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济课读书征文范文报告范文

读书报告 范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读书报告 范文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下载积分:1200
内容提示: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文档格式:TXT|
浏览次数:89|
上传日期: 20:46:3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官方公共微信王强北大讲座:读一流书、做一流人(文字还原)
王强北大讲座:读一流书、做一流人(文字还原)
徐小平:我不是王强老师,在王强老师上讲台讲之前,我来讲一讲作为读
书人的王老师。我是1983年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分到北大,那时候认识了王强、
俞敏洪、李克强等人。当时我是北大艺术团的指导老师,王老师是北大艺术团团
长,俞敏洪老师是北大艺术团的观众。在那年代结下了终生的友情,我跟王老师
在读书问题上,我真的痛惜自己没有花时间读书,感觉自己挺堕落的。王老师说
他读书,我跟俞老师都愿意不相信,我跟王老师说:“你跟我们既然是哥们,我
们都不读书,你干吗读书。”直到新东方,直到后来我和王老师一起做真格基金,
我才对王老师读书的渊博彻底征服。2011年左右王老师在北京买了大房子,当
然是合法的房子,房子里面书特别多,我每次去沉迷在书房面,到半夜王强说我:
你怎么还不走?我说我想读书。他的书房无与伦比的迷人。
我这里讲三个小故事说明王老师是个什么样的当代的读书人、真正的藏书
家、真正的有知识的人。去年2月份我们去伦敦,在一个最著名的、两三百年
的英国古书店里,那书店是英国女王在那买书,海明威、美国的大作家都在这里
买书,已经两三百年历史。王强老师去过四五次,在那一个礼拜之内,我是天天
在家里刷微博,王强老师是天天在看书。每次买一大堆书回来,我想我也可以买。
最后我跟王老师去了一次,王老师一进去,那帮人肃然起敬,我说我也买一本,
显得我有文化。我想买一本古董的书,在英国超过50年的就是,我说我买一套,
因为今日中国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我说我买一套上个世纪的,十九世
纪的。那个老板拿来很多书,二三十本,我看中一套,我说我大概要这套,我说
这是什么年代的,二十世纪的我不要,显得我有学问。那个店员一看说不出来,
把老板叫出来,老板也说不出来。王强老师打开书一看,大概是1898年到1910
年之间的书,决不会超过一年。后来老板到仓库里面把原始资料调出来,1898
年的书,我看了以后肃然起敬,我眼中的王老师,我顿时觉得不认识了。老板也
大惊失色,后来我们在藏书一条街,走了好几个地方,一进去几个问题一问,所
有店老板都说你是卖书的吧。据我所知,王老师从来没卖过。王老师之书从不外
第二,4月18日那天,我从波斯顿飞硅谷,去见美国做在线教育的米诺瓦
(音),我怎么也念不出来,不是我没有知识,主要是我读书还没有读到这一块。
后来回国以后,询问别人米诺瓦什么意思,他们也回答不出来。我想问一下王
老师这是什么意思,想考考王强老师,后来往老师说是罗马智慧女神的意思,而
且这个智慧女神又是猫头鹰的意思,这个猫头鹰是什么意思我就不知道了,把我
说糊涂了。这么小小的事叹为观止。前天我们去看中国合伙人,我们到英国一个
大学,那个人用特别难懂的英文讲,讲到玉仆的丈夫,一直讲讲讲,讲到最后,
我跟王老师没有反应,我很得意,因为这次终于比王老师知道得多了。我想那是
不是伊丽莎白泰勒(音)的丈夫,离婚两次。那人说是,然后王老师对我说“Are&
&you&&sure?”说他是一个大藏书家,大作家,他写过一本书,2005年耶鲁大学
出版过他的作品。他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他有一个恩师,他是矿工的
儿子,有七八个孩子,这个恩师领养了他,他为了感谢他恩师,用了博格(音
)这个名字。说完以后两个校长站起来肃然起敬,顿时惊呆了。我当时绝对的再
一次被王强老师征服。
跟王老师这么多年,新东方上市以后他说他开始学拉丁文,我想我也学希腊
文,王老师出差都拿拉丁文的《圣经》,在他家里他用英文、法文、德文、西班
牙、意大利,令人发指的是还读季羡林的那个文字范文,七八种一起。简而言之
这样的事很多,每次都让我们觉得弱智,所以俞老师从来不问王强在读什么书,
知道以后觉得更弱智了。
作为合伙人,我深深的为王强这样的朋友而骄傲,也深深的为中国的企业家
有这种真正的知识分子,秉承了北大未名湖畔的五四精神、那种学术学风等等,
深为自豪。我就不多说了,我跟王老师回去还会再说。下面有请王强老师。
王强:谢谢小平。因为小平在读书上花的时间比较少,我都替他读了,他只
问我结论是什么,他的知识并没有落后,而我视力在衰减。当然老俞,当年我引
他进入读黄色小说的境界,至今老俞还不肯自拔,他是黄种人的代表,所以他成
功了。今天我们不谈电影《中国合伙人》,来谈谈读书。作为人生,我今年51
岁,我和老俞同年同月生,不是同一天,也不是同一个地方,因为老俞比我大一
周,小平比我大六岁,是我的兄长,当年李克强同志是北大团委书记,他直接受
李克强同志领导的北大团委文化部部长,我是直接受徐小平同志掌管的第一任北
大学生艺术团团长,我当时管的是英达、英壮这样的人,到后来管新东方。而俞
敏洪是北大最有特权的艺术团的观众,因为经常拉幕的时候缺一个人,我们说老
俞能不能帮帮忙,老俞说能让我看吗,我说当然,演完以后你就可以坐在这里。
所以从此老俞通过拉幕,锻炼了强大肝脏能力。所以任何细节不要忽略,都是人
&&&&&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为什么读书在人的生命成长中非常重要?我出过一本
书叫《读书毁了我》。很多读者没看到这本书的内容就开始评论,说我是标题党,
撒狗血。当年我的很多文章结集的时候,是徐晓做的。她是中国最伟大的女编辑
之一,被称为京城四大美女编辑,尽管现在看不出来了。人生,当你经历超过了
容颜的时候,就离成功非常近了。就说当年马云和老俞,其实当年形容他俩都是
我说的,我说马云哪有领袖魅力,他有领子有袖子,但绝对没有领袖魅力。马云
走在街上,城管一定第一个扑向他,因为连人长的都不一样,像是从外星回来的。
而俞敏洪长的就跟季羡林一样,就像去外星的人。徐小平虽然是天使,但是从体
重来说,给他四双翅膀他也飞不起来。所以人啊,当你不知道要做什么事情,当
你做的事情不能带给社会意义的时候,当你做的事情的意义不能给别人的生命产
生共鸣的时候,你的存在实际上是被人忽略的。
我现在经常思考:北大为什么怎么产生这些企业家?我是内蒙古来的,我以
为北大是学术的殿堂,清华可能产生企业家,因为他们搞科技,而且是高科技。
北大,在当年就是我们精神自由的三角地,都是自焚的地方,它只是结束肉体、
让灵魂再生的地方,从来不是做什么创业、上市,这些好象与北大没关,但是人
生经历这么多年,我突然发现北大为什么能够产生这样的人。
我就拿32楼举例,我们住的16楼没了,当时我和老俞作为北大年轻教师的
愤青代表住在16楼。但是拿32楼文科男科楼讲,当时北大英文系来说,我们住
在二层,这些年一晃而过,发现诞生一个伟大的企业,那就是在教育界的俞敏洪
为代表的新东方。再往第三层,我忽然发现当年有一个来自山西的青年,天天在
水房里光着上半身,一盆冷水浇下来,唱着夜里“寻他千百度,你在哪呢?”天
天念“百度”两个字,因为他是北大图书馆系古籍文献专业的,后来诞生了百度
李彦宏,当时哪能想到,因为从任何知识储备,李彦宏不可能做企业,他不仅是
学图书馆系,而且专业简直离成功太远,他是古典文献编目专业,清朝以后的事
他都不管了,更何况高科技。他直接奔甲骨文去了。所以他天天念where&&are&&
you,1995年李彦宏从美国潜回北京的时候,租住在东苑的地下室,那时夏天北
京一下雨,雨水就灌进来,没过膝盖,当时和他一起的三个合伙人都被水淹着找
不到了,where&&are&&you,搜索就开始了。
再往上走,四层楼住着北大中文系的,当年都是产生愤怒诗人,连名字都是
愤怒的不得了,黄怒波。经过这么多年刮目相看,成为了中坤集团的创始人,他
扬言要买下冰岛。“冰岛啊,我要你”,那是当年只会存在他梦中的诗句,今天都
成真了。更匪夷所思的是,北大中文系的女生楼里出来一个长相非常平和的人,
龚海燕,湖南妹子。她充满着激情,最后由于自己解决终身的情感问题,就是创造
了世纪佳缘。这些人,是中文系的、图书馆系、英文系,这些企业与金融、融资、
管理完全没关,但是我后来想怎么会出现这么一些奇特的企业,由这些人做的?
我就想到北大给了一个东西,就是:怎么样塑造你生命的东西,那是对知识的渴
望、饥饿,超过了性本身。当年我们对性的渴望,但是校规非常严格,同性只能
找同性。但是我们还没有得到同性方面的启蒙,当时洗澡堂,《中国合伙人》电
影场景里面非常真实的,一个水龙头下,十个男生光溜溜的、彼此互帮互学,那
一个水龙头下十个手的场景,像董存瑞炸碉堡的感觉。
我们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这么样过来的。我发现北大这种氛围,是崇尚超越
世俗吸引力的更伟大的东西,那就是对知识的诉求。我不知道你们现在读书状况
什么样,整个八十年代北大最神圣的地方两个地方:厕所,图书馆。在早晨6:30
之前,如果你还不能到达写着邓小平题字的“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牌匾下面排队,
你这一天与图书馆的座位已经无缘了。所以大部分人凌晨四点就起来排队占座
了,然后带着一个冷馒头,从昨晚食堂吃剩下的或者从同学那偷来的,作为中午
的午饭。俞敏洪经常偷我馒头,因为他家里非常穷。然后借一堆书放在桌子上,
睡也睡在桌子前面。所以当年读书氛围非常好,如果市场上出现一本书,你如果
去晚了根本的借不到。我在中文系选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次讲到《围城》,
我赶快到跑到北大图书馆,没下课我就去了,但是没想到别人借走了。结果整整
等了2年,等到我快毕业才借到这本书,而且已经只存在一半了,另一半不翼而
飞了这就是当年北大的状况。
&&&&&而正是这样,读经典,读能够改变我们生命轨迹的书籍,成为北大人离开
校门,走到世界、不管走到哪个领域,最后能够比别人走的稍微远一点的保证。
因为那些书不是字,它是生命,而这些生命比起你自己的生命来说,它能引领你
的生命,它能够形塑你的生命。所以我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一类文字是
文字垃圾,它是在毁你。另一类是非常好的,它能够把你变成完全不同的另一个
你。所以我这个书题目叫《读书毁了我》,当年起的时候,徐晓给我起的题目,
她说这个题目在她心中好多年。她说:“王强这个题目挺适合你这本书的”,我说:
《读书毁了我》,这个东西大家看到以后会非常奇怪,怎么会毁了你吗?”她说:
“毁,就跟北京人说的一团泥被粉碎后再逐渐成型,就成了崭新的东西。”我想
如果“毁”字用在这个意义上,它必须能够彻底摧毁陈旧的我、过去的我、狭隘
封闭的我,然后诞生一个崭新的、开阔的、阳光的我,那读书就全部有了意义。
这也就是当年北大人天天想到的不是世俗的追求,而是在追求超越灵魂的精髓。
但是这些人到了世俗世界里一看,稍微一动脑筋,他们就得到了所谓世俗追求
的东西。我觉得这是北大给了我们形塑的能力、吸取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今天想跟大家分析分析读书。
当年在新东方接受采访时,我说:“要读书只读一流的书,做人只做一流
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在信息充斥的海洋里,我们人生有限、人生苦短,
但是我们要读的、接受的信息太多了,如何辨别书?什么东西该读呢?跟大家分
享一下我读书的选择,第一,畅销书我坚决不读,不是我牛,看不起畅销,因为
我知道我生命有限,已经51岁了,再向苍天借30年,我已经80岁了,意味着
我还有30年读书的时间,我只能读人类历史上没被大浪淘沙过的东西,所以我
现在读书越来越往前读,中国的典籍越读越遇到先秦,西方也顶多读到二十世
纪中叶。因为我觉得那个时候的人,他们创作文字、他们的文字是他生命的写照。
比如说现在翻译小说,坦率的讲,我只选择那些真正以生命完成一部译作的大
家们的作品,哪怕这个作品并不时髦,比如说《悲惨世界》,李丹方语(音),一
辈子丢掉了他热爱的行业,本来他可以成为当时的另一个徐悲鸿,但是他放弃了,
几十年如一日的在翻译《悲惨世界》这本书。文革如此惨烈,李丹遭到迫害,最
后剩几卷没有翻完,他的太太为了完成他的遗愿继续翻译。这本著作我是一读再
读。像朱时豪(音)当年衣食无着,连一本破字典都没有,但是他翻译了27本
莎士比亚的剧作。现在你再读任何一本,哪能找到朱时豪当年用汉字表现出的莎
士比亚。所以我常常跟徐小平说,有一天我们一定要拍一部关于朱时豪的电影,
这个电影叫做《莎士比亚在中国》。如果没有朱时豪,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不会
第一时间知道还有莎士比亚,所以莎士比亚的墓地应该旁边有一个朱时豪的碑。
所以我觉得读一流的书就要衡量,这个作家进入书前的状态是什么?他是为
了媚俗?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满足市场的利益?还是他倾其鲜血、生命和经历
融入的东西呢?坦率的讲,我在北大整整呆了十年,做了四年学生,当了北大英
语系六年的讲师,离开的时候是英语系的讲师。当然我的宿命也从此定了,只能
讲,没当教授,坐不下来,更没有博导那个肌肉。但是我作为见证,俞敏洪、小
平他们当年都是如饥似渴的在读书,尽管领域不同。老俞主管肉体,专读黄色小
说;小平是超越肉体和灵魂的东西。我还清晰的记得当年的细节:徐小平是我
们当中第一个出国的。那天下着毛毛细雨,小平当年住在北大小院,32楼前面
的一个小院,也是最早北大出版社的地方。。那说他说要离开了,要到美国,然
后到加拿大去追求他的音乐梦。我知道,他当时为凑足他的机票,他把珍藏了几
年的、作为任何一个学生很难想象的格罗夫音乐辞典,在到处拍卖,他希望获得
飞到美国的机票。他终于卖出了,用一半的钱请我在西门吃了一顿火锅。最后大
家挥泪离别,从此我布上徐小平的后尘,我也要到国外去,老俞也想步我们的后
尘,但是国外暂时不需要他。
为什么读经典能够改变我们呢?文学的功能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文学的功
能,就像我在序里说的,如果一个真正有力量的文字,它一定是能够对我们的审
美产生奇异的再造,它对我们对真的追求有奇异的启示,它对我们对善的追求有
如饥似渴的充电的感觉。所以我们对人类最高的价值,真的、善的和美的就会变
成我们的血液,一旦人身体里有这三样东西,你在社会上走向现实中,你就不会
轻易的被世俗的所谓流行的价值、暂时的价值、甚至非常糟糕的价值轻易扭转。
我的这个读书基因从这开始,从我中学,我分两个阶段,一个是中学,一个是北
大。我之所以能进北大,一半我认为是老天眷顾了我,因为大家知道,我是第三
届大学生,徐小平是第一届77级,李克强是78级。李克强比许小平低一级,现
在比徐小平高很多级,这就是人生最后不一样的东西。所以人生,体重太大,最
后他也走不太远,所以大家现在要减肥。
高中我是来自内蒙古,我们那个学校在包头,不算是优秀学校,但是为什么
我能够走进北大呢?我忽然怀念起高中时,遇到的一批当时中国最顶级的老师。
为什么这些老师会到包头呢?感谢文化大革命,他们全是右派,一个一个发配到
包头,结果被我遇上了。他们教会我全部的东西,都是以他们各自的方式告诉我,
真的、善的、美的,一定是从那些流传在人类时间长河里面、没被淘汰的文字中,
存在的。你如果不断不断的在这样的文字中熏陶,当你离开这些文字时,这些文
字就变成了你的世界。所以从单词word到world中间只差一个字l,这个L就是
语言。这就是文字、阅读和真正人生世界的最简单的逻辑关系。如果你读到的不
是真文字,你遇到的不是真语言,你最后见到的一定是虚幻的世界,不是真实的
世界。这也是为什么读书真正要对你产生作用,会产生什么呢?它一定要和你真
正的生命融汇在一起,而几千百年来,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没有被淘汰的著作,才
是最真的著作。因为一代代人如果都这么选择的话,你一定要相信人类的选择,
而不是现在市场的选择,更不是广告词的选择,所以这是非常关键的。我在序言
里提到,去年我写了一篇文章,其中谈到葡萄牙诗人佩索拉(音),其中有一个
诗写的是小河和村庄的关系,点醒了我心目中文字怎么和你生命世界在一起,它
必须对你生命产生极强的冲击,这个书才值得读,或者你真正领悟这本书。
他的诗是我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他说:塔古斯河(一条河流的名称,像我们国家
的黄河母亲河一样)美过我村庄的那条小河,但是塔古斯河又美不过流进我村庄
的小河,因为塔古斯河不是流经我村庄的小河。美吗?太美了,为什么?文字,
如果它不属于你的村庄,它不能流穿你的灵魂,这个书不值得一读,而真正传统
的经典有穿透生命力的这种力量。
回到高中,我是怎么认识什么是一流的书呢?随便举个例子,我感谢文化
大革命,把这些有文化的人推到内蒙古这个没文化的地方,这些人大部分都已经
不在了,去世了。高中时教我古典文学的王传真老师,我第一次上他课的时候忽
然发现什么是大师和教书匠之间的差别?王老师让我们去新华书店买一本中华
书局第一版的《古文观止》,当时的《古文观止》是没有句逗的。王传真老师说:
“你们如果想要听懂我的课,这个假期必须做一件事,买来这个课本,我不讲,(他拿出一套油印印出来的厚厚一叠古文,标点全部隐去了。)这个假期玩完了
以后,你就去读读我这个自己刻印出来的东西,然后按照你全部的理解、使出你
全部的工具给这些文章加标点。”我们在没有走进古文的世界,这个东西既刺激
也似乎不可,但是我为了下学期听懂王传真老师的课,我从我爸箱子里翻出他爸
给他留下的当年最老版的辞海,全部是繁体字的大厚字典,我开始一个字一个字
的,每天以十个字的速度往前运行着。整整三个月我没干别的,因为越往前走越
觉得这里深不可测,但是我的梦想是一定要听到王老师的讲解,因为这是他对我
们唯一要求。结果就乱标点,我一天以十个字的功夫不断的往前进,最后50篇
文章全部被我标点了。等到王老师到我面前给我面试的时候,他随便说了几句,
我基本能上下把这个文章背出来。他说了两点:第一,王强你的标点全错了;第
二,孺子可教,因为你全标了,就是你这个努力,我觉得可以。其实当老师,有
的时候非常充满智慧,我们的胡校长胡适,据他弟子相传,判作文全部是胡判。
胡适不判作文的,他没有时间,他有时间要搞新文化运动,作业算什么,只是
“home&&work”。但是据说,上作文课,每次他都能给出学生成绩。后来据他的
学生回忆,胡适判作业那是胡判,他晚上吃完饭,收了几十份作业。他开始把桌
椅放在离靠门半米远的地方,泡一杯清茶,然后扔作业,哪个扔的最远,捡回来
就是最高分,为什么?因为写的多,不管你写的怎么样,你下了苦功。别人一扔
就飞回来了,说明写的不多,连努力都没有努力,零分。扔的远,够份量,一百
分,胡判就是这样来的。
后来我怎么走到英文这个道路上呢?直接读一流的书,其余的全部不读,上
来直接读《古文观止》,读完一本就可以了,看似很艰难,但是读完全部启蒙的
古文书,我再读人唐诗宋词的那些书就感觉太简单了,pies&of&cake。因为你的制
高点不一样,一流书、二流书、三流书区别在这。比如英文,当年老俞就没有遇
到教我英文的老师。今天还说着一口印度人非常好理解的英语,但是到了美国就
崩溃了,因为他是印度籍的移民。我这个英文老师学不是英文系科班出身的,是
学俄语系的,英文不太懂,发音不太准,英文都带着俄罗斯的腔调。这老师很真
诚,他知道该给学生什么样重要的价值,怎么让英文走进你的生命。上了他第一
堂课,他觉得我的两个眼睛不断的盯着他,两耳竖着,像狼犬一样。他说:王强,
你是真心想学英文吧?我说:当然,上您的课厕所都忘了。他说:王强,下课后
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当天下午在他办公室,他对我说了一句话:王强,从此你
要上我的课。我说:老师,我就想学英文。他说:我教不了正经的英文,我的底
子我自己知道,你要想学真正的英文,我给你想办法,你就不用上我的课。第二
天下午4点,下了自习,他把我叫到他办公室,从黑皮兜里掏出一张旧报纸包的
东西,非常神色紧张地把慢慢打开。一打开,我一看,是一个断了一角的黑色的
绞盘,唱盘,当年叫LP,大唱盘,你们现在连CD都不用了,那个大唱盘这么
大。他说:“王强你要跟这个学,这是什么呢?这是我从废品站几年前搜集到的
东西,这是地道教材,叫民格风,它是BBC英国广播公司出的一套经典英文教
材。从明天起,每天下午四点你只要答应我一件事,不要回家,来跟我学”。后
来我就非常兴奋,第二天我拿到这个光盘跟着他,他把我领到学校的广播间,他
把团旗往窗户上一盖,门外面挂着“闲人莫进,正在录音”的牌子,然后他用
当年我们中学唯一的一台手摇唱机,一边跪在地上给我摇,一边让我赶快重复,
而且说你这个课本永远在我手里,等到你全部的课本能够背答入流的时候,你就
成就了。结果他做了一件事,每个礼拜都这样,rept&one&lesson,一共有100个
lesson,你们可以想想我一共rept了多少lesson?最后到达倒背如流的时候,他
把这页撕掉了,扔掉了。所以我这个课本越学越少,最后只剩下封底的时候,他
说王强你可以毕业了。我忽然意识到,我离开了文字的课本,但这些东西全在我
身上,所以等到我到北大,作为英语系的学生第一年入的时候,在我们班50个
人中,只有我说着流畅的英语,我现在面对英国人可以说出地道的英式英语,面
对印度人也可以说出印式英语。为什么?他们不知道来自一个内蒙古包头的,别
说英语,汉语都不沾边际的,只说蒙古话的人,能说如此地道的英式英语,觉得
非常不可思议。其实我没有学任何东西,就是破唱盘和破唱机,一摇、一摇,摇
过了一两百页的篇幅,这些篇幅被老师扔进垃圾堆的时候,我发现他让一流的英
文教材完全引入到我的灵魂中,我感谢他。
教我历史的老师让我有了进北大的冲动,他是南京大学太平天国专业毕业
的,学了五年,他的笔名叫“剌剌换”,最后在文革期间,由于言论被打到包头。
他讲历史,让我听得简直如痴如醉。这个老师爱流鼻涕,就像两条是历史长河、
源源不断。跟着这些老师,我不仅跟他们学读书,我从他们做人也学到了品性,
就是一个字“真”。后来我们做风投(真格基金)的时候,最崇尚的就是真。这
个老师非常有意思,他看我非常好学,他希望我每个礼拜抽三天到他家学习历史。
那时候肉是供应的,他家有两个孩子,一小男孩一小女孩,非常小。而那时候我
已经是中学学生,老师为了让我安心在他家读一晚上历史著作,在他的引导下从
《左传》开始,一篇一篇给我解释。每个月他家四个人,一人二两肉的份额,炒
完以后只是我俩来分享,所以我非常歉疚。他说:王强,你要学好知识,肉体先
要活着,要多吃肉。我觉得你是可培养的。他给我展示的是一流思想和一流文字
真正的胶合。他上课非常有特点,从来不备课,这样一个顶级的老师,在我们学
校从来没评过优秀老师,所以优秀绝不是靠“优秀”这两个字支撑的,而是靠你
真正生命才能支撑起来的。而且这个老师从来不服学校的规矩,从来不备课,
他觉得跟其他老师没法备课。我记得每天早上九点第一堂就是历史课,大冬天他
穿着棉袄,把书插在裤兜里,带着历史的温暖就进来。进门第一个动作就是背向
我们掏历史书,那是他的故事he&&story。他掏完历史书后,就往讲台上一放,
整堂课根本就不打开看一个字。他对知识如此娴熟,整个学期,书没有打开一页,
因为历史都在他的心里,就靠头脑给学生讲解。而且更让我吃惊的是,他讲任何
一个孤零零的历史事件都要放到更大的环境范围讲。例如讲完五四运动,他先讲
五四运动本身,然后他一定讲讲亚洲在这年在干什么、欧洲这一年在干什么、全
世界这一年中在干什么?尽管这些东西跟五四运动没有关系,但是我们通过五四
运动,已经联系上中国史、已经连通了世界,从此我才知道原来读懂中国史必须
放在世界历史的框架中才更好。这样的老师简直让我叹为观止,就是他一句话让
我开始升起了北大梦。他说:“我这个岁数这辈子实现一个梦想没戏了,什么梦
想呢?我是学历史出身的,但是我对所谓历史上的宏观描述,社会主义、共产主
义的发展描述我有疑问,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呢?当时国内翻译说,
社会主义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这里各尽所能。但是按照多做多得,能
够给你分配你应该得的东西,这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共产主义当时分析说,各
尽所能、按需分配。我作为一个学历史的人,我的历史意识告诉我这个翻译不精
准,如果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按劳分配、一个按需分配,都
存在“权力”两个字,都存在"分配"的话,这两个社会没有区别。按照我对马克
思共产主义的理解是,那个时候人类精神极为发达,那个世界应该是各尽所、能
各取所需的时代,你自己决定你贡献什么、你拿回什么,这才是他向往的共产主
义,和社会主义你需要我给你、不需要我不给你,这个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他。你们将来如果报答我作为你们的师恩,你们如果想学外语的话,你们去读读
马克思的《原点》,告诉我这个猜测是不是对的。还有,学文科的同学们,不要
觉得学理科的同学比你们聪明多少,八十年代的时候,所有发达国家,最后管理
这个国家的都是学文科的,很少有技术出身的。因为技术出身的人只是观察到局
部,学文的人可以看到全部,甚至看到没有存在的东西,所以你们学文的人应该
比学理的更加聪明。”当时我是准备报考北大中文系,因为当时我的作文非常好,
他说王强你千万别报北大中文系,你的中文已经完全达到了自学成才的程度,你
将来要毙掉所有北大中文系的学生,你只需要一个东西,比他们多学一种语言。
就这句话让我改了志愿,从向往的北大中文系变成了英文系,因为老师告诉我,
你看世界要多一种语言,你的世界就会宽广一下。就是这样,我最后终于改换了
志愿,到了北大英文系。我到校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马克思论断是不是我的老师
想像的,正好朱光潜先生翻译完经济学手稿,我一看手稿,与我老师的论断一
字不差,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共产主义一定会达到人类精神
高度发达和自由,然后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后来,我把这些告诉历史老师的时
候,他说你真是我的学生。就是这样一个老师,他让我知道,历史你要读懂要站
在什么高度。
再讲一个例子,教数学的老师,南开大学数学系毕业,我当时非常讨厌数学,
我喜欢文学,我们班一大半学生不懂数学,只有这个老师的课上没有人上厕所。
为什么?他对数学知识了如指掌,比如他讲几何,他只带三只粉笔,从来不带教
具,他要画个圆,先点圆心、往后一站、再往上一扑,整个动作一点都不停顿,
你下课以后发现这个圆在哪衔接的不知道。他在黑板上画40度角,画完以后,
下课后很多学生拿角尺去量,角度非常准。所以后来上他这个班的学生,连不喜
欢数学都要盯着他,因为觉得这不是数学课,而是是艺术课,结果这个班最后
90%多的人都进了理科大学。另我难忘的是,八十年代,那时候我记得是考大学
前一年,出来一个陈景润的数学家,非常伟大。光明日报第一版发了《哥德巴赫
猜想》,当天下午我平生第一次知道有讲座的形式,说让大家带着板凳到操场上
听讲座,讲《哥德巴赫猜想》,前面部分讲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第二部由讲汉
语的老师讲这个报告文学为什么是优秀的报告文学。结果我们坐着小板凳,太阳
底下,第一次听说什么叫偶数,等等。听完以后没听明白,但是觉得陈景润很伟
大,尽管是学文科的,后来我的数学那年我还考了59分。我们那年,80年和你
进清华是同样一个卷子,77分就可以被清华大学数学系录取,我们59分,我们
这是参考分,但是俞敏洪参考分0分,太悲惨了,一点没参考价值。
就是那个东西把我引到数论,所以在中学时我就读华罗庚、王袁的这些论著,
懵懵懂懂,试图要读点爱因斯坦的著作,而且读了徐池报告文学。我知道优秀报
告文学是这样产生的,以后我也写了无数的小的报告文学,结果没有一处发表。
所以到了北大之后我一直想写诗,我的诗集叫《野性的14行》,俞敏洪最后页写
诗,他是北大最后一个没有自焚的未遂诗人。我们当年带着这个,知道了各个领
域,要想走进这个领域,必须站在最高的地方,当时至少最优秀的地方我才能一
览众山小。
到了北大更不得了,因为我们见到的那些人,都是大家见不到的那些大师级
的人物,比如我是英语系的,英语系所有泰斗都是直接教过我们的,像李副宁(音)
先生,不论刮风下雨,李先生的裤脚总是捻上来,一尘不染,他总是提前五分钟
走进教室,也是把新概念往上一放就侃侃而谈。上第一个星期课后我们忽然发现,
每次上完课,李先生这四块黑板的版诉没有擦过一个字,而且到课程结束时他写
满了。再往下一周课程后忽然发现,每当李先生写到组后一块黑板右下角的时候,
我们能推算出什么时候下课铃会响起来。这真是大师,所以我说我将来当老师一
定要当李先生这样的老师,他是中国英语教学的泰斗,像当年朱光潜老师,操着
一口安徽桐城话讲什么是美学,结果我们听不懂,他的桐城话非常难懂。就是在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看着朱先生最后完成了一部一部伟大译作,在他生命走到
90多岁时,还在北大图书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部译作《新科学》。
这些老师给我们震撼如此之大,所以我们一下子扑到了北大的读书氛围中。
他们给我们开了全部的书单,都是人类历史上经典的东西,因为他们说过,如果
你没窥探过人类过去的最高的峰边的时候,你就不知道你现在站到的地方究竟离
海平面多远。所以当时所有教授都跟我们说,要读那些真正经过时间考验而不被
淘汰的东西。所以在北大我的读书激情一下子被点燃起来。当然俞敏洪也被我的
激情点燃起来了,但是俞敏洪呢,他当时基础稍微弱一点,有一次他得了肺结核,
他住在西边那个传染病院,我去看他,他说王班长(我王强是他的班长),你从
北大寄给一本《莎士比亚的14行》诗怎么样?当时俞敏洪是班上的后进生、是
我帮助的对象。每次期末考试,俞敏洪在我们班四年始终保持倒数第一的同学,
底子非常厚,这种人一但站起来就非常稳的。你想连续四年保持不变,倒数第一,
太难了。我记得我回去以后给他写了长长的信,大概50多页,最后结论说,老
俞读书要从基本功抓起,你一年以后我再替你借《莎士比亚14行》。至今老俞没
读过14行,但是他用人生写出了15行。所以这就是当年我们在北大读书的氛围
,就是读这些经典,人类熟悉的、甚至很多人追求时髦、不屑一读的东西,对我
们的生命、对我们的审美、对我们对真理的理解和渴望、对我们对语言和世界的
关系,以及行诉生命的力量有了直接的感觉,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推着我们走到今
天。无论我在北大当年教书的时候,还是到了美国,还是从美国回来,我读书的
这种激情,选择一流书的概念一直伴随着我,所以我认为我人生最大捷径就是花
了时间非常痛苦啃了一流的书。举个例子,当年我到了美国,我改行,我不学英
美文学,因为我发现到了美国来错地方,不能在美国生存。我学了十年的英文,
在美国一点用没有,我不能教美国人英文来生存,那是李阳要做的事。我知道在
美国生存要有一个技能,就改成计算机,但是学计算机谈何容易,计算机在八十
年代是第一代计算机时代。主机有两个特点:体积庞大,造价昂贵。一台上百万,
当时直属教育部重点院校才拨一台,我们学校安放在北大的南北阁。那候特别羡
慕计算机系的,因为只有计算机系在北大有一特权是任何系没法超过的,就到澡
堂洗澡。为什么计算机系人优惠洗澡?他们要消毒。为什么消毒?因为计算机如
此昂贵,发展初期人们搞不清楚计算机病毒是怎么出来的。这个也应该拍成电影,
北大当年就两个澡堂,一男一女,我们当时分的非常清楚。老头老太太管的非常
严,比现在门卫森严多了,不仅要有洗澡票,还要有学生证,两证具全才能进去,
而且还要看哪个系。你说哪系的?中文系的,明天再来,今天澡位比较紧张。那
个人回去了,一看哪个系的?计算机系的,赶快进去,今天你们是专场。另外一
个,刚打了篮球,说老师我今天必须洗,因为待会还要去跟女朋友约会,今天是
first&day。老头老太说什么都不行,因为那时候在人们的眼中,洗澡就是杀毒,
把病毒杀了才能给防止计算机中病毒。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