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二甲醚醚和丙炳还有液化气那种燃烧起来不会呛鼻子辣眼睛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一个从业7年的准资深人员关于醇基燃料的探讨和建议
下载积分:84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20:20:1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一个从业7年的准资深人员关于醇基燃料的探讨和建议.DOC
官方公共微信掺了二甲醚 液化气火小不经用
核心提示:      昨日,新都区大丰镇居民蔡恒良拿着液化气灶,到位于崇义桥街的一家厨具经营店,“这个灶具不对  
  昨日,新都区大丰镇居民蔡恒良拿着液化气灶,到位于崇义桥街的一家厨具经营店,“这个灶具不对劲,火苗太小了。”对此,老板石勇(化名)已见怪不怪,他翻出电钻和钻头,将液化气灶的火嘴钻了三四个来回,“好了,我把孔径钻大了。”说罢,石勇拖来一罐液化气,接好气管点燃,火苗蹿出二三十厘米高。
  从年初开始,石勇等20多位大丰镇的液化气经销商就陆续接到客户反映,提供的液化气不经用、火苗小,熏眼睛。经销商们纷纷怀疑液化气中掺杂了二甲醚。3月14号,一位经销商随机购买了一罐液化气,送往专业机构检验。3月21号,检验结果出炉:该样品不合格。其中C3C4(碳3碳4)烃类组分含量小于80%,二甲醚含量大于20%,而按照国家规定,明确禁止在液化石油气钢瓶中添加二甲醚。
  近日,成都商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成都商报记者 逯望一 摄影记者 张士博
  气从哪儿来?
  洋海·金火焰大丰液化石油气配送中心———以每公斤6.5元的价格卖给20余家液化气经销商———经销商以每公斤7.5元到8元的价格,卖给大丰镇的居民(平均每家经销商每月送气量达400罐左右)
  咋查出问题?
  居民频繁反映液化气有问题———21位经销商共同拿出3600元,将一罐液化气作为样品送去检测———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的国家石油天然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报告:该样品不合格,C3C4烃类组分含量小于国家标准,而二甲醚含量大于20%
  &&烦恼
  以前一罐气能蒸7袋面粉
  现在只能蒸两袋
  在成都商报记者随机走访的大丰镇20余家使用液化气的用户中,均存在火苗小、燃气不经用,甚至火苗熏眼睛的现象。由于种种问题的出现,使用液化气的居民纷纷找到供气的经销商。
  {1} 火苗小 一壶水烧半个多小时
  将灶炉开关打开,蓝色的火苗将火盖围了一圈,但就是冲不起来。自年初以来,大丰镇居民李小燕一直在为燃气火苗小而犯愁。“每天火就这么大点儿,换了新气,也没有啥变化。”谈话间,李小燕再次打开灶炉开关,眼巴巴地望着微弱的火苗,“每天煮饭炒菜,都很恼火,一壶热水要烧半个多小时。”
  {2} 不经用 蒸馒头的成本大增
  在大丰镇华美街的一家馒头铺面,由于每天要蒸大量包子馒头,燃气是生意的保障。店主胡新波使用的是13公斤一罐的液化气,大概是从两个月前开始,胡新波便觉得,每罐气越来越不经用。
  据他所说,以前一罐气可以蒸七袋面粉,现在只能蒸两袋。因此,胡新波现在都是一次性买三四罐。“如果突然没有了,好赶紧换一罐,要不然影响生意。”这直接导致胡新波在液化气成本上的投入大大增加。
  而对于同样使用13公斤一罐气的谭晓玉来说,由于每天使用时间较为固定,她的感觉更为明显。“家中只有一罐气,平时用来烧火煮饭,现在这个气除了火小之外,感觉没有以前的量足了。”谭晓玉说,以前一罐气可以用一个多月,现在顶多只能用20来天。”
  {3} 熏眼睛 严重时会流眼泪
  还有居民反映,家中的液化气在点燃火以后,靠近火苗会明显地感觉到眼睛被熏得刺痛,严重时会忍不住流眼泪。
  在居民杨钓家中,成都商报记者点燃灶炉,从火苗上向下看,眼睛像被滴入酒精一样,感觉不适。杨钓很肯定地说,以前根本不存在这种情况。
  &&检测
  经销商把液化气送检
  结果:不合格
  除了配送中心直销的部分液化气外,20余家经销商构成了大丰镇液化气铺货的主力军。而李志(化名)一个月送气量达到了上千罐,手里的客户有1400多户。
  今年3月份以来,随着客户关于液化气问题的反映愈发频繁,经营户纷纷认为,液化气中掺杂了二甲醚。以李志为主的经销商们经过商量,决定一起筹钱,将液化气送检。“检验费用是3600元,由其中21位经销商共同承担。”
  3月14号,李志到配送中心购买了一罐液化气,作为样品,送往了位于龙泉驿区的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以个人名义委托该院国家石油天然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5个工作日后(3月21号),检验结果出炉,检验报告显示:该样品所检项目不符合GB《液化石油气》标准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其中C3C4(碳3碳4)烃类组分含量小于80%,而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为大于或等于95%,此外,二甲醚含量大于20%,而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关于气瓶充装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禁止在液化石油气钢瓶中添加二甲醚。
  据该院国家石油天然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郭华介绍,液化气成分中,一般存有少量二甲醚,但比例一般不会超过1%,在炼造液化气及罐车充装运输过程中,都有可能混入少量二甲醚。“但含量大于20%,肯定属于人为添加。”郭华说。
  &&危害
  二甲醚混入液化气
  会腐蚀瓶阀胶圈 易燃气泄漏
  据郭华介绍,二甲醚属于国家推广的一种清洁能源,但必须要有专门的罐装器具,使用时也需要专门的炉灶,国家明确禁止在液化石油气中添加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是由于混入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气会腐蚀钢瓶阀门胶圈和灶具等,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成都商报记者在此次走访中发现,几乎所有受访用户使用的钢瓶瓶阀的橡胶圈,都出现变形变小的情况,“橡胶圈一旦被腐蚀,会导致密封不严,燃气泄漏,安全隐患也由此产生。”如今,大丰镇经销商在更换气罐的同时,都会同时更换橡胶圈。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销售民用灶炉中,只有天然气灶炉和液化气灶炉,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用什么样的气,主要是看灶炉的孔径,一般液化气孔径在0.6到0.8毫米之间,这种情况下,烧纯液化气都是正常的,但烧混入了二甲醚的液化气,由于分子结构和燃值不一样,会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就会出现刺眼刺鼻的气味。由于二甲醚燃值远低于液化气,液化气掺入二甲醚后热值会下降,这也是一些液化气“不经用”的主要原因。
  &&回应
  金火焰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称:
  “不掺二甲醚 企业将亏本”
  对于大丰镇居民所反映的情况,金火焰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廖红兵称,目前液化石油气中混入二甲醚,早已是行业的普遍现象,“现在不少气站都加了二甲醚。”
  廖红兵称,二甲醚于2005年开始在国内出现,由于技术水平低,产量低,因此成本也高,“那些年,1吨二甲醚和1吨液化气的价格几乎一样,谁都不会去添加。”
  近十年来,随着二甲醚产能的提高,成本降低,由于它本身是一种燃料,商家为了降低成本,纷纷往液化气里面掺杂二甲醚。“我添加了20%,卖6.5元1公斤,别人添加50%,卖6元钱1公斤,顾客肯定往他那里跑。”廖红兵说,大家都以添加二甲醚来降低成本,长此以往,整个市场价就已形成。现在如果要用纯液化气也可以,但高成本卖高价格,消费者难以接受,因此燃气企业承担不起。就目前来看,二甲醚4000元1吨,而液化气要7000多元1吨,基本上每吨存在3000元左右的差价。
  目前,关于混合气的使用,没有制定出掺杂标准,包括专门的炉具等。去年,洋海和金火焰两家燃气企业共同在大丰镇设立了一个液化气集中配送点,据廖红兵称,目前大丰镇经销商意见大,其中有个重要原因:与目前液化气的价格有关。一个新钢瓶的使用年限一般为8年,并且每4年要检测一次,“而如今这批经销商手中的钢瓶,存在大量的报废钢瓶。”廖红兵说,从今年开始,企业要求经销商陆续将报废钢瓶更换,由于更换一个投入的成本需要100多元,部分经销商不愿意,企业就决定为经销商承担一部分成本,因此3月以来,气价从原来的5.7元1公斤升成6.5元1公斤。
  “商家觉得燃气价格高了,才用二甲醚来给我们找麻烦。”廖红兵称。
掺了二甲醚 液化气火小不经用由用户自行发布,掺了二甲醚 液化气火小不经用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请自行分辨真伪。二甲醚以其优良的性质和丙炳还有液化气那种燃烧起来不会呛鼻子辣眼睛 - 米需爱网 - 老鼠爱大米,人人需要爱!
二甲醚以其优良的性质和丙炳还有液化气那种燃烧起来不会呛鼻子辣眼睛
标记不存在!
标记不存在!
标记不存在!页面&#x91载开启
页面&#x91载开启 欢&#x8光临本站,页面正在&#x91新载入,请稍候 ...您所在位置: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在会上表示,中西部地老保险基金出现资金缺口。
《每日经济新闻》(日)
《每经投资宝》
西安10家液化气站取样均检出二甲醚 7家掺入比例超40%
核心提示:
,因液化石油气泄漏发生爆炸的惨剧在全国各地屡有发生,而导致泄漏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一些不法商贩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价格更低的二甲醚,而二甲醚对钢瓶橡胶垫圈有腐蚀作用,易导致气瓶泄漏。
3月3日,西安西三环。陕西省西安市汉唐公证处工作人员对取样的10罐液化气钢瓶封签保管,并详细登记取样点、取样时间 &本报3&15报道组
3月3日,西安市西三环鱼斗路。在公证处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记者从陕西华亿石化有限公司液化气站购买5公斤液化气
3月3日,抽样的10罐液化气被送往陕西省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二站做成分分析
3月4日,陕西省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二站技术人员对液化气进行取样
3月4日,技术人员对液化气样品进行检测
陕西省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二站出具的检验报告
国家禁止掺入二甲醚,但其中7家掺入比例超40%
二甲醚对钢瓶橡胶垫圈有腐蚀作用,易导致气瓶泄漏
日,广东东莞一餐厅发生爆炸,1死20余伤,爆炸疑因液化气泄漏引发。2009年4月,西安市莲湖区一家液化气代售点发生爆炸,导致店主夫妻当场死亡,怀疑与液化气泄漏有关。
这些年来,因液化石油气泄漏发生爆炸的惨剧在全国各地屡有发生,而导致泄漏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一些不法商贩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价格更低的二甲醚,而二甲醚对钢瓶橡胶垫圈有腐蚀作用,易导致气瓶泄漏。国家明令禁止在液化石油气中添加二甲醚。新华社等诸多媒体虽屡有报道,但造假现象却一直禁而不绝。
&3&15&之前,本报记者对西安液化气市场进行调查,在公证人员的监督下,随机在10家液化气站进行了取样,检测结果令人震惊。
气罐泄漏爆炸事故元凶很多是二甲醚
各地有关液化气泄漏导致爆炸的事故频发,导致液化气泄漏的主要原因是垫圈被腐蚀老化导致漏气,或者软管破裂及工作人员调试、充装倒罐时发生爆炸。而导致橡胶垫圈被腐蚀老化的不是液化石油气,而是另外一种物质&&二甲醚。在诸多液化气罐泄漏引发爆炸的事故中,真正的元凶就是隐藏其中的二甲醚。
二甲醚,一种无色、具有轻微醚香味的气体,具有惰性、无致癌性,但有神经毒性,对橡胶有溶胀作用。
在液化石油气内掺入二甲醚,会导致液化气钢瓶的橡胶圈溶胀漏气,腐蚀钢瓶橡胶垫圈和连接灶具的橡胶管,易导致液化气钢瓶泄漏,产生安全隐患。
因此,早在2008年初,国家质检总局就明确要求,气瓶充装单位不得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
&3&15&来临之前,本报记者对西安市液化石油气市场调查发现,在液化石油气内违规掺入二甲醚已成为液化石油气销售市场公开的秘密。
记者随机对10家液化石油气站取样,送检结果显示,10个液化石油气样本中,均不同程度掺入了二甲醚,其中7家掺入量超过40%。检测人员震惊:这不是液化石油气里掺二甲醚,而是二甲醚里掺液化气。
液化石油气内掺有二甲醚
近一年来,在西安城南一城中村租房住的吴先生发现,买回来的液化石油气没有以前耐用了。
&以前一罐12公斤的液化石油气可以用一个多月近两个月,可现在不到一个月就用完了。&吴先生一开始认为,液化石油气不耐烧,是充装站点在充装时缺斤短两。
&后来有一次和朋友聊起来,才知道液化石油气不耐烧,是因为里面添加了二甲醚。&吴先生说,因为他的朋友曾在液化石油气站工作过,所以他对朋友的说法深信不疑。
对于吴先生所说液化石油气内掺有二甲醚的这一说法,曾经在城中村内代售过液化石油气的贺先生也表示认可。他说,&其实在液化石油气内掺入二甲醚,这在液化石油气销售市场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原因很简单,每吨二甲醚的价格,比每吨液化石油气的价格要便宜一半,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一些液化石油气经销商便以次充好,在液化石油气内掺入二甲醚,从中渔利。&
二甲醚虽然也可用作燃料,但在民用液化石油气内添加二甲醚是国家明文禁止的。
那么,真的如贺先生所言,西安市场上一些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点在违规向民用液化石油气内添加二甲醚吗?
均检出二甲醚
根据有关部门两年前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省共有液化气充装站点101家,而西安市液化气充装站点的数量占到全省的30%以上。
依照西安市质监局网站2011年底公布的液化气站点显示,西安有36家合法液化气充装站点,其中新城区1家、灞桥区5家、未央区8家、雁塔区4家、临潼区2家、长安区3家、蓝田县4家、周至县4家、户县4家、高陵县1家。
记者调查发现,西安市质监局网站公布的这些液化气站点大多分布于西安城郊,且均有独自的厂区,距离城中心最近的一个液化气站点是幸福中路的一家液化气站。
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记者对西安市场上的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点展开调查,并在陕西省西安市汉唐公证处公证员的全程监督公证下,随机对分布于灞桥区新筑、洪庆,新城区的韩森寨,雁塔区的三兆路、雁翔路附近,未央区未央宫街办、石化大道、西三环的鱼斗路附近及长安区滦镇、细柳等的10家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点的液化石油气进行了取样,并将这些样品送至陕西省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陕西省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二站进行检测。记者取样的这10家液化气充装站点都在质监局公布的36家合法单位名单里。
根据陕西省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陕西省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二站日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记者送检的10个液化石油气样品中,均被检出含有二甲醚。10个送检的液化石油气样品中,有7个样品被检出二甲醚含量超过40%,&有的已经远远超过了40%,这已经不是在液化石油气内掺入二甲醚了,而是在二甲醚中掺入液化石油气。&一位检验人员称,这样的检测结果简直难以置信,令人震惊。陕西省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二站站长汪长青表示,此次检测,依据GB《液化石油气》这一国家标准,该国标中明确规定,液化石油气中不允许人为加入除加臭剂以外的非烃类化合物,而二甲醚就属于非烃类化合物。很显然,依据国标,在液化石油气内掺入二甲醚是绝对不允许的,掺入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气可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商家挣昧心钱
二甲醚比液化气便宜一半
既然国家明令禁止民用液化石油气内掺入二甲醚,那为何西安市场掺混二甲醚的现象如此严重呢?
陕西一国营液化石油气公司部门负责人张先生说:&在液化石油气中掺混二甲醚,目的就是牟取暴利。&张先生说,近年来,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引发阀门漏气事故频发。2010年年初,广东等地就发生过多起因液化气掺混二甲醚引发泄漏的事故。
为此,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能源局、安监总局、工商总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液化石油气掺混二甲醚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要求依法查处违规添加的违法行为。在广东等地,往液化石油气中掺混二甲醚的行为最高可处10万元罚款,陕西省对于在液化石油气中掺混二甲醚的违规行为,也有严格的处罚措施,但似乎仍禁不住一些不法液化石油气销售商的掺假行为。
张先生说,往年液化石油气每吨的价格基本维持在5000元左右,自去年10月份至今,液化石油气每吨的出厂价格升为6000元,这一价格是自1982年以来液化石油气价格的最高值。成本价格增加后,销售利润空间自然会减少。
为了保证利润最大化,一些私营液化石油气销售商,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往液化石油气内掺入每吨价格仅约3000元的二甲醚。
掺入二甲醚
燃烧热量低不耐用
负责检测的技术人员称,二甲醚不但对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橡胶密封圈及连接灶具的橡胶管具有腐蚀作用,同时二甲醚的热值要远低于液化石油气。
据介绍,一公斤液化气充分燃烧能释放2.2万大卡的热量,而一公斤二甲醚只能释放1.6万至1.7万大卡的热量。也就是说,1公斤二甲醚的热量相当于0.61公斤液化气燃烧后释放的热量。但由于二甲醚中含有助燃化学成分,燃烧后看起来火很旺,这样就欺骗了消费者的眼睛。
&掺入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气,看着火势很旺,但因为热值不高,结果就是,液化石油气不耐用了。&检测人员介绍,假如纯液化石油气燃烧时,烧开一壶水需要5分钟,那么掺入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气燃烧时,烧开同样一壶水则可能需要七八分钟,甚至更长时间。
商家宣传安全用气却违规掺二甲醚
根据《西安市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规定》第九条规定,进入液化石油气站、库的工作人员必须穿防静电鞋和防静电服,严禁携带打火机、火柴和其他火种,不得使用能发火的工具;不得携带、使用非防爆型的无线通讯工具。然而在记者调查的这10家液化石油气站点中,个别站点竟然可以随意进出充装区。
3月3日下午3时许,记者前往位于西安城北石化大道的陕西实发石油化工产品销售公司液化气站,以购买液化石油气为由进入该站时,在未遇到任何阻挡,直接进入该站充装区。一名负责钢瓶充装的女性工作人员,在记者缴纳了40元购气费后,便安排其他人开始充装,在此过程中并未有人询问记者是否携带有打火机、火柴等,在给钢瓶充装液化石油气的过程中,记者距离充装设备的距离不足5米。
随后,在位于西安市三兆路的陕西省石油化工企业供应公司(液化气站)购买液化石油气时,交过购气费后,记者与工作人员一同进入充装区,在进入充装区前,另一工作人员提醒与记者同行的工作人员要关掉手机,随身不得携带打火机等物,但却并未要求记者关机,也未询问记者身上是否装有打火机等。
根据《西安市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规定》第十七条规定:严禁使用面包车、机动三轮摩托车运输液化石油气钢瓶。可在实际采访中,不时可以看到面包车、机动三轮摩托车满载液化石油气钢瓶。
在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办南街的陕西(西安)华悦能源工贸有限公司新筑液化气站购买液化石油气时,记者被禁止进入充装区,只能在充装区以外等候。
记者在等候过程中,看到这家液化石油气站院内的宣传栏上,有关于安全用气的警示提醒,其中还有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故的现场照片。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好像重视液化石油气使用安全的商家,其被送检的液化石油气样品中,检测出二甲醚的含量竟高达35.6%,这样的结果与其宣传栏内提醒他人安全用气的警示内容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甲醚比例越大
钢瓶橡胶垫圈腐蚀越厉害
2008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就下发了《关于气瓶充装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不得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对存在向液化石油气钢瓶中掺入二甲醚的充装单位要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定》进行处罚。
那么,国家质检总局为何禁止向液化石油气内掺入二甲醚呢?
陕西省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二站站长汪长青介绍,二甲醚为易燃气体,虽可作为新型燃料,但在与空气混合达到3%,就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气体,二甲醚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国家严禁在民用液化石油气内掺入二甲醚,最重要的是出于对民用液化石油气的安全考虑,二甲醚对橡胶具有溶胀性,长期使用掺入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气,会对钢瓶的橡胶密封装置、燃气炉灶橡胶管等造成一定的腐蚀,而且这种腐蚀难以发现,一旦发生微小泄漏,由于二甲醚的着火点低、燃烧速度快,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陕西省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二站接样室室主任张洋说。
二甲醚比例增大
阀门漏气几率增大
&可以这么说,在液化石油气内掺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这只钢瓶就等于是个不定时炸弹,可能随时会发生泄漏,从而引发闪爆。&采访时,一位负责检测的技术人员说。
国家燃气用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2007年底曾就二甲醚对液化石油气钢瓶橡胶密封装置腐蚀做过试验,结果显示液化石油气钢瓶掺入二甲醚易造成阀门漏气。实验中,将瓶阀橡胶密封圈在正戊烷、20%二甲醚和80%丙烷(液化石油气的成分)的混合液、50%二甲醚和50%丙烷混合液、二甲醚溶剂浸泡70小时并放置70小时后,原外径尺寸13.60mm的瓶阀橡胶密封圈外径尺寸分别缩小0.06mm、0.70mm、0.82mm和0.90mm。实验数据表明,随着掺混二甲醚含量的加大,瓶阀橡胶密封圈的外形尺寸在逐渐收缩,其密封性能降低,容易产生漏气现象。而用掺有20%二甲醚和80%丙烷的混合液浸泡后的瓶阀橡胶密封圈,其质量损失率已超过标准要求的10%,且随着掺混二甲醚的含量增加,其质量损失率也在继续增大。
技术人员说,这个实验的结果是,液化石油气钢瓶瓶阀漏气的几率随着掺入二甲醚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出现漏气的时间也随着掺入二甲醚比例的增大而缩短。
10栋租住楼
近200个液化气瓶
据了解,虽然西安市目前新建小区均使用了天然气,但在城中村、老旧小区及一些小型火锅店、餐饮店内,液化石油气仍作为主要燃料在使用。
3月8日下午,记者在西安南郊沙井村走访,液化石油气是居民日常生活做饭使用的主要燃料。在一栋6层高的民房内,除一层为房东一家居住外,2至6层每层8个房间均为租客居住,记者从2层数至6层,共发现20个12公斤装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在之后走访9栋城中村自建租住楼内,记者共数出近200个液化石油气钢瓶。虽然液化石油气在沙井村内使用比较普遍,但多数使用者对于液化石油气钢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不十分了解,而对于液化石油气内添加二甲醚易使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的说法,大多数人表示从未听说过。
记者走访西安东南西北多个地段发现,除一些城中村、郊区农村外,城区沿街门店的中小型餐馆使用的都是液化气,液化气钢瓶遍布西安的大街小巷。
西安城南的一个麻辣烫馆,一到晚上几乎座无虚席,每个桌子底下都有一个小型液化气罐,顾客用餐的时候,根本不会意识到脚下的这个气罐有没有危险,&好多吃饭的地方都用液化气啊,有啥危险的!&3月8日晚,一名正在吃麻辣烫的顾客称,他家就在附近,家里也用液化气,感觉没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城区的餐饮聚集区及有城中村的地方外,西安市城乡接合部、乡镇及广大农村也普遍使用煤气(液化气)作为主要燃料。
液化气中掺假侵犯消费者权益威胁公共安全
对于此次送检的10个液化石油气样品检测后均检出二甲醚这一情况,陕西庄威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兴武认为,单从检测结果来看,向液化石油气内掺入二甲醚,在西安的液化石油气销售行业内似乎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已不能简单地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去谈论这一普遍存在的违规行为。
&一般提到消费者权益,仅代表一个个体权益,而向液化石油气内添加二甲醚,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其受侵害的不单是个体,而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安全。&周兴武表示,向液化石油气内掺入二甲醚,气瓶充装单位不但对消费者存在欺诈行为,同时这种违规行为也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威胁,一个个流向市场的掺混有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气钢瓶,不但威胁着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对其他市民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这种隐性的安全隐患,若诱发安全事故,其危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影响范围之广,危害之严重是任何人都难以预料的。
因此,对于这种有可能侵害公众安全权益的行为,国家公权机关应提前介入调查,如果存在产品质量问题,质监部门应对在液化石油气内违规掺入二甲醚的生产机构进行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足以造成社会公共安全事故的,公安机关应依据刑法介入调查。本报3&15报道组文/图
//content_8529953.htm
相关新闻:
延伸阅读:
Copyright (C) 2014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
400-889-0008一、认识二甲醚二甲醚又称甲醚,简称DME。二甲醚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或压缩液体,具有轻微醚香味。易燃,在燃烧时略带光亮,燃烧热()为1455kJ/mol。下DME具有惰性,不易自动氧化,无腐蚀、无致癌性。其燃烧时火焰略带亮光。二甲醚作为一种基本,由于其良好的易压缩、冷凝、汽化特性,使得二甲醚在制药、、农药等化学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作为民用燃料气,其储运、燃烧安全性,预混气热值和等性能指标均优于石油液化气,可作为城市管道煤气的调峰气、液化气掺混气。由于石油资源短缺、资源丰富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二甲醚作为从成的清洁燃料而日益受到重视,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竞相开发的性能优越的碳一化工产品。二、二甲醚作为燃料的应用DME具有燃料的主要性质,其热值约为64.686MJ/m3,且其本身含氧量为34.8%,能够充分燃烧,不析碳、无残液,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以前主要由于其成本较高、生产及应用研究深度以及替代积极性等问题限制了在燃料领域的应用。二甲醚是一种无色、无毒、无致癌性、腐蚀性小的产品,并且燃烧性能好,热效率高,燃烧过程中无残渣、无黑烟,CO、NO排量低,二甲醚还可掺入石油液化气、煤气或天然气混烧并能提高,≥95%二甲醚可直接作为替代液化气的燃料使用。作为液化气替代产品的二甲醚,具有价格便宜、无污染、安全性高等特点。我公司生产的二甲醚已经在公司内部进行试点,取的成功。但是最近发现燃烧过程中发现燃烧后出现辣眼的现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原因分析。三、二甲醚燃烧后辣眼的原因分析二甲醚燃烧方程式为:CH3OCH3+3O2→2CO2+3H2O从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其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完全燃烧是不会产生异味的。有异味说明二甲醚内含有杂质的存在。从以下杂质中予以分析:1、二甲醚中含有微量的氨氨气不能在空气里燃烧,但能在纯氧里燃烧,发生如下反应:4NH3+3O2 2N2+6H2O氨气燃烧生产氮气和水,没有刺激性气体产生。我们可以做实验予以证明。我们分别对二甲醚球罐不凝气和二甲醚进行取样分析分析结果如下二甲醚球罐不凝气二甲醚检测管未检出未检出氨检测仪未检出未检出注:二甲醚采用气化后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公司生产的二甲醚中未发现含有氨气,不是此原因造成燃烧后辣眼。2、二甲醚中含有硫化氢硫化氢和氧气燃烧,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是生成单质硫,在氧气足量的情况下是生成二氧化硫。氧气不足:2H2S+O2→2S+2H2O氧气充足:2H2S+3O2→2SO2+2H2O由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当氧气不足时燃烧可以产生二氧化硫气体。而二氧化硫是最常见的。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人通过呼吸系统或者眼睛接触后会产生不适的感觉。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所以二甲醚中含有硫化氢是产生辣眼的原因之一。3、二甲醚中含有甲醇下表是11月份二甲醚球罐分析数据:二甲醚分析月报分析项目& & & & & & & & & & & & & &
取样地点二甲醚质量分数甲醇质量分数水分取样时间≥99.0%≤0.5%≤0.3%二甲醚A罐99.680.290.03二甲醚B罐99.640.340.02二甲醚A罐99.760.20 0.04二甲醚A罐99.890.09 0.02二甲醚B罐99.90 0.08 0.02二甲醚B罐99.870.10 0.03二甲醚B罐99.930.05 0.02二甲醚B罐99.850.10 0.05二甲醚A罐99.850.10 0.05二甲醚B罐99.940.04 0.02二甲醚B罐99.790.18 0.03二甲醚A罐99.780.20 0.02二甲醚A罐99.880.07 0.05通过对上表的总结发现,二甲醚中甲醇的含量都在控制指标≤0.5%以内,最小为0.07%,最大为0.34%。含量都不是很大。甲醇完全燃烧热化学方程式2CH3OH+3O2→2CO2+4H2O甲醇不完全燃烧热化学方程式2CH3OH+2O2→2CO+4H2O由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不管是完全燃烧还是不完全燃烧,产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均无刺激性气体产出,故二甲醚中的甲醇也不是产生辣眼的原因。
仪器采购指南:&&&&
&&回复于: 16:18:54
你放鞭炮时候辣眼睛么?如果不辣,就不是硫化氢造成的原文由 霹雳虎(wuweicheng85) 发表:一、认识二甲醚二甲醚又称甲醚,简称DME。二甲醚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或压缩液体,具有轻微醚香味。易燃,在燃烧时略带光亮,燃烧热()为1455kJ/mol。下DME具有惰性,不易自动氧化,无腐蚀、无致癌性。其燃烧时火焰略带亮光。二甲醚作为一种基本,由于其良好的易压缩、冷凝、汽化特性,使得二甲醚在制药、、农药等化学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作为民用燃料气,其储运、燃烧安全性,预混气热值和等性能指标均优于石油液化气,可作为城市管道煤气的调峰气、液化气掺混气。由于石油资源短缺、资源丰富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二甲醚作为从成的清洁燃料而日益受到重视,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竞相开发的性能优越的碳一化工产品。二、二甲醚作为燃料的应用DME具有燃料的主要性质,其热值约为64.686MJ/m3,且其本身含氧量为34.8%,能够充分燃烧,不析碳、无残液,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以前主要由于其成本较高、生产及应用研究深度以及替代积极性等问题限制了在燃料领域的应用。二甲醚是一种无色、无毒、无致癌性、腐蚀性小的产品,并且燃烧性能好,热效率高,燃烧过程中无残渣、无黑烟,CO、NO排量低,二甲醚还可掺入石油液化气、煤气或天然气混烧并能提高,≥95%二甲醚可直接作为替代液化气的燃料使用。作为液化气替代产品的二甲醚,具有价格便宜、无污染、安全性高等特点。我公司生产的二甲醚已经在公司内部进行试点,取的成功。但是最近发现燃烧过程中发现燃烧后出现辣眼的现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原因分析。三、二甲醚燃烧后辣眼的原因分析二甲醚燃烧方程式为:CH3OCH3+3O2→2CO2+3H2O从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其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完全燃烧是不会产生异味的。有异味说明二甲醚内含有杂质的存在。从以下杂质中予以分析:1、二甲醚中含有微量的氨氨气不能在空气里燃烧,但能在纯氧里燃烧,发生如下反应:4NH3+3O2 2N2+6H2O氨气燃烧生产氮气和水,没有刺激性气体产生。我们可以做实验予以证明。我们分别对二甲醚球罐不凝气和二甲醚进行取样分析分析结果如下二甲醚球罐不凝气二甲醚检测管未检出未检出氨检测仪未检出未检出注:二甲醚采用气化后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公司生产的二甲醚中未发现含有氨气,不是此原因造成燃烧后辣眼。2、二甲醚中含有硫化氢硫化氢和氧气燃烧,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是生成单质硫,在氧气足量的情况下是生成二氧化硫。氧气不足:2H2S+O2→2S+2H2O氧气充足:2H2S+3O2→2SO2+2H2O由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当氧气不足时燃烧可以产生二氧化硫气体。而二氧化硫是最常见的。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人通过呼吸系统或者眼睛接触后会产生不适的感觉。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所以二甲醚中含有硫化氢是产生辣眼的原因之一。3、二甲醚中含有甲醇下表是11月份二甲醚球罐分析数据:二甲醚分析月报分析项目& & & & & & & & & & & & & &
取样地点二甲醚质量分数甲醇质量分数水分取样时间≥99.0%≤0.5%≤0.3%二甲醚A罐99.680.290.03二甲醚B罐99.640.340.02二甲醚A罐99.760.20 0.04二甲醚A罐99.890.09 0.02二甲醚B罐99.90 0.08 0.02二甲醚B罐99.870.10 0.03二甲醚B罐99.930.05 0.02二甲醚B罐99.850.10 0.05二甲醚A罐99.850.10 0.05二甲醚B罐99.940.04 0.02二甲醚B罐99.790.18 0.03二甲醚A罐99.780.20 0.02二甲醚A罐99.880.07 0.05通过对上表的总结发现,二甲醚中甲醇的含量都在控制指标≤0.5%以内,最小为0.07%,最大为0.34%。含量都不是很大。甲醇完全燃烧热化学方程式2CH3OH+3O2→2CO2+4H2O甲醇不完全燃烧热化学方程式2CH3OH+2O2→2CO+4H2O由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不管是完全燃烧还是不完全燃烧,产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均无刺激性气体产出,故二甲醚中的甲醇也不是产生辣眼的原因。
&&回复于: 21:26:09
楼主的这个试验过程,看似面面俱到,却没有找到二甲醚燃烧辣眼的原因,但是辣眼的现象时确实存在的,楼主才会去做这个试验与分析对吧?我来试着解答一下,或许可以帮楼主解决问题:“二甲醚二甲醚又称甲醚、木醚,简称DME,在加热条件下可分解成甲烷、乙烷、甲醛等”甲醛,明白了吗?在对方劣质密度板的仓库里,同样会有辣眼睛的感觉,那罪魁祸首也是甲醛。
&&回复于: 13:28:27
MDE燃烧产生刺眼辣鼻应为多因素促成。灶具不当,MDE受热部分分解放出甲醛。液化石油气掺混的MDE比例不科学,使密度大、燃点高的部分MDM离焰与空中二氧化碳生成氧甲基乙酸。加之略质MDE自身的怪味杂质,在不能使MDE充分燃烧的条件下产生了刺鼻辣眼等问题。采用专用灶具、使液化石油气与MDE科学配比、添加专用的助燃剂,完全使MDE充分燃烧,MDE燃烧后的刺鼻辣眼应不成问题了。掺了二甲醚 液化气火小不经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从年初开始,石勇等20多位大丰镇的液化气经销商就陆续接到客户反映,提供的液化气不经用、火苗小,熏眼睛。经销商们纷纷怀疑液化气中掺杂了二甲醚。3月14号,一位经销商随机购买了一罐液化气,送往专业机构检验。3月21号,检验结果出炉:该样品不合格。其中C3C4(碳3碳4)烃类组分含量小于80%,二甲醚含量大于20%,而按照国家规定,明确禁止在液化石油气钢瓶中添加二甲醚。
&p class=&detailPi新都区大丰镇部分居民反映,使用的液化气火苗小昨日,新都区大丰镇居民蔡恒良拿着液化气灶,到位于崇义桥街的一家厨具经营店,“这个灶具不对劲,火苗太小了。”对此,老板石勇(化名)已见怪不怪,他翻出电钻和钻头,将液化气灶的火嘴钻了三四个来回,“好了,我把孔径钻大了。”说罢,石勇拖来一罐液化气,接好气管点燃,火苗蹿出二三十厘米高。从年初开始,石勇等20多位大丰镇的液化气经销商就陆续接到客户反映,提供的液化气不经用、火苗小,熏眼睛。经销商们纷纷怀疑液化气中掺杂了二甲醚。3月14号,一位经销商随机购买了一罐液化气,送往专业机构检验。3月21号,检验结果出炉:该样品不合格。其中C3C4(碳3碳4)烃类组分含量小于80%,二甲醚含量大于20%,而按照国家规定,明确禁止在液化石油气钢瓶中添加二甲醚。近日,成都商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调查。成都商报记者 逯望一 摄影记者 张士博气从哪儿来?洋海·金火焰大丰液化石油气配送中心———以每公斤6.5元的价格卖给20余家液化气经销商———经销商以每公斤7.5元到8元的价格,卖给大丰镇的居民(平均每家经销商每月送气量达400罐左右)
咋查出问题?居民频繁反映液化气有问题———21位经销商共同拿出3600元,将一罐液化气作为样品送去检测———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的国家石油天然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报告:该样品不合格,C3C4烃类组分含量小于国家标准,而二甲醚含量大于20%&&烦恼以前一罐气能蒸7袋面粉现在只能蒸两袋在成都商报记者随机走访的大丰镇20余家使用液化气的用户中,均存在火苗小、燃气不经用,甚至火苗熏眼睛的现象。由于种种问题的出现,使用液化气的居民纷纷找到供气的经销商。{1} 火苗小 一壶水烧半个多小时将灶炉开关打开,蓝色的火苗将火盖围了一圈,但就是冲不起来。自年初以来,大丰镇居民李小燕一直在为燃气火苗小而犯愁。“每天火就这么大点儿,换了新气,也没有啥变化。”谈话间,李小燕再次打开灶炉开关,眼巴巴地望着微弱的火苗,“每天煮饭炒菜,都很恼火,一壶热水要烧半个多小时。”{2} 不经用 蒸馒头的成本大增在大丰镇华美街的一家馒头铺面,由于每天要蒸大量包子馒头,燃气是生意的保障。店主胡新波使用的是13公斤一罐的液化气,大概是从两个月前开始,胡新波便觉得,每罐气越来越不经用。据他所说,以前一罐气可以蒸七袋面粉,现在只能蒸两袋。因此,胡新波现在都是一次性买三四罐。“如果突然没有了,好赶紧换一罐,要不然影响生意。”这直接导致胡新波在液化气成本上的投入大大增加。而对于同样使用13公斤一罐气的谭晓玉来说,由于每天使用时间较为固定,她的感觉更为明显。“家中只有一罐气,平时用来烧火煮饭,现在这个气除了火小之外,感觉没有以前的量足了。”谭晓玉说,以前一罐气可以用一个多月,现在顶多只能用20来天。”{3} 熏眼睛 严重时会流眼泪还有居民反映,家中的液化气在点燃火以后,靠近火苗会明显地感觉到眼睛被熏得刺痛,严重时会忍不住流眼泪。在居民杨钓家中,成都商报记者点燃灶炉,从火苗上向下看,眼睛像被滴入酒精一样,感觉不适。杨钓很肯定地说,以前根本不存在这种情况。&&检测经销商把液化气送检结果:不合格除了配送中心直销的部分液化气外,20余家经销商构成了大丰镇液化气铺货的主力军。而李志(化名)一个月送气量达到了上千罐,手里的客户有1400多户。今年3月份以来,随着客户关于液化气问题的反映愈发频繁,经营户纷纷认为,液化气中掺杂了二甲醚。以李志为主的经销商们经过商量,决定一起筹钱,将液化气送检。“检验费用是3600元,由其中21位经销商共同承担。”3月14号,李志到配送中心购买了一罐液化气,作为样品,送往了位于龙泉驿区的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以个人名义委托该院国家石油天然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5个工作日后(3月21号),检验结果出炉,检验报告显示:该样品所检项目不符合GB《液化石油气》标准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其中C3C4(碳3碳4)烃类组分含量小于80%,而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为大于或等于95%,此外,二甲醚含量大于20%,而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关于气瓶充装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禁止在液化石油气钢瓶中添加二甲醚。据该院国家石油天然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郭华介绍,液化气成分中,一般存有少量二甲醚,但比例一般不会超过1%,在炼造液化气及罐车充装运输过程中,都有可能混入少量二甲醚。“但含量大于20%,肯定属于人为添加。”郭华说。&&危害二甲醚混入液化气会腐蚀瓶阀胶圈 易燃气泄漏据郭华介绍,二甲醚属于国家推广的一种清洁能源,但必须要有专门的罐装器具,使用时也需要专门的炉灶,国家明确禁止在液化石油气中添加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是由于混入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气会腐蚀钢瓶阀门胶圈和灶具等,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成都商报记者在此次走访中发现,几乎所有受访用户使用的钢瓶瓶阀的橡胶圈,都出现变形变小的情况,“橡胶圈一旦被腐蚀,会导致密封不严,燃气泄漏,安全隐患也由此产生。”如今,大丰镇经销商在更换气罐的同时,都会同时更换橡胶圈。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销售民用灶炉中,只有天然气灶炉和液化气灶炉,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用什么样的气,主要是看灶炉的孔径,一般液化气孔径在0.6到0.8毫米之间,这种情况下,烧纯液化气都是正常的,但烧混入了二甲醚的液化气,由于分子结构和燃值不一样,会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就会出现刺眼刺鼻的气味。由于二甲醚燃值远低于液化气,液化气掺入二甲醚后热值会下降,这也是一些液化气“不经用”的主要原因。&&回应金火焰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称:“不掺二甲醚 企业将亏本”对于大丰镇居民所反映的情况,金火焰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廖红兵称,目前液化石油气中混入二甲醚,早已是行业的普遍现象,“现在不少气站都加了二甲醚。”廖红兵称,二甲醚于2005年开始在国内出现,由于技术水平低,产量低,因此成本也高,“那些年,1吨二甲醚和1吨液化气的价格几乎一样,谁都不会去添加。”近十年来,随着二甲醚产能的提高,成本降低,由于它本身是一种燃料,商家为了降低成本,纷纷往液化气里面掺杂二甲醚。“我添加了20%,卖6.5元1公斤,别人添加50%,卖6元钱1公斤,顾客肯定往他那里跑。”廖红兵说,大家都以添加二甲醚来降低成本,长此以往,整个市场价就已形成。现在如果要用纯液化气也可以,但高成本卖高价格,消费者难以接受,因此燃气企业承担不起。就目前来看,二甲醚4000元1吨,而液化气要7000多元1吨,基本上每吨存在3000元左右的差价。目前,关于混合气的使用,没有制定出掺杂标准,包括专门的炉具等。去年,洋海和金火焰两家燃气企业共同在大丰镇设立了一个液化气集中配送点,据廖红兵称,目前大丰镇经销商意见大,其中有个重要原因:与目前液化气的价格有关。一个新钢瓶的使用年限一般为8年,并且每4年要检测一次,“而如今这批经销商手中的钢瓶,存在大量的报废钢瓶。”廖红兵说,从今年开始,企业要求经销商陆续将报废钢瓶更换,由于更换一个投入的成本需要100多元,部分经销商不愿意,企业就决定为经销商承担一部分成本,因此3月以来,气价从原来的5.7元1公斤升成6.5元1公斤。“商家觉得燃气价格高了,才用二甲醚来给我们找麻烦。”廖红兵称。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2/28 09:30
02/28 09:29
02/28 09:30
02/28 09:29
02/28 09:30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02638
播放数:261310
播放数:384915
播放数:285095
48小时点击排行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152 second(s), 3 db_queries,
0 rpc_queri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丙二醇二甲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