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理财产品产品太多了,该如何选择

家庭如何做保险理财计划:夹心层不妨优先配政策险
发布时间: 11:23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六一”将至,不少爸爸妈妈开始咨询少儿险 的购买。保险专家表示,现阶段为孩子投保不失为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但家长本身更应该注重自身的保障。”专家建议,家庭在投保时可以考虑一些政策性的惠 民保险计划,为家庭成员提供充足的保障,“现在的政策性保险产品多是保费较低且保障范围较为实用,不过一般的产品都有限额,最多购买两份。”
  半年节点即将到来 家庭如何做保险和理财计划?  “六一”将至,不少爸爸妈妈开始咨询少儿险
的购买。保险专家表示,现阶段为孩子投保不失为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但家长本身更应该注重自身的保障。”专家建议,家庭在投保时可以考虑一些政策性的惠
民保险计划,为家庭成员提供充足的保障,“现在的政策性保险产品多是保费较低且保障范围较为实用,不过一般的产品都有限额,最多购买两份。”  家庭理财投资方面,由于下半年投资市场不确定性仍多,业内人士建议勿盲目买入银行理财产品,可以适当增加各类基金的比重。  文、表/记者周慧  独生子女夫妻  +1个小孩+4位老人  36岁的陈先生是独生子女年收入税前约为20万元,34岁的陈太太也是独生女,年收入税前约为15万元。家里有4位老人,小孩在上小学,每年的
各项开销约为4万元。此外,陈先生每月要还4000多元的房贷。陈太太表示,“很早为小朋友买了少儿险,每年交3000多元的保费。现在规划给自己买一份
重疾保险,估计年缴保费1万多元。”  投保建议:  父母重保障型产品  保险专家认为,“夹心层”父母应及早为自身投保重疾险、意外险等产品。另外,还可考虑前往街道居委了解和投保计生系列保险产品。在赡养老人方面,建议陈先生、陈太太可以为双方父母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产品。  独生子女夫妻  +2个小孩+4位老人  李小姐今年30岁,目前怀孕6个月,大儿子已读小学一年级。老公李先生是公务员,家庭的年收入约为30万元。家庭共有两套住房,其中一套以租养贷,另外一套每月还贷3000元,现在每月家庭的基本生活开支约为5000元。  “第二个小孩即将出生,而且现在双方四位老人都会来广州和我们一起生活,所以也在考虑合适的保险搭配规划。”  投保建议  以保障型产品为主 每年保费开支万元为宜  保险专家建议,李先生的家庭将增添新成员,各项奶粉、尿布、玩具等都是额外增加的开销,在整个家庭理财搭配上可借助政策性产品。  一方面,可以为两个孩子的健康医疗保障费用和教育费用开支需要早作筹谋。专家建议首先尽早为孩子投保健康保险,尤其重疾保险产品;另一方面,第一个孩子正处于活泼的成长阶段,可以考虑购买适当金额的意外伤害保险,作为意外事故的医疗费用、住院津贴费用等保障。  此外,如果李先生、李太太的父母年龄超过60岁,可购老人意外伤害保险,减少老年人因意外伤害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压力。
关键词阅读
大家都在看
48小时点击榜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看看牛视网络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至今共解答250316个保险咨询
共16个回答
一个月前在线
& & & 保险是没地域限制,全国联保,就近理赔原则,这些你不用担心,不过建议您还是在您家乡买商业保险,现在保险公司全国遍布,为了今后方便,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 再次您买保险,希望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这个很重要,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最适合的您的产品。谢谢
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需要的健康保险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选择健康医疗保障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具体情况。在选择健康保险的时候,意外和重大疾病保险应该是每个家庭的首选。其次要考虑的是应该拿出多少钱来投保,以及具体保额多少。
一般的原则是,每年的医疗保险费是年收入的7%至12%,比较理想的险种搭配是:先完善社保和医保,商业险选择意外+重大疾病保险+住院补贴保险。
此外,为了能选择更贴切的产品,建议先和有经验的、专业的保险代理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投保重疾保险等健康险时,尽量选择缴费期长的形式。
关于如何理解合同条款,以下博文请你参考!参考:
Ta的精选方案
一个月前在线
您好,每个家庭在自己经济能承受的范围内购买一份保险是非常有必要的!保监会的监管恰恰说明国家正努力完善各种制度,规范保险公司的经营,这样能使我们老非姓更有信心购买保险。
购买保险通常一买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因此一定要了解清楚再购买,一般来讲,买保险一定要做到买对人,买对险种,买对保额。
对于您提到的平安护身福产品,他相对其他的重疾险种多了八种常见且花费较少的轻症重疾种类,轻症赔付后不影响重疾保额赔付。比如投保人投保了护身福附加重大疾病30万,90天等待期后如首次发生八种轻症之一,首先获得6万元赔付,赔付完后保额继续有效,如再次发生30种重疾之一,可再获赔30万保额。
另外,护身福附加意外险可以一直保障至70岁,且增加了非营运车辆及自驾车发生意外双倍赔付的保障责任。
关于这个险种的详细信息,欢迎加我联系方式进一步交流。
Ta的精选方案
一个月前在线
你好,护身福计划有如下特点:
1、保障到终身;
2、重疾保障广,特定轻度重疾给付;
该计划保障30种重疾及8种发病率较高的轻度重疾,突破一般重疾现有保障种类,轻度重疾给付金额为重疾保额的20%,给付后,不影响保单的重疾保额。
3、意外保障升级,可享受至70岁;
自驾车意外双倍赔付,在普通意外伤害的基础上,该计划针对私家车主,白领职业人士的出行特点,提供公共交通工具、自驾车意外双倍赔付功能。
突破传统短期附加意外险可续保年期限制。传统的短期附加意外伤害保险,一般是交费多少年保多少年,并且意外险一般只能保至60岁,该计划交费期满后,依然享有意外伤害保障,可保至70岁。
4、选择交情增额,保额可长大。
作为长期的健康保障计划,还需考虑通货膨胀带来的医疗费用上涨的风险,该计划选择红利购买交清增额,重疾、身故保额可随时间推移不断增长,能够一定程度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
如果平安一生,增加的保额可作为身故保障金传承给受益人,传承给子女。
一个月前在线
找到不骗你的专业人员是不用担心的,有的人可能存心骗人,有的人没心骗人但因为本身专业不足的原因参考:
一个月前在线
1.你可登录深圳保监会官网 点 数据下载
2.所有在深圳经营的商业保险公司每月必须向该地区保监会传送营业数据
3.从数据上看 无论在财产险 或 人寿保险& 中国平安均排第一位
4.数据只是做个侧面参考& 建议你登录中国平安官网 或 点我头象 详细沟通
Ta的精选方案
一个月前在线
您好,保险本身是一个好东西,确实好,它不是骗人,要买还是得买!保险公司被开罚单主要的错误是在于业务员的不专业,没有正确引导客户!买保险各公司的产品都不会差,关键是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保险,找一个专业的业务员为您服务!
护身福是一款纯保障型的终身寿险,主要在于它的保额高,保障全,保险时间最长,还增加了意外伤害自驾游保障,对于车险客户最有利!下面是一个案例您可以看一下。参考:
补充一点:商业保险您不用担心地域问题,到哪里买都一样,它的费率是全国统一,走到哪里只有公司的归属问题,买的是哪家公司的就有就近的分公司提供急需服务,没有地域的差价问题!
赞同,平安全国通赔,全国可以迁移,没有区域限制
一个月前在线
您好!很荣幸为您解答!
保险行业在中国仍然处在一个逐渐成熟阶段,的确有其不完善之处。但我们要明确的是,保险对每一个家庭的生活都有其重要的作用,这是肯定的。我们不能够对一些个别案例而否定保险的积极作用。所以您选择家口碑好的有实力的保险公司是非常重要的,友邦中国在2011年做到了零罚单就是很好的证明。对于您个人来说,需要的是一位专业的代理人来引导您作正确的投保,这样才能让保险真正帮助到您的家庭。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本人也很乐意接受您的咨询!祝您生活愉快!
一个月前在线
您好,保险是以合同的形式出现的,保险公司一切按合同条款理赔,如果说存在误导客户,那可能是因为个别业务员的个人原因,所以买保险要找一个专业的,信得过的代理人是非常重要的。
平安的保险是全国通买通赔,到哪都不会有影响,您可以注册平安的一帐通,随时可以进行变更。
平安10月份新推出的“护身福”,是您值得拥有的健康保障计划,突破性的新增8种轻度重疾+交通意外和自驾车 驾、乘双倍赔付。
&欢迎咨询。
一个月前在线
你好!选一位专业并讲诚信的顾问比选公司重要!能选到一位既专业又讲诚信的顾问是客户的福气啊!祝你好运!
一个月前在线
您好,开罚单并不是因为保险本身不好,而是有些不专业或者素质不高的从业人员进行了违规操作
其实买保险不是以产品为导向的,一个好的代理人需要从家庭需求分析的角度为您全方位设计家庭风险保障计划,这里面就包括意外,定期寿险,&健康险,&分红险等等
您提到的护身符是纯保障型健康险,您可以看看我们中国人寿的新康宁终身,一直是行业和市场上健康险的no 1,&在葵网的首页上也可以看到它在重疾险里面排名第一
欢迎QQ交流
一个月前在线
保险是很好的,人人需要,不过有点业务员不够专业,有一些没有说到位,所以才出现一些理赔的小问题,不过这种情况不多,所以的买保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好的代理人和适合自己的产品,业务员说的不要全信,要自己看计划书的条款,有的公司的计划书上没有详细的条款,您一定要让他把产品的详细资料给你看明白。出现理赔的适合是以合同条款为准的。
买保险以注重保障为主。不要超收入的10%来投保。
请参考下面的《现代人如何买保险?》参考:
Ta的精选方案
一个月前在线
您好朋友,首先谢谢您对平安的信任和支持。现在有很多的朋友选择保险,但是让人眼花缭乱的保险产品很难让客户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建议有两点,第一要选择一家经验稳健,管理规范,信誉良好,售后服务好的大公司,大树底下好乘凉。第二要选择以为专业,诚信的代理业为您服务,这要的代理业会站在客户的角度为客户分析,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产品。欢迎点击我的头像联系,为您解释清楚是我的责任,您拥有一份适合的保障我会替您高兴的。
祝幸福平安
一个月前在线
您说您看新闻,说保监会对十几家知名保险公司开出了罚单,主要存在欺瞒、误导客户、承诺不兑现等问题!这些问题有些的确是业务员存心欺骗;另外一些可能由于业务员不专业,误导客户;还有是某些客户把保险想得太好了,认为买一张保险,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等等。原因很多,不一而足。很多人劝您不要买保险,也是担心您受欺骗或误导。就如同一个国家需要军队一样,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个人也需要保险,以防万一,救自己和家庭于危难之时。所以除了产品本身适合自己外,找一位专业、诚信的服务专员很非常重要!
“平安护身福”终身保障产品今年10月1日才推出来,如果单从产品上看非常有吸引力。
1、一款可以长大的重疾保险,随着时间的推移,保额也随之长大;
2、在原有30大种重大疾病的基础上,人性化的增加了8种轻度重疾的赔付,赔付比例高达120%;
3、重疾豁免功能;
4、意外险突破交费期限,一直保到70岁,自驾车和公交意外还可以双倍赔付。
希望对您有帮助!因为您基本没有介绍自己的情况,详细方案需进一步沟通才能为您量身定做!同在深圳,详情可与我联系或者QQ(点我头像即可)!祝您健康平安!参考:
请输入您的好评
好评成功!&&客服电话:400-821-7389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准妈妈选择保险有讲究 单独买“母婴险”好处多
|文章来源: 上海金融报
摘要:   近期,一则湘潭产妇因羊水栓塞而致死的新闻引发舆论哗然,孕产妇的生命安全也受到社会普遍关注。保险专家表示,迎接新生命的准妈妈们可以选择保险来保障孕产过程中的突发情况。  单独投保&母婴险&好处多  据 ...
  近期,一则湘潭产妇因羊水栓塞而致死的新闻引发舆论哗然,孕产妇的生命安全也受到社会普遍关注。保险专家表示,迎接新生命的准妈妈们可以选择保险来保障孕产过程中的突发情况。  单独投保"母婴险"好处多  据悉,羊水栓塞发病率约为两万分之一,但孕妇和胎儿的死亡率高达80%,是产科最凶险的并发症。除了羊水栓塞,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还包括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心脏病、子痫症等。因此,提前做好保障,既是对孕产妇的关心,也能在万一出现风险时,有足够的资金用来治愈和疗养。  保险专家指出,虽然社保中也有生育保险一项,但并非每个单位都必须为员工购买生育保险,该险种也没有对婴儿的疾病和死亡做保障。因此,另外购买一些保障母婴的保险可以适当减轻准妈妈的压力。据了解,目前市面上传统的寿险和健康险产品中,大部分都将怀孕引起的各种事故和疾病列为除外责任,因此,对于已经怀孕的准妈妈们来说,选择寿险并不能满足孕期特殊的保障需求。  专家表示,怀孕初期而又无相关保险的准妈妈可以选择专门的母婴险单独投保,最大好处是能同时覆盖女性妊娠期的保障和新生儿的先天性疾病保障。如国泰人寿一款专门针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疾病设计的"康乃馨妇婴保险A计划",保障范围涵盖包括羊水栓塞、子痫症在内的6种妊娠期特定疾病及26种新生儿先天性疾病。  合同条约各有讲究  保险专家建议,准妈妈投保前应详细咨询投保条件、生效日期及所保障的疾病种类等事项,以免保障意义大打折扣。  比如,由于女性妊娠期的风险概率比正常人高得多,通常保险公司对于孕妇投保都有一定限制,不同产品对于投保人的年龄和怀孕时间都有规定。一般来说,专门的母婴险要求被保险人年龄在20-40周岁,怀孕未满28周且要求具备合法生育条件,其中部分母婴险投保人年龄可放宽至45岁。若怀孕32周,只能在产后一个月后才能投保。  同时,不同的保险公司,不同的母婴意外保险产品,合同条款各有不同。如有些母婴意外险产品的责任免除条款,除了常见的"战争、军事冲突、暴乱或武装叛乱"、"核爆炸、核辐射或核污染"之外,还特别规定若被保险人故意引产或流产,也不在保险范围内。有些保险产品对于"被保险人患有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性病或感染爱滋病毒及其并发症"、"妊娠35周前确诊的死胎或无胎心音的胎儿"、"因妊娠疾病和分娩所支付的医疗及其他费用",均不列入理赔范围。  另外,各保险公司的"保险期限"也有特别规定。如有些产品保险期截至被保险人该次妊娠预产期后第7日的24时,也就是说,如果晚产的孕妇在这个"第7日"之后遇到分娩意外,将得不到保障。因此,购买母婴意外保险时,一定要看清条款的保障范围。
Powered by
版权所有 & 极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cn All rights reserved.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养老需要多少钱才不心慌 该如何为未来做准备?
  普通家庭如何养老?  明天我们如何养老?  “学会理财,规划养老要趁早”  “不同人群选择不同养老产品”  曾有经济学家算了一笔账,在2027年退休的职工,需要一笔约为300万~500万元的积蓄,才能安心度过余生,而一线城市则需1000万元,这还未必够。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养老金吗?该如何为未来做准备呢?现在的我们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老有  所养呢?面对养老金筹备和现实收入相矛盾时人们该何去何从呢?本期将为你一一揭晓。  面对自己一天天变老,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经规划好了自己的养老生活?换句话说,就是你未来的养老要靠谁呢?针对这个话题,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后发现,大家不外乎有这样解决问题的方式,一部分人认为养老要靠自己积极储蓄,另外一部分人觉得养老既要靠自己,还应靠子女“养儿防老”。还有的人觉得自己未来的养老不仅应该靠自己、子女,还应该靠社保和商业养老保险。  “少壮不保险老大徒伤悲”  财富一夜洗白,建材老板晚年无钱看病  故事1  42岁的徐先生对自己的养老问题特别重视,这源于他在青岛一次出差的经历。“2010年4月份我去青岛出差,看到了朋友70多岁的老父亲,他患有白内障和冠心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连下床都要靠人去搀扶。当时我就问朋友为什么不请个保姆或者去敬老院。朋友很直接地对我说了两个字&&&没钱。”  “我朋友的父亲年轻的时候是做建材生意的,在当地还颇有名气。不过,他父亲只看重当前的生活,没有购买任何养老保险和长期理财产品。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其之前投资的股票、基金血本无归,建材生意也受到影响,损失惨重。他父亲心力交瘁,再加上过去积劳成疾,患上了白内障和冠心病,由于没有购买任何医疗保险,高昂的医疗费用把家里原本积攒下的老底子蚕食殆尽。”  回到重庆后,徐先生开始郑重思考自己的养老问题,并跑了很多家保险公司,经过多番对比后,购买了3款养老保险和2款医疗保险,一年缴费8万元左右。“我粗粗算了一下,按60岁退休平均活到80岁,20年间按平均生活标准每人每餐10块钱来算,我和老婆两人所需的生活费就是10元*2人*3餐*365天*20年=43.8万元。我购买的那3款养老保险,有到60岁一次性领取的,也有每年领取年金的,也有每月返还的,再加上我的退休金等总共约有500多万元,大大高出了我自己的计划范围,另外还有2款医疗保险,和住院都要报销近80%。这样不但我的儿子未来没有什么负担,我和老婆的晚年生活也没什么经济压力,还能规避疾病带来的风险。”[PAGE默认页]  “乱花渐欲迷人眼”  年入20多万,花店老板理财撒胡椒面  故事2  市民张先生在杨家坪西城天街开了一家花店,去年在江北又开了间分店,年收入有20多万元。张先生说,他早在2004年就想弄一份养老计划了,不过在养老产品选择上他很困惑。  当时他把保险、基金和银行的理财产品各买了一些。“2006年,我因资金需要周转,把一些保险产品提前取出,亏了不少,基金股票也套得死死的,只有信托赚了点。现在我完全迷茫了,感觉自己的投资很乱,和养老貌似都搭不上边,还好我现在的实体店生意不错,收入比较稳定,理财投资不顺对我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于我这种自主创业的人来说,养老问题是我必须考虑的,因为在未来没有人会给我发退休金。”  随后,张先生拿出了自己这些年购买的理财产品合同,记者第一眼看得有点晕。这是一套“理财大杂烩”,光是保险单就有4份,最近的到期时间是2014年,最远的2018年,根本起不到养老的作用,都是一些短期的投资保险。基金买了3只,但目前状况来看都是亏损的。股票就更别提了,经历了2008年股市震荡后“凶多吉少”。不得不说,他近年来的理财确实很“闹心”。  保险必不可少  莫把炒股当养老  理财师点评&  针对张先生的问题,重庆某银行的理财经理王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是从养老出发,就必须先做好理财规划再按照规划逐一购买相关产品。王先生认为在制定理财规划时,保险是必须包含的内容,它是整份理财规划的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搭建在上面的规划才不会因承受不了风险而坍塌。  “对于一份完整的个人理财规划来说,保险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假如把一份理财规划比作一支足球队,那么保险就是球队的守门员,需要与其他理财方式搭配,并发挥各自的长处,才能保证理财规划乃至家庭经济的正常运转,所以在养老规划中保险是第一位。养老金的筹备也可以通过购买基金定投来实现,通过定投长期的积累和时间来消磨风险。对于股票,我觉得大多数散户都是&七赔二平一赚钱&,从资金长期的成长性和稳定性来说,养老规划对于股票的配置还是少点为妙。”王先生说。  王先生表示,养老保险支出的合理范围是年收入的20%,如果在构筑基础养老保障后还有余钱,可考虑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等险种,除了享受保障功能,还可以兼顾投资,抵御通货膨胀。“但无论是什么险种,在养老保险规划中的主项仍是保障而非投资。建议投资者不要对养老保险的收益有过高的预期。想获得更为理想的收益,可将其与基金、黄金、银行理财等理财方式进行搭配,视家庭实际情况及风险承受能力,制定一个完整、科学的养老规划。”王先生说。[PAGE新页面]  80后退休  需准备314万?  假设,退休后你每月的开支为2000元,从60岁开始退休,按照平均寿命80岁计算,那么你退休后的20年需要=48万元养老金。假如我们以3%的通胀计算,如果按每月支出等同于现在2000元的购买力计算,你的寿命为80岁,如果你是个80后,现在30岁,那么从30岁退休到80岁,你需要准备314万退休金。  养老,年龄段不同规划不同  “养老要从娃娃抓起”  人小鬼大,90后也有养老规划  故事3  “熊猫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拍一张彩色照片,狗熊最大的愿望就是天下的蜜蜂全死光,而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年轻时快快乐乐,年老平平安安。我对自己未来的养老问题很重视。我才参加工作就开始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和做长期定投了。”张新月是个标准的90后,今年22岁的她大学刚毕业,在一家个资企业工作。别看她一脸稚气,但理财意识可谓是“人小鬼大”。刚参加工作不久,她便去银行做了基金定投,在保险公司购买了一款年金养老保险,一年能攒下1万元左右。  “我感觉70后、80后最大的特点是独生子女多,而且国家有政策&计划生育&。这样一来过去&养儿防老&的传统思维不久就会被彻底打破。而且未来都是不可预见的,手里必须有钱才能不变应万变。”张新月说。[PAGE新页面]  “心有余而力不足”  经济压力大,顾不上养老  故事4  对于养老,35岁的孙先生有点无奈。他对记者说:“自己已不再年轻,而且上有老,下有小,稳定才是关键,不可能再为增加收入而去徒增风险。”孙先生和妻子在同一单位工作,虽然稳定,但收入并不算高,两人月收入加起来5000元左右。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  孙先生一家三口至今仍挤在一套40多平方米的老式房子里,家里大部分收入都花在了孩子的兴趣班上。孙先生说,目前他想贷款买套百十平方米的商品房,“现在根本顾不上考虑养老的事,顾不上啊!”  “还有几十年呢,到时候再说吧!”孙先生想得很简单,到退休时,他和爱人拿着退休金,找个差不多点的养老院,能吃饱喝足,再有几个老伙伴聊聊天,打打牌,不闷得慌就行了。  理财师点评:  要找到自己的养老定位  重庆某寿险公司资深理财经理张先生说,每个不同的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养老理财规划,并给出了每个年龄阶段的理财建议。  20岁到30岁,越早投资收益越大。首先应该以不超过年收入的5%购买医疗类商业保险。其次,设立自己的理财目标,将节省出的资金安排在这些目标上。每月做到把工资的1/4固定纳入个人储蓄计划,最好办理基金定投。  30岁到40岁,事业正处于上升阶段,家庭收入相对较高,家庭资产状况较好,因此应该从现在开始筹划积累养老金。储备养老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议选择基金定投和黄金积存业务。不建议采用高作为养老金的补充,以避免因损失本金得不偿失。  40岁到50岁,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子女需要教育投入,中有自身的养老需要规划,应做到在保证现有生活品质的情况下,控制支出,为退休养老准备充裕的资金。“养老别等退休后再打算,越早投资收益越大。有备无患是最好的。”张先生说。[PAGE新页面]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重病花了8万多,住院险帮大忙  故事5  家住渝北区的程先生对医疗保险情有独钟,这源于一次意外住院。2006年时程先生购买了一款养老保险附加住院医疗险,2007年6月程先生不幸患上了急性肾炎,在医院住了3个月,药费、住院费共花了8万多元,而保险公司帮助他承担了95%的费用。  “当时买那款养老保险的时候我本不想附加住院医疗保险,最后觉得每年只缴400多元就当买个安心吧!后来就是这不起眼的400块钱帮了我一个大忙,这次意外住院我只花了1000多块钱,其他费用保险公司全部帮我承担了。后来我给爱人和儿子都购买了一定数量的住院医疗保险。”  理财师点评:  保障应是最先考虑的问题  重庆某寿险公司资深保险理财规划师宋女士称,在养老保险选择上,保障是要最先考虑的问题。“保险与其他理财产品各有所长,比如基金强调收益,黄金、银行理财侧重稳健,而保险则重在保障,应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互补搭配。有的人一味地追求收益,把所有的钱放在股票、基金上,一旦行情走弱,就可能面临巨额亏损的风险。即便高收益得以实现,但没有保险保障,一旦遇上意外、疾病等,也会对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  建议&  两个账户  让你轻松驾驭养老规划  养老规划该如何开始是不少市民比较困惑的问题。重庆某外资保险公司的理财规划师陈女士告诉记者,养老规划可以分为两个账户来进行,有了养老规划的目标,之后的事就能水到渠成了。“一是基本生活账户,这个账户内的资金满足养老中最基本生活的需求,比如:吃、穿、等等,这些费用不可缺少,更是养老生活的基础,因此为&基本生活账户&所选择的金融工具就必须具备安全性、持续性的特点,一般以长期债券、保险为主,不建议使用股票基金等中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二是品质生活账户,专门用于老年生活中提升生活品质的资金需要(日常生活费用除外)。&品质生活账户&的储备可以使用中度风险但预期收益较高的金融产品,比如指数基金等,在操作时建议采用定期定投的方式来分担投资风险。”  信托产品  养老规划的新选择  除了养老保险外,不少银行的信托产品也渐渐受到养老人群的重视。重庆某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聂先生给记者介绍了当下比较流行的信托养老理财。“信托的功能是管理资产,并令资产保值增值。目前,以100万元起点的信托,1年期预期平均收益在8%以上。其次,通过投资信托项目可参与实体经济,资金安全有着较好的保障。另外,信托是一次性投入的,期限固定、中间环节较少,收益按年分配,到期返本,中途无需其他操作,对于老年人来说比较方便。”聂先生说。[PAGE新页面]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意见反馈回到顶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