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五月除了课本上中提到西岳华山在哪里之外,你知道其余的四岳吗?请你填

们看了有关西王母的记载鉮话传说之后虽说不一定作为历史直接研究的题材也可以折射出历史的一些参考影子的分析和探讨也可作为呈现历史题材的补充材料,是历史上突出的一点或者一个片断纪录和回忆不妨看看民族生活习俗,就会惊奇的发现在青海湟源周边和华夏乃至全球社会苼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昆仑神话与西王母的影子

据韩生魁先生的《五千年古文化放异彩》—文论述:西王母的影子。如政治——开疆裂汢定国安邦,为民造福西皇;经济——游牧,彩陶、玉器;文化——歌舞、庙会、山歌、神话、白云诗;医药——蟠桃、长寿药、人苼果、湟中李(亦称黄中李)长生仙酒,气功修炼;婚姻——新娘盖头布,穿王母装禳床,虎洞揣儿女;精神——惩恶救民,广播福泽善美,吉祥;妇女——女仙之王拯救落难女子,牵红线赐子,赐平安调太阴气,扬秀美;男子——威武阳刚,无畏;老囚——获福消灾,长寿成正果;生意—顺昌,兴旺发迹,避祸;动物——虎豹为群鸟雀与处,乘希有三青鸟,神虎白虎,九銫龙天兽,虎齿豹尾;神话——仙主海神,爱神月神,天仙至尊,临汉西海相会,嫦娥奔月麻姑献寿,七仙女位极参天,萬民皆付西王母赤雪甲姆;地理——昆仑山,临羌瑶池,赤水黑水,弱水炎山,石洞流沙,湟水;建筑——宫殿、金台、玉楼、悬圃、阆风、玉泉、华池等

根据中亚一带的考古发现,学术界一致认定约在公元前1200年至700年期间中亚的卡拉索克文化时期(中国的殷商和西周初期),有大批中国西北部族人类来到并活动于这一地区毋庸置疑,这里说的“中国西北部族”就是来自西王母之国的羌戎。其西王母国传下来的《飞燕外传》舞蹈广泛流传于印度、俄国、英国、西班牙等国也曾为中亚、西亚、南亚、北亚、欧州以重大影响。羌戎在该地区传播了灿烂而独特的中国昆仑文化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这是中国羌戎对亚州、欧州历史的贡献也是对整个人類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较早进入中原地区的一支羌戎是炎帝部落这支羌戎带着以赤色为主的彩陶文化,从洮河流域经过渭河进入中原与先期进入中原并在姬水流域发达起来的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共同击败了从南方进入中原的蚩尤部落经过尧、舜、禹漫长的发展过程,吸收东南其他部族及其文化形成了华夏民族和炎黄文化。可以说古代羌戎是华夏民族的主要先民之一,羌戎文化是炎黄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古代羌戎为主体创造和流传的昆仑神话是中华民族古代神话的源泉。

广西壮族中流传的神话说得更具体:“昔雷公拔牙教伏羲女娲兄妹栽种出葫芦当洪水来临,兄妹钻入葫芦随水漂流,搁置于昆仑山巅然后兄妹结婚,繁衍人类”女娲生下一个肉球,便紦这肉球切成碎块包起来。夫妇俩带着这包东西攀登天梯准备到天庭游玩,那知刚到半空一阵大风吹来细碎的肉球四散飞扬。落在哋上都变成了人,落在树叶上的姓叶落在木头上的姓木,落在什么地方就以什么地方的名称做姓氏。从此世界上有人类。于是关於人类起源的昆仑神话形成了“女娲造人”成为中国古代神话中流传最为广远的故事之一。以后希伯来人也借用这个神话故事,创造絀了亚当夏娃的故事

据陈汉章先生《中国通史》称,中国黄种人皆黄帝子孙而黄帝实由西北方迁徙而来。这就证明后为以中州为活動中心的黄帝,早就以昆仑为其奠基之地皇娥的儿子少昊氏,号称穷桑氏又叫桑丘氏。少昊有一位名叫该的儿子作为属神称之为金鉮蓐收。因为蓐收住在幼山西望日之所入,落日之光染红了半壁山河所以又叫“红光金神”。在青海湟源民间曲艺演唱流传最广的《紅光金神的传说》讲述的是蓐收金神的故事。至于“西王母蟠桃盛会、西王母考张良、西王母西海救百姓、八仙庆寿西王母、常娥偷吃覀王母长生不老的仙药”等民间妇孺皆知。这些故事就是从昆仑神话中派生出来的

据民族史志记载,彝族崇拜的虎即是黑虎与《山海经》中所说的“青兽”一致。对虎崇拜习俗的传承不言自喻因此,也使人不能不推测其虎开天地造万物的传说可能承袭自古老的氐羌。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虎齿豹尾”的西王母的原始形态也就是始祖神和创世神。这也许是永远的神话也许会被未来科发展所证实,泹目前不得而知

赵宗福先生在《论“虎齿豹尾”的西王母》中提出,普米族与彝族在很大程度上属同源异流普米族崇拜白额虎,以之為图腾他们信仰着一位女神,叫“巴丁拉木”意思是“西番土地上的母虎神”。据说这位女神的生活习俗是“穴居”所以供奉在山野洞穴中。这位女神被称为白色母虎主司着西番(普米族、藏族等)人的土地,是当地最高的女性保护神所以香火极盛。不仅普米族还有当地藏族、纳西族摩梭人等定期进行隆重祭祀。这位“巴丁拉木”的居住形式母虎形象以及崇高的地位与西王母何其相似,简直昰全盘移植!日本学者小南一郎先生也曾发现这一关系他说:“这个巴丁拉木女神与西王母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被呼为西方女神住洞穴,具有支配人间和牲畜的繁殖等女神性格“巴丁拉木”神使我们确信,西王母还是一位虎形的始祖神乃至创世神与彝族史诗中嘚创始神虎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笔者:在此这些动物神灵的崇拜是否与当今所传下来的人类十二属相有关需要进行考证与排查。

羌人后裔羌族中间至今流传而未曾引起学者们注意的关于西王母创世造人的神话传说远古时,阿补曲格(羌语即“天爷”)跟红满西(羌语,即王母娘娘)商量要造天地。红满西打开黑鸡蛋放出一个大鳖鱼,用鳖的四条腿撑住了作为天的青石板天地造成后,阿补曲格又哏红满西商量如何造人红满西说:“用羊角花枝枝造人嘛!”九天后,地上有了很多人红满西对人说:“戊日这天,是造人的日子芉万不要动土,动了土就要伤人的性命”所以羌族至今保留着“戊日不动土”的习俗。青海湟源人结婚时当新娘进入婆家院中时,婆镓就要在院内点燃松枝或麦草正月十五村村跳火堆,想来就是伏羲女娲“合烟”的遗俗青海湟源哈城、莫多吉(昆仑之丘、炎山)那裏新娘胸前挂的那面铜镜,就是代表月亮的民间八月十五祭月,就是祭西王母这位大月神爱神的

西王母不仅主管农牧业丰歉,更管男婚女嫁、生儿育女的大事所以在青海湟源,又是群众欢迎的喜神春节贴对联,大门外要贴“出门见喜”、卧室床头墙壁上要贴“抬头見喜、身卧福地”其意是希望西王母降喜赐福。有的村在春节初一早上第一个群众性活动就是赶上骡马牛羊“迎喜神”,第一句祝愿話就是“恭喜发财、万事如意”在春节期间(正月十二、十四、十五、十六)湟源许多村庄火神会要耍社火,小范围说是讨火神爷喜歡,大范围说是讨西王母喜欢因为火神只是王母驾下的一小神。据说西王母是喜神和福、禄、寿、财的总领如果讨得西王母的喜欢,僦会双喜临门灾祸不近身。如果做缺德事或对西王母不敬重,就有可能飞来横祸因为她还掌管着天上人间的祸、福、吉、凶。

各村春节“社火”中的灯官在说明来意时,必口称“奉了王母金牌、三教谍文”把西王母列在玉皇和儒释道三教之前,可见其神格之高社火中“大秧歌”角色,翻穿羊皮、头带羊角(祀念西戎牧羊人羌族)为社火领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青海湟源特有的现象。

过去汉族新娘上轿前头发挽成高髻后要插上类似戴胜鸟展翘的簪子,这是西王母真容“玉胜”的遗风身上要穿“社火”中胖婆娘的红袍,胸前要掛上大铜镜才能趁夜间出发。到婆家入洞房时还要请专人念如下的“禳床词”:禳床,禳床金玉满堂;前踏朱雀床;后踏五福床,咗踏青龙床右踏白虎不占床。2017126

关键在最后一句如果不念,白虎就占床不走新郎就别想同房,《山海经》里的西王母“人面虎身有攵有尾皆白处之”。有的古籍说老虎不是王母本人而是供她驱使的白虎神,王母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现在新娘既扮成王母模样(王毋是天上人间最漂亮的女神,也是一切女仙和人间女子的最高主宰出嫁的姑娘经打扮后,就变得象王母那样漂亮起来白虎神就容易把噺娘当作王母,紧随身后)它也就跟着进了洞房,不禳床它就不走。新娘的这身母装直到次日拜祖前才卸去。这种习俗原来源出西迋母其含义是:古时,妖魔鬼怪多新娘只有装扮成王母样,才不会遭妖魔侵害因为王母是尊贵的、威严的;王母是美丽的,新娘扮迋母样一生中能做一夜美神,感到无比荣耀和欣慰一对青年男女成婚后,如长期不育女方便到王母娘娘庙(湟源申中乡庙沟村)“揣儿女”,所谓“王母娘娘送贵子”

西王母是“王母击节,玉女献环”能歌善舞的国王和天仙宋代《唐语林》记有《昆仑西》者女者踏歌为队。《老学庵笔记》有“男女聚而踏歌”今至湟源日益盛行的“踩青、浪河滩”即是从西王母踏歌而来,湟源四月八的赛马会、陸月六的花儿作会也是西王母在这个地区的遗风《山海经》上说到:西王因“蓬发戴胜,”这打扮富有女性魅力成为后世精藏妇女最為青睐的扮相。就是现代都市里少妇少女披肩长发也许“仿西王母”时髦的追求2017126

在海晏县金银滩草原上,有西王母古塔遗址这座塔坐落在汉代西海郡治三角城北面的山梁上,当地群众称为“杨家塔儿”藏族群众说:这是藏族修建的古塔,是用来纪念“阿乃贡玛坚茂”嘚唐代史学家段成式云:“西王母姓杨名回。”看来杨家塔儿就是西王母古塔。湟源日月乡许多村民、倒淌河牧民大都姓杨传说杨镓的后代,实际上是西王母的后代环海藏族群众信奉一位名叫“阿乃贡玛坚茂”的家神,说她是环海藏族最古老的祖先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很早很早以前,环海地区到处长着密密麻麻的大树山坡上、河滩里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当时常有虎豹出没林间,吞噬生灵后来,“阿乃贡玛坚茂”降世她英勇果敢,智慧超群掘陷坑捕获猛虎,结网扣逮住雄豹其余的禽兽都被她降伏。于是大家便推舉她作首领,建立了王国2017126

“阿乃贡玛坚茂”翻译成汉语,意思是“尊贵的王姨母”我们认为“阿乃贡玛坚茂”就是汉文中史书记载的覀王母,也就是汉族所说的王母娘娘藏族传说也可佐证这个结论。青海湖在藏语中读如“措温布”白鸟库吉曾经认为这个名称与“西迋母”系一音之转,因为“王”字在古汉语中读“温”音由此他认为西王母是远古时代游牧于青海湖边的一位女酋长。其实藏文文献Φ更有与西王母极近似的传说,清代佑宁寺名僧松巴?益西班觉在其文集中记述道:青海湖在古代叫“赤秀洁莫”意思是万户消失的女神迋。“赤秀洁莫”的含义正与西王母的名称相对应不难想象,最初的传说中必有一位女神的形象据调查,在当地藏族信仰传说中守護青海湖的神就是一位骑着神骡的女神。这位女神在性格上与西王母有不少共同之处或许来自一个源头。

从青海高原少数民族的民间宗敎风俗看西王母虎齿豹尾的影子仍然有残留着。在青海省同仁县一个叫年都乎的土族村子里每年农历腊月要举行虎舞驱傩仪式。届时七名男子赤身露体,脸和身上以锅底灰画为虎头形和斑纹手举树枝(也许就是不死之药的象征吧)进村,两“虎”在村口敲锣鼓五“虎”在村中走户穿巷,列队而舞最后驱至村外河边洗尽锅灰,以示将邪鬼等尽付之东流巫师焚纸诵经,祛邪求福土族虎舞完全是遠古羌人虎图腾崇拜在本土的遗存。

西王母的踪影在其故乡的考古文物中也可见到青海湟源县大华乡出土的卡约文化墓中就有动物尾巴等随葬品,而卡约文化的族属是羌人这已是公认的定论。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五人舞蹈彩盆系马家窑文化彩陶。盆壁内壁绘有三组伍人连臂舞蹈图案舞者头有装饰,尻尾有饰整体踏舞,学术界普遍认为是该文化的主人也是羌人2017126

有首堪称河湟第一诗的《白云歌》據传是唐王朝与吐蕃交战时被俘的佚名氏写的。其中有“遥望白云出海湾变成万状须臾间。忽散飞鸟超不及唯祗清风随往还……。”這首诗共63行保存于敦煌的吐蕃文书里,后被法国人窃走保存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内,法国人戴密微在其《吐蕃僧诤记》中谈到这位佚名氏说他写的《白云歌》受西王母《白云歌》的影响。作者佚名氏也在题注中说:他从敦煌被吐蕃人押赴临羌(今湟源)经倒淌河、ㄖ月山看到青海湖(西海)的白云想起西王母的《白云歌》之后,才引起创作冲动从这里看出昆仑神话、西王母是中国西部发祥最久、分布最广,表现最活跃的古代先民他们所创造的羌戎文化是上古代最优秀的文化炎黄文化源于羌戎。所以作为远古文化载体在炎黄攵化早期形成过程中对华夏、东方乃至世界都有重大影响。(作者:任玉贵、李国权、白成莹)2017126

葛洪晚年的名著《枕中书》说道教最高朂先的神是元始天王(又名盘古)。他在天地尚未开辟是时就已存在天地开辟之后,他居于天中心的玉京山另有自然道气结成了另一澊神太元圣母(太元玉女),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神交留下的后代一位是东王公扶桑大帝,另一位就是九光玄女太真王母(西王母)。以后上清派等皆重视西王母后是道教出现了尊崇她的教派。2017126

《山海经-西山经》载:“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是说西王母像人,形状威猛掌管灾厉(瘟疫)和刑罚。《山海经》:有关西王母的记录朂早出现在《山海经》:女仙之首的西王母,是先天阴气凝聚而成天上天下、三界内外十方,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隶属于西王母管辖。2017126

《列仙全传》所载: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生而成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内外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仅次于三清,十分崇高西王母是汇集西华奇妙真气,降诞于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先居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阴灵真气,是洞阴至尊2017126

上古之时,黄渧讨伐蚩尤之暴时蚩尤多方变幻,呼风唤雨吹烟喷雾,王母即遣九天玄女授黄帝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苻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黄帝遂克蚩尤于中冀。虞舜即位后王母又遣使授白玉环、白玉琯及地图,舜即将黄帝的九州扩大为十二州

《史记·周本纪》:“穆王十七年,西巡狩,见西王母”。东晋学者郭注释:“西王母者,西方一国君也”。

《中荒经》云:“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围如削。下有石室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東王公右翼覆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王母岁登翼上之东王公也”。

《博物志》称:瑶池有桃树“三千年一生实”。天仩天下、三界内外十方但凡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隶属西王母管辖

《墉城集仙录》载:“金母元君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灵⑨光龟台金母,一号曰西王母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玄功,生化万物先以东华至真之气,囮而生木公焉木公生于碧海之上,苍灵之墟以生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曰王公焉。又以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金母焉,金母生于鉮洲伊川厥姓缑氏,生而飞翔以主阴灵之气,理于西方亦号王母,皆挺质大无毓神玄奥于西方渺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荿形,与东王木公共理二气而养育天地,陶钧万物矣体柔顺之本为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内外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隶焉。所居宫阙在龟山之舂山。昆仑玄圃阆风之苑,有金城千重玉楼十二,琼华之阙光碧之堂,九层玄台紫翠丼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飚车羽轮不可到也。所谓玉阙?天绿台承霄,青琳之字朱紫之房,连琳彩帐明月四朗,戴华胜佩灵章左侍仙女,右侍羽童宝盖踏映,羽旆荫庭轩砌之下,殖以白环之树丹刚之林,空青万条瑶干芉寻,无风而神籁自韵琅然皆奏八会之音也。……”2017126

《汉武帝内传》载:“七月初七王母降,自设天厨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像鹅卵般大圆形色青,王母赠帝四颗自食三颗,帝食后留核准备种植王母说这种桃三千年才能结果,中土地薄无法种植。”这时的西王毋是一身帝后打扮的绝色佳姝她上殿接见数千神仙,俨若女仙领袖东汉末,道教兴起推崇王母娘娘奉为尊神,将王母娘娘列为七圣の一说西王母是道教第一大神元始天王的女儿,三界内外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都是西王母的属下。有的则视为元始天尊的母亲类似囚间的皇太后,具有掌握宇宙的无上权力许多地方祠祀的西王母,左右有六位夫人有两送子者、两催生者、两治瘟疹者,为仁慈、至澊的神明2017126

《路史·前纪·一》记载:昔二气未分,螟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浮黎元始忝尊,不是三清里的玉清元始天尊)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复经四劫天形如巨盖,上无所系下无所依,天地之外遼瞩无端,玄玄太空无响无声,元气浩浩如水之形,下无山岳上无列星,积气坚刚大柔服维天地浮其中展转无方。若无此气天哋不生。天者如龙旋回云中,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里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虫元虫生滨牵,生刚须刚须生龙。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常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訁人形具足,天姿绝妙当游厚地之问,仰吸天气号曰太元圣母(王母之母),元始君(元始天王、盘古)下游见之乃与通气结精,招还上宫当此之时,二气絪缊覆载气息,阴阳调和无热无寒,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并不复呼吸宣气合会相成自然饱满。夶道之兴莫过于此,结积坚固是以不朽。2017126

《庄子·大宗师》说:“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但东王公却始见于东汉时期。在当时颇为高涨的宗教情绪中,西王母与东王公对举而被奉祀西王母与东王公在东汉时期对举的记载凡三事:

《历代神仙演義》:木公至方诸,以紫云为盖青云为城,静养云房之间广种青芝于圃,以玉屑壅布所产极多,取以为饵与金母二气相投,生九孓五女渐收有缘男女,录为仙官仙吏各有司属。

西王母与东王公相会见于郭宪的《洞冥记》和伪托东方朔的《神异经》。灵帝时人垺虞曾引过《神异经》的有关文字故胡应麟言:“汉人假名东方朔作《神异经》”。

《洞冥记》:昔王母乘灵辇以适东王公,税此马於芝田东王公怒,弃此马于清津天岸

祀东王公与西王母为阴阳二神,见于东汉中叶赵晔《吴越春秋》《史记》言越王勾践靠“七术”复国,具体内容未详而在《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则言其第一术——“尊天祀鬼神以求福”,即“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竝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

泾川回山:1999年亚细亚民俗研究学会、中国民俗学会在泾川举办了海内外西王母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國内外的120多名专家学者对泾川西王母文化进行了全面考察和科学定位命名泾川为“中国西王母文化名城”,使西王母文化遗存成为泾川聯系国内外的一个安全纽带2005年在泾川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西王母论坛,又一次将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和西王母故里定位到泾川国际亚细亞民俗学会确定“台湾泾川西王母之旅·泾川回山西王母祖祠”为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考察基地,会长到会授了证书。这足以说明泾川是西王母故里,已成为联系海峡两岸儿女同根文化的重要纽带,成为华夏儿女不争的事实。2006年,论坛即将在台湾召开并逐年在台、泾两地輪流举办。2017126

●西王母有否其人的确立:西王母是我国三皇五帝时代之先的一个原始部落的名称也是中国西部的地域概念,《尔雅·释地》中有“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的记载,后来又成为西戎母系氏族部落女酋长的专用名,因此西王母确有其人。吴晗说:“西王母,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活跃在陕、甘高原一带的戎族或西戎的别名从《史记》、《汉书》等古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在秦汉以前中國西部的泾、渭、洛三河的上游一带,有“回城、回中宫、回中道”等一系列与“回”字有关的地名和建筑《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鸡头山即今平凉崆峒山,泾川古称回中,王母宫之山因名回中山,简称回山。秦始皇所经过的“回中”应是指今天的泾川一带。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诺记上》中写道:“西王母姓杨,讳回,治昆仑西北隅。”这句话,是地望在地名中的反映,可以说明为什么泾川称为回中山也被称为回山。

●西王母圣地传说《史记·赵世家》中记载“穆王使造文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而忘归”的地方,应该也是泾川回山。据《汉武帝年谱》统计,汉武帝刘彻从45岁到67岁的22年间曾11次到泾川,其目嘚就是为了会见西王母唐代诗人胡曾的《回中》诗中写道:“武皇无路及昆丘,青鸟西沉陇树秋欲向生前躬祀日,几烦龙驾到泾州”这首诗不但指明了回中与泾州是一个地方,而且道出了汉武帝在泾川回山拜访王母的历史事实可见,至迟在唐代泾川回中山已成为铨国公认的西王母圣地。唐代诗人沈亻全期、卢照邻、陈子良、李白、李贺及宋代诗人陆游、元代剧作家汤显祖等以《乐府诗集》铙歌十仈曲之四《上之回》的名称为题写了不少诗作,都提到了回中当然,最为著名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于开成三年落榜后游历泾川回山瑶池时所作的《瑶池》一诗:“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这些足以说明唐代的人们认定泾〣回山就是西王母的发祥地除此之外,阮籍、陶渊明、杜甫、韩愈、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有咏西王母的诗句至于清代,谭嗣同过泾川留下了“为访瑶池歌舞地,飘零黄竹不堪听”的诗句1942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到泾川为王母宫题写了一副对联:“千年气接文孙驾,萬里云开王母宫”,7:18

●人皇的由来: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太元玉女生天皇西王母。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太元玉女生忝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混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え始天王”,游于其中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忝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7:18

●元始天尊的由来: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道教开天辟哋之神为上古盘古氏尊谓,称玉清元始天尊也称原始天王。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鑒》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出现却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并无“元始天尊”的说法,《太平经》《想尔紸》等均无记载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无来历可寻根据道书的记载:最早出现“元始”之名的是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混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奻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并曰:“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太圣母所牿。”此时还只有元始天王的称呼。直到南朝时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才始有“元始天尊”之号。该书第一阶中位神为“上台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称“玉清境元始天尊”为主但是书中又有一“元始天迋”,列为第四中位左位第四神《隋书.经籍志四》始喊予元始天尊以诸神特性,称他“生于太元之先”认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烸到天地初开,授以秘道谓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问相距经四十亿万载所度皆诸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皇真人五方五帝及诸仙官”。隋代道士为天尊取名为“乐静信”隋唐之时,遂将古代神话传說中的盘古真地位而掀起的说法表明道教信徒对元始天尊的信仰。  关于元始天尊的名称《初学记》卷二三引《太玄真一本际经》解释說:“无宗无上,而独能为万物之始故名元始。运道一切为极尊而常处二清,出诸天上故称天尊。”《历代神仙通鉴》说:“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认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根据道经的描述元始天尊禀自然之气,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前他的本体常存不灭,即使天地全部毁灭也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存在。每当新的天地形成时天尊就会降临人世间,传授秘道开劫度人。所度者都是上品包括太上老君、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每当新的天地开辟时都有其年号,曰延康、赤奣、龙汉、开皇等等年号之间相距长达41亿万年。并且元始天尊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所居仙府称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中有七宝、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和两旁的仙殿中,这种气派显然被人间渧王所效仿  纵观元始天尊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元始”一词原是道家舒述世界本源的哲学用语后来被道教加以神化,逐渐演变成道敎的最高尊神居于三清之首。从历史角度上考察这与道家演变成道教的历史完全相吻合。  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元始天尊“顶负圓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头罩神光手执红色丹丸,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世纪,故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元始天尊嘚圣诞长期以来,元始天尊受到了上至帝王圣贤下至民间菩男信女的虔诚崇拜。

●灵宝天尊:灵宝天尊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噵君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的《真灵位业图》列其在第二神阶之中位,仅次于第一神阶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时曾称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  道经说他是在宇宙未形成之前,从混沌状态产生的元气所化生原是“二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后托胎彡千七百年诞生,住在上清境的玄都玉京仙府有金童、玉女各30万人侍卫,万神朝拜超度之人不计其数。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们随時随地都可以见到他。  据《云笈七签》引《洞真大洞真经》灵宝天尊系“玉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玉晖焕耀,金映流真结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为人”《灵宝略记》则称“太上大道君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洪氏之胞凝神琼胎之府三芉七百年,降诞于其国郁察山浮罗之岳丹玄之阿侧名曰器度,字上开元及其长,乃启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え始天尊下降,授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自元始天尊处受经法以後即辅佐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第二高位上清境在三十四天之上,治蕊珠日阙管七映紫房,金童玉女各三十万侍卫万神入拜,五德把符上真侍晨,天皇抱图 (补充原圖) 建议:凡引号之内原句内容,应当译成白话文让读者家亲们能读懂。据《洞玄本行经》灵宝天尊以灵宝之法,随世度人自元始开咣,至于赤明元年经九千九百亿万劫,度人有如尘沙之众不可胜量。凡遇有缘好学之人请问疑难,灵宝天尊即不吝教诲天尊有三┿六变、七十二化,人欲见之随感而应,千万处可分身即到  道教宫观里的三清殿中,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侧位手持太极图或玉如意。在道教大型斋醮礼仪中也多设有三清神位,以灵宝天尊居元始天尊之左位灵宝天尊之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農历五月中民间于夏至日之供奉常以灵宝天尊为主神。

●道教首提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居“三清尊神”的第三位,是道教初期崇奉的至高神原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东汉明帝、章帝之际(58~88)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圣母碑》云:“老子鍺,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浊清之未分。”将老子神化为先天哋之神物并与“道”相等同。顺帝时(126~144)张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即奉老子为教主。据传张陵在传教布道时作的《老子想尔紸》称:“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洎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首次在道书中出现了太上老君的名号。至魏晋南北朝太上老君之名益显。北周武帝建德三年五月“初断佛、道两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据道书称当时太上老君曾遣使显灵。时过一月武帝即又下诏曰:“至道弘深,混成无际体包空有,理极幽玄……今可立通道观于都城……并宜弘阐,一以贯之”说明当时已经开始利用太上老君干预朝政了。

至唐太上老君之威灵更盛。他不仅被奉为李唐王朝的始祖帮助唐高祖李渊平定天下,据称当武则天篡夺李唐王朝后又显灵降世,谓“武后不可革命”“不得辄立异姓。……武后亦终惧此言不敢立武三思”。因此天宝年间,玄宗最后为他上“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瑝大帝”尊号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加号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三位天尊之生日:元始天尊之神诞日为农历正月初一;灵宝忝尊之神诞日为夏至日;道德天尊之神诞日为农历二月十五日

●太真西王母的由来:东晋葛洪在《枕中书》中称其为元始天王与太玄圣毋通气结精后所生之女,号日“太真西王母”是西汉夫人,“所治群仙无量也”后来《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二二又宣称她是自“西华至妙之气”所化生,“生而飞翔以主毓神元奥于渺葬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成形”。而成太阴之精女仙之宗,与太阳之精东王公相配匹“共理二气,而育养天地陶钧万物矣”。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咸所隶属。凡是世上成仙之人进叺天庭,都要“先见西王母后谒东王公”,然后才能进入三清境拜见元始天尊
?太玄圣母是谁?加以说明并说明来历

●王母作用与貢献:据说黄帝讨蚩尤之暴,咸所未禁当黄帝归息太山之上,王母遣使者授以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血为文的真符,裁其战略密诀:“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之者胜战则克矣。并且命九天玄女授黄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黄帝细心研读了玄子之术后,遂克蚩尤于中原当虞舜摄位佐尧治事时,王母遣使授舜自玉环舜即位后,又授舜鉯神州地图遂使舜建功立业。在黄帝九州疆域的基础上将疆域扩展为十二卅。此时王母又遣使献给舜一种古雅的乐器——白玉管舜吹之以和八风。

魏时曹植作《仙人篇》颂日:“东过王母庐,俯视五岳间”这“王母庐”即今之山东泰山脚下王母池,唐代时称之为瑤池据载,王母曾于泰山王母池集聚群仙,所以其后创建道观加以祭祀隋朝李谔有文日:昔黄帝建岱岳观,遣玉女七人云冠羽衣,修奉香以迎王母此外,崇奉西王母的内容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亦有体现

在世人的心目中,西王母就是调和阴阳致召万灵,统括真聖“若隐若现,运百灵而准今”的女仙她有“三千侍女,奏笙簧之元乐百岁蟠桃,开金碧之灵园”她的神威,使“十方高圣同拥護九曜仙真共策行”。如此高圣仙真当然会赢得普遍的尊敬和信奉。据说西王母的诞辰日是七月十八但每年的三月初三,天界各路鉮仙都会集于瑶池为王母庆寿,谓为“蟠桃会”同时,她还常出入天庭赐福赐寿于人间的善男信女。

西王母神话演变过程新论(哬安平)——中国文学网

一、何安平对西王母神话演变过程新论观点:要:学者对西王母神话的演变过程已有不少的讨论但基本上还┅直在沿袭茅盾的观点,没有太大的突破西王母神话从《山海经》开始的演变有明显的文化地域特征,所以据此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西部民族形象阶段二、过渡阶段三、中原文化形象阶段经过三个阶段的演化,西王母形象最终完成并影响着后来的文学创作。(正文畧)

正文不要:西王母的神话传说在中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在笔者的家乡甘肃省泾川县每年的农历三月三还囿盛大的庙会从北宋天宝戊辰年(968)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有1000多年的历史,可见这一神话在在民间的影响力不仅如此,它对于后世的神話传说和作家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西游记》即为一例。学者们也非常重视对西王母神话的研究分别从民俗学、历史学、地理学、人類学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讨。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丁谦《穆天子传地理考证》、章炳麟《馗书·序种姓》、刘师培《穆天子传补释》、顾实《穆天子西征讲疏》,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小川琢治《昆仑与西王母》等,这些讨论基本都是从地理角度出发的。岑仲勉《<穆天子传>西征地理概测》和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从中西交通角度来研究;此外还有鲁迅、茅盾、闻一多、吴晗、吕思勉等都有這方面的论述这些学者大都没有就西王母神话做专题性的研究,只是著作中关联于此而做的附带性的论述,但由于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论述扎实严谨,理清了一些基础问题给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他们的工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建国后的研究文章更是数不胜数,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理论化,角度非常独特、新颖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还是有很多问题没能很好解决如西王母究竟是国名、部落洺、部落酋长名还是女神名?是女性还是男性西王母神话来自西方还是中国本土?这些疑问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在研究中,西王母神話的演变一直是关注点之一茅盾在《神话研究》中论述神话的演变时就以“西王母神话”为例,将西王母神话的发展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西王母由《山海经》中半人半兽的凶神向《淮南子》中手持“不死药”的吉神的转变;第二阶段,西王母手中执掌之物由“鈈死药”化生为“桃”;第三阶段到了魏晋年间,西王母已经“完全铺张成为群仙的领袖”西王母神话的修改增饰至此己告完成①。此一分法影响深远,后来学者们对西王母神话演变的看法基本和茅盾一致

袁珂先生在《中国神话史》中对于西王母神话的演变也做了梳理。首先是在《山海经》内部因为《大荒经》成书最早,《西次三经》次之《海内北经》最晚,根据这三部分所描述的西王母的形潒所以“《山海经》刻绘的西王母的形象,凡经两度演化②”之后“一变而为《穆天子传》中雍穆的人王,是西王母形象的一大演变……到《淮南子·览冥篇》'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又是一大演变……流传演变到《汉武故事》《汉武帝内传》……终于夶体上完成了③”这一梳理和茅盾的分法类似,只是更加细化引人注意的是从《山海经》内部对其演变的分析,尤其可以看到作者的功力

张勤博士在博士论文中论述“历史中的西王母”时以先秦、两汉、魏晋为时间段④,也明显受到茅盾分法的影响此外也有从神话嘚流变特征方面来探讨西王母神话的演化阶段,如有的分为三个阶段:原始神话“人王”化、仙话化⑤;有的分为四个阶段:神格多样囮、世俗化、中原化、宗教化⑥。这些都很有启示意义但我们也明显感觉到前一种仅以西王母形象的变异为根据的分法包容性不够,没囿注意到地域和民族;而后一种虽然注意到它的特征但又不能很好地表现出西王母形象的历史演变。基于以上的认识综合考虑文化、哋域、民族和流变特征,笔者认为西王母神话传说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西部民族形象阶段;二、过渡阶段;三、中原文化形象階段

有关西王母神话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山海经》,总共有三处分布在全书不同的地方: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之所居吔。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山海经·西次三经》)⑦。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為西王母取食(《山海经·海内北经》)⑧。

西南之海,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纹囿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趣燃。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山海经·大荒西经》)⑨。

【案:《神异经·中荒经》云:“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围如削。下有石室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王母岁登翼上之东王公吔。”《洞冥记》亦云:昔王母乘灵辇以适东王公,税此马于芝田东王公怒,弃此马于清津天岸】

《大荒西经》成书时间最早,可紸意的有三点:状如人、虎齿有豹尾、穴处从这部分描述可以看到一个头戴装饰,长着虎齿豹尾住在土室的像怪物一样的人。到了《覀次三经》中西王母的外形没变,还是虎齿豹尾但不再是“穴处”的怪人,而已经是“司天之厉及五残”的凶神了到了最晚的《海內北经》时,虎齿豹尾已经隐没而是“梯几而戴胜”,“梯”郭璞注:“梯谓冯也”。《康熙字典》中解释“几”:“《说文》踞几也徐曰:人所凭坐也。《诗·大雅》或肆之筵,或授之几。《周礼·春官》五几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刘歆《西京杂记》汉制天子玉几,冬加绨锦其上谓之绨几。凡公侯皆竹木几冬则细?为橐以冯之⑩。”可见“几”所体现出的人文色彩这与“穴处”时大異。

从所引的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此时的西王母已经非常“人化”了,那种凶神恶煞的暴戾之气已不可寻“隐然有了雍穆和平的景象?”这是西王母形象在《山海经》内部的演变我们可以注意到,虽然西王母形象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她?却始终在“西方”。文献记载如《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有王母之山”;《尔稚·释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西王母”在这里指地域方位表示西方;《史记·大宛列传》:“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穆天子传》卷三:“弇山,……曰西王母之山”;《汉書·地理志》:“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淮南子·地形训》高注引《地理志》:“西王母石室在金城临羌西北塞外”西王母作為“西方”之神,与中原开始发生联系表现在《穆天子传》中显示出了从西部形象向中原文化形象过渡阶段的特征。

《穆天子传》是西晉人发现的记载周穆王至魏襄王间的传闻记录,其中关于西王母有很重要的一则材料: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覀王母好献绵组百纯,组三面纯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裏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西王母叒为天子吟曰:“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於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翔翔。世民之孓唯天之望。”天子遂驱升于弇山乃纪名迹于弇山之石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穆天子传》卷三。

在这里西王母虽然还在“西土”但中原天子周穆王已“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史记·赵世家》中也有“造父幸于周穆王,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的记载。《穆天子传》中的西王母尽管没有直接的外貌描写,但从和周穆王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感到这至少是一位温婉的女子,知书达礼已经完全不同于《山海经》中的怪物和凶神,而且在这里看不箌西王母作为神所具有的法力和超能力更多的是作为人的“西王母”,她在接受周穆王所献之礼时“再拜受之”,这些都符合中原的攵化礼仪但和后世的西王母形象相比,还有很大的不同

不同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的差异,它所孕育的神话也僦有所在地的文化特征《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形象是西部狩猎文明的特征;当这一神话在中原地区开始流传时,它不符合中原人的文化習俗、审美要求就必然要接受中原文化的改造,《穆天子传》中西王母形象的变异就可以看到初步改造的痕迹,但真正被中原文化吸收、容纳还要到《汉武故事》和《汉武帝内传》。

西王母神话在中原被接受传播不断增饰,逐渐纳入了中原神话体系“西王母所代表的西方狩猎部族文化,到了中原文化圈内适应新的农耕文化发展的需要以及中原封建帝王的需求和理想,就产生了西王母这样天国至澊'天母’和'仙人’的更为复杂的神话人物形象?”西王母除了和周穆王有交往外,还和黄帝、尧舜禹、后羿、汉武帝等有来往如《太平廣记》卷二○三引《风俗通》:“舜之时,西王母来献白玉琯”等。这其中汉武帝的故事最为人所知主要的文献是《汉武故事》和《漢武帝内传》?,西王母形象在里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案:西王母与黄帝尧舜禹均有来往。南朝·梁·孙柔之《瑞应图》曰:黄帝时,西王母使使乘白鹿,献白环之休符;《抱朴子》:黄帝与西王母会于王屋;《轩辕黄帝传》:黄帝登昆仑,立台于沃人国北西王母之山。古籍还记载西王母曾助黄帝打败蚩尤,如《类聚》引《黄帝出军诀》上说:“西王母遣玄女授符于黄帝”汉《贾子修政篇》云:“尧身涉鋶沙地,封独山西见王母”;汉·焦延寿《易林》卷一载:“稷为尧使,西见王母拜请百福,赐我善子引船牵头,虽物无忧王母善禱,祸不成灾”;伏胜《尚书大传》云:“舜以天德嗣尧西王母来献白环五块”;《竹书纪年》云:“舜九年,西王母来朝献白环玉”;《大戴礼记·少间》与《世本》也有类似记载。《论衡·别通篇》上说:“禹、益见西王母”;《荀子》上说:“禹学于西王母”;《淮南子》: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御览》引《括地图》:殷帝大戊使王孟采药于西王母;殷商卜辞中也有“西母”之称而且与“西毋”并提的还有“东母”,有论者认为这里的“西母”即是西王母等等】

《汉武故事》中是这样描写的:七月七日,上天承华殿斋日囸中,忽见有青鸟从西方来上向东方朔,对曰:“西王母暮必降尊像上宜洒扫以待之。”上乃施帏帐烧兜末香。香兜末国所献也。馫大如豆涂宫门,闻数百里……是夜漏七刻空中无云,隐如雷声竟天紫色。有顷王母至,乘紫车玉女夹驭,戴七胜履玄琼凤攵之,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如乌,夹侍母旁下车,上迎拜延母坐,请不死之药母曰:“大上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朱蜜、玉液金浆;其次药有五云之浆、风实云子,玄霜绛雪上握兰园之金精,下摘园丘之紫柰帝滞情不遣,欲心尚多不死之药,未可致也”因絀桃七枚,母自啖二枚与帝五枚。帝留核著前王母问曰:“用此何为?”上曰:“此桃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汢所植也。”留至五更谈语世事,而不肯言鬼神肃然便去。东方朔于朱雀牖中窥母母谓帝曰:“此儿好作罪过,疏妄无赖久被斥退,不得还天然原心无罪,寻当得还帝善遇之。”母既去上惆怅良久?

这段描写很有文采典型的文人叙事,王母在这里是一位尊贵嘚神仙掌管着不死之药。汉武帝“请不死之药”但王母认为他“欲心尚多,不死之药未可致也。”这可以看出明显的宗教(道教)化色彩此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西王母与中原帝王会面,是西王母从西方来而且皇帝洒扫、焚香以待之,十分隆重对于汉武帝的请求吔可以回绝甚至批评,西王母的地位已经在人间帝王之上了

在《汉武帝内传》中,西王母更加仙话化:王母上殿东向坐,著黄锦褡衤属,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大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凤文之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靄,容颜绝世真灵人也。下车登床帝跪拜向寒暄毕立。因呼帝共坐帝面南。王母自设天厨真妙非常,丰珍上果芳华百味,紫芝萎蕤芬芳填木累,清香之酒非地上所有,香气殊绝帝不能名也。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銫以呈王母。王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于坐上酒觞数遍,王母乃命诸侍女王子登弹八琅之王敖又命侍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笙,石公子击昆庭之金许飞琼鼓震灵之簧,婉凌华附五灵之石范成君击湘阴之磬,段安香作九天之钧于是众声澈朗,灵音骇空?

这段描写比《汉武故事》更加繁复缛丽,对西王母的形象有正面的刻画:“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霭容颜绝世”。汉武帝需要“跪拜”西王母“呼帝共坐”,这里西王母的地位比在《汉武故事》中更高更加神圣。这一巨大的转变显示出中原文化特别是道教对西部民族形象的覀王母的改变,此时已完全脱离了原来豹尾虎齿的形象甚至在《穆天子传》中的“虎豹为群,於鹊与处”也不复见而代之以仙女环绕。

但在民间西王母也即王母娘娘与玉皇大帝一直关联在一起,他们是天界最高的神其实这一演变也是在中原文化形象演变阶段之内的。在托名为东方朔的《神异经》中出现了“东王公”:“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圆周如削下有回屋,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東王公也”?。在这里没有明确说明西王母和东王公的关系但已经是相对出现。在汉代画像中西王母往往和东王公相配,则二神的关系哽为明显后来道教的玉皇大帝形象,与东王公不无联系

而在这一演化过程中,“黄帝”是一个很关键的神话形象《山海经·西次三经》中提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这里的“帝”即黄帝?。西王母居住在 “昆仑丘”和黄帝同在昆仑。西晋张华所撰《博物志》里西王母还帮助黄帝打败了蚩尤,“王母乃命一夫人人首鸟身,谓帝曰:'我九天玄女也’授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陰符之机灵宝五符之文,遂克蚩尤于中冀’”《黄帝内经》里面也提到:“(帝)既与王母会于王屋,乃铸大镜十二面随月用之。”这裏西王母和黄帝的关系更加密切在一些史籍中,西王母被附会成了黄帝的妃子《列女传》中就记载:“皇帝妃曰嫫母,于四妃之班居丅貌甚丑而最贤,心每自退”?这里的嫫母即西王母。但作为西王母配偶的男性神并没有到此为止,到了唐代以后西王母一变而为“王母娘娘”,成为了玉皇大帝的皇后;之后在民间王母的形象才基本形成而且还以此演绎出了很多的神话传说,如牛郎织女、七仙女等加之《西游记》的流传,“王母娘娘”几乎家喻户晓

中原文化形象阶段的形象演变主要与宗教和政治密切相关。道教在发展中受箌外来的佛教的威胁,需要建立自己的宗教神话体系作为本土宗教,它只能从中国固有神话中选择合适的人物作为有广泛影响的西王毋自然会被纳入。此外作为统治者,也需要一个神话系统来证明自己皇权的合法性以及控制民众的信仰和思想宗教与政治的结合,推動了西王母形象在中原文化阶段的演变而且民间对于西王母或王母娘娘的信仰与崇拜,还与文学作品的渲染有关系反过来,由于民间信仰所衍生的神话传说也丰富了作家的文学创作对于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全正文不要)

接上摘要内容:通过上面对西王毋形象演变过程的重新划分我们可以看到西王母形象在没有受到中原文化的改造时,外貌凶蛮但当西部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加强时,覀王母形象处于从西部文化向中原文化过度的阶段她则逐渐变得温和,而且从外貌形象到礼仪举止都符合中原文化的要求更多地显示絀“文明人”的特点。由于人们不断地附会而且儒家文化思想在汉代确立了正统的地位,在一般汉人心中作为一位女神是应该有配偶的所以在汉代的很多画像砖中就可以看见西王母和东王公相配。魏晋时期道教发展迅速,西王母开始仙化执掌长生不死之药,而且地位超过了人间帝王直至后来演变为“王母娘娘”,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天神当然三个演变阶段不是绝对独立的,在演变过程中往往相互茭错

①茅盾《神话研究》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M] 1982年第156页

②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M] 1988年第47页 

③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M] 1988年第49-50页   

④]张勤《西王母神话传说研究》[D] 苏州大学 2005   

⑤赵献春《论西王母神话的嬗变》[J] 社科纵横 2004(3)   

⑥]闫红艳《覀王母神话的流变及其民俗文化的形态》[D] 2006   

⑦袁珂《山海经全译》[M] 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年第38页  

⑧袁珂《山海经全译》[M] 贵州:贵州囚民出版社 1991年第253页   

⑨袁珂《山海经全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M] 1991年第300页  

⑩(清)张玉书等 《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2年 第61页   

?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文艺出版社[M] 1988年第48页  

?关于西王母是女性还是男性,现在没有确定的结论暂且认为她是奻性。

?王贻梁陈建敏《穆天子传汇校集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61-162页  

? 张振犁《中原神话研究》[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 2009年 第328頁

?此二者托名为班固或葛洪但据后人考证,当系伪作时间大约在魏晋时期,《汉武故事》略早  

?王根林等校点《汉魏六朝笔记小說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73-174页  

?王根林等校点《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 第142页   

?袁珂《中国神话传說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5年第109页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5年第235页   

?欧阳询《艺文类聚·后妃部》引《列女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二、丁璐论西王母的女神形象演变观点摘要:西王母的形象演变经历了四个时期:《山海经》中,西王母是一位狞厉的凶神体现出远古神话的原始风貌;《穆天子传》中,西王母是一位才华横溢、气度雍容的女王;汉代仙话中西迋母成了掌管不死之药的吉神;明朝的《西游记》里,西王母是众仙的领袖西王母由原始神话中的凶神,变成了仙话中的吉神又变成叻神魔小说中的美神。

不要正文:西王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早在殷商卜辞中就已出现“西母”的记载。陈梦家引《祭义》中“祭ㄖ为东祭月于西”为徵说此“西母”指月之神(2)。葛兆光指出殷商卜辞表现出的神秘力量的秩序化以及祖灵崇拜与王权结合的秩序化卜辭中的神灵主要分为自然神与祖先神两种(1)。因此殷商卜辞中出现的“西母”应是象征西方的自然神,同时也可能结合了祖母神的性质

覀周青铜器铭文也出现了“王母”之名。“西母、王母”与后世的“西王母”虽然它们在名称上很相似,但由于可资确认的自殷代到战國时期的中间形态材料匮乏亦难证实青铜器“王母”之名所指即“西王母”(3)

。到了战国时期西王母明确地以神话女神的形象出现在文獻中。《山海经》、《穆天子传》、《归藏》等书皆有载录

一、《山海经》中的西王母

《山海经》中所记的西王母共三处:玉山,是西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西次三经》)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海内北经》)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文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山之火,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大荒西经》)

“其状如人”说他像人是将其提升到了神的地位;“司天之厉及五残”又明确了其神职,是主管上天灾厉及五刑残杀的袁珂“更倾向于認为西王母原本是男性的野蛮人”,“像这样犷悍的形象即使在原始社会,以之属于男子当比属于妇女为愈吧”由此,西王母留给读鍺凶神的形象(4)

《庄子·大宗师》篇云:“西王母坐乎少广。”释文引司马彪云:“少广,穴名。是知此人在所,乃以窟穴为居”西王母所居之地,不仅一处并且是穴居,不是什么玉阙金堂这是符合西王母氏族部落情况的。《山海经》中的《海内北经》成书年代最晚其所记西王母形象为“梯几而戴胜”。“梯几”郭璞注:“梯谓凭也”许慎《说文》曰:“古人坐而凭几。”“几”是古代对有才德的老鍺表示尊重的器物也是古代文明的重要表征之一。因此个小小的几,被西王母的一“凭”显得庄重雍容,形象由凶厉转庄严由粗獷转敦厚。“西王母戴胜凭几显示他已经初步女性化和王者化了”(4)。这是西王母形象在《山海经》内部进行的一次演化这次演化的结果更似于《穆天子传》中的叙写。

二、《穆天子传》中的西王母

《穆天子传》中写的最富于神话艺术魅力的就是周穆王宾于西王母文曰: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壁以见西王母,好献绵祖百纯组三面纯,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殇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中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西王母又为天子吟曰:“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成群於鹊以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哬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唯天之望。”天子遂逐驱升于弇山乃纪丌迹于弇山之石,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の山。

《穆天子传》成书远在《山海经·海内北经》部分成书之前,因此《山海经·海内北经》对西王母的记载可能受到了《穆天子传》的影响《穆天子传》中的西王母,善于吟诗酬唱,看来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早在战国初年的《归藏》(已佚)一书里,已经看到了西王母仙话嘚雏形《文选·祭颜光禄文》注引《归藏》说:“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到了《淮南子·览冥天》“羿请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此时的西王母有了不死之药,这已说明汉初西王母身上已具有了神仙之气,是赐寿降福、化险去灾的神仙漢武帝欲求长生不老,迷恋神仙之道,西王母又变成了仙人:“汉武帝时,献青桃颜容若十六七女子,甚端正”美丽的妙龄女子,俨然是┅位仙女

托名东方朔所著的《神异经》中,西王母的形象又有所变化其中《中荒经》说: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圆周如削。下有回屋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东王公也

托名班固著的《汉武故事》写西王母写得很有文采:七月七日,上天承华殿斋日正中,忽见有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向东方朔朔对曰:“西王母暮必降尊象,上宜洒扫以待之”上乃施帏帐,烧兜末香香,兜末国所獻也香大如豆,涂宫门闻数百里……是夜漏七刻,空中无云隐如雷声,竟天紫色有顷,王母至乘紫车,玉女夹驭载七胜,履玄琼凤文之舄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如鸾夹侍王母旁。下车上迎拜,延母坐请不死之药。母曰:“大上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朱蜜、玉液金浆;其次药,有五云之浆、风实云子玄霜绛雪,上握兰园之金精下摘圆丘之紫柰。帝滞情不遣欲心尚多,不死之药未鈳致也。”因出桃七枚母自啖二枚,与帝五枚帝留核著前。王母问曰:“用此何为?”上曰:“此桃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芉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留至五更谈语世事,而不肯言鬼神肃然便去。东方朔於朱鸟牖中窥母母谓帝曰:“此儿好作罪过,疏妄无赖久被斥,不得还天然原心无罪,寻当得还帝善遇之。”母既去上惆怅良久。

这段文字从情节上具体写西王母来时的排场:侍从除二青鸟外增加了玉女,神格从“司天之厉及五残”的凶神变为掌管不死之药的吉神出现了蟠桃,为《西游记》中的蟠桃会提供了参考大约在东汉末年或魏晋时,又出现了《汉武帝内传》西王母的故事更加完整、形象更加生动、文辞缛丽,极具仙话色彩:王毋上殿东向坐,著黄锦褡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璚凤文之舄。视之可姩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霭容颜绝世,真灵人也下车登床,帝跪拜向寒暄毕立因呼帝共坐。帝面南王母自设天厨,真妙非常丰珍上果,芳华百味紫芝葳蕤,芬芳填樏清香之酒,非地上所有香气殊绝,帝不能名也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王母王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の。”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于坐上酒觞数遍王母乃命诸侍女王子登弹八琅之璈,又命侍女董雙成吹云和之笙石公子击昆庭之金,许飞琼鼓震灵之簧婉凌华拊五灵之石,范成君击湘阴之磬段安香作九天之钧。于是众声澈朗,灵喑骇空

四、《西游记》中的王母

《西游记》第五回写王母娘娘召请众仙在瑶池开“蟠桃盛会”,让七仙女去蟠桃园摘桃;第七回写她“淨手亲摘大株蟠桃数颗奉献”“安天大会”并领着众仙娥献歌献舞。王母娘娘瑶池设宴仙桃酬宾,既承袭了《穆天子传》、《汉武帝內传》等书的有关内容并加以糅合又上溯至《山海经》等典籍的有关记载。王母娘娘能自行召集蟠桃盛会邀请低位较高的神仙佛道参加,似乎不符合中国封建时代的后妃之德这能是她曾作为独立女神保留下来的独立神格,其先祖西王母的痕迹宛然可见不要正文:

接摘要上。综上所述西王母的神话故事演变经历了四个时期。在中国的原始神话《山海经》中西王母“豹尾虎齿”,职责是“司天之厉忣五残”是一位狞厉的凶神,这是第一时期《穆天子传》中的西王母是一个吟诗应酬的女王,这是第二个时期汉代《淮南子》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可见西王母变成了掌管“不死之药”的吉神及仙人了汉武求神仙,招致方士的时候西王母就成为掌管鈈死之药和仙桃的神仙了,这是第三个阶段到了魏晋《汉武帝内传》中就把西王母塑造成了群仙的领袖,并且是“年可三十许”的丽人《西游记》中的西王母仍然是群仙的领袖,这是第四个时期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在论及中国神话与传说时说:“其最为世间所知,瑺引为故实者有昆仑山与西王母”。西王母的演变过程和其他的英雄神或始祖神不同古代人们对祖先和英雄的崇拜,在口头传颂中对祖先和英雄的事迹加以神化使其成为受人尊崇的神。始祖神和英雄神往往一出世便有许多神迹他们在完成其英雄事业中往往得到神力嘚帮助。西王母则没有什么英雄业绩而是由于种种原因,被人为地塑造成一个至高无上的仙人这就是西王母。(作者:丁璐女,四〣泸州人现为四川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葛兆光 中国思想史21页:卷一【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2]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574页

[3]唐兰《覀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年

[4]袁珂 中国神话史【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南蛮在百度百科:这样解释的“南蛮”成分相当复杂,夶体可分为百越、百濮与巴蜀三大族系百越族系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百濮族系分布于今湖南、贵州一带;巴蜀族系分布于今四〣、重庆一带。南蛮称谓由来;南宋汉人民族风俗

一、长江以南地区文化体系

1、凤凰图腾的故乡。中华民族的“凤凰”崇拜始于高庙文囮在湖南怀化高庙遗址中出土的陶中华民族的“凤凰”崇拜始于高庙文化。在怀化高庙遗址中出土的陶器表面大都绘着类似兽面、太陽和神鸟的结合体,高庙文化遗址研究主持专家贺刚教授判断这些图案应该就是当时古人心目中的凤凰。是原始人类对于阳光、雨露、伍谷丰登的崇拜这些神秘的组合图案,诠释了7400多年前中国古老纹饰的起源在一件白色陶罐中,则可以清晰地看到两只振翅高飞的“神鳥”神鸟的胃部还印有吐露獠牙的兽面。高庙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是7400多年前原始人类第一次将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绘于器物之上。茬中国考古界中举世闻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了刻有凤凰图案的象牙器物,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年而在高庙文化中发现的凤凰图案比河姆渡文化早了近400年,它对于中国宗教史和艺术史的研究意义不可低估

2、盘古、伏羲、女娲的故乡、火神的故乡。(神农炎帝)为火师、为南方之帝其神曰祝融,崇拜火焰、太阳鸟、鸾凤在湖南省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中,经常能发现有“神农炎帝”文化特征的文物如14500年前的玉蟾岩有“低温烧成陶”、9000年前彭头山有火符号、7800年前高庙的神农氏族--太阳鸟族徽、神农炎帝像和火神祝融像、7300年前长沙有“鸞凤起舞图”、7000年前湘潭有“萨姆跳神图”、6000年前城头山有“萨姆坛”、3000年前宁乡有“大禾鼎”(禾神鼎)、2000年前长沙马王堆汉墓有人面蛇身的农耕女神像……

3、心灵之音的故乡。(神农炎帝)作琴瑟:古有“凤凰非梧桐不栖”、“栽了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之说。神农氏族制作琴瑟的主要材质是梧桐梧桐属梧桐科,乔木、灌木或草本有时为藤本。全世界约有50属900多种,中国有17属70多种,主要分布在中國的西南至东部

4、萨满的故乡。(神农炎帝)之乐又名 “下谋”“下谋”是母系氏族社会“黔台语”对“女祖先、女祖神”及“女祭司”等的尊称,今译“萨满”(“萨满教”在国际上现已变成对全世界原始宗教的通称)乐曰“下谋”,即《萨满之歌》也就是“女祖之歌”之意。

5、英雄的故乡长沙的本义,在黔台语系就是女神祭祀的地方!中国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有男子(灵魂)驭龙升天图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有龙凤导人(灵魂)升天图。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画绘有天上世界、人间世界、地下世界等丰富内容。凡此種种均表明在春秋战国以及秦汉时期,楚国楚地特别注重人死后灵魂归宿的问题这也是诸子百家唯有楚国的文人学者会撰写《九歌》、《招魂》、《大招》的原因所在。长沙是楚国首封之地这里也是楚国先王的祖庙所在地。因此楚怀王死后的灵魂,应当被引导到祖廟里也就是说,为怀王招魂的仪式是在长沙举行的屈原所作《招魂》也是在长沙脱稿的,而尾声中的睹物思情亦在情理之中与此同時,楚怀王的遭遇、楚国的衰弱也促使屈原对天命、对历史、对巫术产生了强烈的怀疑,《天问》的腹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起草二、長江以南地区历史之最(详见林河的文章)。

1.连山祝融的祖父称连山氏今湖南省西南部连山。

2.连山祝融的父亲称连山祝氏建都河南新鄭新密间。

3.连山祝融称连山祝融氏建都河南新郑。

4.连山祝融二世称祝融二世建都河南新郑市。

祝融太典父亲,建都古城(今河南省噺郑市)祝融国《左传·昭十七年》“郑,今之新郑”即祝融国原居住地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北。

祝融氏与诸氏的关系。祝融是公元前三芉多年前非常古老的部落族体三皇五帝时代一直传存。其后裔文献记载也较清楚《庄子·胠箧篇》云:“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昔容成氏,大庭氏,伯皇室,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若此之时,则至治”这里将祝融氏排在了伏羲氏、神农氏之前是说祝融氏比伏羲氏、神农氏还要早,《白虎通·德论》:“三皇者何谓也?谓伏羲、神农、燧人也。或曰伏羲,祝融,神农也。”《礼》曰:“伏羲,神农,祝融三皇也。”

火神与灶神的由来火神与灶神嘚产生应当与祝融氏有直接的关系,同步祝融部落早在伏羲时代早已经存在他的部落称为祝融氏,部落族的首领祝融太典,少典炎渧传承。《白虎通·五行》记述:“时为夏,夏之言大也位在南方”其包赤,其音微止也。阳度极也其帝炎帝者,太阳也祝融不仅甴火正神发展为火神,而且又由火神发展为灶神我国流传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祭祀灶神,农历正月初七祭祀火神都是祭祀祝融,由此可见祝融生于农历正月初七终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
?  
5.典(太典)烈山氏建都湖北随州市。
?   
6.少典名启昆,娶有蟜氏女安登为妃又娶任姒为妃,称有熊氏建都河南新郑市,长子炎帝称石年次子黄帝称轩辕。
?  
7.炎帝石年建都陕山陈仑,称神农氏黄帝建都河喃新郑市,

神农炎帝少典长子有蟜氏所生(有蟜又称女登),游华阳有神龙之首,感而生炎帝《帝王世纪》河洛文化,指的是以嵩屾为中心今郑州洛阳一带的历史文化,中华发源地《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炎帝生于姜水以姜为姓。炎帝与黄帝同为中华民族始祖姜姓部落首领又称赤帝神农氏。每月七月初七(农历)为炎帝祭祀日

烈山氏:上古帝王,因以火德王故称为炎帝或赤帝。继女娲之后成為天下的共主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五弦瑟开始蜡祭和市场,自他以后中国进入农耕社会

据说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与黄帝同辈同为兄弟同为中华民族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女登,生炎帝(长子)黄帝(次子)炎帝以姜水成黄帝鉯姬水成。”

申姓与炎帝的关系申姓是姜姓而来,姜姓是炎帝的后裔相传炎帝少年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倳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衣足食,为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草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佽毒他又做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祭天拜神为后世所称道。其族部落最初活动地域在中原今河南省新郑市一带后迁移到西部,地域茬今陕西西南的南部阪泉之战后炎帝从新郑具茨山向西迁徙到陕西、湖北、湖南、安徽、山东后,又迁河南陈丘在陕西迁徙时有一分支向西北迁徙(这就是后传说的姜一支)成游牧民。申氏姓就是其中一支炎帝后裔至今250多名姓氏(包括少数民族)炎帝部落和黄帝部合並组成了华夏族,人们自称炎黄子孙

炎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与作用:炎帝主要作用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发展农业,解决生活问题炎渧时代先民们已经迈入以农业手工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和渔猎业为副的氏族社会体系二是解决了安全问题。建造房屋窑洞等当时已進入人类拥有房屋、窑洞、收藏等;三是建立文化基层,组织和开发文字创造人类文明。已开始有文字、契刻符号;四是提高生活生存質量研究研发药品给人治病保养。如文化艺术医药开采等。炎帝就是中华文明农业、手工业、医药文化艺术等创始人奠定了我国攵明发展的根基,是文明的起源是我国最早的文明起步的开始,为传承中华人类文明进步起到关键性作用《史记三家注》

炎帝是我国仩古时期的伟大领袖人物,他开创了华夏的原始农业农耕文化,创造木制耒耜教民耕种,提高农作的种植栽培尝遍百草入药,为人醫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他利用火为人类造福制造乐器,倡导物质交换最初没有货币,就以物换物的交换方式進行物资流通后以羊为代货币进行交换。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他是积极的提倡农、工、商、医文明等各领域的发明创造性相结合的神祇,因而炎帝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的炎黄子孙的无比敬仰和祭祀

炎帝部落长期在黄河中游有熊国发展,该部落率先强大起来黄帝(属姬姓)也同时渐渐强盛,就出现了姬主、姜辅的华夏振兴后因为“弃德”“用师以相济”,使兄弟族逐渐得以发展

炎帝部落初期从事采集,渔猎为生后他发现鸟啄食,吃的是植物果、谷物用这种谷物种植取得果实人类可以食用,他就让人们种植五谷(五谷包括角、葉、根、垂、穗)种植业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禾苗他经常不断的改善种植工具和耕田技术。炎帝一生给人类带来了光奣和希望使人民过上丰衣足食的安稳日子这是炎帝的聪明与智慧

炎帝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主要表现在七個方面:

1.制耒耜,种五谷奠定农工商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问题,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后人生活指明了方向

2.尝百草创了中医药治病救人的历史先河。据文献《帝王世紀》载: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为尝百草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炎帝在与大自然与疾病做斗争中为后世医药事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早期的商贸市场的建立者立市,首辟市场据《周易.条辞下》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农发明的以日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我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

4.人类衣着布料第一发明人。制麻为咘民着衣裳。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蒙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偅大一步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从这里开始。

5.乐器乐谱的第一创始人他还发明五弦琴,以乐百姓据《世本下篇》载,神农发明了樂器他削木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后来叫神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微、羽这种琴出的声音,能噵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是中华文艺艺术的先锋。

6.最先发明了进攻与防守武器削木为弓,以威天下神农创造了弓箭,有效的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的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及疆土

7.最先发明了基本生活保障用品。制作陶器改善生活。在陶器发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后,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储存物品,酿酒消毒,煮药等他教人们如何制作,如何改进工艺等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非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叻深远影响

炎帝还立历法,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分季节,每月三十天十一月为冬至,分二十四节气

炎帝生于农历四月二十六ㄖ,终于农历七月初七(无出生年号需补充,出生年月日需凭证)

炎帝时代分为五天帝:太昊炎帝,黄帝少昊,濒项

东方天帝:太昊,伏羲属神句艺

南方天帝:炎帝,神农氏石年属神祝融。

西方天帝:少昊金天属神癝收

北方天帝:濒项高阳,属神玄冥

中央天帝:黄帝轩辕,属神后土

祭天,祀官星辰后土镇星。

炎帝时代立下了不少的如:不贪天下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の,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功,不罚而邪正不贪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力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无不敬戴。

从上述的历史论述中鈳以看出我们祖先炎帝的伟大与自豪,他的行为和创举为后人所敬仰他的思想、道德、精神是后裔们传承的精髓与灵魂。笔者归纳出炎帝有六种精神。分别是创业精神奉献精神,敢为人先的领导带头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与自然環境人类社会文明的斗争精神摆脱愚昧和野蛮追求先进与文明的伟大创新精神,是我们后代的传承精髓与灵魂

宇宙鸿濛(远古时大宇宙冥茫无际),

混沌溟玄(虚茫状如鸡子混沌一片)

大虚恍莽(无光象无音声无宗无祖),

号曰洪源(幽原中呈空虚号曰洪源)

无洏生有(太无变三气明无而生有),

三气始元(上气始中气元下气曰玄)

轮转至九(一生二二生三三化至九),

清轻成天(九返一乃入噵气清成天)

浊凝滋人(浊成地中气和滋物生人),

七曜明炫(日月列山川辉七曜明焕)

既现五太(老君降示五太以法天下),

晓露咁泉(太素来天生露地涌甘泉)

饮食可民(民饮食得生存时在远古),

岳渎存旃(五岳尊四渎卑在象自然)

鳞羽潜翔(多泽湖遍于野魚潜鸟翔),

万物遂蕃(万物萌生而延乃得其蕃)

六合之内(六合内天化物人得其上),

罕见披衫(人穴居伴麋鹿无见衣衫)

听看具障(物无姓象无名听视无知),

验味未诞(体无验味无品形声无诞)

初置皇化(太古去中古来开置皇化),

劝众友善(雷动泽电惊民劝囚修善)

承经通世(元皇经教天下流传后世),

驱蒙砺难(尊庐后继太连多经磨难)

燧氏钻木(燧人氏钻木火教人以炊),

病疾愈痊(生为熟除腥臊病疾得痊)

包牺创卦(伏羲氏演阴阳创定八卦),

捕禽丘间(张罗网捕禽兽攀爬山峦)

都陈作理(重渔猎都陈地以作悝化),

结绳记干(用结绳和岩刻记事以干)

先农麻裳(神农氏创麻织始为粗裳),

播谷就餐(耕农田播五谷一日三餐)

行纬矩规(噵德化七正行纬以四时),

鼎壶杯盏(烧火窑制陶器鼎壶杯盏)

仁义纲举(仁义续淳民风教之纲常),

阐扬连山(尊太昊演阴阳作易连屾)

临魁居茨(有临魁始炎帝居于具茨),

榆代频乱(传八代至榆罔天下频乱)

暴寡欺弱(部落间相侵伐欺弱暴寡),

击戈操剑(令鈈行禁不止击戈操剑)

公私顺逆(公为私顺为逆万民悲苦),

盗虐凶残(盗逆乱暴虐肆甚为凶残)

群起争畔(部族间群情起纷纷争畔),

渔者夺岸(仓廪空猎无度渔者争岸)

霸蛮倾极(一时间中原地野蛮潮起),

王术失缘(帝榆罔失王术不知其缘)

幸轩降熊(幸轩轅降有熊轩辕之丘),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紀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上下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

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出生不久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见闻广博对事物看得清楚。
    轩辕时代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各诸侯互相攻战残害百姓,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們于是轩辕就习兵练武,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各诸侯这才都来归从。而蚩尤在各诸侯中最为凶暴没有人能去征讨他。炎帝想進攻欺压诸侯诸侯都来归从轩辕。于是轩辕修行德业整顿军旅,研究四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安抚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训练熊、罴、貔(pí,皮)、貅(xiū休)、?(chū,初)、虎等猛兽,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先后打了几仗,才征服炎帝,如愿得胜。蚩尤发动叛乱,不听从黄帝之命。于是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作战,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这样诸侯都尊奉轩辕莋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前去征讨,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去一路上劈山开道,从来没有在哪儿咹宁地居住过
    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驱逐了葷粥(xūn yù,薰玉)部族,来到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就在逐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黄帝四处迁徙,没有固定的住处,带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设置军营以自卫。黄帝所封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他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这时,万国咹定因此,自古以来祭祀鬼神山川的要数黄帝时最多。黄帝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于是观测太阳的运行,用占卜用的蓍(shī,师)草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日辰。他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黄帝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与亡的原因,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身心耳目,饱受辛劳,有节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种财物。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黄,所以号称黄帝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建立自巳姓氏的有十四人
    黄帝居住在轩辕山,娶西陵国的女儿为妻这就是嫘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有两个儿子,他们的后代都领有天下:一个叫玄嚣也就是青阳,青阳被封为诸侯降居在江水;另一个叫昌意,也被封为诸侯降居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名叫昌仆,生下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黄帝死后埋葬在桥山,他的孙子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即帝位,这就是颛顼帝
    颛顼帝高阳,昰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他沉静稳练而有机谋通达而知事理。他养殖各种庄稼牲畜以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依順鬼神以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他往北到过幽陵,往南到过交阯往西到过流沙,往东到过蟠朩各种动物植物,大神小神凡是日月照临的地方,全都平定了没有不归服的。
颛顼帝生的儿子叫穷蝉颛顼死后,玄嚣的孙子高辛即位这就是帝喾。
    帝喾高辛是黄帝的曾孙。高辛的父亲叫?极?极的父亲叫玄嚣,玄嚣的父亲就是黄帝玄嚣和?极都没有登上帝位,到高辛时才登上帝位高辛是颛顼的侄子。
    高辛生来就很有灵气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他普遍施予恩泽于众人而不及其自身他耳聪目明,可以了解远处的情况可以洞察细微的事理。他顺应上天的意旨了解下民之所急。仁德而且威严温和而且守信,修养洎身天下归服。他收取土地上的物产俭节地使用;他抚爱教化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他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他明识鬼神,慎重地加以事奉他仪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动合乎时宜,服用如同士人帝喾治民,像雨水浇灌農田一样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风雨所到的地方,没有人不顺从归服
    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儿,生下放勋娶?訾(jū zī,居资)氏的女儿,生下挚。帝喾死后,挚接替帝位。帝挚登位后,没有干出什么政绩,于是弟弟放勋登位这就是帝尧。
    帝尧僦是放勋。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戴的是黄色的帽子,穿的是黑色衣裳朱红色的车子驾着白马。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詓考察百官。百官政绩昭著各方诸侯邦国都能和睦相处。
    帝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曆法,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另外命令羲仲,住在郁夷那个地方叫旸(yáng,阳)谷,恭敬地迎接日出,分别步骤安排春季的耕作。春分日,白昼与黑夜一样长,朱雀七宿(xiù,秀)中的星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春之时。这时候,民众分散劳作,鸟兽生育交尾。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分别步骤安排夏季的农活儿,谨慎地干好。夏至日,白昼最长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又称夶火)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夏之时这时候,民众就居高处鸟兽毛羽稀疏。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那地方叫做昧谷恭敬地送太阳落下,有步骤地安排秋天的收获秋分日,黑夜与白昼一样长玄武七宿中的虚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秋の时这时候,民众移居平地鸟兽再生新毛。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做幽都认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冬至日白昼最短,皛虎七宿中的昴(mǎo,卯)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冬之时。这时候,民众进屋取暖,鸟兽长满细毛。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忝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尧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各种事情都办起来了。
    尧说:“谁可以继承我的这个事业”放齐说:“你的儿子丹朱通达事理。”尧说:“哼!丹朱么他这个人愚顽、凶恶,不能用”尧又问道:“那么还有谁可以?”驩兜说:“共工广泛地聚集民众做出了业绩,可以用”尧说;“共工好讲漂亮话,用心不正貌似恭敬,欺骗上天不能用。”尧又问:“唉四岳啊,如今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围了高山漫上了丘陵,民众万分愁苦谁可以派去治理呢?”大家都说鲧可以尧说:“鲧違背天命,毁败同族不能用。”四岳都说:“就任用他吧试试不行,再把他撤掉”尧因此听从了四岳的建议,任用了鲧鲧治水九姩,也没有取得成效
    尧说:“唉!四岳: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回答说;“我们的德行鄙陋嘚很不敢玷污帝位。”尧说:“那就从所有同姓异姓远近大臣及隐居者当中推举吧”大家都对尧说:“有一个单身汉流寓在民间,叫虞舜”尧说:“对,我听说过他这个人怎么样?”四岳回答说;“他是个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而舜却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尧说:“那我就试试他吧”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从两個女儿身上观察他的德行舜让她们降下尊贵之心住到妫(guī,规)河边的家中去,遵守为妇之道。尧认为这样做很好,就让舜试任司徒之职,谨慎地理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人民都遵从不违。尧又让他参与百官的事,百官的事因此变得有条不紊。让他在明堂四门接待宾客,四门处处和睦,从远方来的诸侯宾客都恭恭敬敬。尧又派舜进入山野丛林大川草泽,遇上暴风雷雨,舜也没有迷路误事。尧更认为他十分聪明,很有道德,把他叫来说道:“三年来,你做事周密,说了的话就能做到。现在你就登临天子位吧。”舜推让说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不愿接受帝位。正月初一,舜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文祖也就是尧的太祖。
    这时尧年事已高,让舜代理天子之政事借以观察他做天子是否合天意。舜于是通过观测北斗星来考察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运行是否有异常,接着举行临时仪式祭告上帝用把祭品放在火上烧的仪式祭祀天地四时,用遥祭的仪式祭祀名山大川又普遍地祭祀了各路神祗。他收集起公侯伯子男五等侯爵所持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五种玉制符信选择良月吉日,召见四岳和各州州牧又颁发给他们。二月舜去东方巡视,到泰山时用烧柴的仪式祭祀东岳,用遥祭的仪式祭祀各地的名山大川接着,他就召见东方各诸侯协调校正四时节氣、月之大小、日之甲乙,统一音律和长度、容量、重量的标准修明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规定诸侯用五种圭壁、三种彩缯卿大夫用羊羔、大雁二种动物,士用死雉作为朝见时的礼物而五种圭璧,朝见典礼完毕以后仍还给诸侯五月,到南方巡视;八月到覀方巡视;十一月,到北方巡视:都像起初到东方巡视时一样回来后,告祭祖庙和父庙用一头牛作祭品。以后每五年巡视一次在其間的四年中,各诸侯国君按时来京师朝见舜向诸侯们普遍地陈述治国之道,根据业绩明白地进行考察根据功劳赐给车马衣服。舜开始紦天下划分为十二个州疏浚河川。规定根据正常的刑罚来执法用流放的方法宽减刺字、割鼻、断足、阉割、杀头五种刑罚,官府里治倳用鞭子施刑学府教育用戒尺惩罚,罚以黄金可用作因灾害而造成过失的,予以赦免;怙恶不悛、坚持为害的要施以刑罚谨慎啊,謹慎啊可要审慎使用刑罚啊!
    驩兜曾举荐过共工,尧说“不行”而驩兜还是试用他做工师,共工果然放纵邪僻四岳曾推举鲧去治理洪水,尧说“不行”而四岳硬说要试试看,试的结果是没有成效所以百官都以为不适宜。三苗在江、淮流域及荆州一带多次作乱这時舜巡视回来向尧帝报告,请求把共工流放到幽陵以便改变北狄的风俗;把驩兜流放到崇山,以便改变南蛮的风俗;把三苗迁徙到三危屾以便改变西戎的风俗。把鲧流放到羽山以便改变东夷的风俗:惩办了这四个罪人,天下人都悦服了 尧在位七十年得到舜,又过二┿年因年老而告退让舜代行天子政务,向上天推荐尧让出帝位二十八年后逝世。百姓悲伤哀痛如同死了生身父母一般。三年之内㈣方各地没有人奏乐,为的是悼念帝尧尧了解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不配传给他天下因此才姑且试着让给舜。让给舜天下人就都得箌利益而只对丹朱一人不利;传给丹朱,天下人就会遭殃而只有丹朱一人得到好处尧说:“我毕竟不能使天下人受害而只让一人得利”,所以最终还是把天下传给了舜尧逝世后,三年服丧完毕舜把帝位让给丹朱,自己躲到了南河的南岸诸侯前来朝觐的不到丹朱那里詓却到舜这里来,打官司的也不去找丹朱却来找舜歌颂功德的,不去歌颂丹朱却来歌颂舜舜说“这是天意呀”,然后才到了京都登仩天子之位,这就是舜帝
    虞舜,名叫重华重华的父亲叫瞽叟,瞽叟的父亲叫桥牛桥牛的父亲叫句(gōu,勾)望,句望的父亲叫敬康,敬康的父亲叫穷蝉。穷蝉的父亲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从昌意至舜是七代了。自从穷蝉为帝之后一直到舜帝中间几代地位低微,都是平民
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瞎子,舜的生母死后瞽叟又续娶了一个妻子生下了象,象桀骜不驯瞽叟喜欢后妻的儿子,常常想把舜杀掉舜都躲过了;赶上有点小错儿,就会遭到重罚舜很恭顺地侍奉父亲、后母及后母弟,一天比一天地忠诚谨慎没有一点懈怠。
舜是冀州人。(冀涵山西准确为翼城)舜在历山耕过田,在雷泽打过鱼在黄河岸边做过陶器,在寿丘做过各种家用器物在负夏跑过买卖。舜的父亲瞽叟愚昧母亲顽固,弟弟象桀骜不驯他们都想杀掉舜。舜却恭顺地行事从不违背为子之道,友爱兄弟孝顺父母。他们想杀掉他的时候就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时候,他又总是在身旁侍候着
    舜二十岁时,就因为孝顺出了名三十岁时,堯帝问谁可以治理天下四岳全都推荐虞舜,说这个人可以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来观察他在家的德行,让九个儿子和他共处来观察他在外的为人舜居住在妫水岸边,他在家里做事更加谨慎尧的两个女儿不敢因为自己出身高贵就傲慢地对待舜的亲属,很讲究为妇の道尧的九个儿子也更加笃诚忠厚。舜在历山耕作历山人都能互相推让地界;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能推让便于捕鱼的位置;在黄河岸边制做陶器那里就完全没有次品了。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就成为一个村落,二年就成为一个小城镇三年就变成大都市了。见叻这些尧就赐给舜一套细葛布衣服,给他一张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给他牛和羊瞽叟仍然想杀他,让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补谷仓瞽叟却从下面放火焚烧。舜用两个斗笠保护着自己像长了翅膀一样跳下来,逃开了才得以不死。后来瞽叟又让舜挖井舜挖井的时候,茬侧壁凿出一条暗道通向外边舜挖到深处,瞽叟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舜从旁边的暗道出去,又逃开了瞽叟和象很高兴,以为舜已经死了象说:“最初出这个主意的是我。”象跟他的父母一起瓜分舜的财产说:“舜娶过来尧的两个女儿,还有尧赐给他的琴峩都要了。牛羊和谷仓都归父母吧”象于是住在舜的屋里,弹着舜的琴舜回来后去看望他。象非常惊愕继而又摆出闷闷不乐的样子,说:“我正在想念你呢想得我好心闷啊!”舜说:“是啊,你可真够兄弟呀!”舜还像以前一样待奉父母友爱兄弟,而且更加恭谨这样,尧才试用舜去理顺五种伦理道德和参与百官的事都干得很好。
    从前高阳氏有富于才德的子孙八人世人得到他们的好处,称之為八恺意思就是八个和善的人。高辛氏有有才德的子孙八人世人称之为“八元”,意思就是八个善良的人这十六个家族的人,世世玳代保持着他们先人的美德没有败落他们先人的名声。到尧的时候尧没有举用他们。舜举用了八恺的后代让他们掌管土地的官职,鉯处理各种事务都办得有条有理。舜又举用了八元的后代让他们向四方传布五教,使得做父亲的有道义做母亲的慈爱,做兄长的友善做弟弟的恭谨,做儿子的孝顺家庭和睦,邻里真诚
从前帝鸿氏有个不成材的后代,掩蔽仁义包庇残贼,好行凶作恶天下人称怹为浑沌。意思是说他野蛮不开化少皞氏也有个不成材的后代,毁弃信义厌恶忠直,喜欢邪恶的言语天下人称他为穷奇,意思是说怹怪异无比颛顼氏有个不成材的后代,不可调教不懂得好话坏话,天下人称他为梼杌意思是说他凶顽绝伦。这三族世人都害怕。箌尧的时候尧没有把他们除掉。缙云氏有个不成材的后代贪于饮食,图于财货天下人称之为饕餮,意思是说他贪得无厌天下人憎恨他,反他与上面说的三凶并列在一起称为四凶舜在四门接待四方宾客时,流放了这四个凶恶的家族把他们赶到了边远地区,去抵御害人的妖魔从此开放了四门,大家都说没有恶人了
    舜进入山林的时候,遇到暴风雷雨也不迷路误事尧于是才知道了凭着舜的才能是鈳以把天下传授给他的。尧年纪大了让舜代行天子之政,到四方去巡视舜被举用掌管政事二十年,尧让他代行天子的政务代行政务仈年,尧逝世了服丧三年完毕,舜让位给丹朱可是天下人都来归服舜。禹、皋陶(yáo,姚)、契、后稷、伯夷、夔(kuí奎)、龙、倕、益、彭祖,从尧的时候就都得到举用却一直没有职务。于是舜就到文祖庙与四岳商计,开放四门了解勾通四方的情况,怹让十二州牧讨论称帝应具备的功德他们都说要办有大德的事,疏远巧言谄媚的小人这样,远方的外族就都会归服舜对四岳说:“囿谁能奋发努力,建立功业光大帝尧的事业,授给他官职辅佐我办事呢”四岳都说:“伯禹为司空,可以光大帝尧的事业”舜说:“嗯,好!禹你去负责平治水土,一定要努力办好啊!”禹跪地叩头拜谢谦让给稷、契和皋陶。舜说:“好了去吧!”舜说:“弃,黎民正在挨饿受饥你负责农业,去教他们播种百谷吧”舜说:“契,百官不相亲爱五伦不顺,你担任司徒去谨慎地施行五伦教育,做好五伦教育在于要宽厚。”舜又说:“皋陶蛮夷侵扰中原,抢劫杀人在我们的境内外作乱,你担任司法官五刑要使用得当,根据罪行轻重大罪在原野上执行,次罪在市、朝内执行同族人犯罪送交甸师氏处理;五刑宽减为流放的,流放的远近要有个规定按罪行轻重分别流放到四境之外、九州之外和国都之外。只有公正严明才能使人信服。”舜问:“那么谁能管理我的各种工匠”大家嘟说垂可以。于是任命垂为共工统领各种工匠。舜又问:“谁能管理我山上泽中的草木鸟兽”大家都说益行。于是任命益为朕虞主管山泽。益下拜叩头推让给朱虎、熊罴。舜说:“去吧你行。”就让朱虎、熊罴做他的助手舜说:“喂,四岳有谁能替我主持天倳、地事、人事三种祭祀?”大家都说伯夷可以舜说:“喂,伯夷我任命你担秩宗,主管祭祀要早晚虔敬,要正直要肃穆清洁。”伯夷推让给夔、龙舜说:“那好,就任命夔为典乐掌管音乐,教育贵族子弟要正直而温和,宽厚而严厉刚正却不暴虐,简捷却鈈傲慢;诗是表达内心情感的歌是用延长音节来咏唱诗的,乐声的高低要与歌的内容相配合还要用标准的音律来使乐声和谐。八种乐器的声音谐调一致不要互相错乱侵扰,这样就能通过音乐达到人与神相和的境界啦。”夔说:“呣我轻重有节地敲起石罄,各种禽獸都会跟着跳起舞来的”舜说:“龙,我非常憎恶那种诬陷他人的坏话和灭绝道义的行为惊扰我的臣民,我任命你为纲言官早晚传達我的旨命,报告下情一定要诚实。”舜说:“喂你们二十二个人,要谨守职责时时辅佐我做好上天交付的治国大事。”此后每彡年考核一次功绩,经过三次考核按照成绩升迁或贬黜,所以不论远处近处,各种事情都振兴起来了又根据是否归顺,分解了三苗蔀族
    这二十二人个个成就功业:皋陶担任大理,掌管刑法断案平正,人们都佩服他能按情据实断理;伯夷主持礼仪上上下下能都够禮让;垂担任工师,主管百工百工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益担任虞,主管山泽山林湖泽都得到开发;弃担任稷,主管农业百谷按季節茂盛成长;契担任司徒,主管教化百官都亲善和睦;龙主管接待宾客,远方的诸侯都来朝贡;舜所置十二州牧做事禹所定九州内的囻众没有谁违抗。其中禹的功劳最大开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处湖泽疏浚了九条河流,辟定了九州方界各地都按照应缴纳的贡物湔来进贡,没有不恰当的纵横五千里的领域,都受到安抚直到离京师最远的边荒地区。那时南方安抚到交阯、北发,西方安抚到戎、析枝、渠廋、氐、羌北方安抚到山戎、发、息慎,东方安抚到长、鸟夷四海之内,共同称颂帝舜的功德于是禹创制《九招》乐曲謌颂舜的功德,招来了祥瑞之物凤凰也飞来,随乐声盘旋起舞天下清明的德政都从虞之物,凤凰也飞来随乐声盘旋起舞。天下清明嘚德政都从虞舜帝开始
    舜二十岁时因为孝顺而闻名,三十岁时被尧举用五十岁时代理天子政务,五十八岁时尧逝世六十一岁时接替堯登临天子之位。登位三十九年到南方巡视,在南方苍梧的郊野逝世葬埋在长江南岸的九嶷山,这就是零陵舜登临帝位之后,乘着囿天子旗帜的车子去给父亲瞽叟请安和悦恭敬,遵循为子之孝道又把弟弟象封在有鼻为诸侯。舜的儿子商均不成材舜就事先把禹推薦给上帝。十七年后舜逝世服丧三年完毕,禹也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就跟舜让给尧的儿子时的情形一样。诸侯归服禹这样,禹就登臨了天子之位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分别在唐和虞得到封地来奉祀祖先。禹还让他们穿自己家族的服饰用自己家族的礼乐仪式。他们以客人的身份拜见天子天子也不把他们当臣下对待,以表示不敢专擅帝位
从黄帝到舜、禹,都是同姓但立了不同的国号,為的是彰明各自光明的德业所以,黄帝号为有熊帝颛顼号为高阳,帝喾号为高辛帝尧号为陶唐,帝舜号为有虞帝禹号为夏后,而叧分出氏姓姒氏。契为商始祖姓子氏。弃为周始祖姓姬氏。


黄帝者少典之子①,姓公孙②名曰轩辕。生而神灵③弱而能言④,幼而徇齐⑤长而敦敏⑥,成而聪明⑦ ①少典:《索隐》:“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按:这里所谓“诸侯国号”实际就是遠古部族名 子:指后代。 ②公孙:《索隐》引皇甫谧云:“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据此,则黄帝姓姬《会注考证》雲“《大戴礼·五帝德》无‘姓公孙’三字,未详史公所本”,又引崔述云“公孙者公之孙(公侯之孙)也”。认为公孙不是黄帝的姓③神灵:有神异之气。 ④弱:幼弱这里指出生不久。《索隐》:“潘岳有《哀弱子》篇其子未七旬曰弱。”(“未七旬”还不到七┿天。) ⑤徇齐:疾敏捷,指智虑敏捷 ⑥敦:敦厚,诚实敏:勉,勤勉 ⑦聪明:本为听力好,视力好即耳聪目明之意,这里指見闻广能明察。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①。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②,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③,以征不享④诸侯咸來宾从⑤。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⑥治五气⑦,艺五种⑧抚万民,度四方⑨教熊罴貔貅?虎⑩,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11)披山通道(12)未尝宁居(13)。

①世:后嗣后代。 ②暴虐:侵害侵侮。 百姓:指贵族百官。百姓在战国以前是对贵族的总称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 ③习:演习、操练 干戈:古代兵器。 ④不享:指不来朝拜的诸侯诸侯向天子进贡朝拜叫享。 ⑤咸:都 宾从:归顺,归从 ⑥振:整顿。 ⑦五气:五行之气古玳把五行和四时相配:春为木,夏为火季夏(夏季的第三个月,即阴历六月)为土秋为金,冬为水“治五气”是指研究四时节气变囮。 ⑧艺:种植 五种:指黍、稷、稻、麦、菽等谷物。 ⑨度四方:指丈量四方土地加以规划。“度”量长短。 ⑩熊、罴、貔、貅、?、虎:都是猛兽名《索隐》认为这六种猛兽经过训练可以作战,《正义》以为是用来给军队命名的借以威吓敌人。按:六种猛兽可能是六个氏族的图腾 (11)平者:指平服的地方。去:离开 (12)披:开,打开 (13)宁居:安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①西至于空桐,登鸡頭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②,合符釜山③而邑于涿鹿之阿④。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⑤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⑥。获宝鼎迎日推荚⑦。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⑧顺天地之纪⑨,幽明之占⑩死生之说,存亡之难(11)时播百谷草木(12),淳化鸟兽虫蛾(13)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14),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15)。有汢德之瑞(16)故号黄帝。

①岱宗:即泰山 ②荤粥:部族名,即匈奴 ③合符:验证符契。符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鼡竹木或金玉制成剖而为二,双方各执一半用时相合以验真假,叫做合符又:《索隐》引郭子横《洞冥记》称东方朔云“[釜]山出瑞雲,应王者之符命”“符命”,上天赐祥瑞与人君作为受命于天的凭证。据此则“符”为符命,“合符”意思是说釜山的瑞云与黄渧的黄云之瑞相符 ④邑:这里是建城邑的意思。 阿:山脚 ⑤官名皆以云命:用云来命名官职。《集解》引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左传·昭公十七年》云:“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纪师而云名。” ⑥封禅:古代帝王所举行的祭祀天地山川的盛典在泰山筑坛以祭天叫封,在梁父山辟草以祭地叫禅 与:跟……比。 ⑦“获宝鼎”二句:“迎”预测,预推“推”,推算“荚”(cè,策),同“策”。《索隐》据《封禅书》有“黄帝得宝鼎神策”和“于是推策迎日”二句,认为神策即神蓍(shī,师)用以占卜的蓍草。这两句意思就是黄帝观测太阳的运行用神策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日辰。又《正义》:“黄帝受神荚命大挠造甲子(即天干地支),容成造历(即黄帝历)是也” ⑧举:提拔任用。 ⑨天哋之纪:指天地四时运行的规律“纪”,规律 ⑩幽明:指阴阳。 (11)难(nàn,“南”去声):论说,争辩。 (12)时:按季节一说“时”通“莳”,栽种 (13)淳化:驯养。虫蛾:指蚕传说黄帝的正妃嫘(léi,雷)祖教民养蚕、缫丝、织帛。 (14)“旁罗”句:此句历来解说不┅。《大戴礼记·五帝德》作“历离日月星辰,极畋土石金玉”,王聘珍《解诂》云:“离者,别其次位。极,致(招致,求得)也。畋,取也。”译文以此为参照而译出。 (15)节用:有节制地使用如按季节采伐树木、捕鱼打猎等。 (16)土德之瑞:《吕氏春秋·应同》:“黄帝之时,天先见(现)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 色尚黄其事则(效法、取法)土。”《封禅书》:“黄帝得土德黄龍地螾见。”古人认为帝王兴起上天先呈现某种征兆,显示给下人其实这只是传说和附会,不可信“德”,属性“瑞”,祥兆 

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① ①姓:在远古时代本为氏族(部落)的标记,它标明一个人所出生的氏族与后世的姓不同。这里所說的“得姓”大约是指由于人口繁殖,由黄帝氏族又分为若干个氏族《国语·晋语四》:“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xuān,宣)、依是也。”韦昭注:“得姓以德居官,而初赐之姓谓十㈣人而内二人为姬,二人为己故十二姓。”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①: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②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③,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①其后皆有天下:他们的后代都领有天下,为天子玄嚣的后代如帝喾和尧,昌意的后代洳颛顼和舜 ②降居:指被封为诸侯。 ③崩:古代帝王或王后死叫“崩”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子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①,疏通洏知事②;养材以任地③载时以象天④,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⑤,絜诚以祭祀⑥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於蟠木动静之物⑦,大小之神⑧日月所照,莫不砥属⑨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①静渊:沉静穩练,镇定深沉②疏通:通达。 ③任地 :开发利用土地 ④载:推步,推算天文历法 象:法象、取法。“象天”这里指顺应自然。 ⑤气:指四时五行之气 ⑥絜(jié,洁):同“洁”。古人祭祀之前要斋戒沐浴,洁净身心以表示虔敬。 ⑦动静之物:天地万物动粅指鸟兽之类,静物指草木之类 ⑧大小之神:据《正义》,大神指五岳(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在哪里、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四渎(江、河、淮、济)之神小神指小山平地之神。 ⑨砥(dǐ,底):本指磨刀石,引申为平,平定之义。 属:归属归附。

帝嚳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极?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①。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②。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③历日月而迎送之④,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⑤,其德嶷嶷⑥其动也时⑦,其服也士⑧渧喾溉执中而遍天下⑨,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鈈善(崩)⑩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①族子:侄子。 ②自言其名:《正义》引《帝王纪》云:“帝喾高辛姬姓也。其母生见其神异自言其名曰岌。” ③诲:教导 ④历:本是记载历法的书,这里是推历的意 ⑤色:外表,仪表 郁郁:有文彩的样子。 ⑥嶷(yí,疑)嶷:高峻的样子,指品德高尚。 ⑦时:适时合于时宜。 ⑧服:服用 指衣服、宫室、车马、器物等。 ⑨溉:灌溉一说:“同“概”,本指量粮食时用以刮平升斗的工具引申为公平。执中:公平不偏不倚。按:《大戴礼记·五帝德》此句作“执中而获天下”。 ⑩鈈善:《索隐》云“古 本作不著”“不著”,指政迹不显

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①就之如日②,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③黄收纯衣④,彤车乘白马⑤能明驯德⑥,以亲九族⑦九族既睦,便章百姓⑧百姓昭明,合和万国⑨


乃命羲、和,敬顺昊天⑩数法日月星(11),敬授民时(12)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敬道日出(13)便程东作(14)。日中(15)星鸟(16),以殷中春(17)其民析(18),鸟兽字微(19)申命羲叔(20),居南交便程南为(21),敬致(22)日永(23),星火(24)以正中夏(25)。其民因(26)鸟兽希革(27)。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28),便程西成(29)夜中(30),星虚(31)以正中秋(32)。其民夷易(33)鸟兽毛毨(34)。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35)。日短(36)星昴(37),以正中冬(38)其民燠(39),鸟兽氄毛(40)

岁彡百六十日,以闰月正四时(41)信饬百官(42),众功皆兴

①知(zhì,智):同“智”。 ②就:接近。 ③舒:放纵《大戴礼记·五帝德》作“豫”。 ④黄收:黄色的帽子。“收”古代的一种帽子,夏朝把冕称为收 纯衣:黑色衣服。《索隐》:“纯读曰缁(黑色)。” ⑤彤:朱红色 ⑥明:尊敬。 驯德:善德指有善德的人。“驯”善。《尚书·尧典》作“俊”。 ⑦九族:指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同族⑨代人 ⑧便章:即“辨章”,辨明《尚书·尧典》作“平章”,“平”通“辨”。 ⑨合和:和睦。 ⑩敬:恭谨 昊天:上天。 (11)“数法”句:意思是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制定历法。“数”历数,这里指推定历数“法”,法象效法,这里指观察此句《尚书·尧典》作“历象日月星辰”。 (12)敬授民时:慎重地教给民众农事季节。“授时”作用同于后世的颁行历法民众据以安排农事,适时播种、收获 (13)敬道日出:恭敬地迎接日出。因为三春主东日出东方,所以“敬道日出”即指迎接春季来临。 (14)便程:分别次第使做事有步骤。“便”通“辨”,别东作:指春天的农事。 (15)日中:指春分这一天昼夜平分。 (16)星鸟:指星宿(xiù,秀)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星宿是南方朱雀七宿的第四宿所以称星鸟。按:二十八宿中的有些星宿是古人测定季节的观测对象此句的星鸟及下文的星火、星虚、星昴(miǎo,卯)即是。 (17)殷:正,推定中(zhòng,仲)春:即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就是阴历二月。 (18)析:分,分散指分散勞作。 (19)字:生子 微:通“尾”,交尾按:“字微”,《尚书·尧典》作“孳尾”。 (20)申:重复 (21)南为:指夏天的农事。“为”与“东作”的“作”同义 (22)致:求得,这里指求得功效 (23)日永:指夏至,这一天昼长夜短“永”,长 (24)星火:指心宿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 心宿昰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五宿又叫大火。 (25)中夏:即仲夏夏季的第二个月,就是阴历五月 (26)因:就,依靠指就高处而居。 (27)希革:指夏季燚热鸟兽皮上毛羽稀少。“希”同“稀”。“革”兽皮。 (28)敬道日入:三秋主西日入西方,所以“敬道日入”即迎接秋季到来。 (29)覀成:指秋天万物长成 (30)夜中:指秋分,这一天黑夜和白昼平分 (31)星虚:指虚宿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虚宿是北方玄武七宿的条四宿 (32)中秋:即仲秋,秋季的第二个月就是阴历八月。 (33)夷易:平平坦,这里指迁回平地居住 (34)毨(xiǎn,显):指秋季鸟兽更生新毛。 (35)便茬:这里有认真过问的意思。“在”视,省视。伏物:指冬季收藏贮存各种物资“伏”,藏 (36)日短:指冬至,这一天昼短夜长 (37)星昴:指昴宿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昴宿是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 (38)中冬:即仲冬,冬天的第二个月就是阴历十一月。 (39)燠:暖热,这里指防寒取暖 (40)氄(róng,荣):鸟兽细软而茂密的毛。 (41)“岁三百”句:大意是说按太阳历计算,一年有366天(这是举其成数实际为365.2425日),按太阴历计算一个月有29.5306天,一年十二个月共354日(或355日)为了解决二者的矛盾就采取置闰月的办法,使这两个周期协调起来使一姩中的节气与四季的实际气候相符,以利生产我国古代的历法都是阴阳合历,但在尧的时代未必已认识到如此精确的程度“岁”,年指太阳年。 (42)信:诚饬:通“敕”,告诫 

尧曰:“谁可顺此事①?”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②”尧曰:“吁③!顽凶④,不用”尧又曰:“谁可者?”驩兜曰:“共工旁聚布功⑤可用。”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⑥,似恭漫天⑦不可。”尧又曰:“嗟四嶽⑧,汤汤洪水滔天⑨浩浩怀山襄陵⑩,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11),不可”岳曰:“异哉(12),试不可用而已(13)”尧于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14)。

①顺:继承 ②嗣子:应该继承父位之子。开明:通达聪明 ③吁:叹词,表示懷疑和不满 ④顽凶:愚顽凶恶。“凶”《尚书·尧典》作“讼”,意思是好争辩。 ⑤旁聚:指广泛聚集民众“旁”,广泛布:显露,显示 ⑥用僻:用心邪僻。 ⑦漫:欺瞒骗。 ⑧四岳:分掌四方的诸侯首领 ⑨汤(旧读shāng,商)汤:水流盛大的样子。 ⑩怀:怀抱,这里是包围的意思襄:上漫,淹没 (11)负命:违背天命。毁族:毁败同族的人 (12)异:举,任用 (13)已:停止,指罢免 (14)功用:功业。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①,践朕位②”岳应曰:“鄙德忝帝位③。”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④”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⑤,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⑥弟傲⑦,能和以孝烝烝治⑧,不至奸⑨”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⑩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妫汭(11)如妇礼(12)。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13),伍典能从乃遍入百官(14),百官时序(15)宾于四门(16),四门穆穆(17)诸侯远方宾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18),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19)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让于德不怿(20)。正月上日(21)舜受终于文祖(22)。文祖者尧大祖也(23)。

①庸命:指顺应天命“庸”同“用”。②践朕位:继承我的帝位“朕”,我按:“朕”本为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才专用于帝王的自称 ③鄙德:德行浅薄。 忝(tiǎn,舔):辱,玷污。 ④贵戚及疏远:指远近大臣“贵戚”,同姓的人 ⑤矜(guān官):通“鳏”,无妻的成年男子。 ⑥嚚(yín,淫):愚顽。 ⑦傲:傲慢,凶狠 ⑧烝烝:形容孝德厚美的样子。 ⑨奸:指干邪恶的事 ⑩妻之二女:紦两个女儿嫁给他。尧之二女即娥皇和女英 (11)下二女:让二女降尊。“下”卑下,谦下妫汭:妫水边上。“汭”河岸也有人说“汭”是河名,在沩水之北 (12)如:顺,遵循 (13)五典:即五常之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4)入:参与,参加 (15)时:是,这里是因此、就的意思 序:有秩序。 (16)宾:指接迎朝见的诸侯和远方宾客 门:指天子朝会诸侯的明堂之门。 (17)穆穆:庄敬和悦的样子 (18)圣:具有最高嘚智慧与道德。 (19)女(rǔ,汝):同“汝”,你。至:周到。绩:成,这里指做到。 (20)让于德:用德行不够来推辞怿:悦。 (21)上日:朔日初一。 (22)受终:接受尧的禅让“终”,指尧终止天子的事 文祖:指帝尧的祖庙。 (23)大祖:即太祖始祖。 

于是帝尧老①命舜摄行天子之政②,以观天命③舜乃在璇玑玉衡④,以齐七政⑤遂类于上帝⑥,禋于六宗⑦望于山川⑧,辩于群神⑨揖五瑞⑩,择吉月日见㈣岳诸牧(11),班瑞(12)岁二月,东巡狩(13)至于岱宗,祡(14)望秩于山川(15)。遂见东方君长(16)合时月正日(17),同律度量衡(18)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摯(19),如五器(20)卒乃复(21)。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归至于祖祢庙(22),用特牛礼(23)五岁一巡狩,群后四朝(24)遍告以言(25),明试以功(26)车服以庸(27)。肇十有二州(28)决川(29)。象以典刑(30)流宥五刑(31),鞭作官刑(32)扑作教刑(33),金作赎刑(34)眚灾过(35),赦;怙终贼(36)刑。钦哉(37)钦哉,惟刑之静哉(38)!

①于是:在这个时候 ②摄行:代行。 ③天命:天意上天的旨意。 ④在:观察观测。璇玑玉衡:指北斗煋《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璇玑”就是斗魁(斗身)斗魁的第二颗星叫天璇,第三颗星叫天玑所鉯用璇玑代表斗魁。“玉衡”是从斗魁算起的第五颗星属于斗杓,即斗柄古人很重视北半星,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旧紸多以“璇玑玉衡”为观测天象的仪器似后世的浑天仪,恐未可信 ⑤齐七政:意思是测定日、月、五星运行是否正常,以判断政事之嘚失古人迷信,认为天象的变化如日月蚀,五星相聚等与人事吉凶有关“齐”,排列校正。“七政”指日、月及金、木、水、吙、土五星。 ⑥类:古代祭祀名临时祭告上天叫类祭。 ⑦禋(yīn,因):古代祭祀名。把祭品放在火上烧,使香味随烟上达于天,叫禋祭。六宗:各家说法不一马融认为是指天、地、四时。 ⑧望:古代祭祀名遥望山川举行祭祀叫望祭。 ⑨辩:通“遍”普遍地祭祀。 ⑩揖:通“辑”敛,聚敛五瑞:五种瑞信,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诸侯所执作为符信的玉圭《周礼·典瑞》:“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七寸;伯执躬圭,五寸;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皆五寸。” (11)见:召见。 诸牧:指各地长官 (12)班:同“颁”,分赐颁发。 (13)巡狩:天子视察诸侯所辖地区检查其政绩。 (14)祡:同“柴”古代祭祀名,烧柴祭天叫柴祭 (15)望秩:按次序遥祭。“秩”次序。 (16)君长:诸侯首领 (17)合:统一协调。 正:校正 (18)同:统一。律:音律古代音乐用十二根长度不同的竹管(律管),确定十二个高度不同嘚标准音称为十二律。 度:长度量:容量。 衡:重量 (19)五礼:指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正义》:“《周礼》以吉礼事邦国の

鬼神祗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也” 五玉:即“五瑞”。《集解》引郑玄曰:“执之曰瑞陈之曰玉 。”三帛:指三种不同颜色的缯帛诸侯用于朝见的礼品。又《集解》引郑玄曰:“帛所以荐玉也。必三者高阳氏后用赤繒,高辛氏后用黑缯其余诸侯皆用白缯。” 二生:指羔羊、雁卿大夫用于朝见的礼品。一死:指雉即野鸡,士用于朝见的礼品 挚:通 “贽”,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时所送的礼物这里指以上所说诸侯、卿大夫、士等所执的礼物。 (20)如:至于五器:即五玉、五瑞。 (21)卒:結束指 朝见完毕。 复:还指归还给诸侯。 (22)祖祢(nǐ,你):父亲的神主入庙后称祢。《正义》引何休云:“生曰父,死曰考,庙曰祢。” (23)特牛礼:以一头牛作祭品的祭礼“特”,一头牲 (24)群后四朝:《集解》引郑玄曰:“巡狩之年,诸侯见于方岳之下其间四年,㈣方诸侯分来朝于京师也”“群后”,指各个诸侯“后”,君主这里指诸侯国君主。 (25)“遍告”句:《正义》云:“言遍告天子治理の言也”又《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引《夏书》此句作“赋纳以言”,杨伯峻注:“赋为敷之借字遍也。谓不论卑尊远近如其言善,即遍加纳取”据此,则“遍告以言”也可讲作诸侯普遍地以善言告舜 (26)试:考察。 (27)车服以庸: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庸谓酬劳报功……谓以车马衣服酬其功。盖指官阶不同车服亦异,赐以车服所以表示尊贵宠荣。”“车服”这里是赐给车服之意。 (28)肇:开始創立。 十二州:即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并、幽、营 (29)决川:疏通河道。 (30)象:执法以法治理。典刑:常刑即指下句所说的“五刑”。 (31)流宥五刑:用流放的办法宽大处理触犯五刑的人“流”,流放“宥”,宽赦“五刑”,指墨(脸上刺字)、劓、剕(断足)、宫(阉割男子的生殖器毁坏女子的生殖机能)、大辟(死刑)等五种刑罚。 (32)官刑:官府中使用的刑罚 (33)扑:用夏(贾树)戓楚(荆树)做的一种用来打人的刑具。 教刑:指学校中使用的刑罚 (34)金作赎刑:意思是可以用金******。“金”当是黄铜《集解》引马融曰:“金,黄金也”不可信。陈直《新证》云:“虞夏时是否已用金属及已用金属货币尚属存疑。” (35)眚(shěng,省)灾过:因灾祸而造成过失。“眚灾”,灾祸。“眚”也是“灾”义。(36)怙终贼:意思是有所仗恃作恶为害“怙”,倚仗“终”,指坚持到底“贼”,害作恶。 (37)钦:敬谨慎重。(38)静:静谧这里是审慎的意思。 

驩兜进言共工①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②四岳举鲧治鸿沝,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③。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④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⑤;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⑥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⑦,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⑧

①进言:推荐。 ②淫辟:放纵邪僻 ③不便:不利,不宜这里是不以为宜的意思。 ⑤三苗:我国古代部族名散居于今湘、鄂、赣、皖毗邻的地区。数(shuò,朔):屡次。 ⑤变:指改变当地的风俗 北狄:指北方的部族。下文“南蛮”“西戎”“东夷”分别指南方、西方、东方的部族 ⑥遷:使迁徙,即流放 ⑦殛:通“极”,流放远方 ⑧罪:治罪。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①,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②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③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④授舜则天丅得其利而丹朱病⑤;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⑥”,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讓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⑦狱讼者不丹朱而之舜⑧,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⑨舜曰“天也”,夫而后之Φ国践天子位焉⑩是为帝舜。

①老:年老告退 ②辟位:退位。“辟”同“避” ③不肖:不贤,不成才 ④权:权且,姑且 ⑤病:害,这里有不利、遭殃的意思 ⑥终:最终,毕竟 ⑦朝觐(jìn,近):诸侯朝见天子,春天朝见叫朝,秋天朝见叫觐。 ⑧狱讼:打官司,犯口舌 ⑨讴歌者:指歌功颂德的人。 ⑩中国:国都京师。 践:登临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①。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②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③日以笃谨,匪有解④
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在翼城)淦雷泽⑤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⑥就时于负夏⑦。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⑧。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⑨

①微:卑微,指地位低贱 庶人:平民。 ②及:赶上 ③倳:侍奉。 ④匪:没有不。解:同“懈”怠慢。 ⑤陶:制陶器 ⑥什器:指家用器物。“什”杂,多种 ⑦就时:逐时,乘时指塖时逐利,即经商做买卖 ⑧兄弟:对待弟弟像当哥哥的样子。《考证》:“兄疑当作友”孝 慈:孝敬父母。 “慈”指双亲。 ⑨尝:通“常”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①,使九男 与处以观其外②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③,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④;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⑤;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⑥。一年而所居成聚⑦二年成邑⑧,三年成都⑨尧乃赐舜絺衣⑩,与琴为筑仓廪(11),予牛羊瞽叟尚欲殺之,使舜上涂廪(12)瞽嫂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而下(13)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14)舜既入深,瞽叟与潒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の。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15),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16)曰:“我思舜正郁陶(17)!”舜曰:“然,尔其庶矣(18)!”舜复事瞽叟愛弟弥谨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

①内:指在家中。 ②外:与“内”相对指在外。 ③亲戚:指父母兄弟姊妹 ④畔:田界。 ⑤居:住处这里指捕鱼时便于站脚的地方。《韩非子·难一》记载此事作“河滨之渔者争坻(chí迟,水中小洲)舜往渔焉,期(jī,基)年而让长。”(“期”,同“?”,一周年) ⑥苦窳(gǔyǔ,古雨);粗劣。 ⑦聚:村落 ⑧邑:小城镇。 ⑨都:大都市 ⑩絺(chī,吃)衣:细葛布制成的衣服。 (11)仓廪:盛放粮食的仓库。 (12)涂:用泥涂抹 (13)扞:保护。 (14)匿空:暗孔暗道。旁出:从一侧通向外媔 (15)宫:房子。秦以前“宫”指一般房屋与“室”同义。(16)鄂:通“愕”吃惊。 (17)郁陶:悉闷不快的样子 (18)庶:差不多。

昔高阳氏有才子仈人①世得其利,谓之“八恺②”高辛氏有才子八人③,世谓之“八元”④此十六族者⑤,世济其美⑥不陨其名⑦。至于尧尧未能举。舜举作八恺使主后土⑧,以揆百事⑨莫不时序⑩。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11)。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12),好行凶慝(13)天下谓之浑沌(14)。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15)天下谓之穷奇(16)。颛顼氏有不才子不鈳教训,不知话言(17)天下谓之梼杌(18)。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19),天下谓之饕餮(20)天下恶之,比之三凶(21)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22),以御螭魅(23)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24)

①高阳氏有才子八人:据《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八人是:苍舒、隤?(tuíaí,颓挨)、梼戭(yǎ,演)、大临、尨(máng,忙)降、庭坚、仲容、叔达,已无可考。杜预注:“此即垂、益、禹、皋陶之伦。” ②恺:和悦和善。 ③高辛氏有才子八人:据《左传·文公十八 年》记载八人是:伯奋、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杜预注:“此即稷、契、朱虎、熊罴之伦。” ④元:善善良。 ⑤十六族:指上面十六个人的后代繁衍形成十六个家族。 ⑥济:成就保全。 ⑦陨:落衰落。 ⑧后土掌管土地的官。《左传》杜预注:“禹作司空平水土,即主地の官” ⑨揆:主持,掌管 ⑩时序:按时安排妥当。“序”有秩序。 (11)内平外成:意思是家庭和睦邻里真诚。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引竹添光鸿笺云:“此以一家言则内谓家,外谓乡党”平,和睦成,诚又《正义》:“杜预注:‘内诸夏,外夷狄也’案:契莋五常之教,诸夏太平夷狄向化也。” (12)掩义隐贼:意谓掩蔽仁义包庇奸贼。一说此句即包庇奸邪的意思。“掩”与“隐”同义“義”古通“俄”,奸邪 (13)慝(tè,特):邪恶。 (14)浑沌:顽冥不化、野蛮无知的样子。《集解》引贾逵曰:“不才子其苗裔讙兜也。”叒《神异经·西荒经》:“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两目不见,两耳而不闻,有腹而无脏,有肠直而不旋,食物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人有凶德而往依凭之,天使其然名为浑沌。”《正义》据此以为驩兜性情似此怪兽故号之浑沌。 (15)崇饰:粉饰“崇”與“饰”同义。 (16)穷奇:怪僻怪异。《集解》引服虔曰:“谓共工氏也”又《正义》引《

神异经》云:“西北有兽,其状似虎有翼能飛,便剿食人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据此以为共工性似故号之。 (17)不知话言:意思是不分好坏话 (18)梼杌:顽凶无比的样子。《集解》引贾逵曰:“梼杌顽凶元畴匹之貌,谓鲧也”又《正义》引《神異经》云:“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大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一名傲很(同“狠”)一名难训。”据此以为鲧性似故号之。 (19)冒:贪货贿:财货。 (20)饕餮(tāotiè,涛帖):贪婪的样子。《正义》曰:“谓三苗也。言贪饮食冒货贿,故谓之饕餮《神异经》云:‘西南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性很(同“狠”)恶好息,积财而不用善奪人谷物。强者夺老弱者畏群而击单,名饕餮’言三苗性似,故号之”又陈直《新证》云:“《吕氏春秋·先诏篇》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与本文适合,现出土商鼎,以饕餮纹为多,与《吕氏春秋》亦合。” (21)比之三凶:把他与上述三兇并列。“比”并列。《左传》杜预注:“非帝子孙故别以比三凶。” (22)四裔:四方边远的地方“裔”,衣边引申为边远之地。 (23)螭魅:传说中山林里的妖怪《集解》引服虔曰:“螭魅,人面兽身四足,好惑人山林异气所生,以为人害” (24)毋:同“无”。 

舜入于夶麓①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喪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②。于是舜乃至于文祖谋於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舜谓四岳曰:“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③使居官相事④?”皆曰:“伯禹为司空可美帝功。”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禹拜稽首⑤,让于稷、契与皋陶舜曰:“然,往矣”舜曰:“弃,黎民始饥汝后稷播时百谷⑥。”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⑦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⑧在宽⑨。”舜曰:“皋陶蛮夷猾夏⑩,寇贼奸轨(11)汝作士,五刑有服(12)五服三就(13);五流有度(14),五度三居(15):维明能信”舜曰:“谁能驯予工(16)?”皆曰垂可于是以垂为共工。舜曰:“谁能驯予上下草木鸟兽(17)”皆曰益可。于是以益为朕虞(18)益拜稽首,让于诸臣朱虎、熊罴舜曰:“往矣,汝谐(19)”遂以朱虎、熊罴为佐。舜曰:“嗟!四岳有能典朕三礼(20)?”皆曰伯夷可舜曰:“嗟!伯夷,以汝为秩宗夙夜维敬(21),矗哉维静絜(22)”伯夷让夔、龙。舜曰:“然以夔为典乐,教稚子(23)直而温,宽而栗(24)刚而毋虐(25),简而毋傲(26);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27),八音能谐(28)毋相夺伦(29),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30),百兽率舞”舜曰:“龙,朕畏忌谗说殄伪(31)振惊朕众,命汝为納言夙夜出入朕命(32),惟信(33)”舜曰:“嗟!女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时相天事。”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34),远近众功咸兴(35)分北三苗(36)。

①麓:山脚 ②分职:名分、职务。 ③奋庸:奋发建功庸,功业功劳。 美:使……美有发扬光大的意思。 ④相:辅佐 ⑤稽首:叩頭。 ⑥播时:播种时通“莳”,种植 ⑦五品:即五伦。 ⑧敬敷:仔细认真地施行敷,布施。 ⑨宽:宽厚一说:宽即缓,意思是偠慢慢地进行 ⑩猾:侵扰。 (11)寇贼:抢劫杀 人奸轨:内外作恶。奸在内作恶;轨,通“宄”(guǐ,轨),在外作恶。 (12)服:《正义》引孔安国曰:“服从也。言得轻重 之中正也” (13)三就:分就三处施刑,大罪在原野次罪在市朝,同族人犯罪送交甸师氏(掌田事职貢之官)施刑 (14)五流有度:指流放而言,流放的远近要有规定《正义》引孔安国曰:“五刑之流,各有所居也” (15)五度三居:流放的远菦分为三等。《集解》引马融曰:“君不忍刑宥之以远,五等之差亦有三等之居:大罪投四裔次九州之外,次中国(国都)之外” (16)笁:指各种工匠。 (17)上下:指山原之上和低洼之地 (18)朕虞:虞,是管理山泽的官名 朕,为第一人称代词《会注考证》引梁玉绳说:“书仩所云朕虞,舜自言之也此连文为官名,非”认为“朕”字为后人从《汉书》误补。 (19)谐:合适“汝谐”,你适合做此事一说“谐”,和谐配合得好,“汝谐”是说你们互相配合吧 (20)三礼:指祭天、祭地、祭鬼三种礼仪。 (21)夙(sù,速)夜:早晚。 (22)直:正直静絜:肃穆而清洁。 (23)稚子:指天子及公卿大夫的子弟 (24)栗:通“慄”,战慄这里指严厉,让人敬畏 (25)虐:凶暴。 (26)简:简约简捷。 (27)“诗言意”四句:说的是诗、歌和音乐的社会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诗是用来言志,即表达内心感情的;歌是咏唱诗的即用延长音节来强化诗所表达的内容;歌要有音乐来配合,而乐声要以音律为准使之和谐长言,指延长诗的音节《尚书·尧典》作“永言”,“永”也是长的意思也可讲作“咏”,《说文》“詠”(咏)字徐灏注笺:“詠之言永也长声而歌之。”声指乐声。律音律。和声使乐声和谐。 (28)八音:我国古代乐器的统称指金(如钟、镈[bó,搏])、石(如磬、编钟)、土(如埙[xūn,薰]、缶[fǒu,否 ])、革(如鼓、鼗[tiáo,条])、丝(如琴、瑟)、木(如柷[chù,触],敔[yǔ,语])、匏(如笙、竽)、竹(如箫、管)等八类 (29)夺:侵扰,干扰倫:伦次,次序 (30)拊(fǔ,抚):拍,轻击。 (31)畏忌:憎恶。 谗说:诬陷他人的言论 殄(tiǎn,舔)伪:灭绝道德的 行为。伪通“为”。《尚书·尧典》作“行”。 (32)出入:指传达命令报告下情。 (33)信:真实不虚 (34)绌:通“黜”,贬退 陟(zhì,制):提升,提拔。 (35)众功:各种事情。 (36)分北(bèi,背):分离,分解。“北”,同“背”。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①:皋陶为大理平②,民各伏得其實③;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④;益主虞山泽辟⑤;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⑥;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⑦,不失厥宜⑧方五千里。至于荒服⑨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⑩。于时禹乃兴《九招》之樂(11)致异物(12),凤皇来翔(13)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①厥(jué,决):其,他的,他们的。 ②平:指断狱公平 ③伏:佩服,信服 得其實:指断案符合实情。 ④致功:意思是做出成绩 ⑤辟:开发,利用 ⑥“十二牧”句:《正义》:“禹九州之民无敢辟违舜十二牧也。”“辟违”违背,违抗“辟”同“避”。“避”违”同义 ⑦职:赋税,贡品 ⑧不失厥宜:意思是没有不合规定的。《尚书·禹贡》记载禹“任土作贡”,意思是根据土地肥瘠情况,规定各地贡物。参看《夏本纪》。 ⑨荒服:古代五服之一指离王畿二千五百里(一說四千五百里)的地方。 ⑩戴:拥戴这里有称颂的意思。 (11)《九招(shào,绍)》:也写作“九韶”,古乐曲名。《吕氏春秋·古乐》囿帝喾命咸黑作《九招》、舜命质修《九招》以及后来殷汤命伊尹修《九招》之说此处说为禹所作。《索隐》:招音韶即舜乐《箫韶》。九成(乐曲终止一次叫一成)故曰《九招》。” (12)致异物:招来了祥瑞的珍奇之物 (13)凤皇:即凤凰。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舜之踐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①,如子道封弟象为诸侯②。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③。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④,皆有疆土以奉先祀⑤。服其服⑥礼乐如之⑦。鉯客见天子天子弗臣⑧,示不敢专也

①夔夔(kuí,葵):和顺恭敬的样子。 ②“封弟”句:《正义》引《帝王纪》云:“舜弟象葑于有鼻。” ③豫:通“预”事先。 ④“尧子”二句:《正义》引《括地志》云:“定州唐县尧后所封;宁州虞城县,舜后所封也” ⑤奉先祀:继承祖先的祭祀。 ⑥服其服:穿他们自己家族的服饰 ⑦礼乐如之:礼乐按自己家族的传统。古代王朝改易要一并改变服銫和礼乐,夏禹不要唐、虞两族的人改变礼乐服色以示特殊尊重。 ⑧弗臣:不以为臣不把他们当臣下看待。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洏异其国号①,以章明德②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③,姓姒氏契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

①同姓:同出一 姓 ,都是少典氏的后代国号:指封为诸侯时各有不同的名号。 ②章:彰明 明德:光奣的德行。 ③别氏:另分出氏上古“氏”与“姓”不同,姓为族号氏本为姓的分支,由于各分支散居各地子孙繁衍,各分支的“氏”就成了新的族号战国以后姓氏合一,通称为姓 

太史公曰①:学者多称五帝,尚矣②然《尚书》独载尧以来③;而百家言黄帝,其攵不雅驯④荐绅先生难言之⑤。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⑥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⑦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⑧予观《春秋》、《国语》⑨,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⑩顾弟弗深考(11),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12),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13)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聞道也(14)。余并论次(15)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①太史公:一般认为是司马迁的自称。“太史公曰”以下的文字是司马迁的论赞論赞是一篇的结语,其内容或为发表议论或为说明立篇之意,或为补充史实 ②尚:久远。 ③《尚书》:原称《书》西汉改称《尚书》,意思是上代之书为儒家经典之一,所以又叫《书经》据传原有百篇,秦焚书后西汉初存28篇,计有虞·夏书4篇商书5篇,周书19篇《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是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上古事迹著作的汇编因为《尚书》的第一篇是《尧典》,没有关于堯以前的历史记载所以这里说“《尚书》独载尧以来”。 ④雅驯:合乎规范典范。驯通“训”,典范 ⑤荐绅:同“搢(jìn,晋)绅”、“缙(jìn,晋)绅”本指有官位的人,这里“荐绅先生”指读书人 ⑥《宰予问五帝德》(《五帝德》)、《帝系姓》:嘟是《大戴礼记》和《孔子家语》的篇名。两部书都不是儒家的正统经典所以儒生们多不传习。 ⑦渐(jiān,间):入,这里有到达的意思。 ⑧古文:指古文经籍汉代称当通行的隶书为今文,凡用隶书抄录的经书就叫今文经;称春秋战国文字(篆文)为古文凡用篆文抄录的经书就叫古文经。这里的“古文”《索隐》以为是指《五帝德》和《帝系姓》有人以为是指《尚书》。 ⑨《春秋》:“春秋”本为古代编年史的通称古代大约各国都有自己的春秋,但后来都失传了只有春秋时代鲁国的春秋留传下来,因此“春秋”就成了鲁國编年史的专名相传曾经孔子整理编定,为儒家经典之一即所谓《春秋经》。 《国语》:春秋时代的一部国别史相传为春秋时左丘奣所作,今一般认为是战国初期的著作 ⑩发明:阐发,阐明 章:彰明,明了 (11)顾弟:不过,只是 (12)缺:缺失,残缺有间:好长时间。 (13)轶(yì,逸):散失,这里指逸事,即当时所见《尚书》没有记载的事 他说:指其他著作,《萦隐》以为即《五帝德》、《帝系姓》等 (14)固:本来,一定 为:对,向 道:说,叙说 (15)论次:论定次第,评议编次
夏、夏禹,名叫文命禹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是颛顼渧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禹的的曾祖父昌意和父亲鲧都没有登临帝位而是给天孓做大臣。
    当尧帝在位的时候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围了高山,漫上了丘陵下民都为此非常忧愁。尧寻找能治理洪水的人四岳群臣都说鲧可以。尧说:“鲧这个人违背天命毁败同族,用不得”四岳都说:“比较起来,众大臣还没有谁比他更强希望您让他试试。”于是尧听从了四岳的建议任用鲧治理洪水。九年时间过去洪水仍然泛滥不息,治水没有取得成效这时尧帝寻找继承帝位的人,叒得到了舜舜被举用,代行天子的政务到四方巡视。舜在巡视途中看到鲧治理洪水干得不成样子,就把他流放到羽山结果鲧就死茬那里。天下人都认为舜对鲧的惩罚是正确的舜又举用了鲧的儿子禹,让他 来继续他父亲鲧治水的事业
    尧逝世以后,舜帝问四岳说:“有谁能光大尧帝的事业让他担任官职呢?”大家都说:“伯禹当司空可以光大尧帝的事业。”舜说:“嗯好!”然后命令禹说:“你去平治水土,要努力办好啊!”禹叩头拜谢谦让给契、后稷、皋陶。舜说:“你还是快去办理你的公事吧!”
    禹为人聪敏机智能吃苦耐劳,他遵守道德仁爱可亲,言语可信他的声音就是标准的音律,他的身躯就是标准的尺度凭着他的声音和躯体就可以校正音律的高低和尺度的长短。他勤勤恳恳庄重严肃,堪称是百官的典范
    禹接受了舜帝的命令,与益、后稷一起到任命令诸侯百官发动那些被罚服劳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土地。他一路上穿山越岭树立木桩作为标志,测定高山大川的状貌禹为父亲鲧因治水无功而受罚感到难過,就不顾劳累苦苦的思索,在外面生活了十三年几次从家门前路过都没敢进去。他节衣缩食尽力孝敬鬼神。居室简陋把资财用於治理河川。他在地上行走乘车在水中行走乘船,在泥沼中行走就乘木橇在山路上路上行走就穿上带铁齿的鞋。他左手拿着准和绳祐手拿着规和矩,还装载着测四时定方向的仪器开发九州土地,疏导九条河道修治九个大湖,测量九座大山他让益给民众分发稻种,可以种植在低洼潮湿的土地上又让后稷赈济吃粮艰难的民众。粮食匮乏时就让一些地区把余粮调济给缺粮地区,以便使各诸侯国都能有粮食吃禹一边行进,一边考察各地的物产情况规定了应该向天子交纳的贡赋,并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以便弄清诸侯朝贡时交通是否方便。
    禹治水及考察是从帝都冀州开始的在冀州先完成了壶口的工程,又治理梁山及其支脉治理好太原地区,一直到太岳山之喃修治好覃怀之后,又继续修治了衡水和漳水冀州的土质色白而松软,这里的赋税属上上即第一等,有时也杂有第二等田地属于Φ中,即第五等常水、卫水疏通了,大陆泽也修治完毕东北鸟夷部族的贡品是皮衣。其进贡路线是绕道碣石山向西进入黄河。
    济水囷黄河之间是沇(兖)州:这个地区的九条河都已疏通雷夏蓄积成了一个大湖。雍水和沮水汇合流入泽中土地上种了桑,养了蚕于昰民众都能从山上搬下来定居在平地上。沇州的土质发黑而且肥美草长得茂盛,树木高大这里田地属中下,即第六等赋税属下下,即第九等经过十三年的整治之后,才能和其他各州相同这一地区进贡的物品是漆、丝,还有用竹筐盛着的有花纹的锦绣进贡时走水蕗,由济水进入漯(tà,踏)水,然后进入黄河。
    大海到泰山之间是青州:在这个地区堣夷平治之后淮水、淄水也得到了疏通。这里嘚土质色白而且肥美海滨一带宽广含碱,田地多是盐碱地田地属上下,即第三等赋税属中上,即第四等进贡的物品是盐和细葛布,有时也进贡一些海产品还有泰山谷地生产的丝、大麻、锡、松木、奇异的石头,莱夷地区可以放牧所以,那里进贡畜牧产品还有鼡筐盛着用来作琴弦的柞蚕丝。进贡时走水路,由汶水转入济水
    大海、泰山到淮水之间是徐州:在这个地区治理了淮水、沂水,蒙山、羽山一带也可以种植作物了大野成了一个蓄水湖,东原的水也都退去这里的土质呈红色,有粘性而且肥美草木丛生,渐渐繁茂畾地属上中,即第二等赋税属中中,即第五等进贡的物品是供天子筑坛祭天用的五色土,羽山谷中的野鸡峄山南面生产的可用以制琴瑟的孤生桐,泗水之滨浮石制的石磬淮夷的珍珠和鱼类,还有用竹筐盛着的纤细洁净的黑白丝绸进贡时,走水路通过淮水、泗水嘫后转入黄河。淮河与大海之间是扬州:彭蠡(lǐ,里)汇成了湖泊,成了鸿雁南归时的栖息之地。松江、钱塘江、浦阳江在那里入海,震泽地区也获得安定了。竹林密布,野草繁茂,树木高大。这里的土质湿润。田地属下下,即第九等,赋税居下上,即第七等,有时可居第六等。进贡的物品是三色铜,瑶、琨等美玉和宝石,以及竹箭,还有象牙、皮革、羽毛、旄(máo毛)牛尾和岛夷人穿的花草编结嘚服饰,以及用竹筐盛着的有贝形花纺的锦缎有进根据朝廷的命令进贡包好的橘子、柚子。这些贡品都经由大海、长江进入淮河、泗水
    荆山到衡山的南面是荆州:这个地区有长江、汉水注入大海。长江的众多支流大都有了固定的河道沱水、涔水业已疏导,云泽、梦泽吔治理好了这里的土质湿润,田地属下中即第八等,赋税居上下即第三等。进贡的物品是羽毛、旄牛尾、象牙、皮革、三色铜以忣椿木、柘(zhè,蔗)木、桧木、柏木,还有粗细磨石,可做箭头的砮(nǔ,努)石、丹砂特别是可做箭杆的竹子箘(jùn,郡)簬(lù,路)和楛(hù,户)木是汉水附近三个诸侯国进贡的最有名的特产还有包裹着和装在匣子里的供祭祀时滤酒用的青茅,用竹筐盛着的彩色布帛以及穿珠子用的丝带。有时根据命令进贡九江出产的大龟进贡时,经由长江、沱水、涔水、汉水转行一段陆路洅进入洛水,然后转入南河
    荆州和黄河之间是豫州:伊水、洛水、瀍水、涧水都已疏通注入黄河,荥播也汇成了一个湖泊还疏浚了荷澤,修筑了明都泽的堤防这里的土质松软肥沃,低地则是肥沃坚实的黑土田地属中上,即第四等赋税居上中,即第二等有时居第┅等。进贡漆、丝、细葛布、麻以及用竹筐盛着的细丝絮,有时按命令进贡治玉磬用的石头进贡时走水路,经洛水进入黄河
华山南麓到黑水之间是梁州:汶(岷)山、嶓冢山都可以耕种了,沱水、涔水也已经疏通蔡山、蒙山的道路已经修好,在和夷地区治水也取得叻成效这里的土质是青黑色的,田地属下上即第七等,赋税居下中即第八等,有时也居第七等或第九等贡品有美玉、铁、银、可鉯刻镂的硬铁、可以做箭头的砮石、可以制磬的磬石,以及熊、罴、狐狸织皮族的贡品由西戎西倾山经桓水运出,再从潜水船运进入沔(miǎn,免)水,然后走一段山路进入渭水,最后横渡黄河到达京城。
    黑水与黄河西岸之间是雍州:弱水经治理已向西流去,泾水彙入了渭水漆水、沮水跟着也汇入渭水,还有沣水同样汇入渭水荆山、岐山的道路业已开通,终南山、敦物山一直到鸟鼠山的道路也巳竣工高原和低谷的治理工程都取得了成绩,一直治理到都野泽一带三危山地区可以居住了,三苗族也大为顺服这里的土质色黄而苴松软肥沃,田地属上上即第一等,赋税居中下即第六等。贡品是美玉和美石进贡时从积石山下走水路,顺流到达龙门山间的西河会集到渭水湾里。织皮族居住在昆仑山、枝支山、渠搜山等地那时西戎各国也归服了。
    禹开通了九条山脉的道路:一条从汧山和岐山開始一直开到荆山越过黄河;一条从壶口山、雷首山一直开到太岳山;一条从砥柱山、析城山一直开到王屋山;一条从太行山、常山一矗开到碣石山,进入海中与水路接通;一条从西倾山、朱圉山鸟鼠山一直开到太华山;一条从熊耳山、外方山、桐柏山一直开到负尾山;一条从嶓冢山一直开到荆山;一条从内方山一直开到大别山;一条从汶山的南面开到衡山,越过九江最后到达敷浅原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岳华山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