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养老院的优惠政策刚开办,自己投入的资金做哪里

问题编号:4207500
开办民办养老院,国家每张床位给补贴多少钱每年?
开办民办养老院,国家每张床位给补贴多少钱每年?
提问者:吉林-白山综合咨询浏览584次 08:37:16
无需注册、快速提问 全国专业在线律师快速为您解答!
共有 2 位律师回答该问题
满意答案咨询电话: (吉林-长春)帮助网友:26615称赞:111不属于律师业务; 09:04:50满意答案咨询电话: (吉林-吉林市)帮助网友:456称赞:0特技100、一级80元、二级60元 13:34:27
已帮助7人&已帮助3人&已帮助3人&已帮助3人&已帮助7人&已帮助5人&已帮助7人&已帮助9人&
已帮助25人&已帮助31人&已帮助33人&已帮助37人&已帮助44人&已帮助73人&已帮助109人&已帮助84人&
还没有华律网账号?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华律网:
相同经历,我也要问
扫微信,与律师对话
华律网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健康和谐的网络交流平台
您投诉的是 的提问:
投诉类型:
无意义的回复
内容含广告
投诉说明:养老专业学生创办养老院遇阻 资金不足难转正
发帖人:单纯女人
2010年9月,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迎来了第一届19名学生。4年后,19人中有9人从事了养老工作,其中两人到河北省黄骅市创办了当地第一家私立养老院。高婷婷、张振强——这两个“90”后亲自为老人端屎端尿。然而,由于起步资金不足,各种设施不达标,养老院开办了半年多仍没有取得资质,处于“黑户”状态。
同学纷纷离开养老行业
他俩选择创业服务一线
2010年9月,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第一年试招生,迎来了19名新生,教授老人的生活照护、精神照护以及养老机构管理等知识和技能,并为他们提供在养老机构实践的机会。4年以后,19名学生中一人退学、三人专升本,有人去推销保险,有人追求稳定的生活,还有9人选择养老业作为自己的职业起点。工作一年后,又有三名学生选择离开这个行业,也有的学生已经从基层护理员成为了管理人员。
“和外省职业院校的情况不同,学校的生源大部分还是北京孩子,家庭条件较好,见识也多,最初的报考热情不高,毕业以后也不愿意从事辛苦伺候人的工作,留下来的孩子有的到了工作岗位,发现养老机构管理人员的理念和他们所学的相差甚远,于是选择离开。”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李老师说。
据了解,2011年以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定额招生40人,但基本没有招满过,多为30多人。第二届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较第一届学生又有所降低,大约在40%到50%之间。“工作辛苦、薪酬较低、社会认同感差,再加上之前学长学姐的示范效应,很多人可能不愿意选择这份工作了。”李老师说。
然而,在同学和师弟师妹们选择离开养老专业或者晋升为管理人员的时候,首届毕业生中有两个“90后”坚持选择亲手服务老人,并创办了一家养老院。
“90后”借钱办养老院
亲自为老人端屎端尿
张振强出生于1990年,河北黄骅人,是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第一届学生。“当时我想我国老龄化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养老产业一定在未来有很广阔的市场,于是报了这个专业。”张振强说。
大一时,张振强在黄骅一家公立养老院实习,发现公立养老院并不接收无法自理或半自理的老人,而且黄骅当地还没有一家私营养老院。张振强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如果能开黄骅第一家私营养老院,效益一定会很好。”那时起,他决定大学毕业后自己创业开养老院。
张振强的同班同学高婷婷来自辽宁,比张振强还小两岁,虽然是“歪打正着”选了这个专业,但越学越带劲,也有了自己做一个养老院的想法。去年9月,张振强向她提出回黄骅创办养老院时,她动心了。
原本在丰台区一家社区养老中心担任管理工作的高婷婷和张振强一起回黄骅开始了创业之路。去年11月,两人从家长那里借了10万块钱,租下了一个300平方米的“四合院”,成立了 “仁爱老年托护中心”。
三个月后,他们终于相继迎来两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一位51岁,车祸后成为植物人;另一位85岁,脑溢血导致半瘫痪,不分昼夜地不时大喊大叫。
两个“90后”承担了照顾老人的全部工作——定期翻身、做饭喂饭、接屎接尿、擦拭身体。由于两位老人排便很不方便,他们需要时常用手抠。“干完后糊得满手都是屎。”张振强苦笑道。对于如此脏累的工作,高婷婷显得很淡定:“就是做这个的,无所谓脏不脏。”
资金不足 设施不达标
“黑”养老院难转正
然而,创业之路远没有想象中顺利。起初,由于宣传不到位,养老院开办后两个月都没有一位老人入住。张振强花了很多钱印传单,发动朋友和家人一起宣传,“怕没有人进来。”从过年以后,养老院始终都没有迎来第三位老人。
没有顾客的根源是资金和资质的缺乏。虽然从家里拿了10万块起步资金,也打造了活动室,但活动器材几乎没有购置,而且消防、安全通道、楼梯宽度等达不到养老院标准要求。现在,养老院已经开了半年多,但是还没有拿到资质,处于“黑户”状态。
每个月,养老院房租、设备、食物、宣传等加起来要花费4000元左右,而两个老人的收费一个1800元,一个2000元,让养老院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两人也考虑过专门雇一位护工来照顾,自己可以更专注于宣传和经营,但财政困难让两人多次争执,只得暂时作罢。
“有充足的资金才能改善养老院的条件、购置设施,达标后才能拿到运营资质或者政府补贴,我们才敢宣传,才会有人愿意来住。”张振强说。然而现在他们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没钱、没设施、没资质、没人住,不时还要被督查和警告。
今年4月,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李老师和应老师来养老院看学生时,看到张振强急得嘴角满是溃疡,原本乐天派的高婷婷也变得寡言,感到很着急。“希望当地能给些政策优惠吧,孩子们办养老院真的不容易。”李老师说。
虽然高婷婷还是对养老院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但是谈到眼下的困难,她也很忧虑:“到了11月份又该交下一年30000块钱的房租了,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到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开办养老院门槛应降低
对于张振强和高婷婷遇到的困难,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副所长姜向群教授表示,由于养老院涉及到安全、健康、卫生等问题,目前民政部门在养老院创办方面的门槛较高,一些民间自办养老机构领不到证又得不到优惠,运营成本很高。姜教授认为,为鼓励多种养老机构的运营和民间自办小型养老机构,民政方面应适当降低门槛,符合基本的安全标准即允许创办养老院。
对于资金不足的问题,姜教授告诉北青报记者,希望能够调动各种资源,允许融资和风险资金的进入,“如果养老业能和科技界一样,能申请创投资金,有风投进入,允许失败,就可以大大缓解资金的问题。”
据了解,2014年底,中国老龄化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5.5%。按照“十二五”规划,全国需要500万持证上岗的养老护理员,而2014年底这个数字仅为5万,全国养老从业人员一共不足50万。在北京,2012年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比重就超过了户籍人口比例的20%,仅养老机构的护理员缺口就达到1.5万至1.6万人。
姜向群教授表示,目前养老专业比较少,专业人才本身就很缺,而且人才流失率高。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李老师告诉北青报记者,养老专业学生在选择工作时,除了初期对口就业率不理想外,二次流失率也较高。在养老机构服务,一般可以解决吃住,起薪能有3000元左右,加上加班一个月也能有近4000元,在有的养老机构待遇还可以更好,“其实这个工资不能算太低,主要还是工作辛苦,我总是鼓励学生要坚持下去,毕竟还是很有意义的。”
国家领导人在任时,往往公务繁重,退休之后不再承担具...
热门关键字问题补充&&
专业贷款袁晴 &5-27 19:51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猜你感兴趣
服务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投稿热线:5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资金回笼慢人力成本高 台州四成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
  截至2013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00.29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6.89%,其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5.9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5.86%。
  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社会对养老服务业的需求增加,养老,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养老行业也被视为&朝阳产业&,是一处未被开发的富矿,吸引着众多淘金者的加入。
  然而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养老行业还是处于萌芽阶段,不少养老机构运行艰难。
  日前,台州市统计局民意调查中心对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调查,随机抽样调查的74家养老机构中,46.7%的养老机构收支基本持平,40.0%的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仅有13.3%的养老机构有所营利或微利。
  台州不少民间力量涉足养老行业
  陈立树是天台桃源中老年康福中心的负责人,而桃源中老年康福中心是台州为数不多的工商登记商业养老机构。
  陈立树说,自己早年是搞工程的,之所以涉足养老行业,除了国家近几年来对养老事业的重视外,也想为自己以及朋友找个舒适的养老场所。
  &十几年前,我就在想,自己也会老,老了之后去哪里养老呢?&陈立树说,经过考察之后,他发现现有一些养老机构的环境、现状都不是很让人满意。
  于是,陈立树就萌生了自己建一家养老机构的想法,&我想自己建一个档次高一点的,类似于疗养院的高端养老机构,住在里面就像度假一般。以后,自己和朋友们老了也有个舒适的去处。&
  2007年,陈立树将自己的早年积蓄拿出来,在天台赤城街道建立了天台桃源中老年康福中心。
  无独有偶,两年前,黄岩大学毕业生陈泽广也看中了养老这块市场,卖掉婚房和父母一起在黄岩办了两家养老院,一家为孤寡困难老人服务的平民养老院,一家走高端路线的养老中心,赚得钱来补助平民养老院。
  陈泽广的妈妈陈晓莉说,当时儿子告诉她,现在中国正在走向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照顾,养老院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国家也大力扶持,养老行业是以后的阳光产业。
  传统家庭养老仍是主流养老方式,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近40%
  温岭的陈婆婆今年80多岁了,入住当地一家养老机构已有将近两年的时间。
  老人两个儿子常年都在外地做生意。早些年,老人的身体还算健朗,孩子们也很放心让老人一个人生活。
  两年前,老人双眼白内障严重,做饭、洗衣等日常工作都成了问题,而老人的年岁渐长,家里人不放心让她继续独居着,便提出将她送到养老院。
  可是老人死活不愿意去,虽然最终被孩子们说服了,但是老人的精神状态却不及独自在家的时候,每每有亲戚后辈去养老院探望的时候,老人总要抓着对方的手说,&以后常来看看&。
  其实,目前台州养老机构里的很多老人都是像陈婆婆一样被动入院的。
  &很多老人刚进来的时候,都是被子女连哄带骗哄过来的。&枫叶情老年公寓负责人胡丽明告诉记者,很多老人都有落叶归根的观念,很怕自己老死在外,尽管在家里无人陪护,很孤单,但还是愿意在家。&同时他们也怕在外面养老,子女就扔下自己不管了。&
  受传统观念影响以及当前养老机构现状的制约,目前,大部分育有子女的老人都不愿意主动去养老院养老。
  根据市统计局的调查报告显示,传统家庭养老仍是我市老年人的主要养老方式,占96.4%,其中老年人与配偶相互照顾养老的占33.9%,独居的占27.9%,与子女同住的占34.6%。
  而在养老机构养老的只有1.8%,依托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养老的,只有0.5%。
  这些情况导致,台州不少养老机构的床位出现大幅度空置率。
  市统计局抽样调查了全市74家大中小型养老机构,这些养老机构共有床位3874张,空置的床位却有1488张,空置率达到38.4%。其中低档小型养老机构占55.4%,这些低档小型养老机构中61%是免费的,空置率却达到63%,甚至有17%的免费养老机构无人入住。
  投资周期长,四成养老院处于亏损状态
  虽说,养老行业是阳光产业,但是说起养老院的运作,台州不少养老机构的负责人还是眉头紧锁。
  养老行业是微利产业,前期投入大,动辄就需要百万千万的投入,房子、设施、人员等都要一步到位,但成本收回来很慢,同时后期跟进服务,也需要巨大的资金作为后盾。
  根据台州市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显示,随机抽样调查的74家养老机构中,46.7%的养老机构收支基本持平,40.0%的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仅有13.3%的养老机构有所营利或微利。
  胡丽明告诉记者,2012年,建设枫叶情老年公寓时借贷了1200万元,一下子投入这么多资金,养老院的压力也是不小的。
  &不算银行利息的话,马马虎虎能持平,但是算上的话,只能是亏本了。每半年到还贷的时候,都很紧张。&胡丽明说,之前省里的300万元补贴,缓了燃眉之急,但是这个也是一次性的,以后还得头疼。
  陈立树告诉记者,尽管自己的桃源中老年康福中心定位是商业养老机构,但是土地用地性质依然是社会福利或医疗慈善类,无法通过抵押取得贷款。因此,建设康福中心的资金绝大多数都是自己早年的积蓄。
  因为养老行业属于长线投资,资金回笼较慢,陈立树经营时也不敢一下子投入太多,因此,养老机构的一些项目都还在建设和继续完善中。
  &毕竟其他方面也需要资金,不可能全投这里,只能是资金宽裕的时候,再投入一点。&陈立树说,自己目前已经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但现在利润并不明显,只能是慢慢来。
  路桥金清敬老院是镇办养老院,已经办了18年,因为设施相对完善,服务周到,老人们交口称赞,排队等候入住。
  敬老院的副院长郑文英告诉记者,敬老院的经营情况也是近几年才好转的,但也只能算是微利。
  目前,路桥金清敬老院入住老人320余人,其中五保户73人(他们的养老支出由镇政府承担)。
  郑文英告诉记者,根据老人自理情况协定收费,能够自理的每人每月950元左右,需要护理的1300元左右,需要特护的再另加护理费。
  &目前,我们养老院有职工25人,工资平均3000元/月,再加上水电费,每月成本支出就需要10万多。&郑文英说,这样算下来,勉强是微利。
  同时,因为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不仅要打扫卫生,还要给老人喂饭、吃药、擦洗身体,必要时还要端屎端尿、擦洗大便,专业的从业人员不多,为此,一些养老机构不得不提高薪酬来招人。
  &目前,我们都是采取高薪来吸引他们来,每个人工资在元,食宿全包。&陈晓莉说。
  同时,采访中,多家养老机构负责人提出希望能更好地医养结合,完善养老机构的服务功能。
  郑文英告诉记者,金清敬老院只有一位医生和护士,只能为老人提供护理、体检等一般医疗卫生服务,不具备输液条件。因此老人生病了,还得去镇上的卫生室和医院。
  &我们敬老院卫生室的面积是够了,但是缺少专业的医生,其次也需要医保配合。&郑文英说。
  枫叶情老年公寓目前也在寻找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头疼脑热的小毛病,每次都去外面看,对老人和家里人来说,都很折腾。&胡丽明说。
  虽然,养老机构初期发展存在一些窘境,但是很多养老机构负责人还是看好这个朝阳产业。
  &因为刚开始经营,我们高端养老院入住的老人不多,而且收费也相对偏低,等招牌和口碑做响之后,入住的老人也会多起来,收费也会提高一部分,届时经营状况也会好一些。&陈晓莉说。
今日城市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办养老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