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四个新常态是什么的内涵有哪些?重要标志是什么

新常态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对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新常态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对策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三期叠加”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长期趋势的科学分析。我们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丰富内涵,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趋势,扎实做好经济改革发展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未来发展目标。
  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新常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经济增速逐渐回落到中高速增长区间。这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速度。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有利于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经济增速换挡只是相对于以往高增长的适度降低,但我国经济增速仍然大大高于发达经济体和许多新兴市场国家,而且是结构更加稳定、合理的经济增长,是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稳态增长。可以预测,在未来10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产业结构从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过去一个时期,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制造业,达到GDP的46%。但与发达国家服务业占比一般达到70%以上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我们要的是民生改善、就业比较充分的经济增长速度。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高于制造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有利于丰富生活性产品供给、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民生、实现以人为本的增长。
  发展理念从片面追求GDP向以人为本和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不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而是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改革、促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中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强调实现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意味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步伐将加快,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将被打破。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2013年末,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53.7%,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越来越多的进城农民享受到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统筹城乡扎实推进,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发展成果正在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民。&&&&&&&&&&&&&&&&&&&&&&&&&&&&&&&&&&&&&&&&&&&&&
(戚平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2015考研政治重点预测:中国经济“新常态”
2015考研政治重点预测:中国经济“新常态”
来源:考试点考研网发表于: 15:50
浏览次数:1200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一直是考研政治的重点。2014年5月,习主席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还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一直是考研政治的重点。2014年5月,习主席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还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之后,习主席又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公报和APEC会议上再提新常态。这么一个年度热点极有可能在考研政治中以分析题的形式出现。学府考研田维彬老师围绕这一热点总结了四个问题,并予以详细解答。掌握这四个问题的要点,就能轻松应对这一考点。
1.结合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分析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并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适应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1)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
①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③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①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②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③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④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3)正确认识新常态。
①经济进入新常态,是30多年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体现。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制约着速度高不上去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也难以承受过高的速度。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这个目标算每年7.5%左右的速度就够了。随着人口结构变化、要素成本上升,会倒逼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转向创新驱动。②新常态是进步,新常态是“富态”,是中国经济进入更高层次发展阶段后才出现的状态。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我国经济上了大台阶,国家综合实力提高,现在我们应当适时推动中国经济迈上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个更大的台阶。新常态面临多种挑战,更蕴含多种机遇。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同推进,中国经济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保持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我们也完全有信心、有实力化解“成长的烦恼”。
(4)积极适应新常态。
新常态具有长期性,我们应该保持平常心。我们在宏观调控上要坚持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力求经济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新常态是新的探索,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①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②要为创新拓宽道路;③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④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总之,我们正在推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也是对社会活力的解放,必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2.简述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因和途径并说明如何理解“不要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
(1)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因。
①如何以更好的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也是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②在未来的发展中,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就难以为继;③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更加突出;④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巩固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
①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②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③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④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3)正确理解“不要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
①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是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②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必须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③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并不是说不重视经济增长了,而是要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3.简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和基本要求。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
①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②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③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④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⑤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
①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②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③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④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⑤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4.简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原因(或设问:为什么调整经济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途径。
(1)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原因。
第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一些新进展,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但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结构失衡问题仍较突出,某些方面的矛盾甚至还在加剧,成为阻碍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重大障碍。经济结构不合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主要原因。
第二,调整经济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是党中央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把握国际经济格局调整和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反映了党对经济发展规律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体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坚定决心。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途径。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①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扩大国内市场规模;②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强化需求导向;③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④要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注:文章只列出与经济“新常态”相关的四个问题,田老师并没有给出相应的材料。原因在于具体材料很多,但是可能考察的问题就这么几个。真题命题形式很灵活,命题人肯定会以其他形式设置相近或类似的问题。同学们只需牢记这些问题的实质和要点,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此就能灵活应对取得高分。
5.简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原因及其途径并说明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原因。①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同时,实施创新驱动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②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智能型技术替代劳动密集型技术趋势明显。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③从国内看,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国依靠要素成本优势所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④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启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3)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途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面向未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①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②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③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④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4)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内涵就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6.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和意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①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
(2)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对市场作用是一个全新的定位,“决定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这两个定位是前后衔接、继承发展的。①这是认识深化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向;②这是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建立和完善更有效率、更富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赢得优势;③这是新一届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坚定决心的体现。这对国内外增强对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前景的信心,稳定预期,至关重要。
(3)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的意义。①有利于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②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④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
7.为什么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并说明如何认识和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如何正确运用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
(1)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生产要素发展滞后、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竞争不充分等。要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2)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①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第一,用好“看不见的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要:①让“选手”更有活力,给市场主体创造更大发展空间;②让“规则”更趋完善,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做到“两个统一”,即统一的市场准入、统一的市场监管;③让“信号”更加灵敏,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第二,用好“看得见的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是要:“定好位”、“防越位”、“补缺位”。
①“定好位”,就是把政府职能界定好。就是要求政府当好国民经济的“掌舵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市场运行的“裁判员”、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②“防越位”,就是把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③“补缺位”,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等很多领域,都亟待政府来补位。
好文章就要一起分享!
[公共课:]
[专业课:]
[专 硕:]
[公共课:]
[专业课:]
[专 硕:]
考试点,高清考研在线教育视频微支付学习平台。
200万考研人的精神家园!寻找志同道合的研友,互动交流...
613名考研名师,5320名在读高分研究生。天天直播最鲜活...
数十万考研学子在这里寻找研友、寻求帮助、传授经验...
免费分享考研真题、高分笔记、名师讲义等考研资料!首页 && 它山之石 && 它山之石 && 正文
厉以宁:经济“新常态”的两个含义
&&&&点击次数:947 次
导读:过高的增长率,带来哪些不利呢?一是,资源消耗过快;二是,环保受到影响,生态恶化;三是,低效率;四是,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错过了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
本文为,10月20日,厉以宁在"北大金融国际论坛"的演讲整理。
理解&新常态&  最近如果看中国的报纸,可以经常看到一个字眼,就是&新常态&,怎么来理解这个&新常态&?我们首先讲,经济的超高速增长是&非常态&的,它是不能持久的,这是一个规律。所以,我们今天讲经济要进入&新常态&有两个含义。  第一,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是为了速度而超高速增长,这是对中国经济不利的。
  第二,过高的增长率带来哪些不利呢?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不利:一是,资源消耗过快;二是,环保受到影响,生态恶化;三是,低效率;四是,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这四个缺点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第五个,就是错过了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
&  错过了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就留下了很多后遗症。现在不得不再把&调整经济结构&放到重要位置上。结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讲比总量、重量,1840年中国跟英国发生战争时,中国的GDP要比英国大很多,中国当时GDP是世界第一的,但是,我们的结构不行。
  英国的工业革命从1770年开始,进行了70年了,70年的工业化的成果,英国的GDP是蒸汽机,是它的产品,铁路、铁轨,连它的纺织业都是用机器制造的。而中国的GDP结构完全是农产品跟手工业品。英国的交通工具已经是火车和轮船了,而中国当时仍然是帆船和马车。中国出口是什么呢?是茶叶、瓷器、丝绸等这样一些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而英国是不一样的。英国的出口是机器设备、蒸汽机、铁路这些东西。所以,英国在结构方面远远超过了中国。
  再看一个重要的结构,人力资源结构。中国的人口比英国多很多,英国当时才一千多万人,中国那时候已经是差不多四万万人了。但是,英国产业革命以后已经70年了,所以他们那时候小学都普及了,开办了大量中学,新建了很多大学,每年培养出大量科学家、技术人员,还有经济管理人员、金融专家等等,而中国农民绝大多数的文盲,妇女绝大多数是文盲,少数人读的是四书五经,为了科举。中国的人力资源结构也不如英国。
  所以,今天,虽然我们总量上已经占到世界第二位了,但是,从GDP结构方面讲,我们还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因为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所占的比例没有它们那么大。中国的人力资源虽然比过去改善了很多,但是我们大学毕业生在全人口当中的比例也比它们小,中国的熟练技工的队伍也正在形成,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错过了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搞&新常态&。
把&硬性的增长指标&改成&弹性的预测值&
  我对&新常态&是这样的理解,就是在讨论&十三五&规划的时候,因为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渐渐就结束了,将来要搞第十三个。所以,很多专家,包括我在内都提出&速度不要太高,因为我们不单纯追求速度,以免发生那些毛病&。
  这就谈到第二个问题,把硬性的增长指标改成弹性的预测值。中国多年以来,一直下死命令一样的,就是经济增长目标。比如,今年定的9%,全国都是这样的,拼命干,达到8%,这样下去它有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对地方政府形成了压力,对中央政府同样也形成了压力,因为地方的发展规划是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央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通过了你就要执行。这就成为任务。以后就是赶超别人,而不顾经济增长的质量,也顾不上结构问题了,而且是很被动的。
  为什么很被动呢?主要的原因在于,你要有硬指标的话,就一定要完成,如果要完成,可能你产能过剩,成本过高,或者效益很差,质量那就放在次要地位了。所以,中国要改,这是很多经济学家的意见。可喜的是,现在中央已经在一些市&&还没有到省作为试点,先试验这个路,如果这个成功,对我们高经济增长跟调结构是非常有好处的。
我们实际的GDP比统计公布的要高
  中国经济增长率在下降,所以要谈第三个问题。第三个问题是什么呢?我们怎么来看待当前经济增长的下降。经济增长下降,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比如,出口没有前几年那么旺了,还有一些过剩的产品也销不掉。当然,这些原因都在。但我们应该看到,要有一个概念,这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实际的GDP比统计公布的要高,而且年年如此。
  举几个例子说,第一,农民盖房子,在西方发达国家都是计入GDP的,而中国农民盖房子,邻居亲戚互助盖房子,村里帮一些人盖房子,统统不计入GDP,这个量是年年在变大。这个量很大的。
  第二,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的,就是家庭保姆,好几千万人,这个数目还在增加,她们拿的工资是不计入GDP的。过去,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讲,当你和家里保姆结婚以后,GDP将下降,因为雇保姆给她钱,而跟她结婚,就不用付钱给她了,她照样给你做家务。所以,中国保姆的工资在涨,它不计入GDP,而且量越来越多。
  第三,在中国,个体工商户,他们的实际的营业额是倒推出来的,他们是包税制。比如,这个小店300块钱一年,就定了你做多大的生意,做多少产值,根据会计的税,你应该是多少来推,而且个体工商户的数量最近增加得很快,这几年都是这样的。所以,它们的产值都是用包税方法倒推出来的,实际比这个要大。而且,最近还在给一些三万块钱营业额以下的小微企业免税,免税就不好推了,但是这个数目是还在。
  第四,中国现在的GDP的构成,大概是这样的:企业不到35%,外资企业不到10%,而民营企业可能超过了55%,这是前年的数字。这两年的数字还没出来,也就是说,中国的民营经济占了GDP的55%。55%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说,人家外国人唱衰中国的时候,说中国的GDP因为是掺了水的,都是虚报的,所以它不了解中国。
  民营经济能虚报吗?民营经济虚报不就吃亏了吗?国有企业有一些是可能有虚报的地方,但是它们的虚报是有限的,为什么虚报呢?表示我的政绩,我为了提拔,但是他不能多报,一多报就露馅儿了,可能稍微有一点。民营企业少报的,要比它虚报的要多。
  从以上四点来讲,我们可以承认中国GDP少报就是事实,这个事实说明什么问题呢?年年如此,所以增长率看不出大的变化,但是这个量是逐年在增加的。所以,我们GDP比实际公布的多,现在大家心中有数了,就不要怕现在减少了,下降0.2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我们要有信心。
研究&投资与就业的关系&
  第四个问题,在当前,着重要研究投资跟就业的关系,这是经济学中一个老问题。因为经济学中从来都是这种想法,就是新的工作岗位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是投资结果的显现。你要增加就业,就必须大量投资。
  但目前中国的情况变了,因为中国的情况正在朝市场经济走,这就要基础创新,技术要改革,成套设备都要更换,而每一次更换成套设备的时候,投资到高新技术产业的时候,都提到就业人数反而减少了,因为它自动化、机器人,它不需要那么多人就业。所以,这个成为一个高新技术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的问题。
  另外,在这里还应该看到,中国正在加强环保建设,低碳化经济。比如&雾霾&就是工厂排烟太多,烧煤太多,所以到处都在低碳化。低碳化的结果必然会关、停一些企业,而这时你投资多,如果是为了治理环保,不要忘记在环保治理的同时有一部分工人会失业。
  那中国就业靠什么办法?中国当前的政策是,靠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大力发展小、微企业。现在,对小微企业和民企一样,先开业、后办证。只要你登记,省掉很多手续,而且小微企业有贷款帮你创业,这就是解决中国就业率低的一个办法。
  还有,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第二种情况,中国的农业正在起来。今年,中央的文件中正式提出要发展家庭农场制,国际上家庭农场制是美国、加拿大、西欧才有,中国从来不提的,现在有了。因为土地经过确权了,现在确权工作正在大力开展。
  确权是什么意思?过去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是集体所有制,但是没有确权,农民事实上是空的所有制的承担者。现在不同了,现在正在进行土地确权。2012年我们带了政协经济组和北京大学光华学院的师生在浙江的嘉兴、杭州、湖州等几个地方考察,在这几个地方考察的时候,验收完了,我们进了一个村子,跟人们谈了。&
  确权是什么?确权主要是&三权三证&,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发证,宅基地的使用权发证,农民在宅基地盖的房子房产权发证。农民放炮庆祝。我们在那里看得很清楚,农民收入大大增加。浙江的嘉兴市它是这个情况:土地确权之前,城市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比是3.1:1;确权以后,正式公布的是1.9:1,农民的收入从3.1:1变成1.9:1,差距大大缩小了。
  问农民,怎么样一下子起来那么高呢?这都是土地确权的好处,土地确权以后,与过去不同了。过去,农民权利得不到保护,既然是集体所有制,要圈地就圈地,要拆房子就拆房子,你晚上在家睡觉,早上起来,房子被人家拆掉了。这种情况现在不可能再有了,因为他能够保护自己的权利了,他积极性提高了,养殖业就发展了,种植业也发展了。
  还有,农民愿意外出打工就打工了,土地就转包给人家,出租给人家,因为它确权了,他不怕人家不认帐了。过去怕我出去了,把土地转包给别人,将来就不承认了,我什么证明也没有,我要收回就难了。万一他是村干部,我更吃亏了。现在心定了,可以放心到外面打工了,这边得到租金,那边去打工,收入增加了。
  我到嘉兴市的一个市去看,旧房子都拆掉了,都盖的四层楼的房子。我们问,你家里这么多房子?他说,我一楼的店面租给外乡人开店,二楼给他们家住,我们家住三楼、四楼就够了,收入就增加了。所以,这就是中国的农村发生的变化。
  还告诉大家一个意料之外的消息,在嘉兴、杭州等地调查的结果是这样的,确权之前土地要丈量,土地丈量的结果发现耕地多了20%。耕地怎么会多20%呢?他们讲,是这样的结果,当初30年前土地开始承包的时候,是好地一亩地算一亩地,坏地两亩折算成一亩,经过30年农民的精耕细作,质量都提高了,所以这次确权一亩算一亩,这就是土地多了。
  过去,农民是用牛耕田,土地划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有田埂,田埂刨掉不算地,现在农民都机械化了,农民用拖拉机耕地,用插秧机、收割机。所以,不要田埂了,全是一望无际的田。这种情况之下中国土地一量就多了。还有一个原因,农民讲,过去人们都有点私心,因为当时要缴土地税,缴农业税,因为要缴税,所以少报一点,家家少报,一亩三分地就报一亩。
  现在都不同了,农业税都取消了,农民不缴农业税了,它土地都按实报了。谁也不敢少报,你出租给人家,人家一亩三分地,你报一亩,那不是少收租金吗?所以土地一查,多了20%。所有这些情况,看到农村在变化,中国的现代农业正在起来。
  我们走了几个地方考察&家庭农场制&,农村雇人,不到外面打工了,农村需要劳动力,因为它全部是机械化了,然后还有管理方面,这就是中国的变化。中国的农业正在兴起,这就为就业开辟了道路。
中国的&钱荒&问题
  第五个问题,讲中国现在发生的&钱荒&的问题,这可能很奇怪。中国的货币流通量并不少,按照M1、M2,量都是很大的。老百姓,特别是做生意的人、民营企业就感到找不到钱,&钱荒&。&钱荒&是什么原因?首先有两个问题这里需要解释。
  第一个问题,中国正处在一个双重转型阶段。一种转型是发展转型,从农业社会变成工业社会,叫发展转型。第二个转型是体制转型,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这两个转型过程中,特别是农村对货币需要量是大的,因为过去跟货币没有关系,实物制,没有太大关系。现在他自己经营了。另外,现在生产的东西全部卖掉,他要吃,比如他指定了要吃黑龙江的大米,他自己去买,他吃的菜也不自己种了。
  而且在计划体制下,中国的流通渠道不通畅,到处都是管制等等。这样中国对货币流通量的需要量是大的,不是光靠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就能够计算出来中国合适的货币流量是多少,如果照这个算,都是小的,因为实际要比这个大,这就是中国的特点。
  &钱荒&怎么来的呢?&钱荒&的根源还是在大量的国家投资,然后贷款是配套的,投资配套。这个信贷的主体是谁呢?是银行。贷给谁呢?国有企业占大部分,民营企业得不到贷款,很少的贷款。贷款不来,下面的民营企业家,特别是比较小的民营企业家就慌了,因为手上没有资金,资金链断了,到哪儿借钱去?
  所以,我们在广东调查,民营企业几乎都有超正常的货币储备,用企业家的话叫&现金为王&,有现金都不怕了,所以,家家都有超正常储备,货币流通量根本不够。从M1、M2公布的数字根本看不出来,这就是大家需要改变。
  所以说,当前&钱荒&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就是贷款过分集中在国有企业当中,而银行的可放款量就少了,民营企业得不到贷款,害怕资金链断裂,它就超正常储备。
  最后一个问题,中国当前金融改革要点在哪里?&
  中国是三个目标,一个是宏观目标,一个是微观目标,一个是结构性的目标,应该分三个目标来谈。&
  从宏观的角度来谈,中国金融业、银行业应该走向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利率市场化不等于利率的自由放任,因为自由放任对经济是有害的。所以,宏观上应该确定的是利率的市场化,也就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讲的&让市场在调节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微观目标&是两个,一个微观的目标就是银行作为一个金融机构,作为一个微观单位,它应该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跟社会效益两个效益的并重就是它的微观目标。它不能只看一个,因为中国这个环境中一定要看到社会效益。&
  从&结构性的目标&来谈,金融改革应该把重点从虚拟行业转到实体经济中来,因为实体经济比例是最重要的。中国的产品要打入世界,必须有一个自主创新的过程,要帮助企业来实现这样一个技术升级,产业升级的可能。&
  其次,在结构方面应该大、中、小银行,分别以大、中、小企业作为服务对象,就是大银行对大企业,中等银行对中等企业,小银行对小企业,但是,所有的大中企业要为最底层的小企业、小微企业的贷款业务服务,这对大银行算不上什么,这是表示全社会共同支持草根金融。
  三个目标:宏观目标,利率市场化;微观目标,银行两个效益并重,经济效益跟社会效益;结构目标,向实体经济转移它的重心,并且大中小都能得到照顾。此外,还应该加大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中国太少了,而且还弱。政策性银行,比如说支持教育发展,你就成立教育银行,它是一个政策性银行。比如说我们讲开发西部地区,有许多政策银行可以做,所以,政策性银行应该进一步扩大。
版权所有:吉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 培训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 JILIN UNIVERSIT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常态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