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认为的断裂的含义,地理大发现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什么关系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的理论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3.00
&&¥2.00
&&¥2.00
&&¥3.00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的理论1
经​济​全​球​化​理​论​基​础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01.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传媒界最前沿论述
&& &&&&&&&&&&&&&&& &&&&&&&&&&&& &&
&& && && && && && && &&
&&&&经济新闻是新闻中的一个重要门类,现在在新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也愈来愈重要,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社会了。而涉外经济新闻既属于国际传播、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一部分,也属于经济新闻中的一部分。在学术界,关于对外新闻报道、及经济新闻报道都有较多的研究,但涉外经济报道却研究不多,我这里也只能从国际传播与经济新闻两方面以及其结合去谈一谈。
&&& 一、 几个有关概念的新认识:新闻、经济新闻、国际新闻传播、国际传播
&&& 新闻的定义问题。新闻的定义是新闻学研究中的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而至今新闻的定义是新闻学研究中的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基本问题。可惜至今仍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据说国内曾有人整理出了新闻的定义有三百多种,国外更有人声称有上千种之多。翻开任何一本国内外的普通或专业词典,我们都可以看到对新闻一词的多种解释。在这里,语意学的分析和考究看来是必要和必须的了。
&&& 考察新闻的定义应从词源学开始。从这一词汇中我们发现,在现代英语中,表达新闻之意的词主要有两个:“news ”和“journalism”。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在古英语中有newes、 newis、 newys 、niewes等多种表达方式,表达1、新的事物、小说;2、消息(Tidings)、对新近事实的报告;3、单条消息;4、消息发送、送信者、印刷品;5报纸等多种意思。这一词汇在14--16世纪开始被广泛运用。1423年,苏格兰的詹姆士一世曾用此词,“我把可喜的新闻带给你”,就是第二种含义的表达。美国著名新闻史学家埃默里声称:“直到1500年左右,消息(Tyding)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有关时事的报道;造出新闻(newes)这个词是为了把偶然的信息传播行为与有意识地采集和加工最新消息的努力区分开来。”15—17世纪正是这样的努力日益明显的时期。1621年,英国出版商伯恩和艾克尔在国王特许下创办了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每周新闻》(Weekly news),英语的“News”作为新闻之意第一次作为刊名开始流传开来了。)而1665年,第一次采取了单页两面印刷而且全是新闻的《牛津公报》问世之后,英文报纸(newspaper)一词开始出现了。
&& 15—17世纪,是现代民族主义开始酝酿萌芽时期,也是印刷业在欧洲出现的时期,人类开始从口语时代进入文字时代。据法国著名的年鉴学派史学家费弗尔和马丁的估计。整个15世纪欧洲至少印刷了35000种书籍,印数达万册。16世纪以后,印刷媒介的其他载体:地图、报纸、期刊开始发展起来了。传播学者麦克鲁汉敏锐地观察到印刷是“民族主义的建筑师。”民族主义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统一的语言。印刷开始在模糊不清的拉丁语之下和地方口语之上形成了一种新的民族语言空间。在这一多种印刷媒介开始发展的时期,报刊成了人们收集和加工传播信息的同义语。不同国家的报刊形成了不同的叫法,例如在威尼斯,1563年与土耳期战争其间人们付出一个格塞塔(gazzeta)就可以听政府新闻公告,gazzeta后来就在许多国家被引申为报纸、政府公告之意。在德国 Zeitung是16世纪最早出现新闻报的名称。在荷兰1620年开始用 Corantos作为报刊名称,英国也短暂的用过这一名词。而在法国在采用了gazzeta 一段时间之后,1665年出现了一份以Journal为报名的《学者报》(Journal des Savants)。
&& 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Journal原是1、转移;贯通(Trans);记录;2、机器轴颈的意思。19世纪以后才从第一种含义中与法文的消息与消息报道的意思广泛结合,形成了表示新闻业、新闻工作者的意思,《英语词源学》中还明确指出了从法语中的借用开始于1833年。很显然,尽管“news ”和“journalism”都可以指新闻,但是由于来源和使用历史的不同,这两个词的含义还是有区别的。《韦氏国际词典》认为:“news ”表示对最新的事件、消息、信息的议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上所报道的东西及报纸读者和电台听众所感兴趣的事情。“journalism”则是表示对流行素材的整理和编辑以通过媒介发表、报刊杂志或其他媒介的编辑和管理、报刊杂志本身、及报刊杂志中事件和观念的描述。《英语国际词典》认为:“news ”是关于最新事件的信息或报道,“journalism”是在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中新闻、故事和文章的收集、写作及出版工作。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英语中“news ”和“journalism”两个词各有特定的所指,前者主要表示事实和信息,后者表示编辑和出版。尽管两个词之间的含义还有少部分的重合(事实与事实加工、加工与新闻出版),但其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 从19世纪下半叶起,西方新闻界就开始探讨新闻的定义了,随着20世纪以后新闻学科出现,对新闻定义的探讨更是不绝于缕。如果我们对西方新闻界几百、上千个新闻定义加以区别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不同层次的定义组合。首先是应该明确“news ”和“journalism”的不同;而就“news ”而言,又分务实学派和理论学派的侧重点不同的解释。前者强调新闻的事实部分,如美国《纽约太阳报》的编辑室主任约翰?博加特(Joun
Bogart)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纽约先驱论坛报》的城市版主编斯坦利?沃尔克(Stanley
Walker)在20世纪30年代说,所谓新闻就是三个W:Woman(性)、Wampum(金钱)、Wrongdoing(犯罪)。后者强调新闻的报道部分,如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教授米切尔?查莱(Mitchell
Charnley)声称,“新闻是对事实或意见的及时报道,此等报道,对于相当多的人而言,具有兴趣或重要性,或兼而有之。”德国柏林大学的教授道比法特说:“新闻就是把最新的事实现象在最短的时间内连续地介绍给最广泛的公众”,一连用了三个最。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院长弗兰克?莫特(Frank
mott)则直截了当的说:“新闻是新近报道的事实”。
&&& 在汉语语言中,“news ”和“journalism”的对应词汇只有新闻一词。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唐朝,直到明朝之前,这一词汇主要还是指传闻和供人消遣的轶闻趣事。清朝之后,这一词汇才融入了带有事件真实性意味的“消息”内容。近代以来,随着近代报刊业的出现,新闻开始与古代词意划开了界线,与真实性挂钩。1919年徐宝璜在中国人作的第一本新闻学著作中提出:新闻者,乃多数闻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40年代,陆定一又从事实说转到了报道说,提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定义。该定义长期以来是国内新闻界的流行定义。80年代以后,对新闻定义的探讨热潮开始兴起。由于对“news ”和“journalism”的含义缺乏区分,有的就提出了无所不包大新闻定义。例如1988年出版的《新闻学词典》中就声称,新闻包括三个含义:1、公开传播新近变动的事实信息。这实际上是给新闻一词所下的定义,在这里,事实信息是种属,公开传播和新近变动是种差。2、新闻传播事业。由于定义中种差的规定,新闻是要公开传播的,又由于传播的需要,形成了新闻的多种传播形式,也形成了新闻传播事业,又简称新闻业。3、新闻题材与新闻报道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述评、图片、资料等。按内容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教新闻、体育新闻、军事新闻、法律新闻等,按地区分有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本地新闻等。在1989年出版的《社会科学大词典》中,则回归到新闻本身,总结了新闻定义的以下三说:1、事实说,“新闻者,乃多数闻者所注意之最近之事实也”。“新闻就是最多数人所注意而感兴趣的最新事实”。2、报道说,“新闻是最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3、手段说,“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另外,新闻还指新闻作品、新闻活动、新闻事业等。直到2000年,我国新闻学者程世寿、刘洁在概括了新闻的事实说、报道说、传播说和信息说之后,还为新闻下了所谓的两分法定义:广义的定义“新闻是社会新近变动的信息”和狭义的定义“新闻是社会新近变动信息的传播。”
&& 上述国内外不同的新闻界定尽管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新闻的实质,但是我们认为都还有某种程度的缺陷,还需明确和清晰地进一步加以确定。其主要的缺陷是没有回答传播那些事实和由 谁来用什么方式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也好变动的事实也罢,是不可能都做为“新”而向外传播的,因为它太多了,简直可以说数不胜数,特别是进入现代化或后现代化以来。所以对事实的评价和选择就很重要了,应该而且必须把其界定放入新闻的定义内。如上述引用的定义中对事实的说法,“多数闻者所注意”,“最多数人所注意而感兴趣的”最新事实。这里,多数人又是一个虚拟概念,多少人算多数?所以不如换一个更科学一点的词“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价值是一个经济学名词,经德国的尼采、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和杜威,以及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等人广泛使用后,开始逐渐为人文科学和哲学界所接受。用比较学术一点的语言我们可以说,价值是社会客体对社会主体的意义,是人们活动的目的和关注追求的目标。价值又是社会主体对社会客体的评价,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主观情绪、感受和看法。上述所引用的一些西方新闻定义实际上就是用直观的语言反映了这一方面的内容。新闻价值一词应该涵盖什么,尽管有很多表述,但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时新性、真实性、客观性、完整性(即新闻的五个W,Who .When. Where .What. Why)、接近性(或重要性)和趣味性。而且我们认为对事实信息的新闻价值认定并非是新闻业者或新闻受众的单方面行为,而是两种力量的综合。所以在关于事实的定语中我们不一般地用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而用具有社会认知价值的事实信息这一术语来表述。
&& 再看传播。根据传播学的分类,传播可以分为人内和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显然,新闻定义中的传播应该是指后者,是通过大众媒介所进行的传播,是通过报刊、书籍、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次多向性大众媒介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交流和共享活动。从新闻( news )这个词汇的历史考察我们已经看到,它的出现本身就是表明了人们从“偶然的信息交流行为”变成了“有意识地采集和加工最新消息的努力”,因此,加上这一定语是绝对必要的。
&& 由此而来也许下面的新闻定义更完整一些: 新闻是人们通过大众媒介对具有社会认知价值的新近事实信息所进行的传播 。这里,种差是通过大众媒介和具有社会认知价值的新近事实,通过大众媒介是一种手段,具有社会认知价值是一种主客观兼而有之的判断,种属是传播,传播是动名词,可指一种活动,所以加上主语泛指:人们。按我们的理解,在大众媒介的最初形式 —— 报刊出现之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史,最多可以说是新闻的起源阶段,只有在新闻这个词汇出现之后以及作为新闻最初载体的报刊出现之后,才有了新闻的开始发展。
&& 对新闻的探讨还在继续,主要集中在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方面了,因为根据美国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的说法,信息全球化的概念就是“明白无误和转瞬即逝”,是“溶为一体和裂成碎片”。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的发行人杰克·富勒写了本《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强调了新闻的真实性重要性和意义,声称“所谓新闻,就是新闻机构新近获得的关于具有某种意义的、或者令该新闻机构所服务的共同体发生兴趣的事务或事件的东西。”我国学者扬保军在《国际新闻界》上连续发表的文章谈论新闻价值及其实现的层次性等很值得一看。
&& 如果说新闻一词是由于定义太多而使人头痛的话,那么国际新闻( International news )一词则是定义太少而使人烦恼。尽管这一词汇频频出现在各种报刊杂志和文献资料中,但是我们查阅了多种中外新闻学、传播学及社会科学词典均没有关于这一术语的确切解释。倒是在一些在一些研究著作中有关于国际新闻的说法。例如美国学者卡乌里等人在做国际新闻与跨国文化研究时称,对国际新闻的理解应该超越传统的发展观和对新闻定位的依赖,国际新闻有四个全球性的坐标:现代性、后现代性、民族主义和资本主义。这里讲的是新闻的国际认知价值。中国学者马胜荣称:“国际新闻,简单地说就是通讯社、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将所在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地方的不同类型的信息,通过不同载体的传播,使受众接受到预先不知道的新闻,也就是说是一种国际间信息的传播。”这又相当于外国消息。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近千种有关新闻的英文著作中,以国际新闻为论述对象的有十余种,不过主要所指是来自国外的新闻。在国内的新闻学著作和词典里,也只是在谈到新闻分类时才用到这一术语,来区分国内新闻和地方新闻。
&& 现实的需要要求我们尝试着对国际新闻加以界定。有了对新闻进行了定义的前提,我们可以说国际新闻是超越了国家界线并具有跨文化性的新闻,或者说国际新闻是新闻在国际间的流动。国际(Internation)是16、17世纪首先在国际法领域使用的荷兰语词汇,18世纪英国哲学家边沁在使用它表达国家之间的意思之后,这一词语开始在英语中广泛流行了。这所谓超越了国家界线包括四种含义,一是其新闻事实的国际性,既事实信息来自国外并对受众具有国际认知价值;二是其传播方式的国际性,也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甚至是可以超越国界的大众媒介;三是其传播主体的国际性,除面向国际的一般信息传播者外,增加了国家这一特定主体:四是其受众的国际性,是国际社会中具有广泛性、混杂性和隐蔽性的大众。而所谓跨文化性是是指国际新闻的传播一般都经过一个跨国家文化的转移,借用一个信息学的术语,如果说新闻的形成中有一个从事实到信息的编码过程,那么国际新闻的形成还有一个跨国家文化的信息二次编码过程。由此可见,这里我们所使用的是国际新闻的广义概念。国际新闻包括外国消息(国际报道),也包括对外传播,还包括国际性新闻机构向国际社会提供的世界性新闻这三种形态。
&& 对新闻的探讨问题也涉及到了经济新闻。在新闻分类中按新闻的发生地划分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和地方新闻,按新闻的内容则可以划分为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文教卫生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有的西方学者就把新闻分三大类:政治、财经和娱乐。在长期的新闻发展过程中经济新闻已经成为新闻中的一个重要门类。
&& 关于如何定义经济新闻也是学术界一个讨论热列的问题。自80年代后其对新闻及经济新闻的研究开始兴起,学术界出版了大量的理论探讨文章与与专著,仅北京图书馆藏书就有50多种。对经济新闻的认识也是多种多样。比如有人认为,“经济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经济事实的报道”。有人认为“经济新闻是报道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新闻,或者以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新闻。”还有人注意到了经济新闻的价值问题,提出“所谓经济新闻,应该是关于人们如何进行经济选择和经济决策的报道”。(樊凡编《经济新闻范文评析》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7页)在这里,我们在有了新闻的定义之后主要探讨经济,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原理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以社会的经济个体(作为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个人或单个厂商)的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认为,消费者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和产品的需要者,生产者则是生产要素的购买者和产品的需要者,供求关系将决定一个经济社会既定的生产资源将用于生产那些产品,数量和生产方法,以及各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和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由于微观经济学一般是分析价格的决定以及生产资源在各种用图之间的分配,所以,它有时又被称为价格理论或资源配置理论。其对象-——单个消费和生产单位。重点——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供求关系。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应,把国民经济作为一各整体来考察,分析国民经济中各个有关的经济总总量及其变化,研究国民总收入,消费总水平,社会就业率,经济增长及其相互的关系,研究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去影响各个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以达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经济目标。所以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其对象——国民经济总体,重点——就业与物价的相互关系。经济学是一个外来词,是从日本传过来的,其含义是从汉语“经国济民”的涵义而创造出来的。我国严复在翻译“国富论”时译成计学,梁启超后来译为生计学,现在看来,还是日本的译名较好。现在经济学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转向物质追求,其影响之大前所未有。经济学科的门类有上百门之多,例如随便举例,我们则看到有政治经济学、商业经济学、流通经济学、产业结构学、投资学、金融学、国民经济学、文艺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农村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体育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短缺经济学等等,可以一直写下去,这些学科都是在经济学的大框架内形成的专业学科或分支学科。其实从根本上讲,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资源,研究稀缺、有限的资源如何更合理更充分的利用。就如美国经济学家萨密尔森所言因为资源的稀缺,经济学的三个问题就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从这里看,经济选择和决策有些贴近事实。我们也可以套用我们的定义,“经济新闻,是人们通过大众媒介对具有社会经济认知价值的新近事实信息所进行的传播”。
&& 在所有的新闻种类中经济新闻是产生最早的新闻,劳动中的信息传递就是最原始的经济新闻形态,但是它呈现了分散、零乱、无序的状态。文字新闻出现后,在新闻信中,也出现了早期的经济新闻,报刊出现的初期,根据Mitchell Stephens 在 《A History of news》 P66中的说法,年的欧洲消息主要是经济类的新闻。但17—19世纪后很长一段时间,经济新闻不如政治与社会新闻发达,到了19世纪后期,经济新闻才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了,由原来的经济信息为主发展成了通讯、专访、调查和评论等多种形式,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经济类报刊,如1843年英国的《经济学家》、1888年《金融时报》、美国1889年的《华尔街日报》等。在报刊中的比重也日益上升。据1924年美国的《独立》杂志统计,当时的美、英、德、法四国主要报纸上,经济新闻以占了第一位。(徐人仲《经济新闻学初探》新华出版社1993年P19)。在中国19世纪下半期出现的报纸也开始有早期的经济新闻,如70年代《申报》的经济新闻占15%左右。建国以来1954年,中共中央关于报纸工作的决议明确指出“经济宣传的篇幅,不应少于报纸版面的40%”。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到1974年,人民日报的经济新闻只占全部新闻的13%,1979年上升到了42%,80年代后开始迅速发展,1994年达到了65%。(樊凡编《经济新闻范文评析》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33页)由宣称到信息到深度报道,出现了巨大变化。我看了一下2001-02年的三期北京周报beijing Review ,初步统计在不同的栏目中,经济新闻占了50%以上。
&& 关于经济新闻的分类,也有不同的方法,有人认为从报道形式分,可以分为资讯与消息、通讯与调查、分析与评论等。从经济行业分,可以分为工业、农业、金融、财税、商贸、旅游、房地产、IT等。从具体报道内容可以分为信息性报道、政策性报道、人物报道、问题性报道、经验性报道、理论性报道、生活消费报道和边缘性报道等。有人就分为报道社会发展和评价社会变迁两类。我手头的日《中国经营报》60个版分A热点伊拉克战争8版,B金融8版,C、产经有地产、医药、交通、通讯等16版,D营销4版,E管理4版,F专题4版,G副刊4版,H经销商与广告8版。与《金融时报》很像,金融时报分要闻、国际、国内、业界、评论与分析、及信息部分。
&& 国际传播是一个非常新的、正在发展的、充满活力而又具有迫切现实性的新兴学科。从国际方面看:国际传播的最初研究起源于美国,60年代末,国际传播作为一个学科在美国开始得到了承认,1971年,位于华盛敦的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率先开设了国际传播的硕士学位课程。70年代国际传播研究开始了国际化,在这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78年,其下属的成立于1957年的国际大众传播协会,设立了国际传播分会,作为其下属的十二个分会之一。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先后组织出版了三本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1981)、《世界交流报告》(1989)和《世界传播概揽—媒体与新技术的挑战》(1997)。1994年,国际传播分会开始出版自己的会刊《国际传播》,每半年出版一期。在每年召开一次的国际大众传播协会的近几次会议上,国际传播成为最热门的论题之一。与此同时,民间的研究自8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在我们不完全的资料收集中,80年代涉及国际传播的书目就有十数种。从国内方面看:在我国,国际传播的研究可以说刚刚处于起步阶段。1982年传播学才通过著名传播学者 施拉姆介绍到中国。同年底在北京中科院的新闻研究所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的研讨会。1997年中国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对传统学科体系进行调整,传播学开始被并入原来的一级学科新闻学,称新闻传播学,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在传播学近二十年的引进、介绍、研究和本土化、实用化过程中,国际传播是发展最晚的一个分支领域。到90年代末,才在各个高校和研究所成立专门的教学与研究机构,目前在北京就形成了以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分院、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传播研究所等几家为主的格局。相比国内传播学中一百多本著作上千篇文章,国际传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目前,我们所查到了国内以国际传播为题的中文书只有三本,一是刘继南主编《国际传播:论文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年),二是蔡国芬主编《国际传播与对外宣传》(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年),三是译著(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华夏出版社2000年)。有关的文章也不是很多
&& 国际传播最直接的学科来源就是传播学。传播学是一门起源于 40 、 50 年代、成熟于 60 、 70 年代、 80 年代以后得到了巨大发展的新兴学科。这一发展过程与这一时期人类的传播方式改进相伴随。 80 年代以后,美国各大学中每年提交的传播学博士论文大约为 120 部,占论文总数的千分之四。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藏目录中,有关传播学的英文著作就达四千多种。传播学与国际传播的契合点主要在政治方面,日本学者鹤木真曾把国际传播定义为“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另一个日本学者生田正辉更是直截了当的声称“国际传播的首要特征,是它与政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由政治所规定的跨国界传播”。(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P237 )由此而来,传播学对国际传播研究的重点在于国际传播内容的价值问题、信息与主权问题、文化霸权问题、信息全球化及国际信息秩序等问题方面,也就是说对国际传播中的宏观问题和理论问题赋予了较大的注意。
&& 新闻学是国际传播的另一来源。新闻学是一门相对古老的社会科学学科,在社会科学体系中属于应用科学部分。它发韧于报刊出现后的18世纪,在19世纪末新式新闻的崛起中初步形成。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种种有巨大影响的新闻学理论,20世纪50年代以后又开始融入了大众传播学,形成了所谓新闻传播学。新闻学包括新闻学理论、业务和新闻传播史三部分。新闻学与国际传播的结合在于新闻的业务实践中从一开始就包括国际新闻部分。对国际新闻的认识,是国际传播学出现的基础。在新闻史中曾出现过政党报刊、言论纸向大众报刊、新闻纸的转变,在国际新闻中也存在这种轨迹。在经历了早期新闻史中民间的国外新闻报道之后,进入20世纪随着国际社会的形成与竞争激化,国家开始成为国际新闻的重要传播者,国际新闻的政治性和实用性开始表露无疑。这时国际新闻的首要表现就是宣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国主动认识并开始运用国际新闻的宣传作用的重要时期,,一战以后特别是二战之中这种认识和运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战后的冷战时期延续了这一传统,到20世纪末宣传性的特征才在表面上有所减弱。新闻学与国际传播的结合点是国际新闻,政治性和实用性是其重要特征。英国新闻界泰斗北岩勋爵曾任英国一战时期对德宣传总监。传播学的创始人拉斯韦尔早在1927年就出版了《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由于国际新闻只是新闻中的一个现象,对外宣传是一个实际操作问题,加之新闻学本身又是一个实用性的学科,所以国际传播在新闻学的理论部分几乎没有涉及。从新闻学演化而来的国际传播也还是比较注重“术”的研究、宣传技巧、效果和对策研究。但是现在我国的学科分类国际传播还要在新闻学中和大众文化事业中去找,这一方面表明国际传播与新闻学的渊源关系,另一方面严格说来并不科学,也不太符合现实需要。
&& 国际传播的又一个重要学科来源是国际关系学。国际关系学是从20世纪初政治学建立之后,由国内政治推演到国际政治,一战前后政治学由传统的历史比较分析转向现实主义政治后而产生的。20年代后现实主义政治学占据了主流,二战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开始滥觞。国际关系学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起来了。国际关系学包括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现状及控制、国际关系理论几个方面。国际关系学是一门“能够帮助人们理解、预见、评价乃至控制国家间关系和国际现状”的学科。它包含两个研究层面,一是双边和多边层面的国际关系,二是宏观国际关系体系。国家做为国际基本行为体利益、力量、外交战略、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国际关系的体系与结构、动力与控制及演变和预测是国际关系学关注的主要内容。国际传播在国际关系的微观和宏观层面都是重要因素。西方国际关系学者是在60、70年代开始从国际关系角度进入国际传播领域的。这一时期行为主义在国际关系学中占据了主流地位。行为主义试图用可观测、可控制的国家行为出发建立一种“精确”和“科学”的国际关系学。创造了国际政治中分析模型的美国学者卡尔?多伊奇,就在60年代出版的一系列著作中建立了国家外交决策系统和国际一体化的控制系统,其中大众传媒和民间舆论传播的通讯交换和控制在这一模型中占据重要地位。罗伯特?诺斯则在国家间信息传递的媒介模型之上建立了内容分析和决策心理分析理论(Contemporary
Political Analysis,1967),所谓内容分析是总体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大量的国际传递信息数据化处理,从而直观地把握国际体系,所谓决策心理分析则是个体分析。以后有一些学者进行了不少媒体与外交,舆论与对外关系的专题研究,创立了“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这一专业研究领域。在近年来从国际关系学角度涉及国际传播的研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在国家行为个体、国家力量及力量显示方面,有人认为传统的国家力量研究,其定量分析集中在基本实体、经济能力、军事实力和贯彻目标的意志力几个方面是不够的,应该而且必须加上国家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扩散及控制,信息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国家力量。二是在国际关系整体、全球化及问题方面,有人认为必须加入国际传播因素,在当代的国际关系体系中,缺乏了国际传播体系是非常不完整的,国际传播体系也是国际关系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 从以上国际传播的三个学科来源看,国际传播是一个交叉性的学科,它与上述三个学科都有渊源关系,又不完全直接属于上述任何一个单独的学科。或者我们可以说,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问题研究。
&& 国际传播的定义问题也是一个未决问题。我们可以说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的传递和信息系统的运行”,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简单地说国际传播研究“国际间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系统运行”?我们可以说新闻学研究“对新近变动事实的传播”,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简单地说,国际传播是“对新近变动的国外事实的传播”,或者说是“对新近变动的事实的跨国传播”?我们可以说国际关系学是研究“国际关系体系运行和演变规律”,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简单的说国际传播是研究“国际传播体系的运行和演变规律”?应该说上述说法都有道理。从“国际社会间信息的传递和系统运行”的定义看与国际新闻和经济新闻都有某种关系,只不过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而已,对国际新闻而言,国际传播还包括非新闻媒介和非新闻传播,对经济新闻而言,国际传播还包括了政治和文化传播。
&& 下面我们可以梳理一下我们所得到的概念了:
&& 大众媒介&1政治、2经济、3娱乐 国际传播:多种媒介1新闻与2非新闻传播
1国际、2国内、3地方
国际新闻:1国际报道、2对外传播、3世界新闻
在新闻的2、国际传播的1和国际新闻的2中形成了涉外经济报道
& && 二、 信息社会的到来与经济全球化
&& 对涉外经济报道的进一步研究的背景是信息社会、媒介与经济的全球化
&& 对于媒介全球化我们可以从 90 年代到最近的两次海湾战争中见到一斑。 1991 年的海湾战争是全球媒体注目的战争,从 1991 年 1 月 9 日 到 2 月 28 日 50 天,新华社英、法、阿、西、俄、中专线对外发稿 19505 条,日均 390 条,对内发稿 6488 条,日均 130 条。而大出风头的是 CNN ,用 30 万美元买进报道权, 5 部卫星电话对外联系,进行实地报道, 24 小时不间断报道。但是与这次战争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可以说首先是媒体大战, 500 多随军记者嵌入式采访,前线记者 2000 多人,加上后方人员数十万。各种媒体包括平面、电子、互联网都投入了巨幅版面、画面进行报道。 CNN 的一支独秀以风光不在, FOX 、半岛、阿布扎比、 BBC 、法国媒体欧洲媒体、台湾也买了半岛播映权,风凰也 24 小时直播,包括中央 1 、 4 、 9 台。我们指导学生做世界媒体监控,消息多的数不胜数。“战争即时进入卧室”,表明人类实实在在的进入了一个信息社会。
&& 信息社会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来的。60年代末日本学者在探讨大众媒介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时提出了这一概念,并出版了一些初期的成果,如林雄二郎的《信息化社会》(1969)以及日本经企厅的报告书《日本的信息化社会:视点与课题》(1969)等。但是真正使信息化社会这个概念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的还是美国几位学者所出一些著作,例如阿尔温?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1970)、《第三次浪潮》(1980),丹尼?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1983)等,这些学者都是从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出发来分析一个新的社会到来的,尽管他们对这个社会的叫法不太一致:托夫勒称为“超工业社会”、贝尔称为“后工业社会”、奈斯比特称为“信息社会”等。贝尔把人类社会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大阶段,他认为,在前工业社会里,“占压倒多数的劳动力从事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在内的采集作业,生活主要是对自然的挑战”。“工业社会是生产商品的社会,生活是对加工的自然的挑战。在这个时代,技术化、合理化得到了推进”。“后工业社会是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因此,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信息”。托夫勒则用“第三次浪潮”来形象的比喻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他认为,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两个大的浪潮的冲击,第一次是从原始的鱼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的变革,第二次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革,现在正经历着第三次浪潮的冲击,他也对这个“超工业社会”进行了一番描述,概况了一些特点。由于这些著作观点新颖,符合实际,所以一问世就大受欢迎。如《第三次浪潮》就被翻译成了30多种文字,在全球销售上千万册,影响很大。
&& 实际上,自上一世纪中期、特别是60、70年代以后,人类社会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进入了一个与过去有明显区别的时代,其主要的特征,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人类信息整理和传输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美国学者H?弗莱德里克曾做过一个推算:如果以公元元年人类掌握的信息量单位为1,那么信息量的第一次倍增人类用了1500年,第二次倍增,用了250年,即1750年人类社会的信息量为4,第三次倍增用了150年,1900人类社会信息量为8。第四次倍增用了50年,1950年为16,以后用10年,1960年为32,再以后用7、8年,1967年为64,1973年为128,再以后用5年左右,1978年为256,80年代初为512,再以后更短,80年代中期为1024,90年代初达到了2048。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如果按5年为周期计算,那么我们今天的信息在70年后会翻100万倍。
&& 学者们曾经为信息社会做了各种总结,概括起来,信息社会应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了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以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2)劳动力主体不在是机械的操纵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实物或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5)与信息全球化相伴随的是经济全球化,国家主权受到威胁,但是信息收集、整理、控制和扩散能力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国家力量。经过80、90年代的发展,这些特征正逐步变成我们所面对的现实。
&& 信息社会的发展也有一个过程,从媒介普及的角度看,二战后人类逐步进入了信息社会,至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既初级信息化和高级信息化阶段。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是初级信息化阶段,在这一时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帮带媒介得到了高度普及,个人用的媒介也开始多样化,如电话、录音、录像、摄影、传真等相当普及,这也是人类社会信息剧增的载体。从80年代中期至今是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1)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2)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并迅速成为个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3)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4)各国普遍开始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了信息社会的建设力度,信息不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一种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
&& 信息社会的出现是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连的。所谓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因失常机制的推动而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爱全球范围内相互融合的过场。这个过程有人认为是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就开始了,有人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的全球化水平更高,原来传统的商品交换带动生产要素配置进入了资本流动,世界市场形成、国家界线不强,但事实上全球化是二战以后才发展起来,特别是80年代以后进入高潮的。这个时期的经济全球化有四个重要的背景,1、战后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使经济全球化有了物质技术基础。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率50年代是50%,90年代达7—80%,50-73年有世界经济24年保持的4、9%的增长率,特别是运输、通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成本,1976年,从纽约往伦敦打三分钟电话是8美元,1998年为36美分,少了20多倍,80—96年美日之间的运输费降低了70%。2、经济自由化改革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西方的第二次经济学革命与社会主义的改革提供了思想方法,国际经济组织提供了制度保证,贸易自由化再次流行等。有人统计目前工业发达国家的关税平均水平不到一战前的10%。3、民族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地理范围骤然扩大,使世界经济真正具有全局性,世界经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但是是势力范围的分割,二战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二战后又是冷战和意识形态隔绝,80年代后期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巨变才使的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张最终完成。4、跨国公司的兴起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进器。跨国公司的起源与初步发展阶段是年。早期跨国公司如1865年德国拜尔公司在美国纽约州开设了工厂。以后,一些著名大公司开始纷纷在海外投资设厂,如瑞典的诺贝尔公司,美国的胜家公司、爱迪生公司、科达公司,瑞士的雀巢公司,英国的帝国化学公司等。迅速发展阶段是1945---至今,二战后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直接导致了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投资的70%以上,而成为私人对外投资的主要载体。1968年,发达国家拥有的跨国公司为母公司7276家,分公司及机构27300家,1992年这两个数字分别达到了3。73万家和21万家。其中90%的母公司以发达国家为基地。跨国公司公司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在媒介跨国公司方面,出现了许多全球性的媒体,如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时代华纳公司、迪斯尼公司、维亚康姆Viacom、贝塔斯曼等。1992年,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都曾宣布“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了”。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也很大,有人统计1999年中国最流行的词汇就是WTO,随着中国入世和申奥成功,中国人的全球意识前所未有的高涨。
&& 但是全球化并非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全球化是“溶为一体和裂成碎片”同时存在,我们看到,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民族主义同时也在高扬。出现了经济两分化、信息流不对等等现象。其次:如果说上一次世界经济的形成有很强的非经济和暴力色彩,而这一次在经济自然作用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借助商业与科技文化的新型单边主义,有没有人类普世的价值观念?应该如何形成?与全球化对应的世界政治系统是什么?值得思考。第三:即使是经济全球化也有人提出了质疑,英国经济学家阿兰?鲁格曼写了一本书《全球化的终结》,提出了地区主义的兴起和跨国公司的本土化两个根据。种种疑问使人们对全球化产生了越来越大怀疑。
&& 无论如何信息社会与经济全球化的存在是确然无疑的。对新闻、国际新闻、国际传播都产生了影响,具体说来对涉外经济报道的影响有:
&& 1、 一切现象经济化了,经济新闻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有了越来越多报道空间与重要性。如第二次海湾战争,本来很明显,是一个重大的国际政治事件,但人们在关注政治和军事的同时,也十分关注战争背后的经济因素。我注意到《中国经营报》的战争报道,围绕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战争对中国企业的挑战、战后世界石油的价值系统、战后重建等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在各报的热点Top Issues及头版中,不仅财经类报纸,综合类报纸的经济新闻也愈来愈多了。
&& 2、 国际报道国内化或国内报道国际化,或称世界新闻、全球新闻的出现。我曾看到一篇中国的新闻工作访美的观感,说美国人一是不看国际新闻,对美国以外发生的事情不感兴趣,二是国内新闻的报道国际化,我后来想这说明了两点一是美国人实际,只关心自己实际的经济利益,二是作为一个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美国认为自己的事情就是国际事件。当然这也反映了美国的自大与无知。可以再举一例如美国港口工人罢工,这本来是一个标准的国际政治事件。但是国内的经济类报纸如《中国经营报》是放在国内经济版报道与分析的,因为美国港口工人罢工对中国的运输业、出口业产生了直接影响。我们说世界新闻的出现原因从根本上讲就是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表现就是媒体、受众及报道事件跨国性或国际性,我们所说的国际社会,就是跨越了国家界限的社会,这个社会在扩大。我们应该密切注意这一现象。
&& 3、 信息过剩,媒介竞争激烈。信息社会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信息爆炸,而且加速进行,有人90年代就统计每人每天接受的信息量超过了上万条,远远超过了人本身的信息接受能力。在信息大战中谁也不想使自己的信息成为无用的信息。媒体大战随之而来,有人甚至提出了所谓的“注意力经济”。在心理学上讲,人们是有选择性注意的心理本能,人们只对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信息加以关注。媒体大战在技术层面出现了媒体的功能分化和融合,例如报纸杂志化、评论和深度报道增加,广播是时政加音乐、电视新闻实效加画面,互联网是快速、连接和互动。媒体专业化。多种媒体融合,广播的在线直播,电视的天天读报。在技术层面只外,媒体大战的关键就是我们所讨论过的新闻定义中的价值问题了。有人说现在没有独家新闻、只有独家报道。如何在众多信息中挑选有价值的信息,又如何把它以最合适的方式报给有选择的众众,成了对今日媒体的最大考验。
三、 涉外经济报道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 涉外经济新闻报道,特别是在信息社会和全球化的今天,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可以说对这个问题整个学术界的研究并不充分。我们也提不出系统的理论,只是可以提出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供大家讨论。
&& 1、 树立全球意识、树立立足世界看中国的理念。
&& 可以说我们在过去几十年的宣传实践中,很大程度上是立足中国看世界,这有传统思想上的影响,“天下为中”,也有我们政策导向上的原因。今天,中国已经站在了世界舞台,所以以更高的、更先进的理念进行涉外经济报道就非常重要了。在思想观念要转变传统的旧观念、淡化政府干预意识、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地方意识,树立市场观念、企业观念、开放观念和国际规则意识。经济报道与政治甚至文化都不相同,政治性与民族性并不那么强烈。经济报道的核心,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具体说来经济报道的关键并不在表扬和宣传,而是提供有价值的经济信息,供信息受众作为选择和决策的依据。在内容方面,也不仅仅限于国内经济新闻的报道,而应站在世界高度看经济,重大的国际经济事件,特别是对国内经济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也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不仅如此,由于出现了国内报道国际化,我们就应向世界一流报纸看齐,有办好世界一流报纸的勇气。
&& 2、 注意传播效果与受众研究、加强对外报道的针对性。
&& 19世纪晚期,西方经济学中曾经出现了一场所谓的“边际革命”。“边际革命”的三位主要创始人及其著名著作是:英国杰文斯()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奥地利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和德国瓦尔拉()的《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1874)。他们认为,斯密、李嘉图对经济研究的定位不对,经济学不应该仅研究“生产”,而应该研究商品的价值,而商品的价值应由商品的“効用”及个人从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中得到的主观满足程度而决定。边际就是额外,边际效用就是个人从消费中得到的某种额外或追加的满足。这不仅仅是咬文嚼字,他们从这个角度出发,把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消费、需求、交换、和效用,创立了经济人概念和均衡分析理论,把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范围限定在资源合理使用和最优配置的范围之内,并在经济学研究中引入了心理分析与数理方法,把微观经济研究推向了深入。边际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主观价值论,后来英国的马歇尔又修改成了主客观共同决定的剪刀价值论。在传播学上,主观价值论的体现就是所谓的受众和传播效果研究。受众是指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是一个集合概念,西方认为受众也是分不同层次的,一是信息传播的一般覆盖接受者,如可以接触到电视信号的地区人群,是规模最大的潜在受众,二是对特定信源保持固定接触的人,如报刊定户和节目固定收看者,是实际受众,三是不但接触了媒介内容而且在态度和行动上有所改变的人,是有效受众。传播效果是研究受众反应的,西方国家有“子弹论”、“有限效果论”、“意见领袖”和“二次传播”论、“议程设置”论、“制码解码”论、“选择性注意”论等,总之收视率是关键。对于受众的研究是达到传播效果的前提,西方报刊非常重视,例如《金融时报》1997—99年在欧洲、美国、东南亚、日本组织了大规模读者调查。我国的市场类报纸也非常重视受众调查,包括年龄、职业、收入、消费习惯、观念等。前一段新闻办搞一个“灯下亮”工程,针对每年进入中国的一两千万外国人,他们可以接触到那些涉外媒体,许多城市都搞了,很好,但可惜的是缺乏对这些受众的具体调查,特别是对接触到了媒介内容的意见调查。加强对外经济报道的针对性除了增加有用信息、增加解释性报道、平衡性报道和专题专栏报道外,还应通过来信、讨论、意见调查了加强互动。增加服务意识。
&& 3、 具有跨文化视野与知识。
&& 在谈到国际新闻的特性是,我们看到国际新闻应该具有新闻性,即以新近的有社会认知价值的事实为第一根本;大众传播性,即它是通过大众媒介向尽可能多的受众所进行的传播;跨文化性,即它有一个文化的转换过程,借一个信息学的术语,既有一个从事实信息到有意义的符号的编码过程,同时再经过一个解码到符合传播对象接受习惯的二次编码过程。或者按照“媒介文化”(mediated culture)研究的观点,新闻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新闻文化是一种传播文化和文化传播。由于国际新闻传播是国际间的新闻传播活动,所以往往具有跨文化交流的特征,尤其对于中西方之间的新闻流通来说,这种跨文化交流的特点更加突出。如果说新闻性和大众传播性仍然属于一般新闻活动的基本共性,那么,跨文化性则是国际新闻活动的特殊性。认识这种跨文化性对于把握国际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从而提高传播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化观念的差异必然首要地表现在新闻机构和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事件的取舍乃至在报道中采取的态度、立场和方法上。我国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既要尊重他人的文化传统和习惯,又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立场,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否则很难取得正面效果。其次,从传播方式来看,不同的文化习惯会在语言习惯、叙述结构、叙述风格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中美之间在语言环境、传播取向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必然反映在新闻传播活动之中。按照文化语境的观点,中国文化属“强势语境”,其传播的重点不在“怎么说”,而在“如何听”,传播中的信息有很多要靠听者“悟出来”,而不是言者“讲明白”,表现出“重意会”、“轻言传”的习惯,因为在汉语言的交流中听者已经掌握了大量的preprogrammed information(预置信息,即经预先编程的信息),也就是说,具有悠久历史的汉语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也正是这些信息构成了中国人相互理解、相互凝聚、相互沟通的共同基础。表现在交流方式上,中国人一般讲含蓄、忌直言,喜欢引经据典、借古喻今,因而不熟悉中国历史的人很难用汉语进行有效的交流。在表达风格上,汉语讲究工整对仗、和仄押韵、词藻华丽等技巧。与此相对,美国文化属“弱势语境”,其传播的重点不在“怎么听”、而在“如何说”,传播中的信息主要靠言者“讲明白”,而不是靠听者“悟出来”,表现出“直观性”的习惯,因为在英语语言的交流中听者那里没有多少preprogrammed information,也就是说,英语语言里缺少足够的历史文化信息,因而传者必须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才能完成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的过程[15]。表现在交流方式上,美国人一般不绕弯子,喜欢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所以不了解这一点的人往往觉得美国人“很不给人面子”。在表达风格上,英语一般讲究简洁、明确、直陈事实,很少有词藻堆砌、冗长累赘的现象。最后,从接受心理来看,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具有不同的认知习惯,这对于对外新闻传播来说,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其实,传者的价值取向、传播模式和接受心理是一致的,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比如,中国人重社会关系、重和谐统一,于是采取集体取向的主导模式,而大众则普遍认同家庭和睦、社会团结、协作互助、共同富裕的观念,崇尚仁、义、礼、智、信等社会规范。与此相对,美国人重自由平等、重个人价值,于是采取个体取向的主导模式,而大众则普遍认同绝对权力、私有财产、个体利益、公平竞争的观念,崇尚民主、独立、公开、法制、协商等社会规范[24]。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在传播过程中“求同存异”、找到认识的“共同点”,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跨文化性是国际新闻所独具的特性。要认识国际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把握它的新闻性和大众传播性是必要条件,而研究、领会它的跨文化性则是把国际新闻传播与其它新闻活动区别开来的根本所在,因为如果失去跨文化性,“国际性”也往往不存在了。所以在进行国际经济报道时,我们要充分了解报道对象的文化差异,应多看一些跨文化的书,例如《了解日本人》、《美国文化模式》、《大洋彼岸的中国幻梦——美国精英的中国观》等。前一段我看了一篇文章,介绍英国社会评论家阿诺德在100多年前写的一本书《文化与无政府状态》,讲欧洲文化是两种精神和力量的结合与斗争,一种是趋向行动的能量,一种是趋向思想的智慧,前者可称为希伯莱精神,后者可称为希腊精神。前者强调秩序、规则、既定的道德信条,后者腔调理性、反思、自发意识和人职责的由来。美国就是希伯莱精神的继承者,宗教化的理想与道德心发展到绝对,应该有理性与反思去纠正,否则是很可怕的。联系911以后美国的行为,很有启发。跨文化性也涉及到不同文化的表达方式,这方面,研究过华尔街日报体的新闻学院周立芳教授的《金玉良言——新闻写作弊端剖析》、研究过中美经济报道差异的人大王献花的博士论文《中美经济新闻的异同与成因——经济日报与华尔街日报的比较研究》都可以一读。
&& 4、 加强内功,学习经济学知识、树立经济学报道的本体意识。
&& 所谓经济学报道的本体意识,就是带着经济学的眼光去看经济现象,从一切现象中找出经济学问题。应该说,不同的新闻记者看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作为经济记者,就应该从经济的角度看问题,例如一次重要的决议,时政记者看到的是领导人的变动,文化记者关心的是出席会议的娱乐界人士,经济记者就应该找经济学家和经济问题的决议。比如16大,注意力不应在领导人的位置,应该是制定的经济方针,实际上会议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但由于报道的形式化,缺乏深度的有价值的分析,看的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其意图。当然,经济报道必须具备经济学知识,我们谈过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16大为什么要强调经济发展速度,到不了8%就解决不了就业问题,解决不了就业就是资源的浪费。还有三农问题,政治记者看到的是农村稳定,经济记者就应该看到是市场问题,是扩大内需。国民经济的发展,关键是发展的成果要被消费掉,我国经济增长的四个车轮是出口、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和消费,缺一不可。用经济学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例如中国高速增长而引起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政治、文化都可以反驳,但是经济的反驳不一样。因为国际收支平衡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政府应追求的目标,现在的世界经济是开放经济,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就国际范围而言,假定一国因国民收入增加必然增加进口,必使其他国家增加出口,引起其他国家贸易顺差,国民收入增加。而这些国家经济增长又引起它们进口增加,收入增加,引起连锁反应。反之亦然。总之国际经济联系,其传递效应就象投石入湖中。其他的问题如妇女半职业化问题、家庭教育Home Schooling问题,都可以用资源合理利用的经济观点来解释。
&& 5、 善于借鉴监国内外经济媒体先进经验。
&& 涉外经济报道,不应是新华社、人民日报的消息改编成其他语种的转发,应建立自己的报道队伍,在这方面,特别应该具有开放的意识,善于借鉴国内外先进媒体,特别是办的好的财经媒体的经验,例如国际三大经济报纸:英国《金融时报》、美国的《华尔街日报》、日本的《日本经济新闻》。这些报纸本身就是国际性的,例如《金融时报》目标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报纸,同时在世界上14个主要城市出版,《华尔街日报》也有欧洲版、亚洲版,这些报纸都有电子版,网上直接可以看到。90年代以后国内经济类报刊也办的如火如荼,有所谓的三大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及《财经》杂志,各有特色,值得从事涉外经济报道的进行学习、参考。
&& 最后谈谈美伊战争的宣传战问题
&& 国家对国际新闻报道的控制和利用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家控制的主要方式是控制消息来源和进行新闻检查。当然,除了少数的集权主义国家,这种新闻控制并不如封建王权的新闻控制那样严厉和残酷。不过,与过去相比其最大的不同还是国家开始利用国际新闻传播,直接投入新闻业成为了一种主动性的力量,而新闻被作为了一种可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宣传。传播学者拉斯韦尔1927年曾发表了名著《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他声称,“毫无疑问,政府对舆论的引导是大规模现代战争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49)一战是各国政府首次进行宣传战,而二战中宣传战达到登峰造极,发展成了心理战。在冷战年代,宣传仍然是各国政府进行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方法。宣传是如此重要以致于有人声称20世纪的一个“宣称的年代”。在21世纪的美伊战争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种宣传战的影子。这次美伊双方都在信息和宣传战上大做文章。比如美国由政府出面,2003年2月,专门成立了白宫“全球宣传办公室”,争取海外民众支持美国反恐、打伊,具体手法上有资助倒萨的电台电视台、向媒体提供惊心挑选的信息,动用心理战部队、开展空中广播、实施网络宣传、乃至投散传单等,宣传伊拉克威胁、萨达姆暴政、炫耀武力。伊方则动用一切宣传工具,甚至通过接受国外媒体的采访,表达反战立场,竖立萨的正面形象。
&& 当然,这种媒体只是在战争状态中的非常态现象,我们的对外宣传还是要突出事实求实,以事实服人,做到新闻的真实性、平衡性、可读性和可信性。在让中国了解实际的世界的同时,也让世界了解实际的中国。
&&&&&&&&&&&&--------&&国际传播学院&&国际新闻研究所&&刘笑盈&&------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 &中国传媒大学&
&国际新闻网页制作组
Copyright & 2004&
BBI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webpage workgroup
Mailbox 263,Beijing Broadcasting Institute, BeiJing,100024,CHINA
questions concerning this site, please contac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