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柴静《柴静穹顶之下完整版bt》完整版!!!网上都没有了。

悬赏50分急求 空气污染监测app,就是《穹顶之下》里柴静拿的那种,把下载地址发一下或者_百度知道
悬赏50分急求 空气污染监测app,就是《穹顶之下》里柴静拿的那种,把下载地址发一下或者
10分钟内最好发apk文件安装包到2 3 8 4 9 3 9 3 4 9 @ q q 。太谢谢了我很在乎我的安全.c o m
提问者采纳
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f1e8f00c550fd9f9adf81c//zhidao/wh%3D600%2C800/sign=0c33f02cd6ce2a7c7d37/fa11fcae295://b://e.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a href="http.hiphotos.hiphotos.baidu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里的app
修图设计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空气污染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柴静演讲《穹顶之下》,对雾霾形成、影响、解决方式的认识存在哪些问题?
希望能有煤炭、环境、石油、地方政府系统的同学回答。
按投票排序
谢邀,如果硬要说问题的话,我个人认为是重点不太明确吧。发一张自己做的统计表格,以上数据全部来自历年环境统计年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碳氢化合物是一次和二次气溶胶的来源。这里的火电厂只是重点纳入调查范围的火电厂,自备火电厂是指用电大户如化工厂等自带的小火电厂,由于缺乏监管往往比独立火电厂污染更严重。去除率是指火电厂的脱硫除尘设备对污染物的去除率。看出来了没有,火电厂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占了近40%,氮氧化物超过了40%!机动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也都非常高,另外机动车辆还会排放大量的一氧化碳。二者排出的烟粉尘总量也占到了20%左右。能源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且我个人认为中国能源结构进化的究极模式应该更近于美国而非片中强调的英国,因为使用总量不在一个数量级。而单位能源使用量产生的排污量的控制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于机动车的排污控制片中已经提到很多了,而火电厂则几乎没有提到。从数据来看火电厂的脱硫率并不高,脱氮率低得离谱,烟粉尘的去除率虽然很高,但是排放基数实在太大,所以去除后排放量仍然很大。我认为这才应该是怎么做这一部分需要重点谈的!另外片中撇开核能以及一系列新能源,而大谈天然气,是为了避免争议?事实上天然气也不算上多“清洁”,而且储量真的不多啊----------------------------------你在批评柴静的细节的时候,自己的细节是不是也要做好一点,以下是我的反驳。1. 雾是fog,霾是haze,我国这种二者混合的天气状况一般直接翻译为fog and haze,smog是烟雾,是smoke+fog。柴静没有说雾霾就是PM2.5,只是在重点谈PM2.5,因为这个跟人类健康最直接相关,这个逻辑没有问题啊。2. 这算什么指责,可以换电池啊。3. 采样膜是白色的!人家没有说大部分是致癌物,是说致癌物附着在黑炭表面。4. 她的实验是不规范,但这不是实验室的实验,她只是测算人一天24小时大概会从周围环境中接触到多少PM2.5,这样做是可以直观的说明问题,但确实不严谨。另外,真的会这么黑!你放在实验室里跟室外能比么!5. 图片颜色不排除有灯光的影响,而且她截哪个时间段都没有问题,只是应该注明。另外我不明白你说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那个"大部分"怎么得出来的,你看看自己截的图,除了非洲部分国家以及南美洲一两个国家达到中国的程度,其他都低得多啊6. 这个确实是她不严谨,缺乏PM2.5跟年份的关系图。另外你代数据检验的时候不应该带入年份如2007,应该是相对于开始年份的时间,譬如第1年、第2年。。。。7. 这项指责完全无理取闹,本来数据就是拿来“玩”的,怎么处理是你的事,讲石油的时候当然要把石油突出出来,这是presentation的基本常识,你见过有人做presentation时把所有数据都列上去的么?当然是选取能证明观点的数据。另外感谢
提醒,质疑汽车的贡献这里,亲,别告诉我你不懂二次气溶胶啊,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等是二次气溶胶的重要来源啊。8. 篡改数据纯属你自己主观臆测,你只是找出一张相似的图说她是根据这个篡改来的,这算证据么?另外大气研究本来就是经常通过模拟研究,再根据监测点的实测数据校正,被你说得好像是假数据一样。。。你认为她不对也只能说这个模型不对啊。9. 这个完全是你搞错了,人家说的是一升液体会蒸发出多少克,而不是一升蒸汽是多少克。后面那个,人家说的是碳氢化合物啊兄弟,怎么到你那里变成二氧化碳了,您这。。。10. 是多了一个零。PM2.5一般占PM10的50-80%,故而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检测的PM2.5-PM10关系进行换算,而PM10又可以根据TSP来换算。这种估算很多人做过,因为最早我们是只测TSP的,后来开始测PM10(譬如我国2003年才正式使用PM10),所以要研究PM2.5的历史变化,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换算,当然这只是估算。
最大的问题,是这是一部为了传播效果而制作的纪录片,它引用的数字,更多的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而非细致的讨论原因和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片子未必比崔永元的片子专业很多。拿肺癌来做例子,柴静的数据是,我国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这既说明不了相关性,也说明不了因果性。——肺癌死亡率上升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说『因为别的死亡率减少了,所以肺癌死亡率上升了』就可能是一个原因。而肺癌和雾霾关系的直接研究,有没有呢?是有的。为什么没有引述这些报道?为什么没有分析465%增长背后的因果?========其次,混淆相关性和因果性。用感性的事例来代替理性的论证。包括暗示她女儿的癌症与雾霾有关系,包括说安装油烟净化器可以改进空气。却没有证据说明到底雾霾和这些部分有多大关系,改装之后可以改进多少(净化器本身是耗电的,电是煤烧的)。比如说引述英国和日本的例子,却没有论证引用他们的政策,对雾霾到底可以改善多少。举一个直观一点的例子,研究显示,对于汽车而言刹车等非燃油因素和燃油几乎贡献了相等的PM10,而片子着重于后者:Exhaust and non-exhaust sources contribute almost equally to total traffic-related PM10
emissions. Brake, tyre and road wear along with road dust resuspension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non-exhaust traffic related sources, with their relative contributions to
non-exhaust traffic related emissions ranging between 16-55% (brake wear), 5-30% (tyre
wear) and 28-59% (road dust resuspension). Brake wear contribution to traffic-related PM10
emissions is much lower in freeways due to significantly reduced number of braking events,
while tyre wear contribution is much higher in areas where studded tyres are used. 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non-exhaust sources to traffic related emissions
(PM10 and PM2.5) will increase in the forthcoming years due to stricter control in exhaust
emissions.via =========最后,关于雾霾的政策建议。我觉得『减少投资倒逼经济转型』『能源结构转向石油和天然气』『大规模提高环保标准』都是值得商榷的政策建议。大规模的脱硫和成规模的工业企业,应该能够更有效的抑制雾霾。而标准过高,往往会导致执行不力。而强调天然气反而对新能源包括核能、水电的回避,让人难免质疑她的政策建议的价值。拿减少煤的使用,大规模使用天然气来说,我们来看美国能源消耗的数据:美国的煤消耗几乎和天然气是同时增长的,在2012年之后的才因为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而有一些变化。所以解决雾霾,使用天然气未必是唯一方案。以中国的煤炭消耗体量和现有的火电设备,,也未必是最优方案。这里引述Stanford于洋()关于气代煤的评论。『很多环保甚至电力的同事都认为天然气发电不会产生除了二氧化碳外的其他排放,实际上,根据美国环保总署EPA统计ERCOT范围内233家电厂的氮氧化物NOx排放系数,天然气厂的平均值是0.91lb/MW,次烟煤电厂是1.17,褐煤电厂是1.48.下图是各厂的散点,可以看到有些气电厂比煤电厂排放系数还高。』『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幅图,天然气发电的氮氧化物排放是可观的,而NOx正是大家念兹在兹的颗粒物的重要产生因素。在我国已经大规模脱硫的背景下,气代煤的意义多大很值得商榷。』========一些网上的讨论,不代表我的观点,仅供参考:在柴女士有意无意的误导下,很多人把她女儿的疾病也归根于雾霾,其实根据WHO提供的数据,肺病的发病原因90%归于吸烟,如果仅仅是为了防止肺病,还不如先全面禁烟。柴女士还在有意无意的提醒,化工厂产能过剩,其实恰恰相反,化工行业产能已经远远跟不上中国经济的发展,看看你身边的汽车保有量吧,难道都不需要加油?我曾参观过一个地方“小”炼厂(这里的小,是与央企化工厂对比而言,它们的实际规模远大于一般的大型企业),占地宏大,数千员工。在山东,这样的化工厂每年提供超过1000万吨的劣质成品油和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这些成品油最终都变成各种污染物漂浮在天空,每年这些化工企业给政府贡献的税收高达数百亿。真实情况是,小型化工厂应该被淘汰,而大型化工厂应该集中管理并继续提高产能。在支持柴女士大部分主要观点并热烈欢迎全民讨论的基础上,我提一下我个人认为最忠于国情的靠谱的解决方案:1、大规模撤并小型化工厂,集中并兴建大型国际化的化工厂。上海石化、燕山石化这样的大型央企,并没有带来污染,反而提供了国际一流品质的油品。而由于体制的原因,地方炼厂的劣质成品油难以被监管,因为给地方政府带来的利益过于巨大,所以靠关停它们并兴建大型化工厂才是唯一解决之道。但这种方案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石化行业的更加垄断以及由于投资巨大导致的油价持续增高,这可能是很多人不愿看到的结果。PX项目的散步活动就彰显了民众的接受程度。2、淘汰火电,大兴核电、水电,探索风电、可控核聚变等发电方式。我父亲曾经兼职服务一家生物发电公司,使用麦秸秆发电,一度电的成本大概在7、8毛钱,国家按发电量给予补贴,目前这类公司存在的意义就是骗取国家补贴,并没有真正自负盈亏的能力。真正能够实现低污染碧水蓝天的发电方式只能是核电,中国的核电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但和其他国家一样,核电信任度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从福岛事故之后出现的大规模抢盐现象,中国民众的科普常识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苏联搞原子弹时,边境线上的男人们惶惶不可终日担心自己的蛋被偷的水平。3、尽量推广生物农药,并依托转基因技术,淘汰有机磷农药。中国8亿农民对待病虫害的态度很简单,就是打药,所以中国的餐桌基本是靠农药堆积起来的,而广大的农药厂对空气、河流、土地的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出路是转基因技术,但在民智未开的中国,吃猪肉的基因会变猪的思维逻辑还在普及,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大肆恶意宣传下,转基因技术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抵制。包括我二婶在内的被农药害死的人命并没有人去在意,转基因的优良的安全食品记录也不会有人重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任重道远。引用自 ================关于『吸烟也死人就不能关注雾霾了?』我没有这么说。我只是引述一些他人的评论而已,不代表我赞同这些观点。但是a) 吸烟本身带来大量PM2.5,特别在室内。所以吸烟也是『空气污染』的来源之一。 b) 『肺癌』和『肿瘤』是宣传片着重强调的『危害』和记者关注这个话题的『肇因』,如果这个『危害』本身受『吸烟』之类其他因素影响大的多,那这个论据本身就不适合当做论证的起点。
柴静很聪明啊,指出问题不提解决方案。一副你就是有问题,怎么改我不管,但是我就是要个结果。人的衣食住行及污染说到底都是能源的问题,所以她把矛头引向能源行业的煤炭石油+执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1、她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她的煤炭石油等的使用量及使用方式的数据都是找政府部门要的(根据数据推测),但是政府部门的数据怎么来的呢?比如煤炭使用量,河北省亿吨比2013年增加2000万吨,但是不敢给国家报,不敢公开,最后统计口报多少我就不知道了。这3.6亿吨怎么来的呢,举个我区的例子,2013年环保口统计的用煤量(燃料煤)大概21万吨,统计口报的多少呢32万吨。为什么报这么高?因为我们十三五的时候还有削减指标啊,不报高了削减个毛线啊。我对比了一下英国(用煤巅峰期)跟河北的用煤量2.2:3.6,土地面积24:19.这单位煤炭消耗大概是前者的2倍,但污染比英国伦敦地区要小得多,不清楚英国其他区域。所以我对这3.6亿吨的数据持怀疑态度,而且是很怀疑。所以也带出来视频里一个专家的论述,煤炭压到20亿吨就有蓝天。反正我是不信。类似的还有污染物的排放量的数据。2、关于污染物排放的问题。我记得她的视频里有段说到长三角地区超标排放的企业(什么污染地图的app),我不知道这个软件的数据来源也没查到,但是具我所知还没有公开企业的在线监控数据。所以我觉得那个qpp的超标的是环境质量超标地图。这里涉及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视频里也说了标准的制定受到了利益行业的阻挠的问题,这是事实。我国排污标准普遍滞后,锅炉标准14年才修改,水气的综合标准都是96年的。。。。3、执法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我怕有人说我洗涤
柴静讲雾霾的水平,也就是ccav、小清新一贯的水平专业一点的可以看下面(但没有柴静的引发,它们也都无人知道而已):不过,能看到这些专业一点的内容,倒是拜托柴静的引发大家关注,才有这些更正
作为记者,柴静做到了抛砖引玉。也揭示了一部分原因:官员注重经济业绩而牺牲环保、国企保量而不保质、全国电厂超标排放治理不力、能源结构应该改变等原因。也提出了几个解决环保的倡议和方法:少开车、打举报电话等。但是她没有从中国自身的真实矛盾和国情出发去分析,没有从各个阶层和供需利益关系中去分析。也没有从当下如何预防来分析,其实对于中国的个体更关心的是如何保证我自己避免受到雾霾的危害,其他人与我有什么关系。从小在农村长大和最近几年在长三角地区各类工厂,人际中的所见所闻。归结自己观点如下:
1:利益链关系无法打破。作为山西人,我略知道一点。
首先从煤的生产、运输、到需求者的利益链条。
源头上煤厂为了利益是能差就差,尤其是电厂的褐煤,煤矸石粉碎后混入褐煤是煤场,运输煤的利益者,以提高自己的利润的最直接方法,电厂采购、领导以煤和煤场、运输者、贩煤者的利益分享。而电价是国家定价,使用者也不愿意负担高电费。在两头利益的夹逼下。投入环保设施,更新高效率的发电锅炉等。都必须让步于利益。炼钢和化工厂都是一样。无论煤价高低,中间环节无法打破。煤老板有钱,贪污受贿的人。政府为什么不叫他们来买单。利益链条的受益者,其实政府也是受益者。
2:我们穷怕了,为了利益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是生命。唯利是图的思维成为了主流思想,所有的人都想着做生意,做倒爷,不劳而获。开大排量的车炫耀,菜场买菜也开车。谁又会关心他人,社会,雾霾,污水。我们的主流是如何赚到更多的钱,如何炫富,如何以低价格占领市场。管他什么环境,效率,污染。学者,教授,企业家纷纷下海为自己捞的盆满钵满,都把子女送到国外。留下这烂天空,烂污水。敢问柴记者为什么要去美国生孩子,难道中国的月亮不圆吗?你们这些媒体人、这些明星、官员的表率首先告诉老百姓。中国怎么样,中国的天空怎么样,中国的水怎么样,与我何干,我要的只是钱,业绩,升官发财。要不是你孩子肿瘤,你和雾霾一定没有了私人恩怨。这记录片是你良知的体现,在此感谢。
3:问题提出了,如何解决呢?长期的,短期的,当下的,至少让公众不要引起疾病,癌症。 记录片中的答案非常的牵强,但这不是你的本质,因为你只是记者,不能怪反而应该感谢。 执法的难度加上内部不负责,腐败。多一个环保部,增加一个成本上升的理由。为什么工商和质检直接不能做了这工作。中国花钱培养的研究生,博士,博导都干什么去了,最起码给我们一下预防的方法。就说利益相关者制造了这期罪恶。但中间体应该公道吧,看看石油标准委员会主任的圆滑。你就知道官场只要有作为的都被扼杀了。朱镕基就是例子。
学发电的。煤炭用量不太可能降、也没有太大必要降。现在大电厂基本实现了“零排放”(有害物很少)、再没有冒黑烟的电厂了。国家现在正是快速发展阶段,电力的供应是各行业尤其工业发展的保障,发电量只会增、不会降。使用清洁能源当然是大方向,但我们可开发的天然气真的没有那么多,大部分开发难度都非常大,例如中学就学过的“可燃冰”。天然气有吗?有。能用吗?不能。从外部进口的天然气阻碍重重,去年大肆宣传的与俄罗斯谈成的天然气进口协议,其实只占我们需求量的很小一部分(具体份额忘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散户燃煤量不太清楚,但确实劣质煤炭的不充分燃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
看完觉得确实不错。但是转念一想,我还是觉得记者应当理性客观,而不是大段煽情、女儿生病或是剪辑的采访(那个中石油应该是剪辑了吧?)。可能我吹毛求疵了吧。目前看这段采访,还是精彩盖过缺点。
往者不谏,来者可追 - 由柴静事件说起被柴静刷屏,有狂粉,有骂绿茶婊、伪公知,舆论的高度控盘下,民运份子是演员,还有说剽窃《难以忽视的真相》。曹雪芹那句: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百年以来,实在可惜。如柴静就推动公众认识这点上,定位推广很成功。当独立思考这四字标签一打,就真的是独立思考吗?只想说说我自己的故事:04年到北京上学常有蓝天,风沙逐年严重,08年去了巴黎。此后一年回国一次,突然10年开始,每次飞机降落北京开始扁条体炎。那一年到成都,一大家人迎接我吃火锅,我突发肠胃炎。因为是亲人请客还不好说出来。此后呼吸、肠胃常须小心,不再有一枚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体制。13年回北京会肺痛咳嗽。14年初我大表姐癌症去世,她非常年轻美丽要强,十分乐观,是我的榜样。而在姐姐最后的病榻前,我被深深震惊。我喜欢的作家林达,是一对夫妇,在美国做“小贩”,也写书,他们说:最怕的是,编辑在我们的“名字”旁注学者。非得是学者才有credit吗?不是学者能不能有常识?我们早不是什么学者。我们俩手上都是有茧子的。不以学者自居的林达,写一旅行笔记,讲建筑讲人文讲历史啥都讲,非常严谨与深厚,令人钦佩。也是我16岁那年,读到他们一本书:带一本书去巴黎。从此开启了我跟法国的缘分。从书里知道: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一串串的,大谈启蒙运动,对于人类进步的贡献,法国革命的影响深远。搞笑的是,他们都是被宫廷给“宠”出来的。他们或被短暂监禁,但没有立斩午门的性命之忧。他们进入宫廷沙龙,如伏尔泰者,还被贵族皇后列队欢呼,并与他们所反对的利益所得者高谈阔论。简单点讲:当权者和贵族居然是批判自己的知识分子的脑残粉。这种情况匪夷所思闻所未闻。所以在我16岁的年纪,产生一个念头;我去,法国人真任性。一定要去这个奇葩的国家看看。中西文化的最初的一点分岔,居然于之后于今日产生巨大的距离。在法国的日子也不乏苦逼,常常你炒着菜法国人就来敲门,那傲慢的态度一开始令我咬牙切齿。老是制度化,规矩多得要死,我常跟法国朋友抱怨他们的毛病,有一次娜塔莉回答:梓,法国人是常常不会同意的。因为不同意,才会改变。我就愣在那里,突然释怀。法国每年高考会考,高中生的语文试题是哲学题目。现在小学生也有哲学课了。接受采访的小学生说哲学课主要讲的是大家不必非要拥有相同的意见和点子,最重要的是这些不同意见的相互碰撞。老师说希望通过这样从小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看到吗?独立思考能力,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09年去美国实习,独自旅行,在二战纪念碑前,看到那句free is not free。自由从不是免费的。感慨万分。前者为人民自由付出了生命。我们说独立思考,却常是感性的吐槽,连一次深入的研究,理性的思辨也懒得做。付出什么,又何谈独立?在法国人选总统这件大事上,我去问周围人,常常是A也不行B也不行,然后他们会说出很多点,理性分析候选者的方案与国家现在经济、管理的结合。萨科齐、奥朗德都有花边新闻,人品缺点,法国人的逻辑这个跟总统这份工作没有关系。柴静就算移民美国怀孕抽烟,用了煽动技巧,的确推动了公众认识。分开看吧,我们是理性的不是么。一件事情,如果我们要么骂要么捧,那么绿茶婊会变真婊。野蛮,不思辨,那么小孩子们都只学会了吐槽不是么。独立思考、为自由发声是一门需要学习的功课。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世间所有,如同二战纪念碑前那句自由不是免费,所有事情得到就要付出。包括独立思考,法国人一生都在学习如何才算独立思考。我们羡慕自由。法国人今天确实自由,他们走过了多少年?法国大革命并不是法国的第一次革命,那时激进、恐怖,复辟,反复辟。历史不断反复,血洗多少生命,才尘埃落定。再之前,中世纪的黑暗,文艺复兴的璀璨,制度上没有任何触动,很多变化只能是缓慢渐进的。法国人现在信教的很少,我问为什么,他们说宗教在欧洲历史上作了很多坏事。罗马的天主教主教教皇让保罗二世曾在电视上向世界人民忏悔:由于天主教徒在历史上的敌意、偏见和无情,请求人们的宽恕。也原谅所有曾经迫害过天主教徒的人们。雨果常写中世纪的故事,卡西莫多在中世纪巴黎圣母院的广场上,被当众鞭打,他凄声呼渴,围观者却欢呼酷刑。即使今天,这里面你有没有看到类似的情况?一件事,有没有反思过自己的敌意、偏见、无情,如果从众的跟风,与千年前中世纪的愚昧又有何区别。到今天,我们都认为比中世纪文明太多,但真的如此吗?人性如此,我们自己会开开倒车。思辨一件事,有人说不就出个国,你怎么不移民。我最近常常反思,同事、陌生人会做错事,有时候真的是坏事。愤怒交织着替天行道,直到我想明白:往者不谏,来者可追。无论他做了什么,都是过去的事了,仍希望他未来的明白与不断改善。我们不要把绿茶婊变成真婊,对吗?改良总是渐进式的,我跟弟弟说正向思考与思辨的好处,例如老板诚然为自己获利,他真的不考虑员工的利益吗?参与创业后,一个决定必然理性的合理安排,才能逐步前行。我特别喜欢古希腊的文明,但是文明出现的太早,就像一个不足月的婴儿,注定灭亡。文明和弱肉强食法则相比,有些软弱。于今天而言,仍旧如此。没有不复杂的人、事与动机,思辨就尤为重要了。当我们平民也会监督旁人的言行,炒菜时注意油烟,不从众不谩骂,不以喜好判断,懂得分寸和规矩。当我们说独立思考的时候,是感性的体验开始交织理性的思考。下判断前也会研究,懂得任何事情需要学习和付出,就算是踏出独立思考的第一步了。1840年巴黎人在凯旋门送“伟人”拿破伦。45年后,他们在那里送走为法国所有弱者呐喊的作家-雨果。几千年文明的积累,才最后在法国完成这样一个变化。我们也同样需要独立思考的积累呐。林达说:社会变革由街头民众在推动,这实在是一个误解,变革的一个重要动力,是思想。在巴黎有一年生日,我去到伏尔泰咖啡馆,虽然朋友们并不知道原因,我也不曾解释。但我默默想着这段奇妙的缘分,也默默要求着自己此生,不走人性的倒车。我又要过生日了,还是成长了一些,还要加油啊,小梓!我特别喜欢报告老板里一句话:不要老想着吐槽,多想想怎么实现梦想吧。
柴静《穹顶之下》补充一点细节柴静的一部《穹顶之下》震荡了全国,雾霾确实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话题,雾霾的影响现在已经不是一省一市,而是全国性的问题了,柴静以一己之力来研究这个问题,唤起全国人民的注意,真的很令人佩服。我在燃料和环保这二方面做—些细节补充:我只说我比较有了解的工业污水和烟气部分,1,环保部门在这些年是最受益的,并不是没牙的,与这体制内有关系的人都成立了环保环评公司,卖设备,做资质,他们做的环保装置报价,不需偷工减料,当时以半价承接利润也不错,设备装了是否运行并不在意监管,在意的是巡查时看到企业排放污染和收到污染投诉报告的,这样罚款单会很快到排放单位,如果你信有腐败的,这样做环保部门与环保巡查员公私两利.他们能否做好这些环境监管,像西方国家—样只相信仪器数据,我相信他们能做到的,不过政府有收益部分会做的很快,企业污水排放量要申报环保的,多排要给钱的,环保部门在企业污水排污口处装有连续流量监测仪,数据无线传输到环保部门,水是否清就没测,如加多一个光电传感器,水排放清到什么程度就比较了解了,加一个摄像机也可以,不定时拍摄,彩色图像数据也不是很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公司的排放我不知谁监管,沿海城市可利用潮汐,闸门一放,可将大部分污水融进了大海。再说锅炉烟气,锅炉燃烧工况调整好可节能和减少排放污染,调整燃烧设备是技术活,技监局在锅妒工上岗培训应考虑加入这部分教材,烟气分析仪应配置到锅炉用户,现在烟气分析器的气体传感器价格比我以前用的便宜很多.锅炉烟囱排放环保监管可会做得更好,比如在烟囱可装光电传感器连续监测烟色,在烟囱排放出口的烟囱管壁上装一块可拆卸的金属板,只要烟气中有腐蚀气体和微尘,利用烟气的露点温度作用,这块金属板会受到腐蚀,烟尘会吸附到这块金属板上,环保部门可定期检查这块金属板。2,石化公司生产这些含硫量大的燃料最害人,这些含硫燃料在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有小部份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产生硫酸排放到空气中,这些经汽车排出来的离人群最近,我们受此伤害最深,如用乙醇类物质加到汽油里,燃料含碳量增加,排放出碳微粒就会增多,大陆连轴承和气缸都做不好,别说发动机,有关这方面到知乎搜,燃烧工况做不好排放污染物就增加,当时德国锅炉在炉膛后部增加有回火装置,目的提高燃烧区温度来节能和减少一氧化碳排放,国产的燃油锅炉我还没看见有做这部分,油的含氢量与热值成正比,我們用的是燃料的热值,燃料中的氢燃烧后会生成水。相信中国政府官员本着有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开明并打击腐败,只做监管,相信仪器数据,移动数据4G时代已来了,如在每一个排污口处都装有连续监测器,监测数据即时无线传输,放开民间参与和监管环保,别搞这么多资质验证搞钱,排放监控数据合格发证,不合格重罚,相信中国的雾霾会很快消失。本人90年代从事锅炉燃烧机的调试和维护,2000年从德国进了一台烟气分析仪,可连续分析锅炉燃烧效率和烟气成分中所含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量,要测量硫化合物就比较麻烦,需要在烟囱到烟气分析仪的输送管上装加热装置,保持一定的温度范围输送烟气,才能测量到硫化物,这方面我没做,主要是利用烟气分析仪连接到排放烟囱来调高锅炉燃烧机的燃烧效率,使烟气中二氧化碳值升高,当一氧化碳值越高,会看到烟囱排放的烟色越黑。这些跟德国人学的。当时当地环保部门还拿着玻璃瓶到烟囱采样。注:1公斤燃料燃烧需要约10。7立方空气参与反应。我们每天呼吸约2.3万次,吸入约12立方空气。
我认为在本片中柴静应当被批评的地方在于数据不当以及逻辑链瑕疵我国知识界有一种不好的传统就是为了一个正确的事实(也就是结果正义)而不惜修改事实、伪造论据,当然柴静这个我可能言重了 但这种传统由来已久 想想北洋海军到底背了多少锅。。还有一个更更不好的传统就是用别人的私生活去攻击对方观点的正确性 在B站评论这种人的丑态简直淋漓尽致。。。。。尤其是在三十年前那段时间为甚 直到现在有些人还很乐于给对手扣帽子 用道德制高点代替观点正确和逻辑链 用阴谋论来证明对方的道德不正确进而推导观点不正确 不得不说这是很可悲也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我不是美分
仅从我自己感觉到的来讲。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有些地方的论证待商榷。
最大的问题是老生常谈。难道本片之前大家都认为雾霾是放鞭炮导致的嘛?工业生产、煤油品质低是第一次听到嘛?新能源、产业升级叫了多少年了?感觉回到了本科论文那会,抄到最后终于感觉自己理解了,欢快地记住了结论,回头拾人牙慧跟业内人吹牛,发现自己真是图样图森破。
终于看到有大神从专业角度抨击柴记者了。。。
占坑,专业完全对口,我是学能源与环境的,奈何专业知识不够,三年后再来答。
视频加载的时候,我在想:柴静是想做TED呢?还是感动中国呢?结果是锤机发布会。
我不懂能源体制改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不懂现在煤炭企业的现状,但是我知道一点,如果想每天都是APEC蓝,只有减排一条途径。
进入污染控制一年,接触到各种污染物降解手段,它们告诉我,污染降解的难度不大,但是污染完全降解,去除,矿化的难度很大。特别是面对像PM2.5一样很多种复杂成分,连分析一下都要动用固相萃取,GC-MS,LC-MS/MS,ICP-MS,离子色谱等几种大型仪器来看,实现去除是很艰难的。
污染降解手段必须是温和的,环境友好的绿色的,对环境不会造成新污染的,因此最好利用的就是环境中存在的物质,比如矿石,土壤,空气等,而且不能用电,不能高温高压。但是我们面对的污染物有个名字叫POPs,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它因为顽固所以困难。
好的,如果有一天真的找到了一种方法,实现了降解。那么这种方法投入环境还需要产业化和工业化。那么成本也会很高,不愿意减排的企业,面对的只会是巨额环境保护税,可能会比你减排的成本还要大。
凡事必有动机抨击雾霾的人多了,如此系统华丽的攻击是第一次,这片子要说只花了100万我是绝对不敢相信的,你看看片尾的工作人员名单,看看采访的路径,就当几十号人旅游这么长时间你算算成本,不说片中无数大拿的车马费,故事讲的的确很漂亮,问题是柴静的动机是什么呢,真是为了打击雾霾么要说为了孩子,可引起肿瘤的真是雾霾吗,你真像雾霾的论据一样经过专家的证明了么?其次到底得的是什么肿瘤,是因为雾霾还是什么其他原因?作为编排这么精美的节目,这绝对不是失误,不讲明白是因为它只是一个煽情的引子具体原因朋友圈里都有说一个女人,发自善心,花了100万,拉动了30家涨停(28家A股涨停,两家环保B)环保股集体打板奉献给A股股民几十亿市值增长的逻辑,股市风来了就是故事,风走了就是事故。这是大家都能想到的对吧,100万股市赚几十亿,错了,这依然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玄机在于片中提到的:少煤多气尤其是页岩气这里我想问一下,能源解决方案很多,为什么不是水电风能核电太阳能呢,为什么非要私有和放开管制,而不是加强管控问责呢。这里面有深刻的国际背景,美俄石油大战价格下行,可美国页岩气公司已跌穿成本,产能过剩必然要对外输出,柴不是讲中国页岩气比美国多么,那就要大力开采对吧,可中国根本不具备开采能力怎么办呢就只有从美国进口设备,但中国有开采价值的页岩气其实极少,这样中国花巨额外汇引入的设备和极少的产出就造成新的产能过剩,所以得益者是谁呢,那些因油价下跌亏的一塌糊涂的美页岩气公司,通过煽情一方面打击中国石油压低股价控制企业,一方面压把页岩气危机转嫁中国,这才是帝国主义的真正意图,一石多鸟,大家说高不高明
你们的专业,你们参与的项目,专业相关十几年。所以觉得柴静视频有问题,我同意。一:没有视频,你在知乎会不会发这文,让大家知道?不会。二:没有柴静,会不会有人说你的文是干货?看完它?很难。鬼才看你们的专业文。三:你能否取代柴静,拍出100%在她视频领域内(不仅仅是你的专业内)的正确内容。不能。你能否采访到这么多人,利用那么多资源,不能。四:你能否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引起这么多思考,包括让人看完你的文。不能。五:综上所述,90%真相和10%谎言的说法,我不认同。就好比视频内,石化领导说环保局不懂。他自有他考量,环保局说他懂,也对。你不能单方面说谁就说谎了。包括你断言的柴静不对,换个角度也许就对了呢?无论如何,引发了大家的考量,只有她做了,做到了。就不要在揣测更多,没人傻,道理是争论出来的。包括我回文,没有柴静,不会有这些文字。有人说,被柴静感动了。错,不是柴静,而是柴静+一年+人脉整合+一个有模有样的纪录片+TED样式的演讲+疯狂传播+全民讨论的结果+可能引发环保的开端。(是整体)(你行你也上)如果这个问题是纪录片有什么科学的补充,没问题纪录片有什么科学的错误,然后从错误,到藐视柴静以及一切,到否认她的动机。你行你也上啊。泽东毛和马克思和上帝,都无法说中国而不被喷啊,一个因为发型过时,马克思没有戴三块表,上帝是西方势力。柴静毕竟就一年,毕竟是记者,毕竟采访,毕竟没有参与过环保项目,毕竟人家会给她立场不同的回答,毕竟我们每个人立场也不同,毕竟,没有宇宙真理。不要苛求,柴静做了这件事情,引发对雾霾的更多的警惕,不错了。没有宇宙真理,让全国没有反对意见。我就说一条,发展还是环保。要环保,那么工厂的人下岗,是不是应该饿死去?这种问题,本身回答,根据各种情况,都是不同答案的。为什么要苛求,一个真正接触环保一年时间的人,去给出所有行业大牛都无可挑剔的科教片呢?问:柴静拍的那个关于雾霾的纪录片怎么样?答:她孩子肯定不是因为雾霾得肿瘤的。问:我问的是柴拍的那雾霾片子怎么样?答:她孩子是在美国生的。问:我问的是那个关于雾霾的片子!答:她背后有人支持。问:我问的是那个片子!答:石家庄那年雾霾天只有264天,她说265天,她学文科的不懂科学……换个思路,柴静就是个某环保专业,大二学生好吗,做了个纪录片,引发大家对雾霾的讨论。各位环保系的博导,玩命的挑剔她的数据有瑕疵,挑剔她抽烟,挑剔她上学的时候,开过大马力的车,眼红她可能会赚钱,诋毁她动机不良,背后一定有西方势力。你们眼红的要疯了吧。关于高票@jun,当然现在被打脸的,她之前回答了关于(怎么看柴静去美国生孩子的问题)(在哪生孩子当然是自己的选择和自由, 不过她至少是个虚伪的人. 把现实和工作自我剥离的人, 我个人表示不待见. 另外转个北美华人论坛的调调, 觉得挺有意思. " 柴静, 就是那个在电视上爱国爱到热泪盈眶的绿茶婊么?")我就呵呵了(^_^)Y
本不想看,现在搞得不看似乎还不行了,穹顶之下第二季之五十度灰。补充:四十五度灰只看了那个“X分钟看完的”搞笑视频。然后开始看纪录片,为了不败露我学渣的本来面目达到独立、客观、第三方的境界,我打开了知网。(最近要开学正在看文献)看了前15分钟发现两个问题,说两个小问题,一个常识性错误一个学术性错误。在说之前咱们先说一下雾和霾,雾:悬浮于空气中的水滴小颗粒。相对湿度(含水量)大于90%霾: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包括灰尘、硫酸、硝酸等各种化合物。相对湿度(含水量)小于80%的空气悬浮物。(还有很多其他区别不一一列举了)
相对湿度介于80%-90%的为雾霾混合物,就是雾霾啦 ,就像没有纯粹的人一样现实环境中没有纯粹的霾可以看出雾无害,霾有害。说到雾和霾或者任何与天气相关的现象微观起来讲就必须说大气气溶胶,什么是大气气溶胶?大气气溶胶是指大气与悬浮在其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里面的成分被称作“大气气溶胶粒子” PM2.5就是大气气溶胶粒子之一,只不过他们的粒径小于2.5微米而已,就像粒径小于10微米的PM10,这个提一下,一会儿会用。下图是气溶胶颗粒扫面电镜图其中有一种气溶胶叫微生物气溶胶,微生物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微生物所形成的胶体体系,它对人体危害很大,它的来源也很广泛,土壤、污染的水体、腐败的生物体,让我们想想北京周围的垃圾场,臭水沟,在热岛效应的环流下他们的大气气溶胶粒子来到了市中心和二次反应的光化学反应之后的二次气溶胶粒子们相遇相知相爱相杀,一起污染环境,成为雾霾的元凶并且增加它的毒性。(这个要是做成动画才带劲呢!)它也是主要研究重点原因:一般物理化学颗粒在沉积到呼吸道表面以后,其清除机制主要依赖于机体的生理学过程。沉积于上呼吸道的颗粒一般粒径较大,在呼吸道壁上纤毛有规律的运动下,逐步被向外推,最后以痰的形式排出体外。(简单说是可以吐出来)
而生物性气溶胶简单说它可以感染呼吸道的,因为它是生物性的,是活的。(是不是太简单了 )所以说的霾的危害很大我们都要重视它,微生物气溶胶更要加大研究力度,因为它最坏。讲话要负责人一会儿会列出查阅的文献目录。好!下面开始说视频前十五分钟的出现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直观的看到PM2.5所以用此仪器,我就顺手百度了一下这个仪器,另外不太清楚这个仪器他选用的具体型号,但是样子大概是下面这个我就顺手百度了一下这个仪器,另外不太清楚这个仪器他选用的具体型号,但是样子大概是下面这个还有其他型号的,但是其他型号都有液晶显示器只有上图的L-4版本是视频中的没有液晶显示器的型号,因此我猜测柴静使用的就是这个L-4型号的仪器,是5-4000ml/min的仪器。还有其他型号的,但是其他型号都有液晶显示器只有上图的L-4版本是视频中的没有液晶显示器的型号,因此我猜测柴静使用的就是这个L-4型号的仪器,是5-4000ml/min的仪器。然后我又在知网搜了一下相关文献,刚好看到一篇相关的,模拟人体上呼吸道气溶胶沉积数值仿真研究的论文,该文中首先对人体呼吸流量分别为 30L/min 和 90L/min 的两种稳态吸气模式下气溶胶在人体上呼吸道内的沉积进行了仿真计算,选择两种粒径的气溶胶进行仿真计算,分别为 0.3μm
和 6.5μm,病毒气溶胶的粒径范围在 0.015-0.45μm 之间,所以选择 0.3μm 的气溶胶代表病毒气溶胶,另外小于1 μm的气溶胶颗粒才可以进入肺泡,但具体他们在口腔、咽、喉、气管、前三级支气管分别能阻拦多少粒子量,有多少粒子量是进入三级支气管的是可以参见实验结果的,并且该类型文献有很多,另外该实验也没有讨论有多少又通过吐痰排出体外,有多少生物性气溶胶可以产生危害也是不可预知的。在这里我贴一下,总而言之,在不知道型号规格的情况下背着那个便携式采样仪得到一个24小时获得一个数据305.91mg/m?,这是什么数据?这个是模拟了人体呼吸的流量的情况之下的数据吗?人体一般呼吸流量是30L/min或者60L/min,另外论文中都说到口腔和呼吸道中人体呼吸时存在扰流,所以呼吸流量是动态的,而不是低流量的或者是不可调动的采集仪可以模拟的。所以获得数据是不可以代替人体吸入颗粒含量的。上几个仪器型号的图里已经说明。再退一步说,即便是采用了次数据作为人体模拟吸入气溶胶的量也不能把人体呼入的气溶胶的含量和大气中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的数进行对比,说是中国标准的五倍,因为这样通过这样的对比是无法说明五倍的吸入量的对人身体的有害程度是严重的。如果要对比也应该是美国,欧洲,中国人均24小时使用该仪器的吸入量的对比。再进一步讲讲,我们得先知道PM2.5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的计算方法,有n个采集点,,T1采集点每一个小时测量一次PM2.5的值得到x1—x24的数据,T1=x1+x2+。。。x24/24:;T1+T2+Tn/n=A.得到结论A。这就是一个平均数的运算。 =。=基于这两个不同的算法的不同结论的对比用来证明我们的环境的糟糕是不恰当的。因此,现在无论是说5倍也好10倍也罢,这个对比是不可以说明危害性的,因为这是第一个错误,学术性的错误。然后是常识性错误,下面是对比图下面是对比图如果NASA给了十年的数据最好还是选在不同年份的同一月份另外11月15号是个临界点,要么在它之前要么在它之后,因为在中国华北地区天气状况要考虑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供暖,11月15号供暖开始,所有的烟囱都开始冒烟采暖了,华北地区就开始了烟雾缭绕啦!视频中引用的这个几个时间点大概是没有考虑到供暖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吧,这是个常识性错误。如果NASA给了十年的数据最好还是选在不同年份的同一月份另外11月15号是个临界点,要么在它之前要么在它之后,因为在中国华北地区天气状况要考虑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供暖,11月15号供暖开始,所有的烟囱都开始冒烟采暖了,华北地区就开始了烟雾缭绕啦!视频中引用的这个几个时间点大概是没有考虑到供暖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吧,这是个常识性错误。时间不早该睡了,视频看了15分钟找资料看文献打字忙了快三个钟头。夜半时分,难道真的要看穹顶之下之五十度灰吗?单身狗的悲哀 汪!汪!参考文献,(不按格式写了)在此感谢以下文章撰写者!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PM2.5污染与气溶胶光学特征分析;上海城区大气 PM2.5浓度及气溶胶光学特性的观测研究 ;PM2. 5采样器研制及其空气中微生物与颗粒物的检测;人体上呼吸道内气流运动特性与气溶胶沉积规律的研究(上面提到的模拟人体上呼吸道气溶胶沉积数值仿真研究出自此片文章)忘了关键性的事儿,以上观点只代表我个人一时脑热而提出的观点不含有任何非正能量的态度,坚决支持整治雾霾,本人在石家庄求学多年,尝过各种口感的空气,另外谈到雾霾希望不要黑河北,少些无端地区歧视,多些宽容做好自己。
不是有人说里面数据有造假嫌疑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柴静穹顶之上完整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