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在银行买入广发聚丰基金现价5000元,今年我去查份额2283.14,也就是买了2500元,剩下

07 年买入的基金,一直持有,目前亏损 4 万元,应该如何处理?
07年父母在并没有仔细研究时买入基金,分别为博时主题 四万元,博时精选 两万五千元,亚太优势 两万元, 深100 两万元,广发聚丰 一万元, 华夏红利 5千元,易方达50 八千元 ,南方全球 六千元 。
从07年到现在一直持有,仍然亏损四万元左右。 应该如何帮助父母调整?之前有研究知乎上的相似问题,大部分人给出的意见是继续持有,除了继续持有是否还有其他方法?是应该将亏损的基金赎回购买现在看好的嘉实研究精选,中银中国?还是在低点开启定投模式,比如继续投资华夏红利? 家庭基本情况:风险承受能力:可承受5万左右的风险持续亏损;未来需求:孩子去国外念书,帮孩子付首付,养老。 有一定的定存和货基。希望有高人可以给出建议~非常感谢!如果有付费咨询,可以接受。谢谢。
按投票排序
基金被套牢怎么办和股票被套牢怎么办都是很常见的问题。多数人都会陷入两难境地:割肉担心以后涨了,不割肉看着不死不活又很纠结。 其实,如果我们从基金的本质去理解,或许就有答案了。
买基金的本质,其实是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股票型基金1.5%年费率),邀请专业的基金经理帮助自己投资。目前国内基金市场上基金经理有500多个,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我目前所委以信任的基金经理是不是其中表现较好的?如果不是,市场上有没有长期业绩表现好且稳定的值得信赖的基金经理? 如果有,那我是不是应该把我的资金从我第一次信赖但是给我带来失望的基金公司的经理手里拿回来,再委托给过去业绩表现一直很好的基金经理?
先来看博时精选。这个基金成立于2004年,无论是近三年还是近5年,均大幅跑赢同类平均水平。我觉得跑赢业绩比较基准是对一个基金的基本要求,而跑赢同类平均水平也是应该的——如果你同类平均水平都达不到,我为什么还要把钱交给你打理?我干嘛还要把钱放在你那每年给你1.5%的管理费? 从2008年至今,这个基金换过4次基金经理,中间最有名的就是最近因老鼠仓锒铛入狱的马乐。去年底,基金经理李权胜上任。该基金经理2012年8月开始管理博时医疗保健行业,至今总回报32%以上。但是由于任职期间医疗行业本身走势就比较好,所以这只基金的业绩可能不能归功于他头上,当然也不能说他没贡献,总之1年多在行业本身就有机会的情况下无法验证其的管理水平如何。
所以,如果是我自己,我会赎回这个基金,去买其他我认为值得信赖的基金。新的问题,是否有值得信赖的其他基金? ,我觉得这个28只里,基本都比这个博时精选更值得持有。以农银汇理行业成长为例,基金经理曹剑飞从2008年上任至今,一直管理这只基金,至今六年每年业绩排名都名列前茅,业绩优异且稳定。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但是一个基金能做到连续六年每年业绩排名都位列同类前10%-30%,我们或许有理由相信这个背后是基金经理比较突出的投资能力在支持。而博时精选这么多年业绩总是位列同类基金中后位置,我们认为背后的原因和基金经理投资能力较差有关。 如果我们认同一个人的投资能力是具备稳定性的,那么我们有理由将自己的资金交给投资能力更强的人去打理。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我们不建议将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身上。所以,卖出一个基金,我们把资金拿回来后,是可以分散投资在3-5个有高手基金经理来打理——即使未来某个高手失误了,总不至于五个人全部萎靡吧,高手集体沦陷这个概率显然是很低的,虽然可能发生。
其他的基金,同样的道理,需要先分析他的过往业绩,然后看看最新的情况,是否有新聘顶级的基金经理这样的基本面重大变化,如果没有,我宁愿承担较低的风险而且做基金的转化。 同时,考虑到目前整个股市估值处在历史地位,2100点相比当初你5000点以上(猜测)入场,成本低了很多,所以可以再采取加仓的方式在低位积累筹码,然后静候你“新聘”的基金经理的表现。 基金被套牢怎么办的问题,还可以参考:,有差别但是也有类似之处。
是否持有一项投资的唯一理由就是现在是否会再去买它。你现在的持仓都已是沉没成本了,把持仓的成本列出来,纠结过去的亏损有何意义。现在就应该把持有的那些基金都做为可变现净值来考虑调整问题。
以下是题主基金组合的诊断报告简化版. (报告由
生成),专业版的报告就不贴了,感兴趣的自己可以录入组合去看。题主是一个典型的只买绩优基金的投资者,上面很多答案也围绕着‘怎么挑好基金’这一个问题在转,却忽略了合理的配置资产的重要性 - 至少问题中没反应出来。套用一个房地产术语‘ Location,Location,Location', 投资理财里面也有一说 ’Allocation, Allocation, Allocation', 最成功的投资者(例如耶鲁大学基金首席投资官 David Swensen,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创始人 Ray Dalio)都建议首要问题是做好资产配置。这两位在投资界的地位大家可以搜索一下,而且你也不用担心他们有什么利益关联吧 :)回到提供的基金组合:1) 配置绝大部分是股票型基金,从下面诊断报告可以看出,风险很高 - 可亏损近60%。按题主的要求可承受5万左右的亏损,该组合的风险明显偏高...2)次要的部分 - 基金选择,做的还不错。可见题主重点放到了这一块。重选基金,轻资产配置,是目前绝大多数投资者的习惯;而正确的做法恰恰相反。在Swensen的书《Unconventional Success》一开始,就开门见山指出:投资收益有三个来源,(按顺序)分别是:资产配置,择时,选择证券 (Asset Allocation, Timing and Security Selection)不要把90%的精力放到择时或者选择证券上去,那样的做法只会导致你频繁地买入卖出,当然,你的经纪人会很乐意看到这一点,别忘了他们是靠交易佣金赚钱的,你真正应该关心的是资产配置。最后,这样的组合该怎样调整优化?前面说的网站上自己可以去DIY。- 以上,免费... :)补一张Swensen的照片.
楼主,你父母选基金的水平真的是,不多说,上图:博时主题:近三年业绩表现中游稍稍偏上,解套是没指望了博时精选:近三年业绩表现中游偏下,解套是遥遥无期了博时精选:近三年业绩表现中游偏下,解套是遥遥无期了南方全球精选:整体表现中游偏上,近三年的排名都在前30名以内,如果不谈2007年,我们还是好朋友南方全球精选:整体表现中游偏上,近三年的排名都在前30名以内,如果不谈2007年,我们还是好朋友华夏红利:连续三年中游偏下,这啥时候才能回本啊华夏红利:连续三年中游偏下,这啥时候才能回本啊广发聚丰:连续三年表现一般,没有一年跑到中游水平,继续持有还有意义吗还有意义吗广发聚丰:连续三年表现一般,没有一年跑到中游水平,继续持有还有意义吗还有意义吗上投亚太精选:这只基金在过山车,四年里把四个等级全轮了一遍,14年会是哪个等级,神仙也预测不了吧上投亚太精选:这只基金在过山车,四年里把四个等级全轮了一遍,14年会是哪个等级,神仙也预测不了吧痛苦来源于比较,楼主再看看一下这个排行榜:近三年来综合业绩排名前十的股票基金该怎么做楼主应该清楚了吧,还是赶紧赎回吧,少部分买排名靠前的股票基金,大部分做其他稳妥一点的投资吧,买理财产品也比持有这几只基金强。
一直在玩股票型基金,你买的这几个基金,还有我熟悉的,刚好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先说目前还亏损的主要原因:1、买在高点,2007年买的,大牛市,然后漫漫熊路。(择时不对)2、基金经理不行。因为经历过大牛市和大熊市盈利的基金也是有的,虽然不多。(择人不对)3、所选基金风格雷同度高,基金持股以大盘蓝筹为主,一损俱损。(择基不对)然后一个一个来:两QDII基金:亚太优势(是上投的吗)和南方全球。建议火速清仓。从目前大多数QDII来看,中国基金经理要到国外去玩股票,还太嫩,幼稚园水平。美股屡创历史新高,可是投资美股的QDII基金,大多数还停留在那个亏损的年代。其他打着什么新兴市场、欧洲市场的QDII基金,也多数是靠不住的。别指望他们能跟巴菲特、索罗斯比,绝对是战斗力不足5的渣渣。我个人也投过南方金砖,跟你那南方全球一个基金经理的。我1年前好像是0.8元赎回的,到现在净值0.73。个人建议:别投QDII。虽然广发亚太精选去年赚了40%,但中国市场这个收益的基金也不少,所以QDII赚钱也不关你的事。你从来不会了解到这些基金经理TM在干什么。两指数基金:深100和易方达50虽然不知道你买的是哪个深100,但只要是07年买的指数基金,不会有赚钱的。指数基金属被动投资,也就是风格不会那么灵活,永远跟着大盘走。07年大盘高位6000点,现在2000点半死不活。当然现在大盘指数是够低的了,看看能不能熬到头,不过要熬到回本我认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一直认为买指数基金还不如买银行股(他们大多数也是买银行和地产股),起码每年还有股息。其他四只基金:从风格来看,这四只基金,长年主要还是以持有600开头的股票,基金经理风格决定了一只基金的走向。尼玛,创业板涨了一年了你都看不见吗?(现在我有点恐高创业板了)别他妈跟我说你在价值投资,劳资价值6年了,你还在亏损。其实这四只基金,有点类上面的两只指数基金,虽说是主动投资,但是以大盘蓝筹股为主,我认为这是风格和选股水平问题。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还要把墙撞倒,尼玛,不是你的钱就不是血汗赚来的吗?建议:寻找更灵活型基金。(既懂创业板,也懂大盘蓝筹,过去能买白酒股,现在也能买新兴产业)哦,最后说下我个人的投基收益吧。2011年,-20%
2012年,+17%
2013年:+34%
还马马虎虎。近三年累计收益25%左右,之间有分批买入和换基。欢迎私信联系。
跟题主的描述几乎一样,我也是07年入市买基金,题主提到的博时/易方达也是我当时投资的基金.当时亏的一塌糊涂,而且越跌还越买(也怪自己没有经验),到了最后貌似最惨的时候亏了有6成.后来其他的钱在美股上赚了点,然后就一咬牙割肉从基金中出来投到美股里面,不仅亏的赚回来了还赚了不少,终于凑够了买房的首付去年已经住进了自己的房子.这段经历也让我对国内的股票市场十分失望.每年国家都会说GDP又涨了多少多少,可对于如你我这般的普通人究竟能享受多少实实在在的国家发展得到的实惠(这里不说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开通地铁之类的,就说能实实在在多多少收入)?也不怪这么多人有了点钱就想把钱投在买房里面保值---实在是没地方可以投资啊,你投进A股里,07年到现在不知道亏了多少.所以我到现在,别人问起就说别把钱投A股里,国家经济的增长,不会在这个市场里面让普通老百姓受益的,至少我目前是没看到.珍爱钞票,远离A股吧.
买入并持有策略并不是一定会赚钱。如果买入并持有指数基金,那只能赚“市场平均利润”,盈利是有一定概率的,我模拟的结果是持有指数基金7年盈利概率大约在80%左右。我不清楚你这些基金到底是什么性质和质量,但从时点上看,如果你是在那时一次性投资的话,要持有至不亏损基本是不可能的,或者要用很长时间的分红来弥补。所以建议过去的损失就不要纠结了。我没研究过你这些基金到底质量如何,但我建议你持有50-60%左右的债券类基金,40-30%左右的指数基金,10%左右的货币基金。因为你的需求都是比较刚性的,比如读书养老一类,所以稳健为主。目前来看债券基金并不好,可能今年都不会好,所以可以在今年(或者今年上半年)把债券基金的份额买货币基金或者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信托由于起点较高而且前景不明朗不建议你去碰。投资策略方面建议还是定投,即使目前手上有钱也要在一年到两年内慢慢投入。具体投资品就不推荐了。但我的观点是:长期战胜市场的基金经理是极少的,不要去赌的好,老老实实赚取市场平均利润。如果觉得中国未来几年股市总体看好、经济整体上升,可以买指数基金,否则买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定期存款。
有句话叫做留着鲜花,除去杂草。
可惜很多时候股市里的人都是反着来的。
做基金的话我个人还是很赞成心里要有个止损的幅度的,不止是亏损,收益也是如此。比如你心里的幅度是15%,那么不管你手上的基金是赚了15%还是跌了15%,那就抛掉,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市场先生在想什么,你所能作的只能是控制好自己。所以这个4万在你的止损幅度之中么?
买基金,也得调仓
我老婆也买入了几万元的基金,时间也是在07年,1元买入的很快涨到1.5元,老婆立马加仓。后来就悲剧了,最后不算利息,亏了20%到30%,割肉出局。基金是一个骗局,早早脱离比较好。题主一共买了13.4万元的基金,如果把这些钱放入余额宝,一万元每天收益1.7元,那么总收益是5万。也就是说题主连本带息损失了9万元。基金是骗局,找个相对高点赶紧出来吧。
看了所有的答案,我想说:1、投资理财要设置止损点:我是设置10%,亏到止损线如果没有强力反弹趋势就果断撤;2、买基金也虽说得长期持有才能有赚,但也得调仓啊,如果实在没时间可以一个季度看一次,把爆发力不强的基金换掉;3、推荐一个基金平台:天天基金。申购费比直接去基金网站还便宜,股票型基金一般就0.6%的手续费,可以看基金排名、看实事估值,看股吧,还可以直接在里面申购卖出,统一管理你的基金池;4、测试自己的风险等级,对应着买基金;5、理财和赚钱不是一个该概念;6、没必要自己买一部分货基,一部分冒险性基金,这是基金经理的事;7、鸡蛋不放到I一个篮子里是比较明智的选择;8、推荐几只最近表现比较好的股票型基金:银河基金、兴业全球、广发基金。PS:我去年创业板最高时进入的,但是现在已收益15%,看好中国的未来市场。
其实损失的仅仅是四万?那些带给你们全家的纠结,不爽体验岂是四万若能衡量的?为了四万你可能损失更多的四万,快刀斩乱麻,让自己永远解脱,时间会冲淡这点损失,还不如买微信财富通或者余额宝。
07年开始买,相当于坐了一次下楼电梯,如果你是近两年进的话下还凑合。关键问题是07年到现在怎么也有5,6年了,对于基金,对于投资理财还有那么多常识性和经验上的问题,这个才是最大的问题,建议去雪球和集思录补补经验再考虑投资,个人更偏向指数可转债和封基,指数不受人为操作的影响,大多数主动管理基金表现还不如指基,可转债有股性债性,攻守得当,封基有折价,去年到现在收益较好。基金不比股票安全多少,利益输送,管理人员素质等问题都很难让人省心,证券市场,二级市场,最好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一个答案无法给予全面的指导。手机回答,未加修改,如有不周,请见谅和指出
跟我家的情况完全一样,爸妈在08年左右看别人买基金都赚了钱(他们基本完全不懂),就买了10万块钱的,主要两只,上投亚太优势和长城消费增值,扔在那儿几年也没动,现在已经亏损3万多。过年回家爸妈想起来这回事,决定给我打理,我打算把那两只买了,换成五到六只比较优秀的基金( 根据Alex兄的那个基金池 ),请大家多提意见,看有没有更好的做法,谢谢。风险承受能力还可以
07年的高点,想要回到那个时候的点位很难,现在有两个方案:1.卖掉,改成货币基金,不要多想。2.继续等待,据说2015年会来牛市哦,说不定那时候的点位。。。。
指数型基金只能做波段,要会看买卖时机。主动型的话,中银中国不错的,我定投了3年。你持有这么长时间,赎回应该不会收费了,可以考虑换仓
其实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投资问题,既然没有精力和心情做证券投资,亏4万也不算多,退出,免得操心
最好不要再进入,建议可以通过其他资金购买货币基金,理财产品等对冲损失的基金,时间是长了点,买理财产品资金要求是高了点,但稳定啊!如果你比较激进的话,可以做做纸黄金,短线操作,做得好的话可以积少成多,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唉,只能说同是天涯沦落人,我家也是这种情况,在股市疯涨的情况下,去买基金,到现在差不多也是亏了4w多。不过家里人现在倒是看淡了,反正里面剩下的钱不多。我个人的想法是,先放在里面不动,等着我毕业后,有功夫自己理财后,就把里面的钱拿出来,在自己理财的同时顺带帮家里处理这点钱,毕竟相对而言,我个人觉得自己对风险的控制,对信息的把握还是要相对理性一些(家人都是工薪阶层,也不懂什么理财,平时基本上就是钱放在银行)。我觉得题主要是个人对自己有信心的话,也可以尝试跟父母讨论将里面的钱交给自己处理。不然的话,取出来存银行也是不错的选择,对于我们上一辈的人来说,钱在银行才是最不用操心的,投资多少是有亏损的,之前的损失就当时吃一堑,长一智。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发聚丰基金净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