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黑猫男友的填满方法股份成功的躲过了这轮牛市?原因?是不是基金太傻?

4000点后:A股将何去何从 投资者如何买基金|4000点|A股|基金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h1 id="artibodyTitle" pid="31" tid="1" did="" fid="点后:A股将何去何从 投资者如何买基金
  上周,上证综指成功站上4000点关口,再创7年来新高。在4000点上,A股将何去何从?投资者又该如何买基金?
  4000点之后,A股何去何从?
  中国基金报记者 王鑫 饶玉哲 姜隆
  上周,上证综指站上4000点关口,再创7年来新高。
  在4000点上,我们该欢呼还是该警惕?这轮牛市何去何从?创业板持续大幅震荡该如何应对?港股发威吸引资金南下会否对A股造成压力?
  中国基金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汇丰晋信科技先锋、国联安优选行业基金经理、浦银安盛价值成长基金经理和华商盛世成长基金经理,他们管理的基金今年以来业绩均在普通股票型基金前十名。
  时隔7年,上涨综指在上周五重新站上4000点,从去年开始的牛市行情,不知不觉间,已经从2000点翻涨到了4000点以上,这轮牛市将去向何处?
  接受中国基金报采访的基金经理们都比较乐观,对未来的牛市依然看好。
  此轮牛市刚刚开始
  中国基金报:沪指在4000点附近剧烈震荡,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关键性的点位和目前的行情?这轮牛市与此前有何不同?4000点之后,这轮牛市将何去何从?
  李元博:4000点附近的震荡只是技术性的调整,我对未来的牛市依然看好。
  本轮牛市最大的不同有:首先,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正在触底回升,增速将重新稳定在中高位置;其次,改革和产业升级成为本轮牛市重要的推动力;第三,随着房地产等投资领域回报率的下降,居民资产配置重新向权益类资产迁移,由此为A股带来了规模巨大的增量资金。另外,“新常态”下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为本轮牛市提供了流动性基础。
  潘明:4000点或者其他整数点位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目前行情可能再次进入个股分化的阶段,有利于深挖个股的投资策略。这轮牛市的不同是,权重股看来是创业板和互联网+行业的资金流量入口,资金似乎从主板流出进入创业板,以及最近几天的港股和中概股。
  蒋建伟:我们认为,此轮牛市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居民大类资产配置向股票倾斜的双重因素的共振,而放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周期里面来看,此轮牛市才刚刚开始。我们相信,只要中国经济转型持续进行,此轮行情也将会持续下去。
  此外,居民资产配置的转换也只是刚刚开始,同样,中国资产在全球资金的配置也刚刚启动,我们有理由相信,这轮牛市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经济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股市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涨多之后自然会有调整。
  刘宏:我对于指数点位关注较少,这与我的投资决策关系不大。我更关注基本面、上市公司的业务发展。对于后市,放到未来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来看,我一如既往地乐观。从社会发展趋势看,可以说今年是经济压力最大的一年,2016年经济将逐步好转,股市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不大。
  A股连创新高,市场也普遍认为未来几年我们会迎来持续的牛市,在这种大趋势下,最好的防御是寻找那些真正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企业。
  上周四,创业板盘中大跳水,跌势一度逼近5.7%,但随后逆转,临近收盘强势翻红,最终创业板指数报收2496.49点,涨0.33%。
  接受中国基金报采访的基金经理普遍对创业板不离不弃,认为目前是涨幅过快出现的调整,新兴公司依然有成长空间,现在还不是抛弃成长股的时候。
  现在还不是抛弃成长股的时候
  中国基金报:上周,创业板持续大幅震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您将如何应对这一行情变化?会不会调仓?
  李元博:近期创业板大幅震荡,最主要原因是创业板短期涨幅较大,同时港股市场因政策利好出现交易性机会,导致部分创业板资金获利了结南下香港,这是导致震荡的主要原因。
  到目前为止,创业板调整幅度不大,因此我所管理的汇丰晋信科技先锋基金依然维持了比较好的上涨态势。目前来看,这种短期调整并不会改变创业板优质公司的转型进程和成长逻辑。因此我会继续精选个股,去部分抵消市场波动的影响,同时关注能够通过自身成长超越前期高点的上市公司。至于调仓方面,或许会有小的变动,但是还不打算做方向性的调整。
  潘明:目前创业板估值较高,获利盘较多。针对创业板未来可能出现的调整,我的应对是寻找能够抗拒短期波动同时有长期成长空间的个股,目前没有调低仓位的计划,当然也没有从科技行业调仓到大盘蓝筹的计划。
  蒋建伟:创业板每次涨幅过快时都会有阶段性比较大的调整。但是我们相信,只要里面的公司能够持续成长,那么股价最终都会持续上涨。我们始终认为在经济转型背景下,这些新兴公司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成长,因此,每次的调整,都是精选个股的机会,而不是抛弃成长股的时候。
  一句话总结我的投资风格和理念就是,分散投资成长股。我个人的投资风格相对比较灵活,但是更加偏好成长股,比较注重小公司不断做大带来的投资机会。同时配置会比较均衡,因为成长股的个体风险有时候比较难以预料,因此分散个体风险,享受整体成长的红利,从而整个基金的净值表现更为稳定。
  刘宏:股票价格有涨有跌再自然不过,就像天气有晴有雨一样,我不会根据一两天的股价变化调整组合,上市公司基本面变化是我调整组合的主要依据。
  中国基金报:从去年到今年,市场风格已经几次切换,这一次风格切换会持续多久?
  李元博:个人认为今年不会有太明显的风格切换,蓝筹和成长同涨同跌的概率非常大,这中间或许会有板块和主题轮动,但不会像前几年那样出现非常明显的风格偏移。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目前还很难说,但我觉得至少会持续到三季度。
  潘明:这种情况很难说,可能仅仅几小时,又或者持续几个月,无法判断。
  蒋建伟:大盘蓝筹和成长股的轮番上涨,首先是市场较为健康的表现。此外,蓝筹股上涨基本都是在成长股上涨到一定阶段后的跟涨,因此成长股才是股市的源泉。在今后几年,我们可以持续看到这样的风格切换,但是市场的主流应该还是能够代表中国经济未来的新蓝筹。
  刘宏:我相信投资坚持自己能力范围就好,不必去追逐所谓的市场风格或者热点。我对于市场流行什么风格或者要切换到什么风格关注不多。
  今年第一季度创业板指数暴涨58.67%,泡沫之争也越加激烈。
  但本报采访的基金经理均认为,不能简单以市盈率来判断创业板是否存在泡沫,即使在当前平均市盈率超过90倍的情况下,创业板仍然存在个股机会。
  创业板个股机会在“小鲜肉”中
  中国基金报:您如何看待创业板的高估值,是否已经存在泡沫?
  李元博:所谓高估值和泡沫主要是针对历史最高的市盈率来看的。但我觉得对于创业板,静态的估值参考意义不大,因为这次的牛市是改革牛。改革带来的上市公司商业模式变化给市值带来的增加是难以用估值衡量的。
  个人认为泡沫在股票市场中一直存在,只要上市公司的业绩或者创新的商业模式持续能够得到验证,泡沫会一直伴随着公司的成长。所以仍然看好创业板中优质公司的机会。
  潘明:创业板的估值确实高,但无法判断是否存在泡沫。不过常识也告诉我们高估值可能带来预期收益的下降。
  蒋建伟:创业板估值确实比较高,但是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要看公司未来的发展,还有多少成长空间。
  这两年很多表现出众的大牛股,都是用互联网来改造原有传统行业,因此它们天生都是用互联网的估值体系。而互联网都是先做规模,再谋盈利,因此很多公司虽然没有业绩,但是如果一旦能够做成,目前市值仍然很有潜力,对于这些公司,不能用传统的市盈率来衡量。
  因此,估值的多元化成为此轮行情不同于以往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然,如果这些公司不能成功,那么股价的下行空间也会是巨大的,因此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研究和跟踪。
  刘宏:我不关心创业板整体估值,只关注上市公司本身的股价。泡沫肯定存在,但不需惧怕,其实这正是资本市场发挥资产配置功能的基本原理所在。如果没有泡沫,资产配置的功能也会丧失。在局部领域存在泡沫,资金才会流向这些领域,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才会起作用。
  当然,哪些领域应该享受泡沫,这需要投资者去判断。我们认为,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符合我们社会大趋势的领域就是应该享受泡沫的领域,相应地就会有资金和资源配置这些领域。
  中国基金报:现在创业板里是否还有投资机会?您如何精选个股?投资创业板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风险?
  李元博:创业板的投资机会还是看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和新业务的拓展能力,因此投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主要看好一些互联网商业模式延伸到的一些领域,比如O2O等。而最大的风险则是很多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比较难落地,如果遭遇这样的情况,相关公司的估值“泡沫”就有可能破灭。
  潘明:投资机会可能更多在“小鲜肉”中,即市值小、新近考虑转型、市场对其还不太熟悉的公司。我认为寻找一个基本面好、空间大的主题性机会是精选个股的捷径之一。倾向于较低估值并且有成长潜力的个股,不盲目跟风。
  至于风险,不排除有些企业可能单纯为了市值管理或股价上涨而做伪转型。
  蒋建伟:投资机会不能简单地以属于主板还是创业板来衡量,只要公司能够持续成长,那么股价的机会就是明显的。我们更加专注于那些代表中国经济未来的新蓝筹,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能够做大做强继而改变我们生活的公司。风险方面,创业板由于整体估值偏高,如果公司不能持续做大,股价的风险也会非常大。
  刘宏:我认为从现在往后看,市场中的个股机会还是很多的,我不在意是哪个板。对基金而言,像“游资”那样热衷追随热点始终是一大忌讳,这会导致业绩大起大落。
  至于如何精选个股,我首先会选择一个符合经济长期发展趋势的行业,深入了解其上下游的发展情况和竞争对手情况等;然后对企业实地调研,想方设法接触到管理层,确定企业未来前景。团队核心人物的能力和执行力很关键,当然团队除了有能力更要有德行,要有宽广的胸怀,有大局观,这也要求我们要多接触多了解,多调研多研究。
  未来我们主要看好互联网领域三个方向: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农业和互联网医疗。
  4月9日,港股通创立后额度首次用完。4月10日下午1点45分,港股通额度再次提前用尽。此外,多个基金公司的QDII申购火爆,额度已经售罄,产品公告暂停申购。
  但在基金经理们看来,港股热潮不会对A股造成很大压力,心理层面的影响大于实际影响。
  港股热潮不会对A股造成很大压力
  中国基金报:4月8日,沪港通成交额和港股成交额均创出新高,港股发威吸引资金南下,对A股市场会否造成较长时间的压力?
  李元博:港股成交额与A股差距比较大,所以我觉得实际影响比较小,心理层面影响比较大。最初几日借政策红利,港股波动可能比较大,但后续影响会越来越小,未来可能和A股加强联动,与内地市场同涨同跌。
  潘明:港股热潮是资金在市场之间流动的正常现象。此外,港股没有涨跌停制度,估值洼地可能迅速消失,对A股不会造成长时间压力。
  蒋建伟:港股的交易活跃,对A股不会造成很大的压力。首先,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大部分都在A股,其次,港股整体估值的上移,对A股的估值体系也会有支撑。此外,我们要把港股和A股联合来看,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中国经济代表的这些资产的价格会在全球范围内提升,港股和A股更有可能交相辉映。不过股价最终是公司价值的反应,只有好公司才能持续获得资金的青睐,在任何市场都是如此。
  刘宏:港股和国内市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两个市场之间并没有实现完全的资金自由流通,因此不能说港股活跃了,国内市场就受压。
  4000点之上如何买基金
  上周五,上证指数时隔7年重返4000点大关,业内第一个反映主动基金整体收益的指数――中国基金报中国股基指数和中国混合基金指数均在当日创出历史新高。
  4000点之上,基金如何投资?这恐怕是当前众多手握现金等待入市的投资者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已经入市或较早入市的投资者大多在本轮行情中赚了个盆满钵满,4000点之上大可以潇洒应对,若坚信牛市不言顶,可继续持基待涨;若有畏高情绪,则宜逐步减仓,落袋为安,新入市的基民则要细思量。
  中国基金报记者 朱景锋
  对于新入市的资金来说,在4000点这一略显尴尬的点位入市,确实要费些思量,想好了再去做。不过,虽然都是4000点,和上一轮牛市即2007年的4000点相比,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应该看到,从上一轮牛市4000点至今的8年时间里,众多基金获取了丰厚的回报,大部分的个人投资者很难跑赢指数,也很难跑赢基金。上了4000点,买基金还是首选,但买啥基金为好?由于未来市场行情将更加复杂多变,震荡加大,投资者应该摒弃集中投资某一类基金的做法,注重把握各类市场和资产的盈利机会,多元化配置基金。
  在品种选择上,应该逐步减持高仓位的指数型基金和杠杆基金,更多地持有主动型基金。在购买方式上,应更多采取“大跌大买,下跌小买,大涨不买”的智能定投方式购买基金,尽可能降低持基成本。
  此4000点非彼4000点
  蓝筹股仍低于长期估值中枢
  虽然都是4000点,但目前的4000点和2007年的4000点真的不一样。主要差异显然是估值水平的巨大差别。
  在日,上证指数首次站上4000点大关,当时A股的核心指数市盈率达到40倍,在这之后的8年里,上证指数起起落落,最终于上周五收复4000点失地,但在这8年时间里,中国经济总量和上市公司盈利均大幅增长,使得在当前的4000点之上,A股沪深300指数市盈率只有15.7倍,远低于8年前的4000点估值水平,也低于2006年以来沪深300指数18.83倍的平均市盈率水平。
  至少从估值看,当前的4000点还低于A股长期的估值中枢,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这也意味着,权益类基金依然值得重点配置。
  从4000点到4000点
  大把基金净值翻倍赚
  8年时间,上证指数兜兜转转,似乎又回到了4000点的原点,涨幅为零。但这8年间,绝大多数基金都在赚钱,翻倍赚的基金更是一抓一大把。
  根据天相投顾统计,从日至今年4月10日,所有249只基金区间平均收益率为84%,其中有84只基金收益率超过100%,华夏精选、泰达成长、富国天惠、交银成长、嘉实增长、中银中国和富国天合等7只基金赚了2倍以上。只要你选了好的管理者肯长期持有,任你大盘从4000点冲上6142点,又跌到1664点,再回到4000点,都不是问题。
  4000点大轮回,指数基金收益也会跟着轮回。所以,越往上涨,越要减持指数基金和杠杆基金,因为这些基金的长期持有价值越来越低。主动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基金才是你值得长期相伴的好朋友。(见表1)
  4000点之上
  多元化配置的七条建议
  经常会有人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投资应该适当分散。4000点之上买基金,更应注重基金类别、基金风格的多元化配置。
  1、具有实时提现功能的货币基金账户依然是解决不时之需的利器;
  2、二级债基既有平衡股债投资机会的功能,又有收益稳定的特征,同样是资产配置不可或缺的品种;
  3、新股均衡而密集的发行、公募基金获配比例的保证为打新基金提供了持续的赚钱机会,打新基金是风险收益配比极佳的稳定收益利器,选好品种后持有半年以上是不错的选择。
  4、不管之前市场发生了什么,4000点之后不要走极端,均衡配置风格不同的基金,价值型基金今年总体表现一般,但不代表将来。关键是要找到拿得住股票、风格不飘移的基金经理。
  5、选股能力强的成长风格基金依然是重要的获利来源,但波动可能会加大,若你已经做好了资产配置,把钱交给、、,据说都很牛,入手!
  6、港股一潭死水被激活了,你还能无动于衷么,谁让人家便宜呢,现在能买的还有一些,趁早下手吧。
  7、大宗商品跌了这么多,全球经济除了美国都在拼命搞货币宽松,经济慢慢会好的,通胀迟早要起来,大宗商品下跌空间可能还有,但上涨空间是不是更大?少买一点吧,试试运气。(表2)
  逐步减持指数杠杆基金
  用智能定投应对震荡
  如上文所说,股市越向上走,被动投资的产品就越不值得长期持有,应该逐步减持甚至远离。
  当大盘运行到估值中枢之上后,震荡将是家常便饭。此时购买基金的方式应该从4000点之下的一次性买入切换到“大跌大买、小跌小买,大涨不买”的智能定投模式,这样做可以利用市场波动机会降低持基成本,为收益创造空间。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公募布局关键词:三大概念是这轮牛市的脊柱
  编者按  老人怕涨,新人怕跌。  4月27日,上证指数攀上4500点大关,一位资深人士用这句话点评投资情绪,恰如其分。  在绿靴资本的线下沟通中,曾有部分机构投资人大喊某个点位的面临回调压力,但是伴随着股指连续攀高,减仓易,上车难。  导读  从今年一季度公布的持仓情况来看,则开始减持概念股,其中前十大重仓股中的,、以及已经不见踪影,而和也均遭到减持。  4月27日,大盘终于站上4500点大关。撑起这一波牛市的正是板块之间快速的轮换,你方唱罢我登场,目不暇接。  但这一波牛市当中有几个概念贯穿始终,至于这4500点大关,这几个板块也是贡献匪浅,这便是“”、“”与“+”。  这三个概念板块均是由国家顶层设计推动,可以称之为这一轮牛市的脊柱。  公募避风一带一路?  但根据各家一季报的情况显示,公募基金配置一带一路的热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而有的基金更是在一季度选择减持了“一带一路”概念股。  根据记者梳理公募的情况发现,各家基金公司十大重仓股当中,一带一路概念股占比非常小,仅有几家公司十大重仓股当中出现了一带一路的概念股。  另外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公布一季报的基金公司当中,仅有20只基金给予一带一路概念股积极的重仓,这些基金或重仓多只,或高比例持有单一股。其中长盛电子主题一季度共重仓了5只“一带一路”个股,成为重仓受益股最多的主动基金。德邦优化、海富通国策、、海富通优势、华安核心、华泰成长、嘉实优选、信诚成长、、中银策略10只基金都重仓了3只潜在受益股,合计重仓市值均超过10个百分点。一带一路主题基金基金简称近六月收益手续费操作<strong style="font-family:color:#dc%0.60%<strong style="font-family:color:#dc%4折 |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天天中心,截至日期:  去年四季度收益一带一路的海富通国策在一季度甚至选择了减持。其去年四季报显示,其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国中铁(601390.SH)、中国建筑(601668.SH)、中国铁建(601186.SH)、葛洲坝(600068.SH)、中国交建(601800.SH).  从今年一季度公布的持仓情况来看,海富通国策导向则开始减持一带一路概念股,其中前十大重仓股中的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联重科以及中国交建已经不见踪影,而葛洲坝和中国建筑也均遭到减持,其中葛洲坝被减持了100万股,中国建筑被减持了200万股。  基金狂买互联网+  与公募基金对待前两个概念不一样的是,一季度互联网+概念股成为各家机构热捧的对象。  以东方财富为代表的“互联网+”概念股在一季度受到基金热情追捧,在大幅抛售以为代表的蓝筹股的同时,一季度基金对“互联网+”等成长股的持仓幅度在攀升。根据天相投顾统计,截至一季末基金配置信息传输、软件和服务业板块的比重达到净值的13.31%,比去年底上升5.04个百分点。  从个股看,对互联网龙头公司的追逐也体现了基金在一季度对成长股的青睐。数据显示,基金一季度增持力度最大的十只个股中,东方财富和双双位列其中,两只股票被基金增持股数都在1亿股以上。  而从基金重仓程度(基金重仓持股总市值)排名来看,一季末基金重仓的前20只股票中,互联网股票占据五席,分别为 、 、东方财富、和 ,这五只个股今年以来股价都已实现翻倍。从重仓这些股票的基金数量来看,也有较明显的上升,如重仓持有金证股份的基金数就由去年末的28只上升到今年一季度末的60只,实现了翻倍增长。互联网主题基金基金简称近六月收益手续费操作<strong style="font-family:color:#dc%4折<strong style="font-family:color:#dc%4折<strong style="font-family:color:#dc%0.60% |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天天基金研究中心,截至日期:  另外一方面,互联网+股票的热度也没有辜负各家基金公司,中证互联网指数由1月12日发布时的2137点一路涨至目前的3807点,而个股方面年初至今涨幅超过两倍的股票超过10只。  关注未来  作为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之一,国企改革备受瞩目。中证国企改革指数在年后也凶猛发力,指数于日发布,初始指数为1425点,截止到4月27日,该指数已经涨至2156点,涨幅为51.2%。  一位的分析师讲到:“完成国企、国资改革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几年都可以称之为国企改革年,也同样是国企改革的布局年。”  从公募披露的情况来看,各家基金公司目前对国企改革概念股的配置均不是很重。实际上,机构对于国企改革更多的也是长远布局。  以目前今年涨幅最大的几只国企改革概念股为例。(002268.SZ)是中证国企改革指数成份股当中今年以来涨幅最大的公司,其年报披露的前十大股东当中,基金占了四席,但持仓比例均不是很大,相比去年三季度来说有比例不大的增持。  另外一家涨幅不错的国企改革概念股(600688.SH)、(600704.SH),也均有相似的情况。  目前,嘉实、泰达宏利、易方达、华夏等多家基金公司密集推出与国企改革主题相关的产品,抢滩布局国企改革。国企改革主题基金基金简称近三月收益手续费操作<strong style="font-family:color:#dc%0.60%<strong style="font-family:color:#dc%4折 |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天天基金研究中心,截至日期:
(责任编辑:DF058)
东方财富网(&&或&&)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值班热线:021-5
ABCDFG H JMNPQRS XYZ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客服邮箱:&&|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CopyRight&&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沪ICP证:沪B2-ruibeier: 谈牛市里投资的心态
序言: 今晚和一位交往多年的哥们吃饭,这哥们在年那轮牛市里,几乎是我手把手告诉怎么操作,资产翻了N多... - 雪球&:谈牛市里投资的心态序言:& & & &今晚和一位交往多年的哥们吃饭,这哥们在年那轮牛市里,几乎是我手把手告诉怎么操作,资产翻了N多倍,那轮牛市初期,他的本金很少,到牛市顶峰时资产过400万。资产增长后我建议他去买房子,并且我还带他去看我推荐的房子(就是我那农民房所在的小区)。但他最终没买,结果接下来的2008年熊市里又把辛苦赚的利润吐回了很多。而2014年启动的这轮牛市我管他们不多,我只是定期把我持仓情况告诉他们,我的意思是告诉他们我都买了啥,他们愿意跟就跟,而这哥们8元多确实跟我买了浦发,当时我几次提醒他们:“4、5倍pe的银行股,如果不融资买入,那天理难容”。而这哥们没敢融资去买,不敢融资我是理解的,可让我悲愤的是:他8元多买的浦发,拿了一段时间后,9元多出掉了。。。今晚我和这哥们吃饭时,正好雪球网上一球友也留言给我,她说自己这轮牛市里50万本金,现在已经亏了30万。我当时问了一句:“你确定是这轮牛市里亏的?”,她说是,对此我无言以对。那今晚约我吃饭的这哥们,在这轮牛市里赚了多少?按他的话说暂时没亏,最后坦言是盈利,但幅度就1、20%。不用说了,这个收益率远远跑输市场。牛市里我们要怎么做?我以前在券商做分析师时,我每次苦口婆心的劝客户拿住我推荐的那些股票时,当时我的想法就是牛市里让这些客户多赚一些,然后备出熊市里赔的。也许您认为我这样说有点缺德,但事实没错,A股市场里我一直认为的事实是:是顶逃不掉,能逃掉的大多不是顶。那么牛市里没赚到钱,要不要反思下自己为什么没赚到?而赚到钱的话,又如何保住利润?投资领域上稍有不慎,成果就很可能灰飞烟灭。从2007年10月份的6124点到现在,这7年时间里我自己的投资经历很值得玩味:2007年10月份6100点时,我账户市值过1.2亿(几个账户合计),当年年底10大券出具的2008年策略报告里,有8大券商看点,另外两家券商虽然没看8000点,但也没认为A股市场在2008年会走熊,而事实上2008年A股市场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洗礼。在这场危机爆发后,按我当时的境遇看是根本没办法规避的,因那时我和几位兄弟用自有资金及控制的资金,拿了个别票极高比例的筹码。次贷危机来袭后,我们是预感到市场要出大问题了,但我们动不了,因为即使我们不减仓,股价都在狂跌,而一旦我们也杀跌,因持仓量太大,那留给我们的就是股价将遭遇再多的跌停。所以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只有忍痛顶着,每到阶段性底部就用资金托盘,但怎么顶都没用,因违背市场规律的强行硬顶只会让自己输的更惨,最后结果还是一败涂地,因为到点时,我原本过亿的市值只剩下2KW。那段日子过的天昏地暗,如果不是当时我家老2出生,我可能郁闷而死,当时的心态近乎崩溃,后背起满了带状疱疹,再加上一场意外车祸,我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2008年的。(2008年2月份去北京提一新款SUV,当时中规4S店还没这车,回来路上赶上2008年雪灾,高速封路,朋友替我开车,某日凌晨我在后面两排座位放倒后搭的床上睡觉,结果朋友把我车开到国道下面沟里,当时我7根肋骨断掉,眼角缝21针,还好没破相,眼睛也没瞎,命也没丢,最后那车修好后亏了100万卖掉了)。所以,人遇到不顺时是喝凉水都塞牙。那么话回正题,正常情况下遇到熊市,按我们大多数人的能力是无法有效规避掉熊市的下跌,那就只能让自己在牛市里尽量多赚,至少准备出熊市里赔的钱吧。那如何应对牛市的宠幸?A股市场上有句俗语:股票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先涨后涨之分,虽然这话有点邪,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也反应了A股市场的现状。我回复那位说自己在这轮牛市里50万本金亏30万的球友的话也是:牛市里最稳妥的赚钱方式就是买低估值的股票然后耐心持有,此外别无他法。包括今晚约我吃饭的那朋友,我告诉他的也是:把浦发买回来,然后拿住,这样也许可以多少拟补一下这轮牛市的损失。。。。(但这话只对我那朋友有效,对雪球里各位无效)1、投资能一帆风顺吗?& & & &投资的目的是赚取收益,但与之相伴的是风险,投资的风险有时能在一定程度上能防范,但有时则是根本防范不了。从2007年A股市场摸6124点后到现在的这7年里,我摔的跟头不少,那3年大牛市里暴赚20多倍,但到2008年谷底时市值从1个多亿照样缩水到2000万。而2009年市场反弹时, 我满仓抓了新能源题材的票,然后借助那波反弹让市值重新过亿。2010年市场是震荡年,进入2011年后俺觉得市场机会可能不大了,于是2011年初把大头资金撤出转投PE市场,二级市场只留下2000万左右。当时把大头资金转投PE一事,在当时看没错,由此躲过了年市场的大跌,但接下来的事情则也让郁闷死,IPO中断两年的事实,借用毕老爷在吃饭视频里的话说就是这IPO中断真是坑惨了我,我直投的一个项目2012年就已经审核过会,我持有的份额位居那公司第四大股东之位。但IPO中断期间,那公司被一帮黒记者敲诈勒索,勒索方式是不给钱就不断发文诋毁,而如果给钱摆平了这个,其团队里其他人马上露面继续撰文攻击,由此变成无底洞,并且成为永远填不满的窟窿,最后害的俺这LP跟着遭殃。虽然上面数次清查这公司后知道是黒记者在敲诈,但关于上市挂牌一事就是谁都不轻易吐口放行,因都怕担责任,搞的那公司到现在都悬在那里,没办法俺潜意识里已经把这直投项目的投资当打水漂了。所以,投资上的事情真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会出其不意的冒出,如果那公司顺利挂牌上市,按创业板这样的疯狂程度,我那投资增值10倍都不止,但现在的结果却是投资本金都近乎归零。那么一级市场上都这样大的风险,您还有必要在二级市场对自己在什么票上少赚10%、20%而纠结?虽然是少赚,但和我那归零的投资相比您就幸福去吧!而对于PE投资领域的分散投资就没风险?其实一样,私募股权基金俺也投了,俺投的那私募股权基金这些年里合计投了10个项目,其中一个项目已经通过对赌协议退出,一个项目已经成功转卖给上市公司(这个俺赚了3倍),现在还有2个项目正在转卖给上市公司(但转让价格近乎是俺当年投进去的原价,也就是投了几年最后没啥利润,但总比打水漂强),还有几个准备IPO报材料,另有1个已经在三板上市(看目前交易价格暂时增值10倍,如果这票回主板后也能维持这价格,那我靠这一个应该能收回全部PE项目投资的本金),还有几个马上也去新三板挂牌。新三板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现在都没搞明白,前期一小兄弟强逼我说要拜访我,说和我商量一个大的合作项目,我问怎么回事,要他直接在电话里说,否则我没时间陪他,那小兄弟最后没办法,直说了是想拉我去搞新三板,一个没啥成交量的市场,我去干啥?我相信新三板里是有金矿,但那金矿留给别人去挖吧。而我投的那私募股权基金当初(2011年)成立时签署的协议是3+2退出,意思好像是5年退出,但现在已经5年了,我拿回来的还只是零头,所以这当年被我认为是分散风险的投资,在年里确实助我躲过了A股市场的大跌,但后来越发让我觉得是鸡肋,我自己常想:如果当时没投那些PE,我绝对会把那些资金全砸到4、5倍pe的银行股里,可惜时光不能倒流。所以,投资领域里有很多不可预测的事情,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谨慎思考,不管出现什么结果,懊悔是没用的,最终只能用平常心来对待。2、牛市里如何赚钱?& & & & 这轮牛市启动后,满市场欢呼雀跃,满社会近乎重现全民“炒股”的盛况中,很多对股票从没想法的人也开始关注股市,这应该是赚钱的示范效应带来的结果,但什么利润是我们能赚的?即使时光倒流,即使30元的全通教育重新摆在我面前,我还是不会去买全通教育。我的投资理念告诉我:我只赚我能力范围内的利润,我只赚我能看得见的利润,我只赚能让我睡得着觉的利润。这轮牛市里,我佩服那些在神创板上奋战的各位所取得的丰厚收益,但在小票上厮杀确实不是我个人能力范围敢做的事情,我只赚稳健的收益,但稳健的收益就代表是低收益吗?即使到现在我有时和身边朋友聊股票时,我也问他们为什么没买点银行股?他们的答复基本都是银行股涨的慢、涨幅小。银行股的涨幅真的小吗?我不止一次的说过:A股市场上任何一波大级别行情里,银行股的涨幅一直都是指数涨幅的2倍,年的大牛市里,沪指涨幅是513.62%,而以浦发、招行为首的银行股平均涨幅是937.19%,其中浦发上涨1141.19%;在2009年反弹行情里,以及2012年底的银行股井喷行情里,银行股的涨幅也都是沪指的2倍(这些数据见《投资实战篇——大行情中投资蓝筹股的收益分析》)。而始于2014年下半年启动的这波大级别牛市里,券商、银行、保险股,以及铁路、基建、电力等大蓝筹先行启动,借助估值修复的借口成功激活了A股市场这波牛市,这些板块除了银行的涨幅弱于大盘外,铁路、基建、电力、券商等行业股票的涨幅都已经达2倍以上,都远超沪指1倍的涨幅,这是牛市里正常的现象,我此前在《大行情中投资蓝筹股的收益分析》一文里,已经用详实的数据分析过A股市场的牛市里,低估值股票的涨幅最终都会远超大盘指数的涨幅,包括2005年启动的那波大牛市行情里,10只最大市值的钢铁股平均涨幅都达到771%,超过同期沪指513%的涨幅,而这轮牛市里各板块的蓝筹股涨幅我没做仔细核算,但铁路、基建、电力、券商的涨幅都远超沪指的涨幅,现在涨幅欠缺的只有银行股。而月份银行股的调整,让很多银粉的心里开始七上八下,尤其是看到神创板的票每天大面积涨停后心里更不是滋味,其实有什么不平衡的?我相信有人可以34.8元买到全通教育,然后348元卖出,净赚9倍,那是人家的本事。不过话说回来,神创板的票很多大涨数倍,但真能在涨幅数倍的这些小票上赚足数倍利润的人可能不会很多,即使人家真赚了数倍,那也是人家的本事,艺高人胆大,我没这样的艺,所以那利润不属于我,那么这一、两年来持有银行股的收益很低吗?雪球里那位磕磕仔兄弟,这2年来主仓持有兴业银行,前期他把兴业出掉,搬砖到浦发上,他傻人傻命运气好,做了几个波段后,前些天他统计的收益率是3倍;一位叫小硕的兄弟,一直持有浦发和兴业,收益也超过3倍,当然,他们都上了杠杆。我自己呢?2012年我的收益情况忘记了,唯一记得的就是在银华锐进分级基金上大亏过,2013年前8个月全仓拿了中小板一个票,拿了7、8个月赚了3、40%;然后从2013年8月份起部分仓位开始买浦发(8元成本,此后浦发拉到12.40元没出,坐了过山车),2013年底开始全仓银行股,同时在日为买银行股开通了两融,到2014年11月底确定银行股启动后把融资杠杆打满,然后的然后就是到了现在,这几天我估算了一下,从我全仓持有银行股的2013年12月底到现在,盈利也已经过2.7倍。2013年底我买浦发、兴业和平安的资金是3600万(两个账户本金合计),到目前为止,开了两融的主账户盈利就已经过亿,如果把这一年多来在非银股上赚的利润也加进去,实际利润远超1个亿,远远跑赢沪指的涨幅。投资银行股是赚什么利润?我自己的看法:先期阶段是赚估值修复的利润(就是目前阶段),以后是赚银行业成长的利润。而投资银行股最大的便利是可以上杠杆,尤其是此前银行股趴在4、5倍PE时,所以低估值+可以上杠杆是那时促成我全仓砸银行股的重要原因。那么低估值银行股的估值修复利润+融资加杠杆的利润+估值修复后银行业自身成长的利润,这三重叠加利润其实是暴利。一年前市场在争论2000点到底是不是底的时候,很多人对我上杠杆买银行股的做法认为不可理喻,当时我就告诉他们:“等牛市启动后,我就用银行股赚的利润和他们比收益率”,因我清楚:3、4倍市盈率的银行已经跌无可跌,而融资加杠杆买银行股,如果1:0.7的杠杆,那么银行股涨1倍,我收益就近乎1.7倍,如果银行股涨2倍,我收益就近乎3.4倍,如果杠杆再放大呢?或银行股的涨幅再超过我的预期呢?我个人对这波银行股行情走完后设定的的利润目标是5倍,如果浦发到25元,我这利润目标即可完成,而实际上我可能提前完成,因我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强,我现在还有大把融资额度没用。但我使用融资的思路只对我自己有效,对其他任何人无效,所以不要效仿。附我个人投资银行股这一年多来的盈亏情况:1、日我其中一个账户的持仓情况:2、日为买银行股开通了两融:日持仓:3、日持仓,当时利润730万,我选了最喜欢的三个:浦发、兴业和平安,兴业前段时间超牛,平安这段时间开牛,期待浦发后续接力。4、日持仓:利润7084万;5、日持仓:& & & &那牛市到底怎么赚钱?其实很简单,就如我今晚答复那位牛市里还亏钱的雪友的原话:“买低估值的票,然后耐心持有即可”,投资其实就这么简单。简单归简单,可为什么每轮牛市里都有人亏钱?年的大轮牛市里,我身边一朋友已经给了我答案,当时我操作任何票都是先给他们10分钟时间,让他们先买,然后我再买,而每次卖时我也是让他们先卖,然后我再卖。可即使这样,那轮牛市我赚了20多倍,而我那位朋友却亏钱,他亏的原因就是买完我的票后,他看到不涨,第二天就出掉追涨别的票,然后的然后就是3年牛市结束后,他没赚钱。而这轮牛市里没赚钱的同学,你们亏在哪里呢?就如我上面说的那句股市名言:股票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先涨后涨之分,这句话的背后说的股票投资需要些耐心,而如果你没赚钱,是不是你对你的投资没给与足够的耐心?但对于这轮牛市行情启动后,那些股价神乎其神的题材股、概念股,我还是奉劝各位理性对待,没必要去羡慕那些题材股的暴涨。A股市场的牛熊市我经历N个轮回了,这类牛票群体我见识太多了,郑州百文、银广夏、蓝田股份、托普软件、环保股份、达尔曼、数码网络、广华化纤、鞍山合成、欧亚农业等,这些票当年都是风光无限的超级大牛股,但最后下场是什么?其下场是很多散户蹲守在那高高的山岗上,然后这些散户和他们蹲守的阵地一起搬家到三板去了。我个人对市场上题材概念股的炒作唯一能给的答复就是嘿嘿一笑,2009年那波反弹行情里,我说了我抓的是新能源题材票,那是家纺织行业的公司,去搞锂电池,当时锂电池是市场最时髦的新能源概念,所以这家公司股票价格在2009年市场反弹行情里,它最大涨幅是9倍,我个人在这票上是赚足了银子并顺利逃顶,但几年后我再看当时借以炒作的锂电池项目进展怎样时,结果如我预料的一样:就是个骗局,因那公司的锂电池项目销售收入只有几百万元,在公司销售收入中的占比连百分之1都没到,再然后的然后就没然后了,而当年高位接棒的人现在还在高高的山岗上俯视着目前的股价,能否解套天才知道。所以,针对题材概念股的炒作,悠着点吧。包括现在那位私募一姐拼命唱多的“珠穆朗玛峰”概念票,我相信用不了几年这珠穆朗玛峰可能就要能沉到马里亚纳海沟去,而如果您认为自己有那种能34.8元买全通教育,然后348元能顺利出局的本事,那您去题材概念票上厮杀完全没问题,但大多数人不具备这本事,所以不如学我就拿那些能让自己睡得着觉的优质票,因为任何一轮牛市里,所有的价值洼地最终都会被水填满,而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持有,那您呢?已有126人赞助了这篇帖子1895雪球币:66620010010010066666666402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322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同时转发到我的首页发布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豆瓣人人FacebookTwitter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猫警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