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足步运动的配音是好汉歌的是哪个广场舞好汉歌操

自见。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 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 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 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 阅读名家名篇, 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 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二、 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 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 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 ”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 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 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 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 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三、 自己评改,提高能力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 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 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 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 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 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 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 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老师要让作文批改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初中生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有时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就是说,经过 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 各种文体的模式套路已基本成型了, 但有时一些具体的写法却把握不 起来,明知这样写不妥,却又不知该如何修改,此时教师就应给与适当的点拨,引导其进入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比如有一次,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与创新思维,我故意布置了 一片老掉牙的作文题――秋天。其中有一个同学在作文自批中写道:“本文围绕秋天写了几 足球天特有的景象, 如秋天的晴朗与凉爽, 秋天的丰收与繁忙, 但又写到了秋雨中树叶的绿, 似与要求不符,但这确实是我的所观所感。”而在互批中也这样写:“本文抓住秋写了不少景 象,语言很优美,让人读后仿佛跟随作者也走进了那温柔的绿巷里。但本次作文要求写秋, 文中却出现了不少绿,好象给人以春天的感觉。”从学生的批语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此类作 文的写作方法认识有误差, 竟以为写秋天时颜色必是黄, 而不能用绿。 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 “其实,秋天时写绿未尝不可,关键是写出秋天中的绿与春夏中绿的不同之处来。例如,春 天中的绿是新绿,夏天中的绿是墨绿,而秋天中的绿是黄绿,绿中泛出黄点。所以写景作文 重点是把握住景物特征,把看似相似的东西写出一个与众不同来。”如此以来,既纠正了学 生批改中的失误,又指导了写作方法,正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五、老师要让作文批改成为思想交流的阵地 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阶段,自以为是大人了,有自己 的独立思考了, 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又不免流于肤浅或片面。 这在作文中便能很大程度的体 现出来。记得一次半命题作文,叫“我再次感受到了__”有个同学写的是“我再次感受到了 虚伪的可鄙”内容是前不久为迎接市教学规范化学校所做的某些工作。文中把为迎接验收, 老师精心备课,学校全面打扫卫生等写的虚伪可鄙至极,表现出了极大的厌恶,措辞相当激 烈。他在自批中写道:“本文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很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受,我就是看 不惯学校的这种弄虚作假……”而在互批中这样写:“本文取材于实际,很有真情实感,但说 话欠妥当,一个学生不应该用这种口气批评自己的学校,其实这一切都是为我们好。”看来, 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反面素材”学生在思想上有很大分歧。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你能够抓 住身边的事,善于观察,巧妙入文,抒发了真情实感,很好。但我还希望你能深入的思考一 下, 将学校平时的工作和验收时的工作作个比较, 是否那次的工作是彻底的虚假?难道老师 平时就没精心备课?学校平时就不打扫卫生?总之, 我们应该学会全面深刻的去分析某一现 象,而不能简单的把一事物定为好或坏……”那次作文之后,我曾作过追踪调查,我发现那 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已渐趋成熟,待人接物也较缓和了,一次贴心的评语交流,使其免于思想 上误入歧途,我很感欣慰。 六、老师要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中学生受生活实际和阅读范围的限制,作文取材较窄,纯粹胡编乱造就会漏洞百出,所 以学生作文选材多是围绕身边发生的事或亲身经历展开。尤其是我强调学生作文要“说真话 抒真情”所以从学生作文中常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一次,生物老师向我反映说某同学像 有心事似的,一节课什么都没背进去,提问时一问三不知,也不知怎么回事。这答案竟让我 在作文中找到了,那周的作文话题是“选择”,从文中显示出她收到了男生一张纸条,正不知 该如何选择呢。文笔极端细腻,心情异常矛盾,直至最后也没下定决心,甚至还求助月亮星 星告诉她该如何选择。很显然,这是初中生常见的早恋现象,这种事不谈,学生面临彷徨, 很有可能走上弯路;面谈,又会引起学生心理的恐慌,让其无地自容。于是我便借作文批改 进行了一次旁敲侧击的教育:“看得出来,文中的主人公正经历着一次痛苦的煎熬,别的不 说,但是一张纸条就已搅得她睡不好觉,听不进课了,以后还能怎样?要知早熟的果子虽然 好看,却是又酸又涩。我们是否应该帮她尽快走出青春的沼泽地?”下次作文再交上来时, 我发现“月亮不再昏暗,星星不再眨着迷惑的眼睛,主人公的脚步也坚定了”我心中的那块石 头也落了下来。 如此以来, 既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 又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何乐而不为? 其实, 这种方式的作文批改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更是满足了学生对作文的 期待心理, 因为自己写出来的作文能够引起别人的共鸣了, 这会大大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方法,又有了兴趣,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是一个大难题了。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 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 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 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 一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拙见。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知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 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 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 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 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园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 题。”这样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 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 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敢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 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 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 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 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 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 义时, 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 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 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 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 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 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 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 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三、 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 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 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 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 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 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 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 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 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 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 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 她 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 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 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 &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 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 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 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 生思维的浪花, 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 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 (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 ,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 提问,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 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 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 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 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 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 式进行教学。 教者先提出问题: 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 出来--&善变&; 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 纷纷答&变得快&、 &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 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 教者就顺势利导, 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 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 造这个形象? 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 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五、 “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发散型思维的提问。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 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 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 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 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 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 生通过这些训练, 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 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 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 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这一诗 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 科学家竺可桢》 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 可让学生思考: 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 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 &,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 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 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 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使学生始终感觉到知 识的“活水”源源不断。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模式所谓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模式,就是“自学质疑→筛选问题→合作交流→反馈归纳→深 化创新” 。原则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科特点,充分体现创新学习指导思想,培养学 生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其中转变教师思想观念是关键,教师要与陈旧的“三中 心”决裂,树立学生才是课堂主人的思想,同时要认识到模式不是僵死的套子,坚持“以学定 教,以学定法,教无定法”的教学原则,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动手、动脑、灵 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前位。 一、自学质疑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无要疑。学到此时方是进步。”让学生自是体现学生 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必要方法之一。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 知识去选择、去感悟,并提出问题。但由于年龄特征,学科或教材特点的不同,教师要进行 必要的自学引导和有效的思维点拨, 对学生的质疑要充分地肯定, 以维护其自尊心与自人信 心。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提问,然后让学生继续学习交流,结合上下文,以及其他学科知 识理解,尽量让学生在互学、互教、互议中自己解决问题,尽管不是很正确,化费的时间更 长,但比教师直接告之以标准答案有价值。 二、问题筛选 学生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会提出五花八门的甚至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 教师就要从学生 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共同归纳、综合、筛选出有共性,最符合教材要求,最富有 求异、创新的问题来进行探讨。捕捉即逝的智慧火花,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 维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 筛选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多思善疑的过程, 是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 迁移能力培养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作知识归 纳综合,如果这一步处理得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得到充分调动,新知识和重点,难点也 能较好地得到解决。 三、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各种教学手段, 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给学生留有查找资料、思考、讨论、交流的 时间。“人思如涌泉,浚之愈新”。学生带着自己渴求解答的问题去探寻、讨论,加上教师的 激励和鼓舞, 他们的好奇心, 成功欲就能得以极大的满足, 被动地接受就会变成被动的探求; 独立思考加上团队的合作交流, 就能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但教师要注意克服易犯的老毛病, 为了完成计划赶进度, 使合作交流于形式, 教师只抽几个优秀学生来回每件事问题就草草结 束,而让许多学生失去思考的机会;怕打乱课堂秩序,不敢放手让学生讨论;忽视了集体的 智慧和“全体”二字,使问题不能真正理解;教师作为旁观者,没有深入到学生中去,针对学 生讨论中的问题启发、诱导,没能抓住学生“盲点”于无疑处生疑。总之,这一步是学生在开 放、民主、自主、愉悦的气氛中G驰思维、各抒己见、感悟知识,共同探究的一步。 四、反馈归纳 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教材的 重点、难点及时进行点拨、解感和归纳。学生的疑难教师要充分了解其性质。类别,同时要 考虑是当堂解决还是课后解决,是个别辅导还是集体解答,是让学生帮助解决,还是教师解 决以及解决的思路,教师根据实际应采用各种指导方式调动已学知识,启发学生举一反三, 把问题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解难,或启迪学生转换思维角度去解疑。这一步是调动师 生积极性,将新旧知识串联,重新组合提示主题的过程。教师的水平得以充分展示,学生思 维训练,知识迁移和组合,也得以培养和训练。 五、深化创新 在解决了学生疑难之后, 教师或学生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小结, 这也是课堂教学 的重要环节,是创新学习的点晴之处,由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或提出未解决问 题,或是学生新的思路DDD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作进一步高度概括,使之纲领分明,重点突 出,帮助记忆,综合和掌握。教师在总结之时要注意知识的深化。提出新的学习新的学习目 标,给学生再造一个新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自行归纳、总结,使他们在总结中对本堂内 容进行即时记忆。 浅谈语言机智在课堂组织中的运用● 导入新课 清人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文章开头必须讲究落笔艺术,语文课堂教学的导语也该如此,要起到先声夺人、扣人心弦的作用,使学生 涣散游离的心在短时间内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 在教授“词的音形义”知识单元时,我先向学生讲了一则笑话《捐官答上司》 :有一天上司巡 察下情, 问一捐官: “现在百姓如何?”捐官赶紧回答: “白杏只有两棵, 红杏倒有不少。 上 ” 司说:“我问的是黎庶。”捐官忙回答说:“梨树很多,可结的果实却不大。”上司不耐烦地说: “我不是问你什么梨杏,我问的是你的小民。” 捐官忙起身答道:“我的小名叫狗儿。”在学 生的哄笑声中我问:“闹出这样的笑话呢?”然后自然地进入正题讲解知识点。 由于知识单元本身比较枯燥,趣味性不浓,学生学起来容易厌烦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听 课时往往精力不够集中,易开小差。但在课前加上这段生动的导语,让学生在一笑之后明白 “词的音形义”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起求知的欲望,并在意志力的作用下保持精力的集中。 ● 应急 尽管每位教师为了上好一堂课,都会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情况,考虑教法、 练法。但由于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都并非一成不变的,有可能出现未曾考虑到的事件。情 急之中,一时也难以找到其它好的办法来处理。语言却是教师随身携带的好助手。得力的教 学语言常常能在三言两语中将事件平息于无形中。使教学秩序恢复正常。 我在初一时主持“一分钟讲演”,由于是初次搞,同学们都很紧张,没人愿“打头炮”,只 好点名。那位被点名的同学犹豫了片刻,鼓足勇气“嗖”地站了起来。“纾 彼蚜谧烂娴 一瓶宣传色碰到了地上。顿时,教师里鸦雀无声,他尴尬地愣在那儿。看到这种局面,我灵 机一动, 说: “哈! 我们的第一炮打响了――一鸣惊人! 好! 请大家用掌声欢迎他上台演讲! ” 气氛扭转过来了, 他在同学们的热烈的掌声和善意的笑声中稳定了情绪, 从容地走上了讲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 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上述突发事件面前,教师能因势利 导, 幽默地把与演讲无关的宣传色瓶落地与演讲联系起来, 恰到好处地使尴尬局面变成了热 烈的气氛,使一起突发事件于幽默的话语中化解。可想而知,假如老师责备、批评或者挖苦 几句,那将会大大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使尴尬的局面更为尴尬,甚至使活动无法 再进行下去。 体态语主要有头部运动,面部表情,各种眼神、身体姿势、手势和足步运动等非语言因 素。在教学过程中,体态语主要起辅助性作用,辅助教学口语更强烈、更丰满、更确切地表 达教师意图,强化教学效果。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 梅拉别思从许多实验中取得这样一个公 式: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体态语言在信息传达 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不仅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融洽师生 关系,有时还能发挥口头语言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比如一些有难度的提问,教师对学生的回 答,有时用体态语言来代替赞同与否的简单化表示效果会好些:以点头、微笑表示赞同,则 不再是简单的肯定,而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用沉默、摇头表示不赞同,则可以使学生避免 因受到批评而挫伤学习积极性。 将教学口语和体态语分开来阐述只是为了使论述更条理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二者往往 是同时运用的,口头语言为主,体态语言为辅,共同表达教师的意图,强化教学效果。 时至今日, 光波、 声波, 电子波都成了课堂教学传递信息的载体, 但是, 不管什么时候, 语言都在课堂教学中起提纲挈领、启迪思维、诱导引路的作用。因而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忽视 教学语言,尤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提高自己的语言(口语和体态语)素养,更 要注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抓住各种契机,运用语言机智,充分发挥其功能,使语文课堂变得 活泼、有序、高效率。 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年来, 我进行了如下三点尝试, 获益匪浅。 一、大量占有材料 在作文教学安排上, 除了讲好课本单元作文训练外, 我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扩大阅 读量上,让他们从书山报海中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懂得为人处世的哲理,学会观察事物和 描述事物的方法。 具体做法: ㈠、经常组织学生到图书馆读书看报,并要求做读书卡片,积累资料,然后进行交流。 ㈡、组织订阅一些优秀报刊。我们坚持订阅了《语文报》《语文周报》《作文评点报》 、 、 、 《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作文通讯》《作文成功之路》《小小说》等。 、 、 、 ㈢、组织学生向外订阅好书。凡是好书,我都大胆向学生推荐。我前后向学生推荐了作 文评点报社汇编的《初中作文精批》一书,快速写作研究院汇编的《快速作文真法》《作文 、 技法新探索》《快速作文描写论据手册》等。 、 在我的影响带动下, 学生的阅读量相对比较大, 他们占有大量的资料, 因此提笔作文时, 都比较顺利。 二、真实体会生活 目前,很多学生的作文中都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弊病:假话连篇――编;东凑西拼―抄; 华而不实――空。而要医治这些病症,就要引导他们写真人,记实事,抒真情,发实感。一 句话,写真人实事。 真实, 是文章的生命, 而要写出真实的文章, 绝不是靠编造出来的, 而是要去体会生活。 没有对生活的热爱、体验和思考,就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怎样把人和事写得真实呢? 首先,要细致观察。我们的散文家朱自清就特别强调这一点,认为观察时对于“一言一 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能轻易放过”。 我们组织学生观察了由政府组织的集体婚体;组织观察了篮球比赛等。当然,生活中还有很 多是我们没有办法组织的,但我时常教育学生如何留心观察周边事物,并写好观察日记。 其次,要亲身参与,细心体会。有参与,感受会很深刻,写出来的文章或条理清楚,或 感情丰富。 像我在指导学生写一些说明文,如写《我们的学校》《东石古寨》等,我都要专门组织 、 学生参观,并现场指导;如写《不倒翁的制作》《生日卡的制作》等,我就请劳技老师来教。 、 由于学生是亲身参与,整个创作过程感同身受,因此写出不少好的佳作。 三、鼓励学生投稿 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偶遇好的习作,我都极力向报社推荐,经我推荐的作文,很多 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这大大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当然,我更主要的是鼓励学生自己投稿,化被动为主动,学生热情颇高。 一年来,我发现了快速写作研究院为鼓励写作爱好者,扶持一批文学新人,特别在一些 书的开篇,以彩页的形式推出“新人新作”专栏(不定期更换新作) ,我觉得这种作法相当好, 因此向学生极力推荐,目前,我所教的学生已有近 30 名收到快速写作研究院的稿件采用通 知单。 我还很喜欢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征文比赛。 虽说当前有些主办单位打着文学的旗号, 欺骗 写作爱好者,致使一些教育单位不承认征文,不参与征文。但我想: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荣 誉,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种活动来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假如一味害怕,那是不行的。当然组 织学生参加时,我都相当慎重。 一年来, 我先后组织学生参加由北京创世英才文化交流中心和湖北快速写作研究院合办 的全国少年“创世英才杯”作文大赛,共获得二等奖 6 名,三等奖 4 名;参加了快速写作研究 院与全国中小学改革研究中心合办的全国少年“成才杯”作文大赛,获三等奖 1 名;参加了由 中国教育写作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小天鹅杯全国青少年文学写作大赛,获优秀奖 4 名…… 现在,我进行作文教学,感觉很轻松,因为这里的学生乐写爱写。 初中语文说课稿-《苏州园林》一、说教材: 《苏州园林》 是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讲读课文, 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准确把握 了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原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 苏州园林闻名中外,林林总总,设计者与建筑者争奇斗巧,别出心裁,因此异彩纷呈, 特色鲜明。而本文作者另辟蹊径,异中求同,牢牢把握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特征,从 总体上介绍,顺畅自然,通俗易懂,不仅展现了深厚纯熟的文字功力,更显示了不同凡响的 思维水平。 教学大纲规定本册教学重点是培养说明能力,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为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本课的特点是抓住主要特征,按总分结构进行说明。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二年级是培养学生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而说明文所具有的科学性、条理性、逻辑性等特点,正适合 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本课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新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创 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拟定教学目标为: (一)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及文章的总分结构,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二)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陶冶审美情趣,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三、说教学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现代 教育理论也认为,比传授现成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 因此,教学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教给学生学习 的方法。鉴于此,我决定在教学中首先与学生建立真挚、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 民主的课堂气氛;其次本着启发式原则,通过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 重难点,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学习。 (一)问答式教学法:它能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用此法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讨论式教学法:由于问答法可能造成师生交往范围过窄,不利于调动广大学生的积 极性,因此结合采用讨论法。这样信息交流量更大,使信息呈立体交叉方式传递,改变了传 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民主气氛更浓,有利于激励广大学 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 (三)情境教学法:一般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常用,但我认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具备审美 条件的园林艺术,文章又是文笔优美的典范,完全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达成教学目标(二) 。 并且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所以说明文教 学中也应恰当运用。具体采用多媒体课件(苏州园林的照片、故宫和西方园林的照片、重庆 夜景录像) 、投影仪等,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刺激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器官,增强教学效 果。因为心理学实验表明:形声并举同时刺激学生感官,可使其对信息的接受与记忆保持收 到 1+1=3 的效果。 另外,教会学生相应的阅读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朗读法:教会学生朗读,要求准确、流畅、传神,齐读要整齐。这是一种短时间内 同时调动眼、口、耳、脑共同活动的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并加深对课 文的理解。 (二) 速读法: 这是一种眼脑直映、 迅速获取有用信息的阅读方法, 有利于广范吸收知识, 迅速开发信息资源, 尤其适应快节奏、 信息化的现代生活需要。 具体教会学生用扫视法默读, 提高阅读效率。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教学程序如下(重点为把握事物特征,掌握总分结构。 ) (一)课前预习: 1、扫清字词障碍,理清文章结构; 2、搜集苏州园林的照片、图片,感知苏州园林的特点。 (二)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而苏杭美景之最,还 在于园林艺术之美。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 满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苏州有四大名园:拙政园、沧浪亭、狮 子林和留园,都是园林中的精品极品,处处体现中国江南宅第园林的独有特点。 (投影照片) 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 ,看他笔下的苏州园林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 这样以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生动有趣,又补充了与课文有关的具体情况,增强直观感受, 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便于进入理想的学习氛围。 (三)分析理解,这是突出重点的环节,用问答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达成目标,并进 行具体的学法指导。 1、配乐范读一二段,要求听读时思考作者怎样介绍苏州园林特征的。 2、学生齐读一二段,要求准确、流畅,感知课文内容。 3、学法指导,扫视法:找中心词、句、段,抓文章起始句、收结句、起始段、结尾段; 借助注释、提示、思考和练习迅速把握文章。带着明确的目标扫视课文,取己所需,省略其 余。培养学生默读、速读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 4、提问: A、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引导理解第一段,抓住作者的评价――“标本”) B、“标本”一词怎样理解?用这个词好在哪里?(引导体会苏州园林的地位、影响) C、苏州园林一百多处,作者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就写出了本文,这是否会犯片面性的 错误?(通过此问激发学生兴趣,并自然转入下一步骤。 ) 5、解题、简介作者和文体,同时回答上一问题。 (要点:作者去过有代表性的园林,深刻了 解其特征; 这是为摄影集写的序, 苏州园林具体的风貌照片中都有。 因此, 作者才异中求同, 在第一二段点出其总特点及其表现,下文即分别介绍。文章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便于 有条理地准确说明。 ) 这一步充分利用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期。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 新课导入后的 5-7 分钟, 是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期,是教学的黄金阶段,但最优秀的学生也超不过 15 分钟,之后就是 注意力的分散期。因此,我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将简介作者等情况放在重要的朗读、熟悉 课文之后,使教学重点尽量放在黄金阶段完成,而在分散期就及时变换活动方式,用生动有 趣的介绍使学生消除疲劳,以饱满的精力投入下一黄金阶段的学习。 6、提问: A、苏州园林很多,作者认为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引导分析第二段,抓全文中心句: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投影板书“图画美”) B、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主要特点呢?(抓住四个“讲究”,理解主要特点的具 体表现。投影板书“布局美,配合美,映衬美,层次美。”) C、第三、四、五、六段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引导理解总分结构。二段总说,三至六段 分说,分别与第二段的四个“讲究”照应。 ) 7、教师示范分析第三段: A、学生齐读; B、分析:用了比较说明,分说布局特点, (投影故宫、西方园林的照片,进行比较:对称 与不对称) 。还用了比喻说明,以图案画与美术画的区别来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讲究自然之 趣,不对称。 8、学生讨论分析四至六段。 (与第三段一样是分说,并且是主要表现总特 点的,所以三至六段均是详写。 ) 9、提问:第七、八、九段写的什么内容?与全文中心有何关系?(引导理解这仍是分说, 扣住“图画美”的总特点,说明苏州园林细部注意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园林的色彩 美。投影板书。 ) 10、学生讨论明确:七至九段是次要部分,略写。全文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 (总分、从主 要到次要都是逻辑顺序。 ) (五)迁移练习: 1、放《鸟瞰新重庆》录像的夜景部分,要求看后介绍重庆夜景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结构顺 序。 2、学生讨论,拟出写作提纲; 3、抽学生念提纲,教师评点、板书(附后) 4、要求课后完成作文,不少于 400 字。 (六)教师利用板书总结,突出苏州园林的主要特点及文章的结构特点,给学生留下鲜明的 印象。这一步充分利用学生注意力的反弹期(下课前 3-5 分钟) ,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反弹 期是巩固知识的最好时段, 能使课堂所学知识在大脑中留下清晰印象, 而这首次印象对知识 的巩固和保持意义重大。 五、说板书: 学生一般学说明文感觉枯燥, 兴趣不大。 而本文文笔优美, 苏州园林的特点又是图画美, 因此课文板书打破惯例,设计为一把古色古香的扇子(见《优秀板书设计集》,用形式美吸 ) 引学生,提高兴趣。写作板书扣住了重庆夜景总特点,也突出了分说的两个方面,便于指导 学生写作。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江泽民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 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 人才。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急 需涌现一批又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共 同重视。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 那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 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一、激发兴趣,唤醒创新意识 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 才能推动其求知欲, 发展其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形成为科技进步作贡献的兴趣和志向, 创新意识不能只靠教师的讲 述来启发,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行结合,营造兴趣氛围。精讲多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能干巧干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如在教学《死海不死》一课时, 师生共同讨论死海不死的原因, 从中进行科学的分析, 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后做一些有关的浮 力试验,看看水中盐分增多后,浮力有何变化。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上展示试验的不同结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为寻求真理不思标新立异的浓厚兴趣。 二、鼓励质疑,培育创新萌芽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 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 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末知的心理触角, 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 在课 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仅要做到?书道、授业、解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 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比如语文教学中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 析,就要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已见,敢于提出自已的见解,不要有什么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 理,自圆其说,有创新价值的,哪怕只是一点创新的火花,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与表扬,以 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例如《孔乙已》的主题,课本的预习提示和《教师教学用书》都认 为小说“揭示了为封建科举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 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 是不是一定要这样理解才算对呢?那不一定, 其实鲁迅自已只说, 《孔乙已》”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定尊于一说,别无他议。千千万万的教师 这样教,亿万的学生这样学,再也没有什么创见了,应该说在封建社会,爬上去的知识分子 毕竟只是风毛麟角, 没有爬上去的是大量的, 但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成为孔乙已呢?这存在着 一个自身因素的问题。 孔乙已自身缺乏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 学会自下而上才是我们今天从 学习这篇小说中应获得的启示。这是一。其二,小说中的人们,对孔乙已这样的苦命人是这 样冷漠, 是不应该的。 今天, 我们要予以同情与温暖, 不能那样冷漠, 我们要让世界充满爱。 我想如果这样理解,我们今天学这篇课文才有现实意义。再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课 文分析中认为胡屠户是个贪财如命,趋炎附势的小人,我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有位同学提 出了一个不同的见解,胡屠户骂范进,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能简单地说从他对中举前的范进 的态度上就说他是个小人。 这个主张一提出, 马上引起了争议, 有的同学说, 胡屠户这个人, 从做为范进的岳父的角度来看,他是个好岳父,因为换谁在他这个角度,有了范进这么个只 会死读书不会生活的女婿,都会责骂范进,这也是恨铁不成钢的表现。这时,又一伴同学提 出了一个主张:胡屠户为什么不让范进也去做屠户,光骂他又有什么用?这时,又引起了一 片争议。学生的创新思维完全被激活,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此时,教师适时组织读议:“同 学们,让我们再读课文,然后将你们所提的问题与当时的现实情况进行对照,看看窨是人什 么!”经过讨论交流, 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当时这种情况下,胡屠户由于深受到科举制度的 毒害,中了举的范进在他眼里就是好的,有前途的,没中举的范进在他眼里就是不成器的, 没有用的,同时也决定了他只能让范进在科举这一条道上走下去,而不能能有其他的想 法……这样通过学生自已质疑,自已解惑,不但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活跃了思维, 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不仅教文学作品可以这样引发学生的创见,而且一些说 明文也可如此。因为说明文是说明事物或事理的,而事物和事理是不断发燕尾服的,其局限 性对华贸易。如《地球是圆的吗?》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据《科学世界》说:“地球真的是 圆的吗?地球并非是完善的球体, 它更像一只撒了气的皮球, 这种不匀称是由于地壳内的温 度变化引导地球深层无能无力造成的。”我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些科学的最新发现 介绍给学生,一定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创造性。教师在评估学生的答题时,特 别是非基础知识方面的答案,要把有无创造性摆在首位。正如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的那样, 凡答案都对而当有创造性的,则给 60 分,凡有创见的,即使没有都答对,也可打 120 分。 三、启发想象,开拓创新之路 想像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 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而发散正是创新的基础, 也是一切发现和发明的基石。 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提供机会, 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 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如对有些充满活力诗情画意的正诗文, 就可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 上充分展开想象,画一幅能够表达出诗意的图画。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 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 然而,从文字到图象,需要殉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 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仕表表现自已脑海中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鉴 于学生的能力水平问题, 在实际教学操作中, 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 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该怎么画?这样,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各抒已 见,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古诗《天净沙。秋思》时,学生就如何在画中 表现“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的诗意展开了讨论,各执一词,争执不已。有的认为应该在房子旁 边画一座桥, 再画一条小溪绕屋而过, 有的认为小溪不应绕屋而过……所有这些争议对诗句 的理解似无关联,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它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能训练学生 的想像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为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选进教材中的部分古诗有一定的 故事内容,可表演性强。让学生把古诗编演成一个故事,学生则能展开丰富的联想,理解诗 意,充实内容。例如,学生表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诗中诗人询问苍天的场面时, 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想象,进创造性的表演。不同的学生对作者当时的神态、 动作的设计都有所不同:有摸着后脑,一片茫然的,有仰天长叹的……学生种种表现,不正 是创新的表现吗?求新、 求异, 就是创新精神的所在。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 对其形式、 意境、 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角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 习诗中的写作手法, 对古诗进行改写。 例如, 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诗教学的最后, 教师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 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让我们都来学学 作者,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自已最不舍的人。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的灵感得 到激发,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纷纷模仿古诗书写出自已的诗篇。我们不强求学生的诗作是 否工整漂亮,但是,这样的学习过程,不正是他们一个自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吗?只要有 这样的土壤,孩子们创新之花必定灿烂缩放。 四、正确评估,激励创新意识 教师应采取激励的评价机制,做到赏识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和充分调 动每一伴学生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是教师首先应给 予以肯定的,至于回答的正确与否是第二伴的,是可以经由学生集体讨论逐步澄清的。教师 应更多多地关注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和创新热情, 特别要注意保护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 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中做到不只是评价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 更要注意评价他们的学 习态度, 参与程度, 交往状态, 评价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及探索创新的过程。 在评价方式 上, 要注意多种评价方式 的结合(包括书面的、口头的、操作的) 。学生作业、习作是他们辛勤 劳动的成果。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成果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完 善他们的创新精神。如在班中开辟习作园地,为学生的作文“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利 用评讲课让小作者读自已的优秀作文, 及时在班中鼓励、 表扬汇编个人、 班级的优秀作文集, 再配上学生自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家长写上序言,进行评比等等。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也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再度创新。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能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 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才能氢学生培养成为学 习的主人。 学生语文兴趣培养四法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关键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中的 每一个环节。我觉 得大致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导入诱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兴趣, 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 如能迅速地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效果。 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孜孜探求,创设了好多导入方法:如插图导入、对联导入、谜语导 入、故事导入、影 视导入、赏物导入、音乐歌曲导入、对比导入、创设情境导入、设制悬 念导入等等,举不胜举。不管使用哪种 方法,只要能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 欲就行。笔者教《口技》时为学生表演了鸟叫,有的同学自 告奋勇仿火车声,仿马蹄声, 又有人说这些都没洛桑表演得好,他大鼓、小鼓、大号、小号能一起发出。这时 笔者说洛 桑不过三五种声音同时模拟而已,明朝林嗣环写的《口技》更妙,能几十种、几百种声音一 起发出, 老师话还没讲完,学生就迫不及待地翻书了。 二、设疑激趣 课堂设疑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到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方法。 “疑”设得好、 设得精、 设得巧、 设到点子上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 一些平时不善 发言的学生不是不会发言,而是老师未能拨动他们的心弦。只要“疑”设到学 生的“动情点”“兴奋点”上, 他们便不由不发,不能不发,发而后快;在这一思维流程中, 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也会随之迸发。 如教《变色龙》 ,特级教师宁鸿彬要求学生在通读完课文后为小说另取一个“名”并说说 理由,另起一个 什么名好呢?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呢?于是,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思绪联 翩,激情如潮,课堂气氛便活了。 三、活动调趣 活动的形式很多,说、议、诵、辩、唱、演均可。 说:指导学生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说明文、议论文中的某些抽象概念编成快板,课堂 上打起竹板说上几 段,既调动了兴趣,又增强了理解记忆。 辩:课堂上有争议的问题,采用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 如教《七根火柴》 ,在卢进勇与无名战士谁是主人公的问题上发生了争议,教师便组织 学生辩论,学生兴 致很高,拼命看书,钻研教材,寻找论据,教师适时点拨,最后,问题 辩清了,教学目标也达到了。 诵: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如通过以情带声、以声传情的艺术手法处理变为有声语言,那 更会收到感染人、 震撼人的艺术效果。因此,诗歌、散文教学时不防在课堂上举行一些小 型的朗诵会,学生的感情能融进诗里行 间,怎会不受感染而产生兴趣? 唱: 许多课文都可以和歌唱结合, 《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七律? 如学 唱 人 民解放军占领 南京》 ,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学《鲁提辖拳打 镇关西》唱《好汉歌》 ,学《白 毛女》唱《北风吹》《扎红头绳》 、 ,学《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唱李叔同的《送别》等等。音乐与文学相通, 琅琅书声与阵阵歌声都应是语文课上的一道 风景,它不但能活跃气氛,而且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演: 《陈涉世家》篇幅较大,故事情节较强,笔者将课文分成两大块:起义前、起义后, 每大组学生负责 演其中一块,老师指定一名能力较强的同学做导演,再由“导演”给每个人 分配角色,以组为单位钻研课文, 编好剧情,配上台词。“导演”威风凛凛,“演员”兴奋不 已,每个人的积极性都空前高涨。学生在登台表演 时,笔者还组织学生运用学到的戏剧理 论进行评议,学生兴趣盎然。 四、竞赛促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竞赛能刺激学生为自尊好胜而奋斗的自我提高内驱力。 在课堂上恰如 其分地开展学习竞 赛,能促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学习完诗歌单元后,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举行赛诗会,由学生为自己队命名。激 烈的竞争气氛马上 形成,老师适时地在旁“煽风点火”,使得双方队员个个磨拳擦掌,当场 出现的好诗、好句、好词,老师翘起 大拇指以示夸奖,两队的比分紧挨着向上窜,离下课 还剩五分钟时,有的同学唯恐老师看不见他举手,擅自起 立朗诵自己的创作,后来竟出现 几个同学一起站起来争的情境。 语文课堂教学法探索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战场,这个战场的胜负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成败 . 因此,它 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了,语文教学就能走出困境,还能推动语文 教学其他侧面的改革,新时期语文教学就会取得令人喜悦的成果。 以“满堂灌”为特征的讲析法的弊端。 其一是教学中主体客体颠倒,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规律告诉我们, 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学好语文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主观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情 感和智慧主动投入,积极自觉地去阅读,去思考,去分析,去领悟。语文教师的任务则是启 发、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但是,讲析法却让教师成了课堂的 “主人”,而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的从属的地位。 其二是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甚至低分低能, 只会死记硬背教师传授的语文知识, 缺乏阅 读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能力是 在无数的实践中,在无数次的失败和成功中培养起来的,脱离实践,决不能培养能力。 其三是无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倘若今天语文书上的课文依靠老师讲解了学生才能读懂, 那么明天学生离开学校, 踏上社会 后,怎样去读懂书报文件资料呢?所以要在中学时代,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有了语文自 学能力,一辈子受益,功德无量啊! 综上所述,充分说明:以“满堂灌”为特征的讲析法不能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应该 代之以新型的、科学的讨论训练法。 所谓讨论训练法,就是教师尽可能少地讲析,把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思考、讨 论、做练习。 讨论训练法与讲析法相比,具有三大优点: 其一, 讨论训练法理顺了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客体关系, 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教师则处于引导作用的“客卿”地位。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过去被压抑的学习积极性被激 发出来,就会自觉的去思考、去讨论、去练习,情感投入,兴趣日浓,课堂气氛就会生动、 活泼、热烈、有趣,语文教学质量自然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其二,讨论训练法给学生在课堂上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在成功或失 败中积累语文基础知识、锻炼基本技能。这样培养的学生,不但应试能力强,而且实际能力 强,达到高分高能的理想境界。 其三,讨论训练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每学一篇课文,学生都要靠自己思 考,分析课文,理解、领会课文的精微之处,而教师只做适当的点拨、引导,日积月累,潜 移默化,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就会提高,达到叶圣陶先生的倡导的“不需要教”的语文教学的 最终目标。 讨论训练法的优点是显而见的,那么,如何实施这种课堂教法呢? 第一,确定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去设计讨论题目和练习题。每堂课的教 学目标要体现语文教学的计划性和科学性。例如,同样是鲁迅小说,教学时应根据不同年级 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 《社戏》应以“景物描写如何烘托中心思想”为教学目标, 《一件小事》 应以“心理活动描写对人物的作用”为教学目标, 《孔一己》应以“肖像、神态、语言、动作描 写刻画人物”为教学目标。 第二,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这堂课的讨 论训练题。题目的内容要具体明白,程度要难易适中。空泛玄虚,难度太高的题目会使学生 感到高深莫测,无从下手。譬如教《藤野先生》一文后半部分时,如果教师要学生回答“鲁 迅当年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学生无法从课文里找到答案,只能从注释中找,这样对理解课 文毫无补益。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弄清课文为什么要强调“偏有中国人在里面”、“围着看的也 是一群中国人”强调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学生也就理解了“凡是愚 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那么鲁 迅当年弃医从文的原因也就容易理解了。另一方面,题目也不能太方便太容易,如果课堂上 都是“是不是”、“对不对”这类的提问,那么课堂气氛再热闹,对提高学生的能力也是毫无意 义的。 总要像从树上摘苹果, 踮起脚摘不到, 跳一跳或跳几跳摘到一样, 激励学生思考讨论, 解决问题。 第三,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使学生感情投 入到学习过程当中去。如果一堂课,始终一本正经地讨论问题,枯燥地做练题,也不是真正 意义上的讨论训练法。 创设情景的方法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模仿课文中的人物的动作、 神态,指导学生表演根据课文排练小品,分角色朗读,展示教学挂图等,都能引起不同意见 辩论。如《愚公移山》分角色扮演愚公、智叟表演,学生在笑声中认识了人物的性格,理解 了文章的深刻含义。 第四,适当点拨,引而“不发”讨论训练法并不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生 常常会在讨论和练习中遇到“拦路虎”,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点拨。点拨是为学生指点迷津,为 学生的思维拨正方向,开拓思路。但点拨不是“揭示谜底”,而是点而不“答”,引而不“发”, 给学生留下“探胜”的余地。经点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第五,解放思想,不怕课堂里“闹烘烘”。课堂里闹烘烘是传统教学法最犯忌的。学生全神贯 注听,认真记,除老师讲课声,只有沙沙记录声,这是过去语文教师追求的最佳状态。但讨 论训练法却反其道而行之,讨论时力求闹烘烘,闹烘烘正说明了学生已进入了角色,讨论已 渐进入佳境, 学生身上蕴藏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潜在能力正在激发出来, 他们的语文能力正 在闹烘烘的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中潜滋暗长着。
提高学生作文的几点体会―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场舞圈圈舞好汉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