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那里有借高利贷还不起怎么办借 急用的!3分也可以

我想知道哪里有借高利贷的?急用_百度知道
我想知道哪里有借高利贷的?急用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到街上找”小额贷款&的广告,应该满街都是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现在急用钱。那里有高利贷可以借_百度知道
我现在急用钱。那里有高利贷可以借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王先生 1-5-0 南京 0-5-1-7 贷款 8-5-3-4
在哪个地方:?
其他类似问题
高利贷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流沙到那里才有怎么借高利贷贷借 - 米需爱网 - 老鼠爱大米,人人需要爱!
流沙到那里才有怎么借高利贷贷借
高利贷 找拍拍贷
网上借高利贷最低月利率可到1.33%自定期限灵活3~12个月最高50万元&&最快1天放款
在线申请贷款
用户名:*不能为空
邮箱:*不能为空
密码:*不能为空
&我同意和*必须同意服务条款
同类成功借入列表
¥3,000
【其他】放高利贷和资金周转
¥3,000
【累积信用】想累计点信用额度 为以后急用钱不用去高利贷那里拿 那里太高了
¥3,000
手续费太高了!跟高利贷差不多
¥3,000
利息105.87元,手续费213.13元,手续费都为利息的2倍还要多了,拍拍贷 tmd 太黑了,能借就借五万,不能借就拉倒,这简直就 是高利贷,居然还能通过工商注册,这什么世道?
¥3,000
见丈母娘多带点。。。为毛只有3000额度?月薪18000. 房租3600. 买了肾6. 买了奥巴. 注册了自己的公司. 给了亲娘5万。最近实在不大宽裕。好面不借亲朋好友。来借高利贷。
¥3,000
因需要车费去外地朋友那上班最多一个月会全部还清 因为找不到高利贷所以试试在你们这申请下 我现在身上就几十块钱!那都去不了!求你们的帮助!
¥4,488
积累信用,工资每月加上业绩差不多,也不怕大家笑话,现在股市行情好,借钱炒股,外面高利贷不敢借,望支持。
¥3,000
我因为这个月到月底了 急着交房租 所以想向你们借来急用一下 我有稳定的工作可以在发工资时马上还的 真的急用 求帮忙 希望不是高利贷
¥3,000
我叫李志强,准备开店,缺几千块钱,所以就找你们借了
¥3,000
你好我叫王亮,我想拿比款给我爸看病买药,我现在拿不出来现钱,买完药,我在还款期限之内把钱还上,希望不是高利贷就好!
¥3,000
本人想加盟**富裕烤鸭连锁店 缺少3万 故想借款3万 特别注明 高利贷的不要
¥3,000
我在工地上做水电工,因刚还了一笔高利贷,手里没钱了,想借贷用一下,工地到年底就会把工钱全部结清,还款一点问题多没有。
¥3,000
你们的手续费加上年利率太高了,10000元就要2200元利息还有400元的手续费,10万就是2.6万,这和高利贷没大区别!我知道这是经济社会,这么高的费用太高了!近乎民间的三分利息!
¥3,000
我们公司都有给我们买社保/公积金,已经在这家公司工作六年了,收入每个月都有3300以上,最近开销大以及准备要出差需要一些资金周转,谢谢!
¥3,000
大家好! 本人叫蒙骏伟,今年24岁,四川省西充县人,现在成都工作快3年了。因为最近家里装修房子,差钱想了很多办法去借钱,但是收获都不客观,现在这个年头我觉得人都太假,朋友亲戚都靠不住,于是我想到贷款这条路,了解了很多贷款公司,网上说的五花八门,眼睛都看花了,不知道哪家真哪家假,怕被骗,有些大公司要求有高,程序太复杂,小的公司又怕遇到高利贷的,后来在百度的推荐下,我选择了中安信业,也了解了拍拍贷,虽然燃眉之急解除了,但是经过这个事,我觉得信用很重要,所以我来拍拍贷这个平台累积信用,你要问我借3000干什么,我只能说什么都不干只为了以后的明天。
¥3,000
为了开店装修,现在资金周转不开,两个月之内一定能还上,还不上可以加高利贷,怎么样都行!
¥3,000
大风险投资放高利贷。
¥3,000
现在手头紧急转。我不相幸明间贷款高利贷我只求银行帮忙,我会按照银行流程按时还款。
¥3,000
我想借钱在赌场放高利贷
¥3,000
我最好的朋友今天打电话问我有没有钱,说他孩子住院还缺1万块钱,正好我的钱全部用来装修房子了,暂时拿不出1万块。不过我这个朋友平时从来不问我借钱,他经济条件一直非常好,我不想拒绝,于是就说等2天想办法给他。
拍拍贷优势
什么是拍拍贷_网上借高利贷_高利贷拍拍贷定位于一种透明阳光的民间借贷,是中国现有银行体系的有效补充。我们知道,民间借贷基于地缘、血缘关系,手续简便、方式灵活,具有正规金融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可以说,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中小企业和农村地区的融资特点和融资需求,增强了经济运行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对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
友情链接 && && && && && && && && && && && && && && && && && && && && &&我要借高利贷在厦门那里有
我要借高利贷在厦门那里有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这样的危险事情在你们市里的电线杆上,或者公交车站上都可以找到的
你 以为是 什么 垃圾啊 ,还公交车站上都可以找到的
一点常识都没有,给你说还不信,你去找找看再说吧
那些不安全的 ,我 是 要今天晚上就能那到钱的
高利贷都是不安全的,都不受国家保护呀,要不然你就去正规的银行吧
这个比较危险,你还是考虑清楚啊,能不能最好不借哈,或者办个可以有一定透支额的银行卡也好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在南充市那里有放高利贷的啊我想借一万。请问那里有,还有就是利息是多少_百度知道
在南充市那里有放高利贷的啊我想借一万。请问那里有,还有就是利息是多少
提问者采纳
南充有个美信你去问问!高利贷的到处都是,叫小额贷款
其他类似问题
放高利贷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自己好好找到处都是
直接到银行贷,不行么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想问一下我朋友在私人那里借了高利贷3万,我当时一心软就帮他担保了。法律承认吗?_百度知道
我想问一下我朋友在私人那里借了高利贷3万,我当时一心软就帮他担保了。法律承认吗?
利息十分的高好象是1毛利。一个月利息就3000,如果我不还款,我会承担什么责任啊。刚开始他拿房产做抵押是7分利,后来听说他撤了变成1毛利了,我是不是承担全部责任啊。诶合同当时我也没注意,听对方说如果我朋友不还款我就要承担全部还款,我想问一下还能挽回吗,我担保的时候家里人都不知道,我自己是还不上3万的。不知道我父母是不是有连带责任,希望能有人尽快告诉我,谢谢了。
提问者采纳
1、如果借款合同中明确约定你为担保人,那么你则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以向你追偿债务。2、这是无法挽回的。不过不会影响到你的父母。3、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不能高于同期银行利率的4倍,并且不能利滚利。高出4倍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4、你的朋友把房产抵押给债权人了?房产做抵押登记了吗?法律规定没做抵押登记手续的抵押权不能实现。希望可以帮到你,不清楚的你再问。
提问者评价
谢谢了 好象房产没做抵押登记 如果还不上款房产也不会被抵押是吗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当然有了 你是担保人 当他还不出钱的时候就的找你 现在银行贷款担保也这样的 借款人还不出钱的时候就的 你还 那就看你朋友可不可靠了这样的事下次别做了
高利贷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浙江大学精品课程——世界文明史
第二章 从新月沃地到尼罗河畔:不同的河不同的人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文明开始出现。其中两大文明发生在我们今天称为中东的地区,这就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早期的文明几乎都产生在大河流域,那里的人们依靠河流获取他们的食物。有的河在泛滥之后,留下肥沃的土壤滋养植物生长;有的河被人类驯服,洪水得到某种程度上的控制,听从人的指挥去灌溉庄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些文明人与河流不同的关系竟然派生出文明的独特性格,真是非常奇特。两大文明相距并不遥远,尼罗河和幼发拉底河相隔约960公里。它们之间也有过接触和交流,但它们所孕育出的社会却截然不同。通过它们的历史,我们看到即使两个相邻的人民都会产生出不同的文化,而决定这种不同的是他们的生存环境以及他们与自然的关系。
苏美尔人的发明
在地中海的东岸有一弧形的地带,它的西首紧贴地中海,而东端落到波斯湾。这一地带在远古的时候土地肥沃,因其形状恰似一弯新月,历史上也称之为“新月沃地”(The
Fertile Crescent)。与“新月沃地”相交的有两条河流,两条河流像一对亲兄弟那样并肩而行,稍短一些的是偏东北的底格里斯河(长约1770公里),长一点是处在西南面的幼发拉底河(长约2740公里)。两河都发源于亚美尼亚的崇山峻岭之中,最后都流入波斯湾。在古代,两条河流是完全分流的,最接近的地方仅为30公里。两河之间的土地被古代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即“两河之间的土地”之意。就是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
从地理环境来说,这片土地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忧患。两条河流有充沛的水量,便于人们获得生活必需的水和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周边的土地如果有水灌溉也是一方肥土。然而,这两条河流和我们后来看到的尼罗河不同,它们的来水量不是很有规律,如果听其自然的话,带来更多的是灾难。底格里斯河水流湍急,在地上开出一条深深的沟,它的水面比地面低很多,给灌溉带来不便。幼发拉底河却携带大量泥沙,造成河床抬高,河水常常漫出河岸,淹没周围的土地。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四月至六月间,由于山区冰雪融化再加上不定期的大雨,随时可以暴发洪水,洪水的时间和大小都不可预测。因此治水成为两河流域人民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他们开挖水渠,构筑堤坝,防洪引水,修建灌溉工程。他们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了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关系,而不可能像尼罗河边的人们那样顺从自然,享受自然。于是,也就有了不同的世界观。
两河流域的南端正好是新月沃地的东端,是两河流入波斯湾之地,土地特别肥沃。这个地区叫做苏美尔(Sumer)。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种植庄稼。后来有东方民族移居此地与当地的土著混合,形成了苏美尔人。苏美尔人个子不高,但非常结实,黑发圆颅,具有东方民族的特征。
在公元前3500年时,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创建了我们现在已知的第一个文明。他们建立的文明是城市文明,世界历史上第一批最为重要的城市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早在公元前4300――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内部平原上建立了不少城市,如欧贝德、埃利都、乌尔、乌鲁克等。城市的建立,标志着两河流域南部地区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向文明时代的过渡。从公元前3500到公元前2800年,随着城市逐渐控制了周边的农村地区,两河流域南部形成了数以十计的城邦即城市国家。大多数居民住在城市里。城邦居民相信每个城邦属于一个神或几个神,祭司是神的代表,他们管理着神的土地,传达神的诣意。祭司可能是城邦中最有势力者,他们主持宗教仪式,并统治城市。当时主要的城邦国家有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拉伽什、乌玛、苏鲁帕克、尼普尔、基什、西帕尔等。苏美尔的城邦之间是一种竞争的关系,常常要为边界和水资源发生争斗,相互征战。这种分裂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苏美尔的力量,在这块经常有游牧部落出没的地区,这一弱点是致命的,最后他们被更强悍的民族所征服。公元前2400年后,处在两河流域北部的闪米特人(Semitic
People,也译作塞姆人)在著名领袖萨尔贡(意为真正的国王)一世的领导下征服了苏美尔各城邦,并建立了统一的阿卡德帝国,其西部疆域甚至远达叙利亚。苏美尔文明从城邦国家过渡到统一王国时期。阿卡德帝国的寿命并不长,在延续了150年之后,被来自伊朗的新入侵者打败。苏美尔人的城邦国家又一个个重新恢复。在诸城邦中,最强大的是乌尔城邦,它后来统一苏美尔各城邦,建立起一个纯粹的苏美尔人的帝国(史称乌尔第三王朝)。这一帝国从公元前年,维持了一个世纪。苏美尔人已经有了社会的分化,大致有三个社会等级,最上层的是拥有特权的贵族等级,包括祭司和政府官员,第二等级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社会最底层是农民和奴隶。
苏美尔文明另一个重要贡献是文字的发明和使用,苏美尔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系统使用文字的民族。考古学家在基什附近的奥海米尔土丘发现了一块约在公元前3500年的石板,上面刻有图画符号和线形符号。苏美尔的祭司和商人们最初由于宗教、商业和政治活动的需要,刻画一些图案作为记号,后来这些图案抽象成符号,最后这些符号结合起来,也可以表示具体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抽象的概念,符号有时也可用来表示音节,由此形成了文字体系。为了书写的方便,原来的图案简化成笔划。两河流域书写的材料是用粘土制成的半干的泥板,笔是用芦苇杆(或骨棒、木棒)做的,削成三角形尖头,用它在半干的泥板上刻压,留下的字迹笔画很自然地成了楔形,因此称为楔形文字(cuneiform)。写好后的泥板晾干或烧干,长期保存。苏美尔人所创造的楔形文字,被后来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所承袭,并随着商业和文化交流的扩大而传播到整个西亚。苏美尔人用他们的语言文字创作出非常优美的文学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们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这部诗史仅有3500行,但它和其他苏美尔神话故事一起成为《圣经》和希腊古典文学的先驱。史诗传说中的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城邦的君主,他曾经凭借权势,欺压人民,后结识了天神派来处罚他的英雄恩启都,弃恶从善。他与恩启都一同出走,为人民造福,先后创造了不少英雄业绩,甚至不惜得罪天神。恩启都因此遭神谴而病死。吉尔伽美什对朋友的死十分悲痛,感受到了死亡的可怕,于是历尽艰险去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草。但好不容易寻觅到的仙草在归途中被蛇偷吃。这部史诗生动地反映了人们探索生死奥秘这一自然规律的愿望,也表现了人总不能战胜自然规律和死亡不可避免的思想。在另一个传说中,甚至有《圣经》中诺亚方舟那样的情节。
图:苏美尔写有楔形文字的泥板
苏美尔人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发明是车轮。车轮,在今天的世界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东西。我们甚至不会去想一下,这样简单的东西在古代不是人人都想得出来的。苏美尔人大概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就已发明了车轮。车轮的发明可能是受到陶轮的启发,根据考古材料,在中亚一带,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就有轮子用于制陶业,陶轮是水平转动的,早期的制陶工匠将泥团放置在陶轮上,通过陶轮的水平转圈,方便圆形陶器的制作。也许是某一天,陶轮翻倒在地,它在地上的滚动使人们突发奇想,把它转化为车轮。不过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要知道古埃及人在公元前2700年已经知道了陶轮,但他们直到一千年以后才有了车轮,而且更大的可能还是在与美索不达米亚人的接触中借鉴过去的。在西半球,当欧洲人在15世纪末见到美洲人时,那边还没有车轮的使用。如果没有车轮,我们人类社会又会是怎样一副情景呢?所以将这一项发明归入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行列一点也不为过。最初的车轮没有轮辐,实际上是圆形的木板,车子用牛或驴来拉,有两轮的也有四轮的。车行的速度并不快,但它大大增加了载重量。在农业上,他们还发明了犁,促进了农业的生产。
苏美尔人还是人类历法的最早制定者。苏美尔人从事农业生产需要知道播种和收获的确切时间,因此不能过一天算一天,需要历法来计算农时。他们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制定了太阴历。他们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于是他们又创立了设置闰年的办法。
苏美尔人的宗教是一种多神崇拜,接近原始民族的万物有灵论,凡是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神性的表现。苏美尔人大大小小的神殿里供奉着3000多位神灵。太阳、月亮、雨、水、大地、空气、星辰和各种植物都是神的化身,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庇护神,甚至人们使用的工具也都受到神灵的庇护。众神之中,有四位神居于主导地位,他们是天空、空气、大地和水。为了供奉神,苏美尔建造了许多神庙。主神庙往往建在城市最重要的地方,是城市的中心。这些大的神庙,往往有数层高,地基宽广,上面建筑层层缩小,呈现出塔的形状,因此叫做塔庙,苏美尔人称之为“吉古拉特”(Ziggurat)。塔庙的形成有个过程,最初,苏美尔闪的神庙较为简单。由于两河流域没有巨大的花岗石,苏美尔人用砖块建造神庙。这些不太牢固的神庙常常因为洪水和日晒雨淋而倒塌,苏美尔人习惯于在旧神庙原址上建新庙,因历代续建,神庙地基变成了多层塔形的高台。以后神庙都建成这种塔庙的形式,塔庙有阶梯可拾阶而上,顶端供奉神龛。现存最著名的塔庙遗址是乌尔城的塔庙,它的完整形态还应包括一些穹顶建筑。那时苏美尔已经懂得在建筑中使用拱券和穹顶,古罗马人虽然将这些建筑技巧推向极致,但他们的源头却在苏美尔那里。
图:苏美尔人的吉古拉特(塔庙)
苏美尔人也是一个拥有非常优秀的艺术素养的民族。人们在乌尔城考古中发现了大量精美的艺术制品,其中有女人用的精美首饰,有盛祭品的金礼器,有金头盔,有鎏金镶石的匕首,还有用牛头和画板作装饰的竖琴,还有红蓝宝石镶嵌而成的“乌尔军旗”,还有青铜头塑、祭司组雕等。苏美尔人的艺术品一般小巧灵珑,人物的雕像风格圆浑,动态可掬,饶有情趣。艺术物品精工细作,以镶嵌技术见长。
苏美尔人的创造还有一长串名单,比如创办了最早的学校,制定了最早的法律乌尔纳姆法典,采用了12进位制等等,我们今天每小时定为60分,圆周分为360等分,就是得益于苏美尔的创造。
尼罗河赐予了什么?
正当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的南端创造着自己的文明之时,在北非的尼罗河畔另一朵文明奇葩开始绽开,这就是古埃及文明。希罗多德的名言“埃及是尼罗河的恩赐”已为大家所熟知,但尼罗河给古埃及赐予了什么,每个人的解读却不尽一致。
最为直观的是尼罗河给它的流域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水资源,使那里的人们能够发展起农业,抚育生于此长于此的芸芸众生。古时的埃及在地理上与现今的埃及大致相当,在它的周围都被沙漠包围,唯独在狭长尼罗河谷呈现一片绿色的生机。这片绿洲完全得益于尼罗河。尼罗河全长6671公里,它的上游有两条支流,白尼罗河发源于维多利亚湖,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然后汇合由南向北穿过干旱少雨的沙漠流入地中海。古代埃及就是这条水路的最后近千公里,第一瀑布(尼罗河汇流后有六大系列的瀑布)就是古代埃及的北界。晚春时分,从印度洋吹来的季风给埃塞俄比亚高原带来大量的雨水,暴雨将高原肥沃的土壤冲入尼罗河中,并形成洪水。夏至后不久后,洪水到达尼罗河谷,大水淹没河谷和三角洲,使埃及变成长长的浅湖,城镇和乡村留在矮矮的由堤道连接的岛上。洪水受阻时,水中夹带的一些泥土沉淀到地面上。10月和11月洪水退去,这些泥土仍留在原处。接着把种子撒在厚厚的湿土中,秋冬季节适宜的阳光会使它们在3月和5月成熟,其间根本不再需要灌溉。夏收之后,大地干裂,土壤曝于空气中,防止水分和盐分在土壤中过多滞留。这样就构成了古代埃及日历上的三个基本季节:阿赫特(泛滥)、佩雷特(生长)和舍毛(干旱)。这是一个理想的自然循环,但是,人类的创造力还能够对其进行许多改善。比如,人们有意修建一些大洼地,到洪水来时,把水保存于此,过一段时间后再把水放回河中,让更多的泥土保留下来。还可以利用机械把水提升,去灌溉高于洪流泛滥的正常水位的地区,或者是在夏季河流处于最低水位时浇灌另一季庄稼,或者是使菜园整年得以浇灌。不过,在古埃及文明之初,水利和灌溉都显得不必要,由于尼罗河的泛滥基本上是有规律的,人们只要利用河流的泛滥就足以获得足够的食物,目前的考古发现,埃及的一些水利设置最早产生于中王国时期,而我们经常在壁画上看到的灌溉机械“沙杜夫”
(shaduf),它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装置:一根带枢轴的横杆,杆的一端有一件重物,另一端有一个水桶或类似的容器。沙杜夫出现在第十八王朝晚期(公元前
1350年)以后的墓画中,而且仅限于男人浇灌庭园的场面。所以简单地将古代文明的产生归于灌溉需要的说法在埃及未必是真理。
图:古代埃及的灌溉装置“沙杜夫”
尼罗河对埃及文明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政治上的。尼罗河谷相对封闭的环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埃及东部和西部都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南部是湍急的瀑布,北部是烟波浩渺的地中海。严格的说来,古代埃及由尼罗河谷和尼罗河三角洲两大部分组成。狭义的尼罗河谷止于开罗附近。尼罗河流出河谷,在开罗以北注入一个大海湾,现在已完全被肥沃的泥土填满,形成宽阔平坦的三角洲。古代的尼罗河在这里河道纵横交叉,还有星罗棋布的沼泽湖。古代埃及人为这两个部分取了独特的名字,仿佛它们曾经是独立的王国,通常把这两个名字译作“上埃及”和“下埃及”,前者指尼罗河谷,后者指三角洲。三角洲的生活和尼罗河谷有所不同,直到大片沼泽地被法老组织开垦之前,下埃及地区是较为荒凉的地区。放牧者在潮湿的草场上放牧羊群,鳄鱼和河马大量出没,危及牲口和人。我们在壁画上常常看到狩猎者手持鱼叉刺杀河马和鳄鱼的景象。这种生活造就了下埃及人的勇敢和多谋。尽管古代埃及早期分为两部分,但总体上在地理上自成一体,相互间少不了交流和往来。上下埃及最终在约在公元前3100年实现了统一。统一发端于上埃及,这和上埃及相对发展的生产力水平有关,究竟谁实现了两埃及的统一,尚有争议,较早的说法是上埃及的君主美尼斯。但稍晚发现的一块调色板上却表明统一埃及的君主名叫纳尔迈。统一后的埃及建都孟菲斯。
地理上的相对孤立也有利于埃及国家的长期延续和相对和平的发展。埃及在统一以后经历了相对独立的历史发展进程,这一历史发展进程的前期很少与周边民族有关。根据埃及祭司曼涅托在公元前三世纪用希腊文所著的《埃及史》,后来的历史学家经推算大致将埃及的历史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以下所举的年代尽管精确到某一年,但实际上只能是个约数):
早王朝时期(或称古风时期):(第 l—2王朝)公元前 3100-一前 2686年
古王国:(第 3—6王朝)公元前2686――前2181年
第一中间时期:(第7-11王朝)公元前2181-一前1991年
中王国:(第11后期和12王朝)公元前 1991一前 1786年
第二中间时期:(第13——17王朝)公元前1786-前1567年
新王国:(第18-20王朝)公元前1567-一前1085年
第三中间时期:(第21一24王朝)公元前1085一前712年
库施人(苏丹人)/亚述人的统治:(第 25王朝)公元前 712――前 656年
赛特时期:(第26王朝)公元前664前625年
晚期:(第27-31王朝)公元前625一前 332年
亚历山大大帝征服 公元前332年
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死去 公元前30年
虽然埃及的历史以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七世去世告终,但就从文化的角度看,古埃及文明最典型和纯粹的时期到新王国为止。从早王国到新王国的2000多年时间里,王朝统一的时间远多于内乱外患的中间期,而第一中间期主要是内乱,在第二中间期才遭受喜克索斯人的入侵。埃及在统一后的几个世纪里几乎没有受到外族的入侵,它本身由于物产丰富,也没有对外扩张的需要,在埃及文明初期,王国甚至没有常备军,战乱就较少。
其实,尼罗河带给埃及人的东西还不局限于物质和制度层面。它还影响了埃及人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由于埃及人所得到的东西并不是与大自然搏斗的结果,而是顺应自然的产物,埃及人对自然常怀感恩之情,生性乐观。面对尼罗河循环泛滥的现象,埃及人相信世界万物可能都是循环的,包括我们人类的生命。埃及人相信人能死而复生,灵魂不灭。埃及人有一则神话流传甚广,它和尼罗河有关,也与埃及人的人生观有关。这就是关于俄塞里斯和伊希斯的故事:俄赛里斯曾是一位深受老百姓爱慕的法老。他把农业和其它有用的技术传授给老百姓,并为他们颁布了法律。他的名望遭到他亲兄弟塞托的妒嫉。一天,塞托终于将他杀死,并将他的遗体割成碎块,扔进了尼罗河。伊希斯是俄赛里斯的妻子,她外出找回了这些碎块,将身体重新组合起来,并怀孕生下一位遗腹子,名叫荷拉斯。她将孩子带到濒临地中海的沼泽地带去抚养,以躲避塞托的耳目。荷拉斯长大以后,杀了塞托,为父亲报了仇,并继位为法老。至于俄塞里斯,从此以后主管阴曹地府,主持审判死者的法庭。对这则传说有多种解读,首先,俄赛里斯是尼罗河神,他的死亡和复活象征着尼罗河在夏季时的干涸和春天时洪水的泛滥,其次,作为埃及最为重要的神祗之一,俄赛里斯具有人类的品质,他的所作所为感染了普通埃及人。埃及人从诸神的生活中看到了他们自己苦难和成功的影子,而且对未来充满幸福的期待,对生活怀着乐观的精神。最后,俄赛里斯的死亡和复活似乎也传达了个人长生不死的信息。既然神战胜了死亡,那么敬神的人也会承袭永生。因此,埃及人非常关注死后的人生,关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
埃及人认为人要死而复生,下列这几个条件不可缺少:一是尸体不能化为尘土;二是尸体被安放在无法摧毁的坟墓中;三是要通过死者的审判,四是能够保证向死者提供祭品。为此,埃及人要将死尸制成木乃伊:人们取出死者的脑子与内脏,将之存放在四个被称为“卡诺普罐”的陶瓷罐中。接著,人们将香料垫入尸体里,并放在泡硷液(碳酸盐与小苏打的混合)中浸泡70天,使他便于干燥。然后人们用涂抹著芳香树胶的细绷带将之包扎起来,就这样尸体做成了木乃伊。接下来是下葬仪式。在此过程中,木乃伊被隆重地抬到坟墓的入口处,然后竖起来,被施以开口礼:一位僧侣用横口斧刨点点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为了这些器官能在冥世间恢复它们的功能。最后,装着木乃伊和陪葬家具的棺材被埋入墓穴中,被永久地封闭起来。埃及人因此也非常重视坟墓的建造,我们在下面还会说到,法老们是如何修建他们的陵墓的。人们相信,死者要接受俄赛里斯根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作出的审判。通过审判这一关的人才能进入肉体愉悦的王国。死者被带到测定室,首先要面对俄赛里斯和42位神,证明自己生前无罪。然后,豺神阿努比斯(传说是木乃伊制作之神)将死者的心脏放在天平的一边,心脏被当作意识的栖身之处,天平的另一边是真理,它的象征是一尊头插羽毛的妇女塑像(玛阿特)。托特神(秩序与规则之神)记下测定的结果。如果天平的两端平衡一致,托特神就宣布死者无罪,死者就可以到达冥府生存下来。如果天平两端不平衡,审判没有通过,他也就没有取得永生的资格,因而被守护在天平旁的动物吃掉。那么,如何能够通过对死者的审判呢?身前要行善当然非常重要,但人难免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能不能通过死者审判还是人人担心的事,为此,埃及人求助于巫术。他们在坟墓里放上写有对地下世界的神祗和天平作法的魔语的纸莎草纸。这样,不论好坏,他们自信能够通过阴间的考试。为了应付这样的情况,有人还写了一部指南性质的书《死者之书》。《死者之书》,这是一部写有保证死者在阴间继续存活的魔语的集子。最后,为了保证对死者的供养,活在世上的亲属还要不断举行祭祀。祭祀包括倒水,呈上食品,念一些可使死者享用食品的魔语。埃及的公共墓地就如繁忙的蜂窝,在那里,家人、僧侣、祭司、祭品携带者络绎不绝,在此还不包括石匠与泥水匠,他们总是忙于建造新的永久归宿地。
图:《死者之书》呈现的审判死者的场面。
尼罗河影响埃及文明的方面还很多,比如,由于经常的泛滥,埃及人一年四季可长期居住之地并不多,这就影响了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建设,在埃及文明早期,人们几乎看不到在两河流域常见的那样的城市;再比如,由于埃及人在一年很长一段时间要等河水退去,庄稼的耕种也不太费力,因此他们有更多的余暇,这也有利于他们的文化创造,埃及人之所以能创造出奇特的文化尼罗河是密切相关的。
埃及:变化着的文明
在许多著作中,埃及文明似乎是一成不变的。其实在古代埃及在3千多年的发展中,文明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就文明的成就来说,各个时期又有自己的特点和侧重。
埃及文明最为重要的发展时期可能要数古王国时代。举世瞩目的埃及金字塔就建于这一时期,此后埃及所建金字塔就减少,最后停建。尽管我们现在把金字塔当作古埃及的标志,但必须记住,它们只是古代埃及一个时期的产物。
“金字塔”一词是我国对古埃及角锥体陵墓的形象化的称呼。因为这种角锥体建筑物的每一面都呈三角形,类似于汉字中 “金”字的外形,故名之日金字塔。古埃及人把这种陵墓称为“麦尔”(mr),其象形文字是用一个台座上的三角形图来表示的,意为国王及其父太阳神升天的地方。现代西方人的用语庇拉米德(Pyramid,Pyramide),来源于古希腊文庇拉米斯(Pyramis),意为“小麦饼”,因为,古希腊人来到埃及看到金字塔,联想到他们吃的三角形的小麦饼,因而以此命名。
金字塔建筑经历了阶梯金字塔和标准金字塔二个发展阶段。阶梯金字塔是标准金字塔的前身,而阶梯金字塔则起源于马斯塔巴墓,“马斯塔巴”墓为埃及王公贵族的墓,呈梯形平台状,仅有一层,阶梯金字塔是多层马斯塔巴墓叠加以后的产物。在萨卡拉至今仍然屹立着一座基本完好的阶梯金字塔,它是由第
3王朝的建筑师伊姆霍太普( Imhotep)为其君主左塞王(Djoser)建造的,兴建于公元前2770年左右。最初,本来是按马斯塔巴墓设计建筑的。但是,伊姆霍太普为了体现他的君主的威严,又将这座马斯塔巴的地上建筑的四周向外扩大,并向上增加了5层马斯塔巴,因而形成了6层的马斯塔巴,高约60米,底边东西长121米,南北宽109米。地下墓室深约28米。左塞王的后继者们后来逐渐将阶梯的缺口用石块填平,并且外面覆盖上优质的石灰石,因而形成了具有倾斜面的角椎体的“真正的”金字塔。
图:左塞王的阶梯金字塔
埃及最为著名的金字塔是吉萨三大金字塔。塔身最高的那座叫做胡夫金字塔(希腊人也称为齐奥普斯金字塔)。塔原高146.5米(现减报为137.20米),基底边长230.38米(现227.5米),角度51°51’。塔身共计250阶层,以平均2.5吨重的230万块石材砌成,总计约570万吨重。大金字塔的原拱门式入口在北侧,离地面20米高。通过约100米的向下通道可达已废弃的地下墓室,还有一一一条向上通至金字塔中心部位的称为“国王间”的墓室。墓室顶棚里人字形,承担了巨大的负荷力。离胡夫大金字塔160米远,还有胡夫之子及其继承者哈夫拉的金字塔,其规模稍小些。但由于它建造的地势比较高,所以远看它要高于胡夫金字塔。作为哈夫拉金字塔群的附属建筑物是举世闻名的斯芬克斯(SPhinx)像。斯芬克斯通常汉译为狮身人面像,或狮身人首像,高约20米,长55米,是用一整块石材雕塑成的,如果再加上匍伏在前面的两只前腿,总共73.5米长。哈夫拉的斯芬克斯巨像象征着人的智慧和狮子的勇猛力量的结合,也有人把它说成是陵墓的保卫神。在哈夫拉金字塔的西南200米,还有一座更小些的孟考拉(Menkaure)的金字塔,大约有胡夫大金字塔的一半大。通常把前面所述的3座金字塔称为吉萨三大金字塔。
图:吉萨三大金字塔
金字塔可以说是古代埃及人智慧的结晶。以我们现在的认识,金字塔还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迷。比如金字塔是由谁建造的?以前人们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认为是埃及的奴隶们建造的。但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一结论可能是希罗多德根据希腊有大量奴隶存在的现实出发对埃及历史的误读。现在对建造金字塔工人墓地的发掘表明,当时的建造者是人身自由的,他们有妻子儿女,有请假休息的权利,生病也能得到精心治疗。而且在金字塔本身留下的一些字迹上还发现,建造者编成小组,进行劳动竞赛,如标记为“充满活力的小组”、“耐久小组”等。此外,有发现还表明建造者可以从管理人员那里领到他们的工钱。所以金字塔可能是埃及法老利用农闲的时期组织农民建造的。那么,建造金字塔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一般的说法,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但这一说法,也并不是人人都能同意的。因为至今为止,还从未从金字塔中发现法老的木乃伊,也没有见过任何陪葬品。而且有的法老在世时不仅只建一座金字塔,有的甚至建了几座,显然不象是建陵墓。另外,以当时的技术装备,人们如何将这些大石块送到如此高的地方?建造金字塔的是石块还是人造的混凝土块?胡夫金字塔的一些神秘数据是简单的巧合还是另有奥秘?似乎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金字塔的建筑从第5、6王朝以后逐渐衰落。虽然中王国时代又恢复了金字塔的建筑,但无论其规模或质量都已大为逊色。
在古王国时期,古埃及的许多重要科学发现和艺术创造都已产生。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埃及人就注意到,天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即天狼星在每年一度与太阳成一直线时就会在早晨升起。他们根据这一观测结果制定了一个历法,把“元旦”定在天狼星与太阳成一直线之日,以此预报尼罗河开始泛滥的日期,据此确定了太阳历。这是我们人类太阳历之始。古代埃及人在医学方面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们认为疾病是自然因素而不是超自然因素造成的,因而医师可以对疾病作出准确的诊断,并对症下药。诊断的方法包括号脉和听心跳。至于治疗方面,埃及人常常用一些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作为药物,从现存纸莎草文献来看,有些处方是有科学道理的,有些则不可靠,有些甚至和巫术相混淆结合。在数学领域,埃及人在测量方法方面成就卓著。举例来说,他们首先注意到所有圆的圆周率(用我们现在的说法)都是一样的。此外,他们还发明了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及金字塔、圆柱体和半球的体积的方法。这类成就显然与埃及人雄伟的建筑工程密切相关。
这一时期确立了埃及人艺术方面的一些基本准则。埃及人应该深谙绘画之道,但我们今天看他们的壁画,却觉得有些稀奇古怪。比如处在同一平面上的人有大有小;人的脸是侧面的,而眼睛却是正面的。同样的,肩膀看上去是正面的,而身体的其余部分,如骨盆与大腿除了肚脐之外又被画成侧面。一个人的二只脚可能都是左脚,而二只手也画成都是左手。再比如,他们画画不用透视法,而且不允许前面的物体遮住后面重要物体,因此一些本来该平躺着的物体站起来了,如水池,一些本该站着的物体却躺下了,如树木。那么其中有什么准则呢,其实埃及人绘画并不是用来真实表现现实世界,他们表现的只是他们“知道”的世界,比如他们所知人有尊鄙,尊者重要,因此应该画得大一些,鄙者就画得小一些。人的眼睛可能非常重要,因此即使在脸则过去时,也应画成正面。一些他们知道而应该表现出来的是不应该被遮挡的,一些遮挡之物,就应该让它们躺下来,为视线让道。在雕塑上,埃及人遵循“正面律”。不论雕塑的人物直立或端坐,其头部和躯体必须保持垂直。面部、双肩和胸部则正面展示。面部雕刻,除了相貌与真人相似外,往往还要有与人物本身的不同等级社会地位相适应的特殊标准的形象。国王的理想化的雕像与一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的神圣性和威严性。埃及雕像的另一个明显的特征是雕像着以不同的颜色:头发、胡须和眼圈涂以黑色,衣服为白色。男性的肤色通常是棕色,而女性为浅黄色或肉皮色。眼睛的制作也颇具特色,一般用铁制成,而眼珠则镶嵌以水晶和石英等矿物体。(它们中的一些着色饰彩以增加吸引力,眼睛里往往镶嵌有水晶。)人物雕像几乎都很刻板,双臂交叉抱在胸前,或者固定在身体两侧,双目正视前方。雕像面部通常略带微笑,别的则没有任何表情。它们在解剖学上通常有些失真:大腿的自然长度被增大,肩臂的宽度被过分强调,或者各个手指长度相等。
图:古埃及一对王子夫妇的雕像。
这时期古埃及的文字体系也已形成。古埃及的文字也很有特色,称为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神秘之处就在于这些小画完完全全是一种文字。这种文字既不同于西方的字母文字,也不同于我国早期表形和表意的文字,而是一种复杂的文字系统,其中可以发现几类符号。埃及象形文字的符号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表意符,这些符号的意思就是它所画的东西,例如鸟的画指的就是“鸟”。第二类是表音符,这一些符号所画的具有语音上的价值,遵循的是画谜的原则,(就如我们画一只杯子,表示音节“bei”一样)。这些符号可以表示一个,二个或三个辅音,埃及文字从来不写元音。最后一类符号称为限定符,它们不发音,而是表示它们前面的这个词属于那一类词:比如,密封的纸莎草纸表示词义是抽象的。还有表示男女的,表示单数和复数的等等。象形文字系统由这三类符号组合而成。下面的例子(见图)表示出该文字系统是如何运作的。这是一段在有些坟墓上隽刻的说明文字,它是为了防止有些人对坟墓的破坏,其意如下:“对于所有要干坏事的人,我就卡住他们的脖子,就如卡住小鸟的脖子一样。”
古王国时期社会分为两大等级,一为上层阶级,这部分人由法老、法老家族成员、祭司和统治官吏构成,另一为下层阶级则由农夫构成。逐渐地,上层阶级中的一些官吏变成了世袭贵族,到了古王国末期,法老的权利遭到削弱,贵族势力增强,他们互相之间为争夺王国的统治权而不断发动内战,王国陷入到内乱的第一中间期中。
约在公元前2000年,第十一王朝兴起,该王朝以上埃及的底比斯为根据地,再次统一埃及,从此开始了埃及历史的中王国时期。法老们恢复了秩序和一时的繁荣。这一时期埃及开始修建一些灌溉工程,而且逐渐放弃建造大型金字塔的做法。用今天的眼光看,当时的统治者比古王国时期的法老更加务实,化更多的精力造福于民。所以第十二王朝统治时期通常被视为埃及的古典时代或黄金时代。但由于中王国时代,贵族的权力比古王国时期要大,国王和贵族的关系有点类似西欧后来的封建关系,所以也有人把这一时期叫做埃及的封建时代。在中王国后期,一些祭司和地区统治者日益权重,而且越来越富有,法老的权力再次被削弱。
此后不久,埃及就进入了第二中间期。这又是一个内部混乱不堪、外部敌人入侵的时代,并持续了两百多年。动乱以内部冲突开始,更为糟糕的是埃及在这一时期遭到有史以来第一次外族入侵。公元前1730年左右,埃及受到喜克索斯人(Hyksos)的入侵,这是一个源于西亚的混合游牧部落。他们穿过苏伊士地峡进入埃及,驾着埃及人闻所未闻的马匹和战车,迅速征服了埃及人。喜克索斯人在埃及部分地区建立了他们的王朝,统治了约150年。
公元前17世纪末,上埃及的贵族领导了驱逐喜克索斯人的运动,面对外族的统治,埃及人迅速团结起来,加入到抵抗运动中去。在南部埃及的几任法老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到了公元前1550年左右,最后一批异族征服者被逐出埃及。法老阿赫莫西斯(Ahmosis)因此而名垂千史,他后来建立了第十八王朝。埃及从此进入一个空前强大的阶段,历史上称为新王国时期。法老确立了一种比以往更为牢固的统治,并且借抗击外敌的机会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由于从喜克索斯人那里学会驾御马匹和战车,埃及军队的作战能力空前提高。有了强大的军力作后盾,埃及进入对外扩张阶段。第十九王朝统治时期是埃及的鼎盛时期,尤其在塞梯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期,埃及将国土扩张到地中海东岸,吞并了古代迦南(现今巴基斯坦)和叙利亚地区,势力深入到美索不达米亚。同时向南越过尼罗河第一瀑布将疆域扩张至努比亚一带(今属埃塞俄比亚)。由于这样的扩张,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埃及的帝国时期。
这一时期埃及的文明具有与前面各个阶段不同的特色。新王国时期是大兴土木的时期,不过与古王国不同,这一时期兴建的不是金字塔,而是神庙、纪念碑和岩窟墓。新都底比斯矗立起一批巨大的建筑物,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是最好的见证。卢克索神庙是一座规范的埃及神庙,全长260米,包括了第18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和第19王朝拉美西斯二世的建筑物。整个神庙设计建造成长方形建筑物。神庙正面设有庄严的塔门。通过塔门,沿着神庙主轴线,进入中庭、列柱厅。在神庙主轴线末端有一处阴暗的、长方形的小间,称为圣所或圣殿,是供奉神像的地方。卡纳克神庙则以它规模宏大而闻名于世。卡纳克神庙与卢克索神庙通过一条斯芬克斯大道相连,它是在第12王朝神庙的遗址上,经图特摩斯一世、阿蒙霍特普三世、塞梯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兴建起来的。在第二塔门之后,就是著名的多柱厅,由塞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完成的。多柱大厅面积4983平方米,竖立着16行(纵向)9排(横向)的巨大圆柱,中间的两行12根巨柱高达21米,圆周
11米,大约六七个人才能围住,柱头平顶据说可站立100人。这些柱子是用圆形石材堆积起来的,周围雕刻有祭神的场面和象形文字铭文。多柱大厅深沉阴暗,仅仅透过天窗射进缕缕阳光,造成一种神秘虚幻的气氛。此外,在阿布辛贝勒附近,至今还保留着拉美西斯时期的两座岩窟庙,这两座神庙是在峭壁上凿洞而成。一座是拉美西斯二世为拉神(太阳神)修建,而另一座是他的妻子涅弗鲁阿里为女神哈托尔(苍天之神,拉神之女)而建。其中拉美西斯二世所建之神庙前有四座坐像,雕刻的均为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在底比斯大地上,除了这些神庙,就是纪念法老丰功伟绩的一些纪念建筑,现在埃及大地上还可以到处见到拉美西斯二世巨型雕像和方尖碑。
图:卡纳克神庙柱厅
新王国时期的法老也关心他们死后的归宿,也许金字塔并没有保证法老木乃伊的安寝,新王国的法老便选择了一个僻静的荒山峡谷作为他们的葬身之地,这便是位于西底比斯的一个山谷。从第18王朝图特摩斯一世起,直至第20王朝的法老们的木乃伊都埋葬在这里,因而人们把这里称为“帝王谷”,严格说来,应该是“王陵之谷”。法老叫人在石壁上向下开凿甬道和地下陵墓,位于山体深处的墓穴富丽堂皇,壁上还有壁画和浮雕。帝王谷方圆约1公里。从1817年开始,考古学家先后在这里发掘了60多座墓。其中有图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二世、塞梯一世、拉美西斯二世等著名法老的墓。帝王谷中几乎所有的法老墓都被盗劫和破坏,惟有图坦卡蒙墓基本完好。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尔对图坦卡蒙墓的发现轰动世界,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图坦卡蒙墓由走廊、前厅、棺室、侧室和库房构成。规模不大,但陪葬品丰富。全部大约有5000件,其中黄金制品就重1128.9公斤。陪葬品中有黄金面具、王和神的小像、战车、床、用黄金装饰的椅子、箱子、柜、器皿、王杖、芴、弓、盾、衣服、乐器、棋盘、宝石装饰物等。
在新王国时期甚至发生了一场宗教革命。宗教在古代埃及人的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无论政治、文学、建筑、艺术还是日常事务的处理都留下了它的印记。古埃及宗教在大部分时间里实行的是多神教。古代埃及人信奉的神很多,许多具有地方色彩,有些是对自然力的崇拜,有些是对动物的崇拜,我们现在已知有2000个神的名字。然而,这种多神崇拜到了新王国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发生了变化,他大约在公元前1379年至公元前1362年。其时,埃及实力强盛,王权强大,王国需要一个统一的主宰,也需要意识形态的一致,阿蒙霍特普四世上台后开始推行一神教。他认为埃及应该只尊崇唯一的真神太阳神“阿吞”(Aton)。法老是阿吞在人间的儿子。为了使人们忘掉过去所崇拜的诸神,他关闭了所有的寺庙,驱赶庙里的僧侣,把各处可以见到的诸神的名字铲除掉,甚至连“神”这一名词的复数形式也被取消了。法老本人的王姓阿蒙霍特普原意为“阿蒙很惬意”,他认为底比斯主神阿蒙不再是神,因此他就改名为阿肯那吞(Ikhnaton),意为“有益于阿吞”。并且把都城从底比斯迁往一座新建的城市,这座城市命名为“阿吞的地平线”,该城现在称作阿玛纳(Amarna)。阿肯那吞可能是位异想天开的法老,因为在他的时期,即使绘画和雕塑的风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譬如,他请人雕刻的他本人的画像,常常显得比较丑陋,但更具人情味,如和他的王后涅菲尔提提一起与他的小孩玩耍等。涅菲尔提提的半身塑像,从侧面看,多重三角形的造型也有别于埃及雕塑的正面律,显得非常优雅和有节奏感。不过,他的这场文化革命却遇到了激烈的抵抗。原来阿蒙神庙的祭司们看到自己的神庙被封,财产被查抄没收,怒火中烧,他们利用他们对民众的控制和埃及多神教的传统制造麻烦,在埃及引起了许多冲突。阿肯那吞死后,这些祭司迫使继任的法老图坦卡蒙将都城迁回了底比斯。
新王国在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304年至1237年在位)之后,很少有强大的法老。到了公元前12世纪末叶,埃及成了新的外族入侵的牺牲品。自公元前10世纪中叶到公元前8世纪末(约公元前945-715年),一个由利比亚蛮族建立的王朝执掌了政权。其后,一批努比亚人自上埃及以东的沙漠地区窜犯埃及并进行短暂的统治。公元前671年,亚述人征服了埃及,亚述人的统治仅维持了8年,随后,埃及人重新获得了独立,有了100多年回光返照的日子。公元前525年,波斯人入侵,埃及又成了波斯帝国的一部分,随后又受到希腊人和罗马人的统治。以后,我们还会看到,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虽然还有托勒密王朝诸王的统治,但这些国王却是马其顿人的后裔,因此我们认为真正的古代埃及历史已经就此结束。
美索不达米亚的匆匆过客们
现在,我们又要回到两河流域。在埃及创造灿烂文化的过程中,两河流域正经历着巨大的变故。从地理特征上,两河流域并不像尼罗河谷那样是块相对封闭的地区,而且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着多个民族,如南面的闪米特人(现代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也来源于闪米特人)和北部的印欧民族。前面已提到闪米特人的阿卡德王曾征服过苏美尔人,不过这只是以后一系列闪米特人统治的开端。而且,即使是闪米特人也有多个部族,因此,两河流域的历史不是单个国家和因因相袭的王朝的历史,它成了闪米特人和印欧人纷争不断的舞台,它的文化表现也就更为多样化。不过,也正由于这一地区的多灾多难,使得这里的人们更注重眼前利益和生前的生活,生活态度更加实际和重视现世,决没有尼罗河谷的人们对来世怀有期待的心情。尽管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变换大王旗,但在文化上还是有不少共同的特征,如该地区的人们带有较多的利己主义和讲求实惠的性质,但为了维持现在秩序,更多地借助法律的手段。
约在公元前2000年,闪米特人的一支阿摩利特人进入美索不达米亚,以新城巴比伦为中心定居下来,并逐渐蚕食周边地区。两个半世纪之后,阿摩利特人逐渐征服了苏美尔全境,他们所说的闪族方言也取代苏美尔语成了美索不达米亚口头和书面语言。不过,这些阿摩利特人吸取了苏美尔文化遗产的所有其他方面,将苏美尔文明发扬光大。由于阿摩利特人把阿卡德的巴比伦定为其帝国的首都,因而他们往往被称为巴比伦人。为了区别于一千多年以后迦勒底人建立的巴比伦王国,我们应该称他们建立的帝国为古巴比伦帝国。古巴比伦帝国的缔造者是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Hammurabi,公元前年在位),到了公元前1763年,汉谟拉比就征服了整个苏美尔;到了公元前1755年,他征服了美索不达米亚其余地区,并向北扩张到叙利亚边境地区。汉谟拉比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军事领袖,同时在征服两河流域后,他也转而成为一位表现出极大统治智慧的政治家。他的统治时间并不长,但他所颁布的法典却使他流芳千古。
图:汉谟拉比国王统治时期古巴比伦帝国疆域
他所颁布的法典就是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所知古代第一部最完备的成文法。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玄武岩石柱上,这是1901年由法国考古学家戴摩根在伊朗古城苏萨发现,现存巴黎卢佛博物馆。法典分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序言主要宣扬王权神授和汉谟拉比奉神命所做的功德。结语主要宣扬它的“公平”与“正义”,希望它永垂后世,并诅咒后世有敢于破坏法典的人。正文共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奴、奴隶等方面。法典为社会树立了正义和司法的概念,社会每个成员都受法律制约,从这一点来说,它在古代社会具有不可否认的进步性。同时,法典着重保护农业和商业,也促进了生产和经济的发展。比如法典规定对耕作不力、不能维护灌溉水渠和堤坝的人要实行处罚;对偷盗商人财产的处罚也特别严厉,“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处死刑。”(法典第六条)但对商家的欺诈行为却不进行惩罚,法律只是提醒买方要小心提防。法律还强化了政府介入社会的职能和责任。比如确定基本商品每年的价格、限制利率、调整家庭关系、保证度量衡的信誉等,城市负责对未侦破的抢劫案或凶杀案的受害者作出赔偿。“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如果是一条性命〔已失去〕,市长或地方长官须付银子一明那给死者亲属。”(法典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
不过,法典在惩罚的手段上却过于简单和粗暴,这就是各种著作中都不断强调的同态复仇法,即奉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百九十七条)法典另一个局限是实行阶级歧视,法典缺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观念。在汉漠拉比法典中,有钱人或贵族伤了一个穷人的眼睛,并不需要挖出他的眼睛,而只要支付赔款就够了。盗贼如果不能赔偿他所偷物品的价值就得处死,而有钱人只要加倍偿付他所偷物品的价值就可以了。
古巴比伦人在文化的其他方面与苏美尔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以农业为主,但商业经营得比苏美尔人更为成功,他们的贸易远达埃及,甚至印度。在宗教上,苏美尔人的神祗仍旧得到保留,不同的是,巴比伦城的保护神马尔杜克成了主神。
在文明史上,您常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个民族用武力征服了另一个民族,但在文化上,征服者却顺从了被征服者。古巴比伦与苏美尔之间就是这样的一种情景。不过,事情有时也不完全都是这样,否则历史就会变得过于简单了。我们下面提到的赫梯民族入侵两河流域,却是另一种情况,征服者匆匆而过,未对当地文化造成大的影响,它自己似乎也仍然按照自己的轨道,我行我素。
赫梯人源于两河流域北部黑海和里海间的游牧民族。和这一地区的其他民族一样,他们讲印欧语,是印欧民族的一支。约在公元前2300,他们向南和向西进入小亚细亚。赫梯民族在文明史上也作出过重要贡献。他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使用铁制武器的民族。他们也颁布了自己的法律,与汉谟拉比法典相比,他们的法律要更温和一些,比如不滥用死刑,只有非常重大的罪行如叛乱才适用死刑,量刑还考虑到犯罪人的主观动机等。赫梯对两河流域的征服就如流寇一般,公元前1595年在攻下巴比伦城后,赫梯人洗劫了该城。赫梯人并不打算在这块土地上定居下来,控制这片土地。不久后,他们就撤回到新月沃地的西部,与埃及的新王国争夺地中海东部地区。在法老阿肯那吞时期,赫梯夺取了叙利亚。赫梯帝国约在公元前年间达到它的顶峰,随后就处于守势,不得不防卫来自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敌人的进攻,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帝国的力量,最终约在公元前1200年,被一支来自巴尔干半岛的海上民族所征服。
赫梯人从两河流域退出后,这一地区又遭到一支来自山区的民族喀西特人(Kassites)的入侵。喀西特人随后又被亚述人(Assyrian)征服。亚述人也讲闪米特语,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在底格里斯河上游亚述高原建立了一个小王国,因为他们城邦的主神叫做“亚述”,故而得名。约公元前1300年,他们开始扩张,并且很快就控制了整个两河流域北部地区。公元前10世纪,他们推翻了喀西特人在巴比伦尼亚的残余势力。公元前8至7世纪,他们的帝国在萨尔贡二世(公元前722-705年)、辛那赫里布(公元前705-681年)和亚述巴尼帕(公元前668-626年)等君主的治理下达于鼎盛。到公元前7世纪把帝国的版图扩大到北起乌拉尔图、南临波斯湾、西抵地中海沿岸和埃及、东接伊朗,建立起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帝国,将两河流域南部和埃及这两大文明中心置于亚述的统治之下。这是人类一系列巨大帝国的开端。
图:约公元前700年的亚述帝国
许多著作对亚述的文明成就评价不高。但平心而论,亚述对人类文明还是有不少贡献的。它的贡献集中体现在战争机器的建设上和行政管理上。此外,它对两河流域文明成果的保存也功不可没。最后亚述人还留下了许多生动的浮雕作品。
亚述帝国时期,亚述拥有当时世界上最优良的军事体制。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时,亚述开始实行募兵制,把常备军分为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辎重兵以及工兵等专门兵种。亚述的军队装备有铁制的刀枪、弓箭、盔甲、战马以及攻城用的冲城器和投石机。还利用充气的皮囊做渡河用具。亚述的骑兵不是驾驶战车的骑兵,而是直接骑在马背上,以此增强了机动性。敌军首领一旦被俘,亚述人残酷地将他们活活剥皮处死。这样,亚述军队就成了一支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令人可怖的军队。亚述帝国霸权的建立,与它拥有强大的战争机器是分不开的。
在政治上,亚述实行君主专制统治。亚述国王拥有全权。祭司和政府官员绝对听命于他。他本人只对亚述神负责,自称是神在人间的代表。亚述帝国的统治是残酷的,但也是高效的。亚述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驿站”制度的国家。政府在帝国境内建造了一些大道,以便军队快速调动,镇压各地的骚乱,邮差还兼作情报收集者,帮助军队收集叛乱的情报。帝国划分成若干个行省,由地方总督实行管理,他们负责地方上的征税,并定期向国王报告。国王经常派员视察地方总督的工作,对他们进行监督。以后许多帝国在治理上都采取了这样的一些做法。
亚述人尚武轻文,他们对古代世界精神文明的贡献并不大。不过,在建筑和浮雕方面,亚述曾取得过巨大成就。亚述在建立帝国后,定都尼尼微。亚述人在首都的建设中,花费了大量钱财和人力,试图将它建成世界上防卫最森严的城市。城市围以两道城墙,高30多米,厚15米。全城有15个城门,装饰得富丽堂皇,而且非常坚固。亚述帝国时期,国王们还兴建了大规模的王宫。王宫建筑在高大的台基上,有许多宫室和附属建筑。王宫大门两边墙上有许多人面兽身的浮雕,门口还有一对三四米高的人面狮身、鸳翼、牛脚的雕像。王宫墙壁上装有许多浮雕,一般都表现国王出征、狩猎和宫廷生活的题材。这些浮雕上的人物,一般表现得比较呆板,而动物都刻画得很生动形象。如表现垂死的狮子、驰骋的战马等。
图:亚述浮雕:垂死的狮子
亚述人在保存和整理古代两河流域文化方面做出过巨大成就。在尼尼微,亚述人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图书馆,学者将各地收集来的泥版文书收藏于此。19世纪中叶,考古学家在尼尼微遗址中发现了这座亚述巴尼拔国王(约公元前668~前625年)的王宫图书馆。该馆藏有2万块泥板文书,包括条约、法律、书信、命令等文献以及各种宗教铭文、文学作品、科学著作、王室经济报表等等,内容极为丰富。它们都根据不同内容分类陈列在书架上,尤为令人称奇的是该馆还有一个登记全部藏书的目录。19世纪中叶以后,有些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竭尽毕生精力,对亚述帝国遗留下来的这些泥板文书进行研究,于是出现了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一亚述学。
亚述人通过武力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但被征服的民族不甘心长期忍受强加在他们头上的暴虐统治,其中反抗最有力的是迦勒底人(Chaldeans)。迦勒底人是定居于两河流域东南方闪米特人的一支。他们联合其他部族的军队,发动起义,终于在公元前612年占领了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尼微,取得了对两河流域的统治。迦勒底人重新建都于巴比伦,从表面上看,它有些像古巴比伦王国的复活,所以历史上有人称这个由迦勒底人建立的王国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亚述帝国灭亡后,其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和伊朗高原的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占有了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和腓尼基。新巴比伦王国存在的时间不长,公元前539年,迦勒底人的帝国覆灭了,历时还不到一百年,但它在古代西亚文明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新巴比伦时期文化方面可以夸耀的方面或者具有自己特点的方面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巴比伦城的重建。巴比伦城虽然在古巴比伦时就是当时的首都,但一度地位衰落,到迦勒底人重新建都巴比伦后,对它进行了扩建。我们今天著作中经常描述的巴比伦其实就是迦勒底人的巴比伦城,也即新巴比伦城。因为20世纪初期德国考古发掘发现的是新巴比伦,人们对它所知较多;同时,我们读到的一些古希腊旅行家对其亲眼所见的巴比伦的描述也是新巴比伦。这一时期的巴比伦城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它占地达2100英亩,大于亚述王辛那赫里布兴建的都尼尼微(占地1850英亩),而典型的苏美尔城市占地仅135英亩。当德国考古学家在1902年对它的废墟进行挖掘时,它相当于当时国际大都市巴黎一半的面积,难怪当时的发掘使这些考古学家们大为震惊。然而,更令人吃惊的是巴比伦城的色彩,因为新巴比伦人学会了用色彩明快的上釉的砖建造他们的主要纪念物,所以无论是城墙还是街道都染上一层迷人的色彩。巴比伦城墙是由新巴比伦国著名君主尼布甲尼撒主持兴建的。
图:新巴比伦城的伊什塔尔门
城墙以亮丽的蓝色为底色,镶以白、黄两色组成的狮子、公牛和龙的图案,城墙厚7.8米,墙上的大道可容4马并行。城外是又深又宽的护城河。该城共有8个城门,其中的北门,即伊什塔尔门(该门因是奉献给女神伊什塔尔的而得名)表面用蓝青色琉璃砖装饰,砖上有许多公牛和神话传说中的怪物等浮雕。城内主干道中央用白色和玫瑰色石板铺成。街面上店铺林立,非常繁华。尼布甲尼撒还主持兴建了古代世界的另一个奇迹:巴比伦“空中花园”。据说尼布甲尼撒的妻子是位来自伊朗的米底公主,她对南部美索不达米亚的平坦单调心生厌腻,渴念家乡起伏不定的山峦。为了取悦他的妻子,尼布甲尼撒建造了自幼发拉底河向外的花园的逐阶上升的平台,每一阶平台上都栽有奇木异草。这座花园后来被希腊人誉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第二,重视天文观察,擅长占星术。早在苏美尔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各民族为了预测季节的循环就已观测到月亮的运行周期,当时对天空的关注可能更多地是出于对农业生产的考虑。二千年过后,美索不达米亚人细心研究夜空的传统保留了下来,但这时可能更多地是出于宗教的需要。美索不达米亚人还是信奉多神,不过他们开始相信他们信奉的一些神祗就住在天上,星宿是他们的化身,因此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天体和星宿的运动上。他们认为天象的变化包含着某种神的信息,可以对人间事务的产生影响。因此预知某些天体的运动现象,也就是可以预测人间将要发生的事情。新巴比伦人认出了五个“游移不定的星星”(我们可以称之为行星,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并把它们同五位不同神祗的权力对应起来。新巴比伦人认为,当某一行星出现在夜空中的某一位置或与另一行星非常接近时,它有可能是战争或饥饿的征兆,也可能是一个民族战胜了另一个民族预兆。这就是最早的占星术,迦勒底人一词在西方语言中是占星家的代名词。不过迦勒底人占星术关心的问题一般不涉及个人的命运,它想要预测的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战争、洪水、饥馑和民族命运等。
第三是宗教态度的改变。这一时期的宗教已不同于苏美尔时代的宗教了。新巴比伦人的宗教可以称为拜星教。正如我们在上面提到的那样,神被视为星宿。马尔杜克成为木星,伊什塔尔成为金星,如此等等,星辰机械地主宰万物。这种奇怪的观念的产生应该说是美索不达米亚固有的宿命论思想发展的结果,但它又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原有的宿命思想,最终出现了顺从的观念。既然作为星宿的神的行事难以捉摸,那么人最好听从命运的摆布。人应该相信神和无保留地服从神。这样就在历史上头一次出现了虔诚即顺从的概念。这个概念被若干其它宗教所采用。
539年波斯人征服标志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终结,因为美索不达米亚当地各民族和王朝从此再也未能统治本地区。随着希腊人取代波斯人,罗马人取代希腊人,阿拉伯人取代罗马人,楔形文字逐渐停止了使用,外来艺术和建筑风格传了进来,旧有的城市化为废墟,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城市。(巴比伦衰微之后幼发拉底河一底格里斯河地区兴起的最宏伟的城市是巴格达,它是由阿拉伯人兴建的。)公元2世纪之后,巴比伦被完全遗弃,被附近的流沙和迁徙不定的河流深埋在地下,以致无人知道它的确切位置。直到20世纪初,考古学家才重新把它发掘出来。不过美索不达米亚的遗产却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传留后世。
参考书目:
刘文鹏主编:《古代西亚北非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刘文鹏:《古代埃及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
C. Lamberg-Karlovsky and Jeremy A. Sabloff, Ancient Civilizations: The
Near East and Mesoamerica, Benjamin/Cummings Publishing, 1979
Postgate,J. , Early Mesopotamia:Society and Economy at Dawn of History,London,1992
Kemp,B., Ancient Egypt : Anatomy of a Civilization ,London,1989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5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借高利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