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短信中心号码未知中心业务

运营商暗战移动金融:合作与竞争的辩证统一
牛华网 高骥远 11月28日报道
&标准未出,产业先行&,围绕着手机支付所衍生的相关产业链和市场,已经引发了运营商、银联、第三方支付等企业的争夺,全面布局这一&未知&领域。中国移动前不久宣布,手机支付业务自2010年5月商用以来,已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截至2012年9月,注册用户超过6000万,年度累计交易额达250万元,是2011年全年交易额的2.5倍。
运营商布局移动支付的积极性是显而易见的。当触摸到成长的天花板,三大运营商实现&移动金融梦想&的愿望尤为迫切。三季度财报显示,中国移动第三季度营运收入为4086亿元,利润实现1.4%微增长,而中国联通第三季度仅赚20.23亿元。向移动互联网转型迫在眉睫。
抢先布局和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通盘谋划,是运营商进军移动金融的两大关键。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移动金融是未来移动互联网大棋盘中的一个重要棋子,对运营商下好这盘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移动金融的时代已经来临,各方的抢夺也更为激烈。一方面,移动支付标准即将出台,公开的资料显示,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前不久对外宣布,已经通过了对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标准(送审稿)的审查,这意味着历时一年半的移动支付标准工作将进入最后的报批阶段,相关政策和法规进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各方都在跑马圈地,抢夺产业上的既得果实。众多IT大鳄例如谷歌、苹果等都在打造属于自己的移动支付入口,运营商、银联才刚刚统一了近场支付的标准,而国内众多第三方支付企业也都在用各自的优势切入移动支付领域。
在这三方的纠结中,运营商很容易被置于单纯的&管道&位置。如何利用移动金融切入移动互联网,运营商尚无明确的思路,诉求点不同也导致了发展方式各异。
而在银联内部,对于发展手机支付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意见,认为手机支付给运营商的好处大于给银联带来的好处,手机支付智能给银行带来业务量的提升,却难以带来收入。
实际上,在移动互联网的催化下,手机支付已经引发了&产业躁动&。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移动支付总额为2400亿美元,到2015年这一数字若达到业界预计的1万亿美元,移动支付年均增长率将达40%。
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再到NFC手机,运营商欲望越来越强烈,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近日,中国移动发布了其明年的NFC部署计划,与中国银联合作计划于明年2月在12个省份推出NFC移动支付服务,随后全面启动NFC移动支付商用计划。
对于运营商而言,布局手机支付市场不仅仅是开拓新业务的需要,更是出于长远战略的需要。除了提高用户的稳定性和黏性,手机支付撬动支付结算业务、构建移动互联网生态是运营商更为看重的。
比如,11月26日,中国联通携手招商银行推出了名为&联通招商手机钱包&的信用卡手机支付产品,这是国内首款基于SWP-SIM卡模式的近场手机支付产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3G手机支付。之前,广州联通和汇通宝联手推出手机支付新业务&沃汇通&,这项业务前后台系统皆通过央行检测认证,消费金额不设上限,用户丢失可挂失,也能获得每月消费账单。
再如,10月12日,中国电信云南公司与富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展开电子化服务的全面合作。据悉,双方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在电子银行业务、手机支付、网络电视金融服务、无线通信服务、电信通讯产品服务信用卡分期付款、中高端客服服务等方面展开合作。
除此之外,对于未来移动金融的未雨绸缪,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早早地就成立专业的手机支付公司,这一方面有利于各自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与银行系统的合作。
尽管有着强大的用户基数和网络资源优势,但在金融领域,运营商作为新进入者面临着较大的困难。这是因为,各方利益系统长期受到行业政策的影响,加上客户基础比较薄弱,运营商的业务开展只能在区域范围较小的规模上摸索运营,整体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业内人士认为,标准迟迟未出台,导致产业链各方难以形成合力,运营商业务开展必定受限;产业链的各方也不敢贸然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
从当前三大运营商的布局思路来看,引发产业链共振以及对于移动互联网的通盘谋划,成为发展手机支付业务考量的两大要点。
早在入股浦发银行时,中国移动就表示,将大力推进移动金融,以后还可以做转账以及比较大的交易和汇款,最终以手机为载体实现移动金融。同时,通过与浦发合作,使得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业务跳脱近场、小额的局限,可以进行远程、转账、大额交易及汇款等业务。
现在来看,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主流应用,支付业务对中国移动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对于运营商而言,不管是涉足移动支付,还是布局移动移动互联网,其本质都是服务用户,稳定、提高用户黏性。
毕竟,移动支付因为其金融属性,资本合作是必要手段。只有通过业务整合,才能实现对传统业务的二次开发。
2011年组建的&翼支付&,目前可实现用手机刷卡乘坐公交、地铁,以及商业刷卡消费、网点电子钱包充值、手机空中电子钱包充值等业务;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业务也可实现缴话费、收付款、生活缴费、订单支付等功能。
而对于未来,运营商对于移动金融的商业想象也更为丰富:近场支付独特的客户体验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群体,快速扩充运营商整体个人用户,打破用户的发展瓶颈,远程支付,比如手机银行的发展,可为运营商其他业务通享,以此来提升整体业务经营能力和用户黏性。
待整合的产业链
现在移动支付发展的关键是,在市场不断演化的过程中,运营商、银联以及第三方支付如何扮演各自的角色?
在于银联的博弈中,运营商最为倚重的就是其用户资本。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超过了9.75亿,3G网络已覆盖了全国所有县城及大部分乡镇,3G用户数量已经突破2亿户。
运营商贵在创新和对手机、移动业务的开发与整合上,而银联则在金融的专业性上更胜一筹,第三方支付则具备将网络应用成功复制的优势,&对记者表示。移动支付的产业链涵盖面十分广阔,包含了运营商、银行、手机制造以及诸多线下用户,其中的利润分成和关系协调非常困难。
手机支付市场才刚刚起步,产业链上的各方合作大于竞争,诉求的不同也决定了发展的目的不同,。对于运营商来说,商业环境、监管政策、产业链整合困难等因素,才是运营商支付业务发展的真正阻力。
运营商采取的策略都比较保守,这种小步快跑的态势既能避免资源过度集中,也能保持对某一个行业的纵深覆盖,唯一不足的就是对产业链的控制不足。在行业的发展初期,这是一个动态调整的必然过程。
并且运营商与银联的关系也十分的微妙。虽然移动支付标准制定由银行方主导,但运营商掌握着数以亿计的用户群,并且在资金、渠道以及品牌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这两大阵营的演变与推进尚难清晰预料,但用户对于移动支付个性化需求以及业务的智能化,以及运营商对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将会影响后市的走势。
思路决定出路
移动支付推行缓慢最大的障碍在于&谁来主导&的思想还没有解决。银行有大额支付结算的特权,而运营商有庞大的移动用户基数,双方的博弈使得手机支付进程缓慢。
移动支付的领域跨度很大,涵盖的产业众多,任何一个行业的参与者想单打独斗或者想包揽来完成移动支付都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
二者合作的基础在于,支付业务涉及国家金融安全,必须要由移动支付产业链各方来携手保证。据易观国际发布的《中国第三方网络支付安全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安全问题仍然是用户不使用网络支付的主要原因,占用户的比例高达54%。用户在网络支付过程中由于木马、钓鱼网站和账户、密码被盗等原因带来资金损失所占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4%和33.9%。
业内人士认为,运营商与银行应该在政府的管理下进行友好合作,双方的合作和技术标准的统一均有利于产业资源整合。
随着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各方的竞合也会继续。目前产业链各方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比如发卡权的控制,资源的利用,而不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更为严重的是,各地都是一个局部的利益体,尚不能形成有效的整合。
在未来,得用户者得天下。加大手机支付业务的体验和宣传力度,使更多消费者了解并亲身体验到手机支付的便捷性,是运营商扩大业务规模的关键。否则的话,运营商摆脱不了&管道&的宿命。
相关报道:
新闻热线:010-
责任编辑:任光飞
名企动态: |
标志着Windows迈出个性化计算的第一步……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陆益民:我们正在经历未知远大于已知的变革
作者:通信产业报
  信息通信产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通信产业本身还是所影响的生产生活,都在发生着一场未知远远大于已知的变革。
  在移动网络IP化、终端智能化的情况下,移动互联网时代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深刻改变,传统模式逐步以终端核心应用为中心,更加开放的互联网业务模式已经成为行业主导。
  业务跨越了产业间和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壁垒,相互交织,相互渗透,跨界融合。总之,新一轮信息产业变革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发展三大要义
  当前,在全球经济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对信息通信产业都寄予了厚望,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移动用户群和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发展空间巨大,在转型的大背景下,既面临宝贵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有效应对这些变化,确实值得业界共同思考。
  面对新的形势,电信运营企业必须适应行业演进的大趋势,顺势而为,以变应变,我们认为应该重点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创新,主要是体现在对未知领域的积极探索;第二是变革,主要体现在适应变化的管理与机制的调整;三是合作,主要是体现在以开放视野和良好机制实现共赢。
  新一轮电信体制改革后,中国联通作为一家融合重组后的企业,坚定不移的走差异化之路,持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我们以新一代移动通信业务发展为契机,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子渠道销售服务系统,推出了全业务品牌,规模推出千元智能手机,打造集中化、一体化的IT架构。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中国联通面貌焕然一新。
  转型初步成功
  中国联通刚刚在香港发布了2011年业绩,业绩斐然。中国联通2011年市场规模增长22.2%,移动用户规模突破4千万户。3G手机用户数据使用量增加了5.4倍,从业务结构上来看,移动业务占收益已经提升到55.6%,公司的结构调整成效明显,转型升级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2011年,中国联通移动用户全年累计同比增长19.3%,达到1.9966亿户。实现移动服务收入1033.1亿元,同比增长25.3%。3G成为中国联通收入增长第一驱动力,全年累计净增2595.9万户,占移动用户的比例达到20.0%;用户ARPU值为110元;实现3G服务收入327.4亿元,同比增长182.3%,占移动服务收入的比例达到31.7%。
  此外,中国联通坚持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转型升级,针对3G市场推出了千元智能手机,手机用户流量增长很明显。
  今年投资1000亿
  下一步,中国联通将继续深化实施3G领先与一体化的创新战略,全面加快企业的转型步伐,我们将更加突出运营模式的转变,注重流量经营,扩展移动互联网、信息化应用新领域。
  在网络建设方面,中国联通计划今年资本开支约1000亿元人民币,同时用于3G扩容和宽带建设。中国联通将更加突出网络能力的提升,扩大3G网络覆盖,超前建设光纤网络,实现网络能力的领先。我们将更加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支撑、扁平化管理,努力使中国联通成为信息生活的创新服务领导者。
  中国联通将以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为契机,大力推进以FTTH/B为主光纤接入网建设,实现城市主要竞争区域10M以上速率接入、农村2M及以上接入。此外,中国联通还将进一步扩大HSPA+覆盖范围,基本消除城市区域3G网络覆盖盲区和弱区,完成东中部乡镇和西部发达乡镇、重点旅游经典和交通干线的3G网络全覆盖。
  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我们新的机遇与使命,让我们共同携手,大胆实践,开拓进取,坚持合作共赢,顺应产业趋势,适应市场需求,加速转型发展,共同开创信息技术产业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李志宇)
手机看新闻,天天抽大奖
订阅成功!
请查收短信,下载安装搜狐新闻客户端
iPhone看新闻,请用搜狐新闻资客户端!
iPhone看新闻,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雷雨心不惜自残找灵感
林更新因国民老公躺枪
海归硕士能力受质疑
冰冰黑脸对呛张国立
史蒂夫大玩另类实验
陈乔恩自曝演裸戏
《4首位大咖揭秘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中国移动彩信业务介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中国移动彩信业务介绍
中​国​移​动​彩​信​业​务​介​绍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0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发布日期:日&|&标签:&
以下内容,仅对会员开放。如需查看详细内容,请先 成为会员,已注册会员请
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标,请在投标或购买招标文件前向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咨询投标详细要求,有关招标的具体要求及情况以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的解释为准。当前位置 & &
& 一切都是未知数 飞信运营权成谜
一切都是未知数 飞信运营权成谜
13:44:43&&
编辑:萧萧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4-04][04-03][04-03][04-03][04-02][04-01][04-01][04-01][03-31][03-31]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移动信息中心号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