展。实践表明,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而言,只有扬长避短,挖掘潜力,培育优势,创造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第四,坚持狠抓项目不动摇。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主动力、主渠道,通过项目拉动经济增长,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在项目开发领域上,突出以交通、能源、水利、市政、信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农田水利、扶贫整村推进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势资源开发为重点的工业建设,以教育卫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在项目开发规模上,突出抓好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同时一刻不放松关系群众利益的中小项目,逐步改善基层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项目推进上,坚持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建立开发滚动机制。实践表明,项目工作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是抢抓机遇、吸引投资、积聚要素的主要载体和抓手。
&&&&第五,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懈动力,"十五"期间,全县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大部分改制企业重新焕发活力。实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认真落实农牧业税减免、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教育、卫生、科技、金融等体制改革,努力清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对外合作交流,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践表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市场环境和干事创业环境,才能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以大开发促进大发展。
&&&&第六,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城乡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认真落实"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政策措施,加大农村救灾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力度,实施扶贫开发,落实职工福利政策,有效解决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实践表明,只有以人为本,富民为先,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调动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我们所采取的政策、所办的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互助的事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二、"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既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机遇期,又是各类矛盾的凸现期,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又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看,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国民经济将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势头,会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政策倾斜和投资力度;国内市场对西部特色农畜产品需求不断扩大,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为我县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发展特色经济,壮大支柱产业,提升县域经济实力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遇。
&&&&从全省发展的总体趋势看,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带动下,近几年我省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陆续建成了一批交通、能源、水利、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国内产业、技术、资金向青海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和扩大;对外开放出现了新的格局;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工业化进程在"十一五"期间将从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迈进;壮大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接续建设的资源加工产业,为带动互助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县的经济总量稳步提高;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城乡公路、农村水利、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良种繁育、特色农副产品加工、酿造、建材、旅游等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优势产业已成为互助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这些都为"十一五"期间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1、农业基础薄弱,设施农业发展滞后,防灾抗灾的能力弱,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优势不明显,附加值不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村交通、水利、卫生、教育等基础仍然薄弱,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农村贫困面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
&&&&2、工业总量小,企业自主开发和核心竟争力不强,金融投入和支持不够,企业融资难,资源保障利用程度低,重点工业后续项目较少,发展后劲不足。
&&&&3、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地方财力薄弱,收支矛盾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有限。
&&&&4、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丰厚的旅游资源潜力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尚处在初始阶段,旅游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不到1%。
&&&&5、城镇就业压力大。新增岗位无法满足进城农村富余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失业职工的岗位需求,就业压力大。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定位
&&&&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主导,建设以制种业为特色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以酿造、建材、冶炼、轻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特色的工业基地,以土族民俗和自然生态旅游为特色的夏都"后花园",打造独具民族特色的西宁卫星城,努力构建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协调发展的和谐土乡。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农民和财政增收为目的,稳定发展特色优势农牧业,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加速旅游资源开发,努力构建和谐互助,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要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消除贫困,促进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优先发展目标,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充分利用互助县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特色经济、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面向市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构建具有特色的县域经济。
&&&&3、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发展原则。
&&&&4、坚持开放带动的原则。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不断深化改革,实现全方位的开放,用新思想、新观念、新办法,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把县域经济的发展融入到西宁经济圈、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循环之中。
&&&&5、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切实处理好加快发展与生态建设、资源开发和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保持县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
&&&&县内生产总值达到32.86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县内生产总值达到8455元,年均递增 12.2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412元,年均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以上,五年累计达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亿元,年均增长10%。
&&&&社会发展目标:
&&&&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化水平达到2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55万人(次)以上,到2010年末劳务收入达4亿元左右。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参合率达到95%以上;婴儿死亡率下降到25‰,孕妇死亡率下降到90/10万,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以上。高中阶段升学率达到70%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
&&&&人民生活目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
%,达到115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达到3805元。县城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8平方米,比"十五"末增加2平方米。
&&&&可持续发展目标: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到2010年总人口控制在38.86万人以内。森林覆盖率达到38.2
%,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0.7%;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能耗降低;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
&&&&四、"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十一五"期间,要充分发挥全省农业大县的优势,继续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坚持县域经济特色化,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区域布局和农畜产品结构,突出制种、仔畜(禽)繁育、肉牛育肥等优势,加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凭借毗邻西宁大市场的优势,树立品牌,搞活流通业,大力发展制种业、特色农业、延升农业(即农副产品的集贸、仓储、保鲜、物流、配送等)和观光农业等,加强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十一五"期间,在稳定基本农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满足农民用粮需求的前提下,规划16个种植业重大项目,预计投资7亿元。主要实施蔬菜、油菜籽、马铃薯、蚕豆、食用菌等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制(繁)种等产业化项目。到"十一五"末,农业总产值达到10.30亿元,一是进一步加强特色优势农作物的结构调整。继续发展马铃薯、油菜、蚕豆、蔬菜、食用菌等优势无公害农作物的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使全县特色农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7%以上。二是结合我县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大力发展马铃薯、油菜、蚕豆、蔬菜及其它特色制种业,使特色制种面积达到20万亩左右,以满足全县及周边地区农作物用种需要。同时,积极引进和培育适于种植的各类农作物优质品种,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扩大种植,逐步发展成全省特色制(繁)种基地县。三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订单农业。每年新建日光节能温室1000栋以上,到"十一五"末达到10000栋,面积达5000亩。订单农业面积达40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5%,不断提高种植业的内在质量和产出效益。
&&&&做大做强农区畜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千家万户养殖为基础,以自繁自育工程和"良种工程"为突破口,通过增加投入、完善基础、优化结构、改良畜种、强化防疫等手段,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的整体水平、规模和效益。"十一五"期间共规划基地建设、畜禽品种改良、动物防疫、畜产品质量安全、交易市场和信息体系建设、农牧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等项目35项,预计投资4.5亿元。"十一五"末畜牧业总产值达到5.05亿元,年均递增9%。一是优化畜牧业生产布局,注重建设好以奶牛、肉牛、肉羊、生猪、仔猪和雏鸡贩育为主的六个产业带,促进生产力要素向最适宜区域的优势产业集中,形成区域明显、优势突出的农区畜牧业生产布局,加速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到"十一五"末规模养殖村达到100个,规模养殖户达到22700户,畜禽存栏达到233.66万头(只),出栏达到208.36万头(只),肉类产量达到48819吨,奶产量达到9000吨,禽蛋产量达到3365吨,毛绒产量达到631吨。二是打造以八眉猪为基础的特色品牌,建立良种肉牛(羊)、海东鸡繁育推广基地,完善良种畜禽繁育推广体系,扩大良种畜的覆盖面,提高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三是加强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建设,建立和完善动物疫病防治、诊断、监测、控制、检疫监督、网络化管理、兽药残留监控体系,基本达到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目标。四是大力发展种草养畜,积极推广青贮燕麦、玉米等农田种植高产饲料作物栽培技术,逐步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的合理种植结构。
&&&&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大对现有互丰公司、塘川丰盛粮油公司、西海油脂公司、绿源实业有限公司、县外贸公司、绿革农业科技开发公司、赛麦有限责任公司、八眉猪保种场、八眉猪原种育繁场、青海互助青稞酒有限公司养殖场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与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联系,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连接关系,发展完善订单农业、股份合作等利益连接方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积极引导龙头加工企业研发产品、更新设备、改进工艺、增加科技含量,精心打造独具互助特色的油菜籽、马铃薯、蔬菜、蚕豆、八眉猪、牛羊肉、禽蛋等地方名牌农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建立健全农牧业生产社会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农畜产品市场和信息体系建设。以农畜产品主产区、县城和主要交通沿线集镇为重点,加快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在台子、南门峡、五十、丹麻等乡(镇)建立5个农副产品专业综合市场,在威远镇等地建立活畜及畜产品交易市场、清真牛羊屠宰加工厂、禽类定点屠宰加工点等,扩大农畜产品销售量;以西宁为依托,积极发展连接大中城市、涵盖省内外的农畜产品销售网络,建立互助县特色农畜产品专卖店、批发中心、展销中心等销售窗口,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积极探索产销直挂、配送销售等现代化营销方式,提高农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加强农牧业生产信息库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政府信息网络平台,加强对龙头企业、农牧民的信息服务。二是完善农牧业生产的科技服务体系,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加快农业科研开发,积极鼓励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建立和完善农业综合服务站,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农产品生产环境检测站、动物疫情监测站、检疫站,完善功能,加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动物疫病监测及检疫;加大农机技术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农机化水平;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和青年农民骨干的科技培训力度。
&&&&努力促进农牧民增收。"十一五"期间,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拓宽农牧民增收的渠道,努力建立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继续对农民实行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增加农民补偿性收入。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力度。针对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现状,认真组织实施"阳光工程",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多渠道寻求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调整就业结构,扩大劳务输出,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来抓。积极向国家和省重点项目上输出劳力,加大政府组织输出的力度;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加强对农民工劳务输出信息和就业指导,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工外出务工。"十一五"期间,累计培训农民技能工4万人,到2010年农村劳动力就地、异地转移人数达到15万人(次),劳务收入达到4亿元以上。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十一五"期间,规划扶贫项目6项,预计投资4.8亿元,要以稳定解决温饱和持续增加收入为中心,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坚持整村推进,项目覆盖到户,资金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和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面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强化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着力抓好扶贫项目建设,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因地制宜,抓好以整村推进为主的扶贫工作,坚持扶贫到村到户,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投资1.6亿元左右,完成105个村的整村推进,到2010年基本解决全县195个贫困村4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在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的同时,对环境恶劣地区的群众实施扶贫调庄,计划异地扶贫1.5万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循序渐进,试点引路,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农民公平享有公共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坚持搞好农田水利、人畜饮水、沼气利用、设施农业、农村公路等建设项目。提高科技、教育、文化服务水平,抓好广播电视、电话等的进村入户进程。以土地的集约利用和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农民新居建设工作,到2010年,使农村住宅中砖混、砖木结构住房的比重达20%以上。在做好威远镇古城村、高寨镇西湾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逐年稳步拓展。
&&&&(二)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高工业化水平
&&&&"十一五"期间,继续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规划工业项目33项,预计投资76亿元,力争完成30亿元。在着力做好酿造、造纸、建材、冶炼等传统工业的同时,立足特色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优势,加快资源开发步伐,延伸产业链,推进资源开发向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转型,培育好威远镇、沙塘川、高寨、红崖子沟小寨工业集中区(沙塘川、高寨、红崖子沟小寨分别规划面积6000亩、11000亩、2780亩),努力提高工业化水平。到"十一五"末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7.64亿元,年均递增20%。
&&&&酿造业。以青稞酒原产保护地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优势,搞好品牌战略,将"互助牌"系列、"天佑德"系列作为主导品牌,努力开发"八大作坊"系列,同时提高新产品研发能力,稳步提高白酒产量质量,向优质、高档、营养、保健酒的生产转型。"十一五"期间以青海互助青稞酒有限公司为基础,建成全国最大的青稞酒生产、科研、开发、鉴定、人员培训中心,在现有年生产3万吨能力的基础上,投资2.5亿元,积极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到"十一五"末,青稞系列酒生产规模达到5万吨。
&&&&建材业。加快生产技术的更新改造,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淘汰生产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重、竞争力弱的产品,走环保型的发展道路,延长产业链,推进资源开发向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转型。规划8个建材业项目,预计投资11亿元。
&&&&石膏。一是充分利用沙塘川和高寨的石膏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引导和鼓励石膏加工企业实行强强联合,以强带弱,投资3.2亿元,建成年产2000万平方米的石膏板材生产线和年产100万吨的石膏涂料生产线。二是加大企业技改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产品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生产方式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创建互助县石膏产品品牌形象。三是大力发展以墙体砌块、装饰板、涂刷粉饰、砌块水泥、装饰白水泥、食药品添加剂及石膏类系列胶凝材料等为主的新型材料工业,以满足省内和西藏地区装饰市场的需求。
&&&&水泥。在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的前提下,一是改进生产工艺,投资3.2亿元,新建一条日产4000吨的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水泥生产线。二是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特种水泥的产量,增加品种,适当延长产业链,生产重点工程及特殊要求的高标号水泥、中热水泥及抗硫、大坝、快硬、膨胀、高强度、防水型特种水泥,开发水泥预制构件和其它新型水泥制品,为省内外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三是加强对原有水泥生产线的技改和扩建,提升全县水泥的生产能力。到"十一五"末,使全县水泥总产量达到300万吨。
&&&&陶粒岩。加大对县内特有的陶粒岩矿藏的开发和加工力度,投资6000多万元,新建一条年产100万立方米的陶粒混凝土新型建材生产线。
&&&&冶炼业。加大资源的勘探力度和开发步伐,延长产业链,形成资源开采-冶炼-精深加工产业链。规划冶炼项目10项,预计投资43亿元,主要是新建和改扩建碳化硅、绿硅、玄武岩开采及铸石加工、金属镁、金属硅、铝镁合金冷扎薄板及压铸、电石等一批生产线,提高效益,扩大冶炼业经济总量。到"十一五"末分类产量达到:金属镁、碳化硅、金属硅、铝镁合金各5万吨,电石20万吨。
&&&&轻纺及其他加工业。预计投资13亿元。一是投资11亿元,新建年产20万吨的高档包装用纸、文化用纸、生产用纸、浆板、纸浆等生产线。二是投资1500万元,新建年产50万英尺的藏地毯加工生产基地。三是投资2400万元,新建20万平方米高密板及高档板式家具生产线。
&&&&水电业。在抓好现有水电工业的基础上,抓紧实施已开工的大通河流域卡索峡电站、青岗峡电站、金沙峡电站项目的建设,力争早日投产;做好湟水河流域高能电站和大通河筏子湾电站、加定电站的建设。
&&&&农副产品加工业。依托特色农畜产品资源,突出"高原"和"绿色"这两个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本着集群、配套发展的原则,以西宁为主要目标市场,创立互助品牌,进行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做好菜籽油、马铃薯、蚕豆、食用菌、八眉猪肉、牛羊肉、鲜奶等的精深加工,向方便营养、安全卫生、保健和多功能方面发展,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业,把互助县建成西宁市的农副产品加工和供应基地。规划农副产品加工项目12项,预计投资6亿元,重点建成油菜籽精深加工、精品蚕豆加工、马铃薯变性淀粉加工、食用菌深加工、
"互助八眉猪"肉及牛羊肉深加工等生产线。在全县交通干线的11个乡镇开发20个生态示范小区,建立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农村生产园区模式。
&&&&(三)大力发展以旅游为主的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层次和水平
&&&&"十一五"期间,按照"扩大总量、提高比重,优化结构、提高水平,深化改革、扩大开发,拓宽领域、增加就业"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到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1.79亿元,年均增长13.72%。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依托,按照整合利用民俗资源、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完善宗教文化资源的发展思路,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支柱产业来培植,加快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着力打造特色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旅游产业化进程,发展和壮大一批旅游企业,实现旅游产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规划50个项目,预计投资4.6亿元。一是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完善旅游产业布局。依托中国土族民俗、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北山国家地质公园、佑宁寺、五峰寺、南门峡等构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一线两翼"的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的休闲度假游、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观光度假游和以寺院、古遗址等为主的宗教文化游,围绕旅游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动发展。其中"东翼"以佑宁寺为主,建设佑宁寺宗教文化旅游区,"西翼"以五峰寺、南门峡等为主,建设五峰寺西北民歌苑和南门峡旅游度假区。二是制定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三是借环青海湖自行车拉力赛、西宁郁金香节等文化体育活动之机,大力推进旅游品牌,不断提高土乡知名度。四是加快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民俗等优势,集中力量开发一批具有互助民俗特色的旅游商品,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到2010年末,接待游客达到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5.5%。
&&&&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着力提高市场集约化程度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发展商品专业批发市场,建成一批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商品集散中心和物流基地。规划项目28项,预计投资2.1亿元。一是对现有威远镇地区的网点进行改造,形成以鼓楼为中心,东南西北大街、新安路为主的城市商业网点,建成日用百货、建材、农副土特产品、民族特色产品等购销市场。二是结合城镇规划,突出县城北郊、东郊区位优势,建设集休闲、居住、购物、娱乐、批零等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市场。三是加快红崖子沟、五十、哈拉直沟等13个乡镇粮油、日用品、生产资料等商贸市场的建设,拉动农村消费,繁荣乡镇经济。
&&&&提升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商贸、餐饮、社区服务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业。增强交通网络功能,提高交通运输业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扩大邮政通讯业服务领域和总量规模。以方便人民生活为目的,推动社区服务业尽快向社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搞好以社区服务和综合服务为重点的全民服务中心,推动家政、体育健身、社会安全、老年及儿童服务等行业产业化发展,拓展新的社区服务领域。
&&&&大力发展信息、物流、中介、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
加快建设政治、经济、贸易、社会等领域信息平台,健全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信息市场运营机制,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拓展应用领域。加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平台和网络信息平台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建立起连接西宁,辐射海东地区,以物资运输、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主体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加快发展和规范各类中介组织,鼓励中介服务机构加强联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智力、信息服务网络。支持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保险代理公司加快发展,提升金融保险业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物业管理的分业经营,规范、搞活房产市场。积极发展产权、土地、房屋、技术、劳动力、人才、信息、保险等生产要素交易市场。
&&&&(四)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十一五"期间,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谋求县域经济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解决公共资源和服务分配不公等问题,着力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新互助。
&&&&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坚持科技兴县原则,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实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十一五"期间,规划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建设、科技示范培训、太阳能利用技术与推广等6个项目,预计投资2278万元。一是实施农业科技信息平台、科技示范培训工程等项目,大力推广小麦、油菜、马铃薯、蚕豆等40种优良品种;杂交油菜、脱毒马铃薯、优质蚕豆等高产优质模式化栽培技术和畜牧业实用技术;蚕豆机械点播、马铃薯机械点播等农业节本增效技术,节水农业技术,无公害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和牛羊西繁东育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二是通过农业技术市场建设暨互助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加大科研力度,努力攻克杂交油菜产业化、马铃薯产业化、节水农业、农业灾害的监测预防、设施农业、酿造等技术研究,为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加快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按照"科技特色产业化"的原则,重点扶持互丰公司、霍普兰德公司、绿源公司、绿革公司、赛麦公司等科技型企业,突出科技型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引进与开发,推动农副产品加工生产规模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原料供应基地化,产品生产系列化,提高农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在台子、威远镇等乡镇建成"四位一体"和"西繁东育"示范区,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使农业科技示范园成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把加快发展教育作为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切实增加投入,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步伐,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积极实施各类教育项目,努力改善办校办学条件,在继续巩固"两基"成果的同时,加大对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十一五"期间,规划实施中小学新(扩)建、危房改造、高中扩招等项目共118项,计划投资1.51亿元。主要实施新建投资1600万元的城东学校,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投资3343万元的76所中小学危房改造,改造危房面积46586平方米;投资10153万元的威远镇逸夫中学、双树中学等42所中小学扩建,面积102908平方米,累计新(改、扩)建校舍面积163494平方米,使中小学危房率控制在3%左右。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各类教育的需求,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努力提高卫生服务水平。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深化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城乡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卫生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十一五"期间,共规划卫生事业项目26项,预计投资2.23亿元。一是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对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食品卫生安全,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县疾病预防保健体系、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的公共卫生体系;二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卫生资源,大力发展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加大县医院、县急救中心、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中心、县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重点设备和业务用房的改造和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三是基本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力争到2010年基本覆盖全县农村居民;四是加强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千人医院病床数达到1.69张;居民社会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五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5%以上。
&&&&积极推动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全面进步。规划项目8项,预计完成投资1.35亿元。重点建设和实施乡镇文化服务站、县图书馆、土族民俗博物展览馆、县文化娱乐中心、有线光缆电视干线网、土族电视节目、广播电视社社通等工程。着力打造中国土族品牌,构建全国唯一的土族民俗文化特色县,充分挖掘土族优秀文化,加强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建设,实施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大力发展民间民族工艺品生产,促进文化事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努力增加城镇、乡村健身场地和设施,在原有的体育活动基础上,积极创办一些新的、民族地方特色浓厚的、群众参与的娱教于乐的体育活动,推动体育事业的进步。到2010年,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覆盖率从现在的91.2%提高到99%。
&&&&不断提高劳动就业率。规划投资777万元,实施就业再就业培训工程和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等项目。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切实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速建立解决就业的长效机制,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健全就业管理、兴办社区服务业和加快发展非公有经济等多种途径,创造就业岗位,力争每年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帮助城镇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为就业弱势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援助。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增劳动力、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网络,搭建就业信息平台,树立大就业观念,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到2010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0%以上,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失业人员培训率达到90%,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再就业率达60%。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保障基本建设投入,规划投资400万元,在社区和农村建立劳动保障事务所、服务站等社保服务机构,完善服务功能,基本建立起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制度比较完善、管理比较科学、体系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和管理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化基本养老、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制度,推进工伤保险,启动生育保险。完善社会救济、社会互助、优抚安置和社会福利政策,逐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医疗救助以及教育、司法、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建立乡村三级救助体系,县建立救助中心,乡镇建立救助所,村设救助站,从而形成丛向互动,进一步规范农村救助工作。在农村以合作医疗制度为先导,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保障体系。到2010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5万人、1.5万人、2.0万人和1万人。
&&&&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不断优化社会环境,增强政府服务职能,支持和关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尊重和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生活能力,努力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创条件、造环境,推动我县残疾人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十一五"期间,规划威远镇、丹麻、南门峡等地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百人站立行"等项目8项,预计投资860万元,进行残疾人的康复、劳动就业、特殊教育、扶贫解困、文化体育、社会保障、残疾预防、法制建设等工作。
&&&&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村民自治、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大力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和遏制民族分裂势力,整治黄、赌、毒等的违法犯罪活动,着力打造"平安互助";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节机制和社会风险管理应急机制,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广泛开展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五个特别"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诚信为本的理念和行为规范,重视和发展老年、儿童和妇女工作,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爱国宗教力量建设,引导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5632万元。主要实施佑宁寺大经堂维修、新建藏医学院和佛学院、修建游步道、水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寺院围墙广场及山门建设、电力设施及放火防盗设施的整改等项目;却藏寺却藏昂及章家昂的维修和尕仪玛经堂的建设等项目。
&&&&(五)推进城镇化进程,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十一五"期间,主动融入省会城市的要素辐射,加快以县城威远镇为中心,中心集镇为依托的城镇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城镇发展规划,优先扶持南门峡、加定、丹麻、高寨四个建制镇和沙塘川工业集中区,统筹乡(镇)所在地、交通要道和贸易集散地的农村小城镇建设,逐步形成"县城--建制镇---般乡镇"的城镇体系,完善城镇功能,扩大县城规模,增强服务功能。
&&&&加快县城建设,增强服务功能。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科学合理规划威远镇功能分区,完善和强化服务与载体功能,以提高城镇化水平和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城中村建设和旅游村开发共进,设施农业和规模养殖并举,加快土地流转和户籍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镇环境,培植壮大民营经济,着力发展第三产业,把县城建设成为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美,富有民族特色,集生产加工、商贸流通和旅游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卫星城镇。"十一五"期间,规划项目37项,预计投资10.9亿元。重点抓好县城道路建设,即县城寺豪子步行一条街、县城西过境公路、滨河路拓建、东新大街拓建、北环路新建等道路建设以及给(排)水及污水处理、县城集中供热、县城公共设施、县城专业市场建设、城镇绿化及生态建设。对威远镇大寺路、寺壕子、西上街、西下街、深沟5个"城中村"进行改造,规划建设县城东新区、古城村旅游区、西门文化娱乐广场和小寺山公园,完善威远镇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亮化、美化、绿化县城。加快发展信息、法律、金融、社区服务、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为进入城镇投资、经商、居住、生活的人员提供便利,为农业人口转移创造条件,增强城镇辐射、集聚作用,拉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广开筹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以合资、合作、联营、融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威远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到
2010年,县城城镇人口达到9万人,县城向东扩一公里,使建城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
&&&&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十一五"期间,规划小城镇建设项目6项,投资1.2亿元。按照突出特色、强化功能、聚集人口、繁荣经济的原则,大力发展加定、丹麻、南门峡、高寨四个建制镇建设。加快五十、五峰等乡申请设立建制镇的步伐和边滩昝扎、双树包家口、红崖子沟上寨、东沟塘垃、巴扎甘禅口、东和其塔尔等中心集镇的规划建设,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县城城镇体系建设相结合,与当地自然禀赋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逐步把建制镇和重点乡镇建成特色基本明显、配套设施比较齐全,具有一定产业聚集度和较强辐射力的新型城镇。
&&&&实现城乡联动,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以推进农村城镇化为重点,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完善乡村交通基础设施,搞好通乡、通村公路建设,进一步完善电信网络,改造农村邮政网点,畅通信息传播渠道,提高县城与建制镇、一般乡镇的辐射联接度。积极接受西宁市的辐射和带动,扩大县城聚集效应,增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吸纳能力。加大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力度,解决好产业类同、无序竞争、条块与区域分割问题,开展县内广泛的经济合作。扶持相对落后地区和贫困乡(镇)村加速发展。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十一五"期间,继续贯彻实施"基础优先"战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缓解基础设施薄弱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大发展的机遇,继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立足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水利骨干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供给能力。规划项目68项,预计投资13亿元。着力抓好重点水源建设、灌区节水改造、人饮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型水利、城镇防洪、水土保持治理等工程。
&&&&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加大对南门峡灌区四支渠、引大济湟北干渠、五峰北干渠等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改造和新建干渠33条、支渠219条、干斗渠522条,修建渠系建筑物445座,扩大灌溉面积6万亩,其中农灌面积1.3万亩;通过进行防渗衬砌,维修渠系建筑物,安装量水设施等,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灌溉渠系利用系数,推广节水技术,积极发展以喷灌、温室大棚滴灌为主的节水灌溉。
&&&&争取立项新建松多水库,缓解红崖子沟流域用水紧缺问题,为引大北干渠工程的实施做准备;加紧南门峡水库、华林、甘沟等10座中、小型病险水库和25座涝池进行除险加固,消除隐患。加大对林川、丹麻、哈拉直沟、东沟等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十一五"期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1平方公里。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261平方公里。
&&&&重点实施五十乡甘滩至红崖子沟乡白马村、丹麻镇景州至哈拉直沟乡魏家堡、西山乡至蔡家堡乡氟水改造等20项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丹麻、高寨、西山、蔡家堡、东沟、双树等15个乡4个镇10.4万人、9.4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及困难问题,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35.8%提高到70%以上。
&&&&提高城镇防洪能力,加紧对威远镇防洪建设,修建城镇附近河流提防,提高防洪标准,保障县城安全;加快湟水河干流防洪堤建设,全面按规划达标,积极争取大通河河道治理工程。
&&&&完善交通道路网络。以威远镇为中心,民族地区和干线公路、人口分布集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地区为重点,逐步向贫困山区推进,加快经济干线路、资源开发路、扶贫开发路、旅游景点路和县乡村公路建设,促进县与乡之间、乡与乡之间的连结,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提高运输效率。"十一五"期间预计投资10.6亿元,计划新改建公路3008公里,修建桥梁79座,新建客货运站点69座。重点组织实施好88公里的柏、乐互、互门3条县际公路;
71公里的台子西路、东和东路、宁互东路、东沟东路4条县乡公路;194公里的10条乡乡公路; 24公里的塘纳、贺尔至柏、和大3条断头路;
44公里的五峰寺、花园寺、松幡寺、甘禅寺、扎龙寺、甘冲寺和北山林区7条旅游公路;556公里的74条乡镇至行政村四级油路;463公里的58条村村四级油路;21个乡镇146个村1497公里的村级道路硬化;
21个乡镇79座1477延米的乡村独立桥建设;107公里的宁互西路、沙塘川路、平大公路3条超龄油路的改造;200公里的田间道路建设;69座客运站点建设等建设工程。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大力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初步形成覆盖全县的信息网络体系。一是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务信息办公骨干网建成的基础上,以建设高速宽带多媒体综合信息网为目标,完善办公专网。二是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保证政令畅通,保证社情、民情及社会热点信息及时上传。三是以开发互助县公共信息网为重点,加快各单位、各乡镇上网进程,并规划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网站的建设。四是普及信息知识,加强培训,提高信息应用水平。
&&&&(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十一五"期间,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把生态保护与建设、资源的合理开发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点上治理、面上保护"的原则,认真落实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各项措施,加大对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规划项目69项,预计投资11亿元。组织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草)、"三北"防护林、黄河上游生态环境治理等工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是加大天然林资源保护力度,使159万亩的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并在达坂山两侧封山育林20万亩和人工造林1.5万亩,不断提高天然林的林分质量和森林植被覆盖率。二是重点建设脑山地区九个乡镇水源涵养林工程,重点林业工程区全面推行舍饲圈养,实行封山禁牧,通过封山育林的形式,恢复达坂山南侧的天然灌丛。三是重点治理生态脆弱的浅山干旱沟壑水土流失区,营造以柠条、山杏、四翅滨藜等抗旱树种为主的生态防护林。四是加快川水地区农田林网的更新改造和十条通乡油路路旁绿化建设,营造以"带、片、网、线"相结合的经济生态型防护林体系。五是加强城镇及周边荒山绿化步伐,进一步亮化、美化、香化县城。六是加强重点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管理和管护,加大病虫鼠害防治力度,积极探索退耕还林(草)工程后续产业的发展。七是加强种苗基地建设,保障全县林业用苗自给。
&&&&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积极争取淤地坝坝系工程、基本农田综合整治、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湟水二期水保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等工程。对脑山地区进行修复,浅山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遏制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态势。
&&&&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十一五"期间规划项目16项,预计投资3.6亿元,紧密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贯彻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重点抓好"沙塘川河及流域"和"湟水河及流域"的环境污染和综合治理。实施威远镇天然气利用等项目,降低大气污染。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制度,加大对工业粉尘、废水和医疗废水的处理力度。到2010年,二氧化硫、尘(烟尘及工业粉尘)、化学需氧量、氨氮、工业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10%,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氰化物、石油类等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置。
&&&&加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强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促进可再生资源的更新、增值,有效保护、合理开发经济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保有耕地量82%的基本农田面积不变,适度开发和保护耕地后备资源,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十一五"期间,规划湟水流域土地综合整治、湟水谷地居民点整理、基本农田整理等3大类21个项目,预计投资3.7亿元。一是整治湟水河流域,开发复垦土地(红崖子沟东山、高寨后山)面积3076公顷,可增加耕地1572公顷;整理湟水谷地居民点5处,面积为612公顷,可增加耕地335公顷;整理西山等14个乡镇耕地9395公顷,增加1727公顷,为推进农村现代化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土地保障,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双赢。二是推广节水灌溉、旱作农业等低耗、清洁、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快速简便节水技术、节能净水技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三是切实加强林政管理,遏制森林资源的非正常消耗。四是加强对矿产资源的规划、管理、利用和保护,坚持依法开发、适度开发的原则,努力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开发付出的环境代价,促进合理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加大政府依法监管力度,严格确定开采的矿种和矿区,加强对资源开发区的地址恢复和生态保护;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优化矿产开采加工结构和产品结构。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坚持人口控制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坚定不移地贯彻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实现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加强分类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十一五"期间,规划计生项目20项,投资7530万元。一是重点做好农村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县优生优育指导中心、生殖健康服务中心、计划生育药具中心等综合服务中心和乡级计生中心服务站、村级计生服务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力争到2007年全面实现县乡二级信息交换和网络服务,提高农村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二是着力抓好基本生殖健康系列服务,构建县乡村育龄群众生殖健康监测服务系统,力争到2008年使所有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健康保健服务和医疗保健服务。三是健全农村计生家庭社会福利制度、奖励扶助制度、解决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养老问题。到2010年末,人口总数控制在38.86万人以内,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6‰和7‰以内,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5.5%以上。
&&&&五、保障措施
&&&&(一)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和活力
&&&&"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必须要有统一的思想保证。一是紧紧抓住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转变观念,树立改革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地理区位、民族文化、旅游业及特色资源等优势,明确互助县的功能和定位,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努力把广大干部群众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引导到实现"十一五"规划总目标,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上来,形成促进互助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二是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十一五"期间,要跳出以往"就互助论互助发展"的圈子,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把自身发展置身于西宁经济圈、青海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重新审视。进一步加强投资环境的治理和改善,积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主动走出县外引资金、引技术、引人才,在利用外资、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兄弟县之间的联系上有进一步的突破,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二)加强经济调节,引导和推动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调控作用。在基础产业、公益事业、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及加工等领域通过技改贴息、税收优惠、政府投资等措施助企业一臂之力,加快其发展,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通过各种措施进行必要的限制。二是积极顺应新形势下政府工作职能、工作重点的转变,加强对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公共服务优先理念,加大对社会公共资源的投入力度,优化科教文卫等社会资源的空间布局,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加强治安管理,积极构建城区公共安全体系,不断提高政府在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三)加快改革创新,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性
&&&&"十一五"期间,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创新体制,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
&&&&稳步推进农村改革。依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办法,探索以土地使用权依法入股、转让、出租或合伙经营等方式参与收益的办法。完善土地征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建立和完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水电设施等公共产品向农村转移的财政制度。改革户籍和就业制度,降低农民入城门槛,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劳动力市场。加快乡镇建制,推进农村站所的撤、并改革,健全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积极创新公共服务供给体制,逐步打破政府垄断和单一主体格局,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和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实施建设,逐步形成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
&&&&加快财政体制改革。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开源节流,严格收支管理,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把财政支出的重点逐步转到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科技创新、公共安全等公益性事业上来。加强乡镇财政的收支管理,收入实行"乡财县管乡用",加强乡镇公用经费管理。加强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重点向农村尤其是落后山区倾斜。
&&&&转变行政管理职能。逐步实现政府从经济管理者向社会管理者和公共服务提供者转变,把制定发展决策、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公共安全等作为主要职责。遵循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原则,提高行政效率,形成公正透明、规范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爱护民意,实行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决策责任等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的市场化,完善公益性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
&&&&(四)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多元化、全方位支持互助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互助县面临着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是实现规划目标的关键。一是进一步优化投资机制,扩大招商引资。抓住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营造良好的招商氛围,调动各方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实行县乡(镇)联动招商,根据县域资源和项目实际,积极组织一批矿产开发、农畜产品加工、旅游开发等优势项目,以项目招商来弥补县域经济发展不足的困难,以优质服务确保域外资金和企业引得进、留得住。二是鼓励民营企业大胆采取多种方式对外合资合作,加强对县域重点民营企业、成长型企业、税源型企业的扶持。三是构建高效畅通的筹资融资体系,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和省上的资金支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启动民间资金,形成多元投资格局。
&&&&(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构建县域经济新框架
&&&&深化国企改革,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域。紧紧抓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同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调整所有制结构结合起来,以制度创新、机制转换、增加就业为出发点,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收购、兼并、租赁国有、集体企业,进一步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县经济中的比重。
&&&&突出重点,培育发展大户。坚持政策扶持、资金倾斜,放手培育发展一批非公有经济大户。放开经营范围,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农业领域和绿色产业、特色产品加工业拓展,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资源开发等投资领域。重点扶持以石膏、水泥、农牧业、旅游业、绿色食品为主的生产加工行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扩张总量、提高质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
&&&&放宽市场准入,改善发展环境。在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放开经营范围和管理限制。以完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政治社会环境为重点,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认真清理和废止各种不相适应的规范性文件,打破界限,扫清障碍,对民营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提供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
&&&&"十一五"规划绘制了宏伟的发展蓝图。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团结一心,开拓创新,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和任务,全面推进互助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努力奋斗!
互助县人民政府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青海频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助县人民政府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