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肇东市市东发乡增收村占地一亩地能给多少钱?

欢迎光临中共肇东市宣传部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宣传教育 〉〉社会宣传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记肇东市东发乡农民企业家李田有
&&& 一池碧水,洒满夕阳的余辉;粼粼波光,倒映着婆娑的垂柳。归巢的鸟儿,在林间演奏和谐的交响;怒放的鲜花,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三五成群的人们,漫步林荫道上,抑或在健身器材上做着各种锻炼……
&&& 一望无际绿油油的庄稼提醒人们,这里不是闹市的公园;不时响起的鸡鸣狗叫告诉人们,这里不是城市的健身广场。这里是肇东市东发乡增收村的“世纪田园”,是为农民免费提供休闲健身、文化娱乐的农村公园。
&&& 面对这风景如画园林式建筑,看着村民们脸上怡然自得的笑容,我们不得不感佩这公园的创建人
――东发乡农民企业家李田有。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佩,走近李田有……
&&& 一、创 业 篇
&&& 李田有的祖籍在山东省临沂县,当年,他的祖父怀着致富的梦想,带着家眷随着闯关东的大军,来到了黑龙江。1962年,李田有出生在肇东市东发乡通江村。他读完小学后,当农民,后来又去部队当了兵。
&&& 1984年,肇东市政府决定,将东发乡松花江国防大坝以外通江村的三个自然屯整体搬迁,移民到坝内乡镇的村屯安置,使这里的农民免遭连年洪涝灾害。李田有的家被迁移落户到东发乡的增收村。由于连年遭受洪涝灾害,加之举家搬迁,背井离乡,家中已经是一贫如洗。
&&& 穷则思变,物极必反。当时,刚从部队转业回乡的李田有,带着军人那股冲锋陷阵精神,凭着青年人的血气方刚,满怀着致富的激情来到了省城哈尔滨。他决心从零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
&&& 进城后,由于手中没有本钱,他只能做摆摊卖菜的小生意,每天能有二、三十元的收入,解决了养家糊口的问题。接着,他租了房子,把爱人和孩子接到了哈市,他用自己的实践初步证实了自己的生存能力。为了能够多赚钱,他把自行车改成了三轮车,后边装上了车斗,一车菜至少装几百斤甚至千斤。1987年冬天,哈市的韭菜销售很快,一次,他从动力区的木家沟村装了530斤韭菜,30公里的路程,又遇上顶风,他每蹬一圈脚踏板,都要几乎使尽全身的力气。在那零下30度严冬,他竟累得大汗淋漓,汗水浸透了棉衣棉裤,外面了结一层冰霜,冻成了硬盖,衣服碰到车架上嘎嘎作响。当他把韭菜拉到菜市场时,他几乎连下车的力气都没有了。这样,他风雨无阻,连年拼搏,在菜市场上一干就是五年!虽然收入很微薄,但他靠自己省吃俭用,手中有了一点积蓄,总算是在拥有几百万人口的省城站稳了脚跟。
&&& 1988年,他经朋友介绍,到哈市的一家房屋拆迁公司作了一名力工。月工资加上奖金、分成,收入要比在市场上卖菜多一些。使他没有想到的是,两年的拆迁工作,竟成了他人生的一大转折。他在房屋拆迁队伍里虽然是个新兵,但他悉心学习,潜心钻研,很快就掌握了拆迁工程的施工、预算等全部技术规程和具体操作方式、方法,并由力工当上了班长、队长。他领导的队伍所承担的工程,进度快,质量好,深受甲方用户的好评,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在哈市的房屋拆迁同行中,小有名气。哈市拆迁市场上的熟人和朋友也越来越多,主动承包给他拆迁工程的用户也逐渐多起来。1991年,他开始组织人员自己揽活承包拆迁工程。当年,净挣10万多元,他捞到了进入省城以来的第一桶金。1993年,他组建了自己的拆迁公司,即哈尔滨市昌友拆除有限公司。拆迁工作政府要求高,政策性强,时间性强。他出身农家,成长在部队,他以农民的纯朴、善良和诚实,以解放军战士的坚强、果敢和英勇顽强,再加上他娴熟的业务能力,每承接一项工程,他都能够做到保质、保量、保工期的出色地完成任务。他先后组建过房屋拆迁公司、园林绿化公司,最后合并创办了哈尔滨昌友城市园林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设园林绿化、房屋拆迁、路桥建筑、房屋建筑、装饰装潢等五个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高级管理人员24人,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45人,员工520人。
&&& 二、扶 贫 篇
&&& 一般说来,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对社会的贡献大体有两个方面:一是为国家财政创造税源,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二是为社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和谐。对于李田有,应该要再加上一条:就是对家乡还没有富起来的那些穷哥们儿的无私救助!
&&& 李田有富了,成了大老板,当了董事长。但他没有失去农民的纯朴善良本色,没有丢掉解放军战士的优良品质,没有忘记还没有脱贫致富的乡亲们。他常说,我一个人富了,不等于所有的农民都富了。就像打仗,一个阵地拿下来了,不等于整个战役就胜利了。
&&& 李田有是从贫寒的家境中成长的,心里最了解贫苦人的难处,体会受困者的心境,深深理解处于贫困境况中的人要去改变现状和渴求帮助的迫切心情。东发乡人均耕地少,种地收入有限,只能解决温饱;农村剩余劳力多,农民外出打工活难找,钱难要。李田有组建公司以来,只要自己的公司有工程,他都亲自回家乡招工,尽量安排家乡的农民来干。原通江村农民宋祥山,没有承包田,妻子离婚,家里有两个不懂事的孩子和年迈的老母亲。破碎的家境,失业的痛苦,使他陷入绝境,精神受到了严重的刺激,他一度丧失了生活的信心。李田有把他安排到自己的公司工作,并给他安排了住房。宋祥山有了工作,有了固定的收入,精神好了,病也好了。现在,宋祥山在世纪田园当电工,并在东发乡政府所在地买了两间新房,妻子又回到了他的身边,两个孩子也长大了,一个参加了工作,一个上学,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多年来,李田有先后在自己的企业里安排东发乡农民就业累计达1000多人次,现在已经有100多人在他的公司里成为技术骨干力量或部门负责人。&
&&& 为了让本乡无地或少地的农民都能种上地,李田有把自己承包的沿江套子里的五荒地,全部承包给贫困户耕种。1995年,原通江村农民王信,承包了李田有的200亩荒地和150亩鱼池,第一年就遭受了洪涝灾害,粮食颗粒无收,鱼池里的鱼也随水跑光了。本来王信家就是个困难户,这一年赔了两万多元,总共欠了5万多元外债,生活陷入了困境。李田有不但连续四年没收王信家的承包费,还主动借款给王信购买鱼苗、种子和化肥。无私的援助,使王信一家人很受感动,也受到了巨大的激励。王信一家辛勤劳作,苦心经营。为了多赚钱,他们经常起大早,爬半夜,把自家养的鱼运到哈尔滨市场上出售。这样,王信不但还清了5万元外债,还盖上了新房,有了存款,成了富裕户。这些年来,李田有免收农民的承包费累计达50多万元,借款给农民购买种子、化肥款累计达多150多万元,有的至今还没有还。
&&& 三、奉 献 篇
&&&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此话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可李田有做到了,他用自己的爱,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奉献的赞歌。
&&& 1995年,东发乡重建敬老院,院只有一台电视机,40多位老人挤在一间屋里看电视。李田有知道了这件事后,主动出资购买了14台电视机和影碟机,每个房间都安上了电视。同时,他还为每位老人更换了新的被褥,大大改善了敬老院老人的生活条件。他每年春节期间都回到东发看望敬老院的老人,并给敬老院带去吃的、用的,还给老人压岁钱。
&&& 2004年,东发乡政府至增收村的五公里沙石路因多年失修,严重翻浆破损,车辆无法通行。他主动出资28万元,重修了这条公路。2006年,他又出资10万元,维修了增收村至张九岭屯的五公里沙石路,解决了该屯100多农户出行难的问题。2007年,为确保东发乡与哈市松北区万宝路接通并达到硬化标准,在国家投资不足,乡里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他主动垫资40万元,捐资10万元,重新修筑了这段5.8公里的硬面路,为东发至哈尔滨道路畅通工程再做贡献。
&&& 东发乡农民以种植水稻为主产作物,昔阳村的水田,引用松花江主干渠大干线的水,其中有三公里支线因多年淤积已不能通水,1500多亩耕地因渴水无法插秧。李田有知道后,出资15万元,从哈市租来了挖沟机,彻底疏通了这条引水渠,解决了两个自然屯农民种水稻的一个大难题。
&&& 李田有利用自己承包的废弃地,累计投资1500多万元,先后在东发乡的增收村和昔阳村建设了两处集科技示范推广、农村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园林式农场,成为肇东市建设观光农业园区的典范。农场采用了先进的盐碱地造林技术,已经成功植树4万多株,种植高产水稻500多亩,驯化养鱼水面300多亩,引进优质新品种鱼两个。园区内树木成荫,稻菽飘香,鸟鸣鱼跃,环境优雅,体育、娱乐设施俱全,真正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庄园,当地农民们亲切地称它为:“世纪田园”。&
&&& 李田有无论在东发乡还是在哈尔滨市,都是很有名的扶残助残模范。 1991年,他出资给道里区太平镇的6户弱智人家盖了两栋砖房,买了100多头猪崽。2000年,他给我省参加世界曲棍球比赛的4名哈尔滨残疾人,每人每月开400元的资助费。从2001年至2002年,他连续两年参与了文化助残活动,共出资6.5万元为残疾人订阅了600套书刊杂志。在他的企业里,凡是残疾人能干的工作,他都尽量安排。多年来,他先后安排过15名残疾人就业,并出资5万元帮助了3名残疾儿童上学或学习专业技术。2008年四川省汶川县“5.12”大地震发生后,他不但自己带头捐款18万元,还积极动员公司员工为灾区捐款。
&&& 多年来,李田有累计捐资300多万元,受到了各级政府表彰。2005年,他被中国民族文化促进会授予“中国公益之星”,被中国残联办公厅授予“爱心增刊,文化助残”先进个人。2007年,他被评选为绥化市“十大和谐模范”、全省“百名和谐之星”;同年,他被选举为肇东市第六届政协常委,肇东市工商联副主席,被肇东市政协评选为优秀政协委员,他的先进事迹被肇东市电视台录制成专题宣传片,广泛宣传。
&&& 致富的路,又短又长/祖祖辈辈孕育了多少梦想/几多憧憬/几多彷徨/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为农民指明了致富方向//李田有,农民的脊梁/小康路上他创造了辉煌/第三产业/务工经商/历尽千辛万苦/自己富了不忘回报家乡//李田有,奉献的榜样/建设家乡贡献力量/开渠修路/扶残助学/敬老爱小帮贫困/构建和谐社会的光辉榜样……
&&& 这是2008年春节,肇东市政协委员新春联欢会上的一首歌,它唱出了人们对李田有的赞颂。而不善言谈的李田有却说:我不想做任何人的榜样,我做的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是我认为是应该做的,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中共肇东市委宣传部 主办
地址:肇东市行政办公中心12楼
邮编:151100 电话: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黑龙江省肇东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doc5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黑龙江省肇东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年)
黑龙江省肇东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
肇东市人民政府
  肇东市位于松嫩平原腹地,松花江北岸,地处“寒地黑土”绿色农业区。南距省会哈尔滨53公里,北距油城大庆74公里,处在哈尔滨都市经济圈和哈大齐工业走廊内。全市耕地面积378万亩,草原150万亩,林地70万亩,水面26万亩,盛产玉米、水稻、瓜菜,是国家商品粮和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是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国家级“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全国奶牛优势产业区、全国畜牧百强县、全国科普示范县、中国玉米综合开发利用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市、东北十强县、全省十强县、全省平安市、全省文明城市标兵,是黑龙江省唯一进入全国百强的市(县)。2009年6月、9月,胡锦涛总书记、习近平副主席先后到肇东市视察,对肇东市农业生产给予充分肯定。
  肇东市委、市政府深刻把握现代农业的理论内涵,特别是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习近平副主席视察肇东市时的重要批示精神,围绕打造生态和谐发达新肇东,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聘请农科院、省水利勘察设计院专家,组织业务部门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屯和地块,与农民进行全方位的座谈和前期准备工作。根据地理位置、农业发展现状、地力条件,顺应农民意愿,制定了未来5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规划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4+1”发展战略(玉米、水稻、蔬菜、奶牛四大优势产业+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坚持玉米提升单产,水稻扩大面积、蔬菜注重设施、奶牛发展小区,构建绿色食品产业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肇东市东发乡增收村占地一亩地能给多少钱?_百度知道
肇东市东发乡增收村占地一亩地能给多少钱?
村民小组,应予支持。法律依据是。征地之前户口就已经是原籍集体(农户)户口的就应该分,决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已经收到的土地补偿费,请求支付相应份额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城镇户口(非农户口)占地没有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肇东市东发乡东发村欠钱不还-高清观看-腾讯视频
肇东市东发乡东发村欠钱不还
上传者其它视频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视频
用手机或平板摄像头拍下右侧的二维码,您可以:
1 在手机或平板上继续观看该视频
2 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视频上传者
上传视频数13564
好莱坞影院推荐
连姆·尼森上演“12绝杀”
治愈系超级英雄大白萌翻全球
下载手机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龙江省肇东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