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会聚集经济发展现在农民不用费心追寻她的去向国家费心

【论文】一些国家和地区农民经济协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00.0浏览总量总评分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3页¥2.002页¥1.004页¥2.005页¥2.004页¥2.001页¥0.505页¥2.003页¥1.003页¥2.003页¥1.0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一些国家和地区农民经济协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1​,​美​国​的​农​民​协​会​()​实​行​专​业​化​分​工​。​美​国​的​农​民​协​会​经​营​范​围​非​常​广​泛​,​但​专​业​分​工​细​化​,​每​一​个​协​会​往​往​依​托​国​内​优​势​产​业​形​成​,​如​新​奇​士​橙​种​植​者​协​会​、​马​铃​薯​协​会​、​加​州​杏​仁​协​会​、​棉​花​协​会​、​肉​类​出​口​协​会​等​不​仅​操​纵​国​内​市​场​,​对​外​影​响​也​是​世​界​级​的​。​()​提​供​多​元​化​服​务​。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同期刊文献转载:农民致富关键靠地域经济发展&刺激农民消费将
&&&转载:农民致富关键靠地域经济发展
刺激农民消费将致生活困顿
珠江源农网 首页 && 致富经
&& 致富经验
农民致富十条路
发布人:adjg&&&&
发布日期:
 1.区域经济之路:按地域特点和需求,发展某一产业或产品,形成“一产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
  2.多种经营之路:面向市场,发展猪、牛、羊、兔、鱼、果、药、菜等,形成批量,提高产品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
  3.高效农业之路:推广优种良方,促进产品优质、高产、高效、提高经济效益。
  4.加工增殖之路:依托农村专业户、私营业主和乡镇企业,搞好农副产品的系列开发和深加工。
  5.典型引导之路:扶持和培植各种致富典型,发挥其示范作用,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之路。
  6.庭院开发之路:利用庭院,抓好小菜园、果园、鱼池、禽场、作坊的“五小建设”。
  7.产品运销之路:组建农民运销队伍,扩大农产品运销范围。
  8.劳务输出之路: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定量有序、批量转移输出。
  9.发展交通之路:引导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发展交通事业,实现路通一段、致富一片。
  10.股份合作制之路:把股份合作制引入乡镇企业和资源开发,促进资源、劳力、资金、技术的合理流动和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
姜堰科技信息网 科技兴农 && 致富先锋
创业———农民致富的活水源头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建设新农村,农民增收是核心,发展生产是关键。实践证明,促进广大农民自主创业,是发展生产,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创业是农民致富之本
在新农村建设中,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千千万万的农民,动脑、动手,自主创业、艰苦创业,走上发展经济的主战场,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之策。
农民创业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据在江苏省常州市横山桥镇一个村的调查,通过农民自主创业,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元,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人民币,农村经济发展步入了工业发达、商贸兴旺、环境优美、村民安居乐业的良性发展轨道。
农民创业是农村劳力快速转移的战略平台。据扬州市调查,2006年全市农民创办私营企业4100多个,从业人数11.53万人,平均每个创业者可带动10人就业。扬州江都市吸引900多名在外能人回乡创业,转化当地农村劳动力3.7万人。
农民创业是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长效机制。农民在外打工,虽然可以立竿见影有较好的收益,但是,大部分打工者迟早要回到乡村,一旦回家,就不再有收入。打工收入是即时的,没有延后性,而创业,是在不断累积,持续增值,可以说是一年投入,几年受益。不断经营,就会持续受益。
清除创业路上拦路虎
创业是发展之策,富民之道。近几年来,一大批农民自主创业,实现了创业致富,加快了增收致富步伐,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当前农民创业必须消除下列障碍。
创业心态不够好。相当一部分农民存在着“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的思想,缺乏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缺乏敢于拼搏、善于突破的创新精神,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好。有的农民丢不下面子,放不开胆子,不想创业。有的农民被过去的穷日子过怕了,现在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生怕投出去的钱打水漂,不敢创业。有的农民过去创业,由于未能很好的把握市场而失败,不愿再创业。
创业素质不够高。有关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9.7%,初中与小学文化程度的占77.3%,文盲和半文盲的占3.0%,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9年。农民接受技能培训仅占农村总人数的0.3%。由于文化素质偏低,农民难以掌握创业所必须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相关技术,难以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很难创业,即使创业也很难成功。
创业路子不够宽。目前农民创业项目主要以低端的第二产业为主,约占整个创业项目的60%左右。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一、三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色种养业、种子种苗业、花卉苗木业、精深加工业及农机跨区作业等都大有可为。
创业资金筹措难。农村创业的主体是外出打工返乡农民,他们虽有一技之长,但缺少创业资金。受到农村信贷条件的制约,适合创业农民实际情况的贷款项目少之又少,很难贷到款。
把握创业三要素
创业需要对市场充分了解和把握,符合市场需求,顺应市场潮流,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考察、分析、判断市场趋向,正确认识市场。在这个前提下,选择好创业项目、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找到科学的方法,就能“短、平、快”地实现增收致富目的。
选择好项目是创业致富的关键。在选择项目时,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宜。相对而言,因人而宜寻找项目更重要。市场行情总体趋势看好,只是个前提条件,再好的行情,如果条件不合适或者技术不行,都可能亏损。反之,大家都认为是冷门的行业,如果条件好,也可能会赚。因人而宜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所处的环境、气候等条件,是否适合所选择的创业项目;二是自己的资金条件,是否与所选择的项目对资金的要求相适宜;三是能否通过学习掌握所需技术。
筹措资金是农民创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创业所需资金多少不一,一般来讲,承包2亩渔塘、养殖100多只家禽,最少需投入0.5~1万元,从事农产品加工、营销等,投入2~3万很普遍,投入5万元以上也常见。筹措创业资金途径主要有:一、自有资本。这是最基本的创业资金。二、民间借贷。借款方便、程序简便,但一般利率较高。三、参股集资。这种方式目前在农村还不普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将成为筹资主要渠道。四、银行贷款。取得这种贷款的方式主要有:1.小额信用贷款或抵押贷款。目前在江苏,小额信用贷款一般不超过2万元。2.联保贷款。贷款额度一般不超过2万元。3.扶贫小额贷款。首次贷款原则上不超过
0.3万元,续贷的原则上不超过0.5万元。4.其他政策性支农贷款。
技术是创业成功的支撑。学技术,一是自学。可以通过媒体收听、收看、收集相关的技术信息、技术资料,可以上网查询,可以找可靠的技术部门咨询。二是向当地的能人大户或到相关基地学。三是参加当地的协会。协会经常会请专家、教授、技术人员讲课,发放各种技术资料,而且还有其他会员可以切磋。四是参加培训。江苏不少地区举办农民创业技术培训,可以抓住这样的机会,掌握一技之长。另外,各种培训学校、培训班,也是学习技术的好去处。
&=====================================================================
新华网& 首页 && 政务
&& 领导论谈&
曹建方在姚安:突出地方优势 做强特色经济
& 新华网云南频道 (
) 来源:云南日报0
云南日报讯(周永源)26日,省委常委、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委书记曹建方在姚安县调研县域经济发展时强调,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键是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依托自身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做大做强特色经济。
曹建方一行先后深入田间地头、光禄古镇、学校和姚安县农哈哈食用菌有限公司、姚安县蛉腾丝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农民、乡村干部和龙头企业经营管理者交谈,与县级领导座谈讨论。
曹建方指出,姚安被誉为彝州的“鱼米之乡”,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条件较好,优势明显。要在“农”字上下功夫,在巩固传统农业解决好群众吃饭问题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特别要高度重视培植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增强“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也是扶持农民”的意识。姚安已经引进和发展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技术协会,要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中的带动、示范、辐射作用,建设好农产品基地,大力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壮大特色农业群体,做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提高农业附加值,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使绿色农产品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通过特色农业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
曹建方要求,要依托独特的矿产资源优势和独具魅力的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有针对性地打好“资源牌”,引进一批推动性强、产业链长的项目,加快县域工业、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使工业经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完)
================================================================
泉州农村信息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农民致富最根本还是要靠县域经济的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日期: 9:25:45 浏览次数:38
  建设新农村城乡统筹是关键
  全国政协常委 朱佩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城乡统筹。要从文化融合、教育均衡入手,城乡统筹,培养一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走城乡一体化的路子。文化融合的程度则取决于教育均衡发展的状况,我们必须对教育资源重新进行整合,要向农村倾斜,向山区倾斜,开展师资力量的城乡互动,走城乡一体化的路子。
  要不断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城乡统筹,协调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可以把最吸引这个县农民的企业或者项目引进到这个县域中来,因为,农民致富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还是要靠城乡统筹。城乡统筹就是要从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做起,因地制宜、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民搞好规划,从农田水利到环境保护、从生活设施到生态绿化、从出行交通到商品流通,整体推进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够使农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成果。
  要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城乡统筹,以城带农,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城乡统筹大有可为。一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以城带农;二是要用现代经营理念发展农业,城乡同步,携手开创出一个工农业并举的和谐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城乡统筹的重点要放在把计算机网络与传统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农业开发的最新信息和农产品流通的趋势信息尽快传输到农民的眼中、耳中、心中。同时要加强国外农业信息的采集、分析和预测。
  推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全国政协常委 李雅芳
  近些年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与服务,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农民为农村改革作出的又一贡献,是农村组织制度的创新。
  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各级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应给予必要的信贷支持;在税收上给予扶持,凡经主管部门登记成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成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应免征所得税和营业税,对成员自产农产品的销售应免征增值税,对兴办的农产品加工及服务项目应减征相关税费等。
  要加快立法进程,增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保障。尽快明确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解决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法规缺位、政策错位问题和各类扶持政策的匹配问题。同时要理顺管理体制,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尽快明确政府主管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部门,负责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协调和服务。
  加大农业经济专业人才培训力度,提高成员素质。努力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领头人。一方面可以利用县乡现有培训资源加强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骨干成员的知识培训;另一方面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鼓励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农林牧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训服务。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农民的实际需要和组织发育的程度确定。必须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和选择,从当地实际和不同特点出发,寻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最佳发展路径,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这应该是今后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思路。
  (代表民建中央)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保制度
  全国政协常委 杨春兴
  目前,我国因自然或历史等条件限制,靠自身能力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城乡困难群众每年约有1亿人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救助,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但是,从客观上看,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
  农村的社会救助与保障制度建设落后于城市。农村低保只在少数经济发达的地方推行,其法律层次较低,刚性不强。农村的社会救助与保障水平也落后于城市。农村社会救助与保障法制建设滞后。目前,在农村除了五保供养国家颁布条例外,其自然灾害救济、农村低保、定期定量的特困救助、住房救助以及慈善捐助等尚无一套规范的法律体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保体系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
  建立统一、规范、城乡一体化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群体,分别制定具体的低保标准和补助办法。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具备现实的基础。
  建议中央财政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纳入预算,并重点对西部贫困地区给予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补助,确保贫困地区众多的困难群众不至于因为地方财力有限而失去保障。
  对城乡中不同类型的困难群众进行科学合理分类,整合资源,规范资金下拨渠道。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救助与保障体系,合理地确定不同类别人员的家庭收入核查办法和补助标准,解决城乡不同类型人员补助标准高低参差不齐,补助标准不合理、不公平的问题。规范资金的下拨方式与使用,确保资金的使用效果。加强资金的监管与效益评估,推进社会救助与保障向健康的轨道发展。
& 树立农村文明新风
  全国政协常委 朱永新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之举。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农村经济建设所需的新观念、新风尚可以通过文化建设来传播,所需的人文精神、创业精神要依靠精神文明建设来培育,所需的舆论氛围、社会环境要依靠宣传文化工作来营造。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把农村文化建设好、发展好。不可否认,当前农村文化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关键是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建设既具有区域特色又具有时代特点的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建设要致力于培育植根于地域文化土壤和民众心灵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让农民振作起来,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进一步落实农村文化工作各项实事。让农民充实起来,是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工作的重要使命。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更新农民的知识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精神空虚和情感麻木的问题。
  要广泛开展积极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群众性文化活动对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丰富其精神生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应大力加强对富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民间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植根乡土的民族特色的文化遗存。一些地区的民族歌舞、地方戏曲、民间书画、雕塑以及各种民族工艺等,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和积淀下来的、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繁荣农村文化,有积极的意义。
  积极开展“乡村清洁工程”
  全国政协委员 马国良
  乡村清洁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乡村清洁工程是一项事关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各地在实施过程中突出以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为主线,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为核心,努力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构建农业清洁生产体系,实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社会化管理及服务方式的转变,从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口资源环境会议上曾提出: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农业部试点开展的乡村清洁工程,把“三废”(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变“三料”(肥料、燃料、饲料)产生“三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三节”(节水、节能、节肥)促“三净”(田园、家园、水源清洁干净),实现“三生”(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性循环),从而推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乡村清洁工程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应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要统筹规划,加快试点和推广,建议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把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整体纳入“十一五”规划,农业部总结经验,制订规划,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全面推动该项工程的全面实施。应设立乡村清洁工程专项资金,积极探索有利于农业清洁生产的生态补偿政策和机制。要切实整合资源,以充分发挥聚合效应。
  (代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促进两岸农业合作
  全国政协常委 刘亦铭
  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特别是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两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目前台资农业企业在大陆的发展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融资难、没有专业的协会组织提供市场信息、农产品进出口审批手续比较复杂等。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是新形势下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重要内容。
  应进一步拓宽渠道,引导两岸农业合作深入发展,在坚持互惠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实现两岸农业的“双赢”。应尽快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台湾农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到大陆发展,甚至定居;尽快研究建立台湾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并将其纳入大陆整个物流体系建设规划之中。
  继续加强政策扶持,促进台资农业企业健康发展。在加强政策倾斜、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扶植台资农业企业发展的同时,重点研究引入台湾农业融资模式以及台湾金融企业的政策措施;尽快研究建立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农产品通关、检验检疫、航空运输仓储等方面的便捷通道;研究制定税收优惠、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以及土地租金减免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吸引台商投资大陆农业企业。
  加强两岸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高大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研究借鉴台湾农会、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产销班的成功经验,加快发展大陆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金融、产销和农业保险等方面的优质服务。尽快研究制定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法律法规,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代表台盟中央)
  多方筹资 建好新农村
  全国政协常委 吴正德
  我国城乡资源配置严重失调。资源配置严重失调的必然结果就是,仅仅依靠农村自身的力量,决不可能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经济的问题要用经济的手段来解决,建设新农村应该有也必须有一定规模的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政府提供的资金是新农村建设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调动农民积极性,鼓励农民参与建设,要以国家的投入为首要条件,保证政府提供资金的根本措施是调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结构。中央和各级政府还应合理加大财政支出力度,以增加农村公共事务的开支,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等公益性开支。
  要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调整信贷资金的投放结构,必须由政府出面,明确规定县级各金融机构向农业放贷的比例纳入考核范围,县一级的存款主要来自农村,来自农民,县级金融机构主要向农村和农业放贷是理所当然的。同时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如有些省市要求每个事业单位包一个村,而且事业单位派一个副手在村里挂职,不达考核目标不能回来。由财政出钱很困难,但是每个事业单位挤出五六千块钱、一万块钱还是有可能的。一万块钱就能买很多水泥,村里面再出劳动力就能修一条路,几年下来,农村面貌就有可能改观。
  还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的投入主要以投劳为主,国家出钱或物资,农民投劳动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来源看起来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分解到许多方面、分到若干年份里逐渐完成,就不是难以逾越的高山。
  ------
  (代表致公、九三两个界别联合视察团)
  大力普及创新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 王渝生
  创新文化是与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文化形态,集中反映在关于创新的一般观念和相关的制度设置这两个层面上。价值观念是创新文化的核心,制度建设是创新文化的保证。
  我国科技的产出效率不高、重大的创新成果依然匮乏、原始性创新难以涌现、科学大师屈指可数的现状,除了受制于投入、条件和人才上的硬约束外,也缺乏创新文化的有效支撑。我国目前的科研管理中,在聘用、职称、评估、奖励、资源分配等环节,也还没有形成以创新价值观为基础的、协调合理的制度安排。
  要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在创新活动中的杠杆和调节作用,改革和完善现有的评价体系,把各类创新主体的兴奋点和积极性,引导到有利于原始性创新、有利于市场转化、有利于国家目标的创新活动上来。改革评价程序,提高评价水平,保证立项评估的公正性。
  在宏观管理层面上,充分利用政府手中的各种政策工具和调控手段,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在微观管理层面上,建立公平竞争机制,确立以专业奖项为主的社会化科技奖励制度,防止科技荣誉的“官本位”倾向;建立科研人员诚信体系与相关数据库,查处学术违规等。
  政府、企业、学校、个人等各种力量应多方投入,设立多种形式的创新基金,开展适宜不同人群的创新实践活动。广泛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途径和大众传媒,动员科技工作者和人文社会科学家,在社会中倡导普遍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风气,树立创新的文化价值观,使追求创新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以激励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扶持中小发明,促进习惯养成,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创新意识,普及创新文化。
  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全国政协常委 谢克昌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学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历史使命和重要思考。
  高校不仅要成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头和汇聚优秀创新人才的重要舞台,更要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高质量人才、承担创新性基础研究、服务区域经济是高校的三大重要任务,培养“思考人类、适应时代、服务社会”的创新型人才应该成为大学的首要任务。因此必须站在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这个高度,扎扎实实把人才培养工作切实抓紧抓好,这是高等教育固本培元的核心工作。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高等教育的模式问题已经成为继续深入思考的问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教人学真,学做真人”这个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没有变。教师应该是学习的指导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从教师中学到的也应该不仅仅是知识,而且有不同层面的、不同角度的为学之本和为人之道。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从以“管”与“灌”为主的育人观转变到突出教育、突出启迪,重视参与实践。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与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平台相结合,要致力于构建大学科平台,逐步改变当前高校中仍然普遍存在的科研资源分割、科技力量分散、科研目标偏小等局面。高校及各级主管部门应着力扶持能够代表学校科研水平的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学科,加强重视,加大投入,集中整合有限的财力、物力,为广大研究生开辟良好的实验基地和科研工作条件。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式上都求创新。&
===============================================================================
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专家驻扎农村半月 称刺激农民消费将致生活困顿
08:14:16 大洋网-广州日报&
每天的广州火车站、汽车站,都在高负荷地运载大量农民工回乡,而这个浩大的工程今年来得特别早。“四川返乡农民工突破百万,灾区面临就业困境”,这样的报道在春节前不时见诸报端。
春节来临前的一个月,挂靠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系的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一支调查队伍深入到贵州、湖南等地的农村。这支调查队由贺雪峰教授带队,一行15人,驻扎农村半个月,记录了返乡农民工目前的生活状态。&&&
农民返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究竟有多深?回乡后他们做些什么?当地政府提供了怎样的政策支持?来年他们的生活和前途又将如何?&&
“事情可能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悲观。
”贺雪峰说。&&&
贺教授带队的这次调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民工返乡”后的农村。&&&
文、图/本报记者&&&
杜安娜、曾向荣&&&
事情可能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悲观。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包括中国特殊的土地制度,使中国具有与西方国家及其他任何国家都完全不同的应对危机的机制与能力。&&&
贵州,湄潭县,某村。
李家院子里,一个满脸稚气、20出头、穿着时髦的小媳妇,一边哄着怀里的孩子,一边不断翘首张望,听到外面有点响动就出来探探。&&&
小媳妇打工时认识现在的丈夫,李家院子未来的主人,两人很快回家办了酒席,生了孩子。因为厂里不景气,夫妻俩在春节来临前,早早卷起铺盖回了家。
小媳妇虽然跟丈夫回了家,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自己的“打工梦”。小媳妇的丈夫从城里回来后,就跟着父亲在县里做电工,“学个一技之长,将来也不会没饭吃”,而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她,打心底认为婚姻阻断了她由来已久的梦,她也不止一次提出离婚。&&&
春节的临近,村里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陆陆续续回来了。平时不大跟长辈、邻里交往的小媳妇,对谁家有打工返乡的消息却特别灵,一有空就“奔”过去凑热闹了。
李家是村里的大户,到这辈却是单传,两公婆决心要把儿子留在身边,所以对小媳妇也百般顺从,万般讨好,“不然她早就走人了”。然而,小媳妇的心如磐石,“一定要出去打工”。
此时此刻,同村的小嫂子阿英却心情迥异。&
当年在广东打工时,阿英的“日子过得很潇洒”:经常变换工作,有钱就花,还“耍”过不少男朋友。已经是两个孩子她妈的阿英,今年34岁,去年回家后,她与老实巴交的丈夫两人,安心种起了一亩五分田。说起打工,她心里已泛不起半点涟漪。“一方面,这个年龄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了,小女孩、小伙子比较好找;另一方面家里也需要照顾,有老人和小孩,而且在农村比较自在,想做的时候就做,想赶场(赶集)的时候就去赶场”,她长叹一口气,“我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这是发生在2009年新年前,贵州农村最为常见的一幕,同时也是发生在广大中国农村,返乡农民工较为普遍的场景。&&&
1月13日晚,从贵州返回武汉的火车上,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调查小组仍在缱绻思索,带队的教授贺雪峰长长舒了一口气,“农民工返乡”的情况,比“我们调查小组之前预想的有些不同”。他们一行15人的调查队伍,驻扎贵州、湖南农村半个月——他所在的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对这次的调查煞费心思。
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
记者:调查小组所到的农村是什么样的状况?
贺雪峰:2009年元旦后不久,我们到了贵州湄潭县聚合村,进行了半个月的驻村调查。
聚合村是一个典型的汉族村庄,全村共有4400人,人均约一亩耕地,是取消农业税后,由之前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我们刚到村庄时,全村已有200多农民工返乡。在我们调查的半个月时间里,每天都有10~20个农民工返乡,到我们离开聚合村时,全村2000个外出务工村民中,已有600人返回村中,而在往年,春节前的半个月才是农民工开始返乡的时间。
聚合村大量农民工返乡与金融危机有关。几乎每个被访谈的村民都会与我们谈起金融危机,并事事与金融危机联系起来。从访谈返乡农民工情况得知,聚合村提前返乡的农民工,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工厂倒闭,春节临近,农民工不再新找工作,而是先回家乡过完春节,再作打算;二是工厂订货不足,开工不满,之前需要加班生产以供出口的季节,现在变成淡季,农民工因为没有加班,报酬不高,不如请假回乡过个好春节,工厂也乐意农民工请假;三是到山西挖煤的农民工,因为山西煤窑秩序整理而停矿数月,他们正在等待煤窑重新开放。
记者:现在最为担心的是大量农民工返乡后无法就业,形成社会上不稳定因素,您怎么看?
贺雪峰:从目前的情况看,金融危机远未见底,2009年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随着更加多工厂的倒闭与开工不足,可能有更多农民工失业,而不得不返乡。聚合村有2000个村民在外务工,村支书忧心忡忡地说,如果大量农民工返乡,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没有了。更严重的是,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民很难适应农村的环境,他们在外务工形成了高消费的习惯,回到村庄,收入来源没有了,而消费习惯却难以改变,一旦打工积蓄的那点钱花完,他们就可能偷盗抢劫。那个时候,农村的社会治安与秩序可能更加严重。
与聚合村支书担忧相似的是,很多专家学者担心,金融危机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大量农民工找不到工作,又不愿意返乡,他们守在城市却又无业,就可能带来社会治安与秩序问题。
也就是说,金融危机导致就业减少,不仅可能带来农村经济社会方面的问题,而且可能带来城市社会问题。
正因为如此,中国经济学家计算,中国在2009年最低必须要保持8%的经济增长率,不然中国的就业不足就可能带来一场灾难。也因此,国家一方面扩大投资,一方面鼓励内需。甚至有意见说,现在爱国的最主要表现就是增加消费,多花钱。
记者:农民返乡后,他们靠什么生活?
贺雪峰:最近几年,中国农村取消农业税的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的普遍改善),使返乡农民发现,家乡的生活也还不错,较之前想象的落后其实不同。而按户所有按人均分的土地制度,又使每一个回来的人都至少能够通过从土里“抱食”来解决温饱问题。有了土地,就有了安全感,有了归属,有了生存下去的最低底线。
所以,事情可能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悲观。要理解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我们还必须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讨论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工就业的机制,我们必须讨论农民工返乡的逻辑。
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包括中国特殊的土地制度,使中国具有与西方国家及其他任何国家都完全不同的应对危机的机制与能力。
记者:农民工的返乡,对农村建设、内需拉动有什么作用?
贺雪峰:有经济学家说,中国只有通过拉动内需,保持8%以上的经济增长率,才能达到最底线的就业,从而保持社会稳定。显然,这些经济学家并不了解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中国特色的机制,更不理解农民工返乡的逻辑,而是坐在家里想当然。
与拉动内需保增长的结论相反,我们在农村调查看到及担忧的是,若农民将多年外出务工经商赚的钱用于消费,而非生产性投资,则这些以青春为代价赚取收入的农民,在花光自己的积蓄以后,却并无再获得收入的能力,他们后面的人生日子将会极其难过,因为他们年龄大了,不再有外出务工赚钱的能力。刺激农民消费的意见是错误的。鼓动农民消费,说爱国主义就是消费的观点,是荒唐的。
& 大部分青年农民工比较乐观
记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贺雪峰:这正是我们一个有趣的发现,大部分青年农民工的情绪都比较乐观。
我们访问了20多位返乡农民工,超过35岁的返乡农民工,他们对春节后是否再外出务工,大都犹豫不定,因为他们对外出能否找到工作的信心不足。这些已婚的年龄偏大的村民,也往往是首先被工厂裁员的。相反,聚合村20岁左右的年轻的农民工,都确定无疑地计划春节后即外出务工,他们相信可以找到工作,并且不难找到。
在工厂越来越依靠现代化生产线生产的条件下,外出务工农民的90%以上都是普工。只有诸如电焊、烹饪等少数工种需要一定技术含量,是所谓技术工。
普工则从事简单的劳动,是对耐心、体力和注意力的挑战。年轻人,一般体力较好,注意力集中,动作快捷而敏锐,可以长时间地做一件事情。因此,现代的生产线天然倾向要年轻力壮、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工厂若要裁员,一定是先裁年龄偏大的劳动力。
金融危机虽然会导致工厂倒闭和裁员,却只是影响了年纪偏大的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就业,而年轻的农民工却不大会被裁掉,及相对不担心找不到新的工作,虽然加班会减少,及工资可能降低。
打工无前途回乡无意思
记者:这些返乡农民工怎么看待自己“打工”生活的前途?
贺雪峰:在聚合村调查,外出返乡农民工说“打工无前途,回乡无意思”,生动而形象地表明了当前农民工的处境。“打工无前途”,是说外出打工,是吃青春饭,一般情况下,未结婚的年轻人在外打工,一月可以有1300元左右的收入,但这个收入很快就会被花掉。调查访问的七八个未婚年轻人,外出务工多年几乎都没有什么积蓄,甚至有好几位仅是拿到当月发的工资作为全部积蓄回到家乡。进城务工农民想在城市结婚生子,买房安家,几乎不可能,也极少有人尝试。几乎所有外出务工农民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大,结婚生子的家庭拖累,他们越来越难以在城市待下去,最后不得不回到家乡的农村。
在外务工,既然没有前途,最重要的就是在回来之前,攒足在农村家中盖一栋房子的费用,而事实上,只有运气比较好且夫妻两个外出打工多年的农户,才能盖起一栋比较像样的房子。
“打工无前途”是所有外出务工农民的共识,但这个共识,尤其对年龄较大者有强烈涵义,因为年龄越大,工作越难找,工资越低,而家庭拖累却越大,他们不得不考虑何时返乡的问题,他们一直在进城和返乡之间犹豫。
对于年轻人来说,尤其是对于未婚青年来说,将来的前途暂时还不用考虑,打工收入比农村收入高,城市生活也比较热闹和有趣,他们还没有到在城乡之间作出决断的那一天。过好一天算一天,因为“回乡无意思”。年轻人理想主义多一点,浪漫多一点,爱情多一点,对未来的憧憬多一点,将来碰运气的可能性多一点。年轻人就难以在村里待久,待的时间一长,就会感到无意思,就不会安分守己。
记者:春节后,会有多少农民工返城?
贺雪峰:而对于年龄偏大的已婚村民,他们人生中的现实压力摆在那里,既然打工已经没有前途,返乡是最后目的地,他们就不是在强烈地体悟“返乡无意思”,而是在考虑如何返乡,何时返乡,返乡后可以再做些什么事情。
也就是说,当前金融危机导致工厂倒闭、裁员和农民工的就业困难,只是淘汰了年龄偏大的“普工”,而恰恰这些年龄偏大的“普工”早已在考虑是否返乡,他们的现实考虑,使他们回到家乡,很快就可以融入到家乡的氛围,接受村庄生活的意义,他们适应于村庄的生产、生活和人情世界。
而那些觉得“回乡没意思”的年轻人,他们难以待在村庄中,他们却仍然可以进城务工,且他们一般都可以找到机会,虽然工资要低一点。
这样一来,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困难,及经济困难导致的就业矛盾,首先淘汰了那些年龄偏大的农民工,而这些年龄偏大的农民工,又恰恰是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回乡的农民,这些年龄偏大的农民回到家乡,可以很快就适应家乡的生产和生活,再次成为(也许一直都是)家乡的一员。因为年龄偏大的农民工可以回家且可以适应家乡的生产、生活,而使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失业压力被吸收、消化,金融危机对中国社会的冲击因此就大大地降低。
明年或许会有完整政策出台
记者:当地政府对农民工有没有什么扶持政策?
贺雪峰:当地政府对返乡农民工非常关心,也积极为他们寻找就业的门路,首先,当地政府要求每个村每星期都要汇报返乡农民工最新近况。然后,我们所调查的村,收到政府补贴的400元钱,要求发放给最困难的农民工。
但这个问题,一时很难有系统的解决方案,明年或许会有些完整的政策出台。
记者:这些农民回家后,那些年长的农民工,没有社保,他们将来的收入全部靠一亩几分田,能好好生活吗?
贺雪峰:这就要考虑到农村家庭收入的构成。一个农民家庭的收入不是单个的,而是家庭两三代人收入的总和。现在最困难的家庭,应该是父母不能劳动,小孩还没成人的家庭,全靠中间一代人的收入。
在农村,普遍生育比较早,一个四五十岁的农民,他可以靠种田生活,他的孩子也已经成人,可以在外打工,也有收入,这样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也还不算差。
目前,农村状况就是这样:年长的农民工没有外出打工的打算,能安心在家种田。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他们希望孩子能考上大学,即使考不上大学,也能找到技术性学校就读,再不行打工也能有条出路。
贺雪峰简介: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乡村基层民主和乡村建设理论研究。这个被称为“华中乡土派”的学者,是中国最重要的“三农”学者之一。
研究中国农村问题的学者中,贺雪峰是典型的少壮派,2001年,贺雪峰便成为了大学的一名教授,那时仅34岁。虽少壮,但他不激进。在多数人都鼓励农民进城,对农村城市化“唱好唱快”的时候,他却坚持“保守疗法”,将农村稳定起来。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2004年11月,为进一步推进对“三农”国家重大问题的研究工作,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成立,研究中心挂靠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
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八日电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最大限度地为规模庞大的失业农民工群体“救”业,已成为二00九年中国执政者面临的民生工程第一大考。
本月初公布的二00九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已是从二00四年开始,连续第六个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来说,执政者面前最紧要、最艰难、最根本的问题,依然在农村。
据统计,目前中国有两千万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因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或返乡,再加上每年六、七百万的新增农民工就业,今年至少有两千五百万农民就业困难。
广东、河南、江西、安徽、海南、广西、湖北、上海等地纷纷出台政策,或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或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在北京,从二00九年开始,农民工可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社保待遇,自主创业者更可获得最高五十万元人民币的贷款。
“目前农民务工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四成,这也是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加的主要动力。如果农民工长期失业,将严重危及农民收入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军在接受采访时说,根据对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形势的判断,农民增收、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城乡统筹发展都将是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关切的话题,其中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将被格外关注。
按照户籍人口计算,目前中国仍有农村人口九点六亿。从理论上看,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农民和农村市场,其消费增长潜力巨大,对中国经济由“出口导向型”转入“内需驱动型”至关重要。
受金融风暴影响,中国出口需求减弱,今年中国政府和制造商将更多目光投向了农村市场。为方便农村居民消费,政府年内将在农村地区建立十五万个“农家店”,并陆续推出“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刺激农村消费政策,购买汽车、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个人电脑等产品的农民,可获得财政资金补贴。
由于制度性改革滞后,农民收入绝对额有限,二00八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四千八百元人民币。因此,启动农村市场,扩大消费需求,关键是要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购买力。
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提出了四万亿元的投资计划,重点投向之一就是“三农”。据统计,二00九年中央投入“三农”的资金将高达创纪录的八千亿元,大幅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
为提高农民收入,稳定主要农产品价格,今年中国政府将拿出一百亿元用于农业机械补贴,并将小麦最低收购价每公斤提高零点二元。同时,还将增加主要农产品储备,加强生猪市场调控和农产品产销衔接,适当调节进出口。
中国政府发布政策文件认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北京的农业专家说,这三个“最”是当前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大引擎,利用全面扩大内需的重大契机,争取实现“三农”的新突破,为中国经济增长奠定坚实而又强大的根基。
&中国新闻网 @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现在有多少农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