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关于对外汉语专业毕业论文偏误分析的论文

对外汉语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500个) - 百度文库
对外汉语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500个)
对外汉语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500个)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原则与方法
★汉语语音声母特点研究与对汉语教学研究
★汉语语音韵母特点研究与对汉语教学研究
★汉语语音声调特点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论对外汉语声调教学
★外国留学生语音偏误分析
★专业待写论纹请加Q扣 一五六六贰零伍
★初级阶段留学生语音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新词语研究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词语的特点研究及在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词的色彩意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留学生使用汉语惯用语的偏误分析及对策
★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字”本位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中高级阶段留学生词汇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及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原则与方法
★汉语被动句式研究及在对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存现句研究及在对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是”字句研究及在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对外汉语中“被”字句教学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观
★语义指向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序教学
★韩国留学生“了”学习得的中介语分析
★日本留学生“了”学习得的中介语分析
★现代汉语“了”字句学习偏误分析及对策
★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字句偏误研究
★否定副词“别”“不”使用上的差异及其偏误分析 ★结合“有”字句的特点分析“有”字句使用中的偏误 ★“差点儿(没)VP”格式意义及其对外汉语教学设想 ★“V+介+NP”与“介+NP+V”结构中介词的语法特征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原则与方法
★从汉字构件角度谈汉字教学
★汉字的结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
★从汉字的理据性对对外汉字教学
★浅谈汉字性质与对外汉字教学
第1 / 13页
贡献者:_毅忍再忍“一……就……”格式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年05期
“一……就……”格式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摘要】:"一……就……"格式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对以初、中、高级留学生作文为中介语语料,对"一……就……"格式的偏误进行分析,认为造成偏误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不明白"一……就……"格式内部的种种限制条件。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把握一个中心、坚持两个原则、加强一个环节"的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H195【正文快照】:
一、引言“一……就……”格式是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在中国人的日常交际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它本身并非一个复杂的结构,在很多语言中都有对应的格式;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发现留学生对于“一……就……”格式很难把握,经常出现偏误例句,如:一学期完了,我们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光全;;[J];汉语学报;2005年03期
陈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5期
鲁健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勇;[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甘智林;[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王军;;[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周守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倪兰;[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樊孝忠,李宏乔,李良富,叶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张小峰;[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孟凯;[J];长春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解植永;;[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邓章应;[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红红;;[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韩玉华;;[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鲁健骥;;[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鲁健骥;;[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年
陶炼;;[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柯彼德;;[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李泉;;[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彭利贞;;[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陈前瑞;;[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柴秀敏;;[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东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牛保义;[D];河南大学;2002年
蔡金亭;[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吴云霞;[D];厦门大学;2002年
王道英;[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樊中元;[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李晟宇;[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尚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魏在江;[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蒋华;[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宁;[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施栋琴;[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刘东;[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吴洁;[D];外交学院;2001年
叶翔;[D];苏州大学;2001年
陈颖;[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彭文芳;[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俞晨玮;[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张巍然;[D];河南大学;2002年
许哲;[D];延边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春仙;[J];汉语学习;1999年05期
李宇明;[J];汉语学习;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联元;[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年02期
,姜秀文;[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0年02期
张道一;[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4期
李景蕙,程美珍,刘英林;[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4期
李玉敬,孙瑞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4期
黎天睦,姚道中;[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4期
李又安,杨海平;[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4期
谢德贞;[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L.G.亚历山大
,王维周;[J];国外外语教学;1980年01期
L.G.亚历山大
,张云皋;[J];国外外语教学;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爱秀;;[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郑金峰;;[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陈毅俊;;[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吴文美;何婷;李秀敏;卫红;;[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曲以立;;[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齐贵胜;裴素霞;;[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杨建军;;[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赵莉;;[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韩良;;[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范培珍;;[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文琪;[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王若仁;[N];中国教育报;2000年
华北油田采一中学
郭庆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崔秀珍;[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哈雷;[N];音乐周报;2000年
欧阳丽;[N];中国教育报;2001年
山东财政学院教科所
王敏勤;[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顾明远;[N];中国教育报;2001年
李建平;[N];中国教育报;2001年
张勇(作者单位:西峰市陈户初级中学);[N];甘肃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希希;[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谷力;[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胡斌武;[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姚静;[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程广文;[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陈振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孙亚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张俐蓉;[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邱红松;[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聂必凯;[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宏海;[D];河北大学;2000年
王锋;[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赵秀芬;[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刘谦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金株希;[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林勇明;[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孙雁雁;[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王金梅;[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曾晖;[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吴琼;[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对外汉语教学趋向补语偏误分析.pdf4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7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对外汉语教学趋向补语偏误分析
姓名:龙娟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指导教师:董为光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 重点讨论了趋向补语的语法理论和偏误分析
两个方面的问题 在指出其语法特殊性的同时 遵照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要求 采
用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方法对趋向补语进行较为细致的描写 分析了它的组成部分
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 分析语法意义 包括语义指向 立足点 位移
的起点与终点以及引申用法等 然后对24 个趋向补语进行分类讲解 并从认知心理
学的角度为其理论提供合理的解释和认知途径 在此基础上 笔者对外国人学习和
使用趋向补语时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 归纳出偏误的三种类型 动词错误 趋向补
语错误以及趋向补语与宾语位置关系错误 重点分析了趋向补语和宾语位置的三种
宾语在后 宾语在前 宾语在趋向补语中间 从中找出错误原因 并对
趋向补语的使用条件做出限制和说明 最后 把分析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提出
具体的教学对策和合理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趋向补语,偏误,趋向意义,引申意义,认知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complement
language----g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对外汉语中惯用语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惯用语在汉语的教学交往中起到着独特的作用,并且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这给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带来较多的麻烦,如何更好的开展惯用语的教学,提高留学生使用惯用语的质量,成为了我们一直关注热议的话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留学生在汉语交流中使用惯用语经常产生偏误的一些原因,然后针对此提出一些教学方法,以供参考,以便更好的实现惯用语的教学。 中国论文网 /5/view-2003613.htm  ?关键词:对外汉语;惯用语;偏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X(0-01   ?? 惯用语作为熟语的一部分,其在汉语词汇中起到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具有应用范围广,数量多的特点,给很多外国的留学生在学习掌握方面带来较大的难度,导致他们在理解和使用惯用语的过程中,经常犯一些错误。本文根据目前留学生运用惯用语产生偏误的类型,综合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并借此对对外汉语教学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惯用语偏误形成原因   ?偏误分析理论认为外语学习中造成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外留学生在学习汉语中惯用语时,导致其偏误产生的因素也较多,同时偏误是人接触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因此,正视偏误现象,找到偏误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进行相应的教学改正,对于辅助外国留学生更好的学习汉语大有好处。下面我们从主客观两方面对于偏误产生的原因予以分析:   ?二、主观原因   ?1、学生自身的差异   ?留学生来着世界各地,本身对于语言的学习能力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加上各地风俗文化习惯的不同,不同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导致汉语学习者的汉语掌握水平差异较大,另外,惯用语本身抽象程度较高,难以掌握也常常导致惯用语在使用中产生偏误。   ?2.基础词汇掌握不足   ?留学生开始初学汉语,由于接触时间较短,头脑中汉语词汇储量较少,在进行汉语的交流交际过程中,常常对于一些惯用词汇的搭配和使用上便会产生使用偏误现象,诸如答非所问,词汇搭配不当等现象,这些都是由于对于汉语基础词汇的掌握较少而导致的结果。   ?3.学习策略不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习汉语过程中也是同样道理,首先我们让留学生们掌握汉语学习的正确方法与学习策略,这样才能够促使其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而正相反,只顾一味的死记硬背惯用语,静态地、鼓励的学习惯用语,而不深入的理解联系语境的学习,则只会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偏误现象的产生。   ?三.客观因素   ?1.惯用语词汇使用意义上的双层性   ?汉语中很多惯用语词汇在使用中通常具有两方面的含义,有时所表达的含义并不是字面意义,而是强调表层义向深层义的转化。例如:“你们两个去看约会吧,我才不想在当电灯泡了”,这句中“电灯泡”一词,就是个一个明显的惯用语,字面意义上理解“电灯泡”就是照明用具,但在这里其深层含义是表示不合时宜的第三者之意,指在别人约会时请来的作陪的人,这是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从字面意义上引申出来的涵义,惯用语中的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使其在语言表达上显得更加丰富形象,但是也正是因此而导致外国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望文生义,而产生使用或理解的偏误,为语言的学习代理一定的阻碍。   ?2. 惯用词感情色彩上的多样性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汉语中多数词汇都带有其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等,例如:惯用语中的一些贬义词汇:“耳边风”“吹牛”“空头支票” “乌鸦嘴”“喝西北风”“红眼病”等。褒义词汇:“开门红”“爬坡”“打抱不平”“传家宝”等,还有一些中性的词汇:“倒插门”“单干户”“打开话匣子”等。这些词主要源于群众的口头语言,多用于非正式的场合,感情色彩较强,正因为惯用词中富有多样的感情色彩,使得外国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拿捏不准,造成偏误。   ?四.教学对策   ?如何提高留学生惯用语的教学质量,引导其正确的使用惯用语,本文针对以上的惯用语偏误产生的一些原因,总结一些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1.详细解释法   ?惯用语具有意义完整性的特点,其含义不是字面意思的简单相加,因此,惯用语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给予详尽的解释,并指出惯用语在特定环境下的涵义,指出惯用语的抽象性虚指或泛指的真实涵义,另外,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对惯用语原本涵义的讲解,虽然在特定环境下惯用语的含义并非实际意义,但很多情况下惯用语的抽象涵义往往是字面涵义基础上的引申和比喻,例如:这样两句话:①班长对小李说:“放炮的时候把导火索放长一些才安全。”②两个人的矛盾由来已久,昨天选举的事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语句中第一个导火索意指爆炸物中的引线,而第二句则是指引发事情转变的开始,是导火索字面涵义本身的升华比喻,像这样的情况在惯用语中经常可以遇见。   ?2. 创设语境法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学会恰当使用惯用语,达到最佳交际。而学生学习主要是通过听觉与视觉两种渠道接受外界信息,那么学习语言过程中语境就显得更为重要,良好的语言环境势必有益于建立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我们可以将惯用语的一些实践的活动纳入到教学课堂中来,精心安排设计,为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例如:我们讲解“闹笑话”时,首先告诉学生这个词语的主语是被笑话、嘲笑的人,而不是笑别人的人,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日常生活中闹过笑话么?什么样的笑话?拿出来讲一讲,然后再让学生用“闹笑话”这个惯用语进行造句,引出“闹过笑话”,“闹过不少笑话”“没闹过笑话”“一次笑话也没闹过”等“变型’,纠正如“闹笑话他”等偏误。再如:创设书面语境,给学生设计形式灵活多样的练习,像是选词填空、猜词填空、造句练习、成语接龙等,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了解所学惯用语的含义,并对容易出现偏误的词汇进行及时的纠正。   ?3.运用对比教学法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也都有自己的一些惯用语,他们中有一些跟汉语惯用语有很大差异,而有一些与汉语也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多引入一些这样的例子,结合留学生的母语进行一定的对比,并充分利用母语的正迁移因素,加深学生对惯用语的理解以及对用法的掌握,尽可能的减少学生惯用语的使用偏误。   ?4.讲解惯用语的结构形式   ?在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的教学一般是中高级阶段讲授的内容,这主要也是因为惯用语自身复杂的内部结构所决定,惯用语的内部结构像是有很多种,诸如:述宾式、偏正式、主谓式、联合式、述补式、连谓式等,在惯用语的教学生教师应该向学生给予阐明,让学生能够清楚惯用语的内部结构,为其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惯用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   ?参考文献:   ?[1] 李行健.现代汉语惯用语规范词典[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   ?[2] 陈光磊.中国惯用语[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3]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正文 字体:小中大
汉法语音对比及初级水平法国留学生汉语单字调语音偏误分析
日期:作者:编辑:vicky点击次数:294销售价格:150元论文编号:lw114449论文字数:28594&论文属性:硕士毕业论文论文地区:法国论文语种:中文&
一、导 &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三要素之一,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及口语的流利程度与语音直接相关。W.F.麦基在《语言教学分析》一书中指出“在学生练好口头表达之前,重要的是使他们形成语言的发音,这点最好在一开始就做到,因为学生每学一个词都会加深他的发音习惯。如果他一开始就形成了错误的发音,将极难纠正。即使能纠正,也是很费时间的。如果最初他就能正确发音,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说的每句话都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语音是汉语学习者的一大难点,不同国别的学生由于受其母语的影响,在习得汉语语音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特点。笔者在对生进行汉语教学时,一直密切关注学生的汉语发音,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到他们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常表现出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偏误,而在收集资料力图解决这些问题时却发现针对法国生汉语语音教学的文章屈指可数,多数以模仿针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教学法为主,其效果当然不尽如人意。这篇文章主要对初级水平法国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偏误予以探讨,分析造成这些偏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开展行之有效的语音教学。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法国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现状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在整理语音偏误材料的过程中,由于受计算机、语音室等硬件条件的制约,无法将偏误录音进一步作计算机语言分析,除声调偏误使用 PRAAT软件进行描述外,对于声母和韵母则请语音学专业的老师和研究生按照传统的耳听辨音的方法进行音位音素的描述和与母语、目的语之间的对比,这是本文的一大遗憾。&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关于法国留学生语音偏误的研究&
迄今为止,笔者没有找到专门针对法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语音偏误问题的著作,就连这方面的也仅有几篇。&
高玉娟、石锋的《法国学生汉语元音学习中母语迁移的实验研究》采用语音实验的方法,以对汉语和法语元音格局的分析为基础,通过对比法国留学生和中国留学生的汉语元音发音,考察法国学生汉语学习中母语的正、负迁移在汉语语音学习上的表现。文章认为法国留学生在高元音[i]和[y]的学习上体现了母语的正迁移;同时指出法国学生汉语一级元音有趋央趋势,表现为低元音趋高,后元音趋前。
刘苏乔、齐冲的《法国学生学习汉语辅音中的一些问题》就法国人在学习汉语辅音声母发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语音调查实验,将法国学生对汉语辅音声母发音的主要难点的环境因素总结为“七式”,并从汉法两种语言的音系原理出发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周兰的《中高级法国留学生汉语单字调习得的实验研究》,以 6 名汉语水平达到中级或高级的法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汉语单字调的习得从声学实验与听辨实验两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法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汉字单字调的调型、调域和时长,得出法国留学生在声调习得中的两大问题:阳平与上声易混淆;去声时长太短。文章还通过专项实验验证了法国留学生在发舌尖音、舌面音等声母的音节时,会影响声调的习得。&
陈永花的《喀麦隆汉法语音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基于中介语的偏误产生来源理论,通过汉法语音对比分析,着重分析了喀麦隆人普遍存在的语音问题:汉语声母方面送气音与不送音、[t∫]的发音;韵母方面容易用鼻化元音代替鼻音尾韵母、把前鼻音发成后鼻音,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技巧,并从教师素质及教学方法方面提出两条建议。&
1.2.2 关于其他国家留学生语音偏误的研究&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们也借鉴了很多关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在汉语语音习得中的偏误分析成果。从研究涉及国家来看,语音偏误研究涉及、韩国、印度尼西亚、越南、、、俄国等十余个国家,其中关于美国、泰国和日韩留学生语音偏误的研究历经时间最长,成果也最多。从研究深度来看,声调偏误研究是所有语言要素中最受关注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过听辨方法分析学生的录音样本来探究学生的语音偏误,2)从教学实践出发,对留学生语音偏误作总结性分析研究,3)运用实验语音学理论对录音样本进行声学分析,主要运用在声调研究方面,4)综合以上各方面。&
二、汉法语音对比分析&
法语和汉语是非亲属语言,前者源于印欧语系中的拉丁语,而后者属于汉藏语系,两者差异较大。汉法两种语音的音位系统不同,音位的分布互不对应,发音也各不相同。法语把音段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汉语则把一个音节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一个字音开头的辅音叫声母,声母后的部分叫韵母),并加上超音段音位的声调。两者不仅有数量上的差异,也有性质上的区别。如法语中存在辅音群[bl] [pl][dr] [tr]等,而在汉语中没有与之对应的语音现象。为了便于两种语音的对比分析,本文从元音、辅音、声调及语音规则等方面对两种语音进行对比分析,力求找出法国留学生语音学习阶段的教学难点,在语音测试之前进行语音偏误预测,做到语音测试突出重点难点。&
2.1 元音对比&
2.1.1 汉法单元音对比&
法语共 36 个音素,其中元音 16 个, 且都是单元音,没有长、短音之分。而汉语则有单元音和双元音两种元音类型。元音读法主要受舌位影响,比较汉、法元音发音的舌位,可分析其中的相近与不同之处。&
通过以上舌位及音位对照表,我们可以看出汉、法单元音的异同主要表现在:&
2.1.1.1 发音相同或相似 法语元音[u]、[o]和汉语单元音 u、o 发音部位几乎相同;法语元音[i]、[]与汉语单元音 i、发音部位类似,但法语[]发音时,舌尖抵下齿,口型略紧张;法语[y]和汉语的 ü 发音部位和读音近似,但法语[y]舌位略靠后,舌位略低,且发音时肌肉较紧张,开口度小。&
2.1.1.2 发音不同&
其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舌位的前后位置。二
本文源自:无忧论文网转载保留版权源头地址:
会员老师编辑
论文相关搜索
留学论文中心
论文新闻中心
论文代写需求
论文网公告中心
论文代写供需发布
()始建于1999年,提供专业论文格式,论文范文,包括毕业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留学生论文,essay,职称发表论文等的专业论文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外汉语毕业论文选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