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经济学下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的企业能不能联合涨价

分享本文到:
在微信上关注24楼影院
movie24luo
或许,所有企业提价都要像成品油涨价那样,秘而不宣,半夜公布第二天开涨,这样就不违法了?
联合利华这个国际日化行业巨头,近期接连受罚:先是在欧洲,被欧盟委员会罚款1.04亿欧元,原因是与宝洁、汉高结成价格联盟在欧盟8个国家操纵洗衣粉价格;然后是在中国,被中国发改委责成上海市物价局罚款200万元人民币,原因是&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
联合利华在欧洲承认参与了价格联盟,并换取欧盟减免了10%的罚款;而在中国,联合利华则表示,&充分了解中国国情,尊重国家发改委及上海市物价局的决定&。
对比分析这两个案例,其实是很有意思的。
联合利华在欧洲被罚,其行为过失发生在2002年1月至2005年3月,也就是已经发生的操纵价格行为。而在中国,联合利华只是准备涨价、还没有涨价,就已经被中国政府制止且处罚。
从行为性质来看,联合利华在欧洲,与宝洁、汉高利用共同研发环保洗涤用品之机,协调有关产品价格,形成了价格联盟,并有其他有违公平竞争的行为,违反了欧盟反垄断协议的101条,以及欧洲经济区反垄断协议的第53条。而联合利华在中国,是其负责人多次公开接受媒体采访,说&原材料价格上涨,未来产品涨价势在必行&,并通知零售商日起部分产品提价5%-15%,有关政府部门认为此等行为推高了市场的涨价预期,导致多地出现日化产品抢购潮,违反了价格法、反垄断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反价格垄断规定》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就在联合利华因&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被发改委罚款200万元之际,另一日化巨头宝洁却公然表示&我们不排除涨价&。 (CFP/图)
从结果来看,联合利华对于欧盟的处罚没有任何疑义,承认违法,接受处罚。而专业人士和消费者,也不会对联合利华及其盟友有任何的同情,只会认为他们罪有应得,作为消费者还会从道德上谴责他们,从消费选择上惩罚他们,因为他们的做法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但对于中国政府部门的处罚,虽然联合利华接受并表示尊重,但从其声明中也可看出它并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而专业人士,包括消费者,固然对这一行政行为拥护者众,甚至拍手叫好,但不可否认,也存颇多可质疑之处。
其一,接受媒体采访说涨价压力大是违法行为吗?发改委说联合利华&多次散布涨价信息,扰乱了市场价格秩序&,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可有个同类的例子:贵州茅台董事长季克良在2011年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未来茅台还有涨价的空间&,而茅台也属于发改委&约谈&的对象之一,而且&约谈&后茅台还是涨价了(联合利华是约谈后 &主动&取消了涨价),且提价幅度远超日化产品,发改委为何没有处罚茅台?难道茅台就不适用价格法、反垄断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是处罚联合利华错了呢,还是不处罚贵州茅台错了?同样在中国领土上,适用的法律不应有所差异吧?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日化类产品属于市场调节价格,由企业自主定价。难道这个&企业自主定价&指的是只能下调不能上调?或者只能暗里调不能明着调?但这在有关法律法规里,似乎也没有特别标明啊?那么政府怎么管才是对的,企业怎么做才是对的?
这次宝洁、立白、纳爱斯也通知零售商准备涨价了,造成的市场反应一样,为何没有一道受罚呢?只是&杀一儆百&,可不是行政执法该有的做法。难道就是因为这些企业没有对媒体公开宣称要涨价?
或许,所有企业提价都要像成品油涨价那样,秘而不宣,半夜公布第二天开涨,这样就不违法了?
其二,涨价或准备涨价就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吗?联合利华准备涨价的消息一出,确实造成了某些地区、某些超市的日化产品非正常抢购,但这是市场的正常反应,似乎不应该从这样的结果来判断是否违法?在涨价预期强烈、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任何信息都可能引发抢购,说联合利华散布涨价信息&引发部分城市发生日化产品抢购,个别超市联合利华的产品日销售额超过正常时期的几倍甚至上百倍&,就此确定联合利华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似乎也难圆其说&&毕竟消费者低价抢购,自己得了实惠,宏观上还降低了CPI水平呢!
真正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的,才是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应该予以惩处的。可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在日化这样一个充分开放竞争的快速消费品市场里,是不可能做到的。反而是那些供不应求的垄断行业,此类行为屡见不鲜。
反面例子就是:政府部门多次强调能源价格过低,要提高能源价格,是不是也提高了市场涨价预期,导致抢购或屯油、停电?中石油中石化屡屡公开说批零倒挂、炼油亏损,要求成品油涨价;而每次成品油涨价前夕,贸易商都屯油,中石油中石化停供民营加油站,各地加油站车满为患,排队熬夜加油,造成的市场混乱和恶果远远超过日化,发改委因此处罚中石油中石化或者发改委自己了吗?为何不但不处罚这些垄断企业,反而顺应其意志不断涨价?成品油价格可是政府指导价呢!政府部门的这种做法,岂不是与企业一起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吗?
其三,涨价或散布涨价信息就是操纵、垄断价格吗?本来,是否违法,主要应看企业是否相互串通操纵价格,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价销售商品等。可在中国日化市场这样一个充分竞争、高度分散的市场里,以联合利华的市场地位(洗发类、洗肤类、衣物洗涤类产品分别占 12%、12.6%、15.2%的市场份额),远不足以操控市场,除非联合其他龙头企业一起做。否则,如果其竞争对手不配合,或者还有足够利润空间而不跟随涨价甚至反其道而降价,岂不正可借此抢占联合利华的市场份额,让它哭都来不及?而这样的竞争,不正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对消费者、对行业都有利的吗?
但对这判断是否违法的最重要一点,发改委深入调查过吗?这些企业是否结成了价格同盟或者协调涨价?有没有确凿证据?有的话就一起罚,没有的话就不该罚任何一家。可惜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并没有成为处罚决定的根本依据,恰恰相反,发改委官员说&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一些企业存在串通涨价行为&,处罚依据除了前述散布信息扰乱秩序,还有推测性的&采取提前高调发布涨价信息等手段,通过媒体集中报道以试探市场反应,并希望竞争对手跟进涨价,给了行业竞争者之间一段相互协调价格策略的时间,进而达成价格协同行为,在保持市场份额不变的基础上实现行业集体涨价&。如此执法,太随意点了吧?仅凭推测入人以罪,类似于莫须有,如何让人信服?
其四,联合利华,包括整个日化行业,涨价是不是合理?或者,不说联合利华涨价合法不合法了,说说合理不合理吧:是成本推动还是谋求暴利?毫无疑问,既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日化产品属于市场调节价,定价权属于企业,那政府就只能监控企业是否有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否垄断或操纵市场价格,而判断这些行为存在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证据,就是垄断价格、垄断利润。
据官方的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提供的资料,2010年下半年以来,日化产品主要原材料价格平均上涨幅度超过50%,再加上水、电、燃料、运输、包装材料以及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25%左右。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月日化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2009年同期增长了14.88%,而行业利润却下降了5.99%,企业亏损面达到15.35%,亏损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9.39%。
那么,发改委有没有调查日化行业包括联合利华的成本、利润?日化产品涨价合理不合理?如果现在就是暴利,还要涨价,可以说这些企业是在滥用他们的优势市场地位,政府依法处罚他们是完全应该的(顺便提供一个信息,鉴于价格联盟一般都极为隐秘,甚至只是心照不宣没有协议,调查取证很难。此次欧盟处罚联合利华等的价格联盟是因为汉高的主动举报,政府甚至可以依据不合理的行业利润和价格变动情况对有关企业直接处罚,法国巴黎就曾这么处罚过高档酒店的价格联盟);但如果确实利润微薄,或在涨价后利润率依然在合理范围(实际上这个&合理范围&是否该由政府确定都是大可质疑的,只能局限在一些竞争不足或自然垄断行业),是成本上升导致企业难以为继而不得不涨,就是完全符合市场价值规律的行为,怎么能说企业涨价是不合理的甚至是违法的呢?
实际上,不许涨价甚至处罚联合利华,伤害最大的不是联合利华、宝洁等跨国企业,而是那些中小企业。联合利华等即使亏损也可支撑很长时间,而中小企业只有纷纷倒闭一途,并且新的企业、品牌也不会再产生出来,因为这已是个必死的行业&&最后只能变成寡头垄断。我不是行业专家,不能清楚说明何时会出现这结果;但我敢说,联合利华今后的市场份额会加快上升。以区区200万元换取更大市场份额,联合利华值了。而到了那时,政府&约谈&的日化产品价格还是不得不放开!最终损失的会是谁?欧盟惩处价格联盟保障了公平竞争维护了消费者权益,我们禁止涨价却会造就垄断寡头窒息行业活力,这大约就是真伪市场经济的差别。
或许,发改委不让某些企业涨价是为了中国消费者好;或许,总理要求压物价,发改委压力很大;或许,油价气价电价房价电信价机票价运输价等等都压不动甚至还要继续涨,只能去压日化方便面白酒等等&&但是,难道发改委不清楚吗,禁止涨价的这些产品在CPI中占的比重很低啊,即使CPI加权构成设计得很不合理,发改委只压这些产品也肯定不能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何况,压物价的指标都让开放竞争行业、弱势企业去抗,似乎有点不合适?况且发改委不断调高的石化产品价格,正是不允许涨价的日化产品的主要上游原材料!持续提高上游产品价格,却不允许下游产品涨价,逻辑上也有点说不通。
难道让中国所有的企业都去做上游不做中游更不能做下游尤其不能当消费者吗?难道只有做成一家独大或者寡头垄断才能避嫌垄断市场操纵价格吗?难道只有企业成了国酒国油国电国银国信国航国企才能想涨价就涨价吗?难道中国所有企业都要求把市场调节价改成政府定价,实在不行改为政府指导价,才能避免价格违法吗?
5月24日,联合利华旗下部分产品涨价,幅度在10%左右。发改委官员称,&联合利华有权涨价,官方不会干预。&整个事件终于峰回路转了。
(作者为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
上一页1下一页
余力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在被发改委约谈并被罚款后,日化巨头联合利华还是涨价了。据媒体报道,发改委有关人士对此表示,...
我们还可以做的一点是:采取政策使得劳工市场的工资跟资本市场的价格相挂钩,减少通胀在不同市场...
5月24日起北京等地超商联合利华旗下夏士莲和力士等品牌开始涨价。对此,发改委有关人士5月2...
或许一出手便讨满堂彩的日子太久了,近5年来,除了坚持大手笔广告的策略未变外,一度节奏感颇强...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西方经济学试卷
下载积分:1779
内容提示:西方经济学试卷,西方经济学,试卷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08:12:4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西方经济学试卷.DOC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上海钢联董事长朱军红:股价一年涨8倍如何炼成|上海钢联|朱军红|股价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上海钢联董事长朱军红:股价一年涨8倍如何炼成
  文/新浪财经华东站记者 王霄
  并购当然是一个能够快速扩张的重要手段,但没有基础就并购的话,可能离死亡也很近了。企业是百家齐放、百家争鸣,都有它的优势、特点,这才是生态。我也没想过一家独大,我的兴趣是围绕着大宗品去做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的服务。
上海钢联董事长朱军红:股价一年涨8倍的背后逻辑
  过去1年多,这个微利企业股价上演了一波又一波的大涨,从底部启动涨了8倍,到底是什么魔力让这个从传统钢铁行业走出来的电商企业,引起资本市场不停歇的骚动。
  上海钢联董事长朱军红说:对于股价的理解,只能靠市场去判断,到底是不是泡沫,没有人有结论。我只是告诉大家我们在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我们将在未来不断地努力。
  围绕钢铁电商构建整个生态链服务,形成交易闭环,之后为整个产业提供一个安全和高效交易环境和交易手段和增值服务,这是上海钢联要做的。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朱军红在专访过程中全程都是站着的,当时他正遭受腰椎盘突出的困挠,但讲话洪武有力,中气很足。
  做大宗商品领域的“阿里巴巴”
  王霄:无论是,还是上海钢联,对外对内都提出过要打造工业领域或大宗商品领域“阿里巴巴”。大宗商品“阿里巴巴”会不会在钢铁行业产生?为什么会在钢铁行业产生?
  朱军红:钢铁行业标准化程度高,但下游用户非常分散,某种程度上这是适合互联网做的,如果你下一个用户是集中的,那它更适合做固定的供应链。钢铁是基础原材料,用量大,应用非常广泛,甚至于家庭装修,我们都要去买一个H型钢去做柱子,这些基因让它适合于互联网。
  王霄:跟东方钢铁网、找钢网等竞争对手比,你们的优势在哪里?
  朱军红:我的钢铁网最大的优势是用了15年的时间做资讯。牢牢把控住资讯入口,把资讯入口转成交易入口,相对来说,我们比竞争对手要有利得多,成本也要低得多。
  另外,就是人才的积累,我们管理层相互之间都很熟悉,而且他们对公司的管理、风险控制也很熟悉。再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在整个链条的建设上面比较完整,这是优势。
  王霄:做大宗商品领域的“阿里巴巴”,金融、物流、大数据方面的增值业务必不可少,但目前增值服务如代购,创收较小对业绩没有多大影响。这些增值业务带来的收入节点会不会来?至于什么时候来有具体时间规划吗?
  朱军红:我没有太多的预期,这里面有一个过程,因为这个还没有人做过。我心里肯定是有预期的。
  其实它的盈利点不在交易本身,是交易本身巨大的交易量带出来的服务,带来什么服务?比如我可以做仓单在线融资。现在其实我已经在做,并且有收益了,当然钢银整体的利润不一定有,因为对在线交易平台的投入过大。
  委托采购这项业务本身是盈利的,2011年、2012年、2013年三年都有盈利,因为当时交易量很少,我只做代购业务,这个肯定是有利润的,而且我们已经做出了盈利模型。只不过现在对在线交易平台的投入过大,可能未来还要继续大投入,要拿到多少市场份额,这个很难计量。
  王霄:您预测大概几年之内会实现?
  朱军红:我觉得在未来两年有可能,但说不准,因为预测数没有人做过,而且还要取决于交易端的投入。如果按七个亿的资金计算,一年几千万的收入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几千万的收入能不能覆盖住交易支出,那要取决于扩张 速度。速度慢一点就能挣钱,速度快一点就不行,如果能够快速达到这个市场,我就多投入一点。另外还要看竞争对手的表现。
  王霄:未来日均达到什么样,你认为是一个平衡或者是一个常态?
  朱军红:我觉得有个几十万吨。现在只是刚刚开始的一个阶段,一天才八九万吨的量,七八万吨的量,这个量和几十万吨来比还是一个很小的市场份额。
  王霄:如果日均几十万吨大概占所有交易的比例是多少?
  朱军红:一年是八亿多吨的钢产量,按天算,一天应该有两百多万吨。因为钢材是有重复交易的,要加上交易重复次数的话,一两百万吨的量应该是有的。&
  王霄:在大宗商品电商领域,除了钢铁还包括铁矿石和煤炭,你觉得上海钢联如果往这些领域去复制,成功率多高,复制的难点在哪里?
  朱军红:我们已经开始了铁矿石的撮合交易服务,这个月的铁矿石交易量最高一天,印象中达到了37万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港口的现货,一个是远期外盘交易,就是还在海上漂的,矿山直接卖出来的,因为矿石特点有卖现货的,还有一个是定期货,是远期要交割货物。其实钢铁以外的交易服务我们已经开启在做了,我觉得这个复制似乎没有太大难度。
  煤炭,我们也成立了一家公司,跟淮北矿业已经在合作。我觉得不要急,整个一定会像转磨一样的,一直会在做。我觉得这个复制从目前来说,没有太大的困难, 我认为是可以复制的,因为铁矿的交易服务发展很快了,既然铁矿我们能做,煤矿有什么不能做的?
  但铁矿石和煤炭跟钢铁的比较大的区别就是它的用户群没那么广,另外标准化程度没那么高。它有不同的煤种,同一个矿,它的煤种不一样,可能定价也不一样,它的一手条件也没那么好,所以我觉得主要是在这方面,但是,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也不是说是不可以逾越的障碍。
  交易后服务盈利最具爆发力
  王霄:未来钢联将会形成以资讯信息服务费、钢银融资服务费、交易平台交易手续费、仓储物流等增值服务费为四大块盈利的大宗商品电商平台,你认为除了资讯外,接下来爆发力最强或者盈利能力最强的是哪一块?
  朱军红:资讯服务业务很稳定,2013年差不多两个亿的收入。交易手续费几乎都是免的。爆发最强的不一定是交易中而是交易后的服务,因为那个成本很低,会直接带来收入。
  王霄:现在主要做哪一块?&
  朱军红:主要是交易后,有很多服务要去跟踪。客户手上有很多库存,会有套保的需求,我们是否可以帮助客户提供套期的咨询服务。最近央行的清算所拿了我们的指数作为交易基准,这就是我们现在做的。未来可能有更多的指数可以作为金融衍生品的清算基准,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服务内容,在国外这一块非常丰富。
  要建整个生态链,不是简单地说竞争交易量,这是一个系统的竞争,并不是一个单点的竞争。未来的电商竞争实际上是供应链的竞争,是看整个供应链的布局如何,要是布局好,后发优势就很明显,现在整体都在刚刚起步。
  王霄:比如像宝钢,是否可以通过并购把生态链的每一个缺口都补齐?
  朱军红:也不是不可以,并购当然是一个能够快速扩张的重要手段,但没有基础就并购的话,可能离死亡也很近了。企业是百家齐放、百家争鸣,都有它的优势、特点,这才是生态。我也没想过一家独大,我的兴趣是围绕着大宗品去做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的服务。
  交易前,我用了十几年去做信息,获得大量用户,然后再向交易中去切换,同时准备了在交易后怎么做。我从今年的1月份公司设立,我到现在15个仓库已经收入囊中了,如果前面没有做准备,这是不可能的。
  市场太大了,不一定要靠独家去做,而要联合把它推到市场上。交易端上的发力我们当仁不让,因为涉及到用户入口和流量入口。而获得流量之后,银行、小贷公司、信托基金都可以跟我合作,基于我们的交易闭环,为金融机构提供融资监管服务。
  申请支付牌照打造闭环生态链
  王霄:作为钢材行业的第三方电商平台,上海钢联股价去年从底部启动以来上涨8倍。你觉得资本市场有没有兴奋过度和泡沫?
  朱军红:对于股价的理解,我觉得只能用市场去判断,到底是不是泡沫,没有人有结论。股价只能来由资本市场决定,我决定不了,我只是告诉大家我们在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我们将在未来不断地努力。
  围绕这个市场去构建整个生态链服务,然后形成交易的闭环,之后为整个产业提供一个安全和高效的交易环境和交易手段,这是我们要做的。
  大宗商品跟金融是高度关联的,多少银行的钱都在 这里头,过去也出现过钢贸信用危机。为什么?因为它没有交易闭环,比如说银行,贸易商给你钱去买钢材,银行不知道你有没有给钢厂付钱,因为它是断点的,也不监 管,很难做到跟踪。所以,我们就一定要去动态跟踪它的整个交易,以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完全可以做到。
  它安全、高效、降低成本,现在的交易量已经不断在上升。我们更加充满信心,觉得模型是对的,再去看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其实在工业品、中间品,在原材料这个阶段,目前来说还是处女地。
  王霄:你和控股股东兴业投资不久前,宣布了股份减持计划,减持力度很大,合计减持数量达到公司总股本的12.07%,大约可以套现6亿资金。如何通过减持来继续支持公司的发展?
  朱军红:我们减持就是为了继续投资到电商生态链的建设中,控股股东和我已经公告将增资三个亿到钢银。除了钢银,控股股东还在上海钢联物联网有限公司、上海钢联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有投资,都是支持上市公司的发展。&
  王霄:钢银“大宗宝”第三方支付平台目前业务量情况怎样,流通企业对大宗交易使用第三方支付的意愿如何,是否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等其他金融服务?
  朱军红:牌照正在申请过程中,为什么银行做了企业间支付,我们还要做第三方支付,就是基于我们对这个行业的理解。
  这个东西,我放在平台上一定要用的,卖家的平 台,我们还是要做对接。其实在我们的交易平台里面做了一个类似支付平台的,客户都在用,而且用得很好。这就是寄售模式,我们没有支付许可证的前提下,只能做代结算,但是基本上同支付的场景是十分类似的。
  王霄:为什么你们还要申请下牌照自己来做?
  朱军红:其实是要做用户体验,为了后面的整体供 应链条,为了闭环等等。实际上它是一个整体系统,要所有人对我们都有一个跟踪。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安全和高效。我现在就是断点的,只不过做了个技术模型, 通过银企直联。如果这个支付牌照拿到,对整个平台,包括用户体验,都是一个质的飞跃。
  王霄:你一直最强调说要打造生态闭环,现在为止,布局也是比较充分,那么在闭环里缺了哪块,或者哪块你们是比较薄弱的?
  朱军红:就是支付业务许可证还在申请,现在是通过银企直联的替代方式也形成了一个闭环,但是这个闭环的效率没有第三方支付平台高。效率低就必须去做寄售,不然做不出来。我没有支付,只能做撮合,也就是客户付钱付到我账上,而我告诉客户钱到了,你可以开提货单了。
  王霄:拿到这个牌照之后,会减少撮合业务吗?
  朱军红:也不一定会减少,只是会大量地通过支付来进行结算,这样我跟踪就更加流畅了。撮合的绝对量不一定减少,不过比例应该是会减少的。撮合是客户最容易接受的一个模型,我们先从最容易的入手,然后一点点地培育用户习惯,引导客户使用支付。
  (本文作者介绍:供职新浪财经,主要研究方向:证券、基金、上市公司。)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供职新浪财经,主要研究方向:证券、基金、上市公司。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2012年电大工商管理本科西方经济学(小抄)全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2012年电大工商管理本科西方经济学(小抄)全部
21年​电​大​工​商​管​理​本​科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2010春西方经济学本科作业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2010春西方经济学本科作业答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寡头垄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