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经济学试题 什么叫供需缺口?

孟天然气供需缺口或将影响能源安全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责任编辑:林秀敏)
精彩图片推荐欢迎浏览更多 →
相关文章 & & &
本栏目最新更新文章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内容分类导航供需经济学论文范文
供需经济学论文范文
篇一: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654个) 友情提醒:免费论文使用次数过多很难通过抄袭检测系统,内容仅供参考切勿摘抄;如若有意找寻原创论文,可点此进入发布任务获得与时俱进原创论文。
经济学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654个) ★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解决途径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论我国当前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试论我国扩大内需的对策措施------从安徽市场看扩大内需的途径 ★深化我国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拓宽消费领域和优化消费结构研究 ★现阶段我国消费结构问题研究 ★专业待写论纹请加扣扣 壹舞六陆贰零伍 ★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的分析与研究 ★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改革探讨 ★论优化消费结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意义 ★论“中国制造”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 ★论当前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 ★论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对我国银行业控制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理性思考 ★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难点及解决的对策 ★论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初探我国有机农业产业化遇到的问题和发展的前景 ★计算机软件业反垄断的经济学研究 ★论市场机制对我国医疗行业体制改革的意义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分析 ★论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论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营方式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产生原因的理论差异分析 ★论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风险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影响分析 ★论如何避免城市流动人口低收入的代际传递 ★论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安徽省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原因与对策分析 ★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布局研究 ★安徽省城市能源消费问题及对策 ★基于DEA的安徽省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城市化对经济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安徽省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投入现状与对策分析 ★粮食种植面积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比较分析――以安徽、江苏两个样本为例 ★安徽省各地区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DW统计量小样本分布的Montercarlo模拟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发展战略 ★和谐社会的分配体制设想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分析 ★如何实现公司治理的中国化改造 ★西部开发如何实现资源整合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合作经济的作用 ★我国国资管理的现状与出路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构思 ★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国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依据 ★振兴安徽农村经济的思考 ★对我国中部经济发展崛起的思考DD以安徽省为例 ★地方政府促进产业集群作用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循环经济问题研究 ★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因素分析 ★房地产市场“过冷”背后的经济学思考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缺陷分析 ★当前美国新一轮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改革的经济学思考 ★当前我国资本大规模流入问题及对策 ★民营企业融资的障碍及解决途径 ★转型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 ★中国沪深股市的缺陷及政策建议 ★我国汇率变化对实体经济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食品危机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中国就业波动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宏观收入分配的制度性缺陷及改革途径研究 ★欧美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影响及对我国的启迪 ★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的“渐进性”特征分析 ★转型过程中产权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 ★转型过程中分配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 ★转型过程中政府职能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 ★当前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对安徽农业发展促进作用研究 ★“中部五省”经济发展能力比较研究 ★如何打造安徽省经济发展的“软实力” ★安徽省可持续发展能力探讨 ★安徽省产业集聚与区域差距问题探讨 ★安徽省域内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方式的理论基础的比较分析 ★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路径分析 ★失业农民身份转变问题探索――以创业带动就业★转轨时期的政府模式探索 ★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过程与可借鉴性 ★产权的经济学分析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关性研究 ★次级债危机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危机周期性分析 ★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经济危机传导机制分析 ★转轨时期我国城乡消费变动的比较研究 ★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农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 ★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及预期 ★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研究 ★我国当前的人口政策对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和对策 ★对中美人力资本高消费的比较研究 ★企业经营机制问题研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研究 ★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研究 ★企业兼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对所有者,经营者和监管者等主体的相应要求 ★企业家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发展与融资问题研究 ★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企业集团发展问题研究 ★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关系及产权管理研究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 ★我国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欠发达农业区工业化、城市化问题研究 ★加快中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 ★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区转移研究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研究 ★农产品流通体制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研究 ★城乡就业问题研究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就业总量和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对策研究 ★从配给约束来看我国的教育高消费现象 ★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研究 ★发展和完善我国市场体系问题研究 ★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问题研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 ★西部大开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资本市场的发育与规范问题研究 ★金融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化建设与改革问题研究 ★金融对外开放与监管问题研究 ★农村消费倾向调查研究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研究 ★财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中国近代工业化过程中的政府作用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工业、金融、服务业的影响及对策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集团化以及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 ★国际资本流向及我国的对策研究 ★利用外资与外债规模问题研究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成长战略研究 ★从跨国并购中看中国制造业发展之路 ★跨国并购中我国反垄断问题研究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与中国外贸竞争力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中国市场的垄断效应 ★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进步 ★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与规避对策研究 ★试述跨国公司发展现状及趋势 ★产业内贸易发展研究 ★经济增长与外贸依存度分析 ★中美经贸关系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 ★对人民币汇率与进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论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选择 ★论建立东亚货币联盟的必要性及基本框架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下中美贸易发展的趋势 ★论人民币升值与中国外贸战略调整 ★人民币国际化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财政赤字扩张与人民币汇率超稳定问题探析 ★现阶段贸易摩擦现状分析及中国如何应对贸易摩擦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与我国的对策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提高 ★企业外购战略的一般选择 ★中国的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金融全球化趋势下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研究 ★汇率制度改革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关于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的现存问题及解决途径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 ★入世后中国金融产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助学贷款风险因素分析 ★如何加强对网络银行的监管 ★人民币汇率上升对我国?行业的影响 ★从国际环境看人民币升值问题 ★试论金融债权的风险和保全 ★论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统一问题 ★论金融工具创新对税收的冲击 ★论金融创新的扩散机理 ★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金融资源影响 ★金融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金融风险 ★金融集团主导下的金融监管 ★金融机构改善支持中小企业的措施 ★金融发展理论与金融体系改革 ★金融创新与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研究 ★国外汽车金融服务的借鉴与启迪 ★关于金融监管的博弈分析 ★对金融监管成本及效益的分析 ★对金融体制改革与货币政策走向的建议 ★我国离岸金融的风险控制 ★中国金融脆弱性与道德风险 ★中美金融法律制度变革的比较研究 ★中小金融机构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金融支持的几点思考 ★中小企业财务结构分析与融资对策 ★从美国企业融资方式的变化看我国民营企业融资 ★从日本的金融危机看企业的融资行为 ★对债权融资与债市发展的再认识 ★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 ★非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论金融企业如何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论境外贷款融资 ★经济波动的基本趋势与周期变化在总量指标和微观经济领域的体现 ★在结构调整和体制转换时期如何调整相应的宏观经济领先指标体系 ★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宏观调控中的相对效应的实证研究 ★货币政策与企业、居民预期的相关性 ★信贷市场、资本市场、资产市场所体现的金融风险新特点 ★各金融市场的风险传递渠道及其屏蔽机制篇二:经济学毕业论文 题目:农村经济发展研究(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意义非常重大。然而目前农业依然是国名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民收入仍然偏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实际增长10.4%。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27倍。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8%。 在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的讲话,明确了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日,中央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6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讨论稿)》。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着重研究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了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共中央连续两年发出一号文件、召开工作会议,足见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视。 但目前在农村经济毕业论文参考网整理论文发展中,资金短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农村得不到有效的资金支持,这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金融水平偏低固然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不高有关,但相关的制度安排、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加快农村发展是基础。解决“三农”问题,建立健全支持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农村金融体系尤为重要。如何深化改革,建立真正符合农业和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1.2 研究思路以及方法 1.2.1研究思路 在文章的开始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和举证。农村金融现行体系理论上可行的、表面上是完备的,按照这一制度设计,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应该会得到满足。可是从现实来看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呈现出受抑制状态。究竟原因出在哪里,本文分别从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以及非正规金融等方面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缺陷进行了分析研究,随后采用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以及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理论来说明金融改革在理论上的必要和必然性。文章的最后,根据农村金融结构存在的缺陷,运用相关知识得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1.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规范研究方法,在文章的分析过程中使用规范的究方法,同时结合数据和理论层面的演绎,对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缺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在进行分析后,本文将完善农村金融结构的设计和构想也纳入规范分析之中。 同时本文也采取了系统分析的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从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按照事物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文中将农村正式金融整体分为各个部分而加以认识,将农村正式金融分为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三部分,这样就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着重于弄清农村金融各部分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以何种方式与其他方面发生制约和转化,并把客观存在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以及在国外获得成功的小额信贷也纳入研究范围,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 农村金融结构现状及问题 2.1 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现状 我们把农村金融体系划分为正式金融和非正式金融。(如图1)正式金融主要指法定的金融机构,它主要包括商业性金融(农业银行、邮政储蓄等)、政策性金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合作性金融(农村信用合作社);非正式金融主要是指非法定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间接融资及个人之间或个人与企业主之间等直接融资,主要包括个人借贷、合会、钱庄等[11 从我国农村金融制度设计来看,农村金融体系制度设计较为完备:以合作性金融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为两翼,还有非正式金融的客观存在为补充,全面覆盖农村各类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但从现实来看,农村金融体系仍然存在缺陷。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仍然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户和乡镇企业融资非常困难,农村经济主体金融需求呈抑制状态。据中国金融年鉴(2006)调查的冀、晋、内蒙105个县域数据得知:截止至2005年初,县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67.21亿元,较上年增加428.38亿元,增长了16.87%,比贷款的增长速度快6.96个百分点。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知道农村
图1 中国农村金融结构图[11] 金融机构在农村组织的存款再投入到农村的比例是逐年减少,农村本来稀缺的资金大量流失[9]。 2.2 我国农村金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节将从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农村非正规金融以及在国外获得成功的小额信贷分别加以研究,着重于弄清农村金融各部分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据何种地位、起何种作用,又以何种方式与其他方面发生制约和转化。 2.2.1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弊病 我国唯一的国有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于日,直属国务院领导。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银行成立以来,在支持粮棉油购销,支持国家扶贫攻坚和农业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1998年以来,农业发展银行贯彻国务院关于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收购资金管理的指示精神,坚持以收购资金封闭管理为中心,紧紧抓住贷款投放、库存监管和收贷收息等关键环节,初步建立了一套符合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要求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切实加强了粮棉油收购资金的供应与管理工作,保证了政策性收购资金的及时足额供应,有力地支持了粮棉油收购工作。其成立11年来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广大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展面临如下问题制约: 一、资金来源不稳定,负债权益比率过高。在1994年成立之初注册资本200亿元,但到1998年初实收资本125.85亿元,只占全部注册资本的62.93%。[1]农业发展银行资金应主要来源于财政无偿拨款和有偿贷款。但由于财政历年累积收支不平衡的压力巨大,拨补资金常常不能按时到位,农业发展银行实际上不得不主要通过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来筹集资金,使筹资成本上升,与农业发展银行的优惠贷款形成了巨大的利差缺口。 二、农业发展银行资金运用效益不高。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主要是为支持粮棉油等农产品流通各环节的营运需要,以流动资金贷款为主发放收购、调销和储备贷款。在目前中国的政策性金融分工制度下,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把贷款发放给国有粮棉购销企业,支持政府按保护价收购粮棉等主要农副产品政策的实施,提供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的资金需求。由于粮食企业从农业发展银行获得贷款后,没有还贷的激励和压力,很容易产生较高比例的不良贷款,进而影响到中央银行再贷款资金的回收。三、资金来源结构失衡,对央行依存度过大。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中,向央行借款的比例在逐年加大。有数据显示:年末各项资金来源中从央行借入的款项占资金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3.8%、86.4%和88.2%。 四、业务范围狭窄,功能单一。早期农业发展银行还承担着以固定资产贷款为主体的各类农业开发和技术改造贷款等生产性贷款和扶贫贷款等功能,目的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但后期由于政策调整,仅是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作用,其业务功能单一地退化成粮食银行。 五、机构重叠问题严重,管理成本过高。截止2003年末,农发行共有各级各类机构2275个,职工59487人,其中临时工7888人(主要集中在县级支行),每年运营费用50多亿元。县支行以上机构员工占全体职工的35.164%,但关注类贷款仅占22.6%,其中地(市)分行员工占全部职工的17.793%,地(市)分行营业部员占8.019%,两种合计占25.8%,机构重叠问题严重。机构臃肿问题十分突出,已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由于以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政策性金融在发展农村经济中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从范围上都难以适从。 2.2.2农村商业金融出现的问题 鉴于我国各大商业金融中与农村业务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国农业银行和徘徊在银行边缘的邮政储蓄。因此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作为研究对象。 2.2.2.1 中国农业银行的现状 农业银行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一,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网点遍布城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齐全的服务功能。长期以来,农业银行一直扎根农村、服务于农村金融事业。但1994年后为适应中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农业银行在剥离政策性金融业务和与农村信用社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后,加快了由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的步伐。经营战略上开始转换经营机制,积极开拓业务领域,讲求经济效益。业务经营视角逐步转向城市,目前其在农村的业务主要是围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立足于大农业,重点支持优质农业规模化经营、农业科技型产业化和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在信贷投向上,突出支持“两高一优”农业、“菜篮子”工程建设和发展,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和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乡镇企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农业银行还关注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和小城镇发展。但在它的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同样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发展观念错误。盲目的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攀比,认为放弃农村金融市场进入城市才是发展的根本,盲目的求大求洋,放弃了许多效益高的部分农村金融市场[1],同时也忘记了自己姓“农”的根本以及支持农村经济建设的使命。根据中国金融统计年鉴数据,其撤销的主要是存款量较小的县级以下机构,即主要是从农村地区撤出的从1997年末的63676个下降到2003年末的36138个。 二、资产的安全存在隐患。虽然国家剥离了部分不良资产,在资产的质量、结构上有了优化,但由于历史遗留和现实的竞争,信贷资产的质量仍然下滑。据中国农业银行发布的信息显示,2006年不良贷款比较2005年有所下降,降幅为2.73个百分点,为23.44%,但在各大商业银行中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 三、金融服务僵化落后。在分业管理体制下,农业银行的经营范围狭窄,金融产品价格生硬,利率市场化不到位,金融工具落后等制约其的发展。 事实上农行的改革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自身的发展还是不容乐观的,特别是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仍然严重。 2.2.2.2 邮政储蓄对农村金融的负面效应 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同意在邮政系统内设立邮政储汇局,给予利率倾斜政策,从社会上吸收存款,但“只存不贷”。初衷是回笼货币,降低通货膨胀的压力。发展到今天邮政储蓄拥有多重优势: 拥有3.5万个储蓄营业网点,自动柜员机(ATM)6233台,POS机4731台;计算机实时处理网络联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500余个县市、34177个邮政储蓄网点,已成为中国网点最多、网络覆盖面最广的金融机构。 2005年8月末,储蓄存款余额近1.25万亿元,仅次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居民个人存款市场上的占有率为9.26%。绿卡用户达到9000万户,成为中国第四大发卡行。这些优势,使其在农村快速发展。这带来了诸多的负面效应:它使得农村本来就很紧张的资金通过“只存不贷”机制倒流向城市,分流了农村资金,削弱了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而且使农村金融市场供需失衡,恶化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据有关调查显示仅湘潭市邮政储蓄从农村抽走资金30个亿,但通过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回流的资金只有3.4个亿[2]。 2.2.3 当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缺陷 农村信用社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它是由农民自愿入股,由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具有一级法人资格的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组建至今,经历了50多年的曲折发展历程,虽然其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多变,但合作制的性质始终没变,服务“三农”的宗旨始终没变,其信用合作伙伴始终是分布在农村经营着农业的广大农民。1984年,国务院105号文件转发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提出要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恢复其合作性质,即恢复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这一时期,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项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从1996年国务院决定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开始,农村信用社开始真正走向合作办社的道路。1996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指出改革的重点是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1999年到2000年间,全国还试点组建了65家市(地)联社、6家省级联社和5家省级信用合作协会。2003年上半年,又试点组建了浙江鄞州农村合作银行。自从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出台了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资格的相关政策以来,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内,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同时农村合作金融出现的一些新老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一、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产权不清。 1996年农村信用合作社从农行脱离,恢复了合作金融的地位,但我国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演变来的,历年的积累和亏损很难界定是由谁来所有也就是说并没有独立的产权体制也没有使社员与农村信用社建立起稳定的利益机制。这就是目前农村信用社无法全力支持农村经济建设且自身运行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1]。从我国农村信用社建立初始,在产权制度上存在明显的缺陷,产权没有得到清晰的界定,全体社员对他们出资组建的信用合作社只有名义上的产权归属关系,而实际上的产权所有者却是国家或者集体,这个集体并非全体社员组成的集体,而是一个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比较含混的集体,全体社员作为农村信用社产权主体的地位事实上被架空,他们本该享有的权利绝大多数都名存实亡。农村信用社的产权被人为虚置,产权关系是模糊的。 二、法人治理结构残缺。 农村(原文来自: 蓬 勃范文 网:供需经济学论文范文)信用社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以及产权不清晰,使得其治理结构不健全,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三会”制度有名无实。农村信用社的“三会”是指社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三会制度却流于形式,并没有实质的内容,无法发挥其作用。 其次,民主管理流于形式。一是现有股金中法人股偏少、个人股和职工股较多,股金结构配置的缺陷,影响股东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出现“搭便车”现象。二是入股对象主要是农民和信用社职工,文化水平偏低,市场意识、维权意识、民主管理意识淡薄,与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所要求的股东的差距较大。再次,农村信用社制度构建粗化。许多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没有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工作职责不清,平常争权夺利,遇事互相推脱,合力不足,造成极大的内耗。 三、竞争主体和竞争机制的缺失以及多元经营目标的冲突。 首先,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除农业银行外,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几经基本从县级以下区域退出,而农行为了自己的经营目标也渐渐的退出了农村市场。诸多因素是信用社成为了农村市场上的唯一正规金融,这样的局面看似一个绝好的发展机会,但事实表明:在这种竞争主图和机制缺乏的环境加之信用社本身的缺陷,给它的生存和成长带来了更大的制约;其次,其经营目标主要有合作制目标、政策性目标、盈利性目标以及自己本身的规模经济目标。这众多经营目标的经营方式既不能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完成支持“三农”的任务[1],自身也不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四、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差,整体经营困难、潜在风险大。 从图2可以发现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沉重,近几年净资产全部为负值而且呈上升趋势。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除了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清晰,经营管理不善,内部人控制等内在原因,还有一系列外部原因。这些 原因包括:一是国家对农村信用社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导致了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损失,如农村信用社交由公 社、大队管理,管理的混乱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时,农业银行也通过多种形式 转嫁了一些不良贷款或者呆帐、死帐,造成资产的流失;二是信用社执行国家平衡物价等宏观政策创办保 值储蓄而垫付的保值补贴利息:三是农村信用社执行地方政府对于当地经济支持产生的行政贷款所形成的死帐、呆帐。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图2 全国农村信用社净资产表单位:亿元 年份 99 02 净资产
-816.9 -928.5 -16 -00 五、管理体制不顺畅,管理职权和责任不明确。 农村信用社由于其特殊的产权结构以及历史原因,造成管理体制不流畅。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从产生以来在管理上有一系列的变更,它的管理部门经过数次较大的变更,在系统管理上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县市以上管理机构设置参差不齐。在县市级一般都成立了县市联社,而在市州一级和省一级不同地区设置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是在人行或银监局设立信用合作社管理办公室,有的成立行业协会,代行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职能,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形成统一的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机构。农村信用社管理结构设置的多样化,不利于农村信用社统一管理,无法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的整体优势,使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也无法发挥农村信用社资金在更大范围内调剂整合以及发挥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优势。 2.2.4 农村非正规金融以及小额信贷发展中的难题 2.2.4.1农村非正规金融引导缺失 农村非正规金融是指农村中非法定的金融组织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农户之间或农户与农村企业主之间的直接融资等金融活动.目前,我国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主要包括自由借贷、私人钱庄、合会、典当业信用、民间集资、民间贴现和其他民间借贷等组织形式.其中具有合作性质的组织形式包括小额信贷、合会、资金互助社以及民间集资和互联性信贷交易等。 非正规金融也存在它自身固有的问题。由于范围和规模过于狭小,导致风险无法有效分散,因此一旦出现了债务危机,可能会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样,引起一系列的风险,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也有的非正规金融,明显地带有诈骗的性质,会直接损害到社会信用。同时非正规金融更加缺少一个合法化的地位以及法律规则的约束和保障。 2.2.4.2 小额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 小额信贷是一种城乡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小规模的金融服务方式。旨在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农户或微型企业提供获得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其走向自我生存和发展。它既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又是一种扶贫的重要方式。目前,世界各国都有小额现代的实践,我国在小额信贷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小额信贷的顺利实施以及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 一、对农户小额信贷的认识不足。一方面作为小额信贷的发放主体 ,农村信用合作社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小额信贷单笔业务额小,经营成本高,利润空间小而且风险大,对信贷工作的态度不积极主动。另一方面广大农户受小农经济毕业论文参考网整理论文的影响,不愿意贷款,不敢贷款;由于宣传不到位篇三: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一一中国经济学30年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基本脉络 摘要:中国经济学30年理论创新和发展具有独特的脉络和鲜明的时代特 征。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和发展的主题是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回答中国经济要不 要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和如何发展,逻辑主线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 济的结合,根本方法是坚持实践第一,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 济学的教条主义倾向。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已经引起了世 界的广泛关注,创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是经济学工作者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一、
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中国奇迹”。“中 国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 色的经济发展道路①。 从改革开放30年的实际进程看,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或模式,不仅对中 国而且对世界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正在挑战以美国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经验为基础的新自由主义模式②。 美国普渡大学教授洪朝辉(Chaohui Hong)对中国发展模式的研究表明,中国 近30年经济和社会的超常发展,已经导致某些西方主流理论不断被证伪。他用学 术界对20世纪美国迅速崛起的研究类比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指出:当20世 纪的美国快速崛起时,许多学者提出了著名的“美国例外论”,认为特殊的发展条 件使美国走了一条不同于欧洲常态发展的道路,而当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获得成功时,所有不符合美国国情的传统理论和世界潮流都受到了质疑和挑战。 洪朝辉指出,如果中国能够实现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命运有可 能像当年“美国例外论”一样,得到全世界的认可[1]。 2004年美国中国问题专家提出著名的“北京共识”试图概括中国的发展模 式。认为“北京共识”足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追求公正与高质量增长 的发展途径,这种发展道路可以定义为:艰苦奋斗、主动创新和大胆试错,坚决捍 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强调发展的渐进性和累积性[2]。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将对世界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F*福山 (Francis Fukuyama)在预测世界未来可能出现的七大战略意外时指出,中国的发 展可能引发的一个战略意外是“人们将许多不平等现象归咎于美国式的资本主义, 全世界对这些不平等现象的不满,可能会将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像中国这 样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从而结束美国的霸权地位”[3]。 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奇迹’’的关注和解释,表明世界已经认识到中国的经济 发展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特殊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可能成为其他国家 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实践创新推动了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创新,经济学的理论创 新及其与实践创新的互动,也引领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 发展。因而,理论创新不仅来源于创造“中国奇迹”的实践活动,也对“中国奇迹” 的产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总结和概括, 中国经济学30年理论创新和发展具有独特的脉络、羟验和原则,其中发展共识的 形成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和实践第一的科学研究方法, 是中国经济学创新和发展的主题、逻辑主线和方法论①。 一、发展问题是中国经济学30年理论创新的主题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回答中国经济要不要发展、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和如 何发展,是中国经济学30年理论创新和发展的主题。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改革开放之前,贫困、落后和封闭是对中国现实经济发展状况的真实写照。 而当时的理论界关注的却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阶级斗争。在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 中,无视中国贫困和落后的经济发展现实,却从本本或抽象的原则出发,讨论和论 证经济的优势所在和市场经济对生产力的破坏作用。1978年前后,关于真理 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开始破除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对中国所处的国际形 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发展经济,增强和提高综合国力, 是顺应时代发展和改变贫困落后现状的唯一出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提出,是决定中国30年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两 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中国经济学30年理论创新的历史和逻辑起点。 以此为起点,中国经济学工作者以经济发展为主题,不断突破有关中国经济 现实和发展的一系列教条主义思想和理论观点,开始了中国经济学30年理论创 新的艰难历程。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的本质,马壳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有三个方面 的论述:第一,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 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形态发展,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第二,东方落后 国家可以走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 “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第三,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而应 当与任何社会制度一样,是不断变化和改革的社会[4]。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 社会发展趋势角度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为我们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提出了方向。
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对于生产力水平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 义,列宁从苏联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提出“新经济政策”发展苏联社会主义经济, 总结出三点重要结论:一是社会主义是多样性的,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但 走法可能不完全一样:二是社会主义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加 深和校正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当 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4]。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 识,是对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与苏联不同,中国是在一个落后的东万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以 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而曲折的探索。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 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所以出现曲折,最重要的教训是脱离了经济发 展这个中心或主题。邓小平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明确提出“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从这个主 题出发,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 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从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党的十三大明确把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 阶段界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这个阶段我国 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 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明确了中国既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是一个 生产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生产力和进行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围 绕着经济发展,根据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要求。 正是从发展这个主题出发,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属性的认识,才从思想上和理论上彻底解决了社会主义中国要不要发展的问题。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和发展理论的提出,则是回答中国需要什么 样的发展,如何发展,发展的动力在哪里和发展需要什么样体制和机制等一系列 问题。 从30年中国经漭改革和开放的实际历史进程看,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 展是硬道理这个发展主题从未动摇过,已经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社会共识或共同信 念[5]。每当改革和发展遇到新的问题和挫折时,我们总是旗帜鲜明地重申这个主 题,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无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对这一主 题的具体表达。 通过30年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学术界对经济发展主题的理论认识也在 不断深化。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经济系统的演进过程,它涉及到诸如资源、要素、 技术和知识积累、制度结构和组织等多种因素。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发展在本质 上是一种社会变革,是打破均衡,实现经济从一种均衡到另一种均衡的过程。经济 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经济发展不是为了消灭矛盾, 而是创造使矛盾能够在一定的新的条件下统一和发展的条件。在某些条件下,某 一矛盾的激化就会产生特定的现实经济问题,例如,“三农”问题、“经济过热” 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问题。 以这些实际问题为中心,通过实践创新解决问题,对其中经验的总结和分析 一直是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丰富来源。经济学毕业网 三、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的埋论探索和创新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围绕的中心是中国要不要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 和如何发展。 前一个问题主要解决发展的方向性,后两个问题则是回答中国的经济发展究 竟走什么样的道路。 经过实践的探索,中国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实现社 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 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实践活动的理论探索和总结,是中国经济学 30年理论创新的逻辑主线。 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中,最大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形成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萌芽到创立和发展, 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仅仅包括了它的创立、形成和发展 阶段。对它的完整研究,还应包括对重要思想萌芽的历史追溯和新的发展阶段如 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后向延展[6],其中的主体,是改革开放30年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和形成发展阶段。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萌芽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毛 泽东针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对苏联模式及其理论提出了不同意见,发表 了《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重要文章,对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的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以孙冶方为代表的老一辈经济学家,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傲出了积 极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尤其是1956年到1959年关于商品生产、价值规 律、按劳分配和速度与比例等问题的讨论,20世纪60年代初关于经济核算、经济效果和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的讨论,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萌 芽,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形成和发展,贯穿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的实践活动,包括探索、创立和发展三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到1992年期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阶段。对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的轨迹,可以在党的历次重要会议文件中清晰看到。1978 年的第三季度国务院务虚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 结合”。1982年9月的中共十二大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计 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4年10月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再次把社会主 义经济确定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并提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 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确立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1987年10月的 中共十兰大明确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 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机制。1990年底,邓小平针对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 现状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从 理论上冲破了多年来对市场经济认识的思想束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这一阶段,学术界的争论和研究主要围绕着“计划与市场”以及姓“资” 和姓“社’’展开的,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在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上取得了突破和进展。 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经 济效果、按劳分配、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农村土地所有制等问题的研究。20世 纪80年代中期之后,对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国有企业改革、经济运行机制 和运行模式、经济改革的整体思路、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问题的讨论。
1992年到2003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创立阶段。1992年10 月12日,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月14日,中共十四届三 中全会正式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把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 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大大推进了一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谂的探索、创立和形成过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 界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达成了高度的共 识。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丰富的成就:(1)确立了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 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等在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体系的基本框架。(2)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及其主体进行了深入的开拓 性研究,形成了许多理论假设和规律性的认识。例如,股份制是公有制的重要实现 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等。(3)广泛 地学习、研究、比较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试图开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 的具体研究领域。为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市场经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 济学界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全面引进和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流派,有力地推 进了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化进程,并运用这些理论考察和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例 如,通过引进和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开创了中国转型经济学的研究。这些研究和借鉴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视野和内容,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理论的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 但足在引进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成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西方经 济学教条主义倾向。其中的主要表现是,从西方经济学的抽象原则出发,质疑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推崇以美国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和经 济理论研究中的文本主义倾向。 2003年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入完善和发展阶段。其标志是2003 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思路和措施,是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纲领性文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阶段,随着 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环境约束、对外技术依赖和自主创新能力 缺乏等问题逐渐显现。社会上出现了对效率优先原则、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对 外开放方向的质疑,亟需做出科学的解答。2007年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发展是 硬道理,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的结 合”等十个方面的结合,是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 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新的发展阶段所遇到的新的困难 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解决方向是必须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理论[8]。十七大提出的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思想,成为今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理论新的研究课题。 2003年以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1)在新的发展阶段,科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历史 经验,系统提出和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和基本耍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勾 画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深刻认识到新的发展阶 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和新要求。(2)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思想,强调自主创新和进一步 对外开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更深刻把握。(3)针对新的发 展阶段的问题和特征,重新审视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本质属性,分配原则和 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问题,并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考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 成果[9]。 随着新的发展阶段对新的发展模式的探索,我们逐渐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理论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体系,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创新,这一理论体系也必 然会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例如,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三农’’和新农村建 立、新型工业化道路、自主创新和建立创新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和 和谐发展等重大问题陆续被提出,以这些实际问题为中心的实践创新,将为理论 创新提供新的来源,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内容。 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已经成为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分酡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市场体系理论、改革和经济转型理论、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 理论和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理论等内容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 体系回答了如何从中国的实际或具体国情出发,中国要不要发展,需要什么样的 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问题,并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四、实践第一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破除两种教条主义总结 中国经济学30年理论创新的经验,我们发现:坚持正确的研究方法是理论创新的 重要原则和保证。在方法论上,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科学研究方法,反对对待马克相关热词搜索:
供需经济学论文范文 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息安全经济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