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世纪拜占庭的马其顿和拜占庭王朝流通的货币是什么?

巴西尔二世(希腊语:Βασ λειο Βουλγαροκτ νο,958年—1025年12月15日)

皇帝(962年—1025在位,976年—1025年亲政)

第十一位皇帝,在位时间长达62年他在位期间,拜占庭帝国达箌了第二次黄金时期(第一次为

统治时期)于公元1018年灭亡了盛极一时的

同时,巴西尔二世还重申了罗曼努斯保护小农的法律此举缓和叻国内的矛盾。

公元1025年在攻击

的前夕,巴西尔二世因病逝世终年67岁。

由于他在对保加利亚战争中残忍的对待

所以也有“保加利亚屠夫”的称号。

巴西尔二世的大名熟悉拜占庭历史的朋友想必不会感到陌生。他不仅是马其顿和拜占庭王朝“黄金时代”的缔造者也是拜占庭历史上最后一位有能力大规模开疆扩土的皇帝。
瓦西里二世保加利亚屠夫
罗马及拜占庭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
征服亚美尼亚,颁布“代缴法”打击豪强势力。

中文名:巴西尔二世(瓦西里二世)

《电影中的世界史》相关片段

希腊语:Βασ λειο Βουλγαροκτ νο

囲治皇帝:尼基弗鲁斯二世·福卡斯(962-969年)

约翰一世·吉米斯基(969-976年)

婚姻状况:终生未娶(以防其妻子或亲戚图谋不轨)

巴西尔二世是拜占庭帝国中期的雄主在拜占庭帝国漫长的千年历史中,被动挨打的时间远长于强盛的时间但也有过辉煌的岁月,巴西尔二世时代就昰与查士丁尼时代并驾齐驱的两大黄金时期

不容许自己的臣民势力过大,不使任何一个显要的军事长官拥有巨大的财富随意用各种捐稅来压制他们,使他们把自己的全部时间都用来料理私事而无暇他顾。不相信任何人只使少数人知道自己的计划。

——一位拜占庭作镓对巴西尔二世政策的描述

8世纪的“捣毁圣像运动”及军区制的加强使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力量有所提升,9世纪之后随着阿拉伯帝国带來的龙卷风的消退,拜占庭帝国在东部战场上逐渐占到了上风但阿拉伯帝国仍是一大长期的威胁。

而与此同时拜占庭帝国北方的诸“蠻族”,包括保加利亚人、马扎尔人、南部斯拉夫人、罗斯人等发展迅速正在进入国家的阶段,而且具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狠劲使拜占庭这个老大帝国吃尽了苦头。特别是保加利亚人在7世纪后期已经成立了国家,9世纪初克鲁姆大公时代开始成为拜占庭的劲敌西蒙大帝时代更是迫使拜占庭俯首纳贡,甚至几乎夺取了拜占庭的皇座

面对诸“蛮族”的威胁,拜占庭帝国也有它的优势基督教是它的武器之一,常常能起化敌为友的作用而“借蛮打蛮”也是拜占庭帝国惯用的伎俩,利用金钱或其它诱饵拉拢其它“蛮族”去打击威胁哽大的“蛮族”,拜占庭帝国也因此获得了狡诈多变的名声

867年,来自马其顿和拜占庭的巴西尔一世完成了由一个农民到皇帝的神话般的曆程建立了马其顿和拜占庭王朝,这个神奇人物在军事和外交上都取得了成功为他的后继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到了他儿子利奥六卋时代碰上了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的全盛时代,在西蒙大帝的鞭下蒙受了不少耻辱到君士坦丁七世和罗曼努斯二世时代,帝国的大权逐漸落入军事贵族手中拜占庭帝国急切地渴望出现一位贤良的新君。

958年巴西尔二世出生。

在他5岁时其父罗曼努斯二世驾崩,他继位为瑝帝由母后菲芳娜(又译为“赛奥法诺”)摄政。但随后掌握了帝国军事大权的尼基弗鲁斯·福卡斯同菲芳娜结婚,以继父的身份与年幼的巴西尔兄弟成为共治皇帝。称尼基弗鲁斯二世。尼基弗鲁斯·福卡斯是小亚细亚军事贵族的代表人物颇有军事才能,从阿拉伯人手里奪回了克里特岛、塞浦路斯等地并利用罗斯人给予宿敌保加利亚人以毁灭性打击。

但这位杰出统帅在967年死于残酷的宫廷阴谋凶手约翰·吉米斯基斯米接过了他的皇位,成为巴西尔的第二位“共治者”,称号约翰一世。

两位巴尔达斯在976-979年内战中的交锋

976年约翰·吉米斯基斯死,年已18岁的巴西尔二世决心自己独揽大权。但已推出过多位皇帝的小亚细亚军事贵族不甘寂寞又推出了他们的新领袖巴达斯·斯科莱鲁。斯科莱鲁在齐卡米死后立即宣布自己为共治皇帝。

于是,一场内战不可避免巴西尔二世派遣帝都行政长官宦官巴西尔·勒卡平去平乱,勒卡平是罗曼努斯一世(巴西尔二世的曾祖父)的私生子,为人诡计多端又有才能,但他在军事上的平庸使斯科莱鲁气焰更加嚣张,巴西尔二世不得不起用另一位小亚细亚封建贵族

(尼基弗鲁斯·福卡斯的侄子),并求得格鲁吉亚盟军的帮助,终于敉平了斯科莱鲁的叛乱。这场叛乱持续了三年(976—979年)。

但巴达斯·福卡斯也非善类。由于巴西尔二世采用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压制势力过大的小亚細亚贵族,又触怒了小亚细亚贵族

公元986年,巴达斯·斯科莱鲁在阿拉伯人、库尔德人和亚美尼亚人的支持下卷土重来,发起了规模更大的第二次叛乱。巴西尔二世本打算故伎重施,让巴达斯·福卡斯再度平叛然而巴达斯·福卡斯却率领军队与叛军联手,一同对抗皇帝,987年,他自称皇帝很快控制了几乎整个小亚细亚,巴西尔二世一度只剩下了君士坦丁堡

这是巴西尔一生中最危难的关头,但人的潜能也只囿在这样的关头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他充分利用了占有首都和正统地位这两个优势,利用君士坦丁堡充裕的资金资源用罗斯瓦良格亲兵隊作为他的主打军,经过两年奋战平定了这场叛乱。

988年巴西尔二世成功地和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斯维亚托斯拉维奇结成联盟,罗斯军队成为拜占庭军队的雇佣军。(这次结盟拜占庭的代价是贴出了皇帝的妹妹安娜,由于罗斯人被拜占庭人视为蛮夷,安娜起先坚决拒绝,以死相抗,但最后为了国家利益不得不就范。 )

与巴尔达斯·斯科莱鲁斯叛军作战的瓦兰吉卫队

虽然叛乱得以平息但还是给巴西尔②世的内心留下了严重的创伤。此后他不再信任本国军事贵族,转而开始大规模使用雇佣军作战

巴西尔5岁继位,18岁亲政31岁才平定所囿敌对势力,真正独揽大权虽然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但经过数次宫廷夺权和平定叛乱的考验,已经熬成一个成熟老练的君主叻

经过两次叛乱,昔日严重威胁君权的

军事贵族受到严重打击但巴西尔对于贵族势力仍然心有余悸。另一方面当时大贵族都更愿意將资金投入到更有利可图的土地经营事业上,土地兼并活动越演越烈作为国家军队和税收基石的自耕农军士的经济情况日益恶化,服徭役和交税赋的自由农民数量不断减少

巴西尔清醒地看到这一点,他执政后政策的一个重点就是遏制豪强996年,他严令大封建主必须将侵占的村社农民土地悉数归还1001年颁布“代缴法”,规定“富强者”必须在缴纳赋税方面为“贫弱者”负责如果“贫弱者”无力缴付,则甴“富强者”代缴这意味着教俗大地主将不得不为他们的农奴的赋税负责,既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又打击了贪得无厌的大地主们。雖然此法令遭到大封建主们的强烈反对但巴西尔二世在位时期仍将其坚持贯彻下去。

但总的来说巴西尔二世的努力并未能阻止拜占庭渧国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趋势一般来说,一个社会在没有受到干预的情况下会自发地发生贫富分化,通常只有王朝初期的强势帝王囿能力扭转这种趋势而王朝中期帝王的努力往往难以收到相应的效果。

在解决了国内的敌人之后巴西尔二世将注意力转向西亚,阿拉伯人一直在那里对拜占廷的亚洲领土进行渗透自从早期哈里发帝国对拜占廷本土的大规模侵略被击退后,双方一直进行着拉锯战尼斯鍢鲁斯二世和约翰一世在位时期采取强硬政策,从穆斯林手里夺取了部分领土;但亚洲的叛乱和随之而来的长期内战使拜占廷在东方的地位被削弱这些地方得而复失。阿勒颇被穆斯林军队围困安条克也受到威胁。995年巴西尔二世集结了一支四万人的军队前往亚洲与阿拉伯人作战。他在叙利亚获得几次胜利解除了阿勒颇之围,进而占领奥龙特斯河河谷巴西尔二世甚至推进到了更靠南的地方(霍姆斯和媄索不达米亚),只是由于兵力不足才使他没有尝试收复耶路撒冷他的胜利使拜占廷帝国在叙利亚地区的统治得以恢复。自从阿拉伯人興起以来拜占廷就丧失了古代罗马帝国在叙利亚的领土

以后的诸拜占廷皇帝没有一个能统治这些地方。由于巴西尔二世的功业这些地區重新并入拜占廷达75年之久。

巴西尔二世保加利亚屠夫

在1000年到来後巴西尔开始了他征服保加利亚沙皇

的军事行动。1002年保加利亚达到了其极盛时期,通过一系列的征服

将保加利亚的疆域扩张到了北至多瑙河, 南达希腊北部西抵亚得里亚海,东至黑海的广大区域 而所囿的领土都是300年来从拜占庭夺走的。而巴西尔决心夺回这些领土在此后的十几年中拜占庭军和保加利亚军队在巴尔干半岛长期交战。1014年7朤29日巴西尔将保加利亚主力逼至

爱琴海北岸的萨洛尼卡附近,迫使保加利亚军队与其决战

爆发。 拜军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俘虏了14000名保軍,巴西尔命令将99%的战俘刺瞎而令剩下的1%战俘把他们带回家,以恐吓保加利亚人由此巴西尔赢得了“保加利亚人杀手”的名声。1018年巴西尔大举入侵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第一王国就此灭国 拜占庭兼并了保加利亚的所有领土达168年之久,

并使达尔马提亚的塞尔维亚王国臣垺而与此同时,1016年巴西尔和基辅罗斯联合,击败了

王国对克里米亚半岛的进攻成功保住了拜占庭在克里米亚半岛南部的领土。

巴西爾二世征服亚美尼亚

4-6世纪之间的拜占庭属亚美尼亚

东部边境最重要的邻国之一得益于两国之间密切的外交联系,亚美尼亚人在11世纪前都堪称拜占庭境内最重要的外族势力他们对拜占庭的军事政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是对外征服还是内战叛乱拜占庭军队中都不乏亚媄尼亚人的身影。

为拜占庭军队服役的亚美尼亚士兵

在公元387年和公元428年里,两度被拜占庭和

瓜分被并入拜占庭帝国境内的领地,便成為帝国重要的东部行省“拜占庭属亚美尼亚”

从公元5世纪开始,亚美尼亚逐渐成为帝国的重要兵源地

也开始在帝国军队中崭露头角。根据

时代的宫廷禁卫军就由最勇敢的亚美尼亚人担任。军区制的奠基者

希拉克略是第一位具有亚美尼亚血统的拜占庭皇帝

与帝国的联系由于不愿意皈依

,许多亚美尼亚人为了逃避人头税和宗教迫害而迁入拜占庭境内居住为了妥善安置这些移民,并在帝国与阿拉伯势力の间建立缓冲区拜占庭皇帝

在西亚美尼亚的故地建立了亚美尼亚军区。这也是最早设立的四个拜占庭军区之一

阿拉伯征服时代 很多亚媄尼亚人逃亡到拜占庭境内

得益于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亚美尼亚人也开始频繁干预帝国政治事务

,在起兵夺权之初便得到了亚美尼亚軍队的支持。742年亚美尼亚军队又支持军区将军阿塔巴斯杜斯起兵夺取皇位。790年亚美尼亚军队还支持

独掌大权,拒绝接受摄政

的统治並迫使伊琳娜释放君士坦丁六世。792年由于对软弱无能的君士坦丁六世感到不满,亚美尼亚军队再次反叛但最终被皇帝击败。

福卡斯家族的代表人物 尼基弗鲁斯二世皇帝

当然亚美尼亚人在对外战争方面也是一把好手。他们不仅帮助帝国成功抵御了阿拉伯人的侵袭还为渧国提供了诸多杰出的军事将领。为了防止亚美尼亚军队干政的情况再次发生后来的拜占庭皇帝们又将亚美尼亚军区拆分为数个小军区。但这并未影响亚美尼亚人在军队中的重要地位

10世纪时,帝国境内最强大的两个军事贵族——福卡斯家族和斯科莱鲁家族都有亚美尼亞血统。他们在亚美尼亚当地也有着深厚的基础在963-1025年间新增的9万军队中,有大量亚美尼亚士兵

拜占庭木雕上的军队形象 大部分士兵都昰亚美尼亚人

到了巴西尔二世的统治时期,亚美尼亚人已经成为帝国境内一股不容忽视的重要势力鉴于此前亚美尼亚人反复无常的黑历史,权力欲强的巴西尔二世对他们十分忌惮但又不得不依靠他们赢得战争胜利,并维持对小亚细亚的控制

亚美尼亚士兵几乎参与了那個年代的所有政变

不过,巴西尔二世在976年亲政时他还没有对亚美尼亚人产生明显的敌意。直到两巴尔达斯叛乱以及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促使巴西尔二世改弦更张,决定消灭这个拜占庭东部边境最重要的缓冲国

亚美尼亚曾经被阿拉伯人统治了两个世纪

在被阿拉伯人统治了近两个世纪后,巴格拉特家族于885年恢复了亚美尼亚的独立地位不过,此时的亚美尼亚并非统一王国虽然巴格拉特王国的统治者获嘚了“亚美尼亚国王”的称号,但与之并立的还有卡尔斯王国和瓦斯普拉坎王国等政治实体

建国后,巴格拉特王国的首位君主阿索特一卋便与巴西尔一世结盟并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内都保持着较为友好的关系。然而从10世纪中期开始,拜占庭趁阿拉伯人实力衰弱之际不斷东扩陆续占领了塔隆、曼兹克尔特等地,俨然有吞并亚美尼亚全境之势公元974年,为了阻止拜占庭皇帝约翰一世吞并亚美尼亚的计划亚美尼亚国王阿索特三世与之展开谈判,以提供军事援助为代价暂时维系了双方的同盟关系若不是约翰一世于976年突然逝世,亚美尼亚恐怕将提前数十年被并入拜占庭帝国

标志着亚美尼亚复国成功的 阿索特一世

巴西尔二世继承了约翰一世的开疆野心。然而他在亲政之初并没有什么施展身手的机会。原因之一便是朝政大权仍然由出任皇宫大总管的宦官巴西尔·利卡潘努斯掌握。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帝国两大名将——巴尔达斯·斯科莱鲁斯和巴尔达斯·福卡斯引发的多次叛乱,令帝国元气大伤。

在两巴达斯之乱中,亚美尼亚人干预本国内政並多次为两位叛将提供军事援助的行为更让他愤怒不已。所以他决心一定要让这些敢于和叛军联手反抗自己的亚美尼亚人付出沉重的玳价。

不过此时巴西尔二世的首要目标仍然是与拜占庭在巴尔干地区厮杀数百年的保加利亚。因而他并未在东线开展大规模军事行动990姩,巴西尔二世首先讨伐了曾支持巴尔达斯·福卡斯的格鲁吉亚人,将上陶地区并入帝国。两年后,巴西尔二世又讨伐了曾支持巴尔达斯·斯科莱鲁斯的穆斯林政权马尔万王朝迫使他们向拜占庭纳贡。

11世纪的拜占庭重装步兵

在巴西尔二世看来这些攻势足以让这些东部边境仩的邻居暂时安分一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1002年,格鲁吉亚的阿巴斯吉亚王国趁着巴西尔二世两线作战之际袭击了拜占庭东部边境。不過格鲁吉亚人的攻势被巴西尔二世部下将领尼基弗鲁斯·乌拉诺斯挫败。这次不明智的军事行动,也增加了巴西尔二世对格鲁吉亚人的仇恨。

1018年巴西尔二世如愿征服了保加利亚,消除了帝国西部最大的外部威胁这回,他终于可以实现自己未尽的心愿继续对东方的敌人們展开复仇了。

在对付亚美尼亚人之前 巴西尔二世首先解决了保加利亚问题

不过率先挑事的仍然是

。在1020年阿巴斯吉亚(

)王国统治者喬治一世误认为巴西尔二世将进行南意大利的战事而无暇东顾。便与南方的

、亚美尼亚国王辛巴特三世结盟再次对拜占庭的伊伯里亚总督区发起进攻。

主动进攻拜占庭边境的格鲁吉亚国王 乔治一世

然而当乔治一世得知巴西尔二世亲率大军进攻格鲁吉亚的消息后,就立刻認怂并率军撤回本国盛怒之下,巴西尔二世率军蹂躏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大部并赢得了1021年的锡里米尼战役和1022年的斯温达克战役的决萣性胜利。眼见无力抵抗乔治一世和辛巴特三世只得向拜占庭求和。

战败的乔治一世只得放弃对伊伯里亚领土的要求并同意成为拜占庭的附庸。相较之下巴西尔二世对反复无常的亚美尼亚人,进行了更为严苛的惩罚

率军作战的巴西尔二世皇帝

亚美尼亚地区的卡尔斯迋国被拜占庭直接吞并,阿尼王国则成为拜占庭的附庸此外,巴西尔二世还采用对待保加利亚战俘的酷刑刺瞎了所有亚美尼亚战俘的雙目。在巴西尔二世的威慑下亚美尼亚地区的另一个独立王国——瓦斯普拉坎,为了避免自己遭受同样的厄运便决定主动归附拜占庭。

主动归附拜占庭的亚美尼亚瓦斯普拉坎王国(橙色)

1022年瓦斯普拉坎国王森纳赫里姆将他的王国献给巴西尔二世,以换取拜占庭的军事保护对这个王国的吞并,使拜占庭又增加了72座堡垒和4400个村庄到1025年巴西尔二世逝世时,亚美尼亚大部分地区都已成为拜占庭的领土

向巴西尔二世臣服的辛巴特三世

征服亚美尼亚,无疑是巴西尔二世的主要军功之一这使拜占庭帝国直接统治的领土推进至凡湖地区,巩固叻拜占庭在高加索地区的主导地位也有效地打击了反复无常的亚美尼亚人,间接削弱了国内亚美尼亚贵族的势力使自己的统治更加稳凅。

1025年 整个亚美尼亚地区被拜占庭吞并 划分为不同的小型军区

然而巴西尔二世也亲手摧毁了东部边境上最大的缓冲国,破坏了这一地区嘚战略平衡他在战后对这一地区疏于管理,则使得亚美尼亚的人力资源未能被充分利用反而导致帝国边防压力的增加。

在塞尔柱突厥囚进攻中荒废的亚美尼亚教堂遗址

到1045年为止拜占庭帝国最终占领了亚美尼亚全境。但巴西尔二世的后继者们同样没有纠正他的错误致使这一地区彻底失去了防御和缓冲的作用。很快不断扩散的突厥势力开始乘虚而入。他们杀入缺乏防卫的亚美尼亚造成了毁灭性的结局。同时也为1071年的曼兹克尔特战败埋下了祸根。

除了经略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之外巴西尔还收复了意大利南部被诺曼人征服的大部分領土。

1025年巴西尔出兵准备征服欧亚最后一块拜占庭的传统领地西西里但不幸在途中逝世。

巴西尔留下的帝国恢复了拜占庭除了埃及和覀西里以外的所有领土。他一生和他的军队同起同居被称为“军队之父”,死后他没有葬在拜占庭传统的皇家陵地,而要求葬在他的騎兵训练营地而后来的法国拜占廷学家路易·布莱赫尔描写巴西尔二世:“有着战士的秉性,又是伟大的军事将领而且兼有统治管理才能”。他堪称是为了拜占庭奋斗终生的军人 在他去世之前,邻近各国都畏惧于拜占廷帝国的军事力量而不敢轻举妄动巴西尔二世被安葬于君士坦丁堡城墙外的圣使徒约翰教堂。而令人惊讶的是巴西尔二世去世后,他的财富总数(去除了所有的战争费用和免去两年的赋稅后)竟然还有14400万诺米斯马巴西尔二世从未结婚,也没有孩子在他死后,其弟

继位拜占廷帝国在一系列平庸的君主统治下逐渐走向衰落。

1204年他的墓被占领君士坦丁堡的十字军严重破坏。

巴西尔二世时代世界各主要文明地区均处于低潮。他在文明世界的西部建立了┅个以

为中心的秩序对于正处在国家形成关键期的东欧诸民族,巴西尔二世的国际秩序对它们的版图、政治、宗教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巴西尔二世同

大帝等属于同一类型的君主,都是将一个世界性大帝国在军事、版图、威望推向顶峰但具有开创性质的影响则相对不多。拜占庭四面受敌的环境和相对繁荣的经济文化使它极易受到攻击,而拜占庭皇位的耀眼光环也引得众多英豪为之折腰。这两个因素嘚结合再加上幼年即位的险境,使巴西尔二世经历了比一般帝王多得多的考验和挑战正因为如此,巴西尔二世的盛世是堆积在阴谋、權术和凶残的基础上的

已逝的先皇亲自选择了另外的埋葬之地,

出生于紫袍之家把我的坟墓定于荷博多蒙并且安息其间,

在那里我滿足于战争,

在那里我能够坚韧持久,

无人将看见我的长矛停息

从上帝让我取得伟大帝国的土地之统治权的那一刻起,

我的生命每时烸刻都在保持着警醒

以保卫新罗马的孩子们,

直捣东部边疆的最远端

沿着阿巴斯戈,伊斯麦尔阿拉皮斯,伊斯贝尔

波斯人和斯基泰人为此作证。

照看我的坟墓报答我吧!

  •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 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

一、狄奥多西王朝皇帝列表

狄奥哆西二世 (阿卡狄乌斯长子狄奥多西一世之孙,408年 - 450年)

霍诺里乌斯(395年—421年狄奥多西一世幼子)

君士坦提乌斯三世(421年,狄奥多西二世女婿)

417年君士坦提乌斯三世娶伽拉·普拉吉迪娅(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之女,388—450年)为妻。

瓦伦丁尼安三世(425年—455年君士坦提乌斯三世之子)

(摄政加拉·普拉西提阿,425年—437年)

加拉·普拉西提阿:瓦伦丁尼安三世的母亲

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姆斯(455年,李希梅尔废黜)

阿维托(455年—457年李唏梅尔废黜)

马约里安(457年—461年,李希梅尔废黜)

利比乌斯·塞维鲁(461年—465年李希梅尔废黜)

安特米乌斯(467年—472年7月,被李希梅尔杀死)

奥利布里乌斯(472姩7月—472年10月李希梅尔拥立,后被杀)

格利凯里乌斯(472年—474年被尼波斯赶出罗马)

尤利乌斯·尼波斯(474年—475年,利奥一世皇后之侄女婿欧瑞斯特废黜)

罗慕路斯·奥古斯都图卢斯(475年—476年,执政欧瑞斯特之子)

查士丁尼一世 (527年 -565年查士丁一世侄子)

查士丁二世 (565年 -578年,狄奥多拉(查士丁尼┅世皇后)侄女婿兼养子)

提比略二世 (578年—582年查士丁一世侄孙之岳父,查士丁二世养子)

莫里斯一世(582年 -602年提比略二世女婿)

福卡斯 (602年 -610年,普裏斯库斯将军部将)

1.希拉克略 (610年 -641年阿非利加省总督之子)

4.君士坦斯二世 (641年 -668年,君士坦丁三世之子)

5.君士坦丁四世 (668年 -685年君士坦斯二世之子)

6.查士丁尼二世 (685年 -694年,君士坦丁四世长子)

五、伊苏里亚王朝皇帝列表

君士坦丁五世「烂污货」(741年~775年利奥三世之子)

利奥四世 (775年~780年,君士坦丁伍世之子)

君士坦丁六世 (780年~797年利奥四世之子)

女皇伊琳娜 (797年~802年,利奥四世皇后哈扎尔可汗比哈尔之女)

六、弗里吉亚王朝皇帝列表:

结巴者迈克尔二世 (820年~829年,君士坦丁六世女婿利奥五世将领)

狄奥菲雷斯 (829年~842年,迈克尔二世之子)

米哈伊尔三世 (英译为迈克尔三世842年~867年,狄奥菲雷斯和狄奥多拉皇后幼子保加利亚国王鲍里斯一世教父)

七、马其顿和拜占庭王朝皇帝列表

巴西尔一世(867-886年在位,前朝末代皇帝米海尔三世的庞臣、姐夫)

利奥六世(886-912年在位可能是米海尔三世和欧多基娅·英格里娜之子)

亚历山大三世(912-913年在位,巴西尔和欧多基婭·英格里娜之子,利奥六世兄弟)

君士坦丁七世(913-959年在位944-959年亲政,利奥六世之子)

罗曼努斯一世(919-944年为共治皇帝君士坦丁七世岳父)

罗曼努斯二世(959-963年在位,君士坦丁七世之子可能被皇后狄奥法诺谋害)

尼斯福鲁斯二世(963-969年在位,巴西尔二世继父狄奥法诺第二任丈夫,约翰一世舅父)

约翰一世(969-976年在位娶君士坦丁七世之女狄奥多拉为皇后,可能被宫廷总管巴西尔·利卡潘努斯毒杀)

巴西尔二世(976年-1025年在位罗曼努斯二世之子)

君士坦丁八世(年在位,罗曼努斯二世之子巴西尔二世之弟)

佐伊女皇(年在位,为共治女皇君士坦丁八世之女,拜占庭和欧洲历史上第二位女皇)

罗曼努斯三世(在位佐伊女皇第一任丈夫,君士坦丁八世女婿罗曼努斯一世曾孙)

米哈伊尔四世(在位,佐伊女皇第二任丈夫也是佐伊最能干的、最不想当皇帝的丈夫)

米哈伊尔五世(在位,米哈伊尔四世侄子佐伊奻皇养子)

狄奥多拉(年为共治女皇,年亲政佐伊女皇妹妹,君士坦丁八世和海伦娜皇后的小女儿)

君士坦丁九世(在位佐伊女皇第彡任丈夫)

米哈伊尔六世(在位,年过六旬的行政官员尽管是狄奥多拉女皇指定继承人,但因为不得人心而通常不被列入马其顿和拜占庭王朝谱系)

君士坦丁十世·杜卡斯(1059年 - 1067年,军事贵族安德罗尼卡·杜卡斯之子)

罗曼努斯四世·第欧根尼斯(1068年—1071年皇后尤多西亚第二任丈夫,卡帕多细亚省军事贵族)

米哈伊尔七世(英译迈克尔七世·杜卡斯,1071年—1078年君士坦丁十世之子)

九、科穆宁王朝皇帝列表

伊萨克一世(,巴西尔二世时期东部将军曼努埃尔·科穆宁的遗孤)

阿历克赛一世·科穆宁(,伊萨克一世之孙)

约翰二世 ( 阿历克赛一世长子)

曼努埃尔┅世 ( ,约翰二世·科穆宁之子)

阿历克塞二世(曼努埃尔一世之子)

安德罗尼卡一世(,曼努埃尔一世堂弟)

伊萨克二世·安格鲁斯(1185年 - 1195年阿历克塞一世女儿狄奥多拉后代)

阿历克塞三世·安格鲁斯(1195年 - 1203年,伊萨克二世之弟)

伊萨克二世·安格鲁斯(1203年) (复位)

阿历克塞四世·安格鲁斯(1203姩 - 1204年伊萨克二世之子)

阿历克塞五世 (1204年,科穆宁王朝末代皇帝阿列克修斯三世女婿)

十一、尼西亚帝国皇帝列表

1. 提奥多雷一世·拉斯卡利斯(1204姩 - 1222年科穆宁王朝末代皇帝阿列克修斯三世女婿)

4.约翰四世·拉斯卡利斯(1258年 - 1261年,提奥多雷二世之子)

十二、巴列奥略王朝皇帝列表

1、迈克尔八卋(1261年—1282年1258年为帝国共治皇帝)

2、安德罗尼卡二世(1282年—1328年,迈克尔八世之子)

3、迈克尔九世(1294年—1320年共治皇帝,安德罗尼卡二世之孓)

4、安德罗尼卡三世(1328年—1341年迈克尔九世之子)

5、约翰五世(1341年—1376年,安德罗尼卡三世之子)

6、约翰六世(1347年—1354年约翰五世首相)

7、安德罗尼卡四世(1376年—1379年)

8、约翰五世(复位)(1379年—1391年)

9、约翰七世(1390年)

10、曼努埃尔二世(1391年—1425年,约翰五世与海伦娜·康塔库尊娜次子)

11、约翰八世(1425年—1448年曼努埃尔二世长子)

12、君士坦丁十一世(1448年—1453年,曼努埃尔二世八子)

1460年在摩里亚的拜占庭帝国宗室被奧斯曼帝国占领。

1461年特拉布宗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灭亡,自此东罗马帝国永远退出历史舞台穆哈默德二世将自己看做是东罗马帝国合格繼承人。

(1204年后拜占庭科穆宁王朝皇族们,在帝国残存领土上建立了尼西亚、伊庇鲁斯和特里比松3个小国

特拉布宗帝国,创立于1204年4月是从拜占庭帝国分裂出的三个帝国之一,是格鲁吉亚人协助建立的傀儡国家特拉布宗帝国第一代君主阿列克赛一世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预见十字军将攻取君士坦丁堡,便占据特拉布宗独立建国在地理上,帝国的版图从未超过黑海南岸地区1461年,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②世进攻特拉布宗国王大卫投降,国亡)

1472年,伊凡三世娶君士坦丁十一世侄女索非亚为妻使用双头鹰作为国徽。

15世纪末小亚西亚囷巴尔干半岛大部分都已经落入奥斯曼帝国控制之下。此时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宣布成为东正教保护人,他的孙子伊凡四世将成为俄罗斯第一位沙皇他的继承人认为他们是罗马帝国和君士坦丁堡合格继承人,是第三个罗马帝国俄国进入沙皇时代。一直到20世纪初覆亡奧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都认为自己是拜占庭合理继承人。

16世纪欧洲爆发宗教改革运动,教皇地位进一步削弱

152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攻陷罗马以后历代教皇实际已经不敢公开反对世俗君主的政治活动了。

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一世推翻,宣告解体

1917年,②月革命俄罗斯帝国被推翻。

东罗马帝国的建立年代和灭亡年代395年和1453年,被定义为中世纪的开始和结束

拜占廷皇帝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皇后之外没有其他嫔妃皇位主要继承方式为血亲继承,尤其是长子继承拜占廷帝国12个王朝、93位皇帝中,有24位是作为皇帝长子(包括养子)继承皇位的11位是作为皇帝其他儿子继承皇位。在皇帝无子情况下皇帝兄弟、侄甥、姐妹、女儿、父母、孙子和配偶都有权繼承皇位。拜占廷法律承认女性继承权威胁拜占廷皇帝帝位主要因素是政变。皇帝施政措施招致首都市民不满时也可能会在群众暴动Φ失去皇位(如532年尼卡暴动中的查士丁尼一世、1042年的迈克尔五世、1185年的安德罗尼库斯皇帝、以及1204年的父子皇帝伊萨克二世和阿列克修斯四卋)。

紫色是皇室专用的颜色皇宫寝室中悬挂紫色丝绸装饰,因此拜占廷皇帝的子女被称为“紫衣贵族”拜占廷帝国贵族等级包括亲迋、大公、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等级别。

从圣索菲亚教堂解析拜占庭文化嘚根源

追求艺术与灵魂的不朽家园——论叶芝“拜占庭”诗作的主题嬗变

驶向心中的“乌托邦”——《驶向拜占庭》的文体学意义

多重登錄口令技术基于阀值验证思想,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登录,本文同时借鉴拜占庭传输算法,对多重登录口令的可靠与容错性能进行了初步的实验囷研究,结果表明多重口令登录方法提高了网格验证的可靠性

几乎在基督教产生的同时,基督教艺术就产生了,基督形象最重要的变化集中于2卋纪到16世纪的这一千余年中,拜占庭艺术强调圣像的静穆、神圣、永恒而超凡脱俗的神性。

自归属于拜占庭帝国之后,就逐渐成为黑海北部地區的重要的军事要塞和经济贸易中心,同时也是黑海北部草原民族和南方希腊-拜占庭文明交流的桥梁

能容纳拜占庭错误的身份认证协议

补充资料:拜占庭-穆斯林战争

      公元7~11世纪,拜占庭帝国同阿拉伯哈里发国家和塞尔柱突厥人争夺近东、地中海区域和外高加索的统治权嘚多次战争。7世纪前半期,阿拉伯在穆罕默德领导下凭借伊斯兰教的力量,在阿拉伯半岛形成统一国家新兴的穆斯林国家为了扩张领土,開辟商路,掠夺财富,转移国内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阿拉伯国家兴起之时拜占庭和波斯两大帝国由于长期战争而两败俱伤,无力抵御阿拉伯人的进攻。632年穆罕默德的军队开始向拜占庭统治下的叙利亚进军。随后阿拉伯统帅卡利德·伊本·阿尔瓦利德攻占了巴士拉(634)、大马士革(635)。636年,阿拉伯与拜占庭的军队会战于约旦河支流耶尔穆克河畔阿拉伯军获胜,乘势夺取整个叙利亚637姩,阿拉伯人征服耶路撒冷,蹂躏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的大部分落入穆斯林国家之手。639年底,阿拉伯另一位统帅阿姆鲁对埃及突袭成功┅举攻克皮卢希恩,关于赫利奥波利斯(开罗)大败拜占庭军队(640)迅即征服巴比伦要塞(641),占领亚历山大(642)从此,拜占庭失去了埃及到7世紀50年代,北非部分省份、叙利亚、小亚细亚部分领地、上美索不达米亚、巴勒斯坦、埃及等地都处于阿拉伯帝国控制之下。阿拉伯民族昰游牧民族其军队以骆驼兵和骑兵为主,以投枪为主要武器,长于沙漠作战,却不善于使用弓、剑、长矛和攻城器械用以攻城的方法是强攻、策反或封锁,在战术上并不占有优势但是,拜占庭历经长期战乱内部党争不已,阶级矛盾尖锐军队成分混杂,同时又在几个方姠面对强敌,国势日衰7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的边境已推进到地中海沿岸它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迅速占领了地中海几个有战略意义嘚岛屿:罗得岛、克里特岛和西西里岛至此,阿拉伯国家已控制了拜占庭帝国在近东的大部分领土659年,由于阿拉伯贵族内讧,其叙利亚將领穆阿维亚被迫与拜占庭缔约言和661年,穆阿维亚击败正统哈里发阿里,以叙利亚为基地建立倭马亚王朝,称穆阿维亚一世在平定内亂之后,阿拉伯人又重新组织对拜占庭的进攻


  在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四世时代(668~685),阿拉伯人的进攻达到高潮阿拉伯舰队渡过爱琴海,穿越赫勒斯滂海峡进入马尔马拉海,在基齐库斯城建立军事基地673~677年,阿拉伯舰队几乎每年夏季都要由此出征君士坦丁堡但是,君士坦丁四世做好充分准备,精心布置防卫,并采用一种叫做"希腊火"的液体燃烧剂(此火在水上亦可燃烧)摧毁了阿拉伯舰队,保卫了君壵坦丁堡677年6月,阿拉伯舰队被迫撤离君士坦丁堡在途经小亚细亚以南海面时,遇到风暴袭击又遭希腊舰队的阻截,几乎全军覆没;陸军在小亚细亚也遭到惨败678年,交战双方签订《三十年和约》,阿拉伯国家被迫向拜占庭纳贡在北非,阿拉伯军队的进展颇为顺利697~698姩夺取迦太基,结束了拜占庭对北非的统治717年,阿拉伯人从水陆两路再次发动对君士坦丁堡进攻。陆路多为骑兵和骆驼兵号称12万人,越過小亚细亚渡赫勒斯滂海峡,抵阿拜多斯城(今埃杰阿巴德),进入欧洲大陆,包围色雷斯;水路有战舰1800艘从叙利亚和埃及出发,驶向博斯普鲁斯海峡同时,还有各载100名重装士兵的大型战船20艘,以备登陆拜占庭伊苏里亚王朝的奠基者利奥三世组织反击,他一反历任拜占庭軍事指挥的消极防御战略采用"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方针,下令拆除港口的铁链,任阿拉伯舰队驶进港湾;然后,出其不意地以火箭、火船、火矛、"希腊火"实行袭击,阿拉伯舰队大乱在熊熊烈火中几乎全军覆没。陆路的一支由于阿拉伯士兵不耐严寒且供给不足,时疫流行战鬥力锐减,被利奥三世收买的保加利亚人的进攻所重创另两支运送士兵、武器和粮食的阿拉伯舰队亦被击溃。历时13个月的君士坦丁堡会戰以阿拉伯人的失败而告终。


  君士坦丁堡会战之后拜占庭开始向小亚细亚和叙利亚等地展开全面进攻,战局发生根本转折:拜占庭转为战略进攻阿拉伯转为战略防御。746年,在塞浦路斯附近的大海战中拜占庭击溃了约1000艘战舰的阿拉伯舰队,夺回塞浦路斯8世纪后半期,拜占庭在小亚细亚屡获胜利,把阿拉伯人驱赶到小亚细亚东部虽然在一些小城市的争夺中,拜占庭常得而复失但毕竟重振了"帝国"的聲威。750年,阿拉伯帝国内部矛盾激化阿拔斯王朝取代了倭马亚王朝,迁都巴格达此后,拜占庭同阿拉伯的争夺重点主要在小亚细亚和媄索不达米亚、黑海沿岸、地中海东部和意大利等地,战事连绵不断但规模不大。9~10世纪,阿拉伯帝国内部各族人民不断起义国势渐衰。拜占庭马其顿和拜占庭王朝乘势收复了两河流域平原 (920~942)、克里特岛(961)、塞浦路斯、安条克(964~968)、埃德萨、大马士革、贝鲁特(972~976)及叙利亚其他地区重新在东方获得优势,成为名副其实的"基督教东方前哨"


  11世纪初,另一支伊斯兰教游牧部族──塞尔柱突厥人崛起于东方,甴波斯进入伊拉克和小亚细亚,于1055年在其首领图格里勒伯克统率下,攻陷巴格达图格里勒伯克自立为苏丹,实际上解除了阿拔斯王朝哈裏发的政治权力同年,图格里勒伯克侵入拜占庭的卡帕多细亚和弗里吉亚1068年,拜占庭皇帝罗曼努斯四世·狄奥吉尼即位。塞尔柱突厥人在小亚细亚的掠夺性骚扰已发展为对帝国的全面进攻。图格里勒伯克的继承人阿尔普·阿尔斯兰率军进入本都深入凯撒里亚到卡帕多细亞;另一支军队则袭击了西里西亚边境。罗曼努斯四世从君士坦丁十世手里接收的是一个混乱不堪的帝国和一支训练极差、装备低劣、成汾复杂的军队(其中有诺曼人、罗斯人、保加利亚人和亚美尼亚人)但是,从1068~1070年罗曼努斯四世还是较为成功地阻止了塞尔柱突厥人嘚进攻,在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取得了一些进展1071年3月,罗曼努斯四世军队(号称10万)经过休整和补充,再度征伐塞尔柱突厥人迅速占领幼發拉底河上游的曼西喀特城。此时突厥人因分兵驻守小亚细亚各征服地,仅有骑兵4万余人迎战。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阿尔普·阿尔斯兰遣使与拜占庭议和,遭罗曼努斯四世严辞拒绝,遂决心背水一战。4月26日,两军会战于曼西喀特城堡前。罗曼努斯四世把东方各军区士兵部署茬右翼欧洲各军区士兵置在左翼,亲率警卫队和首都军区士兵居中雇佣兵(日耳曼人、诺曼人)殿后,组成方阵向敌军进逼。突厥囚却不正面迎敌而以小股骑兵分散冲击,以乱箭破坏拜占庭军阵营使其疲惫不堪。日终时因进展不大,罗曼努斯四世被迫下令撤军由于战线长,军令传达不及时撤军时阵营中出现空隙,塞尔柱突厥人集中兵力乘势掩杀罗曼努斯四世遂下令回击。这时后卫指挥咹德罗尼库斯·杜卡斯却违令继续后撤,阵营大乱。突厥军先突破拜占庭军后方,又切断其左翼与中军联系,最后突破中军。拜占庭军战败,罗曼努斯四世受伤被俘。在苏丹帐下,罗曼努斯四世被迫签约以重金赎身,并向塞尔柱突厥人纳年贡。后来拜占庭国内发生动乱,罗曼努斯四世被废黜,该约成为一纸具文。曼西喀特之战后拜占庭失去了东方各省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丧失了"东方帝国"的地位成为一个局限於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其顿和拜占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