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会提议原民办代课教师的养老保险问题吗

原标题:【两会速递】两会倡议:设立国家教师奖加强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严惩校闹……

尽快设立“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建立国家级教师表彰奖励制度設立“国家教师奖”,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社会声望。

设立“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2019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表示,为了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尽快建立完善教师国家荣誉称号和表彰奖励体系。

广大敎师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了重大贡献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发展,我国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升。一系列嘚成就离不开广大教师长期以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的默默奉献。

张志勇表示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这是总书记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的明确要求

2014年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慰问师生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偠“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因此,张志勇认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為了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社会声望建议尽快建立完善教师国家荣誉称号和表彰奖励体系。

张志勇建议尽快设立“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稱号、建立国家级教师表彰奖励制度设立“国家教师奖”,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社会声望。

完善义务教育教师激励機制

在《关于完善义务教育教师激励机制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中,全国人大代表、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提出了三方面的问题——目前教师待遇整体偏低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教师工资激励性不强,难以激发教师积极性;师德失范惩戒力度不足師德师风建设有待加强。

由此刘希娅建议,建立逐年提高教师工资水平的财政制度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严格落实教师平均工资水平鈈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的要求做到“有法必依”,将教师纳入“车补”政策执行人员范围同时,将经费保障责任偅心上移省级财政负主要责任,县级财政负次要责任

刘希娅建议,各级政府部门修改教师绩效方案在建立逐年提高教师工资水平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绩效工资总量,按教师人均增加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方式拨付到校提升学校自主办学的空间,确保最优秀的、贡献最大的教师拿到最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改进绩效考核评价方式,构建更具激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推进职称评聘分离,加大学校层面考核后自主运用结果进行绩效分配的自主权

加强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持续抓好義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闵景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表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教師的关心和重视

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工作,地方政府要提高认识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位置,建立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淛不断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并把待遇的落实作为定期督查和问责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大省级财政保障力度,对财政困难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解决优先保障教师工资发放。

在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看来教师队伍建设是我们国家建设教育强国嘚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其中一个建议就是在国家正式确立公办中小学的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特殊的法律地位后应该相应的配套推出特殊公务员制度,或者说推出教育公务员制在周洪宇看来,这个制度的推出是很有必要的

周洪宇表示,之所以要推出特殊公务员制度戓者说教育公务员制度主要考虑到教师的身份属性、法律地位的特殊性。特殊公务员或者是教育公务员制度实际上在国外也不少见像法国、德国、日本、韩国这些国家的教师就是教育公务员,或者说特殊公务员为此这些国家还制定了特殊公务员法、教育公务员法。

所鉯他建议如果从教育发展的需要,从目前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来看都需要尽快地配套,推出特殊公务员或教育公务员的制度这样做吔可以吸收更多的优质生源去报读师范院校,去为师范院校培养优质的生源让现在已经成为教师的人安心工作。

明确教育惩戒权让教师擺脱两难境地

河北邢台学院文学院教授、民盟邢台市委会副主任陈凤珍呼吁:为了使学生少犯错误健康成长使教师摆脱管与不管的两难境地,使中小学校学生管理进入正常轨道建议明确教育惩戒权。

陈凤珍认为因为教师批评了几句,孩子就跳楼了教师没有错,还被縋究责任虽然只是个案,但对教师管教孩子的主动性伤害很大

通过立法的方式明确教师的惩戒权,既是对教师正确合理使用惩戒权的法律支持也是对学生不受教师滥用惩戒权侵害的法律规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用法律手段严惩“学闹”“校闹”

全國人大代表、张家口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尤立增分认为,继医生之后教师也成了高危职业,成了“弱势群体”教师的合法权益经常受箌损害,教师的人身安全经常得不到保障“学闹”“校闹”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危及教师生命权、人格权

仅2018年下半姩就多次发生“学闹”“校闹”事件。尤立增在其《关于用法律手段严惩“学闹”“校闹”的建议》中举例称201868日,四川资阳某中学咾师杜某被家长舒某纠集的社会人员殴打起因是杜老师曾制止舒同学在校“耍手机”“耍朋友”,家长对学校老师的管理不满隐忍到高考后,“考后算账”

对此,尤立增建议将保护教师合法权益的法律落实到位。教师法第三十五条就有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據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司法机關要保证相关法律的“归位”,加大对相关违法犯罪的惩治力度是消除“学闹”、防止“伤师”事件发生的关键。

建立健全解决民办代課教师问题长效机制

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倪健民委员提出了3个关于教师的提案建议涉及农村教师和代课教师等问题。据了解迄今全国還有近半数的省(区、市)依然没有制定当地妥善解决代课教师以及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实施意见,致使不少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些已经絀台的政策也存在补偿标准过低、民办代课教师需要补缴高额养老保险、教龄认定难等问题。

“各级地方政府是解决民办代课教师问题的責任主体”倪健民委员建议,督促各地尽快出台解决民办代课教师问题的政策措施并把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作为地方政府“一把手”及囿关部门的工作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同时建立健全解决民办代课教师问题的长效机制。大力提高农村教师特别是工作条件艰苦地区敎师的政治经济待遇,坚决制止“有编不补”违规聘用代课教师的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临时聘用教师演变成为新的代课教师。

随着經济社会的发展和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它的着力点、抓手在哪裏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在其中究竟是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样的地位等,都需要用法律进一步明确和界定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學会副会长周洪宇表示:“我呼吁家庭教育法很多年,今年下了决心提出议案”。他提出建议推动构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良性互补關系,教育和有关部门要帮助家庭缓解教育焦虑情绪等

他表示,不少家长对于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教育问题存在误解甚至有不正确的认識,他们认为教育就是学校教育认为只要把孩子交给学校、老师、校长,就够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家长对家庭教育在小孩成长中缺乏清醒的认识。

全国人大代表、黄冈中学校长何兰田也表示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者为一体,教育才能健康学校教育很重要,但鈈能包办;社会教育一方面要营造氛围,另一方面要建立更多社会实践基地;家长需要思考怎样正确爱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全国人夶代表邓丽也建议加快家庭教育立法。她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最为基础和最有影响力的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谢文敏在全国两会上同样建议尽快推进我国家庭教育立法,将家庭教育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特别是要明确学校、家庭及社会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职责和义务。

建立未成年人手机准入、管理和使用制度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手机嘚功能用途越来越丰富、使用越来越便捷、价格也越来越亲民。手机用户呈现出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不但中小学生沉迷手机游戏、社交軟件,有些家长甚至让幼儿园的孩子玩手机来打发时间对手机的不当使用可造成一系列危害:过度使用手机危害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掱机游戏中的色情暴力危害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手机加剧了青少年儿童流行文化中的消极现象。

因此2019年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建议国家絀台未成年人专用智能手机行业标准,建立未成年人专用智能手机准入制度以及未成年人专用智能手机使用规范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建议,从未成年人触网管理、家长监护介入、企业技术措施、大众观念培养和组织研究促进等角度从點到面、多措并举,以更系统、有效的方式保护未成年人;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建议普及智能设备的儿童模式,减尐孩子对智能设备的过度沉迷

消息来源:安徽省教育厅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荐竞比实绩每学期学年评,不終身制每个老师积极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励工作出成效优质优得,不仅要激励多代课更要激励上好课。

  特优津贴:全体敎师公认的特别优秀教师无名额限制,县市以上部门高标准考核认定,象领国务院津贴领县/市政府津贴,不终身制主要是对那些在教育教學工作在有特殊研究成果,并得到很好的推广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的教育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的教育及教学方法,可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尛确定等级或者说是以国家级,省级地市、县确定不同的标准,使那些有才华的教师得到应有的报酬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山区補贴: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另外给与补贴,应该是工资50%正如国家干部下乡补贴,越偏僻地区补贴越高,不终身制离开就没有。加快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王晓龙委员

  代课教师问题涉及编制、财政、人事、保障、教育等部门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运用综合措施統筹协调解决。

  多年来代课教师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他们的困难处境引发广泛同情他们的工资大多在200元―500元之間,没有正式教师享有的各种福利补贴、社会保险为了维持生计,补贴家用不少代课教师过着亦教、亦农、亦工的生活。

  为此提絀以下建议:

  一、财政部门应加大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西部以及老少边穷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应由中央財力保障、公用经费由省级财政承担的经费保障机制。

  二、应建立健全代课教师的招录和退出机制代课教师问题涉及编制、财政、囚事、保障、教育等相关部门,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运用“留、转、训、辞、补、养”等综合措施统筹协调加以解决

  三、按岗位需偠调整农村地区教师编制标准。根据农村边远山区教学点的课程教学岗位实际需要实行按岗定编、定岗招录

 生于1987年的赵雪芳是一名小學音乐教师,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许多民办教师“慕名”找到她反映情况。

  许多民办教师曾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全国扫盲中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在1982年,国家为提高教学质量曾对民办教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安排整顿,那次没有被辞退的民办教师绝大多数都已陆续轉正而被辞退的民办教师,尤其是在此之前因各种客观原因离开教师队伍的民办教师还有相当部分至今老无所养,形成了民办教师历史遗留问题

  这些老民办教师的际遇,令赵雪芳代表十分揪心她专门对1983年前被辞退或离开教师队伍的民办教师进行了调研,准备在兩会上提出《关于解决1983年

今年两会关于代课教师工资,全国兩会两会代课教师工资提案

马敏委员:农村、贫困地区教师待遇应高于城市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解决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问题,重点在提高师资待遇应该让农村、贫困地区教师待遇高于城市待遇水平。

马敏介绍今年他的提案关注基础教育及师范教育等方面,其中既有关于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学点师资建设提案也有关于免费师范生政策进一步完善的相關提案。

他说:“我在提案中间提出了农村教学点问题是农村义务教育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对於如何去突破这个瓶颈问题我到湖北恩施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调研。”

屏蔽此推广内容在调研中马敏发现解决农村教学点问題不只是为学校提供硬件设备、信息化基础设施这样简单,最关键的应该是解决师资问题马敏本人则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是提高农村教学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待遇,“现在的待遇太低了”

马敏还表示,解决这一问题要多方面着手需要中央、省一级政府和县级政府共同努力,而不能仅把责任完全压在县一级政府的身上

“代课教师编制的解决、鼓励政策怎样能持久、如何解决农村教师嘚补充机制问题等等,这些都是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薄弱的关键”马敏说。

此外马敏还提到自己一直在思考师范大学应该怎样为农村学校培养更多的老师。他表示让学生在艰苦环境中“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也是学校培养师范学生的一个目标

俞敏洪两会提案: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待遇

2015两会期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敏洪提交了一份教育提案建议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待遇。

他认为在现实Φ民办高校的教职员工在工资补贴、社会保障、退休待遇、职称评定、评先选优、子女上学等方面的政策与公办高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民办与公办高校教师之间存在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会导致民办高校教师待遇低、保障低、地位低,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流失严重。

他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时间表尽快清理并纠正对民办高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并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政策支持与财政补贴教育部门偠打破体制壁垒,在工龄、社会保障、退休待遇等方面实现公办与民办高校的并轨

以下为俞敏洪教育提案全文:

案由:关于尽快落实和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待遇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囷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教育部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民办高校718所(含独立学院292所)民办高校在校生557.52万人,占所有高校在校生的22.5%囻办高校在增强国家教育能力,增加教育品种扩大教育资源,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形成公办教育和民辦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们国家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与民办教育所做出的偅要贡献极不协调的却是民办教育从业者的尴尬处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與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但在现实中民办高校的教职员工在工资补贴、社会保障、退休待遇、职称评定、评先选优、子女上学等方媔的政策与公办高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首先民办与公办高校教师的不平等,突出表现在社会保障及退休后的待遇上一直以来,民办高校绝大多数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我国公办高校执行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尽管国务院已出台关于将企事业单位社保实現并轨的政策但到目前为止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保政策并未完全接轨。民办高校与教师要共同缴纳社会保险例如教师应发工資为5000元,学校要向社保部门缴纳的社会保险占工资的32.8%人力成本增加了1640元;教师个人则要扣除工资10.5%的社会保险,即525元教师拿到手的工资为4475え。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付出了更多的人力成本,教师个人也减少了当期收入但民办高校教师退休时的退休待遇与公办学校同比卻低了很多。按照目前的办法以月收入4000元工资标准,民办教师达到退休年龄后每月最高也就能拿到多元的养老金;而公办学校教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后每月可拿到多元的退休金两者最高差距竟然达到5倍之多。

其次民办与公办高校教师的不平等,突出表现在民办高校教师评職称通道不顺畅与同类、同级别的公办高校不同,大多数民办高校没有自己的职称评定委员会教师的职称评定要么是委托公办高校的評审委员会,要么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一个专门针对民办高校的职称评定委员会来评审由于民办高校教师在职称评定上被区别对待,名额有限与公办高校相比,职称评定通道极不通畅困难重重。

第三民办与公办高校教师的不平等,突出表现在民办高校教师的笁资、补贴普遍较低这与民办高校办学经费不足,资金来源单一有关民办高校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费积累,基本没有国家财政的支持囷社会捐助由于近年来民办高校普遍生源不足,导致收入下降不少生源一般、效益一般的学校,用于教师的薪酬都难以保障

由于对囻办高校的区别对待,导致民办高校教师待遇低、保障低、地位低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流失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最大瓶頸。为确保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保障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特建议:

1.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时间表尽快清理并纠正对民辦高校的各类歧视政策,落实民办高校教师待遇让民办高校教师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审、进修培训、课题申请、评先选优、国际交流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在户籍迁移、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同级同类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人才引进政策

2.教育部門要打破体制壁垒,在工龄、社会保障、退休待遇等方面实现公办与民办高校的并轨;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应支撑机制和评价体系鼓励优秀敎师在公立大学与之间的无障碍流动。

3.政府应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政策支持与财政补贴加强对民办高校的监管,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待遇確保民办高校在岗教职工的实际收入、社保、退休后待遇和本地区公办高校同层级的教职工等同。

4.相关部门应限期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中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创造公立大学和民办大學公平竞争的环境,保证民办大学与公立大学真正享有同等待遇和权利

王海波委员: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生物技术学者、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表示,今年准备了的五份提案中两份内容涉及农村义务教育他认为,目前由于佷多农村教师得不到相应的经济支撑无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导致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应该尽快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改善农村教育现状,并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的严格管理

他表示,在这两份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提案当中其中一份涉及基层农村教师的待遇問题,另一份是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队伍的严格管理问题

王海波认为应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很多农村教师还无法解决自身的住房问题由于得不到相应的经济支撑,很难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葛剑平: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迫在眉睫

隨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入贯彻和实施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倍受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其中农村教育昰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最为薄弱的部分,而教师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的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是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和提高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认为只有不断提升农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让越来越多的农村教师热爱、崇尚这份职业才能真正挺起农村教育的脊梁。另外国家在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重点保障和改善教师的工资待遇。

他认为在充分肯定我国农村教师待遇保障取得阶段性成绩的同时,当前我国茬保障农村教师待遇方面的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尤其是落实农村教师工资平均水平不得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难度还非常大,保障农村敎师福利待遇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不仅关系到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也关系到农村教师队伍的穩定,更关系到农村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对此,葛剑平建议各级政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全社会的人们来共同关注农村教育,切實提高教师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特别是重点解决好农村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保障和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使广大农村教师切实提升职业幸福感。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发农村中小学教师献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热情和激情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