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知道原油为什么投资原油那么多人做?》

&& &&& 《该死就死的市场经济》看完你会发现,一般…
扑克投资家:行走于大宗商品与金融交汇口点击上方蓝字扑克投资家关注我们!我们的QQ群,负责人微信号:voyage620。注明姓名-公司-职位。我们把微信做成了“搜索引擎”,形成这一垂直领域庞大的『知识库』,回复相应关键词提取各种干货资料集锦。商务合作致电:推荐一个有干货的公众号“轻金融(qjinrong)”,银行、资管与财富管理知识库。作者 | 同人于野
来自南方周末我想讲两个关于进化的故事和一个关于垄断的故事,听完你可能会发现,一般人对市场经济的理解是错的。进化生物学家John Endler拿南美洲的孔雀鱼做过一次特别有意思的实验。他搞了十个鱼池来养这种长度只有两厘米的小鱼,每个池子底部有不同的鹅卵石或者碎石图案,并在一些池子中放入强弱不一的捕食者。结果仅仅过了十四个月,各鱼池的情况就变得很不同。没有捕食者的鱼池中的孔雀鱼多有漂亮多彩的花纹,而那些生活在有捕食者的鱼池中的孔雀鱼都长得非常平庸,没什么色彩,身上的纹路也与池塘底部的石头相一致,显然是一种保护。看来宽松的环境有利于文艺青年,长有彩色花纹的雄鱼更容易获得交配机会;而如果连生存都受到威胁,那还是低调点好。除了速度特别快之外,Endler的实验与一般生物进化并无区别。我们可以借助这个简单实验体会一下进化的智慧。鱼生育的时候,并不能主动选择自己的后代长什么样,遗传变异完全是随机的。面对自然选择,鱼与鱼之间并非互相撕打着搞“竞争”,而纯粹是各自分别和环境对赌,谁赌对了谁就生存和繁衍下去。表面上看盲目的变异和赌博似乎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但这其实是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环境的最佳办法。如果你根本不知道未来会怎么变,你最好还是什么样的后代都随便生一点。关键词是“不知道”。跟一般人的直觉相反,进化其实是没有方向的,自然选择并不考虑物种的意见,物种能不能适应纯属偶然。进化看似盲目,却可能是在复杂世界中找到答案最有效率的办法。事实上科学家从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用模仿进化的办法寻找各种问题的答案。这个做法叫做“遗传算法”。设想一个有10×10总共一百个格子的棋盘,每个格子代表一个房间,其中一半的房间被随机选中放了一个易拉罐作为垃圾。一个只能看到自己当前以及前后左右临近房间的机器人的任务是收集这些易拉罐。你能不能给机器人编制一个策略,让它根据自己看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动作,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捡到最多的垃圾?这是圣达菲研究所的女计算机科学家 Melanie Mitchell 用来研究遗传算法的一个例子。Mitchell自己先设计了一个尽可能智能的策略。这个策略也不太难,比如说,作为一个视力有限而且没有记忆力的机器人,如果你所在房间内正好有一个易拉罐,你要做的显然是把它捡起来;如果没有,你就往别处找找。在理论上的最高分是500分的情况下,这个人为设计的策略得了346分。可是 Mitchell 用遗传算法,让计算机模拟进化出来的一个策略,却得了483分。遗传算法的进化过程是这样的。你要把所有可能的策略都用数字编码表示。首先随机生成200个策略,当做200个生物。这些策略可能是非常愚蠢的,也许一动就撞墙,但是别管那么多,进化的要点是人完全不参与设计。计算这200个生物的适应度 — 也就是说,用很多个有不同垃圾布局的游戏去测试这些生物,看最后哪些生物的得分更高。把适应度高的生物选出来,让它们两两随机配对 — 适应度越高的生物获得的交配机会也越多 — 以此来生育下一代。每一个孩子,都从其父母各获得一半基因,而且别忘了变异,也就是给每个孩子随机地再改变几个基因。这样得到下一代又是200个生物。对新一代的生物重复第2步。这样过了一千代之后,你得到了200个非常优秀的策略生物。其中最牛的策略做到了什么程度?在缺乏全局视角的情况下,它居然能让机器人自动从外围绕着圈往里走,从而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遍历更多的房间。如果我们把面对每种具体情况采取的动作作为其所在策略一个基因,最佳策略的最惊人之处还不在于其哪个具体基因的高明,而在于这些基因之间的配合。有一个基因居然会做出反直觉的事情——在自己当前房间有易拉罐的时候不捡——而这是为了配合别的基因,给未来的行动路线做一个标记!让人设计一个基因也许容易,可是让人设计出不同的基因相互配合,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你甚至很难想明白为什么这么配合对适应度有好处。遗传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很多实际领域。工程师经常用遗传算法进化出来一个什么设计,比如说一个有怪异形状的天线,它非常好使,可是人类工程师解释不了它为什么好使!所以进化论者对“智能设计论”者的一个最好反击,也许就是生物世界实在太神奇,我无法相信有什么智能能把它设计出来。进化出来的东西比设计出来的东西更厉害。你既不知道未来环境会怎么变化,也没有那个智能去设计,所以与其操心给什么东西指引方向,还不如坐等进化的惊喜。如此说来,进化竟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创新手段。事实上,进化也许是实现大规模创新的唯一手段。想想如果采用遗传算法来促进中国在某一领域的创新,先随机生成200个小公司……是一种什么景象。人们对比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经常说的是计划经济下商品的质量和服务的态度不够好,因为计划经济搞大锅饭,人们干活不为私利就没干劲。但市场经济更明显好处其实不是商品质量好——至今中国很多商品的质量也不太好——而是商品的种类之多!五花八门无所不有,各种层次的需求都能满足。这其中的原理当然是因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去中心化的,任何人有任何想法都可以立即付诸实施,而不必向上级请示,更不必等着上级指导。市场的关键词不是“为私利”——难道计划经济中人们就是不为私利的?市场的真正关键在于“不知道”。政府计划不行,并不是说政府不够聪明或者政府的计算机不够快,而是政府不知道未来会怎么变 — 没人知道未来会怎么变。市场经济,深得生物进化之道:第一,随机变异。任何人开公司都是冒险,而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的好处是你可以拿别人的钱冒险。没人知道哪个方向肯定对,但如果所有方向上都有人尝试,最后该出来的好东西必然能出来。第二,自由交配。双性繁殖是生物进化的一个神来之笔,它的效率比单行繁殖高出太多了。好东西要互相结合来产生更好的东西。乔布斯说苹果的DNA就是从来不单靠技术,而是让技术跟人文艺术结合。实际上大部分所谓新发明都是把旧的想法连接起来。这里关键还在于,有些东西你单独看它可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一旦与别的东西结合就不得了。第三,无情淘汰。如果环境永远不变,我们绝不可能看到这么多新物种;而当环境改变我们欢呼新物种出现的时候,别忘了有无数旧的物种因为适应不了这个改变而被淘汰了。历史上不知有多少烜赫一时的伟大公司已经不复存在。谈进化不谈灭绝,谈市场不谈破产的,都是文艺小清新。所以要参与市场得有这样的精神:想生就生,该死就死。凡是能做到这个八个字的系统,不论参与者较量的是商品、体育、艺术还是学术,不管其中有没有价格信号,都能繁荣创新。如果一个系统做不到这一点,恪守传统抱残守缺,那就别想继续发展壮大。但是且慢。我们知道中国有些政府机构似乎与自由市场和进化原则不符,但是中国经济的成绩比纯自由市场经济还好,这又是什么道理呢?这个道理可能在于“知道”。当前中国模式的巨大成功,很可能恰恰是因为起点落后。如果你落后于人,你最大的好处是你“知道”路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根本不需要自己尝试,把别人已经证明好使的东西拿过来就可以了。这时候最好的办法不是让一帮小公司瞎搞,而是国家直接组建大公司搞垄断经营,集中力量办大事。你的任务仅仅是模仿和做大,创新是别人的事。但是当你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想要自己搞点创新,甚至决心当领先者的时候,也许你还得效法进化搞自由市场。创新,也许是坚持自由市场的唯一理由。一般人以为市场经济的最大好处是有竞争,其实竞争被高估了。考察历史上的著名垄断公司,我们会发现垄断其实很好。AT&T 垄断美国电话业务的时代不管对该公司还是对美国人民来说都是一段美好时光。20世纪初 AT&T 主席 Theodore Vail 非常反感无序竞争,认为公司最好垄断,而且垄断公司有义务为国家服务。他的理念是公司不应该把股东利益放第一位,而应该把(为人民)服务放第一位!Vail治下的AT&T把电话线路铺设到了不能带来盈利的边远地区,确保全国用户享受最高质量的通话,而且把电话业务的定价权直接交给了政府!即使因为垄断产生了利润,这些利润也没有直接分给资本家享受,而是在相当程度上被用于资助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搞基础研究!贝尔实验室给美国带来七个诺贝尔奖,其伟大成就包括晶体管、激光、太阳能电池、计算机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甚至还有天文学。如果故事一直按这个方向走下去,那么我们的结论就是公司做大后变成垄断公司,然后与国家合作,甚至干脆收归国有,是一条利国利民的必然之路。这不正好证明共产主义一定实现吗?但是故事还有一个转折。贝尔实验室曾经搞出过很多足以改变电话业务的创新。可是这些创新,都被AT&T,给扼杀了。比如录音磁带做的电话留言机,早在1930年代就被贝尔实验室发明,可是AT&T却下令所有相关研究停止,资料封存,包括录音带技术!而这仅仅是因为公司担心人们有了电话录音会更少打电话。这显然是个非常愚蠢的想法,事实证明现在有了电话留言机人们仍在打电话。然而结果就是美国最后是从德国进口的磁带录音技术!类似的被扼杀的技术还包括DSL和免提功能等。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创新被称为“破坏性创新”:这个东西一出来就把别人的业务给破坏了。谁不希望自己干得好好的业务能够永远这么干下去?而AT&T这个例子说明,哪怕这个新东西对业务的可能影响其实没那么大,哪怕它是自己公司发明的,也不行。所以大多数人谈创新都是叶公好龙,在局面很不错的情况下没人真的喜欢改变。历史证明AT&T对新技术的畏惧很有道理。有外面公司搞了个可以给电话加上静音和免提功能的外设,这个设备一直被AT&T以影响通话质量甚至危害维修人员安全的理由打压。结果打了八年官司之后,法院裁定个人在家里给电话加外设是合法的。以此为开端,很多新的设备进来,电信业进入百家争鸣时代。这是AT&T衰落的开始。但那也是互联网兴起的开始。至今仍然有很多人为AT&T这么一个伟大的公司后来被以反垄断为名分拆而深感遗憾,可是你得把这当成是创新的代价。世界上没有白给的好东西,搞创新也是有代价的。创新的代价除了烧钱冒险,还包括让伟大的公司死亡,还包括容忍坏东西出现。效法进化,这个智慧是随便尝试,等东西出来以后让市场选择,而不是让某个政府部门先行选择,因为也许你眼中的某个坏东西将来跟别的东西结合以后恰恰能产生特别好的东西。在互联网界,这个智慧叫做“先发表后过滤”。你怎么可以仅仅凭自己感觉它可能会造成伤害就禁止它出现,为什么不等它已经造成了伤害再行动呢?因为中国长期落后,有关部门很爱说一句话:我们搞对外开放是让好东西进来,对于坏东西就必须把它挡在门外。可是你凭什么判断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坏的?现在中国按购买力计算的GDP已经超过美国,如果真想像领先者一样做个创新型国家,就不能再有这么一厢情愿的幼稚思维了,得想想我们愿意为创新付出多大代价。注:孔雀鱼进化故事来自Tim Harford, Adapt: Why Success Always Starts with Failure一书;Melanie Mitchell 遗传算法的故事来自她的Complexity: A Guided Tour一书;AT&T的故事来自Tim Wu, The Master Switch: The Rise and Fall of Information Empires 一书。(《南方周末》)版权声明:扑克投资家致力于大宗商品及金融领域优秀文章精选、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欢迎分别回复货币 | 欧元 | 俄罗斯 | 金融危机 | 宏观经济 | 资产配置 | 欧洲 | 欧元 | 芝加哥 | 投资时钟 | 非农 | 楼市 | 中国经济 | 大宗地理 | 矿产资源 | OPEC | 新加坡 | 瑞士 | 美元 | 货币政策 | 中国历史等关键词查看更多『宏观系列』干货集锦】精品微信号推荐全球央行观察(微信ID:quanqiuyanghang)解读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官员讲话、投资趋势,透析央行一举一动背后深意。紧跟宏观经济动态,感受全球金融脉搏。“黄金头条”(微信ID:goldtoutiao)第一时间报道影响贵金属市场的国内外政经领域重大突发事件,关注世界经济和金融投资动态,为读者提供每日财经新闻、及时行情解读,各大顶尖投行分析。炒黄金,读黄金头条就够了!真正做到全球资讯一站式集合,足不出户带您纵览贵金属市场一切动态。
点击展开全文
扑克投资家,行走于大宗商品与金融的交汇口。这里是大宗商品产业链与金融衍生品投资领域巨大的『知识库』,回复相应关键词提取各种干货资料集锦。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转载]古浪著《我所知道的通过学习做成交易的人》之陈扬
  打算抽空讲讲我见过最稳定的一位80后日内短线高手的故事。放眼郑州,或许他不是做的最大的,但是他自从做成之后到现在,历年从未回撤过30%以上,稳定赚钱,稳定出金。权益一直平缓上升,亦如他的性格,平和稳健。
  大家愿意听吗?愿意听我就抽空整理整理,开始给大家讲述他的故事我写身边朋友的经历,其实是传达一种理念,
传播一点正能量。我通过写身边人的经历,其实是传达一种理念,不要人云亦云的说什么99%的人要亏钱,不要陷入期货注定亏钱的思维里,在我们身边,有大把的交易员,是通过正确的学习,走上盈利的道路的,不要看到几个亏钱的交易者,就对交易失去信心,更不要妄自菲薄,否定了自己的学习,否定了自己的能力。
  盈利的人,往往很多只是找对了学习的道路,并坚定的走下去而已。能力不比我们强多少,没有谁天生就做的好交易,也没有谁注定就做不成交易。不要因为亏钱就否定自己,更不要因为爆仓,因为一次打击就放弃自己。
  如果只有潮起,没有潮落,怎么会有下一次涨潮来的气势恢宏。如果交易员仅仅因为一次重创就一蹶不振,又怎么能享受到全力加速,俯冲飞起的快意人生呢?
  所有在困境中的交易者,可以反省自己的学习,可以反省自己的性格,但是,千万不要否定自己。
  顶多说自己还没有找到合适的道路,顶多反思自己的学习之路是否正确,而不要轻易的怀疑自己的才华。
  人人皆可成圣贤,俱在一念之间。
  交易员的世界,哪个大户不是从散户成长起来的呢?哪个你所崇敬的牛逼人物,不是从苦逼的时光里熬出来的呢?
  相信自己 坚持学习 找到正确的路 适合自己的路
坚定无疑的走下去。
易家人人都可成为赚货
都可以过上体面尊严踏实的生活我尽量给大家多点正能量 , 就像寒冬的日子 ,多看看太阳, 总能温暖自己的内心。
  好,既然大家对80后感兴趣,那我就讲讲身边的一位80后日内高手的经历吧。写80后,我本身也是80后,后面所写的朋友,都是现在还在郑州,还在身边的朋友,这样很多细节感觉有模糊的地方,我可以直接电话约出来喝茶聊天,我力求真实,所以要花的时间和功夫多点。
  接下来写的人物,我们一起在公寓差不多三年多了,都知根知底。
  这三年多,郑州经历了炒单辉煌期,双边打击消沉期,炒手转型期,趋势学习期,等等,而只有他,从09年上道到现在一直不移不易,仍凭风吹浪打,依旧日内短线,每天十几个来回的单子搞,月底就出金,两年一换车。管他市场什么氛围,管他媒体怎么宣传,叶大户,葛大户,都是别人的成功,而他一直坚守着他的规矩,就是稳定日内,赚钱出金。
  他坚守着他的阵地,不觊觎别人的辉煌,不求暴利只求稳定,平和踏实,日复一日。
  做期货的缘起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桥和路,多交朋友就是架桥铺路,有很多时候,朋友就是你最大的财富,或许你一生中很多的成就,都是随着多个朋友,而多一个选择的。
  杨仔若是没有朋友翟鹏飞,可能永远都不知道期货是什么。
  07年的杨仔,大学刚毕业就去了苏州一家日企上班,他本身是日语系毕业的高材生,但是性格平和,与世无争,在日企做事,这样的性格,出头极难啊。
  那年冬天雪灾,本来春运就不好买火车票,又赶上雪灾,过年是回不了家了。
  过年同学聚会,一个朋友打电话给陈扬,翟都买车了。杨仔很惊讶啊,他和翟打小就在一起,高中还同班,他印象里的翟和他差不多,家境普通,人老实,又不太擅长搞那些生意上的交际,大家都差不多能力,差不多毕业上班,他怎么那么快就有钱买车了。
  扬仔给翟打电话,问是在哪里发财了啊,连车都买得起了,要知道,那时候大家的薪水普遍都是两三千啊。翟告诉陈扬是做期货赚的钱,扬仔又问,期货好做不,翟说,期货做成了那赚钱好赚,虽然也有风险,但是这行不用低声下气的去求人,完全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能赚钱,还不用低三下气,不用求人。
  这对杨仔太有吸引力了,在日企做过事的人都知道,日企的管理制度等级森严,课长,部长,一级一级,陈扬当时月薪到手只两千多,而他的课长,一万多。级别啊,差距啊。杨仔当时在想,什么时候能混到课长,能混到月薪过万啊。可是想起工作中往往身不由己的低头哈腰,就有点不是个味儿。
  做什么才能不求人,能赚钱呢?想来想去,跟翟做期货去算了。
  他把想法告诉翟,翟劝他三思啊,然后拉他进了自己的QQ群,给大家介绍,这是我的哥们陈扬,想做期货,你们给点建议啊,朋友们都劝杨仔要慎重考虑,如果真要做,那就先学习,再模拟,然后入金做。
  翟给他介绍了几本书,《日本蜡烛图技术》 ,
《短线交易秘诀》等,陈扬用公司的打印机,把这几本书打印下来,每天下班就研究研究,做做基本功。这样半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翟总家的地下室开始做模拟
  08年夏天,杨仔做好了决定,辞职回家做期货,刚好,翟总当时也在老家做单,杨仔家和翟总家只有一两公里多路程,翟总把自己家里的地下室装修了下,算是一个做单室,杨仔搬了电脑过去,就开始他的期货人生了。
  那时候的翟总已经很成功了,经常每天弄个几万块钱,郑州当时是炒手的时代,人多浮躁。翟总从入门就是技术派做短线,不炒单,在郑州待着也没必要,就回洛阳老家,在老家把地下室装修出来,刚好杨仔也想学习,那就从地下室开始起步吧。
  那年夏天,杨仔天天早起就走到翟总家的地下室,早出晚归,中午在翟总家里吃饭。
  在每天来来回回的路上,不断的想,不断的归纳总结。一个夏天过去,鞋底都磨破了。
  学习之路,鞋踏破, 路湿透。
  做交易的朋友,如果入行就能有良师益友,一起学习,一起努力,那往往会事半功倍,即便初期磕磕绊绊,但是至少理念和方向不会偏差太多。
  到后来杨仔能做起来做大,还一直都很那么稳定的从市场上出金,和入行之初和翟总一起建立了正确的理念有直接的关系。
  但08年做模拟,对于陈杨这种日内短线的手法来说,实际上帮助不大。因为08年秋天爆发的经济危机,主力品种经常连续跌停,什么技术形态都没有,直接就是一路跌停,飞流直下三千尺。面对这种行情,模拟也就是熟悉熟悉行情软件下单软件。
  到十月多,翟总远去北京学习,杨仔一个人在洛阳也没啥意思,也去了北京,在北京,两人一起租了房子,继续开始学习。翟总去北京学习的时候,其实已经是非常优秀的日内高手了,但是翟总这人一直是力争上游,见贤思齐,根本不会因为每天几万的收益就停止学习的脚步,这也是翟总后来事业越来越成功的基础。
  现在想想,翟总家的地下室,绝对是风水宝地啊,下次去洛阳的话,去看看,感受下,两位杰出的80后操盘手都曾蛰伏于此,堪称卧龙岗啊。
  现在的杨仔,依然还记得那个充满激情的夏天,那个类似闭关修炼的地下室。人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往往都是一念之间,而那个地下室打好的基础,受益至今。那是开始起飞的地方。
  题外话:这两三年,很多行业媒体舆论,往往对日内交易很是诟病和诋毁,觉得日内交易只是耗费手续费,期货公司忽悠人,或者说日内鼠目寸光赚不到大的,又举出一批批的大佬,如野人,葛大户,叶大户,傅海棠等一批江湖大佬来论证只有趋势才有暴利等。旋风手开贴的时候,很多鄙视他短线做法的。
  业内有首打油诗,短线穷三年,长线熬十春,套利两头爆,期货毁一生。
  我觉得说的很好,也很能说明问题,其实不管长线短线,世间是没有唯一的真理的。邪教的本质往往就是说自己掌握了唯一的真理。对于交易员来说,长线有长线的好处,短线有短线的好处,都是因人而异的,短线的优势在于入门容易,一旦做稳定之后,那长期的稳健收益率,会让资金权益走出平滑的曲线。如爆发之后的杨仔,曲线永远都是30度左右平稳增长。
  当然,可能会有人会举出几个长线大佬来辩驳我,我就说一句,江湖一共有几个大佬呢,哪个大佬不是十年磨一剑呢?有谁能坚持到那天呢?
  不要人云亦云的否定交易,否定短线。
  实盘开战
第一次爆仓
  今天讲杨仔的实盘开战,看书准备了半年,又跟着模拟了三四个月,杨仔觉得时机成熟了,可以开始实盘交易了,就开了个户,入金了一万,这也是朋友建议的,做短线,入金一万就够了,有实力,一万不少,没实力,一万也多。
  杨仔信心百倍,翟总很认真的给他说,这是你人生中第一笔交易啊,一定要慎重,一定要做好。
  杨仔一听,有道理啊,开个好头,以后一路顺风顺水,水到渠成啊。
  毕竟是实盘,还是要慎重,杨仔选品种,选来选去,选中棉花,当时棉花其实也没什么量,但是走的慢,进场应该不会被秒杀了。第一张多单进场之后,立马开始紧张了,虽然经过了看书,模拟,但是实盘给人的心理冲击是不一样的,还没等K线走完,出场了,出场一看,平价出了,亏了个手续费。
  讲到这里,问问,大家还记得进入期货市场第一笔交易吗?还记得当时的盈亏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尽管杨仔做了很多准备,先看书,后模拟,又和翟总一起交流探讨,基本的手法,已经有了,但是对于一个新手来说,还是要差一些磨砺的。
  就像学开车一样,知道操作流程,知道交通法规,但是不上路你永远不会开车。你知道遵守交规,红灯你停了,可是对方突然冲过来一辆车,你怎么处理?规则之外的突发事件,怎么应对,这都是只有上路才能学会的。
  新人进入市场,如果不犯犯错误,是不可能学会交易的,要去试错错,一定要不怕犯错,才能进步,交易成长的过程,就是试错的过程,改正错误的过程。
  经过学习和模拟之后的杨仔,进场位置能找到,就是止损有问题。
  止损大家说说都知道,但是对短线来说,止损是保命良方啊,不会止损,不敢止损的人,往往做短线太难存活下去。
  记得以前李总给人讲短线的时候,第一就强调要回止损,要跑的快,错了就砍,能做到这第一步,才能保住实力,保住实力了,才有发展。
  后来杨仔说,他当时小止损很快就砍出来,可是一套十几个点,那就舍不得砍了,非要抗一抗,这一抗,搞不好就抗个大的。
  实盘第一周,杨仔的账户,稳定亏损一千多,进场一赚就想走,一套就抗,焉有不亏的道理呢。
  实盘第二周,又亏一千多。
  这样算算账,不行啊,一周一千,十周不就爆仓了吗?
  回洛阳了,回去之后,认真做单,但是还是容易犯错,止损的关隘,对那时的杨仔,困扰太大了。
  我们纸上谈兵,止损不过两个字,可是杨仔直到春节前爆仓,都毁在这两个字上。
  本来是抱着不求人能赚钱,想买车的目标进入市场的,也学习了,也模拟了,也大概知道突破手法怎么做,可是止损二字不过关,还是爆仓了。
  我再啰嗦一句,止损是什么,对于交易员来说,止损应该是类似本能的一种行为,作为交易者,我们处在一个无常的世界,一切皆无常,即便你再遵守你的规则,如开车,你知道红灯停,可是对面来车,你必须做出应对,闪避保命。止损就是保命,再高超的技术,再精妙的理论,面对市场,不会止损,不敢止损,那都是水月镜花,虚幻一场。
  爆仓之后的自我磨砺
  不经过寒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不经过失控爆仓过的人,不足以谈止损。
  杨仔爆仓之后,太不甘心了,太没道理了,准备了那么久,学习了那么久,进场位置,盘整突破,都能很清晰的找出来,甚至很多位置进场进的都很好,就是毁在止损上,不甘心啊,不甘心。
  仔细回想,新手能犯的错误,一个没漏,都犯了。
  扛单,尤其是扛单,小点能砍,大了就抗,明明是做日内短线的,扛单还扛到过夜。有次多PTA套着了,扛到第二天开盘。实在是后悔,生活中的杨仔,说不上什么大成,但是起码风调雨顺,平平稳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多缺点,可是一做交易,所有人性中潜伏的缺点,全部都暴漏了,每张单子都是显示人性的强弱啊。
  教训太深刻了,短短两三个月就爆仓,这是杨仔没有预期到的。但,能因此放弃交易吗?肯定不能啊,不甘心,不服气啊,当时杨仔已经知道自己毁在止损没有勇气,他需要磨砺出勇气,不只是交易,更是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挑战。
  爆仓之后,再没入金了,也没钱入了,自己辞职回来做交易,本来家里人都不理解,现在要入金,只能找家里拿钱,杨仔抹不下面子。
  每天开盘,继续模拟。
  不行,太安逸了,杨仔觉得在洛阳家里,即便没做好,起码有吃有住,这样安逸的环境,不适合这个阶段的杨仔,想想自己的爆仓,不就是因为长年累月的安逸日子,让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来面对止损是如此软弱的吗?人不能没有压力!!!
  这次下狠心了,春节后杨仔告别洛阳父母,要去郑州做交易,走之前,杨仔说还有钱,让父母不要担心,实际上,爆仓之后,又没收入,杨仔已经是两手空空了。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做期货。
  这是杨仔当时真实的写照。杨仔如同旧时的书生,去长安赶考,郑州就是他的长安。此行虽不知成败,但是杨仔不想再输给自己了。心里就一个想法,不管是吃多少苦,一定要战胜自己。
  长安白居不易,郑州也是。
  杨仔到了郑州,生活成本最便宜的地方,是西郊,但是有个缺点,距离交易所太远。
  杨仔买车了,刷信用卡买的,电动自行车。
  抱着想自由赚钱买车的目的进入市场,现在刷卡买电动自行车,也算是一个小突破吧。
  每天早起,杨仔骑电动自行车赶到交易所,去期货公司在未来公寓的办公室看盘,学习。这样的日子整整坚持了一年。
  吃饭是个大问题,当时交易所食堂一份饭,要五元,这对没有收入的他来说,还是成本高了点,他自己在家做好早饭,然后用饭盒带一份来公司,中午微波炉加热下凑合凑合。
  写到这里,发发感慨,很多人认为交易是靠天赋的,当然我不否认天赋的作用,但是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不到拼天赋的地步。
  年后一直到三月,杨仔天天在公寓里看盘学习,到3月中,感觉自己差不多应该能解决扛单不止损的缺点了。借了个1W的账户,借账户?对,你没看错,对于这个市场来说,钱和账户,永远都很多,不是稀缺资源,而能盈利的操盘手,永远都是稀缺资源。
  借的账户,大概1.1W.当时说好了盈利分50%.
  再次实盘做交易的杨仔,很珍惜这次机会。
  也知道坚守规则了,有一天,他赶上行情好,当天赚了10%,瞬间感觉好幸福。
  如果你以为杨仔就此走上康庄大道,那就错了,毕竟是真实的交易世界,不是电影,不经历风雨不见彩虹。下一篇章,讲讲杨仔的爆发吧,今天这只能算是启动,行情的确认,往往是先启动,然后盘整打不下来,再突破盘整,那就真正爆发了。
  杨仔的盘整后爆发
  杨仔尝到坚守规则的好处了,也多少开始有点盈利了,终于感觉可以去食堂吃上饭了。
  六月的一天,塑料开盘低走,杨仔2张塑料做进去,短短几分钟,盈利六十多个点,杨仔看跌不动了,平仓。舒服啊。早盘几分钟,一个月的生活费都出来啦。站起来伸个懒腰,喝杯水。扭头一看,我靠,塑料暴跌下去了,不能看,一看受不了,刚才要是不平仓,现在可以赚一百点,一百五十点,快一百七十点,不行啦
不行啦 不行啦 受不了 受不了 受不了反弹了,杨仔做空,想把刚才丢的利润补回来。
  套着了,不怕,刚才赚了六十多个点,现在只套五个点!
  套狠了,现在已经到二十个点,不怕,还有四十个点的利润保护!!
  更狠了,现在套到五十点了,有点怕,但是反弹应该快下去了吧!!!
  恼了,大不了抗一把,这么大的下跌,反弹完了总得下去吧,盈利已经没了!!!!
  操,套一百点了,反弹还不结束!!!!!
  完了 完了,套两百点,舍不得砍了!!!!!
  收盘了,单子还没砍,还没砍!!!!!!
  坐到椅子上的杨仔,后背湿透了,已经收盘半小时了,他还在电脑前坐着。毕竟这是借的账户啊,万一再爆仓,那该怎么交待呢。
  从早上开盘的大赚,到后来的大亏,短短一天,人生的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
  夜里杨仔睡不着,偏偏赶上外盘原油暴涨,而内盘塑料,有时候跟原油又跟的很紧。外盘也看不下去了,走到街上,一个人游荡,面对即将爆仓的账户,只想等天亮。
  第二天高开,紧张的砍不出来,易盛的平今和平仓是不同的,杨仔只知道点击平今,忘记了易盛要先选平仓的,最后又多砍了六十个点。
  账户里的钱,只剩下四千多了。算是半爆仓了。
  坛友问我了,前面都已经做到日赚10%了,都知道坚守规则了,怎么还会爆仓。
  是的,交易就是这样,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不管你做的有多顺利多大,有时候一念之间的失控,结局就是这样。
  父亲打电话问杨仔做的咋样,这样一个人在郑州行不行,毕竟辞职都一年多了,不行的话,回洛阳再找个工作啊。杨仔出来的时候,给父亲说要赚钱买车回去。老父亲对杨仔的要求,不是他大富大贵,不是买车买房,只是平平安安的,健健康康的。
  来郑州的这大半年,杨仔住在最便宜最便宜的城中村,半年没买过衣服,甚至吃饭,都自己买菜做一天的分三顿吃,中午食堂都去不了。本来都以为可以做起来了,而就一个失控,前功尽弃。
  难道就这样了吗?难道我只能这样了吗?难道我就学不会止损吗?为什么我知道怎么进场,知道怎么出场,偏偏一个止损扛单,我就解决不了呢?
  杨仔反复问自己,用我现在旁观者的角度来说,知错未必能改,人往往只有真正痛了之后才会改正,很痛了,才会真正醒悟。
  对于交易来说,如果你的交易之路就此一帆风顺,那当然值得祝贺。
  但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在你的成长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而这些挫折会带给你许多并不快乐的体验,踌躇、痛苦、绝望,纷至沓来,让你不得安宁。
  当你遭受这些痛和辱的时候,你才会明白,要实现你的目标是多么的不容易,你会开始畏惧,畏惧所有阻挡在你眼前的障碍。
  如果你遇到这些困难,感到畏惧和痛苦,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你应该同时意识到,决定你命运的时候到了。
  因为畏惧并不是消极的,事实上,它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也是成为强者的起点。
  所有看似强大的障碍,等到你克服之后,你再回眸一笑的时候,你可以淡淡的说,这障碍,不过如此。而你,已经走过。
  从那以后,直到现在,杨仔再无一次扛单。他的日内突破手法,再解决了止损扛单之后,应对市场,已无大碍了。
  仅剩的四千多资金,只能开一张了,好吧,就从一张单子开始吧。
  到九月份,资金从四千做到七千,有点信心了。
  终于发现自己最大的错误,不只是扛单止损不过关,还有一点死不认错,他知道自己的手法突破的正确率很高,顺风顺水的时候,经常是将近9成的胜率,进场就能赚几个点,但是这种高胜率的反面,就是让自己以为自己的交易,每一笔都会是对的,习惯了正确,就不认错了。
  交易的过程,就是试错的过程。不要以为自己的胜率有多高,就不认错了。
  交易必须做好每一笔单子都认错的准备,不要幻想每一笔都对,先做好认错的准备。
  再不认错,就是和自己过不去了。
  以前每笔交易,进场都会以为自己是对的,而九月之后的杨仔,每笔进场都算好止损在哪里,设想每笔都是错的,做好止损的准备。
  境由心生,就这么一个转换,一念之间。
  OK,既然是做好认错的准备了,那做单又有何惧呢?扛单不止损的心理障碍,算是真正突破了。
  做到11月,账户资金做到三万了,终于能吃上食堂的套餐了,能吃上盒饭,能踏踏实实的吃饭睡觉,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到12月,更有信心了,毕竟算是赚钱了,找朋友借了三万。
  每天几百几千的赚钱,做到春节,把借的钱还了,自己还有三万。
  好,今天先写到这,我也得活动活动,喝杯茶了,看看楼下,现在也是春暖花开,其实我写东西,更多是想写春暖花开,阳光明媚,当然,这只是理想,毕竟每个人的春暖花开,都得先从寒冬中挺过来。
  如果现在你的冬天都已经这么冷了,那么,不要灰心,冬天都冷到这样了,春天还会远吗?
  如果现在你已经百花盛开,阳光明媚,那么,不要忘记,谁曾经在寒冬里给你的那抹微笑。
  杨仔的春天来了
  10年春节过后,大概是三月吧,乍暖还寒的气候,又是一个早盘,开盘不到十分钟,一个标准的突破进场,杨仔果断进场,设好止损,进场不到十分钟,浮盈过了一万多,看到了出场位置,平仓出场。
  一万块钱,就这样到手,这是他自从做单以来最大一次平盈。
  对于日内短线来说,衡量上道不上道,有个简单的标准,就是哪天突破了日内平仓赚一万,就是上道了。
  杨仔看着账户里的一万块钱,看看时间,还不到九点半,行情还在走,罢了,罢了。
  杨仔关了下单软件,不做了。上次爆赚之后的爆亏,让他痛彻心扉。
  痛定思痛之后,他给自己定了规矩,并一直坚守,规矩:
  1,每笔交易,进场前先设好止损,每笔单子都是试错,进场没走出来,就先砍了。
  2,每次爆赚之后关了软件休息,运气都是有限的,不求圆满,爆赚之后就要休息。
  杨仔关了软件之后,着实有些兴奋,说起来,从实盘爆仓到现在,算是熬了一年了,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而杨仔的一年,其实只是做了一件事儿,就是学会认错止损。
  该是奖励下自己了,杨仔下午收盘约朋友去西餐厅,吃牛排,人生第一次吃西餐。
  交易员,一旦解决了最困扰自己的问题之后,能坚守下去,往往就能进入良性循环了,会越做越顺利。
  做到10年年底,杨仔终于可以买车了,春节前,杨仔买了本田雅阁开回洛阳。
  杨仔开车带着父母,逛逛从前的工厂,学校,农田,看着父母脸上的笑容,杨仔觉得他所追求的幸福,已经做到了。
  后来,他把雅阁给父亲开了。
到12年底,杨仔买了宝马。
  期货日报组织的第六届期货实盘大赛,孔姐给杨仔报名了,杨仔也没因为实盘大赛而改变自己的风格,依旧是坚守规则,爆赚了就休息,做一段时间就出金,结果到比赛结束,四个月之间,杨仔收益521%.熟悉杨仔的朋友,都说,如果杨仔根据比赛来稍微做下调整,不出金的做,估计前三是大有希望的。
  13年,杨仔的收益差不多是700%吧。
  现在的杨仔,依旧是奋战在交易的第一线,稳稳的幸福,稳稳的做他的短线。郑州这两年多少有些萧条了,市场的关注焦点,更多是那些做趋势做长线的高手了,大师们坐而论道,粉丝众多,一度对短线嗤之以鼻。都说短线做不大,资金规模有限。郑州也一度兴起转型的热潮,炒手也比之前少太多了,除553,青烟,之外,基本已经没多少炒手了。
  而杨仔一直不为所动,他坚持着自己的手法,他并不追求规模有多大,他每天继续他简单而有乐趣的交易。有人找孔姐,想跟他学习,孔姐热心助人,就帮忙引荐,杨仔也带出了一两个短线好手。
  简单的经历,简单的操作手法,以及简单的盈利曲线,过着简单的生活,享受着简单的幸福,这就是杨仔的全部了。
  好了,今天先讲到这了,再讲,就是杨仔的现况了,若是大家感兴趣,我抽空再讲讲现在的杨仔。
  活在当下的杨仔
  既然大家对杨仔的现况感兴趣,我就来讲讲最近的杨仔吧。
  这两年资管业务放开,团队操作,基金管理,如雨后春笋,正在茁壮成长,郑州已成规模的团队,已经不少了,杨仔的朋友也拉他入伙搞个小基金,杨仔觉得一个人做也是做,和朋友一起也是做,也就参与其中了。
  但是他的做法很有意思,因为大家都是比较认可他的短线能力,所以,他虽然是加入团队,但是他只做他和团队成员自己的资金,外面的资金,他一概不接不做,只是把朋友和自己的资金打理的稳定增长,这样的方式,让朋友们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手尝试和转型。
  他的做法还是一如既往的纯粹,做短线就是短线,用日K选出比较明显的品种,从大周期分析之后,从1分钟入场,眼中看到什么,就做什么,只跟随,只把握能把握的事情,比如他今天做的大豆,他日K看好一个突破,日内1分钟找到突破,简单直接,他做进去,赚了就拿着,遇到压力就走了,后面的那部分利润,不是他的盈利,他就不要了。或许今天,或者明天出现大豆基本面的消息,但是他只看现在,只看当下,只看当下有没有他要做的位置,就这么简单纯粹。
  守着这份纯粹,守着他信奉的短线原则,不贪不妄,过着他稳稳的幸福。
  交易说简单简单,说难也难,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常常也在回顾和思考,好像所有的高手,都有些共性,这份共性是什么呢,是纯粹,是专注,比如杨仔,今天有坛友问我,杨仔交易是先看15分钟,再看5分钟,再看1分钟吗?盈亏比是怎么考虑的?会看多周期共振吗?诸如很多问题,我不知道如何作答,我知道的日内高手,往往其实没那么复杂的,如杨仔,日K看看突破,1分钟找找突破就够,甚至每一笔进场,往往都是相同的形态,到位置了就做,哪有那么多考虑。怎么出场,万一出场之后,行情再走怎么追,这在杨仔那里都不是问题,既然当下的突破已经赚到了,如果遇到压力出来了,那后面再涨,和当下有什么关系呢?
  杨仔做的永远是当下啊,活在当下的杨仔,现在还是和平常一样,周一周五准点去海通孔姐那里做单,按月稳定出金,像他这样纯粹的交易者,纯粹的交易手法,在这个市场波澜不惊。
  前几天有坛友按图索骥,说通过孔姐去找到杨仔,去杨仔的办公室蹭了中华烟抽,说杨仔待人谦和,内心和外表一样平和。
  对于交易员来说,其实交易这条路,都是人生苦旅,尤其是在没熬出来的情况下,都过的很艰难,内心要无数次经过那种挣扎和纠结,在一次一次的打击中,不断的茁壮成长,行到山穷水尽处,熬到柳暗花明时,一旦熬出来了,自然会体会到煎熬时的那种痛苦,所以才会更理解交易员,会去帮助更多的新手,如翟鹏飞,如杨仔,如初级,如怀念,正是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帮助,才有了这个精彩的市场。不忘初心,常怀感恩。
  看此文的朋友,如果你现在处在学习期,那么,请一定要坚强,一定要保持开放和接纳的心态,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不成功,期货如此,人生如此。
  看此文的朋友,如果你现在已经从山穷水尽熬到柳暗花明,那么,请想一想来时的路,多么的艰难,多么的不易。提携指点下还在迷途中找路的孩子们吧,传道授业解惑,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多谢大家有耐心看完此篇,在下行文,不求文辞华丽,但求言之有物,祝大家周末愉快。若还有更多想知道的,请跟帖留言吧,在下不避讥嫌,尽心尽力。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美元涨原油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