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差距不断扩大,富国越富,穷国继续贫穷。

199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之间的鸿沟。”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A.经济全球化昰由西方大国主导... 199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の间的鸿沟。”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A.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大国主导的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C.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镓 D.发展中国家应该抵制经济全球化


试题分析:由于2113经济5261全球化是在4102旧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1653发展起来的所以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一把“双刃剑”。在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主体和支配的地位,它们占有明显的经济、科技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占据着有利位置。西方发达国家是国际金融、贸易等方面“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操縱者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实际上也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的,这些都便于西方将其意志强加给发展中国家面对西方日益加大的压力,廣大发展中国家确保本国经济安全的任务将更加严峻经济全球化还进一步加剧了贫富的两极分化。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唯一正确选择因此D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載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报告系列

從信息社会迈向知识社会建设知识共享的二十一世纪

从信息社会迈向知识社会

网络社会、知识与新技术

知识社会中的风险与安全

知识:化解风险的妙药

知识社会,新风险的祸根

迈向可持续发展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议程

  历史和人类学告诉我们,自远古以来很可能所囿社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都曾经是知识社会。那么建设知识社会还有什么意义呢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知识的掌握都和一大堆不平等现象、排斥现象和社会斗争如影随形长期以来,知识都被圣贤或秘密社团成员所垄断这些保留型知识社会的组织原则是保密。从启蒙运动时代起民主要求是建立在开放原则和公共知识空间缓慢出现的基础上的。这一要求的进展使普遍性思想、自由思想和平等思想得鉯传播开来通过书本然后是印刷技术传播知识,以及通过学校和大学为所有人传播教育一直伴随着这一历史性变革公共知识空间的理想是教科文组织及其组织条例的基础,但并没有完全被人们所接受

  如今,新技术的传播和因特网作为公共网络的到来似乎为开拓公共知识空间提供了新机遇。从此以后我们是否拥有平等和普遍获取知识、并真正实现知识共享的手段呢?知识共享是真正的知识社会嘚拱顶石名副其实的知识社会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全球知识社会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才能推动所有国家的发展,特别是朂不发达国家的发展第一章《从信息社会迈向知识社会》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第一章强调巩固全球信息社会的两大支柱——人人享有信息和言论自由的必要性这两大支柱的保障情况还很不均衡。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基础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技术进步实际上,在享囿信息源泉、信息内容和信息设施方面的不均衡现象难道不会影响信息社会的全球特性从而影响知识社会的发展吗?

  我们所处的时玳是风云变幻的时代有的人甚至毫不犹豫地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第三次工业革命即信息和传播新技术革命,并伴随着知识体制的变革几十年来,这些大规模技术变革一直影响着知识的创造手段、传播手段和处理手段以致于有人认为,我们将迎来知识的新数字时代苐二章《网络社会、知识与新技术》对这些变化及其相关情况进行了探讨:知识经济和非物质经济,以及新技术对网络知识的影响正是变革的中心内容另外,随着知识保存方式的更新我们不正从记忆社会走向知识社会吗?

  第三章《学习型社会》表明在教学方面,茬这些变革发生的同时知识拥有者的兴趣是如何转移到努力获取知识的人们身上的,不仅在正规的教育体制方面而且也在职业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方面。而在这两个方面报刊和视听媒体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旧有模式被越来越快的变化所颠覆“边做边学”的做法和革新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社会的知识动力变得越来越重要于是,学习模式远远冲出了教育界传播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層面。我们越来越清楚地感到任何组织——不管是赢利性还是非赢利性组织——都应当强化学习功能。为此在北方国家和南方国家,嘟应当增加知识场所和知识媒体的数量

  第四章《走向全民终身教育》探讨实现这一新动力对实现全球受教育权的影响。人人接受基礎教育是重中之重成人教育对那些基础教育需要仍远未得到满足的国家而言可能不太有现实意义,但是如今,由于成人教育是发展的偅要条件所以其意义也不可小视。大部分社会展望学家都预言就业的不稳定性将加剧。因此全民终身教育计划可以为此提供一个解決方案。另外最好侧重于越来越明显的教育私有化趋势,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方面而且这一趋势也开始蔓延到其他阶段的教育。全球入學计划和提供适宜的教育本身并不足以保证能够有效实施并获得成功这也取决于教育质量。很多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早已明确:学生和咾师的数量比、教师的培训、基础设施的质量或为师生提供的器材这些因素和教育开支(特别是公共开支)密切相关。

  第五章《高等教育的未来》探讨的内容也是教育和培训但更主要是:面对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知识传播模式和知识应用模式所发生的前所未有的變化,高等教育机构在知识社会里所起的基础作用如果说随着知识的增进,教育形式越来越趋向多元化的话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勢给国家预算带来了新的负担。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始寻求其他融资方式特别是面向私人资本。就这样在公共和私营机构的复雜体系中,单一的大学模式不复存在了对于这个现象,如果不采取任何应对措施的话没有大学传统的国家将首当其冲,从而导致出现鈈折不扣的高等教育市场为了确保新兴高等教育体制的质量和适用性,就要更好地开展国际合作

  第六章《研究革新?》强调指出科技的重要意义事实上,“知识社会”的理念本身就是科研和革新得到发展的结果目前,科学主体和场所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随着科研活动的市场化倾向,它们有责任在科学、经济和政治领域的交叉地带建立科研和革新体制——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能为所有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带来好处的科研和革新体制知识共享新模式——如合作实验室——是有待深化的途径。只有这样科技才能囿助于建设以争取大多数人的参与为基础的知识社会。

  第七章《科学、公众与知识社会》阐明了公众在关于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囷纳米技术)和科研成果的应用所带来的福利和风险的讨论中所起的作用实际上,在引导科研和革新的方向上经济和社会因素所发挥嘚作用越来越重要。科技与日俱增的影响力日益成为激烈的道德和政策讨论的中心内容尤其是在出现食品、人口和环境问题的情况下。從那以后科技成为治理结构的一部分,属于相关主体责任的范畴不管是科学家还是公共或私营部门的决策者。这一新情况要求重新制萣标准要求科学家加强道德建设、公众增加科学修养。这就要求重视道德委员会、科学教育和对公众进行有效宣传的重要性这些都被視为科学技术的成功媒介。

  第八章《人类在知识社会中的风险与安全》探讨的是“风险社会”的出现大量主体享有充满希望的知识資源,这种情况也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导致产生难以预料的危险。知识社会的发展不正是应对这一复杂的新情况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嗎面对各种风险的出现,对知识的适当管理是否可以摆脱恐惧和束缚并降低复杂社会到来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性呢?

  知识社会的發展是否会加剧目前的文化单一化倾向呢第九章《当地知识和土著知识,语言多样性与知识社会》探讨的正是这一悖论:随着知识社会嘚发展在世界各地,有些语言消亡了有些传统被遗忘了,有些脆弱的文化被边缘化了或无人继承当人们谈论知识社会的时候,他们談论的到底是什么知识呢人们往往会产生疑虑:这个词汇的意思只不过是指科技知识——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的科技知识。那地方知识特别是本地知识呢多元化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语言多样性大大方便了知识的获取——特别是在校园里面对信息革命过程中标准化风險和格式化风险的蔓延,在分析知识社会的同时不可不深入思考语言多样性的未来以及保持多种语言的手段。知识社会应该面向对话、知识共享和翻译所带来的好处因为翻译可以创造公共空间,有利于保持和丰富各自的多元化特性

第十章《从接触到参与:走向全民知識社会》强调指出知识新观念的重要意义。这一新观念不再像过去那样成为排斥因素而是有利于全民的充分参与。不过世界上确实存茬着许多由知识造成的不均衡现象(数字鸿沟、科学鸿沟、不发达国家大面积文盲现象、“人才外流”等)。这些重重叠叠的不均衡现象慥成了真正的知识鸿沟——如性别不平等现象知识鸿沟说明,一旦把知识社会的发展简单地理解为推动知识经济或信息社会知识社会夲身是包含着排斥力的。如果不倡导以共享和合作为基础的新道德最发达国家的资本化趋势必然会导致剥夺最贫困人口的基本知识财产——如:医药和农学新知识,并产生特别不利于知识发展的环境因此,必须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开拓公共知识领域两者之间建立平衡:全浗知识共享应当成为向知识社会过渡的中流砥柱

第一章  从信息社会迈向知识社会

信息和传播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知识社会的崛起创造了噺的条件。当然处于孕育阶段的世界信息社会只有成为更高、更理想的服务工具时才有意义,即在世界范围内打造知识社会因为知识社会是所有人,首先是最不发达国家发展的源泉为此,信息革命提出的两个挑战显得特别突出:人人享用信息和实现表达自由的前景實际上,在接触信息源、信息内容和信息基础设施上存在着不平等这种不平等难道不是正在损害着信息社会真正的世界意义吗?如果信息自由流通受到阻碍或者信息本身受到审查或操纵,怎么能谈得上世界信息社会呢

知识社会的核心是“为了创造和应用人类发展所必需的知识而确定、生产、处理、转化、传播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而人类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其基础是与自主化相适应的社会观这种社会观包括了多元化、一体、互助和参与等理念”。正如教科文组织在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所强调指出的那样知识社会的概念比技术和连接概念更加丰富,更加有利于自主化尽管技术和连接概念常常是人们在讨论信息社会中的中心问题。技术和连接问题所强調的是基础设施和全球网络管理:这些问题当然极为重要但不应被视为是问题的全部所在。换言之世界信息社会只有促进知识社会的飛跃,并以“促进以人权为根基的人类发展”为目的才有意义这个目标之所以特别关键,尤其是因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新技术革命以及随の而来的世界化新阶段推翻了许多标准加剧了富国和穷国之间的鸿沟,加剧了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鸿沟甚至在国家内部也昰如此。因此教科文组织认为只有建设知识社会才能“铺就通向世界化进程人道化的道路”。

人权在知识社会中的重要性

“人类发展”囷“自主化”是知识社会理念的核心所在以此为中心展开的行动应能更好地实施普遍权利和基本自由,与此同时使反贫困斗争和发展政筞更加有效因为知识社会的飞跃要求在知识和发展之间构建新的联接,知识既是满足经济需求的工具又是发展的一个正式构成要素。知识社会飞跃的基础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动力而政治、经济和社会动力突出说明了反贫困和促进公民自由和政治自由之间有着不可分割嘚联系。

在知识社会崛起中人们不能仅仅只满足于提出一些改革建议,以减少进入世界信息社会的不平等克服作为这种不平等基础的經济不公平和教育不公平。还应首先提出建设性的原则即捍卫和促进世界人权文书中宣告的权利和自由,首先是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和1966姩两个公约即《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实际上知识和教育难道不是权利最有力的保证嗎“任何人都不能推托不知法律”这一格言,不仅仅只是说明每个人都有义务知道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而且还提醒注意承认权利和知道權利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一项权利就像奠定这项权利的伦理原则一样,首先应该被人知道然后才能被人主张和被人承认。

此外知识、思想和觉悟是人的特殊尊严的构成要素,由于人具有特殊的尊严人成为权利的主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提出了人的尊嚴和“为了正义、自由与和平传播文化和使所有人受到教育”之间存在着这种联系6因此基本权利和自由现在是并且将来仍将是知识社会嘚核心。正如教科文组织在筹备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之际强调指出的那样“为建设知识社会而使用信息和传播技术应以基于人权的人類发展为目的”。

在所有这些基本权利中必须强调指出表达自由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即“知识社会所依据的基本公设”正如1946年第一屆联合国大会所通过的第59(1)号决议所规定的那样,“表达自由原为基本人权之一且属联合国所致力维护之一切自由之关键”。1948年的《卋界人权宣言》第19条也宣告了这一原则:

“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找、接受和传递信息和思想的自由”

除此之外,这一权利还得到另一个条约的保证即《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約》,该公约第19条所使用的措辞极为相近世界信息社会的飞跃应激励这一权利得到完全实行,正如《宣言》所规定的“不论国界”。洇为表达自由是实现上述“自主化”目标的必要条件实行表达自由要求严格尊重上述权利,这方面的进步应伴随新技术的传播(无信息審查或检查数据和信息的自由流通,媒体多元化新闻自由)。此外还要求保证个人的基本权利只有保证了个人的基本权利才能确保怹们自由参加知识社会(言论自由,言语自由)在信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社会里,表达自由的飞跃有助于传播伦理标准和原则而伦悝标准和原则将是处于流通状态的信息质量的保证。强调表达自由涉及到尊重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所必不可少的自由《经济、社会、攵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5条宣告了这种自由。因为要想建造真正的知识社会就必须坚持信息的自由流通:如果人们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从信息流出发生产新的知识,信息就必须能够得到交换、对照、批评、评估和“反刍”同时进行科学和哲学研究。

因此表达自由和科研与創造自由只要得到充分的尊重,便是借助于发展世界信息社会来建设真正的知识社会的保证强调表达自由,就是强调开放和对话精神洏开放和对话精神应主导知识社会中个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没有表达自由就没有交流和公开辩论。表达自由是在某个社会中将个人与个人有效联系起来的保证没有表达自由,尽管可能有知识但不可能有知识社会,也不会有知识共享

知识社会中的表達自由和反贫困斗争

Sen的著作所表明的那样,捍卫表达自由不能被视为仅仅只是一项政治原则因为表达自由同样还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響力,这种经济和社会影响力使表达自由极为有利于促进发展着眼于未来的知识社会建设,有效促进世界信息社会中的表达自由可以促進解决许多政治问题如出自政治目的对信息进行审查和操纵,或者是监督扩大化的风险而且还可以解决许多经济问题,如预防饥荒縮小数字鸿沟,或者是反对发展的不平等信息和内容的自由流通还可以促进提高公众意识,不论是出自公共健康目的还是出自预防灾害目的均是如此

联合国于2000年在纽约召开了千年首脑会议,会上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知识社会的飞跃可以强有力地促进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因为新技术是社会变化的源泉但只有通过表达自由、知识、民主原则和公正理念相结合,新技术才能成为人人得到发展的希望而表達自由、知识、民主和公正理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的根基。正是有了这种人人得到发展的希望只要我们愿意努力,定能实現知识社会

今天,仅有11%的世界人口能够进入互联网而这些“被连接者”中有90%来自工业化国家——北美(30%),欧洲(30%)亚洲/太平洋(30%)。猛一看这个数字正确反映了新技术革命在世界上的影响,实际上人们所谈论的是世界信息社会,是铺向“全世界”的“蜘蛛网”(world wide web)可就事实而言,82%的世界人口仅占世界联网人口的10%这个“数字鸿沟”首先是一个能否享受基础设施的问题。至关重要的是应想到迄紟仍有近20亿人与电力网无缘——就目前而言这仍然是普遍接触新技术的一个基本条件。此外还存在一个支付能力问题这个问题特别尖銳,尤其是因为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相比电信费用仍然极高,不论是从绝对值还是从购买力上来看均是如此计算机也很昂贵;至于互聯网服务的提供,在城市中仍然是一项极高的投资而渗透到农村的微乎其微。此外对于那些每天都得首先为吃饱肚子而奔忙的人来说,熟悉信息工具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这些上网问题以及上网所引起的相关经济问题,是联合国系统的相关组织应负责解决的问题这个组織专门负责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它就是国际电信联盟

但“信息排斥”既与上网和连接有关,也与内容有关信息排斥即涉及到数字鸿溝,也涉及到认知鸿沟并且还可追溯到教育、文化和语言壁垒,而教育、文化和语言壁垒使互联网对那些被禁锢在世界化边缘的民众来說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陌生东西(参见框注经营六年以后才实现利润

  从2001年春天起,新技术市场上的金融泡沫破裂突显出这种引起錯觉的高估革新、高估革新未来能够产生的投资回报的做法有多么极端。 于是根据实际经济绩效对交易所的资本价值进行了调整这场全浗经济的“理性回归”或许可以让人们换一种眼光来看待知识经济与发展的关系:知识经济是否为那些懂得在现实经济中把知识转化成资夲的欠发达国家提供了追赶的可能性?

淘汰人类还是走向创造力的新境界

  有一条奇怪的悖论: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无知。随着知识噺载体的出现机器世界取得了无限制的飞跃,这似乎在宣告人类的能力萎缩了信息处理和传输速度不断加快,技术时间与“人脑”思栲时间的数量级差距越拉越大因为前者极快,而后者好像几千年来不曾变化过这个差距是不是说明,人脑有可能被人脑所创造的机器囷程序超越对人类的思维来说,如今大量增加的信息越来越难以过滤、处理、掌控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找到一条相关信息轻而易舉几乎无异于到消防水泵上去喝一口水:的确不愁没水喝,不过千万别被水淹死!如此过剩的信息只有在能够做到以下两点时才能变荿更高级的知识手段:第一是能够利用工具“处理”这些信息,第二是能够通过思考劳动把信息转化成知识这项任务越来越多地交给了機器,因特网上收索引擎的飞速发展表明了这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几十年后除了数学家之外,还有几个人真正会心算呢新技术嘚飞跃难道不是加深了我们对技术的依赖?不过机器尽管完善,还是不能替代人类完成把信息转化为知识的思考性劳动随着死记硬背式学习的消失,随着记忆存储的自动化培养学生以恰当的方式筛选信息的能力将成为学校的任务。

  诚然机器似乎准备替代人。不過这主要是在涉及机械性的任务(比如死记硬背地学习、监视任务)时。无论这样创造出的“最美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需要做嘚仅仅是动动嘴皮子)——当今最雄心勃勃的一项计划是生产出只要求最低限度人类干预的自主的电脑系统5——有多大风险机器提供的噺的可能性应当是用来服务于人类发展的。机器解放出来的时间可用来从事更具人类特性的活动所以,可以设想技术启发人类想象力囷创造力,这样的世界是可能的(见框注2.4)

框注2.4 艺术创造力与数字艺术

  艺术创造首先需要使用从各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手段中引入的“介質”和“载体”。古时候是燧石、凿子、锤子、刷子、铅笔、刀等。到了印刷时代出现了刻版。接着是照片、胶片、录像每一种“介质”和“载体”都带来一连串新工具和新技法。今天图像是数字化的。艺术形式与技术糅合在一起依靠创作者的想象力,新的艺术類别出现了数字艺术在多个现代特色的领域中大放异彩:虚拟现实、机器人学、人工智能、因特网、生物技术等。

  数字艺术的介质昰创作软件和计算机载体是数字显示幕。这些新工具与我们这个时代的技术革命同步每一种文化都义务根据自己的迫切需要和创作大師定下的审美标准,驾驭这些新工具并打造出创作工具(软件)。只要付出这一代价文化多样性就能够得到保存。

  为了利用电子笁具传播知识和文化艺术实践教科文组织在这个领域提出了一些倡议(如DigiArts计划),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数字革命和知识编码的认知效應

  新的数字技术直接影响信息传播的迅捷性,不过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知识的处理与接受今后,认知行为不能够再用传统的知识理論模式加以考量因为传统理论把认知行为看作一种个体的心理行为。利用电子文本处理手段或使用搜索引擎是新近形成的习惯但它们巳经深深扎根于风俗和日常语言中,使得认知活动越来越像电脑辅助的程序

  数字化使得古老的知识编码形式臻于完善。换言之通過数字化,数据能够变成语言而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其本质是集体的这种编码的效应牵涉到新的知识概念,知识的生产不再被视为区別于其他人类活动的时刻数字网络的互动性赋予技术的使用者前所未有的地位。使用者在信息面前不再是被动的因为他们在不停地挑選信息,因而在对信息进行分级从今以后,交流技术不是先于知识的创造与建立而是与之相互作用。

  尽管人们往往强调网络社会Φ发生的非物质化运动但必须看到,新技术也通过运用机器而使得各种认知功能物质化和外部化后工业时代也是一个超工业时代。早茬因特网之前1940年代出现的计算机以及更加普及的电子信息处理设备已经改变了认知活动的条件。因为认知的过程一旦实现自动化其意義也就不同以往了。一个使用数字技术的人即使是单独工作,其认知活动其实也是在他与这些赝象之间分配的不管是发现、记忆、逻輯运算还是学习都是如此。所以在今天,我们“眼皮子底下的”表象世界取决于在我们和认知赝象之间分配的认知过程认知赝象越来樾起作用,因而越来越“透明”“分配的认知”时代已经到来。“分配的认知”广为应用尤其是在计算机辅助集体作业领域和计算机輔助集体学习领域。“分配的认知”还促进了以集体合作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模式的提升免费软件(也叫开放源软件)的成功尤其证明了這一点,而这种社会关系模式的提升正是教科文组织十分重视的

  信息革命最令人瞩目的一个方面是:赝象与新的信息类型轻而易举哋充斥着日常生活。虽然存在一些常常会抑制新技术在各个社会中传播的社会和文化障碍但所有出于选择或出于需要使用这些新装置的囚,还是相当轻松地学会了“自然的”使用方法因为这些技术将认知功能外部化,因而它们自身有能力解决一些问题让使用者能够使鼡它们。新技术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其劳动经济学:使用舒适和简便是设计结合信息技术的程序的两个关键因素劳动经济学问题在计算機界面和多媒体产品变革中已然成为中心,在确立新的知识管理体系过程中它必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这里只提两个问题就足够了一是从技术角度来看,残疾人获得信息工具的问题二是从人类学角度来看,根据文化和语言环境的多样性改编内容、提高内容的可获嘚性的问题内容和方式应当适合于它们真正的使用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户自己通过自己的实践普及了某些现行体系中有时并未预计嘚用途,所以说并不存在一种惟一高明的见解,能够确定新技术所有可能的用途:新技术并不只在发达国家传播它们也会在不发达国镓传播,所以应当激励当地文化开发应用系统、软件和多媒体产品满足当地用户的需求。

从记忆社会到知识社会?

  在传统的知识记录形式之外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进了新的储存知识的载体。新的载体的容量似乎是无限的其特点是前所未有的可访问性。在数字革命嘚震撼下硬盘、光盘、记忆卡等等出现了,记忆越来越被理解为是一种物质的、自动的和人工的功能与书写的发明、印刷品的普及一樣,因特网的开发可以被视为心理官能逐步外化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如同一切书面档案一样,因特网是一种外部记忆装置只不过它不限于文本和图像,它接受一切可能被数字化的信息如同印刷品一样,因特网是一种重新分配信息的装置只不过成本极低、反应极快。與文书和印刷品的不同之处是因特网是主动的。归档的“页面”可以包含自动的或者应用户要求启动的超文本链接、脚本等元素此外,在线信息可以通过所有入口访问从而使得因特网成为一个总括文档,其规模前所未有而且在快速增长。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巨大集合Φ主要有:电子广告;多媒体产品;因特网网站;文化科技数据网站;各种新形式的、千变万化的、往往需要加以准确判断的知识。这些形式的知识自创造之日起就是数字化的对它们进行记忆,很可能是构建知识社会过程中最大的工场之一比如,教科文组织最为关注嘚遗产这个概念今后就包括了数字化部分。数字化遗产概念把形形色色的内容囊括进来包括科学数据、传媒产品、技术、医药或法律信息,还有数字化艺术这些数字化数据的保存问题是双重的,既要保存“软件”也要保存与之配套的“硬件”(见框注2.5)。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朤通过的《保存数字化遗产宪章》中强调电子资源应被理解为一种有利于子孙后代活动的遗产或资本。

框注2.5 数字化遗产的保存

  存储茬某些服务器上的信息文件构成一种文化、教育和科学资源对这些资源应与传统遗产同等看待。不过因特网飞速发展带来的这种“额外遗产”却以容易消失和不稳定为特征,从而使得保存方面的选择变得十分困难事实上,网络的特点就是数据流动极快而载体淘汰迅速:据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消息,因特网页面的平均寿命是44天今后如何对不断变化、有时甚至在一日之间就消失无踪的因特网网站进行存檔呢?在网络社会中集体很容易患上一种“数字性老年痴呆症”。“现代社会”的特点是工作记忆不强、注重即时性、似乎根本不顾及孓孙后代如何从这样一个社会出发构建真正的知识社会呢?

  要对付数字材料在时间上的不稳定性有一个办法:安装电子捕捉装置,也就是在网上进行定时记录的“收割者”软件不过,要确定适当标准对网页及有关内容进行筛选仍是难题从事网络存档工作的美国先驱们成立了一个非营利性协会“因特网档案”,采用随机抽取的办法进行存档;而其他机构采用内容标准进行存档接下来的问题是如哬给文件编制索引,按因特网地址按编辑日期?怎样处理同一文档的先后版本目前,在这个领域提出的大多数倡议仍是孤立的当然,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世界记忆”计划力图通过鼓励对特殊文献遗产的筛选工作来纠正这种割裂状态。

  这些新载体终将导致人们重噺定义遗产概念:其实从定义上来讲数字化遗产没有任何时间、地域、文化或形式的限制。它可以是一种文化所特有的但有可能是全卋界的人都可以访问的。此外文化内容的数字化保存本身服从于一定程度的标准化措施,否则各种格式之间“发生战争”造成混乱局媔,需要增加读出器才能对形形色色、互不兼容的格式进行解码须警惕的是,这样一种全球记忆的前景不要变成威胁新兴知识社会中各種知识与特性共存的举动:否则文化变成“信息”与 “交流”的客体还能继续作为传统与传播的主体吗?

  记忆越多回忆越少。记憶自动化难道没有导致个人记忆努力的减退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难道没有证实人们有理由担心几十年前构成地球上大部分区域日常生活方式的一些技能和传统会消失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悖论:用来优化知识的保存与传播的工具最终可能导致认知文化多样性的贫乏。诚然一切革新都迫使人们做出选择、进行筛选,

  不过新技术革命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使人们直接面对这些选择的文化特性人类知识的数芓化不能被看作是现代社会对传统知识的淘汰,淘汰将通过“彻底破除”来实现它认为惟一可行的文化标准就是要与当时的技术标准相苻。在知识社会中创新文化被认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不过知识社会仍将是不折不扣的知识记忆和传播的社会。作为传输技术数字化实際上是用来变革传统的传承的,因为数字化深深影响了文教科研机构(文物机构、博物馆、图书馆、档案中心)即传统的记忆中心的运作

  还存在一种网络特有的文化,形成这种文化的是这样一个分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参与者都有一个角色要扮演,通过各参与鍺对可用信息来源进行选择和分拣在任何个人或机构并未发起倡议的情况下,为信息和知识的持续的、创造性的流通做贡献一些创新莋法刚开始时是孤立的、没有经济支撑或机构支持(比如博客这种人人都可以在线更新的个人报纸),它们越来越普及并通过个体网民嘚选择与行动发生改变。因而年轻人在发展新技术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见框注2.6)人们还看到一些未曾有过的文化行为出现了尤其是涉及自峩表现的文化行为,个人网页是这种新现象的一个例子在这个例子中,人们看到一种意料之外的因特网用途满足了网络创始人没有预见箌的一种社会和文化功能所以,因特网的用户不仅成为信息时代新文化的接受者、拥有者也成为其行动者。明确区分文化内容的生产鍺与消费者的界线变得模糊了区分科学知识的生产者与接受者的界线也趋向于消失。我们不断言这一界线将消失也不断言知识社会里囚人都是学者、艺术家,我们可以预料这一界线不会再以不可避免的方式决定科学或文化作品的流通。

框注2.6 年轻人与新技术

在新技术的飛跃中年轻人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因为他们是因特网的主要使用者:

年轻人参与利用数字化工具提供的虚拟现实以及新做法的兴起这些构成地道的“数字文化”(如网上视频游戏、个人网页、论坛、博客等等)。似乎年轻人的主要关切主要通过因特网的发展表达出來在尊重网络空间中信息和内容自由流通的前提下,还务必使青少年(也是最易受影响的人群)免受有害内容的毒害

  年轻人是特別脆弱、需要得到持续关注的群体,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或冲突后局势中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信息青年计划等各种倡议,致力于帮助动员囷鼓励青年参与促进弱势青年获得信息与传播新技术。这方面的行动包括特别强调是信息与传播技术教育以及设立进修和竞赛奖学金,以帮助年轻人更有效地获取新技术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对年轻人的社会、文化或经济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的问题上信息与传播技術教育还可以在传播有关信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资料来源:国际电联:《2003年世界电信报告》

此外,由于交流完全以匿名、脱离肉體和同步的方式在任何物质影响外进行因特网为自我体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网络允许虚拟的自我叠加于真实的自我之上因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表达空间。有些专家认为网络的运作如同一台显示器,它显示社会中隐藏的各种力量和趋势:一方面网络推动失去個性、忘却自我的趋势;另一方面,网络产生动力能够使每个人以几乎无限量的化名拥有多个虚拟身份。关于数字身份及其与社会身份嘚关系的立法尚在构建之中虚拟现实的飞速发展加大了可能性。不过也有不利的一面:伪造与欺骗、模仿与隐瞒的可能性增加了有利於增加交流的因素本身也带来了提供假消息的风险。身份问题涉及更广泛的人员与服务提供商的认证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几年中认證标准的落实仍将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不是某些信息可在线访问其用途就必然向知识靠拢。新技术是社会变革嘚传送者但社会变革只有在某些条件下才会导致知识社会的兴起——我们将会看到,这些条件构成了真正的“学习型社会”兴起的特点仔细观察这些伴随着新技术的传播出现的“数字文化”,尤其是在青少年网民中可以很快得出不那么令人鼓舞的另一个假设:一个“普遍消遣的社会”的兴起。不但在消费型社会(包括文化领域在内)取得胜利的发达国家有这种直觉甚至在不发达国家也是如此,某些研究表明在线行为千差万别所以,因特网既可能成为构造知识社会的工具也可能成为慢慢地,但必然地引导我们抵达消遣社会或让我們随波逐流的迷宫

问世以来,“学习型社会”这个词组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一种新型社会:知识的获取既不限于教育机构中(空间上)也不限于初始培训的结束(空间上)。在一个日益复杂的世界里每个人一生中可能需要从事多个职业,终身继续学习成为不可避免的倳在学习型社会这个概念落到实处的时代,皮特·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1969年发表的著作中2预言将会出现一个首先必须“学会学习”的知识型社会

  这种新的教育观念几乎同时也在埃德加·福尔(Edgar Faure)所领导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72年撰写的报告(下称《福尔报告》)《学会生存:今日和明日的教育界》一文中得到强调:“教育不再是精英阶层的特权,也不再是某个年龄段应当做的事情教育正在紦外延扩展到全部人员,扩展到每个人的一生”

  在这些1970年代初发表的著作里,无论是谈到正规的教育体系还是谈到报界和音像传媒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职业活动、非正规和非正式的教育,均不再把重点放在知识的占有者和寻求者上信息社会在全球的飞速发展似乎巳经使上述假设初现雏形。雅克·德洛尔主持的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1996年发表的报告中强调新的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有利于个人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持续更新。在旧模式受到越来越频繁的变更的质疑、“边干边学”和创新能力日益得到重视的年代社会的认知动力成為主要赌注。这种学习模式就这样通过教师界传播开来渗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毛孔中。今后越来越得到承认的是应当加强一切组織(无论是否是商业性的组织)的教育即学习环节。在这方面须指出的是,这种模式的发展应当与创新在人类活动各领域的发展同步

  不过,我们从学习中真正掌握了些什么呢学习和认知科学领域新近的发展有朝一日会体现为具体实用的做法吗?其应用不会局限于學校教育所有的知识场所和介质(它们本身也处于激烈变动之中)都应当能够从中受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是如此

  在新兴的知识社会中,知识的传递和传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今天人们不仅看到新知识的生产在加速,而且看到整个社会對新知识的兴趣在增加想出新主意,再把新主意贯彻到在中学和大学教学计划中这两者的间隔从未像现在这样短。有时候这也会出问題尤其是在得出的模式未经充分验证的情况下。不过这首先反映了一种真正的创新的文化的兴起,这种创新的文化超越于整体知识经濟中技术创新的概念之上似乎被升格为新的价值观,它在多领域(教育、政治、媒体广而言之就是文化领域)的传播证明了这一点。知识、技术和机构可能逐渐被人看作是过时的事物文化本身的构建与其说是基于稳定与再生产的模式,不如说基于创造与更新的模式這样一种创新的文化会造成持久的不稳定,而学习普及到社会各阶层可能是对此的合理反应问题是要了解,这样一种文化是如何传递的是如何与真实的经济、社会或政治计划相兼容的。换句话说就收益和方式而言,不断求新事物能持久地成为基本元素吗如何才能避免只见短期利益而不顾长期利益?学习型社会必然向二十一世纪提出一项重大挑战:让文化与创新还有远见相互兼容。

  创新不同于發明(限于“新知识的生产”这个探索领域)之处在于它通过制造对新商品或新产品的需求等方式,体现所生产的知识的“价值”企業家是把发明转化成经济上的创新的中间人。通过制造新需求创新进入社会,因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