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马云来说挑战马云概念股是什么意思?

  笔者注:不疯魔不成活,这句话往往形容那些处事怪异,最后却走向成功的人。而就目前来看全球绝大多数成功的名流,都属于这种偏执型的人。乔布斯、扎克伯格、马云等,莫不如此。而近来,在国内互联网领域,最引人注意的无疑就是马云及阿里巴巴。虽然马云已经在明面上隐居幕后,但在阿里巴巴上市的关键时刻,他依然为阿里定下了“增肥”的路子。
  事实上,阿里巴巴“增肥”的路子早就已经可以看出端倪。在上市消息传出以前,投资新浪微博、收购高德、战略投资UC、在移动端布局“来往”&&一系列扩张的手段让业界瞠目结舌。而在上市消息传出以后,阿里巴巴“增肥”的手段更加激烈。大手笔的动作不断,让整个业界为之震动。
  诚然,阿里的诸多大动作让其在迈向国内互联网霸主之路上更近了一步,也为自己的高市值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上市只是阿里腾飞的第一步,如此大规模的扩张真的只是为了上市而造势吗?马云到底想要干什么?如今阿里已经提交首次公开募股(IPO)的申请,阿里的目的是否已经达到?此外,小马哥你也应该考虑到,在吃胖之后小心“消化不良”,会留下诸多难以收拾的烂摊子和后遗症。
  神马搜索为最后一块敲门砖 阿里为上市猛“增肥”
  阿里巴巴为上市可谓倾尽了几乎所有能够动用的资源、人脉,使用了花样繁多的手段。而其中,阿里最大的依靠除了自身在电子商务领域的霸主地位以外,就是通过大手笔的收购、投资来扩展自身生态系统,不断“增肥”,将触角延伸到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如此一来,不仅让自己在账面上显得颇为好看,也能为全球投资界讲述一个完美故事。
  阿里为“增肥”已经达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通过几个收购事宜就可见一斑。在去年4月底,阿里就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以5.86亿美元收购新浪微博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和普通股,占18% 股份。这意味着阿里和国内最大的微博平台共同联手,凭借自己在大数据方面的优势以及新浪微博的传播效应,进一步扩大自己在网购领域的影响力。
  同样是在去年4月中旬,阿里以2.94亿美元战略投资高德,并在9个月之后宣布将以11亿美元现金收购高德公司72%股份。这意味着,高德将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此次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旗下的淘点点、淘宝本地生活等服务平台与高德地图和导航应用的整合加速,而这些业务正是此前阿里布局O2O的重点。通过收购高德,阿里强化了自己在O2O市场的影响力。
  今年4月28日,优酷土豆与阿里集团宣布建立战略投资与合作伙伴关系,阿里和云锋基金以12.2亿美元购得优酷土豆A股普通股股,阿里持股比例为16.5%,云锋基金持股比例为2%。要知道,在BAT三巨头中,腾讯有自家的腾讯视频,百度有爱奇艺和PPS,唯独阿里巴巴还没有自己的视频入口。此次成功入股优酷,阿里在数字娱乐生态系统方面终于补齐了“入口”一端。更重要的是,这让阿里巴巴的上市故事更具“可读性”。
  自3月份以一则两行字的简单声明开启赴美上市之旅以来,在1个多月时间中,阿里先后以62亿港元控股文化中国、参与佰程旅行网2000万美元B轮融资、2.15亿美元投资美国移动社交软件Tango、53.7亿元港元入股银泰、65.4亿元入股华数&&投资脚步之频繁,数额之巨大,让业界为之震惊。
  最后的收尾自然也要玩得漂亮,阿里并不是直接投资,而是在一个重要领域开辟了战场――4月28日,在投资优酷土豆的当天,阿里和UC联合推出神马搜索,剑锋直指独占鳌头的百度。而且神马搜索注重移动搜索,而这还是百度搜索尚未形成统治地位的领域。马云一直觊觎移动搜索市场,从早年引入雅虎,后来推一搜,再到阿里云搜索等策略就能看出阿里对搜索市场一直未放弃。如今神马搜索的推出,算是圆了马云的一个梦,也让移动搜索领域的竞争更为激烈。
  从神马搜索往前追溯,阿里已经几乎在互联网的各个领域都烙印上了自己的标签。从整个阿里的投资布局来看,已经覆盖到网购、物流、终端制造、团购、O2O、移动社交、视频、搜索等互联网的各个方面。以“全制霸”姿态去迎接到来的上市,必将进一步拉升阿里的整体估值。
  提交IPO申请 阿里开启上市之旅
  5月7日,一场旷日持久的等待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阿里巴巴在美国当地时间周二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首次公开发行(IPO)招股说明书。让投资者得以更清楚地了解公司规模和成长情况,而且或将成就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科技企业上市案。文件显示,阿里巴巴计划从此次公开募股中筹集10亿美元资金。这一融资规模远未达到此前业界盛传的150亿到200亿美元的预期。也就是说,这一次公开募股并没有像此前外界所预测的那样成为美国资本市场最大规模的IPO。
  不过业界和投资者也不用惊慌,据华尔街分析师指出,10亿美元只是名义上的数字,阿里最终的融资很可能超过2012年上市的Facebook首次公开募股的160亿美元的规模,预计筹资额在150-200亿美元。据预测,阿里巴巴可能得到超过1500亿美元的估值。也有分析人士大胆预测,阿里巴巴最大估计市值可能高达2500亿美元。预计在上市后,阿里巴巴将成为全球价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之一,该公司还将成为最有价值的中国上市公司之一。
  在经过不断地“增肥”之后,阿里终于圆满地达成了阶段性的目标――上市。可以预见的是,阿里上市的融资绝对不止10亿美元,毕竟它在国内互联网行业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甚至已经辐射至全球市场。阿里的“增肥”计划,已经初见成效。
  马云的小九九:上市不是目的
  对于阿里的上市之路,马云虽然看似隐居在幕后,但却依然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身份成为最强有力的掌控者,他对阿里的影响之深远清楚地反应在通向上市的崎岖道路上。对于马云来说,之前阿里一系列的“增肥”措施,都只是上市必要的手段,是为迎合投资者们必须要做出的一种“大而全”的姿态。而阿里真正的未来,还是在上市之后。
  在阿里上市的消息公布之后,马云在阿里内部发了一封邮件,他强调“上市从来就不是我们的目标,它是我们实现自己使命的一个重要策略和手段,是前行的加油站。但阿里人要清醒的认识到资本市场巨大利益诱惑背后有着无比巨大的无情和压力。只有很少数的杰出企业能够在资本市场持久驰骋。阿里巴巴这次在国际资本市场必将会因为规模,期待值,国界意识,文化冲突,区域政经&&遭遇空前绝后的挑战和压力。”可见,在马云心中,既然通过“增肥”的手段达成了上市的目的,那接下来,如何整合各种资源,并最终达到前行的目的,才是重中之重。
  甚至可以换句话说,马云把上市当做“新机会、新挑战、新征程”,将上市当做磨砺阿里的磨刀石,让阿里这个庞然巨物能够借此契机更好地焕发“第二春”。或许,这就是小马哥心中的“小九九”,单纯而又老道。
  隐忧不断,阿里“增肥”上市后或将留下后遗症
  不过,阿里靠“增肥”来上市,自然是有利也有弊。好的地方是能够凭借自己全面的形象获得更高的估计,弊处在于上市之后,公司的动作要看资本市场的脸色,整合这些“外来脂肪”很有可能会受到资本市场的掣肘。稍不小心,就有可能“伤筋动骨”,股价直跌。
  比如在巨资投资新浪微博以后,阿里仅仅是将其当做商品的展示台,完全没有像人们设想的那样迸发出1+1>2的能量。再加上新浪微博的影响力可谓江河日下,此笔投资更是有“打水漂”的嫌疑。如果在上市以前,阿里自然无所谓,反正就是将新浪微博当做一块“试验田”。但在上市以后,如果新浪微博依然没在阿里生态系统中有突出表现,恐怕会难以对投资者交代。减少新浪微博的持股甚至完全放弃,也不是不可能。
  比如全资收购高德,的确为阿里打通了O2O市场的关键一步。但也仅仅是解决了第一步,即地图数据资源。要想在O2O市场真正有所作为,必须拥有海量的商户信息、已经形成的忠实用户和线下渠道等。这种密集型的工作是需要通过前期的资源积累,而对阿里依靠自身人力推动少数城市尚可以维持,但要想覆盖所有地区,显然力不从心。收购了高德,却没有带来实际利益,在上市之后,这样不盈利的项目怎么会继续存在下去?
  至于投资优酷土豆、和UC合作推出神马搜索、控股文化中国、入股银泰&&这种种“增肥”之举,看似美好,却只是对上市时有着“提鲜”作用,真正的考验还是在上市之后。如果阿里不能将如此丰富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任由它们单兵作战,或许只能让这庞然巨物轰然倒塌,最后依然只是凭借在电子商务领域的霸主地位苦苦支撑。
(责任编辑:余瀚洋)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会哭也是一门手艺……[]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当前位置: &
马云内部撰文强推来往 对微信发起正面挑战
本文来源于 日 11:26
  【TechWeb报道】10月21日上午消息,有消息人士爆料称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昨日中午在阿里巴巴内部论坛发帖,强调了移动通信产品“来往”对于阿里巴巴的重要性,强制每一个阿里员工11月底前必须有外部来往100个用户,并在帖子中正面向微信发起挑战。马云称来往“最大的特色是几万名员工不服输的精神,”表示应该“用愚公之精神去挑战X信”。
  马云还把微信比作十年前的eBay及2003年的新浪、搜狐、网易,以此说明微信不是想象中那么“高不可攀”,此次强推来往,“谁不参与,谁就不该呆在这家公司里。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做的事,这不是战略,这是阿里人在无线时代争取生存权力的努力”。马云还将员工来往好友人数与红包挂钩,好友人数低于100人视同放弃红包。
  据了解,阿里此规出台后,淘宝上立刻出现了两家来往加好友的服务,店主特地在商品名称中注明:“来往加好友轻松加千人10元店主亲测大部分秒加阿里人可用完成指标”,此服务十元,不过这两家服务商品已经下架,或被淘宝强制。
  有网友评论称,此举尽失阿里颜面,而且也看出马云对移动IM的志在必得和“穷凶极恶”。以前只知道银行会逼迫员工拉存款,否则年终奖完蛋等,现在看来互联网行业也开始实践了。
  以下为马云内部发帖内容:
  我目前通讯工具80%是来往。我原来认为来往没有特色,不够独特,但现在却离不开它了。因为我最大的乐趣在于帮它成长、完善起来。。。好产品是用出来的,完善出来的,也许它最大的特色是几万名员工不服输的精神,用愚公之精神去挑战X信。。。
  呵呵10年前,没有人会相信淘宝会打败巨大的对手eBay,十年后我们难道不可以一试?很多人后悔没有机会参与那次战争,但这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谁不参与,谁就不该呆在这家公司里。因为这事我们每个人可以做的事,这不是战略,这是阿里人在无线时代争取生存权力的努力。
  这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帮助来往,别告诉我你不可以,除非你不愿意。今天的无线互联网别看微信那么强大,那和2003年的互联网格局差不多,那时候的新浪、搜狐、网易也不是高不可攀,无线互联网的游戏刚刚开始。。。
  我们和别人比的不仅仅是技术,实力,我们比的是每个阿里人的团结、毅力、速度、耐心。更何况在技术和实力上我们不差别人,在无线上网没有建树,我们就不该考虑上市!
  PS:100+(每个阿里人11月底前必须有外部来往用户100个用户)的馊主意是我出的,也是我坚持的。阿里人11月底前不到100个公司外面的来往用户,视同放弃红包。红包本来就不是应该给的,当然有100+未必有红包,没有100个是肯定没有红包。
(编辑:胡浩男)
财经网微评论
说说你的看法:
同步您的评论到微博 ×
全部评论(0条)新浪用户评论(0条)腾讯用户评论(0条)
暂时还没有用户评论噢~
想隐藏身份,匿名评论?请
博客|专栏|评论
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更在意品牌价值,愿意为此埋单,这也是三星利润率一直保持高位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名创业者,他已然成功。但是作为新一代大佬,他需要把猎豹移动做成一家1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41号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上传时间:
马云2015最新励志视频 马云未来十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马云入恒大引5大猜想:一山能容二虎?足协更难控制_国内足球-中超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马云入恒大引5大猜想:一山能容二虎?足协更难控制
  阿里巴巴入股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12亿白花花现大洋换来50%的股份。简单看这是两家企业之间的商业合作,但因为发生在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身上, 所以事件的轰动效应让阿里巴巴的老板马云自己都没有想到。而这样的合作还只是开始,未来会给投资人、恒大足球俱乐部甚至中国足球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还悬念 重重。
  扬子晚报记者&&张昊
  电商系取代房地产抢占足球市场?
  恒大足球俱乐部自去年亚冠夺魁以来声名大振,商业价值猛增,目前国内足球氛围也日益升温。自称对“足球兴趣不大”的电商业大佬马云选在高位接盘,业内人士认为,阿里巴巴“试水”恒大足球或许醉翁之意不在酒,更多的用意恐怕在足球之外。
  马 云的投资眼光毋庸置疑。然而,中国足球职业化近30年以来,各家足球俱乐部一直靠背后母公司输血,丝毫看不出任何“钱景”。那么,并非球迷、向来又以精明 著称的马云,为何要来趟这浑水呢?亦有业内人士指出,以马云掌握的各种资源,他肯定了解到中国足球具有投资价值才会进行投资,其中的投资价值就包括其带来 的企业品牌建设、社会影响力和未来的商业收益。
  在被球迷调侃为“中国房地产超级联赛”的中超,16支球队或多或少都与房地产企业有 关系。然而,对于“电商系”,中国足球圈并不陌生,只是它们的数量并不庞大。阿里巴巴的老对手京东,2010年即成为中超联赛的主赞助商,2013年又与 中超联赛达成了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中超联赛的零售企业和购物网站独家合作伙伴。电商比起原本的房地产企业,抢占中国足球市场的力度和手笔更大, 而只要他们愿意,很多小房地产企业在搞足球的问题上根本无法成为他们的对手。
  中超俱乐部真的能赚钱啦?
  一边高举快乐足球大旗、一边高喊盈利目标,自称“搅局者”的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携12亿巨资高调入主恒大足球俱乐部,他的到来,会不会让恒大乃至中国足球俱乐部都实现盈利呢?
  尽 管马云不差钱,但他介入完全没有兴趣的足球,业内普遍认为他的主要目的还是赚钱。而这个“有钱人”或许能够为中超带来全新的盈利模式。对于恒大跟阿里的合 作,中超各家俱乐部大多持观望态度。一位中超俱乐部高层告诉记者,此次合作能给中超带来什么目前还是未知数。但他表示,随着大笔资金注入,恒大或将再次带 来国内球员及中超外援身价的又一轮上涨。“自恒大进入中超后,国内准一流球员的身价已经涨到了千万级别,更别说一流球员和优秀外援了。如果球员身价继续上 涨,虚高的价格对于中国足球的正常发展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该高层说道。但是,对于买家来说不是好事,对于拥有球员深度的卖家来说,马云玩足球, 所有人手上的球员资产其实都涨了。
  中国足协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超俱乐部共亏损2.64亿元,创历史新高。尽管目前还不知道 马云如何“玩球”,但可以预期的是,他将为中超带来全新的盈利模式。比如阿里旗下的淘宝、支付宝等可以在恒大领域得到延伸,而恒大也可以借助阿里的电商平 台推广自家产品,比如恒大地产和恒大冰泉,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互惠共赢的举措。当然,大树底下好乘凉,其他的中超俱乐部肯定也能跟着分一杯羹。
  马云能在足球身上收获什么?
  根 据财政部最近发布的4月全国财政收支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与房地产交易直接相关部分税收增速下降,尤其房地产营业税和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双双出现负增长, 验证了近期商品房销售的不景气。先知先觉的地产商基本上都在寻找资本的新出路。许家印去年便趁着恒大夺亚冠之际,顺势召开发布会正式推出自营品牌“恒大冰 泉”,高调宣告将进军高端矿泉水行业。
  同样,马云进入恒大,作为商人,他不可能是顶着振兴中国足球的帽子来的。首先足球的价值和其 中的商机得到了马云的认可。尽管目前国足依然萎靡不振,但中国足球市场正在回暖,尤其是中国球迷对于足球的关切已经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一些利好政策逐 项落实可以期待。电商“涉足”阿里并非首例,如京东去年开始赞助中超,该赛事在帮助京东扩展二、三线网购市场方面功不可没。其次,有人认为马云欲借足球助 推阿里在美上市。尽管马云表示对于上市日期并不知情,但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几无悬念。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而恒大在国际上也小有名气,12亿买来全民 关注度,对阿里上市有利。
  最后,还有少数人认为马云入股恒大足球是为了切入腾讯腹地。马年到来之后,马云与马化腾“双马之战”频繁上演。作为阿里巴巴最大竞争对手的腾讯正是以恒大所在的“珠三角”为大本营的,入股恒大足球,或可视作马云借助足球切入腾讯腹地、争夺市场之举。
  马云玩足球让足协更难控制?
  广 州恒大搞足球伊始,便有不少非常规的做法,比如提议并运作通过了“七外援”政策,以及花钱“大手大脚”,抬高球员、教练价码及中超、中甲投资门槛。阿里巴 巴进入足球后恒大花钱是否更加大手大脚?门槛是否会进一步抬高?对此足协官员马成全认为:这种担心是存在的。的确,足协担心的不仅是马云和许家印的烧钱, 更担心马云利用自身的影响力,让足协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去糊弄。
  以往,中国足协漏洞百出,钻空子的俱乐部默不作声,吃了亏的最后也只 能不了了之。但马云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再加上原来就很大炮的许家印,两位性格商人肯定要对自己花的钱有个说法,所以,如果以后足协做出对广州恒大不利的裁 决,那么足协官员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而一旦足协做出了对恒大有利的裁决,其他的15家中超俱乐部很可能就要群起攻之。
  所以,尽管 恒大对外宣布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作是增资扩股,但目前在中国足协眼里,这还是没有完成的程序。按照中国足协职业联赛准入制规定,如果一家俱乐部要增加新的 股东,或者发生股权变更,特别是像恒大这种50%的股权变更,必须按照规定上报足协,进行审批、公示之后才能正式允许其股权变更。中国足协表示,现在还没 有收到恒大上报的材料,所以现在准确来说阿里巴巴还不是恒大的新股东。另外,中国足协也会严格审批,特别是要杜绝关联关系,比如之前传言阿里巴巴收购绿城 股份,我们就要查一查到底与绿城俱乐部有没有关系,因为这都是相关程序。
  此外,按照中国足协职业联赛规定,俱乐部冠名也不能在联赛中途进行变更。因此,无论广州恒大改成什么样的名字,除了要符合足协规定之外,最快也要等到下个赛季。
  一山二虎会不会变成一拍两散?
  凡事有利就一定有弊,马云和许家印两位中国风云商贾共饮一杯酒,而且不分伯仲,这样行为的本身就为他们的未来埋下了伏笔。
  恒 大作为中国足球最亮眼的名片,马云作为现金流最充裕的“钞票哥”,这种联姻可谓门当户对。不过,马云入股恒大,双方各50%的股权也是商界的一大奇迹。众 所周知,成功商人的控制欲是非常强烈的,除非是他已经厌倦了的东西。而玩足球,对于生性喜欢挑战的马云来说,是一个刚刚攥入手中的游戏机手柄。如何操控? 是否能够战胜更多对手?这是马云寻找快感的重要过程和渠道。
  尽管马云在发布会上讲得很漂亮,以后他和许家印都不去更衣室,所有球队 的事务听主帅里皮的。但足球这个项目,不仅仅是技战术那么简单,他牵涉到的资金、管理、引援等等综合方面的因素,并非临场指挥一下那么简单。而这些又恰恰 是马云和许家印两人最为擅长的,他们不出手,谁出手?但问题是:他们两人,该谁出手?
  所以,如果恒大一直这么好下去,问题不大,但如果新恒大遇到了更多的阻力,不能一帆风顺的时候,一个山头还能容得下两只握有同样主动权的老虎吗?不过,看在钱和股权的面子上,即使遇到什么大问题,一拍两散的局面是不会发生的,但对于新恒大来说,的确是个大问题。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股票/基金&
马云正面临商业生涯最大危机
作者:张庭宾
  阿里巴巴万一上市失败,马云怎么办?
  马云正面对其商业生涯最危险的窗口――阿里巴巴上市很可能搁浅,但马云已经把他预期中的融资款花的差不多了。
  马云的最近一笔投资是5亿人民币购买了广东21世纪传媒的20%的股权,对于该媒体的早期投资者来说,这显然是个好消息,尤其是,可以溢价变现退出,但对于马云来说却未必。
  这只是马云在2014年初以来一系列疯狂收购中的小项目。6月5日,他刚以12亿元人民币收购了恒大俱乐部50%的股权;今年3月到4月,阿里巴巴的动作更加狂野,文化中国(投资62亿港币控股60%)、银泰集团(投资53.7亿港币收购超过25%的股权)、(,)(投资32.99亿元人民币参股20.62%)、(,)(投资65.36亿元人民币持股20%)等原本与互联网关系不大的企业,也与阿里巴巴系上资本纽带。
  马云在互联网领域的收购更堪称大手笔:5.86亿美元收购新浪32%的股权、12.2亿美元收购优酷土豆16.5%股权、13.9亿美元完全收购高德地图、42亿元人民币收购UC的66%股权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多阿里系相继通过投资和并购花费掉的资金已超80亿美元,不仅被喻为买下半个互联网,更被指买下整个世界。
  马云成了“超级散财童子”,那么,他的钱从哪里来的呢?一方面是其自有资金,阿里系2013年的盈利是35.58亿美元,当然这些钱是要先分红的。更重要的来源是澳新银行、、花旗集团等九大银行财团的80亿美元的授信――这也是国内非国企企业获得的最大规模授信,贷款期限为3-5年。
  马云原本可以指望阿里巴巴上市融资去还这笔钱。此前有乐观估计,阿里巴巴在上市可以融资超过160亿美元,这足以覆盖掉上述投资。然而,马云的美国上市梦很可能搁浅。
  6月18日,美国国会美中经济安全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报告,提示阿里巴巴的VIE结构有重大风险,可能会对投资者利益构成损害。这份11页的报告,详细解释了VIE结构在中国和监管体制下的运行情况,并通过大量的例证来证明自己的结论。鉴于此委员会的权威性,阿里巴巴短期在美国上市的梦想基本破灭。
  VIE结构――海外上市主体与中国内地运营主体的分离本是惯例。问题在于,马云在阿里巴巴的上市主体和内地运营公司中都是一个小股东,但他又试图掌控这两家公司。事实上,他在中国超级明星般的影响力使得大股东们很难约束他。最近,淘宝网上的假货问题、阿里系垄断下的员工腐败,以及支付宝事件的诚信阴影再度被媒体报道。
  笔者认为,马云正面临了他商业生涯的最大危机,因为他正同时犯4个忌讳:
  1、在海外投资者看来,马云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小股东,但他却要主导阿里巴巴,并很难被监督。
  2、马云参股21世纪传媒说明他不太懂中国政治。在中国历史上,当强势领导人出现的时候,商人最好自觉地远离政治,远离媒体。
  3、阿里旗下的60亿元资金,是属于其股东的,甚至可能是商户的,它被贷给马云关联人(谢世煌),又转投入马云可能实际控制的公司(云溪投资),这是有法律风险的。
  4、按照中华元智库的研究,中国未来3-5年经济将探大底,甚至可能发生金融危机。这是中国经济真正实现结构调整、重新回归独立自强的道路、中国人找到适合自己的低消耗生活方式难免的痛苦过程。在这个严冬到来之前,企业家应当现金为王,而不是疯狂并购,去接最后一棒。
  对于第四点,本人曾在2012年9月给马云先生写过一封公开信《经济学家不能刻舟求剑企业家亦忌叶公好龙》,不同意他否定经济学家对企业运营宏观风险的预警作用。该信也寄给了马云先生,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回应。如果他看了这封信,并直接交流,情况或许有所不同。
  马云今日的危局,是因为他曾经太成功了,特别是近几年,他的内心自我不断膨胀,而周围又有太多恭维他的人,这些人又刺激了他的膨胀,他已经很难听到逆耳忠言了。
  诚然,目前的马云固然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并非没有软着陆的可能性。但首先他必须自己走下神坛,回归他合适的角色,重新赢得股东和社会公众的信任。(本文据作者,作者为中华元智库创办人)
(责任编辑:HN010)
06/08 09:3306/06 06:4006/05 14:1706/05 14:1105/30 06:4305/22 07:14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评论精品策划
特色产品:
社区精华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菜鸟计划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