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900耳机与ps1000 hd800音质比较

【转载】——转自大家坛高端区 《关于RS1和GSK之我见》 - Grado歌德耳机的日志,人人网,Grado歌德耳机的公共主页
话说,自从改了e版,有点想粉转黑了。。。
【转载】——转自大家坛高端区 《关于RS1和GSK之我见》
原帖地址:/read.php?tid=355536&keyword=原文作者:大家坛ID:atimiss023原文标题:关于RS1和GSK之我见(我的首篇写得很多字的比较文)
因某种偶然与突发的原因,购入了GSK而非RS1,却对音乐有了另外一种感悟,好坏,也许只有自己才能分辨。
撇开昂贵的R10,010,L3000,排下来动圈里,就该是GS1000了,其实在大家坛里泡了这么久,知道坛子里拥有GSK的人并不是很多,或者可以说应该比KK少,而且很少有人正面详尽的比较过RS1和GSK这两款耳机。前些日子参加了一个耳机聚会(新西兰的),听到了很多以前没听过的声音,包括R10和L3000还有KK,也见到了CD15,还有幸听了一台价值过4W RMB的DAC,RS1当然也在列,于是拿来与GSK正面比较下
这是在下第一篇打着冠冕堂皇&比较&的文章。。。希望大家看过笑过~
试音第一首歌选择的是大家都熟悉的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拿来比较的分别是两部分,刚开始那段吉他的独奏和人声混响,GSK下的guitar声音清晰明亮,仿佛歌手就坐在你边上为你演奏一般,但当人声响起,歌手似起身远去,分离度十分得好,这是吉他那是鼓,分的很开。
RS1下的guitar的声音相比GSK来说要差很多,但人声太热情,有种被歌手抱在怀中对你轻唱的感觉,热情,热情,又被毒了一下,大动态的时候,GSK解析好的优势立刻体现出来,拉开一大段距离,GSK相对RS1古典,大编制音乐的巨大优势,RS1相对GSK人声上的优势并没有达到这么大。
第二首歌选择了《义勇军进行曲》(老外说想听听中国激昂的音乐,我就带去了,里面还有国际歌啥的)这曲在GSK上演绎的太完美(相对RS1来说)由于编制很大,而且动态十足,RS1似乎有点跟不上节奏,不该用这首歌。。。不过也很公平,后面用了首《28. 试音方程式 - [惠威试音碟] 女声清唱》同样的意料之中,RS1胜。
第三首歌选的是蔡大姐的《渡口》,不讲单独的好坏,拿整体来说,整首歌GSK演绎的很好,很完满,但不出彩,倒是一次次被RS1的大姐吸引过去。随身烧得多,似乎在比较ES3和UE10一样。
三频表现:& & & & & & GSK & & & & & & & & & RS1高频: ■■■■■■■■■□ 90pts & & ■■■■■■□□□□ 60pts中频: ■■■■■■■□□□ 70pts & & ■■■■■■■■■□ 90pts低频: ■■■■■■■■□□ 80pts & & ■■■■■■■□□□ 70pts
阅读(3061)|
求歌德Ps1000的评测和二房配置还有它的褒机攻略,求啊。因为买了它两周了,感觉二房搭配不当,而且没有褒浩,不知道怎么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我是受害者,聊聊我的 DAC32、P-1u、以及耳机们
由于三星写手门事件
有前辈紧急通知小弟在大楼内加入下面文字保护自己
本人所发表之文章仅限于个人分享用途,本人从未收受任何相关店家、公司、团体之任何实质与非实质之利益,且本人所分享之设备全为本人自费购入。
但,搞成这样,连分享的热诚都没了
为了符合 01 的败家精神,小弟文中的耳机有时会拟人化以耳姬称之
我们能看见美好的事物、聆听动人的乐章、感受心灵的悸动是幸福的,请大家一起珍惜。
很多版友会问、或是怀疑自己是不是木耳?为什么我的听感跟人家不一样?为什么人家说的我感受不到?为什么人家可以写出华丽的听感表达,而我不行?
没关系,我就是一个货真价实写不出华丽听感的大木耳,就由小弟的系统来聊聊我的学习心得(请容小弟慢慢补充):
无论看过多少评论与接受多少建议,请务必自己亲自听过。
North Star Design 老板兼设计者 Giuseppe Rampino 表示,任何音响的设计都没有“魔法”存在,一切都有技术性的答案()。我很喜欢这句话,符合我理工背景的思维。
在建置系统一开始最让我这个理工背景的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线材、垫材、以及压镇三样魔导器。我曾翻阅过无数的学术期刊、看过论坛无数的争执文章、请教过专业的语音讯号处理专家,一直没能让我信服的“技术性答案”,我的结论是隔行如隔山。直到 Stereo Sound 的连载文章出现。
Stereo Sound 183 期已经把这些疑问大致都解释得很清楚,只要思考对应应该很快就能解开我一开始的魔导器之谜。其中有几段我觉得很棒的结论转摘如下(整篇原文有好几个翻译上的错误,以下摘录出来的文字应该没有。我已经很仔细检查过内容的一致性,如果有怪怪的地方,原文就是如此。另外,原文有详细的实验图表与数据,而且有提到两份值得阅读的刊物,值得大家详阅):
声音的本质。请想像一下,某个地方所设置的钢琴,钢琴家用来调整乐器而敲打了一下“La”键的一瞬间,它的声音应该是带着优美的音色散播开来,但是那台钢琴是 Yamaha、还是 Steinway 呢?因为两者的音色不同,场所会是音乐厅、还是交谊厅呢?因为两个地方的声音也都完全不一样。但是,如果将声音当中的泛音去除、而只将分解成为正弦波成分集合体的基音抽出来的话,Yamaha 与 Steinway 都应该变得会是一样了,说得极端一点、也就是大提琴与小号一样、都会是 440Hz 的单音。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哪个声音会是钢琴的声音呢?直截了当地说,也就是泛音。我们以为只有“La”一个音的钢琴音色,其实是由复杂的泛音所构成,我再附加说明一下,现实的音源的泛音并不是严密的整数倍,而且经常还会摇摆不定。
微调的基本也就在于尽可能正确传送音源所记录的波形。实际像这样慢慢进行微调,原本是 Hi-Fi 风格的声音消失了,逐渐变成了逼真的声音,某些人会觉得有“声音变普通了”的感想,说的其实也没错,因为只要能够正确播放出泛音也就能够真实重现乐器的素颜、既使连空气感也都能够传达出来,而且每一件乐器也都可以清楚呈现在眼前、还应该可以从寂静当中感觉到能量的高低,这才会是微调的入口。
我想大家都曾经听过“如果将音响专用的主时钟换成铷原子震荡器就会连空气都感觉得到了”的这句话。数码音响需要时钟,一般当作主时钟使用的水晶振荡子是 10 的 -6 次方高精度,换成一般时钟的话、也就会是每月相差几秒的精度,但是对于主时钟而言,重要的不是这种精度,而是时间轴的晃动,也就是抖动 (Jitter) 少。
使声子失真的主因-震动。原因是震动使框体内的电磁结合、静电耦合、以及诱电率等会产生变化,而线材也会发生这种现象。
为什么我们会被某人发出的声音所吸引呢?为什么又能够用语言传送情绪呢?为什么有打从心底被感动的音乐呢?对应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人能够提出明确的答案。但是,这些问题的背后都会存在着“泛音”。
累积经验、磨练自己的感性、不要被世间评价所迷惑、请用自己的耳朵来判断。
在小弟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版大热心的指导与协助,谢谢您们
各位魔王的后宫是这样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我们的视力会受损;同样的听力也会,请各位魔王不要在后宫纵欲过度,忘了保护耳朵,还是偶尔出来回回文吧
听力与音感一部份来自与生俱有的天份、一部份来自后天的培养,而且一般必须在很小的时候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逐渐丧失一些东西,如:记忆、视力、听力。事实上,我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听力已经受损或老化,也许不严重,但在一些频率范围或音量,对我而言是听不见的。
此外,我的音感非常不好(就当作是趋近于零),有些人可以在只听过一次旋律的情形下,重新演奏出一样的曲子,我不行。有些人可以听出声音的不完美,我不行。许多版大分享听感时,他们能形容出听到的音像,甚至在一段时间之后,还能记忆住。而小弟我在 AB Test 时,放下 A 拿起 B 时,已经忘记 A 的听感对于音乐,我没天份;可是小弟的逻辑与图像能力却还不错:
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听力与音感就有差异,所以对于音乐的感受也一定不会完全一样。
如果我们不是职业需求(或职业习惯),何不放松心情欣赏音乐,感受心灵的悸动。
对应心得文一开始,由于感知的不同,我们心目中希望的系统就会不一样,微调的方式也会不一样。而当使用越高性能的系统组合,系统越会不客气的描绘出问题点,所以才有人说:“越高级的系统越容易出现破绽”,而这是我们要的吗?
我们常常会听到许多前辈提及讯源的重要性,一开始我也是会想,不都是拨放 MP3 的设备?我的播放器是名牌耶!我的电脑与声卡等级是一流的耶!更何况是数码音乐真有差异吗?不同压缩率因失真有差异可以理解,可是同一个档案,不同的播放器会有差?我的 CD-ROM 不到 1000 元,那 Ayre CX-7 为什么卖那么贵?它不也是用 CD-ROM (TEAC 540E)
如果以摄影来比喻,讯源就像是美女(或帅哥),扩大机就像是相机的机身,而耳机就像是镜头,调音就像闪光灯、偏光镜、滤光镜。这里小弟故意用一个比较奇怪的对照组来分享。
在拍美女(或帅哥)时,要用广角镜强调透视感?或是用远距镜强调压缩感?还是要用微距镜强调肌肤纹理呢?又为什么有些镜头会被称为人像镜皇?如果我们想强调美女肤质的美,我想应该不会有人选微距镜;反之,想要强调历经沧桑的美,那么微距镜应该是个很好的选择。大家看过 4K 摄影机拍的美女脸部特写吗
欣赏音乐就像欣赏照片,也像品嚐美食,此时调音就像佐料,对味的佐料能增加主菜的美味;反之,即使用了最昂贵的佐料依然是不对味,而且失去了主菜与佐料的主从关系。
对于喜欢品尝黑咖啡的人来说,我喝拿铁根本是破坏咖啡的原始风味。可是咖啡的存在价值对我而言,就是为了调出一杯香浓的拿铁。
在分享第二个心得后,几位前辈聊到了两个有趣的主题:“细节”与“音染”。小弟也很有兴趣,因此调动一下分享顺序与前辈们一起研讨
刚刚的咖啡心得已经说明我对音乐的喜好,我要“细节”也要“音染”!在第一篇心得分享中提到:
请想像一下,某个地方所设置的钢琴,钢琴家用来调整乐器而敲打了一下“La”键的一瞬间,它的声音应该是带着优美的音色散播开来,但是那台钢琴是 Yamaha、还是 Steinway 呢?因为两者的音色不同。
为什么我们会被某人发出的声音所吸引呢?为什么又能够用语言传送情绪呢?为什么有打从心底被感动的音乐呢?对应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人能够提出明确的答案。但是,这些问题的背后都会存在着“泛音”。
那何谓音色正确?怎么知道音色是否正确?光是“乐器音色”就有很多学术论文在探讨,但一样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以羊肠弦制造的小提琴琴弦音色正确?还是以金属弦制造的小提琴琴弦音色正确?如果以蜘蛛丝做为琴弦又如何?那“史特拉底瓦里小提琴(Stradivarius)”呢?
其实小弟认为不同的琴弦材料与共鸣室发出的“泛音”就是“天然的音染”,而它在音乐最初的端点。之后经由收录音与播放设备处理后出来的声音,又被各加工程序染上“加工的音染”。所以觉得用“喜不喜欢这个音色”比“音色正不正确”似乎好些
“越高级的系统越容易出现破绽”,而这是我们要的吗?
是的!很世俗的,小弟也是美女先决。当然拍照只能家里的小公主先决,不然有生命危险
拥有一个很美的讯源,可以利用扩大机与耳机来欣赏她的美,可以欣赏她的细节美,也可以欣赏她的蒙眬美。但是一个猪八戒讯源,恐怕是无法揭开布幕的。
我慢慢了解自己喜欢的声音首要条件是人声要甜、要有感情,中频要有韵味,高频要有缭绕感,而且要带着绵绵的糖丝。在满足这前提下,我才会进一步考虑她的细节与其他条件是否足够。虽然聆听过的设备与组合有限,但下面三组却已在小弟心中划下了三道基准线:
女声系统:TL53Z -& DAC32 -& P-1u -& W5000
杂食系统:TL53Z -& DAC32 -& P-1u -& PS1000
交响系统:TL53Z -& DAC32 -& WA5 -& HD800
如果能换上更高级的组件一定能更好,但对于 TL53Z -& DAC32 -& P-1u -& W5000 呈现出来的女声给小弟的震撼已经是无与伦比
Luxman P-1u 开箱
今天最高兴的一件事,新娘终于来了
原本在 2012 世界末日那天就买了 P-1u,但因为集雅社送出了一部展示机给我,心情荡到了谷底虽然集雅社承诺换全新机给我,可是心里就是不踏实,直到收到这全新机为止才放下心中的大石头。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uxman P-1u 本体、保证书、说明书、电源线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确认电源线不是 JPA-10000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新版 Grado PS1000 开箱 + North Star Design USB DAC32 开箱在这边
有情人终成眷属,送入洞房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小弟的主系统终于建置完成,接着目标就是 W5000、HD800、以及微调了
读万卷书,不如自己 DIY
除了心得分享一开始提到的三样魔导器之外,还有以下两个疑问也困惑着我:
Rip CD 声音会有差异?
USB DAC 异步传输模式下声音仍会受线材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有好多文章真的让我觉得世界上是不是还有别的量产电脑跟我用的不一样(现今的量产电脑架构都是 Turing Machine,Quantum Turing Machine 还在实验室)?像下面这段话:
我们发烧友的重点是在‘读取’:读取到 0.000 然后判读成 0,与读取到 0.1234 然后判读成 0,当然一定是不同的演算与电气过程。只要多了几道判断,就是会造成资料JITTER,这是我所谓:读取0101010即使最后资料完全一样,JITTER还是会相差甚大的原因。
每个 BIT 都是 0 到 1 的连续变化,可以说以 0.5 为界,0 当然判读成 0,0.1 还是判读成 0,0.3 还是判读成 0;同理,1 当然判读成 1,0.9 还是判读成 1,0.7 还是判读成 1。
啊?!啊?!
一个 BIT 原先是 0,改写成 1 之后,它绝对不会是 1,往往是在 1 与 0.5 之间;因此使用精密仪器,去判读现在的 1 倒底是 1.000 还是 0.9,就可以推算‘被复盖掉的是 1 还是 0’。
啊?!啊?!啊?!啊?!啊?!
(不好意思,在这边引用这三段文字,主要是为了能讨论我们的共同疑问,无任何恶意。如果原文作者觉得不妥,请通知我移除,谢谢)
另外,如何 Rip 有类比味的 CD?WAV 比 M4A 格式好听?拿电蚊拍电过的 CD 比较好听?…
以上这些讨论真的让我非常惊奇,到底怎么回事?这段期间我研习了好几栋讨论大楼,当然有不少的争论,可真让我这个学资讯的人一头雾水,我的电脑知识怎么碰到数码音乐播放就像革命一样?于是这几天抽空自己做了一次实验。
我挑了一部 HP Z600 绘图工作站与一部 ASUS M6B00V 笔记型电脑(以及另外两部就不秀了)来做 Rip CD 的工作。音乐 CD 则随机抽了以下二张并分别选了两首歌:
Enya The Memory of Trees:01 The Memory of Trees、03 Pax Deorum
百代巨星经典系列 II 黄莺莺:03 呢喃、04 呼唤我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然后用 Windows Media Player 与 iTunes 分别 Rip 出 WAV、M4A、AIFF、MP3、WMA 等档案格式,并于 Rip 过程中随机给予不同的 CPU Bound 与 I/O Bound 工作,或是在歌曲间重新退片再入片让 CD 重定位,最后以 MD5 杂凑算法 () 进行档案一致性检验。另外也以 Media Convert 2.20 () 进行 M4A to WAV 与 AIFF to WAV 格式转换。结果图示如下(MP3 与 WMA 就不秀了):
HP Z600 Media Player WAV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HP Z600 iTunes WAV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HP Z600 iTunes M4A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HP Z600 iTunes AIFF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HP Z600 iTunes M4A to WAV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HP Z600 iTunes AIFF to WAV (aif rename to aac)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ASUS M6B00V Media Player WAV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ASUS M6B00V iTunes WAV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ASUS M6B00V iTunes M4A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ASUS M6B00V iTunes AIFF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ASUS M6B00V iTunes M4A to WAV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ASUS M6B00V iTunes AIFF to WAV (aif rename to aac)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从结果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硬件与系统下,Media Player Rip 出来的 WAV 档都一样;同样的,iTunes Rip 出来的 WAV 档也都一样。但 Media Player 与 iTunes Rip 出来的 WAV 不一样。另外,虽然 iTunes Rip 出来的 M4A 档都不一样,可是利用 Media Convert 2.20 进行 M4A to WAV 格式转换后,可以看到最后所有的 WAV 档都一样。
因此可以判定 Media Player 与 iTunes 在 Rip CD 时,对于 WAV 的档案资讯部分(档头)可能不同,但在 WAV 本体是一致的。而 M4A 用的 ALAC (Apple Lossless Audio Codec) 应该也是一种 Adaptive Coding (Apple 已经开放原始码有兴趣的人可以参考,小弟只想听音乐),所以才会每次都产生不一样的 M4A 档,但经格式转换成 WAV 档却又完全一致,也就是说,事实上,WAV 与 M4A 只有在以档案存在时编码格式不一样,但一经解码播放是完全同等于 WAV。
其中可以看到在 ASUS M6B00V 上 The Memory of Trees 这首曲子 Rip 出一次不一样的 WAV 档(取消 iTunes 的“当读取音乐光盘时使用错误更正功能”并多试几次)。我写了一只程式把这 WAV 档 Dump 出来检视,其实与其他两个一致的档案仅有三处几个字节的差异,实际播放时,我不认为听得出来。
那不同档案格式会有不同听感是怎么回事?这里我就没再进一步测试了,因为我不见得听得出来,而且要考虑到这地步,听音乐真的太辛苦了,但大家可以自行试试。至于是不是真的有差?我认为是有,只是程度问题。但造成差异的原因绝对不是在 Rip CD 时的档案差异,而是这些档案解码时(而且是在 Digital to Analog 时)的差异,解码 M4A 所需的系统资源一定高于 WAV,这就可能使得系统内部 CPU 负载增加、内存使用量增加、风扇转速提高、耗电量增加…而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接着就回到分享一开始提到的“泛音”与“Jitter”的问题。
启动 工作管理员 中的 资源监视器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以 iTunes 播放 Enya 03 Pax Deorum WAV 档前 50 秒时的系统资源使用情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以 iTunes 播放 Enya 03 Pax Deorum M4A 档前 50 秒时的系统资源使用情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电脑有极佳的容错与错误处理机制,在处理数码资料时,一有错误就可以重新传送、重新读取;而在音乐播放时,也就是在 Digital to Analog 时,才可能存在变因。
电脑的 CD Drive 与一般 CDP 的 CD Drive 的设计理念并不一样,电脑的 CD Drive 是要很快很正确的读取“数码资料”,所以以高转速读取,一旦读取失败,可立即重新读取;可是一般 CDP 的 CD Drive 是必须在 1:1 的时间里正确读取“音乐资料”,一旦读取错误是没有重来的机会。
至于 HP Z600 这部绘图工作站规格大致如下:
Intel Xeon E5504 Quad-core 2.0GHz CPU x2
12GB DDR3-1333 ECC Unbuffered-DIMM
NVIDIA Quadro FXGB PCI-E 绘图卡
Fujitsu MBA3147RC 147G SAS 15000RPM x2
Microsoft Windows 7 64位元专业版 Service Pack 1 (无安装防毒软件)
我想这规格已经是很好的了,可是照样爆音给你看
那甚么样的音乐档案格式最好?我想无损格式、方便就好吧
如果我拿一条 200 美金的 USB 线给同事们看,他们一定会说你傻了吗然后我就说它 Copy 起来比较快,声音听起来比较美,我可以想像一群乌鸦在他们头上盘旋的样子如果拿的是 Siltech 一条 2,500 美金的 USB 线...
USB DAC 异步传输模式下声音仍会受线材影响?
先分享试听结果,再来厘清为什么
能分享这篇心得,首先谢谢 palchiu 前辈支援 HiDiamond HiD USB 线与 ACR New Reference 3 USB 线,以及 palchiu、bensanlin、Kasanagi0702、闇之后裔、佐原诗音等几位前辈的心得分享与指导
小弟努力用功研究 USB DAC 一阵子了,前几天一直在试 HiDiamond HiD USB 线与 ACR New Reference 3 USB 线,虽然知道分离线接线性电供表现应该会比较好,可是因为我习惯边听音乐边做事,总觉得 HiDiamond 比较好听。所以在某天夜里请太太来做个实验(应该算盲测了,因为这四条线她都不知道差异,第一次聆听也没看到线),聆听设备是 HP Z600 工作站 -& Audinst HUD-mx1 (接变压器) -& Sony MDR-EX1000,聆听歌曲都是以人声为主的流行歌曲,依序听了:
ACR New Reference 3 USB 线
HiDiamond HiD USB 线
Audinst HUD-mx1 附赠的 USB 线
North Star Design DAC32 附赠的 Lindy USB 线
结果(我太太的口述与反应):
North Star Design DAC32 附赠的 Lindy USB 线:
EX1000 只在耳朵上挂了 10 秒钟,很糊,完全听不下去。
Audinst HUD-mx1 附赠的 USB 线:
乐器声较前,人声较后,EX1000 约挂了 30 秒。
HiDiamond HiD USB 线:
人声较前,乐器声较后,背景细节比 ACR 少,好听,耐听,跟 mx1 比较搭。
ACR New Reference 3 USB 线接 iPhone 变压器:
人声较前,乐器声较后,背景细节比 HiDiamond 多,好听,不耐听,听久了很吵、很烦,跟 mx1 比较不搭。
ACR New Reference 3 USB 线接行动电源:
也是 10 秒钟就拿下来了,推不动 EX1000 (应该是整个动态都被压缩了,声音全挤在一起)。
我比较讶异的是,当时 mx1 是接着自己的变压器,而它可以仅用电脑端的 USB 电源驱动,结果将 ACR 的电源线从 iPhone 变压器换成行动电源差异居然这么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但让我最惊讶的是 DAC32 附赠的 Lindy USB 线居然这么糊我还听了这么久另外,这四条线接 Z600 的 USB 埠都会爆音,Z600 USB 接口真的非常糟
如果将 Lindy USB 线、HiDiamond HiD USB 线、以及 ACR New Reference 3 USB 线以 iMac -& DAC32 -& P-1u -& PS1000 来聆听,我的感受是:
Lindy USB 线像一张 F2.8 的准焦照片;HiDiamond HiD USB 线像一张 F5.6 的准焦照片;而 ACR New Reference 3 USB 线像一张 F8 的准焦照片。
但以 HP Z600 工作站 -& Audinst HUD-mx1 (接变压器) -& Sony MDR-EX1000 来聆听,我的感受是:
Lindy USB 线像一张 F1.4 的不准焦照片;HiDiamond HiD USB 线像一张 F2.8 的准焦照片;而 ACR New Reference 3 USB 线像一张 F4 的准焦照片。
前辈们说,银线听起来会觉得不耐听是因为不够高档,而高档的银线
我心中的天籁之音,散发著浓醇美的耳机,Audeze LCD-3 开箱
谨记前辈们的叮咛,旅行箱比较好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CD-3 本体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左边单体特写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右边单体特写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会说它是戳戳乐,是因为除了外箱,其他木质、纹路、颜色、作工都无法预期,偏偏它的作工也很可怕在开箱时好怕开到偏白的单体木框,还好,是我最想要的深咖啡色,而且木质很好、纹路很漂亮不过还是有些小压伤
目前小弟的系统是 iMac -& HiDiamond HiD USB Cable -& DAC32 -& Crystal Cable Special Cu RCA -& P-1u,电源部分是用 YBA Diamond 原厂电源线接至 PT-112,然后 DAC32 与 P-1u 分别用原厂附的小黑线接至 PT-112。在这配置下声音很柔很美,中频人声很甜,高频很滑顺不会刺耳,泛音很多,听起来声音很华丽,泛著光泽如果是搭 PS1000,那个人声与乐器声真是毒死人,尤其是人声,不管是男声或女声,声音都会带 "磁性",跟一般的女毒不一样,其实听男声更毒
虽然在这系统下搭配 PS1000 与 W3000ANV 已经舍不得让出时间换听其他耳机,但还是希望能再继续执行大后宫计划,所以一度在 DX1000、W5000、TH900、LCD-2/3、HE-500/6、 之间犹豫很久。所以利用前一阵子有些空闲时间到中、北部一些知名店家试听各式设备与搭配,只可惜一直无缘听到 5170 与 009
而在试听的过程中,总觉得在音悦听歌曲不会很感动,很奇怪为什么设备都比我的好,线材更是不用比,但我就是觉得自己的好;可是同样的设备听起来我的又没品嘉好,同样的设备,只有线材不一样
有一晚洗澡时突然有一个念头,印象中看过一个关于 DAC32 的评论,它不真实,可是好听;相对于很多器材评论,如 QB9,中性无音染,那 Weiss 应该是一样强调中性无音染。原来 DAC32 那华丽不真实的声音才是我喜欢的
接着在某个炎热的下午,耳边突然响起闇大的推坑魔咒,一定要去听听看 Viard Silver HD RCA 讯号线再回神已经是在椅子上看到了以下两组聆听组合:
Weiss Jason CD Transport and Medea+ -& Viard Silver HD RCA -& EF-6 -& HE-6
Weiss Jason CD Transport and Medea+ -& Viard Silver HD RCA -& Super 7 -& LCD-2
而在这两组的比较下,发现这一年多来,其实自己的听感是慢慢在进步的(耳朵养坏了),开始能体会耳机的素质与差异,也知道自己为什么念念不忘一些耳机的原因。
LCD-2 虽然搭 Weiss 整体浓郁度被拉淡了些,可是仍不失原风格,声音偏中低频,但高频变得不会很暗(Bifrost + LYR 暗很多),高音很滑顺好听,低频质量兼具,震撼人心,一种直接冲击心房的震撼,很耐听。最主要是在品嘉感动我的音声出现了非常迷人的醇厚人声,我的 PS1000 是一种磁音,非常好听,可是我还是忘不了那个人声(TL3N -& DAC32 -& P-1u -& W5000),那另一种感觉
其实之前 Super 7 到台中音悦展示时,我就用它听过 LCD-2/3 与 HE-400/500/6,虽然当时前端是很强悍的 DAC202,可是音悦有的歌曲我都不熟,加上自己没带 CD 去,当时虽觉得应该都不错,可是没能让我震惊。
而 LCD-2 我最早听到是在 My Ear 用 Bifrost + LYR 听的,当时我刚结完 PS1000 的帐,不然我可能会先买 LCD-2。因此我知道 LCD-2 的优点在哪里,可是在音悦听不到这些优点。直到这次带了自己的 CD 过去,再用 Super 7 重听 LCD-2 才发现,太可怕了,它展现出来的人声、大动态气势、尤其是低频虽然我的 PS1000 在人声、乐器、大动态气势等,相比起来各有特色;但即使是 PS1000 其低频也无法与之抗衡。如果 PS1000 的低频是让心脏重重的冲击,那 LCD-2 除了此之外,会让整颗心整个麻掉一直微震,那时我就想起 King of Bass,LCD-3,接着就如着魔般去柜台付钱了
在店里开箱检查时有用 Weiss Jason CD Transport -& Viard Silver HD RCA -& Super 7 -& LCD-3 听过,一开声的 LCD-3 已经非常强。HE-6 与 LCD-3 是个性截然不同的两只耳机,两只平板的顶点,两座对望的山峰。就如苏普大说的 Welcome to the dark side,而我选择堕入黑暗
回家接上 P-1u第一次感受到音悦的设备远比自己的好听
咦Viard Silver HD RCA 心得呢我去听 Viard Silver HD RCA,却带回了 LCD-3
至于 LCD-2/3 的配带问题,经由 PS1000 的训练后,真的是没在怕 LCD-2/3,其实 LCD-2/3 还蛮好戴的(尤其是 LCD-3 很舒服),可以活动自如(尤其是低头),不像 PS1000 低头一定要扶住耳机。PS1000 目前我大约戴个三小时后会开始觉得不舒服,极限是四个小时。我觉得 LCD-3 比 PS1000 好戴、舒服
-------------------------------------------------------------------------------------------------------------------
分隔线以下是 我是受害者,在败入 P-1u 之前有三个问题想请教版上前辈们 原文
各位前辈大家好,小弟入坑后陆陆续续买了一些器材,目前的配置是 iMac -& DAC32 -& HA-3 -& PS1000, W3000ANV, K702, EW9 (全部搭配原厂附赠的线材)。
现在想将 HA-3 换成 P-1u,这期间也在 WA6、WA6SE、Super 7、以及 Zana Deux SE 之间犹豫了很久,直到最近试听完 Super 7 之后,觉得不是很搭我的 PS1000,听起来偏糊,无法让我感动,所以最后还是修正回 P-1u。但在败入 P-1u 之前有三个问题想请教版上前辈们:
前几天看到 Kasanagi0702 大贴的 Luxman SQ-N100,真的很吸引我(还是很想要一部管扩),可是找不到听感分享文,所以想请问有无版大可以分享,再则对比 P-1u 差异如何呢?
在台中音响展时看到一部 Audio Dream CP-2 MK4 真空管音质处理器,用在当时展示的喇叭系统上确实有效果上的改变,只是毕竟是展场,用的是喇叭系统、歌曲又不熟,不知道用于耳机系统效果如何?有无版大有经验可以分享。展示人员强调这不是一般市面上的 Tube Buffer,而是类似从高级音响设备分离出来的前前级。小弟想问,即使它是 Tube Buffer,透过真空管音质处理器染色出来的效果真的比不过价格相近的管扩吗?小弟想效果不错就买回来接 P-1u;不好的话,只好再考虑 WA6SE。
P-1u 台湾的价格真的非常非常不友善,很想自己请它从日本坐飞机回来,可是电压降压的问题该如何处理比较好?网上有前辈说直接接 110V 就可以,不用再降压;还算可以的降压器根本就已吃掉从日本请回家的差价,如果订制 KECES PT-112 为 100V,那未来势必还要一组 KECES PT-112 接 DAC32,一样又吃掉不少差价,很伤脑筋,不知前辈们都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先行谢谢大家
shihnung wrote:
各位前辈大家好,小弟...(恕删)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耳机一多,就要考虑搭配的器材,我现在手上有两支高阻一支低阻,那可能只拿一个耳扩搞定全部吗?!
我只能说很困难,针对高阻,那低阻耳机可能只会推出个七十甚至只有六十分,我现在就是这样。
反之亦然。
虽然数据只是参考用,但是依旧有其权威性,不然产品没办法QC。
所以楼主,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的预算有到那,不仿可以考虑把预算对半,各二分之一去挑选针对的耳机的耳扩或是器材,不然久了之后,毕竟有些耳机推的不好(原因如同我上面说的)。
我自己手上的w3000anv都想出掉了。
关于电压问题,我之前自己抱回来,是请朋友帮忙修改,但是他移民了orz
他本身也玩音响,所以调整啥的很OK,但是没机会了。
真空管音质处理器,有点像所谓前前级,是一个有点给他小无聊的器材,类似的产品很多,但是请容我多说一句,比较有点像商人的花样。
我宁可在其他方面多花钱,像讯源等等地方,花在这上面有点不值。
毕竟,器材会越走越简单,并非越走越复杂。
还有个人觉得,耳扩,是一个冷门中的冷门的器材,如果能少买或是少花点预算会比较好,倒不如花在讯源上会比较好,毕竟通用性高,好脱手。
shihnung大您好:
SQ-N100当耳扩的心得
SQ-N100切换为耳扩时,所有真空管会改成驱动耳机
也就是整台机器的所有驱动力都来驱动耳机(当然阻抗与输出会限制以免烧坏耳机)
所以这台买来当纯耳扩绝不浪费~
表现的话因为我也没听过~您可以看文章参考,该用家是非常满足
不过原则上从日本买入,晶体机在运送上会比较安心一点
您的耳机情况也可考虑Rudistor的RPX35,RP8.1耳扩
另外还有一台机器也可以考虑,国内公司货的售价宜人,直接在台湾买就很划算
也不用担心日后的保固问题,有人拿来推K1000都不差
SQ-N100是中国组装 而CS300则是全部日本手工生产
shihnung wrote:
前几天看到 Kasanagi0702 大贴的...(恕删)
人是K大杀的~~~毒是K大放的~~~~~!!!!!
请K大赶快出来面对~~~~~~~~~~疑~K大出面说明了喔...
不过话说~现在P-1u已经从旗鑑掉到老二了
有没有考虑LUXMAN最新~最强~最棒~最霹雳的全新力作~
P-700u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cottching 大谢谢您的建议,会强调讯源、简单、以及通用性重要的,一般都来自在音响系统琢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高手
看完您的解说,真空管音质处理器小弟就完全死心放弃了。对于电子产品小弟绝不买高价品,当然高价的定义每个人都有差异,以我来说,单一产品最大极限大概就在 DAC32 的价格带了,再上去的设备就论个性,不论C/P值,而我必须回到我不是 18 亿得主的现实上
我在建置这耳机系统时,事实上是连日后的喇叭系统一并考虑进去,在这期间市面上还能买得到的知名 DAC、耳扩、耳机,我大概都听过,最后喜欢的还是木壳耳机,而且几乎都是低阻,日后会买的惟一一支高组耳机是 HD800,这也是我选择 P-1u 而不选 P-200 的主因,目前这样的组合可以将我的耳机们推得让我喜欢,可以清松的聆听音乐。
P-1u 日本价格其实不比国内一线的耳扩贵,而且是我个人听下来最喜欢的组合,搭我的耳机也最好听。至于退下来的 mx1 想拿来搭 K702 玩游戏
由于这些设备都是摆放在办公室,家中则希望以喇叭系统为主,但要能辅以耳机系统功能,目前期望配置是 CDP (还在评估中) -& DA-200 -& SQ-N100 -& Usher Dancer Mini Two, Usher D2 MKII。
我对这两对喇叭的印象搭柔美的 Luxman 应该不错才是。只是实际上 SQ-N100 能不能将 Mini Two 推得很好就不知道,尤其是 D2 MKII,可能要先赌运气,再依实际情形来调整。在这样的配置下,日后我的 DAC 与耳扩可以互换著听。
我在喇叭系统的选择也考虑过很多高端配备,可是几乎都有一根筋不对就全部不对味的问题,这不是我喜欢的,我希望既然我看上了你的个性,就不应该再被其因素左右的太过份。
这样的配置应该是我愿意花的极限了。
Kasanagi0702 大谢谢您提供的资讯,以及您分享的无数心得文,小弟都有用心阅读,只是潜水惯了,又是刚入坑,较少有机会参与讨论
而闇大您才是让我掉到 Luxman 坑里的主凶,Kasanagi0702 大与 tkdiven 大则是帮凶,第一个发开箱文的 tsouchinyu 大是原凶
致于 P-700u 小弟就不考虑了,一来真的太高价,二来小弟没有平衡版的耳机,而且不希望剪线改平衡版
shihnung wrote:
scottching...(恕删)
一样是个人建议
如果有意思要围绕音响系统来建构系统,那么耳扩这一环节真的就不需要花太多。
因为你的主力会在音响上,我一开始玩耳机的想法就跟你一样。
后来我体会耳机不可能长时间聆听。
所以我建议楼主,可以的话针对一种耳机来玩就好,玩高阻那就高阻耳机,不然真的不好去搭配
我为了要搭配耳机,自己都弄了两台CDP,说真的我很后悔。
如果能集中火力那会非常好。
今天不是器材多就是好的。
当二手卖掉,价格不会好,毕竟这个时机买家都希望便宜,一来一往损失会很大。
还有,不是不要买高价品,而是要在泛用程度大的产品上投资,耳扩,真的不太需要买多高价,而且耳扩也不需要买多。
我自己用spl phonitor推HD800,推的好吗?我很满意,可是功能太单一了,我实在有点后悔。
当时买大概六万,耳扩现在要我花超过三万我都嫌多了。
shihnung大大:
小弟斗胆来回答一下,若有错误还请见谅
shihnung wrote:
SQ-N100 -& Usher Dancer Mini Two, Usher D2 MKII。
SQ-N100跟D-N100套装推喇叭,以前小弟在展场有听过
推的喇叭是Luxman自家的小喇叭~
声音非常细腻,质感不错,可是动态/速度/形体感以它的价格而言都不算好(台湾售价偏高)
也有部分是空间因素~
不过这台通常推荐搭配的是高效率书架喇叭/同轴书架喇叭这类的
要拿来推Dance mini two就比较保留了...可能只能听听小品人声
如果非得要找Luxman的综合机,建议至少要买到SQ-38U以上等级.
再者SQ-N100驱动HD800能否有好声也是未知,文章中用的几乎都是好驱动的低阻抗高效率耳机.
而喇叭方面~
Usher喇叭要推出质感又有足够音响性通常前端的费用也很难省下.
多花在兼顾扩大机驱动力与质感的费用~还不如直接找类似
Sonus Faber,Tannoy厂家的中小型喇叭~而本身就已经有不错质感跟音乐性的耳机
反而会比较好推一点.
一台机器要兼顾,就不太可能各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
到底怎样算推的好~怎样算推的动~如何是对味
其实还是需要自己实际聆听过.
预算内的器材选择都有自己必须要取舍的点~这方面人人不同
SQ-N100要推mini two/D2 MKII大概是...有点难为它了
(推mini one应是不挑剔的上限了,HD800未知)
scottching 大您自身的例子真的是值得大家参考,我一定根据您的经验与建议来简化我的思考与建置方式,谢谢您
当初我也在很多名器中观望、企望,但回归现实还是大家说的,耳朵验收。
实际聆听过总价高达 40-50 万元间的耳机系统,因为对声音与音乐类型的主观喜好,其实觉得没有比自己的系统好,几次的修正后,我决定专攻低阻系统,而且用不同耳机来换听感,不再改前端系统,也就是以 PS1000、W3000ANV 为主(偷偷希望再多败一只 TH900 )。
HD800 则是要送给太太的,接在 DA-200 与 P-1u 上,她已经非常满意,因此也不会再为 HD800 改变或多买耳扩。至于 K702 其实慢慢的比较少用,卖了它一来舍不得,二来价格也没多好,干脆留下来听听配乐、打电玩;而 EW9 真的是受限于单体大小决定的天限,落入一个不上扩不好听、上扩没人家好听的窘境。
不过小弟与 scottching 大不同,我越来越喜欢 W3000ANV,听它的时间比 PS1000 多,这应该跟我的办公需求有关,我必须常常改计划、改报告、看看书,所以不能听太 High 的歌,柔柔美美的人声为主的歌曲还是适合些
也因此,白天在公司的时间内还是只能以耳机为主,回家才有机会聆听喇叭
Kasanagi0702 大您的经验太丰富了,真的谢谢您详细的建议
小弟一些系统建置选择的原因回在上一楼,就不再重复贴了
当初小弟到雅瑟聆听这两对喇叭时,驱动它们的系统从讯源开始到后级全部加起来不到六万元,效果就让我非常喜欢了,如果能以更适当的配置来驱动它们一定更棒。
我则是比较简单的想在一开始,以雅瑟的原始配置换上我喜欢的讯源与前级,其它就不更动,当然 D2 MKII 等到隔视听室后再说,只是不知道会不会计划跟不上变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s1000例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