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为什么不喜欢券商板块指数代码

眼眸深邃、轮廓分明、身材颀长,活生生的一幅画。
这在监狱民警看来,那么令人不可思议。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周上证指数仅涨了40点,涨幅甚微,而深成指涨4%,中小板涨6.4%,创业板涨11%,涨幅较大。但是,本周最耀眼的明星板块,则是上海本地股板块,许多股有3个涨停板,涨30%以上,相当于已经做到了4000点的价位。
  上海板块何以飙涨?
  1、期指新规扭转了期指引领A股下跌的局面。
  虽然上周收盘3160点,并不难看。但是,长假期间,多数投资者却陷于恐惧之中,认为2850点不是底,很可能要跌到2500点、2000点。主要原因是,三个期指品种均大幅贴水400点、745点、237点,引导了市场普遍看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金所颁布了史上最严的新规:将期指开仓由100手减为10手,保证金由30%提高到40%,手续费由万分之1.15提高到万分之23,并严格实行开仓实名制。
  此举有效地打击了期指的过度投机,日交易量锐减90%以上,一周来,三期指的贴水,已迅速收窄为36点、73点、19点,期指空头蒙受了巨大的亏损,A股投资者消除了一个最强大的做空对手,四大指数全面上扬,上海板块才得到飙涨的契机。
  2、政府高层明言大盘见底。
  一是,9月6日,央行周小川行长在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罕见评论中国股市:“6月中以来,中国股市发生了三轮调整,中国政府的措施,避免了股市断崖式下滑和系统性风险发生”。
  “股市调整以来,杠杆率已明显下降,对实体经济未产生显著影响”。
  “股市调整已大致到位,金融市场可望更为稳定”。
  二是,9月6日深夜,证监会负责人在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表示:“面对股市异常剧烈波动,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经过两轮调整,中国股市的泡沫和风险已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释放”。
  三是,9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称:“面对中国股市的剧烈动荡,有关部门采取的一些措施,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中国国情。中国政府已防范住了系统性金融风险”。
  虽然不能说周小川所称“股市调整大致到位”,是指讲话时3160点,但至少可认为,8月24日的2850点调整到位,或者说3000点左右调整到位。本周最低3011点,最高3256点,收盘3200点,绝大多数时间在3160点上方运行,并围绕3200点平台波动。所以,以中小盘为主的上海板块具备了飙涨的可能。
  在我看来,政府高层的声音,已为大盘3000点底部构筑了强大的屏障,市场不必再固执于“大盘还将大幅下跌”的偏见而忧心忡忡,自寻烦恼。
  3、属于配资平仓盘较少染指的板块。
  根据证监会的规定,券商必须在9月底以前,将场外剩余的2000多亿的配资盘限期强行平仓,关闭配资端口。这已成为投资者对近期大盘不乐观的重要原因。
  但是,经过仔细的分析研究,今年上半年疯牛时期,场外配资盘主要青睐于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中的中小盘高价股,通过高杠杆,以及连续涨停的效应,快速赚取暴利。从两轮股灾中创业板、中小板跌幅明显大于主板,可资佐证。
  目前,残存的配资盘仍然是在这些股当中,导致了许多前期强势股上涨阻力重重。
  而主板中的国资改革概念股,从来就没有入配资盘的法眼,所以,近期上海板块几乎不受配资盘强平的干扰。哪怕近期龙头股份、锦江投资、海博股份、上海九百等强势股连续涨停,每天的换手率高达15%、20%,甚至30%,配资盘也只能望洋兴叹、奈何不得。
  可以说,上海板块是唯一不惧配资盘强行平仓的中小盘板块。
  4、占得国资改革的先机。
  酝酿一年之久的国资改革顶层设计整体方案,几经各部委反复讨论修改,然后送中央深改组讨论通过,再报送中央政治局、最终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内部发布。这一罕见的高规格,表明国资改革是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头等大事,当然也是股市的最主流热点。
  尤其是这次中央提出的对国资“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的方针,力度和宽度,大大高于一年多来的市场预期,让人们对中小盘国资股让壳借壳、搞混合所有制改革、转型新兴产业充满了想像力。这可谓是资产重组的最高境界,是股市最大的红利,也是投资者最大的机会所在。更是后三个半月引领大盘向上的动力和希望。
  在国资改革中央文件下达后,居地方国资改革规模和权重最大的,全国第一个设立国资运作平台的上海国资改革,无疑占得先机,最引人注目。周四晚,曾三次“被澄清”的申达股份公告因重大重组停牌,这可说是上海打响了新一轮国资改革的第一枪,也是上海国资运作平台继上海梅林后第二个停牌重组股。
  此举遂带动了周五上午上海国资改革概念股,尤其是已进入平台个股的走强,让人们不敢再轻易失去国资改革概念股筹码。尤其是周五下午,上海国资改革概念股涨停一片,大大激发了市场人气,将不断被配资强平盘打压到3160点的大盘,强行拉回到3200点飘红收盘,可见国资改革在市场的号召力。
  5、具有超跌+中小盘+中低价+外生成长性的优势。
  经过了史无前例的两轮股灾,许多机构和投资者都损兵折将、伤痕累累。在清除2万亿配置盘后,市场活跃资金大幅减少。年内再想上5178点几乎无望。即便站稳4000点,也是难上加难。国家队前双底3373点和3537点上方的套牢筹码层层叠叠。绝大多数内生成长性的股票,尤其是经过恶炒的高价股,一两年内难以解套。
  寻求解放,唯有靠投资者自己在选股上做文章,自己给自己解放5178点。
  上海板块的优势首先是超跌,股灾中股价普遍被腰斩,甚至跌剩三分之一。如申达从27.10元跌倒9.60元,停牌时也只有12.19元;龙头从23.25元跌倒7.91元;海博从20.40元跌倒7.10元;交运从19.88元跌倒9.44元;锦江投资从32.26元跌到10.3元,跌得越深的股,后市往往涨得越高。同时上海板块多数是中小盘中低价股,所以上涨的弹性足、气势大、人气高、参与性强。
  其次是他们具有外生成长性。无论是国资改革概念股,还是迪斯尼概念股,以及资产重组概念,其成长性都属于外在赋予的,而不是多数股票具有可预期的内生成长性。
  因此,投资者需转换思路,另辟蹊径,瞄准热点,调仓换股,分散投资,耐心持有。只要博到了三四个、七八个商业竞争类国资改革股停牌,或博到几个有重大改革重组方案的股,就可轻松解放5178点,再现辉煌。秉持这种思路的投资者,根本就无需整天担忧大盘涨跌,猜测还有没有最后的杀跌浪。
  如前所述,上海板块这一周就已经相当于解放了4000点,已让人们看到了自我解放的希望。
  周五,大盘收在3200点,成交量又萎缩到5110亿,两市涨跌比653:297、,多方明显占优,大盘呈企稳态势。但愿下周大盘在3200点一线能够站稳,展开结构性行情,在尽可能的低位静候配资盘尽快强平出局。
  上海国资改革概念股近期活力四射、牛气十足,产生了明显的赚钱效应,气势和宽度已盖过2013年夏的自贸区概念股行情。我相信,在周末国资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正式公开发布后,国资改革将成为新一轮行情的领头羊,成为投资者分享改革红利的聚宝盆,有望在9月份带领大盘补掉点的缺口。(新浪博客)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证券之星()始创于199...
8611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李志林:如何搬掉股市减持大山?
作者:来源:中财网 13:01
  本周五靠尾市的拉抬,才避免再次出现中国股市历史上第二次周线6连阴(唯一的一次是见顶后遭遇全球金融危机时发生的)。但是,大盘连续2周跌破了年线而无法收复,标志着A股进入了熊市。
  目前,广大投资者最期待的是,用什么“良药”才能让中国股市尽快扭转熊市,走上长期慢牛的轨道。
  1、七届证监会主席卸任时遇到什么困境?
  第一任主席刘鸿儒,任期是1992年10月―日,上证指数从687―630点跌了8.3%。但他是在点、跌幅达59.6%的情况下离任的。离任的情况是,刚起步的新兴市场面临大扩容无可避免地出现大跌。
  第二任主席周到炯,任期是日―日,上证指数从629―1154点涨幅高达83.5%。但也是因为高速扩容、供大于求的原因,他也是在点、跌幅达23.6%的情况下离任的。
  第三任主席周正庆,任期从日―日,上证指数从1163――594点涨幅达37%。由于当时股市的方针定位“为国企3年脱困扭亏服务”,大批国企股捆绑着亏损股一起上市。尽管他竭力振兴股市,曾营造著名的“5?19行情”,但也回天无力,最终还是在点跌幅10%的情况下离任。
  第四任主席周小川,任期是日―日,上证指数从点跌幅13.25%。他是第一位在任期内股市负增长的证监会主席。虽然也曾经出现过2245点的高点,但他一直受困于市场对国有股全流通的恐惧而无解,最后在点跌幅38.5%时离任。
  第五任主席尚福林,任期从日―日,上证指数从点涨幅高达79.3%。其任期内的最大成绩是,于2005年6月流通市值只有8900亿、总市值2.7万亿的小规模市场时,巧妙地以10送3的对价使大小非获得了全流通权。并引发了从998―6124点涨幅513.6%这一中国股市最为波澜壮阔的大牛市。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市场消化了10送3的对价后,人们猛然发现,大小非解禁的压力数倍于此、得不偿失。于是,市场抛盘如注,指数越走低。尚福林之所以成为任期最长(长达9年)的证监会主席,是因为股改后,他相继推出了中小板、创业板和股指期货,分散了市场对大小非减持的注意力,新股是从2009年年中恢复发行。而当面对这批新股的大小非解禁压力时,就失去了对市场的管控力,在点跌幅59.6%困局中离任。
  第六任主席是郭树清,任期是2011年10月底―2013年3月,上证指数从点下跌7.69%,是第二位任期内股指负增长、并且任期最短(不到1年半)的证监会主席。虽然在任期内,因为大声疾呼“大盘蓝筹股有罕见投资价值”,试图稳定指数,但是由于2009年上市的新股的大小非,正处于集中的解禁期,他便在2536点―2278点下跌10.2%,比尚福林卸任时又跌了200点的情况下离任的。
  第七任主席肖钢,任期是2013年3月―日,上证指数从点涨幅26.2%。其推动创新牛、改革牛、转型牛,在任内掀起了一轮点涨幅达180%的大牛市。但是,在5178点时,A股市值创出了71.24万亿的历史新高。从表面上看,这轮牛市是被高比例场外配资盘和伞形信托等融资盘强行平仓所葬送的,实际上则是被巨量大小非在股指高峰和市值高峰时,汹涌减持所摧垮的。肖钢也于5178点―2860点跌幅44.8%的情况下,并在熔断导致市场近于崩溃时离任的。
  可见,第一任、第二任主席是输于高速扩容,第三任、第四任主席是输于股市为国企扭亏服务,第五至第七任主席皆输于大小非减持。尽管形式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供严重大于求,尤其是大小非没完没了的产生和减持,是中国股市20多年来熊长牛短、严重落后与国际股市,造成广大投资者长期亏损的最大症结。
  2、刘士余主席当前面临怎样的严峻局面?
  从刘士余主席2016年2月上任至日,既顺利发行了400多只新股,上证指数又从2860点―3295点上涨12%。并且,还维系股市以百点为平台,每3个月左右涨100点的震荡缓上的慢牛格局。可以说,这段时间他的工作成效是显著的,得到了市场各方的认可。
  但是,自此之后风云突变,刘士余主席面临的是:
  市场走势险恶。4月以来大盘持续走弱,A股一个月市值蒸发4万亿,户均亏损8万元。大盘连跌6周,从3295点―3016点,上证指数跌幅8.47%。连续19天低开低走,10年来首次出现周K线5连阴,使营造了一年多的慢牛市道一举瓦解。
  供求矛盾更为尖锐。前几任主席在股市低迷时,经常停发新股拯救股市。而现在,新股发行常态化,不可能在此停发。2016年发行242只新股,融资1400亿元。2017年将发行500只新股,融资3000亿元,市场抽取资金的压力非常大。
  从大小非解禁看,刘主席面临的是史上最大的解禁压力。2014年下半年发行的100只新股,在今年下半年大非将全部解禁。2015年发行的242只新股,今年小非陆续解禁,其中券商股和城市商业股,小非的解禁量均是原流通股的5倍以上。例如,第一创业首发时流通股只有2.19亿股,但如今小非解禁便是9.8亿股,占总股本44.8%,解禁金额252亿元,股价便从45.5元跌到15元,连续三个跌停,不得不特停。
  日后解禁的城市商业银行,小非的数量更为惊人。如8月16日解禁的贵阳银行8.6亿股、上海银行11月16日解禁的25.6亿股(也是流通股的4倍多)。导致近期城商行股票经常跌停。
  大非解禁更是毫不留情。美的集团创始人大非减持11.2亿元,本周五再度出现逾11.18亿元的大宗交易。老板电器大非减持1.1亿元,大华股份控股股东大非减持11亿元,云南白药大非减持1.14亿股,减持金额10亿元以上。此外,天齐锂业、网宿科技大非也宣布将减持。
  更多的大小非减持是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找到的大接盘者大多是关系户,作为过桥,今天承接大单,第二天就抛向了市场,遂造成了许多股票莫名其妙地跌停。
  2015年上市的242只新股,1年至3年后,大小非解禁的市值将高达2.82万亿。2017年发行的500只新股,1年至3年之后,解禁的市值将高达6万亿以上。
  刘士余主席上任后,新股发得越多越快,那么大小非减持对市场的冲击也越来越大。
  3、怎样搬掉A股的减持大山?
  近日,著名金融专家刘纪鹏发表了《必须搬走股市上的减持大山》一文,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反响。
  刘纪鹏认为,与违规举牌的险资相比,大小非恶意减持、清仓式减持,是危害股市最大的“妖精”。
  由于大小非的原始股作价成本只有1元或1元出头,上市时新股以23倍市盈率发行,就获取了20多倍的利润。加上上市后的10来个涨停,以及10送20,甚至10送30,使大小非的身价暴涨。
  每年发几百个新股,名义上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但实际上,等于造就了几百个10亿以上的富翁和几千个亿万富翁。
  问题在于,在大小非的构成中,很多都是家族成员(兄弟姐妹、岳父岳母、大舅小姨、公公婆婆),还包括七大姑八大姨。一旦到了解禁期,他们就不问三七二十一,坚决抛售兑现,把股市当成了提款机和快速致富的场所,而把自己的致富建立在1.16亿股民财富被不断吞噬的基础之上。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早已解禁、但20多年都没有减持的国有股的贬值和国有资产的流失。
  在此,我接着刘纪鹏的话题,提供如何搬掉大小非减持大山的良策。
  首先要杜绝大小非的增量。可采取新老划断的办法,对正在排队待上市新股进行股权结构的改革,将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严格限制在33%。多余股份鼓励变成优先股。或者进行实质性转让,或者在网上作为增量新股发行给中小投资者。
  其次,对2009年股改后上市的企业,控股股东及大非不得在二级市场或大宗交易平台进行减持,可采用中电广通、哈空调、三爱富的公开挂牌转让国有控股权、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方式进行,变利空为利好。或者鼓励大非主动延长锁定期。
  再次,对数量大于流通股比例较高的小非减持,应分期分批分比例逐步减持。并且预设一个减持价提前公告。当股价低于发行价时,便不得减持。
  中国股市这个死结,现在是到了必须解开的时候了。
中证公告快递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报纸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
中国证券报官方微信中国证券报法人微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李志林:股市太过疯狂 政府必须降温和泼冷水_网易财经
李志林:股市太过疯狂 政府必须降温和泼冷水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期中国股市动辄万亿的火爆成交量,震惊了全球股市,表明中国股市短线投机、追涨杀跌成风,股市已变成了疯牛、赌场。故理所当然地遭到了管理层的降温和泼冷水。
1、疯牛走势严重脱离大众从11月24日—12月9日仅12个交易日,大盘就从2486点升至3091点,暴涨了24.3%。券商、银行、保险、有色、地产、航空、石化等大盘权重股轮番连续涨停。尤其是券商板块,6天内有5天整个板块涨停。最大权重股石化双雄竟然也连续两个涨停。这种走势,为中国股市历史上前所未有。在这段时期,谁胆大、谁敢在涨停板上排队追涨,谁就是赢家。整个市场只有300只股票在轮番进行涨停板表演,导致指数飙升。而其余2300多只股票不涨反跌,理性投资者沦为坐冷板凳,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研判股市的各种方法全部失效,所有的操作技巧全部作废,只剩下一条路——到涨停板去排队。否则,就被讥笑为“满仓踏空”。对此,广大投资者心中都十分纠结郁闷。却坚信这种少数权重股飙涨的行情,因严重了大众的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故得不到广大投资者的响应、跟风、追涨,只能是自拉自唱、形单影只。幸亏,今年9月初3天内连发9篇唱多文章的新华社,以及连发6篇唱多文章的人民日报,力挽狂澜,发表《把猪吹上天,这究竟是信息爆棚,还是疯狂?》檄文,指出:“疯牛行情不可持久,要小心疯狂过后的代价”。人民日报也发出警示:“要警惕暴涨后的大暴跌发生”。从两大官媒对疯牛行情的警示,理性投资者的心灵多少得到了一些安慰,笔者也在博客、微信和电视节目中,对疯牛行情表示了担忧。终于,周二的大暴跌,让人们看到了疯牛付出的代价:指数暴跌5.43%,当日振幅8.5%,达257点,并影响到港股、日股和当晚欧美股市,高位追涨的投资者损失惨重。2、天量蕴藏极大金融风险记得今年9月16日,“5·30悲剧将重演”引发暴跌的当天,市场放出了4993亿天量。当时很多人认为,这个历史天量不可能再刷新了。但是,11.24后的12天,成交量节节创纪录:5843亿、5319亿、5732亿、6184亿、7104亿、6910亿、6748亿、9148亿、8875亿、10740亿、9809亿、12664亿,让人瞠目结舌。很多人天真地以为,股市成交量越大越好,表明市场人气足,新增资金多。殊不知,股市的日成交量以及换手率是否正常,是有国际标准的。12664亿日成交意味着什么?流通市值的换手率为4.22%(何况有一半流通市值被国有股锁定)。若这种天量持续下去,只需23天,就可将流通市值全部换手,年换手率就是1000%。只需交易44天,股市的成交量就相当于中国一年P的总量。这无疑是股市极度投机的表现,没有一个国家的会容忍。须知,T+0交易的欧美等国际成熟股市,全年的换手率只有50%—60%。在美国股市,最高的日成交量只有995亿美元,相当于6100亿人民币;经常性日成交量只有1500亿人民币;43%的个人投资者是长线投资,一年都不抛一次股票。近期中国股市动辄万亿的火爆成交量,震惊了全球股市,表明中国股市短线投机、追涨杀跌成风,股市已变成了疯牛、赌场。故理所当然地遭到了管理层的降温和泼冷水。比天量风险更大的是过度融资。据公开数据,市场在13天内,从2500点暴涨到3100点,并放出12000多亿的不正常天量,无疑是过度投机的标志。这与过度融资不无关系。13天内,券商给客户的融资额从7574亿骤增到9199亿,增加了24%。还有1500亿伞形信托基金高杠杆入市,相当于增加了一倍的市场存量保证金(现为1万亿)。客户1:2融资比比皆是,甚至有1:3,1:5恶性融资的情况。12月9日当天波动257点,两天波动400点,很大程度是巨量融资盘的追涨杀跌所为。除了证监会12.5对券商开展窗口指导,12.11通知将进行两周的两融专项检查以外,昨日新华社又发表了题为《股市不能靠杠杆资金创造神话》等四篇文章,称:“近期连续大涨13天、从点,神话背后是杠杆资金兴风作浪,将市场陷入断崖式下跌的风浪之中。”这是继新华社上周末抨击“疯牛”、人民日报警示“要防范大暴跌风险”之后,调门的再次升级。由此表明,监管层对1.2万亿日成交天量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持决不容忍的态度。预计此后推出控制融资总量、降低杠杆比例的举措是必然的。3、“指数效应”变成了“赚钱效应”12.9大暴跌,对那些制造和热衷于疯牛行情的人来说,是坏事是灾难。但是,疯牛股暴跌对广大理性的投资者而言,则是好事、是让市场由疯牛变成慢牛的契机。先前落后大盘的和数也双双创出了历史新高,绝大多数个股均出现了修复性上涨,甚至报复性上涨,市场从先前的“指数效应”变成了绝大多数个股的“赚钱效应”。至本周末,绝大多数投资者的资金卡都创出了今年的新高,本周2938点的收盘指数上,资金卡不仅比上周末同样的收盘指数拉出了大阳线,而且比周二3091点时的盈利还要丰厚。可见,疯牛变慢牛,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慢牛行情下的个股的全面赚钱效应,才是真正的牛市,才能真正体现股市的“中国时间”。4、在相对低指数 行情才更精彩老股民都深知,在连续涨停板上,靠融资盘去博傻,虽可得逞于一时,但早晚会吃大苦头。希冀毕其功于一役,用暴涨把明年的行情提前做完,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一旦逼迫管理层公布更大规模的扩容,以及其他更严厉抑制投机的政策,那将是所有投资者的灾难。笔者在这里再次重提9月1日新华社《中国呼唤有质量牛市》一文提出的三个牛市标准:有经济基本面的支持,能维持较长时间,股市活跃但不疯狂。据此我认为,2900点、2800点上方,无论如何是需要反复“补课”的。至今,2800点上方仅收盘2天,2900点上方只收盘4天,停留的时间明显不够。受证监会将对券商两融专项检查两周、12月新股申购、机构年终结账、证监会最新宣布明年适时适度增加新股供应等因素影响,在疯牛股中的超额融资盘没有被逼出来之前,人们应尽量少碰。金融板块将出现较长时间的整体修正,大盘的成交量必须逐渐回落到正常水平,3091点将成为是年内的最高点,月内在点区间震荡整理、走慢牛的可能性较大。投资者不应再指望前期那种“指数效应”,而应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明年,精选个股,争取在个股行情中获取“赚钱效应”。如军工、国资改革、迪斯尼、电商、传媒、节能环保、互联网、信息安全、、一路一带、京津冀等。在慢牛行情中做个股,股市高手才更有用武之地。
金色红牛教你学会怎样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从财务角度深挖中长线牛股。
技术面、资金面、财务面多维立体解析
此种战法是短线交易者必须注意的一个因素,是散户能够获利的力量之源。
K线是分析和判断行情走势最基本的技术指标。学会看图,赚钱不再难!
在这个市场里,主力决定着大市走向。散户能赚钱的方法就是跟庄操作。
要做股票,先看大盘,如果把握不好节奏,想在市场生存,真的很难。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金融投资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李志林:中国股市并非无药可救
李志林:中国股市并非无药可救
  上周股市又收一根周阴线。从4月7日起,周K线已是5连阴了。这种情况只有在2010年1月、4月,2011年7月、11月,2012年6月才出现过。即使在2015年罕见股灾的高危期,最多也只有周K线4连阴。   上周虽然周阴线只有20点,但却留下了67点的下影线,最低探到3016点。要不是周四、周五国家队强力出手猛拉上证50指数,恐怕3000点都保不住,周K线将更加难看,呈现雪崩走势。   为什么在刘士余主席上任后的一年零两个月里,新股发行了三四百只,股指也从2860点涨至3295点,涨幅15.2%,市场对他还是赞扬声,而今年4月以后却风云突变,市场一片怨声载道?   为什么继股灾1.0版、2.0版、3.0版后,市场稳定了一年多,现在又宛如进入股灾4.0版?   我认为,主要是历任监管层都治标不治本,没有去触动造成股市熊长牛短的上市公司股权机构和制度上的症结,以及股市监管的定位和思路不正确所造成的。   在此就几个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我的建议。   1、新股结构一股独大,造成大小非减持 &毒瘤&积重难消。   解决IPO排队堰塞湖,让更多的企业上市融资,加大直接融资比例,使资本市场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对股市的这一融资功能,广大投资者没有异议,并长期予以支持。   但问题在于,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仅仅解决了非流通股向公众股东支付了10:3的对价,获得了全流通权,而没有作出大小非后续减持的制度安排。   2009年以后上市的新股,非流通股并没有向公众股东支付对价,就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一年或三年后的任性减持权,为股市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更大的问题在于,自此以后上市的新股,流通股仅占总股本的25%,个别的只有10%,剩下的四分之三的非流通股,又成了比IPO排队堰塞湖更大的堰塞湖&&1年或3年后几倍于首发融资的非流通股在高位抛向市场。例如,2016年上市的242家新股,首发融资只有1800多亿,但在1年和3年之后,其大小非减持的市值竟高达2.82万亿。加上今年发行的500家新股,这对后市来说,是何等巨大的抽血(供给)压力啊!   只要大小非减持的堰塞湖不从根本上断掉,即使换任何人来掌管股市,结局都是一样的!   2、股市定位和监管思路长期存在偏颇。   只顾每周、每月按部就班地发布新股扩容额度,而不因市场的强弱而相机调整扩容的节奏;   只顾一级市场发新股融资,而不顾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得失;  只顾在每年度总结报告中,用扩容数量和融资金额来显示监管层的政绩,而不顾当年股指跌了多少,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减少了多少,国有股权资产贬值了多少,广大投资者的财富损失了多少;  只顾股市为新上市企业融资服务,而不顾全球股市屡创新高,唯经济30多年在全球一枝独秀的中国股市至今仍处在金融危机前高点的半山腰,年年熊冠全球,经济晴雨表功能严重扭曲,得远不抵失的状况;  只顾小盘新股融资量不多便认为对总市值较大的市场影响不大,而不顾股市存量资金越来越少,新增资金匮乏,供大于求的困境在加剧;  只顾市场规模发展的速度、力度,而不顾二级市场的承受度。  也就是说,监管层对股市的定位和思路是:只重融资功能,却轻投资功能,轻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轻经济晴雨表功能。  试想,一个只有新上市公司赚钱、一级市场赚钱、中介机构赚钱,而二级市场广大投资者都亏钱的股市,其结果必然是投资者亏损越来越大,被套越来越深,活跃的账户越来越少,财富越来越悬殊,场外投资者越来越望而却步!  而外面的世界却走了相反的路线&&重投资功能,轻融资功能。例如,金融危机发源地的美国股市,连续大涨8年,从点,把投资功能放在第一,新股扩容少之又少,不仅成功地化解了金融危机,而且率先经济复苏。欧债危机的发源地欧洲各国股市,包括破产的希腊股市,也屡创历史新高。亚州股市,包括日本、韩国、中国香港股市,也都进入了大牛市。  可见,通过投资功能的发挥营造股市牛市,恢复了人们对经济的信心,再去拉动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加大消费,其对发展经济的效果,反而比让多一些小型企业上市更加明显。  3、对二级市场过度监管扼杀了市场的活力。  所谓监管,顾名思义就是按照《证券法》来监管、查处欺诈上市、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其目的是净化股市环境,使之变得更富有活力和运行效率。  但是,长期以来,中国股市监管的思路却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管就死&。  一是管股价涨幅(不管跌)。凡个股两个涨停板,或三天涨幅超过20%,就被视为&异常波动&,要发公告作出澄清;若继续再涨,就要停牌核查,有的股一停就是20个交易日,结果什么问题也没有。而国际成熟股市,个股一天涨几倍,也属于两厢情愿的事,只要有大涨的理由,没有证据显示是内幕交易或操纵股价,监管层就视而不见。由于中国的监管层热衷于管股价涨幅,管买卖行为,故使投资者感到无所适从,市场日益失去活力,变成熊途漫漫。  二是管高送转比例和分红比例。这显然是干预了上市公司的自主经营权,越俎代庖了。此种情况在全球股市中都不存在。  三是管重组。全球股市都鼓励和提倡资产重组、借壳上市,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股市活力;上周三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鼓励有条件企业实施兼并重组,运用市场化手段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上周四,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资委文件,国务院国资委第一次放权,提出:&不干预企业自主经营权,不直接规范国有股东行为,不干预地方国企重组上市&,&企业集团内部国有股东所持上市公司股权流转,国有股东与上市公司非重大重组,国有股东通过证券交易系统转让上市公司股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的审批权,下放到省级国资委&。  但是,股市监管层在规定了创业板不准借壳上市和重大资产重组后,又对主板国有上市公司和民企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从严审核,禁止跨界购并。甚至对推出重组方案的上市公司,停牌超过一年都不准予复牌。因而使市场历来最有活力的购并重组变成了万马齐喑。从事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和各类机构,都变得谨小慎微,提心吊胆,甚至束手不干。国资改革股和资产重组股的走势,更是直线跌落一片萧瑟。  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监管层把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60条的核心思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变成了&充分强化行政审批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4、扭转中国股市困局的五项建议。  在当前中国股市面临股灾4.0版的危难之时,市场各方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了扭转股市困局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认为要尽快解决最关键的5项。  第一、新股扩容要充分考虑市场的承受度。监管层应公开、理直气壮地强调: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要让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确保每年股市的涨幅不低于GDP的增幅。如果做不到,表明市场供大于求,扩容超越了市场的承受能力。此时,哪怕放缓扩容节奏也在所不惜。如果监管层能有这种自信态度,那么,市场就更有信心,中长期投资者就敢于坚定持股,大量新增资金就会源源不断地进场,定能超额实现监管层的扩容和股指同步增长的目标。  第二、用新老划断的方法,尽快对今后上市新股的结构进行改革。从辅导期到上市前,就要求改变控股股东&一股独大&。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定控股股东(含家族成员)的股权不得超过33%,多余股权,或则转让(严禁虚假转让、代持),或则并入新股发行。这样就一劳永逸地消除上市后大小非没完没了减持的后遗症。今后若再减持,就很容易引发并购。此举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企业的&上市饥渴症&。  第三、对2009年后上市公司的大小非减持制定新规。由于这些公司未向公众股东支付过对价,可参照国外股市的惯例,适当延长大小非的锁定年限;对每年、每季度的大小非减持比例设定上限;对业绩逐年下滑甚至亏损公司的大小非减持,作延长锁定期和缩小减持比例的规定;对跌破发行价的上市公司的大小非减持,必须对投资者进行补偿;对业绩大幅下滑、清仓式减持的公司,要作出经济处罚。  第四、监管层应积极鼓励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并修改&重组新规&。将除借壳上市以外的国资改革重组的审批权,下放给地方国资委,提高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对民营企业的重组,也予以积极支持。只要没有违反规定,交易所可通过问讯函及时提出问题,予以纠正。若暂无发现问题,就应允许重组,监管层可进行事中和事后监管。  第五、对股市的投机功能应放宽容忍度。房子是用来住的,而股市既是用来投资的,也是允许炒的,这是国际资本市场的共同特性。鉴于A股市场巳经有涨停板制度,建议取消三天涨幅超20%就发异常波动公告的规定,改为:当10天内股价累计涨幅超50%,再发异常波动公告;当20天内涨幅超100%,再采取停牌自查。对持续下跌的股票也作同样处理。对异常波动个股,除了用大数据监管有无违规以外,可每周公布一次前十大股东持股状况,对拉高出逃的机构形成威慑力,对跟风的投资者也提供风险警示。  我相信,中国股市并非无药可救。只要监管层能广泛听取并吸纳有识之士的建议,改变监管思路,提高监管水平,对股市27年来累积的沉疴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那么,中国股市完全有能力化解金融风险,跟上国际股市的步伐,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慢牛轨道,为实体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Copyright 2014 Shanghai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820-0277 地址:中国上海 浦东杨高南路1100号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券商板块股票一览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