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大于求是指物品还是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金融》,进入
单一商品价格与价格总水平决定因素是不同的
作者:盛松成 刘 西
  当某一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时,往往有人将其归因于货币供应的增加。无论是石油价格上涨、黄金价格上涨,还是房价的上涨,都出现过类似的议论。这种议论的错误在于混淆了单一商品价格与价格总水平的决定因素。单一商品的价格取决于该商品的供需状况,而货币供给影响价格总水平。这本来是一个基本的经济学原理,遗憾的是,很少有人专门论述这一问题,甚至有人(包括一些经济学家)有意无意地抛弃了这一基本原理。
单一商品价格取决于该商品供需状况
  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主要有:该商品的自身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要素的拥有量、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自身价格、替代品与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预期等。商品价格由商品供需关系决定。供大于求,价格下降;求大于供,价格上升;供求平衡,价格稳定。&谷贱伤农&是经济学的一个范例。它指的是在丰收年份,粮食供应增加,粮价下降,甚至会导致农民收入减少;而在歉收年份,粮食供应减少,粮价会较快上涨,农民收入可能反而高于丰收年份。
  从金融危机史看,即使在金属本位的年代也会出现金融泡沫和某些商品价格的暴涨暴跌。1636年,荷兰出现郁金香投机泡沫。当时的荷兰处在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银行信贷不发达,商品交易可以分期付款。购买一磅普通的郁金香,当场付款需要4头奶牛,下一年支付则需要525荷兰盾。此外,还可以使用土地、房屋、家具、金银器皿、油画、衣服等物品分期付款。形成泡沫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郁金香投机热加剧了人们的价格上涨预期,投机需求被过度夸大。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也是由于投机过热引起的。南海公司股价由1720年初的120英镑急升至同年7月份的1000英镑。随着炒股热潮减退,9月份股价又暴跌到190英镑以下,不少人血本无归,连大科学家牛顿也感叹,&我可以测算出天体的运动规律,却无法估计人类的疯狂。&
货币本身并不产生投机,而只是投机活动使用的交易工具。货币赋予所有商品同等机会。稳定的货币供给可能会抑制投机的发展,但不能避免投机的产生。当某一商品的需求远大于供给时,即使货币不增加,该商品价格也会大幅上涨。而投机泡沫最终破灭了,说明任何一种商品,无论如何炒作,终有供给大于需求从而价格下跌的时候。
货币供给影响价格总水平
  价格总水平是全社会所有商品和服务的加权平均价格。价格总水平的百分比变动被称为通货膨胀率。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可以用来交换所有商品。货币增长,会扩大全社会的名义总需求,并在一定条件下影响价格总水平。消费者价格指数(CPI)、GDP缩减指数(GDP deflator)等常被用来衡量价格总水平的变化。CPI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动程度。GDP缩减指数以经济中生产的全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为测算对象。CPI与GDP缩减指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同:一是CPI统计的商品和服务种类短期内一般不发生变动,各商品权重变动也较小,而GDP缩减指数中各商品的权重随每年的产出状况变化;二是GDP缩减指数涉及的范围更广,包含全部社会最终产出;三是CPI还包括进口商品的价格,而GDP缩减指数只衡量国内产出的价格。CPI与GDP缩减指数的变动在短期内可能并不相同,但在较长时间里,两者对价格总水平变动趋势的反映是比较接近的。由于CPI的统计频率更高,数据更易获得,同时其变化也较准确地反映了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很多央行将CPI作为衡量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指标。年,中国CPI年均上涨2.4%,GDP缩减指数年均上涨4.2%。
  由于货币是商品的计价、交易手段,名义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可能引起商品的货币价格上升,也就是价格总水平的上涨。经济学说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交易方程式&:MV=PT。式中,M代表流通中的货币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一般物价水平,T代表全社会商品交易量。交易方程式本身是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成立的恒等式。这个恒等式只有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才能显示出它的理论意义。费雪认为,V和T不受M变动的影响,V决定于人们的支付习惯、信用发达程度、运输及通讯条件等,T则决定于资本、劳动力以及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等非货币因素。因此,根据交易方程式,M的变动决定P的变动(注意,P代表一般物价水平,也就是价格总水平,而绝不是单一商品的价格)。诚然,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货币量变动会影响货币流通速度,也会影响产出,从而影响商品交易量,但我们依然不能否定货币量对价格总水平的作用。这就如同全世界的平均海平面(P)一样,海水量(MV)增加虽然会扩大海洋总面积(T),但同时也会引起平均海平面(P)的上升。从这个角度看,通货膨胀就是一个货币现象。
[][][][][][][][][][][][]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结果是_百度知道
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结果是
哪个才是通货膨胀啊?我头晕了。
提问者采纳
从而出现通货膨胀。此时,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纸币就要贬值,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47,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物价就上涨了一倍,物价就要上涨;2。在宏观经济学中。纸币流通规律表明,不能作为贮藏手段,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就会贬值。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在这种情况下。先好好地理解什么叫“通货膨胀”,因此,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一旦超过了这个量通货膨胀最初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例如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供不应求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因此供不应求才是和通货膨胀相一致的通货膨胀。 供大于求是指物品多,要么厂商通过营销策略使人们扩大消费要么这多余的物品卖不出去。通货就把她理解为钱,但需要物品的少,要么大家达成一致减少消费要么物品的价格上涨,但需要物品的多?要么限制消费要么物品的价格上涨。钱多物少怎么办,因为此时物品不紧俏或者不值钱,膨胀是指相对于物品而言。 供求指的是物品的范畴。 供不应求是指物品少。因为物品很紧俏或者说很值钱,这个经济中的钱过多,因为此时物品很紧俏或者说很值钱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供大于求采用什么货币政策_百度知道
供大于求采用什么货币政策
应采用宽松型货币政策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通俗些来讲,东西多了,需要的人却少,所以价格水平将持续下降, 是通货紧缩状态,经济萧条,此时应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即扩大需求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通货膨胀了,流通的钞票多了。现在常说紧缩政策,说明钱不值钱,钱都不是钱了,物价一天一个价。国民党当年疯狂印钞票, 此时货币政策要收紧,而其电视常说通胀压力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紧缩型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根据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对症下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会发生通货膨胀,这是一种需求拉上性的通货膨胀。即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在货币政策运用上有两重性.
  一方面要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货币政策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货币银行学考试重点 货币银行学考试 货币银行学考试题库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计..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财政学与货币银行学考试资料整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义货币供应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