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收益贷方粮食贷可以获得多少收益?

专家:粮食补贴政策调整初期都会有一个市场博弈|粮食|贷款|投资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专家:粮食补贴政策调整初期都会有一个市场博弈
  目标价:离市场还有点儿距离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在即,新一年的农村工作将会如何规划?明年的一号文件会说些什么?近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为了讨论的焦点,而围绕着转变两字,中国农业也许将经历一场深刻的变化。在这其中,粮食补贴政策的调整将直接涉及到万千种植户的利益,因而更加受到关注。那么,这项从今年刚刚开始试点的政策,改变了什么?又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著名财经评论员张鸿共同评论。
  粮食补贴政策的调整改变了什么?又给农民带来了什么?
  程国强:政策在上市初期都会有一个市场博弈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政策实际上有一个实施的过渡期,现在农民之所以可能有点迷惑,或者说对这个政策不了解,是因为最后的补贴的结算不是在现在,跟过去托市收购现卖现结算,现拿钱不一样,这个是卖完以后才能够拿到补贴,这可能需要我们在宣传上要加大一点力度。告诉农民这个政策是怎么操作,这个补贴是怎么发放,这个补贴是必须到明年3,4月份才能给到农民。现在他卖的,如果是说你的的要是质量好,价格卖得好的话,也可以接近政府定的那个目标价格水平,当然你要是质量差可能价格差的比较大。
  所有的粮食产品,不管是托市收购,还是现在目标价格补贴这样一个新的办法,在上市的初期它都有一个市场博弈,也就是农户在最开始要看行情,不会轻易的将手中的大豆还有其他粮食卖出去。加工企业还有贸易商也要看行情,也不会轻易的出手,所以可能在上市以后一两个月内买卖双方都有博弈,那么各种说法,各种猜忌,各种对市场的观望都有,这应该是可以理解的。政策信息是非常清楚的,这个政策文件不管哪里的媒体都有明确的说法,政府出台一个目标价格,如果农户按市场随行就市卖的大豆的价格低于目标价的话,中间的差价部分由政府补贴农民,应该说这个都知道。
  张鸿:博弈要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公开的基础上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现在比如说一些基层的地方政府也是从电视上知道这些东西的,说有个信号,他们也不是特别敢宣传。现在形成了一个怪现象,就是得到这个信号的,现在这个价格从2块3跌到2块1了,然后没敢卖,一直在手里,还在等着说不知道具体政策是什么。不知道这个信号的,可能在2块3的相对高点已经卖了,因为去年是按2块3来兜底来收的,所以现在到底怎么补很重要。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博弈是建立在相对充分的信息公开或者是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现在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最后是怎么补,补给谁。
  程国强:在试点期由地方决定和公布将来按什么方式来补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本身这个补贴价格设计考虑,一个就是说谁种补谁这样一个机制,就是按照土地的流转,谁种了这个地的话,补谁,第二就是多种多补,不种不补,整个政策的设计是这样的一个机制。现在农户所迷惑的是什么呢?农户就是说现在没有给我钱。到年后才能给钱,也不清楚这个补贴怎么发放到他们的手中。
  发放补贴有很多方式,目前来讲至少有三种,第一种是按面积,比如说一亩地是你每一斤的补贴我知道了,我最低卖的价,比如你按2块1,如果是2块4的目标价一斤补3毛钱,那么你的平均单产知道一亩补多少钱知道了,然后你种了十亩地,就是乘上每亩这样一个补的补贴,就得到他的补贴,这是按面积补。还有一种按产量补,那么你整个加收了多少大豆,这样就是一斤补多少钱,你整个产量乘上它的每一斤补的量就得到整个补贴。第三种是按照销售量补,就是农户把这个大豆卖给指定收储企业,然后确定他卖多少斤,卖多少补多少,是这样三种补贴。现在可能应该说由试点的地区来确定这样一个补贴的方式,因为是试点,我们现在每个地方情况不一样,中央不能统一弄一个办法,所以在试点期只是由地方来决定,由地方来公布将来按面积补还是按其他方式来补。
  程国强:目标价格机制 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解决市场扭曲问题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新的这个政策实际上是鼓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也就是说如果你种的大豆的质量好,你卖的价格如果超出了政府定的目标价格,如果你整个地区的平均价格水平,仍然是低于政府定的目标价,那这个农户仍然可以得到差价补贴,这样就是激励农民多种粮,同时种好粮。
  目标价格补贴最大的好处,实际上是能够稳定市场上所有的主体的预期。比如说过去不管是加工企业,贸易商,他们知道中储粮等等这些国家指定的收储收粮时候,他就不敢贸然入市的收,最后整个收储任务都压到政府的指定企业。但是现在新的这个政策下,整个收购是市场来完成,我们就不会形成这种政策性的收储的库存,就不会形成库存挤压。因此这个政策的设计应该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解决这个市场扭曲问题。这个政策预期是可以解决的。现在我们所困惑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落地。怎么来把这个补贴发到农民手中,特别是在目前消除农民的困惑。
  在新的政策实施过程中有一个过渡期,可能相关的配套政策也要跟上,不仅仅是我们在宣传上要到位,另外就是在我们的金融扶持,在其他的配套政策上也要根据新的政策进行一些调整。
  张鸿:我们更多的要让市场来说话 尽量减少干预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落地的政策才是好政策。这个市场上一个最大的,甚至是垄断性的买家没了,就是说原来都是政府来收购,现在这个买家没了。因为农民的这个钱涉及到比如说贷款,那么他就得有清晰的预期,九十什么时候能拿到这个钱,能拿到多少,才能确定我的还款方式。
  我们更多的要让市场来说话,尽量减少干预。对于推出的相关金融产品的品种,当它成为一个市场的时候,自然市场会有很多机构来发明这些东西。当市场化强一点,选择权就会多了。一个是农民自己的选择权多了,过去我只能卖给你,可能你的仓容一下爆满了,仓容爆满就不敢敞开收购,不敢敞开收购可能对你的品级设立种种门槛,其实新闻也报道过其中产生过一些腐败,所以现在是我想卖给谁就卖谁,这就相对来说是市场的一个选择,市场化其实让选择权更多。
  程国强:按照目标价格补贴的机制设计 政府最好不要干预市场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们在调研目标价格补贴实施的时候,我们估计了两种风险。一种风险就是说,如果没有像过去有人来托市收购,那么价格会不会急剧下跌?那么这样肯定是对农民不利的,对我们补贴也不利,因此有人提出来,要在价格下跌的时候采取托底收购,就是由政府的有关企业按照市场价随行就市定量的托底收,这样实际上它会引导其他企业加入收购,这是一种政策性的干预措施。
  我们认为,按照目标价格补贴这样一个机制设计,如果政府在这个中间插入进来对市场有干预的话,可能会影响到我们整个补贴政策的效果,所以我个人并不主张托底收购,也就是说来干预市场,而是应该相关一些风险管理跟上。比如说一些大户他可以通过套期保值,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来管理这个价格风险。另外,我们能不能开发类似的这样一种保险产品来保这个价格下跌给农户,给这些企业带来的风险,这是我们在配套政策要设计的。
  当出现价格急剧下跌的时候,我个人主张,并不急着要采取托底收购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实际上有人想到,如果价格都跌的很低了,都不能收,是不是由政府来出手收?这个事要谨慎。要不要政府托底收购要评估,我个人主张是采取配套的措施,就是采取一些风险管理工具,比如说推出期货品种,推出相应的保险品种。
  张鸿:要让农民知道怎么补以及补给谁 让他们心里有底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现在最根本的就是执行,如果我们地方政府已经有了相关的政策和实施细则的话,那么怎么补以及补给谁,现在要尽快地让农民知道,让他们心里有个底,在这里面托底,不是在价格上托底。
  程国强:在调研中发现问题有助于地方政府完善政策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根据我的调研,我觉得他可能是在他的,比如说在贷款,资金上有一些问题,这可能是很少数的大户遇到了一些问题。即使在过去这个托市政策的话,他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不是说他现在新政策有问题,那么我是觉得可能这是少数的问题,当然在这个调研过程中发现了这些新问题,它是有助于我们地方政府在完善这个政策的操作细则中能够起一些参考作用的,能够帮他们完善政策,至少要求我们地方政府尽快地把这个操作细则⋯…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日09:17&&&&&&&&
本报记者 杨洋&&&&&&&&来源:金融时报
  担心、忧虑、紧张,一些人正在经历最焦灼的时刻,而焦灼的根源在于小麦价格的快速上涨。
  “随着小麦价格的快速走高,市场风险正在不断加大”,某商业银行负责人告诉记者。
  河北志信粮油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志信粮油 ”)董事长张志信则不无忧虑表示,“眼下小麦收购价已迫近企业盈亏临界点”。
  与此同时,在采访中,河北的一些面粉企业负责人也反映,新小麦价格的快速上涨超出企业承受心理。
  收购价高、市场疲弱,粮食加工企业生存状况堪忧。一边连着农民,一边接着市场,陷入困境的粮食加工企业无疑将波及更大范围,随之而来的“市场风险”、“信贷风险”也将逐步加大。如何控制风险?如何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不使企业利益受损?如何应对粮食市场改革所带来的挑战?诸多问题仍待解。
  缘起粮价飙升
  作为小麦主产区之一的河北,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收购价格也创下新高。张志信告诉记者,6月下旬小麦开秤价格就达到1.18~1.2元/斤,曾一度以0.01元/天的幅度上涨,目前价格为1.25~1.26元/斤。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在0.1元/斤。
  农民无疑是小麦价格上涨的最大受益者。保定市徐水县高林村村民祖宏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家小麦亩产达1200斤,而去年不足千斤;扣除人工成本以外的其他成本,今年每亩纯收入接近700元,比去年高出三四百元。
  同样是在徐水县,小麦价格的上涨却并未给粮食经纪人贾高峰带来多少喜悦。作为粮食经纪人,贾高峰的工作就是把从农民或其他粮食生产者手中收来的粮食,卖给粮食经营或加工企业。在徐水县,70%以上的粮食要经粮食经纪人之手。
  贾高峰解释说,虽然小麦收购价格连年上涨,但收购与卖出的价差越来越小,目前每斤价差仅为一两分钱。同时,粮食经纪人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今年的收入或许还不及去年。
  小麦价格走高更引发张志信的担心。7月9日,记者看到卖粮车辆不断驶入志信粮油的厂区内。据张志信介绍,截止到7月8日,公司小麦库存已达到98676吨。他告诉记者,“1.25元/斤或许是公司承受的最高小麦收购价,如去除小麦杂质,折算后的收购价格为1.28~1.29元/斤,企业几乎无利润可言。”
  值得关注的是,价格攀升令部分农民及粮食经纪人囤粮待售,这使得市场风险加剧。由于今年小麦质量远好于去年,开秤后价格一路走高,导致农民对价格期望值更高,惜售心理较重。为此,业内相关人士呼吁,要在解决卖粮难的前提下,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加工企业纠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春节过后,小麦加工企业的麸皮价格下滑幅度较大,每吨下降400元左右,走势较弱;加之目前面粉消费进入淡季,经销商采购数量有限,制粉企业出货压力增大等因素更进一步压制面粉价格。总体上,小麦市场供大于求局面仍将持续。
  无需求支撑,小麦价格缘何上涨?相关业内人士解释,国家在主产区启动小麦托市收购预案较早,国标三等小麦的托市收购价格是1.18元/斤,促使市场定价高企。与此同时,今年新小麦收获质量较高,均达到二等以上标准。此外,中储粮收储规模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小麦价格。
  即便收购价格已迫近盈亏临界点,部分加工企业并没有停止收购的打算。某加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维持企业生存,只能继续收购。通过转型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赚取薄利。
  一些无力转型的粮食加工企业则将开工率一压再压,在河南一些地区,30%左右的开工率并不是个案。
  作为一家粮食加工企业负责人,龚俊杰表示,无论是收购还是生产加工都需要外部资金,特别是银行信贷的帮助。然而在现有行业形势并不乐观的情况下,企业并不能顺利获得资金的支持。某商业银行负责人就表示,对于粮食加工企业采取有选择地支持。
  银行谨慎选择
  据记者了解,出于风险与利润的考量,目前商业银行支持的粮食加工企业基本为龙头型企业,信贷资源有过度集中的问题。与此同时,部分中小粮食企业获得的银行支持较小,而开工率不足、利润较小甚至亏损,更阻碍了信贷资金的介入。
  即便是对于龙头型粮食加工企业,商业银行也更倾向于质押、抵押贷款。考虑到粮食加工企业大多选择小麦作为质押产品,部分银行也对此提出“第三方监管”模式控制风险,而监管费用由加工企业承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加工企业的融资成本。
  在利润继续下滑的情况下,粮食加工行业的洗牌在所难免。事实上,从全球化竞争趋势来看,目前粮食加工企业间竞争的焦点已从企业层面逐渐转移到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层面,发展方向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围绕产业链价值转移而展开的竞争,使我国粮食加工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价格风险。
  采访中,某商业银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支持粮食加工企业方面,今后将更加倾向于支持精深加工和增值转化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重点龙头企业。
  而业内专家表示,粮食加工企业需要帮助,但仅仅依靠银行的帮助是远远不够的。其实早在两年前,国家粮食局发布的《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要加大中央财政预算或新增投资,以加强技术改造,培育、壮大粮食加工业龙头企业.加强对产区大型粮食加工企业的支持,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
相关附件: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粮食贷的理财产品在哪里可以看到?_百度知道
粮食贷的理财产品在哪里可以看到?
粮食贷的理财产品在哪里可以看到?
提问者采纳
可以看到各种投资理财项目了,进而投资他们的官网上面,更靠谱些?你点开它。通过他们,不是有个投资列表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是不是想洗钱。表面上好象是可以的?等等?这钱是不是他本人的。另外贷款的用途是什么,但在贷款审批过程中审批员会问?贷款利率远高于理财产品收益:此人是不是缉害光轿叱计癸袭含陋大脑有毛病,为什么要买理财产品来质押贷款,他如果有钱为为何不直接用?是不是此钱来路不正?合不合相关政策的规定不能
理财产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资收益贷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