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夹着东西开qq空间打不开咋办办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6日电据正义网官方微博消息,今晚19时09分,北京地铁五号线惠新西街南口站一名女性被夹在了安全门中间,车开走后导致该女当场死亡。搜狐新闻链接
就苏州地铁来说,车门和屏蔽门都有防夹措施,即任意一扇车门或屏蔽门没有关上都不能动车.如果夹的太小的东西如纸片、头发、衣服什么的就没效果,之后就是司机端都有监控,能大致看清站台一侧情况。再之后司机没次关好门之后会有一个下蹲手指的动作,尾端缝隙有一排led灯带,完全能看清之后才确认缝隙安全。每个司机每天都要做数百次蹲下的动作,还是很累的。每天司机长还会不定时的偷偷夹张纸片在里面,抽查司机的确认情况,不得不放在心上啊。
11月6日北京地铁5号线出现乘客被夹在屏蔽门和车门之间致死的事故,这个答案又被关注了,在此也分析一下此事故。从新闻报道可以看出,此乘客是被夹在屏蔽门和车门之间的,列车启动后导致死亡。坐过地铁的应该都知道,站台屏蔽门和车辆客室车门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在轨道交通行业叫做限界,因为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摆动,防止车辆与隧道内的设备等发生干涉,需要规定一个限界,所有安装的设备不能超出这个限界。站台屏蔽门在设计上要求门体的安装位置需要满足车辆限界,这导致了屏蔽门与车体之间的间隙在200mm左右。 极端情况下此间隙造成的封闭空间足够容下体型瘦弱的人或者儿童。目前的站台屏蔽门和车辆客室车门都有障碍物检测装置,但如果乘客不慎被夹在屏蔽门和车门之间,此时车门和屏蔽门都是正常关闭的,障碍物检测也没什么用。07年上海地铁一号线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故,之后上海地铁为所有的屏蔽门内侧加装的红外或激光检测装置,如果有人或物被夹在其中,会触发该装置。找了几张图,上海的朋友坐地铁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装置一般设置在两端,高度在80cm左右的位置,透过屏蔽门的玻璃可以看得到。(北京地铁5号线没有这个装置?)上图的黄灯司机瞭望灯带,司机关门后应该通过屏蔽门和车门之间的间隙观察是否有遮挡(可以判断是否夹人夹物)。当然如果是曲线站台,这个就没什么用了。但如果屏蔽门或车门无法关好,列车是无法启动的!(请大家记住这句话)运营时,车辆是在ATP(列车自动防护装置)下运行,车门、站台屏蔽门等都是通过信号系统串联在安全回路里的,当有一项无法满足时,列车是无法启动的。如果万一遇到这种情况,如何自救或救人?1、使用屏蔽门紧急解锁装置打开屏蔽门。无论是半高屏蔽门还是全高屏蔽门,屏蔽门内侧都有紧急解锁装置,可以很轻易打开屏蔽门,此装置一般是这样。2.1、向车内乘客寻求帮助,按下车内紧急装置。车内的车门紧急解锁装置都设置在车门上部或一侧,红色的装置,很醒目,这个装置长这样:2.2、车内乘客使用紧急对讲装置向司机报告紧急对讲的按钮按下去后会和司机室连通,此时可向司机报告情况,但此装置一般每节车只会设置2个。3、如果发生此类事件,而你在站台上,可以按下站台上的紧急按钮站台上的紧急按钮设置数量较少,如果你身后有这样的装置,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4、如果你不知道这些紧急装置,向站务员或任何工作人员求助!遇到此类事件的时候,如果你不知道这些装置的位置或使用方法,赶紧向工作人员求助,他们都有一套紧急事件的处理办法,而且平时也会演练,有时比你自己尝试反而要快。--------------------------------------------------------------------------------------------------------------------------平时大家在乘坐地铁的时候最好都留意一下车内或站台上的紧急装置、车内灭火器的位置、车站的紧急疏散口等,在遇到紧急情况,无论是自救还是救他人,这些都可能挽留一个生命。------------------------------------------------------------------------------------------------------------------以下是原答案(原问题是问地铁车门的防夹问题)------------------------------------------------------------------------------------------------------------------目前国内新造地铁客室车门主要使用南京康尼机电的电动门,其结构如下图:客室车门主要由接口部件、承载驱动机构、内部和外部解锁装置、隔离开关、平衡轮组件、门扇、运动导向装置和电子门控器组成。1.左门扇
5.摆臂组件(左)
6.摆臂组件(右) 7.门隔离开关
8.外操作装置
9.内操作装置
10.安装架(两侧) 11.安装架(中) 12.平衡轮组件
13.电子门控器
15.左侧压条
16.右侧压条
17. 承载驱动机构
18.内操作钢丝绳组件
19.外操作钢丝绳组件具体各部件作用一时半会也说不清,只说一点,客室车门系统由电子门控器(EDCU)控制,EDCU通过列车网络与列车控制系统进行信息交换。为防止夹人夹物的发生,系统具有障碍物检测功能,现主要介绍一下。(一)关门过程的障碍检测关门过程中障碍由下列系统监测:1. 电机电流监控:每次关门过程中电机正常关门电流曲线已被存储并自动调整。当车门关闭时遇障碍物,通过电机的电流会瞬间增大。如果电机的实际电流超过额定值,障碍检测被激活。 最大电流值并不恒定,由门的位置和前几次关门运动的电流决定。即使当电子门控器的电源关闭时,最大电流值也会被存储下来。2. 路程/时间监测:通过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将门的运动分成距离段,如果在给定的时间内门未通过这些距离段,障碍检测被激活。如果障碍检测被激活,将会施加一个持续0.5秒的最大关门力(≤150N)。之后车门将自动打开200mm(打开距离可调)左右,停止2秒后,再次关闭,以便清除障碍物。 这个循环将重复3次(循环次数可调),且在3次连续关门顺序中如果障碍检测都被激活,门将运动到开门终点位置并停留在这一位置。(二)开门过程的障碍检测在开门过程中也有障碍检测功能。障碍检测可被激活6次(可调)。开门时若有障碍会使开门循环停止1秒,在6次开门动作之后门将会停在此位置并且电子门控器会认为此位置是最大可达开门位置,此时任何关门指令都可将门关闭。
我做过实验,但可能不是很精确。【北京地铁二号线】二号线没有屏蔽门,我试的是地铁门。有段时间天天坐,于是每天试到底什么被夹住能让地铁门弹开。第一次,地铁票,被夹无反应。第二次,公交卡,被夹无反应。第三次,羊毛围巾双层,被夹无反应。第四次,羽绒手套,被夹无反应。(手套太难找,具体就是图中那种,图片来源见水印)第五次,尼龙包带,门关上后弹开,我立刻缩回包带,过了一会门重新关上。车内广播立刻响起提示,具体内容忘记了。然后下一站我就下车了,因为车门弹开后,车厢里大家看我都不太友好。。。6 plus一次,四号线,依然是地铁门,呢大衣袖子一角,比尼龙包带感觉要厚,但可能比较容易压缩夹紧,被夹无反应。总的来说,地铁门的灵敏度我觉得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抢上抢下衣服被夹是可能不太好脱身的,此时安全门关闭的话是有可能把人夹在两门之间的。今天看微博上介绍了安全门的防夹挡板,所以上述推测应该也不成立。对具体事故原因产生了巨大的困惑,等待官方解答吧。另外安全门的灵敏度我没试验过,以上内容就是希望给个参考。积水潭站,在车头处观察过北京地铁司机从进站前到车开走的全部举动,有个行为印象深刻,司机关门后先用手指着车头处对每个门的监控画面,扫过一遍。所以初听到这次的事故,认为检查监控画面仔细的话,应该是可以避免的。最后,希望注意安全和不注意安全的人,都安全。一个人在家,洗完澡后穿条内裤坐电脑前一边上网一边吃核桃。家里没夹子,都是牙咬开的,有一粒实在是咬不动,两粒一起捏也老是它赢。最后只剩下它了,搞不开怎么办呢?突然灵机一动:可以用门夹开啊,屋里的木门怕不_百思不得姐
手机客户端下载:
一个人在家,洗完澡后穿条内裤坐电脑前一边上网一边吃核桃。家里没夹子,都是牙咬开的,有一粒实在是咬不动,两粒一起捏也老是它赢。最后只剩下它了,搞不开怎么办呢?突然灵机一动:可以用门夹开啊,屋里的木门怕不结实,只有防盗门是铁的。于是跑到门外,把核桃塞门缝里,用力一拉门,哈!核桃全碎了,门却关上了,于是穿条内裤站在家门外。。。。
。。。。VZ7
你这头脑该多吃点核桃,补脑的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看不得姐
Android手机客户端
iPhone手机客户端
友情链接:文件夹看门狗试用期满,打不开,但是文件还在里面怎么办??_百度知道
文件夹看门狗试用期满,打不开,但是文件还在里面怎么办??
?..说要注册.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提问者采纳
还能怎么样?
其他类似问题
文件夹看门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6日电据正义网官方微博消息,今晚19时09分,北京地铁五号线惠新西街南口站一名女性被夹在了安全门中间,车开走后导致该女当场死亡。搜狐新闻链接
同为地铁行业修车的。人都会有出错的时候,任何设备都是有故障的可能性的,虽然车门有一定大小的障碍物检测功能,也就是你说的被夹住开门的功能,地铁门没关好在正常情况 (记住是在正常情况下)下是不会启动的,关于被夹住了怎么办,各个地铁各条线的防护措施并不完全相同,@Tao liu的回答已经很详细了,但我还是建议一句,不要去尝试,去在地铁(电梯等设备也是一样)门快关和要开的时候去抢那一会儿,等它开好停稳再动,万一巧合呢,设备故障了那就真的是作死了
11月6日北京地铁5号线出现乘客被夹在屏蔽门和车门之间致死的事故,这个答案又被关注了,在此也分析一下此事故。从新闻报道可以看出,此乘客是被夹在屏蔽门和车门之间的,列车启动后导致死亡。坐过地铁的应该都知道,站台屏蔽门和车辆客室车门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在轨道交通行业叫做限界,因为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摆动,防止车辆与隧道内的设备等发生干涉,需要规定一个限界,所有安装的设备不能超出这个限界。站台屏蔽门在设计上要求门体的安装位置需要满足车辆限界,这导致了屏蔽门与车体之间的间隙在200mm左右。 极端情况下此间隙造成的封闭空间足够容下体型瘦弱的人或者儿童。目前的站台屏蔽门和车辆客室车门都有障碍物检测装置,但如果乘客不慎被夹在屏蔽门和车门之间,此时车门和屏蔽门都是正常关闭的,障碍物检测也没什么用。07年上海地铁一号线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故,之后上海地铁为所有的屏蔽门内侧加装的红外或激光检测装置,如果有人或物被夹在其中,会触发该装置。找了几张图,上海的朋友坐地铁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装置一般设置在两端,高度在80cm左右的位置,透过屏蔽门的玻璃可以看得到。(北京地铁5号线没有这个装置?)上图的黄灯司机瞭望灯带,司机关门后应该通过屏蔽门和车门之间的间隙观察是否有遮挡(可以判断是否夹人夹物)。当然如果是曲线站台,这个就没什么用了。但如果屏蔽门或车门无法关好,列车是无法启动的!(请大家记住这句话)运营时,车辆是在ATP(列车自动防护装置)下运行,车门、站台屏蔽门等都是通过信号系统串联在安全回路里的,当有一项无法满足时,列车是无法启动的。如果万一遇到这种情况,如何自救或救人?1、使用屏蔽门紧急解锁装置打开屏蔽门。无论是半高屏蔽门还是全高屏蔽门,屏蔽门内侧都有紧急解锁装置,可以很轻易打开屏蔽门,此装置一般是这样。2.1、向车内乘客寻求帮助,按下车内紧急装置。车内的车门紧急解锁装置都设置在车门上部或一侧,红色的装置,很醒目,这个装置长这样:2.2、车内乘客使用紧急对讲装置向司机报告紧急对讲的按钮按下去后会和司机室连通,此时可向司机报告情况,但此装置一般每节车只会设置2个。3、如果发生此类事件,而你在站台上,可以按下站台上的紧急按钮站台上的紧急按钮设置数量较少,如果你身后有这样的装置,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4、如果你不知道这些紧急装置,向站务员或任何工作人员求助!遇到此类事件的时候,如果你不知道这些装置的位置或使用方法,赶紧向工作人员求助,他们都有一套紧急事件的处理办法,而且平时也会演练,有时比你自己尝试反而要快。--------------------------------------------------------------------------------------------------------------------------平时大家在乘坐地铁的时候最好都留意一下车内或站台上的紧急装置、车内灭火器的位置、车站的紧急疏散口等,在遇到紧急情况,无论是自救还是救他人,这些都可能挽留一个生命。------------------------------------------------------------------------------------------------------------------以下是原答案(原问题是问地铁车门的防夹问题)------------------------------------------------------------------------------------------------------------------目前国内新造地铁客室车门主要使用南京康尼机电的电动门,其结构如下图:客室车门主要由接口部件、承载驱动机构、内部和外部解锁装置、隔离开关、平衡轮组件、门扇、运动导向装置和电子门控器组成。1.左门扇
5.摆臂组件(左)
6.摆臂组件(右) 7.门隔离开关
8.外操作装置
9.内操作装置
10.安装架(两侧) 11.安装架(中) 12.平衡轮组件
13.电子门控器
15.左侧压条
16.右侧压条
17. 承载驱动机构
18.内操作钢丝绳组件
19.外操作钢丝绳组件具体各部件作用一时半会也说不清,只说一点,客室车门系统由电子门控器(EDCU)控制,EDCU通过列车网络与列车控制系统进行信息交换。为防止夹人夹物的发生,系统具有障碍物检测功能,现主要介绍一下。(一)关门过程的障碍检测关门过程中障碍由下列系统监测:1. 电机电流监控:每次关门过程中电机正常关门电流曲线已被存储并自动调整。当车门关闭时遇障碍物,通过电机的电流会瞬间增大。如果电机的实际电流超过额定值,障碍检测被激活。 最大电流值并不恒定,由门的位置和前几次关门运动的电流决定。即使当电子门控器的电源关闭时,最大电流值也会被存储下来。2. 路程/时间监测:通过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将门的运动分成距离段,如果在给定的时间内门未通过这些距离段,障碍检测被激活。如果障碍检测被激活,将会施加一个持续0.5秒的最大关门力(≤150N)。之后车门将自动打开200mm(打开距离可调)左右,停止2秒后,再次关闭,以便清除障碍物。 这个循环将重复3次(循环次数可调),且在3次连续关门顺序中如果障碍检测都被激活,门将运动到开门终点位置并停留在这一位置。(二)开门过程的障碍检测在开门过程中也有障碍检测功能。障碍检测可被激活6次(可调)。开门时若有障碍会使开门循环停止1秒,在6次开门动作之后门将会停在此位置并且电子门控器会认为此位置是最大可达开门位置,此时任何关门指令都可将门关闭。
我做过实验,但可能不是很精确。【北京地铁二号线】二号线没有屏蔽门,我试的是地铁门。有段时间天天坐,于是每天试到底什么被夹住能让地铁门弹开。第一次,地铁票,被夹无反应。第二次,公交卡,被夹无反应。第三次,羊毛围巾双层,被夹无反应。第四次,羽绒手套,被夹无反应。(手套太难找,具体就是图中那种,图片来源见水印)第五次,尼龙包带,门关上后弹开,我立刻缩回包带,过了一会门重新关上。车内广播立刻响起提示,具体内容忘记了。然后下一站我就下车了,因为车门弹开后,车厢里大家看我都不太友好。。。6 plus一次,四号线,依然是地铁门,呢大衣袖子一角,比尼龙包带感觉要厚,但可能比较容易压缩夹紧,被夹无反应。总的来说,地铁门的灵敏度我觉得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抢上抢下衣服被夹是可能不太好脱身的,此时安全门关闭的话是有可能把人夹在两门之间的。今天看微博上介绍了安全门的防夹挡板,所以上述推测应该也不成立。对具体事故原因产生了巨大的困惑,等待官方解答吧。另外安全门的灵敏度我没试验过,以上内容就是希望给个参考。积水潭站,在车头处观察过北京地铁司机从进站前到车开走的全部举动,有个行为印象深刻,司机关门后先用手指着车头处对每个门的监控画面,扫过一遍。所以初听到这次的事故,认为检查监控画面仔细的话,应该是可以避免的。最后,希望注意安全和不注意安全的人,都安全。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6日电据正义网官方微博消息,今晚19时09分,北京地铁五号线惠新西街南口站一名女性被夹在了安全门中间,车开走后导致该女当场死亡。搜狐新闻链接
从事电梯行业,轻轨上的屏蔽门和车门原理应该是和电梯中的厅门、轿门一样的。
国标要求两所门感受到应力是必须弹开的, 这个力的大约是350N。对于弹开的速度是没有要求的。 两所门的回路是与驱动装置相连的,意思就是任意一所门没有关闭设备都不会驱动。 北京这个事故可以说是设计上的盲点,但也确实是意外。 如果我们遇到被夹到中间的情况, 解救的方法可以是用身体挡住车门或者屏蔽门, 这样轻轨不会驱动,我们就可以争取时间逃脱。
其实我更想说电梯中的安全问题, 比起轻轨,电梯出现夹死人的事故多了成千上万倍。
我们进出电梯的时候,一定要留意一下。如果厅门(电梯外的那个门)或者轿门(电梯打开的那个门),没有完全关闭或者打开的情况下,电梯就已经运动,那就说明厅门轿门的应力保护设置失效(通常是维保人员短接,维修后忘记恢复),那就不要穿过电梯门(要么待在电梯里打电话求救,要么待在外面不要趁着。)
因为这时电梯门就像剪刀一样把你夹住,然后电梯运动拖着你走,后面就死定了。
ps:电梯里面是相当安全的,通常电梯是由五根钢丝绳提取,就算断掉四根也能提取。 所以电梯停电了,也不会有坠落的风险。 而且电梯还配有限速器和安全钳,当电梯速度超过额定速度的115%
电梯会卡住在导轨上。
所以电梯几乎没有坠落伤亡事件,里面很安全。
手机发的,可能逻辑有点乱。
11月6日北京地铁5号线出现乘客被夹在屏蔽门和车门之间致死的事故,这个答案又被关注了,在此也分析一下此事故。从新闻报道可以看出,此乘客是被夹在屏蔽门和车门之间的,列车启动后导致死亡。坐过地铁的应该都知道,站台屏蔽门和车辆客室车门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在轨道交通行业叫做限界,因为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摆动,防止车辆与隧道内的设备等发生干涉,需要规定一个限界,所有安装的设备不能超出这个限界。站台屏蔽门在设计上要求门体的安装位置需要满足车辆限界,这导致了屏蔽门与车体之间的间隙在200mm左右。 极端情况下此间隙造成的封闭空间足够容下体型瘦弱的人或者儿童。目前的站台屏蔽门和车辆客室车门都有障碍物检测装置,但如果乘客不慎被夹在屏蔽门和车门之间,此时车门和屏蔽门都是正常关闭的,障碍物检测也没什么用。07年上海地铁一号线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故,之后上海地铁为所有的屏蔽门内侧加装的红外或激光检测装置,如果有人或物被夹在其中,会触发该装置。找了几张图,上海的朋友坐地铁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装置一般设置在两端,高度在80cm左右的位置,透过屏蔽门的玻璃可以看得到。(北京地铁5号线没有这个装置?)上图的黄灯司机瞭望灯带,司机关门后应该通过屏蔽门和车门之间的间隙观察是否有遮挡(可以判断是否夹人夹物)。当然如果是曲线站台,这个就没什么用了。但如果屏蔽门或车门无法关好,列车是无法启动的!(请大家记住这句话)运营时,车辆是在ATP(列车自动防护装置)下运行,车门、站台屏蔽门等都是通过信号系统串联在安全回路里的,当有一项无法满足时,列车是无法启动的。如果万一遇到这种情况,如何自救或救人?1、使用屏蔽门紧急解锁装置打开屏蔽门。无论是半高屏蔽门还是全高屏蔽门,屏蔽门内侧都有紧急解锁装置,可以很轻易打开屏蔽门,此装置一般是这样。2.1、向车内乘客寻求帮助,按下车内紧急装置。车内的车门紧急解锁装置都设置在车门上部或一侧,红色的装置,很醒目,这个装置长这样:2.2、车内乘客使用紧急对讲装置向司机报告紧急对讲的按钮按下去后会和司机室连通,此时可向司机报告情况,但此装置一般每节车只会设置2个。3、如果发生此类事件,而你在站台上,可以按下站台上的紧急按钮站台上的紧急按钮设置数量较少,如果你身后有这样的装置,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4、如果你不知道这些紧急装置,向站务员或任何工作人员求助!遇到此类事件的时候,如果你不知道这些装置的位置或使用方法,赶紧向工作人员求助,他们都有一套紧急事件的处理办法,而且平时也会演练,有时比你自己尝试反而要快。--------------------------------------------------------------------------------------------------------------------------平时大家在乘坐地铁的时候最好都留意一下车内或站台上的紧急装置、车内灭火器的位置、车站的紧急疏散口等,在遇到紧急情况,无论是自救还是救他人,这些都可能挽留一个生命。------------------------------------------------------------------------------------------------------------------以下是原答案(原问题是问地铁车门的防夹问题)------------------------------------------------------------------------------------------------------------------目前国内新造地铁客室车门主要使用南京康尼机电的电动门,其结构如下图:客室车门主要由接口部件、承载驱动机构、内部和外部解锁装置、隔离开关、平衡轮组件、门扇、运动导向装置和电子门控器组成。1.左门扇
5.摆臂组件(左)
6.摆臂组件(右) 7.门隔离开关
8.外操作装置
9.内操作装置
10.安装架(两侧) 11.安装架(中) 12.平衡轮组件
13.电子门控器
15.左侧压条
16.右侧压条
17. 承载驱动机构
18.内操作钢丝绳组件
19.外操作钢丝绳组件具体各部件作用一时半会也说不清,只说一点,客室车门系统由电子门控器(EDCU)控制,EDCU通过列车网络与列车控制系统进行信息交换。为防止夹人夹物的发生,系统具有障碍物检测功能,现主要介绍一下。(一)关门过程的障碍检测关门过程中障碍由下列系统监测:1. 电机电流监控:每次关门过程中电机正常关门电流曲线已被存储并自动调整。当车门关闭时遇障碍物,通过电机的电流会瞬间增大。如果电机的实际电流超过额定值,障碍检测被激活。 最大电流值并不恒定,由门的位置和前几次关门运动的电流决定。即使当电子门控器的电源关闭时,最大电流值也会被存储下来。2. 路程/时间监测:通过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将门的运动分成距离段,如果在给定的时间内门未通过这些距离段,障碍检测被激活。如果障碍检测被激活,将会施加一个持续0.5秒的最大关门力(≤150N)。之后车门将自动打开200mm(打开距离可调)左右,停止2秒后,再次关闭,以便清除障碍物。 这个循环将重复3次(循环次数可调),且在3次连续关门顺序中如果障碍检测都被激活,门将运动到开门终点位置并停留在这一位置。(二)开门过程的障碍检测在开门过程中也有障碍检测功能。障碍检测可被激活6次(可调)。开门时若有障碍会使开门循环停止1秒,在6次开门动作之后门将会停在此位置并且电子门控器会认为此位置是最大可达开门位置,此时任何关门指令都可将门关闭。
我做过实验,但可能不是很精确。【北京地铁二号线】二号线没有屏蔽门,我试的是地铁门。有段时间天天坐,于是每天试到底什么被夹住能让地铁门弹开。第一次,地铁票,被夹无反应。第二次,公交卡,被夹无反应。第三次,羊毛围巾双层,被夹无反应。第四次,羽绒手套,被夹无反应。(手套太难找,具体就是图中那种,图片来源见水印)第五次,尼龙包带,门关上后弹开,我立刻缩回包带,过了一会门重新关上。车内广播立刻响起提示,具体内容忘记了。然后下一站我就下车了,因为车门弹开后,车厢里大家看我都不太友好。。。6 plus一次,四号线,依然是地铁门,呢大衣袖子一角,比尼龙包带感觉要厚,但可能比较容易压缩夹紧,被夹无反应。总的来说,地铁门的灵敏度我觉得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抢上抢下衣服被夹是可能不太好脱身的,此时安全门关闭的话是有可能把人夹在两门之间的。今天看微博上介绍了安全门的防夹挡板,所以上述推测应该也不成立。对具体事故原因产生了巨大的困惑,等待官方解答吧。另外安全门的灵敏度我没试验过,以上内容就是希望给个参考。积水潭站,在车头处观察过北京地铁司机从进站前到车开走的全部举动,有个行为印象深刻,司机关门后先用手指着车头处对每个门的监控画面,扫过一遍。所以初听到这次的事故,认为检查监控画面仔细的话,应该是可以避免的。最后,希望注意安全和不注意安全的人,都安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开夹板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