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片源】柴静雾霾纪录片穹顶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

视频简介:幼儿舞蹈 幸福拍手歌 儿童舞蹈
1、拍下二维码视频随身看
试试手机扫描二维码下,继续观看该视频!
2、下载移动客户端
扫一扫快速下载客户端!柴静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称杭州每年200多天雾霾 相关部门:154天【图】
日 10:06&&&编辑:peter&&&来源:E都市
我要分享:0
昨日中国的社交网络,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部纪录片引发的刷屏。
这部纪录片,是前央视记者,一部关于霾的调查纪录片。
她用一贯平缓的语速,向你道来这么多年存在在我们周围,却一度被忽视的霾天。一时转发者众。
有人标注了,要朋友们注意看纪录片的第39分钟,那里说到了某城市的一年的雾霾天有200多天,没错,就是杭州,这个“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城市。
视频看完,关于雾霾关于杭州的话题陡然升温,那么近几年来,杭州的雾霾天究竟有多少天?空气质量究竟是好是坏?我们根据相关部门的公开数据,奉上图表一张,图个明白。柴静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称杭州每年200多天雾霾 相关部门:154天不过有人可能看不懂了,空气优良天数这么多,不是说明空气质量挺好的吗?怎么雾霾天也有这么多,这组矛盾的数据,究竟该怎么看?
观察者说里尔:杭州有霾,但没有她说的那么严重
我要分享: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E都市立场。
E都市新闻手机版~
火速扫描精彩猛料,你懂的!13日中午,一名身材高挑的“美女”在四川泸州医学院食堂外向同学们推销产品。当“美女”一发声...
最近,两对双胞胎姐妹网络走红。分别是来自南京艺术学院的何锶怡和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的何锶棋,复...
两架直升机在当地时间9日下午在阿根廷拉里奥哈省相撞坠机,直升机负责运送明星嘉宾送往偏远地区...
任性的土豪多喜用金钱来彰显自己的财力,就在昨天山西太原市,在某个夜店的外面停着多辆豪车,引...
明星减肥配饰家居
1连续三天,一名妙龄女子一直在一小区门外长跪不起,不论小区热心居民如...
七丽女性网 版权所有
网警电话: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 柴静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有哪些错误?
随着柴静的《穹顶之下》雾霾独立调查事件的不断升温,来自外界的关注也慢慢开始出现了两极分化,网民的意见逐渐分为了“挺柴”和“砍柴”两派。其中,“砍柴”派里由以知乎上一位名叫“jun”的网友获得点赞数最多。怎奈其原答案已被删除,那么就让我们从专业领域从业者“大脸撑在小胸”反对“jun”的回答中,试着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整件事中柴静错在了哪,jun的反驳又错在了哪。以下文章综合整理自共和国经济史公众号;网友曾加、大脸撑在小胸发表于知乎的回答,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有哪些科学性的错误?、以下第1-10条转自知乎网友Jun,环境保护从业者。本来没有打算写什么, 但是突然之间手机被刷屏,然后大家的情绪一下子都被调动了起来,我觉得,虽然我是理工科,还是要做点什么。这段宣传片,柴静用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来支撑她的结论,我一般习惯看数据都是看paper,还不太习惯看文科生摆弄些她自己都不懂的东西,我必须承认她的勇气,但是同时我也有点气愤,因为错误造假的数据对大众的影响比煽情的鼓动来的更大。看着那一串串高大上的NASA, 技术统计局,国家监测局,大家都觉得这是多么&严谨的&调查研究啊! 本人正好博士论文与emission有点关系,看着看着觉得有点不对,查了查资料,发觉几乎每个数据都有问题。实在是有点忍不住了。以下是纯技术讨论分割线,我都附上详细的引用资料,绝对比柴小姐专门唬人的大title来得详细,欢迎理性讨论。【1】6:10 有意混淆雾霾和PM2.5她问雾霾是什么?然后一下子转到PM2.5, smog不等于 PM2.5好吧,smog中有CO, Pb, NOx, PM, 还有SO2.怎么逻辑上一下子就套换了呢 (Smog and Particulates:Pollutant Descriptions)【2-4】6:30 伪造采样结果我注意到她的这款采样仪, 是LIbra Buck pump, 看样子是LP4的pump, 这个pump的工作时常是8小时左右,怎么可以采样24小时? 恩,她应该是背了好几个大电池吧,不过我没见着,而且额外的电池也不是标配 (/manuals/Libramanua%20L-4.pdf) LP5是可以工作20个小时的,不过她的型号不是LP5的。?你能告诉我你知道采样膜本身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吗??你知不知道是PVC和MCE材料的?大部分黑色的是吸附的碳吧,碳本身的毒性不大,哦,这是不是又和你研究结果的大部分是致癌物矛盾了??让我来告诉你实验该怎么做吧, 采样仪的测试范围和灵敏度数据要有吧,空气的湿度和风向条件要有吧,采样仪的流量数据要有吧,什么都没有就敢上数据,数据就是垃圾。(说句老实话我根本不相信filter会黑成那样,24小时,污染再大,顶多是灰色,我实验室放了7年的filter都没有那么黑,弄得太黑亮了,真的。) 【5】8:40 对图片进行裁剪和后期加工这个是柴小姐NASA的碳密度图,这个数据好像很神秘,其实他是这样的。 SVS: AtmosphericBlack Carbon Density (id 3668)?这个是官方图,怎么样?我截的是不是看上去没有那么恐怖? 因为这个图是8-11月的数据,所以她可以随意截出最槽糕的图片,甚至人为调亮度,既然都是网上资源,干吗不直接连网络而要截图片?因为图片是可以操作的。实际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东南亚,非洲,一些南美国家,都差不多。?【6】12:41 编造并不存在的因果关系这个是最吐嘈的地方, 看到这个数据,我的早饭都喷出来了,来,先上图看看。???看清楚了吗??图的横坐标是年份,纵坐标是各种死亡率。你能告诉我和PM2.5有一毛钱关系吗吗? PM2.5的数据在哪里啊?你不要欺负我看不懂数据图啊,尤其这个“复杂”的数据图还有三个销魂的多项式,放在右边。我懒得截图了,不过我随便看了一下,如果X=0的话,Y应该是负的,而我随便代一个X的数据,Y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根本不在图表显示之类。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做线性拟合。柴小姐太入戏了,我做学生的时候导师常教导我说,自己不是很明白的图表不要去误导人,看来不同人的职业操守是不一样的。【7】改变数据口径形成误导印象 这个是全国的PM2.5来源,我看着不对,因为PM2.5来源复杂,这个图有点把问题太简单话了,我知道,简单的东西比较容易发挥,因为这时候的攻击对象是煤。?然后接下来,她又扔出来一张图,是北京PM2.5的来源,现在这个数据显示:31.1%来自机动车。?同学门要问了,为啥这附图不把燃煤+燃油放在一起呢? 因为柴小姐要讨论汽油了啊!放一起不就显示不出汽油排放的害处了吗!所以数据的“处理”是可以根据需要来玩的。当然,北京的数据我是有的(R. Zhang et al.: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ourceapportionment of PM2.5 in Beijing)这篇文章分析得很详尽,关于污染源也按照不同季节区分了,事实上,机动车的污染并没有那么严重。我就是不喜欢为了自己的论点来manipulate数据,很恶俗。?【8】24.06 篡改资料的背景和时间全球化石能源燃烧强度表
?首先,你可以告诉我这是全球吗, 吗??你不要欺负我没学过地理啊!南半球呢?这个图说真的我不是很懂,什么叫燃烧强度?怎么测啊? 不过我稍微转个弯想想,她们是想说二氧化碳的排放吧,因为大部分能源燃烧排放的是CO2, 于是我找到了下面这张图。?这个确实是NASA2014年公布的CO2 emission的资料(Both Beautiful and Disturbing, a New NASA Visualization Shows CarbonDioxide Emissions Swirling Around the World)不过这个图明明写的是亚洲和喜马拉雅地区。还有这个图是超级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是个visualization,不是真实数据,虽然是NASA2014年放出来的,但是模拟的是的情况,也是为了响应中美对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协议。柴小姐这样随便串改资料背景,为自己所用,还堂而皇之的拿出来show,我真是佩服。【9】更恶劣的:直接伪造数据接下来,柴小姐给大家普及了一个时髦的名词,叫蒸汽压。也就是Vaporpressure. 看着红外镜头下的汽油蒸发物是不是很酷的东西?好吧,不懂vapor pressure的人自己自行补课吧,我要说的是数据。?柴小姐数据常常是信口就来,我该佩服她博学多才呢还是记忆力好呢。这个1升等于多少克的概念是不是很熟悉?学过中学物理的都会算吧。PV=nRT,n=PV/RT=(0.5X1)/(8.3X298) m=nM=0.02g不是0.02g吗,怎么是1.5g?注意: 我用的pressure是她表格里的50Kpa, T是室温,M是105.http://www.methanol.org/energy/resources/alternative-fuel/alt-fuel-properties.aspx接下来注意?越来越入戏了。请看标准的汽车尾气排放数据,就算是高标准的美国,每加仑CO2的排放(还不是全部尾气哦)就是8.8kg per gallon, 1gallon是3。78升,也就是排放33g的二氧化碳。你是要告诉我1.5g比33g 多吗???/files/420f05001.pdf 【10】直接在数据后面加两个零!!!这个时候我已经不想继续看下去了。一般来说在学术界,你要一个数据错误,造假,manipulate.你的reputation就没了,因为你就是这个水平。柴小姐这个错误百出的PPT还是越发来劲,最后再补一个吧。凑个整数(其实到处嘈点还很多...) ?这个加洲的数据,号称来自空气质量管理局。好,请看加州官网的数据。他是这么写的 1970, CA's populationreached 20 million people. Total registered vehicles exceeded 12 million andvMT was 110 billion. Cumulative CA vehicle emissions for NOx and HCs were 1.6million tons/year. Key Events in theHistory or Air Quality in California 柴小姐右边是VMT ,也就是vehicle mileage traveled. (一年的里程数) 那么1970年是110billion,
1billion=1000million,110=110,000million. 请数下,是4个零。 再看柴的图表, 1970年对应的是1000000,我数了好几篇,就是6个零。白白的多了10倍!!为嘛呀, 这个数据不用造假啊? 也不影响她的PPT的说教。我想了一下,觉得这个应该是水平问题。我想看看PM2.5的数据,结果我得出来的是?原来这个数据1999才有,至于她们怎么拿到的,大家就自行脑补好了。 最后,我不评价她的观点,但是她敢拿假数据说话,还一定要把数据挂个官方的大牌子给自己做装饰,我看一次打一次。如今网络发达了,屁都不懂的人也可以google个事是而非的东西装点门面,大家在这方面还是要多看看专家的观点,毕竟他们受过严格的科学训练,有着严谨的操守,而专业煽情的人,也应该专注在煽情上。网友曾加的回答反对 @Jun 关于柴静的 10条 科学错误 的回答。(原回答已被作者删掉,备份在这里:柴静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有哪些科学上的错误?,可以对照一下)这个回答乍一看证据确凿,十分科学,但细看问题很多。这个回答,让人感觉到是预设了“柴静的视频一定有很多科学问题” 的恶意立场,从而在很多观点上仅仅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主观地下判断,而所谓的 “寻找证据” 也都比较草率,没有细细推敲过。该回答收到 7k 余赞同,令人遗憾。逐条分析。1、Jun 说,雾霾不等于 PM 2.5,这句话没错。但另一方面,从雾霾联想到 PM 2.5 的逻辑,也并非错误。如果你经常看天气预报的话,你会发现,几乎每天,尤其是在空气质量十分恶劣的情况下, PM 2.5 都是最主要的污染源,而其他污染源,比如 CO、SO2、氮氧化合物 等,都只占污染源的很小一部分(数值上基本都不会超过 100)。因此,说雾霾天 主要是 由 PM 2.5 增大所导致的,从而衔接到对 PM 2.5 的讨论并没有错。2、经对比,这个采样仪确实和 Buck Libra Pump L-4 很像Buck Libra Pump L-4 with 120 VAC Charger在这个链接中,我们确实看到它最多工作 8 个小时,连续工作 24 小时是需要用额外的电池的。但我们无法证明柴静没有带电池,因为在她的视频中,背着采样仪探测的过程放得非常简略,也就几张图而已,她无意也不必去证明自己带了电池(因为这不是问题关键)。所以仅仅靠这点怀疑实验造假,有点牵强。3、视频中其实已经说了膜本来的样子和黑炭的危害,而要用采样模分析的东西包括一堆有机物,所以使用的应该是无机膜,根据我的经验,无机膜变得很黑是很正常的。而且,视频中,无机膜变得黑并不是重点,重点是里面有哪些成分,纠结它是不是应该那么黑没什么意义。(这一点存疑,还有待化学专业的朋友证实)4、Jun,你所说的实验做法,其实是“实验室做法”,实验室要测量某个确切地点的污染,并与众多其他数据(如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不同环境)做各种对比,因而需要准确的实验条件。但柴静只想知道她在一天生活中自身受到的污染,她不需要做过多的比较。她需要的结论是:当天我吸入的空气的污染和标准值比怎么样?得到的结论是:它比中国的标准值都高数倍。由于环境条件多变,这个实验本身就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是并不严格的实验,也根本无法严格去执行,属于“趣味性实验”,因此实验结果的误差哪怕达到 10%,都是关系不大的,在这样的误差下,吹毛求疵地限制实验条件毫无意义。此外,这个实验是在北大实验室的指导下做的,对于柴静这样的外行,实验人员一定会有详细的实验指导,因而实验结果并不会太离谱。5、看柴静视频这个图:对比 Jun 给出的反驳的图这两张图也并没有显著差别啊!没什么可以纠结的。Jun在回答中截取了局部图,来证明柴静 “选择性地”使用数据,殊不知,他自己也在“选择性地”使用数据。 6、在这个公式中的数据和图形,柴静注明了它是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提供的,其公式在 Time-series analysis of mortality effects from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size fractions in Beijing(图6)中有所说明,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结论是,当 PM 2.5 升高的时候人群的死亡率是上升的,这个很多科研机构都说过。在此处,柴静采用的图表确实不够合理(和要表达的结论并不直接吻合),但演讲本身的逻辑,以及得出的结论却并没有错,只能说配图选得不太好。7、需要承认的是,对于机动车的污染,柴静在图表中玩了一个小把戏,用了对她有利的数据,确实有点不够严谨。然而,Jun 使用了张仁健老师的文章,其中说机动车的一次排放为 2~5 %,说的是一次排放,不包括二次生成,因此, Jun 的数据也不准确。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的争议还很大,也有研究说 北京机动车贡献占约 70% 的污染。(此处有争议,欢迎讨论)8、此图应该是 NO2 的反演图,不是 Jun 说的 CO2 图,不管哪种图,在官网上都有当日分布,月均分布,年均分布,无论哪种分布,总的来说确实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高的,这和柴静的结论不矛盾。9、Jun 说柴静的数据有误,理由如下:“柴小姐数据常常是信口就来,我该佩服她博学多才呢还是记忆力好呢。这个1升等于多少克的概念是不是很熟悉?学过中学物理的都会算吧。PV=nRT, n=PV/RT=(0.5X1)/(8.3X298) m=nM=0.02g. 不是0.02g吗,怎么是1.5g??注意: 我用的pressure是她表格里的50Kpa, T是室温,M是105.”你知道你的公式错在哪里吗? 一升汽油是液体,你用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直接采用 V=1,岂不可笑?“请看标准的汽车尾气排放数据,就算是高标准的美国,每加仑CO2的排放(还不是全部尾气哦)就是8.8kg per gallon, 1gallon是3。78升,也就是排放33g的二氧化碳。你是要告诉我1.5g 比33g 多吗???”https://www./files/420f05001.pdf”咦,你的 33g 是怎么算出来的? 8.8*3.78 吗? 旁友,你的乘除号搞反啦!另外,即使Jun算的值是对的,也是用错数据了:(CO2 不是 “碳氢化合物”啊!)10、图是1970年开始的 机动车使用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的折线图,Jun却说成是 PM 2.5 是从 99 年才有从而质疑数据造假,打假打错了地方。********************综上,很遗憾,Jun 提出的 10条 柴静的科学错误,仅在第 6、7条上还有些道理,而其他几乎都不成立。********************关于原题的回答:我觉得,柴静的视频确实存在着一些科学上的问题,但并不是很多。在本问题下,已经有很多不错的答案,这里不再赘述,只给出一个总结。柴静的主要问题在于: 隐藏不利数据、展现部分事实(在这里推荐 庖丁柳叶刀的回答,这个回答非常详细,他的回答虽然不一定正确,但是一种理性的讨论态度,以及相关行业从业者的 王鑫宇的回答)数据展现方法的不严谨(很多图表的坐标选取不太好,图显然是外行人做出来的),柴静的科学素养较弱,这构成了她视频中的硬伤。但,就采纳的数据而言,本身并没有原则性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可信度。(其实稍稍想一下就可以明白,柴静的很多数据选取于清华、北大、中科院等的实验室,如果我们要怀疑他们数据造假,恐怕先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水平吧。)********************注:由于个人知识所限,我的反驳也可能有不合理乃至不正确的地方,欢迎大家讨论!网友大脸撑在小胸的回答首先我想说一句,那个获得7000多高票赞同的答案,其本身错误之多——这或许要专业人士才能判断,但是其语言之怨妇,逻辑之荒诞——这就算外专业人士也应该有所察觉。然后来说下那个答案,昨天晚上我就发了微博,直接粘过来吧:原链接:Sina Visitor System排名第一的高票答案获得7千多赞,列举了10条错误,其中有几条是我专业领域内的。对于《穹顶之下》这样的作品,涉及到很多专业科学知识,大家在网上进行讨论,这是很好的事。不过遗憾地是,这条获得7000多赞的答案,本身就有很大问题——至少在我的专业领域内。比如:(黑色字体为答主原文)第2条. 6:30 我注意到她的这款采样仪, 是LIbra Buck pump, 看样子是LP4的pump, 这个pump的工作时常是8小时左右,怎么可以采样24小时? 恩,她应该是背了好几个大电池吧,不过我没见着,而且额外的电池也不是标配,LP5是可以工作20个小时的,不过她的型号不是LP5的。******这个采样仪充好电以后能用8小时,柴静说她一共采了24小时,这有什么问题吗?她就不能中间去换电池吗?答主还说“不过我没见着”——这不是强词夺理吗?难道连换电池都要拍下来给你取证?大家说说吧,这一点能成其为“科学上的错误”吗?第3条.你能告诉我你知道采样膜本身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吗??你知不知道是PVC和MCE材料的?大部分黑色的是吸附的碳吧,碳本身的毒性不大,哦,这是不是又和你研究结果的大部分是致癌物矛盾了?******采样膜本身就是视频里那个颜色啊,白的啊——我完全不明白答主质问点在哪里?人家没说采样膜是什么材料的又怎么了?人家是使用采样膜,会用就行,用对就行,用得着把采样膜的祖宗八代都介绍一遍吗?——这算什么“科学上的错误”?我不知道答主有没有用过这种采样仪,我们也在北京用过这种采样仪,采完以后采样膜就是变黑了啊,之后分析里面就是有各种物质啊。谁告诉你的是黑色就说明大部分都是碳啊?合着里面有什么物质你隔着屏幕看一眼就知道啊?——就你这判断依据,你还说别人有“科学上的错误”?第4条. 让我来告诉你实验该怎么做吧, 采样仪的测试范围和灵敏度数据要有吧,空气的湿度和风向条件要有吧,采样仪的流量数据要有吧,什么都没有就敢上数据,数据就是垃圾。(说句老实话我根本不相信filter会黑成那样,24小时,污染再大,顶多是灰色,我实验室放了7年的filter都没有那么黑,弄得太黑亮了,真的。)*******答主所说的,要在实验中记录“测试范围、灵敏度、湿度、风向”等数据,这是对专业科学实验的要求。但是我想提醒答主,在那一段视频中,柴静并没有在做专业科学实验,她只是以普通人的身份,用了24小时的采样仪,然后把这个可见的结果呈现给观众,作为演讲中的一个素材。这有什么不可以呢?答主在该条中用如此严苛的专业实验操作规程来要求柴静,大概忘了自己在上一条中还搁屏幕看采样膜就断物质呢!至于“说句老实话我根本不相信filter会黑成那样”,我真服了,“不相信”也能成为理由?我们也用过采样仪,在北京这种地方,别说24小时了,雾霾厉害的时候1小时黑成这样也不稀奇!答主去问问全国各大空气监测站的观测员们,谁会同意你说的“污染再大,顶多是灰色”?!要重点讲的是第7条,如图******答主引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张仁健研究员的论文,来说明机动车对北京PM2.5的影响并非31.1%,而是4%——看起来引用很权威啊,那这是不是“科学上的错误”呢?我来详细说明一下。论文信息:Zhang, R., Jing, J., Tao, J., Hsu, S. C., Wang, G., Cao, J., Lee, C. S. L., Zhu, L., Chen, Z., Zhao, Y., and Shen, Z.: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M2.5 in Beijing: seasonal perspective, Atmos. Chem. Phys., 13, , 2013, doi:10.5194/acp-13-论文中说:北京地区PM2.5的6个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它们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5%、18%、12%、4%、25%和26%。首先,请大家注意,这6个来源中,有一个叫做“二次无机气溶胶”,占26%。直接进入到大气中的气体污染物或者颗粒物,这叫“一次气溶胶”,它们在大气中并不会始终如一地保持原貌,而是会与紫外线、臭氧等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气溶胶”。也就是说,在二次无机气溶胶中,其实也有一部分是汽车尾气经过二次反应后生成的,这一部分同样也属于汽车尾气的贡献。王跃思研究员的研究表明,二次无机气溶胶中,一般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由汽车造成的。26%的一半以上,就是13%以上,加上一次气溶胶中汽车尾气的3%(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共4%,论文中说明汽车尾气为3%),就是16%以上。另外,一般提到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大家只会想到尾气排放。但事实上,机动车对PM2.5还有一个贡献,就是道路扬尘。论文的6个来源中,还有一个叫做“土壤尘”,占15% 。土壤尘一般包括道路上的扬尘扬沙和建筑工地上的扬尘扬沙。在北京这样的城市里,道路扬尘扬沙几乎全是因为机动车行驶,大概占一半左右。也就是说,土壤尘的15%中,还有7.5%左右也是机动车的贡献。16%以上+7.5%=23.5%以上,这个数字与绝大部分研究数据(20-30%)是比较接近的。还要说明的是:该论文采用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09年4月-2010年1月,事实上只有10个月,还不到一年。并且只采用了单个观测站点的数据,在北大某楼顶。对于PM2.5的来源比例分析,在不同研究中,随地区、年份、季节、时段等的不同,结果会产生一些差异。但总的来说,绝大多数研究认同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在20-30%之间,机动车的确是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看到这里大家就应该懂了:第一,答主根本没有好好读这篇论文,只是急于截一个表格来反驳,这是为驳而驳,还驳错了;第二,其实柴静的数据图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她对“机动车”这个项的理解——事实上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并不仅仅是尾气排放,还有道路扬尘。而柴静显然只着眼于尾气排放,后面紧接着就说油的问题了。但是!比起答主认为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只有4%,“机动车的污染并没有那么严重”,请问到底谁的“科学上的错误”更大些?最后表达一下:首先,对于《穹顶之下》这样涉及众多专业知识且影响力巨大的作品,专业人士加以辨析和讨论,这是好事,是过去多少科普活动希望取得而没能取得的难得效果。但是,希望这种辨析和讨论,不要错得更多,尤其不要错得更露骨。其次,不喜欢柴静的作品很正常,但是在批评她的作品的时候,请保持自我的节操。关于《穹顶之下》的技术反驳贴已经在朋友圈流传了,算是敲响了理科生对文科生的逆袭,而这个事件也终于像所有热点事件一样演变到两方口水战的地步。我既不是砍柴的,也不是挺柴的,但此事件再次证明了姜文在几部电影里表达的主题:民众是愚昧的。无论作假也好,不做假也罢,事件本身的重点都不在此处,事实上,我认为双方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大众的无知,只是一方可能出于善意,一方可能出于恶意。古语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又云,盗亦有道。由此可见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对“道”是有很深的情结的,即使是非正义的,有“道”也会赢得一定的民心,而正义的,更该遵循其道,否则就有阴谋论的嫌疑。因此如果当真柴的数据有造假,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是不能被接受的,欺骗之树不可能结出诚实之果,如果单单强调结果而不去理会实现的手段,则无异于彻头彻尾的功利主义逻辑,如此即使是纳粹的行为也有了合理的解释,然而我们知道在现实中纳粹代表了什么。如若真是造假,便是柴的一大败笔,对其整个调查结果的说服力都是一大削弱,同时也给阴谋论者有机可乘,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但是且慢,柴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智商真的有这么低吗?每个数据都有明确的机构出处,也就是摆明了即使你不是专家也可以判断真伪的,如若如此明目张胆的造假,要么柴当大众都是傻子,要么自己是个傻子。我当然不觉得柴是个傻子,因此对于数据造假这件事我还是持有相当的保留意见的,因为作为公众人物,她的价值就在其公信力,我不相信柴会以自己的公信力赌大众的愚昧这么蠢。那么再看关于数据造假的文章,最早出于知乎,也是有理有据,论证详实,然后紧跟着果壳网就出了反驳造假的文章,由此砍柴与挺柴的撕逼大战也愈演愈烈,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事实上,自从《穹顶之下》抛出,质疑数据之声便不绝于耳,直到强令各大媒体撤下头条位置,批驳造假的文章系统传出,已经造成了大众关注焦点的事实转移。正是如此,现在大众的眼光都由雾霾被吸引到了数据真假上,正如一开始有人试图将大众关注点由雾霾引到柴静本身一样。关于对数据造假的证据我没有细看,因为无论他给出什么样的证据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他把关注点落在哪里,也即文章最后要表达什么?由此便可推断作者的真实意图。质疑造假文章中有一点让我不爽的是,情绪性,按理讲,一个专业的技术型人员,他只需指出片中存在的错误并更正,提出自己的数据依据,对于其他目的性分析都是应尽量避免的,这样才是一篇辟谣贴应有的态度——公正、中立,然而我在文中看到了指向性明显的对柴的情绪化攻击,以及最后将其定为绿党阴谋事件的定性,因此我觉得这不是一篇辟谣贴,至少不是一篇纯粹的辟谣贴。因此我也斗胆推测这不过是砍柴党的一篇高逼格檄文,主要目的更可能是混淆视听,转移视线。从整件事件的发展来看,和其他类似事件有相似的套路,甚至有相似的情节设定,关于数据的真假争论仍然还在继续,然而结果已经不再重要,因为媒体已经撤下《穹顶之下》,大众的视线已经纠结到数据真假,更多失去新鲜感的民众已经在追逐两会的进展,这里有更多的话题焦点可以争论,而环境问题只是众多焦点其中之一,短短几天内,一场倒逼政府改革的危机已被化解于无形,而大众在这其中始终被双方左右着,做着快乐的墙头草。大众,就是愚昧的。更多相关信息《穹顶之下》数据造假了吗?请看科研人员的回应/p/小贴士
点击展开全文
铁血网,基于铁血论坛资讯内容的军事类资讯门户。提供中国军事、世界军事、军事新闻、原创军事评论、军事科技、军事小说、军品装备等全方位的中国军事及世界军事内容。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