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条形码用非卖品贴条码当商品卖违法吗?

大庆多家小超市公然出售“非卖品” 违规吗?
  &非卖品&顾名思义,用于展览或赠送等不出售的商品。
  近日,记者接到家住万宝一区刘女士的电话,称在自家小区附近的多家小超市内,发现了&非卖品&&&天松大豆低聚糖口服液,被商家摆上货架出售。
  &非卖品&是否可以出售?消费者购买了&非卖品&之后,一旦出现了问题,自身的权益如何维护?
  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4月15日走访了万宝小区多家小型超市,并对这个问题咨询了相关部门。
  读者来电:多家小超市售卖&非卖品&
  4月14日16时许,家住万宝一区的刘女士给记者打来电话。&今天中午我和女儿去楼下超市买东西,看到超市内货架上摆着&天松大豆低聚糖口服液&。女儿吵着要买,说好多正在减肥的同学都在喝。买的时候我也没注意,回到家才发现,这种口服液的瓶子上写的是&非卖品&。&刘女士表示很不理解:&&非卖品&可以卖吗?再说口服液这种像保健品一样的东西,就这样出现在超市内,一旦喝出了问题,又由谁来负责呢?&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女儿今年16岁,对于她要喝这种东西,刘女士很担忧。
  记者走访:&非卖品&放置货架出售
  4月15日10时许,记者来到了万宝一区,走访了多家小超市,发现这种名为&天松大豆低聚糖口服液&的非卖品口服液,确实在多家小超市售卖。
  &5元一瓶,对肠胃不好的人群很适合,我都在喝。&万宝一区内一超市的店主说。
  这位店主称,这种口服液是和其他商品捆绑上的货,数量并不多,所以卖的价格比较便宜。&别人家得八九块钱一瓶。&
  随后,记者又接连走访了晚报大街附近的聚宝利超市、程宇广场内的仙帮超市及四十四中学附近的几家小超市,均发现在售卖这种口服液。
  这些超市将瓶身印有&非卖品&的口服液摆在饮品区,通常摆的数量不多。
  一些超市的店主介绍,这种口服液去年年底就开始售卖了,主要是调节胃肠功能的,对于便秘或是胃肠功能紊乱有作用,甚至有人买回家用其减肥。
  采访过程中,记者称要成箱购买,却被告知&没有成箱的,都是捆绑上的货&,购买数量多的话,店家有优惠。
  一家超市每瓶售价8元,见记者要批发,该超市老板说:&如果多买,6元钱一瓶,上货价。&
  有关部门:如果出问题谁销售谁负责
  4月16日,记者联系了市工商局消费者协会的张科长。
  针对这一情况,张科长解答说,销售方是消费者的第一责任人。最新修订的《消法》第四十条规定: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张科长告诉记者,&非卖品&是否可以销售,对于消费者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商品的质量是否有问题,或者是在销售的过程中有没有问题。
  换句话而言,无论销售的是否为&非卖品&,出现问题时,销售方都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张科长还表示,即使是赠送给消费者,出现问题,销售方仍然要承担责任。
  对于&天松大豆低聚糖口服液&属于食品还是药品以及能否在超市内售卖的问题,记者咨询了大庆市工商局食品科的工作人员。
  &这个口服液属保健食品,可以在超市销售,但超市必须持有相关部门下发的《保健食品经营许可证》。如果没有的话,则属于违规经营。&
  (来源:大庆网)
正在读取评论...
参与讨论,请先
联商网版权所有产品在做促销时,贴上非卖品的标示后,还能用原来的条形码吗?
- 中国农业综合论坛
产品在做促销时,贴上非卖品的标示后,还能用原来的条形码吗?
什么都没改,只是现在需要一批产品捆绑到别的产品上做促销,会在标签上帖上“非卖品”的字样,条形码没有遮挡,这样符合条形码的管理吗?
如果是捆绑促销,附属商品的条码必须遮挡住不在使用。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该问题来自:金锄头论坛是促进中国农业各界群体共同发展的综合性论坛,提供农资,农产品,农业技术互助以及三农资讯交流等内容.企业管理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我是开小店卖东西的,但是商品上都没有条形码,我想通过贴条形码像超市那种一样扫描定价,我要怎么做?因_百度知道
我是开小店卖东西的,但是商品上都没有条形码,我想通过贴条形码像超市那种一样扫描定价,我要怎么做?因
但是商品上都没有条形码,我想通过贴条形码像超市那种一样扫描定价,条形码要怎么定制,我要怎么做?因为每个价格都不一样我是开小店卖东西的
提问者采纳
如果你要自己打条码的话可以根据你自己的需要定制.然后在软件里面设置好就行了.一般有正规厂家生产的商品他们都有固定的条码,你只需要买个条码打印机再买套商超软件就行了超市里面的是有软件的,通过这个条码软件里面就能查出是什么东西了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花几十块买个大码机,打在商品上或是相应的货架上。比如冰糖雪梨你在瓶上打上3元。便于你结账
条形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洋奶粉故意贴上非卖品逃避责任 专供标签成护身符|医院|标签|洋奶粉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洋奶粉故意贴上非卖品逃避责任 专供标签成护身符
  本报记者 潘洁 发自上海
  奶粉一旦被贴上“医院专供”标签,安全就有保障?
  4月8日,消息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爆料称,近日广东佛山三水区的消费者黄女士发现,在三水区人民医院购买的42罐雅培品牌奶粉竟是非卖品。黄女士因此怀疑奶粉存在质量问题,孩子咽喉长期有痰。
  黄女士称,自己去年9月在三水区人民医院生产后,妇产科医生向其推荐了雅培奶粉,“以为由医生推荐的,又是在医院楼下的小卖部销售的奶粉质量上应该有保障,便于当日从住院部一楼的小卖部购买了两罐雅培金装400克喜康宝奶粉,罐上贴有‘专供医院’的标签”。
  后来,黄女士陆续在该店购买了45罐这种奶粉。近日,工商部门已经介入调查了该奶粉,小卖部也被勒令全部下架这种奶粉。目前,黄女士已将剩余的3罐奶粉送检。
  对于“非卖品”的解释,雅培相关负责人向相关媒体称,“非卖品”类奶粉是其公司免费送给医院有需要的妈妈使用。但根据当地媒体的报道,当时,销售奶粉的三水人民医院住院部一楼小卖部的老板称,这些奶粉都是从雅培奶粉公司正规进货的,与医院无关。他表示,“标签是雅培奶粉公司自己贴的,我们都不知道是非卖品。”4月8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试图联系雅培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但截至记者发稿,对方电话仍未拨通。
  记者了解到,2011年,国务院法制办就发布了《母乳代用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根据《意见稿》,严禁医疗机构人员向孕产妇推销母乳代替用品,包括奶粉、饮料等在内的6个月以内婴儿用食品将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促销,产品上也不得印有婴儿图片,违反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事实上,像雅培这样的乳企,其行为已经涉嫌违反《母乳代用品管理办法》。”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食品安全研究从业人员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这些乳企为了能在医院小卖部销售,故意贴上非卖品来逃避责任,打起法律的擦边球。
  业界有个说法,叫争抢婴儿第一口奶。大多数新生儿都有个习惯,第一口喝的是什么品牌的奶粉,以后就要一直喝,如果换了品牌,孩子很难适应。上述人士表示,“当前,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医院都被外资品牌奶粉所垄断,医院新生儿第一口奶多为外资品牌所把控,国产品牌无法挤入。”
  昨日,孩子已有3个月大的庄女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以前,她在上海某大医院做产前检查时,每次都会看到很多奶粉厂家的代表拿着用不透明袋装着的小包装奶粉与孕妇搭讪攀谈,并将袋中的奶粉赠送给孕妇。
  记者注意到,除了禁止生产企业的违规行为,《意见稿》明确禁止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与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和销售商的“合谋”。“医务营销中,洋品牌之所以牢牢盘踞在一二线城市的医院,关键在于他们在打点医务系统人员上很到位,面面俱到。”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国产品牌没有那么大的资本,所以竞争不过外资品牌。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市条码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