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与领导有效性是怎样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我是一名大学生
我的性格偏于内向,为人坦率、热情、讲求原则;处事乐观、专心、细致、头脑清醒;富有责任心、乐于助人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下载积分:300
内容提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2|
上传日期: 02:18:4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官方公共微信金融产品创新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金融产品创新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其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金融产品的创新极大的提高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效率,分散了市场风险,但与此同时,它也改变了货币需求和供给的构成本身,对货币当局控制货币流量的能力产生影响,从而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入90年代后,金融产品创新最发达的美、日两国(特别是日本)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屡屡不能实现,正是金融产品创新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最好佐证。如何排除或减弱金融产品创新的困扰以维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既现实又紧迫的中心课题。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产品创新始于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入世后所面临的开放和竞争压力的加大而日趋活跃。而居民、企业、商业银行以及其它各种金融机构的行为也随着整个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货币政策有效性在金融产品创新的过程中不断被削弱的趋势日益显现。深入理解金融产品创新的涵义及其理论背景,剖析其内在成因,对我国把握其对宏观经济特别是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弱它对政策有效性的干扰都有着十分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国内外在金融创新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但针对金融产品创新的系统研究却并不多见,对其与货币政策关系的深入探讨更是乏善可陈,本文尝试在对金融产品创新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解释金融产品创新影响货币政策的系统理论框架,探究在金融产品创新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是否依然有效及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本文以此为目的并试图沿着以下思路进行研究:
首先对本文所要研究的核心概念——金融产品创新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其理论背景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金融产品创新产生的动因,并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型金融产品进行统计和整理,归纳出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特点;
在对金融产品创新的经济分析中,表明了金融产品创新对于发挥金融体系的功能至关重要。在市场交易的环境中考察金融产品,它们可以促进市场交易的效率,降低产品市场的交易风险,从而增进市场经济配置资源效率、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善;
货币供求问题历来是货币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一国货币政策选择的出发点。本文从分析金融产品创新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影响入手,深入阐述了其对货币政策中间指标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金融产品创新使得金融当局控制货币的能力大大降低,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鉴于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物价,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本文针对金融产品创新的替代变量CX、货币供应量M 1和M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CR、全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国内生产总值GDP六个变量,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VAR、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就金融产品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传导机制的有效选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从以上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现阶段仍然采用货币供应量M1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对如何在金融产品创新条件下,保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为下阶段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整做准备提供政策建议。
本论文在研究内容、方法和社会经济价值方面均有较大特色与创新,体现为:
(1)本文所有结论均建立在对金融产品创新的全面系统分析之上,包括对金融产品创新的动因、特点、经济分析等诸多角度,最大程度上避免因理论基础或视角不同所带来片面效应。
(2)国内外的大多数相关研究都是围绕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展开,而金融创新的涵盖相当广泛。本论文将金融产品创新单独进行分析,这对整个金融体系各个主体的行为和国家对货币政策的制定都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参考价值。
(3)论文比较全面的分析论述了金融产品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用计量经济方法检验金融产品创新与多种货币政策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检验了我国现阶段在金融产品创新条件下货币政策有效性有降低的趋势,确定了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现阶段仍然定为M1较为适宜。
(4)与国外目前已有对发达国家市场研究不同的是,本论文将重点放在国内这样一个新兴市场的背景下,为研究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制度与社会经济环境,通过对本国数据的统计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政策改进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F822;F224【目录】:
Abstract6-11
1 导论12-23
1.1 问题的提出12-1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综述14-20
1.3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本文的研究思路20-23
2 金融产品创新行为的描述性分析23-40
2.1 金融产品创新的动因23-28
2.2 金融产品创新的效应28-30
2.3 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现状与特点30-40
3 金融产品创新的经济分析40-56
3.1 金融产品创新的效用40-44
3.2 金融产品创新与交易效率44-50
3.3 金融产品创新与交易风险50-55
3.4 小结55-56
4 金融产品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机理56-99
4.1 金融产品创新对货币供给的冲击56-72
4.2 金融产品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72-82
4.3 金融产品创新、资产价格与货币需求82-90
4.4 金融产品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目标和传导机制的影响90-99
5 金融产品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实证研究99-118
5.1 引言99
5.2 理论基础99-102
5.3 实证研究102-116
5.4 结论116-118
6 基于金融产品创新的我国货币政策建议118-129
6.1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现实选择118-122
6.2 政策建议122-129
结束语129-130
致谢130-131
参考文献131-139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13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余海斌;[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沈蕾;[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译文;[D];浙江大学;2011年
李俊;[D];暨南大学;2010年
孙明明;[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王蕴卓;[D];东北大学;2008年
宋洁;[D];湘潭大学;2012年
李燕华;[D];暨南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华桂宏,成春林;[J];财经科学;2004年01期
徐强;[J];财经研究;2001年08期
陈柳钦;[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2期
巴曙松;[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1期
陈卫东;[J];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11期
王苹,王军;[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04期
梁大鹏,齐中英;[J];经济科学;2004年02期
郑超愚;[J];经济科学;1996年01期
吴晶妹;[J];经济评论;2002年03期
张颖;[J];经济评论;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井静;[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陈小林;[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袁莹莹;;[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杜一鸣;;[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常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钟远东;陈昭玖;魏金连;;[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井百祥;任为;王伟华;;[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唐波岐;;[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5期
蔡云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焦继军;[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研究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张磊;王宏淼;;[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许庆明;应智明;;[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马运全;;[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李宏瑾;高晓红;纪淼;;[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肖志光;;[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陈阵;郑红艳;;[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赵丽佳;冯中朝;;[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米传民;刘思峰;江可申;;[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卢有红;彭迪云;;[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韩平;李斌;崔永;;[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莉;[D];苏州大学;2010年
范建华;[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王思薇;[D];西北大学;2010年
刘贵鹏;[D];西北大学;2011年
张兰花;[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郁方;[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黄武俊;[D];南开大学;2010年
王博;[D];南开大学;2010年
高玮;[D];南开大学;2010年
张西征;[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晓晨;[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韩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吕敏敏;[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廖哲华;[D];湘潭大学;2010年
胡黠;[D];湘潭大学;2010年
孙晓艳;[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李秋红;[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晁倩;[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鲁涛;[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苑小磊;[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宁,刘黎明;[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孙永波,陈柳钦;[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张伟,罗凡;[J];商业研究;2004年23期
胡国晖;刘志立;;[J];商业研究;2006年02期
段小茜;;[J];财经科学;2007年01期
夏新斌;;[J];财经科学;2007年07期
李扬,周素芳;[J];银行家;2002年07期
刘明彦;;[J];银行家;2009年07期
魏永芬,王志强;[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5期
张国兴;[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自力;[N];中国证券报;2008年
张健华 博士;[N];金融时报;2004年
郑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立华;[D];湖南大学;2011年
胡新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田青;[D];浙江大学;2004年
蒋冠;[D];复旦大学;2004年
喻平;[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王宗润;[D];中南大学;2004年
闻超群;[D];河海大学;2006年
张智峰;[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韦鲁鹏;[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张润林;[D];辽宁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垂芳;[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徐曼曼;[D];中南大学;2003年
张超;[D];湖南大学;2005年
赵振华;[D];中南大学;2004年
袁秀霞;[D];中南大学;2004年
荣涛;[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刘英;[D];山东大学;2007年
马艳锋;[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练松柏;[D];中南大学;2006年
梁莉;[D];湖南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永刚;;[J];金融论坛;2014年01期
沈蕾;詹佩;;[J];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传敏;[D];辽宁大学;2013年
袁黎;[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军,马上;[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赵平,王霞;[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09期
高莉,樊卫东;[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张中华;[J];管理世界;2002年04期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68期
孙华妤;[J];经济科学;2000年01期
郑超愚;[J];经济科学;1996年01期
钱敏泽;[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11期
李国疆;[J];经济问题探索;2002年02期
王大用;[J];经济研究;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欣,梁岩,赵丽敏;[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7年01期
鲁炜,范辛亭;[J];华东经济管理;1997年02期
沈文超;;[J];现代金融;2009年12期
陶敏玲;;[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21期
李海波;;[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韩花;;[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4期
徐琼;朱奕;;[J];财经论丛;2007年01期
韩晓坤;;[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年04期
司巍;;[J];现代商业;2008年36期
邓建军;;[J];国际金融;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伟坤;张骞;王立杰;;[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罗士龙;;[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评论员
高剑;[N];东莞日报;2010年
樊新民 黄纯忠 柏向东;[N];中国信息报;2005年
余佑学;[N];安康日报;2007年
李茜;[N];上海金融报;2010年
诸暨市建设银行
郦仲淼;[N];经济参考报;2002年
田智文;[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特约评论员 彭兴韵;[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
刘炜;[N];山东科技报;2007年
黑龙江银监局副局长
杨德彬;[N];金融时报;2008年
陈力马?洪祥
邱世星;[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良;[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郑国英;[D];浙江大学;2009年
徐小阳;[D];江苏大学;2013年
余波;[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王宗润;[D];中南大学;2004年
雍灏;[D];浙江大学;2008年
朱琳;[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吴豪;[D];东北大学;2010年
荆娴;[D];东华大学;2011年
吴斌;[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黎;[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张奕;[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崔通;[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柳萌;[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耶南;[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李勇志;[D];河海大学;2003年
赵敢;[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韦茜;[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陈学光;[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彭予;[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现在的位置:
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综合排名:862&&&馆藏数:179600
资料等级:
资料价格:10学豆
文件类型: (doc)
资料大小:15.2 KB
上传时间:
标签: & & & & & & &
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文档将会对你的生活有所帮助谢谢下载
[] [] [] [] [] [] [] []
加载中……
qxshitou 获得¥50.00奖励&&&07-22endfrs 获得¥90.00奖励&&&07-22duzibing 获得¥420.00奖励&&&07-22suileyidideyuhui 获得¥70.00奖励&&&07-22goat77 获得¥50.00奖励&&&07-21mydoc 获得¥50.00奖励&&&07-21tangdenghong 获得¥70.00奖励&&&07-21xiaodengyou 获得¥130.00奖励&&&07-21luomantic 获得¥220.00奖励&&&07-21xiaohaidapao 获得¥50.00奖励&&&07-21hbfighter 获得¥100.00奖励&&&07-21daotian 获得¥50.00奖励&&&07-21boning2014 获得¥300.00奖励&&&07-21helploving 获得¥110.00奖励&&&07-20pei2011 获得¥50.00奖励&&&07-20经济学 -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