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农业的农业论文范文文

您当前的位置:&>&&>&
编辑推荐农林
本月网友热顶
本月网友狂踩乡镇农业状况调查报告1_社会实践范文
乡镇农业状况调查报告
&&&&来源:社会实践范文
&&& 广陈镇位于平湖市的东北部,地处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长三角开放区,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达。1999年政府机构进行精简,新广陈镇由原来的广陈和前港合并成立,合并后面积54.9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
&&& 广陈镇历来是我市的农业大镇,其主要特点是:
&&& 一是农业产业比重大。广陈镇拥有从农人员3.95万,耕地5.64万亩。04年广陈镇农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农业总产值达1.48亿元,占整个广陈经济总值的 73.2 %,同比增长15.3%,增幅高出全市平均的3.1个百分点。
&&& 二是新兴产业发展快。广陈镇近年来发展了以桤木、香樟、兰花为主的花卉苗木业,总面积达2006亩;以番茄、黄瓜、茄子、葡萄、李树为主的蔬菜水果业,常年蔬菜面积3860亩,果树708亩;以养殖南美白对虾、太湖白鱼为主的水产养殖业,面积达4000多亩;此外还有蘑菇面积31万平方尺,红菱1000亩。
&&& 三是工业发展相对弱。广陈镇的乡镇工业企业主要经营针织、服装为主,由于起步晚,行业经营分散等原因,除了悦莱春毛衫制衣有限公司、春竹毛衫时装有限公司等少数大规模企业外,其他的规模都普遍小,而且总体数量少,所以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外出比例相对比较高。
&&& 四是发展种养业优势明显。在广成镇现有各类种养业规模大户400多户,主要经营蔬菜、水产、水果、畜禽等特色产业。种养业的收入一向是广陈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收入颇丰。04年广陈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918元,而其中光养殖业一项的收入就达到人均近3000元,在整个农业收入中达到了40%以上。
&&& 近年来,广陈镇乘借“三农”东风,整合当地资源,大力发展两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以花卉苗木、果蔬、双低油菜、水产、畜牧等为特色的区域主导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有悦莱春、高新、民主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占地5000亩;一个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占地1345亩;水产养殖面积4035亩,其中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达到 2800 亩;规模猪场43个,规模禽场61个;四个无公害稻米、无公害水产、双低油菜、生猪繁殖基地正在申报立项中。总结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 一是政府扶持,思路创新,加大投入。广陈镇政府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突出科技支撑,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以财政投入为导向,及时把农村工作的着力点由以往抓生产、增总量转向抓流通、促增收上,把主要任务放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培育社会产业化经营上,加大力度扶持地方特色产业。为了更好的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科学规划布局,镇政府出台了《广陈镇人民政府关于2004年扶持发展都市型农业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优惠文件,对花卉苗木、大棚、食用菌行业进行补助,对建立现代农业园区给予一定的奖励等,充分调动了农民、企业的积极性。近年来,广陈镇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规划了悦莱春、高新、民主等三个现代化示范农业园区,建设标准农田38000多亩,农业累计投入资
&&& 金达3800万元。
&&& 二是做好“新三资”文章,广泛吸纳国内外资金的多元化投入,积极引导外资及民间工商资本投资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几年来,先后引进新三资800多万元,兴办各类农业“新三资”企业,建立各种绿色产业基地近千亩。例如:平湖兰卉园艺有限公司,它座落在广陈高新村,占地63亩,是台商方进才、李正辉于2001年5月共同投资创建的独资农业企业,常年以种植世界级名花——大花蕙兰为主,主要销往上海、苏州等大中城市。经过几年的发展,大花蕙兰已在广陈“生根开花”,成了平湖花卉产业的一枝独秀。去年大花蕙兰销售了1.5万盆,每盆平均价格150元,销售收入达225万元。
&&& 三是鼓励农户联合建基地。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农户以资金、土地、技术、市场等为纽带联合建基地,目前镇上的民主蔬菜基地就是其中的一个。民主蔬菜基地是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占地1035亩,常年以种植茄子、黄瓜、丝瓜、番茄等茄果类蔬菜为主,主要销往平湖、嘉兴、上海等农贸市场。规模经营农户200多户,他们凭借着交通便利、技术经验丰富的优势,种植蔬菜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如果按照每户3亩蔬菜田计算,每年每户纯收入可达4万元以上。
&&& 四是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发展效益农业的有效载体。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的程度,增强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产业化进程,广陈镇分别在2002年与2003年组建了 “广陈果蔬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食用菌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水产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花卉苗木生产专业合作社”等四个专业化合作社。合作社在承接农业订单,制定种植模式和组织农产品流通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规范管理,发挥其服务功能,提高合作经营和组织能力。广陈镇水产专业合作社长期与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的农产品市场建立合作关系,年收购订单水产1200多吨。今年上半年,水产合作社又与海宁、嘉善水产公司订立诚信合同,销售南美白对虾18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
&&& 五是争创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争取市场入场券。要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必须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广陈镇充分认识到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农业企业扩大规模,做大做强,全力打造龙头企业。位于高新村的上海威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占地面积80亩,总投资达500万元,主要从事肉猪养殖、苗猪培育,是广陈镇最大的规模养猪场。养猪按照高科技要求,在猪场内搭建了小床、隔木门,实行环保式养殖。这家养猪场每年可出售商品猪一万头以上,创利100万元。它不光解决了本村不少散户的就业问题,还带动周边农户养猪致富。今年在镇政府的扶持下,已申报市级龙头企业。市场的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广陈镇围绕优势产业,做足产品包装,打响市场品牌。现有各类农产品注册商标4个,蔬菜有“广新”,水产有“广渔”,水果有“妙农缘”,苗木有“福你家”。&&&& 六是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实施“科教兴农”。近几年随着广陈镇的蔬菜、花卉、苗木等一批高效特色农业的迅猛发展,农民群众对种养业知识的渴求也与日俱增。镇政府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利用党员电教室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教培训,努力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营销的农业新业主,实现以培训促成长,育人才促发展。今年上半年由广陈镇农技站组织,举办了水产养殖、家禽管理、无公害蔬菜栽培等七期培训,受训人员361人。通过为农民传授林业、果树、蔬菜、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广大种养户科学种养的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特色农业的效益增长。
&&& 七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切实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长效管理。广陈镇农技站协助各村做好具有一定规模的由分散农户组成的基地管理工作,通过示范种植、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良种良法推广来规范基地的生产管理,并建立了完备的田间生产档案。今年年初严格按照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基地建设标准要求,引进了省定点食品安全检测系统,定期对基地各类农产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今年上半年共上传72个批次,瓜果蔬菜合格率达到99%以上。
&&& 广陈镇的特色化、产业化农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相对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
&&& 一、特色产业区域比较凌乱分散,给统一运作统一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规模效益不凸现。
&&& 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业链短缺,流通渠道相对单一。
&&& 三、现有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产品档次低,带动和辐射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难以形成合力支撑效益农业。
&&& 四、抗天灾能力弱,容易受自然灾害的侵袭。
&&& 广陈农业今后发展思路:
&&& 一、在思想认识上要树立大农业大提升的意识。
&&& 所谓大农业实际上就是传统农业与加工业的产业融合。要发展大农业首先应从思想认识上确立大农业理念,树立大提升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把握“两个趋势”,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农村会议精神,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通过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增值,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的各项制度,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统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中心工作来抓。积极发展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是发展市场农业的必由之路,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成功之路,也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希望之路。通过这个过程,既使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从种养业生产中获益,又使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得以反& 农业与农民。
&&& 二、在产业发展上要求形成生态化、规模化格局
&&& 在巩固特色农业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内涵,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要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必须按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理论,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导,更加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努力实现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在统筹规划产业的同时,应根据各村的实际,突破过去的“小而全”思想束缚,有重点地发展一至两种优势产业。这样有利于经营的集中、管理的集中、技术的集中,容易做大规模,凸现经济效益,推动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 三、在运行机制上向企业化合作化经营发展
&&& 发展规模经营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区域产业;另一条是围绕某一主导产品,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分户经营,继而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前者需要有规模大、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带动,后者则需要农村合作社、供销社等服务中介组织的引导与管理。所以不难看出,要发展规模经营,推进产业化进程,就必须要做强龙头,提升合作组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流通渠道。鼓励各种经济成分从事农产品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初加工和再加工产业;摒弃传统的农户、市场两点一线的单一模式,积极推导“农户+基地+合作社+市场”或“农户+基地+企业+市场”的多渠道流通模式。从而使整个产业链形成一个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群体,这个产业群体是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带,在这个产业带中,采用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并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规模化生产水平来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使之在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
&&& 四、在政策扶持上要向农业和农业大镇倾斜
&&&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积极招商引资,引导农民将特色化产业做大做强。二是继续加强对农业龙头的支持和培育,尤其要大力发展加工企业和培育购销大户。在资金上给予补助,政策上给予优惠。在扶持龙头企业的同时,注重寻求各个突破,实现每个产业都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特色效益农业的整体发展。三是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和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协调、管理、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帮助农户了解市场,开拓市场。四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积极解决农业龙头企业以及种养业大户贷款难问题,保证生产资金畅通到位。五是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强化科技推广站职能。六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管理和保障机制,缓解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增加农民从事效益农业的信心。
与乡镇农业状况调查报告相关的文章
相关内容推荐:合作期刊推荐
您当前的位置:>>>>
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管理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14:48所属分类:浏览:1次
留守老人问题,在当前的农村已经非常普遍,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已经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XingBiao(2007年)认为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协调,产生分化、脱节是引起留守老人问题的原因[1]。Sana和Massey(2005年)通过研究拉丁美洲国家的外出务工人员的汇款功能
  留守老人问题,在当前的农村已经非常普遍,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已经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XingBiao(2007年)认为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协调,产生分化、脱节是引起留守老人问题的原因[1]。Sana和Massey(2005年)通过研究拉丁美洲国家的外出务工人员的汇款功能,进而指出,外出务工挣钱汇款回家可改善老人经济状况[2]。国内学者也有不少对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状况作过考察。比如,蔡蒙(2006年)认为:留守老人的现金收入水平虽然因子女外出打工而提高,但留守老人经济改善程度受到子女孝敬程度的影响和制约,并且具有不稳定性[3]。杜鹏(2004年)研究发现:子女外出务工使留守老人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不管是给老人钱的比例,还是给钱的数量,外出子女都要高于留守子女[4]。
  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南永顺县西岐乡西岐村的土家族留守老人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民族山寨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为此,提出加大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提高留守老人自养能力等具体措施,以此为契机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留守老人,经济供养,民族山寨
  郑青(2004年)发现,子女衣食及上学问题是外出年轻父母关注的重点,老人的赡养费用相对来说比较少,老人的生活水平仅限于温饱型[5]。蔡蒙指出,虽然留守老人的医药费超过一半由子女承担,但是,身患重疾时,老人却得不到子女相应的照顾[3]。王顺冬、公风华(2008年)从情感慰藉的角度进行阐述,指出,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留在家中的老人缺少精神慰藉,留守老人孤独感强、有很深的失落感、心理压力大、缺少安全感[6]。陈正英(2008年)通过调查西部民族地区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民族地区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明确,为了确保民族地区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民族团结[7],从民族地区独特的社会性、文化性等角度寻找多条途径进行解决。
  总的来看,留守老人经济供养问题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取得大量成果,但关于我国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状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经济供养成因分析不够深入,农村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干预政策建议不是非常明确,因此,本文通过对西岐村的实地调查,旨在了解民族地区留守老人经济供养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其成因,从而提出相应对策和解决办法。
  1民族山寨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现状分析
  湘西永顺县西岐村寨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山寨,西岐村位于永顺县和龙山县的交界处,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落后,当地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求学,留在偏远贫穷山寨的很少,使得大量老年人留守山寨,过着独居的生活,这些老年人生活拮据,特别是经济供养方面,制约着老人的生活质量。笔者对西岐村的留守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75份,其中被调查的留守老人35人,基本情况如下。
  1.1民族山寨留守老人的经济现状永顺县西岐乡西岐村居民90%是土家族,西岐村人均耕地4-5分,每亩平均年收入1200元,人均收入在500-600元之间。老人的收入低于平均水平,并且身体状况较差。由于子女外出务工,使得老人的人均耕地面积超过平均水平。留守老人因子女外出务工进而在身体、精神方面受到负面的影响。多数留守老人一方面不能享受基本养老福利,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劳动、抚养孙辈的责任。
  1.1.1每年可支配收入分析所谓可支配收入是指子女提供的现金,以及粮食的折现,或者是子女所给的现金与粮食折现之和,或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或是自己劳动所得与子女提供的现金的总和。在此次调查中,有配偶的留守老人共25人,其中占比例最多的是可支配收入在元之间,占28%;最少的是4000元以下,占8%。该山寨有单身留守老人10人,其中比例最大的是可支配收入在1000元以下和元之间,占30%。
  1.1.2收入来源分析为了分析方便,本文中涉及到的收入来源是留守老人每年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分析的过程中,将收入来源与留守老人的年龄进行结合,根据统计结果可知,低龄留守老人收入来源中有15人源于自己,占低龄留守老人人数的71.4%,5人来源于子女,占低龄留守老人人数的23.8%,1人来源于其他,占低龄留守老人人数的4.8%;中龄留守老人中,4人收入来源于自己,占中龄留守老人人数的33.3%,6人来源于子女,中龄留守老人人数的50%,2人来源于其他,占中龄留守老人人数的16.7%,比例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高龄留守老人几乎没有收入来源,有1人依靠子女,有1人依靠国家救济和他人帮助,分别占高龄留守老人人数的50%。通过上述分析,随着年龄的增加,留守老人对子女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大。1.1.3供养形式分析在此次调查研究中,将供养形式分为实物和现金两种。问卷中设立实物、现金、实物加现金和其他。其中有21人选择实物加现金,占总数的60%;5人选择实物,占总数的14.3%,7人选择现金,占总数的20%;有2人选择其他,占5.7%。由此看出,最主要的供养形式是实物加现金。但笔者在调查时发现,一般只有在过年或生病等特殊时候老人才能收到现金。因此,外出务工子女对于老人的经济支持,现金支持的力度比较薄弱。
  1.1.4支出项目分析在此次问卷调查中,留守老人的支出项目主要包括食物、衣服、医疗、孙辈和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在支出项目中最主要的支出项目,有25位老人将食物支出作为第一支出项,占被调查人数的71.4%。绝大部分留守老人都不同程度地患有疾病,但仅有4位老人把医疗作为主要支出项,占被调查人数的11.4%。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西岐村寨的留守老人的收入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从以上分析结果来看,在该村寨整体经济发展落后的背景下,该村寨留守老人的经济收入不高,子女外出务工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对父母的经济供给非常有限,尤其是现金支持;多数留守老人生活仍处于温饱水平。
  1.2民族山寨留守老人经济供养在其生活质量及精神上的现状
  1.2.1生活质量我们分别从老人的健康状况、饮食、服饰等方面对老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①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为了便于分析,本文老人的身体健康定义为不经常患急性病或仅患有少数几项不影响生活的慢性病。在&您的健康状况&调查中,65%的老人身体健康,32%的老人偶尔生病,3%的老人常年卧病不起。可以看出,土家族老人身体普遍健康。但受地区潮湿气候影响,西岐村留守老人中有42%患有关节炎,该病很常见,发病比率较高。高血压、骨质疏松、慢性胃肠道疾病、心脏病等是留守老人常见疾病。②老人饮食和衣着服饰。在回答&平时注重膳食营养&时,有89%的人回答&不&。土家族老人生活贫苦,许多老人饲养家禽,但他们一般不吃,而是换成现金,以补贴家用。在调查中发现,老人身上穿的是传统的带有土家族特色的服饰,女性中90%还穿着带盘扣的土家族衣服,款式陈旧,头上包着厚重的头帕,部分老人穿子女不要的旧衣服。可见,老人的饮食比较简单,多数时候只能填饱肚子,营养不均衡,衣着服饰比较传统陈旧,简陋朴素,达到基本的温饱水平。
  1.2.2留守老人的精神状况在对留守老人关注中,老人的精神生活被忽略。通常情况下,认为老人吃饱穿暖就行。可是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发现,空闲时,40%的老人选择聊天,33%的选择看电视,12%的人选择赶集走亲戚,6%选择打牌,9%的选择其他。可见,在娱乐生活方面,老人们比较单一,有孙辈的陪伴成为唯一的精神慰藉,但这给老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虽然老人们口头上没说想念子女,但是心里很渴望享受天伦之乐。
  2民族山寨留守老人经济供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1民族山寨留守老人经济供养存在的问题①经济来源单一,收入有限,且不稳定。从上述留守老人经济生活的现状分析可知,山寨留守老人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自身劳动所得和子女经济支持,无其他经济来源,收入来源非常单一并且很有限。子女外出务工能改善留守老人经济条件,但是年轻父母的经济收入更多地支付在其子女衣食教育上,用于老人的赡养费用很少。子女外出打工也承受很多压力,所以子女的经济供给十分有限。②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的经济供养资源十分有限。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自身不完善,城乡之间差距很大,政府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缓慢,社会保障体系对留守老人的覆盖面很低,提供的经济供养资源非常有限,保障能力十分微弱。农村养老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③山寨留守老人的经济压力大。山寨留守老人收入有限,但是支出项目多,花费大。主要体现在:看病就医费用高,西岐村寨中大多数留守老人患有各种老年疾病,医疗费用成了除食物支出外第二大主要支出;另外,大多数留守老人在家还负责看护孙辈,把子女给的钱又花在孙辈身上;同时老人们还有来自农业生产投入、人情往来等的经济压力。④山寨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问题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子女外出打工常年不在身边,和老人之间沟通较少,大多数时间老人只能独自生活。&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的常态。此外,由于村寨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久而久之老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悲观情绪,严重影响了留守老人身心健康。
  2.2民族山寨留守老人经济供养问题的原因分析①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在民族山寨中,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养儿防老&的观念比较盛行,山寨老人都指望着自己的儿子为其养老。但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山寨的年轻人外出务工,由于经济能力和户籍政策的影响和山寨老人落叶归根的思想,很难将老人接到城市共同居住。同时,年轻人逐渐融入城市,大多数不愿意回到落后的山寨居住,所以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②留守老人年龄大,劳动能力有限。由于留守老人身体机能普遍下降,不能长时间超负荷的进行农业劳动,从自己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非常有限。而且老人年纪大,抵抗力下降,易患各种疾病,增加了劳动风险和经济压力。③山寨的养老保障制度落后,体系不健全。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农村主要就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五保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五保制度相对比较严格,大多数留守老人没能享受这项优惠政策,甚至许多保障制度没能覆及到山寨中。④山寨文化生活缺乏,无公共娱乐设施。绝大多数山寨留守老人精神生活缺乏,除了上山下地干活就是找人聊天、串门、看电视等。社会养老和机构养老发展滞后,基本上没有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这些都造成山寨留守老人们在精神上的空虚、孤寂。⑤民族山寨中爱老、敬老的观念淡薄。民族山寨人民的赡养意识日益减弱,兄弟姐妹常因赡养问题而相互推诿、扯皮。在问到&你儿子对你孝敬吗?&时,23.5%的留守老人回到&孝敬&,55.9%的回答&不好说&,20.6%的回答&不孝敬&。3改善民族山寨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现状的对策
  3.1增强家庭养老功能大力提倡家庭养老方式,增强家庭养老功能。家庭养老的功能在逐渐弱化,但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存在,并同样发挥着主体作用,是其他社会保障形式所无法替代的。针对山寨家庭养老,通过子女与老人签订赡养协议书的形式,把子女对老人应尽的义务明确规定下来,形成法律效力,遏制子女间扯皮、互相推诿的现象。
  3.2增强留守老人自养功能积极发挥留守老人自养的补充作用。留守老人在有劳动能力或一定经济来源时考虑将个人收入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储蓄和积累,建立起自我养老基金;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留守老人可适度参加农副业生产,获得补充性养老资金。
  3.3加强政府制度管理机制贯彻实施已有政策,加大救助金投入,扩大救助面。尽快落实新型农村养老保障,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强调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参加的原则,但政策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因此要尽快落实,早日在山寨中得到实现。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让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在家赚到钱,进而让年轻人留在老人身边。
  3.4团结社会组织改善外部环境发挥社会互助组织和慈善机构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除了发放救助资金,社会互助组织等非政府组织可以运用自身力量筹集和吸引资金,兴办各种老年福利服务机构和服务设施。如老年人社会福利院、老年医疗中心及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设施,以此来提高留守老人社会化供养和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参考文献:
  [1]XingBiao.HowFararetheLeft-BehindLeftBehindAPreliminaryStudyinRuralChina.Popul.SpacePlace,2007(13):179-191.
  [2]SanaM,MasseyDS.Householdcomposition,familymigra-tion,andcommunitycontext:migrantremittancesinfourcountries.SocialScienceQuarterly,2005(86):509-528.
  [3]蔡蒙.劳务经济引致下的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状态研究&&&基于四川省金堂县竹篙镇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6(4):118-121.
  [4]丁志宏,杜鹏.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4(6):44-52.
  [5]郑青.论地方政府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政策导向[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4):219-221.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论文推荐
客服电话:010 - 010 - 010 -
传真:010 -
联系邮箱:
最新期刊征稿信息
最新论文发表范文
Copyright©2013 备案:京ICP备号
服务热线: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98号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园508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毕业论文范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