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式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甘肃法制报
甘肃农民报
甘肃经济报
为什么说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为什么说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科学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展缓慢原因的基础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着力点。
  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出发,深化改革的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改善需求结构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我国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投资率持续上升,消费率持续下降,其中居民消费率下降更快。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就必须深化投资、财税、价格、行政管理以及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第二,提升产业结构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我国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很快,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要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就必须深化要素价格、财税体制、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等方面改革。
  第三,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特征。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与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模式密切相关。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从根本上说,必须深化企业制度、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改革。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
谢婧(实习生)经济每月谈:积极应对国际冲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每月谈:积极应对国际冲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定于日(周三)上午9时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召开第四十期“经济每月谈”会议,主题为“积极应对国际冲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讲嘉宾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江时学、中国银行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第40期经济每月谈,今天的主题是“积极应对国际冲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今天请了四位嘉宾,一位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同志,第二位是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同志,第三位是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江时学同志,第四位是中国银行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同志。我是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克崮同志。大家早上好。
每月谈的形式都是先请各位经济专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然后我们再集中留一段时间大家民主讨论。主题是对演讲者进行一些交流沟通,时间到11点30分结束,请四位专家一个小时多一点发表演讲。一人25分钟左右。大概安排一小时左右进行沟通交流。希望大家积极参与,非常感谢欢迎大家到会。下面首先请郑新立同志演讲。大家欢迎。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讲的题目就叫发达国家经济危机为我国发展带来的五大机遇。因为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遭受重挫,三五年内难以走出危机的影响。美欧日市场的疲软,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吸纳能力减弱,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利的一面,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发达国家经济危机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关键在于我们从什么角度来分析危机。用什么态度来看待危机,采取什么政策来应对危机。在90年代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由于我们妥善应对,曾经成功的化危机为机遇,面对这一次全球经济危机,我们只要应对得当,同样也能够化危为机。
我认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至少为我国发展带来难得的五大机遇:第一,扩大内需的机遇,发达国家对我们中国出口的商品的吸纳能力减弱,制造一些贸易摩擦,会对我们出口的增长带来一定的阻力,借助这样一个机会,我们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正好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我们内需扩大的空间是很大的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轨道交通,特别是高速公路重载列车的运煤专线和城市地铁的建设,需要的投资总额可能要达几万亿,我们国家人多地少,铁路是一种绿色运输方式,运量比较大。美国最多的时候有40多万公里的铁路,现在拆掉了一些还有20多万公里。我们中国到现在还不到10万公里,所以加快铁路建设,所以拉动内需,同时为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如果我们用10年或20年的时间建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速铁路的网络,会把我们中国统一的大市场紧紧地连在一起。重载列车用来运煤,现在经过专家的技术经济分析,超过1000公里以上,送电和运煤比较起来,运煤的经济效应更好特别是重载列车的运煤,现在美国的重载列车一个列车可以拉一万多吨,我们修的大秦线(大同到秦皇岛),一个列车可以一次运上万吨煤,现在引进西门子技术,一个列车可以运9000吨,把三个列车连在一起一次可以运两万多吨,建立这样的重载列车的运煤专线,把我们内蒙的煤运到湖南湖北,把新疆的煤运到宁夏、运到中部地区,这样可以解决我们煤能源的产地和用电负荷重点地区之间的矛盾,如果把这些运煤专线建立起来,会大大缓解沿海地区、南方能源短缺的局面。
城市的地铁,超过200万人以上规模的城市,如果没有地铁的话,必然带来交通的拥堵,全国200万以上的城市,现在绝大部分还没有地铁,所以地铁的修建也能够拉动巨大的需求,现在搞地铁需要形成一个机制,现在全国好多城市的地铁都是亏损的,北京市去年地铁补贴了10几个亿,但是上个月到广州市考察,广州市地铁去年盈利两个亿,现在11条地铁在广州同时开工,市里面给了一个政策,在地铁的沿线允许它搞一些房地产的开发,用房地产开发的盈利来补贴地铁运营的亏损。特别是沿线的建筑同地铁统一考虑之后,可以更加方便我们上下地铁,我们到东京考察,很少看到露在地面上单独的地铁站,地铁站都建在商场里面,建在居民楼里面,建在办公楼里面,从住宅楼下楼直接上地铁,从商场买了东西直接可以上地铁,如果能够统一考虑的话,我们地铁的建设设计会更加合理。
加强水利建设,我们国家水资源短缺,而且降雨时空的分布很不均匀,南方的6、7月份集中下雨,北方干旱,所以加强水利建设,也是解决城市用水和农业用水的一个重大的举措。比如我们把淮河的治理和整个流域的发展结合起来,可以新增粮田一千万到三千万亩,通航条件大大改善,现在淮河的船走到淮安之后要走运河,然后进入扬州,然后到上海出海口,如果从淮安直接按照现在的一条运河的河段,一百多公里直接修到滨海,只有200公里的航道,搞成一级航道,这样万吨轮可以直接到淮安,两千吨的淮安可以直接从淮安开到蚌埠,一千万吨的货轮直接从直接开到河南周口,航运条件大大改善。淮河流域有大量的煤、盐、碱、铁矿,可以发展工业,这样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综合考虑,淮河流域现在发展比较滞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较低,淮河完全未来可以成为一个非常富庶的地方,需要各个部门综合考虑进行治理。
加强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城市的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搞新型农区建设、社区建设也需要大量的投资。
生态建设和环境的治理也需要大量的投资,如果我们在这方面增加投入,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引导银行贷款,可以形成强大的投资需求,不仅拉动当期的经济增长,而且为未来的长远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改善民生的机遇,我们居民消费率需求下降到34%,投资率连续两年超过了最终消费率,前年去年的投资率分别达到了48%和49%,成为历史上最高的时期,我们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据居民消费率,降低投资率,让广大老百姓的口袋里的钱多一点,特别是中低消费者消费的支付能力增强。通过我们增加国内消费的支出,提高老百姓的消费水平,来支撑经济的增长。对于这一点,我们长期以来有一个忽略,就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敌人是需求膨胀,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敌人是需求不足,是生产能力的过剩,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就是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张和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之间的矛盾,所以隔一段时间就要爆发经济危机,我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能力超过需求的这种增长,产生的生产过剩的矛盾研究不够、重视不够。因此,导致我们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生产出来的东西没有人买,这就导致生产过剩的危机。只有增加消费才能解决这个矛盾,这个问题解决了,也是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最好的落实。
要解决新城市新“三难”:“进养老院难”、“进幼儿园难”、“停车难”,在北京打两千个电话恐怕都找不到一个养老院的床位这些方式BOT的方式,不出两年就可以解决。另外发展民办学校、民办医院和社区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事业,还要降低奢侈品的进口关税,现在中国大量的奢侈品的消费能力释放在国外,根据有关统计,欧洲市场上奢侈品消费的总额的46%是中国人买的,北美的奢侈品市场的25%也是中国人买的,出去旅游的人大包小包的往回带,原因是在那里买的比国内便宜一些,我们适当减低进口的关税,把消费留在国内,政府也可以多收点税,这是多好的事呢?改善民生、增加消费是我们第二个机遇。
第三,产业升级的机遇,借助于我们出口增长不足的压力,形成一个倒逼机制,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增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自主品牌的产品,能够带动我们产业的升级,现在应当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同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通过降低它的税负,由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第三产业的税负可以大大下降,从而第三产业可以出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第三产业现在增加值只占GDP的4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34%。如果我们通过五年的努力,使服务业有一个快速的增长,使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和增加值的比重达到印度的水平,第三产业可以吸纳上亿人就业,这么好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要促进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型升级,这样才能落地生根。另外要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现在新兴产业的发展关键没有技术,所以要自主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技术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果通过引进技术来发展,就会有着巨大的风险,现在太阳能的电池板,欧美对我们进行限制之后,几乎是全军覆没,损失惨重。所以一定要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组织产业联盟,由相关的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联合起来,共同来投入,研究的成果大家共享。所以我们的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应当在组织产业联盟进行技术攻关上发挥组织作用。
第四,国际并购的机遇。现在欧美一些企业,具有比较好的科技资源和国际营销网络。但是由于现在金融危机了,很困难。现在去并购他们,他们非常感谢,因为避免他们的破产,避免他们失业。现在是进行国际并购的千载难逢的机遇。这几年,我们辽宁、浙江、江苏、湖南的一些企业到国际市场上进行并购,非常成功,通过国际并购把国外的企业完全纳入到我们的子公司中。就可以提升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另外,通过到海外投资获取能源资源的更多的勘探权和开发权。到海外去投资,发展加工贸易,带动我们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出口,从而创造出口需求。我们到国外去承揽工程,扩大劳务的输出。这是国际并购的机遇。
第五,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这次金融危机是美元出问题了,美元作为一种主权货币,发行的美元70%在海外流通,现在美联储实行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将美元大量注水,美元的贬值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给我们带来的直接损失就是我们的外汇储备蒸发掉了,这会给我们带来外汇储备的损失。借助这样一个机会,我们通过扩大人民币在海外的流通的规模,推进人民币的利率和税率的市场化,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扩大人民币双边互换的规模,鼓励愿意接受人民币的国家进行海外投资,比如刘行长到委内瑞拉去,委内瑞拉愿意接受人民币国家进行海外投资,用资源来偿还我们人民币的贷款和投资,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要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上海要成为国际货币的结算中心,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必须的金融中心。通过这些努力,逐步建立起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现在国际储备货币主要靠美元,这是难以稳定的。美元、欧元加在一起,两根支柱也稳定不了,加上人民币形成一个三脚架,我们照相的三脚架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平稳站在那儿,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如果能够形成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这样一个局面,互相协调、互相竞争,哪一种货币贬值,大家都抛出这种货币,哪种货币比较稳定,大家都购进这种货币。通过这种竞争的关系,迫使储备货币的发行国的政府、银行、央行对币值稳定负责。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所以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人民币的国际化带来了机遇。
以上就是五大机遇的一些看法。谢谢。
非常感谢郑主任非常精彩的演讲,郑主任给我们讲了两条,一是复习马克思的基本原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限扩张的生产和百姓支付能力的有限,然后是产能过剩。现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逃不开这个规律,提醒我们注意生产过剩的问题。我觉得新立在这个时点上给我们复习老祖宗的经典是非常有意义的,其意义就在于第二点,我们找来找去选的投资为主,其实结合最中心的就是要投社会急需的,未来有效益的,能够带动投资,又能够未来推动消费,典型案例,我个人观点,汽车生产能力已经稍有过剩,还去拉。地铁生产能力严重不足,所以不建地铁拉汽车,车多了,使劲卖就补贴,车多了就堵住了,增加了20%的车辆,让原来的存量车都开不动了,然后堵死了,然后就限购,限购不行单双号,所以增加了20%的车辆,让原来的人一般都不要再开了,这就反了。我们正常买车,让老百姓下地铁,所以新立提出的五大机遇,投资方向和消费方向,我觉得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很好的方法。投地铁,使劲投,地铁越上,社会运行效率越高,时间节约,成本又低,上面的路就空点儿了,大家买车别限那么紧,自发选择。其他的是民生,特别是抓住机会,调分配,抓住机会建幼儿园,我再提一个抓住机会建希望小学,希望小学是国民素质的根源,社会主义的中国在财政经济比较强大的时候,不应该让贫困山区的学校由社会捐赠,应该政府完全承担,把它盖起来了,那是我们的国民,怎么还要等着人捐赠呢?捐赠完了有问题,捐赠的房子盖起来了没有运行费,工资谁发?课本谁买?所以这种贫困的立一个项,政府在困难的时候需要投资,一旦需要投资,大笔的钱一下子就填死了。其他的像产业升级、国际并购,捎带着表扬刘克崮,我们在委内瑞拉干了三百亿美元,七百亿人民币,钱一出去设备就出去了,中美合资,合资产油,他就大量买我们的机器设备,地面设施、管道,雇佣工人干活,就拉动了,人民币就回来了。让中石油拿人民币买游,人民又回那边了,人家拿收回的人民币再还银行的钱。然后是并购,并购强调知识、技术的并购,再强调两种资源的利用,最后是人民币国际化。表扬新立,很实在。
下面请第二位李薇,日本问题研究专家。
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的学习感想。首先,给大家讲的是最近钓鱼岛的问题比较敏感,我在这里谈的观点完全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日本研究所。
在很短的时间内说日本最近的情况是比较难的,首先大家会比较关心钓鱼岛争端对中日经济关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现在的统计非常困难,中方现在没有颁布官方的统计数据,因为9月份发生了一定的打砸抢的现象,大家也看到了,不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参与打砸抢的人员不是政府的官员,也不是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社会的闲杂人员。到底有多少日本的在华企业受到了损失呢?现在还没有统计上来。日本方面给我们的数据差距非常大,最近和日本的经济公使吃了一顿饭,他们说初步的统计直接损失是9到10亿元人民币,但是在他之后,我又见了日本贸易证监会,接触了北京的代表,他说截止到10月17日的统计,直接和间接的损失加在一块是6亿三千万人民币,所以很难统计准确的数字,日本方面现在正在通过他们驻华各个领馆,就日资企业所受到的损失进行统计,直接的损失可能比较容易统计,砸了多少东西,碎了几块玻璃,但是间接的损失,因为停产、减产等等,可能统计上来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困难。
从应影响的行业来,双方的航空业受到的损失也是比较大的,我们知道,日本航空公司全日空受到的损失比较大,报纸上也登了,一开始去日本的中国人都取消了他们的行程。实际上我们的国航、南航空座率也比较高,最近有人从日本回来说一个飞机上才坐了20多个人,所以航空的损失是比较大的。因为我们大家知道,虽然中国人到日本旅游人数比较多,购买力比较强,但是相比双方来往的人数,我们去日本的2011年是一百多万,数字有差距,有的人说120万,有的人说130万,还有人说368万,还有人说350万,现在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数据,但是我们是100多万,他们来的是300多万,他们来的这些人基本上乘日本方面的航空公司,我们出去的人基本上称作中国的航空公司,所以相比来说,日本航空公司损失是比中国航空公司的损失要大得多。另外,酒店餐饮业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从制造业来看,更多的是汽车的行业,大家迟从报纸上看到了,很多的汽车减产50%、40%,甚至有的工厂临时就停业了,停止生产了等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华的投资的日资企业,他们很多是和中国合资的,按照当初最早合资的方式,中方的基金应该无论是以土地的方式还是以什么方式来投资,我们应该是很多企业都占51%以上的股权,可能后面股权有所变化。我们在汽车制造业有的品牌国有化率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我们研究所的经济研究室的同志告诉我达到80%,真正从日本进口的零部件是10%,但是是非常关键的零部件。也就是说,汽车行业受到损失的时候,中国的税收、就业等等也受到了相应的损失。这个损失我们中方自己实际上也应该进行一个统计。
从双边贸易额方面来看,2011年我们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高,最近财务所,也就是本月22日公布的数据,日本的贸易逆差是3.2万亿日元,相当于2540亿人民币,其中9月份的贸易逆差比较高,5586亿日元,创1979年以来同期的最低的水平。原因是什么呢?从整体的上半年,也就是4月到9月的日本上半财政年度来看的话。它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既有欧美市场疲软,中国经济减速,外需持续减弱的原因,也有日元升级的原因,当然日元最近升值比较厉害,兑美元是70多了,还有能源进口高位,“3·11”大地震以后,关于核电发电问题,日本国内的反响抵抗力相当强,甚至因为这个问题首相宝座都会受到影响。日本政府从菅直人到现在的野田,两届日本政府在核电政策上出尔反尔,一会儿宣布零核电,一会儿宣布恢复某一个核电站的运行,一会儿宣布某一个正在建的核电站是不是可以接着建,然后老百姓开始闹,闹来闹去也没有结果。总之,“3·11”以后,由于核电停运的原因,日本能源进口率高位,在这方面花的外汇比较多。还有一个影响是9月份的贸易受到钓鱼岛争端的影响。我们要注意,在谈到日本的上半年的贸易逆差增加特别是9月份的贸易逆差增加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它不是唯一的由于钓鱼岛争端引起的,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9月份日本对华出口同比下降14%,标准普尔预测年内对华出口下跌30%,将对日本的民营GDP降低0.6%,这是一家的计算,日本政府还没有拿出比较权威的预测。
从贸易结构上来看,2000年以来,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是每年以12.8%的速度增长,进口是以每年16%的速度增长,逐渐越来越形成一个趋势,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强,这个趋势是不可改变的。从产品的类别上来看,我们的产品是有一定问题的。我们对日本的出口,最终消费品比较多。而他们对我们的出口关键零部件,中间投入品,投资品比较多,也就是说,它对我们的出口有些东西是不可替代性比较强。我们对它们的东西出口替代性比较强,是这么一个状况。刚才郑老师讲到转变我们的生产方式,提高我们的技术能力,将对我们今后对对日贸易方面结构调整产生比较好的影响,从直接投资方面看,日本的对华直接投资,在过去的5年,年均是44亿美元,这个比例逐年在上升,在华的企业也有一定的增加,现在我们统计,日本直接在中国雇员是300万,主要的企业,间接就业大概有2-3千万。两国关系紧张可能对直接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官方会有所转移。我们会关注这样的一个问题,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目前到底钓鱼岛的问题争端的发生对于中日两国双边贸易的影响数据是不够准确的,一般是估算,连日本自己方面发表的数据都不准确,所以我们使用数据的时候,特别是媒体方面要注意数据的合理性。
钓鱼岛争端对中日经济关系确实有很大的打击,也是因为日本“购岛”闹剧引起的,使得日本受到影响,日本也导致中国受到影响,虽然从数字上看,我们的贸易依存度是日本对华的21%,我们对日本是9.4%,日本对华依赖性是比较高的,但是从内涵上来看,我们来自于日本的产品可替代性更难一些,我们进口的东西、高端的东西比较多一点。月份日本对外投资同比增长45%,对华投资仅仅增长为16%,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注意到日本的投资重心正在转向东南亚,2011年对东盟的投资是2010年的2.4倍,达到1.5万亿日元,但是2011年对华的投资仅仅是1万亿日元,两年对东盟的投资超过了对中国的投资,把中国作为一个工厂的概念正在向外转移,从2012年前8个月的数字来看,对东盟的投资继续高于对华的投资,所以对华的变化可能源于,钓鱼岛有因素,但是也包括钓鱼岛之外的因素,媒体关注的时候应该关注到这一点。
日本经济界判断,最近我见了一些经济方面的官员,他们跟我讲,逐步的中国工厂时代即将结束,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在增加,劳动力价格在提升。钓鱼岛冲突当然加速了中国工厂时代结束的步伐,但是中国市场的时代是非常兴旺,他们非常舍不得中国的市场,这个基本的判断也并非源自于钓鱼岛争端,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我们的对日经济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日本在钓鱼岛与中国大市场之间进行权衡,结论是非常清楚的,市场是一定要优先的。只有这样一个市场确定的,其他国家的市场不确定。东南亚现在在增长期间,但是东南亚现在更多把它作为一个工厂,但市场在中国。对于这个市场的经营权非常珍惜,有的人给我们提议,是不是你们能够提一个建议,反正钓鱼岛问题不好解决,但是我们的经济别弄得那么冷,日本经济界非常焦虑,我们在一个星期之内接待好几批日本经济界的有关人士到我们这里访问。今后的中日经济关系,取决于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状况,我们发展得越好,经济方式转变得越好,他们对中国的需求越强,对中国的依赖性越高。
日本经济总体的情况,短期来看,外需与内需都是比较疲软的现象,另外“3·11”的特区、国内建设的特区即将结束,日本中央银行对此判断非常不乐观。日本银行继续维持量化宽松的政策,并且预测原来他们设定了一个2014年的通货膨胀目标是1%,希望以此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他们10月份进行了下调,恐怕2014年达不到通货膨胀1%的目标。2014年起,今年8月份日本通过了提高消费税的法案,这是野田政权经过了各方面的磨难之后,终于通过了这样一个法案,在2014年的时候,从现在的5%的消费税率提高到8%。在2015年、2016年的时候提到10%。消费市场预期并不好。也就是说,短期两三年来看,日本经济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起色。从长期看,日本面临两个结构性的问题,一个是人口结构性问题,老龄化、少子化,日本中央银行白川以及著名经济学家吉川曾经讲过,老龄化、少子化是使得日本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以后的一个极大的问题,导致日本20年经济的不景气。由于老龄化、少子化现象的发生,整个社会消费不足,对经济前景预期不好,社保对财政的负担犹如滚雪球一样,每年以一万亿日元的速度增长。另外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是财政结构问题,财政赤字逐年增大,连续三年日本的新增国债超过了税收,2011年,日本的国债依存度是47.9%,2012年日本国债依存度是49%,是历史上的新高,野田财政问题非常困难。我们要关注日本每当遇到灾难和能源短缺的时候都会来一次新的技术创新,我们在关注日本新一轮的技术创新。
近期,日本面临一个什么问题呢?在这个月的27日开始,他们将讨论2012财年财政赤字国债的发行方案,这就预示着,每当讨论赤字国债发行法案的时候,有可能这个政权的末日就到了,野田政权的支持率现在仅18%,他现在正在表态,只要通过了赤字国债的法案,我就解散国会,开始大选。是不是能够这样履行,现在还不知道。这是目前日本新闻媒体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基本的知识,每年在春季国会的时候,要通过日本当年的财政预算,日本差不多在3月底的时候开春季国会大会,但是日本的财政年会4月1日才开始的,那个时候讨论预算,预算案就包括了一年大概财政税收,以及整体预算、新发国债的基本估算,这个预算通过了以后,这个预算里面有关赤字国债发行的问题,还要单拿出来经过国会讨论。这个讨论是非常严峻的,都是在野党供给执政党的一个机会,野田政权在春天的时候没有讲这个问题,把这个东西拖到了现在的秋天,这个月我们就他们准备看野田政权关于这个法案的热闹。
最后讲一下经济制裁的问题,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官方不宜提经济制裁,简单的理由,就是现在的经济界对民主党的作用比较小,他们的关系不是很好,我们制裁了经济界对于左右民主党政权的外交安全路线、对华路线恐怕没有太大的影响。将来新的政权诞生,比如政权党上台,支持基础在逐渐缩小,很可能以联合政权的方式出现,那个时候经济制裁对自民党政策产生多大的影响,也不能估计过高,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由于日本引发钓鱼岛争端,导致中日经济关系受到极大挫折,这一点日本经济界非常愤怒,对日本政治施加的压力是存在的。我们应该顺其自然,你在政治上挑逗了世界,影响了两国关系,经济受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责任不在中国,在于日本,日本应该很好反省自己。我们口头上不做经济制裁的倡议而已,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美国给我们做了一个先例不是很好,经济制裁是不是管用?是不是能够左右国家的政治走向?特别是外交安全路线的走向呢?未必。在古巴危机、在伊朗问题,在对北朝鲜,在对当年的利比亚,以及现在的叙利亚来说,都没有因为经济制裁而转变这个国家的政治立场。由于,美国过多使用经济制裁的口号和手段,使得这样一个强势大国对小国使用这种手段造成的国际形象不是很好。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各种要素的流动。实际上,经济受损是双方的,中日关系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我们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周总理那个时代,就有很多日本民间的经济界对华非常友好,我们有的时候会伤到他们的话,会消融我们在日本的基础,这对中国的软实力发挥是不利的。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坚持在钓鱼岛宣誓主权的立场,我们要继续宣誓主权的立场,维护我们现在已取得的过渡性成果。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同时维护和发展民间经贸关系,这将促进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我就讲这些。
谢谢李老师的演讲,李老师风格非常明显,闻如其人,长得很清秀,所以演讲也很严谨,逻辑很清楚。特别是学习她的所有观点,要有两方面的支撑,一是数据,她用详实的数据支撑中日经济的状况、中日经济的趋势。二是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她借助了很多方面的专家、学者、经济界、政界,能够自己在这些数字上集中起来做出一些判断,非常值得刘克崮学习。
最后,时间到了,她又讲到我们最爱听的制裁问题,她分析是比较完整的。第一是适度,第二选好时机,第三少说多做,不说也做。
下面请江时学所长,社科院欧洲所的副所长。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第一次是三年前,也是谈债务危机。债务危机三年了,为什么得不到消停?原因很多。现在国内或者国际上对于欧洲债务危机的前景到底怎么看?前景怎么发展有五花八门的观点。我从我的眼睛来看看欧洲债务危机会怎么发展,前途怎么样,我说一下我的看法。欧洲债务危机前景应该从有利和不利的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个别国家来说,比重还是很大的,希腊超过了160%,意大利很高,但是德国才80%,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
财政赤字相当于GDP的比重,不是很低,但是和2009年相比,我们明显看得出来,这个比重在减少,作为欧元区和欧盟意义上来说的,从个别国家来说,像爱尔兰很高,接近94%,德国是欧盟中的老大,它很低,有学者说了,只要德国好,欧元区的形势就不会态度太坏。
第二,德国经济在增长,2012年第一季度没有红的和绿的线,因为整个欧元区和欧盟增长率是0%,所以表格上看不出来。从2012年第二季度来看,德国经济在保持一定的生产,尽管增长不是很高,和我们中国相比差得远,但是还是保持增长,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据各种预测来说,今年可能还是增长很低,或者是负增长,或者基本上零增长。但是明年欧元区有望实现正增长,这是一个比较有利的因素。
第三,欧盟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决心是强大的,我们经常听到他们的领导人说,越是危机的时候,越是要团结,越是更多的一体化,而不是较少的一体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们签署了财政契约,而且他们表示近期做出更大的努力建立银行业联盟,经济联盟、政治联盟,以及各种各样比较详细的规划。当然,整个过程不会太容易,但是他们心中有这个打算,这是非常有利的因素。前几天刚刚听了首脑会议,基本上在欧洲银行比较普遍,不能说达成了共识,基本上表达了这方面的愿望,要在明年让银行业成为现实,如果银行业能够真正成为现实的话,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他的职能主要有两个,为了存款担保,为了整个欧洲的储户提供担保,必要的时候为一些有危机的银行走出困难,对银行是一个统一监管。我们中国经济和全球化接轨的程度越来越高,我们的金融业正在逐步走向全世界,对于欧盟来说,建立银行业联盟的必要是非常大的,这一句话是非常大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许多银行业务范围是全世界的,但是这个银行垮台的话,他的影响力只限于这个银行所在的某个国家。而欧洲债务危机中的西班牙,如果他们要死的话,对整个欧航银行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两句话挺能反映出当前欧洲银行与危机的性质,在欧盟内部可以想一下,如果没有统一的银行监管,那很难使金融稳定。当然以后银行业联盟成立以后,怎么处理欧洲银行的关系等等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甚至有人说,里斯本条约也要在这次修订。
第四,防火墙在加固。我们中国也花了一点钱在里面投资,建立两个欧洲金融稳定工具及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可能从明年开始,两个就要合并成一个ESM,就是欧洲稳定机制。为了让欧洲稳定机制顺利运转,还修改了有些条约,有人认为ESM是一个欧洲版的IMF,当然下一步究竟能不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还有待观察,现在已经签署了,本来应该7月2日生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生效,但是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第五,大多数问题上,德国与法国能不能步伐一致很重要,如果这两个国家在欧盟中基本上能够左右其他小国家的,萨科奇党政我们可以看出来,德法两国的关系很好。现在的关系也不错,图画上能反映出德法两国关系不错,如果这两个步伐一致,对于解决欧洲无危机是非常有利的。
第六,认识到加强经济治理的重要性。现在搞强化经济治理,要搞高度经济一体化,强化经济治理是必须的。这个经济治理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两大特点,一是预防,为了预防希腊这样的国家,随便花钱,随便搞高度财政赤字,他们搞“欧洲学期”,这个国家的财政预算,不是你们国家的议会讨论一下就会通过,经过一道道程序,你们的议会通过,还要在欧盟层面上,由有关欧盟机构审查你,一步一步程序走下去,欧盟认为这个财政预算是可行的,这个国家才能拿回去照这个实施,这个费一点儿时间,但是能够防止像希腊这样的国家随便乱花钱。这是预防措施,纠正措施就是罚款,如果长期不能解决财政赤字,那你的GDP的0.5%就要拿来罚款,这两大措施有利于进一步出现更多的希望。
第七,“私人部门参与”计划,现在最高已经达到了74%,这个对于希腊这样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减轻负担。
第八,欧洲将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ECB已经搞了两次长期再融资操作,第一次在日,第二次在今年的2月29日,这两次对于稳定金融资产,对为银行提供更多的流动性方面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前不久,ECB宣布将实施“直接货币交易”,在二级市场上可以无限制地购买陷入危机国家的国债,但是法律禁止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在二级市场上可以。但是有一定的条件,这个国家必须提出来我需要介入,制定比较详细可行的计划,必须接受IMF和欧盟的监督。欧洲央行宣布这个措施以后,西班牙等国十年期国债的收益大幅度下降,有人说,欧洲央行不是最后贷款人,但是OMT的实施意味着ECB有望成为一个最后对话或半个最后对话。通过OMT实施以后,以前搞的政权市场计划,就自动停止了,现在有需要人问,通过政权市场计划,欧洲央行手里有两千亿欧元的国债,这两千亿欧元的国债怎么办?有些国债可以挣钱,有些国债怎么办?这是一个问题。
第九,反危机战略发生变化,采取了很多措施,片面的紧缩显然是不利于经济复苏的。现在已经制定了有关措施刺激经济发展。
第十,爱尔兰经济已经出现了复苏的迹象,2011年的时候已经摆脱了负增长,今年有望增长0.5%。英国《金融时报》有篇题目叫“爱尔兰病人”的文章讲爱尔兰是如何恢复健康的。爱尔兰怎么复苏的呢?就是出口。源于有的国家控制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成本等等,使国际投资者对爱尔兰的信心,我们要问希腊应该不应该向爱尔兰学习。
第十一,国际社会已经并将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中国温家宝总理表态了做好准备帮好欧洲。中国应该尽最大努力帮助欧洲,这应该说也是非常有利于欧洲债务危机的解决。
不利因素,比如银行业仍然很危险,特别是西班牙的许多银行都面临严重的危机,而且债务危机不时受到政治危机的影响,有多个国家的政治发生了更迭,而且债务危机的社会成本加重。有一个地方的市政府已经发布政府的公告,要求所有超市把垃圾箱上一把锁,防止穷人捡垃圾,捡那些被超级市场丢的垃圾吃到肚子里会生病,可想而知社会成本很大,有许多人买不起食品到超市垃圾箱捡垃圾。
欧盟内部如何构建银行业联盟、能否发放债券,如何处理紧缩与增长的关系等等,但是有一些问题还有风险。
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制约实体经济放复苏,从而影响中国的出口。欧洲需求减少,直接导致中国出口减少,我们对希腊、爱尔兰的出口很小,但是整个欧盟来说,他们的需求疲软以后,我们对欧洲的出口就会减少。另外一个是人民币的升值。另外一个是欧洲在中国的投资减少,但是这些负面影响,我认为从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现实中很难说我们对欧出口减少是完全债务危机,债务危机不是一个筐,不能什么都往里放,有时候可能因为其他原因,比如中国产品质量不好了,受到了对欧出口的影响。有时候在理论上很难区别到底什么原因,比如欧洲对中国投资减少,在多大程度上由于欧债危机,在多大程度上是我们中国投资环境的不好。这都是一个原因。一个有利因素就是欧洲债务危机搞了好多私有化,这对于我们进入他的市场是非常有利的,确实是我们中国企业最近两年在欧洲有很大的投资。
结束语:欧债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不大,欧元不会崩溃,有些中国学者认为欧元迟早会崩溃。在严格意义上,我们应该是crisis In Europe,不是Europe in crisis,两句话就三个词,但是理解完全不一样。我认为是欧洲的有些国家遇到了危机,而不是整个欧洲陷入了债务危机。危机在中国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中国伸出援助之手有利于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千万不能以希腊债务危机与高福利有一定的关系而轻视提高全民福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什么是债务危机?在座的各位都是经济学家,好多人说意大利已经陷入债务危机了,他们的前总理说我们没有债务危机。我们怎么判断什么是债务危机。什么叫债务危机得到了解决?是不是因为财政赤字降低到3%以下,是不是意味着重返国际市场,是不是不再需要外援,是不是不再被公司降级,不再被媒体关注,街头不再有人示威,是不是符合上述所有条件才算是解决了债务危机?我不知道。爱尔兰现在GDP已经实现了正增长,尽管增长率不是很高,你可以说爱尔兰已经摆脱债务危机了吗?我问过许多人,我还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请郑主任和刘行长,还有李所长、宗所长提供一个答案。
非常感谢江老师很精彩的演讲,他很详实的分析了欧洲债务危机以来的大家不太注意的或者注意比较少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也说了很多,对趋势的观念也非常鲜明。他对我们马上要开始的讨论出了很多题目,大家能够充分地交流。下面请中国银行规划部的副总宗良。
尊敬的郑主任,尊敬的刘行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非常荣幸来到这个地方,参加经济每月谈。今天我的议题是关于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今天用得比较多,但是十多年前,日本又开始在用。我今天不想就日本的东西再说了,我想通过我这做了一首诗,结合钓鱼岛,做一个开头。中国对钓鱼这个事比较特殊,当年姜子牙钓鱼,就兴起来了,后来蒙古打到中原来的,蒙古大汗就在重庆河川钓鱼城出了事,不幸身亡,大明使者1534年的时候去琉球时,经过了钓鱼岛。我作了一首诗,“江上钓鱼半中兴,蒙古失算钓鱼城,晨看东京钓鱼岛,沥沥钓鱼中华情。”(音)
今天讲了关于量化宽松,量化宽松有一个情况是,往往是其他的货币政策没有用了,就像世界其他的利率政策没有用了。用这个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货币发行。但是在世界上出现了一个问题,美国人多银票最终会让全世界承担美国的负担,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全世界都希望美国发布QE3,这种状况是全世界美元的地位太特殊了,也印证了郑主任说的,人民币如果不国际化就面临这个问题,只有他这一家,你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这样一来我想结合几个方面说。第一方面是关于背景和目标,背景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大的是失业率、经济复苏乏力,美国是按核心通胀来看,不按总体通胀来看。欧债危机的发酵、外围环境的疲软。
首先看第一个方面,我们在这里面一看,有这样几个特点,关于失业率,美国当年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是5%左右,是一个正常的水平。金融危机期间达到最高10%的水平,在2009年2月份之后,基本上在8%以上,最近在7.8%,但有一个情况比较特殊,关于非农业的失业人口、失业率在8.1%,虽然也下降了1.2个百分点,但也在8%以上,非农业这块又给美国整个出口和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关系。所以失业率总体上还是处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
第二,关于经济复苏乏力,美国在2011年下半年复苏比较厉害,从四季度走得比较高,到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又下来了,比如一季度下降到1.7%到1.3%,二季度这里面的居民消费和私人投资贡献也开始比第一季度明显收窄,一看朝下走就很明显了。在这里面,包括核心通胀,中间是8月份,大约有1.9%,整个的通胀水平比较低。如果看具体的数,二季度的1.3%里,1.2%是消费,0.4%是投资,0.1%是出口,大致是这样一种情况,美国的势头还没有起来,还是不稳定,尤其是最近这两天出现的事,美国又开始担忧,下一步总统一变,是不是布兰特也变,布兰特一变,原来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对经济预测的势头又开始不理想。
第三,关于日益逼近的财政悬崖,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美国在原来的情况下,有一个减税措施,这个减税措施涉及到四千多亿的水平,如果在今年年底不再减税,到今年年底到期,税收就给加进来了。去年年底美国达成一个协议,关于自动减少财政赤字,十年一万两千亿,每年是1千多亿,这两项加在一起,意味着如果这两项政策都不能达成一个协议的话,就意味着美国明年财政直接紧缩,打下6000多亿,紧缩下来的6000多亿,相当于原来正常是这个水平,猛然间掉下去,美国人的创造性很强,今年2月份布兰特把美国的财政紧缩说成了财政悬崖,从后面的图中可以看出。第一张图,总体上讲,美国的财政赤字大致上是这样的水平,一看到了后面,就有可能出现往下的水平,如果看经济增长也能够感受到,一旦财政紧缩有一定的幅度,必然伴随经济增长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从图中的红线和蓝线可以看出,如果说达成了协议,不出任何问题,美国的经济保持在2.3%,如果达到了这个效果,就沿着朝下走,平均是0.81%,美国的经济大概有1.45%的水平,这一块很厉害,美国的财政悬崖。如果这个有问题的情况下,就要求货币政策上首先早早做准备,假如这个事情推一段时间,至少可以让货币政策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欧美总体上来讲,如果翻开历史,我们也知道欧美之间关系非常紧密,从当今来讲,他们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非常紧密的话,两者是欧美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但总体上合作比较多。这几天的新闻说,欧盟开始给美国的波音公司,说美国补贴,在WTO的机制里去解决,这两边有矛盾和冲突了,无论如何有一条,如果是欧洲整个来讲,债务危机的背景下必然影响美国。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情况值得注意,欧洲发生金融危机了,全球的经济不太理想,这时美元成了避险货币,全球的避险货币必然是走强,以走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希望增加出口的这种措施又无法有效实施,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样一来直接影响了美国。这时美国希望怎么办?最好是我的货币不能这样了,得养一下,正好把这个流动性移加了。
QE3定了几个目标,这几个目标有几个方面:第一个目标是支持抵押贷款,抵押这一块的话,从核心上来讲,它相当于支持了房地产,而房地产又很大地影响了美国的消费,在美国的消费中占了30%,这块是很有意义的。压低利率就是降低失业率,改善金融环境,金融环境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信贷、债券,二是整体的流动性。这样一来,这个QE3的目标给前面QE1和QE2有什么差异,QE2是压低长期利率,但是我们现在来看,到QE3的时候更加显得综合。前面强调的是把这个病先控制住,而后面QE3的目标是未来着眼于美国的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这三个之间,前面强调制定,后面强调整体的改善,就业和失业率、出口几个方面的经济增长,中期的综合改善。
我们看看,比一下特点,再做一点简单的比较。在QE3说了三条,一是每个月购买MBS,大概是4个亿,原来的扭曲操作延迟到年底,再加压低长期贷款利率,长期利率的方式、利率的低水平到2015年。这样一比较看看,第一个是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的整个背景发生了状况,第二,开放度操作,意思是没有上限,规模不大,但是临时上限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确定,如果是增加了也得增加了,还是QE3,几乎没变,可以根据情况,同时做了一个调整,依据就业改善状况和通胀情况进行选择,一旦通胀厉害了可以适当地把政策做一下调整,关注MBS就是关注直接影响房贷,关注的话有两个方面:失业率和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失业率和非农业这一块,这一块是几个方面的特点,我们看一下,它采取的措施到底有哪些有效果?概括起来可以划为两大类,如果是购买MBS是提出能动性、抵押贷款利率、刺激房地产,房价上涨,消费能力增加,流动性增强。这样一来,总体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重要的情况,投资会增加,消费也会增加,还缺了一点,我们在下面综合起来画一条线,总体上扩大流动性的同时,必然带来美元的贬值,美元的贬值刺激的是出口。这样一看,整体上对出口有利,对消费有利,对投资有利,对美国的就业也有利。从这个图中,美国的量化宽松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对美国的经济恢复还是有意义的。
这张图继续传导这样一个路径,这样一来可以重复看一下,QE3可能对美国经济这样整个的影响。第一条我们看到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实质性复苏,实质性复苏很重要,美国的房产对整个的经济拉动中,重要性很大。同时要避免财政赤字债务化,不增加美国的整体负担的同时,又引入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第二个方面是压低了长期贷款利率,同时缓解了债务负担,从QE1、QE2可以看出,降低了美国家庭的负担,但是之前美国的家庭负担按债务率来讲,债务对收入的比是135%,到后期现在来讲,大概是105%,比原来稍微好一些。再说出口,美元在贬值有利于出口,总体上来讲,这次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今年达到210,明年有望达到230。QE1、QE2做了一个分析,使美国的GDP增长上升3个点,增加就业200万,这是出于前两次美联储的测算。
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几个大的方面:第一大方面,因为在欧洲央行推出了直接的货币交易计划,美国之后,日本央行也跟进,澳洲央行中间降息,英国央行也开始了适当的规模,全球的央行实际上有一种同步宽松的趋势,全球的流动性是看谁增加的比较快,全球的流动性增加快体现在全球资产负债上,尤其是资产增加上,全球的有18万亿资产,相对而言,中国的央行资产大概在4.5万亿,4.5万亿里有一点特殊情况,中国有外汇债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欧洲央行是3.2万亿,日本央行也在3万亿左右,美国央行是2.8万亿,全球几家大的央行在这里面发挥了非常特殊的作用,这是关于这几大央行。正因为中国的资产比较高了,周小川行长才说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当调整一下央行的资产管理结构。
货币宽松期间,美元指数出现大幅度下滑,而往往别的国家为了应对,往往对自己的货币也开始适度地采取贬值措施,相继出台自己的货币干预措施,引发全球的货币竞争性贬值。QE1引发流动率宽松,风险偏好,大量资产,比如股票、石油、黄金、矿产等。但是在这块,我们要关注一个状况,比如石油是一个重要资源,但是我们中国要关注未来的一个石油格局根据有关预测,2020年美国可以实现整个原油进出口平衡。这个时候对我们来讲,我们肯定是一个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美国在这个期间把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了一倍,这得给我们带来比较大的压力,比如碳排放等,美国就可以放心在中东地方打仗,影响的都是中国,他也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我们中国需要在石油方面早做准备,因为当时的价格可以打得很高都没有关系。
关于新型市场输入性的考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是增加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二是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增加,针对这两个方面,我们应该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我们要推进我们相应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合理有效,保持我们经济的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有机平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稳增长是中国经济的第一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逐步调结构,不能过度强调调结构,没有稳增长,最后调结构也没有办法实现。关于外汇储备资产面临贬值,这一块,我们需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希望将来有一天,今天我们拿的是美元能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人或者其他的人都能够拿着人民币走遍天下都不怕。有的人在外汇储备资产调整里面涉及几个方面,有的人说买资产,我们受到很大的制约,比如华为和中兴在美国市场碰到的障碍,我们很难进得去,但是我们也需要努力挤进去,还需要一些措施,比如刚才提到的国际并购问题,这是一个机遇。有人说买黄金行不行?黄金市场比较小。我们没办法比,全球都没有办法替代,我们在这块面临一种困惑,在困惑中一方面调好结构,一方面稳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也希望全球欧元别倒,欧元能够稳定一下,这样一来,全球形成几个主要的货币,这样形成竞争,最终会使相关的货币发行国保持均衡,美国企业的增强,到底我们是顺势而为,加快企业的转型,这个转型当今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德国还是全球高端制造业最强的,日本和美国还不错,美国会有意地让它它回流,这个时候中国企业的竞争力的提升怎么办?一块是通过并购,一块是通过企业的技术升级,属于这么一个状况。欢迎大家交流,说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非常感谢宗所长热情洋溢的演讲,他很专业地对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进行了很深入、很专业、很细致的剖析,对第三次原因、目标、影响以及对一二次的评估,对美国经济的正负面,对全球经济的正负面,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说得非常清晰、非常完整。最终大家有一些问题来讨论。我们感谢宗老师的演讲。
下面进入讨论阶段,感谢会议的组织者,我们今天的发言是中、欧、日、美四大板块。挺好的。我们讨论注意一件事,每个人提问一个,提问不是演讲,你就说你的题目,别讲提问的背景。第二,回答者简短,不是给一个新题目讲,就是答问题。总的来说,一个题目我们控制在3-5分钟,这样大家的机会均等。现在开始,欢迎大家提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记者:
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的,昨天有一个记者找我准备写一篇报道谈中日韩自贸区的问题,因为最近钓鱼岛问题,这个话题还好谈吗?我们就很关切这个,自贸区谈判和推进,怎么往前推进?最近看到英国有一个报道提到一个概念就是东亚形成人民币的集团,主要是东亚国家和人民币的关联程度,我们也关心未来的中日韩的自贸区谈判人民币会发挥多大的作用,因为毕竟日元也是一个很强势的货币。
关于中日韩自贸区,我们研究所有同事进行研究,我们希望尽快推进自贸区,中日钓鱼岛争端发生以后,日本有意推迟自贸区谈判,日本故意给我们发出这样一个难题。关于人民币的问题,我希望大家阅读一下社科院世经政所前所长余永定的文章是关于人民币国际化自贸区是不是能够尽快实现人民币使用的问题,估计他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判断,在这里不重复,读一下他的文章,也有一个顺其自然的问题。刻意推进,会出现负面的影响。
中华英才杂志社记者:
我想问李薇所长一个问题,最近我们看到1500名中国游客赴日旅游,受到日本当地官方热情欢迎,不仅亲自送上鲜花,还打出欢迎光临的横幅,日本民间人士希望这是中日关系融雪的一个契机,但是我们看到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没有对这件事情进行直接的回应,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您觉得这个事件是不是可以看作是中日民间互动的一个破冰之举?
是不是破冰,我不知道,中日民间有很多其他,仅就这一件事就称之为是不是破冰,我想说的比较过高一点。我们对钓鱼岛问题上我们和日本的斗争,主要是对日本当权者、执政政府的斗争,因为他们在钓鱼岛问题上应该发挥政治引导的问题,他们没有做到。至于两国之间民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交流,还是顺其自然。我们不刻意的去做更多的评价,有这样的需要,他们就这样做了,也无所谓对钓鱼岛会怎么样。这件事情不必刻意去评价和宣传,外交部发言人不涉及这个问题也是正确的。日本的地方政府,我们媒体的同志可能注意到了,日本的体制和我们不一样,“3·11”以后,日本更多的表现是自救,是地方的村、镇、县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中央政府的调控能力非常低,现在各个地方政府自“3·11”以后更加明确挽救自己要靠自己的力量,所以地方政府展示出一种对中国游客的欢迎,是为了解决他们当地的发展问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提问:
我向江所长提一个问题,江所长刚才讲的欧债危机的问题,我们也看到,最近欧盟要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的调查,对于这个问题,由于它发生在默克尔访华后不久,不知道您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评价的,以及未来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我是国际交流中心的。
中欧经贸关系,最近一二十年发展非常快,好多人都说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其实据了解,受到欧方反倾销的中国出口产品,占中欧经贸总额的1%,有的人说2%,前任欧盟驻华大使说0.7%,不知道他的数据哪来的,也就是说,数很小。对于某个行业来说,受到的影响肯定是很大的,至于说这一期反倾销或者贸易制裁也好,与债务危机的关系有多大?这个东西很难说,我们假设如果没有债务危机就不会这么做吗?很难把这两个问题联系在一块。无论债务危机什么时候解决,随着今后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肯定是对反倾销有影响,在中欧贸易就是这样,拉美之间的贸易也是这样最近几年贸易摩擦不断增加,我个人觉得不是非常值得我们惊讶的事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提问:
给宗良教授提一个问题,关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第一个量化宽松出台比较及时,我们还是持着欢迎的态度,第二个量化不宽松我们持强烈谴责的态度,因为它负面作用比较大,这一次第三轮量化宽松,我们基本上持一个中立的态度,既没有谴责,也没有支持。从最近几个月的情况来看,三个月以来我们国内的货币政策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原来所预期的稳增长,像降息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等措施基本上都停滞了,而采取短期的公开市场的逆回购操作。最近反映就是资本流动外汇债款上升,而且外资流入中国、流入亚太地区增多了,实际上对这样对我们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因为这样的话,对我们增长,促进货币投放有一定的意义,我不知道美国的资产负债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里面2.8万亿里面,基础货币投放到底有多少是用在它国内,有多少是影响到国际的资本流动?
这个问题提得还是比较特殊的。总体上来看,确确实实存在三次,效力有一点逐步减弱的趋势,同时也有逐步消化过程。这一次推出来,应该说有这么一个倾向,在中国的汇率进入汇率改革,汇率市场化,今年双向波动之后,我们确实面临一个时期汇率有一个单向普遍预期贬值,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推宽松应该说不光对我们有一些不利之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得承认,确实缓解了一种状况,也使我们本来大的预期不太理想的情况下一下回过来了。资产负债表总量的状况,确实美国的央行投入货币分几个渠道,一块流入到了美国实体经济,一块流入到央行自己,一块流向股票市场,总体来讲,美国这几年的市场,对美国市场通胀都没有影响,但是资产压力还是上涨,有一部分,应该说还是流进了美国的通货信贷,通过股票债券流向了资产的市场。
新京报记者:
有一个问题问郑主任。您刚才提到外部形势不好给我们国家五大机遇,除了现在国家大力推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方式之外,包括改善民生、产业升级等等,可能推行的力度和速度并不是特别高,所以想请问一下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下一步推行的话,我们需要怎么样去做,谢谢。
你提的问题非常好,我们五大机遇抓得还不够有力,措施还不太有效。应对危机的思路理得还不是很清楚,我们寄希望于十八大以后,新政府上来以后能够很快制定一个明确的,能够抓住机遇的强有力的对错,既能够实现我们经济的尽快增速的直接回升,同时能够使经济尽快的回到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上来,而且把这种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长期保持下去。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想问郑主任一个问题,您刚才提出的城市新三难大家都比较关注,您能给具体分析一下进养老院和幼儿园的问题吗?以后在政府以及各方面如何作为这件事情?谢谢。
“新三难”我觉得只要放宽投资政策,用BOT或者BT的方式,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允许民间资金进入,“新三难”很快就可以解决,不算什么难事。比如《北京晚报》登了一个消息,有一个老太太手里拿着二百万块钱在北京找一个适合她的养老院的床位,找了几个月还是找不到。这件事情如果我们在税收政策上稍微给以优惠,政府给予适当的鼓励,允许民办养老院,适应各种收入水平的养老院的期限,所以进公共养老院的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现在北京进幼儿园成为一大难,动则就要十来万的赞助费,为什么这么难,投资政策没有放开,如果放宽政策,适当的降低税收,让它投资幼儿园有能够收回投资,特别现在人们希望进双语幼儿园,一进幼儿园既说英语又说汉语,我孙子很快要进幼儿园了,一个月入托费6000块钱到7000块钱,由于办的人很少,加拿大人、外国人来办,如果允许我们民间资金进入,出现了竞争,幼儿园的入托费很快就可以下降了。还有一个停车难,现在停车场的建设在国外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技术、非常成熟的产业,可以在大楼底下进行地下施工,也可以在空地上搞高空的停车场。如果我们宽政策允许民间资金进入来建停车厂,用不了三年,北京的停车难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关键是我们体制的改革。
我补充一点,“新立”强调了现在的主矛盾,要引入民间资金进入,还强调政府支持,我完全赞成。给初创期,凡是社会短缺,老百姓急需的,在初建期减免税,就像当初引进外资政策的时候一样,第六年开始正常征税,就把给外资的政策用到给我们内资的民营政策上来,当然具体的尺度可以把握。
我强调一点是行业自律或政府适当的指导、监管,因为涉及到老人的生命、涉及到小孩的生命,是社会老百姓极其关注的,如果进去的人只是想赚钱,必定会出问题。因为地方出过一些事情,虐待小孩、虐待老人,家长来了表演非常好,家长一不在,虐待小孩、老人的事非常多。我不倡导政府对这件事的直接管理,这件事第一是自己,但是自己不用说,行业自律,地方要发展行当的协会,让他们自己为了这个行当的利益,大家共同的利益干好。
中新社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请问一下李薇所长,还是关于中日经贸关系的。您预计未来中国市场或者中国在日本的海外对外投资和贸易方面,它的地位和决策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因为您刚才讲到日本的技术对于中国来说是很难替代的,对于中国来讲,日本可替代性比较差,而中国对于日本出口的可替代性比较强。您觉得中国市场对未来的可替代性,或者两国经济可替代性强吗?
这个问题应该是郑老师来回答的,因为取决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后的结果和以及在这个过程我们提高技术的能力,是这样的一个问题。至于中国对日本的投资,我觉得现在有大量的中国资源想进入日本市场,现在我们对日本,除了在钓鱼岛问题上有争端以外,它的政府对中国并不采取一种特别合作的态度,刚才谈到FTV的谈判当中是政府主导,日本的态度就不是很积极,甚至设一些障碍。在对日本,中国企业的投资方面,也是有一定控制的,表面上不说,实际上操作的时候非常困难。中国资本进入日本市场还需要克服很多的障碍,特别是政治方面的障碍。
我补充一点,这一件事德国人特别高兴,最近听到一个消息,德国在广州要建一个新的奥迪厂子,建立一条生产线不够,准备扩建第二条生产线,我相信日本的机遇让给德国人。谢谢。
新华社记者:
问刘行长关于税务的问题,现在国内形势不太景气,国家在这种形势下,加大结构性减税,营业税改增值税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这个问题比较具体,国税和地税的关系将如何调整?
您指的关系操作关系还是中央地方的收入关系?
新华社记者:
操作关系,有人说国税和地税要重新核定,您觉得有没有这种可能?
营改增观点很鲜明,营改增是符合税制改革的大方向,主要是解决三产,纳税的重复征税问题,过去我们的二产,我们1993年、1994年推进的现在的增值税是历史性的一个重大工作,那之前,我们的企业都征产品税,对销售额征,征3%左右,销售额大家都知道,汽车卖了有一笔税,前面的轮胎、发动机、铝厂、钢厂那些都按销售额征,所以都征过了,所以是重复征税,重复征税是鼓励大而全、小而全,把所有零部件、生产原材料集中到一个厂子里,一个法人去干,最后就有一个人。所以鼓励的是大而全、小而全,不利于专业化的工作。所以在1993年研究、1994年推进的,这是欧洲主体在做,美国人是没有做的。我认为这个税是非常好的税,从历史的进程中一定要鼓励。实施之后,现在的税收政策来看是比较稳定的,对于二产的覆盖。现在三产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三产出来的产品或者二产的东西进了三产,尽管以前交了税,但是三产的产品没有解决重复问题,三产之间的运输到了某个酒店,酒店再交税,运过来的东西也没有扣除,所以还是维持了单位自己的征税层次,这样维持着在这个领域里的重复征税。把增值税扩大到营业税的范围,营业税改成增值税就是增值税扩大的范围。这样使得增值税鼓励专业化分工的方向得以在更大范围里体现。我们从生产本身来看,因为现在的生产结构,我们的进程三产较弱,从税收政策上支持一下,不仅从整体的机制上消除重复征税,对于三产来说,国家给了政策,让它在从变动中是减速的,这个是对于三产的一个很好的支持。
这就进入到两个复杂的问题,一个是现实中的操作,因为三产的链条非常多,性质也非常复杂,纯二产就是买机器设备原材料出产品往上走,三产就很复杂,交通、通讯、纯研发(软件),有一些的产品也很复杂,酒店、餐饮是一套,然后是银行,银行本身也是比较特殊的一套。这次处理这个复杂问题,收缩到一定的范围,比如说从交通等五个行业开始。在操作运作中是比较复杂的,在增值税发票的环节上的运转,每一层是要记录的,记录你上一道企业交了多少税,重点是按照你的销售额一次征17%,以前重复的,把以前交的税都列上,到最后找到你的净增值。在三产中运作比较复杂,对税务局的征收管理提出一个比较新的要求。
第二个难题,涉及到中央和地方,或者是省、市、县四级政府的税收分割问题又比较复杂了,转了增值税,增值税是有要求的,地方的企业产生增值税,地方留25%,中央拿走75%,营业税一转变成了增值税是否继续拿75%,那营业税收入就没有了怎么处理?现在的政策是暂维持不动,这块转了多少营业税,转了20个亿,这还是你的,是增值税不参与分割,这是一种变通的方法。留了一个题目,未来这个东西怎么办,我干过1993年、1994年税收政策的,必须要有一个多方位运动的时机,很多方面都在变,多方面运动的一个变量拿起来,或者建一个新机制,但是单一去解决一个利益的分配是比较复杂的,是比较难的,是很难照顾的。所以这个题目也是比较难的,但是我认为不要碰见难的,不要畏缩,要相信几千年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几千年黄土地养育的黄种人智慧度是不低的,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这两个困难都是可以解决,只要我们充分听取意见,了解全社会的经验和我们自己的经验是可以解决的。
征管的问题,征管的方向应该是一点征,不要两个点征,我1993年看过香港的征收,最开始就有两个点,一个是港岛,一个是九龙,所有的个人企业就在这两个缴税,大部分是电脑化,有大量的信息基础,自动搜,自动检,不像我们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去一趟,国税局又去一趟,这个很复杂。一个企业很多税,这来一下,那来一下,运作非常复杂。所以我觉得逐渐要把税务局征管的电脑化,就是IT系统继续强化,让它能够大量采用电子信息方式运作,这样在管理地点上,有什么方式要问,就维持一个点。现在虽然国税、地税局分了,但是很多地方取了一个点,但是多数地是两个点,至少在征管上,在信息系统上是一个系统可以分两块,一个地点来一次,一个机构要去可以委托代征,我来征国税局的税,地税局的税可以给你代。只要实现了信息的一体,我委托他去,我就可以很清楚的看他收了没收,这是很方便的。方向首先往一点征税走,然后逐渐解决税收的实际法律体制问题。我倾向未来一个机构走,现在还是维持两个机构转,一个点操作。
我是来自证券界的,中国现在的经济什么时候可以走出低谷,开始复苏?昨天清华大学搞了一场非常高规格的论坛,李稻葵教授提出了一个比较新的观点:现在的经济遇到一定困难,他说英国历史上和美国历史上遇到重大的经济困难的时候,都是政府采取大的改革,经济出现了比较好的复苏,中国这次经济改革会不会像七、八年前那样重新出现非常好的政策,让经济出现很大的活力?
三季度公布的GDP同比增速7.4%,我预计四季度会有所回升,可能会回升到7.5%,全年有可能是7.6%,因为现在各种指标表明经济的内省型的增长机制在发挥作用,总理最近召开会议判断经济的下滑趋势在减缓,经济增速在企稳,我觉得还是比较准确的。明年会出现一个缓慢的回升,如果我们能够在应对危机这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我觉得我们回到平稳较快增长轨道上的时间会大大缩短。
它的回升大体应该在今年的四季度,明年的一季度,甚至二季度,有人在夏天就说了,二季度的时候说三季度就会回升,那就是说7月。现在又有人预测10月,现在10月的数还没有出来,说10月又会回升,我觉得做这种特别细腻的预测是缺乏数据根据、信息根据的。从现在的指标来看,有的好,有的仍然不好,直到都好就回升了。不要拘泥于说它什么时候见底,不要拘泥于说我们7.5好、8.5好还是7.6好还是8.3好,做这些细腻的讨论没有意义,我提倡尊重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就盯着观察,我认为新的政策不用再出了,我们已经出了很多政策,等等看一看,观察一到两个季度。
你说的是大回升,我说的是中回升,中国的大回升究竟是什么状态?第一,取决于全球经济显著明显的稳定回升。欧洲的状态不太好,老负着,美国的QE3效果如何,我倒觉得美国友可能回得比欧洲好一点,日本人也很较劲,这些都是复杂的因素。所以我那天讨论的时候说过,我们要看到中国现在的经济周期与世界的经济周期基本同步了,这是我们30多年改革开放,我认为是重要的成果,说明我们跟全球经济的融入度、参与度已经比较深了,在2008年危机之前,我们的经济周期跟别人是不同步的。人家上,我们下,人家下,我们上。人家使劲下,我们“一枝独秀”就不下,现在很明显了。从欧债危机之后的同步性就比较明显了,既然我们承认这一点,那你就要承认,你仍然那样就违背规律,你撑着劲,全身都使着力量,使不上劲,你是一个“病体”,还卯着上,上完了就接着下。你发烧了不睡觉,你跑,跑完了就得睡三天,原来睡一天就够了。所以规律是要尊重的,究竟大势如何,较大的是取决于全球,小势如何,在目前还看不到明显的升降下,我们就可以做一些调整。
当市场比较冷的时候,一个企业首先判断是坚持这个行当还是改革,二是坚持继续这样等着时机再好,原装维持运转还是提升提升。无论是产品、技术和人,我认为多数企业会选择后者。中国人在全球经济不太很好的时候,我们自己怎么办?练内功。不要做表层的不易于身体健康的努力。要用这段比较凉的时间练我们的内功。我想借着这个机会说一句:中国在这个时机要彻底调整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的观念,我们太长的时期把速度放在绝对的高度,把质量放在相对不重视的地位。我认为历史上提出过“又快又好”,后来是“又好又快”,我觉得仍然不够,就是质量第一,质量优先,中速持续。我们的经济一定要把质量摆在第一位,如果质量好了,它的速度是中,甚至是中低,就是真正的速度。当你的质量不好,速度很高,10%、11%、12%,认为不过瘾,还要长期持续,实际你失去了质量,你的速度应该打折。建议经济学家研究,一个政策的正作用是什么。像美国算计得很深,说这个政策对就业带动多少个点,对GDP带动多少个点,非常重要。有时间就请宗良回答中国重大政策出台有没有这样的计算,正效应、副效应都要清楚,正效应和副效应实际是对冲的,没有质量或者质量比较低的时候,其实一打折就是5、就是6,质量稳定7,不能说质量都完全很好。一定要有一个速度和质量的转变。把经济发展的质量放在第一位。要开十八大了,我说话也没有用,但是那些写稿的人有用的时候借用一下,说转变方式是很模糊的概念,方式是什么?转变。又这样,又那样,又来又去,反正“又”了。你就明确提出来,质量优先,速度要“中速”,是中国概念的中速,就是7、8就行了,再明确的说,把我们长期认为的9到10%的速度降到长期的7到8%,允许在某个阶段出现7%以下,我觉得中国在大势之中应该持这样的一个态度。
路透社记者:
问宗良老师一个问题,您刚才他到QE3的影响,我们关注到人民币汇率在7月底的时候就出现一个从变化到升值再到现在升值2%多,而且创造好几次新高。您觉得里面的推动在哪里,是不是有别的因素?人民币汇率下一步的走势是什么样的?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这种走势有很大的分歧,或者有意想不到的情况。您认为这是不是一种均衡汇率的体现,是不是现在也是一个汇率改革比较好的时机?谢谢。
这个问题从2005年汇改以来,整个人民币升值幅度,只有2009年没有动,其他的分大概%左右,中间有一年将近达到7%,大概是2007年还是2008年的时候,大体来讲,大概在30%左右,但是我们得承认,我们的实际升值幅度比这个还大。为什么?一方面我们对外有升值,一方面我们对内有贬值。今年以来,整个情况发生变化,前年6.27%,回到6.35%、6.36%,现在又回到6.27%,走起来看着很险,从汇改以后走着是双向波动的趋势。在这里面,我们得承认,我们的汇率虽然是经过了改革,弹性比较强。但是我们完完全全从未来的发展方向来讲,我们还会进一步市场化,对目前来讲,具备了良好的特征。况且从中美一般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比较上来看,假如一个人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在中国生活一段时间,买各种各样的商品,不是一种商品。你去买的话,确实美国的价格会出现便宜的状况。这么一来,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总体上来看,目前来讲,人民币汇率确实接近了一个均衡的水平,过去笼统地说“汉堡包”的价格,我们现在从一个两边正常的做比较。这么一来,意味着我们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趋势,应当说只可能保持一个基本稳定、有所升值、双向波动的大致趋势。同时,还得在以内部因素为主导的情况下,还得综合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外汇供求的因素。这里面因为人民币汇率不光是一个经济问题、金融问题,还和政治因素有关联。总体来讲,未来会很小幅度的变动。
新华社记者:
我想问一个关于我国外贸整体发展的问题,今天我们研究的我国几个主要外需市场的环境问题,我刚刚从广州回来,完成了广交会一期的报道工作。从展会上来看的情况,几个外需市场对我们国家的经济贡献力还是不大,而且企业的外贸状况不是很好,对未来的预期不是很乐观。我想问一下,我们国家年初设定的外贸整体上保持10%的增长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前几天,国家出台了一些稳定外贸发展政策,包括外贸“国八条”等等,我想问外贸政策方面还有什么发展空间如果从外贸企业自身来讲,他们有什么样的作为呢?
我们可以就这个问题再组织一次经济每月谈。今天有关外贸的专家没来。根据我的了解,除非后两个月出现奇迹,否则今年10%的增长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前9个月的情况,公布的数字离我们实现10%的目标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出口增长的潜力还是有的,即使美欧日的市场比较疲软,但是只要我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美欧日市场的规模还是可以做到少下降,有所增长。因为美欧日经济困难,老百姓收入减少,对中国价廉物美商品的需求量还会增加,这是有利的一面。另外,我们要大力地开拓多样化的国际市场,拉美市场、非洲市场、中亚市场、东南亚市场都有很大的潜力,特别是通过资本输出,带动劳动商品输出,这是发达国家已经干了两百年的事,有了很多的经验,现在我们到这个时候,我们有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我们通过海外投资带动我们零部件的出口、劳务的出口、原材料的出口,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比如说我们对非洲的投资这几年增加了很多,因此对非洲的贸易额增长很快。有预测到年中国同非洲的贸易额就能超过中国同美国的贸易额发展潜力很大。同拉美的贸易增长潜力也很大,这几年刘行长在拉美也进行了很多的投资,我们和委内瑞拉的投资搞好了,投资增加了,对委内瑞拉的设备投资、原材料投等都大幅度增长。现在周边国家看到,委内瑞拉从中国贸易中得到了很多好处,他们眼红了包括周边的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等几个国家,也想仿照委内瑞拉的模式,吸引中国的投资,同中国发展贸易。所以,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东方不亮西方亮,在未来一个时期继续把持我们外贸的较快增长。我觉得是有条件,也是有信心的。
今天早上我坐地铁来的,地铁里免费发的报纸,上面有一条消息,我们国家出口手机是10亿部,中国人口13亿,我们出口的手机整整10亿部,有好几百家企业生产手机出口,但是每一部手机挣的钱是30元人民币。如果非要说我们的出口增长率扩大多少,这种耗尽我们的资源,破坏我们的环境,我是苏州老家,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现在不是这样了,环境恶化了,鱼都不能吃。面对这样的发展,我很同意他们俩说的不应该过多追求增长率。
说到这个问题,第一,外贸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突出重要的作用,在未来也一样,只有外贸才能实现结构上的调整和优化。第二,我们不能指望那么快的速度,我们是2010年的发展是三万六千亿,今年随便增长也是三万八千亿的水平,平均每年的增长量太大,世界无法接受,按照这个量增长的话,太大了,世界上的事让你干了,那不行所以你的增长速度要适当降低一下。第三,中国的发展未来不能光走外贸,外贸走不通的情况下,我们必然要从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或投资强国过度,要朝这个方向走。
总体上来讲,具体到外贸上,有几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比如市场多元化,对欧洲市场的数字显示,对欧洲的贸易下降了2.4%,日本下降1.7%,但是对美国的增长,对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增长,这个市场的多元化依然会取得一定的效果,这个对我们平稳外贸增长有很大的意义。第二方面汇率一定要保持合理的水平,今年的税率,至少这个汇率不能明显生殖地像前几年那个样子,这样的话,比较复杂,第三配合我们的外贸措施应该说会发挥作用,我们期待着,只要外贸保持合理的适度增长,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水平。
我补充一个具体的小建议。要淡化这种人为的目标,定了一个目标非要达到是不存在的,我们不要那个数,是要实惠的东西,你要得到什么实惠的东西,没有免费的午餐,你想得到一个东西要有付出,你要付出什么东西,要算你的正效应、负效应,最后算你的净效应。中国应该学习很多发达国家的预测,随时调,不一定那个数定下来了就是那个数,所以不要定我们国家的、全民的目标,而是我们专业部门的,包括政府部门的预测和分析。各自按照各自的数运转。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提问:
这个问题提给江所长的,在欧债危机的过程中,像希腊搞了很多的紧缩的措施,我们看到财政赤字从原来比较高的水平降到比较低的水平,但是财政紧缩的措施,包括货币流出的效应,为什么像希腊价格上涨一直处于比较高的水平,看这些指标的话,有理由怀疑这些紧缩措施执行得效果怎么样。据我了解到,美国,包括欧洲的学者讲到,这些紧缩的措施执行得不是很好。根据您接触的这些学者,到底这个紧缩措施执行的怎么样?
希腊学者他们认为,你欠了人家的钱就应该还,这是他们的一个基本看法,至于紧缩政策有没有效果,我认为效果是有的,但是并见得三架马车所希望的那么大,归根结底的问题就是政府处于两难的问题,一方面三架马车的要求要满足,另外是本国人民天天上街游行,他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想起了当年1997年当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韩国人的男士、女士,纷纷把家里的黄金拿出来献给国家,如果希腊人不要上街有幸,真正努力工作,早起晚睡,拼命工作,我认为这个危机形式也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一步,不能说债务危机是他们懒惰的根源,但是不能说没有关系,也不能说完全有关系,我认为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今天时间的问题,非常感谢四位专家给了专业、精辟的介绍,感谢我们大家所有到会和提问的人,感谢大家热情的参与。借此机会,我说说我刚才说的那两点,效益优先,效益是什么?一、劳动生产率。二、资源的利用效率,能源、矿产、水等等。三、资金的利用效率。四、一切社会财富的较公平的分配。有了一定的增长,才能够社会和谐,不至于我们速度上去了,然后社会矛盾在积聚,我们自己投资上去了,周边的关系紧张了。世界的空间就这么大,大家都凉了,正常的外贸下去了,你却要在已经下去的蛋糕里多取一块,那就要挤别人。你的持续在于和谐,国内的持续在于国内结构均衡和利益的和谐。国际的持续也在于你与他国总体的和谐。中国人有良好的文化“中庸”,“中庸”的和谐最简单的就是“兼顾”,所以想自己如何如何这是过时的思维。质量要第一,还要抓住机会练内功,去练练新立说的五个机会,抓住机会干我们该干的事,判断哪个事该干,判断哪个事干得正效应和负效应,然后科学的计算,求净效应的最大。调整结构,五个机遇就在于调整结构,然后转变方式。积极准备研究我们新党中央和新政府执政时期的全面改革,11项:1、收入分配;2、价值;3、财税;4、金融;5、土地和房产;6、社保;7、社会经济组织的分层次(国企、民企、个体户) 等等,中国的实体要分层次;8、农业,两条线,一是生产力改革围绕集约化,二是生产关系的改革,围绕继续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9、统计改革,只有统计真了、实了,我们才能搞科学的分析,数本身就不清楚,你怎么分析呢。所以我建议在几个方面做真实的、一手的、最基础的、谁都不能改变的数据体系。人的收入逐渐细化才能推动个人收入分配、社保的分配,所有的钱让它集中进银行,全部进入机器系统,地方发了债还得现派人调查,一发生就进机器,货币进机器、税收进机器、税收进机器,政府该公开的全部公开。这是人、钱、地,所有的中国土地用卫星照天做基础,用很简单的矩阵网格切割,把所有城市的地、农村的地编号,所有的房子,一栋房、一层楼、一间房都编上号。首套房、二套房、三套房要说清楚,在北京,在全国要有数,每个房子都有主,谁买的考察他分配,没有房子的,必须保障房给他一套。说刘克崮有五套房子,第一套收高税,70%,收他,帮助穷人。我要有5套房子我就愿意。至于第10套,几十套的,有钱买房的,那是住吗?高级住宅应该完全放开?也不对。中国没有那么多的土地养高级住宅。中国必须对住宅使用进行控制,住宅使用首先是资助,其次是投资。不能有人没有房住,另外有人买一大堆房不住,绝不允许,这种GDP上去了,我们就会出另外的问题,也许有一天会出现法国十年前出的问题,法国有一个贫民区,老百姓砸车、砸房,愤怒,不公平了,没准有朝一日把别墅区全烧了,这不是不可能的。
政府之间联系,人、钱、地、房和政府之间的互通,税务局说这个人有多少收入,银行不给收入,这户有多少人,公安局说你怎么着,该公开的公开,公开的政府间互通,保密的约定条件,要有法律,不能我5套房子,现在我不希望告诉你们,那不可以的,要有规则。10、走出去,机会非常多,我们已经丧失了最好的机会,、2010年是最好的机会,我们谨慎过度。现在上帝关照中华民族,把这个机会又延期了,我干过金融,听过很多外地的,有工作关系,我大量听过银行对外机构的情况,欧债发行了一个情况,在欧债危机之前,中国银行在外就是为我们的个体户、留学生、国有外贸企业的流动资金,就做这个,人家当地的大企业都不找中国的银行借钱。忽如一夜春风来,外资的很多大机构跑中国要钱来了,就是它缺钱,抓住机会走出去,企业走出去,银行金融走出。不要买整个公司,买整公司西方的政治家会非常敏感,悄悄买一个关键部位,设计所、研究中心等。11、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提高人大和政协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
谢谢大家光临本会。本会结束。
图片内容:
数据地址:
.cn/webcast/created/_0101_desc.htm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现场的与会资料中国网 孙世麒
第四十期经济每月谈在梅地亚中心举行中国网 孙世麒
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中国网 孙世麒
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江时学中国网 孙世麒
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中国网 孙世麒
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会长、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刘克崮中国网 孙世麒
会场现场中国网 孙世麒
大会主席台中国网 孙世麒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发表演讲中国网 孙世麒
会议现场中国网 赵娜
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发表演讲中国网 赵娜
中国网现场直播中国网 孙世麒
与会人员中国网 孙世麒
媒体聚焦中国网 孙世麒
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江时学发言中国网 孙世麒
会议现场中国网 孙世麒
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发言中国网 孙世麒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中国网 孙世麒
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 孙世麒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中国网 孙世麒
中国银行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 孙世麒
《新京报》记者提问中国网 孙世麒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 孙世麒
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会长、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刘克崮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 孙世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