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栋公司如何开展业务什么业务

本次研讨会分两个部分:5月25日全忝和26日上午为专家研讨交流5月26日下午为风险管理知识体系建设交流。

本次研讨会的演讲嘉宾包括

陈忠阳: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TGES和CFRMF发起人

黄党贵:中国银行青岛分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青岛分行行长

石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助理总经理

杨一民(媄国视频参会):蒲瀚咨询信用、市场风险和资本管理总监(董事级)

刘以栋(美国视频参会):美国富国银行(旧金山)副总裁,资深風险管理专家

石智勇: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

陈阳: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内部评级管理一处处长

吴仕建:中国民苼银行总行风险管理与质量监控部风险量化管理负责人

艾仁智:联合资信副总裁

黄辉:申万宏源证券公司固定收益交易总部副总经理

王朋龍:工银资产风险审批部执行总经理

袁良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总经理

冯毅:浙商资产研究院副院长

刘鲁旦:中國国际金融公司资产管理部董事总经理

彭一凡(美国视频参会):波士顿咨询公司(纽约)风险管理部董事总经理

孙骞:华润资产管理公司风险总监

谢平(美国视频参会):任职VISA,B2B研发与行业规则管理董事总监

巴劲松:中国民生银行总行供应链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

黄德龙: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执行总经理

李艳学: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质押业务板块负责人



金融供给侧改革与金融供给能力建设

中国人囻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TGES和CFRMF发起人陈忠阳致欢迎辞并以《信用风险管理与金融供给能力建设》为题进行会议主旨阐述。他认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对有效经济需求的改革,新意在于强调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重点在于有效金融供给能力建设。有效金融供给能力包括供给资金的能力、供给风险管理的能力和金融体系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其中风险管理能力是核心。对于信鼡风险来说需要区分有效信用供给和无效信用供给。有效信用供给是基于授信对象真实和合理发展需求的信用供给其基本内涵是企业發展能力和前景。无效信用供给包括信用供给不足和过度信用供给信用供给不足主要表现为民营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即所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过度信用供给是基于企业以外的因素(如政策)或企业对信贷的不合理需求小微信贷的基本特点是“辛苦”贷款,有效的小微信贷供给应建立在“辛苦投入”基础上而现有银行体制似乎并不支持这种投入,容易导致贷款标准的降低形成无效的信用供給。

中国银行青岛分行行长黄党贵以《对投贷结合的思考》为题发表演讲他从小微企业和大企业贷款特点和投贷联合以及债转股两个方媔进行了分享。他指出银行日常经营中模糊了贷款和投资。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特别像投资对大企业投资反而像贷款。小企业发展初期资金来源匮乏,银行实际上冒了很大风险银行对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投资中也存在投资回报水平向贷款靠拢、大企业把超额信贷資金改变用途等不合常理现象。在投贷联动和债转股方面投贷联动是对银行提高小微企业效率的激励,债转股是对银行放松大企业贷款標准的惩罚投贷联动目前看令人激动的成果不多,问题在于执行过程过多强调股权和债权分离实际投资机构和贷款机构分离。新一轮債转股目前的金额还不够多原因在于没准确把握债转股本质。银行天然的动力是帮自己解决问题面对政府和大型企业,银行处于弱势回报低。银行信贷和债转股两个部门如果定价不合理、责任不清,银行风险就会增加在发言专家问答环节,针对参会嘉宾提出的“峩国目前债转股如何开展业务情况”的问题黄党贵认为,实际业务中债转股需要银行与企业间反复地谈判难度较大。伴随着债转股业務经验的积累今后有价值的项目会更多。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助理总经理石涛以《物联网金融——下一代信用风控技术》為题发表演讲他首先回顾了借贷及信用风控发展史,指出借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私有制阶段的产物中国的风控经历了“信用”到“典質”再到“政府担保”的转变,其他国家也有相似的风控模式信用风险来源于信用不对称或不充分,其中一个著名的理论是“黑箱理论”企业借贷和偿还的过程就是一个黑箱,黑箱中的资金运行过程我们并不清楚黑箱问题可通过财报、征信、大数据、抵押等方式解决,但其真实性和可持续值得质疑在此基础上,物联网的概念应运而生其主要功能是连接、感知与智能。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金融业態与传统业态相比具有全维度动态监管、覆盖所有产业、不依赖于人的决策等特点,能够实现风控模式的创新并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在發言专家问答环节,针对参会嘉宾提出的“使用物联网进行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石涛认为,在信息化时代利鼡隐私数据进行风险管理是大势所趋,但是合法合规地使用隐私数据需要更全面的保护措施和制度体系我国银行业应当参考美国、德国嘚经验与教训。

国际视角下信用评级的理论应用与内评体系发展

蒲瀚咨询信用、市场风险和资本管理总监(董事级)杨一民以《信用评级嘚统一理论和实际应用》为题发表演讲他提出,信用风险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信用风险数据不透明难以详细研究;风险测量标准不同;人为判断干扰因素过多。信用风险中最重要的是信用评级但由于存在专业评级公司、政府指定以及银行各自嘚内部评级等多种评级来源,而且具体研究方法各有差异因此存在同一主体的信用评级不统一,甚至同一评级机构下同一主体在不同时點上的评级不一致等现实问题目前在公司评级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是银行、评级机构以及相关专家提及的“信用”实际往往并非是统一的概念。信用风险应该有相关的数学定义即“信用评级”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企业的预期寿命和寿命损耗率。利用相应的数学定义和公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用评级中存在的信用评级与违约率不一致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在发言专家问答环节联合咨信副总裁艾仁智針对“Q值模型的使用方法”问题进行提问,杨一民表示他所使用的的Q值越接近1越好,这代表风险能够充分获得风险补偿而普遍Q值小于1表明很多公司更重视眼前的利益。此外针对参会嘉宾提出的“各国信用评级结果是否一致”的问题,杨一民指出个人信贷领域(房贷、车贷和信用贷)统计模型能够描述好其违约概率,信用评级方法的通用性较强而公司信用的评估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大公司的违约数據很少且特殊性较强因此公司信用评估中统计方法并不适用,需要风险管理者的经验作为支撑

??????美国富国银行(旧金山)副总裁,资深风险管理专家刘以栋以《商业信用等级评估的挑战和对策》为题发表演讲他从自身多年的商业信用管理的经验出发,指出商业信用等级评估的挑战分为数据、定性定量分析和模型三个方面源于数据的挑战有三点,一是数据不足二是数据质量不可靠,三是數据分析结构与预期存在差异为了应对数据方面的挑战,应建立数据模型、自回归模型和专家模型等不同的模型来解决数据不足的问题对企业的定性数据加以关注并结合企业破产的特殊原因来提高数据的使用价值,分析企业的特殊性来解决数据不支持结论的挑战定性萣量分析方面的挑战有分析方法和权重两方面。定量分析比较重要的指标是利润率、利息覆盖率、企业杠杆率和定期报告定性分析可分為企业文化、管理经验、关键客户、市场稳定性和特发事件;权重方面,定量分析的权重约为70%定性分析的权重为30%。来自模型的挑战有模型的数量和模型的适用性他认为应充分利用历史数据对模型的恰当性进行验证。

在发言专家问答环节针对参会嘉宾提出的“富国银行昰如何管理模型风险”的问题,刘以栋表示富国银行设立了模型风险部独立验证风险模型,他们构建了独立的流程使用历史数据对信鼡评级进行验证来确保模型的可靠性,此外富国银行还将自身模型的结果与外部的第三方的评级结果进行对比验证。??????

内部評级的挑战应对和模型改进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石智勇以《产能投资周期下内部评级模型的校准和改进》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不同经济周期中企业的违约风险运行区间是不同的实际违约率与模型预测违约率存在一定差异,在经济上升期模型预测PD一般高于实际违约率,体现审慎性;但在经济下行期模型预测PD一般低于实际违约率,由此产生偏离产生偏离的原因可分为客户自身风险洇素和系统性风险因素两个方面。客户自身风险方面在经济上行期,企业生产经营性因素较为重要;在经济下行期企业在非生产经营領域、偏离主业的投资增多,项目期限长、风险大对外担保、多头融资等负向影响加大,企业现金流与还款之间产生错配流动性风险加大,造成违约风险低估系统性风险方面,经济上行期银行关注行业和地区的增长水平;经济下行期,行业的成本结构、融资结构和哋区的产业结构、经营环境会导致实际违约率升高因此,使用内部评级模型过程中需要及时对模型参数进行校准,并根据经济运行情況修正因子或调整权重

在发言专家问答环节,针对参会嘉宾提出的“违约率是否符合统计规律”的问题石智勇指出,中国农业银行所劃分的21个等级客户的违约率是呈正态分布的显示出遵循统计规律的违约特征。此外他还回应了数据相关的问题,表示中国农业银行每姩使用年度数据对15万法人客户进行评级年度中间还会根据半年报或季报数据,对20%客户进行评级重检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内部評级管理一处处长陈阳以《境外内部评级法实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在境外采用内部评级法进行评级时面临数据鈈足、差异化和客户跨境经营三方面的困境与挑战。境外各地区的违约水平差异较大相较于欧洲与亚太或新兴市场,美国违约率较高荇业违约率差异大,一般公司总体上处于2%左右的水平金融机构总体上处于0.6%左右的水平。除此之外境外财务报表差异性也较大,其差异主要在于研发费用、其他业务损益、营业外损益等科目的设定客户跨境经营也面临着国别风险、母公司关系、“走出去”客户与共有户采用何种评级方法等挑战。未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应对现存的挑战包括:内外部数据结合建模;设置差异化CT、增加调整项、增加子类打汾卡等本地化调整方式;通过母公司支持来进行国别风险的调整。

在发言专家问答环节华夏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管仁荣就“工商银行评级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大数据模型与传统模型的关系”问题进行提问,陈阳表示与经济形势较好时期相比,该评级模型和評级系统在经济形势下行期表现较好误报的情况少了很多。大数据评级模型评级准确度并没提升很多此外,模型波动性很强对利润囷拨备的影响很大,只能作为风险识别的模型和重新评级的出发标准另外,针对参会嘉宾提出的“母子公司财务状况与评级之间相互影響的效应如何处理”以及“母子公司之间传染性的量化”问题陈阳表示,一个好的思路是先进行单独评级再考虑其中可能存在的传染性问题。目前很难做到量化主要依靠专家判断法对传染的路径做出判断,然后对每个传染指标做打分卡进行计分最后综合分析。

互动研讨:包商银行被接管的启示与意义

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接管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告》,公告指出包商银行出现了严重信用风险,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对包商银行进行接管并委托建设银行进行托管。针对包商银行信用风险事件与会专家和参会嘉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研讨专家包括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TGES和CFRMF发起人陈忠阳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风险管悝部副总经理石智勇,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授信审批部副总级审批人张山林华夏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管仁荣,联合资信副总裁艾仁智华润资产管理公司风险总监孙骞,苏州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讲座教授袁先智

与会专家指出,我国银行业经历了过去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又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近些年持续的经济调整,现在出现个别银行被接管的事件也不奇怪这反映出我国商业银行在前期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存在一些问题,如在风险偏好、资产结构、流动性管理等方面包商银行被接管也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为中国银行业進一步提出了警示从当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看,金融机构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金融机构的有效金融供给能力和信用风险管理应该成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和任务。与会专家认为包商银行这一事件表明,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挑战未来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

新形势下银行内部评级、债券市场和信用违约

中国民生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风险量化管理负责人吴仕建以《内蔀评级的困局与破局》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内部评级现在面临多重困局第一,国际监管方向从巴塞尔Ⅱ的鼓励内评转变为2018年巴塞尔Ⅲ的限制内评发生了很大变化,部分银行对于是否要建立内评产生困惑第二,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工具的可解释性该如何选择随着大數据、人工智能的兴起,机器学习等先进建模技术开始应用于内部评级但同时银行人员又希望内部评级能够具有足够可解释性。第三內部评级的结果应该更侧重于风险敏感性还是结果稳定性?从及时捕捉风险的角度来说结果越灵敏越好,但随着评级结果应用的深入經营管理又需要评级结果保持相对稳定。破局的三大关键:首先是不忘初心要认识到内评的本质是区分风险、量化风险,而不是计算资夲是银行提升内部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工具,而非监管工具其次是练好内功,包括夯实数据基础、创新建模技术、提高迭代频率、完善評级管理等最后是构建以RAROC为目标、以内部评级为核心的数字化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在发言专家问答环节针对参会嘉宾提出的“RAROC在业务鋶程中的哪些环节推进阻力会相对较小”的问题,吴仕建表示不同层面的RAROC的具体情况不一样。现行情况下机构层面的RAROC使用较广泛,而茬实现机构RAROC的最大化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可以推到客户级的RAROC,再进一步就是新增业务的RAROC整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必须自上而下哋进行推行此外,针对参会嘉宾提出的“在实际工作中专家评分和量化分析两种方法孰优孰劣”和“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内评上应用嘚看法和体会”两个问题吴仕建认为,关于第一个问题技术没有孰优孰劣之分,适合的就是好的如果数据足够多,且能够体现规律那么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肯定是好的,否则就不能依靠数据只能靠专家。关于第二个问题大数据、人工智能是一定要去接触、学习嘚,但不能盲目崇拜对于新事物会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实际问题

联合资信副总裁艾仁智以《债市的开放与2019姩信用趋势分析》为题发表演讲。她从国内与国外评级的不同、债券违约状况和债市的开放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评级的生态逻辑,企业囷股东性质、评级模型和评级标准四个方面导致了国内和国外评级的不同违约分析方面,去年民企头部集团的违约和企业自身与政府都囿关系债市开放方面,开放应是渐进的国外机构也比较审慎,央企债券应该首先会成为投资对象此外,她还分享了对评级行为和评級报告的了解和研究等方法

在发言专家问答环节,针对参会嘉宾提出的“受评单位的评级变化为什么不直接通过评级符号变化而是要通過评级信息等行为来了解”的问题艾仁智表示,一是因为人民银行有公布的九级评级符号包括标普进入中国也会使用这套体系;二是囿存量的评级机构一般不随便公布内部评级结果。

申万宏源证券公司固定收益交易总部副总经理黄辉以《债券信用违约的特征与启示》为題发表演讲他认为,在信用债估值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债券信用违约可以从公司属性、行业和区域三个维度进行观察。债券信用违约有㈣大特征:第一上市公司成为违约重灾区,股权质押比率高涨恶化公司融资环境;第二货币类资产成为双刃剑,存贷双高的现象明显;第三互保可能引发风险连锁反应;第四,看似常规化的条款存在雷区企业有交叉违约、控制变更、缺乏事前约束等。针对以上特征债券信用违约给了投资者几点启示:第一,关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尾部风险;第二“母强子弱”背景下合并报表的适用性有限;第三,关注“存贷双高”的现象这类公司存在暴雷风险;第四,关注互保圈区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五条款重要性凸显,关注投资人保護条款和永续债条款

在发言专家问答环节,针对参会嘉宾提出的“国家年初发行的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对企业债券违约现象是否有改善效應”的问题黄辉认为,有作用但是作用不大券商找资质较好的没有大问题的企业做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并且要求反担保而那些最应該买这类工具的对象(管理机构)并未参与,因此只是券商买缓释凭证不会起太大作用这对于企业解决问题而言只是杯水车薪。但它是┅个趋势相信未来会有大作用。

资产质量管理和不良资产处置

工银资产风险审批部执行总经理王朋龙以《市场化债转股的实践和探索》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债转股可以起到降低杠杆的作用避免企业因偿债能力不足而导致破产,同时可以改进公司治理降低信息不对稱,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市场化债转股是企业的内生需求,过去一些财务状况不好、应当破产的企业没有倒闭为了在经济增长放缓时期苼存下去,债转股将成为它们的重要需求与此同时,拥有债权的商业银行也有着进行债转股的激励掌握企业信息是银行的重大需求。茬市场化债转股的过程中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除了利用自有资金,还可以利用外部资金可以成立私募和资管产品与险资进行合作。债转股最好的退出方式是通过IPO等形式市场化退出或者转让股权由专业型企业长期持有。债转股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于银行能否真正参与到企业ㄖ常管理中其应对措施关键在于建立同行业或产业链整合的全联通平台,通过银行资源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在发言专家问答环节,针对參会嘉宾提出的“工行如何对债转股进行定价”以及“转股实施中如何提高已合作企业的效率”两个问题王朋龙表示,关于第一个问题股权定价不同于贷款,不能用收益率算而要通过企业股权市场化估值的溢价计算。实际操作中对于退出方式已经确定的项目,可以通过持有期内收益安排进行计算关于第二个问题,这一点是市场化债转股实施中的薄弱环节债转股之前需要做好事项规定,例如禁止對外担保、防止大股东侵占行为、禁止对外不理性收购做好资产负债率指标的监控。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袁良明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质性重组业务》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重组业务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从政策性机构到市场化经营的历程:苐一阶段债务重组主要针对国有企业;第二阶段收购重组针对的更多是商业应收账款;第三阶段实质性重组阶段是一个回归主业的阶段,主要聚焦问题企业选择融资+管理模式。实质性重组是指金融资产公司对问题企业各类要素进行重新配置构建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帮助企业摆脱困境恢复生产经营能力,实现企业价值的再造实质性重组行为包括了资产、资金、人员、技术与管理的重组,重组完成后資产管理公司一般持有三到五年之后会选择退出实质性重组业务模式可以分为基金模式和三方协议模式,主要区别在于资产管理公司和產业投资人之间是以基金还是协议的方式连结在退出方式上,一般资产管理公司先退出而产业投资人最后退出。

在发言专家问答环节针对参会嘉宾提出的“不良资产收购的技巧”问题,袁良明指出不同资产管理公司有不同的定价模型,收购合约发生后会利用获得的夶数据改善模型对于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而言,收购时限要求短利用中介等外部帮助可能时间不够,还是需要加强自身团队經验积累

浙商资产研究院副院长冯毅以《地方AMC在不良资产业务中的创新实践》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目前不良资产领域形成了“4+2+N”竞爭格局,包括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以及民营资管不同公司各有所长,需要差异化竞争地方国企偠发挥地方政府、企业、银行的优势。浙商资产作为省级公司与地、市级政府进行再合作,与地方城投成立合资公司下沉到基层。浙商资产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置主要使用债务重组、债转股、共益债、基金管理等不同方式坚持发挥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专业优势,积极化解“两链风险”重大风险企业托管救助,配合政府维护区域稳定好比将一个传染病源公司实施安乐死避免金融风险在互保链企业中扩散。在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发展过程中要做好表内与表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实现表内与表外双轮驱动的业务发展模式这也将是化解地方資产管理公司资金来源窄的重要方式。

在发言专家问答环节针对参会嘉宾提出的“受资金掣肘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如何发展”的问题,馮毅认为应该表内与表外发展并举,引入外部资金支援或者采取轻资产运作,资产管理公司只出技术获取外来资金投资。

圆桌讨论:金融供给侧改革下信用风险管理发展

主题为“金融供给侧改革下信用风险管理发展”的圆桌讨论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TGES和CFRMF發起人陈忠阳主持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资产管理部董事总经理刘鲁旦、工银资产风险审批部执行总经理王朋龙、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袁良明、中国民生银行总行风险管理与质量监控部风险量化管理负责人吴仕建、联合资信副总裁艾仁智共同参与討论。

陈忠阳指出金融供给侧改革实际上是对需求侧的改革,其重要的特点是强调服务实体经济向实体经济供给金融产品的改革。向實体经济供给金融产品和服务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要强调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提供风险管理服务。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不能简单从“难”和“贵”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企业融资要由市场规则(金融机构)去判断根据企业品质与发展潜质确定企业融资的额度与利率。

刘鲁旦认为融资难、融资贵其实只是一种表象。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实施不应该过多关注“量”与“价”金融市场的本质应该是建立一套合理的市场规则,包括准入、信息披露、危机的处置与资产的回收等要让从业人员一起参与讨论,只有这样財能让市场更有规则只有这样市场的定价才能更加透明与合理,只要这样金融供给侧改革才能起到根本的作用

袁良明认为,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基于社会诚信都应该有真实披露的义务。债权人或债务人都应该有责任去诚实披露自己的信息为什么有融资难、融资贵?其原因就在于债务人没有向被投资对象诚实地反应自身经营过程中的困难与状态

王朋龙认为,金融供给侧改革本质上是体制問题要从体制上有所突破。首先是政策要整体性推进协调推进;第二要注重评级、评估、律所、审计师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第三偠有关键的案例与关键的举措去突破改革。

艾仁智认为国内金融产品的供给并不少,但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确未必很多从評级来说,国内评级比国际评级要复杂得多其原因在于缺乏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把市场规则在政策理论上理清楚金融供给侧改革才能囸确地引导市场。

吴仕建认为过去十几年国内的评级方法一直在向国外学习,虽然国外的方法确实要学习但也要根据中国的经济体系咑造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评级规则。不管是从业人员还是监管人员,都要尊重市场规律以一套市场化机制而不是行政化命令去解决问題。

圆桌讨论:袁良明、王朋龙、陈忠阳、艾仁智、刘鲁旦、吴仕建

压力测试、学习算法与资管业务风控

波士顿咨询(纽约)风险管理部董事总经理彭一凡以《信用风险分析:传统方法与现代趋势(兼论中国债券违约模型比较)》为题发表演讲他首先通过简述《汉谟拉比法典》中的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介绍了信用风险的历史并指出金融交易的本质证券化率逐渐提高、传染性与传播性逐渐提高、与其他风險因子包括系统因素的关联性逐渐提高、管理及业务操作过程的自动化与数字化趋势,是信用风险的几大特征变化趋势此外,通过使用非传统数据的信用评分和ZestFinance两个具体案例对非传统数据分析进行介绍并利用预测突发违约的案例研究对传统统计和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对比,指出机器学习模型存在显著优势但目前机器学习还无法实现自我构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最后,他结合实际案例深入讲解了交易对掱风险和错向风险的概念和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发言专家问答环节,陈忠阳教授首先就“信用风险的转移性与传染性逐渐提高”的問题进行提问彭一凡表示,“风险转移”和“风险传染”并不矛盾随着资产证券化程度不断提高,信用风险在不同机构之间进行非完铨性转移基于同一基础资产的信用可能在多家机构中存留风险隐患,从而导致系统性风险增加而从出现“风险传染”现象。此外苏州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讲座教授袁先智就“systematic risk和systemic risk”的问题进行提问,彭一凡表示在流动性不高的情况下,市场相关性变强尾部互相依存的关系突然变化,会产生震荡和自我叠加效应从而出现systemic risk这种问题。

华润资产管理公司风险总监孙骞以《从江西裕民银行的批筹看金融供给能力的建设》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以江西裕民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供给的增加也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一部分但民营银行自身也存茬一些问题。第一治理架构不完善。原因主要在于民营银行的大股东虽然只占30%股份但却掌握了企业的完全主导权;此外,民营银行大股东一般是产业机构这些产业机构希望通过民营银行对产业进行输血,由此可能导致实体机构风险传染到金融机构第二,业务的同质囮民营银行大都向全能型发展,并且紧跟市场热点——消费金融但这种同质化的业务模式也带来了一个信用风险问题,即不同机构对哃一借款人重复放款第三,与普惠金融的初衷背道而驰民营银行打着普惠的旗号,其实做的是高利贷民营银行的贷款年化利率普遍高于10%,这与普惠金融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初衷背道而驰此外,民营银行的监管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资本约束的不充分性使嘚资本存在出逃的可能;另一方面资金不足的问题会导致银行通过结构性存款等方式吸收存款从而导致贷款价格进一步的上升。

在该模塊的最后环节苏州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讲座教授袁先智发表观点。他认为应建立基于数据的“社会属性”和“商务属性”的标准化汾类。数字经济离不开基础数据而基础数据需要根据二元属性关系进行标准化建设,其中数据的社会属性至少包括三个层面:公开信息、授权信息和禁用信息商务属性至少包含三个以上的层面:政府数据、商务场景数据、关联金融机构数据、关联主体、独立第三方数据囷衍生融合数据等。在进行了基本的数据分类之后还需要基于商务和社会层面的共同授权进行标准化建设。为了实现这一数据的标准化建设他还建议设立“国家级试验区”支持推进相关建设。

任职VISAB2B研发与行业规则管理董事总监谢平以《交易银行在监管和金融科技双重壓力下的展——兼论风险移动、行业动态与技术迷思》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交易银行与关系银行不同,交易银行以交易为主而关系银行则靠银行之间的长期关系发展起来。2008年金融危机后非核心资本与压力测试、反洗钱、反恐、长臂管辖等对交易银行的合规压力越來越大,银行对此也做出了战略调整退出了很多交易银行业务。金融科技不能离开金融铁三角即信用、资本和流通与政策。以前风险轉移主要靠人际关系网络和金融机构作为依托而现在的风险转移主要有三种方式:证券化、保险、福费廷。金融创新技术方面AI未必能夠起到颠覆性的作用,因为AI还不具备人脑的认知能力只能在数据充足的前提下进行重复计算。API存在安全风险和系统不兼容等问题RTP不能介入已经成型的清算和结算体系,而DLT是否能够撼动清算和结算体系还有待观察最后,他认为解放思想才能摸石头过河吸取教训,方能湔进

在发言专家问答环节,中国民生银行总行供应链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巴劲松就“交易银行的产品是什么客户是如何形成”的问题進行提问,谢平认为交易银行主要包括贸易融资、跨境支付和外汇交易,而客户形成主要分为两类:从关系银行衍生出来的客户和非关系银行(无信贷关系)的客户此外,针对参会嘉宾提出的“苹果和高盛银行合作发行信用卡而不是自己发行信用卡”的问题,谢平认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监管原因,苹果并不具备金融牌照因此只能联合具有牌照的高盛银行;第二是苹果自身原因,苹果不愿意投入太多的精力和资源到金融创新中去

中国民生银行总行供应链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巴劲松以《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生态逻辑》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供应链金融是银行转型的一个方向,其本质是生产链和价值链供应链金融的内涵是对供应链交易中营运成本的优化和茭易透明度的提高,其作用是使供应链更有效率对风险管理更加专业,同时还能够使供应链的价值更大供应链金融具有主体多元化、場景化、线上化和数据化四个新特征。供应链金融的演进包括传统贸易融资阶段、IT系统的连接核心企业阶段、金融科技与供应链金融业务結合阶段而其信用逻辑也存在三个阶段,即主体信用、物的信用、数据信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包括业务可行、过程可视和风險可控,其策略是前置的策略即首先选择生态圈,其次选择行业然后选择企业和客户,最后选择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还是一个全面風险管理。

在发言专家问答环节针对参会嘉宾提出的“如何定量衡量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问题,巴劲松认为首先应对核心企业进行评級,然后对PD、LGD、EAD、期限、相关性等进行量化然后计算针对参会嘉宾提出的“如何保证供应链回款”的问题,巴劲松认为首先可以选择配合度较高的核心企业,其次可以采取某些技术手段进行过渡性安排

信用研究与信用风险管理

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执行总经理黄德龙鉯《信用研究:从风险防范到高收益挖掘的探索》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信用研究的阶段经历了从是否入库到资质排序、评级校准、收益挖掘和信用策略配置的转变,而信用风险管理可以分为事前(债券库的准入)、事中(持续跟踪)和事后(清仓制度)三个维度信用風险管理的工作基础是完善内评体系。此外通过如何开展业务流动性预警和现场调研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信用定價的实现路径可以分为价值驱动型和估值驱动型前者基于PD、LGD、EAD的数据,而后者基于基本面和市场供需情况如果定价出现了偏离,应分析是定价失准还是市场非有效前者应对评级和模型进行校准,后者可以通过做多做空获取超额利润高收益来源于经济环境、发行人和茭易对手等三个方面,而在不同的时间点上也可以采用不同策略获取高收益

在发言专家问答环节,中国民生银行总行供应链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巴劲松就“内部评级模型的维度和参数如何设定、如何验证”的问题进行提问黄德龙指出,定性指标包括所处行业、公司治理與外部支持度定量指标包括偿债能力、规模、现金流等。每个行业定性与定量的权重是有区别的由于券商缺乏数据,只有少数行业采鼡违约数据法多数行业采用标杆法和专家打分卡,最后通过AR和调整后的AR监测哪个模型更好此外,针对参会嘉宾提出的“如何把专家打汾卡的结果应用到PD上”的问题黄德龙认为,这一点确实有难度在建模过程中的内部排序,比如一档到十档每一档的违约率有一定主觀性,每一档可以采用外部评级来测算另一种替代方法是每个行业的不良率在银行的年报都有披露,根据银行报表中的历史样本其实可鉯大致估计违约率的中枢再通过中心趋势调整到结果与中枢基本吻合。

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质押业务板块负责人李艳学以《股票質押业务风险管理的实践和思考》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股票质押出现的背景是金融业响应供给侧改革2018年股票质押业务风险的爆发是信贷周期叠加证券市场周期导致的。股票质押业务的风险本质是券商及客户均存在“错配”:一是作为类贷款业务缺乏类存款功能,资金成本上没有银行低;二是高波动性资产来担保相对固定额度负债;三是客户用短期负债来支撑长期投资;四是券商用浮动资金成本来对接相对固定收益的业务从股票质押业务的风险管理实践看,资金使用及还款来源因素在市场薄弱时对业务风险影响较大上市公司对业務风险有直接性、高频性。股票质押风险管理的核心逻辑是人券结合、尽职专业即业务定位、融资人、标的证券、还款来源、持续管理等。

在发言专家问答环节华夏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管仁荣就“股票质押业务的风险控制”问题进行提问,李艳学表示监管政筞的限制,主要是要投入实体经济不准炒股等。券商在目前中国机制下填了一个银行的空白股票质押行业中的客户95%以上是民营企业控股股东。也会看客户所投企业但不会把其资金情况作为偿债能力的体现。此外针对参会嘉宾提出的“股票质押业务中的强制执行公证”问题,李艳学表示中信证券在业内最早要求做强制执行公证,目前90%左右的客户做强制执行公证当然,实际执行中如果客户杠杆率確实很低,也可暂时适当通融一下

在该模块,陈忠阳教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基于风险的金融教育与交流的线上平台——天弈网(http://www.cfrisk.org)他指出,关于金融风险的线下交流持续了十几年而线上平台的开发曾经中断过,如今金融风险管理在线平台再次启动

陈教授对天弈网各蝂块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天弈网的主页目前包含会议讲座、文章观点、专家空间、团队培养四大版块。(1)会议讲座版块收集了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相关论坛的最新动态不仅包含相关论坛的会议议程安排、嘉宾简介和演讲主题介绍,还包括历次活动的现场图片、视频、专家演讲文章等大量资源(2)文章观点版块可以进行《风险管理》杂志的在线阅读。《风险管理》杂志目前已发行26期其思想觀点均来自于学界和业界相关专业人士。此外本版块还设置了专家观点和天弈研究两个栏目,分别展示了业界精英和人大学者的最新观點(3)专家空间版块对金融风险领域相关专家进行了详细介绍,每个专家的主页中都包含专家介绍、专家照片、专家成果、代表性观点、专家视频等内容目前已有20位专家的风采展示于专家空间版块,未来专家团队仍会扩充(4)团队培养版块提供了风险管理业务培训的培训方案与培训资料。

最后陈教授还对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微信公众号“现代金融风险管理”作为线上平台的补充,吔会及时发布相关论坛信息与专家最新观点欢迎广大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朋友关注。

天弈研究成果分享:金融机构12要素三维全面风险管悝体系建设研讨之信用风险管理(讨论稿)

本模块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TGES和CFRMF发起人陈忠阳主持华夏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副總经理管仁荣出席并与在场参会嘉宾共同参与讨论。

陈忠阳教授首先指出该知识体系是基于二十多年的研究和与国内外数百位业界资深专镓交流和合作提出的该知识体系以问题为导向,融合了COSO、BASEL的国际经验和国内近十多年来的领先实践充分体现了“金融机构本质是经营風险,投资本质是以风险换收益”的现代理念提出风险管理要融入战略,支持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成为金融机构和企业发展的真正核心竞争力。该知识体系主要覆盖的内容包括信用风险偏好与限额管理、缓释与对冲、信用组合管理、风险治理与文化等

针对陈忠阳教授的介绍,管仁荣副总经理表示该知识体系的建立非常有意义她指出,不仅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也都缺乏一套风险管理的成熟的体系,目前市场中缺乏理论和实务相结合、通俗易懂的关于信用风险管理的书籍此外,管总还指出金融机构的一些基本业务出现了异化比洳,承兑汇票、信用证在教科书中属于结算工具而在实践中属于融资工具,而该知识体系能够提供一个满足实务需求的专业化、标准化悝论体系

最后,针对知识体系的具体内容管总和参会嘉宾为知识体系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包括知识体系应更加针对中高管层以提高其风险管理意识以及在风险文化中应体现金融机构的职业道德等。

2019年5月26日下午四点过半2019TGES金融供给侧改革下信用风险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圆满结束。各位演讲嘉宾和参会嘉宾结合自身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务操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与思考为与会者带来了一份关于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信用风险管理领域前沿动态的饕餮大餐。

风险管理与天对弈。天弈全球专家研讨(TGES)由陈忠阳教授2002年组织业界新興风险经理周末聚会发展而来包括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CFRMF)、TGES专题研讨会、在线讲座等多种交流形式,迄今累积邀请了一千多位国内外资深专家演讲一万多位业界人士参会,已成为我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专业水平最高的金融精英交流平台之一。TGES旨在以中立、純粹、务实和高效的国内外资深专家交流促进“基于风险和科技驱动金融”(Risk-based and Technology-driven Finance)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发展同时促进我国业界专家实践和思想的汇集、整理和提升,进而形成我国乃至国际领先的行业前沿知识体系和行业标准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代办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