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新常态

解析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第03版:2015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召开记者会,七位常委、委员
解析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厉以宁、李毅中、陈锡文、林毅夫、杨凯生、常振明、贾康就经济发展新常态回答记者的提问。&&本报记者&&贾同军摄&&
&&&&本报记者&徐飞鹏&范俊生&&&&昨天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召开记者会,邀请全国政协常委厉以宁、李毅中、陈锡文、林毅夫以及全国政协委员杨凯生、常振明、贾康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并回答记者提问。&&&&今后的增长靠人民的创新精神&&&&谈到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原副主席,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认为,新常态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内容:第一,增长速度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到现在逐步走向中高速增长。第二,结构要调整。新常态是一个调整结构以后的经济,这里很多产业要不断升级。第三,要寻找新的动力。今后经济增长靠什么?要靠广大人民的创新精神、创业活动。也就是说,过去我们所习惯的靠数量规模的扩大、靠投资的驱动,都不能适应新的情况了,今后的动力来自人民的创造力。&&&&预测中国经济能以8%的速度增长20年谈的是潜力&&&&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表示,自己没有预测过中国经济还能以8%的速度增长20年,而是“中国还有20年左右8%增长的潜力”。&&&&林毅夫认为,发达国家的技术、产业多在世界最前沿,所以它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都必须自己发明,要发明成本非常高、风险非常大。发达国家靠这个机制,平均每年增长就在2%—3%之间。中国还有20年8%的增长潜力,就是根据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来进行判断的。&&&&在新常态下我们还有没有新的增长动力源?林毅夫的回答是肯定的。第一,我们可以从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装备制造业,向新的电子产业、材料产业、精密仪器发展。第二,像互联网有很多新的业态,比如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快递业务。第三,还有新产业,绿色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逐渐失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加工业可以把这些产业转移到非洲,从GDP到GMP,它们转移出去以后对我们的机器设备、中间部件也创造很大的外销市场。第四,即使现在有不少过剩产能,像水泥、钢铁、电解铝,但随着“一带一路”发展建设,我们对其他地方基础设施的投资,也会创造很大的市场需求。所以,我相信在新常态之下,我们有8%的增长潜力,达到今年总理讲的7%左右的增长没有问题,而且我相信我们做得好,会比7%还要高。&&&&工业界要进一步节能减排补上欠账&&&&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在回答记者有关“工业发展面临边缘化”的提问时说,工业上确实占了全社会能耗的70%,也是主要污染源,所以我们工业界要进一步节能减排,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把欠的账补上。但是不要因为这些事情忽视或者放松了对工业的重视和投入,以至于它边缘化,那就脱离了中国国情。总理用了很长一段讲制造业,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这就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工业的重视,对制造业的重视。&&&&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水平良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特邀顾问,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在回答记者有关“中国银行业的风险问题”时表示,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要进一步转型,经济结构会进一步调整,增长速度确实也会从过去的高速转向中高速。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有一些企业遇到一些困难。那这些企业显然会降低甚至丧失还本付息的能力,贷款要按期足额收回的压力就大了,也就是说不良贷款会增加。&&&&据统计,去年底,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比例是1.25%,还不算太高。相比前年的1.03%有所上升,但和国际同行业相比,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比例仍然是偏低的,或者说资产质量水平仍然是比较良好的。&&&&今年国企改革重点主要是三个方面&&&&全国政协委员,中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常振明谈及深化国企改革时说,今年国企改革的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政企分开,就是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由管资产到管资本,这样做可以给企业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国家通过资本纽带行使管理的权利。&&&&二是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分类改革。实际上国企千差万别,我理解主要是明确公益性企业应该更多的侧重社会效益,而竞争型和商业类的国有企业更多侧重于经济效益。另外,根据它们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考核机制和标准。&&&&三是挖掘各类资本的潜力和活力,有序推进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另外,采取市场化人才激励约束机制,体现企业管理者的市场价值也是十分必要的,尽可能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行效率。&&&&农村土地流转要避免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农村土地流转现在要避免被随便瓜分、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因为农民流转土地一定有自己的考虑。如果他觉得自己务工经商有更好的收入,愿意把土地流转给别人;如果他没有更好的收入,强制他流转,某种程度就剥夺了他的权利。三中全会之后,中央明确提出,农村耕地要实现三权分置的方式,就是明确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和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要让土地的经营权能够搞得更活,能够流转。有了这个制度之后,农民可以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财税改革是全面改革的“开场锣鼓”&&&&“财税改革是全面改革的‘开场锣鼓’。”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介绍,财税配套改革的总体设计已相当清晰,目前还面临三大领域的改革任务。&&&&首先是预算改革。预算的公开性、透明度要明显提高,让老百姓有知情权、质询权、建议权、监督权;明确提出全口径预算,不准许再有预算外资金概念;预算体系还要有具体合理的形式;预算在改革中间还必须编制中期规划,从今年开始,中央级的预算一编要三年,即三年滚动预算;地方债方面,要把已形成的隐性负债逐步消化。&&&&第二大领域就是方方面面的税制改革,他说,已经在方案里突出了六大税改任务,包括已经推进的“营改增”改革,去年启动的资源税改革,消费税,加快房地产税立法,环境税改革和个人所得税税法改革。&&&&第三个方面的财税改革任务则涉及到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如何理顺事权关系和财力分配关系。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技术支持:当前位置: >>>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审视并加快推进气象改革发展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日07:48分享到: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做了系统阐述。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要深刻理解,提高认识,坚持发展,主动作为,积极主动创造性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思考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气象事业发展战略问题,与时俱进抓好各项气象工作。
  一、认真领会贯彻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凝聚新常态下气象事业发展新动力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会议提出,2015年经济工作要坚持好三个方向:第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握好“三稳三进”,即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驱动。第二,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第三,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东部率先发展等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做了深刻阐述,核心突出了一个“变”字。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的发展方式将发生很大变化,经济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各个行业在这个新的阶段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气象事业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及其带来的各种挑战和机遇,如何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新战略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什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讲了创新问题。他指出,过去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驱动,新常态下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到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面临转型优化升级的压力和内在要求,经济发展的动力也要从过去以投资驱动为主转向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创新不仅仅是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更需要转化为更好、更持续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创新必须与市场结合,企业要成为创新的主体,关键在于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更要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新的增长点,把创新变为实在的产业活动,创造有利于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总书记谈到,当今世界的特点之一就是创新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加大了创新的投资力度;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带来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等的兴起;人口老龄化带来了生物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了机器人技术和3D打印技术等的发展,这些都是靠创新实现的。归根结底,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驱动力。
  具体到气象工作,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的重要论断,认真思考新时期新形势下气象发展的新动力、着力点等战略问题。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党组认真贯彻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把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及气象事业发展全局,与时俱进谋划和推动气象事业发展,形成了关于构建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坚持服务引领气象事业发展、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深化气象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通过几年来全国气象部门的努力奋斗,气象事业发展势头强劲,气象服务效益彰显,气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和地位都有了显著提高。中国气象局党组的重大决策已经日趋成熟和定型,气象事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常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是要狠抓党组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狠抓气象现代化的质量和效益,狠抓气象改革攻坚,狠抓创新驱动。中国气象局2014年干部职工思想动态调研报告显示,74.8%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当前改革大政方针好,下一步需要解决执行力的问题,这恰好说明了问题。
  二、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特征,坚定不移推进气象现代化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必须遵循新的规律特征,再走过去重投资驱动、轻内涵发展的老路肯定行不通。推进气象现代化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这种发展方式上的根本变化,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气象现代化的新内涵、新特征、新规律、新要求,从全局高度统筹考虑和推进气象现代化。江苏省委副书记曾对气象现代化归纳了四点:一是牢牢把握气象是公益性事业的方向,要不断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二是牢牢把握气象是基础性事业的定位,要不断提升气象基础业务和基础设施水平;三是牢牢把握气象是先导性事业的要求,要扎实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四是牢牢把握气象是科技型事业的性质,要不断创新气象科技开放合作机制。作为一个地方领导,这样的认识和总结归纳比较到位,也能够代表各级党委政府对气象现代化的普遍看法,对我们认识新常态下气象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也有很好的启示。
  第一,新常态下推进气象现代化,要把气象业务现代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以创新驱动现代气象业务发展,注重提升气象业务的集约化水平和科技内涵。一靠科技,二靠人才,三靠科学管理。依靠科技提升业务内涵,是更深层次的要求。传统的气象业务系统分为观测、预报、服务三个部分,彼此相对独立,观测就是观测,预报就是预报,观测和预报是脱节的。而现代的气象业务系统则覆盖了观测、资料、预报和服务的全过程,彼此之间的界限不再明显。观测数据需要加工,资料需要更好地同化到模式中去,预报员也不再是仅仅进行预报,还需要了解满足用户的需求。过去的服务就是预报发布,不管什么人,得到的预报服务都是一个样,现在则更强调服务的多样化、精细化。过去,推进气象现代化主要是买设备、建系统,导致目前我们的业务系统存在严重的碎片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比如一个省局有135套业务系统,包括国家局布点的48套系统、省局自己研发的47套系统和外面研发的系统,还有一个地市气象台有25个系统。前几年我们要求省级气象部门建立气象信息中心,其目的是促进业务的统一,但现在来看只是建起了机构和业务平台,并没有把省级业务系统的整合和整个气象系统的信息化搞好。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推动省级气象部门气象探测中心和气象信息中心合并,目的就是推动资源集约,实现气象业务系统升级。另外,在业务系统里面单提观测现代化是不科学的,因为观测、预报、服务是互动的,是一个整体。因此,要注重集约化、信息化、标准化。我们前期重视标准的制定,忽视标准的执行,目前89%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没有约束性,导致规范不统一、标准不一致、设备型号多、数据出口多,这样的气象信息数据质量不高、可用性不强,这些问题将会成为气象信息化的最大障碍。
  第二,新常态下推进气象现代化,要把深化气象改革融入到气象现代化建设之中。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中面临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通过深化改革来寻找解决路径,以改革促发展,通过改革推进气象现代化。比如,前面所说的现有气象业务机构和布局碎片化问题,这和现代气象业务的交互式发展、融入式发展趋势是不相适应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通过深化气象改革,把各个单位的气象现代化放在气象现代化的全局中去思考,任何一个单位的现代化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各个相关单位、相关要素(如科研、人才等)、相关领域(包括观测、预报、服务)、相关环节(决策、管理、执行)的互动,只有把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才能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气象现代化。总体来讲,近年来,气象事业发展势头强劲,气象服务效益彰显,气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和地位都有了显著提高。但有些地方也出现了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过去我们说不进则退,现在可以说是慢进则退。过去我们说小富即安,现在可以说不富已骄。当前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气象领域各项改革和继续推进“科技兴气象”战略来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
  第三,新常态下推进气象现代化,要合理衡量各级气象部门现代化的进展问题。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涉及两个层面――中国气象局层面和省级气象部门层面。各省的气象现代化考核和目标指标体系应该是有差别的,因为对全国来说,没有差别的现代化是不存在的,也是不科学的。由此,评价一个地方的气象现代化成效的关键,不在于和其他地方的对比,而在于和该地区过去相比是否有进步。
  三、充分认识信息化的深刻影响,着力推进气象信息化
  要深刻理解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内涵和对气象工作的重大影响,从战略高度和宏观层面认识气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气象信息化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化”,而是涉及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变革。2014年6月份我到德国气象局访问,与预报员讨论未来天气预报的发展趋势问题。德国的预报平台目前已经高度数值化和信息化了,他们的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实况数据每5分钟更新1次,并全部同化到平台里面去,任何一个点上的未来7天预报可以在2秒钟内通过文字和图像形式预报出来。他们的预报员也必须有丰富的IT处理能力和经验。大家认为,除了航空气象的突发事件、重大灾害的判断预警、气候预测的完善等需要预报员之外,常规预报在未来完全可以由高度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替代完成。这对传统预报员以及传统预报模式都是一个重大挑战,也充分说明信息化给气象业务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
  第二,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是提升现代气象业务水平和气象服务能力的关键。一方面,在现代气象业务中资料问题越来越重要,现代气象业务本身就是将大量的观测资料经过加工、质量控制同化到模式中去,最终满足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更加多样化、精细化的气象服务需求对气象预报、气象观测和数据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现阶段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都有了长足发展,信息化催生了“大数据”时代和阿里巴巴这样的商业巨头,创造了巨大的产业价值。信息化使我们的观念、生产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在这种形势下,需要我们通过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来提升气象业务水平,进而提升气象服务供给能力。
  第三,提高气象信息化水平是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气象信息化水平是气象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标志,要高度重视气象信息化建设,加强对新常态下气象信息化内涵和规律的认识,将信息化作为气象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深入推进。气象信息化不是哪一个职能司、哪一个业务单位的问题,需要通盘考虑。为了更好地推进气象信息化,中国气象局党组将成立气象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考虑加强气象信息化战略的顶层设计问题。
  四、正确把握深化气象改革总要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
  第六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这与党和国家对气象事业发展的需求、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深化气象改革的要求是一致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就是要着力推进气象服务业务现代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方式多元化、管理法治化,关键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气象服务发展道路,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要将公共气象服务作为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核心,坚持政府在公共气象服务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优化公共资源的配置;要坚持气象事业单位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主体作用,推动气象服务业务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建立有利于气象服务发展的制度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关键是发展现代气象服务业务,核心是依靠科技创新。现代气象服务业务是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基础。《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到2020年气象服务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目标要求,我们要以之为目标去谋划、推动现代气象服务业务的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先进的气象服务技术、发展专业的气象服务队伍,来解决气象服务尤其是专业气象服务科技内涵不高、难以满足服务需求等问题。
  第三,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要求循序渐进、依法有序地培育气象服务市场。气象服务市场的开放是发展方向,但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有序推进。要考虑我国气象服务市场的发展现状,考虑气象服务所处的发展阶段。虽然我们从1985年就开展了气象有偿服务,但现阶段的气象服务基本上还是由气象部门作为单一主体来提供的,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少之又少,气象服务市场尚待培育,而要发挥市场在气象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则需要更长的时间。目前,我们要继续强化政府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只要市场不能提供的,气象部门就不能缺位,就必须提供,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培育气象服务市场,稳妥、有序地推进气象服务市场开放,发挥市场在气象服务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确保气象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本文系作者于日在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时讲话整理)
  (责任编辑:张林)  
气象服务热线:400- 中国气象局总机:
网站值班电话:010-:00-17:00)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当前位置:&|&
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责任编辑:郑泽川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常态下明年经济发展态势如何?调结构能否保持稳增长?改革有哪些重头戏?民生有哪些新看点?1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一系列新动向。
  看趋势:
  九大趋势性变化定位新常态
  认识形势、研判走势是做好明年各项经济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针对近一年来海内外始终关注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会议通过对“九大趋势性变化”的阐释,历史地、辩证地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会议认为,当前我国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以及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趋势性变化,表明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说:“以前大家对新常态有各种看法,还有人认为新常态意味经济衰退。通过这次中央对新常态全面、深刻、系统的界定,可以消除认识误区,引导人们正确、理性、客观看待新常态。”
  会议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可以看到,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转变、结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转向是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在此基础上,会议明确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引导社会预期等是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重点。
  看增长:
  稳增长和调结构保持平衡是关键
  从刚刚发布的11月经济数据看,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0.5%,PPI同比下降2.7%,已经连续33个月负增长,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稳增长任务艰巨。
  会议在部署明年工作时,把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同时,提出“调速不减势”“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等具体要求。
  张占斌表示,“经济增速目标适当调整将为今后改革留下更大空间。如果目标定得较高,经过努力也可实现,但可能绷得太紧,不利于其他工作从容展开。”
  会议指出,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对此,专家认为,今后经济发展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对过剩产能的调整会影响增速,而做好新兴产业的加法和乘法则会创造更多增量。
  看改革:
  围绕突出问题推进
  会议要求,要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继续抓好各项改革方案制定。
  会议提出要加快行政审批、投资、价格、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对外投资等领域的改革。
  看民生:
  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针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会议要求,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
  “这体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政策托底的思路。”张立群说,当前经济发展的特征和环境均发生改变,低收入群体和困难家庭可能会面临更多压力。中央强调守住底线,既是实现社会公平目标的需要,也是保障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
  会议着重强调要做好就业和扶贫工作;做好就业工作,要精准发力,确保完成就业目标;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张立群说,做好就业和扶贫,是新常态下中央经济工作的两个重要底线。今后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充分发挥好政府保障社会公平的职能,针对特定目标和群体精准发力。
  “只有实现充分就业,经济才能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增长。明年要进一步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确保完成就业目标。”王军说。
  看区域发展:
  三大新亮点不掩四大老区域
  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会议将目光投向区域发展战略——“要重点实施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但会议同时突出强调,“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继续实施。”
  张占斌说,会议释放出完善区域政策的新动向,即更加强调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和共同发展,也回答了外界的一些担心。
  2015年新型城镇化如何推进?会议一些表述让人眼前一亮:“要有历史耐心,不要急于求成”“要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积极推进市县 ‘多规合一’”“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
  张占斌说,这一方面强调了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地方保持清醒头脑和足够耐心,避免出现因盲目设立新区、过热投资等出现“空城”“鬼城”等现象。另一方面,更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要贯穿城镇化发展全过程。
  看对外开放:
  “三个平衡”指明新方向
  世界经济仍处深度调整期,全球总需求不振,风云变幻的外部环境下,明年对外开放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会议作出回答——“必须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三个平衡’重新定位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通过市场、贸易和投资结构的平衡,更加注重经济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黄薇说。
  黄薇认为,这一新格局与中国当前面临的对外开放新形势有关。全球各经济体潜在经济增速普遍下调,不断萎缩的外部需求不可能恢复到以前水平,倒逼中国通过自我调整实现内外需平衡,从过去更多依赖出口拉动向更多依靠内需拉动转变。 新华社记者车玉明 赵超 韩洁 安蓓(据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更多关于&经济发展;新形势;常态;鬼城;空城&的新闻:
6月25日,以“冰雪奇缘”为主题的冰雕艺术展在南京
6月24日,北京市房山区承办的“顶天鬲地,北京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经济新常态的理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