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关系 介入因素其他因素情况下的中止

我的位置: >
犯罪中止行为进行中出现介入因素怎么办
时间:&&|&&作者:李鹰&&|&&浏览:435
范某某为杀情人代某某,对某代某某下毒。范某某见代某某中毒后极度痛苦,顿生怜意,开车带代某某前往市人民医院抢救。但因车速过快,车右侧撞上护栏,坐在副驾驶位的代某某被撞死。关于本案的分析,合议庭法官有不同意见。
范某某为杀情人代某某,对某代某某下毒。范某某见代某某中毒后极度痛苦,顿生怜意,开车带代某某前往市人民医院抢救。但因车速过快,车右侧撞上护栏,坐在副驾驶位的代某某被撞死。关于本案的分析,合议庭法官有不同意见。如果在犯罪中止行为进行过程中,出现介入因素,最终导致危害结果发生,这时要判断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有无因果关系,如果有因果关系,则构成犯罪既遂;如果没有因果关系,则构成犯罪中止或犯罪未遂;如果行为人的确采取了中止行为,则构成犯罪中止。因此,关于本案如果认为代某某的死亡结果应归责于范某某的驾车行为,那么就意味着,代某某的死亡与范某某的投毒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由于范某某采取了必要的手段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因而应认定范某某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中止。本案中,如果代某某的死亡结果归结于范某某的投毒行为,那么作为既遂结果的标志已经出现,则范某某的行为成立的既遂。&犯罪中止的成立与否并不取决于行为人防止结果发生的态度真挚与否,而取决于犯罪行为与结果的发生是否有因果关系、介入因素对结果发生的作用大小。犯罪中止的成立要求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如果该介入因素切断了其施害行为而直接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的,则此时行为人成立犯罪中止。如果范某某虽然非常真诚地希望不要发生危害结果并且实施了补救代某某行为,但代某某依然因为其先前的施害行为而死的话,则其依然构成故意杀人的既遂。
作者: [四川-达州]专长:刑事辩护 合同纠纷 房产纠纷 交通事故 继承 律所:四川黎明律师事务所3208积分 | 帮助584人 | 32个好评电话:
温馨提示:华律网专题由编辑人员收集整理而来,不代表华律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法律问题(如离婚、房产纠纷、
人身伤害、刑事等),建议您(免费)。
相关推荐阅读:
法律咨询向律师描述您的问题吧
请描述您的事件原委,问题描述的越详细,律师解答的会越准确哦!
你已输入0/3000字
下一步你还可以:
看看大家都在关注什么:
遇到法律问题,上华律网在线咨询律师!中国最便捷、最大、最专业法律咨询平台,12万执业律师为您解答!
在线客服:
(注:此为客服QQ不提供法律咨询!)
(投诉建议与合作)
律师服务热线:400- 传真:028- 四川?成都市高新西区天辰路88号(电子科技大学西区科技园内)您当前位置:
论刑法因果关系的介入和中断
「内容提要」在原因与结果的联系之间介入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刑法因果关系是否存在,这是刑事司法实践中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国内外对此有许多不同的见解。根据因果关系的客观联系的有无,判断的依据应首先确定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事实上的因果关系
  「内容提要」在原因与结果的联系之间介入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刑法因果关系是否存在,这是刑事司法实践中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国内外对此有许多不同的见解。根据因果关系的客观联系的有无,判断的依据应首先确定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如果存在,则继续判断是否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这两种判断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对不同情况下的介入问题,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具体衡量。
  「关 键 词」刑法/因果关系/介入/中断
  刑事司法机关在判断刑法因果关系时,经常发现在一个危害行为引起某一危害结果的过程中,介入了第三个因素的情况。这种因素可能是自然因素,也可能是他人的行为,还可能是被害人自己的行为。由于这种因素的介入,导致原来因果联系的方向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这时,能否认为前一危害行为仍是最后危害结果产生的原因,介入因素的存在能否中断前行为与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一直是中外刑法学关于因果关系研究中常被关注的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认识不一致,就可能导致对案件处理的不同结论。
  对于这个问题,在刑法学界主张&条件说&的学者中,曾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中断&理论,认为介入因素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中断原来的因果关系。但是对于什么样的因素具有这种中断作用,各种观点看法也不相同。有的主张只要介入了不能预料到的异常情况时,就可以中断原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德国的柏尔);有的主张人在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之间介入他人出于自由意志的行为时,就能中断因果关系(德国的奥尔特曼、李斯特);有的主张第三者利用故意干涉或作为因果系列的支配者亲自行动,给以决定性的方向,以及自然现象介入因果系列之中的情况,都可能中断因果关系(德国的巴海费尔)(注:以上观点参阅(日)木村龟二主编:《刑法学词典》,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52页。);有的主张凡介入人的自由、故意且明知的行为, 或者异常性因素,才能中断因果关系,&在刑法中,法院经常通过借助根植于普通观念中的因果区别,同时强调自愿介入和非正常或者偶合事件作为否定责任的因素&(注:哈特霍雷诺著:《法律中的因果关系》(英文版),第二编。)。而在英美普通法理论中,有人认为介入因素可以分为独立介入和非独立介入两种情况。独立原因可能中断因果关系,非独立原因不能中断因果关系。所谓独立原因,就是&介入原因可足以预见或者足以与被告的行为相关,从而有能公正地令被告对该结果承担责任&的原因(注:皮特著:《刑法》(英文版),西部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76页。)。
  如果对这些观点加以归纳,可以看出,&中断说&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中断问题的。一是从中断的因素是否能为人们所预见角度。凡是介入因素事先难为人们所预见时,就可能中断因果关系;如果介入因素能为人们所预见,就不能中断因果关系。1971年英国上诉法院法官史蒂芬斯在审理一起强奸案(被害人为躲避强奸,而从被告驾驶的汽车上跳下,导致身体受伤的案件)时,对于这种在行为与结果之间介入被害人行为的情况,能否中断因果关系,曾发表过如下意见:如果危害后果是&被告所言所行的当然后果,也即这种结果可以作为其所言所行的后果而予以合理的事先预见&时,被告就应对此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即这种介入不能中断因果关系;但是,&如果被害人的行为是如此的&愚笨&或者如此地不可期待,以致不但侵害者无法实际预见,而且任何正常人都无法预见时,那只能从非常遥远和不真实的感觉上说此结果是侵害者造成的结果,实际上它是由于被害方实施的而为他人无法正常预见的自愿行为所造成,因而就中断了侵害与危害或者伤害之间的因果链条&(注:(英)参见迈里斯&柯里蒙那著:《刑法》(英文版),麦克米兰教育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47页。)。这实际上仍然是以人们是否能预见,介入因素是否事出偶然,行为人能否对之产生罪过,从而能否对之承担责任,作为判断中断问题的主要标准的。这种作法从寻找刑事责任承担者这一刑事司法最终目标来看,确实是比较实用的,但是,这有以主观代替客观之嫌,即凡介入能为人们认识的因素,就不能中断因果关系;凡介入因素不能为人们所预见者,则可以中断因果关系,结论当然是以人们能否预见这种联系作为判断能否中断的标准,似与因果关系的客观性相矛盾。二是以介入因素是否独立于前一行为为标准,凡是独立于前一行为的,就可中断因果关系;凡是不独立于前一行为,而与前一行为相关者,就不能中断因果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从行为的客观作用来判断因果关系的,因而符合因果关系客观性的要求。但是,介入因素独立并不一定都能中断前一行为与后一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独立只意味着后一因素的出现与前一行为无关,但并不一定都能否定前一行为对后一结果产生所起的作用,因而这种意见也不十分恰当。三是从介入后,看能否公正地令行为人对结果承担刑事责任这一点来决定能否中断因果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根据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性来决定能否中断因果关系的。如果将这种刑事责任理解为全部刑事责任,那么,衡量这种必要性时,也容易将预见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而也容易与因果关系的客观性相矛盾。
  在我国刑法学者中,研究&中断&问题的不多。《犯罪通论》采用的观点是,介入因素符合三个条件时,可以中断原来的因果关系:一是必须是介入了另一个原因,即这一原因中确实存在与危害结果质的同一性,本身包含结果产生的实在可能性;二是介入因素必须是异常的;三是介入因素必须是合规律地引起了危害结果的产生(注: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27&228页。)。这一标准实际上可概括为两个条件,一是介入行为必须对于最后结果的产生起了决定性作用;二是这种介入因素必须是异常的,也就是通常情况下所不会出现的。
  关于中断问题所出现的各种不同观点,足见这种情况解决的复杂性。笔者认为,研究因果关系问题的中断,首先要确定出发点,这里可分为两个问题。首先,研究的&中断&是从事实因果关系角度,还是从法律因果关系角度展开。因果关系的中断可分两个层次进行研究,一是事实上的中断,即能够否定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必要条件联系的中断;二是法律上的中断,即能够排除法律上因果联系的中断。对于前者,只根据&有A才有B&的公式进行选择;对于后者,则需要根据法律因果关系的特征进行价值衡量,即考虑让行为人对此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是否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要求。其次,要确定研究刑法因果关系是为了确定刑事责任全部根据,还仅仅是为了确定刑事责任的客观根据。如果是为了确定全部根据,那么,能够中断因果关系的介入因素就必须是能为行为人事先所预料到的因素。对于客观上出现的人们所不能预料的异常性介入因素,因为人们对于它出现后的结果不可能形成罪过,当然不能作为刑法中的原因;反之,如果研究的目的只是为了寻找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那么介入因素出现的异常与否,能否为人们所认识,似不应成为决定能否中断因果关系的一个标准。充其量,这只影响行为人对此结果是否存在罪过,或者存在何种形式的罪过,而与客观上因果关系的存在无关。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一致认为因果关系只是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那么这种基础的有无,就不应过多地从人们是否有认识、是否能认识角度来看问题,而应根据因果关系的客观联系的有无进行判断。
关联文章推荐阅读:
如果尚未能解答您的疑问,还可以直接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font color="#ff6-8333,专业律师免费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杰出律师推荐
刑事辩护频道
(人)|(个)|(条)
刑事辩护咨询
下一步您可以:
热门搜索:
免责声明:找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法律相关知识为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核实后会给予处理。
最新知识推荐
按地区找刑事辩护律师
刑法论文频道
:人 :个 :条
Copyright@2003- 找法网() 版权所有行业公认权威刑事律师网站
你信赖的刑案专家
只受理刑案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后有积极因素介入出现死亡结果,能否判定因果关系已中断
 来源:华律网 浏览次数:0
&& &【裁判要点】
& &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后,有被害人家属主动要求拔除气管插管、停止输液等多个独立于伤害行为的积极因素介入致出现死亡结果的,由于伤害行为与被害人之死之间的因果关系已因被害人家属行为的介入所阻断,因此,伤害行为仅与被害人的重伤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与被害人之死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 【相关法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案例索引】
& & 一审: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法院( 2012)潮湘法刑初字第28号(日)
& & 二审:广东省潮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2012)潮中法刑一终字第50号(日)
& &【基本案情】
& & 公诉机关: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检察院
&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万某叶、刘某红、许锐某,均系被害人许某源之亲属。 &
& & 被告人:巫仰生。日因犯被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同年6月21日刑满释放。因涉嫌于日被。
& & 被告人:谢礼盛。日因犯、非法拘禁罪被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九个月,日刑满释放。因涉嫌故意伤害罪于日被逮捕。
& & 被告人:刘哲。日因犯非法拘禁罪被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日刑满释放。因涉嫌故意伤害罪于日被逮捕。
& & 被告人:张伟。因涉嫌故意伤害罪于日被逮捕。
& & 被告人:张英秋。因涉嫌故意伤害罪于日被逮捕。
& & 被告人:蔡财彬。日因犯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寻衅滋事罪被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日被假释。因涉嫌故意伤害罪于日被逮捕。
& & 被告人:郑中海。因涉嫌故意伤害罪于日被逮捕。
& &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巫仰生、澍礼盛、刘哲、张伟、张英秋、蔡财彬、郑中海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向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后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检察院在被害人许某源死亡后变更起诉,指控上述七被告人犯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方某叶、刘某红、许锐某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 & 被告人巫仰生辩解称:其只是致被害人受伤,没有致被害人死亡。其辩护人辩护称:巫仰生的伤害行为与被害人许某源的死亡结果之间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请求对其从轻处罚。
& & 被告人谢礼盛、刘哲、张伟辩解称:是被害人的家属放弃治疗导致被害人死亡,其只是致被害人重伤。
& & 被告人张英秋辩解称:其只是致被害人重伤,没有致被害人死亡。其辩护人辩护称:被害人的死亡与张英秋的行为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 & 被告人蔡财彬辩解称:被害人是因其家属停止治疗而导致死亡。其辩护人辩护称:公诉机关变更起诉指控蔡财彬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证据不足,现有证据只能认定蔡财彬及同案人致人重伤。
& & 被告人郑中海辩解称:其只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其辩护人辩护称:被害人的死亡与郑中海没有法律上的关系,不能排除因其他原因而死亡。
& &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害人许某源与杜某杰,于日凌晨,到潮州币新桥西路新乡村&老乌烧烤&吃烤鱼时,因该店没有卖烤鱼一事与店主张某德发生争吵,店内一员工将此事经电话告诉被告人巫仰生(系店主继子)。被告人巫仰生便打电话告诉被告人张伟、谢礼盛称其店内有人闹事,叫他们过去帮忙。被告人张伟遂叫了被告人郑中海、张英秋、同案人吴学良(已判决)一起过去帮忙,到场后,两被害人被一叫&刘二&的人劝走上了一辆三轮车。此时,被告人谢礼盛及其纠集的被告人蔡财彬、刘哲、同案人林川(另案处理)坐一小汽车到了现场,后被告人谢礼盛、刘哲、同案人林川冲去拦住三轮车上的两被害人,并殴打两人。此后在离开现场时,被害人许某源下车打电话,被告人一伙遂又冲上去殴打许某源,将许某源打倒在地。后被告人巫仰生叫其继父张某德打120救人,其他人离开现场。被害人许某源被打伤,经鉴定:被害人许某源系头部外伤致脑挫伤、硬
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昏迷,伤情为重伤;伤残程度评定为一级。
& & 被害人许某源于受伤当日被送到潮州市潮州医院住院治疗,日潮州医院应被害人许某源家属的要求,拔除被害人的气管插管,降低用药档次,并于同年4月1日停止输液。后被害人许某源于日死亡。
& & 被害人许某源于受伤当日被送潮州市潮州医院住院治疗,至日其亲属为萁办理住院结算手续,连同门诊费用、药品费用共用去医疗费人民币25. 490649万元。被害人许某源死亡后,其亲属于日到医院办理第二次住院结算手续,共用去医疗费5. 773909万元。综上医疗费共计31. 264558万元。
& & 另查明:被害人许某源的父亲已去世,其母亲为方某叶,妻子为刘某红,其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其子许锐某是其与前妻所生。
& & 再查明:在本案审理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方某叶、刘某红、许锐某和被告人谢礼盛、蔡财彬、郑中海达成赔偿协议,由被告人谢礼盛的亲属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因本案而遭受的经济损失16万元,由被告人蔡财彬的亲属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因本案而遭受的经济损失7.8万元,由被告人郑中海的亲属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因本案而遭受的经济损失6. 988万元。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方某叶、刘某红、许锐某撤回向本院提起的对被告人谢礼盛、蔡财彬、郑中海的附带民事诉讼,并出具谅解书对上述三被告人表示谅解,并请求对被告人谢礼盛从轻处罚,对被告人蔡财彬、郑中海从轻、减轻处罚。本院经审查后同意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方某叶、刘某红、许锐某撤回对被告人谢礼盛、蔡财彬、郑中海的附带民事诉讼。
& &【裁判结果】
& & 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法院于日作出( 2012)潮湘法刑初字第28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一、被告人巫仰生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二、被告人谢礼盛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三、被告人刘哲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四、被告人张伟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五、被告人张英秋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撤销广东省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2009)揭中法刑假字第154号刑事裁定书对被告人蔡财彬的假释。被告人蔡财彬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连同前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因假释尚未执行的余刑有期徒刑二年四个月十五天,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五年。七、被告人郑中海犯故意伤害罪,免予刑事处罚。八、被告人巫仰生应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方某叶、刘某红、许锐某的经济损失27. 4675万元,被告人刘哲应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方某叶、刘某红、许锐某的经济损失16. 4805万元,被告人张伟应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方某叶、刘某红、许锐某的经济损失16. 4805万元,被告人张英秋应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方某叶、刘某红、许锐某的经济损失10. 9870万元,四被告入对上述赔偿款项相互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限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五日内付清。宣判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方某叶、刘某红、许锐某和被告人巫仰生、谢礼盛、张伟、蔡财彬不服,均向潮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 & 潮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日以同样的事实作出( 2012)潮中法刑一终字第50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一、维持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法院( 2012)潮湘法刑初字第28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第一至七项对上诉人巫仰生、谢礼盛、张伟、蔡财彬、原审被告人刘哲、张英秋、郑中海的定罪、量刑部分;二、撤销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法院( 2012)潮湘法刑初字第28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的第八项;三、上诉人巫仰生应赔偿上诉人方某叶、刘某红、许锐某的经济损失29. 812881万元,原审被告人刘哲应赔偿上诉人方某叶、刘某红、许锐某的经济损失17. 887728万元,原审被告人张伟应赔偿上诉人方某叶、刘某红、许锐某的经济损失17. 887728万元,原审被告人张英秋应赔偿上诉人方某叶、刘某红、许锐某的经济损失11. 925152万元,并对上述赔偿款项相互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五日内履行。
& &【裁判理由】
& &法院生效判决认为,祓告人巫仰生、谢礼盛、张伟、蔡财彬,原审被告人刘哲、张英秋、郑中海合伙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其行为均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应依法予以惩处,并应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方某叶、刘某红、许锐某因本案而遭受的经济损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方某叶、刘某红、许锐某提出的赔偿请求合法有据部分予以支持。公诉机关指控七被告人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罪名成立,予以支持,但变更起诉指控七被告人犯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不能成立,因为被害人许某源因本案受伤住院治疗后,医院于日应被害人许某源家属的要求,拔除被害人的气管插管,降低用药档次,并于同年4月1日停止输液。医院已告知被害人家属此举可能造成被害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而被害人家属表示由此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自负,并签字为证。此后,许某源于日死亡。现公诉机关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实被告人及同案人一伙的故意伤害行为与被害人许某源的死亡后果之间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此公诉机关指控七被告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证据不足,不予支持。本案现有证据只能认定七被告人及同案人一伙故意伤害作案致人重伤。
& & 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定罪正确,量刑恰当,审判程序合法,唯未适用《广东省二O一二年度人身损害赔偿计算标准》判赔上诉人方某时、刘某红、许锐某因本案而遭受的各项经济损失不当,应予纠正,即本案应适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的上一统计年度即2012年度的标准来计算方某叶、刘某红、许锐某因本案而遭受的各项经济损失。鉴于方某叶、刘某红、许锐某在原审诉讼中和谢礼盛、蔡财彬、郑中海分别达成了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协议后,自愿撤回对该三人所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且已经原审法院裁定同意,因此,巫仰生、张伟、刘哲、张英秋对谢礼盛、蔡财彬、郑中海的赔偿份额不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遂依法改判。
【案例注解】
& & 该案例涉及司法实践中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后,有积极因素介入致出现死亡结果时如何判定因果关系是否中断,对正确认识、厘清因果关系中断等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 本案中,被害人许某源于日被被告人巫仰生等人殴打后人院治疗,伤情为重伤。经积极治疗,许某源的病情相对稳定。但在其后的继续治疗期间,医院应许某源家属要求对许某源拔除气管插管、停用输液,许某源在拔除气管插管和停止输液9个多月后死亡。公诉机关原于日以被告人巫仰生等人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向法院提起公诉,后在被害人于同月8日死亡后,于同年4月5日变更起诉,认为被害人之死号被告人巫仰生等人的伤害行为存在因果关系,遂指控巫仰生等人犯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 & 关于被告人巫仰生等人的故意伤害行为与被害人许某源之死是否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的问题,在审理过程中存在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巫仰生等人实施的故意伤害行为致被害人许某源身受重伤、深度昏迷,即使没有被害人家属放弃治疗等积极因素的介入,死亡结果同样会发生,因此应认定巫仰生等人的故意伤害行为与许某源之死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第二种意见认为,由于在巫仰生等人的伤害行为之后,又介入了被害人家属主动要求拔除气管插管、停用输液等多个独立于伤害行为的因素,并最终导致被害人死亡,因此巫仰生等人的伤害行为与被害人许某源之死之间的因果关系已因被害人家属行为的介入所阻断,即巫仰生等人的伤害行为仅与许某源的重伤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与许某源之死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 &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是:
& & 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合乎规律的联系。根据通说,以原因行为的单复或在因果发展过程中介入新的原因为标准,可以将因果关系区分为简单的因果关系、复杂的因果关系和中断的因果关系三种基本形式。简单的因果关系,指一个危窨行为直接而合乎规律地引起一个或几个危害结果发生;复杂的因果关系,指两个以上的危害行为共同作用或先后衔接,产生了一个或几个危害结果;中断的因果关系,指某种危害行为引起或正在引起某种危害结果,在因果关系发展的过程中,介入了另一原
因,从而切断原来的因果关系,行为人只对另一原因介入前的现实情况负责;介入原因引起的最后结果,与前因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①通说还认为,成立中断的因果关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有另一原因介入。所谓介入原因,指介入已经存在并且正在发展的因果过程的行为或自然力,它与最后结果具有质的同一性,能够引起该结果发生。如果介入因果过程的行为或自然力,仅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起促进作用,则不是介入原因,只是因果过程发展的条件,不能中断因果关系;(2)介入原因必须是异常原因。所谓异常原因,指通常情况下不会介入的某种行为或自然力。如果介入原因属于通常介入,则
不能中断因果关系;(3)中途介入的原因必须合乎规律地引起最后结果的发生。因果关系的中断,意味着前因行为与最后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同时表明最后结果是介入原因合乎规律地引起的。如果介入原因与最后结果之间的联系不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因杲关系的中断就不能成立。因为介入原因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起决定性的作用,该危害结果只能是前因行为合乎规律地引起的。①总体而言,介入因素包含三种类型:一是自然事件或其他不可抗力;二是第三人行为;三是被害人自身行为,如被害人的特殊体质、自救行为、自杀行为。
& & 一般而言,在存在介入因素的情况下,判断先前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被切断而导致不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主要考虑介入因素的异常性以及同先前行为之间的关系,即介入因素的出现是异常还是正常的、介入因素是独立于先前行为还是从属于先前行为。如果介入因素异常、介入因素本身独立于先前行为、先前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则应当肯定先前行为与结果之间不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或者说因果关系已经断绝;反之,如果介入因素的出现是正常的、介入因素本身从属于先前行为、先前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则应当认为先前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或者说因果关系并未被切断。
& & 本案中,案卷材料显示,被害人许某源于日被巫仰生等人殴打后人院治疗,伤情为重伤。经积极治疗,许某源的病情相对稳定。但其后在继续治疗期间:(1)许某源家属因家庭因素及经济因素,未能配合医院诊治,医院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继缤进行必要的监护和基本生命支持用药;(2) 日,经许某源家属要求,许某源由重症监护室(ICU)转出到普通病房(内一科)继续治疗;(3)同年3月24日,许某源家属由于经济原因,要求给许某源拔除气管插管,并要求降低用药档次,同时拒绝一切有关辅助(检)查。医院在告知拔除气管插管可造成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以及家属表示由此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自负的情况下,对许某源拔除气管插管;(4)同年4月1日,医院经家属同意,对被害人停用输液,予以抗生素鼻饲治疗;(5) 日,许某源在拔除气管插管和停止输液9个多月后死亡。
& & 综上可见,被告人巫仰生等人在将被害人许某源殴打致重伤并住院治疗后,许某源经积极治疗后病情稳定,并未立即死亡。虽然巫仰生等人的行为有可能导致许某源死亡,具有致许某源死亡的危险性,但它也仅仅是停留在可能性和危险性而已,并没有合乎规律地引起许某源死亡结果的发生。相反,在继续治疗过程中,被害人家属实施了独立于伤害行为之外的一系列放弃积极治疗的行为:先是主动要求将许某源由重症监护室转出到普通病房,后又主动要求拔除气管插管、停止输液,最后又放弃护理等。本案中正是由于介入了被害入家属放弃治疗的积极因素,才最终导致许某源的死亡。
综上所述,由于在被告人巫仰生等人的伤害行为之后,又介入了独立于先前的伤害行为之外的被害人家属主动要求拔除气管插管、停止输液等多个独立于伤害行为的积极因素,并最终导致被害人死亡,因此,巫仰生等人的伤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已因被害人家属行为的介入所阻断,即巫仰生等人的行为仅与许某源的重伤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与许某源之死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如何选择律师
律师收费标准
案件办理流程
为你辩护网全国地方分站
为你辩护网致力于汇聚全国知名刑辩律师,共同打造刑辩帝国,每个省会城市只推出一支最优质的刑辩团队,目前在全国大部分重点省会城市建立了联盟分站。...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天府二街138号蜀都中心1号楼19楼 卓安律师事务所 电话: 传真:0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介入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