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人民医院单桥镇韦单路x062县道2015年即将升为省道吗

...................................1 (二)适应承接产业转移和升级的需要 ........................................1 (三)适应城市(城镇)化进程加速的需要 ................................2 (四)加快完善综合运输体系的需要 ............................................3 (五)完善公路网络整体布局的需要 ............................................3 (六)顺应改革新形势、加强行业管理的需要 ............................4 二、省道网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5 (一)指导思想 ................................................................................5 (二)总体目标 ................................................................................6 (三)调整原则 ................................................................................6 三、省道网调整方案的主要内容 ............................................................8 (一)省道路网的规模 ....................................................................8 (二)省道网总体布局 ....................................................................9 (三)省道的命名与编号 ................................................................9 四、省道网调整的效果 ..........................................................................10 五、政策与措施 ......................................................................................13 (一)统一规划、分步上收 ..........................................................13 (二)明确线位、细化方案 ..........................................................14 (三)加强保护、维护资产 ..........................................................14 (四)明确职责、保障资金 ..........................................................14 六、附图、表...........................................................................................15 一、省道网调整的目的和意义(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期,2009年全省生 产总值(GDP)突破一万亿元,达到10052.9亿元,人均生产总 值16409元(折合2404美元)。按照“十二五”规划目标,我省生 产总值将达到2万亿元。未来一个时期,是我省厚积薄发、加 速崛起的重要机遇期,城市(城镇)化进程加速、产业结构调 整和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经济增长将呈 现消费、投资“双轮”驱动的格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仅意 味着物质的更加丰富,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与消费结构的 不断升级, 各种公务性、 商务性以及其他社会活动将明显增加, 对出行和运输的需求也将步入“工业化”时代, 向发达地区靠近, 呈现需求层次高、出行和运输频率高、出行量和运输量大等特 点。省道公路网作为干线公路的重要组成,是承担中长距离出 行和运输,满足较大交通负荷的中坚力量,为适应新的经济社 会发展形势,迫切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二)适应承接产业转移和升级的需要201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 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历史机遇。目 前,安徽确定了两个芜马巢省直管集中区、安池铜省直管集中 区和8个直建园区(二园八区)。安徽目前有国家级及省级开 发区达到90多个,随着产业转移的不断深入,新的重要经济节1 点将不断涌现,包括二园八区在内的大量工业、产业园区,将 成为未来安徽经济发展新的产业、城镇和行政节点,省道还没 有完全覆盖或连接,尤其是没有完全覆盖或连接近几年新设将 立的国家级或者省级开发区,而以省道为主的干线公路是服务 于这些节点最为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为适应这一形势的变 化,省道公路网的规模、布局和水平必须进行适当调整。(三)适应城市(城镇)化进程加速的需要安徽省“三大城市群”的城镇布局体系已初步完成构架,各 地市正按照其新一轮城镇体系规划谋划本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到2010年左右,安徽城镇人口比重将达到40%以上,到2020年 达50%以上,并力争达全国平均水平。 皖西、皖南山区,将形成点极化发展格局,城市、城镇将 加速扩张和集聚,呈现均匀化发展态势,而长江沿线城市,在 皖江城市带规划、沿江城市群规划指引下,将强化“点―轴”的 城镇格局,呈现带状分布;比邻江浙的地区,还将加速融入南 京都市圈和整个长三角。而江淮地区在合肥经济圈范围内,形 成以合肥为中心的放射状城镇格局。沿淮城市群将在一些重点 中心建制镇的基础上,形成“点-轴-面”的城镇格局,呈现多中 心发展形态,比邻江苏的地区,还将加速融入徐州都市圈。 城市、城镇格局的巨大演变,大量新兴城镇、小城市的涌 现,使交通节点数量增加,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数量,尤其是网 络布局提出更高的要求。省道网作为服务中小城镇的重要基础 设施,必须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布局。2 (四)加快完善综合运输体系的需要未来一段时期是我省加快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重要 时期。按照发展目标,到2015年底,我省将基本建成以高速公 路、铁路、航空、高等级航道为主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网和 干线航道为支撑,以高密度农村公路网为基础,以运输枢纽港 站为节点,区域交通、城乡交通协调发展,公路、水路、铁路、 民航有机衔接,运输能力、交通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 高,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省将开通 民航机场7个,新建铁路3600公里(含客运专线2500公里), 基本完成沿江港口群建设。在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长江黄金 水道建设加快推进等背景下,全省运输总体结构将呈现出新的 态势。 综合运输体系的加快建设,对作为路网中坚层次的省道公 路网布局和规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一种其他运输方式 必须通过公路才能完成整个运输服务过程,以省道公路网为主 的干线公路网在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 的支撑和基础性作用。因此,未来省道公路网应连接新增的港 站枢纽,强化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合,以加快完善我省 综合运输体系的构建。(五)完善公路网络整体布局的需要我省公路基础设施的规模水平和技术水平与当前经济社 会发展水平基本适应。规划的高速公路网建成后,能基本满足 主要通道的交通需求,经过多年的建设,农村公路为我省全面3 实现小康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省道公路网是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交通核心体系,具有 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公路网规划情况看,2005年底,安徽省政 府批复了《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要点》。安徽省农村公路建 设也正按照规划快速推进,里程快速扩张和等级结构逐步改 善。而安徽省普通国省道在近30年来未作过调整,明显不适应 经济社会发展,也不能与公路网其他层次协调发展。近期交通 运输部正在开展《国家公路网规划》,拟对国家高速和普通国 道进行布局调整,这些规划的编制及其实施,使得省道的功能 地位与空间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省道公路网必须进行调整才 能充分发挥路网整体效能,实现全省路网的协调发展,更好地 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六)顺应改革新形势、加强行业管理的需要成品油税费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公路交通发展的经费来 源渠道,将地方自我调控使用的地方专项费改为了由中央调控 返还地方使用的专项税。这项改革将对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养 护、行业管理等产生深远的影响。省道网调整规划是适应成品 油税费改革要求、建立财权事权对应的公路管理运行机制的基 础条件,是保障我省公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收费公路政策是保障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 依托, 未来收费公路政策还将继续坚持并不断调整完善, 因此, 尽早确定未来我省省道公路网的发展规模,合理适度发展一级 公路,优化总体布局,明确资金需求,将有利于统筹应对收费4 公路政策的下一步改革,保障省道公路网高标准建设和养护, 提升公路网的整体技术水平和通行能力。 开展省道网调整规划工作,根本目的是满足我省经济社会 发展的最新要求,立足于建立完善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整合公路资源、强化功能、提高效率,合理布局并基本稳定国 省干线公路网络,促进干线公路又快又好的发展,为安徽经济 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二、省道网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省道公路网是具有全省意义的跨地区干线公路,是全路网 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全省大中城市、区域性经济中心、交通 枢纽及旅游风景区,承担大经济区间和市际、县际中长距离的 客货运输,为全省及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根据省道的功能定位以及安徽省未来经济社会和交通发 展的需要,安徽省省道网布局的指导思想是:以满足经济社会 发展需要, 特别是融入“泛长三角”地区和东向发展战略为前提, 以适应生产力布局、 城镇布局和综合运输格局为宗旨, 在“在加 快建设中优化结构,在优化结构中保持快速发展”的理念指导 下,研究和制定目标明确、规模合适、层次明晰、布局合理, 能够充分发挥公路基础设施网络性和支撑性的省级干线公路 网。5 (二)总体目标 适当提高省道公路网规模和比重,优化省道公路网布局, 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本次调整规划通过多种计算方 法,参照安徽省公路发展目标,以及在现有公路建设资金限制 条件,确定省道网规划里程目标。到2020年,国省道总规模 21000公里左右,一级公路5000公里左右,普通国省道基本达 到二级公路及以上标准, 形成布局合理、 密度适中, 覆盖全省、 与邻省衔接顺畅的国省干线公路网,实现国省干线公路与其他 运输方式、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相协调,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 好又快发展。(三)调整原则1、总体原则坚持“适度超前”的发展理念,发挥公路网络对经济社会发 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坚持地区均衡性发展,综合考虑下辖各地市、县市和乡镇 的公路网平衡发展,考虑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要求,以 利于今后的实施及养护管理;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性和规划、建设实施可行性相 结合,确保路网调整目标能够按期实现。2、路线布局调整原则(1)省道公路网所连接的节点应该覆盖全市所有县,基6 本连接中心建制镇(省政府明确的200个),对4A级旅游景区 和港口(包括重要港区)、机场、铁路编组站等均要有较好的 连接,并兼顾国防、应急救灾的需要。 (2)省道布局考虑纳入连接、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或省 级以上工业园区的路线。 (3)连接重要节点之间的省道实现短直连通,确保省辖 市到下辖县(市)、相邻的县(市)间等重要节点基本实现短 直连通;与外省连接时,主要考虑与其县级以上的节点便捷连 通。 (4)增加省道以连接新的节点或引导新节点的产生。在 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和合肥都市圈等重要经济区增加布设 开发性的路线。 (5)通过延伸现有省道路线,串连邻近节点,打通断头 路,减少等级水平低的公路,提高省道网的系统性。 (6)加强国省道与高速公路的紧密配合。市、县等重要 节点的高速公路连接线,应尽量利用现有国省道路线或增加新 的省道路线予以短直连通。在国省道公路与其高速公路平行线 之间,通过增加省道联络线实现便捷转换。3、技术等级调整原则(1)省道公路网中的路线基本实现二级公路以上标准。 (2)东向连接路线和主要出省公路通道上逐步实现“路线 同等级、路面同结构”,实现省际的无缝连接。 (3)没有高速公路连通的重要节点之间,现有路线交通 负荷大,沿线有较多城镇或产业集群分布的,应逐步提升技术7 等级,基本实现一级公路连接。 (4)地市、县市等重要节点的高速公路连接线,逐步实 现一级公路连接。 (5)省道调整和规划尽量利用现有的路线,并与土地利 用规划衔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减少征地拆迁工作量。 三、省道网调整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省道路网的规模 2009年底,全省国道里程为5009公里,省道7313公里,国 省道中包含高速公路2810公里,其中国家高速2576公里。普通 国道里程为2433公里,普通省道7079公里,普通国省道合计 9512公里。 根据规划结果,本次调整规划共增加普通省道5182公里, 2020年普通省道规划里程为12262公里,普通国省道1 里程为 14695公里;按照《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年我省高 速公路规划里程为5500公里,均为国省道路线,因此,国省道 规划合计里程为20195公里。 规划增加的5182公里普通省道里程中,包含两种类别:一 是上收路线(原重要县道、县乡道调整为省道),增加里程为 5311公里,其中重要县道3440公里,县乡道1872公里;二是从 优化路网角度考虑的下调路线(原省道下调为县乡道),删减1交通运输部普通国道调整方案未确定之前,我省普通国道里程为 2433 公里。安徽上报的普通国道路线均在本次省道网调整规划方案内。 8 里程为127.8公里。全省重要县道的现状里程为5122公里,此次 上收3440公里,上收比例为67%;另外上收县乡道里程为1856 公里,合计上收5311公里,略高于原重要县道里程。本次调整 上收的5311公里路线中,二级公路为1491公里,三级公路为 2430公里,四级公路为1390公里。(二)省道网总体布局 省道公路网中的普通公路由155条路线组成,布局类型主 要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放射线路,如合肥―宿州、合肥―黄山等共5条, 规划总里程1343公里; 第二类:南北向线路,如萧县―淮滨、淮北-六安等共52 条,规划总里程为4744公里; 第三类:东西向线路,如泗县―永城、明光―亳州等共60 条,规划总里程5666公里; 第四类:高速公路互通连接线、重要连接线路,如机场、 重要景区连接线和其他里程较短的省道网络化路线,如野寨― 天柱山、和县―郑蒲港等共29条,规划总里程638公里。(三)省道的命名与编号 为与现有国、 省道编号体系衔接, 便于今后的操作和实施, 在本次省道网规划方案中, 采取“老路沿用编号, 新路编号递增,9 部分路线微调”的方式, 不对现有编号方式进行重大调整。 现有 普通省道的编号基本保持不变,新增的放射线路、南北向线路 和东西向线路的编号在现有编号后依次排列;并增加网络化路 线、高速公路连接线及较短路线的新编号。省道中的高速公路 编号根据省交通运输厅确定的方案。 新增普通省道的编号规则具体如下: 1、 编号仍由4位(S□□□)构成,其中“S”反映省级干线道 路的性质;□□□为数字反映线路的方向、类型和顺序。 2、 □□□:第一位□表示方向或类型,后两位□□表示顺序。 “1”开头表示从合肥出发的放射状普通省道,现有编号已 编至S105,因此新增线路从S106起编,顺序码从正北方向顺时 针依次增大; “2”开头表示南北向普通省道,现有编号已编至S231,因 此新增线路从S232起编,顺序码自东向西依次增大; “3”开头表示东西向普通省道,现有编号已编至S334,因 此新增线路从S335起编,顺序码自北向南依次增大; “4”开头表示高速互通连接线、省道网络化路线或因为里 程较短无法与现有省道串联的路线, 为新增编号, 从S401起编, 先南北向路线,顺序码自北向南依次增大,后东西向路线,顺 序码自东向西依次增大。 四、省道网调整的效果 (一)网络更加完善。省道网调整后,省道将和国道(含 国家高速)一起构成一个总规模约20195公里,横贯东西、纵10 贯南北、覆盖全省、连接周边、密度适中、布局合理的干线公 路网络,国省道面积密度将达到14.5公里/百平方公里(普通国 省道公路的总里程为14695公里,面积密度为10.6公里/百平方 公里) 经济密度为1.94公里/亿元, , 人口密度为2.31公里/万人;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运输快速化、行车舒适化、管理信息化、环 境优美化,为公路交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 布局更加合理。 整个干线公路网将覆盖全省所有市、 县以及200个中心建制镇,原有普通国省道所连接的中心建制 镇中,还有20个的间距超过20公里,规划调整后,普通国省道 与中心建制镇的间距将全部控制在20公里以内, 其中, 0-5公里 的有182个,占到总数的91%;5-10公里的有14个,占到总数的 7%;10-20公里的只有4个,仅占到总数的2%。原有普通国省 道的省际出口共有52个,此次规划调整后,省际出口总数增加 为80个,共增加28个出口。整个干线公路可以形成“省际对接、 市际畅通、连接县区、沟通乡镇”的快速公路网络。 (三)衔接更加顺畅。干线公路网将连接全省所有重要的 水路、铁路和航空枢纽,进一步强化各种运输方式间的紧密合 作和有机衔接,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从而 为建立起我省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做出重要贡献。 (四)应急更加完备。根据规划形成“运输通道”的思想, 在全省“四纵八横”高速公路网中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 道“一主一备”的路网格局。11 五、资金测算 (一)建设资金 根据省道网调整方案中的技术等级规划, “十二五”和“十三 五”期间, 需要改建为二级公路的里程为3820公里, 改建为一级 公路的里程为6098公里。其中年间,改建二级公路 2050公里,改建一级公路2503公里;其中年间,改建 二级公路1770公里,改建一级公路3596公里。 根据不同类型公路新改建的成本,并考虑物价上涨等因 素,综合测算,省道网调整的建设投资规模为:年 普通干线公路建设的投资总数预计为1227.1亿元,其中: 2011 -亿元,年均投资达97亿元;年741亿 元,年均投资达148亿元。 (二)养护资金 本次调整之后,我省的普通国省道总里程为14695公里, 按照交通运输部的养护标准,每年5%的里程安排大修;8%的 里程安排中修, 我省小修保养的定额为3.15万/公里。 据此测算, 我省每年的养护资金总需求为28.7亿元,其中大修资金为14.7 亿元;中修资金为9.4亿元,小修保养资金为4.6亿元。 (三)资金筹措 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为交通运输部车购税补助,标准为一级 公路500万/公里;二级公路200万/公里。养护资金主要来源为12 国家燃油税切块资金,可用于养护的资金为5亿元/年。据此测 算,我省“十二五”期间可筹措的建设资金为166亿元,“十 三五”期间为215亿元。 未来,我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发展资金存在较大缺口, “十二五”期间,建设资金缺口为320亿元, “十二五”期间为 526亿元。养护资金每年的缺口为23.7亿元。五、政策与措施 (一)统一规划、分步上收 安徽省道网调整规划作为公路网规划的一种形式,属于长 远发展布局规划,是制订公路建设中长期规划、编制五年建设 计划,选择建设项目的主要依据;是确保公路建设合理布局, 有秩序地协调发展,防止建设决策、建设布局随意性、盲目性 的重要手段。规划经政府批准后,应严格遵照执行,相关规划 应与之协调。同时,应尽快开展新建和改建路段的路线方案研 究,实地控制路线走廊,落实土地供给,合理安排实施计划, 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省道网调整工作要制定标准,分步上收。建议按照《安徽 省省道网调整路线移交和接养办法》(见附件)的要求,调整 方案作为2020年的规划目标,在规划中里一次性纳入省道范 畴。而调整路线纳入省道管理需要分步骤实施,包括必要的改 建和未来的养护工作等,严格按照《办法》的规定,明确拟上13 收的县道和重要县道的路基路面、桥隧构造物、沿线设施的基 本条件。 (二)明确线位、细化方案 省道网调整规划获批后,应抓紧明确每条调整路线的线位 走向。对本次调整新纳入省道网的路线,包括延长的路段和由 县道提升路段,应进一步明确路线起终点的具体位置、细部控 制点,确保新纳入路段与现有路网的衔接顺畅。合理确定城市 道路与公路的界限,以便下一步制定统一编号和桩号传递方 案。 交通运输部 《国家公路网规划》 出台后, 相关备选路线 (均 为已有省道或调整省道)继续开展编号调整等工作。 (三)加强保护、维护资产 国省道干线公路是省级公路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的重要国 有资产,此次调整后,安徽省国省干线还将经历较长时间的建 设时期,为保护公路资产,维护好国省干线公路,减轻养护工 作压力,必须加大力度开展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按照交通 运输部建立治超长效机制的要求,完善组织机构和人力、物力 配备,加强治超检测站点建设。对于新纳入省道的路线,要考 虑同步建设相应的治超检测站点,在建设养护的同时,强化公 路保护工作。 (四)明确职责、保障资金 省道公路网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应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14 省道技术等级高,建设、管理和养护需要的投资规模大,为保 障省道公路网可持续发展,应加大财政性资金供给力度,稳定 资金渠道、保障建管养资金来源。 针对本次省道网调整中涉及的建设任务,实施“省市共建、 市建省补”的建设投资模式。 各市、 县人民政府为建设主体并负 责征地拆迁等费用,省交通厅(公路局)负责行业管理和补助 资金的筹措与安排”。因此,干线公路建设的组织实施、建设管 理、资金筹措(不含省补助资金)、工作协调等均由市、县人 民政府负责。 安徽省省道网调整规划是继高速公路网规划之后,应对安 徽经济社会新形势的又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干线公路发展规 划,是进一步完善我省干线公路布局,加快干线公路网建设进 程、调整公路运输结构,改善公路交通条件,实现交通又好又 快发展的重大举措。规划形成省道网络对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建设、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推动我省经济加速崛起将起到十分重要的 作用。六、附图、表15 附表 1 省道网调整规模地市分布情况地市 国道 合肥 芜湖 蚌埠 淮南 马鞍山 淮北 铜陵 安庆 黄山 滁州 阜阳 宿州 巢湖 六安 亳州 池州 宣城 合计 407.8 242.5 298.0 46.6 66.1 38.8 58.3 748.0 398.7 427.4 263.4 389.7 168.5 557.3 272.3 405.2 220.8 5009.5 省道 255.6 123.9 329.3 258.3 59.3 215.0 104.4 666.4 554.1 703.4 575.5 527.6 656.9 740.9 450.2 489.3 602.7 7313.0 现状情况 重要县道 462.0 193.0 178.0 141.0 128.0 152.0 142.0 565.0 377.0 249.0 537.0 450.0 353.0 573.0 242.0 173.0 209.0 5122.0 高速公路 304.8 113.5 151.7 45.7 41.4 35.9 58.3 320.7 242.1 268.7 187.1 121.0 168.5 257.4 176.0 214.7 101.9 2809.6 合计 480.2 113.2 189.2 104.1 114.2 150.1 104.5 551.2 231.7 412.0 338.9 353.4 393.4 554.2 389.0 256.9 446.1 5182.3 省道调整情况 上调重要县道 318.0 58.5 164.2 66.1 114.2 131.5 78.6 446.1 189.2 205.8 299.8 328.8 212.3 385.5 146.0 99.4 195.6 3439.5 上调县乡道 162.2 54.7 25.0 38.0 0.0 35.6 25.9 129.8 65.5 206.2 39.1 24.6 181.2 168.7 243.0 157.5 314.5 1871.5 下调省道 0.0 0.0 0.0 0.0 0.0 17.0 0.0 24.7 23.0 0.0 0.0 0.0 0.0 0.0 0.0 0.0 64.0 128.7 普通国省道规划里程 838.8 366.1 664.8 363.3 198.2 368.1 208.9 .4 .6 0.3 .5 936.7 95.1 密度指标 面积密度 11.5 11.1 11.2 17.1 11.8 13.5 18.8 10.7 9.6 9.6 10.1 11.7 11.2 8.9 11.0 11.2 9.5 10.5 人口密度 1.87 1.65 1.94 1.73 1.62 1.83 2.98 2.72 6.41 2.96 1.10 1.96 2.32 2.39 1.75 6.08 4.25 2.31注:现状为 2009 年数据,其中国省道含高速里程。1 附表 2 省道网调整路线编号及相关信息变更 编号 S101 S102 S103 S104 S105 S201 S202 S203 S204 S205 S206 S207 S208 S209 S210 S211 S212 S213 S214 S215 S216 S217 S218 S219 S220 S221 S222 S223 S224 S225 S226 路线简称 合相路 合阜路 合黄路 合宣路 合马路 房固路 萧淮路 淮六路 界临路 东冶路 滁芜路 蚌西路 柘无路 叶高路 顾长路 岳华路 高宿路 宿复路 望焦路 宜徽路 新南路 蔡雄路 甘渔路 梅九路 屯婺路 殷大路 官石路 丰夏路 新赛路 怀南路 明凤路 路线全称 合肥―淮北 合肥―阜阳 合肥―黄山 合肥―宣城 合肥―马鞍山 房村―固镇 萧县―淮滨 淮北―六安 界首―临泉 东阳―冶山 滁州―芜湖 蚌埠―西泉街 柘皋―高沟 叶集―高河 大顾店―长岭 关 岳西―华阳 高河-宿松 宿松―复兴镇 望牛墩―焦村 宜兴―徽州区 新港―南陵 蔡家桥―雄路 黄山区―渔亭 梅龙―九华山 休宁―婺源 殷汇―大北埠 官港―石门街 丰县-砀夏边界 新兴―赛涧 怀远―淮南 明光-凤凰桥 霍邱县大顾店 岳西县竹坪 怀宁县高河 宿松县高速公 路出入口 郎溪县望牛墩 广德县碾子湾 繁昌县新港镇 旌德县蔡家桥 黄山区甘棠 贵池梅龙 休宁县 贵池市殷汇 东至县官港 丰县 涡阳县新兴 怀远县五岔 明光市 宿松县复兴镇 广德县焦村 黄山市徽州区 南陵县后港桥 绩溪县雄路 黟县渔亭 九华山闵园村 休宁县溪西 祁门县大北埠 东至县石门街 砀夏边界 颍上县赛涧 淮南市安成铺 无为县凤凰桥 明光、池河、界牌、章广、大墅、含山、塔岗、凤凰桥 丰县、砀山、夏邑 新兴、涡阳、楚店、利辛、颍上、赛涧 望牛、郎溪、十字、誓节、焦村 51.2 91.999 224.481 43.261 48.3 85 47.965 51.9 110.315 45 31.462 132.606 73.826 186.171 0 0 0 0 0 0 0 0 0 0 0 51.2 92.0 224.5 43.3 48.3 85.0 48.0 51.9 110.3 45.0 31.5 132.6 73.8 186.2 X98、X044、X031、X026 X002 X022、X045、X041 X007 X036、X044、X035、X034 现状 延长 现状 现状 现状 现状 延长 现状 现状 现状 延长 延长 现状 滁州、滁州、滁州、 延长 巢湖 118.7 宿州 亳州、亳州、阜阳 9.5 86.1 池州 20.5 宣城 51.8 金寨县长岭关 望江县华阳镇 宿松县孚玉镇 高河、黄墩、北门坦 130.05 194.648 116.9 2.97 3.158 127.1 191.5 116.9 Y011、X060、X020、X102 现状 现状 延长 安庆 64.0 起点 合蚌路口 合肥双墩镇 肥西县官驿 合肥市大兴镇 合肥市大兴镇 灵壁县房村 萧县 濉溪县百善 界首市李老寨 天长市东阳 滁州市 蚌埠市郊区 柘皋 叶集 止点 砀山县马良 临泉县关庙 黄山市横江桥 宁国荷花塘 马鞍山市慈湖 固镇城关 阜南县洪河桥 六安市金安区 临泉县南张营 天长市冶山 和县沈巷 凤阳县西泉街 无为县无城 怀宁县鸽子墩 合肥、巢湖、芜湖、宣城、宁国 主要控制点 合肥、定远、蚌埠、固镇、宿州、濉溪、淮北、砀山 合肥、下塘、朱巷、长丰、寿县、颍上、阜阳、临泉 合计里程 398.392 313.374 353.37 220.397 132.849 92.771 259.651 262.261 75.517 60.972 131.552 19.111 92.928 312.778 重复里程 17.776 27.646 30.285 0 0 0 4.45 21.91 0 0 14.924 0 0 34.416 实际里程 380.6 285.7 323.1 220.4 132.8 92.8 255.2 240.4 75.5 61.0 116.6 19.1 92.9 278.4 X047 X06、X028、X019 增加路线编号 X005 X008 类型 改线 延长 现状 恢复 老路 现状 现状 现状 现状 现状 现状 现状 现状 延长 现状 巢湖 25.0 巢湖、芜湖、宣城 117.5 地市 淮北 合肥 里程 10.4 74.02 变更 编号 S227 S228 S229 S230 S231 S232 S233 S234 S235 S236 S237 S238 S239 S240 S241 S242 S243 S244 S245 S246 S247 S248 S249 S250 S251 S252 S301 S302 S303 S304 S305 S306 路线简称 无铜路 舒安路 白江路 溧上路 洋大路 泗找路 双沫路 二徐路 濉唐路 界大路标张 路 临陶路 盱竹路 涧水路 乌忠路 洛水路 团肥路 官施路 李三路 南北大纵线 (南段) 澄湖路 围乌路 新杨路 顺溪路 宣港路 齐石路至梅 街 七瑶路 桃唐路 大符路 泗永路 五固路 宿曹路 五蚌路 七都-皖赣省界 桃山―唐庄 大李集―符离 泗洪―永城 五河―固镇 宿州-曹集 五河―蚌埠 齐山 石台县七都 甬桥区桃山 灵壁县大李集 泗县马公庙 五河县城关 宿州市甬桥区 五河县黄盆洼 棠溪 徽州区皖赣省 界 萧县唐庄 宿州市符离镇 濉溪县铁佛 固镇县皇店 阜南县曹集 蚌埠市郊区 宿州、蒙城、利辛、阜阳、曹集 七都、黟县、渔亭、省界 132.13 190.739 75.354 160.019 60.899 195.276 76.184 9.217 0 1.939 0 5.776 1.99 132.1 181.5 75.4 158.1 60.9 189.5 74.2 X046 X026、X029、X032 X060、X020、X056 新增 现状 现状 现状 现状 延长 现状 阜阳 45.3 池州、黄山、黄山 宿州 132.1 119.5 秋浦、里山、梅街 36 36.0 X006 新增 池州 36.0 新桥-杨老村 顺安-溪口 六安分路口 澄心 围屏 当涂县新桥 铜陵顺安 宣州 涧溪-水口 卢桥-中庙 颜集 城关 盱眙 来安县涧溪 定远炉桥 淮南洛河 寿县团济 肥西官亭 李台 利辛 陶老 竹镇 来安县水口 巢湖中庙 长丰水家湖 肥西 舒城施桥 木厂 霍山县诸黑石 渡镇 湖阳 乌溪 芜湖县杨老村 泾县溪口 宁国 濉溪-唐集 双沟-沫河口 路线全称 无为―铜陵 舒城-安庆 白湖-贵池 溧阳―上升 洋湖―大观桥 起点 无为县襄安 舒城县马河口 庐江县白湖 广德县庙西 东至县洋湖 草庙 双沟 东二铺 濉溪黄桥 止点 铜陵市合铜路 安庆市郊区 贵池市江口 广德县上升 祁门县大观桥 找沟 沫河口 皖苏省界 怀远县唐集 草庙、吴海、刘圩、找沟 双沟、冯庙、灵璧、濠城、韩庄、沫河口 东二铺、付湖、永安、栏杆、马桥、储兰 黄桥、孙疃、南坪、前回沟、唐集 颜集、五马、谯东、大寺、沙土、城父、标里、临湖、 店集、张村、西潘楼、利辛 城关、单桥、长官、杨集、宋集、张集、马楼、艾亭、 陶老 盱眙、半塔、竹镇 涧溪、来安、水口 忠庙、撮镇、肥东、牌坊、朱巷、左店 洛河、九龙岗、水家湖 团济、双庙集、炎刘、高刘、紫蓬、肥西 官亭、山南、双河、施桥 寿县建设乡、迎河镇、张李乡、隐贤镇、木厂镇 徐集镇、分路口镇、狮子岗乡、独山镇、金寨县响洪甸 镇、霍山县诸佛庵镇、、黑石渡镇 当涂县(丹阳镇、新市镇、湖阳乡)、江苏高淳 当涂县(姑孰镇、护河镇、石桥镇、乌溪镇)、江苏高 淳 新桥、黄池、杨老村 顺安、滴水崖、何湾、烟墩、溪口 双桥、向阳镇、黄渡乡、宁国市港口镇、西津办 34.7 50.768 54.2 51 34.7 50.8 54.2 51.0 X017 X012、X013 X009、X073、X062 X001、X049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马鞍山 马鞍山、芜湖 铜陵、芜湖、宣城 宣城 34.7 50.8 54.2 51.0 63.6 35.5 63.6 35.5 X009、X014 X008 新增 新增 六安 马鞍山 63.6 35.5 59.2 18.6 64.9 89.9 30 87.6 51.7 56 59.2 18.6 64.9 89.9 30.0 87.6 51.7 56.0 X018 X021 X011、X014 X024、X080 X003、X X021、X038、X044 X050、X007 X006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阜阳 滁州 滁州 合肥、巢湖 淮南、合肥 六安、合肥、合肥 合肥、六安 六安 59.2 18.6 64.9 89.9 30.0 87.6 51.7 56.0 120 120.0 X003、X025 新增 亳州 120.0 舒城、桐城、义津、枞阳、安庆 白湖、矾山、横埠、江边 溧阳、广德、上升 主要控制点 合计里程 49.25 200.64 71.942 68.78 79.674 36.017 120.809 63.168 127.292 0 重复里程 0 实际里程 49.3 X050、X046、X010、X040、 200.6 71.9 68.8 79.7 36.0 120.8 63.2 127.3 X048 X042、X046、X029 X026 X009X019X046 X028 X071 X030X031 延长 延长 延长 现状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宿州 宿州、宿州、蚌埠 宿州 淮北、淮北、蚌埠 36.0 120.8 63.2 127.3 增加路线编号 类型 现状 六安、六安、安庆、 安庆、安庆 巢湖 宣城 97.6 50.5 29.2 地市 里程洛河-水家湖团济-肥西 官亭-施桥3 变更 编号 S307 S308 S309 S310 S311 S312 S313 S314 S315 S316 S317 S318 S319 S320 S321 S322 S323 S324 S325 S326 S327 S328 S329 S331 S332 S334 S335 S336 S337 S338 S339 S340 S341 S342 路线简称 明亳路 淮界路 盱定路 临叶路 乌曹路 秦滁路 丹马路 溧当路 桃杨路 巢桐路 舒五路 姚中路 二军路 南枞路 芜贵路 宣甘路 岛甘路 杭徽路 桥查路 休张路 尧牛路 南临路 泗鲍路 西大路 安滨路 淮南连接线 红大路 宿涡路 临西路 蒙张路 瓦 吴路 阜淮路 阜谢路 南陶路 上窑至大溪 阜阳-淮南 瓦埠 阜阳 阜阳 阜南 上窑 太和界 淮南 薛桥 陶老 大溪河 板桥、小涧、岳坊、马集、旧城、江集、张村 阜阳、板集、展沟、朱马店、古店、淮南渡口 江口、杨楼、口孜、袁寨 鹿城、公桥、段郢乡、王堰 上窑、官塘、武店、殷涧、小溪河、大溪河 92.0 124.68 55.977 35.208 83 92.0 124.7 56.0 35.2 83.0 X049、X038 X025、X054、X015 X026 X056 X067、X066、X062、X060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亳州 阜阳、亳州、淮南 阜阳 阜阳 滁州 92.0 124.7 56.0 35.2 83.0 宿州-淝河省界 临涣-西寺坡 路线全称 明光―亳州 淮南―界首 盱眙―定远 临淮关―叶集 乌衣―曹庵 秦栏―滁州 丹阳―马鞍山 溧阳―当涂 桃溪―杨小店 巢湖-桐城 舒城―五显 姚河―中界岭 二坝―军铺 南陵―枞阳 芜湖―贵池 宣城―甘棠 岛石-甘棠 昱岭关―黄山 桥头店―查桥 休宁―张王庙 尧渡―牛矾 颍上―临泉 泗县-鲍集 西葛--井冈村 安庆-滨江 合徐高速淮南 连接线 十五中 红庙 宿州 濉溪临涣 永康互通立交 省界 省界 宿州西寺坡 红庙、赵庄、大屯、省界 宿州、涡阳、淝河、省界 临涣、孙疃、南坪、西寺坡 36.061 26.2 115.581 66.26 11 25.1 26.2 115.6 66.3 X022 X027、X016、X019、X014 无编号、X057 现状 新增 新增 新增 宿州 宿州、淮北、亳州、 亳州 淮北、宿州 115.6 66.3 26.2 起点 谯城区牛集 淮南市蔡家岗 明光市石港 凤阳县临淮关 滁州市乌衣镇 天长市秦栏 马鞍山市陶村 当涂县明觉寺 肥西县桃溪 巢湖 舒城城关 舒城县姚河 无为县二坝 南陵县五里岗 芜湖市马塘区 宣城市 宁国市岛石 歙县昱岭关 青阳县桥头店 休宁县水桥头 东至县尧渡镇 颍上县南照集 泗县省界 滁州市西葛 安庆市集贤关 止点 明光市西徐 界首市刘腰庄 定远县快活林 六安市叶集 长丰县曹庵 滁州市市辖区 马鞍山市 雨山立交 当涂县 六安市金安区 桐城孔城 舒城县五显 霍山县中界岭 舒城县军铺 安庆市郊区 贵池区南门 黄山区甘棠 黄山区甘棠 歙县吴山铺 东至县查桥 祁门县小维岭 东至县牛矶 临泉县陶庙 怀远鲍集 合肥市井岗村 滨江 安庆、望江、滨江 陶庙、杨桥、老集、南照 泗县、固镇、鲍集 芜湖、铜陵、池州 宣城、泾县、溪口、甘棠 岛石、鸿门、旌阳、三溪、新明、甘棠 10.981 45.54 43.888 109.416 41.76 131.63 178.18 132.658 186.663 242.733 87.065 59.88 138.331 100.5 32.564 129.027 80.8 169.445 136.234 12.959 0 12.993 0 0 0 17 0 30.29 6.063 0 0 0 11.0 45.5 43.9 109.4 41.8 114.6 178.2 102.4 180.6 242.7 87.1 59.9 125.3 100.5 32.6 129.0 80.8 156.5 136.2 X064、无编号 X017 X013、X058 X001、X001 S322、X003 X060、 X041、 S322、 老 X081 Y148 X075、X078、X017 现状 现状 现状 延长 现状 现状 现状 现状 改线 延长 延长 现状 现状 现状 现状 延长 延长 现状 延长 安庆 67.8 阜阳 蚌埠、蚌埠 34.3 34.0 铜陵、池州 黄山、宣城 宣城、黄山、黄山、 宣城 50.0 75.0 75.0 巢湖 32.0 巢湖、巢湖、安庆 36.5 主要控制点 牛集、谯城、亳州、蒙城、蚌埠、明光 合计里程 274.012 193.464 73.325 237.567 181.902 211.7 重复里程 43.528 11.588 3.084 34.487 0.738 5.737 实际里程 230.5 181.9 70.2 203.1 181.2 206.0 X058、X003 增加路线编号 X010 类型 延长 现状 现状 现状 现状 现状 合肥、滁州 95.0 地市 亳州 里程 21.04 变更 编号 S343 S344 S345 S346 S347 S348 S349 S350 S351 S352 S353 S354 S355 S356 S357 S358 S359 S360 S401 S402 S403 S404 S405 S406 S407 S408 S409 S410 路线简称 河公路 霍陈路 界义路 范同路、青 杨路 吴隐路 六芜路 青丁路 燕斑路 和陶路 濮马路 广双路 宁泾路 青阳蓉城至 红石公路 吴查路 店水路 赤百路 安太路 窝路路 小王路 黄青路 二光路 地王路阜南 段 潘姬路 固濉路 仁菱路 金平路 三池路 合定路 霍邱至临淮 岗 老六叶路 (叶集至大 S411 S412 顾店) 金香路(和 大顾店 西埠 叶集 香泉 大顾店、叶集 西埠镇、孙堡、香泉镇 26.5 21 26.5 21.0 X010 X033 新增 新增 六安 巢湖 26.5 21.0 霍邱 临淮岗 霍邱、临淮岗 15 15.0 X032 新增 六安 15.0 铜城 三界镇 合肥七里塘 罗庄 池河镇 合徐高速出入 口 七里塘、三十头、余祠、双庙、高速互通 47.2 47.2 X006 新增 合肥 47.2 铜城、罗庄 三界、拂晓、池河 王家坝 潘集 古城 地里城 姬庄子 陈集 王家坝、洪河桥、地里城 潘集、姬庄子 古城、肥河、看疃、双桥、陈集 9.87 18 45.84 17 4.3 28.474 9.9 18.0 45.8 17.0 4.3 28.5 X059 HN-1 X043 X083 X074 X042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阜阳 淮南 蚌埠 滁州 滁州 滁州 9.9 18.0 45.8 17.0 4.3 28.5 安庆-太湖 青阳 殷汇 店前 赤岭 安庆十里铺 窝枫岭 小川 黄口 光武 红石 查桥 白帽 百里 太湖新仓 高土 王村 酒店 倪邱 光武、大庙、赵庙、倪邱 青阳蓉城、庙前、刘街、梅村、高坦、十字至红石 殷汇、吴田、唐田、张溪、查桥 水吼、店前、白帽 赤岭、白里 安庆、平山、石牌、新仓 窝枫岭、高士镇 小川、森村、王村 90 50.2 90 99.6 64.9 38.5 37.4 11.6 34 90.0 50.2 90.0 99.6 64.9 38.5 37.4 11.6 34.0 X005 X014 X096 X054 X002、X020 X078 X001 X015 X011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池州 池州 安庆 安庆 安庆 安庆 黄山 宿州 阜阳 90.0 50.2 90.0 99.6 64.9 38.5 37.4 11.6 34.0 陶厂-和县 吴山-隐贤 六安-芜湖 肥东广兴 合肥吴山 六安 丁家埠 燕子河 含山陶厂 皖苏省界 广德 宁国 寿县马集 寿县隐贤 巢湖沈巷 青山镇 斑竹园 和县 马鞍山 双桥 泾县 古城、八斗、杨店、白龙、下塘、杨庙 吴山、炎刘、茶庵、安丰、隐贤 六安、舒城、无为、沈巷 金寨县青山镇、古碑镇、丁家埠 燕子河镇、天堂寨镇、吴家店镇、斑竹园镇 陶厂、和县 马鞍山南京交界、濮塘、马鞍山市(霍里镇) 省界、祠山岗、广德、誓节、十字、洪林、双桥 宁国市西津办、青龙乡、方塘乡、泾县榔桥镇、泾川镇 94 67 158.5 41.499 71.6 28 11 92 110.5 94.0 67.0 158.5 41.5 71.6 28.0 11.0 92.0 110.5 X027、X015 X053、X024、X25、X026 X005、X051、X062、X010、 X043 X055 X054 X031 X001 X018 X061、X073、X074、X076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六安、合肥、巢湖 六安 六安 巢湖 马鞍山 宣城 宣城 158.5 41.5 71.6 28.0 11.0 92.0 110.5 新增 新增 合肥 合肥、六安 94.0 67.0 界牌-义井 霍邱 滁州界牌 马店 合肥义井 霍邱、石店、马店 界牌、张桥、吴圩、义井 31 75.7 31.0 75.7 X032 X051、X010 新增 新增 六安 滁州、合肥 31.0 75.7 路线全称 起点 止点 主要控制点 合计里程 重复里程 实际里程 增加路线编号 类型 地市 里程5 变更 编号 路线简称 金路、西香 路与合马路 部分合并) S413 S414 S415 S416 S417 S418 S419 S420 S421 S422 S423 S424 S425 S426 S427 S428 S429 姥姥路 柘皋至 S105 滨湖大道 湾石路 牛头山至新 杭公路 坝白路 铜胥路 石千路 白湖至庐江 杨新路 源梅路 马野路 弥陀至省界 绩伏路 宏儒路 呈歙路 兰东路 小 石路 兰田 石山 兰田、西递、石山 20.2 20.2 X021 X031 新增 黄山 20.2 省界 坝埂头 大桥 石牌 会宫 童蒲 桐城 马祖庵 弥陀 绩溪 宏村 潜口 新杭 S320 胥坝 千秋关 白湖 杨桥镇 童铺 野寨 省界 伏岭 儒村 歙县 省界、牛头山、新杭 坝埂头、东联、接 S320 大桥、五松、太平、胥坝 仙霞、云梯畲族自治乡 会宫、浮山、白湖 童蒲、新安镇、杨桥镇 桐城、挂车、童铺 马祖庵、野寨 弥陀、省界 绩溪、瀛州、龙川、伏岭 宏村、儒村 潜口、郑村、古关 14.0 13.0 47.5 17.7 19.6 34.3 24.0 17.9 3.0 24.6 16.5 23.0 14.0 13.0 47.5 17.7 19.6 34.3 24.0 17.9 3.0 24.6 16.5 23.0 X086 Y012 X008 X002 X054 X098 X005 X048 X044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宣城 铜陵 铜陵 宣城 安庆 安庆 安庆 安庆 安庆 宣城 黄山 黄山 14.0 13.0 47.5 17.7 19.6 34.3 24.0 17.9 3.0 24.6 16.5 23.0 郑蒲港 S105 巢湖 湾b 姥桥 柘皋 中庙 石u 郑蒲港、姥桥 柘皋、S105 巢湖、中庙 湾址、陶辛、石u 6.5 16.0 40.0 21.0 6.5 16.0 40.0 21.0 Y018 X001 X006 X009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巢湖 巢湖 巢湖 芜湖 6.5 16.0 40.0 21.0 路线全称 起点 止点 主要控制点 合计里程 重复里程 实际里程 增加路线编号 类型 地市 里程6 七、附件:规划实施意见 《安徽省省道网调整规划》实施意见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国省干线公路规划和养护管理工作 , 确保省道网调整工作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 、 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二条 本意见仅适用于本次 《安徽省省道网调整规划方案》 (以下简称《调整规划方案》 )中涉及到的调整路线。 第三条 省交通运输厅全面负责全省省道网调整规划工作; 省公路局具体负责全省省道网调整规划的实施; 各市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 责本区域内省道网调整规划的实施 。 第四条 根据《调整规划方案》 ,公路移交执行“统一规划、分类处理、分步实施”的原则。首先对全省境内的重要县道进行一次性 移交;其次对规划为省道的一般县道、乡道进行达标移交。对未完成 重要县道移交的县,将不开展该县一般县道、乡道的达标移交工作。 第五条 办理公路移交时,路产路权及沿线养护设施等资产整体移交,人员、设备及其他资产仍保留在原管养单位。第二章 重要县道移交 第六条 重要县道移交实行按公路现状一次性统一移交。待省7 政府批准《调整规划方案》后,省交通运输厅立即开展移交工作。 第七条 对规划为省道的重要县道,省交通运输厅将按照省道标准安排养护经费; 对未规划为省道的重要县道将回归县道的行政等 级,按照县道标准安排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经费。第三章 第八条一般县道、乡道移交规划为省道的一般县道、乡道执行“定额补助,达标移交”的原则,对不符合移交条件的公路,省交通运输厅实行定额补 助,对符合移交条件的公路实行以县为单位,按规划路线逐条验收, 达标移交后在下一年度列入省道管养范围并安排相应的养护经费; 第九条 一般县道、乡道移交为省道应同时符合以下技术条件:1、公路技术标准达到《调整规划方案》中确定的规划等级,原 则上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 2、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及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保持 在 80(含 80)分以上; 3、沿线桥梁技术评定等级为三类及以上,不得有四、五类病危 桥,沿线交通附属设施处于完好状态; 第十条 一般县道、乡道移交为省道按以下程序办理:1、对符合验收条件的公路,由市交通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后报省 交通运输厅; 2、省交通运输厅授权省公路局进行复审,委托质量检测单位进 行检测鉴定,根据检测意见及鉴定报告,认为符合移交条件的,报省8 交通运输厅审批。 3、省交通运输厅审批同意后,市公路局与县交通主管部门在各 市交通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办理公路移交手续,并将移交协议报 省公路局备案;第四章 第十一条资金补助各市、县人民政府负责筹集资金对规划为省道的一般县道、乡道进行改建并使之符合验收条件,省交通运输厅实行建设 资金定额补助。 第十二条 对达不到规划等级标准的路段,改造为一级公路的,省级资金补助标准为 100 万元/公里,争取部车购税补助资金 500/公 里万元;改造为二级公路的,省级资金补助标准为 60 万元/公里,争 取部车购税补助资金 200/公里万元;对达到规划等级标准,但路面 损坏状况指数(PCI)及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达不到 80(含 80) 分以上的路段,资金补助标准为 30 万元/公里;新建公路特大桥、大 桥,资金补助标准为 1500 元/平方米。 第十三条 各市、县人民政府作为改建项目的责任主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制定市、县级投资政策,筹措市、县级建设资金, 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投资控制负责。省公路局负责改建项目技术 方案的审定;各市公路局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参与项目全过程监管和 交竣工验收工作。 第五章 附则9 第十四条 第十五条本意见由省交通运输厅负责解释。 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10
安徽省省道网调整规划-报批稿―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临泉县人民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