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青州教师招聘广县城有修复计划吗

【影像/041】正在施工的青州南阳城阜财门(南门)照片图片//青州古城保护修复照片/山东省千年省城府城
↑图1:这是青州纸缘斋主人站在青州市凤凰山路南侧,向北拍摄的建设中的青州古城阜财门(南门)照片。由照片中行驶的摩托车、汽车做参照物,可以衬托出城门的雄伟壮观!
↑图2:这是由城门东南方向拍摄的照片,可见城楼部分为木质结构。青州古城城墙部分自2011年施工至今,其东南角楼(魁星楼)已基本完工,连接魁星楼与南门(阜财门)的城墙以及南门正在施工中。
作为生长于斯的青州人,我热切期待着青州古城早日落成,成为魅力青州的一道迷人风景线!
↑图3:这是从网络搜寻的青州南阳城阜财门(南门)外门老照片。照片中,城门仅余城门洞及一小部分砖墙,其余城墙只剩夯土部分,城楼早已荡然无存。
↑图4:据青州商务网报道:日上午,青州市古城保护修复一期工程奠基仪式,在偶园街南头举行。&青州市古城保护修复建设是列入青州市“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程。其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编制,规划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区约6.2平方公里,旨在倾力打造具有中国传统府城特征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在综合考虑青州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既有遗产特色、现状保存情况的基础上,对青州南阳古城范围内包括北关、东关编制了总体规划,并对青州古城的保护与修复建设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目前,古城保护修复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先易后难,滚动发展”的原则,一期工程位于乐园社区及烟厂地段,总占地面积约186亩,将恢复建设阜财门及城墙、魁星楼、三官庙、射圃汀及万柳堂等主要历史建筑。
&&&&&【相关阅读】之一:青州古城有着久远的建城史。青州为古九州之一,曾为国都12年,省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065年,府级衙署1608年,县治2216年,建城史2200年。自汉初至今,市域内曾先后出现六座古城池,依次是:广县城、广固城、东阳城、南阳城、东关(南阳城子城)、满洲旗城。广县城、广固城、东阳城城废久远,已无从了解其结构布局,修复的条件基本丧失,所以古城保护修复建设的核心区应在南阳城东半部、东关及北关部分街区。
南阳城始建于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至今已有1493年历史。元代以前,南阳城原本是土城墙。从金代开始,南阳城几经扩建修筑。明洪武二年,守御指挥叶大旺将原来的城墙“甃以甓石,增崇数尺”,使城墙高达三丈五尺,周长十三余华里,面积大约2.64平方公里。据说,比济南城长一里,高三尺。东南两面有一丈五尺深、三丈五尺宽的护城河,西北面借南阳河做护城河。东西南北依次有“海晏”(旧名海岱)、“岱宗”(旧名泰山)、“阜财”(旧名云门)、“瞻辰”(旧名凌霜)四座城门。整个城区轮廓很像一头卧牛,俗称“卧牛城”。
隋唐、金元、明清时期,南阳城一直是历代王朝的名城重镇。期间,城内先后设过:隋青州总管府、唐青州都督府、青密、平卢淄青节度使、金山东统军司衙门、元益都路总管府衙门、明初山东行省衙门、明山东都卫衙门、青州府衙、府考院、府文庙、益都县衙、益都县文庙、青州守备署、青州海防署等各级衙署;王府及达官贵人的府第有:明齐王府、明汉王府、明衡王府、高唐王府、冯府、武状元府等五十余处。据有关资料记载,寺、庙、楼、阁、亭、宫、堂、院等公共建筑遍布全城,仅牌坊就有42座。城内还有上千家店铺、数千家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合院民居。城内街巷四通八达,有街29条、巷46条、胡同60条。咸丰《青州府志》称南阳城“倚山俯涧,基址壮阔,雉堞排密。积谷屯兵,可容十万。”综而观之,南阳城是座名副其实的省城府城。
&&&&&【相关阅读】之二:阜财门(南门)旧称云门门,遗址在南门大街南首与胶王路交汇处。内门在胶王路北侧,外门在胶王路南侧。二门与海晏门规模相等,二门相距三四十米,月城内东侧为空地,西侧有几户民居。内城门北向面上额嵌老鹰石刻匾,不知何意洞内壁龛都集中在内城门内,每壁三个,共六个。门当户对里两边与民舍紧相连。外门门拱上额嵌“阜财”二京石匾。出外门十五米便是护城河上的云山桥。近水面嵌“云山”匾额。因沟涧极深,桥拱特高。桥东侧壕沟里的树木基本与桥持平。当时,此桥是通达云门山的惟一道路。明万历年间进士,时任青州兵备海防道的李本玮有“南楼夜”雨诗,并将南楼夜雨列为古青十大名景之一。此二门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修南环路(现胶王路)时一并被拆除。(此段文字来自有令衡先生《城南旧事
——青州南阳城四城门追忆》一文。)
【相关阅读】之三:古城保护修复的定位是:恢复古城风貌,体现独特的城市个性和城市魅力,提高青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品位;保存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青州的软实力;发挥古城旅游功能、展示功能、娱乐功能、影视外景地功能,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促进青州旅游产业发展,实现转型崛起,把青州建设成为有自身特色、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古城与新城相辉映、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根据以上发展定位,确定了重点保护、合理复建、局部改造、普遍改善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1、重点保护:对列入文保单位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偶园、真教寺、清真寺、天主教堂、基督教堂、万年桥等,进行重点保护,以保留历史文脉的重要节点。
&2、合理复建:对各历史时期具有标志性、特殊性、代表性的构筑物和建筑物实行重点修复。如南阳城城门、城墙,青州府衙、益都县衙、海防分属衙门、府考院、府县文庙等政治、军事、文化衙门,刘繩、赵秉忠等名人故居和大宅院,表海楼、万寿宫等大型公建,各类宗教建筑、传统民居、牌坊、沿街传统商铺等。
3、局部改造:对与历史街区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物,进行改造、整治、剔除,以体现古城整体风貌的协调性。
&4、普遍改善:精心建设和改善古城内基础设施,适度疏散分流人口,大力改善居民居住经营环境。
&》》》青州纸缘斋主人摄影;青州古城保护修复建设工作照片;青州古城建设施工照片;正在施工的南阳城阜财门照片图片;南阳城南门;千年省城--古城青州;青州府城;益都县城;民间收藏;百姓记忆;青州记忆;历史见证;文史资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广西是不是有个青州县_百度知道
广西是不是有个青州县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据我所知没有青州县哦!有个钦州市,是一个港口城市。
广西没有青州县,而青州县在山东
青州在山东广西有个钦州
其他类似问题
青州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当前的位置:
青州县域公共交通多元化发展之路青州县域公共交通多元化发展之路来源:字号:小中大(快捷键:←)
(快捷键:→)  山东省青州市作为一个县级市,通过大力改善城市公共交通、优化市民出行环境,逐步构建起多元化、多层次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杜峻 刘国磊 王雪  双燃料公交车投放运营  山东省青州市作为一个县级市,近年来以“小财政也要办好大民生”的气魄,始终把改善城市公共交通、优化市民出行环境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按照“方便群众、综合衔接、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逐步构建起城市大公交、城乡公交、社区小公交、公共自行车及出租汽车“五位一体”的多元化、多层次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各种交通方式实现“无缝式”衔接,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新模式。大公交唱好市民出行“主角戏”  近年来,青州市交通运输局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管部门,主动探索、大胆实践,致力于发展城市公交,方便市民出行。目前,青州市城市公交线路已由“十一五”末的23条发展到30条,营运车辆由150辆发展到237辆,年营运收入突破2200万元。一、调整公交线网布局  青州市交通运输局科学制定城市公交发展规划,调整公交线网布局,优化运力结构,促进城区公交运营水平提档升级。仅2014年,青州市就新增线路5条、优化调整8条,新建候车站点、站牌301处,年运营里程达3300万公里,客运量达3780万人次,市民“出行更便捷、乘坐更舒适、换乘更方便”。二、创新运营服务方式  针对城区公交主干线路沿途大型企业较多,企业员工出行集中的实际情况,青州市交通运输局积极牵线搭桥,促成青州凯程公交公司与市内大型企业“联姻”,先后开通定制公交线路13条,市民实现了从工作单位到居住小区的“一站式”直达。同时,组织运营企业免费为65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乘车IC卡1.85万张,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得到不断提升。三、狠抓管理制度落实  加强动态监管,督导公交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定期对城市公交安全锤、灭火器等车厢安全设施以及安全标志标识开展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公交智能化建设,在重点公交线路安装GPS+3G视频一体机和2G智能调度机,实时掌握营运车辆的行驶速度、运行走向、道路拥堵等运行状态,实现对车厢的远程视频监控,避免车辆漏班、晚点、绕行等问题;对所有公交营运车辆实行智能调度管理,提升了青州城市公交科学管理水平。四、建设绿色低碳公交  大力倡导公众绿色出行和低碳交通消费方式,积极推动引进新能源公交车。日,青州市政府投资1750万元购进的50辆新型CNG(压缩天然气)公交车上线运营;9月1日,再次购进高配置燃气空调公交车20辆,使青州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达110辆;2015年将再购置CNG(或电气双燃料)公交车50辆以上,力争将市公交车CNG气化率达到60%以上。城市出租车打造城市文明“流动”窗口客运公交化奏响城乡“交融曲”  实施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交融、方便群众出行,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格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享受到安全便捷、绿色高效的出行服务的重要举措。日,新开通的31路(青州汽车站-邵庄镇政府)新能源空调公交车上线,标志着青州市迈出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第一步,为全面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明确目标加快改革  青州市交通运输局为搞好青州市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试点工作,按照青州市政府决策,成立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门人员组成综合协调、经费核算、运营实施、应急保障和咨询宣传等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各项任务的落实,制定出台《青州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意见》,提出“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稳步实施”的改革方案,要求市、镇各部门和客运企业紧扣加快转变城乡客运发展方式,深化运营体制改革,密切配合,合理布局城乡公交网络,全面提升城乡公共交通综合发展水平。二、合理规划调配线路  青州市交通运输局在广泛调研、合理征求各级政府、部门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围绕“完善中心城区、建设中心城区到镇、推进镇到村”三级公交网络发展目标,规划建设以市区到镇街道为主线,镇街办驻地到各行政村、农村集中居住区和旅游景点为支线的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网络。开通的城乡公交31路(青州汽车站—邵庄镇政府)和32路(青州汽车站—薛庄)两条线路,共投放10辆公交车运行,运营线路涵盖40多个村庄以及90多家企业。目前,两条城乡线路日输送乘客820人次,累计服务乘客2.5万余人次。三、合理制定补偿标准  改造中,青州市充分考虑原客运班线经营业户利益,成立资产收购评估小组,研究制定具体可行的客运班线车辆收购评估办法,聘请有资质的公司进行评估,给予原经营业户一次性经济补偿,对在规定期限内退出的业户给予奖励。同时,征求驻地政府和沿途企业、群众意见,结合实际,调整优化公共交通资源、合理确定线路票价,保障试点线路正常运营。四、规范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公共交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公交调度中心、城区换乘中心、镇街中转站、候车亭和候车点等站场设施;将新购置的新能源公交车投放到乡镇公交线路运行,对营运车辆外观标识、车厢环境等做出明确规定,通过合理编排班次时间,增加发车密度,合理设置站点,使城、镇、乡村三级公交网络实现有序衔接、合理布局。同时,采取阶梯票价,合理确定线路票价,票价较原客运班线车降幅达30%,并派专人入驻为村民集中办理IC卡,并给予办卡优惠。目前,已为当地乡镇居民办理普通卡690张,老年卡3200余张。社区小公交唱出便民“好声音”  青州是一座千年古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城区存在大量的背街小巷,就像根根“毛细血管”,对青州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出行难,长期以来困扰着当地居民。青州市于2011年率先在山东省对一些尚未达到开通条件或无法开通公交线路的背街小巷开通社区小公交,利用小公交来弥补大公交的不足,发挥了小公交的“造血功能”,延伸了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范围,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一、结合实际选定车型  为解决城市公交不能通达背街小巷、群众社区的难题,青州市交通运输局结合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充分考虑常规公交车难以在背街小巷、群众社区穿行的难题,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筛选确定车型为车身长4.63米、宽1.85米,有10个座位的环保小公交,开通社区公交线路,以此打通背街小巷不通公交车的“死穴”,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出行难问题,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受到欢迎。二、政府牵头企业运作  采取政府投入和社会筹集资金相结合的方式,邀请爱心企业参与公交事业,筹集资金580余万元,投放小公交车20辆。同时,在古城投放40辆电瓶观光车运营作为小型公交车的有效补充,日运送游客1.2万人次。三、优化配置公交班线  2011年开通两条社区公交运营线路,贯穿辐射近50个小区,贯穿城区30%的背街小巷,线网辐射50%以上的居民小区,单日运行150余班次,将学校、商贸区、医院等有效的连接,最大限度方便广大乘客不同需求,弥补了大公交车不能进小街小巷的尴尬,真正让广大群众享受安全、优质、高效、便捷的公交服务。青州在山东省内县级市中率先建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公共自行车弹响环保“最高音”  目前,青州市已建成公共自行车站点550处,投放公共自行车1万辆,办理公共自行车卡6.5万余张,实现了主城区、开发区、各旅游景区的公共自行车网络服务全覆盖,青州市已成为国内城市当中公共自行车站点、自行车规模最大的县级城市。2014年,青州市被列为全国第三批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由青州交通运输局起草的《城镇公共自行车管理服务规范》通过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列入2014年山东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一、破解建设资金难题  在公共自行车建设过程中,青州市交通运输局采取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受益单位、企业捐助方式筹集资金、市财政预算拨款等方式,在彻底解决了公共自行车建设资金难题的同时,扩大了公共自行车建设工作的社会参与度。为保证公共自行车这一公共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市财政每年拿出300多万元用来更新、维护公共自行车系统。利用车体、车棚、车桩等进行广告招商,彻底解决了车棚建设资金,为后期的运营管理减轻了部分财政负担。二、合理优化站点布局  按照“布局合理、数量充足、方便快捷”的原则,在城区道路两侧、风景旅游区、商业区、企事业单位门口、医院、学校等设立公共自行车站点,并对地点偏僻、利用率较低的站点进行减桩,对利用率高的站点进行增桩、在相邻位置增设公共自行车站点,最大限度的整合资源,满足市民需求。三、加强车辆运营管理  每年投入资金500万元用于系统的日常维护。安排专人维护,同时,开通公共自行车网上管理系统,随时监控站点自行车数量,组织人员调配,配备维修车、调度车、督查车及工作人员,负责各站点公共自行车的调配、维修和督查。制定《青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运营管理方案》、《青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考核办法(试行)》,对全市公共自行车站点实行区域化管理和星级管理考核。四、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在加快公共自行车站点建设的同时,在主要干道两侧、重点景区内部同步规划建设公共自行车专用绿道。绿道全部铺设彩色沥青,并根据实际需要配套驿站和港湾等休闲服务设施。目前,已投资2亿多元,建成公共自行车绿道30条,路网总长度达282公里。今后在所有新建、改建的住宅小区和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中,都将预留公共自行车站点;具备条件的城乡道路改造建设或旅游项目中,也将预留自行车专用绿道。五、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通过各自行车站点的摄像装置及时提供违法线索,与相关部门合力打击破坏公共自行车犯罪;车站亭工作人员每日对站点进行轮流巡查,一经发现破坏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不良行为及时给予教育和处罚;同时,加大文明出行宣传力度,引导居民文明使用、爱护公物,杜绝破坏公共自行车设施的不文明行为和现象。青州率先在山东省开通社区小公交出租车做好市民出行“协奏曲”  青州市自2010年起对全市469辆车租车进行“油改气”,淘汰老旧车,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舒适度,更好地服务群众出行。一、加强科技安全投入  对青州市出租车统一更换新型出租车顶灯,使其外观更加美观、设计更加安全、人性化,新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和计价器,可实现客运发票一客一打、行驶时间、车属企业、车辆信息和驾驶员信息等功能的整合,此外乘客丢失物也可以获得及时查找,极大地方便了出租车管理部门监督每辆出租车的经营行为。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客运出租汽车行业安全学习制度、考核制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等,严格遵守“十不准”和文明服务标准,健全各项管理台账,实行科学的运营调度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开展“文明交通伴我行,优质服务树新风”活动,形成了文明客运企业、文明汽车站、文明客运车辆和文明从业人员的诚信服务体系,青州市客运行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客运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提高了人民群众对交通客运服务的满意度。三、提高车辆运营效率  充分利用叫车平台、电话预约以及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使出租汽车实现实时信息的覆盖和共享;在车站、医院、小区等门前设置固定停靠点,乘客出门可以直接乘坐;对火车站广场进行提升改造,停车场扩建改造约2400平方米,使站前广场秩序有了大的提升,出租车、私家车运行秩序井然,极大地提高了出租车运营效率,美化了青州的城市窗口。四、加强行业运营管理  青州市交通运输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考核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制定出租行业工作计划,明确任务目标,督导出租公司与每位驾驶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对出租车统一更换新的灭火器,同时,每月组织对全市出租车进行一次全面检验,重点查电路、油路、刹车转向等关键部位,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达标,对个别未参检者及时进行补检。 结束语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发展质量和文明程度,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一个城市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居民幸福指数。青州市作为一个县级市积极探索实践各种公共交通互联互通,逐步建成城市大公交、乡镇公交车、社区小公交、公共自行车以及出租车为一体的公交多元化发展模式,实现各种交通工具之间的互通互联和换乘站点之间的无缝对接,有效整合了城市交通的“大动脉”和“微循环”。上一篇:上一篇:没有下一篇了
周期:月刊期数:15年1期页数:114电子价:¥12.00纸版价:¥15.00该品牌本月点击排行人民公交期电子价:¥12.00人民公交期电子价:¥12.00人民公交期电子价:¥12.00人民公交2013年8月第8期电子价:¥12.00人民公交2014年5月第5期电子价:¥12.00人民公交2015年3月第3期电子价:¥12.00最近浏览过的你还没有浏览记录阅读客户端特色服务业务合作帮助中心中邮阅读网由中国邮政主办。中邮阅读网凭借中国邮政报刊发行网络、发行资源和品牌优势,在传统报刊发行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数字传播技术,为广大读者提供内容丰富的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及有声书城等在线阅读产品。这是中国邮政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推动出版数字发行,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文化需求的新举措。话说青州(21)——广县城,汉高祖功臣封地
广县城,汉高祖功臣封地
广县古城,建于西汉初年,在今市区西南楼楼山北麓下圈村周围,东邻瀑水涧,西邻南阳河。郦道元的《水经注》称广县为“旧青州刺史治,亦曰青州城”,大约是两汉时期青州刺史的常驻之地,应该是历史上的第一座青州城。
经考古工作者勘探,古广县城南北约400余米,东西约500余米,占地面积大致400亩,仅能容纳几百户居民,大约主要居住官宦贵族的家族及其奴仆,而平民百姓则住城外。
考古发掘中发现,广县古城下还有厚厚的古文化堆积,最早为大汶口文化。这说明,早在汉代以前,这里就是一个重要的居民点。近代有人考证:商朝第17代商王南庚因黄河水患,向东迁都,经莱芜越过鲁中山区,占领奄地建立都城。到第19代商王盘庚又从奄西迁,最后定都河南安阳殷地。而奄国仍活动于青州故地,史称商奄。西周初年,商纣王之子武庚联合奄、蒲姑等发动反叛,被东征的周成王打败,奄灭国,奄侯迁往蒲姑,奄民被迁往曲阜。
著名历史学家李白凤认为:商代的都城之一“奄”,就是今天的青州城,即广县城,南庚迁都到“商奄”,“商奄非鲁奄”,“实在益都而非在曲阜”。益都,即今天的青州。如果李白凤先生的论断正确,广县城商代就是帝王之都。但是,这仅是一家之言,还有待出土文物和历史资料的进一步证实。
不管怎样,汉高祖建立汉朝,在此设县,并把屡立战功的名将召欧封于此地,食邑2600户,为侯国。召欧,汉初名将,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进入关中,曾驻兵霸上,阻挡项羽;后来,又带兵平定燕、赵等地,战功卓著,在刘邦封侯的140余名功臣中,名列第28位,封广县严侯。传五世,后无嗣,国除。汉元帝时,又封淄川孝王之子刘便为广侯,食邑广县,传三世。
关于广县城的历史资料十分匮乏,即便是封于此地的名将召欧,在《史记》《汉书》的记载也是寥寥几句。可是,广县古城出土的一件文物却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这件文物名叫“跪姿胡俑”,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青州博物馆有其复制品。“跪姿胡俑”为石灰石质,高3米,重达数吨。胡俑头戴尖帽,帽边饰穿璧纹,面部较长,眉间突出,深目高鼻,两腮略残,下巴尖窄。身着紧身袖衫,双手交于胸前,系穿璧纹饰腰带,下穿紧腿裤,双膝并拢,两脚压于臀下,脚心向后,呈跪坐式。从胡俑的面貌特征和穿戴看,这是典型的匈奴人。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个古老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两汉时期,匈奴一直是中原地区的北方边患。汉朝廷与其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公元89年,东汉王朝派窦宪、耿秉率军,大败匈奴于稽落山,并追至燕然山,匈奴二十余万口归附。公元91年,汉将耿夔又大破匈奴于金薇山。在东汉的连续打击下,匈奴灭亡。为了庆祝胜利,汉军曾沿途雕造胡俑像,以示功绩。
这件胡俑造像发现于瀑水涧,紧靠广县城遗址。根据它的形制,当是汉朝墓地中的立像。虽然墓葬已不复存在,但墓主一定是参加过汉匈之战并得胜而还的功臣。且胡俑形制巨大,是至今山东省发现最大的胡俑像,所以墓主人的地位和级别是相当高的。
胡俑造像虽然经历近两千年的风雨剥蚀,仍默然屹立,仿佛历史的见证,把我们带进那古老的岁月和金戈铁马狼烟烽起的汉匈战争中。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州市 政府报告 201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